Skip to main content

第02品 观识(10~13)


法本,科判及辅导

第十节课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士!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下面我们学习因明,今天开始宣讲《量理宝藏论》第二品观识。此品主要宣讲了心识的法相、分类以及正量、非量等,所以大家应该认真地学习。

有些人认为因明比较难懂,但是与《般若经》和《现观庄严论》等经论相比,其意义并不难懂,只是在词句上可能有些困难而已。为什么呢?因为所谓的因明,并不是讲佛陀不可思议的智慧行境,也不是讲诸大菩萨等圣者的入定境界,而是宣讲众生的分别念境界,如心识的种类、定义等等。在这里学的一些道理,许多都是讲众生的感受、心识、外境等,凭自己的思维完全可以了知。作为普通凡夫,所接触的这些道理,与圣者不可思议的智慧行境相比,应该是比较好懂的。如果学习因明能够通达,就已经懂了,并没有更深的学问可以增上;而学习空性法门则不是这样,刚开始觉得很舒服好像懂了一样,但实际上真实的境界并没有现前,这就是空性的深奥之处。

在学习因明的过程中,大多数人会有一定的兴趣,个别人则会感到乏味。有的人兴趣很大,昨天我问有些辅导员:“因明学得怎么样?”“不管怎么样,学因明是很上瘾的!”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来,其兴趣是很大的。我觉得学因明的人可以分成几类:有些人很“上瘾”,非常喜欢学;极少数的人不但不“上瘾”,反而上课打瞌睡,甚至生厌烦心;有些人则平庸地对待。不管怎样,学习因明的机会非常难得,希望大家要珍惜,并认认真真地思维和分析因明中的问题。

今天我们开始讲识,即与识有关的问题。所谓的识,就是能了知对境的有境。在因明学中,有一种叫《心类学》,有一种叫《因类学》。实际上在《心类学》中也讲到了,识的正量和非量、差别和分类等内容。以后方便时,我们也可以讲一下《心类学》。

观识品分二:一、识的法相和分类。二、抉择此等之义,即抉择识的真正意义。

首先讲识的法相和分类。

识之法相即明知。

前面已讲了对境的法相,这里讲识的法相。

识的法相是明知,即明了觉知。不管是有分别识、无分别识,错乱识、非错乱识,现量识、比量识,正量识、非量识等所有这些识,全都具有明了的性质;非明了觉知的心识,是绝对不存在的。

而因明前派的有些论师认为,心识的法相是了知对境的有境。有些大德对此发太过:这样一来,识的法相是知道对境,对境的法相是被有境所知道……这样安立识的法相,则有无穷的过失,故而这种说法是不合理的。又有些论师发出太过,如果能了知对境的心识叫有境,那么取二月的有境则不应该是心识,为什么呢?二月不存在之故。对此,萨迦派非常著名的绒顿班智达,他以同等理对这些人也发了一个太过:如果因为对境二月不存在,故而不能了知,那么同样,执著“无我”的识也不应该是正量,因为“我”不存在,则对境“无我”也不存在之故,以这种方式遮破有些人的观点,这是萨迦派的观点。(绒顿班智达所著的《量理宝藏论注释》,在藏传佛教的历史上非常有名,萨迦派学习《量理宝藏论》,主要依靠绒顿巴和果仁巴两位大师的论著来解释。)

在格鲁派克主杰尊者的传记中记载(1),克主杰曾经与绒顿班智达辩论过。当时,克主杰对绒顿巴说:“你的上师雅顿学因明不精,我在与他辩论的过程当中,已经获得了胜利。”后来绒顿班智达给他写信说:“你的上师甲曹杰也学得特别差,我跟他辩论的过程当中,他也失败了。”后来两位尊者约定举行公开辩论,当克主杰尊者、僧众、证人等已经准备好,正在吹海螺通知集中时,绒顿班智达当时特别着急,出来转绕佛塔,心急如焚地进进出出,后来他派一个人去见克主杰说:“你这样说粗语的人面前,我不想出来。”。后来克主杰尊者到经堂上对众人发出三大吟唱声音,让绒顿班智达师徒全部离开,并说绒顿班智达只懂得《弥勒五论》,根本不懂五部大论以及一切学问,而我克主杰没有一个不通达的法。然后把整个获胜的经过全部写出来,贴在大经堂的门口上,还附有一些讽刺他们的语言……如果去看传记有很多精彩的地方,当然这是格鲁派的说法。

但从绒顿班智达的传记当中看,他的确非常了不起,人们都共称他为萨迦派全知绒顿班智达或全知绒顿。他从二十二岁开始宣讲《定量论》,并发愿有生之年不间断讲经说法,直到八十八岁圆寂之前,哪怕每天只有一个人,他也宣讲佛陀的四句偈颂以上的佛法,所以他对佛教的贡献相当大。

按他的说法,刚才我也讲了,他以同等理遮破了别人的观点,但不管怎样,可以无误安立明知是所有识的法相。有些人可能这样想:如果识的法相是明了觉知,那么前面抉择万法唯心时,外面的柱子、瓶子等都是识的本体,如果是这样,那瓶子、柱子就有生命,变成有情了。其实没有这种过失,因为抉择唯识宗观点时,根本不承认除识以外的对境存在,如梦般的外境,唯是觉知、明知心的显现而已;唯识宗并不是观察心外之境,具不具足明知的法相,如判断分析无情法的石头具不具足明了觉知的法相,这在唯识宗的观点中从来没有讲过。所以每一个众生,从自身角度来讲,他的所见全部都像梦境一样,唯是明知心的显现分而已,除此之外,外境是根本不存在的,应该从这个角度来理解。

我们去年讲《中观庄严论释》时,论中宣说识的本体是明觉的体性;同样,在因明当中也是这样安立的。

然后宣说识的分类。

由境而言成多种,由识而言一自证。

识的分类:从外境的角度分为取自相的无分别识和取总相的分别识;从取境方式的角度分为正量识和非量识;从它本身的角度分为错乱识和非错乱识;而且也可以分心和心所。无论怎样分,所有识的分类,实际上是离不开明了、觉知的法相,所以不管是错乱识,还是正确识,总之,所有识都有一种明清的本体。这一点通过我们自己的感受,也能体会得到。

佛教理论中不仅对于胜义谛的真相,诸佛菩萨的境界开演得非常清楚,而且讲名言中识的分类时,也阐述得特别细致。你们很多人以前可能学过一些心理学、生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从实际来看它们并没有讲到真正识的本体和分类之间差别,并没有对识的有分别、无分别作细致的分析。虽然现在世间人所著的书文字繁多,但并不具备这些重要的内容,也没有对这些内容作系统的归纳。

虽然从识的本体、对境上可以进行多种分类,但所有的识归纳起来就是唯一的自证,除此之外,自证不包括的任何识是不存在的。为什么这么讲呢?总的来说,明清的特征遍于所有的识。不管是眼识、耳识、鼻识等,还是错乱识、分别识等,在内观时都是明清的自证境界,也即是唯一的自证;分开来讲时,就像《中观庄严论释》中所说,当眼识看见一个五颜六色的外境时,有取红色、蓝色、白色等不同颜色的眼识,还有取形状等多种眼识,但它们全包括在一个眼识当中。当然,还有耳识、鼻识等这些识都包括在自证当中。

在识的分类问题上,不说用密法等修行窍诀来抉择,暂时以因明的理论来进行观察、分析时,外观则有分别念、无分别念取境的识;但是从内观的角度来讲,识是唯一自证,如听声音的识实际上是自证,见色法的境证也最终归入自证,除此之外根本没有其他非自证之识。若能真正通达自心,实际上就会通达万法;假如没有通达心的本体,不管外境当中的色法,还是分别念的总相,不一定能全部了达。从有些窍诀性的教言来讲,应了知心的本体就是自证。归根结底,识在独一无二的自证当中,这一点应该明白。

抉择识的真正意义分二:一、量的法相;二、非量之识。

首先正量的法相。

正量的法相,在后面讲现量和比量时还要宣讲,所以在这里暂时不讲。

然后宣讲非量之识分二:一、破他宗;二、建立自宗。

破他宗分二:一、宣说对方观点;二、破彼观点。

宣说对方观点。

首先我们要知道,在藏传因明历史上,关于识的分类问题有着不同的观点。一般来讲,所有的识包括在不悟识、犹豫识、颠倒识、正量识四种识中;当然,这四种识又可分为正量识和非量识,其中前三个是非量识。也可以说,所有的分别识和无分别识都包括在这四种识当中,除此之外的识,在这个世界上是根本找不到的。

有关非量识的分类,因明前派与萨迦班智达的观点不太相同。按照萨迦班智达的观点,非量识包括在颠倒识、不悟识、犹豫识这三个识当中,而因明前派认为非量识包括在五个识里面。

这五个心识,颂词当中是这样讲的。

现而不定伺察意,已决颠倒犹豫识。

此颂列出了因明前派所许非正量识的五种分类:伺察意、现而不定识、已决识、颠倒识、犹豫识。

因明前派中的夏瓦秋桑、章那巴等,他们在内部细微的观点上有些不同,这从因明前派的书中也可以看得出来,但总的来讲,他们都认为所有的非量识包括在这五种识当中。首先应了解对方的观点,否则要破他们的立宗,则有一定的困难。

对方怎么样承许五种非量识呢?以下逐一宣说。

一、伺察意:认定前所未知的隐蔽分,而且与事实相符合的识叫伺察意。意思就是说,以前不知道的事物,现在了知,而且所了知的情况与实际符合,用现在的话讲就是估计。比如说,我估计今天可能来客人,在某个地方可能有宝藏等,因明前派认为这些都是非量,叫伺察意。但大家应该了知,《俱舍论》中的“伺察意”,与这里有些不同。伺察意,因明前派认为它是一种决定的心,它能了知以前不知道、隐蔽的事物,且不依靠任何推理(下面萨迦班智达破不依靠推理)。以前上师如意宝宣讲《量理宝藏论》时,也再三地讲过,所谓的伺察意,就是人们平常凭自己的估计来判断一件事物,这就是伺察意的定义。

按照因明前派的观点,伺察意分为三种:没有理由的伺察意、颠倒理由的伺察意、不定因的伺察意。

(一)无理由伺察意。比如有些人认为,这是我爷爷、奶奶那个时代的水井,这个古老的水井当中肯定有水,这是一种估计,并没有任何理由,并不能因为这口水井中以前有水,就认为现在有水。有些人没有理由地这样想,我的房子下面肯定有宝藏、如意宝吧!而有些人会想,我的房子下面有地雷,会不会爆炸啊?伺察意的结论是与事实符合的,没有任何理由地想,根本不存在的事物,这不是伺察意;虽然没有理由,但对境确实存在,这种估计叫无有理由的伺察意。

萨迦班智达的《量理宝藏论·自释》和其他论典中都有提及“古老的水井中有水吧?”这样的伺察意,实际上并非没有理由,因为以前这里面曾经有水的缘故,现在也应该有水,有这样的一种理由。有些论师以这种方式来驳斥因明前派的观点,但这种观点并不成立,因为几百年或者更早以前有水,不一定现在有水,这种理由不算是真实的理由。

(二)颠倒理由伺察意,即依靠不定、不成的理由而一口咬定所立真实。

不定因,比如说山上有火,因为那边有灰色的东西故,但这灰色的东西根本不能确定它是烟还是雾,以此为因就说山上有火,这是不定因,其虽然运用了推理,但是它依靠的是不定的根据,故是一种颠倒理由的伺察意。又如我听到呼呼的声音,那边应该有溪水,这种呼呼的声音,也不一定真实决定有水存在,这是以不定因来决断某种事物的存在。实际上所判断的结论应该与事实符合,这样才对。

不成因,如说山上有火,我看见牦牛之故,牦牛之因根本不能成立火的存在,这种方式的伺察意,也是颠倒伺察意的一种。

(三)不定理由伺察意,即有些人根本不知道三相推理的方法,但却想当然地说:柱子肯定无常,因为所作的缘故。如果真正懂得三相推理,实际上这是对的,但因为他不是用三相推理推断,而只是自己估计的结果:“它是所作的缘故,应该是无常”。因明前派认为这种想法是一种非量,它属于不定理由的伺察意。

在此非量上,全知麦彭仁波切的观点跟因明前派的说法基本相同,但是究竟的意趣不相同,到时候我们也可以抉择。

按照萨迦班智达的观点,颠倒理由、没有理由、不定理由这三种伺察意根本不存在,如果真实观察可以归入犹豫识中,除怀疑之外根本不存在;而按照全知麦彭仁波切的观点伺察意是存在的,它包括在不悟识里面。

实际上在世间当中,人有没有伺察意呢?或者说人有没有“估计”的这种心态呢?肯定是有的!那估计的心是不是正量呢?不能完全安立在正量当中,但也肯定不是怀疑。为什么呢?比如说认为前面可能有水,在有水的心态没有间断的同时,又认为可能没有水,这样才是怀疑,又叫三心二意,即一种心态没有断时,另一种心态同时出现。因此按照全知麦彭仁波切的观点,对于真实存在的外境,以没有任何理由的方式生起定解,且估计的结论往往符合实际情况,从没有生起真实定解的角度(即生起定解的方式,并没有真实的理由)来讲,它包括在不悟识当中;从生起定解符合实际的角度来讲,也可以分在正量当中。但是这个正量产生的方式,没有通过现量见到,比量也没有依靠三相推理,所以不能包括现量和比量里面的原因就在这里。

这些不同的观点,对于刚学因明的人而言,这样说来说去,会不会搞不清楚,也许不会吧,这里只是大概讲一下而已。

二、现而不定识,也叫见而不定识,其法相是不违背反方面的增益而显现外境的自相。

见而不定识是无分别念,而伺察意完全是分别念,如认为古老的水井中有水。平时很多人特别喜欢用伺察意作为正量:“肯定是这样的,因为我觉得是这样的。”这就是一种伺察意,这种说法肯定不合理,不能成为正量,为什么呢?“我觉得”不能作为成立的理由,下面萨迦班智达要专门破这种观点。这是伺察意与现而不定识的差别之处。

现而不定识是不违反方的增益而出现外境的真相。什么叫不违反方面的增益呢?大家都知道,增益是依靠定解来断除的,但是现而不定识属于现量,现量并不能断除增益,我们在下面还要分析,作为现而不定识,为何不能断除反方面的增益。然而现而不定识有什么样的特点呢?外境中存在自相的法,已经全部在它面前显现出来,只不过它没有生起真实的定解,这跟现量和比量还是有一定的差别,全知麦彭仁波切最后将其归纳在不悟识之中,但萨迦班智达并不这样认为。

现而不定识分三:境相不明见而不定识、心未专注现而不定识、迷乱理由所致现而不定识。

(一)境相不明现而不定识:我们平时在外面,眼识面前晃过去的事物,虽然已经见到了,但是自己并没有发现。比如说下雨的时候突然打闪,红色的闪电在眼前闪过,但是自己根本没有发现这一刹那的闪电;又如在密法中讲到人死亡之际,法性中阴一晃而过,一般凡夫人根本无法觉察此种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眼识到底生起没有呢?按照因明的观点来讲,应该是生起了。为什么呢?因为前一刹那的对境、作意和根三种因缘已经具足了,第二刹那肯定会生起眼识。但是刹那的眼识对于一般人来讲,根本无法清晰地感受到,因明前派认为这种情况叫现境不明的见而不定识。

(二)心没有专注的见而不定识:当我们的心专注在一处的时候,另一个外境虽然已经出现,但此时对这个外境根本没有生起定解,即未生起现量的抉择。比如有人在商店里面买东西,心专注在某个商品上,此时旁边有一个熟人擦肩而过,但是由于心太专注的缘故,并没有对眼前浮现的对境产生起定解,过后“刚才我不是见到了吗?”或者当熟人和他说起这件事时,他却诧异地说:“我怎么没有看见?”“怎么没有看见呢?你当时明明看到我了啊!”经常会有这种现象;或者心专注于一个特别对境的时候,虽然耳边听到了声音,但是没有生起定解。以前法称论师造《因明七论》时,当时国王的公主在他的饭菜里放了地丁,但他根本没有发觉,实际上当时已经品尝了,但是因为心专注的原因而没有感受到苦味。所以因明前派认为这是一种非量,为什么呢?因为对境虽然已经显现了,但是却没有了知。

至此很多人可能会这样想:“对啊!因明前派的观点的确是很好啊。”但过一段时候,萨迦班智达开始站起来破因明前派的时候:“噢,对对对!萨迦班智达说得也对。”有时自认为什么都不对,有时又感觉什么都对,这是因为我们的智慧还没有成熟,还没有深入的缘故。

(三)根识错乱导致的现而不定识,比如说将黄色的海螺看成黄金,或者把贝壳见成银子等。眼前虽然已经显现了,但因为自己的根识错乱的缘故,没有见到本体的真相,这就是根识错乱导致的见而不定识。

总而言之,所谓的现而不定识,它属于现量的范畴。那么它是不是正量呢?不是正量!现量有真实现量和相似现量,从外境真实显现的角度来讲,它可以叫真实现量;但是当时没有生起由抉择产生的定解,从这个角度来讲是非真实的现量,全知麦彭仁波切把它安立在不悟识当中的原因,也是这样的。因为真实、现量见到了对境,如看见了红色的柱子,在我的心相续当中,依靠它可以引生出真正的定解:“哦,我刚才看见了红色的柱子。”而现而不定识,虽然当时看见了,但是后来无法产生真正的定解,比如说心专注的时候,有熟人从旁边走过去了,后来熟人说:“当时我从你面前经过,你还看了我一眼呢。”可是你怎么也想不出来,即使当时确实是看到了,但后来根本无法产生符合实际的定解,从这个角度安立它是非量。

三、已决识:按照因明前派的观点,它是已经先了解了,但是了知的作用尚未失去,与反方面的增益完全相违来取境。它既有现量部分,也有比量的部分,它对增益完全可以断除,因为与增益完全相违的缘故。

所谓的已决识,即前面已经生起了定解,后面再三地生起定解,换句话说,已经知道了的再再地知道叫已决识。它既可以在现量后面产生,也可以在比量后面产生。意思是说,以前定解已经产生了,再次产生的时候就重复了,故而叫已决识;或者说所谓的已决识是一种遣除增益的智慧,所取境是前面作用未失的定解。全知麦彭仁波切把已决识安立在正量当中,并没有安立在非量里,并说这个量有因和果,量的因有现量和比量,量的果就是已决识,因为现量、比量所产生的识都包括在已决识当中。

萨迦班智达虽然在这里驳斥因明前派已决识的观点,但是这种理论会不会对全知麦彭仁波切的观点有妨害呢?不会的!因为角度不同。那萨迦班智达为什么要破呢?因为已决识不是新生起的定解,已经产生的定解再次产生没有必要,所以从这个角度而安立在非量当中。全知麦彭仁波切为什么把它安立为正量呢?因为它符合实际的道理,即现量后面产生的已决识,与现量的对境相符合,比量后面所产生的已决识,与比量所抉择的道理相符合。

这些讲法跟《智者入门论》里面相比较起来,稍微有些不同,但也没有时间翻阅,这个问题以前我们经常探讨,包括在法王面前也请教过。当时我刚来学院两、三年,提问题的时候有点害怕,但是当时学院很多老的、年轻的堪布,都在法王面前提问题,互相探讨,进行抉择。当时上师如意宝讲得也非常清楚,表面上看来,全知麦彭仁波切与因明前派都把非量安立为五种,但萨迦班智达驳斥因明前派的时候,会不会对全知麦彭仁波切的观点有损呢?根本不会的!两位全知的观点,只不过是角度不同而已,实际内涵上可以说是一致的,因为他们的所破和所立都有不同的着眼点。

正如我刚才所讲的一样,我们刚学的时候,有时候好像什么都相违,什么都不合理;有时候感觉又什么都不相违,什么都合理,但这样是不对的。学因明的时候,要以自己的智慧详细地分析,但分析的过程当中,对高僧大德,尤其是传承上师们的观点一定要用智慧去建立。当然,对已决识的抉择,在因明领域当中说法是比较多的,按照克主杰的观点,已决识是一种忆念,即前面已经了知,再次地回忆,克主杰是这样讲的。

按照因明前派的观点,已决识分三:现量已决识、随现量已决识、随比量已决识。

(一)现量已决识,比如说我第一刹那看见蓝色的柱子,第二刹那我再次看这根蓝色的柱子,第二次看的也是原来的东西,从世间的角度来讲它不新鲜了,已经看过之故,再次取的是已经看完了的东西,它的相续叫做已决识。

克主杰尊者在因明里面这样讲,如果已决识是非量,那么全知佛陀的智慧也有成为非量的过失,因为全知佛陀能够一刹间无余照见万法,第一刹间照见万法后,第二刹那也要照见,那这样第二刹那以后所有瑜伽现量的智慧都有全部变成非量的过失。后来的有些大德对克主杰回答说,遍知佛陀的境界是不可思议的,不应该用这种方式来进行观察。

(二)随现量已决识:如第一刹那现量见到了柱子,第二刹生起分别念:“哦,刚才看见红色的柱子。”此时,因为第一刹那已经现量见到,第二刹那以后的分别念,全部属于已决识。

(三)随比量已决识:比如说以烟推知有火,第一刹那通过比量已经了知后,第二刹那以后了知火的分别念,全部是随第一刹那推理而产生的,这些相续全部是随比量的已决识。

在座的诸位应当了知,因明前派的观点相对而言有些复杂,因为他们对伺察意、现而不定识、已决识有独特的安立方式。而颠倒识、不悟识和怀疑识与自宗观点相同,所以在这里萨迦班智达并没有破斥。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知道:伺察意就是认定前所未知的隐蔽分,而且符合实际道理的识;现而不定识是不违反方面的增益而显现外境自相的识;已决识是先前已经了解的作用尚未失去,而与反方面的增益相违来取境的识。

因明前派对于识如何分类,如何安立非量的定义、概念,这些问题首先必须要了知;否则,后面萨迦班智达逐一遮破的时候(尤其是伺察意破得比较多,现而不定识破得不太多)很难通达,因为没有清楚对方的观点,根本不知道破的着眼点在那里,所以做到知己知彼非常重要。

下面破彼观点分三:一、破伺察意自体;二、破现而不定识是非量识;三、破已决识乃不悟识以外非量识。

以三种方式剖析:一、从本体的角度来破伺察意,因为萨迦班智达认为所谓的伺察意根本不存在,除了犹豫识以外无有伺察意;二、现而不定识不是非量识,认为它应该属于正量;三、萨迦班智达认为,除了不悟识以外,已决识根本不存在。

破伺察意分二:一、总破;二、别破。

总破分三:一、观察则不合理;二、发太过;三、以同等理而破。

首先宣说观察则不合理。

伺察意终不待因,唯是立宗成犹豫,

若观待因不超越,真因或三相似因。

萨迦班智达开始对因明前派的观点进行破斥。

因明前派说伺察意是认定前所未知的隐蔽分,而且与事实符合的识叫伺察意。那么它的决定方式是否依靠因而成立?如果说不依靠因,没有任何理由,如是则变成了怀疑,比如说古老的水井当中有水,没有任何理由,这只不过是一种估计,仅仅是立宗而已;如果说观待因,所有的因包括在真因和三种相似因之中,除了此四因以外,在这个世界上找不到其他的推理因。

如果说观待因,那刚才说古老的水井里面有水,有没有证成有水的因,如果原因非常合理就成了真因,原因不合理成了相似因。那什么叫真因呢?比如说山上有火有烟之故,宗法、同品遍、异品遍三相完全具足的推理方式来建立,这叫做真因。

相似因分三:相违因、不定因、不成因。

一、相违因,指立宗与因之间完全相违,但是因本身成立于前陈有法之上。比如柱子(有法),是常有(立宗),因为无常之故(因),无常可以在柱子上成立,但并不成立常有。

二、不定因,如山上有火,有灰色的东西存在之故,灰色的东西可能是烟,也可能不是烟,故不定;或者你应该能说话,动物之故,动物中也有会说话的,也有不会说话的,故不定,这种不一定的推理叫不定因。

三、不成因,山上有火,因为有牦牛之故,用牦牛来推出火是不成立的,故是不成因。

相似因有相违、不定和不成三种,皆包括在非量当中。相违因推出的识包括在颠倒识里;不定因推出的识是怀疑的犹豫识,不成因推出的识都是不悟识。所以,萨迦班智达认为:伺察意没有任何单独安立的必要,因为结论的理由若正确,则是真正的比量,包括在正量识之中;如果是相违、不定和不成等三种相似因推出来的结论,则分别属于颠倒识、犹豫识和不悟识当中。如此一来,安立伺察意为非量识,这根本没有任何必要。

好!今天就讲到这里。

回向偈: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齐瓦隆彻巴耶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愿度有海诸有情

(1)本段顺序有所调整。

第十一节课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酿吉钦布奏旦涅咪扬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宗内门兰钦波盎加达尔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盎灿吐谢莫到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顿巴特吉坚拉给夏擦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上师瑜伽速赐加持:

涅庆日俄再爱香堪色自大圣境五台山

将华头吉新拉意拉门文殊加持入心者

晋美彭措雅拉所瓦德祈祷晋美彭措足

共机多巴颇瓦辛吉洛证悟意传求加持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量理宝藏论》第二品观识。

昨天已经介绍了因明前派的五种非量识:伺察意、现而不定识、已决识、颠倒识和犹豫识。前三者已学习完毕,因明前派对这三者的安立与萨迦班智达的观点有所不同,所以作者在复述完此三者之定义、分类后,马上驳斥他们的观点。

首先破伺察意分二:一、总破;二、别破。

总破分三:一、观察则不合理;二、发太过;三、以同等理而破。

现在宣说第二:发太过。

二具理由伺察意,若不摄三似因中,

则成第四相似因。

我们知道因明前派的伺察意分有、无理由伺察意两种,其中无理由伺察意暂时不观察,在别破时再进行分析。有理由的伺察意包括颠倒理由伺察意和不定理由伺察意两种,下面就观察因明前派的这两种伺察意能否摄于三种相似因当中。颠倒理由伺察意:如山上有火,因为有灰色或者雾蒙蒙的事物存在之故(不定因推理);或者山上肯定有火,因为看见山上有石头之故(不成因推理),通过不成因或不定因来抉择事物。不定理由伺察意:如柱子是无常,所作性故,从表面上看这是一个真正的推理,但因推理的人根本不知道三相推理,所以对他来讲“所作”并不是真正的理由。以上这三种情况,因明前派认为属于伺察意。

我们对因明前派发问:你们的颠倒和不定理由伺察意,能否包括在不成(1)、不定(2)和相违(3)三种相似因当中?如果对方说不能包括,那么则成了第四种相似因。因为伺察意肯定属于相似因,对此不必有任何怀疑,对方也承认颠倒理由是不成因或不定因,而不定理由所运用的理由不齐全、不正确,这样的理由绝对是相似因。依靠这三种相似因来推断伺察意,如果它不摄于相违、不成和不定当中,就应该存在第四种相似因,但是这一点明显地违背了陈那和法称论师的意趣,因为二位尊者在《集量论》和《因明七论》当中根本没有宣说过第四种相似因。

所有相似因包括在三种相似因当中,所有的真因含摄在比量中,所以单独提出一个三种相似因之外的相似因,这是不合理的。对此详加观察,当萨迦班智达以这种方式来驳斥的时候,对方肯定会哑口无言、无话可说了,根本没有任何辩驳的机会,这是针对第一个问题来宣讲的。

伺察意若非似因,则已出现第三量。

因明前派说,颠倒和不定理由的伺察意是依靠推理产生的一种意识,但是这两种意识并不包括在三种相似因中,而是一种真实因。

萨迦班智达驳斥道:你们许伺察意是真实因,这是不合理的。为什么呢?你们明显承认它既非现量,也非比量,倘若除了现量和比量之外还有一个伺察意的正量,这是一件非常可笑的事。因为在任何一个因明论典中都讲到,所有的量包括在现量、比量当中,没有一部论典单独安立伺察意为第三量,所以这种观点是非常不合理的。

若实决定仍非量,比量亦应成非量。

因明前派说,实际上伺察意有决定性,可以判断事物真实的合理性,但它并不是量。比如说古老的水井当中决定有水,水井也确实存在水,这种伺察意具有决定性,但它绝不能成为量。

萨迦班智达驳斥:你们的这种说法肯定不合理,为什么呢?如果已经决定了还不是量,那么比量也应成为非量了,因为比量也具有决定性之故。如山上肯定有火,有烟之故,通过烟推理火的存在,那这种决定也不应成为正量,应该成为非量。

对方承认伺察意具有决定性,但不能成为量,以同等理来观察,则比量也应成非量,从而击破了对方的补救。

下面颂词当中这样讲:

若定仍未断增益,则非能害与所害。

因明前派举例说明:我估计今天有客人来,客人肯定会来,这种伺察意有决定性,但是它不能断除增益,跟比量有一定的差别,比量能断除违品的增益,伺察意虽然有决定性,但是不能断除反方的增益。

萨迦班智达驳斥:这种说法不合理,因为决定与增益相违,它们是能害所害的关系。假若伺察意的决定不能断除增益,则此二者非能害所害,但这与《释量论》中的教证:“决定与增益,能害所害故”相违,所以对方已明显地违背了法称论师的意趣;然后从理证上观察,心相续中有决定性的同时绝不会存在违品的增益,如火决定存在,我生起了没有任何怀疑的定解,那么此决定性中绝对不可能掺杂一些其他的增益。所以因明前派许“伺察意具有决定性,但是不能断除违品的增益”不仅与《释量论》的教证完全相违,而且与理证的观察,甚至我们平时的感觉也完全相违。决定的定解与违品的增益犹如水火不容一般,根本没有共存的可能。

若谓虽然无决定,真假犹豫三不违。

“若谓”一词所引出的内容,通常是指对方的观点。

因明前派回答说,真实伺察意虽然不是决定事实,但与事实相符合,比如说我想今天会来一个客人,结果客人确实来了,这是真实伺察意;认为不会来客人而来了客人,这是颠倒识;今天也许来客人,也许不来客人,这种心态是犹豫识。因明前派认为真实的伺察意、虚假的颠倒识和犹豫不定的犹豫识,这三种识存在且相互之间没有矛盾。

所以因明前派认为真实伺察意是存在的,而且也符合实实际的道理,也就是说,无论我的心如何执着,外境确实这样存在,那么这就是真正的伺察意。如果真实伺察意存在,那么颠倒识、犹豫识等也应该存在,这样一来,应该承认我们因明前派的五种非量识,其中成立伺察意的依据尤其充足。

这种说法是不合理的,下面萨迦班智达进行驳斥。

无决定失伺察意,成二则难立犹豫。

因明前派说,真实的伺察意虽然没有决定,但它是存在的。

萨迦班智达驳斥:倘若说伺察意没有决定性而又真实存在,那一方面你们就失毁了先前对伺察意所下的定义:“符合实际道理的一种决定性”;另一方面,如果“成二”,成二即指上面的颠倒识和伺察意这两种情况成立,那所谓的犹豫识则无立足之地了。

因明前派在此问题上应有一定理由。为什么呢?以前我与其他的道友也互相探讨过,虽然萨迦班智达在破他们时说,如果真如你们所说,颠倒识和伺察意是这样,那犹豫识就不存在了,如“水应该是存在的”这种真实伺察意和“水不存在的”这种颠倒识,假若这两种识成立,那么你们因明前派所承认的犹豫识根本无有安身之处。但是在此问题上,对方会有可能说,我们的犹豫识并不是决定性的,要么水存在,要么水不存在,一种存在的心态没有间断的情况下,产生另一种水不存在心态,这实际上是一种怀疑的心态。

萨迦班智达在其《量理宝藏论·自释》中也讲得很清楚:“通过观察不能生起定解的估计,智者们称之为伺察意。”意思是说,通过观察后没有生起真实定解的一种估计称为伺察意,智者们指的是胜天论师等,归根结底,在这里萨迦班智达把伺察意安立为估计。按照萨迦班智达的自宗,伺察意究竟属于何种心识之中呢?抉择到最后,除了犹豫识(怀疑)以外不可能存在于他处。因为不管怎么样想:水肯定存在,或肯定不存在,或者也许存在,也许不存在,这些想法都没有任何真实的理由。那为什么把它放在非量当中呢?因为没有充分的理由,完全是一种估计而已。

所以道友之间互相辩论时,所说的理由必须具有可靠性,不要只是“我认为这是如何……”因为“我认为”还有待于论证,“我认为古老的水井当中有水”或者“我认为古老的水井中无水”,这些都是一种伺察意。萨迦班智达认为,伺察意最终应该归属在犹豫识之中,虽然自认为如何如何,但认为存在与否的理由都不充分,故而将它安立为犹豫识。而全知麦彭仁波切把伺察意安立在不悟识中,为什么呢?因为伺察意是心识没有生起真实的定解,如外面水存在与否,通过现量没有了解、决定,有比量因但理由不充分,所以从没有生起真实定解的角度安立伺察意属于不悟识。

那上面这两位尊者的观点是否相违呢?实际上并不相违,因为暂时安立时,二大尊者共称在犹豫识、不悟识以外的一种心态叫伺察意。从表面上看,伺察意并非不悟识,因为不悟识是完全没有了解真相,但是因明前派的伺察意,其对境是真实存在的,而且这种估计也符合实际情况,所以因明前派认为把它安立在不悟识中是不合理的。

但实际上,伺察意、不悟识都包括在非量中,不可能包括在正量里面。为什么呢?首先,它不能包括在现量之中,因为现量是无分别识,而伺察意(估计)是分别识;也不能包括在比量当中,因为比量的理由要充分,任何人听到后皆会说:“对对对,确实是这样!”,比如说我们对佛陀的教言、或者任何一种观点,具有充分的理由,即通过比量可以推出来,而伺察意根本没有这种理由,所以不能包括在比量当中。如果伺察意不包括在现量、比量中,那它归属在哪一个识当中?萨迦班智达认为单独安立这样的识没有必要,但全知麦彭仁波切认为暂时可以这样安立,但究竟包括在不悟识当中,这种安立无有任何错误。顾名思义,如我估计明天会来客人,第二天确实来了客人,这只不过是运气或碰巧而已,实际上并没有任何理由推出明天来客人,结果真的来了,从对境的角度来讲,似乎属于正量;但从有境分别念的角度来讲,根本没有任何理由,没有决定性,只是估计,结果碰巧符合实际情况而已。如果是量必定有决定义,且能遣除决定性违品的增益,而伺察意从有境的角度来讲根本没有决定性,所以安立其为非量。

学习因明时,大家最好互相研讨。在此过程当中,有时候站在因明前派的观点,有时候站在萨迦班智达的立场,心平气和地进行探讨,这样能增上自己的智慧。从表面上看,这仅仅是一个颂词,但如果你详详细细地分析,其中肯定可以挖掘出许多甚深的道理来。

大家一定要把此二者的差别分析清楚,所谓的伺察意存不存在呢?暂时是存在的;伺察意是正量,还是非量呢?应该是非量。既然都安立在非量当中,那因明前派与全知麦彭仁波切的观点相不相同呢?从数目上看,应该是相同的,非量识的数目都是五种;但意义上有差别,已决识是正量的果。全知麦彭仁波切《智者入门》的观点跟此处有些不同,这些道理值得仔细思维、比较。

在八九年的时候,我曾讲过一、两遍《量理宝藏论》。后来法王去印度的时候,在尼泊尔有敦珠法王的一个寺院,里面有我们学院去的一位法师,他一定要我讲一遍。当时法王如意宝法务繁忙,在尼泊尔只有半个月的时间,而且每天早晨七点钟就开始出发去朝拜圣地,所以我凌晨四点多就到他们寺院里面去,在半个月中把《量理宝藏论》的颂词讲完了,当时讲得特别匆忙,不过听众都感觉还可以。此后十八年中,除了去年翻译本论时看了一遍,其间再也没有翻过。

下面以同等理来破析。

或如真实伺察意,倒伺察意何非理?

因明前派承许无理由、颠倒理由和不定理由的伺察意三者是真实的伺察意。什么叫真实的伺察意呢?如我认为古老的水井当中有水,实际上水井中确实存在水,因明前派认为这是符合实际道理的伺察意。

萨迦班智达反驳:如果真实的伺察意存在,那为什么不真实的伺察意不存在呢?比如说明天我要到什么地方去,结果真的去了,这是真实的伺察意;如果我明天要去某地,结果没有去,这种非真实的伺察意也应该存在而且是合理的。既然能断定所未知的隐蔽分,而且与事实符合是真实的伺察意,那么断定所未知的隐蔽分,与事实不符合的是颠倒伺察意,这应该是合理的。

许则失真伺察意,

如果因明前派承许:“噢,对对对,你说得对,我们也承认颠倒的伺察意。”

萨迦班智达驳斥:你们因明前派如果承许颠倒伺察意存在,所抉择的情况与实际并不相符,而你们对伺察意的定义是符合实际情况,如此一来,则明显摧毁了你们自己所安立的伺察意的法相,即失毁了真实伺察意。

非尔前者亦同非。

如果因明前派说:颠倒的伺察意不合理(非尔)。

萨迦班智达驳斥:倘若颠倒伺察意不合理,那你们因明前派所承认真实的伺察意(前者),也不合理(亦同非)。

模棱两可成犹豫,设若容有坏定数。

因明前派说颠倒伺察意是不合理的。为什么呢?原因是明天客人来或者不来的这种颠倒伺察意带有怀疑、模棱两可的心态,已经成了犹豫,这是不合理的。如果颠倒伺察意不合理,那么真实的伺察意也有怀疑的心态,这样它也不合理了。

如果对方承许真实的伺察意存在,那么颠倒的伺察意也应存在,如是就完全毁坏了你们所决定的数目。为什么呢?因为你们因明前派说,符合实际道理是真实伺察意,现在又凭空出现一个不符合实际道理的颠倒伺察意,如此一来,你们因明前派认为的五种非量识,其中真实伺察意“生”了一个颠倒伺察意,这样总数就成六个了,你们决定的五个数目就被毁坏了。

若是倒识伺察意,亦应成量同等理。

倘若你们因明前派认为颠倒伺察意是颠倒的,以同等理可以推出,真实伺察意应该成为正量,它可以列入比量当中。

对方认为颠倒的伺察意在这里安立是不合理的,因为它完全是颠倒的,与伺察意的法相不符。如此一来,如果认为颠倒伺察意是颠倒的,那真实的伺察意就是正确的;如果伺察意是正确的,那么它就应该成为正量,不是你们所说的非量了,因为以同等理可以互相推出,所以这种说法是不合理的。

大家应该清楚,此处总破是通过观待因或不观待因来观察,了知所谓的伺察意是不合理的。接下来别破真、假伺察意,通过两种方式来进行观察,它们也是不合理的。

别破分三;一、破无理由的伺察意;二、破颠倒理由的伺察意;三、破依教之识为伺察意。

第一:破无理由的伺察意。

设若无因伺察意,真实一切成真实。

由前可知,无理由伺察意,如古老的水井当中有水,这样的估计是真实伺察意。

萨迦班智达认为这种说法不合理,为什么呢?没有任何因(理由)就说水井中存在水,此伺察意若成为真实,那么一切都成为真实了。比如有人认为:“啊,我这个穷人的家下面肯定有宝藏”这样的估计也成真实了;“明天早上七点钟的时候,我在虚空当中飞来飞去,在众人面前显示神变”你这样的梦想也会成真了。如果没有任何理由的凭空捏造成为真实,那什么都可以变成真实了,但这肯定不合理。

我觉得道友之间辩论时,如果仅仅说“我是这样认为的”或“我觉得是这样的”就成为正确,那么你想什么都应该像在如意宝前祈祷一样马上出现,这是多么惬意啊!但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通过因明进行辩论时,一定要有确凿的证据,反之则不能随便立宗。假如要立宗,一定要有可靠的原因,否则成了伺察意。

伺察意能不能判断事物呢?不能判断,但是心里可以这样胡思乱想,因为众生的分别念是无边无际的,如想:我可能马上要成就了,我今生当中一切都没有希望了等。凡夫人的“估计”非常多,但真正扪心自问:“我凭什么成就呢?因为我天天都不修行。”这是不是原因呢?根本不是。如果什么理由都没有,那最多只是估计而已。

通过因明分析自己的心态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有些窍诀性的教言中讲,依靠极其尖锐的智慧宝剑,认识、分析自己的心态,这样能解开自相续中分别念的罟网。

总之,如果无理由的伺察意正确,那么就有一切都正确的过失。

第二,破颠倒理由的伺察意。

大家应该清楚,颠倒理由的伺察意有两种:不成因和不定因。

若是倒因伺察意,则与意趣成相违。

颂词中的“意趣”指法称论师论典的意思。

你们承认“颠倒理由的伺察意是真实”的观点是不合理的,为什么呢?因为法称论师在《因明七论》中,把不定因产生的见解安立仔怀疑中,不成因产生的见解安立在颠倒意识中。如此一来,你们因明前派的这种立论(不定因和不成因所抉择出来的定解都是伺察意)与法称论师的观点明显相违,你们再怎样辨驳,实际上也不能超越法称论师的智慧。如果放弃了弥足珍贵的《因明七论》的究竟意趣,在世间上要依靠因明宣扬自己的观点则无有是处。

应当了知,用“所量”建立无常,这是不定因;瓶子无常,是柱子之故,这是不成因;以常有建立无常,这是相违因。前面我们也讲过,这三种相似因所生的意识不是伺察意,为什么呢?因为伺察意要得到一个符合实际的结论。你们因明前派一边说伺察意所判断的外境是真实的,一边又说依靠不定因、不成因推理,那它们所得出来的结论会有正确的机会吗?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法称论师再三说,不定因和不成因抉择出来的结果不是正量,也不符合实际道理,可是你们因明前派一直认为,依靠此种方式得到的结论符合实际道理,这是非常可笑的事情,绝对不合理。

此外全知果仁巴也讲到,所谓没有理由的伺察意,并不是没有理由,应该有理由。为什么呢?以前在水井里面有水,依靠这种理由推出现在也存在水,所以你们因明前派把它安立在无有任何理由的伺察意中,这种说法肯定不合理。

第三,破依教之识为伺察意。

因明前派认为,无论如何,伺察意在内外教的论典中都出现过,由此原因,它决定是存在的。

知自他宗教典识,归四识非伺察意。

因明前派认为伺察意应该存在,理由是它在自他宗派的有些教典当中都出现过。《俱舍论大疏》中讲到,加行道的一些境界是伺察意或已决识;《现观庄严论》中也有加行道的有些智慧是伺察意的这种说法。因此他们认为,在论典当中既然出现过伺察意,它就应该存在,但它不是正量,应该是非量。

但这说法是不合理的。因为所有的识包括在四种识当中,这其中并没有伺察意。意思就是说,无论是经典、论典,凡是非常合理的想法,如佛教中的四谛、二无我、释迦牟尼佛是真实的量士夫等,这些识全部包括在现量和比量当中,皆为正量识;外道依靠恒河来洗自己的罪业等说法则属于颠倒识;有些人认为,在自相续当中的罪业依靠修行能否清净,对此有一些疑惑故包括在犹豫识当中;有些虽然有一种想法,但是根本不知道真正的原因,这叫不悟识。除了这四种识以外,在这个世界当中根本没有必要单独安立一种其他的识,所以你们因明前派这样安立是完全不合理的。在这里,菩萨的入定境界和佛不可思议的智慧,我们暂且不谈,但是众生的分别念,尤其是相对我们人类而言,所有正确与否的识全部包括在这四种识当中,除此之外不会再有其他的识,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些道理。

综上所述,所有的识包括在正量识和非量识当中。正量识是符合实际道理的,比如无我、万法皆空等定解,真正依靠理证和教证对其进行观察时,不会产生任何任何违害。非量识则有正理的妨害,如有些论典中所宣说的“杀生能获得解脱”等,若自认为这些观点合理则是颠倒识;有些论典中虽然已经讲了一些道理,但是他根本没有说到真相,这叫做不悟识;有些识犹豫不定,或说三心二意,如认为某事也许有功德,也许没有功德,这样的心态叫犹豫识。除了这四种识之外,并没有其他的识。

大家应该了知佛教的殊胜之处,因为在佛教中不仅明确地讲到了外器世界的具体情况,而且也详细地宣说了有情心识的种类差别,当然归纳来讲,所有的识可以包括在以上这四种当中。自己平时也应该探索一下,除了这四种识以外,还有没有另外的识?其实绝对是没有的。

平时我们对佛教的认识,也完全可以包括在这四种识当中。比如有些人认为,释迦牟尼佛所讲的前世今世等因果道理完全合理,不管他是现量见到,还是通过比量了知,这种心态皆叫正量识;有些人根本不懂而去理解,如自认为佛陀所说的不合理,前生后世根本不存在,或者声音本来是无常,反而认为是常有,这是颠倒识;有些人根本无法举出任何前生后世不存在的理由,只是没有找到真相而不懂,并不是在反方面已经误入歧途而生邪见,这种对道理不懂的心态叫不悟识;有些人一直怀疑到底有没有前世,这种心态叫犹豫识。所以我们对佛教的看法也只是这四种识,判断任何一个事物,从我个人而言除了这四种识以外根本找不到其他的识。

当然,许多知识分子的确学过不少的知识,尤其是在科学技术方面,但是在人的心理研究方面,不要说胜义中,如一些光明大圆满和密法的窍诀等,就是世俗中的心理分析也未深入研究过。我虽然学得不太多,但是以前在有关心理学方面也很有兴趣,当时也下过一定的功夫。学生时代的时候,确实认为人的心理值得研究,由此在很多方面都分析过,但越分析越复杂,最后自己也是感觉晕头转向、不知所措;而回过头来,在佛教因明的领域当中才找到了归宿。如果继续分析,《俱舍论》中讲七十七种或五十一种心所,若广说则有千千万万的分类,正如萨迦班智达在本论后面说的一样,仔细分析所有的心态则有无量无边。归纳而言,各自有它的类别、种类,如不了知正确道理的识包括在不悟识这一种类当中,昨天说伺察意包括在不悟识的原因也是这样。所以,一切心态肯定能分,如“估计”和“我不懂”,从表面上看是两种心态,但是归纳起来可以摄在不悟识当中,这是佛教中归纳、扩展的两种特点。因此学习因明时,大家应该努力使自相续获得这种正见,这一点非常重要。

如果有了正见,则无论遇到什么违缘或者辩论都不会失败。在《密宗大成就者奇传》当中记载(4),有一个大成就者叫小歌萨拉,首先他想在一个外道的论师前出家,结果外道论师没有摄受且不让他出家,他极为不满,并发下一个愿,等到智慧成熟的时候,一定要和他辩论;后来他到内教的一位上师那里去出家,学习内教及婆罗门的一切学问,并精通无余;后来,他到外道的上师面前,与其进行辩论,结果大获全胜。在佛教历史上,这种通过辩论破邪显正的例子不计其数。

好,今天讲到这里!

回向偈: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齐瓦隆彻巴耶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愿度有海诸有情

(1)不成因:法相指在欲知法上所运用的因不成立;分类有于外境上不成、观待心前不成两种。

(2)不定因:法相指对于证成所立指出怀疑的因;分类有不共不定因与共同不定因两种。

(3)相违因:法相指依靠某因必定颠倒证成所立;分类有外境相违因与观待心前相违因两种。

(4)详细情节请参阅《显密宝库18》本传记第五品、光明大乐教言受教传承之36:精通外道的小歌萨拉班扎。

第十二节课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士!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下面我们继续学习《量理宝藏论》第二品观识。

现在宣讲非量之识分二:一、破他宗;二、建立自宗。

破他宗分二:一、宣说对方观点;二、破彼观点。

破彼观点分三:一、破伺察意自体;二、破现而不定识;三、破已决识乃不悟识以外非量识。

现在破现而不定识。

颂词当中这样遮破因明前派的现而不定识是非量的说法:

设若现而不定识,非为真实之正量,

一切现量成非量,现量决定已遮故。

因明前派如是安立现而不定识的法相:不违反方的增益而能完全现出对境的自相,叫现而不定识。它分为境相不明、心未专注和颠倒理由导致的现而不定识三种。其中每一种都不违反方的增益且都是现量,但是都不具备决定性,因而因明前派认为它是非量。

萨迦班智达破斥对方的观点,如果你们因明前派承许现而不定识不是正量,而归属于五种非量识中,则现而不定识以外的根现量、意现量、自证现量和瑜伽现量等这些现量都成了非量。为什么呢?因为现量是不具有决定性的,这一点,在法称论师所著的因明论典,尤其是《释量论》中着重强调过,所谓的现量不可能是决定识。大家都知道,决定识是一种定解,此点在《定解宝灯论》中,也讲得非常清楚。

如果对方说,无论任何现量,没有决定的缘故不能成为正量,只能成为非量,那么所有的现量就都成了非量;如果对方这样承许,那么正量中现量就不存在了,只剩下一个比量,而按照佛教的观点,这种说法是完全不合理的,如是遮破了因明前派的观点。其实萨迦班智达的意思是说,除了现量以外,你们所许的现而不定识根本不存在,也即对方所许的现而不定识应该属于现量的范畴。

对此,全知麦彭仁波切持有不同的观点,即将它安立为非量,这个角度也值得分析。为什么全知麦彭仁波切把它安立为非量呢?这是从心里不能生起定解的角度安立的。有些人这样反问:“如果不能生起定解就成为非量,那么根现量、意现量等会不会全变成非量呢?”不会的!为什么呢?因为依靠根现量和意现量的能力,于后面可以产生定解,而现而不定识永远也不可能产生定解。比如说心不专注现而不定识,有人在很短的时间中和我擦肩而过,但后来无论别人如何说,依靠这种现量的能力也不能令我生起决定性;同样的道理,迷乱理由所致的现而不定识,当时因为眼根错乱而把贝壳看成了银子,故依靠自力不可能产生定解,虽然依靠他力可以产生定解,但依靠他力不属于真实的现量。因此,全知麦彭仁波切把伺察意和现而不定识都安立在不悟识当中,也是这个原因。

那萨迦班智达为什么要破它呢?因为按照因明前派的观点,承认它是非量,实际上此种意识在本体上不成立。而萨迦班智达自宗认为这种现量是相似现量,比如说眼见两个月亮,说明眼根有损害或有故障,所以无法如实地照见外境的自相。

对现而不定识,萨迦班智达和全知麦彭仁波切的观点并不相违。为什么呢?如果从能照见的角度来讲,萨迦班智达认为它是现量。全知麦彭仁波切也认为它是真实现量,只不过对于境相不明现而不定识而言,由于时间特别快,当时无法生起定解而已,实际上已如理如实地照见外境了;迷乱理由所致的现而不定识,如把贝壳看成银子,实际上他已经看见了,只不过根识错乱而已。因此,从照见对境的角度,全知麦彭仁波切也承认它是现量,萨迦班智达驳斥因明前派的原因也是这样的;但从能生起定解的角度来讲,因为依靠这种识永远也不可能在自相续中生起真实的决定性,所以全知麦彭仁波切把它安立在不悟识中。于此,因明前派跟萨迦班智达的观点稍微有点差别, 这方面应如是了知。

这次听受因明的道友, 一定要掌握这种思维方式,并依之进行观察、推理。当然在观察时,可能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到底不悟识、现而不定识等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虽然在吃饭、工作、上班等很多方面,与现而不定识、伺察意不一定有关系,但当你详细地观察识、外境的时候,就会知道哪些是正量,哪些是非量,而这种分析会对自己的正见有很大的帮助。又有些人可能会这样讲:“到底学习因明对我们的修行、智慧有什么帮助?”我觉得学习任何一个知识,它的每一句、每一段全都与你的生活非常相应,这在任何一部论典中,包括净土宗、禅宗或者其他的中观论典等都是不可能的;其实,大到宣说器世界的状况,小至剖析柱子、瓶子的生住灭等,在分析的过程当中会产生这样的结果,自相续的增益逐渐减少,正见日益增上,这就是闻思正法的功德。

于此,萨迦班智达破斥现而不定识的篇幅并不大,只用一个颂词来驳斥对方的观点。

接下来破已决识乃不悟识以外的非量。

对于已决识,萨迦班智达认为它应该包括在不悟识中,除此之外无有单独的非量已决识。

此理分二:一、总破;二、别破。

首先是总破。

已决识若以理究,则已成为不悟识,

颠倒识或正量识,此外他识不容有。

你们因明前派所承认的已决识,其法相是已经抉择完了的东西再次了知,即没有失去前面作用的识。我们以因明的理证智慧进行观察,可以了知它不是犹豫识,因为犹豫识是一种三心二意的心态,而已决识是已经抉择完后再次地去认知,所以它不是犹豫识;如果它不是犹豫识,那么所有识的种类,除了正量识和三种非量识(颠倒识、犹豫识、不悟识)以外别无其他,所以无论如何,它应该属于这四种识之中。

从内教的侧面来讲,无论是藏传佛教的萨迦派、格鲁派等,还是汉传佛教的各大宗派都可以这样承认;虽然净土宗、禅宗在这方面分析的论典不太多,但是无论哪一个宗派,归纳起来,所有的识除了这四种之外不可能再有其他的。所以如果真正用智慧来观察你们因明前派所承认的已决识,它要么成为不悟识,要么成为具有怀疑心态的犹豫识,要么属于对真正的实相没有如实了知,反而用邪知来束缚的颠倒识当中,或者是以现量和比量进行分析的正量识,除了这四种识之外,其他的识根本不可能存在。

对此,萨迦班智达在其《自释》中观点很明确。蒋阳洛德旺波尊者的讲义中也认为,在这所有的识中,你们所承许的已决识应该包括在不悟识当中,为什么呢?因为所谓的已决识是自己回忆前面的对境,而没有新的了悟对境,这其中有两个原因:首先是仅能回忆前面已经感受过的这种对境而已,然后它没有新生的对境。从这个角度分析,不悟识也应该具有这种特点(不悟识实际上是没有完全了知它的本体,从现在已决识的角度来讲,它的本体是前面已经了知后来再次知道),萨迦班智达的意思是对方所许的已决识应该包括在不悟识当中;在这个问题上,前一段时间我已讲过,全知麦彭仁波切的观点与这里还是有些差别。

虽然已决识属于非量,但我们不能把它看作是很不好的识。尤其是在《现观庄严论》或者其他的一些大乘论典中讲到,已决识在修行过程当中是不可缺少的,因为已决识是已经知道后再次知道的一种状态,所以在加行道时很多的境界属于已决识,为什么呢?因为加行道还没有现证初地菩萨的无二慧,于此他会反复串习资粮道时抉择的正见。比如在资粮道时通过闻思、推理已经抉择了人我不存在,现在无我的有境就是一种已决识;通过智慧观察,了知身体不清净,这种不净观的有境也是已决识;通过推理了知一切万法为无常之性,万法无常的定解也是一种已决识。所以永远把已决识抛开,认为它只是一种非理作意,这是不合理的;之所以全知麦彭仁波切究竟把已决识安立为正量的果,原因也在这里。

当然,全知麦彭仁波切跟因明前派的观点并不相同。因为因明前派的已决识分了现量已决识、随现量已决识和随比量已决识三种;现量已决识既是现量,又是已决识,也就是说,它既是分别念,又是无分别念的同体存在。这一点,下面还要进行破析,而且全知麦彭仁波切在《释量论大疏》中也不承认这一点。

对我而言,学习《释量论大疏》已接近二十年了。当时上师讲的时候,学得确实非常仔细;我想现在学因明的各位,跟当时我们学因明的人可能有些不同。当时我们不管早上、晚上都特别地精进,除了中午急忙吃一点东西以外,一直在因明上下功夫;上师每天在下午一、两点钟上课,接近上课时基本上当天所讲的内容全部能背出来,每天几乎都是这样。而在座的人,有没有这样也不好说,不过有时看你们还是非常精进。今天有些发心人跟我说特别忙,我觉得他们好像不太忙,不管说话、做事情都显得比较悠闲,当然肯定是很累的;我们以前闻思的时候,可不是这样的,也许是自吹自擂吧,但实际情况,一方面对因明信心非常大,再加上上师如意宝也讲得相当殊胜,而且当时上师要求每一个法师必须当场先从总义方面讲,然后再从字面上解释,每天若不仔细看,自己也觉得心里没底,所以当时自己也有点傲慢的感觉。我有时候也这样想,因为以前基础比较牢,有些地方印象也比较深,再翻一下《释量论大疏》,应该没有大的问题。当时是八七年冬天讲的,距现在基本上已接近十九年了。

刚才讲到已决识,按照全知麦彭仁波切的观点,它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方面它属于现量和比量的果,或者说应该属于量,为什么呢?因为它是依靠现量、比量的他力而产生的,前面已经观察过,它并不是依靠自力产生的,而是依靠现量、比量的力量而产生定解,所以从此角度承认是量;从另一个角度讲它是非量,为什么呢?因为前面已经了知了,实际上再次地了知是多余的事情,没有新的知识,从这个角度安立为非量。

综合以上两种观点,萨迦班智达与全知麦彭仁波切的观点应该是相同的。为什么呢?因为萨迦班智达也承认,随现量有一个识产生,比如说我第一刹那看见红色的柱子,第二刹那在我的相续当中生起刚才的所见:“哦,柱子是红色的。”这种脑海当中红色的概念叫随现量的已决识。它是不是正量呢?从有境的角度来讲应该是正量,但是从对境的角度来讲,没有什么新的知识可以了知,因为第一刹那所见的东西,第二刹那全部是一种总相,从这个角度来讲是非量。然后随比量已决识,第一刹那通过推理进行观察,如以所作了知无常,第二刹那以后就知道柱子是无常的,因为以前通过比量已了知故。那这种识是不是正量呢?从有境的角度讲它是正量,而从对境的角度讲,因为除比量得出的结论之外没有新的知识,所以叫非量。因此全知麦彭仁波切在《智者入门》中把它安立为量的果,即现量和比量的果,原因就是这样的。那么萨迦班智达承不承认这一点呢?虽然他在这里着重破斥对方观点,但是承不承认这种现量见后产生的分别念相续,是符合实际外境的一种识呢?这一点萨迦班智达也会承认,因为柱子本来就是无常的,那么通过这种比量得出来的有境,承不承认它符合实际道理呢?他会承认的;那它是不是量呢?从有境的角度来讲,萨迦班智达也会承认它是量。

当然,《释量论》当中关于这方面的窍诀是相当多的,自己当时学的时候,虽然智慧很钝,但却越来越对自宗的传承上师们生起信心,尤其是学一些比较深的道理时,更能体会到他们的智慧是无与伦比的。

所以按照全知麦彭仁波切的观点,已决识也是非量。为什么安立为非量呢?萨迦班智达在这里已经讲了,它应该属于不悟识。这一点麦彭仁波切会不会承认呢?应该承认,为什么呢?因为没有什么可了知的东西,从而安立在非量当中。关于这一点,绒顿班智达在其《量理宝藏论注疏》中也有类似的说法,柱子第一刹那中是无常,第二刹那这是已经了知的东西,实际上已了知的事物再推理,这是一种不成因。在因明当中也有这样的讲法,比如说我不知道柱子是无常的,另外一个人说:“柱子无常,因为它是所作之故。”以前不知道柱子是无常,现在我知道了,那么这个推理是正确的;然后我把这种推理跟法称论师说:“法称论师,你听着,我有一个推理,柱子是无常,因为它是所作之故。”而法称论师早已知道柱子是无常的,那么因明中就把这种推理安立为不成因,虽然柱子无常是成立的,但此立宗在对境前早已成立,所以你再在他面前安立就成了多余的事情。同样的道理,所谓的已决识从对境的角度来讲,第一刹那通过推理论证柱子是无常的,实际上第二刹那以后的识是正确的,但是这样的论证对已了知此立宗的补特伽罗来讲是多余的事情,所以萨迦班智达把它安立在不悟识当中。

当然按理来讲,这个刹那应该是成事刹那,而不是时际刹那,如果是时际刹那,根本没有办法在如此短的时间当中产生一个比量的推理,所以在因明中的刹那一般是指成事刹那;在《大乘阿毗达磨》当中也是这样讲,一切所断和对治的圆满全部是在成事刹那中安立的,并不是安立为最细微的时间刹那,如果是最细微的时间刹那,那么产生对治、断除所断等这些都不能成立,即使在圣者根本慧定前这些也不能成立。比如说,我们推理“柱子无常,所作性故。”那这一个推理之中要有多少个时际刹那啊!所以肯定不是时际刹那,而是成事刹那。第一个成事刹那我现量见到,第二个成事刹那产生分别念,从此以后,所有的这些刹那全部是已决识。

有些人是这样的,某些法以前在法师面前没有听过就觉得有信心:“我去听一听。”听了一次,就觉得是已决识了:“以前听过了,不用了,我不去了可不可以,请个假吧;《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以前在堪布面前听过一次了,我这次不用去了吧!”真正的修行人并不是这样的,以前华智仁波切在如来芽尊者前听了二十五遍《大圆满前行》,但是我们自认为听一次就成了已决识,不用再听了。实际上从已经成立的角度来讲,也可以说这是一种已决识,但全知麦彭仁波切从量之果的角度说,它不是非量而是正量,应该从这个角度来理解。

总之,若真正以理推究,除了这几种识以外,对方所承认的已决识,根本没有安立的机会。

下面别破分二:一、真破;二、遣诤。

首先真实别破分二:一、破相违法为同体;二、破根识种类为量。

第一、破相违法为同体。

这种观点只有因明前派承认,全知麦彭仁波切和其他宗派都不会承认。为什么呢?因为因明前派的已决识分为三种:现量、随现量和随比量已决识。现量识第一刹那是真正的现量,跟已决识没有任何关系,第二刹那、第三刹那……也全部是现量,但跟已决识是同体的关系。比如说我看见红色的柱子有十个刹那,第一刹那见它纯粹是现量,没有已决识的成分;因为第一刹那已经见过,第二刹那时原来的现量相续没有断,所以也有现量的成分,以前了知了再次了知,也有已决识的一部分。所以他们认为已决识和现量是同体,它既是现量,又是已决识,有这样的情况存在。

对其观点,萨迦班智达将予以驳斥;同样,全知麦彭仁波切的《释量论大疏》里面,也不承认这种观点。

下面遮破他们的观点。

现量现在无分别,已决过去乃分别,

境时缘取方式违,彼二同体岂可能?

因明前派承许现量和已决识是同体,萨迦班智达对此并不承认。为什么呢?因为现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现量本身是无分别识,对境是现在的对境,即时间是现在,对境是自相,取境的方式明明清清、了了分明,也即外境的形状、颜色一目了然,所有特点均会呈现在眼前,它取的是自相,取境的方式非常清楚,所以从本体、对境、时间和取境的方式等这些方面,现量具有以上特点;而所谓的已决识,对方承认它是一种分别念,对境是总相(共相)不是自相,时间是回忆过去的一些事情(我们前面已经讲了,已决识是以前知道完了的再次知道,所以它的对境是过去的事情),取境的方式是模糊不清、混淆的(因为分别念以总相的方式取境,不可能像现量那样清楚)。所以从本体、对境、时间和缘取方式等这几个方面来看,已决识全都具足分别识的特点,即使勉强说已决识是现量,也是不可能的事情。对比来看,此二者从本体上讲,一个是无分别念,一个是分别念;从时间上讲,一个是现在,一个是过去;从对境上讲,一个是自相,一个是总相;从取境方式上讲,一个是清楚,一个是模糊。所以,通过本体、时间、对境和缘取方式这四个方面来进行观察,因明前派承认此二者同体的说法,是完全不合理的。以前嘎玛巴·秋扎江措在其因明论典《理证海》中,对《量理宝藏论》的有些观点作过驳斥。当时他说,你们承许现量的对境是现在,而现量是依靠前面的作意、对境和根这三种缘而产生的,那么有境的对境到底是过去,还是现在?如果是过去则跟已决识没有什么差别;如果不是过去而是现在,那跟前面雪域派所承认的没有什么差别,有境和对境成了同一时间。但实际上这种过失并不存在,这在因明七论当中也说得非常清楚,如《定量论》等一些因明论典中讲到,分析对境的时候,必须要站在经部宗的立场来进行。此时自己会不会存在境和有境同时的过失呢?不会有的,为什么没有呢?因为分别念的对境是很长远的,它既可以是刚才的前刹那,也可以是昨天、去年,乃至几百年前的事情。总之,分别念的对境是很长的时间,凡是能回忆的,都可以作为它的对境,而所谓现量的对境则是同时。虽然现在的眼识是前刹那的根依靠作意和对境而产生的,也就是说,现在眼识的对境不是当下的外境,它们两个之间有一刹那的差别,但是我们讲名言概念时,并不是在最细微的刹那上安立的。我们平时认为的“现在”这个概念,就是如此,比如我说现在的时候,眼识早就已经产生了,所以当时的时间是非常短暂的,虽然从无分刹那的角度来讲,境和有境有一刹那的差别,但从人们名言习惯的角度来讲,这就是我们所谓的现在。以前我特别喜欢一位洛沃堪布,他造的《量宝藏论注释》(但是现在找也找不到了),里面有很多地方专门驳斥嘎玛巴的观点:你安立现在是一个最细微刹那的观点不能成立,因为这不符合理自在和所有因明论师安立名言的基本传统,所谓的现在,若详细观察,虽有一刹那和二刹那的差别,但从名言的角度来讲,也包括在现在当中;而分别念根本不是这样的,如果它的对境是现在,那几十年前的东西也成了现在的对境,有这个过失。对于这个道理,我们这里的有些道友也可能会这样思维的。

刚才我们对比了现量和已决识的差别,它们的本体、时间、对境和缘取方式等完全相违,因此你们前派所承认的,现量和已决识是同体的观点,是非常可笑的,这个观点根本不能成立,你们一定要放弃自己的这种说法。

下面破根识种类为量,即破因明前派的已决识的观点。

谓取种续乃现量,后知即是已决识。

因明前派认为:我们没有现量和已决识同体而不成立的过失。为什么呢?因为第一刹那刚开始的时候,看见一个蓝色或黄色的东西,后来它有不断的相续产生,那么我第二刹那以后的这个识全部成为已决识,而第一刹那所看见的就是现量的对境。他们是这样认为的,比如说第一刹那当中看见一根红色的柱子,认为这是第一次的现量,由于种类相续不断,后面继续产生现量的红色识,在没有舍弃红色识的情况下,还有一种执着它的分别意识也是存在的,这种相续就是他们所谓的现量已决识。

对方是把总相(种类)与自相的对境混在一起而说的,但这种说法是不合理的,下面驳斥他们的观点。

种类非为现量境,所见境无已决识。

你们所承认的种类相续如果用智慧来观察,它其实是一种总相,比如把前后的蓝色用分别念一刹那一刹那地串连在一起,从而执着为一体,以为这就是蓝色;或者我们的分别念把昨天、今天所见的江河连在一起,认为:“昨天我看见的河在这里,今天看见的河也在这里。”实际上,昨天你看见的河早已汇入大海,现在一点一滴也不可能驻留;同样的道理,我前一刹那所看见的蓝色,在后一刹那早已流逝了,不可能再成为后面心识的现量境,但从总相的角度可以成为分别念的对境,而他们并没有把现量与分别念各自的对境分开。在有些讲义当中讲到,种类有两种:一种是外道所承认的种类,他们认为能周遍于一切法的一种种类,比如认为所谓人的种类周遍于一切人,外道的这种种类不要说在现量和比量当中,就是在名言量中,也根本不能成立;另一种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共相,它是分别念的对境,并不是现量的对境,千万不能把分别念的对境,以现量对境的方式进行宣说,这是不合理的。所以萨迦班智达说,你们这种前后连在一起的种类,并不是现量的对境(非为现量境)。

“所见境无已决识”所见的境不管是前一刹那还是后一刹那,都不是你们所承认的已决识的对境。为什么呢?我第一刹那见到的柱子,这是第一刹那的对境,如果到了第二刹那,前刹那的柱子已经灭完了;当我的眼识再一次看柱子时,实际上它也是新的东西,根本不是原来的对境还留在那里。如果还是原来的对境,那对境就不是无常了,有这个过失。所以现量的对境不可能是已决识的对境,已决识的对境也不是现量的对境。第一刹那见到的是第一刹那的对境,第二刹那见到的是第二刹那的对境,不可能于第二刹那还能见到第一刹那的对境。因明前派始终把总相和自相、分别念和无分别念混在一起,这样一来,了知外境就非常困难了。

如果要了知外境,通过这种方式也很容易观察。我也有这种感觉,如果因明学得非常好,对认识自己心的本性也会有很多的帮助,因为对于不存在的种类,我们始终是用分别念把它结合起来,然后认为这是一个东西,实际上这种种类的执着是一种非量,是错误的见解,《释量论》中用了大量的教证和理证专门遮破人们对总相或种类的执着。总之,不存在的东西反而认为存在,这是不合理的,因此一定要破除因明前派这种错误的见解。

下面宣说总结偈。

相违之故无同体,

因为我们前面承许,当下的对境和已决识的对境两者完全相违,所以现量识与已决识绝不可能是同体。相违的二者怎么会是同体呢?如水火本来相违,那它们有没有同体的机会呢?不可能有的。

是现量故非回忆,

所谓的现量是当下见到的,与回忆是没有任何关系的。而所谓的已决识就是一个回忆,这一点在因明的其他论典中也讲得很清楚,所以对于已决识,尤其是现量已决识,在这里我们并不承认。

按照全知麦彭仁波切的观点,也是如此。首先,现量已决识是不成立的,如前破讫;然后是随现量已决识,如我以前看过,现在想起来了:“对对对,我以前在菜市场看见一个大苹果,那时候我没有钱,但特别想吃,现在我回忆起来了。”这种对现量的回忆,就是随现量已决识;最后是随比量已决识,比如以前通过中观的离一多因,令自相续当中生起了一切万法无有自性的见解,到了现在,我又想起这个诸法无自性的见解,而这是跟随当时的比量推理而来的,所以称为随比量已决识。以上这两种随现、比量已决识实际上都是回忆的心态,既然是回忆,那怎么会是现量见到外境呢?现量见到就像刚才所讲的,应是当下的对境;而回忆是去年、前年,乃至更远的对境,比如我们若能回忆自己前世,我的前世是什么样的,我当时特别喜欢唱歌、跳舞、打瞌睡等,可以这样想。所以,若是现量则肯定不是回忆,此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种类相违根对境,

我们刚才讲了,所谓的种类就是用分别念把很多东西连在一起,它本非实有,只是一种共相,因此它只是分别念的对境,要成为眼根、耳根等的对境是不可能的,而所谓的现量境才是这些根的对境,所以种类不可能是根的对境。

现见前后无差异。

因明前派认为,第一刹那见到的是纯粹的现量,没有任何杂染,第二刹以后那见到的就全部是已决识。我经常想,如果按照他们的观点,这根红色的柱子去年到现在一直在这里,我每天讲中观时用它作比喻,讲因明时也用它,那么只有我第一次见到时,它才是真正的现量,第二次以后,每一次上课见到的就全部成为已决识了。

但萨迦班智达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不但你前一刹那、后一刹那的对境不同,而且你的有境也是在不断地更换,一直不断有新的事物产生;过去的对境,现在一点一滴也是没有的,你们认为的相续只不过是一种假立的概念而已,实际上这种相续每一刹那的自相都是刹那生灭的。

对境无差异的意思是说,前后每一刹那都是现量,在此点上没有什么差别。对方说前面是现量,包括在正量当中,后面再看包括在非量当中,这种说法是不合理的。当然,世间人有这种说法:“我以前已经认知了的东西,第二次再认识,那就是多余的事情,没有这种必要。”其实这只是我们的分别念而已,实际上每一刹那都有新的事物,或者说都有新的对境产生,所以前后无有任何差别,都是现量。

若有决定非现量,

如果用分别念来衡量而有决定性,以此可以断除增益,那说明它绝对不是现量,因为现量根本不会有任何分别念,这一点前面已经讲过了,后面还会讲到。当然,依靠现量的能力可以产生分别念,这种情况是有的,但从现量本体的角度而言,它绝不是分别念。所以已决识若有决定性,则不可能成为现量。

执著相同乃分别,

如果你认为前面见的是红色的柱子,后面见到的还是这根红色的柱子,前后两者是完全相同的,这种想法是分别念,不是现量见的对境。

是故以识可遮破,现量决识同体理。

所以我们只要是一个有心、有智慧的人,通过自己的意识完全可以领会,现量和已决识绝对不可能有同体的关系。这不用问别人,自己只要是有一颗心,那么你好好想一想,已决识和现量到底有没有可能以同体的关系存在呢?或者这种情况,在你的相续当中会不会产生呢?自己也可以发现,在相续中有现量的时候,不可能有已决识,因为所谓的已决识是一种回忆;而相续当中在回忆时,也不可能有现量。现量要么是根现量,要么是自证现量,通过自证现量而生起忆分别念,所以这两个不可能同时在你的相续当中存在。这一点通过自己的智慧完全可以抉择,无须问他人。

关于这个问题,在藏传佛教当中也有依靠法称论师的教理来了知的说法,但是我们按照蒋阳洛德旺波尊者的注释来讲,依靠识就能完全遮破现量和已决识是同体关系的立论。总之,二者同体的观点在任何一个场合中,是根本不可能安立的。

好,今天就讲到这里!

回向偈: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齐瓦隆彻巴耶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愿度有海诸有情

第十三节课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士!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今天继续学习《量理宝藏论》。

现在是别破分二:一、真破;二、遣诤。

宣说后者遣诤。

境根极微相聚合,尽其所有刹那数,

生起领受之心识,即为异生之现量。

前面学习了因明中一些量和非量的知识,并剖析了因明前派所承认的已决识。讲到这里,有人可能会生起这样的怀疑:“现量是见事物的自相,但事物在刹那性地变化,作为凡夫人而言,根本无法见到刹那性的柱子、瓶子等,因为刹那极短,根本不是凡夫人的对境。如果这样,凡夫人是否无有现量了呢?如果眼见不到刹那的柱子、耳听不到刹那的水声,那所谓的现量在凡夫人前到底是如何安立的呢?”

萨迦班智达回答,对现量进行观察时,真正要成立一个不可遮破的现量,这是十分困难的。比量、现量全部是识的范畴,是以分别和无分别念各自安立的;从最究竟的角度观察,所有的识全部是非量,因为用中观的胜义理论进行分析时,没有一个真实量的存在;但是在未经详细观察的名言当中,尤其是站在观现世量的角度应该成立正量,在一定的程度上,世间凡夫前可以安立正量,所以没有必要担心无有现量。

既然现量对于凡夫人而言可以成立,那么到底是如何成立的呢?就像前面所讲的一样,比如说我们要现见外境,现见的因缘必须要具足,那需要什么样的因缘呢?首先是外境,然后是根,如眼根、耳根等,最后是作意,这三者必须要具足,才能现见外境。当然,即使三者聚合,但无分刹那和无分微尘还是无法见到,也就是说,此二者不是凡夫根识的所取境,那凡夫人到底如何现见外境呢?或者说,其所取境到底为何呢?首先外境要积聚一定数目的微尘,然后自己的根也要具足一定数目的微尘,此二者聚合,仅此还不够(经部宗并不承许以色根能见到色尘),还要有时间的因素。

当然,对于刹那聚合的问题,也有一些论师们的观点是不同的,他们认为刹那不可能出现聚合的情况,因为最短的时际刹那即生即灭,许多刹那不可能同时存在并积聚在一起,这与很多微尘可以同时并存不同,否则就有前刹那常有不灭的过失,如是观察,则很多刹那不可能积聚在一起,成为一段的时间。

虽然如是,但对于凡夫人的现量而言,于微尘的因缘聚集之后,必须要经过刹那相续的聚合,而且必须是足够数量的刹那。比如说看柱子,首先柱子要具足足够的微尘,即柱子最少也是要有眼识能够看得见的微尘积聚,然后根的微尘积聚和作意也要汇聚,此时要经过一定数目的刹那,见柱子的眼识才会产生,而且不管经过多少刹那,眼识也会如是的现前,但凡夫人不可能一刹那一刹那地生起清晰的定解。

综上所述,虽然刹那不可能积聚在一起,但是作为凡夫并没有现量不存在的过失。比如说,一个水尘不可能装满整个瓶子,但是无数的水尘积聚起来就会装满瓶子,这是有情的眼根可以见到的;同样的道理,因缘聚合到一个阶段时,执著、缘取外境事物的现量识就可以产生。这种情况,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刹那和微尘的积聚达到一定的量,并且各种因缘具足,然后在每个刹那都会产生现量识;或者说最低限度需要多少微尘和刹那积聚才能产生一个现量识(凡夫人的现量比较粗大,不可能像圣者的入根本慧定般细微),这并无一定的标准,假设产生眼识需要二十个刹那,由第一刹那到第二十刹那,然后眼识就产生了,是否二十个刹那积聚在一起了呢?实际上刹那并没有积聚在一起,但是经过了二十个刹那的时间过程。二、假设有二十刹那的柱子在识前经过,按理每刹那应该产生不同的眼识,但自己不一定能于每刹那都生起真实的定解:“哦,刚才二十刹那当中,我见了二十次柱子。”一般人的心较粗大,很难对细微的对境生起定解,但事实上外境的一切特征已经在根识前现量显现过。

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虽然外境的微尘和时间的刹那并不是现量的对境,但当它们积聚到一定的程度,一般人就能感受到了,如此详细观察后就可了知,名言现量并非不存在。由此有些人可能会这样想:“到底最低限度要有多少个微尘积聚,有多少个刹那经过后,我的眼识才产生呢?”这一点,应该是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其所需的数量也不同。有些眼根好的人,细小的微尘也能看得见;有些眼根不太好的人,就算戴了眼镜也看不清楚粗大的事物,但在他的眼识前,外境的行相应该是显现的。总之,现量虽然没有分别念,但事物肯定是被照见过,由此说明了一般人的现量并非不存在。

那么现量的标准是什么呢?比如说由微尘积聚而成的瓶子显现在眼前,人们都称:“我现量见到了瓶子”,因此现量的标准是一般人现量见,且不靠他力仅依自力而生起定解。但仅仅在眼前显现不一定就是现量,昨天有道友提问:“所谓的量分现量和比量,现量分相似现量和真实现量,那看见虚空当中有两个月亮,到底是不是现量呢?”这是相似现量,虽然它也归属于现量的范畴,有现量的名称,但不是真正的现量,比如说假立的人不是真实的人,真假有一定的差别,因此相似现量归属于颠倒识之中,既然如此,那相似现量不包括在四种识当中的过失是没有的,这个问题下文还会宣讲。

一般人能现量照见外境,但没有像圣者菩萨那样的现量。比如说眼见柱子,一般人见柱子与佛陀见柱子有很大的差别,这一点,稍微懂得大乘教义的人都会清楚。虽然柱子是由众多的微尘积聚成一个整体,然后成为识的现量,但实际上它的本体是不是微尘的性质呢?如果分析得稍微深一些,那所谓的无分微尘也根本不能成立,完全是空性或法界的本体;但在名言当中,并没有涉及到这么深的道理,因为在因明中,主要是宣讲如何成立见闻觉知的道理。

下面是暂停偈。

萨迦班智达在这里宣说了非常重要的内容。

所有数目之分摄,乃以种类差别为,

所有内部之分摄,承许归属彼范围。

无论因明前派,还是其他的宗派,对识的分类、归摄都有不同的安立方法。但萨迦班智达认为,所有的分类应该以种类来分,并不是每一个心态安立一个类别,这样会过于繁琐、复杂。

要判断任何一个事物,首先要了知它的法相和分类。其中法相应表达出它的不共特征,分类则应以种类来划分,当然此处主要宣讲的是分类。比如说人的法相是知言解义,人分为男人、女人和黄门,以这种分法可以包括所有的人类。如果没有这样分,所谓的男人分为东方的男人和西方的男人,东方的男人又分东方的东方男人和东方的西方男人,而东方的东方男人还会有很多很多的类别……每个差别都安立一个类别,最后根本没办法决定一个分类,而且一切支分的分类也不能归属在根本的分类当中。因此在进行分类时,无论是识,还是外境,一定要归属在某个类别当中,这一点非常重要。

如果宗派中的量与非量全部细微地划分,就会有千千万万的分类,法称论师也说:“众生的邪见无边。”那这些无边的邪见,能否包括在我们前面所讲的五种或三种非量识当中呢?或者说能否包括在一种非量当中呢?如果从种类的角度则可以包括,否则无法包括。如《俱舍论》中讲到了信心、傲慢、毁谤等多种心所,这些心所如果不从种类角度分,根本无法进行归摄。

我们对识进行分类时,首先分为正量识和非量识,正量识包括现量和比量,现量是亲自见到而不依靠任何推理的正量识,比量反之。此时可能有人会想:“会不会出现一种既没经过推理,又不属于现量的识呢?比如自相续中对三宝产生一个信心,它首先不是非量而应该是正量识,但若是正量,它到底是属于现量还是比量当中呢?如果说是现量则不合理,因为信心属于分别念;如果说是比量也不合理,因为它未经任何推理,那这样的分别念到底归属在什么当中呢?”当然,信心(指符合真实情况的信心)是一种正量,但未经任何推理,肯定不是比量而应为现量,但实际上现量有四种(1),它应该属于其中的自证现量。因此,所有的识既可以分属,也可以归摄在一个最主要的种类当中。

因明前派也承许五种非量识可以安立在一个种类当中,但由于他们不承认不悟识,所以真正观察起来,五种非量识不管安立在其中哪一个种类当中,都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它这里讲,所有的分类和归摄,应该以种类来安立。比如说总的来讲,识分为正量识和非量识,非量识中,按因明前派的观点有五种非量识,此五种识可以包括在三种非量识(不悟识、颠倒识和犹豫识)当中,而这三种非量识最后又可以包括在不悟识当中,这样一来,内部的种类可以归摄在根本种类当中。有些人可能会这样想:“如果是这样,萨迦班智达把千差万别的非量识统摄在一个非量识当中即可,为何非量识又划分为三种呢?”之所以把非量识又分为不悟识、颠倒识和犹豫识三者,是因为有特别的原因和必要。比如说学院分男众区和女众区,女众区又分法身区、报身区和化身区;有特殊必要故可以这样分,若无特殊必要,比如每人都作为一个分类,那是多么麻烦的一件事情啊!其不合理的原因也在这里,所以我们必须要承许某法归属于一个范畴之内;如果没有这样,每一个种类都在各个事物上安立,则量和非量就没办法分摄了,最终也违背了法称论师和陈那论师的究竟观点,故而因明前派把所有非量识归属在五种非量识当中的方法不太合理。但萨迦班智达也认为,如果有特别必要时,可以进一步再划分种类,比如从哪个刀鞘中抽出来的刀子,就归属于哪个刀鞘,最后还要插回各自的刀鞘中。

到这里,遮破他宗就讲完了。

下面建立自宗分三:一、非量总法相;二、数目的分摄;三、各自安立。

首先讲非量的法相。

不欺不成即非量。

“不欺不成”的意思是不欺惑不成立,即两个否定词叠加,反过来说就是欺惑的识,此欺惑的识是非量。

不管是犹豫识、颠倒识还是不悟识,以它去寻找对境肯定具有一定的欺惑性,并不能得到真实的对境。所以本论下面宣讲量的法相就是不欺惑的识,无论现量还是比量,凡是所取的对境不具有欺惑性的识就是量;反之,自己的想法跟对境有一定的差别、距离,不符合实际情况,这种欺惑性的识是非量的法相。

有些人可能会这样想:“前面所讲的伺察意,如认为古老的水井里面有水,结果真的有水,对境并不欺惑,那为什么安立它是非量呢?”所谓的欺惑性,下面讲第九品的时候还会讲到,在《释量论》第二品当中也有说明。所谓的不欺惑分作者、所作和作的方式三个方面,比如说伺察意,实际上对境真实存在,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不会欺惑自己;但是对作者来说,如认为古老的水井中有水,从对境的角度来讲,它确实有水,这并没有错,但是对有境的作者来讲没有任何依据,现量没见到,比量也无真实理证,所以对作者来讲有一定的欺惑性。虽然从对境角度不欺惑,但从有境角度来说是欺惑的,如此一来,伺察意不是正量而是非量。在了解这些关要问题时,我们应该多多闻思因明的论典,通过这种方式通达因明的秘诀。

这样安立的非量法相,能遍于所有的非量识,不管是分别识,还是无分别识,或者颠倒识、不悟识和犹豫识,实际上都是一种欺惑性的识,因此一定要以欺惑性来理解所有的非量。以此标准来看,现在世人的心态绝大部分是非量,他们所判断的往往不正确。比如认为因果不存在是一种非量识,其实因果是存在的,只不过是自己没有了达而已;或者认为三宝没有加持、佛没有功德等都是一种非量识;或者有些人认为:“不学佛是正量,他们学佛的人可能精神有问题……”就像一个自己有精神病,反而认为正常人是精神病的人一样。这些世间人既没有学过因明,也没有学过有关前世后世的甚深论典,反而认为自己的非量识是正量,在没有遇到善知识及学习殊胜的论典之前,这样的邪见暂时没办法遣除,在他的相续中会一直驻留;一旦善知识及各种因缘聚足时,非量识才能遣除,使相续变成正量识,比如说原来持没有前生后世这种邪见的人,后来因缘聚足时相续当中生起了因果正见,自那时起非量识就被遣除,相续成了正量。

经过多方面的分析,大家应该能通达正量和非量的区别。识的法相是了了明知,识分正量和非量,非量的法相是“不欺不成”,即非量是具有欺惑性的识,反之则是正量。

下面讲非量数目之分摄。

不悟颠倒犹豫识,三种正量之违品,

乃以缘取方式分,本体而摄即唯一。

首先对两个问题进行分析:一、非量识有几个;二、归摄在哪一个识当中。

因明前派的非量识分伺察意、现而不定识、已决识、颠倒识和犹豫识, 而全知麦彭仁波切则认为,在非量识当中应有不悟识。由于因明前派没有安立不悟识,所以为其观点带来很多的麻烦,为什么呢?因为要把明前派的所有非量识归属在一个心态当中,这有一定的困难;如果按照萨迦班智达的观点,所有的非量识全部包括在犹豫识、颠倒识和不悟识这三种非量识里面,犹豫识和颠倒识又可包括在不悟识当中,这样分类、归摄就比较方便。

正量的违品就是不悟识、颠倒识和犹豫识这三种非量识,那这三种非量是以什么样的角度来分类的呢?是从缘取的角度来进行分类的:不能如理如实地了知对境的真相是不悟识,执著对境反方面的增益叫颠倒识,对对境产生三心二意的心态为犹豫识。如果从心态本体的角度来分,所有的这些如犹豫识、颠倒识、现而不定识、已决识、伺察意等等,再加上所有的随眠烦恼、根本烦恼,以及不符合真理的千千万万心态都属于非量识。凡夫众生有无数的心态,其中有些完全是非量识,比如说有些藏族人特别喜欢金子和珊瑚,把这些装饰在脖子上或头发上,并认为非常好看,实际上这是一种非量,因为他们认为的好看,并不能真实成立;汉族人也有类似的情况,尤其是科技越来越发达时,汉族人用各种方法打扮,实际上这种心态也是一种非量,人的美丑在本性上没有差别,所谓的“美”,其实都是自己的分别念造作的。也可以说,千千万万的众生有千千万万的非量,这些非量从本体的角度讲,都可以在包括不悟识当中。在有些论典当中说,所谓的不悟识就是无明,因为识对外境的真相没有如理如实地通达;三心二意的怀疑心态,是不是如理如实地通达对境呢?根本没有,所以犹豫识也可以包括在不悟识当中;本来柱子是无常,反而执著为常有,这种识能不能如理如实地通达对境的真相呢?根本没有,所以颠倒识也可以包括在不悟识当中。同样的道理,众生相续当中无量无边的相似识、颠倒识、错乱识以及不如理的意识等,全部都可以包括在不悟识当中。所以,所有这些非量识,应该按照萨迦班智达的归属方法来安立。

大慈大悲的佛陀曾经这样讲过:众生无量的分别念都可以包括在无明烦恼之中,而无明烦恼可以用智慧来断除。所以,众生所有的分别念包括在正反两方面:正方面是如理如实地通达真相的智慧,反方面就是无明;如果进一步深入下去,就是佛陀的智慧和众生的无明。

萨迦班智达是公认的文殊菩萨化身,他将因明七论的所有要诀全部融汇在《量理宝藏论》的宝库里面。因此,学习这部论典时,大家也不要认为:“啊,学习因明,除了《量理宝藏论》以外,可能还有更好的论典。”当然,众生的根基不同,随自己的意乐也可以这样说。但是按我们的传承,尤其是上师如意宝以前传讲因明窍诀时讲,萨迦班智达的《量理宝藏论》中的确是有很多不共的特点,虽然本论文字很少,但在一些其他因明论典中根本没有提及的很多秘诀,在这部论典中记得非常清楚,比如因明七论中关于境与有境的道理,在本论中就讲得非常清晰明了。

因此我们一定要明白,所有的非量识全部可以归属在不悟识当中;所有的量是比量和现量,比量归根结底包括在现量当中,所有的现量最后包括在自证现量当中;所有的外境包括在自相的外境当中。以上这些都是因明的秘诀,萨迦班智达的《量理宝藏论·自释》当中也有这方面的说明。在学习因明的过程当中,自己首先要知道外境是自相,这也是堪布菩提萨埵所造《中观庄严论》的五大特点之一,外境归根结底就是自相;然后,心识从量的角度来讲,包括在自证当中;所有的自证从其违品来讲,包括在无明或不悟识当中。现在大家应该知道这些分类与归摄的内容,明白非量识的三种分类,以及两种分类又从本体上归属于不悟识的原因。

下面讲各自安立一、不悟识;二:颠倒识;三、犹豫识。

为什么萨迦班智达自宗非量识要分不悟识、颠倒识和犹豫识三种呢?因为每一个识都有其独特的法相和分类。

一、不悟识。

不执彼者非彼者,乃不悟识有三类,

尚未入境未圆满,虽已圆满然未得。

不悟识的法相,即既不是真实地缘取对境,也不是颠倒地缘取对境,这样的识就是不悟识。

“不执彼者非彼者”即没有执着真实的对境,但也不是没有执着对境的反方面。比如瓶子的真相是无常,我缘它的时候并没有执着为无常,没有去执着它真正的本体,执着无常可以包括在现量或者比量当中;执着常有则为非量,但是也没有这样执着。如果执着瓶子无常就成了正量,如果执着为常有就成了颠倒识,但是不悟识并不是这样的。总而言之,对外境既没有如理如实地认识,也没有从反方面颠倒误解,正在寻找事物的本体,这就是不悟识的特点。

有些人对佛陀根本不了解,到底佛陀是什么?包括部分学佛的人也不知道,有些人把佛陀看作是一位非常慈悲的老人,有些人看作是天人,有些人认为是神仙,或者以其他的众生来看待,这都是对佛陀的真相没有了解;但是在反方面,也没有不承认佛陀或者认为佛陀不好,所以这是一种不悟识。我们平时说的“你还不了解”,这种不了解的心态也是不悟识,实际上,众生相续当中的不悟识是比较多的。

有些人可能这样想:“刚才讲不悟识可以包括犹豫识和颠倒识,但是现在这个是分类当中的不悟识,这个不悟识能否包括颠倒识和犹豫识呢?如果包括,犹豫识和颠倒识会不会具足不悟识的法相呢?”对于这个问题,必须要搞清楚的是,前面最后归属的不悟识,并不是分类当中的不悟识,此二者的法相有别:前面最后归属的不悟识是总的不悟识,实际上它是从没有如实了知对境真相的角度安立的。所以,总的不悟识和分类的不悟识,从法相上有一定的差别,但是从本体上没有差别。

平时辩论的时候,大家应该了解,分析任何心识应从其本体、作用和取境的角度来观察。从本体的角度来分,总的不悟识作为所有非量识的“总管”,它遍于所有的非量识;从取境的角度来分,各种非量识有一定的差别。比如说自证和境证,从本体的角度来讲,所有眼识、耳识和鼻识等境证全部包括在自证当中;从取境的角度,眼识执着色法、耳识执着声音等各不相同,不能混为一谈。同样的道理,从本体的角度来讲,颠倒识和犹豫识可以归摄在不悟识当中;但在取境时则不能这样归摄,所以萨迦班智达说“乃以缘取方式分”,也就是从缘取的方式将非量识分为三类,应该这样来理解不悟识。

所谓的“悟”和“不悟”是指能否通达。真正通达是以现量和比量来了知的,可是不悟识既不是现量照见,也没有比量的依据,因此当时的认识是缺乏根据的。如认为佛陀所说的教理不合理,这种认识既没有现量见,也没有比量的推理,所以把这种心态安立为不悟识;反之,如果有正确的现量或比量作依据,则不能称之为不悟识。若以这个标准来衡量,现在很多人对佛法的理解,对一切万法真相的认知,可以说是处于不悟识的状态中;有时候看见这些众生,会觉得他们非常可怜,面前显现的柱子本来是刹那无常的,但是他却认为是常有的,实际上他自己就处于不悟识的心态当中。

不悟识的分类有三种:尚未入境的不悟识、入境未圆满的不悟识、虽已圆满然未得的不悟识。

首先说尚未入境的不悟识,指心根本没有取境。比如在根本不知道三相推理的人前说“柱子是无常”,这个人于是产生思维柱子无常的一种心态,实际上对他来讲,这就是一种尚未入境的不悟识;又如对从来没有皈依过佛门的人讲三宝的功德,因为他从来没有了解过佛法,所以这对他来讲,也是一种尚未入境的不悟识。

然后说入境未圆满的不悟识,指虽然已经入境,但是尚未圆满。比如说我虽然已经学习了因明,但是还没有学习究竟,对三相推理并不是非常了解,别人问:“柱子是不是无常?”我通过三相推理正在观察柱子的本体,那个时候的心态叫做不悟识。虽然我一直认认真真地去观察,但是最后还没有得出真正的结果,即所作性则是无常的这种推理,对我来讲还是一个未知数,虽然已经入了门,但是还没有究竟;我们佛教徒当中也有这样的,虽然已经皈依了,但是真正的佛教道理,对他来讲还是非常陌生的,也是一种未知数。这种虽然已经入境,但还未圆满的心态是第二种情况。

最后说虽已圆满然未得的不悟识,指虽然已经圆满了,但是没有得到最究竟的结果。根据《量理宝藏论·自释》和绒顿大师的《日藏疏》这两部大论典的说法,此中分三:无有对境的不悟识、意识染污的不悟识、非对境的不悟识。

第一、无有对境的不悟识,即对有境来讲,对境的本体根本不存在,如执着石女儿和兔角等,这就是对境不存在的不悟识。《自释》中说,已决识实际上是一种无有对境的不悟识,此时有人可能会这样想:“已决识怎么会没有对境呢?应该有对境吧,比如我们前面讲的随现量和随比量已决识,第一刹那我知道柱子是无常,第二刹那取这个对境,那怎么会没有对境呢?”但在这里的对境,并不是已经知道了的再次知道,如果这样,因明中有专门对此发太过的,正如我们昨天讲的一样,在法称论师面前,还需要用所作建立柱子无常吗?根本没有这个必要!还有小孩已经生了要再次生,人死了还要再次死亡等很多的过失。第一刹那已经知道柱子是无常,第二刹那我用分别念来回忆,这就是所谓的已决识,它是一种回忆;克主杰尊者在他的因明论当中也是这样讲的;印度很多论师在其论典中也讲到,所谓的已决识只不过是一种回忆而已。因为以现量和比量知道柱子是无常,对你来讲,从此以后没有必要再用推理来进行论证,对此时的心态而言,它没有新了知的对境,因此全知麦彭仁波切和萨迦班智达,异口同声地将已决识安立在非量当中。原来早已了知,对你来讲已经成立,现在再次对它进行论证没有任何必要,所以,已决识可以包括在没有对境的不悟识里面。

第二、意识染污的不悟识,即本来已经现量见到了,但是被分别念所染污的不悟识。比如说你现量见到的柱子,它是无常的,但是分别念一直认为它是常有的东西,这是一种相似迷乱因,我们的心已经被它染污了,从此以后始终认为:“今天的河流就是昨天的河流,今天的柱子还是昨天的柱子。”这是因为被分别念染污,而没有了达对境的真正相续,实际上这也是一种不悟识。

第三、非对境的不悟识,即由非为真正对境而产生的不悟识,这也可以从时间、地点和本性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从时间来分,比如说凡夫人仅仅是于现在的时间中现量照见柱子,但佛陀是未来、过去和现在三时照见,所以观待佛陀来讲,凡夫人只能见到现在,根本见不到未来和过去的事情,这样一来,从时间的角度来讲,过去与未来不是凡夫的对境,这也是一种不悟识。

2、从距离(空间)的角度来讲,像一些秃鹫和老鹰,它们能看见很远的肉食,可是我们的眼睛根本见不到,只能见到前面的东西,这是由于距离遥远而不能见到,与阿罗汉的四种不知因中的一种推理相同。

3、从本性方面而言,作为凡夫人,根本见不到柱子的刹那无常,或者一切万法无我的真相,不管对境怎么样显现,凡夫人根本见不到。

当然,以上这些道理,我们也可以这样来理解,从观待的角度来讲,所谓的正量应该存在;若从究竟的角度来讲所谓的正量,根本经不起真正的观察。

以前萨迦班智达的有些弟子认为,现量和非量可以同时具足,后来萨迦派有些论师遮破了他们的这种观点。萨迦班智达的弟子们怎么认为呢?他们有一个比喻,在漆黑的夜晚去看屋中的瓶子,当时只看见黑暗,并没有看见瓶子,但实际上瓶子应该成为他的对境,所以从对境的角度来讲,见到黑暗时没有见到瓶子,一个见一个不见,正量和非量同时存在。后来有些论师纷纷遮破他们的观点,因为量和非量同存的这种说法,在因明七论的任何一部论典中也没有讲到,所以此观点是非理的。

我们也可以这样想,对于一个凡夫人来讲,其对境在某种特定的环境或者世间当中可以安立为正量,但真正去观察时它并非究竟的正量。为什么呢?我们认为柱子存在,但是在面前显现的东西只是很多微尘的聚合,从这个角度来讲,凡夫的现量并不是真正的现量。我们认为柱子是现量,但这个现量是如何产生的呢?平时的语言观念、传统和前世的习气混合在一起,到了一定的时候,我们就认为这是现量。比如说两、三个微尘积聚在一起,我们不叫它瓶子,很多的微尘积聚到可见时,我们才把它叫做瓶子,实际上瓶子的本体也只是微尘而已。同样的道理,眼识、耳识和鼻识等仅仅是在众生心相续中产生的一种分别念,或者一种整体性的意识,此时我们认为它是一种正量。当然,观待自己的对境应该是正量,而观待其他人的对境则不一定是正量。但即使不是正量也不会造成过失,比如说瓶子是刹那无常的,这个道理对世间人来讲,他根本不知道,或者一切万法的本体是苦、不净、无我的本性,虽然在他的根识前可以显现,但是凡夫人能不能生起定解呢?一般来讲,由于相续中存有严重的习气垢染,所以一般凡夫人根本无法照见。可是断除烦恼障的阿罗汉有这个能力,假如我们俩面对同一个瓶子,阿罗汉由于没有执著,所以他了知瓶子的本体是空性,而我却把它执著为实有或我所。众生根据自己的分别念和习气,对外境判断时都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在众生的传统观念中,大家在取舍时,将不会欺惑的东西安立为正量,将产生欺惑的东西叫非量。比如说一碗水,在《定解宝灯论》中讲,对人类而言,大家都认为是水,这对我们人类的稳固习气来说应该是正量;而在这里若有饿鬼,对它们来讲根本无法成立水,只能看见脓血。因此,全知麦彭仁波切说,观待众生自己的根基而言,有暂时的正量,而境界越来越高时,上上是正量,下下是非量,最后究竟来讲,惟有佛陀的所见是正量。

好,今天就讲到这里!

回向偈: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齐瓦隆彻巴耶**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愿度有海诸有情**

(1)四种现量指根现量、意现量、自证现量、瑜伽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