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入行论辅导第3品(36-46)


《入菩萨行论》第36节课

下面宣讲第四品不放逸:

戊一(不放逸)分三:一、略说;二、广说;三、摄义。

华智仁波切对不放逸品所作的科判是谨慎取舍,谨慎取舍就是不放逸的本体,对自己的三门相当谨慎地取舍善恶。《学集论》讲不放逸就是无贪、无嗔、无痴。以无贪、无嗔、无痴的方式来修持善法,使自己的内心能够防护一切有漏法。

总而言之,不放逸是小心谨慎地做取舍的一种方法。只要我们小心谨慎地做取舍,就可以获得善法的方便。《三摩地王经》中佛陀说:一切法的根本就是不放逸。现在我们学习不放逸的内容,做任何事情都要懂得取舍,同时不能退失菩提心。

己一、略说:

佛子既如是,坚持菩提心,

恒勤勿懈怠,莫违诸学处。

“既如是”是什么意思呢?指在第二品、第三品我们已经以前行、正行和后行生起了菩提心、受持了菩提心。受了菩提心的戒律之后,接下来做什么呢?“恒勤勿懈怠,莫违诸学处。”应该恒时精进不懈怠,不违背一切学处。精进是所有六度修法的助伴,一般而言,六度中布施、持戒、安忍偏重于福德资粮;禅定、智慧偏重于智慧资粮;而精进度既是福德资粮的助伴,也是智慧资粮的助伴,任何一种资粮缺少了精进都无法成办。

菩提心的修法也一样:应该“恒勤”,恒时地精进。我们都有过体验:精进地修持菩提心、善法的时候,往往很难长期坚持。如果一下松懈了,还能指望所修善法能对治烦恼吗?就不现实了。我们一定要恒时精进。精进不是一定要不吃饭、不睡觉。“进即喜于善”,精进是对善法的一种欢喜心,这是精进的本体。我们要恒时保持对善法的欢喜,只有对善法欢喜,我们才愿意去做;做任何世间上的事情,有欢喜心做起来就很容易,没欢喜心做起来就很勉强。所以,恒时保持对善法的欢喜很重要。

“勿懈怠”:不要产生懈怠,不要违背一切的学处。对禁恶行戒、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等一切学处,都要认认真真地做取舍。

“学处”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所修学、学习之处,也指戒律。有些人觉得:修菩萨道做一个好人就行了,不需要去受戒;或有些人觉得:受戒之前自己是自由自在的,受戒后被很多条条框框框住了,觉得戒律对自己是一种很大的约束,产生了后悔心。

从某种角度讲,戒律的确是种约束。我们的身心像野马一样放任自流惯了,很习惯放任自己的想法。但是我们要思考:这对修行有什么好处?对众生有什么好处?如果放任下去,因为我们的相续中充满了烦恼、周遍着贪嗔痴,肯定只是在烦恼方面放任。一般众生放任自流下去,肯定是堕恶趣;修行人放任下去,肯定退失善心。放任自流如果没有好处,就没有必要任其发展,应该约束它。

约束是守持学处的一种方法。守持戒律、守持学处是断除恶业、修持善法的一个保障。有些学子直接断除恶习:如受不杀生、不偷盗戒,受戒实际上是保护众生的一个最好的方法。每个众生都想自己快乐,但是如果不懂得保护自己,很快就会堕落恶趣。戒律就是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刚开始有时是强制性的要求,皈依了佛陀或者成了居士之后,就必须要受五戒等等,就好像老师、家长对小孩有很多强制性的规定约束他的行为:有些事情不能做,做了要打屁股。小孩知道做了就要受罚,就会很老实。

戒律也有强制性约束的意义。希望每个众生都以很自觉的方式去修行善法是不现实的,一两天也许可以,一两个月也许可以,时间长了就很难自律了,最后修行可能失败,所以强制性地受一个戒律很重要。

还有些人认为:受了学处之后会很不自在等等。前面我们分析过:自在不自在要看有没有利益,没有利益自在有什么用呢?现在我们得到的人身是很短暂的,死后自己还会跟随业力而堕落,没有必要为了暂时的快乐而造下轮回痛苦的因。

学处对规范自己行为有很大好处,实际上菩提心的学处除了约束自己的行为之外,主要是约束自己的心。菩萨戒里面的每一条戒律都和自己的心有关,和利他心有关。犯戒很多时候都是为了自利而说妄语、不接受别人的忏悔等等,为了自利而自赞毁他就很容易犯戒。

我们守护戒律、守护学处,本身就是修菩萨行、就是行菩萨道。不要把菩萨戒和整个菩萨道完全分开,不要认为离开了菩萨戒,还有一个其他的菩萨道修行方式。实际上禁恶行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这三个戒律已经包括了所有菩萨道修法。如果能够把戒律和学处守持圆满就能成佛,学处就是让众生成佛的一种方法和规范。

我们在这个规范中,可以逐渐地让自己的心清净,让自己的心和菩萨的心成为一体、和解脱大道成为一体。戒律就像引水的水渠,有了水渠,水就可以最终到达目的地;没有水渠,放任自流,水很快便会干涸。我们的心如果有了菩萨戒学处的约束,就会在菩萨行的轨道中逐渐前行,去掉很多不好的心态,累积很多功德,很快可以进入解脱道。

千万不要把学处想成是约束自己、让自己不自在的东西,天天这样想就不愿意守戒了;如果经常想它的功德、利益和必要,思维不受戒的过患(因为每个人都还是愿意为自己负责),这样我们还是愿意守戒。从功德利益方面多考虑,就能够帮助自己守持好戒律。

前面第三品讲到要让自他欢喜,按照这样的经验,当我们讲某法有很多功德利益的时候,人们都会很有兴趣听、非常愿意做。就像一个人推销自己的产品,如果他非常能说会道,把产品夸得天花乱坠,下面的听众被打动了,就很想去买。我们推销佛法也是这样:哦,菩提心的功德如何如何大!对自利的功德如何大!对他利的功德如何大!第三品讲完,有些人就热血沸腾了:一定要发菩提心!一定要受菩萨戒!

推销员给我们推销产品,我们把东西买回去属于自己之后,一方面得到了产品能够提供的服务;另一方面,我还会关心这个产品的保养。不交钱的时候,它坏了也好,怎么样都和自己无关,交钱之后马上变成了我所,变成我的东西之后,它哪个地方磨损了,哪个地方怎么样了自己都会关心起来。

菩萨戒也是一样。我们受菩萨戒之后带来了功德利益,但是我们还要观察,得到菩萨戒之后还应该做什么,如果不注意,过失也会随之而来。

讲完令自欢喜、令他欢喜之后,这个东西是属于自己的了,现在菩萨戒也是属于自己的了。受戒之后,对凡夫人而言,结果是双面性的:如果守持得好,可以带来无穷无尽的功德利益;如果守持不好,也可能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麻烦。并不是菩提心、菩萨戒本身有什么问题,而是如果你失坏了菩提心、失坏了菩萨戒,就会带来过患。第四品紧接第三品就会讲这个问题。当我们付钱之后买了商品,我们的脑袋就逐渐清醒过来:哦,这个东西属于我啦!我要对它负责,不能随便。现在我们已经得到了菩萨戒,得到了这么大的功德和利益。当我们真正开始逐渐守护菩萨戒的时候,也要开始学会面对一些麻烦。我们内心当中自私自利的我执,并不会因为我们受了菩萨戒之后而消失,它还会存在、还在挣扎、还在起作用。我们受了菩萨戒之后,怎样和我执斗争?怎样保护菩萨戒?这是我们必须要面对和正视的问题。

所以第三品讲完之后,第四品紧接着就讲不放逸。当我们高兴完之后,要知道:如果舍弃了菩提心有什么过失,必须要小心谨慎地去守护它。华智仁波切的科判说第四品、第五品、第六品是“生起之后不退失的方便”。第一品是“珍宝菩提心,未生者令生”;第四品、第五品和第六品“已生令不退”。现在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不退失的方便——小心谨慎地保护菩提心、修持菩提心。第四品、第五品按上师讲义,主要是宣讲了六度中的持戒度;第六品是安忍度;第七品是精进度;第八品是禅定度;第九品是智慧度;布施度散于各品中。

现在菩提心、菩萨戒已经属于我们了,和我们有关系了,要怎么样去保护它?怎么样避免给自己带来负面的过患?要解决这些方面的问题,就需要我们去修持不放逸品。前面讲完了略说。

己二(广说)分三:一、谨慎修学所修;二、谨慎所依暇满;三、谨慎所断烦恼。

前面讲的是谨慎取舍不放逸品,此处也是用三个谨慎来宣讲:首先是谨慎修学所修的法;第二个谨慎所依的圆满身体;第三个谨慎所断的烦恼。

庚一(谨慎修学所修)分三:一、不舍菩提心之合理性;二、舍弃菩提心之过患;三、教诫不舍菩提心。

辛一、不舍菩提心之合理性:

首先讲不舍弃菩提心的合理性,我们不能够舍弃菩提心,这方面是非常合理的:

遇事不慎思,率尔未经意,

纵已事成办,后宜思取舍。

这个颂词与下面的颂词相对应。首先看第一个颂词“遇事不慎思,率尔未经意”:我们在世间当中遇到任何事情的时候,“率尔未经意”就是偶尔的、没有经意、没有考虑,就发誓决定要做这个事情。“不慎思”就是想是想了,但是没有谨慎地去想,没有慎重地分析。有时我们会出现这种情况:第一种是根本没有想,随口就答应说我要做这个事情;第二种是想了一下,但是没有想透彻,在没有慎重分析的前提下,自己发誓要做某个事情。

“纵已事成办”:虽然已经发誓要成办这个事情了,或者在别人面前已经说了;“后宜思取舍”:是指后来还可以再思考到底做不做,通过观察之后觉得有利益就做,没有利益就可以放弃。这是关乎个人的、属于世间一些事情,虽然有些是很重大的,但是如果和解脱道、和众生利益相比,仍然不算是非常了不得的事情。世间上的事情,虽然刚开始发了誓要成办,但后面放弃了,因为自己没有观察好或者根本就没有观察,这也是合情合理的。那么对待菩提心能不能这样呢?对菩提心就不能这样了,如颂词所说:

诸佛及佛子,大慧所观察。

吾亦屡思择,云何舍誓戒。

菩提心和前面这个问题完全不一样。为什么不一样?一方面我们要守持菩提心、受菩萨戒。另一方面,它的功德利益是诸佛佛子通过大智慧详加观察、并且通过实践完全成就之后所宣讲的正法,而不是一般随随便便不经观察、不经考虑,不经实践的法要。它是一切诸佛佛子成佛、成菩萨的通衢大道,不仅经过详加观察,也经过实践检验,是完全经得起考验的方法。所以,第一就是经过诸佛佛子大慧观察;第二是“吾亦屡思择”:我在受戒之前,详细地再三观察,深思后发誓下决心一定要受菩萨戒。

“云何舍誓戒”:然而在我受了戒之后,为什么要半途而废呢?现在为什么突然想放弃这个决定呢?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如果我们把上下两个颂词对照起来观察一下,对于一般世间的平凡人来说:第一,根本没有思择过;第二,虽然思择过或者是说谨慎地思择过,但必定是属于凡夫的智慧。凡夫智慧有可能有考虑不周全的地方,很多事情都没有办法考虑到位,所以凡夫智慧必定是很有限的,中间放弃很有可能。而菩提心是经过诸佛佛子大慧观察的,诸佛和佛子的智慧完全超越了分别心。佛陀是遍知一切的,佛子是部分地证悟法性,他们的智慧都是相当圆满的,远远超胜凡夫人这种有限的智慧。

观察者一个是凡夫的平凡智,一个是属于佛菩萨的智慧,从智慧者本身来进行对比:“遇事不慎思,率尔未经意”对照“吾亦屡思择”。“率尔未经意”就是根本不考虑,“遇事不慎思”是稍作考虑,得出结论都不可靠。“吾亦屡思择”:我是屡屡思维,思维了好几年。并不是胡思乱想,胡思乱想没有任何的作用。“屡思择”的思维方式是经由佛菩萨宣讲的大经大论,经典论典中讲菩提心的功德利益修法。我通过佛菩萨所宣讲的智慧来思维,然后从比喻、理证、教证、发菩提心的功德利益,不发的过患,再三思维,通过慎重观察之后得到了结论。

前面颂词表述的是凡夫智,因为没有怎么观察而得到结论,所以随随便便要取消和改变也很正常。后面的颂词第一句是以佛菩萨的智慧去观察;第二句是我经由佛菩萨智慧的轨道去观察,再再屡屡思维后所得到的结论。这样的结论应该是值得信赖的,没有任何的过患、具足一切功德,对自他都有暂时、究竟的利益。我已经决定受菩萨戒,在得到了菩萨戒之后,会不会遇到违缘就要舍弃这个戒律呢?不可能。

我们发了菩提心、受了菩萨戒之后,并不是什么事情都一帆风顺了,什么问题都能解决了。如果真是受了菩萨戒之后就万事大吉,颂词就不会出现“云何舍誓戒”。有些人在受戒前后、受戒时都很欢喜,但是过一段时间之后,该遇到的违缘遇到了,该出现的烦恼出现了,或者自己的菩提心跟生活和工作有抵触了,这时想该怎么办呢?——干脆把菩萨戒舍了,舍了之后自己可以快快乐乐地生活,怎么怎么样。在生活中肯定会遇到违缘、遇到麻烦;众生不一样,遇到的问题也不同。颂词告诉我们说: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问题,菩提心的戒律是不能舍的。科判是不舍弃菩提心的合理性,为什么不舍弃菩提心合理呢?因为它是佛菩萨观察的结果,也是我自己屡屡思维的结果,所以不舍弃菩提心是很合理的,舍弃菩提心找不到合理的地方。

辛二(舍弃菩提心之过患)分三:一、异熟果堕恶趣;二、失毁利他行为;三、阻碍解脱。

科判辛一是不舍菩提心的合理,辛二是舍弃菩提心有什么过患,首先把这个过患讲清楚。有时好象是寂天菩萨在吓唬我们:舍弃菩提心有这个过患、那个过患,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讲,过患的确存在。比如父母告诉儿子:你不要去摸火,摸火会烧痛你的手!语气很重,一方面有吓唬的意思,另一方面的确是摸了火就会被烧痛。

我们讲舍弃菩提心的过患,一方面也有吓唬的一种必要性。虽然我们在年龄上已经成年了,但在学习佛法上、在对治烦恼上我们都是小孩子,所以有时也需要吓唬。此外,如果你舍弃了菩提心,一定会有这种过患。分析利弊之后,我们宁可不舍菩提心,因为这是划不来的事情。

所以第一就讲异熟果堕恶趣的过患,然后讲失毁利他行为的过患和阻碍解脱的过患。

壬一(异熟果堕恶趣)分三:一、真实宣说;二、彼之合理性;三、遣除诤论。

癸一、真实宣说:

首先真实宣说异熟果堕恶趣:

若誓利众生,而不勤践履,

则为欺有情,来生何所似?

“若誓利众生”:如果我们已经发誓利益众生,在发誓之后如果没有精进履行自己的诺言,或者舍弃自己所发的誓言,就是欺骗了众生。如果欺骗了众生——“来生何所似?”那么来世他的下场会怎样呢?一定会堕恶趣。真实宣说也有略说、总说的意思。

我们现在已经在佛菩萨面前发了誓愿要利益众生、要成佛、修学菩萨道,假如实际上并没有精进地实践,所以一定会堕恶趣。

讲到这里有些人也许会想:有时我们发了誓要利益众生,但有些瑜珈士发了菩提心之后就去深山里面修法了,他们算不算没有精勤地实践利益众生的誓言呢?算不算欺骗有情呢?——不一定。要怎样理解呢?实际上,不管你有没有真实利益众生的行为,关键是看你是否以利益众生为目标。瑜珈士发了菩提心在深山中修行,从直接来讲,好象没有做利益众生的事情;但是从间接来讲,是在利益众生,因为他每天都在发愿利益众生,没有离开过菩提心,为了利益众生而精进修行,以精进修行实践利益众生的誓言。

还有,我们在发了誓愿之后,如果是为了能够更加迅速地成办利他事业,首先暂时在表面上舍弃了众生利益,也不能算是违背誓言,因为他根本没有舍弃利益众生的誓言,也没有天天造恶业。

噶当派有这样的比喻:有一家人,父亲比较能干,力量比较大,还有妻子和几个孩子。一次他们遇到了饥荒,几天都找不到食物,所剩粮食仅够一人食用,这时家长面临抉择:是把粮食平均分给家人,还是自己吃了?我们认为作为家长应该把食物平分,可是父亲想:与其把食物等分,每人吃一点还是很饿,不如我一个人吃了,我吃了粮食之后有力气,可以出去找更多的粮食,找回粮食的机率更大,儿女受苦只是暂时的。于是他不管其他人的想法,就把粮食吃了,有了体力就去找粮食了。

我讲这个故事是为了说明:有些修行者就是采取这样的办法。初学者本来自己的力量就很弱,如果把力量平均分配去利益众生,每个众生得到的利益很少,还不如自己一个人先精进地修持,等力量更强大之后再来利益众生。作为初学的菩萨,这种选择不是可以批评的地方,这也是一种修炼菩提心的方式。还有,在你有力量、有机缘的时候,也可以一边利益众生,一边提升菩提心和修行。

关键不在于行为怎样,主要看有没有放弃利益众生的心。为了利益众生,你去修法是利益众生,你去帮助众生也是利益众生。只要大的原则没有抛弃,所以不管你是闭关还是采取别的方式,都可以说是利益众生。

当然有些人闭关完全是为了躲清闲,这就肯定不算是菩提心,上师经常批评这类人。因为躲到山里面很清净,睡懒觉也没人管,做什么非法的事都没人管,还背了个修行者的好名声。有些人就追求这种修行者、禅修者、实修者的名声,但实际上是不是真正为了利益众生而修行也不好说。

所以有一点力量的时候,应做一些利益众生的事情。上师讲经多次说过,如果真实地为了利益众生去闭关修持,表面上好象没有做利他众生的事业,实际上根本不是欺惑有情,绝对不会堕恶趣的。这方面我们要把问题了知清楚。

癸二、彼之合理性:

意若思布施,微少凡常物,

因悭未施予,经说堕饿鬼。

为什么发了誓愿利益众生,如果没有去实践就会堕恶趣?欺骗有情一定要堕恶趣吗?《正法念处经》中这样讲“意若思布施,微少凡常物”:如果自己思维之后,想把东西布施给众生,所施物也是很微少、很平常的物品,但想了之后“因悭未施予”,后来自己因悭吝而没有进行布施:“算了,还是留着自己用。”“经说堕饿鬼”——《正法念处经》中讲此人会堕饿鬼道。颂词即是经文的一部分,经典中讲:仅仅稍微思维没有布施就会投生饿鬼道。就说我稍微想一下,要把一个茶杯、一个东西布施给张三,但是后面没有布施,因这个业也会投生到饿鬼道去;如果已经立誓了,一定要把东西布施给张三,而不是稍微想一下,心力就更强了,如果还是没有布施出去,结果就会堕入地狱。

业果之道是非常深细、非常细微的,有时候我们想:只是几个念头无所谓吧?或者:我没有杀过人、没有偷东西,所以我的修行很好。但意业是很微细的,因果是很严重的。看一下教证再反观自己的行为,估计每个人都会捏把汗。因为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这样做,一高兴就想把这个东西给张三,后面又想:算了,不给了,我自己用吧;或者说我决定无论如何要布施给他,但后来却没有布施。按照佛的智慧和经典的意义来观察,如果你想了一下没布施,已经种了投生饿鬼的业因;如果已决定了要布施却没有布施,已经种下了堕入地狱的业因。

修行很困难啊!因为我们根本不懂这些道理。就觉得不就是个意业嘛,心里有一二个想法无所谓。其实,最怕的不是已经造了怎样的业,最怕的就是我们造了业还根本不知道这是业,如果我知道这是业,知道不对,我还会忏悔。但是造业之后,我不知道这是错的,还认为自己是对的,认为自己修行好,这个最可怕。你根本没认识到就不会对治,以后会再再地犯。所以为什么提倡广闻博学?因为博学之后可以了知很多这些未知之处。这不是一个人随随便便讲的,是佛陀以智慧观察在经典中宣说的,所以是百分之百的正确。

了知这个道理后我们就很害怕了:怎么办?肯定没有机会解脱了,但这个也不一定。虽有这个业,反正在我们没有死之前,在恶业没有成熟之前,还有一个挽救的方法——就是忏悔,我们可以使用忏悔让业提前消亡,所以每天忏悔很重要。

作为一个修行人,我们不能说自己很清净不用忏悔了,隐藏在我们相续中没有发现的、每天起心动念所产生的罪业,可以说无量无边。如果每天早晨不忏悔、中午不忏悔、下午也不忏悔,我们的罪业会增长无穷。作为一个标准的修行人,早上会忏悔一次、中午会忏悔一次。早上忏悔前晚的业、中午忏悔上午的业、晚上忏悔下午的业,睡觉之前把下午的业做一个清算和忏悔。当然佛陀讲过:最好是不犯罪,如果犯罪之后懂得忏悔也是智者。

还有一个补救之道就是生惭愧心,佛陀讲了这么多教言自己做不到,感到很惭愧。生起惭愧心之后要精进去忏悔,虽然以前我造作了很多诸如此类的业,但无论如何还是可以忏悔的。

颂词讲了想布施又没有布施所导致果报的严重性,下面紧接着颂词作了个对比:

况请众生赴,无上安乐宴,

后反欺众生,云何生善趣?

前面讲了,对一个众生想布施一点很少的东西,没布施都会堕饿鬼,何况此处众生是指一切有情。首先你请了十方诸佛、十方大菩萨还有金刚上师,由他们做证人,对境是很严厉的。就如我们在世间做事一样,随便找几个乞丐做证人,最后违背了也没什么用;但如果请的证人是地方上有头有脸的人物,如果违背了后果就会很严重。

同样,我们请的证人都是严厉的对境,我们请客的对象是一切众生,所以欺骗客人就相当于欺骗一切众生,欺骗了所有的客人同时也欺骗了证人。虽然客人有的知道有的不知道,但因果不是对方知不知道的问题,不能说对方不知道就没有因果,因果是从自己内心中生起来的,即使对方不知道,但因果链已经形成了。

所欺骗的是什么呢?前面是讲很微少的东西没给会堕恶趣,现在是答应给众生最善妙的佛果、最好的东西,现在却反悔了没给。这么严重的罪业怎么能生善趣呢?首先是想请众生赴安乐宴,“后反欺众生”,自己发愿之后根本不去实践菩萨戒,根本没去修持能令众生解脱的善法,这怎么能生善趣啊?绝对没办法。我们舍弃了菩萨戒、舍弃了菩提心就会有堕恶趣的过失,这是合理的。通过这种理证和对比就知道,这种过失相当严重。知道之后,我们千万不能舍弃菩提心,在生了菩提心、受了菩萨戒之后,要通过一切方法来坚持菩提心。

实际上有时我们觉得修行很困难,真正观察下来,最困难的也就是现在这段时间。如果按照道次第来讲,到了见道以上就不存在退失的问题了,从见道到菩萨地到佛地,都不会有任何问题。加行道“暖、顶、忍、世第一法位”四善根已很成熟了,小资粮道会生起无伪的菩提心,中资粮道精进也产生了,大资粮道神通也会具足,到那个时候修行逐渐上路了,修行上路之后,烦恼和困惑就没那么多了。

真正困惑、麻烦的阶段就在刚发了菩提心、还没有生起道地功德的这段时间,这段时间是最困惑、最难熬的时候。就像我们在走远路的时候,有那么一段最难走,跑步的时候有那么一段最难坚持,但如果坚持下去,慢慢就会渐趋佳境。修行也一样,哪样事情没有困难呢?我们应该知道,所感受的困难是有限的。佛菩萨也在加持我们,因为我们发了菩提心,已成了佛家族的一员,佛肯定会关照我们;文殊菩萨等兄长也会帮助我们、加持我们,这方面的外力肯定会帮助我们。

虽然我们肯定会经历一段时间的困惑和麻烦,但是通过修菩提心不断地累积资粮,福报越来越深厚之后,障碍就会越来越小,修行会越来越顺利。如果坚持一段时间,就会发现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困难。

有些修行者和道友现在还没有觉得遇到了什么麻烦,有些道友已经觉得遇到麻烦了。不管怎样,修行的路上有苦有乐,这是毫无疑问的。会有高兴的事、伤心的事;有时觉得很精进、很快乐,法喜充满;有时也会很沮丧,甚至想是不是退掉好。出现这些想法,作为凡夫人也很正常,否则就不是凡夫了。但关键是:不管我们产生多大的痛苦、遇到多大的麻烦,总的目标是菩提心、菩萨戒不要退,不要想退失菩提心。

在不退失菩提心的前提之下,如果遇到麻烦、障碍,就小心翼翼地去对治;平常多祈祷上师三宝,多念诵祈祷上师三宝的加持文;多积累资粮;多忏悔罪障;多发愿、多回向,循序渐进地慢慢做,这样我们的修行就会逐渐进入正轨,进入正轨之后修行就会顺畅很多。我们要思维:如果退失会有哪些过患,如果不退失将会获得一切功德利益。以上所讲是科判:谨慎修学所修的舍弃菩提心过患之一:异熟果会堕恶趣的内容。

今天的辅导到这个地方。

《入菩萨行论》第37节课

今天继续学习寂天菩萨所造的殊胜论典《入菩萨行论》。

《入菩萨行论》通过十品的教言教导我们发起殊胜的菩提心。菩提心是三世一切诸佛菩萨成佛的通衢大道,作为后学者,必须要了解、修行这样殊胜的成佛之道。十品中前三品讲到了菩提心没有产生而令生起,中间三品(四、五、六品)是生起之后如何不退转。现在正学习中间三品中的第一品,即第四品——不放逸。

前面已经提到了不放逸的本体是谨慎取舍,也就是对我们的行为做谨慎取舍:一方面在整个修学佛法过程中,对因果及其他方面的谨慎取舍;一方面大乘的经论主要指围绕菩萨行、菩萨戒做谨慎取舍。

在修学菩萨行的过程中,如果舍弃了菩萨戒会有种种过患,反之会有种种殊胜的利益。在无始轮回中,我们做过各种各样的事情,在所作的事情中,佛陀通过殊胜智慧观察,唯有发菩提心、修菩萨道最重要、最有意义。现在所说谨慎取舍,就是发了菩提心,受了菩萨戒之后,一定要不放逸,真正了知守持菩萨戒的殊胜功德利益。如果内心有舍弃菩提心的念头要趁早制止,如果有违犯菩萨戒的行为,要通过殊胜方法如理如法地忏悔。

现在学习的科判是讲舍弃菩萨戒会堕恶趣的异熟果,其中真实宣说和彼之应理的科判已经学习完了,今天要讲的是:

癸三、遣除争论:

有人舍觉心,却办解脱果,

彼业不可思,知唯一切智。

前面提到如果舍弃了菩萨戒、舍弃了菩萨行、舍弃了菩提心,相当于欺骗了一切众生,这样无法生善趣,一定会堕入恶趣中。见到这个颂词,学习它的意义时,我们内心会产生疑惑:因为在佛经当中,曾经记载了有些人舍弃觉心(菩提心),但还是成办了解脱果,这个怎么解释呢?佛经和论典是否有相违的地方呢?做为后学者,产生这种疑惑就会犹豫不定,很难坚持“一定要守持菩萨戒,否则堕恶趣”的见解。寂天菩萨造论时考虑到这个问题,提前把问题提出来,然后再做解释。

“有人舍觉心,却办解脱果”,这句在各种注释中都有详细的介绍:佛经中记载舍利弗尊者,以前在六十个大劫中修持菩萨行,有一次一个恶魔索要菩萨的右手,菩萨自己砍断了右手,用左手给他做布施,结果这个恶魔指责尊者用不恭敬的方式给他做布施(在印度,以右手递东西是恭敬的行为,左手给别人东西是侮辱性的、不恭敬的行为),尊者当时想:已经把右手砍断了,只有用左手给你布施,现在还说布施不清净、不恭敬,众生真是很难度。因此生起了厌烦心,舍弃了发心。但舍弃发心之后,没有因此而堕恶趣,后来他在佛的教化下获得阿罗汉果位。这是一种说法。

《大智度论》中有另一种说法:舍利子尊者很长时间行持菩萨道,一次有个乞丐想要他的眼睛,尊者挖下眼睛作布施,不料那个乞丐闻了闻说:“很臭!”,便把眼睛扔到地上用脚踩碎。当时尊者产生极大厌烦心想:眼睛有用处布施才有意义,但却被这样糟蹋。尊者感到众生实在难以调化,一个众生尚且如此,更何况所有的众生,度众生非常困难,因此当下舍弃了利益一切有情的菩提心,趣入了小乘,在佛陀的教下获得阿罗汉果。

经典中还记载金色尊者曾经在四十劫中修持菩萨行,后来也是因为一些众生的恶行,舍弃了菩提心之后变成缘觉。这些都是舍弃菩提心没有堕恶趣的公案。

在佛教历史上,除了经典中有记载的这些尊者外,还有一些是在即将舍弃菩提心的时候,遇到了其他因缘而阻止。

比如在第三次结集经典的时候,曾经有一位法友尊者想要参加,但因显现上没有证悟圣果,主持者不允许他参加结集。尊者说:“这个很简单,我把项圈扔到空中,等它落地的时候,我当下可证悟阿罗汉。”当他正做之时,有菩萨接住了项圈,然后解释说:这位法友尊者将在贤劫示现成佛,不能因为这件事情让他趋入小乘。虽然不是因为逆缘要他舍弃菩提心,但舍弃菩提心,必定障碍成佛,会对无边众生的利益造成伤害。

还有一个公案:陈那菩萨和外道辩论获得胜利,但外道辩败后没有服输,却用法术喷火,把陈那菩萨的衣服等资具全部烧毁了。菩萨因此产生厌烦心,觉得这些众生非常难以度化,不如自己趋向涅槃。于是把写论典的白土扔到空中,想等白土落下时趋入涅槃,但抛上去很长时间都没见到白土落下来。他抬头一看,原来是文殊菩萨接住了白土并给他做了开示:如果你舍弃众生而发小乘心,会产生下劣的智慧;不管怎样,从现在直至成佛间,我会一直摄受你。

为什么要讲这些事例呢?就是为了说明:发了菩提心,在修菩萨行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违缘。有些原因是因为众生刚强难化,如果发心度化一切众生,都要一一面对此类众生;另一个原因是:当一个人发了菩提心,魔王波旬会非常害怕、恐怖,会想尽一切办法阻止菩萨继续发菩提心、守菩萨戒。比如在菩萨面前赞叹小乘修法殊胜,使他从大乘修法中退失,对小乘修法产生兴趣,舍弃菩提心转而趣向小乘。趋向小乘后,虽然有的人获得阿罗汉果,但如果舍弃了菩提心、菩萨行,即便获得阿罗汉果,也是对无边众生的利益做了伤害。

有时我们会认为:同样都是学佛,不学大乘转而学习小乘,实际上没有什么可指责的。上师在注释中说:从世间角度而言,学习这些教法都是自由的;但从因果和修学佛法的角度讲,发了大乘心,对一切众生都有利益,如果舍弃大乘转而发小乘心、修持小乘之道,则舍弃了无边众生的利益,这是魔王波旬最乐于见到的事情。一个菩萨取证了小乘果,魔王会非常欢喜,更何况一个菩萨真正退失菩提心,完全从佛道中退失,魔王波旬会更为高兴。所以他会用各种伎俩让菩萨转变自己的心:有时是自己不想学,有时是家人或其他违缘障碍,用种种方法使他逐渐从菩提心中退失。所以在修菩提心、学菩萨行时,内心的障碍、魔王的障碍都要面对。如果没有坚持不放逸,没有谨慎取舍,非常容易退失。不像极乐世界没有退失的因缘,在娑婆世界有很多让我们退失继续修学佛法、修学菩提心的因缘。所以,要正视现实,我们处在一个很难坚持菩提心的环境和时代中,发了菩提心之后,要从多方面坚持自己的菩提心。

有些人会想:其他经论中讲,舍利弗尊者和金色尊者舍弃菩提心之后,一个成就阿罗汉果,一个成就缘觉果位,而本论颂词却说舍弃了菩提心一定会堕恶趣,无法生善趣,何况获得解脱果,这不是很矛盾吗?寂天菩萨回答:“彼业不可思,知唯一切智”,其实并不矛盾。有些人舍弃菩提心,成办了解脱果,这说明业力的的确确不可思议,要完全了知舍弃菩提心却没有堕恶趣反而成就解脱果的因缘,这样的因果只有佛陀才能了知得一清二楚,我们根本无法了知,实际上是遮止我们去思维这类特殊因果。

综合这个颂词和前面颂词的意义,做一个总结:从普遍的角度来讲,本来是要利益众生、发了利益众生的誓愿,也邀请了诸佛菩萨做为证人,答应要给一切众生布施成佛的乐宴,现在如果舍弃了菩提心,就欺骗了众生,也欺骗了诸佛菩萨,根本没办法获得善趣的安乐,一定会成熟恶趣的果报。经典所讲舍弃菩提心获解脱果的例子,应理解为特殊事例,是不可思议的特殊业力,凡夫人难以思维,只有一切智智才能了知。

为什么有些人舍弃了菩提心,却成办了解脱果呢?其他尊者对其中的因果做了一些分析:有些论师认为:利益众生的世俗菩提心已经舍弃,但证悟空性智慧没舍弃的缘故,仍然可以获得解脱。这个怎么理解呢?舍弃菩提心后不再为一切众生的利益而奋发,是舍弃世俗菩提心,但修持人无我空性的智慧没有放弃,因为这个缘故而没有堕恶趣却获得解脱果。法王如意宝和上师在讲解这个颂词时,是直接按照寂天菩萨的颂词意义解释:“彼业不可思,知唯一切智”。寂天菩萨说,到底什么原因导致舍弃菩提心却没有堕恶趣,是很特殊的因果,我们根本没办法了知,对此完全了知的只有佛。我们也许会认为这是推脱之词,没有把这个问题做个详细分析和解释,其实并不是这样。因为业果相当微细,作为凡夫,对于很复杂的因果,只能了知粗大的部分——比如农夫春天播种,秋天收成;或者你打我一拳,我还你一拳等,还有很多很微细、最微细的因果根本没办法了知。颂词中寂天菩萨回答得非常圆满:这个业力不可思议,唯有一切智智才能了知。

既然有这样的先例,是不是我舍弃菩提心,也可获得解脱果?既然已经有舍利子尊者、金色尊者这些事例可以遵循,我自己是不是舍弃了菩提心之后,不会成熟堕恶趣的果报?这是没办法给自己打包票的。因为佛陀在经典中已经讲得很清楚,如果受持了菩提心、菩萨戒之后又舍弃,并不是像很轻率的决定做一个事情又反悔这么简单,实际上欺骗了所有众生,中断了一切善法的修行,是很大的恶业的缘故,所以很难因此而获得善趣,更何况获得解脱果位。从这个方面来讲,特例是针对某些人的特殊业力,这种特殊业力我具不具足呢?很难说。还是老实按照寂天论师的意思,要了知过患后做谨慎的取舍,这是从普遍角度来讲。这种难以思维的特殊业力,在整个历史上都非常非常少,一般人如果舍弃菩提心,想要再进一步获得殊胜果位,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通过以上的分辨遣除争论,让我们们进一步加深了正见---舍弃菩提心一定堕入恶趣。

壬二、失毁利他行为:

舍弃了菩提心,将失毁利他的行为,失毁利他行为,会导致很严重的罪过。从善法的角度来讲,所有的善法都以利他为主:世间善行以利他为核心,小乘的善法中以利他为主,大乘菩萨当然更是唯求利他。既然都是利他,那有何差别呢?

大乘菩萨为了利益一切众生,放弃自己的种种利益,因此更加清净、更加伟大。小乘的修法也是一种善行,也有利他而修行的成份,但不如大乘菩萨发心广大、清净、深远。前面我们分析过,所有善法都是以利他为核心,一切的善业都是以利他为核心。不杀生有利他的成份,不偷盗也有利他的成份。小乘修行中很多戒律也是不伤害他人,有直接利他和间接利他的作用。而大乘菩萨利他的行为更加主动、清净、广大、深远、全面。所以如果失毁了菩提心,将失毁最圆满的利他行为。所有善法当中,利他的善法最为殊胜,如果我们失坏菩提心,也就失坏了最大的善心,这是菩萨戒中最大的罪行。

菩萨戒堕中,此罪最严重,

因彼心若生,将损众生利。

在这个颂词中讲到,如果失毁菩提心,过失非常严重——“菩萨戒堕中,此罪最严重”。按照无著菩萨的观点,有四种根本罪;按照《菩萨虚空藏经》等有十八条根本罪;再加上不舍弃愿菩提心,不舍弃行菩提心,总共是二十条根本罪,每一条堕罪都有各自的罪过。学习戒律时,有人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小乘的别解脱戒,破戒后不可以再恢复,而菩萨戒可以再恢复,所以很多人对于别解脱戒非常重视,而对菩萨戒不重视。

实际上从功德和利益的角度来讲,菩萨戒的功德非常大,远远超过了守持小乘别解脱戒的功德。反过来说,如果破坏了菩萨戒,它的过患也远远超过破坏别解脱戒的过患。若破了别解脱戒认为有很大过失,而破了菩萨根本戒却以为没有什么,实际上这是一种颠倒。若这样认知,则会导致对菩萨戒根本不重视,对别解脱戒很重视,则对菩萨戒应该更加重视,因为破坏一条菩萨戒的过失远远超过破坏别解脱根本戒的过失。所以说破一条菩萨戒的过失相当严重,若十八条戒全破了,则会产生极为严重的过失。

在所有菩萨戒的堕罪当中“此罪最严重”。“此罪”意思是舍弃菩提心的罪过是最严重的,因为守持菩提心这条戒律是所有菩萨戒的根本,菩萨戒要在守持菩提心的前提下才能具足。有菩提心才会有菩萨,有菩萨才会有菩萨戒,绝不可能有不具菩提心的菩萨。若无菩提心,则绝对不是菩萨。如果舍弃了菩提心,菩萨的身份也因此而终结,不再是菩萨。同样的道理,菩萨戒以菩提心为核心,若具菩提心,则具菩萨戒;若失坏菩提心,则已失坏菩萨戒。所以,如果舍弃了菩提心,罪过是最为严重的。

“因彼心若生,将损众生利。”一旦产生舍弃菩提心的意念,必将损坏众生的利益。因为菩提心的本体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发誓成佛的一颗善心。这颗善心一旦失坏、终止,利益一切众生的善行就会因此中断,从而失坏一切众生的利益。

虽然菩提心能带给众生利益,但凡夫的智慧很难分别、了知,通过经典教证可知,只要相续中具足菩提心,就能利益很多众生。或许有人认为:要真正利益众生,只有成就佛果、菩萨果位之后才能做到。其实成就之后是属于很明显的、广大的利益众生。而一般凡夫发了菩提心,对众生也绝对有利益。如果终止菩提心,利益众生的善行自然终止,更无法承办广大利众的佛果,或者菩萨果位。所以,一个菩萨失坏菩提心,发起我不再利益众生的心,看似没什么大不了,但通过分析完全了知:如果终止了菩提心,则终止了一切众生的利益。伤害一切众生利益的过失非常严重,这个过失直接来自舍弃菩提心。如果没有舍弃菩提心,即便毁坏了一条菩萨戒,但是因为还具足菩提心,根本没有失坏故,就可以通过仪轨重新受戒。或者通过分析毁坏戒律程度,哪些需要重新受戒,哪些不需要重新受戒。这在很多菩萨戒的论典当中讲得很清楚。具有菩提心就好办,如果完全没有菩提心,这一切全部失坏,也就不能再次依靠仪轨受戒。所以这样的过失相当严重。

以上分析了失坏菩提心一定会损坏众生的利益,罪业非常严重。所以在修学菩萨戒的过程中,暂时没有办法做广大弘法利生的事业,但不要舍弃菩提心。有些众生很难以调化,我们可以发愿以后有能力时度化他,千万不要舍弃菩提心。只要没有舍弃菩提心,修学的因缘没有中断,我们还是可以逐渐调服自己的心;如果舍弃菩提心,则很难真正趋入菩萨道。虽然在很久远以后,可能会重新产生菩提心,但此期间由于舍弃菩提心,会导致很多的痛苦。对于大乘行者来讲,这是不应该走的弯路。学习《入行论》就可以预防我们发菩提心后走弯路、犯错误。因此,寂天菩萨告诉我们,失坏菩提心的过患相当严重,让我们尽量避免过患,不要舍弃菩提心、失坏菩提心。

下面进一步宣讲失坏利他行为的意义:

虽仅一刹那,障碍此福德,

因损有情利,恶趣报无边。

虽然仅仅是一刹那,障碍了“此福德”,损害有情的利益,一定会招致无边的恶趣果报。“此福德”如何理解呢?就是对其他众生发起菩提心的福德,如果从中作梗,使菩萨利益众生的事业有损,甚至不能利益众生,则会导致作障碍的人感受恶趣的果报。所以说不仅自己舍弃菩提心有极大过失,就是对正在发菩提心的菩萨、对正在以菩提心利益众生的行为作一些障碍,果报不可思议。比如有些人发了菩提心放生,或者以菩提心摄受号召别人放生,如果自己从中作障碍,阻碍放生本身就有很大的过失,再加上放生是以殊胜菩提心摄持的,这个过失更大。因为以菩提心摄持的善法有个特点,即使所做的善法范围有限,比如为一百条鱼放生,表面上看放一百条鱼的功德利益有限,但以菩提心摄持的善行功德,完全不是一百条鱼的范围,因其所缘是一切众生,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而放生,若从中作障碍、阻止,实际上障碍、阻止了利益一切众生。

上师教导我们:布施时哪怕只有一个对境---对一个乞丐或几只鸟作一点点布施,也要想到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以当下的善法为例,做好发心利益一切有情的准备,所做的事情看似很小,但因为有清净广大发心的缘故,就可以让善法变得无穷无尽。所以有菩提心摄持和没有菩提心摄持完全不同,有菩提心摄持的善法功德无量无边,如果阻碍了有菩提心摄持的福德,则罪报无穷无尽。

有些菩萨发心以讲解正法的方式利益众生,在此过程中,若能随喜赞叹、提供顺缘,做些帮助,或者劝人听闻,这样可以积累很大的福报,因为菩萨讲法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一切有情,所以如果能够提供帮助,则与广大的菩提心愿相应,也会获得广大的利益。相反,因为嫉妒、嗔恨、无明愚痴作一些障碍、挖苦等,或者阻碍别人听闻,实际是阻止菩萨利益广大无边众生的事业,因损害了有情的利益,所以必将招至无边的恶趣果报。如果阻碍的是一件小事,即使有苦报也不会无边无际。但是,如果去阻止菩萨利益一切有情的善法,则是对一切有情的利益做了伤害。有情到底有多少?实际有情是无量无边、没有办法衡量,就好像从某地一直往东走,在无穷无尽的时空中,没办法找到边际。所以在十方的时空中,我们根本找不到边际,有多大的虚空就有多少众生存在——无穷无尽,如果损害了他们的利益,过失非常严重。

作为菩萨这些都需要了知:一方面如果舍弃了菩提心,就舍弃了众生;另一方面菩萨发心利益众生时,并不是一、两个众生,而是发心要利益一切众生。所以,我们发心的时候,在脑海中可能只能浮现出几百、几千个众生。还要拓宽我们的心量,众生的数量没办法衡量,不但是此世界、他世界,不但人类,旁生、饿鬼、地狱等的很多众生,实际上往四周扩展有无数的世界、无数众生存在,无论我们是否能见到、是否能了知,它们的确存在于十方世界中,都是我们要发心利益的。做一个善法是为利益一切众生,阻碍此善法则是阻碍了一切众生利益。因此当我们发菩提心时,我们发心是利益所有的一切众生,反过来讲,如果障碍菩萨的弘法利生事业,也就障碍了这么多众生的利益。

“因损有情利,恶趣报无边。”因为损害了这么多众生利益的缘故,一定会感受广大无边的恶趣果报,这仅是作一刹那之间障碍的果报。如果有人烦恼深重,经常障碍菩萨善法,的确过失非常严重。如果发了菩提心之后,因为无明愚痴做了这样的罪业,就需要忏悔。每个众生相续中的烦恼、愚痴各不相同:有些烦恼少,有些粗重。无论怎样,如果我们曾经有所违犯就要忏悔,也许今生没有违犯,前世有没有违犯我们不知道,因此要经常念一些忏悔文,忏悔无始以来的业障,这是非常有必要性的。

毁一有情乐,自身且遭损,

况毁尽空际,有情众安乐。

承接前面所讲的失坏利他行为。为什么会导致无边的恶趣果报呢?下面用教证、理证来宣说它的合理性:

“毁一有情乐,自身且遭损”。毁坏一个有情的快乐,自身尚且要遭到很大的损害,何况毁坏了尽虚空界一切有情的安乐,自己要长时间堕入恶趣的果报就更不用说了。为何说毁坏一个有情的快乐,自身会遭到损害?主要是以圣教量成立。上师在讲记中引用《正法念住经》:“杀害一个众生,需要在一中劫当中堕入地狱。”杀害一个众生,我们要堕地狱一中劫,在一中劫当中感受强烈的地狱痛苦,从地狱中出来后,还要感受五百次连续被别人杀害的果报。一个是异熟果:如果我们杀害一个众生,比如拍死一只蚊子,拍死一只蚊子,就会让我们在地狱中感受一中劫的痛苦;如果地狱的痛苦消尽后,是否业完全消尽?没有,大的业消尽了,我们从地狱出来重新投生,假如投生为人之后,细的业还没有尽,我们会再进一步感受等流果。等流果有两种:一个作者等流,一个受者等流。从感受等流果的角度讲,比如我们投生为人,五百世要被别人杀死,这是受者等流果。从作者等流的角度讲,以前喜欢杀生的人,今生还喜欢杀生,又会去拍蚊子、苍蝇等,又造下来世痛苦的因,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因此毁坏一个有情的乐,自身遭到怎样的损害?从异熟果、等流果方面分析,都成为恶性循环的因。所以我们遭受这种苦难的因果并不只是这一世,而是生生世世都会继续造业,为此我们遭到很大的损害。

这是从杀一个众生的角度讲,其他偷盗、诽谤等罪业也是同样的,毁坏一个有情的快乐,自身就会遭到很大的损失;何况毁坏尽虚空界有情的快乐。如果对菩萨修善法制造违缘,或者使其失坏菩提心,损害了无量无边众生的快乐,如何不堕恶趣呢?肯定会堕恶趣的。《注释》中引用很多教证,《寂灭决定生灭经》中讲:一个人如果抢夺南瞻部洲一切众生的财富,而且断除一切众生的生命,罪过很严重,如果一个人对菩萨甚至于只是布施旁生一团食的善行作障碍,后者的罪过完全超越了前者无量倍。

因此,我们要经常思考,寂天菩萨也再再讲这个问题。我们有时候对因果的取舍本末倒置。如对杀生、偷盗这样因果很重视,一方面是正确的,但是很容易忽略“菩提心”,随便把菩提心舍弃。或者今天发了菩提心,明天抛弃菩提心;不再学大乘道,趋入小乘,认为小乘道很快会获得解脱等,这样去毁坏菩提心,还觉得没有什么过失。上述教证告诉我们:如果对成佛的善业做障碍,过失要比抢劫杀害一切众生的过失严重无量倍。因此,我们在学习或作抉择时,这是非常重要的取舍因果之处。发了菩提心,千万不要失坏菩提心,只要未失坏菩提心,即便暂时犯了一些过失,通过菩提心的威力,忏悔也很容易清净。若失坏菩提心,虽然其它的十善业道修得圆满,业因果或者戒律守持得很好,对自己的修行来讲,也只是本末倒置,抓次要的放弃了主要的。般若经论中说:这是一种魔道、颠倒之道和入魔之相。

因此,毁坏一个众生的快乐要感受很严重的痛苦果报,何况损害了无边众生的快乐,这种过失就更加严重了。

壬三、阻碍解脱:

故杂堕罪力,菩提心力者,

升沉轮回故,登地久蹉跎。

有些人会想:舍弃了菩提心,犯了菩萨戒不要紧,我再发就可以了,通过再次发菩提心的力量能使以前堕罪消失,让自己不堕恶趣。这样能否弥补过失?由于一个人相续中,间杂了堕罪的力量和菩提心的力量,这两种力量此起彼伏,所以升沉轮回。菩提心力让我们上升,罪堕力让我们下堕,在升升沉沉中,登菩萨地则会拖延很长时间。

我们的想法比较简单:如果犯了菩萨戒就忏悔,舍弃了菩提心再发起来不就行了嘛!好像有点道理,但这样只会把最重要的事情耽误了。如果一直坚持很清净的菩提心,就可以很快登初地,从轮回中获得解脱,获得广大、清净的利益众生的力量。

如果堕罪的力量和菩提心的力量夹杂在相续中,这两种力量交替起作用,犯堕罪时,就去重新发菩提心、去忏悔,发之后又开始退失,退失之后又发……你退失时是一种堕罪,发心时是一种功德,就好像两个力量很大的人同时拽着一个人往两边拉,中间的人在原地没办法动弹。修菩萨道要避免出现这样阻碍解脱的事情。

话说回来,如果一个人相续中全是堕罪,那肯定不会呆在原处,只会堕恶趣。所以修菩萨道的人,必须把以前阻碍解脱的罪业清净掉,再不造新罪,开始修持善行,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累积更多的资粮,趋向于非常清净的目标。但现在我们相续中既有堕罪的力量又有上升的菩提心的力量,两种势力夹杂起作用,会让我们在轮回中此起彼伏,拖很长的时间不能登地。“久蹉跎”,就是拖延很长时间的意思,让我们一直在轮回中,没有办法获得解脱。

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坚持菩提心,尽量避免发心过程中的这些过患;依止善友,经常观修菩提心的力量。很多事情都是来自于习惯,就好像一个人以前不吸烟,习惯了吸烟之后要让他放弃很困难;或者一个人以前不喝茶,喝茶时间长了之后突然不让喝,就觉得很不习惯。同样的道理,只要习惯了菩提心的修法,以菩提心做为修心及生活过程中主要的思维模式,一旦习惯了,让我们不要以菩提心思维都很困难。

菩提心的力量非常伟大,虽然暂时来讲它是一种有为法,是一种心所,但只要我们长时间串习——去讨论、去思考、去观修,就可以让它从无到有,成为相续中的主导力量,不会出现发了菩提心后又想放弃,或以其他悭吝心夹杂其中,使它变成杂有罪过的心态,而使它变得非常清净、非常有利。

诸佛菩萨在最初修行时,和我们一样是凡夫人,同样具有烦恼、我执等很多习气,但通过这种修法再再观修,就逐渐摆脱了轮回中固有的思维,摆脱了凡夫众生的习气,逐渐使菩萨的行为、思维、功德在相续中生起,从而成为圣者。

现在学习了这样殊胜的法要,能不能让它在相续中起作用,就要看我们在这上面下多大的工夫,如果只是像玩耍一样,法虽然很好,但不能融入相续,这是自己的过失,不是法的过失。学习这么多颂词,无外乎是从方方面面刺激我们这颗麻木的心,让我们精进起来,重视菩萨道的修行,不要把它当成一种可有可无的世间的东西,要明白它是所有所知中,最重要的所知;是所有学问中,最殊胜的学问;是所有智慧中,最善妙智慧。

轮回当中的事情,无始以来我们做了无数遍,每次都是同样的结果。比如转生为人,每次从孩童到少年、到青年、到壮年、到老年、到死亡,都有一个拼搏、积累的过程,辛辛苦苦积累了很多,最终全部放弃。第二世又重新来,重新积累,积累到最后又放弃。轮回中我们到底得到了什么?最后的结果一无所获。如果生生世世在菩提心上下工夫,绝对不会在死时完全放弃,下世又重新开始。这就是菩提心、菩萨道和轮回世间之道最大的差别。现在我们学到了自他脱离轮回之道,就不要沉溺在轮回琐事当中,应该非常重视这种殊胜的修法,让菩提心深入到内心中去,变成自己心相续一部分。

《入菩萨行论》第38节课

现在继续学习寂天菩萨所造的《入行论》第四品不放逸中的不舍菩提心。

辛三、教诫不舍菩提心:

故如所立誓,我当恭敬行,

今后若不勉,定当趋下流。

前面讲到弃菩提心的过患,现在教诫不舍弃菩提心。

“故如所立誓,我当恭敬行”,因此,应按照发心时所承诺的誓言,恭敬地行持菩提心。“今后若不勉,定当趋下流。”今后如果不勤勉努力,一定会趋向下流,堕入恶趣。所以,教诫我们不应舍弃菩提心,应恭恭敬敬地行持。因为当时我很庄重的在佛菩萨面前承诺,从现在开始要发菩提心。

在修学过程中,有很多习气、烦恼做障碍,很容易使我们退回到以前的模式中。

为什么有时想舍弃修行、舍弃学佛,退回到以前那种方式,那种行为中?因为我们很熟悉,并已习惯那种环境和思维的方法,习惯那种处理事情的方式。对我们来讲,越熟悉的环境会越觉得安全,就如经常去的地方,那里的人、建筑……很多摆设都很熟悉,去那里就有安全感。如果是新事物、新环境,就意味着很多东西不了解,如果处在这样的环境中会觉得不安全。再比如以前自由自在,可以随便杀生、打妄语,做很多非法的事情,而现在不能再如此行事。

菩提心对我们而言,是一种新生的事物,具有很多不确定性,我们不熟悉,不知道是不是充满了危险,所以,当我们学佛时,会心存疑虑:到底有没有必要把一生奉献给佛法?奉献给利他的菩提心?奉献给菩萨道?有时,我们会觉得如果完全付出,万一失败怎么办?我们就会留一手,不愿意为佛法付出一切。学佛法时,很容易出现这种情况,也是情有可原,因为我们无始以来做凡夫的时间很长,修学菩提心的时间非常短,绝对会出现很多非理作意---退失的想法也会很自然地出现。

对于这些想法,依据经论、通过殊胜智慧作分析、观察,了知这种思维、想法是不正确的。

虽然这些旧思想、旧习气一再把我们往轮回里拉,让我们不断轮回,但现在知道整个轮回的自性是充满痛苦的,没有快乐可言,所以不能再走轮回的老路,要摆脱轮回,逆流而上,舍弃以前的模式,做一个翻天覆地的改变。既然我已经立下誓言,即便是遇到障碍,也要立誓履行我们所发下的利益众生的誓言。如果不勤勉,还会一而再,再而三地趋入到恶趣中,无法获得解脱。现在我们在轮回中感受痛苦,是因为以前不修行而导致。现在如果有了机会,却不精进修行,以后肯定会再堕恶趣,对我们来讲,这是不应做的事情,应该从现在开始斩断不合理的行为,不再舍弃菩提心。

下面继续讲:

饶益众有情,无量佛已逝,

然我因昔过,未得佛化育。

有些人会这样想:即便我不精进,失坏了誓言,但是也不要紧,佛陀会救度我们,上师会救度我们。

为了打消这些人的想法,寂天菩萨说:我们不能这样想,佛陀发心饶益一切众生,出世饶益一切众生,在饶益了一切有情之后,无量佛陀次第趋入涅槃。然而我由于以前的过失,到现在没有得到佛的救度,没有成为救度的对境,或者没有成为过去佛度化的对境。

过去很多佛出世度化了无量众生,然后入灭,在很长时间中,我都没有成为佛陀度化的对境。所以,我们不能说:佛陀会救度我们,我们现在不需要改变,不需要努力,这种想法是不对的。

佛陀是充满大悲的殊胜怙主,发誓度化一切众生,但佛陀度化众生,也需要因缘。度化是两方面的,佛陀这方面的因缘已经圆满,但我们如果不具足起码的因素,怎能成为度化的对象?要成为所化,必须要具足某种条件,这种缘起才能够成熟。如果我们不具足条件,虽然佛陀已经出世,但仍无法遇到佛。即便遇到佛,也不能成为直接所化。佛在世时,也有很多人遇到了佛,有些人的因缘只是见一眼佛,有些只是单纯做一点供养的因缘,有些人追随佛陀精进修学之后,马上成就解脱因缘。为什么会出现差别?是因为佛的悲心有偏袒?还是佛的悲心着重眷顾某类有情,使他们先成就菩萨和阿罗汉果?佛的悲心不可能有这样的偏袒,之所以出现不同的结果,完全是因为众生的因缘不一样:有些众生已经积累了能够成为解脱的因缘,所以遇到佛之后,就成为菩萨、阿罗汉,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有些只具足见一眼佛的因缘,在佛出世时,只能见一眼佛;有些连见一眼佛的因缘也没有,所以一生中见不到佛。

无始以来,我们没有积累资粮,不能成为直接度化的对境,虽然已经出世了无量无边尊佛,而我们全部错过,没有成为真正的直接所化,不是佛的大悲不够,而是我们无始以来没有真正精进过,没有真正求过解脱道。所以到了今天遇到了佛法,还是用固有的思维,以自己无始轮回中所养成的懒散的习气对待这个问题,必将再次错过机缘。

现在上师像佛一样出世救度我们,我们已经遇此因缘,学习佛法,如果精进修学,是可以有解脱的机会。但如果这样想:反正佛陀、上师会救度我们,我们不至于堕恶趣,那就错了。佛在世的时候,仍然有非常多的众生堕恶趣,佛弟子中也有很多,现在也会有。

全世界很多人一起学佛,如果算十方世界的众生,就有无量无边的众生同一时间和我们一起学佛,但因为有些人精进,有些人懈怠,就会出现有些人解脱,有些人堕落的情况。很多人一起学习,到临终时,有些人解脱,往生极乐世界,有些人就堕落恶趣,有些人今生中没有做很大的恶业或善业,下次又转生人,平平常常、庸庸碌碌,如果造了大恶业,就会堕落。所以到死时,一起学佛的出家人、居士等,一部分解脱,一部分堕落,这是很自然的事情。

我们是上升、还是堕落?当然是要靠自己,现在有选择的机会,选择的权利在我们手中。如果认认真真地观修菩提心,借助菩提心的力量修行佛法,绝对有解脱的机会;如果还是按照自己的习气做事情、分析问题,虽然在这一世,可能过得快活一点,但没有真正地修持善法,当死亡到来时,没有善业的支撑,即使很想继续快乐,但事实已经成办,业力成熟,是没有办法控制的。

佛和上师具有无量的大悲,虽然佛陀、上师不愿意看到任何一个弟子堕落,但弟子不好好修行而堕落,诸佛、上师慈悲的手也拉不住我们。他们的大悲心是圆满的,但我们是怎样的修行者,自己怎样把握因缘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进一步观察:

若今依旧犯,如是将反复,

恶趣中领受,病缚剖割苦。

如果有些人想:如果佛不救度我们,以后仍然会得救的。

这颂词打破了这些人观点。

如果现今我们依旧犯很多过失,如是通过所犯的过失,又反反复复地在恶趣中领受各式各样的痛苦,即便转生善趣或转为人也会遭受疾病缠身,受到束缚,被砍破身体等各种各样痛苦。

有些人认为以后获得解脱,为什么寂天菩萨说还是会一如既往地感受痛苦,原因何在?这就需要分析,以前在轮回中堕恶趣时,感受恶趣痛苦;做人时,感觉生病等的痛苦,什么原因导致这些的痛苦?我们说肯定是恶业,没有修持善法,造恶业恶的缘故,才会堕恶趣,被砍、被捆缚、感受生病的痛苦;现在正在堕地狱的众生,他们因为什么?我们说还是因为恶业,没有修善法。如果现在不修善法,会是什么下场?同样道理,现在不修善法,将来的结局也必定是堕恶趣,即便转生为人,也是感受“病缚剖割苦”。怎么可能指望以后获得救护?以前获得救护的人,因为什么获得救护?是因为坚持修行之道,放弃很多恶习,圆满相续中很多善根,成为所度化的对境;现在、以后获得救护的人也一样,还是要修法。

我们有时想:现在不解脱,以后会被救度;有些人则在上师面前说:上师要救度我。上师怎么救度你?上师通过什么方式救度?我们觉得救度是从极乐世界抛根绳子套在你的手上,一下子把你拽到极乐世界,这个叫救度,但这样的事情肯定不会发生。真正的救度是上师讲解正法,自己按照正法实践、做取舍、去修行。

现在上师正在给我们讲正法,正在教我们被救护的方法,但我们觉得这不是救护,只不过在讲法而已,把讲法和救护完全分开。我们理解的救护,应该是更加直接的救护,直接把你拽到某个地方,但这种救护绝对不会发生。如果这种事情可以发生,阿弥陀佛的神变是不可思议的,可以从极乐世界变现无数条绳子抛下来,如果这么简单就可以救护,每个众生都不会在轮回中存在。所以要被救护,一定要自己具有被救护因缘。上师给我们教导的法要,当我们逐渐修持,去掉相续中的习气,这就是被救护。如果认真修行就为度化的对境,不修行则不是被救度的对境。以后上师救护我们依然用这种方法,和现在的方法一样。

现在被救护时,我们想以后再被救度,以后因缘出现又想以后……究竟哪一世真正想得解脱?从这方面观察,以后会被救护的想法是不对的。如果想以后会被救护,现在可以为所欲为、一如既往的违犯戒律、舍弃菩提心,依此,会造下了恶业,最终不会成为被救度的对象。

救护一定是两方面的,不要想救护是上师一方面的事情。上师的手早就伸出来了,但我们的手不伸出去接,不拉住上师的手,永远无法解脱。上师一直在宣讲正法,鼓励我们修行,这就是上师伸出的手,但我们找很多借口说今天忙,没时间,今天身体不好,我的手痛……找很多理由,就是不愿意把手伸出去,这样一而再在、再而三的错失良机。

众生熟悉了旧有的环境,对于新的修行方式会有抵触、怀疑,所以很难真正付出一切投入修行,但不管怎样要经常祈祷上师三宝加持,通过加持遣除内心当中的种种习气。

庚二(谨慎所依暇满)分三:一、暇满难得;二、未得之过患;三、得后不勤而舍。

辛一、暇满难得:

如值佛出世,为人信佛法,

宜修善稀有,何日复得此?

这个颂词讲到谨慎所依圆满,暇满人身是修法的所依,对此人身应该谨慎。有了人身之后应该善加使用,不要用此人身造恶业。

无论是值佛出世,转而为人,信仰佛法,修习善法,这些都是非常稀有的因缘,现在具足这种因缘,没有好好珍惜,哪一天还会获得这样的人身?还会获得这样的机缘?非常困难的。

此处提到他圆满和自圆满。值佛出世代表他圆满,佛陀出世、佛陀讲法、佛法住世、自入佛法、上师摄受,这是五种他圆满。我们修学殊胜的正法,五种他圆满是非常重要的。佛出世的确稀有,因为具有三十二妙像,八十随行好,具足一切圆满功德的佛陀,能够出生在世间,说明很多众生的因缘、善根同时成熟了,这个因缘是很难得的。所以佛陀出生在这个世间中非常稀有,佛陀出世一方面是佛陀的愿力,一方面也要观待众生的善业。世间并不缺少有善根的人,为什么佛陀不经常出世?只有等大批众生的善业同时成熟,有了值遇佛出世的因缘,佛才会出世。所以佛出世犹如优昙花一样,非常稀有、难得。

佛陀曾经出世,2500多年前佛陀在印度示现成佛,这个稀有因缘已经遇到。生为人也很稀有,要转生为人必须修持善业,该断的恶业必须断掉。尤其是获得暇满人身,从比喻、数量等方面观察,更是稀少。信仰佛法很难得,从自己身边的人观察,能够对佛法起信心的非常少,从整个世间上看也是不多。虽然佛是非常殊胜,但因为很多人相续中的善根不具足,虽然世间仍然有佛法,但很多人不信仰。修善法也是很稀有,虽然我们信佛法,但对于长期保持修行善法意乐也不强,高兴就修习,遇到烦恼、麻烦时,就把善法自然停掉。现在已经值佛出世,生而为人,也信仰佛法,想修善法,这样的因缘具足之后,应该好好利用,一旦错失之后,“何日复得此”?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够又得到这样人身呢?是非常困难的。前行中讲,真正修持佛法的人身,不是谁的运气好,就能得到的。不是像世间人买彩票,中了大奖,大家说他的运气好。获得暇满人身不是运气好,那是不是谁的力量大而获得的?也不是力量大就能得人身,而是谁行持的善法多就能获得暇满人身。世间上的人必定是修恶法多,修善法少,所以获得人身的数量少,尤其暇满人身更少。

人身是因为修善法而得,即生中如果中止了善法的修行,后世凭什么可以继续获得人身?是不会获得的。因为人身不是通过运气、力量获得,而是通过某种因缘,此因缘就是修善法。现在的人身是以前修善法而获得的,现在获得人身不继续修善法,以后通过什么因缘获得人身?不会获得的。现在已经获得暇满所依的人身应该谨慎,利用暇满人生,发掘他的潜力,尽量修持善法,不要造罪业。这就叫“谨慎所依圆满”。

《入菩萨行论》第39节课

现在继续学习“谨慎所依暇满”的科判,下面讲第二个颂词:

纵似今无病,足食无损伤,

然寿刹那欺,身犹须臾质。

纵然看起来好象现在身体健康无病,衣食无忧,没有遇到其他的损害,但是寿命是刹那刹那生灭的,具有欺惑性,我们的身体犹如借来的东西一样,没有一个可靠的地方。

这四句颂词是说明,虽然获得了暇满人身,但是它具有无常性。把暇满和无常结合起来思维,我们会产生精进之心。暇满难得主要是从人身难得的角度来讲,稀有难得。既然已得暇满人身,就应该用此人身修持善法,获得最大的利益。无常,则是从另个侧面让我们精进。我们的身体犹如借来的东西,随时都要归还,没有可靠性,既然现在已经借来了身体,就应该认认真真修行善法,不能因为现在没有疾病缠身就觉得不会死,或者觉得身体好,又丰衣足食,没有遇到其他违缘,就觉得现在一切都很顺利,不会马上死去,很多人会这样想。但作为一个修行人,要认清这种想法是欺惑性的,因为寿命的确是刹那生灭,死亡刹那间就会降临到自身,所以认为现在或短期内不死的想法,具有强烈的欺惑性。身体犹如“须臾质”,“须臾”是很快的意思,但在这里上师讲原意是借来之物的意思,就像我们借来的东西,只能在别人借给我们这段期间使用,如果物主什么时候要求归还,自己没有权利说不还。所以,借来的东西本来就不稳固不可靠,随时随地有可能被别人索还。我们身体的本质就像借来之物,没什么可靠,任何时间都有可能被索要而去:是今天?是明天?都有可能;任何地点都有可能死去:是在家里?是在车上?还是其他的地方?都有可能。真正观察时,在任何地方死亡都会发生,有些是突发疾病,有些是无因无缘突然就倒地而死,有些是突然遇到车祸,有些是突然遇到其他灾难死去。身体就是借来的东西,主人什么时候要求归还,我们做不了主。所以说寿命是刹那性的,没有办法保留很长时间。我们认为它不会死,这是一种欺惑的想法。

“身犹须臾质”,不要认为现在方方面面都很好,就忘记生命是无常这一事实。如果认为生命会存在很长时间,很难会用这个生命去修行;如果我们真正认为寿命的确是无常、相当无常,就会自然而然首先去做最重要的事情,把所有的精力放在这上面。

为什么在修行佛法的时候,主要的前行就是观修无常?因为当我们真正生起了无常观后,才会产生紧迫感,才会觉得不能再拖延修行佛法的时机,应该马上修行佛法。寿命什么时候终结是没有定准的,在无病的时候可以死,在丰衣足食的时候可以死,在没有任何前兆的情况下也可以死,我们的寿命就是刹那性的,没有任何可靠之处。死去之后现在的身体要抛弃,所有的财富都要抛弃,唯一跟随自己的业去投生。

所以对于“须臾质”一样的人身,一方面具有珍贵难得的自性,一方面具有借来物的自性,这是从两个侧面来表达,拥有是暂时拥有,并不是永久拥有,这个人身是具有某种因缘才拥有的。

龙树菩萨的《宝蔓论》中云:“死缘何其多,生缘何其少,彼等亦死缘”。世间中有很多死亡的因缘,而生存的因缘却非常少,即便是生存的因缘,有时也会变成死缘,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有突然死亡的可能性。因此我们不能打算还有很长的日子:再过十五年、二十年认认真真修法,现在可以尽情享受轮回中的日子,实际上无始以来我们在轮回中已经过了无数这样的日子,现在到了该修行求解脱的时侯了。了知道理之后,应把时间主要放在修行上,这样,我们就知道获得暇满人身的真正意义、真正价值。

辛二(未得之过患)分二:一、真实宣说;二、彼之依据。

“未得之过患”是讲后世如果无法获得人身的过患。

今生当中已经获得人身,有人就认为不需要思考暇满人身,反正这个人身已经获得了,还思考它干什么?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现在获得的暇满人身,一定是以前修了暇满人身的因缘才获得的,现在如果不继续修行,以后无法再获得。没有获得暇满人身的过患是什么?现在就从两个科判去宣讲:

壬一(真实宣说)分二:一、堕恶趣不行善法;二、不得善趣。

癸一、堕恶趣不行善法:

如果堕到恶趣中,几乎就丧失了行持善法的机缘,根本没有人道修行善法这么方便、容易。

凭吾此行素,复难得人身,

若不得人身,徒恶乏善行。

如果我的行为依然如故,那么后世就很难继续获得人身,如果不得人身堕入了恶趣,那么时刻都在造罪,根本不具备行善的能力。

这个颂词是分两部分来解释。

“凭吾此行素,复难得人身”,让我们反思现在自己的行为,世间中大多数人的行为都是随恶行而转。胜天论师在《中观四百论》中提到“由于诸人类,多持不善品,以是诸异生,多堕于恶趣。”因为现在世间上很多人都行持不善品,所以死后都难以生善趣。世间上不修学佛法的人,相续中的恶业习气是非常严重的,顺着自己的恶业习气就很自然地行持恶业。(世间上的恶业和佛法中的恶业定义不同,世间认为杀人、放火等都是恶业,至于杀生等很多事情都不认为是恶业。佛法中的恶业要严格得多,范围要广得多。)凭我们现在的行为:恶行多而善行少,而且不思悔改,到死的时候,恶业一旦成熟,肯定堕恶趣,难以获得暇满的人身。

“若不得人身,徒恶乏善行”,如果没有获得人身,堕入恶趣,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呢?“徒恶乏善行”,经常性的造罪,很难具足行善的能力。“徒恶乏善行”,有的解释“徒恶”是完全在造罪业;“乏善行”,根本不具足行善的能力,也有从恶趣身份而言,这种身份是不是完全没有行持善业的能力呢?这是不一定的,有些旁生等恶趣的众生也会行一些善法,以前我们也分析过。

为什么“徒恶乏善行”?从主要、大范围的角度来讲,因为一旦堕入恶趣之后,行持善行的因缘很难具足,而造恶业的机缘很容易具足,所以一旦失去人身还想继续修善是很困难的。“徒恶乏善行”,就很难继续获得人身。拥有人身最容易修行善法,为什么所有身份当中人的身份最适宜修善法?人身一方面造罪容易,另一方面修善法也很容易。人有智慧、有手脚,以及身体构造等等,都很适合修善法,不管放生、顶礼,修各种各样的善业都比较方便、容易。从心的角度观察:因为轮回中人道有苦有乐,容易发起出离心,人的智慧也较高,容易思维殊胜的善法;天人虽然也有智慧,身体也非常殊胜,但太过于耽著享受的缘故,没办法象人一样修持善法;恶鬼虽然也具有手脚,也具有思维,但经常处于痛苦中,经常生恶心,因此也很难行持善业。所以真正比较容易行持善法的,就是殊胜的人身,一旦失去了人身,就失去了行持善法的机会。

从显宗的角度来讲,修持解脱道需要生生世世很长时间,每一世都保持一个暇满的人身做为修道所依,这是非常关键、非常重要的,只有在获得暇满人身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更好、更容易的累积善法。一旦失去人身,很难继续修持解脱道,修持菩萨道的善法就会因此而中断,有时会中断很长时间,才有可能继续恢复。所以对“未得的过患”要认真思考,千万不要在现在这个身份上失去人身。

如具行善缘,而我未为善,

恶趣众苦愚,彼时复何为?

现在具足了修行善法的缘分时,如果我没有精进地修持善法,一旦堕入恶趣,被众苦折磨又非常愚痴,到那时我应该怎么办?那时就没有真正行善的机会了。

最好就是把握现在这个人身,努力克服固有的习气。按照《入行论》等殊胜的经教所指示的修行方法,认真取舍观察,才能让我们相续中的善心愈加稳固,让我们的善行越来越增上,所以《入行论》的的确确是引导我们趋向于善法的善知识,避免我们走很多弯路。

我们修行善法的最好的时机就是现在,《入中论》中也有这样的颂词:“若时自在住顺处,设此不能自摄持,堕落险处随他转,后以何因从彼出?”现在我们很自在,住于安乐道中,住于人身中,如果没有好好地把握这一机会,没有好好使用这样的机会,堕落恶趣后,随着恶因恶缘而转,那时应该怎么办?以什么因缘才能从恶劣的身份当中出离?从恶性循环当中出离?从恶因恶果中出离,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趁现在自在之时,就应该认真观察取舍。

我们已具足各种因缘:上师善知识已遇,难得的法要已闻。经典中记载,很多经教来之不易。《宝箧经》中记载的六字大明咒,现在我们觉得六字大明咒是很普通、很简单的一个咒语,实际上它的功德利益非常大。经典中记载:当时有一尊佛,想求六字大明咒,到了很多地方,找了很多佛都没有求到,最后到观世音菩萨面前得到了六字大明咒。除盖障菩萨也在释迦佛面前求过这个咒语,佛当时没传,而让他到一位显现很不如法的修行人面前去求……有些法看起来容易,但求法是个非常困难的过程。现在我们看这个法要很容易就得到,但从真正的价值来衡量,它是相当珍贵的。获得法要之后的确应该重视,当成珍宝一样看待,经常去思维、观修,因为其中有很多殊胜的修行指南,就像指导我们修行的一盏明灯。

我们要认真地观察,如果真正堕入恶趣,被很多痛苦逼迫,那时怎么可能想得起修行善法。我们可以这样想:如果现在得了重病,在全身疼痛难忍,被强烈的痛苦逼迫时,很难真正想到修行正法,即便想到了,也很难有能力去修行,因为强烈的痛苦会影响修法。以此为例,再进一步思维:假如我们堕到地狱中,经受在《大圆满前行》等经论中介绍的地狱痛苦,想想等活地狱、无间地狱、烧热地狱等是什么样的痛苦,的确无法忍受。当身心感受那种激烈痛苦的时候,的确是无法修行善法,没有修法的机会。这方面是痛苦;另一方面就是愚痴。现在具有人身时,可以把法义思维得很清楚,一旦堕到恶趣,由于恶业的障碍,忆念不起修行的方式,很难修行。旁生算是比较好的,但旁生因为愚笨,也无法真正修行善法。虽然说历史上有记载鹦鹉念佛往生、老鼠往生等公案,极个别旁生有因缘修行善法,这是非常稀有的事例,绝大多数旁生都是愚笨的。如果堕到恶趣中,只有一个愚笨的头脑,是无法修行善法的。“彼时复何为”,我们可以这样思维:我已经变成一头牛、一只鸡。我的思维就完全不像现在这个“人”的思维了,身体一换,思维就完全变了,不要认为我现在是人的头脑,当转生为牛时,还是人的头脑,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我们现在有人的头脑,是因为有人的身份。但是,一旦转变成其他身份,就不会再有人的思维。根登曲佩在《中观精要》中有一个比喻:如果神识在驴的身体中,当驴遇到青草时,它就会觉得青草无比美味,吃起来很香。但是,如果神识离开驴的身体转生为一只狗,它的神识一旦进入到狗的身体中,它就再也感觉不到青草的香味了。意思是说,神识转生不同的身体,就会影响它的意识。同样,我们现在头脑活跃、有智慧,一旦转生到恶趣的身体中,神识就会变得非常愚钝。那时我们怎么思维善法?根本就没有行善的机会。因此,当我们现在还没有转生恶趣,有比较敏锐的思维﹑智慧时,应该认真思维菩提心、空性见、解脱道的道理。

癸二、不得善趣:

既未行诸善,复集众恶业,

纵历一亿劫,不闻善趣名。

前面讲堕恶趣无法行持善法。现在讲:如果不行持善法,就很难得到善趣。

“既未行诸善,复集众恶业”,在恶趣中,根本没有行持善法的机会,反而积累了很多恶业,这样纵然经历一亿个大劫,或者说在一百具胝劫中,连善趣的名称也听不到,何况真正获得善趣。由此可知恶性循环的可怕之处。

在恶趣中,很难行持善法,而且通过以前恶业的等流习气成熟,又喜欢造恶业。一方面没有修善法的机会,另一方面造恶业很方便,恶业加恶业,在轮回中,从恶趣到恶趣,难以转生善趣,甚至连善趣的名字都听不到,何况转生善趣。经典中记载:当年须达长者(给孤独施主)发心给佛陀修祗园精舍,舍利子尊者和须达长者在丈量土地时,看到地上有一群蚂蚁,尊者显得很伤心,须达长者问为什么伤心?尊者说:通过神通观察,这群蚂蚁七佛以来都是蚂蚁身。已经历七个佛出世还是蚂蚁身,说明堕在恶趣中以旁生的身份度过了很长时间,一直没有获得解脱。这只是一个被宣讲出来的例子,没有被宣讲的就更多了。这些众生长时间都在恶趣中,没办法转生善趣,原因就在于造恶业非常容易,修善法非常困难。即便经历很长时间,也难以真正从恶趣中解脱。

它们有没有解脱的可能性?解脱的可能性是有的。但是,要积累转生善趣的因缘难之又难,而累积堕恶趣的机缘非常容易。原因在于内心的贪嗔痴习气,在每个众生相续中都是周遍、任运的,不用造作,自然而然起心动念就会跟随我执、烦恼习气而转;但要积累修善法的习气就不容易了,有时要下很大的决心,才愿意做一件好事、修一个善法,根本不如造恶业的念头来得强烈,来得容易。所以,修善法难,造恶业容易得多。在世间,造恶业的人有很多,修善法的人很少,原因就在这里。

壬二(彼之依据)分二:一、教证之依据;二、理论之依据。

癸一、教证之依据:

是故世尊说,人身极难得,

如海中盲龟,颈入轭木孔。

为了说明人身来之不易,佛陀在《阿含经》等多部经典中,曾经讲到“人身难得”的道理。主要是以盲龟遇木轭的比喻说明人身极为难得。比喻是怎样宣讲的呢?整个三千大千世界假如全部变成一大海水,三千大千世界的范围非常大,如果不观察,很难想像大到什么程度。三千大千世界的范围,用现在的知识来讲,这个地球只是四大部洲的四分之一,是其中的一块而已。四大部洲加须弥山,再加初禅天以下的世界,算一个世界,一千个这样的世界算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是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是三千大千世界。那么三千大千世界都变成大海水,波涛汹涌的海面上有一块具孔的木轭。木轭就是耕牛耕地时候的一种工具,交叉型的、十字型的一种木块,中间有个洞叫木轭孔。一个木轭在海上随波逐流,在海底有一只盲龟,盲龟一百年上浮海面一次,盲龟在上浮海面的时候,它的头要恰巧钻入浮在海面上的木轭孔中,这非常困难。

同样的道理,要得到人身比这还难。我们可以试想:如果在范围很小的地方,比如是游泳池大的面积,木轭孔、水都不动,乌龟在水池里到处游,脑袋撞到木轭孔里面的机会就很大。但是,它不是一个太平洋的范围,而是像整个三千大千世界的一个大海,而且被风吹得飘浮不定。乌龟如果长年在海面上游,或有眼睛可以看木轭孔在哪个地方,钻入的机率会比较高。但关键是,它没有眼睛看不到,一百年才上升一次,上升后脑袋必须要钻到木轭孔中,这是非常困难的,木轭也没有心思要等海龟。

三千大千世界的海水比喻轮回,海面比喻善趣,盲龟比喻没有取舍因果的众生。一百年上浮一次水面比喻众生生善趣很困难,脑袋恰好钻入到木轭孔中,说明获得人身的机会。我们通过这种比喻观察,获得人身的确非常困难。除此之外,佛陀在经论中还讲了光壁撒豆的比喻:一面光滑的墙壁,我们朝着墙壁撒豌豆,豌豆很难沾在墙上,即便沾住了,机率也非常小,而想要得到人身比这还困难。很多比喻都宣讲了人身是非常难得的,这是佛通过智慧之眼观察之后进行宣说的。

我们认为中国有13亿人很多,或整个世界有70亿人,就认为人口很庞大,如果我们观察一下,草地上小动物的数量,海底里小旁生的数量,人的数量根本就不值得一提,非常少。我们还可以这样比较,一个城市有几百万人口,但一个城市里的小旁生数量就无法计算了,一片草地上、或树林里的小虫子就已经远远超过几百万。从这个角度来讲,人和旁生根本不成比例。所以,旁生的数量比人多,恶鬼及地狱众生的数量更加多。几十亿的人口,根本不算多。

佛陀在讲“暇满人身”时,并不是讲普通人身,暇满人身必须要具有修行佛法的机会,才称之为“暇满人身”。在70亿人口中,“暇满人身”只占很少的数目,的确非常少。如果现在不修行善法,我们很可能自然而然就变成大多数,什么是大多数?在70亿人口中大多数是不学佛的人,在众生中大多数都是旁生、地狱、饿鬼,我们很可能变成这样的大多数!大多数就是失去人身,大多数就是不信佛。所以,我们现在拥有人身之时,要认认真真的对待,尽最大的努力,勇猛精进地趋入修行。

《入菩萨行论》第40节课

我们继续学习不认真修学就会堕入恶趣的道理,今天通过理证加以说明:

癸二、理证之依据:

刹那造重罪,历劫住无间,

何况无始罪,积重失善趣。

刹那之间造下的重罪,就可以让我们在历劫中住于无间地狱,何况无始以来所造的罪业,积累了严重的堕恶趣因缘,失去善趣就更不用讲了。

“刹那造重罪”:前面分析过“刹那”有两种—时间刹那和成事刹那。“成事刹那”是从做一件事情的最初到结束,叫一个成事刹那,有些注释中解释,造无五间罪主要是指成事刹那。比如说杀母这个无间罪,从开始准备杀到最后杀死结束之间,叫做一个成事刹那。在一个刹那中造下杀母的无间罪,将一个中劫住于无间地狱,感受无间地狱的强烈痛苦。“实际刹那”:就是时间刹那,时间刹那就是一弹指是64个刹那,它是很细微的时间概念。第一品讲对菩萨生嗔心,有多少刹那就堕多少劫的地狱,它的刹那就是指时间刹那。所以,如果对殊胜对境生起恶心的话,可以在一个实际刹那中造下严重的罪业,因为对境殊胜之故,依靠殊胜的对境造了多少罪业,就需要在这么多劫中住于地狱。造恶业、造重罪、造定罪是很容易的事情,我们很容易在刹那中就造下了罪业,而且历劫住于无间。何况是无始以来所造的罪业,无始以来在轮回中积累了很重的罪业。失去善趣就更不用讲了。很多罪业实际仍然累积在我们的相续中,还没有成熟,要消掉这些业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在没有成熟之前猛烈忏悔,第二种就是堕地狱受苦,通过受苦的方式消业。两者比较起来,虽然忏悔的时候比较痛苦,但这种痛苦比通过感受地狱猛火焚烧来清净罪业轻微多了,是非常快乐的一种消业方法。

我们应该认真观察、思维这些问题。有时侯想:为什么佛经中讲这么清楚,我们就是不去实行,这是什么原因呢?实际上,因果很微细,堕地狱等很多事情,通过我们的肉眼看不到。所以,我们从骨子里面还没真正接受这种说法。虽然佛经、论典中反反复复讲得清清楚楚,但在我们内心中还没有完全接受、相信这种说法,所以,取舍因果还是不一样。做世间的事情往往很精进,什么原因呢?比如说去上班,我们会很精进、很勤奋,因为那种因果很浅,再比如给你发工资一个月发一次,或一个星期发一次,时间很短,这种因果就很容易体会到,一个月中你精进工作,到月底的时侯,你会拿到钱,做工是因,拿钱是果。这种因果就很清楚,所以你很愿意卖命。但是,佛教中讲的因果很隐蔽,造善业获得解脱、造恶业堕恶趣,这是很隐秘的因果。对于我们初学者来讲,比较难接受。我们做善法总是不如做世间法那么精进。对我们而言,做世间法的因果很明显:如果偷懒、迟到就扣钱,它关系到你的切身利益,扣钱的因果直接能感受到,自然很自觉遵守,因为害怕出现恶果。但是,不管善因得福德,还是恶因受地狱火烧的痛苦,对我们很多人而言,不是可以直接体会到的,不是一个月的事情,也不是一年的事情。他认为:“哦,这是死了之后的事情。”所以,对我们而言,内心中多少会有些疑惑,没有完全接受,在处理这个事情时候就不会精进。

怎么办呢?历史上有一些修行者示现神通开晓因果。比如阿难尊者的两个外甥,目键连尊者就用神通,把他们带到地狱中去,亲眼见到地狱,他们立即精进了;佛陀以神通把弟弟难陀尊者带到天宫去看,带到地狱看,立即就精进起来,有很多这样的事例。但是,我们不一定有这样好的因缘,可是还有其他的因缘,通过多闻思、多观修、多祈祷,尽量在相续中种下因果不虚的正见。正见生起来,就可以真正精进。佛法的根本就是信仰因果不虚,如果我们真正对因果不虚产生决定的信受,那没什么不能精进的。我们现在不能够精进,说明对于业因果的问题,还是没有完全接受,或者接受的程度不深。“何况无始罪,积重失善趣。”我们相续当中积累了很多罪业,这些罪业一旦成熟暴发,是没办法承受的。但现在我们好像没事一样,天天还在追求世间的快乐,没有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修行佛法上。我们还需要在佛法上多下工夫,才可以打消我们相续中的疑惑,从而产生精进。

然仅受彼报,苦犹不得脱,

因受恶报时,复生余多罪。

前面讲过受果报的情况,造下一个重罪就会堕入地狱很多劫,何况是无始以来的罪业,肯定会“积重失善趣”。但这个颂词讲单单感受以前的果报,还是不能够脱苦,为什么不能脱苦?因为受恶报的同时,又产生了其它很多罪业,这些罪业又要成熟它们的果报,所以,受恶报的同时又造了罪业,造了罪业又受果报,受果报又造罪业,像这样恶性循环,很难从恶趣中出来。

上师在《入行论讲记》中讲,复活地狱的众生堕地狱之后,看到其他众生时,就像看到杀父仇人一样,立即产生难忍的嗔恨心,由于业力所现,随手就抓起兵器,以极大的嗔心互相砍杀,一方面他在感受地狱的痛苦,一方面又在内心当中产生很强烈的罪业,受罪报的同时还在造很多罪。这是讲地狱众生。

饿鬼道的众生在感受强烈痛苦的同时,仍然经常产生悭贪之心。或有些大力神,在受痛苦的同时经常产生害人之心,这是在受恶报时“复生余多罪”的事例。

旁生也是同样的情况:一方面受恶业成熟感召的果报,堕到旁生道,受恶报的时侯又在产生其它恶业。比如食肉动物在感受恶趣身份的时侯,必须要以捕杀其它动物才能生存,难到这个不是杀生吗?旁生杀生也是杀生,也是恶行,所以仍然会积累杀生的恶业。那食草动物呢?我们觉得食草动物以草为食,经常被其它猛兽欺负,应该不会造罪业,但真正仔细观察,它还是会造罪业,比如它被其它猛兽追赶、撕咬的时侯,内心中会有嗔恨心;为了它们所谓的地盘、领土,看起来很温顺的食草动物,也会大打出手;有些为了它们的交配权而互相打斗。这些都是属于造罪业的情况。即便是食草动物,也有很多造罪业的机会,所以遭恶报的时候,还会感受其它罪业。以此分析后,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造恶业多,堕恶趣的时间就长,所以多数众生处于恶趣当中。

是不是绝对没有办法从恶趣中出来呢?它主要是在恶趣中,但也不是绝对没有机会转生善趣。虽然它长时间在造恶业,但有时侯也会生起善心,做一些善行,这些善行就会有善果。但是从普遍的角度来讲,它必定恶多于善,投生恶趣的机会、时间要多得多。以盲龟遇木轭的比喻来讲,盲龟一百年上浮一次,上浮一次代表它生一次善趣,一百年只上浮一次。从比喻可知,众生大多数时间都在恶趣,很少的时间在善趣,虽有生善趣的时侯,但是多数时间都在恶趣。我们如果堕入恶趣之后,也一样大多数时间在恶趣,少部分时间在善趣,这又何苦呢?实际上我们现在已经拥有暇满人身,完全可以避免堕恶趣的后果,我们不能被动的走到了那一步才去想改变,现在就可以改变,不能等到堕恶趣之后再去改变,这是没有必要的。因此,我们应该想到堕恶趣的可怕、恐怖,现在就开始精进地取舍。

辛三(得后不勤而舍)分二:一、略说;二、广说。

壬一、略说:

既得此闲暇,若我不修善,

自欺莫胜此,亦无过此愚。

现在已经得到闲暇的人身,如果没有依靠此身修持善法,在所有自欺当中,没有超过这样一种自欺的了;在所有的愚痴当中,也没有比这更愚痴的事情了。

得到了暇满人身,就有了修持善法的最好工具,也有了修持善法的机会。得了暇满人身,不修善法就是最大的欺惑、最大的愚痴。《亲友书》讲过:获得人身不修善法,就好像一个人得到了一个黄金盘子,但用这个金盘装粪便一样。黄金盘子有其殊胜的价值,同理,用人身去造恶业是很可惜的事情。我们的人身就像黄金盘子一样非常珍贵,可做其它旁生做不了的善法。比如说粪便可以用陶罐去盛,但陶罐就不能打成价值高档的黄金首饰,或者塑佛像,它做不到,而金盘就可以做到。所以说旁生等身份做不了修行出世间道、发菩提心的善法,而现在我们的人身就能发菩提心,就能修持殊胜的解脱。既然我们得到这么好的身份,我们用这个身份去做下劣的事情就不合理,应该用这个身份去做最殊胜的善业。因为殊胜的善业不是其它的身份可以做到的,必须是暇满的人身才可以做到,而我现在已经得到了暇满人身,当然可以修持最殊胜的善法。如果得到暇满的人身不修善法,这是最大的欺惑、最大的愚痴,原因就在于此,讲得非常清楚。

壬二(广说)分三:一、思维愚笨之果报;二、呵责彼本体;三、观察彼因。

癸一、思维愚笨之果报:

下面两个颂词一个是思维死亡的时候痛苦。第二是思维死后的痛苦。首先是死时的痛苦:

若我已解此,因痴复怠惰,

则于临终时,定生大忧苦。

“已解此”是已经完全了知舍弃菩提心、违越学处的过患,但是因为愚昧所致,还在懈怠懒惰中虚度光阴,就会在临终的时侯产生极大忧苦。中阴教言讲,死亡来临的时候,我们今生当中经历的一切事情,都会像放电影一样重新又放一次,那个时侯回忆得很清楚。哪怕你在某个地方吐了一口痰,这个事情很快就忘掉了,但在中阴的时候,就能想得清清楚楚。所以,一生中的所作所为在临终的时侯都可以回忆起来。那时会想到:我已经了知了菩提心的殊胜、违越学处的过患,但是因为愚痴,对于取舍之处没有真正去观察,因为怠惰而虚度光阴,没有努力修学,因此产生很大的忧苦,生起后悔莫及的感觉。

下面这个颂词讲死后会产生的痛苦:

难忍地狱火,长久烧身时,

悔火亦炙燃,吾心必痛苦。

今生如果没有认真修学,造下堕地狱的罪业,一旦堕入地狱之后,就会被地狱狱火所焚烧。一方面地狱火的温度非常高而难忍,另一方面时间非常长,中间不会有停息的时候。世间火烧到一定时候人就死了,神识离开身体,痛苦就不会再有。但地狱火烧身不是这样,不会把你烧死,一直长时间保持最为痛苦的状态,不会昏迷、不会窒息、不会死去,这样“长久烧身”。

“悔火亦炙燃,吾心必痛苦”:这是感受“身、心”两种痛苦。第一是地狱火烧身的痛苦要长久感受。第二是后悔的火烧心的痛苦也要承受,身、心都会痛苦没有快乐。

学习这个颂词时要这样思维:现在我们是以一个快乐者、一个自在者的身份来看这个颂词、学习这个颂词,似乎颂词中的情景离自己特别远,没有丝毫关系,如果我们真正懈怠懒惰下去,没有认真修行,一旦堕到地狱之时,颂词所描绘的情况就会真实再现在自己身上。现在地狱中,仍有无数众生正在感受痛苦,正在承担以前所做恶行的后果,为此付出代价。如果我们不认认真真修行,就会变成第二批受苦者。这不是佛恐吓我们,我们观察后知道因果的确不虚的道理。那么,如果我们在修行佛法时没有谨慎取舍、没有思维果报,一旦荒废了时光,累积很多罪业,到临死的时候,痛苦就会降临在自己身上。。所以,对颂词的内容要做身临其境的观想,只有这样才能体会颂词当中殊胜的加持。今天的课程就讲到这地方。

《入菩萨行论》第41节课

发了菩提心之后,我们一起学习寂天菩萨所造的《入菩萨行论》。《入菩萨行论》分十品,现在宣讲的是第四品不放逸。

不放逸是指发了菩提心之后要谨慎取舍。此处主要宣讲对于菩萨的学处,菩萨的戒律要做取舍。首先不能舍弃菩萨戒律的根本--菩提心,如果舍弃有很大的过患;接着要思维睱满人身难得、及所断的烦恼,进而了知自己的行为要谨慎。虽然我们学过调伏烦恼的方法,但无始以来的烦恼仍然还在起作用,它的力量特别强大,现在如果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就要想尽一切办法修忍辱,调伏自相续。

现在学习的内容仍是“谨慎睱满人身”。人身非常难获得,既然现在已经得到,就要用此人身做最有意义的事情。

睱满人身能做什么事情?可以做调伏烦恼、修行佛法等很多殊胜的事业。得到人身之后,应该把修学佛法作为首要的任务,不能把世间事务当成首位。我们真正想要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世间的事务没办法帮助我们,真正能够帮助我们的只有修持佛法。作为大乘修行者,要帮助众生获得超越轮回的果位,必须发菩提心,积累广大的资粮,只有这样才能走上菩提之道,最后圆满救度众生的伟大誓愿。

获得睱满人身,必须要思维其核心意义,坚固修持佛法的决心。

现在学习科判“得后不勤而舍”,分为“略说”和“广说”。现在宣讲“广说”,分为三个科判,前面第一个科判已经讲完。

癸二、呵责彼本体:

如果得到人身没有精进修行,仍然造下堕入地狱的罪业,这是应该被呵责的。

难得此益身,今既侥幸得,

亦复具智慧,若仍堕地狱,

则如咒所惑,令我心失迷。

极为难得并能承办一切众生利益的身体,现在既然已经侥幸获得,自己也具有明晓善恶功过的智慧,如果仍然没有修行正法而堕入地狱,就像被咒语所迷惑,令我的心迷失,不知道应该怎么办。

“难得此益身”:暇满人身非常难得,前面已经分析,必须要具足各种因缘:如发愿、修持善法等才能获得。现在获得有益的身体,是以前修持善法的殊胜果报。

“侥幸得”:是说暇满人身不是靠运气好、力量大就有权利获得,而是修持善法的必然果报。为什么此处又提到了侥幸获得人身?侥幸本身有幸运的成分,但此处,并没有碰运气的意思,而是说非常难获得,居然被我获得,主要是表达极为难得之意。

世间上修善法的人本来就少,修持善法获得睱满人身的人就更少。从这个方面考虑,就可用“侥幸”一词,这么难得的人身居然被我获得。获得睱满人身,是具足修持善法的基础。

“亦复具智慧”:“具智慧”是懂得取舍之处,能够思考什么该取,什么该舍。这种取舍的智慧,我已经拥有。如果善加使用睱满人身,不管是修持十善业道、修持小乘的教法,还是修持大乘的菩提心、修持密乘,都可以实现,并获得增上生和决定胜的殊胜利益。如果真正完全理解睱满人身的意义,自然而然就会勇猛精进。可是我们没有真正体会到睱满人身的珍贵之处,以为随随便便就可拥有睱满人身,所以虚度光阴享受世间或做其它无意义的事情,没认识到利用睱满人身修持佛法才是最重要事。我们不能精进的原因,就是对于睱满人身的价值没有深刻体会。

为什么在修正法之初,第一个修法就要观修睱满难得?学过《大圆满前行》的道友都知道,在成佛的体系当中,最初要观修四加行,第一个修法即是观修睱满难得,之后再观修寿命无常等。这个修法之所以是所有修法中的第一步,因为只有观修睱满难得并生起定解,才可以用此人身来实现超越轮回的伟大目标。

获得人身非常有意义,得到暇满人身更加困难,如果真正把暇满难得这个修法修好,是不会用此人身去造罪业的,更不会空耗这个人身,哪怕一分一秒的时间都愿意念咒语、观修心性,或在修持善法等方面下工夫。所以,观修睱满难得是非常有价值的。现在已经侥幸地获得的这个身体是修法的第一个基础。

第二个方面:“亦复具智慧”。已经获得睱满人身的人,都有一定的取舍智慧。具足“暇满”,是指没生为喑哑之人,不管是自己的眼根、耳根、还是意根都没有缺失,尤其是意根不缺失就具有智慧。但此处“具智慧”,主要指进入佛门,接触到殊胜的佛法,知道取舍之处,就是在睱满人身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学习佛法,了知佛法的要义,了知必须要从轮回中获得解脱,或者已经了知修行的方式。

“若仍堕地狱”:第一:具足人身;第二:具足取舍的智慧。在此条件下,如果没有守护菩萨戒,没有调伏自己的烦恼,却继续造严重罪业,令自己死后堕入地狱,这就让人匪夷所思。

“则如咒所惑,令我心失迷”:就像一个正常人的心,被咒语迷惑之后就会迷失,不能正常思维。如果按正常人的思维,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都会很清楚,可一旦心被咒语所迷惑,就会忘失本心,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

上师在《入行论广释》中引用《亲友书》的事例:鸯崛魔罗---指鬘(无恼指鬘),本是个很善良的人,后来被师母陷害,师父给他念了咒语之后,迷失了善良的本心,持刀疯狂地杀了999人,后来因为释迦牟尼佛的加持,咒语的力量消失,他才恢复本心深切忏悔,最后获得了阿罗汉果位。这就是心被咒语迷惑之后失去本心,昧于取舍因果的事例。《楞严经》中阿难尊者也是被梵天的咒语所迷惑,差点破戒。在佛经中记载了很多修行者、比丘等,被咒语迷惑之后,破戒并做出非法的事例。

咒语的力量很强大,它可以让一个正常人的心迷失。修行者的心相当于正常人的本心:具足暇满人身,具足取舍的智慧,在这样的前提下,应该依智慧,修持佛法,一步步趋向解脱道。如果自己没有认真修学佛法,没有坚固菩提心,最后因舍弃菩提心,违犯菩萨戒,造了大罪而堕地狱,相当于被咒语所迷惑,使心迷失而无法正常地思维,无法按照所学做取舍,修行佛法。

这种咒语是什么?让正常人的心迷失的是一些世间密咒,让修行人的心迷惑的就是烦恼,无始以来藏在内心中的烦恼,相当于密咒,如果自己的心被烦恼的咒语力量所迷惑,就会忘失为利益有情成佛的本心。如果在修行过程中没有谨慎而放逸,就是被呵斥的对象。

本品主要宣讲不放逸,我们得到人身之后怎样谨慎取舍。此科判是“得后不勤而舍”,就是说如果得到暇满人身,却没有勤奋修持佛法,很容易舍掉暇满人身堕入地狱。在世间中也有这样的说法:“学好三年,学坏三天”。如果让一个人学好,需要很长的时间,但让一个人学坏只要三天,很短的时间就能达到目标。同理,要走向解脱之道,战胜习气烦恼,需付出很大的努力,但如果要堕地狱,不需加任何功用,很快就会堕落。其它教言中也有这样的例子:修行善法,好似一个人推一个大铁球上山,本来空手爬山已经很费劲,再推着大铁球,每前进一步,都会非常辛苦。如果推到一定高度,一放手铁球一下子就会滚到山脚下。在修行过程中,调伏烦恼需要花很多时间、精力,如果不谨慎取舍,对不放逸的修法没真正的体会而让心堕落,就会像比喻中所讲的铁球,一放手很快就回到原点,回到造业众生的行列中。所以要思维这些道理、比喻和实例,经常反观自己的身语意。如果没有精进,得到人身不勤而舍,真应该被呵责。

癸三、观察彼因:

前面讲到“则如咒所惑,令我心迷失,”它的因是什么?这个科判观察其因。

惑患无所知,何蛊藏心耶?

“惑患”就是隐藏的、迷惑的过患。“无所知”:什么因让我迷惑?让我受骗?我居然不知道内心藏了什么坏东西。(“蛊”,少数民族有下蛊、放蛊的做法,谁吃下蛊后就可以被控制。广义的蛊,是不好的、坏的事物。)

是怎样的蛊毒藏在我们心中?以前没有发现,现在通过观察、通过佛菩萨的教言,发现藏在我心中的蛊毒、惑患就是烦恼。内心贪嗔痴等烦恼,让我们没办法好好修道,一而再、再而三让我们重回轮回的老路,让我们的思想和凡夫的思想一致,反之,如果我们的思想和圣者的思想完全一致,就会走向解脱之路。虽然现在我们的思想还没有和圣者的完全一致,但至少在向大乘的思想、向解脱的思想靠近。比如现在我们按照《入菩萨行论》等大乘经论的思想学习、精进、如理思维,逐渐心就会成熟,变成圣者的思想。

通过分析观察,我们必须要调整自己的心与解脱道、圣者的心一致,否则跟轮回众生的心一致,就会继续轮回。现在我们幸运地获得了暇满人身,遇到了殊胜的佛法,了知了修行的方式,如果抓住机会精进修持,逐渐就能调伏烦恼的心,逐渐和佛、菩萨的殊胜智慧相应,通过修习解脱道从轮回中出离。

庚三(谨慎所断烦恼)分三:一、观察所断烦恼:二、生起断除欲乐;三、能断除烦恼而生欢喜。

前面连接文提到,烦恼藏在我们心中一直在作怪,现在对所断烦恼要谨慎,以前不知烦恼在我们心中,没有认为是怨敌,无始以来一直在培养它、迁就它、纵容它,贪心、嗔心就好像朋友、亲人一样一直伴随我们,我们已习惯有贪心、嗔心的生活。

断烦恼,首先要认识烦恼。认识它的过患,指出它的真实面目,之后才能生起断除的意乐。这样在断烦恼过程中,遇到了痛苦,才愿意忍受。不管小乘的修法、还是大乘显宗、密乘的修法,相续中自相的烦恼必须断除。

由于修行人的根性不同,所以断烦恼的方式也不同:对实执心重的人,告诉他烦恼有个本体,然后通过实有的智慧去断除它;有时告诉他烦恼如梦如幻,断除它的智慧也如梦如幻;有时直接讲烦恼的本体就是智慧......还有很多。不管断除的方式有多少,最后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让修行人的相续远离烦恼,没有烦恼就会自在快乐。从浅层次讲,烦恼多了会造业,继而感受苦果;从修道的角度讲,一个人有烦恼,就很难自在修行殊胜的正法,不管从增上生还是决定胜的角度,都要暂时压制、逐渐断除烦恼。谨慎所断烦恼非常重要。

谨慎所断烦恼非常重要。对于大乘修行者而言,世间中了义的敌人是什么?世间人认为:张三李四欺负过我,他就是我的敌人,某个国家的人是我的敌人。修行者不会这样认为,佛教中不把众生当怨敌。小乘的修法是不伤害众生,小乘修法虽然没有提倡大乘中广大利益众生的心,但是绝对不能伤害众生,这是小乘的基础教义。所以小乘佛法以上,都不会把众生看成真实的怨敌。佛法中什么是真实的怨敌?就是烦恼。烦恼可以说是世间中了义的敌人,其他敌人都是虚假的,只有烦恼敌是真实的。所以修行人要断除敌人、打败敌人,只有断烦恼。所以要“谨慎所断烦恼”。发菩提心之后容易退失,无外乎是烦恼在作怪,有时是嫉妒,有时是贪欲,有时是嗔恨等等,因此有的人退了,有的人正在徘徊、在烦恼中……这时就要认识到,这全都是烦恼在作怪。

此处分为三个科判:

一、观察所断烦恼。“所断”是要断除的。佛法中有所断、所证:所断是烦恼,烦恼是要断除的;所证是智慧---大悲心、智慧等是所证,是应该获得的。首先,要观察所断的烦恼是什么。

二、生起断除欲乐。了知烦恼是我们了义的怨敌,无始以来对我们做了很多的伤害,就要生起一定要铲除它的欲乐。

三、能断除烦恼而生欢喜。要想到烦恼是能够被断除的,只要掌握正确方法而精进修持,一定能断除。一想到烦恼被断除后的自在,自然而然会产生欢喜心。

辛一(观察所断烦恼)分二:一、思维烦恼过患;二、作意烦恼非为所依。

观察所断烦恼,第一,要思维所断烦恼的过患是什么;第二,要作意烦恼非为所依,烦恼并不是我们依靠处,不能依靠烦恼,必须要把它断掉。

壬一(思维烦恼过患)分三:一、非理损害;二、作大损害;三、教诫切莫依止烦恼。

第一,烦恼对我们的损害,通过观察是非理损害,是没有道理的;第二,烦恼对我的伤害是非常巨大的;第三,教诫切莫依止烦恼,此处和下面的科判作一个连接,教诫千万不要依止烦恼。

烦恼是怎样对我作非理损害的?

嗔贪等诸敌,无手也无足,

非勇非精明,役我怎如奴?

嗔贪等烦恼是修行者了义的怨敌,如果这个怨敌不消灭、不制服,修行人绝对没有办法获得解脱和快乐。此处讲到“嗔贪等诸敌”,包括一切的烦恼。这里为什么只提嗔贪?因为嗔和贪这两种烦恼最容易被我们认识,以它们为例代指一切烦恼。

平时修行经常发现自己的烦恼很重,没办法如理如法修学佛法、作正确取舍、守护戒律等等。现在就分析观察一下,既然烦恼对我们做了伤害,它的本体到底是怎样的。

提到烦恼,我们会为之色变,觉得它很可怕、很恐怖。如果没有调伏烦恼,的确是这样,既然如此,我们就仔细观察和认识一下烦恼是一个怎样的本体,到底具有什么力量让我们这么害怕、这么恐怖。

真正分析,烦恼“无手也无足,非勇非精明”。如果怨敌有三头六臂、有很多脚,我们打不过他,觉得害怕、恐怖,倒还情有可原。但烦恼属于心法。佛法分为色法和心法,细分还可分为不相应行等。色法:比如山河大地、房子、车、手和脚,身体等,烦恼是否属于色法的范畴?不属于。它属于心法的范畴。烦恼没有手打我们,没有足踢我们,没有嘴骂我们,无手无足不是色法。它没有形状,没有颜色,从色法的角度讲,它是无手无足没有实质的本体。

既然属于心法的自性,它是不是很勇悍?烦恼与精进不相应,它不是一个勇士。为什么不与精进相应?因为“勇”是很勇悍,其反方面是懈怠。贪心、嗔心等烦恼不是勇悍、精进的自性,不属于精进。第一,第七品中讲,真正的精进一定是喜善,是对善法有种欢喜心,而贪心、嗔心是自相烦恼,不是善法,与精进的本体完全不同;第二,烦恼表面看起来很强大,很多众生都被它控制而十分痛苦。但在修行有素的人面前,它一点力量都没有,只要修行力量提升,会完全被调伏。从这个方面分析,烦恼并非勇悍。贪心、嗔心只是一种心态,是非常虚弱、怯懦的自性,修行人只要稍微精进就能制服它,进一步修持即可根除它,它没有反抗的力量。

烦恼这么脆弱为什么我们还经常被它控制?因为我们的心和它相应,以前没有真正下决心对治它,力量不够强大,所以烦恼虽然不是一个勇士,但却可以牵制我们。真正从本体上分析,烦恼“非勇”:它不是和精进相应的勇士;“非精明”:不具有辩才和智者的自性。为什么它非精明、不具足智慧?因为所有烦恼都与无明相应,无明的本体绝对不是智慧的自性。烦恼是心识的一部分,也有起心动念、思维思辨的能力,但都与无明相应,其本体不是智慧。贪心和嗔心都是无明的自性、无明的本体,根本不是智慧的自性。只要我们产生了智慧,无明就会消散。“无手也无足”说明它不是色法,没办法以色法的方式来伤害我们;“非勇非精明”说明虽然是心法,但它怯懦无力并与无明相应。

这个“无手也无足,非勇非精明”的烦恼本体,它怎么可能把我像奴隶一样役使?——“役我怎如奴”?当贪心、嗔心生起时,我们无法控制自己,就是因为烦恼的指使。遇到喜欢的对境,烦恼就会指挥我们去贪:贪环境、贪人、贪享受,我们身心不由自主地对所谓好的东西产生贪念,对不好的对境生起嗔恨而大发脾气;别人对我不好,就把他认定为怨敌,心就不由自主产生嗔恨;有时还让我们去嫉妒对方......所以只要有烦恼存在,我们就成为被它指挥的奴隶。古代奴隶的身份非常低贱,主人对奴隶有生杀大权,让你活就活,让你死就死,主人让做的任何事情必须去做。我们就像奴隶,烦恼就像主人,烦恼一来,就像指使奴隶一样让我们随它而转,身心没有丝毫自在。

把我们当奴隶一样使来使去的烦恼,我们是否思考过、怀疑过它的能力?这个颂词就教我们怀疑。它凭什么指使我们像奴隶?它“无手也无足”,它“非勇非精明”,按理来讲是没办法指使我的,并且我相续中心的本性是智慧的自性,是可以通过精进修学来对付烦恼的。为什么烦恼能够如是指使我,原因何在?这就是非理作意的损害。以前没有怀疑过这种现象,觉得一切都顺理成章,当然是这样,所以我们无始以来被烦恼所奴役,从来没有怀疑过、反抗过,现在通过佛菩萨的智慧来观察,烦恼对我们的伤害是属于非理伤害,因为发现它“无手也无足”、“非勇非精明”,实际上说明:烦恼的本身很脆弱。烦恼表面上气势汹汹,不可一世,但烦恼的本体无自性。一个人正在生贪、生嗔时,按照大乘般若的思想、中观的观点观察:正在生的贪心、嗔心无丝毫自性可言,既然无自性,它怎能给我们带来伤害?以前没有发现,没去观察烦恼当体即空,所以它一直气势汹汹。当我们揭穿烦恼的本性、戳穿它的面具,了知它是一个虚假的自性,根本不存在像影子、海市蜃楼一样,还有什么可恐怖的?

烦恼本来不存在,了知它的本体不存在,对它就没有必要纵容,或使用各种强制手段压制。大乘对治烦恼是断根的方式,认清楚烦恼没有丝毫的本体存在,安住在这样的境界中,烦恼自然消亡。当然,我们现在还未达到揭穿烦恼本性的境界,因此要使用分别念对治分别念的方法,通过修持善法的心、精进的心、不放逸、谨慎取舍的心来对治烦恼,通过如理作意来对治烦恼,这在初学阶段非常重要。

“非理损害”:按理说它不应该对我们作很大的伤害,但由于我们没有观察过、对治过烦恼,所以烦恼变得非常强大,实际真正观察,它是一只纸老虎,看起来非常吓人,你捅破它的本性之后,会发现它什么都不是,我们无始以来被烦恼的外表所迷惑,觉得它是非常恐怖的大老虎,现在我们通过《入菩萨行论》殊胜的智慧观察,就可获得调伏烦恼的窍诀。本论着重从烦恼的本性上观察分析,让我们息灭分别念,达到把烦恼连根拨除的效果。

惑住我心中,任意伤害我,

犹忍不嗔彼,非当应呵责。

烦恼住在什么地方呢?烦恼不会住在其它地方,因为烦恼不是色法,它是心法,心法只能住在我们心中。有时我们也可以这样讲,这个身体里有烦恼,因为在某种情况下,我们的身、心可以说是合二为一的,都认为它是一个。但是准确地讲,烦恼是心法,它只能存在我们的心识中,所以“惑住我心中”。

“任意伤害我”:烦恼住在心中的缘故,就会随时随地任意伤害我,贪心、嗔心在毫无前兆的情况下突然生起,有时在白天、有时在晚上,或者在某个场合中突然产生,好好的一个的修行者,因为某个对境突然出现,一刹那间就产生烦恼,无法控制自己,所以它住在我们的心中“任意伤害我”。

“犹忍不嗔彼,非当应呵责。”烦恼任意地伤害我,我现在还在忍受,不对它产生嗔怒,这是不应当的,应呵责的。对不是安忍对境的烦恼修安忍,这是应当呵责之处,谁呵责呢?第一个呵责者是佛陀,然后是大菩萨,还有很多修行者,都呵责这种不应当的行为。一个修行者应该修忍辱,但必须要分清哪些是安忍的对境,哪些不是。

当我们修行善法时,我们不想被嗔恨心损害我们的善心,安忍就是保护自己的心不受烦恼干扰的清净修法,安忍让自己的心清净,处于一种平等观、慈悲观当中,这种安忍才是正确的、合理的安忍。

但是为什么此处说,对烦恼修安忍是应该受到呵责之处?因为当贪心生起时,按理来讲应该强制性的压制它。但如果对贪心修安忍,意味着纵容烦恼产生,让它合理存在,这是不应理的。纵容烦恼的结果是什么?安忍烦恼,不对烦恼进行打击、压制,只能让烦恼更加的强盛,损害自己的清净善心,这并不是修行者想要的结果。因此,修安忍一定要分清对境,损害善心的对境不能修安忍,比如贪心、嗔心产生时,不能对它修安忍,应该对它产生“嗔怒”,当然这种嗔怒是断除烦恼的决心。

“犹忍不嗔彼”:这里的“嗔”字用了烦恼的名称,但不是真实的烦恼,否则因嗔心是自相烦恼,我们对佛菩萨产生嗔心会有很大的过失,但对烦恼生嗔,不会有过失。此处所讲的“嗔”是对烦恼本身生嗔,说明我们有断除烦恼的决心,不再忍受、纵容、放任烦恼,应该尽快产生断除烦恼的决心,不能随顺烦恼,放任、放纵它。反观我们的行为,当贪心产生时有没有对治过,有些人对治一下,有些人根本不对治,这样会使烦恼的力量越来越强大,使我们无法控制,这当然是应该呵责之处。

前面讲到“惑住我心中”,烦恼不住在其它地方,而是住在心中,其实是表达了一种紧迫感、危机感。如果烦恼住在其它地方到我面前伤害我,需要一定的时间,我可以东躲西藏,也许它就伤不了我,但可怕的是它就住在自己的心中,身体到哪里心就到哪里,心到哪里烦恼就到哪里,烦恼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身份中产生。在旁生的心相续中可以产生烦恼,因为烦恼就住在旁生的心中,天人的相续中同样可以产生烦恼,一般人或修行人心中,烦恼也存在。所以,无论变换何种身份,只要是众生,烦恼都会住在你的心中,这就是可怕之处。烦恼为什么能够任意伤害我,因为它就住在我的心中。所以,烦恼可以在没有任何预兆之下随便伤害我。

俗话说:兔子逼急了还会咬人。做为一个修行人来讲,烦恼这样随随便便伤害自己怎么还能继续忍受?不能再忍受。所以,此处讲“非当应呵责”,教诲我们不应和烦恼继续相处,让它继续任意伤害我,而应该产生断除的决心。

噶当派的修行者有很多调伏烦恼的事例:奔公甲格西是一个修行者,有一次他到一位施主家做客,当时施主有事出去,他一个人在房间里,看到墙上挂着一袋茶叶,(茶叶在古代西藏是一种很珍贵的东西,西藏人很喜欢喝茶)他想:如果我要住山的话,山里面好像没有茶叶,现在没有人我可以偷一点回去住山时用。一边想一边就把手伸到茶叶袋里,这时他突然发现自己的心很不好,就突然高声大喊:“抓贼啊!抓贼啊!有人在偷茶叶”。外面的人听到后全部赶来,看到他们的师父奔公甲手伸在茶叶袋里,奔公甲就跟他们说:“赶快把这只手从手腕砍断。”当然他的徒弟没有砍他的手。这个公案说明了什么道理?尊者发现自己的烦恼时没有忍受,而是使用非常有力的对治方法,首先是揭露自己的行为,高喊:有人偷茶叶!这个盗贼不是他人,正是自己.施主回来后,他又让施主把他的手砍断,就说明和烦恼决战的坚定决心。

上师在《入行论广释》中还讲到奔公甲格西另外一则公案:奔公甲格西听说第二天有些施主要到山洞看他,于是想打扫干净迎接施主。起床后,就把房间及供台、佛像、供器都收拾干净,并把水、食子等供品整整齐齐供在佛前。忙完之后他开始观察,这些供品确实非常干净、整洁,于此同时,发现自己陈设这些干净整洁的供品是为了迎合施主,想在施主面前表现自己是个好修行者而做的种种努力,发现自己是在虚妄的心态中,是不正确的发心,于是就从厨房的灶下抓了一把灰,洒在佛像、供品、供台上说:来看吧,这就是真实的样子!

这个故事非常著名,帕单巴尊者听到后说:整个西藏的供品当中,奔公甲的这把灰是最珍贵的。他为什么说这么脏的灰洒在佛像、供品上却是最好的供品?后代的修行者评价说:实际上奔公甲的这把灰,是射向烦恼的利剑,看上去是一把灰,但却是在强烈对治自己烦恼,意义非常深远。这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公案,说明过去的修行者不忍受烦恼,烦恼一产生马上对治。《菩提道次第广论》当中也这样讲,烦恼产生时应该对治:当产生烦恼时站起来走一走,或在三宝前供曼茶、念猛咒,通过这些的方式来遣除烦恼.

最差的修行者也会通过移动身体的方式和烦恼作战。作为一个修行者,首先应该发现烦恼,如果没有发现烦恼,怎么可能对治呢?在发现烦恼后,根据我们修行境界或当下的情况尽量进行对治。

虽然烦恼住在心中任意伤害我们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但从另一方面讲,我们不需要到其它地方寻找烦恼,烦恼就在我心中,要认识它、调伏它也容易。当烦恼随我的起心动念生起时,一旦发现,无论是如梦如幻观、大慈大悲心的修法,还是出离心的窍诀,都能够调伏它。关键是我们需要做一些前期准备,发现烦恼,然后调伏烦恼。不像世间人明知怨敌隐姓埋名,或易容后隐藏在茫茫人海中找不到,不把他消灭就寝食难安,很不踏实。而调伏烦恼这个怨敌不需要那么辛苦,现在已经发现烦恼就在我的心中,随时都可以调伏它。烦恼一产生,就坐下来观心,通过所掌握的窍诀来观察就可以调伏。所以烦恼在心中是件好事。

我们没有认识到烦恼的本性时觉得它非常可怕,如果我们掌握了调伏烦恼的窍诀,它就不可怕了,尤其是戳穿了它的面具之后,了知烦恼的确是一种幻化的本体,没有自性。如果能安住在般若空性的智慧中,烦恼就没有力量。以上观察了“非理作害”的意义。今天就讲到这里。

《入菩萨行论》第42节课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寂天菩萨所造的《入菩萨行论》。

癸二、作大损害:

烦恼对我们的危害非常大。烦恼对我们不单单作了损害,而且作了很大的损害。它对我们作了如此大的损害,以前居然没有发现:无始以来让我感受痛苦的根本原因,就是潜伏在我内心深处的烦恼。随着《入菩萨行论》学习的深入,我们逐步发现烦恼对我们的伤害如此之大,教导我们一定要生起调伏烦恼的决心。

纵使天非天,齐来敌对我,

然彼也不能,置我入无间。

强力烦恼敌,置我入狱火,

须弥若入之,灰烬亦无余。

“纵使天非天,齐来敌对我”:假使说世间所有的人,加上天人、非天都成了我的怨敌,他们所有的力量合起来,也不能把我置入无间地狱。世间有些人很有能力:有权有势,力量也大,如果我在世间有这种怨敌,那是凶多吉少。然而,比世间人力量还大的非天(非天就是阿修罗,阿修罗也是有一定福报的,有很大的神通和力量,他可以和天人作战,而且有时候天人还会落败于他,所以他也不是等闲之辈。由于天人过去修持善法而转生天界,身形特别高大、有光明。在《正法念处经》中,描绘天人和非天作战的情景,讲到天人将大山抓起来,掷向非天的阵营,然后他们使用金刚杵、铁轮作战,他们的力量非常大。)所以,如果非天或者天人成为我的怨敌,我肯定没有活路。假如说所有的天人、非天、饿鬼、旁生、世间人都变成我的怨敌,最多也就是把我抓起来杀掉,或者把我弄成残废,让我受很多的苦刑。但是这种痛苦的时间有限,对我做的伤害也有限,纵然所有众生的力量结合起来——“然彼也不能,置我入无间”:也不能把我置入无间地狱。他们可以伤害我、折磨我,但以他们的力量,绝不能把我引入无间地狱的烈火当中。平时我们认为天人、非天,或者妖怪、鬼怪的力量很强大,非常害怕,但即便如此,他们也不能将我引入恶趣、引入无间地狱,而深藏在我们内心中的烦恼,却能做到。

“强力烦恼敌”:烦恼敌人的力量很强大,从某些角度讲,烦恼的力量甚至超过能够排山倒海的非天、天人的力量,超过所有众生力量的总和。前面讲过,即使所有的人成为怨敌,他们也不能把我置入无间地狱。但是,一个强大的烦恼怨敌,就可以把我置入无间地狱的烈火中——“置我入狱火”。地狱火的温度很高:“须弥若入之,灰烬亦无余”,即便是须弥山遇到了地狱烈火,也马上烧毁连灰烬都不剩。可想而知,地狱火非常猛烈。谁能够让你堕入地狱火中呢?不是天人、非天,也不是世间任何一个怨敌,而是烦恼强敌。一个烦恼就可以让我们堕入地狱,强烈的贪欲心、嗔恨心、邪见等,都可以让我们堕入无间地狱。

此处“狱火”是指最强盛的烦恼,如果是中等的烦恼、轻微的烦恼,都会产生相应的痛苦。三毒、五毒中任何一毒,都能让我们堕入恶趣。平时生一个贪心、嗔心似乎无关紧要,当然如果我们后来经常忏悔、经常修善法,也许还可以清净罪业。但是,产生烦恼后如果没有对治,它的力量一定可以把我们置入地狱火中焚烧。这么强大的火,须弥山遇到也会烧烬无余,而众生堕进去却烧不死,烈火一直焚烧罪人的身体,意味着他没有修行的机会,一直持续不断地感受强烈痛苦,毫不间断。所有众生中,唯有地狱众生希望死,由于地狱痛苦太强烈,所以他很想死,可是死不了,一直要等到罪业完全受尽,才能从地狱中出来。

当众生堕入地狱烈火之后,就会长时间感受焚烧的强烈痛苦,其原因就是烦恼,只有烦恼才具有使众生堕入地狱的力量,天人、非天不可能具有。有时候我们会认为怨敌、天人、非天有让我堕地狱的力量,因为在他们折磨我的过程中,使我产生强烈的嗔心后堕入地狱。天、非天有没有力量让我堕入无间地狱,这需要分析:表面上看来是因为天、非天的折磨,让你产生强烈的嗔心而堕入地狱。但是,堕地狱的真正原因还是强烈的嗔心和烦恼,天、非天不是让你堕入地狱的直接力量。不管天、非天有没有折磨你,只要烦恼存在,它的力量就可以让众生堕入地狱。

为什么佛法强调内观,不强调外在的形式?当然,并不是说否认形式,形式和调伏内心相比,调伏内心更为重要。调伏内心是什么?就是调伏内心的烦恼,让自己的心变得柔顺,堪忍修持善法。佛法的核心精神就是反观内心、调伏烦恼,并不是看外在的相。我们的外表像不像佛教徒、修行者,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已经修持调伏内心的方法,自己的内心是否逐渐趣入了断除烦恼的正道,这是最关键的。

吾心烦恼敌,长住无尽期,

其余世间敌,命不如是久。

前面的颂词主要是说“作大伤害”,伤害的力度很强,是从伤害的程度讲,这个颂词主要是从伤害的时间来讲。

“吾心烦恼敌”:住在我心中的烦恼怨敌。“长住无尽期”:它以无始无终的状态长久住在我心中,而世间中的敌人不可能长命百岁,不可能成为我的长期怨敌。如果在今生中从小得罪他人,假设对方活一百岁的话,也只是在几十年、最多九十多年里成为你的怨敌,在几十年中受他的折磨,也可能在这几十年期间矛盾已得到化解。即便是由于某些特殊业力,今生是怨敌,后世还成为怨敌,但在几世之后情况也会改变,而且每一世的命不是连续性的,中间会有间隔。有时怨敌不一定以怨敌的形象来伤害你,可能变成你的亲人、儿子来讨债;变成夫妻互相争吵让对方受苦;变成你特别喜欢的儿女、亲友,当他痛苦时你会加倍痛苦;怨敌会变成各种形象对你作伤害。但是,世间怨敌的命并不长久,对我们做的伤害也有限。

“吾心烦恼敌,长住无尽期”:烦恼一方面可以任意伤害我,另一方面住的时间特别长。可想而知,烦恼对我们做了怎样的伤害。在世间中,我们感受的所有痛苦都是来自于烦恼。无始以来我们在轮回中堕入地狱、饿鬼、旁生已经无数次;转生为人时各种各样的痛苦都尝过;善趣如天人、阿修罗所有痛苦我们也尝过,所有这些痛苦的根本来自于哪里?根本因就是烦恼,因为烦恼长住在我们心中,所以我们不断地在轮回中漂流。轮回最可怕的一点,就是不断的“轮回”。现在我们是人,后一世有可能是猪、地狱或饿鬼的众生,在轮回中升沉不定地受苦,根本看不到尽头。而且轮回中没有一个真正的安乐之处,全部是痛苦的自性,这一切来自于哪里?来自于烦恼,以烦恼为根本。所以说,我们心中有烦恼的种子作为根本,怎么可能不受到伤害?此处主要是从时间之长的角度来宣讲“作大损害”。

颂词中的意义要认真地观察、分析,以前我们没有真正仔细地分析过烦恼,现在寂天论师引导我们,对于烦恼的自性、本体,怎样对我们做伤害,做了怎样的伤害等,都进行了分析。之后,我们应该认清楚烦恼的的确确不是我们的亲人,它是藏在我们心中的一个强大怨敌,这一点我们通过学习颂词一定要生起定解。通过观察分析、思维,更深刻地留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只有这样的心态,才可以逐渐产生一定要消灭烦恼的决心,而且在消灭烦恼的过程中遇到任何痛苦都能忍受。

癸三、教戒切莫依止烦恼:

既然烦恼有如此大的伤害,我们一定不要依止烦恼,如果依止它,会更加受到伤害。

若我顺侍敌,敌或利乐我。

若随诸烦恼,徒遭伤害苦。

如果我随顺世间的敌人,他还有可能利乐我,如果随顺烦恼敌人,只有遭受他的伤害,所以千万不要随顺烦恼。

比如我和张三以前因为某事成了怨敌,互相怨恨对方,都想找机会报复。但如果自己开始主动地迎合他,顺随他,对他百般承事,给他做很多事情,经常赞叹他,逐渐他也会改变对我的看法。因为众生都是互相观待的,心和心之间也可以相互影响。如果你对他有很强烈的敌意,他也能够感受到,两个人之间都有强烈的敌意,这种敌意就会越来越深,越来越广大。如果有一方主动地撤销敌意,并迎合他、供养他、承侍他,真心诚意地对待他的时候,他也会感受到你的诚意,他也可以尽他的力量饶益你。世间当中这种化敌为友的事例层出不穷,关键是很多人不愿意主动地放弃敌意,一直把对方看做怨敌,这样就很难化解怨仇。但是,如果我们一再随顺烦恼,烦恼怨敌无始以来都在伤害我们,今生中还在伤害。比如生起贪心后随顺它,随顺贪心发展、壮大,它会对我们怎么样?会不会因为随顺了烦恼,它就利乐于我?随顺烦恼它不会利益我,只有饱尝遭受伤害的苦果。越随顺烦恼,烦恼越强大,烦恼越强大,感受的痛苦也越强大。因为烦恼是一种自性罪业,越随顺它越强大,自性罪业越猛烈,我们受到的伤害也越强大。同样,当我们产生嗔恨心时随顺它,会让它壮大起来,这时如果我们的嗔心越来越强大,自己要感受的伤害也越来越强大。所以,此处讲我们不能随顺烦恼,不能依止烦恼。

我们一定要把烦恼当成了义的怨敌,绝对要斩草除根,绝对要从根本上消除烦恼,不但要消除现行的粗大烦恼,还要把烦恼种子从根本上完全消灭掉。当然,从一般的世间修法是绝对不可能断根的,真正断根的修法只有空性,通过观察一切万法无自性断除烦恼。现在我们只是认识烦恼,做好和烦恼作战的准备、加行,然后我们就要真正踏上调伏烦恼的路途。

下面寂天菩萨会告诉我们,踏上调伏烦恼的路途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痛苦,我们应该怎样面对这些痛苦。本课就讲到这里。

《入菩萨行论》第43节课

现在学习第四品不放逸,不放逸是修行菩萨道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无论修学任何善法,都需要具足不放逸。不放逸是修法的根本。放逸会使心处于散乱、不知取舍的状态,失坏修行者的身份;只有处于不放逸、谨慎取舍的状态中,才可以提醒自己哪些事情应该做,哪些事情不应该做;哪些应该想,哪些不应该想。

在学习佛法的过程中,首先要尽量多听闻、多学习,才能了知取舍之处。如果没有学习《入菩萨行论》,就无法了知本论所讲的佛法精要和修行方式,进而无法生起由闻慧和思慧所引发的殊胜定解。没有定解,观修时就没有所缘境。没有闻思修,怎么可能无因无缘地从轮回中获得解脱?任何一种果法,都必须依靠因缘的累积而获得。从轮回中获得解脱果,也必须具足因缘,此因缘就是闻思修。如果圆满具足听闻、思维、修行,就可获得解脱,不具足或部分具足,想要获得解脱果是根本无法承办的。

现在我们处于因缘法中,我们要牢记,世界上任何事的出现,都是某种因缘累积的结果,无论是好事还是坏事、痛苦还是快乐、解脱还是轮回,这些果法、现象的出现绝对不是无因无缘的。解脱者有解脱的因缘,轮回者有轮回的因缘。比如:轮回中堕入地狱的果报已经出现,一定是圆满具足了堕地狱的因缘。我们要成为一名修行者、解脱者,必须要让解脱的因缘圆满。修学佛法离不开因缘,如果我们百分之百地相信“缘起”,就会尽量圆满安乐的因缘、解脱的因缘,尽量避免堕恶趣的因缘、轮回的因缘。

因缘和果法之间的关系,佛菩萨在经论中讲得非常清楚。如果想要解脱,出离心是一大要素。有了出离心,轮回的因缘就相对中止了。虽然中止了新生的轮回因缘,但不代表也中止了相续中以前的因缘,所以,要进一步修持更伟大的菩提心、空性慧等一切善妙的因缘。如果今生中完全具备、圆满这些因缘,就会在今生中获得解脱果;如果在后几世中具足这些因缘,就会在后几世中获得解脱果;如果一直不修持,不具备这些因缘,我们就会一直轮回,不会无因无缘获得解脱。调伏烦恼、修持菩提心,一定能圆满解脱因缘。

我们现在所学的法,都属于因缘法,绝不可能无因无缘地显现某种现象、某种果。掌握“因缘法”,对佛弟子、修学者来讲相当重要。自己所做的任何事情只会成熟在自己身上:你做的所有解脱道的事情,只会成熟在你身上;你做的种种违背因果的事情,也会成熟在你自己身上。通达此理,我们会非常小心取舍、精进修行,不再需要旁边有人督促:“你今天必须要修这个法、那个法”,或者:“你今天必须要精进……”。因为你诚信因缘法,深知不论什么因缘,哪怕一个小小的善因善缘,也会成熟安乐果;一个小小的恶因恶缘,也会带来痛苦,成为修道的障碍。

无始以来,我们沉陷于烦恼深重的状态中,就是因缘积累的结果。我们要调伏烦恼,不让烦恼出现,必须要具足调伏烦恼的因缘,所以我们要认识烦恼,修持断烦恼之道。如果因缘具足,果不可能不出现。但是,如果眼高手低,只想着解脱道如何快乐,佛成道之后如何显神通,而完全忘记佛菩萨在因地时如何修持,这就错了。佛菩萨为我们留下了很多传记:如佛陀的传记,八大菩萨的传记,还有汉地、藏地、印度等高僧大德修行的传记,虽然我们喜欢看他们修行获得的成就和度化众生的事迹,但更应该看的是他们修行的历程,也就是看他们怎样累积解脱因缘的过程。

在米拉日巴尊者传记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所累积的成就要素:首先具备了坚不可摧的信心;其次,具足了调伏内心的窍诀,掌握了大手印;也具足了修行窍诀的要素,不屈不挠地精进,他的精进从未丢弃过,这些因缘都具足后,一生成就绝对是理所当然的事。所以,现象的发生一定是因缘累积的结果。其他祖师的传记没有一个不是这样的。

《白莲花论》中几乎没讲佛陀成佛后如何,大量篇幅所讲是佛陀因地时如何修行的事。为什么要讲因地时如何修行?因为因地最重要,是累积成佛因缘的过程。这对我们最具有启发意义,一方面要对佛果产生信心——看佛陀成佛后的事迹,引发我们对成佛的信心;另外也需要看佛陀成佛之前做了什么。在佛经里,佛陀不仅宣说如何发出离心、菩提心,如何修持“般若”等修行方式,还宣讲了自己如何修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禅定、智慧六度,有很多的公案我们可以参考。我们除了看精彩故事之外,还要看故事里讲述的怎样修行的道理,后学者应挖掘出内在的启示。

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初学者修学一段时间后,如果没有出现任何改变、任何验相,会觉得修学佛法没有用处。但我们应了知佛果是极为殊胜的,它需要累积广大的资粮,绝不是随便修持几天就可成就,没有投机取巧的机会,不是佛菩萨更眷顾谁的问题,佛没有偏袒任何人。佛开出修行的药方,方法是相同的,关键要看谁认真执行了,谁努力累积了成熟的因缘。因缘成熟,果就会出现,如果在此过程中投机取巧,只是做形象上的修行者,佛菩萨说这无有意义。但也不是完全没有一点意义,而是说相似的、形象上的修行,对圆满成就的因缘没有真实意义。

作为修行者,应该脚踏实地、老老实实地积聚这些因缘,其他人没有办法帮助我们,只有自己老老实实地去圆满一个又一个的要素,圆满一个又一个的因缘,这样才会落实在自相续中,即便不求任何果位,果位自然会出现,如果因缘不成熟,即便天天想得到果位也不会出现。虽然是很简单的道理,但也关系到佛教深刻的内涵,只有真正懂得“因缘法”,知道不论什么事情:成为世间人、伟人、小乘行者,乃至菩萨、佛,无一不是因缘累积的结果,只不过是因为他们的因缘不同,不同的因缘决定不同的结果,但没有因缘绝不可能有结果。我们要成佛、要度众生,这种想法固然好,但我们要反问自己:我现在是在积累度众生、成佛的因缘吗?我们做因缘是随随便便地做,还是很认真地做?只有这样问自己,才会反观自己修行到底怎样。我们在调伏烦恼、修菩萨行的过程中,要牢记这一点。

现在有些人在修持佛法或皈依三宝、皈依大乘之后,想马上出现好的现象:身体健康,风调雨顺,家庭和睦……,如果没有出现这些结果,就觉得佛法不灵、不管用。佛法并不是法术,佛法讲的是因果规律,怎样圆满缘起的方法。所以在皈依三宝、学佛之后,相续中的烦恼、习气还很多,只做表面上的皈依和修持就想有很大的转变是不可能、不现实的。

我们在世间做任何一件事,没有成功之前都会遇到很多违缘、障碍,但无论如何会继续下去,因为我们知道要成就一件大事,总会有违缘出现,所以会忍受一切。同理,修学佛法是趣入解脱的大事,它具有安乐的自性,远远超胜世间中的任何一种大事业,因此,需要很大的福报和长期修行。在此过程中,如果身体出现不适,家庭出现问题,工作出现不顺利,都是很正常的事情,这并不是佛法带来的问题,而是因为我们无始以来就具足这些因缘。现在虽然学佛,可我们还是凡夫,并不是一学佛马上就成为圣者,我们相续中的烦恼还存在,这需要通过不断地修持,逐渐改变自相续,有了这种心态就会有长期修持的决心。反之,觉得皈依了三宝、学了佛法,就应该给我们带来一切的快乐,如果出现一点点违缘、障碍,就认为佛法不好、不灵验……就放弃学佛,这对佛法本身不会有伤害,但对自己是很大的损害,因为佛法告诉我们如何取舍及很多正确的道理,如果坚持修下去就会得到很大的利益,如果放弃就等于放弃此利益,从这方面讲,有很大的伤害。这种伤害不是佛法对您有什么惩罚:不是你不学,佛就不高兴,会惩罚你;学了,佛就很高兴,给你奖赏,赐你吉祥,并非如此。

在修学佛法过程中,不管是长期修学者还是初学者,都要把这个问题仔细地思维清楚,这样我们就会坚定决心,继续修持佛法,纵然遇到任何危险,再多的违缘,我们都有战胜它的决心。

壬二、作意烦恼非为所依:

无始相续敌,孽祸唯一因,

如久住我心,生死怎无惧?

为什么说烦恼非为所依之处?我们继续讲烦恼对我们的过患,对我们的伤害,然后我们就能够了知烦恼不是我们的所依之处,以后不能再依靠它。不但不能依靠烦恼,而且根本不能够与它共存,如果与它同在,感受到的只有痛苦、恐惧而已,不会有任何的安乐。

第一个颂词:如果不消除烦恼的话,在轮回中一定只有痛苦、只有恐惧,第二个颂词:如果烦恼住在我心中,就不会有真实安乐可言。

“无始相续敌”:“无始”是指时间特别长,通过我们的分别念已经无法找到开始,佛陀为了避免我们做无意义的追寻,所以佛陀就说“无始”,无始以来就是这样。因为每个人的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即便知道答案,对我们修行也没有任何帮助。还不如告诉我们:现在就调伏你的心,不管烦恼的起始时间,如果现在能够中止烦恼,以后就不会再烦恼。佛陀在很多教言中说:我们关注心的当下,关注怎样截止烦恼流,这是现在我们应做的事,而寻找烦恼的开始,对我们修行者没有任何意义。佛陀打了个比喻:一个人在战场上被毒箭射中,他最应做的事情是什么?应该马上请医生把箭拔出来,疗毒、疗伤。这是他现在应做的事,而且是正确的事,因为他的时间不多,没有耽误的资本,但如果伤者不做正事去而观察箭是谁射的?箭的竹子从哪里来的?铁的箭头是谁做的?毒从哪里来的?想要把这些问题搞清楚,还没搞清楚就死了,所以不必要做没有意义的事情。

我们的时间,相当于战场上被毒箭射中的人一样,时间已经不多了,应该把有限的时间放在断除烦恼上,把烦恼毒去除,如果我们舍本逐末,去寻找烦恼的来源到底是怎样?有多久?这些问题我们根本无法得知,即便找到了又怎样?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应该抓紧时间调伏烦恼。佛经中经常讲的“无始”就是这个意义。

“无始相续敌”:从无始以来,相续不断地伤害我们的怨敌。“孽祸唯一因”:唯一的因就是烦恼,任何一个痛苦,任何一种伤害,都是由烦恼发动的。我执、我爱执,还有贪、嗔、痴等方面都归属在烦恼中。如果这些孽祸唯一的来源长久住在我心中,“生死怎无惧”?我在轮回中怎能没有畏惧?怎能不害怕轮回而兴高采烈、无忧无虑安住?

这是引导我们思维:我的相续中还盘据着一条烦恼毒蛇,无始以来经常伤害我,心中有这条毒蛇我怎么能高兴得起来?假如我们在家里发现一条毒蛇,乃至于没有把它赶出去、没有亲眼看到它消失之前,我们不可能有安乐,不可能不畏惧。同样,我们内心中长期居住着一条烦恼毒蛇,又怎么高兴得起来?以前根本不了知事情的真伪,天天无忧无虑地过日子,没把修持佛法当做重要的事情。

如果有人想:我情愿不知道,这样还可以有好心情,可以无忧无虑地生活。但现在学了这个颂词,我知道内心有烦恼后,就开始恐惧,再也高兴不起来,所以还不如不学习。这个想法是错误的,不管你知不知道,烦恼怨敌都会一直存在我们心中,并对我们做伤害,与其视而不见,麻痹自己,还不如早点对治它,否则我们会长期感受地狱、饿鬼等痛苦。所以知道内心中存在着烦恼怨敌,烦恼毒蛇,也知道所有痛苦、迷惑都是它引起,以后会带来更多麻烦,因此,现在必须发现它、对治它、与它作斗争。这样,短期内似乎不快乐,但早发现、早对治,就不会无终止地感受它的伤害。为此,我们不能假装它不存在,还在兴高采烈地生活。所以与其假装它不存在,还不如现在主动对治它。此处主要是讲如果心中有烦恼,在生死轮回当中不可能“无惧”。下面讲只要烦恼在我们心中,就不可能有真实的安乐可言。

生死牢狱卒,地狱刽子手,

若皆住我心,安乐何能有?

“生死牢狱”:“生死”就是轮回。整个生死犹如牢狱一样,关在牢狱中的犯人是不会有安乐的,有些牢狱很狭窄、很潮湿,条件非常不好。但据说有些国家的监狱条件很好,什么设施都有,即使设施好点,也许痛苦暂时少点,但无论是设施好的监狱,还是不好的监狱,都有一个共性:没有自由,没有自由是共同的痛苦,这是毫无疑问的。只要有牢狱,里面的犯人是没有自由的,暂时的一点点安乐,相对于失去自由来讲,不算是真实的安乐,因为有了自由才有真实的安乐。

整个生死轮回就像一个大的牢狱,众生就像牢狱里面的犯人,能不能从牢狱中出去,关系到众生有没有真实的安乐。住在牢狱中是没有真实安乐可言的,如果能从牢狱中出去,就可以获得真正的自在。烦恼犹如狱卒,像监狱中的看守,时时刻刻盯着里面的犯人,不让他们出去,限制他们的行动。把整个生死轮回比喻成牢狱,我们能不能获得真实快乐?能不能获得自在?就看你能不能真正从生死牢狱中出去,如果烦恼住在我心中,让众生没有办法从生死牢狱中出去,一直关在生死牢狱中,怎么有快乐可言?“安乐何能有”?

监狱大概有两种:一种是比较苦,环境不好,天天还要挨打、受折磨;另一种条件好一点。这就相当于生死牢狱——六道轮回中的善趣和恶趣一样:恶趣的众生,它的牢狱就很痛苦,比如:地狱、饿鬼、旁生,天天受苦,没有快乐;人道、阿修罗道、天道相当于条件好的监狱,有一些安乐。尤其是天道,快乐还比较多、比较明显。但六道众生有个共性--都没有出轮回,都没有真正得到身心自在,这是什么原因?其实每个众生心中都有狱卒在把守,也就是都有烦恼。如果不调伏内心中的烦恼,“安乐何能有”?怎么可能有安乐可言?虽然暂时在天道中、人道中有一点安乐,但这种安乐没有脱离轮回,还没有获得真正的自在,怎么可能是真实的安乐呢?不可能是真实的安乐。

轮回中充满苦苦、变苦、行苦,三苦周遍整个轮回。弥勒菩萨在《宝性论》中讲:整个轮回就象不净室一样,不可能有香气。佛陀在经典中讲到:整个轮回犹如针之尖。就象缝衣针的针尖,处在针尖上面,怎么可能安乐?还有些经典中讲:整个轮回犹如罗刹洲一样。布满罗刹的罗刹洲,怎么可能有快乐可言?绝对不可能有。所以“生死牢狱卒”住在我心中,不可能快乐。还有“地狱刽子手”——在地狱中的牛头马面,把众生用刀叉叉起来,扔到铁锅、油锅里,抛到利刀铺满的道路上,使他们感受各种痛苦,他们是负责行刑的刽子手,他们不消失,苦没有办法消失,而地狱刽子手住在我心中,地狱刽子手是谁?就是烦恼,如果有了烦恼就会堕地狱、就会受苦。其实堕地狱受苦完全是自己心中的业变现的,这些刽子手是从烦恼的因缘而来,如果没有烦恼,不造业就不会堕地狱。

烦恼就像刽子手,经常给我们施予痛苦,现在“地狱刽子手”--烦恼一直住在我们心中,怎么可能有安乐?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烦恼,这个烦恼如果不提早调伏,地狱的痛苦迟早会显现。犹如刽子手一样的烦恼就住在我心中,随时可能爆发,我们处在这种环境中,是不可能有安乐的。

我们一定要认真地思维,如果不调伏烦恼,只有死路一条;如果从现在开始修持调伏烦恼之道,绝对有希望、有机会从轮回中获得解脱,真正跳出生死牢狱,完全摧毁整个地狱,杀死刽子手,不让他再去伤害众生。如佛、菩萨,祖师大德,他们通过修持调伏烦恼之道,已经成功地从轮回的生死牢狱中越狱,完全超离了轮回,不但自己解脱,并且留下了从轮回中获得解脱的道理。就像在牢狱中成功越狱的犯人,为后人留下了越狱的方法,后人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越狱。甚至还有很多佛、菩萨的化身,纷纷化现到我们身边,亲自带领我们去修持超越生死牢狱的解脱之道。就像上师、善知识,他们早已脱离轮回,但看到生死牢狱中的苦难众生,没办法忍受他们的痛苦,便化身成人的形象、与我们相同的样子来到我们身边,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告诉我们解脱之道。

所以,现在我们不管是直接在上师面前听闻佛法,还是通过光盘听闻,都是在学习怎样从生死牢狱中脱离的方法,正如《入菩萨行论》这部殊胜的论典,就是告诉我们怎样从生死牢狱中脱离,怎样彻底摆脱地狱刽子手的殊胜方法。

关键要看自己:第一、看我们愿不愿意从牢狱中脱离。当真正了知轮回的痛苦后,没有人不愿解脱。只不过有时被轮回假象迷惑,觉得轮回没有痛苦,没有出离的必要,其实这是对轮回的本性不了解。就如以前佛经中记载:商人被黑风吹到罗刹洲,罗刹女变成美女,和商人结婚、生子,拥有很多的珠宝,商人们觉得罗刹洲很快乐,没有出离的必要。但他们不知道这是圈套,如果有新的商人到来,罗刹女就会把以前的丈夫吃掉,其实他们时刻处在危险、痛苦中,但他们并没有发现真相,而被假象迷惑,觉得没有解脱的必要。所以现在众生不观察,也会觉得轮回很舒服、很快乐,家庭幸福,物质丰富,没有出离的必要,实际并不是这样,这只是假象而已。我们应该了知真相,要希求出离轮回。

第二、相不相信出离轮回的教言。如果我们真的想从轮回中解脱,就会对能帮助解脱轮回的教言感兴趣,这时才会认真地学习、分析、观修《入菩萨行论》中的殊胜教言,依此修持,即可解脱,否则将会继续流转轮回。

前面描绘了烦恼的可怕,之后,我们要逐渐生起断除烦恼的意乐。

辛二(生起断除欲乐)分三:一、披上断惑盔甲;二、莫因痛苦而厌倦;三、坚持不懈对治烦恼。

“披上断惑盔甲”:指发誓愿,是说自己发起誓愿:一定要断除烦恼,不被违缘所转。因为战士披上铠甲之后,他在冲锋献阵时,才不畏惧刀剑。现在和烦恼作战的过程中,也需要盔甲---发起殊胜誓愿,发誓一定要断除烦恼,这个决心很重要。

乃至吾未能,亲灭此惑敌,

尽吾此一生,不应舍精进。

乃至我还没有亲自灭掉烦恼之前,尽我一生,绝不应该舍弃精进。

我们要把断烦恼作为此生中的首要目标,烦恼一定要自己亲自灭除,因为烦恼是自己的。佛陀、上师告诉我们灭除烦恼的方法,在修持灭除烦恼的过程中,又给我们帮助和加持,但是主因仍然是自己。有人说:“反正佛菩萨、上师悲心大,我不修法,他们也能超度我。”可是如果自己没有善根,不具足被超度的因缘,即便是超度之后,该修持、该断烦恼,还是要自己去做。超度不是随随便便的,福报很大、自己修持的人,超度很容易;如果烦恼深重,超度就很困难。断烦恼,主因是自己,所以一定要发愿断除,乃至没有亲自灭掉烦恼怨敌之前,一定要精进。

精进的时间是“尽吾此一生”,乃至有生之年中,不应该舍弃精进认真修持。断烦恼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的事情,而是乃至未灭烦恼之前,用一生的时间、一生的精进、一生的努力进行修行。不能修持一两天或几个月、几年没有效果,就疲厌、麻木了。众生有惰性,想很快看到效果,如果没有效果,就说修持没有什么用。但有些大事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看出效果的,不像刀一砍马上出血,立刻见到效果。要断除无始劫来的烦恼,和自己的心基本成为一体的这个烦恼,(当然,烦恼和心不可能真正成一体,但这里说它的影响力之深。)把烦恼的势力从强到弱逐渐减化,最终从心上分离掉,不太容易,但不是不可能,而是必须付出很多努力。虽然也有一生成就的方法,但此处说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所以要“尽吾此一身,不应舍精进”。如果此生中能够灭掉烦恼,那就一生精进;如果此生不能灭掉,进入后生也不应该舍精进。只要烦恼存在一天,就给我们带来危害,因此今生中没有灭掉烦恼,后世还要继续修持,乃至彻底灭掉为止。我们发下这个誓愿非常重要。

修学佛法应该有正确的观念。修习佛法不是修持之后能给我带来一些安慰、快乐等,而是让我们觉悟,觉悟的同时烦恼必定消除。觉悟和消除烦恼是两面,一个是证,一个是断。断了烦恼不觉悟不可能,觉悟时不断除烦恼也不可能。所以我们要认清:学习佛法最大的利益是什么?不要认为它是让我发财的捷径,或者得到快乐的捷径,这都是没有了解真正佛法的内涵。当然,如果你行持佛法中的善业是可以发财的,后世也能得到很好的结局,但这不是佛法最主要的目标。它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帮助众生灭掉烦恼,告诉众生灭掉烦恼的殊胜窍诀。短期发财和真正灭掉相续当中烦恼的目标比起来,根本不值一提,所以不能为了眼前一点小利,放弃最主要的大利。所以灭除烦恼、终极的自在或觉悟,才是我们修学佛法的真正目标,这是共同说法。从大乘不共说法而言,是为了度化众生、利益众生为目的,实际上只是不同的侧面。所以说尽此一生不应该舍弃精进。

于他微小害,尚起嗔恼心,

是故未灭彼,壮士不成眠。

和世间上的嗔心对比,世间人“于他微小害,尚起嗔恼心”。“微小害”不能理解成别人瞪你一眼,或者踩你一脚,而是世间当中给你造成的伤害:可以是一般的、普通的伤害,也可能是很大的伤害。比如:杀害了你的家人或者侵吞了你的家产,尽管看起来是很大的伤害,但和整个轮回的痛苦相比,可以理解成微小伤害。但不管是广义上的微小害,还是真实的微小害,既然对众生做了微小的伤害,尚且生嗔恼心,比如:没学过安忍的人,心相续很狭隘,容不下任何事情,乃至没有报复对方,没有真实消灭对方之前,这个所谓的壮士、英雄,夜不成眠,辗转反侧,只想着使用怎样的计策去伤害对方、报复对方;头脑聪明的人,设连环计,一步步去报复、伤害对方;有些人没有计划,躺在床上妄想:对方如果死了最好,吐血了最好,或家人全部死光最好,发一些毒誓、念毒咒。不管怎样,他们一定会在没有消灭对方之前,不停的报复。这个比喻是说:既然世间人在给自己造成小伤害的怨敌没有消灭之前,他都这样夜不成眠,更何况无始以来的相续中的怨敌、一直伤害自己的怨敌,在没有亲自把这个怨敌消灭之前,怎么可能安心睡觉?怎么可能快快乐乐地生活?我们有这么大的怨敌没有消灭,是很难快乐安心地生活的。

这个时候我就要想:怎样一步步消灭烦恼,应该有计划。从修道次第的角度来讲,第一步消灭粗大的烦恼,必须要通过出离心的教言,通过修四厌世心,把最粗大的贪着轮回的烦恼压制住;然后修菩提心再把微弱的我执、我爱执的烦恼压制住;然后最细微的分别念,通过空性来对治。定完计划之后,就要实践这个计划。首先要认认真真修四种厌世心,修持四加行,让内心当中产生强烈的出离心。有强烈的出离心,对世间上的很多事,比如发财等就不会有兴趣。慈城罗珠堪布在《慧灯之光》中讲到:所谓的出离心是指即便拥有很多的财富,因为了知无常,假如下一刹那让你放弃掉,你都没有什么执著,当有这种心态时,就有了出离心。修出离心的人,可以有很少的财产,可以很穷。富裕的人,也同样可以具有出离心,拥有很多财富的同时,只要不贪著,随时可以放弃,有强烈的无常观,这也是有出离心。有了出离心后,就不会贪著世间,有就使用,没有就放弃,对粗大欲妙的执著很小。然后进一步去修持菩提心,打破我爱执,再通过修持空性的方式一步步修,内心中烦恼及烦恼的种子习气,逐渐可以完全消灭。要制定这样的修行计划,如果没有这个计划,乱修或者根本不知怎么对治,不去实践,烦恼还是很难对治的。看一看世间上的人,对微小的伤害都夜不成眠,而对于烦恼这么大的怨敌,我们怎能没有一点精进?应该要有精进心,所以要披上断惑的盔甲。

本课就讲到这里。

《入菩萨行论》第44节课

现在我们继续学习,对于断除烦恼要有强烈的意乐心。

壬二(莫因痛苦而厌倦)分三:一、观察所断之罪过而不厌倦;二、观察对治之功德而不厌倦;三、观察自己承诺而不厌倦。

厌倦就是对修持断烦恼有厌烦心,不想再继续下去。“莫因痛苦而厌倦”:在断烦恼的过程中,会产生各种痛苦,有时来自外境,有时来自内心;有时来自同行道友间的麻烦,有时来自外道的麻烦;有的是财富上的,有的是精神上的。但不要因为遇到了痛苦,就厌倦修行之道。口头说不厌倦是不够的,此处三个科判从三个侧面,告诉我们怎样才能不厌倦。

癸一、观察所断之罪过而不厌倦;

所断的罪业必须要断除,不要因为受到短暂的伤害就生起厌倦心。可以通过下面的思维来断除。

列阵激战场,奋力欲灭除,

终必自老死,生诸苦恼敌,

仅此尚不顾,箭矛著身苦,

未达目的已,不向后逃逸。

此处用战场比喻学习佛法应该具备勇敢之心:在冷兵器时代,人们使用刀枪剑矛互相刺杀,在激烈战斗的战场上,对方都想要奋力灭除怨敌。但怨敌自性是什么?“终必自老死”:即便你不杀他,几十年后他也会自然死亡。“生诸苦恼敌”:怨敌的烦恼也很深重。在激烈的战场上奋力想要灭除的怨敌,不过是一个个会自然老死,同时也被重重烦恼所折磨、困扰的可怜对境。灭除这样的怨敌自己尚且不顾“箭矛著身苦”,在冲锋时不顾如雨的弓箭射过来,犹如树林一样的长矛往身上刺,即使负伤也根本不在乎,乃至没有消灭对方之前,根本没有退却的心。上过战场的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在没上战场前,都很怕死。但真正上了战场后,在那种环境中,就一心一意想把对方置于死地,尤其看到自方人被打死后,更激发了拼命之心。

战争一方面是非常恐怖的,是让人受苦的自性,然而此处的重点是:如果激发出斗志后,根本不会管这些痛苦,并不是弓箭、长矛伤身不痛,而是旺盛的斗志支撑着他,虽然很痛,但决不逃跑。这个比喻告诉我们,修行者应勇于面对烦恼。

况吾正精进,决志欲灭尽,

恒为痛苦因,自然烦恼敌。

故今虽遭致,百般诸痛苦。

然终不应当,丧志生懈怠。

世间人为了没有意义的事情,尚且如此勇敢、精进,何况我正在精进、决志要灭尽恒时成为痛苦之因的自然烦恼敌。

“恒为痛苦因”:是说成为痛苦因的时间很长,并不像前面颂词所讲的怨敌,他是终必自然老死的自性,此处要灭掉的是恒时成为痛苦之因的“自然烦恼敌”---自性烦恼这个怨敌,它是苦恼的来源,是不会自然死亡的。要灭掉这个强大的怨敌的话——“故今虽遭致,百般诸痛苦”,我们应该像前面的战士那样,激发起斗志,一旦从内心深处激发起和烦恼决战的斗志,就会产生百折不挠的心态,所以“故今虽遭致,百般诸痛苦”,虽然我们在和烦恼作战的过程中,也遭致了百般痛苦,就像前面所讲战场上的“箭矛著身苦”。假设现在我遭受了各式各样的痛苦,各种违缘集于我一身,“然终不应当,丧志生懈怠”,但我也终究不应丧失斗志,要坚定与烦恼斗争到底的决心,不应该丧志生懈怠心。世间人为了消灭怨敌,根本不管自己是否受伤、是否丧命,只是一心一意想要消灭对方。那么作为一个修行者,更应该激发起与烦恼抗争的决心,只有这样,遇到痛苦也绝对不会丧志懈怠。

下面讲米拉日巴尊者的公案。尊者想要去求正法,修持殊胜正法时,开始遇到很多痛苦,当然有以前造业的原因。上师马尔巴尊者让他多次修房子,不仅身体受痛苦折磨,心也倍受煎熬几乎绝望,经历很多苦行之后,上师才给他传法。得法后修持的过程中,尊者也遭受了很多痛苦:身上没有衣服穿、口里没有粮食、身下没有座垫,遇到猎人折磨他的身体,很多人对他冷嘲热讽……各种违缘、痛苦都经历了,但我们何曾看过尊者退失一念的决心?从来没有。就是依靠这种决心,精进修持,最终获得殊胜的成就。汉地《高僧传》讲了很多高僧大德的例子。很多高僧大德在修法过程中,经历了难以想象的痛苦,但他们修行的初衷没有变,虽然身心遭受痛苦,但调伏烦恼、修持正法的决心没有变,坚持修行最后获得解脱。

虽然我们和这些修行者的根性、福德相比差得很远,但要想到:他们这种大福报、大根基的人在修法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痛苦违缘,我们没有任何违缘也不现实,关键是在违缘出现时应怎样对治。。违缘能让我们退失道心,所以我们尽量不要让违缘成为退道的因缘,而是要将它转为道用。

比如有人因身体的疾病而激发起修行的决心;有人因其他众生的伤害,激发起对众生的大悲心,成功地把这些违缘转变成修道的顺缘,调伏了烦恼。有时我们想远离一切违缘:身体不要生病、不要破产,不要被人诽谤……这些虽然是生活的违缘,但会不会成为修道的违缘?不一定。关键看我们怎样面对,当现象出现时,如果我们被它打垮,这种违缘不但是生活的违缘而且也成了修道的违缘;如果身心遇到伤害道心没有退失,并因此生起了强烈的精进心,就说明它没有成为修道的违缘。所以,生活上的违缘不一定是真实违缘,有也好,无也好,都无所谓,关键是不要让它成为修道的违缘。修道的违缘不一定是生活不如意,有时生活很顺利、快乐,经常被赞扬,也可能成为修道的违缘。因为当自己顺利、快乐时,很容易忘记自己需要修道;经常被赞扬时,忘掉了自己是个苦恼的众生。所以遇到顺境时,虽然表面上不是违缘,但实际上很有可能成为修道的违缘,这需要详细观察。

此处讲到“百般诸痛苦”,虽然招致了百般痛苦,但是我们应坚持修道,不应“丧志生懈怠”,这就是观察所断的罪过而不厌倦。虽然修道过程中生起痛苦,但我仍然要忍受,不要因为痛苦而厌倦,退失修道的决心。

癸二、观察对治之功德而不厌倦:

对治烦恼有很大的功德,想到它的利益功德,我虽然遇到痛苦,但不厌倦。

将士为微利,赴战遭敌伤,

战归炫身伤,犹如佩勋章。

吾今为大利,修行勤精进,

所生暂时苦,云何能害我?

这里运用比喻和意义相结合的方式来讲。第一个颂词讲到:这些普通的战士为了成为英雄,为了军饷、升官等小小的微利而奔赴战场,在与敌人交战的过程中,受了伤。战争打赢归来时,他会向家乡人或战友炫耀身上的伤口,以此作为炫耀的资本,就好像伤口是他佩带的军功章一样,(经常看到很多军官、军人在出席某些会议时,佩带很多军功章,他们觉得军功章是自己的庄严。)这无外乎是想让别人认为他英勇无畏,很勇敢、很英雄,这是世间的做法。

“吾今为大利”:前面讲将士为微利,现在我是为了成佛利益众生,为了这种广大的利益“修行勤精进”,精进修行断烦恼之道。在此过程中,所生的暂时苦“云何能害我?”世间人为了让别人认为自己是英雄而炫耀伤口作为庄严,我们现在和烦恼作战的过程中,暂时的痛苦又怎么会害我?关键就是心态,我们也可以把遇到的痛苦作为庄严,不能被暂时的痛苦吓倒,不能因为修行有痛苦就退失。

米拉日巴尊者也有这种庄严。传记中讲到:冈波巴尊者在米拉日巴尊者那里学佛法圆满后离开时,米拉日巴尊者去送他,过一条小河时,三次把他招回来,说有个很深的窍诀,冈波巴尊者返回来之后,他又说这个窍诀实在是太深了,算了还是不传了,最后一次时,他说:这个窍诀如果不传给像你这样的行者,就再也找不到人了。他就把身上的衣服撩起来,整个屁股上全是长期在岩石上打座留下的厚茧,他说:这个是我最好的窍诀,任何人都没有教过。冈波巴尊者看了之后,生起了像一定要像上师一样精进修持的决心。这些疤痕就相当于调伏烦恼的过程中的勋章、庄严。屁股上的伤疤有什么可以炫耀的?那是长期的打座观修调伏烦恼留下来的纪念,相当于修行人的庄严。米拉日巴尊者为了修行受了很多苦,但他就没有被痛苦击倒。

作为我们,这么大的痛苦今生不一定遇得到,如果一个人心志很强,大苦也不会造成伤害;如果心志很弱,小苦亦可把他击倒。作为修行人,不能过于脆弱。我们凡夫人内心中充满了烦忧和迷惑的种子,要从零开始修持,没有痛苦绝对不可能,我们要正视这个事实,修行当中一定会有痛苦,绝对不可能一帆风顺。有了这种正确的观念后,遇到痛苦时,我们要面对它、战胜它,不要让痛苦成为修道的违缘。

“所生暂时苦,云何能害我?”这是自信的口气,一种骄傲的口气:我是一个修行人,暂时的痛苦怎么可能会害我?有了这种气度我们就可以面对痛苦,不管是身心上,还是外境上的痛苦,我们都不会忘记自己修道的决心;有了这种气魄,我们就可以在修道的过程中战胜一切苦难,真正成为一个好的修行者。

今天就讲到这里。

《入菩萨行论》第45节课

寂天论师所造的《入菩萨行论》,宣讲的是帮助立志成佛度化众生的菩萨,修持菩提道的精要“菩提心”。

从第一品到最后一品都是帮助我们生起菩提心,同时断除我爱执,因为在修菩提心过程中假若我爱执不减弱、不消失,那么所有的修法都将被我执而转,这样的修持还是在走轮回的老路,只是在表面上发菩提心,修持佛道。在发菩提心过程中,如果没有断除我爱执,所修持的菩提心等善法,很可能被我执所利用,变成增强我执、增强轮回庸俗心的因。因此,在力争使内心产生殊胜菩提心的同时必须要断除我爱执,要配合颂词的词句、意义来观察,哪些是教导我们断除我爱执,哪些是引发我们利益有情、追求佛道的殊胜意乐。只要了知生起菩提心、慈悲心的同时,也要着重修持断除我爱执的修法,这就抓住了核心纲要,学习《入菩萨行论》就有了目标。

无论发利他心,还是修菩提道中布施、持戒等六度的修法,都要抓住这两个主要核心:一方面要去除我执,一方面要产生利益众生的殊胜菩提心。利益众生的菩提心产生时,相续中就没有我执了。通过殊胜的修法灭除我执,一定也能对众生产生慈悲、爱护和救度之心,这二者之间是一法的两面,如果修菩提心的过程中,围绕我执而转,真正的殊胜菩提心不可能生起。

从第一品到第四品,主线就是围绕这个前提展开宣说。

第四品按六度的修法来讲,是属于持戒的一部分。守持菩萨戒是整个菩提道的根本,如果我们能够守持清净的菩萨戒,就是在修持圆满的菩萨道,菩萨道获得清净,很快就能够获得殊胜的佛果。

第四品主要是让我们谨慎取舍,安住在不放逸的状态中。现在学习的科判是:“谨慎所断烦恼”。前面讲到对治烦恼过程中,有三个科判:“披上断惑的盔甲”,“莫因痛苦而厌倦”,“精进不懈对治烦恼”;现在讲到第二个科判:“莫因痛苦而厌倦”,其中又分了三个科判,现在讲第二个科判“观察对治之功德而不厌倦”。

对治烦恼有很多殊胜利益和功德:可以将我们从轮回的漩涡中解救出来;也能让我们相续中的菩提心获得清净,让我们菩萨行获得清净;还可以帮助我们战胜无始以来的轮回习气等等。所以,我们在对治烦恼过程中,遇到一点点的痛苦不能退却,应想到它的利益,尽量使自己不产生对修道的厌倦心。

按理说,我们应对轮回产生厌倦心,因为整个轮回的自性是由苦苦、变苦、行苦组成,我们在轮回中感受着这三大苦为主的痛苦,已经在毫无意义、充满痛苦的轮回中,漂流了不可思议的漫长时间。但是,轮回中的众生本末倒置,对于该厌倦的轮回没有厌倦,反而觉得轮回具有安乐的自性,对于能够帮助一切众生出离轮回的殊胜佛法,却没有意乐,稍微遇到一点点的痛苦,就对修法产生厌倦。对于此等众生的行为,佛菩萨没有一味的责怪:为什么遇到这么好的脱离轮回的修法您还会产生厌倦心呢?虽然众生没认真修法时佛菩萨也会呵责,但在呵责之外,也传给我们很多不让心厌倦的方法:当遇到痛苦时,以说理的方式让我们接受修菩提道中如何安忍的窍诀,有了这种方便,众生才能逐渐地接受。在修道过程中产生痛苦时,如果转为道用,就能帮助我们脱离轮回,产生伟大的善心,否则就会成为退道的因缘、修道的障碍。

下面接着讲“观察对治之功德而不厌倦”的道理:

渔夫与屠户,农牧等凡俗,

唯念己自身,求活维生计,

犹忍寒与热,疲困诸艰辛,

我今为众乐,云何不稍忍?

从“渔夫与屠户”乃至“犹忍寒与热,疲困诸艰辛”,主要指一般世间愚夫,为了自己的安乐,为了一点点利益都能忍受寒热、疲困等痛苦;后两句颂词是与前面对比:我今天所修持的佛法,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为了一切众生的快乐,我所做的事业这么伟大、清净,如果遇到一点点痛苦,更应该欣然忍受。

此处只例举几类世间众生来说明,为了自己“求活维生计”所忍受的痛苦。其实在整个世间中,在整个轮回中,众生始终都在做着这些无意义的事情,都是为了一己私利。

渔夫及家人的生活都是靠打渔为生,必须驾船穿梭于大海、江河,非常辛苦,平时还要维护船只、渔网,打鱼时经常遇到恶劣天气:下大雨、炎热、寒冷等,给渔夫带来很大的困难,但渔夫想到如果自己不去劳作,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将无以维系,所以虽然饱受寒热、饥渴、疲困等痛苦,但还是甘愿忍受一切艰辛去捕鱼。

屠户亦同,不管是杀猪、杀牛、杀羊等,一大早起来就做准备工作,磨刀、烧开水、把要宰杀的猪牛羊等手脚捆住,然后宰杀,剥皮、取肉,再运去贩卖,他们起早贪黑,披星戴月,每天都要做这一切,如果哪一天或一段时间不做,他们将失去赖以生存的钱财。所以,要一而再,再而三地辛勤劳作,忍受寒热疲困之苦。

每个众生都贪图舒适快乐,但如果找不到维生的钱财,自己和家人就没办法在社会上生存,想到这些情况,就必须忍受一切的寒热等痛苦而四处奔波。

农民在播种时节辛苦播种之后,接着浇灌农田,做田间管理:清除杂草;涝时要排水,旱时要引水等。然而庄稼能否丰收,一方面要看自己付出多少勤作,另一方面要看天吃饭。如果该下雨的时候不下雨,或不要雨时雨水很多,风不调雨不顺,或者要收成时遇到刮大风、洪水泛滥、下雹子等天灾,一年辛苦劳作的庄稼毁于一旦,终将一无所获。所以,农民同样面对很多困难,那会不会因为有很多困难,他们就放弃?绝对不会,每一年依旧辛勤劳作,这样才有丰收的机会,以此来维持自己的生计。

牧民一般生活在草原或高山,他们饲养牲畜,牲畜繁衍后代,牧民把多余的卖掉,或者取牲畜身上的血肉、毛、皮等贩卖,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获取赖以生存的资具。他们同样需要忍受寒热、疲困之苦:放牧时要忍受寒冷的痛苦,担忧牧群遇到狼群,更担心传染病的侵袭,有时牲畜感染了传染病,眼看牛羊一批批死亡也无可奈何;有时遇到大雪也会使很多牲畜死亡。诸多不可抗拒的灾难经常降临到他们头上,但这些牧民唯一考虑的是自己及家人的生存,为了生存,心里早有所准备,必须要忍受各种困苦。

观察这些的原因,是为了了知世间凡愚不像菩萨那样,发了殊胜的利他心,有伟大、长远的计划,为了一切众生暂时的快乐,究竟获得殊胜佛果,自己默默地发心、修持,并将所有的功德回向给众生。凡夫人仅仅是为了自己、朋友或家人能够获得安乐,都能忍受降临在自己身上的寒热、贫困等艰辛。那么,我们发了殊胜菩提心,为利益一切众生而精进修行,为了成就这种大事业,中间遇到痛苦,为什么不能忍受呢?应该忍受痛苦。

此处教导我们,应该想到对治烦恼有很大的利益,利益的来源是“我今为众乐”,如果在对治烦恼过程中能够克服一切痛苦,克服一切违缘,修法在相续中就会逐渐成熟,救度众生的计划,就可以真正实现。为此,我们应该忍受烦恼的侵袭。

此处运用对比来说明:世间人做没有实际意义的事情,都能够忍受很多寒热的痛苦,现在我为了成就伟大计划而做准备,在实践中遇到违缘更应该忍受。从另一个侧面讲,承办一件小事需要的因缘不多,但要成就一件大事,无论从时间,还是其它的要素来讲,肯定需要积聚很多因缘,在此过程中,遇到种种痛苦、违缘肯定要比承办世间小事的障碍大得多,我们应该做好心理准备。在修法过程中遇到身体不适、心情忧虑、家庭负担,或者在工作中遇到压力,与人交往遇到种种障碍,事事不顺心之时,就应该想到要成就殊胜的大事业,这些痛苦都是不可避免的,在历史记载中,没有一个佛、没有一个菩萨在修道过程中,不遇到任何违缘、痛苦就顺利成佛的。

我们发心成佛,就要与无始以来内心中的烦恼习气作战、作斗争。烦恼习气习惯于轮回的懒惰,而发菩提心是积极向上,引导众生趋向安乐的心态和行为,这是两种完全相违的心态和行为。所以,它们相遇时肯定会发生碰撞,一方面是我们习以为常的轮回习气,另一方面是我们努力行持的菩提心修法。因此,在修持菩萨道与烦恼作战的过程中,习惯的轮回习气肯定会干扰我们,制造很多的违缘、障碍,令我们忧虑、不顺心。但为了成就利生事业,这些都是必经之路。既然违缘、痛苦无法躲避,我们就要面对,要安忍,要有战胜它的意乐。如果有了心理准备,我们在修道过程中,即使遇到一些麻烦、痛苦,也会坦然面对,通过慢慢累积的智慧观照痛苦,观察违缘,不让它成为修道中的障碍。

通过学习此颂词,让我了知了殊胜的利益而“不疲厌”,内心中一直保持着精进的状态,为救度众生成就佛果,我一定要认真努力地修法,有这种心态修持菩萨道就非常有希望了。

癸三、观察自己承诺而不厌倦:

另外一种让我们不厌倦的方法就是要观察自己曾经所承诺的誓言,为了不违背自己的誓言,遇到痛苦时不能厌倦。

虽曾立此誓,欲于十方际,

度众出烦恼,然我未离惑。

出言不量力,云何非癫狂?

虽然我以前在十方诸佛菩萨、金刚上师面前,发了“欲于十方际、度众出烦恼”利益一切众生的誓愿。“十方”是无边无际的一切众生,要度一切众生远离烦恼,获得超然自在的殊胜境界。实际情况如何呢?“然我未离惑”。但是现在我还没有离开烦恼,遇到痛苦、违缘就厌倦,不想再作度化众生的修行,想要从菩提道中退失,这时自己就要呵斥自己:“出言不量力,云何非癫狂”?你自己还没离开烦恼,没有修持离开烦恼的修法,遇到一点点痛苦就想厌倦,说出这样不自量力的大话,难到不是癫狂吗?简直和疯子一模一样。

这个颂词不要误解为:不能发菩提心,不堪救度众生的重任,干脆退了算了。其实这里虽然带有呵斥的语气,但是寂天菩萨的本意是让我们在遇到痛苦时,要忆念自己的承诺,进一步在内心中发起精进心,继续坚守菩萨戒。既然我们承诺利益众生,如果一点实际行动都没有,也没有离开烦恼,这时就是一种癫狂状态。

当然,承诺之后不可能马上就实现,比如我今天发了誓愿:我一定要救度一切众生离开烦恼,如果今天没做到,就好像推翻了自己的誓言,这里并不是这个意思。我们发誓要利益一切众生,让一切众生离开烦恼,那我们自己就必须一步一步逐渐去做。

第四句讲到“然我未离惑”,要让一切众生出离烦恼的前提,就是自己首先要出离烦恼,这样才能够真正帮助众生出离烦恼。比如佛陀已经从所有的烦恼当中出离了,达到自利之后,就有能力将一切众生从烦恼当中救度出来。

前面我们提到过,佛陀在自利圆满之后,就有了把一切众生从烦恼中救度出来的力量,并运用善巧方便,针对不同的众生给予不同的教言,使其通过适合自己的方式修持,从烦恼当中脱离。这种殊胜的智慧和善巧方便,佛陀从圆满自利那一刻起,利他的力量就已经具足,已经圆满了。这是标准的自利利他的典范。再退一步,菩萨离开了部分迷惑,也能够帮助众生从部分的烦恼当中解脱出来。

我们现在既不是佛,也不是菩萨,还没有断惑,因为只有初地菩萨或见道之后,才有断惑的智慧,在凡夫位时,对烦恼都是压制,没有真正的离惑。那这样是不是无法帮助众生了?不是这样,虽然我们无法像佛和菩萨那样去利益众生,但我们也能帮助他人,只是自己需要具足某种能力。所以,凡夫人救度众生就是修持上师或佛菩萨教授的方法,一边学习,提高自己自身的能力,一边尽可能地帮助众生。如果我们一点功德都没有,自己一分的烦恼也没有压制住,自相续的烦恼比谁都重,要去帮助他人,是很不现实的。但是如果我们通过学习,了知了部分佛理;通过修持,生起了一点点的感受和体会,离开了一点点的烦恼,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去做利益众生的事。

一边自我圆满,一边尽量去帮助众生,这也算是自利利他。佛菩萨的教言经常讲,如果我们要利他、度他,必须要自度。就好像两个人同时掉到水中,如果自己都没有办法自保,怎能把他人从水里救出来?从比较严格的标准来分析,必须自己解脱、成就之后,才能利益众生。是否没有获得菩萨地之前完全不能利益众生?这不一定。前面我们也分析过,自己有多大的能力,就做多大的事情。在完善自己的同时,不离开利益有情的发心和行为,那么这种发心和行为本身,就能让我们逐渐远离烦恼,次第修持殊胜修法。所以要完全把自利和利他分开,有时候是有困难的。但如果在利他的过程当中,没有忘记自我的提升和自我的修行,逐渐离开烦恼,这样是最好的。一方面能够自我完善,一方面也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利益他人。

此处“出言不量力,云何非颠狂?”并不是要让我们放弃,而是自己以前自不量力说出的大话,现在一点都不去实践断烦恼的修行,实际上是一种癫狂的行为。

观察自己曾经做过的许诺,在遇到痛苦的时候,我们就不应该厌倦。因为自己发了这么大的愿,但行为和所发的愿相差很远,有什么资格厌倦?在观察自己离目标的距离之后,这时应当更加精进。就好像一个走远路的人,他要走出一片茫茫的沙漠,走到中间或走了一小部分路之后,如果产生了厌倦,就根本走不出去,很有可能倒下去,被埋在茫茫黄沙之中失去生命;如果这时打起精神,提高心力,就很有可能一鼓作气走出去。所以我们想想自己所承诺的要救度一切众生的伟大誓愿,现在离实现这个誓愿还很远,不应该厌倦。现在受到了佛菩萨的呵斥,是因为离目标很远我厌倦了,遇到一点痛苦就想要退失,被烦恼打败了。所以要让我们观察到自己的承诺而不应该厌倦,再一次发起勇猛精进的心,为了调伏烦恼一定要努力精进的修持,这非常重要!

发了菩提心之后,仍然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完善自己。虽然我们还远远达不到真正利益众生,但如果努力,也值得肯定。就好像学生在读书时,让他去赚很多钱,这个做不到,如果做不到就放弃,以后就更做不到,虽然现在读书和最后真正赚钱去养家糊口相差很远,但只要精进学习,现在虽然没有能力,但将来会有能力。菩萨也一样,只要不断努力精进,就会靠近目标,佛菩萨看到这种情况,就会非常欣慰。关键是在和烦恼作战过程当中,千万不要因为痛苦而厌倦,这个至关重要!

壬三:坚持不懈对治烦恼

故于灭烦恼,应恒不退怯

我们在对治烦恼时要坚持不懈。对于灭除烦恼,应该恒时的去对治,不应该产生退却之心。

前面颂词讲到:“出言不量力,云何非颠狂?”有些人会想:我发了这么大的愿,要度化这么多众生出轮回,现在自己一丝烦恼都没有断,我怎么去完成这种伟大的誓言,还不如从菩萨道当中退出来,这时就轻松自在,不用再去承担这么重的担子了。包括在守持戒律、发菩提心、修菩萨道过程中,如果想到一点点成就的希望都没有,没有马上立竿见影生起所谓的感受、觉受,很多人会不想再修下去,从中退失。当然前面也讲过,我们如果从承诺过的善法中退失,有欺骗见证者,欺骗一切众生的巨大过患。

世间如果坐上了某个位子,感到有很大的压力,实在撑不下去了,就从职务上退下来,卸了担子之后会感到很轻松。但现在我们所做的事情是什么?从自己的角度来讲,是对治烦恼,修持佛法,要从轮回中获得解脱。如果把救度众生的重担卸下来,不再管众生,也不发菩提心,我们真正就轻松了?没有压力了?万事大吉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我们退失的是和烦恼作战的决心,和自私自利作战的菩提心。如果我们能够坚持灭除烦恼,这对灭掉自私自利的我执心,生起广大清净菩提心将有很大的帮助,终将获得自在。

比如,你觉得守持不杀生戒特别痛苦,压力非常大,干脆就舍戒了,好像就如释重负了。虽然表面上看好像是轻松了,但从因果律的角度来讲,你舍戒、随便杀生,会有很大果报,对自己的今生、后世是相当不负责任的。我们守持不杀生的戒律,好像被戒律束缚,被条条框框框住,很不自在,但这是强制保护我们的最佳手段,是帮助我们断除杀生罪业的方便。

以此为例可知,如果我们把发菩提心的重担放下,放弃了利益众生,这就意味着我们自私自利的心又加强了。一切的痛苦都来自于自利心,都是来自于我执。发菩提心,承担度化众生事业的担子看起来很重,但通过这种方式能让我们逐渐地远离轮回,远离一切痛苦的根源——我执。如果把救度众生的重担放下来,这势必加强我们自私自利的心:不管众生,只管自己和亲友,实际上加重了我执。很多重大恶业产生的基础就是我执:自我及我所,我的朋友、我的亲属,我就要去保护;谁伤害他们,我就要对他嗔恨、打击报复。如果我们放弃了利益众生,罪业就会像没有大堤的洪水一泻千里。

我们有时会想:为什么要发誓利益众生?利益众生对我有什么好处?为了其他人,没日没夜地修行、守护戒律,对我到底有什么利益?好像毫无利益,还不如放弃,从此如释重负。但是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了知:利益众生就意味着放弃我执、一心一意地去利他。这对斩断轮回痛苦的根本——我执来讲,是非常殊胜的对治,这样才能彻底将自己从轮回中解放出来。可是现在我们主动放弃了救度自己的方法,还自以为摆脱了重担,其实恰好相反,我们对贪心、嗔心、嫉妒等引发严重痛苦的烦恼,根本不去对治,放任它们像荒草一样越长越高,越来越茂盛。不要认为放弃菩提道之后就轻松了,其实不但不会轻松,反而轮回中的种种烦恼、痛苦,会像毫无阻挡的滔滔的洪水,把美好的未来全部扫荡干净。那时不但利益不了自己及亲友,对自他都是灭顶之灾。所以绝对不能放弃帮助自他解脱的清净修法!

这方面我们要深入思考,如果不深入思维,就会觉得守戒太困难,发菩提心太困难,放弃之后就自在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发菩提心是殊胜的善法,初中后都是清净的。从因果律来讲,善法只会带来安乐。所以,我们要坚持菩提心不能退,通过菩提心等方法来对治烦恼。

进一步讲,我们真正应该害怕的是轮回的因、轮回的苦。对于能够产生轮回痛苦的因——集谛,应该退出,这才是该恐怖的地方。但现在我们反而颠倒作意,对于不该恐怖、不该退失的菩提心、菩萨戒及对治烦恼的修行,产生了很大的厌倦和恐怖心,而对于能引发无穷无尽烦恼痛苦的烦恼心、我执心,反而像保护、养育自己的儿子一样细心呵护,这种行为值得我们深思。

对于对治烦恼的清净修法,对于菩提心的修法,实在是不应该退失,没有理由退失。“故于灭烦恼,应恒不退怯”,根本不是应该退失之处,是应坚持不懈的地方。

学习佛法应该恒常深入。只有这样才能够深入到问题的本质,而不是想当然通过自己的分别念来判断,分别念思考问题是似是而非的。应该依照《入菩萨行论》所讲的教言深入思考,这样才可以获得甚深的智慧,才有能力全面思考,才可以得到取舍的明镜。

吾应乐修断,怀恨与彼战,

似嗔烦恼心,唯能灭烦恼。

对灭烦恼方面不能退失,“吾应乐修断”:我应该乐于修持断烦恼的殊胜窍诀。在修持这个窍诀时,我一定要把烦恼当成一个真实的敌人。

修行人在世间中没有真实的敌人,了义的敌人就是烦恼,就是非理作意、分别心。前面已经分析,烦恼怎样隐藏在我们心中,任意伤害我,把我们引向无间地狱,怎样像刽子手、狱卒等等,我们对烦恼已经有了深入的认知,产生了绝对不可能和烦恼继续共存的决心,一定要断除它,一定要发狠心下死手把烦恼彻底消灭。

“怀恨与彼战”:要怀着把它彻底断尽的决心,似乎是一种嗔恨心的心态和烦恼作战。如果不带这种嗔恨心,心软了或想饶它一回,这对我们将是最大伤害。因为我们如果放过烦恼,它绝对不可能利益我们,只有把它彻底连根摧毁才是正确的,否则留一点点烦恼在相续中,它就会逐渐壮大,给我们以毁灭性的打击。为什么要“怀恨与彼战”的原因就是这样。

有些人就会想,怀着嗔恨心和它打仗是不是一种烦恼?前面不是说所有的烦恼都是所断,都应该断除?为什么这种烦恼我们要鼓励?

下面回答:“似嗔烦恼心,唯能灭烦恼。”这种“怀恨与彼战”的“恨”,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嗔恨,但实际上不是烦恼,不但不是烦恼,而且唯有这种坚定决心,才能灭烦恼,它是和智慧相应的善巧方便。所以我们在断烦恼时,一定要下定决心连根铲除,绝对不允许烦恼在我们相续中存在,因为它是一切痛苦的来源。不但要遣除自己相续中的烦恼,而且要帮助众生彻底遣除他们相续中的烦恼。烦恼不管在谁的相续中,都能让众生感受无穷无尽的伤害。但很多众生还没认识到这一点,没有能力断烦恼,所以,我首先通过修持断除自相续当中的烦恼,然后再去帮助一切众生断除他们相续当中的烦恼。

菩萨修道成功之后,会变现很多化身,帮助众生断除烦恼。对于根性成熟的众生,直接宣讲断烦恼之道;对于因缘还没有成熟的众生,就给他种下解脱的种子,慢慢培育,待他的根性成熟,种性苏醒了,再教给他断烦恼的方式。菩萨化身有针对个别所化的应化身,也有针对众多根基成熟的众生,比如说像法王如意宝、上师仁波切,他们就是通过大众传法的方式,教给弟子断烦恼的方法,然后大批的弟子通过修持,泯灭了相续中的烦恼,这只是一方刹土的显现而已。实际上,已经成就佛菩萨果位的圣者,在十方世界有无量化身,帮助众生修持断除烦恼之道。菩萨有这种自在,可以用众多善巧方便度化众生。虽然做度化众生的事业,但相续中有了自在的功德,不会产生厌倦心,也不会有丝毫的痛苦。这是因为在佛菩萨初发心遇到烦恼、对治烦恼时,没有懈怠,没有厌倦而坚持不懈。烦恼一旦断除,就会有许多善巧方便,救度有情也会任运自成。

现在我们处在抉择的关口,如果能坚持不懈的对治烦恼,就可以从烦恼中出离获得自在。但如果在这个过程中退失了,那就变成了一般的凡愚众生,我执的烦恼依旧炽盛。虽然现在不一定马上堕恶趣,但堕恶趣的种子---我执烦恼在相续中不断加强,堕恶趣将顺利成章。如果从菩提心中退失,早晚必堕恶趣,反之坚持修持菩提心,就会像佛菩萨一样身心自在、清净,毫无勤作地度化众生。

通过对比,我们应该知道,坚持不懈对治烦恼的确非常重要。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

《入菩萨行论》第46节课

下面继续学习第三个科判“坚持不懈对治烦恼”:

吾宁被烧杀,或遭断头苦,

然心终不屈,顺就烦恼敌。

“坚持不懈对治烦恼”是一种决心。什么样的决心?就是我宁可被烧杀,被烈火焚身,或遭到砍断头颅的痛苦,但我的心不会屈服、顺从于烦恼怨敌,绝对不可能任其摆布。达到什么程度,心不屈服、不顺从烦恼怨敌?就是说纵然遇到生命危险,而且是极端恐怖的情况出现,我宁可遭受被焚烧而死、遭到断头的痛苦,都不屈服,表现出极其强大的断除烦恼的决心。

试想一下,如果每个修行者都有这种决心,还有什么烦恼不可战胜?平时我们在修持断烦恼之道时,遇到一点违缘就想退失,不想修法。实际上这种违缘远远比不上遭烧杀断头之苦。遇到一点点违缘就屈就于烦恼贼,如果我们用这种软弱的心态修持佛法,怎么能够调伏内心的烦恼?烦恼从无始以来就盘踞在我们的相续中,力量非常强大,对治这么强大的烦恼怨敌,没有坚强的决心,没有坚定的誓愿,根本就无法办到。所以,对于修持对治烦恼、断除烦恼的态度应该是:宁可被烧杀、遭到断头之苦也不屈服。有了这种决心,即使遇到世间的种种违缘,也绝对不可能让我们从修持断烦恼之道中退失。

此处告诉我们,在内心当中要发坚定的誓愿,有了这种誓愿就可以和烦恼作战到底,反之,遇到小小的敌人就已经投降了,那么遇到真正强大的烦恼怨敌时,根本不可能和它做斗争。

历史上有很多不屈烦恼贼,不顺就烦恼贼宁可舍身的修行者。经典中记载:有一位比丘托钵化缘时,不慎进入淫女家中,淫女想方设法引诱比丘,而比丘坚持守持戒律,淫女说:要不然你跳下这个火炕,要不然你就顺从我的心意。比丘为了护持清净戒律,宁可跳下火坑,也没有顺从贪欲。

《贤愚经》中有个著名的公案,在汉地也广泛流传。印度有个小沙弥和师父受一位居士长期供养,居士每天中午把饭、菜送到寺庙。有一天居士受到邀请去做客,因此,居士交代他的女儿负责送中午饭,但他的女儿忘记送午饭的事。到了中午,师父就派沙弥去施主家取午饭,沙弥到施主家后,他的女儿看到沙弥相貌庄严,顿时产生了很大的贪欲心,就用各种语言引诱他,并要求他还俗嫁给他,还说她有很多家产。沙弥想:如果现在转身走开,对方正处于强烈的贪欲烦恼中,假如她追过来大喊大叫,有可能被其他的路人误解,而引发对三宝的不信之心,所以没敢逃跑。此时沙弥急中生智,对她说:“请先进到房子里,我已经考虑是可以的,但我需要做一些事情”。他让这个女人为他找了一间空房,进去后把门拴上,把袈裟脱下来挂在衣架上,找了一把剃刀。他想:以前也有比丘误入这种淫女的房子,为了不失戒律跳下了火坑;还曾有一船的比丘,在海中因为船只损坏全部落水,当时有位年轻的比丘找到一块船板,另一位出家受戒时间比他长的老比丘告诉他:我出家的年龄比你长,是上座,你应该把船板给我,年少比丘听了之后,毫无犹豫把船板递给上座,自己淹死了;沙弥又想:有一群比丘在旷野中被强盗抓住,强盗把他们的衣服抢走,用草捆住他们的手,他们为了守护戒律根本没有动一下,连草都没有拔出来。他们为了护戒能这样做,难道我不是佛弟子吗?难道我不能守护清净的戒律吗?他想:现在我不舍弃三宝,也不舍弃戒律,为了护戒修行只舍弃生命。想到此,沙弥向佛陀涅槃的方向三顶礼之后,用剃刀割断脖子上的动脉而死。这个女人在外等了很长时间没有动静,过来看时沙弥已经自杀身亡。她一下子清醒过来,贪欲心立刻息灭,等她父亲回来后,她把整个事情告诉父亲。当时有个规矩,沙门、修行者死在俗人家中要罚款,所以他自己到国王那里交罚款。国王问原因,他就把这件事讲出来。国王很感慨地说:现在这样的时代还有如此护戒的修行者,的确非常稀有。国王表彰了这个清净的沙门,在整个国家里宣传此事,很多人因此入道。当然沙弥并不是把头砍下来,而是自杀身亡。但他的心始终没有屈服烦恼,为了战胜烦恼,他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有这样的决心,还有什么烦恼不能战胜?肯定能战胜。

这些公案都是前辈修行者的真实事迹。我们后学者看到这些公案应该有所震动、有所启发。他们为了护戒、为了对治烦恼不惜献出生命,那么我们现在不能因为小小的痛苦、障碍就舍弃对治烦恼的修行。

颂词主要告诉我们的就是要“坚持不懈对治烦恼”,哪怕遇到生命危险,都不要屈就烦恼贼。

辛三、能断除烦恼而生欢喜;

我们应该知道烦恼是可以被断除的,如果烦恼始终不能断除,我们下很大的工夫,最后还是纹丝不动,那我们精进修持就没有意义了。但可喜的是:烦恼是能够被断除的,它的自性决定了它一定可以被断除。想到烦恼可以通过精进修持而断除,我们就应生起欢喜心,进一步坚定修持断烦恼之道的决心。

常敌受驱逐,仍可据他乡,

力足旋复返,惑贼不如是。

“常敌”就是普通的怨敌。世间普通的怨敌受到强力驱逐出境后,仍然可以盘踞在他乡养精蓄锐,待实力恢复之后就卷土重来对你进行加害,但烦恼怨敌并不是这样,如果一次性地从根本上根除,烦恼不可能再度复返。我们都知道,世上的怨敌有时虽然把他赶走,但他可以在其他地方盘踞、培养势力;有时虽然头目被杀死,但他的部下会在其他地方重振旗鼓;有时把怨敌家里的大人都杀了,但小孩可以隐藏起来以后再报仇,历史上的《赵氏孤儿》就是个典型实例;有时把本人杀死了,但他的亲友又承担了所谓报仇的责任,所以这种怨敌总是无法彻底消灭。

世间的怨敌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反复出现,那烦恼怨敌会不会如此?如果烦恼怨敌也像平常怨敌一样,就会出现这样的结果:虽然我们把烦恼完全断除,但它也可以养精蓄锐、卷土重来。如此一来,我们努力修持“断除烦恼之道”就没有意义了,因为它可以无数次重返而来,把烦恼击败了又产生,这样永远没办法根除烦恼,修道就没有了意义。但寂天菩萨很肯定地告诉我们:“惑贼不如是”,就是说烦恼的怨敌不是这样的。实际情况是怎么样的呢?如果一次性把烦恼完全铲除,它绝对不可能再卷土重来,一灭永灭。

在佛经及很多论典中,讲到断烦恼的功德,如果修行者获得见道果位,已经把“见所断”断掉之后,见断永远不会再产生;如果到了修道圆满的时候,把“修所断”断掉,“修断”永远不可能再出现。也就是说烦恼断除后绝对不可能再次产生。

在小乘有部的论点中,曾经提到阿罗汉退失的情况,也叫退法阿罗汉。阿罗汉在断除“修断”之后,有可能从阿罗汉的果位退失,也就是说相续中突然产生“修断”,然后就从阿罗汉果位退失。当然,按照小乘自宗的说法,退失的时间很短,因为阿罗汉有基础,所以在很短时间就可以恢复。退到什么程度呢?绝对不可能退到凡夫,最多退到初果就不会再往下退。

小乘有部有时有必要这样讲,但在大乘论典中不承认这种说法,认为这是不了义的说法,既然已经断除了修惑,不可能突然在相续中出现烦恼。因为要获得阿罗汉果位,烦恼障的种子要完全灭尽,已经没有种子了,凭什么重新产生修断呢?它是没有因缘产生的。所以大乘、小乘经部不承认阿罗汉得果后退失的情况。我们中间插述一下,有一些观点是这样认为的,实际上阿罗汉不可能退失。

所以我们一旦把烦恼灭尽,它绝对不可能卷土重来。世间有很多怨敌卷土重来的事例,汉朝时雁门关之外很多游牧民族经常骚扰关内,汉文帝把匈奴打跑后,一段时间它又重新来犯,又开始打,疲于奔命。经常出现这种情况。但是我们和烦恼作战,是一胜永胜,如果真的一次性把烦恼铲除了,它绝对不可能有再度复返的机会,这就是“惑贼不如是”。

为什么“常敌”(世间的怨敌)驱逐之后又会“力足旋复返”?而烦恼贼则一断永断,不会再回来的原因何在?我们要知道原因,不知道原因我们的内心中还可能有疑惑。

惑为慧眼断,逐已何所住?

云何返害我,然我乏精进。

烦恼被慧眼所断,从我们相续中驱逐出去后,它住在什么地方呢?没有任何住处,无处可去,所以不能再返回来伤害我。对于可以一断永断,不能再返回来伤害我的烦恼,本来是可以断掉的,但由于我内心怯懦,不具足精进,所以至今为止还没有断除烦恼。相反,如果我具足精进断除了烦恼,那烦恼绝对不可能在我的相续中反复生起,想到这里就觉得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

如果一个怨敌永远灭不掉,总在威胁你,并一而再、再而三地骚扰你,试想烦不烦?肯定寝食难安。现在对于烦恼怨敌,只要我们具足精进,就一断永断,不会反复出现骚扰的情况,就会永远得到安宁和自在,想到这就会很愉快。但现在面对这样的好事,我们居然没有去做,因为内心怯懦、缺乏精进而不去做断除烦恼的修行,的确很不应该。

“惑为慧眼断,逐已何所住?”为什么世间的怨敌可以反复回来,而烦恼断除之后就不会产生?我们可以分析:因为世间人相续中暂时有一个让怨敌返回来的基础,这个基础就是我执、烦恼。只要受害者相续中有我执,心中就会有和他作对的怨敌的概念,对他而言,怨敌会再再回来,或者他会再再树敌。对对方来讲,相续中也有我执,我执未断,他就会想到还有怨敌要灭,只要有机会就会想方设法地伤害他,直到把他消灭。暂时来讲,因为怨敌的双方都会有这种共同基础——我执存在,那就会在此基础上发展。

为什么烦恼一断就不会再回来?因为烦恼本身就是我执,从根本上来讲,它没有一个实在的本体,是染污性的。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它是一种假象,好像黄昏时我们把绳子错看为蛇一样,当我们没有认清它的本质时,似乎是一条恐怖的蛇,在我们认为它是蛇时,自始自终这条蛇的本体是虚幻的,它从未出现过。烦恼、我执的本体就和这条蛇一样,暂时看起来很强大,盘踞在我们的心中,使我们产生很多烦恼痛苦。从世俗角度来观察,它的确存在,但是从究竟角度观察,烦恼、我执就像黄昏绳上的蛇一样,不管我们从世俗的角度认为它多可怕、多厉害,但实际情况是:它从来就没有产生过,我执是颠倒的、本来不存在的自性,本体的虚假决定了它不可能真实存在。

“慧眼”是什么?慧眼就是了知烦恼本质的智慧,用慧眼已经把烦恼我执看穿,认清了本来面目。烦恼是染污性的,无明的自性,而慧眼是殊胜的智慧,二者是正对治。当我们处在我执、烦恼的状态中时,是没有慧眼,没有清净智慧的。一旦有了清净的智慧,看穿了它的本质之后,烦恼就会随之消失。因为烦恼、我执本身并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东西,只要慧眼一看清它的本质,不需要驱逐,它就会自然消亡。就好像绳上的蛇,绳上的蛇在我们没看清楚时,我们认定它是一条蛇,从头到尾怎么看都像蛇,如果我们把电灯一拉开,在强烈的灯光照射之下,我们发现它的本质就是绳子,当我们看清楚它是绳子时,这条蛇到哪里去了?当下消失!当下消失是把它赶出去了吗?不是。因为它本来就是一个假相。所以不需要把它赶走,本来不存在,只需要认清它的本质就足够了。

所以,烦恼、我执的虚伪本性,就注定了它断掉之后永远不可能返回的结局。因为我们已经彻底认清它的本性,所以不会再受它的迷惑,慧眼一旦产生,它就一直保留在我们的相续中一直观照。通过不断修行,把烦恼存在的基础、烦恼的种子断掉之后,它绝不可能再出现、返回来,所以说“惑为慧眼断”。至于前面所说世间怨敌暂时的基础——烦恼,因为那时没有断除烦恼的对治,所以众生相续当中一直存在烦恼,它就有重新返回的基础。而此时,烦恼并没有真实、坚实的基础,看起来很强大,其实只是一个假象,就像这条蛇一样,看起来很强大、很恐怖,没有发现它的本质之前,的的确确在伤害我们,让我们感受恐怖。但实际上,它的本体就决定了它不是真实的东西,当我们用灯光一照,恐怖当下就消失。

“逐已何所住”?:它绝对不可能住在什么地方,因为它的本体就是虚妄的,如果本体是实有的,把它驱逐后,就会有其他安住的地方。但是它的的确确没有本体,没有一个去的地方,这样“云何返害我”,它在哪个地方养精蓄锐再返回来伤害我?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这个道理已经很清楚,就需要我们做一次灭烦恼的修行,只要把烦恼断除了,就是一胜永胜,一断永断,烦恼不可能反反复复折磨我们。所以无始以来折磨我们烦恼,通过精进修行把它断掉之后,就会获得彻底胜利,这样我们想起来就会生起欢喜心。烦恼本身实际上是虚假不存在的,怎样观察它的虚伪自性呢?下面颂词就教我们如何观察它的本体不存在。

惑非住外境,非住根身间,

亦非其他处,云何害众生?

烦恼不是住在外境上,外境是指色法,不是住在色等外境当中;也不是住在我们的根和身体当中;也不是住在外境和根身中间;除了外境、根身和根身中间之外,其他地方也不可能安住,它怎么害众生?不可能害众生。

烦恼不可能住在外境当中,不可能住在诸根和身体当中。为什么不能住在外境当中呢?因为有时虽然境存在,但不一定有烦恼。从某些方面来讲,烦恼是住在我们身体当中,它不可能住外境。为什么不住在根和身当中呢?表面上看它是住在我们的身体当中,但实际真正观察时,它不会住在根身里,因为有时尽管根身存在,却不一定有烦恼。比如阿罗汉证得有余涅槃时,烦恼已经不存在,但身体、诸根还在;菩萨在入定时,根身也在,但烦恼不存在。所以我们可以说,烦恼并不是住在根身中,如果住在根身中,只要有根身,就会有烦恼。所以烦恼并不是真实地存在于根身中。

烦恼是不是存在于根身之间?外境和根身之间是一片虚空,虚空不会有任何法存在的基础,所以烦恼不会存在于此。按前面分析,如果要住,也是住在众生的相续当中,而不会住在其他地方。

那么除了外境、根身和根身中间之外,其他地方会不会存在?不可能存在的。因为除了外境、根身,其他地方还有什么可以存在的呢?物质都不存在,根本没有存在的东西,不存在的东西是无法害众生的。

此颂词如果我们没有分析清楚、弄清本意,只看字面意思会认为,“惑非住外境”,似乎告诉我们烦恼是存在的,只不过它没有住处而已,没办法住外境,没办法住根身......但实际上并不是表达这个含义。为什么此处说“住”呢?因为有为法都有三个或四个特征:生住灭或者是生住异灭。此处就是从它没有住于外境的住,再观察烦恼本身没有住,没有住就不可能有生和灭。所以非住外境、非住根身间、不住于其他地方,配合前面颂词来讲,就是“云何反害我”,没办法反过来害我。它在其他地方找不到住处的原因是其本性不存在,如果烦恼是个真实存在的本体,怎么可能没有住处?它不住外境,也不住根身,什么都不住,说明它的本性是不存在的,它没个本体,尽管显现是显现,但根本没有实实在在的自性。我们不观察时,说烦恼好厉害,经常伤害我们,在此阶段可以说烦恼住在我们的相续中。但真正观察时,它没有本体,不可能住于任何地方。没有住就不可能有生灭,因为生住灭相互观待,如果本体有生,就有烦恼,烦恼有真实的生,就会有真实的住,有了真实的住,就可能有真实的灭。但是烦恼本身观察起来,是因缘和合的假象,所以没有真实的生,不可能有真实的住,也不可能有真实的灭。如果没有生住灭,它就不可能是有为法。那么,它是不是无为法呢?无为法根本不存在。

烦恼不存在有为法的自性,没有它的法相,所以根本不存在它的本体自性。这里主要是为了说明:烦恼没有自性、没有本体。从胜义的角度观察时,烦恼本身就是不存在的。如果它不存在,怎么伤害我呢?如果是在世俗谛中,烦恼可以存在,可以伤害众生。但到了胜义谛的层面,到了胜义谛的本体中时,真正观察找不到它的本体,不管是从生的角度,从住的角度,还是从灭的角度来讲,都找不到它的本体,所以,我们可以下结论:烦恼是不存在的,它是一种假相。

假相说明它不是真实存在的,就像绳子上的蛇一样。它从哪里生的?没有生。它住在哪里?没有住。从哪里灭?没有。它都是不存在的,只不过是一个假象而已。说它不存在,可当我眼睛看花了的时候,它似乎存在;要说存在,当我们定睛一看时,它又没有。这就叫世俗和胜义的关系。

烦恼也是一样,如果我们在世俗当中不认真观察时,似乎存在,我们可以修持断烦恼之道把它断掉。但是真正在观察时,它是假的。假相有什么可断,有什么可离开的?它本来就不存在。所以在胜义当中无所修、无所断。但世俗中,毕定有它存在的显现,所以有让它断除的修法,它也可以真实地被断掉,这就是世俗和胜义的道理。

此颂词主要是从胜义谛去分析,烦恼本身不存在。一个本身不存在的烦恼,云何害众生?一个不存在的烦恼,怎么害不存在的众生?根本不可能。烦恼被认知其自性空的智慧眼断掉之后,它就一灭永灭,不可能再存在。

下面就从世俗的角度讲,我们不应该恐怖这样的烦恼。

惑幻心莫惧,为智应精进。

何苦于地狱,无义受伤害?

从世俗的角度来讲,烦恼是幻化的。它虽然存在,但必定是幻化的自性、假相。对于假象性质的烦恼,我们的心就不会恐怖;如果烦恼不是虚幻的,真实的存在于我们的相续中,存在于我们本体自性中,那我们就应该害怕,因为我们无论如何也断不掉。

但现在我们知道烦恼本身是假相,假相的本质就决定可以被断掉。所以了知它的本性之后,我们就没有必要惧怕了。我们平时惧怕它是因为烦恼的力量好大,把它执为实有。我们认为它是真实存在的,所以对它心生恐惧。

通过前面胜义谛的分析,我们知道烦恼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是假相。我们回到世俗中也要了知:烦恼的确存在显现,也有作用,但它的本体就是虚幻的自性,对于虚幻自性的烦恼“心莫惧”。为了生起看破假相烦恼的智慧,我们应该精进地修持断烦恼之道。假如有了这种智慧,我们就不可能因为烦恼的伤害,让我们再生烦恼,遭受堕地狱等无意义的伤害。以前受到这些伤害,都是因为没有精进、没有产生智慧。现在我们了知真相后,就应该精进修持断烦恼之道,以后绝对不可能再堕地狱。

大乘的殊胜之处就在于它直指显现的本性。如果通过其它的方式,我们首先会认为烦恼是真实存在的,应该产生实有的智慧,把烦恼真实的灭掉,我们认为它是真实的,就会产生一种真实的恐怖。我们修道时,因为受到实执的影响,不能从方方面面入手,所以花了很大的力气但收效甚微。现在我们通过大乘的加持,了知烦恼本身是幻化的,没有自性可言,虽然还没有真实的断掉烦恼,但是通过学习,已经生起了烦恼是幻化的正见,内心中的恐惧就少了一大半,当如梦如幻的真实智慧产生的当下,虚幻的烦恼立刻消失。到底怎样消失的?消失后去了哪里?不需要问,因为它的本性本体不存在,没有真实的生,没有真实的住,灭了之后也不去向哪一个地方。所以只要产生了这种大乘的智慧之后,通过这个方式就能断除烦恼。

所以,我们一定要认认真真把大乘直指物质本身的教言,学习得非常透彻,只有这样才可以通过大乘的智慧观察人生,观察所执著的事物。把自他从妄执中解脱出来。为什么叫大乘?就因为具足这种殊胜的善巧方便。它的修行大、所缘大、精进大、方便大等等七大,称之为大乘。这种大智慧、大悲心,如果在修行者的相续中产生,这个人就会契合于大乘。

所以,作为修行大乘教言的追随者,进入大乘第一个要素——大悲菩提心,必须要认真修;第二个直接看破万法本体的大智慧——般若的智慧一定要生起。有了这些要素,我们就可以说是修大乘的人。

己三、摄义:

思已当尽力,圆满诸学处,

若不遵医嘱,病患何能愈?

思维了前面所讲到的不放逸的内容之后,就应该尽力圆满经论中所讲到的菩萨学处。就好像一个病人,有了药方,如果不遵医嘱,病就没办法痊愈。

我们学习、思维前面的内容,就是为了让我们尽力实践菩萨行、圆满学处而服务的。所以我们学习完之后,就应该尽量奉行菩萨学处、圆满菩萨学处,这样学法才有意义。如果我们只是满足于表面上看看颂词、听听,大概了知意思和其中一些修行的道理,没有认认真真去实践,那学这部论典的意义不大。学论典的意义并不是就这么一点点,比如我们看一部小说,把故事情节看清楚了就好,它没有额外衍生的意义,没有更深的意义。但佛典的意义很深,关键在于我们只看不行,还要去实践,学就是为了实践而服务的,实践才能够调伏我们的烦恼。所以我们学完之后,必须要尽力的去圆满学处。

最后此处打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一个病人,因为病得很重去看医生,医生给他找出了病根所在,也给他开了药、抓了药。如果病人认认真真照医嘱服药,病患就可以逐渐痊愈。如果不遵医嘱,按自己的想法来,病患就没有痊愈的希望。

修行佛理和去找医生看病是一样的道理。比如佛陀在经典中,或者祖师在论典中已告诉我们如何修行,首先怎样闻思,闻思之后怎样去修行。犹如医生一样的上师、善知识告诉了我们修行的方法,我们听到之后就要去实践,这样我们内心中的烦恼、我执等过患就会慢慢消尽,逐渐获得殊胜的果位。

寂天菩萨在《入行论》中已经把道理教导我们了,下一步就看自己怎么做了。佛陀大悲心的体现,就是给我们宣讲了解脱法,让我们知道解脱是依赖于自己的,讲了法之后要去修行,这样就能解脱,不修行就不能解脱。

《入行论》在在处处也告诉我们这些道理,如果觉得应该真实修行的话,就好好修行;觉得不应该修行,虽然对寂天菩萨、对《入行论》没什么损害,但对自己应该是个最大的伤害。就如去看了医生,医生给了你药方,把药开给你,你根本不当回事,不去服用你的病只能越来越重。所以这种殊胜的对治法,如果我们学了之后不重视,仍然我行我素的按照按照轮回众生的惯有思想面对轮回的事情,那么我们在轮回中的病就会越来越深,毫无痊愈的希望。

“摄义”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努力去修持。

以上谨慎取舍的不放逸品就学习完了。

第四品 思考题答案

(注:问题中若提到写出自己的感想、打算等,均请自己发挥。)

第36节课

329、什么叫做不放逸?它的本体和作用分别是什么?你做到了多少?

答:所谓不放逸,就是对三门小心翼翼、谨慎取舍。《学集论》中云:“所谓不放逸,即是无贪、无嗔、无痴而精进行持善法,在内心防护有漏法,它是一切世间和出世间福德的根本。”

不放逸的本体,就是行持一切善法的精进。不放逸的作用,就是受持世间和出世间一切功德。

330、我们平时怎样做才能不放逸?

答:在说话时,看看有些话能不能说;在做事时,看看有些事能不能做;在想事情时,看看有些事情能不能想。平时自己监督自己,言行举止要特别注意、谨慎取舍,随时以正知正念来摄持。

331、《菩萨地论》中将不放逸分为哪五种?请具体解释。

答:第一种叫前际不放逸,即是对往昔所造的罪业心生追悔,发誓再也不造而如理忏悔;第二种是后际不放逸,就是改过自新之后,今后的行为如理如法,不做任何坏事;第三种是中际不放逸,是指当下所做的事情如理如法,不背离一切善法规则;第四种是前行不放逸,即以后的一切行为不作恶法;第五种是现行不放逸,指现在的一切行为不作恶法。后两种与前际不放逸、中际不放逸稍微有点差别,后者是从行持善法的角度而言的,前者则是从不作恶法的角度来讲的,反体方面有所不同。

332、有些人受了菩萨戒以后,看到某众生特别恶劣就生起厌离心,发誓今后决不度这个众生,这属于什么样的发心?其后果如何?为什么?

答:这属于舍弃愿菩提心,违犯了菩萨的根本学处。其后果必将堕入恶趣。

佛经中说,如果一个人在心里想过布施一些微少而平常的东西,但因悭吝而没有施舍,这种人将会堕落为饿鬼。更何况在三宝前发菩提心,发誓令众生得到暂时与究竟的一切安乐,后来却出尔反尔欺骗了佛菩萨和众生,因烦恼不如是行持,这种人怎能超越因果规律而投生到善趣呢?

第37节课

333、论中说舍弃菩提心必定会堕入恶趣,那么舍利子尊者因地时舍弃了菩提心,为什么没有堕落,反而获得了阿罗汉果?请引用各大论师的观点具体分析。

答:这是特殊的因果业报现象,不是我们一般人所能思议,只有一切智智的佛陀才可现量知道。这并不是推诿,因为佛陀宣说过:众生的业力不可思议。一般众生造某种因,定会有某种果报,但是有些特殊业力关系,不一定会如此,这是极为微妙、深密的道理,并非一般人所能了知。《入中论》也说:“由说诸法依缘生,非诸分别能观察”,“无善恶慧得解脱,亦遮思维诸业果”。佛陀超离一切善恶分别的究竟智慧,方能观察微妙的因果缘起,其他有情去观察,只能是盲人摸象,根本得不出完整、正确的答案。

对此,各大论师亦有不同的解释,《普明论》和《释论》中说:“某人舍弃了菩提心,后来也能得以解脱,这说明业力不是凡人可思维的,唯一是佛陀才能了知的行境。”《入菩萨行论广释》中说:“舍利子虽然舍弃了菩提心,但他没有舍弃出离心,所以没有堕落。”善天论师回答说:“虽然舍弃了方便的菩提心,但他后来再三地受持,所以没有破菩萨戒。”布布达论师则认为:“舍利子舍弃了世俗菩提心,但没有舍弃胜义菩提心——无我的空性智慧,所以他没有堕落。”对布布达论师的观点,无著菩萨在《善说海》中也是非常赞同。但上师如意宝说:“不管怎么说,这些只能是一种代表个人的想法而已,真正的微细因果只有佛智才可了达!”

334、有人认为:“如果杀生、邪淫破了根本戒,这一辈子就完了。但我想舍弃大乘改学小乘,这应该没有什么关系,反正都是佛法嘛!”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

答:这种想法不对。虽然守持清净的别解脱戒功德很大,但入了大乘后又舍弃菩提心,这种罪过远远超过了前者,如《般若摄颂》云:“纵然在千百俱胝劫中行持十善,但若最后发了欲求缘觉阿罗汉的小乘心,这种罪业远远胜过破小乘别解脱戒的根本罪。”《佛说大方广善巧方便经》云:“善男子,菩提萨埵安住声闻与独觉乘,自求寂灭,是为菩萨之深重根本罪。”

有些释论中说,即使犯了小乘的根本戒,但若没有舍弃菩提心,照样能够饶益众生,做无量的功德事业。但若舍弃菩提心,不仅自己失去了解脱的机会,无边有情也因此得不到救度,失去获究竟安乐之机会。所以我们应当时时提醒自己,有生之年千万不能放弃菩提心。

335、请引用教证、理证分别说明:舍弃菩提心具有严重的过患。

答:教证:《寂灭决定神变经》中云:“何者抢夺南赡部洲一切众生之财,断一切众生之命,何者对菩萨甚至布施旁生一食团之善行作障,则罪过较前者严重无量倍,因为对获得佛果之善业作障故。”《善巧方便经》云:“所有的堕罪中,舍弃愿菩提心的罪业最严重。”

理证:哪怕只是毁坏一位众生的安乐,尚且要自食其果遭受损失,如果舍弃菩提心,结果将毁坏天边无际所有众生的安乐,果报堕入恶趣这一点就更不必说了。

336、障碍高僧大德的利生事业会有什么果报?为什么?

答:无数劫中在恶趣里感受难忍的痛苦。

因为高僧大德的善行事业对众生有极大利益,如果此事业遭到一些人扰乱、障碍,令利益众生之事业不能顺利进行,扰乱者就是间接损害了众生。简言之:谁障碍菩萨的善行,也就等于损害众生利益,那么他一定会因此恶行而感受无边恶趣痛苦。

337、菩萨在布施时,有人若去乞求他施身体,菩萨失去了身体、生命就无法利生了,这些乞者是不是造了严重恶业呢?对此你如何看待?

答:不一定,这要视他的发心而定,不能一概而论。

布敦大师就此曾作过回答:“对菩萨来说,给别人布施身体,不会障碍其修行事业,因菩萨布施身体,在短时间即积累起多劫才能圆满的资粮。其他人向菩萨乞求身体,实际上是菩萨修道中的助道因缘,故无有障碍菩萨善法的罪过。”

338、有些人认为:“菩萨戒不同于别解脱戒,即使犯了根本戒也可以重受,所以犯了也不要紧,忏悔再受就行了。”这种想法对吗?为什么?

答:不对。因为这样去做,守持菩提心功德与舍戒堕罪相互间杂抵制。每一次犯戒的堕罪力牵引着你堕入恶趣,每一次受戒的功德牵引你上升善趣,两种力量轮流牵引,要在生死轮回中辗转很长时间。就像两个人拉同一辆车,一个往东拉,一个往西拉,争扯不休,谁也到达不了目的。舍戒与守戒也是在菩提道上朝两个相反方向的力量,使自己不能很快地成就。不仅自己得在轮回里拖很长时间受苦,对他人也不能作很大的利益事业。若坚持守护菩萨戒而不杂有堕罪的垢染,就像一直朝一个方向前进一样,善根会日日增长,很快就会获得成就而利益无量众生。

第38节课

339、有些人想:“虽然我因放逸等过错会堕落,但没什么大问题,诸佛菩萨和上师会救护我的,上师会加持勾召我,让我转生到净土,所以我现在好好地享受享受,用不着那么苦修。”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

答:不可以这样,放逸者佛菩萨也没办法度化!

想一想往昔无量劫中,已经有无数的佛出兴于世度化众生,可是我们放逸造罪,至今都没有得到诸佛的教导,未度脱轮回。这不能说佛菩萨没有大智慧、大方便,而是因为我们往昔不精进修善业,反而终日放纵身心,恣意造罪,以恶业为障,纵使佛菩萨的慈悲心再怎么强烈,也没办法让我们解脱。佛经云:“犹如太阳升,成熟莲花启,如是佛出世,唯度有缘众。”《现观庄严论》中说:“如天虽降雨,种坏不发芽,诸佛虽出世,无根不获善。”所以要想解脱轮回痛苦,必须要自己努力精进。如果自己放逸造罪,虽然诸佛出世,自己仍“无根不获善”,只有漂泊在六道中遭受痛苦。

340、有人认为:“现在的诸佛不能度化我,但未来的佛陀可能会度我吧,所以继续造罪没关系。”这种想法对吗?为什么?

答:不对。如果我们今后依然明知故犯,放逸行事,那么就会重蹈“不得佛化育”的命运,下场必将是反反复复地堕入恶趣,苦不堪言。纵然侥幸获得了善趣,也是感受一些刑罚、遭受病魔缠身、受到束缚、被兵器砍剖身体等苦痛。

341、释迦牟尼佛在《趣入慈氏经》中讲过哪四种难得?这些是“偶尔”获得的吗?你是怎样认为的?

答:“获得人身极为难得,值遇佛法极为难得,对佛教生起信心极为难得,自相续生起菩提心极为难得。”这并不是偶尔获得,而是自己千百万劫积累的善根成熟所致。因为“诸法因缘生,缘去法还灭”,世间上任何事物的产生、发展都有其特定因缘,绝非偶然现象。这种微妙因果关系我们凡夫虽然无法现量见到,但以因明来推测,也能得出此道理。

342、什么才是真正的聪明?你具有吗?

答:有些人认为电脑用得特别好,数学算得特别好,这些表面的能力就叫做聪明。其实也不一定,有时候旁生也可以做到。真正聪明的人,能真正将佛法融入自心,并以佛法甘露来利益他人,他们承认前世后世、因果不虚,明白自己终究要死,今生的一切显现无有任何意义,最有意义的就是以难得的人身来行持善法,对来世做一点准备,不依靠它造恶业害国家、害社会、害众生,这样的人才是聪明人。

第39节课

343、有些人认为:“我现在身体健康、丰衣足食,生活顺缘圆满具足,所以放逸一点无所谓,以后再精进也不迟,反正自己无病无灾,时间还长着呢!”这种想法对吗?为什么?

答:不对。这种想法只不过是自己欺骗自己而已。

因为我们的生命是无常的,就像过山的瀑布水一样,一刹那也不会停留,从我们出生时起,即使没有遇到违缘,它也在日缩月减,不停地向死亡奔去。不仅如此,我们的身体也是暂时的借用品,是死主暂时借给我们的宅舍,主人什么时候要收回去,谁都无法决定。我们只不过是一个房客,死主随时都有可能通知自己从身体这个房间里搬走。所以即使自己无病无灾,也不能认为自己不会马上就死,而应当抓紧时间精进修行。

344、为什么说我们的身体只是一种借用品?对此你能产生定解吗?

答:因为自己对它没有主宰权,死主一旦要收回去时,我们无法多留住一分钟。我们就像一个房客,死主随时都有可能通知自己从身体这个房间里搬走,所以自己应随时随地做好准备,不然到时惊慌失措,唯有随业风飘荡受苦。

345、如果我们没有利用人身好好修行,成天都是造恶业,来世会有什么样的下场?你真的相信吗?

答:来世不要说获得三解脱的果位,就连善趣的人身也没有把握。倘若堕入恶趣,不管是哪一个恶趣都非常痛苦,那时因受苦而不断产生恶心,恶业继续增多,受苦的时间、程度也就越增加。

346、请仔细观察你周围的旁生,它们有机会行持善法吗?平时是怎样造恶业的?如果我们是它们的话,会怎么样?

答:请自己发挥。

347、有些人想:“佛经中说获得人身犹如盲龟值轭一样困难,但现在世界上人口这么多,国家还要实行计划生育,怎么可能难得呢?”对此你是怎样认为的?

答:这种想法不正确。佛经里的比喻,主要是针对行持佛法的珍宝人身而言的。要知道,与旁生、饿鬼、地狱的众生相比起来,人类确实为数不多。一个蚂蚁窝里的蚂蚁也比一个大城市里的人多出无数倍,尤其能行持善法的人身就更为难得了。区区几亿人当中,日夜行持善法、向往解脱的到底有多少?大家也心知肚明。所以佛陀在经中的比喻,是说真正修持善法、了知今生来世的人身相当难得。

第40节课

348、对上师等严厉对境生起多少刹那的恶心,就要堕入地狱多少大劫,此中所说的“刹那”是指时际刹那还是成事刹那?请说明二者的差别。

答:指时际刹那。正常男士弹指间为一时际刹那,而从头到尾完成一件事情所需要的时间叫做成事刹那。

349、有些人认为:“若对上师三宝生起一刹那的恶心,就要堕入地狱一个大劫,那等一个大劫过后,我还可以重获人身,那时再修持也来得及。”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答:不对。因为在受苦的同时,又为烦恼摧动造更多罪业,罪上加罪,每种罪业又有无量的苦报,所以如果堕落的话,则很难摆脱恶趣之身,更不要说获得人身重新修持了。

350、名词解释:顺现法受业 顺后受业 顺次生受业

答:顺现法受业:今生造的罪业,今生就要感受果报。

顺后受业:今生造业,很多世或很多劫以后才成熟果报。

顺次生受业:今生造业,下一辈子必定成熟果报。

351、众生堕入恶趣后,由于不断因烦恼造业,势必愈陷愈深,永无解脱的希望。这样一来,是否与佛经中所说的“一切众生皆能成佛”相违?为什么?

答:不相违。因为根据《俱舍论》等经论的观点,众生受业报有顺现受业、顺后受业。恶趣众生在恶道中造的恶业,不一定都会顺现受业,如果都是顺现受业,那它们肯定是永无“刑满释放”之日。但恶趣众生也有顺后受业的机会,即它们以前造的业会成熟感果,如果是感受善果,即会从恶趣中上生善道。比如一个有情造一杀生恶业,因此而堕入地狱一个中劫,此报受圆满后,它感受自己在堕地狱以前造的某种善业,即顺后受业,而生于善趣。众生从无始轮回以来,积累着种种业,不同时间成熟不同的业,以何业为主则显现何种果报,因此,说恶趣众生在恶趣中造恶业,一直陷入恶趣永远不得解脱,这并不能成立。

352、现在许多人认为因果不存在,理由就是:有些坏人造恶业,但他们的生活却越来越好;有些好人造善业,但工作家庭等越来越糟糕。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

答:这种观点不正确。

知道了顺现受业、顺后受业的道理后,自然就能明白:有些坏人生活越来越好,这是他们以前的善业现在成熟了,而即生的恶业尚未成熟;而有些好人工作家庭等越来越糟糕,则是因为他们以前的恶业现在成熟了,而即生的善业尚未成熟。正如龙猛菩萨所说,所谓的业力,并不是像用刀子砍身体即刻就出血那样立即感受果报,但是在因缘聚合时,往昔所造的罪业之果必定会丝毫不爽地现前。所以因果绝对是公平的。

353、自己对自己最大的欺惑是什么?请结合你的亲身经历说明这个问题。

答:我们千百万劫中努力积聚资粮,今生才得到了闲暇人身,如果明明知道这些道理,但却不去修持善法,放逸造恶,似乎忘了轮回之苦,如入宝洲空手而归一样,白白浪费了极为难得的机会,这就是最大的自欺之举,也是最愚痴的行为。

第41节课

354、有些人明明知道贪心、嗔心不好,但遇到对境时仍然无法克制,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怎样才能对治?

答:是由于烦恼在作怪。

不管用显宗还是密宗的智慧来进行观察,烦恼实际上没有颜色、没有形状、没有来去住等等,它的本体就像虚空中的阳焰一样,完全是一种虚伪不实的法。显宗中有一些如梦如幻的观修方法,生起烦恼的时候,可以用这种方式来对治;而密宗大圆满的本来清净中,可以用虚空般的见解来摄持,以此断除自相续的恶分别念,令所有的烦恼消于虚空,一点一滴也找不到了。因此作为一个修行人,我们应经常观察自相续中的烦恼,尽量做到不放逸。

355、我们修忍辱的时候,什么是该忍的,什么千万不能忍?为什么?平时你做到了吗?

答:众生对自己的损害、修行过程中的苦行都是该忍的,而相续中的烦恼怨敌是千万不能忍的。

因为烦恼一直隐住在我们心中,恣意以各种痛苦来伤害我们,如果我们看清了这个仇敌后,还要一声不响甘心忍受,不对它发奋斗争,这种态度不会给任何人带来丝毫利益,反而让烦恼凶敌更加得意猖狂,这种忍受是可耻的懦弱!

第42节课

356、在讲课之前,上师强调了哪两件事情?你做到没有?如果没有的话,你今后打算怎么办?

答:第一件事情,现在这部论典的前几品已经讲完了,还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没有讲,在这个过程中,希望大家不要中途放松下去。

第二件事情,现在这种听法的机会来之不易,需要借助很多人的帮助,一方面要感谢他们的支持,同时要将自己听闻的一切善根回向给众生。另外,大家在学习辅导的过程中,一定要认真,最好能通过考试、辩论、研讨、辅导等各种方式来深入法义。

357、有些人认为非典、禽流感非常可怕,有些人认为恐怖分子非常可怕,烦恼对我们的损害是否与之相同?为什么?请从危害程度和危害时间方面具体分析。

答:不相同。1)从危害程度而言:非典、禽流感或恐怖分子的危害,最多是夺取我们今生的生命,除此以外也不可能将我们投入地狱等三恶趣中,生生世世都感受痛苦。而烦恼的危害与之不同,烦恼一旦发作起来,在一刹那间便可造下重罪,如杀人、五无间罪、诽谤密乘金刚上师等,导致无数劫地狱之苦,而地狱中最轻微的痛苦,也是人间难以想象的。

2)从危害时间而言:非典、禽流感或恐怖分子的危害,时间并不长,最多只是一生一世。而烦恼对我们的危害,并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或者一生一世,从无始以来到现在,它始终都在害我们,它不仅仅无始以来一直害我们,现在也是正在害,如果现在害了,过段时间不害也不要紧,但是在未来漫长的轮回时日中,只要没有斩草除根,它就会不断地挥舞魔爪,将我们一次次推入恶趣的深渊。

由此可见,烦恼对我们的危害是超胜一切的。

358、有些初学者听说大圆满、大手印非常殊胜,就马上依止一位上师,要求给自己传这些无上密法,自己要迅速获得成就。请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答:这种现象正说明了此人对佛法的孤陋寡闻。要知道,假如小学、中学、高中都没有读,一开始就要得大学文凭,要当一个大学教授,恐怕除了非常利根的人以外,这是根本不现实的。学佛应该一步一步来,尽管大圆满、大手印非常殊胜,但如果没有坚实的基础,那就会像空中楼阁一样,不可能在相续中生起这些功德。

359、随顺敌人我们最终都可能获得利益,那为什么不能随顺烦恼呢?

答:烦恼这个凶险恶毒的敌人,与世间怨敌还有点不同。人世间的仇敌,即使双方有血海深仇,世代为敌,只要我们对他言听是从,用各种方法来取悦他,对方毕竟是人,很有可能改变心态,从此不但不害我,反而为我带来各种利益和安乐。但烦恼绝对不会这样,如果我们随顺它,任其摆布,它也不会对我们有丝毫友善,反而会给我们带来更多伤害。烦恼就像毒蛇一样,越接近它、越依止它,自己的处境就越危险,它没有任何慈悲可言,不管你怎么承侍它,它都会突然咬你一口,让你中毒身亡。

第43节课

360、有些人坐的是高级轿车,住的是星级宾馆,吃的是人间美味;而有些人幕天席地,以山洞为家,以山泉野果为食,天天修持佛法精要,这两种生活哪种快乐?为什么?

答:后一种快乐。虽然表面上看来,前一种人享受的生活非常美好,几乎跟天人没有差别,但如果真正去亲近他、了解他,就会发现他的内心十分空虚无奈,贪欲随外境而不断增长,整天考虑的就是感情、工作、生意,在他们的烦恼病没有消除之前,始终都得不到真实的快乐。而住在山间的修行人,尽管吃穿非常简朴,但他们天天与甘露妙法为伴,相续中的烦恼日趋减少,这种内心的快乐,远远超过了世间上的富贵人。

361、地狱中的阎罗狱卒以及各种刑具、动物等都是真实存在的吗?为什么?

答:这些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地狱里各种各样的显现,其实都是我们心不清净的自现形象,是烦恼的一种显相,如果因烦恼深重而堕入地狱,自相续中的烦恼就变成各种形象的地狱狱卒,拿着非常可怖的兵器,以各种刑罚来折磨我们。

362、什么才是真正顶天立地的大丈夫?请说明你的理由。

答:对无始来严重残害自己的烦恼敌,报仇雪耻、彻底铲除,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因为无始以来到现在,不管是时间上也好,范围上也好,烦恼一直不断地加害我们,它的危害程度是世间敌人远远所不及的。世间人对自己作伤害,即使这种伤害不是那么严重,自己也会生起极大嗔恨心,千方百计地去报复铲除对方,那么真正有智慧、有志气的人,面对烦恼这一不共戴天之仇人,面对它无始以来恣肆残害自己之耻辱,必须要将其彻底消灭,洗清耻辱。

第44节课

363、在这节课当中,寂天菩萨怎样运用战争的比喻,从哪几个方面说明我们应当不懈怠地对治烦恼?

答:1)将士们列阵在战场上激烈地交锋,奋力地想消灭他们的敌人,然而这些敌人最终都要自然死亡,并且他们还被各种业力烦恼所逼迫,没有自主、极其可怜。尽管如此,将士们毫不顾虑被敌军箭矛所中伤身体之苦,未达到胜利目的之前,绝不向后逃跑。

何况我现在决志要精进地去消灭无始以来一切痛苦的制造者——恒常与我为仇的烦恼怨敌,这些敌人若没有努力消灭,是不会自然离去灭尽的。所以虽然遭到百般违缘痛苦,但无论如何都不应该丧失斗志,懒散懈怠。

2)世人为了微小的利益,与敌作战而在身上留下了创伤,战后他们以此当作勋章而炫耀。

现在我为究竟成佛的大利而精勤修行,就算修行过程中遇到挫折、痛苦,这也是修行人的庄严。

364、如果在求法修行的过程中,你没有吃的穿的,处处遭人歧视诽谤,做任何事情都不顺利,这时候你会怎样对待?

答:既然世人为了微小的利益,都将痛苦当作最光荣的事情来炫耀,那我们现在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而精修佛法,暂时遇到一点点困难痛苦,又有什么不能忍受的呢?在与烦恼作战的过程中,假如缺衣少食,三餐不济,或者遇到挫折违缘,这就是真正英雄的标志。

或者思维恶趣之苦,要比如今修行之苦剧烈无数倍,并且忍受修行的苦是离苦的方便,此苦是有限期的。

或者思维此乃自己往昔造恶业的果报,从而对因果生起诚信,极力修善断恶。

总之,根据个人的根基和意乐,选择适合自己的法门,精进修持对治法。

第45节课

365、和世间人相比,作为发了大乘菩提心的人为什么需要忍耐和精进呢?你平时是怎么做的?

答:渔夫、屠户及农牧等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仅仅是为了维持自己的生计,尚且能忍受寒热疲困等诸般艰苦。那么为了成办一切有情的安乐,我们发了大乘菩提心的人更应该忍受修行中的苦难了。

366、自己若未断除烦恼,是否能真正帮助别人?请以教证、理证具体分析。

答:不能。1)教证:佛经中说:“己未度脱,岂能度众。自如盲人,岂能带路。” 律藏当中也说:“自己未能调化,而去度化众生,无有是处。”龙树菩萨说:“如果自己没有得到解脱,而去度化众生,这是一种自相矛盾的行为。要真实地度化众生,先必须精进地调伏自己的烦恼。”

2)理证:要成办自他二利事业,得有一定程序。这个步骤,首先是自己从烦恼迷惑中解脱出来,如果自己不去勤求解除烦恼束缚,这样的行为既不能成全他利,亦不能圆满自利。自己尚未解脱烦恼束缚,随着烦恼无有自在,还说要去解除别人的烦恼,完全是狂妄之语。

367、有些人说:“当初我不知道守持菩提心这么难,戒条又有这么多,前段时间我错了,我现在不发心了。”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请从两方面分析。

答:假如你现在要退,一方面生生世世中都得不到善趣的快乐,这个道理前面也讲过。另一方面,你没有必要退,前辈的高僧大德都是依靠菩提心而成就的。虽然表面上看来度无量众生确实困难,但这种发心的力量非常强大。释迦牟尼佛在因地时发愿:“地狱没有空的话,我的发心不退失,我要度尽一切浊世众生。”但这些众生还没有度完的时候,佛陀早已经成就了,这就是由于发心的力量非常强大。无垢光尊者在有些教言中也说:“大乘显宗中虽然说要三大阿僧祇劫积累资粮和行持菩萨道,但对发心力量强大的人而言,一瞬间便能积累无量劫的资粮,故不需要那么漫长的时日。”有了这样强大的发愿力,在短暂的时间中即可圆满资粮。因此为了灭除烦恼,我们应当持之以恒,不能退失菩提心。

368、经论中云:嗔恨心一刹那能毁坏百千劫的福德资粮。那对烦恼生嗔恨心不也是一样吗?为什么对这种烦恼就可以网开一面,不会使我们堕入地狱?

答:不一样。因为“似嗔此道心,唯能灭烦恼”。对付烦恼敌的嗔恨心,表面上看与自相嗔心烦恼相似。但实际上,我们对烦恼生嗔恨心,不会成为堕入恶趣之因,反而是趣入安乐之因。我们对众生起嗔心,这种烦恼是堕入恶趣之正因,二者表面相似,实质上完全不同。这种对烦恼敌的嗔心是相似烦恼,是自相烦恼的有效对治。如同《圆觉经》中所言:“以橛出橛”、“两木相因”,以相似烦恼对治自相烦恼,二者暂时为能断所断,最后都消融于法界。所以我们对治烦恼敌的这种相似烦恼,是断除轮回的殊胜智慧与方便。

第46节课

369、有些人说大乘菩萨要证到第八地才是不动地,七地以下都有退转的危险。你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答:不正确。因为大乘行人证悟胜义登初地后,便“灭彼一切恶趣道,此异生地悉永尽”,彻断恶趣因果,永除堕入凡夫的业缘;而且“生于如来家族中,永断一切三种结”,此时佛子已经断除了我见、疑见,戒禁取见及三见引发的微细烦恼,所证境与佛所证境相似,已成不退转的真佛子。

370、为什么说烦恼一断永断,不会卷土重来?请以教证、理证加以分析。

答:1)教证:法称论师在《释量论》中说:“犹如植物的种子在火里烧焦后不会发芽一样,自相续中的烦恼种子断完以后,就再也不会产生了。”

2)理证:因为烦恼是颠倒因生,是我们的颠倒认识,如果用空性智慧的火眼金睛将烦恼识破后,它也就连根断除,消融于法界了,再也没有可以生起的机缘。此处,我们也可用事实来说明这点。本师释迦牟尼佛证道时,断除了一切无明烦恼,佛陀在此之后,是否还有生过烦恼的经历呢?这是谁都知道的事实,世尊不会有烦恼;还有舍利弗、大迦叶尊者,他们断除人我执烦恼,证得阿罗汉果后,再也没有生起过人我执烦恼;同样,佛教史上众多已稳固断证功德的高僧大德,有没有“旧病复发”,重新受到烦恼系缚呢?这是没有过的事。我们对烦恼的战斗,可以“毕其功于一役”,一次性将它收拾干净后,它绝不会再纠缠不休,重新反攻。我们也就可以获得永恒的安乐,无需再担心烦恼迫害、缠缚。

371、怎样以胜义谛、世俗谛分别观察烦恼的本体不存在?

答:1)胜义谛:烦恼不是住在外境上,也不是住在根身里,也非住在外境与根身的中间,除此以外的地方也没有,所以它根本不存在,不可能真正伤害众生。

2)世俗谛:虽然在世俗中烦恼还会显现,而且由于无始串习,我们仍会对它的出现生执著、畏惧。但烦恼显现也只是如梦如幻的虚妄相,根本不用对它起执著,生起畏惧之心。《金刚经》中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372、前几天说烦恼无始以来住在我们的心里,现在又说烦恼里里外外都不存在,这两句话会不会自相矛盾?请说明理由。

答:不矛盾。前面是从世俗的角度而言,能害的烦恼也有,所害的我也有,烦恼作害的对境也有,世俗谛当中全部都有。而通过胜义谛的智慧进行观察时,一切决定是没有的,《入中论》云:“乃至未觉三皆有,如已觉后三非有。”在没有觉悟之前,作者、对境和所做的事这三者全部都有,而觉悟证得佛果以后,三者都是不存在的。所以现在我们正在做梦,在梦中三者都是存在的,而醒了以后一切的一切均不存在。

373、诸法胜义中不存在、世俗中存在,这是由什么引起的?应该如何对治?

答:是由我执而引起的。我执的本体虽然像云雾一样不存在,但在没有认识到心的本性之前,它在众生面前是无欺显现且一直不灭的。

应当努力闻思中观方面的经论,为证悟空性智慧而勤奋精进,尽量认识到心的本性,否则即使精通三藏十二部也没有多大意义,五祖说:“不识心性,学法无益。”

374、学习了这品以后,你最深刻的体会是什么?

答:请自己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