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入行论辅导第3品(29-35)


《入菩萨行论》第29节课

[p1]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圣者寂天菩萨所造的《入菩萨行论》。《入菩萨行论》通过十品的内容,为后学弟子介绍了如何趣入菩萨行、成就菩萨行的殊胜窍诀。按照华智仁波切的科判,前面三品是“未生者令生”:怎样生起菩提心;四五六中间三品是“已生令不退”:生起之后怎么样不退失;七品以后是“不退而增上”:在不退的基础上,如何让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辗转增长渐至圆满;最后一品是把所有善根为利益众生而回向。我们现在学习的是前三品,也就是未生者令生的殊胜内容。前面两品已经学完,今天开始学习第三品内容——受持菩提心。本品是先通过前行将自己的心修好之后,再真实地受持菩提心——从内心发起殊胜菩提心,然后通过仪轨受持菩萨戒。第三品讲了受戒的前行、后行,但最关键的精要内容是正行部分:受持菩萨戒,所以把“受持菩提心”作为本品的品名。

[p2] 现在讲第五个科判——随喜。修持自心、让自相续清净这个内容分了八个科判,前面讲完了四个科判,今天讲第五个。随喜在字面上是随和喜,“随”是跟随一切众生和圣者的善业和福德;“喜”就是欢喜,跟随凡夫和圣者的善根以及由此而来的殊胜安乐而产生欢喜心。

[p3] 随喜一词不一定用在善法上,跟随恶业而生欢喜也是一种随喜。忏罪文中有:我们忏悔往昔自造、教他造、随喜他造的恶业。我们如果跟随别人的善业而生欢喜,这是一种善法和修行方式;如果跟随别人的恶业而生欢喜,本体即是一种恶业和烦恼心,是产生恶行的因。此处随喜是指跟随善业、安乐而生欢喜。跟随恶业、恶行或者跟随别人的痛苦而生欢喜、幸灾乐祸之类,不属于这个随喜。

[p4] 随喜是一种心法,我们随喜功德或随喜别人的行为,可以通过身语表示,但主要还是以心安立,因为它是一种内在的欢喜心。如果我们能够跟随别人的善业而产生欢喜,根本没有嫉妒的烦恼,就是真正的随喜。有时我们看到别人修善法自己做不到,或看到别人的功德自己没有,很自然地产生出嫉妒心。嫉妒一方面是自己不如人,另一方面是自己没做这个善根,看到别人做心中很不舒服。嫉妒本身是一种烦恼,是五毒:贪、嗔、痴、嫉妒、骄傲之一。佛在经典中说,任何一种五毒都能让自己堕恶趣。所以我们对随喜的修法不是听一听、了解一下就可以,而是需要在清楚了知之后,真正去实践和修行。

[p5] 随喜一方面可以对治嫉妒的烦恼(对他人的善业和安乐真实生起欢喜的时候,这里面是没有嫉妒的),另一方面可以断除相续中的烦恼;还有一个方面是可以让我们无勤获得功德。佛陀在经典中说,如果见到别人做善法时自己由衷地生起欢喜心,那么自己无勤可以获得与彼同等的功德,因此这是一种无勤获得善根的方法。随喜的本体是远离了嫉妒的一种善法,善根主要是从内心安立,如果自己能够诚心随喜别人的善法、福德、安乐的话,自己也随应地修持了这种善法,也能相应地获得如是的功德。这大概就是它的原理。

[p6] 听到此处我们马上要问:既然随喜可以无勤地获得善根,那么我们随喜一般世间人的善根,同时也随喜佛菩萨的善根,这些无勤获得的善根有没有差别?实际上是有差别的。并不是所有的善根功德我都能够获得,这里面有所区分。假如我们一随喜就能够完全获得所随喜对境的功德,那么我们随喜释迦佛的善根、文殊菩萨的善根、十方诸佛的善根等等,随喜之后就能够获得如是的功德,那我们的功德很快圆满了,应该马上无勤成佛了。事实上并非如此,一方面所随喜的对境有很多种,另一方面能随喜者——我们自己,在随喜的过程中,是否能够完全获得对方同等的善根,还需要观察。

[p7] 上师在讲记中提到,这个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去分析:如果我们所随喜对境的境界不如我,比如说他的发心微小,那我在随喜时所获得的善根可能超过他。比如对方做了一件放生的善事,他放了五斤鱼,我看到或听到后很欢喜,产生了随喜心。我自己的发心是通过菩提心或者空性正见摄受的,境界比他高,那我随喜获得的功德反而超过他。如果我随喜对境的境界和我差不多,通过同样的观察,随喜就获得同等的善根。第三种情况:如果我随喜的对境境界比我高,这时我就获得和自己境界相应的善根,就是说我随喜对方的时候,我只相应地获得和我自己水平同等的善根,不能够完全获得对方的善根。比如说对方是佛菩萨,他们正在做广大的利生事业,我们看到之后没有一点嫉妒,真心诚意地随喜。这时我们能够获得善根,但只是对应自己的境界而获得相应的善根。

[p8] 还有一种情况,上师在讲记中提到,有些人可能是显现上随喜修得太好,听到或看到别人在修善法,就说你们做就可以了,我不用做,只要随喜就行了,我一随喜就获得和你们一样的善根。有些人经常有这样的语言或行为,实际上这种想法值得观察。一方面随喜是调伏我们内心的一种殊胜修法。我们以前再再提到过,佛法所有的修持全是调伏自己的心,绝对不会有任何取巧的方法。通过投机取巧的方式就可以获得某种善根,这样的修法可以说完全没有。因为投机取巧不符合真实的善道,实际上取巧的心相应于懒散或懒惰,自己不愿意去做,找一个借口,想很容易、很取巧地获得这个善根功德,实际上是难以获得的,因为发心不正,怎么可能得到清净的善根呢?也许你在这个过程中有一点点随喜的心,但夹杂着取巧的动机,不一定能获得这么大的功德。

[p9] 其实我们再分析一下,如果我们对某个善业或事情,真正非常欢喜的话,我们观察自己是不是很愿意去做?肯定很愿意去做。比如世间人对某种游戏非常喜欢,他愿不愿意亲自去打?肯定很愿意。行为是跟随心而行持的,所以当我们对某个善法真正发自内心欢喜的时候,我们不可能内心很乐意却坐着不动,别人去做就足够了。从我们平时做事的习惯看,这也是不合理的。再比如:有些世间人很欢喜做某种恶业,也肯定很愿意亲自去做。通过这样的分析可知,如果我们对某种善业真有发自内心的欢喜心,愿不愿意自己做呢?肯定非常愿意。在时间、精力、财富各方面条件都允许的情况下,绝对不可能只动口不动手,肯定愿意积极参与。因为我们知道这个善业有很大利益,而且自己也发自内心喜欢这个善业,所以肯定愿意亲自去做。

[p10] 是不是自己真实欢喜就一定会去做呢?这也要看情况而言。前面我们说,如果在时间精力允许的情况下,一定会亲自去做;但有时从客观来看,的确时间不够、精力不够或者钱财不够,虽然很想做,但是实在没有能力,这种情况下的随喜也是真实随喜。是不是真实随喜主要看有没有取巧的心,如果没有取巧的心,当条件真实具足的时候,一定会亲自去做的。所以上师在讲记当中提到这样的问题,只是口中说随喜:“你们去做,我一随喜就得到所有的功德”。这种随喜是不是真实的随喜呢?如果自己有取巧的心,不一定得到对方的功德。如果真有一点欢喜心的话,可以相应得到一点点功德。但我们的目标是为了生起菩提心而修随喜,实际上我们并不需要取巧的方法。取巧的方法表面上看来自己很轻松,实际上这样的修法是假的。我们在修菩萨道的时候,使用假的修法能够骗谁呢?骗不过佛菩萨的慧眼,也骗不了因果,只能是骗自己而已,没有实际的意义。

[p11] 我们在修随喜的时候要避免落入这个误区。上师在讲记当中也提到,不要来假的随喜。有些人看到别人修善法,内心非常不舒服,但还口是心非地说:“随喜、随喜。”这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在修持佛法的时候,我们要通过学修佛法调整自己的心,逐渐让自己变成一个真正的修行人,把自己的心调整到善法上,从虚伪的状态调整到真实的状态,这个是最重要的,也是我们修学随喜的一种殊胜作用。

[p12] 当然此处是说我们应该如何随喜,那具体到底应该如何修呢?虽然我们不应该生嫉妒,但是我们没有通过修行佛法的话(有些人天生嫉妒心不是很强,有些人嫉妒心很强,有些人不是特别强也不是没有。)大多数人很容易有意无意地产生嫉妒心。这怎么办呢?当看到别人、尤其是自己不喜欢的人在修某种善法、或者得到某种快乐的时候,不需要人劝自己马上就产生嫉妒心,很难产生随喜心。针对这种情况怎么办?因此必须要通过修持对治嫉妒的专门修法,让自己生起欢喜心。这个问题在后面会专门讲到,怎样让我们内心生起欢喜,此处就略过,到时候我们会专门学习对治嫉妒的修法。总而言之,关于随喜要了知的主要问题就是这些。

[p13] 前面是简单介绍一下随喜的意义,下面我们开始看科判:

[p14] 辛五(随喜)分二:一、随喜世间善;二、随喜出世善。

[p15] 所有的善法可以分为世间善根和出世间善根。世间善根可以获得世间安乐,出世间善根可以获得出世间解脱的安乐,世间善和出世间善分别可以获得暂时和究竟的安乐,所以这两个方面都要随喜。

[p16] 首先讲第一、随喜世间善。颂词是:

[p17] 心乐而随喜,一切众有情,

[p18] 息苦诸善行,得乐诸福报。

[p19] “心乐而随喜”:就是说我们看到了别人的善根,应该很高兴地产生欢喜心。随喜谁的善根呢?颂词说“一切众有情”。“一切众有情”这个词很重要,我们看多了有时会忽略。我们看到自己欢喜的人得到福报或修善法时很容易产生随喜心,但看到自己不欢喜的人就很难产生欢喜心。此处颂词说的是“一切众有情”,就是不加简别的所有众生。我们要切实地去行持这种平等、不偏袒的随喜,基础是一定要把平等心修好,就是修好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中的舍无量心。如果能够把舍心修圆满,我们自然而然就不会有任何的偏袒,不会对亲友和怨敌有偏颇的心态。但是我们刚刚处于入门阶段,还有很多菩萨行我们做不到。因此首先我们要了知,了知之后,我们就能够看出自己的心和颂词标准之间的差距,知道差距之后,我们可以把它作为一个目标,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心,逐渐向目标靠近。此处所随喜的范围非常广:一切众生,不单单是人,还有天人、阿修罗(这里不包括圣者,圣者的功德在后面说)还有旁生,旁生也有可能做善行,以及地狱有情。当然地狱有情做善法的几乎没有,如果有的话,我们也随喜。饿鬼当中也有一些心善的饿鬼、修福报的饿鬼,所以这里随喜的对境是一切众有情。

[p20] 那么随喜什么呢?“息苦诸善行,得乐诸福报。”主要是离苦得乐,离苦得乐有因和果的差别。善行是因,如果要息灭痛苦必须要修善行,通过修善行而断除恶业,断除了恶业才能够息灭痛苦,所以善行是息苦的因。“得乐诸福报”:福报是果。得到福报的因是什么?也是善行。众生如果要离苦得乐,都要通过修善法才能成办,所以此处说一切有情离苦得乐全都是因为善行而获得。

[p21] 我们对于众生现在所行持的种种善行都要随喜,比如说我们在媒体、电视、网络上看到了令人感动的好人好事,我们看到之后当然要随喜。因为这种善行按因果的规律来看,不会空耗,可以帮助行善的人息苦得乐,符合颂词所讲的随喜的对境,对于诸如此类的善行我们要随喜。

[p22] 善行的果,就是息苦和得福报。比如看到某个众生开始很苦,通过治疗或者其他方式从痛苦中脱离了,我们见他脱苦了我们要随喜。看到这个众生拥有了福报,拥有了世间的快乐,我们也要随喜。

[p23] 如果我们看到自己不喜欢的人息苦得到福报,我们反而生起了嫉妒,很不高兴,对我们的心有什么好处呢?盼着对方受苦,这是一种很恶劣的心,对对方不一定有损害,反而对自己是很大的损害。我们在学习佛法的过程中,有一个原则必须知道,当我们生起一个恶心的时候,比如对张三很不高兴,或对李四很不舒服,经常诅咒对方,愿他得到种种不如意等等,实际上当我们内心中产生这个恶念的时候,伤害了谁?第一个受害者就是自己。因为这个恶念离自己的心是最近的,我们的心马上就很不舒服,所以从当下的状况来看,自己就是第一个受害者,还没伤害到别人首先伤害了自己。而且当我们产生恶心的时候,不单单是当时不舒服,通过这样的恶心又埋下了让自己以后长久受苦的因。我们的恶心究竟能不能伤害到对方呢?这是不一定的。我们有时很纵容自己的恶念,不想对治这些烦恼,但是不要忘了一个事实:当我们在生恶心的时候,第一个受害者就是自己。每个人都想为自已负责任,每个人都愿自己好,但是不掌握善巧的话,实际上还是会伤害自己。反过来说,我们产生一个善心:愿所有众生都过得好,在所有的对境还没有接收到这个信息的时候,自己就是第一个受益者。当你产生这一念善念的时候,心态是非常平和的、充满善意的、很愉快的,当这个力量还没有利益到对方的时候,首先就利益到了自己。这种善念再推广开来,就是一个很大的善根,会引来以后的种种安乐。这样的善念,可以帮助自己打开狭隘的心,让自已的心变得非常广阔,心胸广阔了,修行就很方便。

[p24] 当我们产生烦恼或恶念的时候,不妨用这个方法观察一下。作为凡夫人来说,都想为自己好,怎么样能为自己好呢?怎么样才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我们好好想想:当我们诅咒别人,别人不一定受到伤害,但是自己绝对受伤害;当我们发菩提心、祈愿世界和平,祈愿一切众生都得到安乐,这样的善行实际上真正能够利益自己,我们要了知这些原理。我们修行佛法时,如果能够知道原理再修学就有力量。如果光是说要随喜、要调伏烦恼,不能理解内涵的话,我们做起来会比较勉强,维持不了多久。如果遇到其他违缘,自己的烦恼又上来了,很可能就退失了。我们修菩萨道不是一两天、几个月的事情,我们要在很长的时间当中保持自己的善心,不经常这样思维肯定无法走下去,因为自己的善心很弱而违缘很多。我们知道《入行论》当中包含了很多诸如此类的窍诀,如果我们好好学习《入行论》,对调伏自己的心有决定性的帮助。

[p25] 此处我们讲随喜世间的善法。我们学佛学到一定的时候,会产生一种轻视世间人的想法,觉得世间人做的善法既没有菩提心也没有出离心,这样的善法是不是不值得随喜?不是这样的。发了菩提心固然好,但是世间人能够产生善念做一些善事,不论对他自己还是对别人都是有利的。作为一个菩萨,看到这些善因善果的时候,同样应该生起欢喜。虽然世间人的因缘不足够,不能够真正像一些修行者一样,以出离心菩提心摄受善法,但是他能够修善法,就能够得到安乐,这也是菩萨乐于见到的事情,所以我们要无差别地随喜世间的诸多善根。

[p26] 下面讲第二、随喜出世善。出世间的善根包括了已经出世的圣者的善根,以及正在修出世间善根的修行人相续当中的善根。里面又分两种:随喜小乘的善行和随喜大乘的善行。

[p27] 首先是随喜小乘的善行:

[p28] 随喜积善行,彼为菩提因。

[p29] 随喜众有情,实脱轮回苦。

[p30] 颂词的前两句主要是对小乘因的善行做随喜。“随喜积善行,彼为菩提因”:菩提是觉悟的意思,不仅佛有觉悟,小乘声闻缘觉也有觉悟。佛经当中经常提到三菩提:第一种是声闻菩提,就是声闻的觉悟;第二种是缘觉菩提,就是独觉的觉悟;第三种是佛菩提,是佛陀究竟的觉悟。菩提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指佛的究竟菩提,但是此处提到的菩提,主要是指小乘声闻和独觉的觉悟。我们要随喜小乘行者所积累的善行。

[p31] 要成为一个小乘行者,前提是首先必须要生起出离心,对整个轮回产生厌离,很想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为了远离轮回而发起求解脱的心,这种心就叫出离心。小乘所有解脱的善根都是从出离心的基础上生起的。为了出离轮回守持清净的戒律,为了出离轮回修持人我空性,所有这些修法都可以成为小乘菩提的因。

[p32] 现在很多人不愿意提小乘大乘的名字,怕有一种不恭敬,所以提南传如何,北传如何,藏传如何。实际上佛经中是直接出现了小乘大乘这个词语的。当然有的时候在不同的场合,我们讲南传修行者也没什么不对,但是小乘的说法必定是从佛经当中出来的,所以我们也不用害怕:这样的说法是不是大乘行者自己编的?贬低小乘等等,实际上在佛经中佛陀是直接这样说的。

[p33] 当我们看到小乘行人,或者说南传佛法的修行者时,对他们的威仪、他们所守持的清净戒律、他们做的很多善法、他们所修持的禅定或者空性,所有的善根我们都要随喜。还有缘觉(按照佛经当中的观点,为了获得缘觉果位,要积累一百个大劫的资粮。一百个大劫的时间是相当长的,但这个大劫不是无数劫,菩萨为了成佛要积累三个无数劫,一百个大劫看起来很久远,但是比起菩萨的善行不算长。)缘觉修持十二缘起的修法,积累一百个大劫的资粮,这些善根我们要随喜。“彼为菩提因”:因为它们是获得声闻菩提和缘觉菩提的正因,是一种清净的善业,我们当然要随喜。

[p34] 修持了正确的因,就一定会有正确的果。我们修法的时候,一方面要修持正确的因,另一方面要让正确的因不出现违缘。就像播种、种庄稼一样,首先要选一个良种,选好之后要遣除各种违缘:不能让苗芽受到霜冻、冰雹等等危害,要采取防护措施,佛教术语叫做具因、无障。任何一个法如果它的因具足了,没有障碍,就一定会结果。我们修行善法也是这样,如果因是正因,而且没有障碍,这个因一定会结果。前面说到“彼为菩提因”,这些小乘行者的因已经圆满了,如果没有障碍的话,就一定会结果。结的什么果呢?因为他所修持的因是离开轮回的因,所以果一定是离开轮回的果。第二句说“随喜众有情,实脱轮回苦”。我们要随喜一切有情,真实脱离轮回的痛苦。从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些痛苦当中脱离,获得阿罗汉果位,这就是小乘的修法。当然小乘断障的问题、境界问题就比较大了,要讲得是个专题,此处只是讲它的因果,至于细分的问题、断证的问题,有可能在智慧品中提到,到时候我们再做分析。

[p35] 下面一段讲随喜大乘的因果。

[p36] 随喜佛菩提,佛子地诸果,

[p37] 亦复乐随喜,能与有情乐,

[p38] 发心福善海,及诸饶益行。

[p39] 此处讲解的次第是先讲大乘的果,再讲大乘的因。前面一段首先讲小乘的因,再讲小乘的果。

[p40] 第一句“随喜佛菩提,佛子地诸果”,是对大乘善行果的随喜。佛菩提,就是究竟的菩提,获得究竟的觉悟,称之为佛陀。佛陀对一切所知没有任何不了知的地方,是大乘的无学地和究竟的果位。首先我们随喜佛陀的觉悟。大乘的有学地是指“佛子地诸果”,佛子是指菩萨,菩萨地是从一地到十地圣者果位,菩萨从一地到十地之间分别由浅至深,由少至多都会有所证悟,断除相应的障碍,这是修行菩萨地所获得的果位,这方面我们也要随喜。这是从严格意义上说,如果不太严格的话,可以把资粮道加行道放进来。总之我们要随喜佛的菩提和菩萨的诸果。

[p41] 严格意义上说,我们必须要知道佛菩提是什么、菩萨一地到十地之间到底有什么功德,我们才能真正地产生随喜心。如果我们只是知道一个概念或名称,我们在随喜的时候这颗心可能不一定很真实,所以我们在解释这个颂词的时候,应该把什么是佛的菩提,佛具足什么样的证悟智慧,佛的功德和方便都要讲解一下。大概了知佛的圆满功德之后,随喜心就不一样了,修行的质量也就不一样了。我们还要知道一地菩萨具有什么功德,十地菩萨具有什么功德,如果真正了知了,大家在随喜的时候也会具有更高质量的随喜,今天时间有限没办法广讲。总而言之,佛断除一切障碍,具足一切功德。我们在看佛传的时候,也多多少少了知一些佛的生平,知道佛的种种功德。如文殊菩萨、观世音菩萨,这些菩萨的事迹我们也看得很多,虽然今天在此处没办法对一地到十地之间菩萨的功德详细介绍,但是总相方面,我们还是能知道菩萨的种种功德事迹,可以从这方面产生随喜心。

[p42] 第二句说要随喜这些大乘善行的因。“亦复乐随喜,能与有情乐,发心福善海,及诸饶益行。”此处分了两种因:一种是意乐,一种是行为。“能与有情乐,发心福善海”:菩萨唯一的目的就是利益众生。华智仁波切在《现观庄严论》的注释中也提到,学习大乘佛法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平时我们说为了成佛而修学大乘佛法,这个也对,但不是究竟意义上的对,修学大乘佛法的终极目标是利益众生,成佛是利益众生的方便。此处提到“能与有情乐”,也暗合这个思想。菩萨最初为什么要趣入大乘?为什么要发菩提心?实际上就是为了利益众生。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发心就是为了利他,我才求正等正觉的果位。此处说“能与有情乐”,就点出了发菩提心的核心:能够给予有情究竟的快乐。“发心福善海”:就是说发起犹如大海一样广大无边的善心。因为发起了这么清净的心,一定能获得犹如大海一样的福善,所以我们要随喜佛子最初、中间以及最后的犹如大海一般的福德善根。我们在学习第一品时,知道发起一念的菩提心,它的功德善根是无边无际无法衡量的,这么多的佛子在十方世界中,不只是在中国这片地方,而是在整个浩瀚无边的十方世界中,有无量无边的菩萨正在发起菩提心、正在实践菩提行,这样一种善根是无法揣测的。我们了知这个事实,然后对此发起随喜心。

[p43] “及诸饶益行”:发了菩提心后,菩萨会做利益众生的善行: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禅定、智慧。这就是行菩提心,六种能够成佛、能够利益众生的行为。对这些能为众生带来安乐的行为我们也要随喜。

[p44] 大乘的发心是能与有情乐,发心的果是佛的菩提和一到十地菩萨的果位,这些我们都要随喜。如果我们能够真心诚意、没有怀疑地随喜,我们可以因此获得巨大无边的善根。如果我们在听这个颂词的时候,能够跟随颂词思维它的意义,生起一念的随喜之心,当下我们就能获得自己没办法想象的善根。然后通过再再思维、观修和串习,我们的善根也会与日俱增。积累善根也需要善巧方便,这就是一种很殊胜的善巧方便,不需要花很多的时间精力,就可以获得很殊胜的善根。因此我们要经常修持真实的随喜心,这是第五个加行。

[p45] 下面讲第六个:

[p46] 辛六、请转法轮:

[p47]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p48] 为苦惑迷众,燃亮正法灯。

[p49] 请转法轮也是积累善根、净化相续的一种殊胜方便。佛陀如果不出现在世间,不转法轮的话,我们连三宝的名字都无法听到,正是因为佛在世间转了法轮,才给世间带来了正法的光明,我们因而知道了三宝,知道了取舍之道,知道要修行,知道了本性,这些都是通过佛转法轮的恩德才获得的。所以在殊胜的大乘论典中,赞叹佛最殊胜的事业时,没有去赞美佛具有三十二妙相,法相相当庄严,超过当时所有人的相貌;也没有赞叹佛具足很大的神通,可以怎么样撼山动地,可以帮助众生从疾病当中脱离;也没有赞叹佛的弟子很多,包括很多大施主和国王,而是从佛转法轮方面赞叹了佛陀的稀有功德。如果佛不出世,如果佛出世之后不转法轮,众生就无法了知修行之道,没办法从迷惑和烦恼中脱离,所以说最稀有的就是佛讲了法,告诉了众生调伏烦恼的方法,很多众生依靠这个方法调伏了自心,走向了解脱。佛涅槃之后,正法留在世间,一代一代地传承,一代一代地修学。现在我们有幸坐在这里讲闻佛法,也是因为佛转了法轮的恩德,因此我们要请佛转法轮。

[p50] 佛可能不转法轮吗?从佛的本怀来讲,佛出世就是为了转法轮。但是当年佛在显现上最初不愿意转法轮,一方面是佛说众生的根基比较下劣,没办法接受佛所证悟的正法,所以不愿意转法轮。但是我们也会疑惑:佛难道没有智慧观察,没有方便方法吗?佛所证悟的法义虽然直接讲众生接受不了,但是佛可以从基础的教起,可以挑些简单的,从入门的地方开始宣讲啊,佛陀是遍智嘛。其实,佛说因为众生根基下劣,无法接受正法而不传法,这种说法是不了义的。佛最初不愿意讲法,还有另一个很深的密意。当然我们也是分析过的,在佛经、论典当中也提到,如果随随便便地给众生传法,众生不会重视。法来得太容易了,失去了对法的尊重,法义也会失去应有的价值。所以佛最初不讲法,安住在森林中享受自己的觉悟。这个时候显现上就急坏了梵天和帝释天,佛都出世了,佛都觉悟了,为什么不讲法呢?所以梵天带头,帝释天配合,再辅以众多的天神(当时印度的情况大家可能不太清楚,世人最崇拜的就是梵天、帝释和众天神)郑重地三次祈请佛转法轮。第一次佛不理睬,没有同意;第二次请佛转法轮,佛答应了,梵天一看这么容易佛就同意了,传记上说他显现上嘻嘻哈哈就回去了,佛陀一看这个情况不对,还是不太重视,佛还是没有传法;第三次是梵天帝释天真正地非常非常尊重了,再次地请佛转法轮,这时佛才答应。然后佛到了鹿野苑,首先给五比丘传法,再逐渐给其他众生传法,这些就是为了说明法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

[p51] 佛陀当年为了得到正法,为了得到一个偈颂,甚至为了半个偈颂,可以舍弃自己所有的财富乃至生命,佛求法是通过如此殷重的心去求的,通过这样一种殷重的心去求的法,对他的相续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如果我们在求法的时候太过于随便,会觉得这个法太容易:是不是和世间的知识一样?有时还不如世间的知识。我们就不会珍惜,不珍惜的话,正法的价值也会消减的。求法者本人不会重视这个法,也不会去修持。前面说的是当年请佛转法轮的情况,后来请转法轮也用于住世的高僧大德,有些时候因为弟子的恶行,显现上上师暂时有厌离心不想传法了,我们也在上师面前祈请转法轮。

[p52] 上节课我们提到,度化众生需要两方面的因缘,要成为能化所化,必须要有传法者和听法者的因缘,两种因缘聚合了,传法这个缘起和善根才能够成办。所以只是传法者有传法的能力,听法者没有意乐不想听,或者不知道法的价值,一个人讲一个人闻的情况也不会出现。所以请转法轮,最早是在佛出世的时候,后来也用于传承当中。

[p53] 请转法轮这一支,总的科判是清净自己的相续,通过请转法轮可以清净自己的相续。以前自己有过舍法罪、谤法罪,或者阻碍别人听法等罪过,经常修持请转法轮,这些罪业可以逐渐得以清净。当然请转法轮本身也是一个很大的善根,可以让自己的心相续得到加持。

[p54] 我们修这一支的时候,要观想在十方佛面前合掌祈请,对娑婆世界来说,释迦牟尼佛已经趋入涅槃,但是在十方刹土中,还有正在住世的无数佛陀刚刚显现证悟,我们就在诸佛刚刚显现证悟的时候,观想我们拿着法轮等宝物,去祈请诸佛转法轮。世间也有很多菩萨、善知识,因为各种因缘停止转法轮,我们也观想祈请他们转法轮。现在我们就可以一边听一边这样观想。

[p55]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十方佛”是指所祈请的范围,不是一两尊佛而是十方诸佛。祈请的时候行为是合掌,“诚”是很虔诚的心态。祈请的内容是什么呢?“为苦惑迷众,燃亮正法灯”。为了痛苦迷惑的众生,燃亮正法之灯。众生处于迷惑黑暗当中,如果没有正法,谁能够了知取舍之道?没有正法的牵引谁能够知道本性之道呢?即便我们对照着书本听上师的讲解,有时牵涉到本性问题、空性问题,尚且还不能懂,何况世间中根本就不存在法,不存在法本的时代,我们又通过什么因缘能够了知本性、能够了知心性呢?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没有正法的指引,众生一定是处于愚痴黑暗当中,为了一切众生不入非道、趋入正道,我们祈请十方诸佛,祈请一切善知识,一定要转法轮。

[p56] 辛七、祈请不涅槃:

[p57] 若佛欲涅槃,合掌速祈请,

[p58] 住世无量劫,莫令世间迷。

[p59] 当年佛陀准备趋入涅槃的时候,有一个铁匠的儿子叫真达,他诚心地祈请佛陀住世,佛陀当时答应他再住世三个月。在传承当中,有的善知识准备涅槃的时候,他的弟子或侍者,也是诚心地祈请他延缓涅槃,这种情况很多。为什么要祈请佛住世呢?因为佛或者传承上师们,哪怕是住世一天,即便不传法,也能够给整个世界带来很多的祥和,给众生带来无穷的利益。我们知道一个圣者住世时,有形无形可以度化很多众生,可以帮助很多众生。既然如此,佛及圣者住世和不住世有很大的差别,因此“若佛欲涅槃”,我们也是于十方佛面前,合掌而劝请,祈请一切十方诸佛“住世无量劫”。在无量劫当中不趋入涅槃,不要让世间处于无知无明状态。这就是祈请不涅槃的修法。

[p60] 在《极乐愿文大疏》中说,如果我们修行祈请不涅槃,能够消除自己的寿障。当然我们并不是为了消除自己的寿障而去祈请佛不涅槃的,而是它本来就有这个作用。为什么要请佛不涅槃?这里讲得很清楚,如果佛涅槃了,世间会处于迷惑当中,如果佛不涅槃,整个世间就有光明,完全是为了众生的利益着想,才祈求佛、圣者、殊胜的善知识们长久住世,不要入于涅槃的境界当中,所以我们要修行祈请不涅槃的修法。

[p61] 本课就到这里。

《入菩萨行论》第30节课

[p62] 第八支是回向支。回向是把种种福德善根给予众生的意思,可以这样直观理解,把我们所修的善根布施给众生、施予众生。上师在讲记中说,“回向”比较准确的意思是“用于”,就是把善根用于哪方面。可以回向善根成就世间的果报,成就容貌、健康、财富、家庭等方面的事情;也可以回向戒律清净、智慧增长、遇到善知识、入大乘、成就佛果、往生极乐世界等等,里面有一个共同的意思,就是用于哪方面。善根怎么使用,就像用一笔钱一样,同样一笔钱,可以用来旅游,用来买房子,或者做其他的事情,等等。同样,善根可以用于世间安乐方面,也可以用于出世间方面、成佛方面。上师在讲记中对为什么要回向,善根要用于哪方面分析得非常透彻。前面提到过为什么要回向,因为我们所修的善根属于无记法,这个无记并不是善恶的无记,而是说它没有定性。如果用于出世间方面,它就会向出世间的方面去发展,如果用于其他的方面,它就会朝其他的方面发展,关键看我们怎么去使用这个善根。

[p63] 善根回向的修法是很重要的,善根应该用于最关键的地方。对我们来说最关键的地方,就是解脱或者利益众生,或为了利益众生往生极乐世界。从这个角度讲回向是很重要的,善根本身是无记的,你不回向,这个无记的善根不一定成熟,但并不是不回向就一定不成熟,里面有不确定因素。既然是“用于”,也可以把善根用于邪的方面,就是邪回向。在《藏传净土法》的注释中有个例子:以前有个修行者,他一辈子闭关,念了七亿遍马哈嘎啦的心咒,这个老僧人在世的时候很软弱,经常受到很多人的欺负,敢怒不敢言,他念了七亿遍的心咒,后来回向的时候说,愿念心咒的功德成熟,我下一世成为一个很有力量的君王,让所有的人,人见人怕。后来这个愿力成熟了,他转生为一个暴君,杀害了很多众生及高僧大德,拆了很多寺庙。这就属于邪回向,把善根用于邪恶方面了,它也会成熟的。比如钱,你可以用去吸毒,也可以用于放生,看你怎么用。所以回向必须要善回向,不回向也不对。如果不回向,以后生起了嗔恨心、生起了烦恼,产生了炫耀的心态,善根就会被摧毁。如果邪回向,善根就直接用在了不好的方面,如果善回向,善根会用于修法方面。善根回向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p64] 辛八(回向福德)分二:一、总回向;二、别回向。

[p65] 壬一、总回向:

[p66] 如是诸观行,所积一切善,

[p67] 以彼愿消除,有情一切苦。

[p68] “如是诸观行”:“如是”就是承接前文,“诸观行所积一切善”,就是前面从供养、顶礼、皈依、忏悔等等,一直到请佛不涅槃之间的七个修法,从第一个到第七个修法,积累了很多善根,回向本身也有善根,可以把回向也包含进来,就是指前面所积累的一切善根。用于哪方面呢?“以彼愿消除,有情一切苦”:“以彼”是以前面所提到的一切善根,愿这一切善根能够消除有情的一切痛苦——从身体到心的痛苦,可以说从苦苦、变苦、行苦、生老病死苦、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不欲临苦到五蕴的苦,以及地狱的苦、旁生的苦、饿鬼的苦、人的苦、天人的苦、阿修罗的苦,愿所有众生的痛苦完全消除,愿众生的苦果消除了,苦因消除了,愿众生都能获得最究竟的觉悟。

[p69] 我们自己的善根也要这样回向。如果回向的所缘太狭窄,只是回向我一个人,回向我一家人,回向我的朋友圈子,回向我的国家,这样的话就有偏颇。善根受到偏袒、狭隘的心量所限制,就不会广大成熟。善根看你怎么用:用一种狭隘的心态去回向,它就成熟于比较微少的善根福报上面;通过善巧方便,通过菩提心摄受,回向一切众生成就圆满的佛果,如果这样回向,善根可以成熟在这方面。所以我们回向的原则就是:心胸越广大,获得的功德就越多。

[p70] 我们在回向的时候,越是有空性智慧的摄持,它就越清净,这也是原则性的问题。如果回向的时候过于狭隘,就可惜了这个善根,本来它可以在更大的方面更快成熟,但是因为我们心胸狭隘的缘故,局限了它。它本来也可以很清净,但是我们有三轮执著的缘故,没办法变得很清净而是有所染污,所以关键看我们怎么样去回向。当然我们通过不断学习,心量会逐渐、逐渐地开阔,我们会更加自如地回向给一切众生。当我们学习空性、有了空性正见之后,我们也能够更加自如地在空性智慧的摄受下,没有执著地去回向。以上是总回向、回向的必要性,需要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去回向。

[p71] 下面讲第二个科判:

[p72] 壬二(别回向)分三:一、为患病者回向;二、为饥渴者回向;三、为贫穷者回向。

[p73] 癸一、为患病者回向:

[p74] 别回向是分别针对某些对境而回向。首先讲第一、为患病者回向。在世间当中,患病的人是很可怜的。一个健康的人在没有患病之前,身心很愉悦,可以自主做很多自己或众生的事情,但是一旦生病之后,就像《大圆满前行》中讲的:人一生病,就像一只飞鸟突然被石头打中一样,马上就丧失力量坠落于地。一个人如果患病后,他的身体和心的力量都会消失。世间中虽然有很多苦受,但是疾病的痛苦是很难忍受的。所以寂天菩萨专门针对这一类众生做了回向。颂词中说:

[p75] 乃至众生疾,尚未疗愈前,

[p76] 愿为医与药,并作看护士。

[p77] 乃至众生的疾病,还没有完全疗愈之前,菩萨发愿:愿我成为医生、妙药、护士。因为医生是给病患诊断开药方的,药是众生的病能够消除的因缘,护士是让病者迅速康复的因缘,这些因缘都具足的话,病者就能康复。如果只具足其中的一种或两种,对疾病的康复还是有些障碍。所以菩萨发愿:愿自己变成高明的医生,能够一下子知道众生疾病的病根所在;然后菩萨发愿变成妙药,因为药有治病的不共能力,是一种很奇妙的缘起,比如某种病吃某种药就能起作用,所以菩萨发愿能够变成各种妙药,在适当的时候能帮助病人;同时发愿自己变成护士,能够护理病人。我们在看病的过程中,如果护士很细心温和,对病者的身心康复都会有帮助。所以菩萨为利益众生的缘故,发愿成为医生、妙药和护士。

[p78] 注释中还提到,在劫末出现疾疫劫的时候,菩萨发愿成为医生妙药等等去帮助众生。按照《俱舍论》等的说法,众生在劫末会遇到温疫流行,这时世间的一般药会丧失作用,没办法治疗众生的病,在众生最需要的时候,菩萨将依靠愿力成为帮助他们的一个因缘。但如前面所分析,如果所救度者因缘不成熟,在他面前也无法显现高明的医生、很好的药物等,因为这需要两方面的因缘和合。我们也不要因为有些时候所化因缘不成熟,就认为不需要这样去做,自己的因缘准备好了,就像佛一样,种种能力已经完全圆满齐备了,只要哪里有因缘,马上就显现在哪里。我们也一样,首先要发愿让自己成为有能力者,然后观待所化对境随缘度众。

[p79] 癸二、为饥渴者回向:

[p80] 盼天降食雨,解除饥渴难,

[p81] 于彼灾荒劫,愿成充饥食。

[p82] 颂词的字面意思是说,期盼天上能够降下粮食雨,解除众生饥渴的危难,在灾荒劫中,祈愿众生能够获得充足的食物。“盼天降食雨”,这是菩萨的一种发愿和回向,愿天能够降下食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粮食雨,消除众生的危难。我们也要通过这样的回向,让自己的善根成熟于这方面。

[p83] 不管我们看得到看不到,比如非洲现在正在闹饥荒,或者某某地方正在闹饥荒,我们都要发愿能降下粮食雨,把我们的善根回向能降下粮食雨。但实际上这个地方并没有降下粮食雨,是不是我们的发愿和回向就虚耗了?也不是。那是不是菩萨的语言有误呢?也不是。因为我们的眼光有时候过于狭隘了,我们的善根是回向十方世界的,当然也包括我们这个世界。但是为什么没有降下粮食雨呢?第一是我们的善根还不足够成熟,或者现在我们回向后不一定马上成熟,或者因为我们回向的力量还不够,或者因为所化地方的人因缘还不成熟,所以还不致于因缘和合之后降下食物。但是如果我们把眼光放宽一点,放大一点,十方世界中,也许某个地方的人民就与我的善根相应,那里就降下了粮食雨,解决了他们的饥渴问题,这也是有可能的。我们不断地这样发愿和回向,主要是修炼自心,让我们能有如是的发心,愿意把自己的善根用于这方面,解除饥渴者的痛苦。

[p84] 有一些圣者,修到自在禅定的时候,有能力让天降粮食雨。在龙树菩萨的传记中有这样一个记载:龙树菩萨当年做过一段时间那烂陀寺的管家或住持,负责僧众的饮食。有一次连续十二年干旱,当时印度僧人是托钵化缘的,因此很多僧人没办法在附近得到饮食,这个时候龙树菩萨就用自己掌握的点金术,把一些铁变成黄金,然后拿到其他没有受干旱影响的国家换来大量粮食,以维持僧众的修行,让那烂陀寺的僧众没有受到干旱的影响,但是那烂陀寺之外的人民没有这个因缘,饿死了很多人。当时他的上师正在长期闭关,修一个长时间的禅定,后来上师出关了,看到饿死这么多人,就问龙树菩萨:为什么你不跟我说这个事情?我是有能力降下粮食雨的,但是因为你没有通知我的缘故,死了这么多人。所以有一种说法:上师为了让龙树菩萨忏悔这个业(所谓的业吧,龙树菩萨是圣者,会不会因为这个有业我们也不好说,显现上传记上是这样写的)让他去造很多寺院和佛塔来清净,所以龙树菩萨在各地造了很多寺庙和佛塔。我们讲这个公案是说明:龙树菩萨的上师曾经亲口说,自己有能力通过禅定力量降下粮食雨。所以当一个圣者菩萨修行成功之后,他是可以随心所欲获得财富自在,并有能力随心所欲降下粮食雨。

[p85] 我们也要发愿,愿我今天修法的善根,或我今天讲闻佛法的善根从这方面去成熟——为饥渴者回向,然后愿这些饥荒的地方因我的善根降下粮食雨,解除他们的饥渴。尤其是在饥馑劫的时候,“于彼灾荒劫,愿成充饥食”。饥馑劫就是七年当中没有收成,不下雨,饿死很多人。菩萨发愿在饥馑劫到来的时候,自己能够变成充饥的食物。我们不要说七年当中发生饥荒,中国的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就发生了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当时很多人饿死了,如果连续七年干旱没有收成的话,很多人肯定没办法支撑,都会饿死。菩萨发愿,在这种情况下,自己能够成为众生充饥的饮食。有时候会变成一条大鱼让众生食用,有时候会变成某种食物让众生食用,有时候也可以从天上降下饮食雨,用这样的方式来解除众生的痛苦。只要对众生能够起帮助,菩萨愿意自己变成充饥的饮食。

[p86] 除了饥荒或饥馑劫,还有隐藏的、不太明显的其他灾难。刀兵劫是七天,疾疫劫是七个月,饥馑劫是七年。刀兵劫出现的时候,在七天当中,人们互相看到之后,犹如仇敌一样,随手一抓就是武器,相互砍杀,大部分人被砍死,少部分人跑到森林中留存下来,后来这些人出来之后,开始发愿断杀,逐渐逐渐身体长高,获得安乐等,论典当中有这样的记载。所以佛菩萨也祈愿在刀兵劫中,能够降下粮食雨,为人们充饥,解决人们的困难。在《俱舍论》等经典中说,如果我们遇到了疾病劫、饥馑劫或刀兵劫,是一定不会存活的,那么怎样能够避免呢?经典中曾经说,如果能够给僧众供养医药,因为僧众是修行的对境,哪怕是供养一点点医药,自己绝对不会转生到疾病劫当中。如果能够给僧众供养哪怕一颗粮食,也不会转生到饥馑劫当中。自己在世时,哪怕发愿守持一天不杀生的戒律,通过这样不造作的方式发誓,也不会转生在刀兵劫,何况现在我们能够长时间地守持五戒,是不会生在刀兵劫当中的。但是虽然我们不会生在刀兵劫、饥馑劫当中,整个轮回还是痛苦的,所以我们不能说自己给僧众供养一点东西,自己守持一点不杀生戒律就足够了,绝对不够。如果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发誓守持一天不杀生的戒律也可以,因为刀兵劫实在太恐怖了。我们不能把这个补救措施当成一种圆满方式,以为这样做就可以放心大胆地睡觉了,整个轮回都是痛苦,只有从轮回当中脱离,才是万全之策。经论是根据某种情况宣讲某种对治,而这个对治不是所有一切痛苦的对治,这个方面我们要分清楚。

[p87] 癸三、为贫穷者回向:

[p88] 为济贫困者,愿成无尽藏,

[p89] 愿诸资生物,悉现彼等前。

[p90] 世间很多众生因为前世缺少布施等善根的缘故,今生当中非常贫穷,为了赈济帮助一切穷困潦倒的众生,菩萨发愿变成无尽的宝藏,愿一切能够资生的物品都显现在这些众生面前。

[p91] 欲界众生没有物资没办法活下去,如果处于贫穷当中,没有基本的生存条件,会相当痛苦,而且过于贫穷的人,非常可能因此而死。所以在菩萨看来,这是无法忍受的事情。菩萨除了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贫困者帮助外,还发愿在无穷无尽的世界当中,帮助无穷无尽的贫困者。这些众生我们看也看不到,也没办法走过去帮助他们,这时我们就用回向,为贫困者回向,愿我的善根能够如是地成熟,愿我的善根能够变成无量的宝藏利益他们。时时这样回向,每天这样回向,就会成为利益众生的殊胜方便。

[p92] 众生因为缺少财富所以很贫穷,菩萨就发愿变成无尽的宝藏,能够自然而然地出现在他们面前,让众生享用,成为众生安乐之因,这是菩萨的回向。还有一种方法:现在很多成就者在很多地方埋上宝瓶,里面装上金子银子等很多珍宝,有些还要装五谷粮食布匹等,然后如理如法地开光后把这些东西伏藏起来,等到灾难发生的时候用来救度众生。有位圣者这样说过:一般人埋的宝瓶,你埋多少东西永远还是这么多。比如你在一个宝瓶中装了一斤米或几斤粮食,你埋下去多少就是多少,有可能挖出来已经腐烂了,或者你装了一些金子,挖出来的时候还是那些金子。真正的成就者、真正的伏藏师,他们埋宝瓶,是要让这个东西无穷无尽地增长,成为一个真正用之不竭的宝藏。真正的成就者埋宝瓶是有这样的作用,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p93] 菩萨的善巧方便是很多的,他可以通过这样的方便来利益一些贫困者,菩萨所做的各种各样的事业,也是为了让一切众生摆脱各种苦难,不仅是回向。很多圣者也在通过他们的各种能力和方便利益众生。我们凡夫现在还没有这个能力,没有禅定的力量,还不能做一些超乎想象的事情,但是我们可以从现在开始尽量修持自己的心,调伏自己的心,让我们的心尽量地为贫穷者做回向,让善根尽快成熟,让自己的相续尽快成熟,用一切可以运用的方法调整自己的相续。

[p94] 本课就讲到这里。

《入菩萨行论》第31节课

[p95] 现在继续辅导《入菩萨行论》,前面所讲的内容主要是生起菩提心的加行,正行和后行。加行部分分了两个科判,一个是“净化自相续”,另一个是“为利他而修心”。“净化自相续”的修法分八个部分,其内容我们已经学习完。当然,学习这八个部分所需要的时间很短,但关键是我们学习完之后,还要进一步深入,让修法变成自己内心的东西。

[p96] 实际上,《入菩萨行论》是寂天菩萨相续中流露出来的殊胜窍诀,寂天菩萨本身完全处于这样的状态中;上师给我们传讲时,也是上师智慧的自然流露;而现在我们要让《入行论》的教义变成自己的智慧、自己的修行境界,就要靠我们自己不断地串习,单单学习过是完全不足够的,必须要长时间地思维,从而遣除错误的理解,巩固正确的认识,之后通过反复地观修,让法义融入自己的内心,心和法完全融为一味一体,只要我们一起心、一动念就是法义。

[p97] 现在我们往往会有一种体会:在闻思法义的时候,会觉得法很殊胜,但是一旦放下书本,不再思维,法就好像跟自己没有关系。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因为我们的心还是心,法还是法,二者没有完全融合在一起。思维法义时会有一点印象,但不思维的时候,或者被其他事情缠住了,就无法忆念正法,就会按照自己固有的思维模式去思考问题。学习论典的目的,就是让我们按照菩萨行的思维方式去思维,按照菩萨行的行为去行持,但我们在做事的时候,往往是按照轮回的思维模式、轮回的行为去行持,无法按菩萨行的方式。当然并不是说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模式:一个轮回思维模式,一个菩萨行的思维模式。实际上我们在轮回中修行,就是要把随顺轮回的心态和行为,以菩萨行的方式进行庄严,在轮回中通过利他心、利他行来改变自己。真正通过长时间的观修,我们的心就会变成菩萨心,一动念都是利他的念头,这种效果要通过长时间修行之后才能够达到。

[p98] 平时我们在学完佛法之后,往往会形成一种很大的落差,听法的时候好像自己应该成为一个菩萨,一旦遇到事情,就会觉得自己是个很糟糕的修行者,很容易出现这种心态和情况。当然,作为一个初学者,这也是很正常的,但毕竟我们已经掌握了修法,应该慢慢地运用它,向佛法所提到的境界去靠近。如果不努力,那么心永远是心,法永远是法,二者之间永远都是有距离的。

[p99] 所以虽然“净化自相续”的部分学完了,但还需要进一步的巩固。修习佛法是生生世世的事情,乃至没有成就菩萨果位之前,这些修法都是要修持的。愿一切听闻《入行论》的道友都能够重视这部论典中的窍诀,并经常串习。

[p100] 接下来宣讲加行当中的第二个科判:为利他而修心,为了利益众生而修持自己的心。修心分很多种,一种是为了自己能够生起出离心而修心:比如《开启修心门扉》,还有《扎嘎山法》,这一类的论著是阐释看破今世、舍弃今生的修心法要;另外,也有在看破今世而生起出离心的基础上,为了利他而修心;还有一部分是为了证悟空性而修心。

[p101] 庚二(为利他而修心)分二:一、总说布施一切;二、别说布施身体。

[p102] 为了利他而修心有很多种,此处主要是以布施为例,说明为利他而修心的方法,并不是只有布施才是利他。

[p103] 辛一(总说布施一切)分二:一、所施;二、原因。

[p104] 科判当中讲,我们修持布施要将一切财富都布施给众生,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分别宣说了所布施和布施的原因。第一个所布施就是指布施的范畴,应当要布施一切。

[p105] 壬一、所施:

[p106] 为利有情故,不吝尽施舍,

[p107] 身及诸受用,三世一切善。

[p108] 首先,此处点出了菩萨是为了利益有情才做布施的。为什么呢?因为初学菩萨的利他心不深入,有时会忘失这一宗旨,所以寂天菩萨在论典中处处为我们点出核心所在:就是为了利益有情。

[p109] 有时候我们的布施不是为了利他。在弥勒菩萨所造的《经庄严论》中提到,菩萨的布施远离两个企图:第一,不是为了别人的报恩。现在有些人做了布施总是记着,觉得我今天帮助了你,以后当我落难时你就应该帮助我;或者我给你布施,你应该有所表示,至少要听到一声谢谢自己才满足。菩萨布施不会希求别人的一声感谢,也不是为了今世获得报恩,而凡夫众生容易为了希求回报而行布施。

[p110] 第二,不是为了异熟果。初学者容易为了异熟果而布施。在佛经论典中,讲了很多今生布施后世得相应异熟果的公案,众生看了会很欢喜,会想尽量多做布施,因为果报很诱人很殊胜,诚信因果的人就会去布施,这样对不对?也不能说不对。但是菩萨的发心更加清净,不是为了后世成熟异熟果而做布施,完全是为了利益众生,只要众生获得利益,自己是否得到今世的感恩、后世的果报都无所谓。那么果报是否会获得呢?当然会得到,只要做了布施一定会有殊胜的果报,这是绝对的。菩萨虽然不求,但不等于没有,而且菩萨因为不希求,后世得到的异熟果还会更殊胜,从因果不虚的角度来讲是肯定的。关键是菩萨并没有因为想要有所得而行布施,而是在一心利他的时候,果报顺便获得,对菩萨而言,得或不得无有差别,他就是为了利益众生,这就是“为利有情故”。同时也提醒我们:最好的布施心态是不求一切,真正为了众生去布施。我们可以慢慢地靠近这个目标。

[p111] “不吝”是指没有吝啬心。上师仁波切在宣讲《入行论》时多次提到:布施时不吝啬很重要!在某种场合中,若当众捐款,如果觉得众目睽睽之下面子上过不去,虽然很舍不得,但是迫于压力捐了一百元,实际上带有吝啬心,这样的布施就不能成为清净的布施。上师说,如果十元钱可以毫不吝啬地捐出来,那么就捐十元好了,经常性地捐十元,成为家常便饭后,就可以慢慢提高一个档次,捐二十元的感觉和捐十元差不多了,就捐二十元……逐渐逐渐地打破我们的悭吝心,这样的布施会很有力量。而不能认为菩萨把头都布施了,我也应该如是随学,菩萨布施头颅是无有一丝悭吝之心的,与我们捐十元钱的心态相同,所以菩萨能够做得到的,我们不一定能做到。布施关键在于打破自己的悭吝心,而不是强调外在的行为,为了让别人看得起自己而布施,这种心态很有问题。布施,一方面让对方获得帮助,更关键的是在于打破自己的悭吝,让心逐渐成熟起来。此处“为利他而修心”主要是为了利他而打破悭吝心,这一点很重要。

[p112] “尽施舍”是布施境界的一个标准,是指没有悭吝地完全施舍,现在我们还不一定做得到。完全施舍什么呢?分为三大类:第一类,完全布施自己的受用;第二类,完全布施自己的身体;第三类,完全布施自己的三世一切善。

[p113] 如果有必要将三类所施物进行排序,受用如钱财、用具、食物、衣服,乃至于房屋、车辆等等,这些受用与身体相比,我们对身体更为重视,所以受用相对较轻。一般来讲,受用也分为一般财富、重要财富、最重要的财富。但是,如果要在舍弃身体与舍弃受用之间做出选择,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会选择舍弃受用。比如说,大地震来了,虽然家里有很多值钱的古董等受用,但是如果不跑出去,身体肯定没有了,很多人都会选择逃命要紧,只要人还在,其他一切都可以重来。在此前提之下,受用是次要的,身体更重要,所以受用相对容易布施。

[p114] 第二类是布施身体。我们对受用是很执著的,但是对受用的执著,不如执著身体的程度深。从小就执著身体,乃至死亡。我们为什么怕死呢?因为我们要舍弃身体了。因为对于身体的执著更深一些,所以当我们能够对布施受用不会有任何悭吝心时,就可以考虑身体的布施。

[p115] 最后一类是布施一切善根。有时候我们会这样想:身体虽然很重要,但是舍弃了这一个身体,毕竟还有后世,也许通过今生的修法,我来世可以获得一个更好的身体,所以会认为,只要有善根的支撑,今生当中舍弃身体,还是可以接受的。当然,一般的世间人对身体、受用是很执著的,二者相比,身体更加重要;对于修行者而言,身体和善根相比,如果相信因果,他会觉得善根更重要。学习无常之后,我们知道,在死亡的时候,身体也好,财富也好,都要舍弃,唯一能带走的,就是业,当然带走善业是最好的。所以,对于深信因果的人,只要善根在,自己的未来就是光明的,所以他可以为了后世的安乐舍弃今生的身体。当然不修行的人,对于善根根本不相信,更不会在乎。修行人、菩萨深刻地了知善根的作用,但如果还没有达到很深的菩提心,对善根的执著会很大。所以,要打破悭吝,为了利益众生,我们要把一切受用、身体乃至三世一切善根布施众生。

[p116] 以上宣讲了将自己的一切全部进行布施,这个所施的范围是很广的,从受用到身体,再到善根。受用属于身外之物,身体属于自身,善根是心上的法,当然真正的心不可能布施给众生,但心上的善根、习气、种子都布施了,包括了身心内外的一切,就已经没有剩下什么了,这就是所施当中布施一切的意思。

[p117] 壬二、原因:

[p118] 对所用的东西为什么要这样布施?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原因,找不到一个根据,我们就不愿意布施。如果不是因为对众生有帮助的话,谁都不愿真实去布施。世间人捐款的时候,要不觉得对人有所帮助,可以解除他们的痛苦,所以捐钱捐物;或者觉得捐款之后可以出名;或者可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都是看到某种利益和必要才布施。作为一个凡夫修行者也一样,看到某种必要才真正愿意去布施,如果没有看到某种必要,即便强迫你去布施,那是非常勉强的,没有真实意义。所以紧接着讲第二条:原因,为什么要把最贵重、最执著的东西布施给一切众生呢?必须要弄清楚原因,我们才能够真实的投入。

[p119] 舍尽则脱苦,吾心成涅槃,

[p120] 死时既须舍,何若生尽施。

[p121] 此处讲了两个根据,第一、二句是第一个根据,第三、四句是第二个根据。

[p122] 首先讲第一个根据,为什么这样做布施?“舍尽则脱苦,吾心成涅槃”。我们之所以漂流轮回感受痛苦,就是因为有执著,执著“我”就形成了我执,这就是轮回的大无明,是一切流转的根本因,其余的烦恼、恶业等一切轮回痛苦都是因为我执才得以显现。因为很执著自己身体的缘故,不愿因修行而令身体受苦,觉得身体比法更重要:在身体不受累的前提下可以学法,若受累就不愿学了。这就是因为对身体很执著,从而成为一个导致懒散的因。为什么有人要去杀生、偷盗呢?因为要解决吃饭、穿衣、买房子等问题,为了贪著身体造了很多业,原因何在?就是贪身。以此类推,很多痛苦都是因为执著而引发的。要脱苦就要放舍对这些法的执著,所以颂词中讲“舍尽则脱苦”。因为苦是由执著而来,如果要脱苦必须要放弃对世间法的执著,能够放下多少就能够脱离多少,全部放舍就可以脱尽一切苦。如果我们放弃对世间法的执著,就会从不断追求物质的成败得失的痛苦当中解脱出来;如果我们完全舍弃对“我”的执著,就能从流转轮回的根本因“我执”上解脱出来。所以放弃一部分就脱离一部分的苦,如果舍尽了就脱离一切苦。

[p123] 接下来讲“吾心成涅槃”。既然远离了一切执著,心就寂灭了。从严格意义上讲,涅槃的意思就是圆寂,圆是指证得圆满功德,寂就是寂灭一切烦恼。我们不得解脱,感受痛苦就是因为执著,如果能够放弃执著就会远离一切痛苦,这是圣者给我们开示的殊胜解脱之道。凡夫众生无法了知这一点,认为只有不放弃才能够享受,但这只是暂时的获得,实际上在紧紧抓住的过程中,会延伸出很多额外的烦恼,而且执著的过程本身也是痛苦的自性,所以要真正脱苦必须舍掉一切。如果执著受用就会引发由受用产生的痛苦;如果执著身体就会引发由身体产生的痛苦;如果执著善根就会引发执著善根而产生的痛苦。

[p124] 执著善根的痛苦:比如说一个菩萨对自己的善根很执著,不愿意回向给众生,那么这个善根就不能引发广大的菩提心、菩萨行,从而导致他的心无法解脱,其本身是一种痛苦。在苦中包括:苦苦、变苦、行苦,善根虽然是一种善法,但它仍然属于苦的范畴。论典当中将轮回分为两类:分段的生死轮回和细微的流转轮回,第二种就是因为没有断尽一切执著而引发的,所以如果不断尽对善根的执著,无法真实获得菩萨道,因此必须把自己所执著的善根也舍掉,最好的方法就是布施给一切众生。这是一种放舍,它与罪犯被捉之后发誓以后不再犯法的放舍完全不同,菩萨放舍的是执著,但不等于不再造善根,菩萨还会为了利益一切有情不断地造善法,因为能利益自他的,除了善根之外绝无其他。所以舍弃的是利益自己而造善的错误想法,放舍还是打开心胸的一种修法。因此“舍尽则脱苦”,不管粗大或细微的苦,惟有舍尽之后心才会觉悟,才会成为自他二利的佛陀。

[p125] 以前因为不了知而痛苦,如今我们通过学习《入行论》知道了正确的方法,为什么不实践呢?应当逐渐习惯布施自己所执著的东西,通过放舍让自己的心获得解脱自在。当然不可能一步到位,突然间从执著很强的凡夫变成能够放舍一切的大菩萨,这是不现实的。首先要了知次第,再逐渐地修持放舍之道,先从财富受用开始,能够不悭吝地布施,逐渐让自己的心开放,习惯之后再逐渐布施身体、善根。

[p126] 放舍的必要性第一个是“吾心成涅槃”,通过这样修法可以让自己获得圆满觉悟之果,必要性相当大,所以应该修持布施,而且所施的物品一定是内外一切物。如果此时还有所保留,就会顾虑:把所有东西都布施了自己怎么办?实际上还是无法从一切痛苦中脱离。因为有所保留就是有所执著,就会有痛苦,所以此处将所施安立为身心内外所有一切,因为这些东西就是引发我们执著的因,会进一步引发痛苦。每个众生都想脱苦,如果真的想获得自在,就必须要放弃一切。当然这个过程是痛苦的,会很纠结,为什么呢?是因为没考虑到放舍能够带来的利益,或者没有对比执著带来的痛苦和放舍带来的安乐,对其因果没有真正去分析。我们的惯性思维是:如果要安乐就要牢牢抓住,比如外道修法抓住“我”不放,只要“我”在就可以修道,“我”就可以解脱;众生把钱抓住,认为只要有钱就可以获得安乐,心里才会踏实。如果放弃,就像一个人在海里面船沉了,此时死命抓住一块木板,他觉得那是救命稻草,只有牢牢抓住不放才会心安,让他把木板放掉是绝无可能的,这就是众生的心态。我们现在就处于这样的心态中,所以让我们舍弃财富、身体,会认为放舍之后就什么都没有了,感觉处在危险的境地中没有安全感,所以众生修道很难与正法相应的原因就在这里。佛菩萨看在眼中,也是使用了很多方便,安排了三个无数劫的时间让众生去习惯能够放弃,最后舍尽了才能成佛,这是第一个必要。

[p127] 第二个必要是“死时既须舍,何若生尽施”。为什么现在就要修布施呢?善根方面不用多说,身体和受用这两者,即便是牢牢地执著它舍不得放弃,死亡到来的时候,谁都没办法带走自己的身体,哪怕一根头发;谁都没办法带走自己的财富,哪怕一分钱一根针,所以死的时候,一切身体和身外之物都要被迫舍弃。而且被迫舍弃和主动舍弃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在被迫放弃的时候,心存强烈的执著,心态很痛苦,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死的时候把眼睛睁得大大的,手里还紧紧抓住执著的东西不放,因为执著,死的时候就会痛苦。按照中阴的教法,死的时候执著某些事物,神识很容易转到那上面而感受恶趣的身相,《极乐愿文大疏》当中这方面的公案很多。所以,被迫放弃的时候,自己处在非常不情愿的心态中,有很深的贪念,会因此而引发很深的痛苦,所以贪著越大痛苦就越大。就好像世间上一对恋人,正在热恋的时候被拆散,会非常非常地难受。所以,对世间法非常的执著,因为死亡而必须要放舍,这种不可抗的力量出现的时候,那种被迫分离的心态很痛苦。

[p128] “何若生尽施”:既然被迫放弃时如此痛苦,还不如现在主动放弃。怎么样主动放弃呢?就是布施给一切众生,因为只有用于利益众生才是最有价值的。或许有人认为还有很多放弃的方式:烧了、扔到水里等等,这样做自己不能用,其他人也不能用,虽然是放弃了,但效果不理想。既然放弃了,就可以给予众生,让众生享受财富而得到安乐,自己既解脱了执著,也积累了善根,各得其乐,何乐而不为呢?一方面,布施众生是最好的主动放弃的方式,另外,因为早已布施众生,早已主动放弃,心理有所准备,即便是死亡到来的时候,要和自己的财富、身体分离,也不会有任何痛苦。因此,主动放舍有很多利益。

[p129] 死亡时都是要舍弃一切的,这些问题我们要经常思考,这样才会看得比较淡,执著减轻,痛苦也会减少。如果自己的痛苦少了,头脑会更清晰,可以生起智慧去深入法义。相反,如果每天都处在执著当中,智慧不清晰,那么看法本、打坐时都会出现世间上纷繁散乱的事情,又如何能深入法义呢?更不会懂得抉择圣人的解脱之道。如果主动地放舍,认为一切执著的对境可有可无,对财富受用没有很强的执著,这种心态可以帮助自己得到一个清晰的思维,在此基础上才能深入法义,才能深入思维空性、思维因果,可以更加清晰地了知甚深的含义——而不只是在昏浊的大脑中,留下词句大概的印象,其中甚深的含义,对解脱有什么必要和帮助完全不明白。所以,主动放舍能够帮助我们在学佛的过程中生起清净的智慧,了知这一道理之后,应当进一步开始修持放舍之道。

[p130] 辛二(别说布施身体)分二:一、布施缘自己而造业之众生;二、回向成为利众之因。

[p131] 壬一(布施缘自己而造业之众生)分二:一、无条件而布施;二、发愿成为利益之因。

[p132] 此处宣讲布施身体。关于布施身体的问题,上师在宣讲布施的时候经常提到,佛陀在经典中也经常提。佛经中讲要布施身体,是因为我们对身体的执著导致了轮回众多的痛苦,虽然布施身体很难做到,但必定还是要放弃。但是布施身体是属于一种比较成熟的修法,或者说比较高层次的修法,因此佛陀并没有要求初学的菩萨一开始就要做到根本不考虑自己,完全奉献给众生。此处虽然讲到了布施身体的内容,但对于初学众生而言,佛并不开许,甚至不支持去布施身体,所以对这个问题我们不用感到害怕,因为初学者法义没有融入相续,对身体还是相当执著的,如果一开始就要把自己的头布施出去,那很多众生会觉得菩萨行不是自己能修的,有可能就退失了。佛的意思是等到自己的功德成熟之后,为了打破对身体的执著障碍,在因缘条件成熟的前提之下,可以布施身体,而不是现在就要布施,这个是我们的目标,将来要逐渐达到这样的境界。还没有到达这种很高的境界之前,我们可以按照颂词的教义相应地行持,首先从学习开始。

[p133] 癸一、无条件而布施:

[p134] 吾既将此身,随顺施有情,

[p135] 一任彼欢喜,恒常打骂杀。

[p136] 我既然把身体已经布施给了一切众生,任凭他们的高兴,可以随意处置,可以恒常地打骂,甚至杀死。

[p137] 此处的含义可以有很多解释,总的来说表达了什么含义呢?一个菩萨已经到达完全利他,对自己的身体没有丝毫执著的境界。比如说释迦牟尼佛在因地做菩萨时,有些人要他的头,他就把头布施了。至于菩萨登地之后,倘若众生真要杀他,他是否随顺众生杀害,这是不一定的,不接受并不能说明菩萨还有执著,菩萨并不是只要到达了能够布施头的境界,不管是谁来打骂杀都应完全接受,为什么呢?因为菩萨对身体没有任何的耽著,在某种因缘条件之下,他可以让众生打骂杀害,这个毫无疑问。如果这样的方式对众生最有利益,他就会以此来利益众生;但如果这个方式对众生并没有利益,他可能就不会这样做。所以判断是否是菩萨的标准,并不是杀他而他不还手,不能够通过外在的行为作为判断的依据。菩萨肯定有这样的境界,但是有时候,他如果被杀害,则会中断对其他很多众生的利益,因缘时机还不成熟是不能这样做的。菩萨是否做一件事情,都会考量如何最大程度地利益众生,所以即使到达这样的境界,具备这样的能力,但是是否一切场合他都会这样做呢,需要观待时机是否成熟。

[p138] 这个颂词的意义对我们凡夫人而言境界很高,但是我们不能认为境界太高了和自己无关。虽然我们做不到“一任彼欢喜,恒常打骂杀”,但至少能够有效地遏止住自己的嗔恚心。凡夫人有惯性的思维,如果别人打我,我就要打他;骂我,我就要骂他;杀我或我的亲人,就要杀人偿命,今生杀不了你,发愿后世也要报仇。所以凡夫人的思维没有一点忍耐心,完全随自己的习气处理问题。现在我们学习了这个颂词,虽然不能完全做到这么高的标准,但是至少在遇到这样的情况时能够合理思维,不会像最初完全未调心之时,产生强烈的报复心态。按照自身不同境界来观待这个颂词,也会得到很大的启发,如果学习佛法多年修行有素,完全不起嗔心的境界也可以达到。

[p139] 我们完全把身体布施给众生,有时候是表现为安忍打骂杀,但更多的情况则是像上师那样,把自己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利益众生上,没有为自己的事利用身体,相当于已经把身体布施给了众生,这也是一种完全的布施。我们修行的时候时常有一些私心杂念,用自己的身体做一些自己的事情。但菩萨相续中充满了慈悲心、菩提心,用自己的身体恒常性地利益众生,这也是布施身体的一种方式。所以这里表达的境界主要是菩萨完全无条件、不求回报,也不为自己的异熟果报,众生知道也好不知道也好,他都是一心一意地利益众生,这个心非常的清净,非常的伟大。有时候,我们做微少布施都会想方设法让别人知道,但菩萨只要能利益众生,别人是否知道他并不在乎。所以我们要将自己的心逐渐调整到这样无条件布施的状态中,这是很关键的。

[p140] 纵人戏我身,侵侮并讥讽,

[p141] 吾身既已施,云何复珍惜?

[p142] 纵然有人戏弄我,乃至侵犯我、侮辱我、欺负我,我的身体既然已经布施给众生了,为什么现在又开始珍惜自己的身体了呢?这是不应该的。

[p143] 世间人如果没学菩萨道,遇到别人戏弄自己,骑在自己身上,经常欺负自己等情况,有能力的人会反抗,没有能力的人会记恨在心,受到别人的挖苦也会反唇相讥感觉很快意。凡夫人认为他人不能对自己侮辱伤害,表现出对身体的强烈执著。菩萨的思维方式完全不同,他要放弃的就是对身体的执著,为了利益众生而布施身体,身体就不再属于自己而属于众生了,众生想要戏弄,也是戏弄众生的身体;要侮辱,也是侮辱众生的身体;要讥讽,也是讥讽众生的身体,按理来讲已经和自己没有关系了。比如,把一个钟布施给张三之后就不再属于我,张三要把这个钟卖掉或者收藏,砸坏还是诅咒,我有什么可珍惜的呢?别人对这个钟如何侮辱已经与我无关。有人会想,如果是一个钟布施出去,我眼不见心不烦,他折磨钟还是赞叹钟是他的事,好像可以忍受,但身体不一样,身体和我的心是连在一起的,骂我打我,我的心都能了知,似乎很难忍受。但实际上这也是习惯的问题,本来心和身并不是真正的一体,只是我们习惯于把身体执著为心,心执著为身体,好象二者是一体的。如果长期修习,把身体布施给众生,会真正达到身体已经不属于自己而是属于众生的境界,所以任其打骂都可以忍受。我们如果没有长时间的去习惯菩萨行的修法,就会觉得非常难,几乎无法做到。但这里强调的是串习,最终也能达到不再执著身体的境界。

[p144] 当然我们再再地强调,这个境界非常高,原因是什么呢?刚学菩萨道的人有一种冲动,想要布施身体、把自己手砍下来布施,乃至捐献内脏、眼睛,但这种行为我们并不赞成,因为热血沸腾做的事情,很多时候是缺乏考虑的,如果认为菩萨行要求这样做,自己也一定要这样做,根本不考虑自己是什么样的境界,也不考虑做完之后会不会后悔,结果冷静下来才发现自己的肾脏少了一个,手又缺了一只,觉得非常不值得产生了后悔心,按照佛法的观点,后悔心是毁坏善根的四种因之一,可以说事情就白做了,没有得到善根,而且自己受到了伤害,还有可能因为这个因缘对法退失信心,可谓得不偿失。

[p145] 另一方面,也需要遮止另一种心态——认为菩萨行境界太高,自己是永远做不到的,一开始就放弃了,这两个极端都要避免。所以这样布施的标准很高,并不要求所有人一开始都能做到,但是我们可以一点一点地去实践,到一定阶段就能达到菩萨的境界。在《入中论》等经论当中,月称论师等圣者也向我们保证,到达能够布施身体的境界,如是布施是不会有丝毫痛苦的。虽然我们现在布施会有痛苦,打骂杀会有感受,但是当我们修行到某种程度的时候,可以完全把身体无有悭吝的布施,并且身体不会痛苦,心也不会有痛苦的感受,那时再布施身体就顺理成章,自然就会去做。现在我们通过学习,把颂词的意义结合自己当下的境界,调整自己的心使其慢慢适应,这是颂词的含义之一。

[p146] 一切无害业,令身尽顺受。

[p147] 对众生没有暂时或究竟伤害的一切业,不管是打我、骂我,我的身体都可以随顺,都可以忍受。但不要使用我的身体去杀生、偷盗等,做非法的事。除此之外,对众生没有伤害的所有业,身体都可以承受。

[p148] 有人会想,众生对发了菩提心的菩萨打骂乃至杀害,如前面第一品中所说,会有很大的罪业,怎么可以说只要不造杀生偷盗的业都可以随顺呢?此处可以这样分析:菩萨在利大于弊的前提下,为提升自己的修行境界,超越自己的执著,并且众生伤害他的事实不可避免的时候,他会承担这个伤害。通过布施自己的头、身体,或者安忍别人的打骂杀,能让自己的修行上升一个台阶。另一种情况,通过这样的方式,在前世的因缘成熟,无法回避的时候,众生伤害他,他会发愿通过这种方式和众生结缘,并成为未来度化他的因缘。菩萨会衡量,虽然会有伤害,但总体来讲是利大于弊的。所以,菩萨从不会做真正伤害众生的事情,即便是当下好像伤害了众生,但究竟来讲都会通过这个因缘去帮助众生,或者成为对方安乐的因缘,或者成为自己修行的助缘。除此之外,不可能不管对自他是否有利,随随便便就随顺众生,因此杀生等恶业是不会去做的,随顺也有一定的方式和界限。

[p149] 本课就到这里。

《入菩萨行论》第32节课

[p150] 癸二(发愿成为利益之因)分二:一、总说;二、别说。

[p151] 这个发愿是让自己能够成为利益一切有情的因。那么,如何成为利益众生的因呢?

[p152] 子一、总说:

[p153] 愿彼缘我者,悉获众利益。

[p154] 只要缘于我的一切有情,都能获得一切利益。这样的发愿涵盖了很大的范围,是通过善心、菩提心的力量来利益有情,这是菩萨的发愿,愿力非常大。

[p155] “愿彼缘我者”包括什么呢?包括一切见闻忆触我的众生,以及我见闻忆触的一切众生。如前分析:我看到了对方,他和我有缘;有时我没有看到对方,对方看到我了,也和我有缘;我的声音被其他众生听到了,也和我有缘;其他众生在心里想我,也和我有缘;或者接触到我,我没有发觉,也和我有缘。不管是哪一种情况:“愿彼缘我者,悉获众利益”,愿他们都能获得一切利益,这就是菩萨的发愿,愿自己成为利益众生之因。发了广大之愿后,自己就缘着目标去修行,去真实利益有缘的众生。

[p156] 我们发愿的对境常常有所局限,只是那些和自己结过善缘或恶缘的众生,但实际上还有很多众生与我有缘:如走到大街上,一眼就可以看到很多众生;有时是自己被很多众生看到。所以,不管我们知道或不知道,在前生、今世乃至来世,一切有情都通过种种方式和我结缘了,因此我们要发愿利益一切众生,愿自己能够成为利益众生的因。应该这样从总的方面发愿。

[p157] 子二(别说)分二:一、回向意乐具义;二、回向行为具义。

[p158] 意乐就是发心,发心要具义。第二,行为要具有真实的意义。

[p159] 丑一、回向意乐具义:

[p160] 若人因见我,生起信憎心,

[p161] 愿彼恒成为,成办众利因。

[p162] 回向众生不管缘我是什么发心,都能够成为得到救度的因缘。如果有人因为见到我或者听到我,生起信心或不信,乃至生起了憎恨心、嫉妒心、讨厌心,无论怎样,愿其发心恒时成为成办一切众利的因。

[p163] 清楚颂词的含义之后要经常观修。如果条件允许,最好是以打坐的方式,反复思维这些颂词的意义。打坐时,心很静、很专注,反复思维力量会很强,下座后就能够保持这种发心,其连续性、坚固度完全不同于泛泛了知。倘若只是听一遍就满足了,知道修法很殊胜,之后却不去思维串习,对我们的心就不会起到调伏的作用。

[p164] 一般人都很在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比如:听说某人对自己有信心就很高兴,听说某人对自己非常嫉妒,就会产生反感,不会从善法方面去发愿回向。现在我们要按照菩萨的做法、菩萨的轨则去发愿,不管这些人在见闻忆触我之后,产生信心或不好的心,我都回向愿他们解脱,获得一切利益。因为:众生如果不缘我而生起信心或厌恶心,他就没有和我结上缘,没结上缘,我就很难直接利益他。虽然我的发心是缘一切众生,但是在所有众生中,这些众生出来了,对我具有某种强烈的心态,这说明在所有和我有缘的众生中,在所有我要度化的众生中,他们和我有更近的特殊因缘。既然如此,那我就更要对他们发菩提心,更要发愿这些众生早日成就,在因缘成熟的时候,提前度化他们。

[p165] 佛陀在因地修行发菩提心的时候,虽然是针对所有众生而发心,但有一些众生首先对佛生起了信心,在佛面前发愿:您成佛的时候请度化我!所以他们成为较早得度的弟子;还有一些众生,对佛陀在因地的修行总是制造违缘,阻碍菩萨修行,菩萨也发愿度化他们。如忍辱仙人(释迦牟尼佛因地)被歌利王割截身体时,发愿:今生你用刀剑割截我的身体,后世我要用智慧宝剑割截你的烦恼。如是发愿之后,虽然当时歌利王对菩萨如此伤害,但在后世却最早为佛所度(歌利王就是后来的憍陈如尊者)。所以,虽然菩萨发愿度一切众生,但那些缘菩萨生起强烈信心或嗔心的众生,属于具有特殊因缘,特殊因缘应特殊度化,早一天和菩萨结缘就早一天得度,这是肯定的。当然,菩萨不是只是管这些众生,不管其他众生,而是在总发愿当中,这类人具有特殊度化的因缘。所以,我们在发愿的时候,“愿彼恒成为,成办众生利因”。

[p166] 丑二、回向行为具义

[p167] 愿彼毁我者,及余害我者,

[p168] 乃至辱我者,皆具菩提缘。

[p169] 回向愿众生对待我的行为具有大义。“愿彼毁我者”:毁就是诋毁,不是心和意乐的行为,属于语言的造作。愿这些通过语言诋毁我的众生具有菩提缘;还有其他使用各种方式伤害我、污辱我的众生,皆具菩提缘。

[p170] 如果不懂得修行,讥毁我的人、污辱我的人、害我的人,都可能成为我发恶愿的对象,成为未来互相伤害的因缘,但当我们懂得回向行为具义的道理之后,一切恶缘都可以成为利益自他的菩提因。轮回中,这些因缘是不缺的——只要在轮回中,就会遇到诋毁自己的人、伤害自己的人、污辱自己的人。如果自己是具有这样意乐的菩萨,遇到一个人诋毁我,好了,“皆具菩提缘”,就发愿愿他和我具有菩提因缘;遇到一百个人同时辱骂我,我也这样作意,那么就有一百个人和我具有菩提因缘。如果能这样,我们为什么要害怕别人诋毁呢?为什么要害怕别人害我呢?这就是菩萨的想法,真的很清净、很伟大。我们要学菩萨行,就要学习这样的行为。

[p171] 而且这种观修也能饶益自他,如果没有如是观修,被别人伤害了,自己就会很郁闷,一天想:“他为什么伤害我?为什么偏偏这样伤害我?”沉溺其中不能自拨。这样想有什么用呢?除了增长怨恨、加深痛苦之外,没什么用。与其这样,还不如行持菩萨行,主动去面对、化解这个仇怨,主动去利益害自己的众生,愿他们都能成为我修行的助缘、成为我度化的对象。这样主动积极地面对,违缘便不成其违缘了。伤害我反而成为我修行的对象、度化的对象,如果自己的心真正能够安住于这种状态,怎么会成为违缘呢?能这样做,我们是不会害怕娑婆世界有这么多伤害者的。

[p172] 修习佛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很多人都想尽快地从轮回中、从这个娑婆世界中获得解脱。为什么呢?因为这里阻碍解脱的人太多,伤害的因缘太多,恶人太多,如何如何糟糕;我们并不是说求解脱不好,求往生极乐世界不好,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在我们还没有往生之前,这些事情亦无法避免,只要在轮回当中,就会有这些事情。那么,何不把这个颂词活用呢?为了利益众生,极乐世界我们肯定是要去的,但在往生之前,轮回中仍然无法避免这些伤害、污辱的发生,届时,我们就可以运用颂词去应对,以菩萨的心去面对:愿伤害我的人皆具菩提缘,辱骂我的人皆具菩提缘,愿对我做种种行为的众生都具菩提缘。当然,种种行为并不单单指恶行,还包括善行,颂词只举了恶行。既然伤害我的众生我都愿他成就,那么帮助过我、接济过我的很多众生,也应该让他们成就,愿他们皆具菩提缘。

[p173] 有时,对于帮助我们的众生,我们愿意他们成佛;对于伤害自己或伤害自己施主的众生,我却不愿意他解脱,这是不对的。所以,了知了菩萨和众生想法的不同之后,我们就要逐渐抛弃那些已养成的、固有的、凡夫人的轮回思维模式,慢慢靠近菩萨的思维方式和解脱的思维方式,要以菩萨这种无偏袒的利益之心去帮助众生,这样的行为便具有真正的大义。

[p174] 壬二、回向成为利众之因

[p175] 路人无怙依,愿为彼引导,

[p176] 并作渡者舟,船筏与桥梁。

[p177] 这是回向成为利众之因,愿自己能够成为利益众生的一种因缘。“路人无怙依,愿为彼引导”:意思就是说,当众生因为谋生、旅游或其他各种原由出门在外的时候,假如他们没有怙主、没有依靠,我愿成为他们的引导者。这个引导者,不仅可以理解为迷途中的指路人,还可以理解为古印度的商主,商主不单是指路人,而且尤善关心商人,乃至帮助他们取得珍宝为止(之前我们大概讲过商主大海取宝的故事)。

[p178] “并作渡者舟,船筏与桥梁”:因众生的业力使然,世界上形成了很多江河湖海、沟渠等等,没有船很难通过。菩萨发愿:在这些环境中自己变成渡船、桥梁。有时人们在荒野中想过河,但长时间没有桥或船,只有一直走下去,非常痛苦。我看过一本书,里面记载了一个精彩的故事:几个修行者从甘地神山朝圣归来,去时经过的小河因夏季的大雨已变得又宽又深,无法通过,他们只好一直沿着河走,希望找到桥梁或度船。几天下来,身上的糌粑、酥油都吃完了,后来找到了一具即将腐烂的动物尸体,又坚持了几天,最后实在走不动了,他们商量:如果谁先死了,其他人可以吃他的肉。其中一个喇嘛说:你们要吃我可以,但我不吃你们的肉。困境之中,他们开始以最大的信心祈祷平时所供养的护法,奇迹发生了:汹涌的河流突然断开了,一条路从河中间显露出来,两侧河水壁立,还在不断抖动。他们又惊又喜,急忙冲过去,刚通过水流就闭合了,恢复了以前的形状。

[p179] 这则公案一方面说明了信心和三宝的加持力不可思议,另一方面也说明,如果找不到渡船或桥梁,有时会将人置于人吃人的绝境。所以,菩萨发愿在这些环境中,变成渡船或者连接两岸的桥梁,以利益众生。

[p180] 菩萨发愿变成利益众生之因,意义是非常深远的,不仅能够在当下利益众生,而且通过菩萨的愿力连接,可以成为众生未来的解脱之因。由于这些桥梁、渡船是菩萨的愿力所化现的,所以,众生只要踏上这个桥、登上这个舟就和菩萨结缘了,随着因缘越来越深,乃至逐渐获得解脱。

[p181] 求岛即成岛,欲灯化为灯,

[p182] 觅床变作床,凡需仆从者,

[p183] 我愿成彼仆。凡需仆从者,

[p184] 在大海中长时间航行的人会很疲累,很想有个小岛可以休整,菩萨就如其所愿变成岛屿;众生在黑暗中会感到恐怖,很多事情也做不了,很想得到光明,菩萨就在他们面前化为灯:“欲灯化为灯”。像油灯、火把、蜡烛、电灯……这些照明工具,都可以说是菩萨的愿力所化现的。

[p185] “觅床变作床”:床是众生休息必不可少的用具。《俱舍论》中讲,众生的身体是由地、水、火、风四大种组成的,有些大种必须要通过吃饭才能补充;有些需要沐浴才能维持;有些必须要通过休息、睡觉才能得以恢复,这些都是众生资生的因缘。比如:没有床就不能好好休息,在地上睡觉可能会受湿气生病。我们也有体会:不管是干活、走路、工作或者旅游,身体很劳累了,晚上躺在床上就很舒服,一下子就轻松了。床也能够帮助、利益众生,是众生资生的一种重要工具,所以说“觅床变作床”。

[p186] “凡需仆从者,我愿成彼仆。”:需要仆人的众生,我愿变成他们的仆人以利益他们。菩萨发的愿远远超胜一般人,这种境界世间人很难想象。世间人帮助众生,可以去捐款、去修学校或做其他事情,但是去做一般人的仆人任其使唤,很多人就做不到。而菩萨不同,只要对众生有利益,可以成为仆人任其使唤,很高兴地为这个众生服务。如前所述,菩萨这样发愿有两个原因:一方面,做仆人可以让众生得到安乐;另一方面,菩萨以此方式和众生结了善缘,会成为度化众生的因。

[p187] 菩萨利益众生的方式不拘一格,《四百论》中讲过:“或作彼弟子,或作彼侍者”。毫无疑问,有时菩萨利益众生是上师的身份,作为师长去调化众生,但有时菩萨也显现为弟子的身份,因为上师有可能是凡夫。只要对众生有利,菩萨为了利益众生无所不用其极,只要能够帮助众生、引导众生,什么方法都可以使用。宗咯巴大师在《事师五十颂》中有个赞叹文殊菩萨的颂词:“常在一切上,然为众生仆”。什么叫“常在一切上”?文殊菩萨可是千佛之师,一切佛的上师,这么高贵的身份,可他还愿为众生的仆人,说明他没有高低贵贱的分别心,没有“我是高高在上的,我绝对不能做低下的事情”的想法。

[p188] 通过修行,我们虽不能够马上发愿去做别人的仆人,至少也能让我们这颗高傲的心谦卑一点。如在团体中,我是个负责人或领导,下级的事情自己就不愿做;或我是学佛的,其他事情我不做.只做佛教的事情。觉得自己处于某种高位之后呢,有些事情就不能做了。实际上我们忘记了:当我们产生傲慢心的时候,我们离解脱道就远了;当我们产生谦卑心的时候,才靠近了解脱道。很多教言中讲:藏地春天来临的时候,最先发芽的草地是低洼的地方,越低的地方越早发芽;同样,越处于一种谦卑的状态,越容易产生功德的苗芽。

[p189] 我们就是个大凡夫而已,烦恼一大堆,所以我们根本就没有资格傲慢。但众生就是无明,一点点功德就放大,觉得自己了不起,开始看不起别人。实际上我们本来是什么呢?本来是个具有很多烦恼的凡夫,本身应该处于谦卑的状态。是凡夫就应处于凡夫的位置去思维,不要站在修行者或修行很好者的位置去思维,更不要自认为圣者去思维。我们是凡夫,我们具有烦恼,就应该很谦卑,就应该恭敬众生,就应该去为众生服务。如果经常这样思维,那么我们不会有傲慢而且可以积累很多资粮。

[p190] 如果我们觉得自己是高高在上的人,虽能做一些事情,但不会做所有事情:这个事情和我身份相符我才做,这个事情和我身份不相符我不做。菩萨如果处在这样的心态中,觉得自己是个很高的人:某些事可做,某些事不可做;这些善法可以做,那些善法不能做;就会丧失很多修善法的机会。当把自己的身段放到最低的时候,还有什么不能做的呢?所有的善法都可以做。像这样的话,一方面心态很正确,一方面能做的善法更多了。比如社会低层的人,为了挣钱糊口,没有什么事情是不能做的,最脏最累的活都会干。但是所谓的白领、成功人士,在这世界上的所有事业中,他们能做的就不多。我们要说明什么问题呢?如果我们想要得到功德,就应把我们的心态等同于社会底层的人——我们就是凡夫,可以做的事非常多,只要能够得到善根,什么善法都可以做。而不要把自己刻意放到一个很高的虚空中,这样会损失很多善法,迷失自己的平常心,这是非常不对的。虽然我们还暂时不能做到像文殊菩萨和圣者那样,马上去做别人的奴仆,但是通过学习颂词,也可以让我们的心逐渐变得谦虚,不会过于傲慢。

[p191] 今天的课程就讲到这里,请大家以菩提心摄受,为了利益一切有情,把今天闻法的善根以及其他全部善根回向一切众生,愿一切众生暂时离苦得乐,究竟往生极乐世界,成就殊胜的佛果。

《入菩萨行论》第33节课

[p192]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寂天菩萨所造的《入菩萨行论》。《入菩萨行论》是阐释整个大乘菩提心的精华论典。

[p193] 平时我们说:为了度化一切众生而发菩提心,实际上要在内心中真实地发起菩提心、生起菩提心,必须有一个殊胜的引导。如果没有引导,每天说发菩提心,结果还是无法真正了知菩提心的真实含义。在发菩提心的过程中,质量非常重要。上师仁波切在《大圆满前行》中曾经讲过,修学大乘佛法的人,发心不重要,生心最重要。平时我们在口头上说一下:我要发菩提心是很简单的,关键是在发心的同时,内心要生起一种真实利益众生的菩提心。所以观待二者来看,发心不重要,因为只是在口头上讲一讲;生心才重要——从内心中产生真实无伪的菩提心,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要学习如何生起菩提心的殊胜方法。

[p194] 现在我们所学的内容,按照华智仁波切的科判,就是菩提心未生令生的窍诀。如果我们真正认真学习、实践了前三品的内容,即便是以前没有生起菩提心,但是通过学修前三品颂词所表达的意义,就可以生起菩提心。里面讲了菩提心殊胜的功德利益,怎样通过净障积资、发心利益众生等修行,逐渐让自己的心抛弃自私自利,然后一心一意地利他等等。这些都是帮助我们产生菩提心,生起菩提心的殊胜窍诀。

[p195] 现在我们学习的内容,是在受菩萨戒之前的一个前行。在这个前行之前,为了清净相续,也讲了很多加行法,现在是回向利益众生。虽然第十品也讲回向,前面也讲发愿,但此处主要是在正行受菩萨戒之前,为了修炼自己的心,让自己的心专注于利他方面而作一些专门的回向。

[p196] 前面我们也学习了这个科判的一些内容,今天继续学习,平时我们要专注这种意义进行回向发愿。颂词中讲到:

[p197] 愿成如意牛,妙瓶如意宝,

[p198] 明咒及灵药,如意诸宝树。

[p199] 里面讲了六种能够利益众生的事物。有些东西可能还存在于世间,有些在当下的娑婆世界、南瞻部洲实际上已不存在了,但我们还是要如是发愿:愿自己修学的功德,变成如意牛、如意宝、妙宝瓶、明咒、灵药和如意树。

[p200] 如意牛在人寿十万岁时在人间出现过,那时人们的福报很大,所以世间有如意牛。现在天界中有如意牛,四大部洲的西牛货洲也盛产如意牛,西牛货洲的众生福报是很殊胜的。如意牛的乳汁、奶酪可以满足一切众生的愿望,从中可以显现一切众生的所需,是能让众生心意得到满足的一种宝物。我们要发愿愿自己成为如意牛,或者回向功德显现如意牛以利益众生。如果有了这种如意牛,可以得到资具生存下去,或者获得暂时的安乐。菩萨行的原则就是这样的,虽然资具不一定马上能够成为解脱之因,但是能够暂时利益众生,也是菩萨利他的一部分。

[p201] 前面我们再再提到,菩萨在利益众生的过程中,不单是布施如意牛、其他单纯的一些财物——把这些东西给众生,满足了众生,而是因为菩萨相续中具足菩提心的缘故,只要和菩萨本人结缘,或者与他的愿力所化的事物结缘,都能够成为以后解脱的因。这与世间一般的布施,一般结缘的事物,有着完全不一样的意义。一个想解脱、求解脱道的人,显现这些东西让众生享受到底有什么必要呢?实际上暂时可以满足众生的愿望;究竟来讲,因为与菩萨结缘的缘故,通过他菩提心的摄受,可以成为究竟解脱的正因。

[p202] 第二个是妙瓶。这种妙瓶在很多经论中提到过,现在的世间中很难出现。以前民间传说中有聚宝盆,妙瓶就相当于聚宝盆,聚宝盆中可以源源不断地出现宝物,妙瓶中也可以源源不断地出现很多的财富,随心所欲满足众生的愿望。菩萨发愿愿自己或者自己的功德能够成为这种如意妙瓶,以此方式满足众生的心愿,利益众生,与众生结下解脱的因缘。

[p203] 第三个是如意宝。如意宝在众生福报很大的时候会显现。以前很多商人到大海里去取如意宝。有些传记中记载,龙王的头上有如意宝。龙王的福报很大,拥有很多如意宝,商主到了海岛中的时候,通过各种方便,就从龙王那里取得很多如意宝,回去利益自己和家人。有时菩萨也显现商主的身份,到宝洲取如意宝,回来利益整个国家的人民。实际上释迦牟尼佛在因地修菩萨道的时候,多次化现为商主到宝洲取得如意宝,回来利益整个瞻部洲的人民,这种事迹在佛的传记中多次出现。

[p204] 如意宝的能力是非常强大的,有些如意宝可以在方圆四十由旬、有时在方圆八千由旬、方圆几万由旬中随意地降下粮食、珍宝、衣服等等众生所需要的物品,可以随意地遣除众生的饥贫。众生的争斗都是因为财富引起的,为了争夺财富,没有心思修学善道。菩萨看到这种情况,为了满足众生的愿望,就专门去求如意宝降下很多资具财物,让众生得到满足、有了修善道的基础后,菩萨就给他们宣讲十善业道,让他们修持十善业道,最后转生天界等善趣,或者究竟来讲,和菩萨结下了一种殊胜的解脱正因,这种事迹在经典中多次出现。

[p205] 如意宝一方面可以除贫、放射光明遣除黑暗;一方面也可以消尽疾病,只要能够接触如意宝就可以遣除疾病。还有一种说法:如意宝就是佛陀的舍利,现在世间中的舍利,到了法要灭尽的时候,所有的舍利会汇集到大海当中变成如意宝,以如意宝的方式继续利益众生。如意宝是一个非常珍贵的宝物,一方面具有大福报的人才能拥有,还有当时的众生也需要一定的功德福报,否则如意宝也没办法显现。

[p206] 从有些公案看起来的时候,如意宝和一般的石珠子外表上没有什么差别,不认识如意宝的人,会认为是普通的石珠。实际上有福报的人通过如法的方式:比如斋戒、沐浴,把如意宝供在宝幢的顶端,然后对它开始焚香祈祷,这个时候,首先是起风,把不好的脏东西吹走,之后是下小雨滋润大地,然后如意宝再降下很多财物,是这样一种过程。如意宝是能够满足众生心愿的很殊胜的宝物。

[p207] 世间的如意宝能够满足众生世间的心愿,但是不能够满足众生出世间的心愿。如果在如意宝面前,祈求赐予自己证悟空性的力量,或出离整个三界轮回,世间如意宝是没有这个力量的。但是对出世间的如意宝(有些高僧大德或者佛,称为如意宝)做祈祷的话,则可从轮回中获得解脱。因为他们是专门发愿救度众生的,本来也具足救度众生的能力,如果自己有信心,一心一意地祈祷的话,那么自己想要获得持戒的功德、禅定的功德、种种智慧的功德或者证悟的功德,通过自己清净的信心,都可以获得。所以佛陀是如意宝、很多殊胜的高僧大德也是如意宝。关键就在于我们自己有没有这种清净的信心,如果有清净的信心,去祈祷具有如意宝一般功德的殊胜的高僧大德和上师的话,我们自己的相续也可以逐渐获得种种功德。所以说,我们也愿自己变成这样一种如意宝。不管是世间的如意宝,还是出世间的如意宝,都可以利益众生。

[p208] 下面讲明咒。明咒就是力量很大的一种咒语,可以成办一切所欲之事。自己心中想要成办某种所欲之事,念诵某种特定的明咒就可以成办。在这种修法中,有很多成办息、增、怀、诛业的咒语。瑜伽士为了成办所欲之事,在特定的时间、用特定的修行方式念诵咒语成办所欲之事。念诵咒语有一个最大的要求,就是不能有疑惑心,如果信心很清净,就很容易相应。如果念诵咒语时抱有一种怀疑心,则很难成就。虽说念诵明咒能成就所欲之事,但也需要一定的条件:比如禅定的基础、其他的一种缘起之物,在所有的因缘都具足之后,念诵明咒也容易显现咒力。如果念诵的时候非常散乱,一边念诵一边胡思乱想,该做的供养也不做,该遮止的违品也不遮止,像这样随随便便是不可能成办明咒的。

[p209] 有时我们在修法时也会有这样的想法,比如在法王如意宝所造的《金刚萨埵如意宝珠》修法中提到:如果如理如法地念诵40万遍,可以成就无病、发财、长寿等等很多利益。可是很多人念了40万遍之后,没有出现任何一种验相,就开始怀疑法是不是不灵验。实际上,如理如法地念诵,一定会发挥它的咒力,一定会清净自己的罪障,出现各种的征兆。但是如果自己本身就没有认认真真地念,或者以很散乱的方式念,没有达到具足四对治力的要求,虽然在数量上完成了40万遍,但实际上可能离标准还差得非常远。所以不是咒语本身的问题,而是自己条件不具足导致的。既然明咒可以帮助众生成就所欲之事,那么现在也愿自己能够成为这样的明咒,让众生念诵之后,能够成办一切所欲,不管是祛病、还是成就财富、成就殊胜的怀业,让众生能够完全成办一切所欲,自己这样回向、发愿。

[p210] 第五是灵药,灵药就是灵丹妙药。世间传说中有一种能够祛除一切疾病的灵丹妙药——不管什么样的重病,只要服用,马上可以祛除。在古代也有这种药,不管怎样的重病,服用之后马上就能发挥作用。

[p211] 因为古代的时候,四大的精华比较充足。在具足四大精华的山里长的药力量也大,然而现在到处破坏水土环境,四大的力量就削弱了,此时生长的药力量也不如以前。有些药是通过大规模人工栽培的,在很短的时间就长成,没有按照野生的规则去培育,所以现在的药力量远远不如以前。不管怎样,我们发愿变成真正的、马上能够祛除众生一切疾病的灵丹妙药,以这种灵药的方式来帮助生病的众生。如果有了灵丹妙药,生病的痛苦就可以很快遣除。菩萨是乐于见到众生无病、无苦、享受快乐的,菩萨的心的的确确是非常清净的一种利他心,完全不像世间人——只要自己无病、自己的家人、自己圈子里的人快乐就足够了,对其他人是不闻不问的。邻居家死一个人,和自己没有什么关系;隔壁街失火了,烧掉多少财物和自己也没关系,只要不是与自己有关的人,他都不关心;甚至于对自己所痛恨的人,发生了疾病、发生了不如意的事情才高兴。但是菩萨的心不是这样,菩萨通过修炼,自心非常调柔,他把所有众生看成自己的亲人,所以他乐于见到一切众生没有疾病,处于快乐当中。只要能够利他,各种方法他都会使用。

[p212] 我们在回向的时候,不能从某个单一的方面回向利益众生,只要能够利益众生的方面都可发愿。有些净土不存在疾病,所以也不存在妙药,但在娑婆世界、南瞻部洲,乃至于众生存在期间,一直都会有疾病,对治疾病需要殊胜的妙药、灵药。菩萨观照到这种情况,特意专门发愿自己本身变成灵药。比如我们现在服用的有些药,我们看也就是一般的药,但实际上药本身也有可能是菩萨化现的。

[p213] 在释迦佛传记中,佛陀在因地修行的时候,有一世叫大药王子,不管别人看到他也好,接触到他也好,都可以治愈自己的疾病,这就是菩萨本人的发愿力。在藏传佛教中有一个高僧大德,曾发愿用自己的遗体利益众生,去世之后愿力成熟了,只要人们能够服用一点点他的遗体,就可以遣除很多的疾病。在佛学院的幻化网坛城中也装藏了一部分他的遗体,法王如意宝以前在修幻化网坛城的时候专门提到,因为此位大德曾经发愿治疗众生的疾病,在坛城里装藏一些他的遗体,就能让转绕坛城的人去除各种难以治愈的疾病,尤其对喉咙方面的疾病有专门的发愿。这位菩萨不单是在世的时候利益众生,去世之后也发愿加持自己的身体利益众生,这就是菩萨自己变成灵药的例子。

[p214] 还有就是通过发愿回向功德,只要是需要灵药的地方,就在这个地方能够显现出可以利益众生的灵药,也可以从这个方面理解。

[p215] 第六种是如意诸宝树。如意诸宝树实际上就是如意树,三十三天的天界中有如意树。我们经常看到公案里说,如意树的树根长在阿修罗的地盘中,但树却长在天界,阿修罗觉得树根既然在我们的国家,这个如意宝树应该是我们的,偏偏如意树开花结果都是在三十三天的天界中,天人可以享受它的果实,有什么欲求,如意树都可承办,显现众生的所需,所以阿修罗对此愤愤不平,他们发动战争的原因之一就与此有关,这是在经典中提过的事。

[p216] 此处讲到如意树能够满足众生的愿望,如意树在三十三天、极乐世界都有显现,在众生福报圆满的时候,人间也会出现。如果有了这种如意树,众生不必为了生存去奔波劳累、互相竞争,能给众生带来很多的安乐,这方面就是如意树的一种功德。

[p217] 菩萨为了利益众生的缘故,专门发愿自己变成如意树,通过这个方式利益众生,和众生结下殊胜的菩提缘,有了这个菩提缘之后,菩萨才可以在后世中真正把众生的心引向于解脱道,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菩萨就是一心一意地利益众生,暂时要利益众生,究竟也要利益众生。一般人无法理解菩萨发愿的方式,也无法理解菩萨发愿度众生的时间。我们在世间中救度一个人,如果用了好几年时间没有任何效果,我们就会放弃。而菩萨在利益众生的时候,不是几年的时间,为了救度一个人,他会用好几世。释迦佛传记的精进品讲到,佛陀在因地时,为了让一个王子产生一念善心,曾经在七万年中不间断地去度化他,慢慢让他产生了善心而进入善道。菩萨为了度化众生,为了众生能产生一念善心,他可以用一般人根本想象不到的漫长时间,这样我们就知道,菩萨的心的的确确是一心一意利益众生的。

[p218] 我们在做一点利益众生的事情时,如果稍微遇到一些违缘,时间稍微长一点,我们也不要马上就退失利他之心,如果众生那么好度的话,世间当中早就没有众生了;或者众生这么好度的话,我们自己也应该很容易产生殊胜无退转的菩提心、产生证悟空性的功德了,看看自己都这么难度,那么我们要帮助众生的时候,也应该理解其他的众生,他们和自己一样,有各种根性、有各种违缘。

[p219] 颂词讲菩萨为了利益众生,该怎样发愿怎样回向,实际上给后学者提供了一个参照:标准的菩萨就应该这样,为了利益众生不带条件、一心一意地发愿,里面根本没有讲任何条件,都是一心一意去发愿利益众生,只要对众生有利的事情都会认认真真去做。

[p220] 下面继续发愿回向:

[p221] 如空及四大,愿我恒成为,

[p222] 无量众有情,资生大根本。

[p223] “如空及四大”:此处讲到地、水、火、风四大种,加上空大是五大种,五大就是四大种加空。空就是没有阻碍,真正按因明的严格定义,虚空实际上只是一个名词,是个总相,并不存在所谓真实的空。但在世间名言中,大家都会认为虚空是存在的、虚空是无阻碍的,有了空的缘故,我们才可以自由自在地行动,或者庄稼才可以生长。所以空在名言中是存在的,有绝对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要分清楚名言实相、名言现象的不同差别。

[p224] 我们要发愿如虚空一样,成为一切众生生存的根本。如果没有空,众生无法呼吸;没有空,众生也没办法活动,空是一切有情资生的根本,所以愿自己变成虚空来利益众生。

[p225] 四大是大种的意思,大种有根本、种子的意义。“大”就是周遍的意思,周遍一切物质中,当然心识不是四大的本体。只要是物质、只要是色法,都离不开四大种,一切都是都以四大种为因,以四大为种子才能够显现出来。

[p226] 严格意义上的四大种,是一种因的色法,是一种因色。平时我们能够接触到、看到的都是很粗大的果色。杯子、房子等等这些果色都是以四大种为元素的,平时讲四大元素或者平时讲四大皆空,实际上都是讲四大:地、水、火、风。一切有色身的有情都有地水火风,没有色身的有情(如无色界的众生)不一定有四大,但是色界天以下的欲界众生都是有肉身的,有肉身就会有四大。色界天人的宫殿、器具,欲界中我们看到的房子等这些东西,都是以四大为基础的,地狱众生感受痛苦的环境也是四大所成。所以四大周遍一切物质,成为一切有情生存的根本。

[p227] 从四大的法相来讲,地大是坚固;水大以潮湿为性;火大是热性;风大以动摇为性。四大的作用:地大的作用主要是摄持,可以摄持粗大的果色,粗大的果色都是以地大为因;水大的作用是可以让物体本身不散坏,水大能够让其稳固、不散坏,形成某种形状,这是水大的作用;火大是成熟,烧饭要让饭成熟,或者说一个人要成熟,或者一个产品要生产出来,都需要火大的力量,有了成熟的作用,这些物质才可以从无到有,这也是一种火大成熟的作用;风大有增上的作用。

[p228] 我们可以说物质都有地水火风,只不过地水火风显现的时候,有时某种物质重一点,某种物质轻一点。任何事物里面都会有四大种,不可能里面缺少哪一种,一个物质显现的时候,都是以四大种为因。既然这样,比如纯粹的一碗水当中有火吗?有地吗?都是有的。只不过水大成分比较重,地大、火大、水大、风大的成分比较少。我们说煤气火也好,柴火也好,里面有没有水大呢?也有水大,只不过火大的成分较多,水大的成分比较少。只要是物质,里面必定有四大种。四大种就是一切物质的基础,一切万法的种子,在这些法中都会存在。

[p229] 《俱舍论》中讲的四大种与平时我们一般人认为的地水火风的概念稍微不同,地水火风比较粗大,四大元素比较微细,摄持的作用是从微细的方面讲的。平时我们认为:黑色的大地是地;碧绿碧绿的是水;熊熊燃烧的是火;一阵风吹过来了,这些实际上都是果色不是因色,因为已经显现为粗大的法了。所以虽然我们讲地水火风,实际上与四大元素的地水火风还是不一样,四大元素的地水火风更微细。我们看到的黑黑的地虽有地的名称,但实际上并不是地大,不能算四大种,四大种有因、种子和周遍的意思,所有的物质都有四大种,这方面我们要理解。

[p230] 为什么要这样讲呢?发愿变成四大对一个菩萨来讲有什么必要呢?平时我们认为:要利益众生,必须显现成一个高僧大德、一个菩萨的样子才行,但是此处讲“愿我恒成为,无量众有情,资生大根本”:愿我们变成地水火风空,恒时成为无量的众生资生的根本、赖以生存的因,通过各种形象利益众生,变成周遍一切的四大种,变成一切众生形成身体的根本因,发愿完全与众生融为一体。

[p231] 菩萨从这么细致的地方去发愿、回向、去利益有情,发愿成为一切众生显现身体的根本,完完全全和众生融为到一体中,乃至于成为众生身体的一部分,就是彻底和众生不分开了,通过这个方式利益众生。不像我们在很短的时间中去做一点慈善事业,给救助对象发一点钱,发一点物品,说几句安慰的话,觉得时间到了就撤退了,觉得利益众生的事情完成了,菩萨利益众生根本不是这样子的。

[p232] 有时我们说菩萨行是很难学的,的确如此。作为一个真正的菩萨的行为,并不是在某个时间段中做一点事情就已经圆满了,乃至于发愿成为一切众生赖以生存的因,乃至于如颂词中所提到的:变成四大种,变成显现众生身体的根本,以此方式长期和众生在一起,以此方式长期地利益众生。菩萨利益众生是完全走进众生的,走进众生的生活,通过一切可能的方式去利益众生。

[p233] 在这个过程中,菩萨有时是直接利益众生,有时是间接利益众生。有人想:菩萨为利益众生发愿都到这个份上了,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的众生不解脱呢?菩萨已经这样和众生结缘,为什么众生还不能解脱呢?那是因为结缘也分很多种,要成为一种得度的因缘,这个因缘是很特殊的,需要很重、很深厚的福报因缘。单是和众生结缘,只是成为以后能够得度的一个因、一个基础,需要很长时间,众生因缘慢慢成熟了,才会成为得度的因缘。

[p234] 成为一种见到菩萨的因缘和真正成为得度的因缘是不一样的。大家都知道这句话:佛不度无缘之人,也听说佛和一切众生都曾经做过有情的父母。既然这样,佛在因地的时候,肯定成为过我们的父母,所以和我们肯定有缘,所以我们一定会被佛度化,其实这也不一定。要成为佛度的有缘之人,是什么样的呢?“度”,不是单单结上一个缘,能不能成为度化的因缘,就需要特殊的、不共的福德,才能成为得度的因缘。互相之间都曾经做过亲人,互相之间都成为过父母,这种因缘是有的,但单凭这点因缘就可以成为度化之因,还不好讲。

[p235] 此处也一样,菩萨发愿成为一切众生资生的大根本,应该说和所有众生都结缘了,但众生结缘的量怎样,能不能真正走向解脱道,还不一定。比如我们现在学佛之后,听了《入行论》很感动,真正愿意发愿成为菩萨,很愿意走这条路,也需要很深厚的因缘。不是看到一位菩萨,就可以发起菩提心、生起菩提心,并非如此。但是,如果没有以前菩萨再再发愿,从小小的方面发愿和众生结缘,有可能现在我们得度的因缘还无法真正成熟。我们思考问题过于简单了,实际上要很多生世,我们才能圆满利益众生的目标,想在一生或几生中承担是不现实的。我们现在要跟随佛菩萨去发愿,愿我也能够利益众生。

[p236] 实际上,我们发这个愿会担心:如果我真变成了四大会怎样?其实这是次要的,关键在于:能够从内心中发出这种心愿,就说明他特别在乎众生的利益,考虑众生利益已经到极致了,已经到愿自己变成地水火风空去利益众生的程度,其他粗大的地方没有哪个没考虑到。这方面主要说明:菩萨的心完全是一心一意利益众生的。

[p237] 反观我们自己的时候,会发现自己在利益众生方面,太过于粗大、粗糙了。仔细分析颂词,会体会到菩萨在发菩提心的时候,细致到什么程度,在方方面面发愿利益众生。自己也可以尽量以这种方式去思维,这样就可以把菩提心落实到更深细、更实在的地方,而不是大概地想一下,就觉得自己已经是菩萨,已经有菩提心了。

[p238] 实际上通过颂词观察自己:有时自己根本没有想到能这样发愿;有时自己根本不敢这样发愿;有时怀疑这样发愿到底有什么意义?如果我们没有理解颂词的意义,说明我们在思维利益众生方面还有所欠缺,仔细思维这些颂词是非常必要的。

[p239] 下面继续看颂词:

[p240] 迨至尽空际,有情种种界,

[p241] 殊途悉涅槃,愿成资生因。

[p242] “迨至尽空际”:直到尽虚空遍法界,一切种种不同的有情界,通过不同的方式——“殊途”获得涅槃之前,愿我能变成一切众生资生的根本。此处包含了暂时利益众生的发愿——“愿成资生因”,也包括了究竟利益众生——“有情种种界,殊途悉涅槃”。暂时、究竟都发愿来利益众生。

[p243] “迨至尽空际”:一切有情犹如虚空一样,虚空不尽,有情界无尽。行、发菩提心为众生做事情,不能做两三个月或几年,就认为已经够了,如果我们有这种念头,就说明远远不够。

[p244] 佛经中为了说明菩萨应该发这样一种无穷无尽的广大之心,就说修菩萨道需要三个无数劫的时间。三个无数劫,实际上就是根本没有时间概念。三个无数劫到底是多少劫?用现在的时间算到底是多少年?算也算不清楚。

[p245] 阿僧祗就是无数的意思,无数有几层含义。有一层意义是:按照印度的算法,阿僧祗是一个单位,叫无数。在某种讲记上看到,相当于在1后面加59个0,有60位数字,这就是无数,无数的意义叫做大劫。这么长时间算是一个无数劫,三个无数劫需要三个这么长的时间。

[p246] 修菩萨道是不是一定需要无数劫呢?实际上,无数一方面说明了时间长,另一个意思是说,菩萨在发心度化众生的时候,根本没有时间的概念,他的发心完全没有办法衡量。所以无数劫没有确切的数字,菩萨要在无数的时间中利益众生,在无边无际的众生没有完全获得涅槃之前,要成为他们资生的根本。

[p247] “有情种种界”:“界”也有种性的意思。“界”就是一切众生的界性、种性、想法完全不一样。每个众生的喜好、界性都不一样。有些贪欲重,有些嗔恨重,有些愚痴重等等;有些喜欢吃这样,有些喜欢吃那样,也不一样,所以说“有情种种界”。菩萨的发愿并没有界定:这一类的众生我喜欢,我就发愿专门让他们快乐,让他们获得解脱;那个界性的众生,因为和我的想法不一致,所以我就不度化他,菩萨是不会有这种想法的。不管是任何一种界的众生,任何一种根性的众生,全部都是菩萨度化的对象。而且乃至于虚空界尽,菩萨一直发愿让他们通过不同的方式获得解脱,在他们获得解脱、涅槃之前,发愿成为他们得度的根本。这方面就是讲菩萨发了这个殊胜的愿。

[p248] 我们了知颂词之后,应尽量去深入思维意义,了知含义后再闭目沉思,反反复复思维。也许我们在听的时候有一种收获,但如果再去静思,在沉静的境界中又会产生一些新的感受。平时我们在修法、打坐的时候,有时觉得没什么可想、可修的。实际上,就是通过词句、文字作为一种引导,去思维里面非常深的含义。通过词句引发我们内心的共鸣,让我们知道作为一个菩萨,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利益众生,从内心产生真实的感受,产生感受之后,我们这样一种愿心、菩提心,才可能有所增长、有所转变。从相似利他的菩提心,转变成真实的利他心,由浅转深。只要产生了菩提心,就会真实一心一意利他,把利益众生放在首位。

[p249] 初学菩萨发菩提心都带有自利的成分。我们在学《入行论》的时候,都会关心学这部论典对我有什么帮助?有什么好处?如果法师说有这样那样的好处,就愿意学。如果说对你没什么好处,全是众生的利益,那你就不愿意学。发菩提心的时候:哦!菩提心的功德好大!就愿意去发。我们好好思考、观修颂词之后,内心会发生一种转变,真实觉得利益众生很重要,不是光看文字就会有这种认识。

[p250] 在学法的时候,我自己都有这种体会:多学几遍学到后面的时候,有一天突然发现:这个颂词表达的意义是这么的深刻啊!为什么以前没有发现呢?实际上,它表达的意思没有变过。上师讲的时候,也提到、点到了,但是当时我们的理解能力不够,或者忽略了、或者就是没有通过沉思,没有理解得那么深。所以虽然上师讲了,自己的感触却不深,虽然看到书上有这么一行字,但理解并不深刻。经过后面再再学习、观察之后,突然有一天才领悟了上师讲的这个话:哎呀!这么深啊!真的是个窍诀!或者恍然大悟:书上表达了这么深的含义!是不是这个含义以前没有,现在才突然从无到有呢?并不是的,意义永远如是,只不过,我们在学的时候没有深入,没有发现里面的殊胜意义。所以我们学习佛法的时候,要反复学习、认认真真地去思考,可以发现里面很深的意义。

[p251] 当我们发现很深的意义之时,随之引导就能转变我们的心态。我们的心态要从虚伪的变为真实的,必须要有某种触动,这种触动来自于什么呢?就是来自于认真地思维,来自于通过禅修、打坐有一种很深的体悟。产生觉受之后,可以成为真实修行的一种基础,还谈不上证悟和其他。有了这个基础之后,再进一步去积累资粮、忏悔罪障,最后可以真实证悟万法的法性。

[p252] 以上讲完了真实受菩萨戒的前行——之前我们应该怎样发愿,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基础没有打牢、打好,你的心没有通过前行有所转变,即便特别着急到了正行受菩萨戒,念诵三遍正行的仪轨之后,也会发现自己的内心空荡荡的,什么感觉都没有。本来受了菩萨戒之后,应该非常欢喜啊!或者心里应该很充实啊!真实发起了一种迫切利益众生的心,通过守戒的方式来利益众生。有的人虽然受了菩萨戒,但内心没有感觉,这不是其他原因,就是自己忽略了前行。

[p253] 所以在修某个仪轨之前,要重视前行。有人特别轻视前行,重视正行:从正行开始修仪轨,把自己观成一个本尊,愤怒的也好,寂静的也好,就重视观这个。前面的皈依、发心,“哇哇……”三遍念完,就觉得已经修完了,就开始修正行:我一定要修成什么什么。实际上前行这个皈依,是要从内心对上师三宝产生一种非常强烈的皈依之心:除了您之外不再找其他的皈依之处!有一种宁舍生命也不舍上师三宝的决心。但这种决心,实际上自己并没有产生。在念发心仪轨的时候,念了三遍就觉得好了,我现在已经有菩提心了,那我下面修这个正行,应该成为大乘的修法。但是只是念三遍,不一定就有了菩提心,你下面修的这个所谓的正行,会不会成为大乘的因呢?不会的,就是这样。

[p254] 真正发起菩提心的时候,内心中修这个法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利益众生。如果不是为了利益众生,我绝对不修这个法。哪怕就是为了自己成佛,我也不修这个法。所以为了什么呢?就是为了利益众生,我才修这个法的。内心中有一种很强烈的意乐,要一心一意利益众生,然后通过修法开始利益众生。

[p255] 从皈依和发心本身来讲,需要很长时间的观修。虽然我们在修正行的时候,皈依和发心都只有一个颂词,念三遍就可以了。我们看到法本上写着念三遍,觉得念三遍就够了。但是我们忽略了一个事实:这里的重点是讲正行。当轮到我们修正行的时候,按理来说,前行应该修得非常好了,已经修得非常好了之后,你才有资格修行正行。

[p256] 我们受到快餐文化的影响,没有耐心。觉得现在一定要抓正行,正行才重要,就以主观的看法绕过了前行,认为前行可以忽略,在修皈依、发心的时候不下工夫。实际上,宗喀巴大师在《广论》中讲得很清楚,虽然在仪轨中叫前行,但是完全要把发心作为正行来修。我们学《入行论》就知道,真实地产生一心一意利益众生的心,的的确确很不容易,我们刻意地去观修都很难以产生,何况只念三遍就会有菩提心?这是非常不现实的。

[p257] 我们修仪轨的时候,只念几遍前行就觉得完成任务了,就可以修正行了,但修行的结果却很难与正法相应。因为皈依的心不稳固,所发的菩提心也不稳固,所以所修正行也不能成为真正的修法。

[p258] 为什么要讲这些呢?实际上,下面马上要讲发菩提心的正行。前面寂天菩萨用了很多的篇幅来交代前行:说明我们在真正发心、接受正行之前,我们的心应该调整到怎样的状态,你的心调整到怎样的状态,你才能够去接受这个真实的菩提心。前面我们讲了:要一心一意地忏罪,然后怎么样发愿,通过内心的发愿利益众生;为了利益众生,自己完全不计自利,完全一心利他。这些方面认认真真做了,有了这个基础之后,再去受菩提心的正行,的的确确能成为正行,成为我们真实获得菩提心、菩萨戒的因缘。否则如前所讲,以修仪轨为例,念三遍皈依、三遍发心,我们就觉得圆满了,可以修正行了。现在终于盼到了受菩萨戒的正行了,就觉得前行可以忽略了,自己很有成就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所以我们该做的前行还要老老实实地做。有些大德在很多修心法要中,甚至把菩提心作为一个很高很高的修法。如果我们没有看破今生,没有舍弃今生的执著,在这样的前提下,绝对不开许谈菩提心。必须要看破轮回,真正完全看破轮回,放下对轮回的执著,基础很牢固的时候,才能谈论怎么样去发菩提心,然后才是怎么修空性的问题。如果我们基础没打好,虽然接触了,虽然去修了,很难以产生那种真实觉受。前面讲完了前行。

[p259] 己二、正行:

[p260] 如昔诸善逝,先发菩提心,

[p261] 复此循序住,菩萨诸学处。

[p262] 如是为利生,我发菩提心,

[p263] 复于诸学处,次第勤修学。

[p264] 课诵集有这个受菩萨戒的仪轨,受菩萨戒的仪轨就是以《入菩萨行论》第三品的这两个颂词作为正行的。首先祈祷十方诸佛、金刚上师垂念我,请他们作为证人。“垂念我”一方面有求加持的意思;一方面有成为发菩提心证人的意思,因为我们在发心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如果请一些德高望重的人作为证人的话,那么我们以后不敢随随便便违约。现在我们在发菩提心的时候,祈祷十方诸佛及十地菩萨、金刚上师垂念我们,作为我们的证人,当我们发了菩提心、受了菩萨戒之后,我们就不敢随随便便违约这个学处。

[p265] 然后开始皈依三宝,之后开始发菩提心、受菩萨戒,这个就是正行。按照自宗的传统,无垢光尊者在《心性休息大车疏》里是这样讲的,在文殊菩萨的传统中受戒也这样讲,上师也是这样传讲的,所以宁玛派的传统中,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的戒律是同时受的,没有先受愿心戒,再受行心戒的差别。

[p266] 虽是同时受但两个颂词是次第念,首先把第一个颂词、第二个颂词念一遍,在念第一遍的时候自己发愿:得到了愿菩提心或者愿心戒;念第二遍的时候自己就观想:获得了行菩提心、行心戒;第三遍念完之后自己发愿:愿心和行心都得以稳固,这个就叫所谓的同时受。它没有先念三遍受愿心,再念三遍受行心的方式,自宗的传统就是这样,同时受愿心和行心戒律。

[p267] “如昔诸善逝,先发菩提心,复此循序住,菩萨诸学处”:就如以前的佛陀,他们为了利益众生怎样首先发起菩提心,发心之后又怎样循序地安住菩萨戒律,那么我也为了利益众生,开始发菩提心。为了让自己的誓愿得以圆满,“复于诸学处”:我对于菩萨的学处“次第勤修学”。意思就是:佛陀以前怎么样成办的——“如昔诸善逝”,现在佛陀已经成就佛果,如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是已经成就了佛果的佛陀,他们是怎么成佛的?先发起利益一切众生的菩提心,发心之后“复此循序住”,循序地安住菩萨诸学处,对经论中所讲的六度次第修学、安住。修六度的时候,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禅定、智慧,前前的修法比较简单,六度中布施的修法最简单,持戒的修法比布施要难一点,安忍更难,精进比安忍难,禅定比精进难,最困难的修法是智慧度,是循序地去修学这些菩萨学处。修行佛法是从粗到细、从简单到复杂、从容易到困难,是循序安住、次第安住的,这样学处就可以逐渐圆满。

[p268] 以前佛陀从发菩提心和受菩萨戒开始修行,现在他已经成佛了,已经在利益众生了,既然一切诸佛都是通过这样的次第成就,现在我也要发愿追随一切诸佛的足迹,也通过次第的方式成就,所以说“如是为利生”:同样道理,我为了利益一切众生,也要发起菩提心。我随学一切诸佛,最初发菩提心,发了菩提心之后“复于诸学处,次第勤修学”:对于一切菩萨的学处次第地精进修学,那么也会像诸佛一样成为能够利益一切众生的殊胜佛的自性。颂词并没有难以理解的地方,就说佛最初发心,中间守护诸学处,后来成为利益众生的殊胜的佛陀,那么现在我也是走这条路,也是发愿守诸学处,然后最终我也会成佛。

[p269] 三世一切诸佛的通学大道就是通过发菩提心、修菩萨行的方式而成就的,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捷径可言。如果不修持菩提心,内心不生起菩提心,非常难以成就殊胜的佛果。现在我们通过这种方式来了知,然后修学这种菩提心,这就是它的正行。

[p270] 《喇荣课诵集》中有发心仪轨,平时我们每天念诵的话,相续中的菩提心会再再增上。菩萨戒和比丘戒、别解脱戒是不一样的,别解脱戒不能通过每天再再受的方式增长戒体,但是菩萨戒可以通过每天念诵,每天受愿心、行心的戒律。如果每天都能够念诵发心仪轨,就可以让自己的学处再再增上,让菩萨戒再再清净、再再增上,这个方面有它不共的作用。平时如果违犯一些小的学处,不是根本戒,可以通过念诵仪轨的方式得以清净。前面讲第二品的时候也提到过相关问题,上根者是守十八条戒、二十条戒,也有守四条戒的,乃至下根者只守一条戒——不舍愿菩提心就足够了,要通过次第去修学这种戒律。第五品还要讲到三聚戒:戒恶行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到时候再介绍。

[p271] 本课就到这里。

《入菩萨行论》第34节课

[p272] 下面讲第三部分:

[p273] 己三(后行)分二:一、连接文;二、真实后行。

[p274] 庚一、连接文

[p275] 前面讲了受持菩提心的前行与正行,受菩萨戒之后还要修后行,我们通过下面的学习会知道后行的必要性。首先讲连接文:

[p276] 智者如是持,清净觉心已

[p277] 复为增长故,如是赞发心

[p278] “智者”是指受菩萨戒的人。虽然显现上他的理解能力不一定很强,不能记住多少颂词或讲解如何善巧,此处是能够了知菩提心的殊胜利益,能够通过修持前行的方式受菩萨戒、菩提心,这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智者。

[p279] “觉心”就是菩提心,菩提就是觉悟的意思。有智慧的人受持了清净觉心之后,为了不退失、再再增上而“如是赞发心”。我们受了菩萨戒之后,紧跟而来还会出现各种修道的违缘、各种恶劣的心态,这时如何保护心中刚生起的这棵菩提心苗芽呢?现在它还很娇嫩、柔弱,如果保护得好,它可以茁壮成长,最后变成苍天大树;如果保护不好,它可能就夭折了,乃至于永远死去。当然永远死去只是一个比喻,实际上每个众生最终都会成佛。为了让我们的心不退失,并且能够增长而说“如是赞发心”:我们一定要通过赞叹的方式提高自己守持菩萨戒的定力、心力。

[p280] 为什么要赞叹呢?实际上世间也如此:任何一个事情,比如好人好事、见义勇为或什么事,如果有很多人关注,媒体也正面报导、赞叹,做事的人就知道我这样做是正确的,有这么多人在赞叹,自己也会高兴,以后也更愿意做;如果做事之后受到很多讽刺打击,负面报导不断,以后就没有兴趣做了。同样,我们受了菩萨戒之后,如果经常受到负面的影响,就会后悔受菩萨戒、退失菩萨戒;如果受了菩萨戒之后去赞叹,不论自己赞叹自己也好,还是用其他方式赞叹也好,我们都会认为受菩萨戒的行为是非常正确的,所以我要随喜。可以自随喜吗?前面讲有两种随喜:自随喜和他随喜,自随喜就是自己对自己所做的善法产生欢喜心,随喜自己做对了,之后更愿意坚持下去,因为这个事情是正确的,所以我更应该坚持下去。为了让菩提心与日俱增,我们必须要通过赞叹发心提升自己的心力。连接文是略说,下面就讲第二真实的后行:

[p281] 庚二(真实后行)分二:一、令自欢喜;二、令他欢喜。

[p282] 辛一(令自欢喜)分二:一、因成办自利而生欢喜;二、因成办他利而生欢喜。

[p283] 壬一、因成办自利而生欢喜:

[p284] 从哪些方面进行观察,能够让自己产生很强烈的欢喜心呢?颂词讲道:

[p285] 今生吾获福,善得此人身,

[p286] 复生佛家族,今成如来子。

[p287] “今生吾获福,善得此人身”是第一个侧面,今生我们以前世的善根获得了暇满人身,而且在这个暇满人身当中,又生于佛家族当中成为如来的佛子,这是一个多么幸运、多么欢喜的事情。我们学过暇满人身是非常难得的,在整个六道当中,相对于旁生、恶鬼、地狱的众生而言,能够获得人身很不容易。但是,此处所讲还不是一般的人身,一般的人身天天造罪、不修正法,也没什么值得羡慕的。而暇满人身则如同珍宝一样,具有闲暇的自性,可以修持正法。有修正法机缘的人身称之为暇满人身。这个暇满人身来之不易,比如要以守持戒律、修十善业等等为主因,再加上修持布施、安忍等等的助缘,还要通过回向来印持,需要具足很多条件才能成办。正如华智仁波切在《前行》当中所言,即便只是要烧一壶茶,也要具足茶壶、茶叶、水、支架、柴火等很多因缘,还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把茶烧开。世间平常小事尚且如此,何况想要获得能够修行佛法的人身,这么大的福报需要的因缘自然更多了。在诸多因缘中,纵然仅仅缺失一个因缘,暇满人身都没办法获得,由此可见我们何其幸运。

[p288] 不仅如此,而且“复生佛家族,今成如来子”。所有获得暇满人身的人中,一部分人是纯粹的小乘种姓,没想到为了利益一切众生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佛果,就直接进入了小乘、声闻乘、独觉乘;有些人表面上入了大乘,实际上没有通过修行的方式生起菩提心,所以也不算是真实的佛家族一员。现在我们要变成了佛家族的一员,通过认真修持,内心当中生起了菩提心,受了菩萨戒;不单获得了暇满人身,而且已经真实发了菩提心之后,投生于佛家族当中,变成了如来子,佛的意子。第一品提过佛子有三种:佛的身子罗睺罗,是佛的亲生儿子;佛的语子是声闻;佛的意子是菩萨。此处所讲的佛子主要是意子,佛的意子是最重要的,身语意中最重要的是意,有些颂词讲:“意速意为主”,心是很快的,也是主要的。能够成为佛的意子最重要,为什么最重要呢?因为只有成了佛的意子,才可能成办佛的事业。

[p289] 尔后我当为,宜乎佛族业,

[p290] 慎莫染污此,无垢尊贵种。

[p291] 既然我已经成了佛的意子,成为佛家族的一员,我就要做合乎佛家族的事业,千万不要因为我自己不好的行为或发心染污了这个无垢尊贵的种姓。在印度,种姓和家族的事业是很重要的。例如《前行》当中提到的匝哦之女,先后做了各种各样的生意,但无论他卖粮食、卖衣服、卖珍宝还是卖香,卖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总是会遭到劝阻,因为这些不是他家族的事业。父辈、祖辈是做什么事情的,子孙也必须永远做这个事业,这就叫做家族的事业。种姓也是一样,不能染污你的种姓,染污了种姓将被开除或者杀掉。

[p292] 关于种姓的问题,圣天菩萨在《中观四百论》当中已经给予了彻底的破斥,指出并没有所谓的真实种姓可言。若说从事某种行业即是某种种姓,那么,一个其他种姓的人如果也做了同样的事,该人的种姓也就随之而发生了改变。由此可知所谓的种姓是没有什么真实性可言的。虽然圣天论师在理论上、事实上讲得很清楚,但是在印度,迄今依然对于家族事业、种姓问题很执著。寂天菩萨之所以在论典中采用这个比喻来说明,也是随顺当时社会情况的方便说法。

[p293] 既然现在我们已经转生到了佛家族,就必须要做合乎佛家族的事业。佛的家族究竟以什么为事业呢?不是以宣传自己、不是以争名夺利为事业,整个佛的家族完全是以一心一意利益众生为事业的。佛陀就是我们家族的族长,是最具威德的父母;一地到十地的菩萨,都是属于我们大乘家族的成员;而我们是刚刚进入这个家族的最小的成员。不管以前是什么身份,如今既然已经进入到这个佛家族当中,我们必须要做合乎家族的事业:从现在开始一心一意利他,从现在开始有意识、刻意地舍弃自私自利的作意。

[p294] “慎莫染污此,无垢尊贵种”:不要以我们的发心和行为去染污这无垢而尊贵的种姓。什么叫做不以发心去染污呢?比如在修法过程当中,突然想到度化众生太困难了,于是发起一个小乘的心,这样的心态就染污了这个种姓。有的人可能认为,反正是在学佛法,不学大乘学小乘,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实际上,舍弃一个殊胜的大乘法要,然后去学习小乘的法,这样的过失是相当大的。因为,在这个家族、这个种姓当中,是不允许产生自利心的行为的。为了自利去修小乘,为了自利去自赞毁他,为了自利而染污世间八法,这都算是染污了无垢尊贵的种姓。

[p295] 在行为方面,如果去做杀生、偷盗等很多不符合大乘教法的事情,都是从行为上面染污了种姓。因此,既然我们已经进入到了佛家族当中,已经开始做这样的事业,我们就应当尽可能地靠近利他的发心,尽可能做利他的行为,千万不要染污这种无垢、尊贵的种姓。

[p296] 犹如目盲人,废聚获至宝,

[p297] 生此菩提心,如是我何幸!

[p298] 此处通过对比的方式,说明生起菩提心是何等难得和幸运:就好像一个盲人突然在“废聚”(就是垃圾堆)中找到了一颗如意宝,实在是非常幸运、非常稀有的事。首先,作为一个盲人,他根本看不到,只能靠手去摸索,能够捡到好东西的机率是非常小的;其次,是在垃圾堆当中居然出现了如意宝,这个机率更是微乎其微;而一个盲人在垃圾积聚的地方居然获得了如意宝,这个机率几乎为零!这样的事情居然发生了,当然是个奇迹。同样的,“生此菩提心,如是我何幸”,我居然现在生起了菩提心,这是无比幸运的。

[p299] 颂词中“盲人”比喻为没有智慧、迷失了取舍双眼的众生;“废聚”就是指我们五蕴积聚的身体。我们的身体实际上就像垃圾堆一样,虽然从外表看起来洗得干干净净,打扮得漂漂亮亮,但真正去观察就会发现,这个血肉之躯从外而内,都是不清净物的积聚。身体如是,受想行识亦如是,内心每天产生很多恶念、想法,所以说凡夫人的五蕴像垃圾堆一样。然而,在这个不知取舍的、迷失了智慧的五蕴当中,居然生起了为了利益众生而求佛道的心,的的确确比盲人在垃圾堆当中获得如意宝还要困难、还要幸运。

[p300] 其实,我们通过观察、思惟,就会了知确实如此。在学习《入行论》、学习大乘佛法之前,我们曾经想到过这样真实而广大的、为了利益众生一定要发誓成佛的心吗?真的没有想过。再观察一下世间上的人,有多少人能够真正为了利益众生而求佛道?非常非常少。以地球为例,这个世界上佛教徒的数量本身就不多,而在这些佛教徒当中,真正的佛教徒就更少;形式上皈依的人多,修学佛法的人少;修学佛法的人多,认真修学的人少;认真修学的人多,但是真正对菩提心有兴趣并生起菩提心的人,少之又少。此刻,在我的内心当中居然生起了菩提心,的的确确是非常幸运、甚为希有!

[p301] 越是难得的、越是珍贵的东西,一旦获得了,我们就会非常珍惜、非常高兴。这个捡到了如意宝盲人会不会很高兴,要取决于他能否了知如意宝的价值。如果没有意识到,自然就无法生起欢喜心;反之,则会非常珍惜。现在,菩提心不仅在我的相续当中生起来了,而且我也深知其伟大的价值、其难得稀有之处。所以,从成办自利的方面思维而令自己欢喜。

[p302] 壬二、因成办他利而生欢喜:

[p303] 灭死胜甘露,即此菩提心,

[p304] 除贫无尽藏,即此菩提心,

[p305] 疗疾最胜药,亦此菩提心。

[p306] 菩提心不但能够成办自利,而且能够成为利他的因缘,由此可以产生很大的欢喜心。

[p307] 菩提心的第一个功用是“灭死胜甘露”。菩提心是摧毁众生生死最殊胜的甘露。甘露就是无死的妙药,是天界的天人通过福报而形成的一种宝物。在和阿修罗作战的时候,天人只要头颅没有受到致命伤害,身体的其他部位受伤,使用甘露便可以迅速痊愈。阿修罗的福报比天人稍逊一筹,所以一旦被天人的武器伤到要害就会死亡。因此,有时阿修罗也会因为争夺天人的甘露水而发动战争。佛陀在因地的时候,为了利益众生而布施自己的身体,然后通过发起谛实语或天人以甘露恢复菩萨的身体,这类公案在佛经中有很多记载。由于甘露能够摧毁死主,所以叫做“灭死胜甘露”。

[p308] 为什么说菩提心就是灭死胜甘露呢?因为众生在轮回之中流转,生生死死的次数多得不可计数,若想真正地灭除众生的死亡,令众生从生死中获得解脱,就必须要有一个殊胜的教法。这个殊胜的教法,就是修持菩提心。

[p309] 有人会问:声闻、缘觉阿罗汉没有修菩提心,他们不是照样从生死当中获得了解脱吗?实际上,生死轮回分为两类:一类叫做分段生死;一类叫做变易生死。分段生死就是指没有获得圣者果位之前的六道轮回,这种生死阿罗汉已经灭除。但根据《宝性论》、《中观》、《智慧品》等大乘经典的说法,阿罗汉圣者还会有无明习气地、无漏业,还有意生身、不可思议生死。意生身和不可思议生死就属于变易生死,是一种很微细的生死,或者说是一种很微细的轮回。这样的轮回、生死,阿罗汉并没有灭除。

[p310] 菩提心不单能够灭尽分段生死,把众生从六道当中解救出来,而且具有灭尽无明习气地、无漏业及变易生死的能力。由于菩提心能够将众生最粗大、最细微的生死统统灭掉,是令众生从生死轮回当中解脱的无上妙药,而我们现在已获得如此殊胜的甘露,怎么会不发自内心地数数欢喜呢?

[p311] “除贫无尽藏,即此菩提心”:众生的贫穷无外乎两种:一种属于心的贫穷,一种是属于资具的贫穷。这两种贫穷,菩提心都可以遣除。首先,我们从资具贫穷的侧面进行分析。菩提心本身是一个很深厚的善法,修行者自己如果修菩提心的话,能够迅速积累无尽资粮,不会有资具方面的匮乏。另一种情况是菩萨通过菩提心的力量,也可以遣除众生在资具方面的贫困。

[p312] 第二种贫困是心理上的贫困,如有些人资具很富裕,但内心很空虚、很贪婪,具有诸多烦恼,这是缺乏正法的一种贫穷。生起菩提心之后,通过菩提心可以带动出离心的功德、清净戒律的功德、知足少欲的功德、完全利他的功德……从而令内心当中具足圣者七财,福德圆满。

[p313] 当菩提心究竟圆满的时候,就获得了佛果,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福德宝藏。由于果是无尽的,所以可知因也是无尽的。因此,无论想要成办的是暂时利益还是究竟利益,无论想要利益自己还是无尽众生,菩提心都绝对是非常殊胜善妙的一种方便。

[p314] “疗疾最胜药,亦此菩提心”,能够尽除众生疾病的最胜的灵药,同样也是这颗菩提心。众生的疾病也不外乎有身心二种。一个受持了菩提心的人,可以在因缘和合的时候,通过发菩提心的力量遣除众生的身体疾病。如佛陀在世的时候,便是通过放光、摸顶等方式来遣除众生身体上的疾病。在《西藏生死书》当中也有一段记载:恰卡瓦尊者在修持菩提心成就之后,给很多麻风病人传授自他相换菩提心的修法精要。麻风病人依此观修,逐渐痊愈了麻风病。实际上,真正令麻风病得以痊愈的妙药,便是菩提心。

[p315] 菩提心不仅可以尽除众生身体的疾病,还能够治疗众生内心贪、嗔、痴的疾病。因为菩提心是完全利益众生的,所以断除了贪心;因为菩提心是完全的慈悲之心,所以断除了嗔心;因为菩提心是充满智慧的心,所以断除了愚痴之心。菩提心是很清净的善心,它的本体不会有烦恼;只要修持菩提心,修持者绝对不可能有贪、嗔、痴、嫉妒、骄傲等等的疾病。菩提心也能够疗治众生的疾病,如果把菩提心的修法传授给其他众生,可以尽除一切众生内心的贪嗔痴疾病。

[p316] 所以菩提心生起之后,的的确确能够成办众生的利益,以此缘故,我们应该产生欢喜。

[p317] 本课就到这里。

《入菩萨行论》第35节课

[p318] 通过前面学习科判“因成办他利而生欢喜”,我们知道了菩提心是灭死胜甘露、除贫无尽藏和疗疾最胜药,能够成办很大的利众事业。生起菩提心之后,我们不断坚持,一定可以逐渐成办殊胜的利他事业,渐渐能和文殊菩萨、观音菩萨等大菩萨甚至佛陀的事业相媲美。虽然现在菩提心在我们的相续中还只是一棵嫩芽,但只要坚持不懈地保护、观修和串习,一定可以逐渐趋向圆满。

[p319] 下面我们继续宣讲这部分内容:

[p320] 彼为泊世途,众生休憩树,

[p321] 复是出苦桥,度众离恶趣。

[p322] “彼为泊世途,众生休憩树”:“彼”指菩提心。菩提心是使长久漂泊于轮回中无法获得休息的众生得到休憩的清凉妙树。颂词是比喻和意义相结合。如在世间的荒野、沙漠中长途跋涉,疲惫不堪的众生,纵然坐下歇息,也会被烈日暴晒,非常希望有一个乘凉之所。如果出现阴凉的树林能得以休息,感觉会格外惬意。

[p323] 众生相当于在轮回荒野中长途跋涉的旅客,无始以来在六道中不间断地流转,有时投生为天人、有时投生为地狱众生、阿修罗或者人。每一世投生全是痛苦的自性,没有真实的安乐。虽然在天界、人道也有安乐,但只是变相的乐,实际上仍然是痛苦的自性。

[p324] 经论中宣讲了苦苦、变苦和行苦[1]:变苦是指所谓的快乐都是变化的自性,众生的五蕴都是行苦的自性,因此我们无论投生在任何地方都会感受痛苦,都会受尽苦难的折磨。在无始轮回中,众生一直没有找到可以休息的凉荫妙树,现在通过菩提心的力量,终于可以真实地息灭种种痛苦了。在发起为利益一切有情之菩提心的当下,内心中充满喜乐。通过串习菩提心,完全可以息灭苦苦、变苦、行苦的种子。众生在轮回中漂泊,有了菩提心的加持,就可以让众生彻底从轮回中解脱,相当于找到了休息的妙树。

[p325] 颂词一方面可以理解为:菩萨为众生传讲菩提心的修法,众生通过串习菩提心最终得以休息;另一方面可以理解为:菩萨依靠自己的菩提心,通过回向发愿加持众生,让众生得以清凉,菩萨的菩提心就像让众生休息的大树。

[p326] “复是出苦桥,度众离恶趣”:菩提心也是能够救度众生远离痛苦的桥梁。众生堕在恶趣中,依靠菩提心的力量可以出离。法王如意宝曾经讲过:“如果一个人相续中生起了真实的菩提心,那么他绝对不会堕恶趣。”在恶趣中的众生,虽然要产生菩提心并不是很容易,但如果生起了菩提心或者部分利他心,也可以从恶趣当中解脱。

[p327] 以大家很熟悉的公案[2]为例:佛陀往昔转成匝哦之女的时候,因为感受用自己的脚踢母亲头的这个果报,堕落到铁轮地狱当中。他当时产生一念的利他心:愿所有脚踢母亲头而承受痛苦果报的众生,他们的痛苦由自己一个人来承受,愿他们获得安乐!以此发心,他马上从恶趣当中获得解脱。还有一个公案:往昔佛曾堕入拉马车地狱,他也是不堪忍受同伴受苦,请求狱卒把同伴的绳子套在自己脖子上,让自己一个人受苦。通过这种善心,他从地狱当中获得解脱。

[p328] 那么,这个利他心是不是真实的菩提心呢?实际上它并不圆满,可以算是部分的菩提心。即便是产生了部分的善心、菩提心,都可以让众生远离恶趣,那么可想而知,如果一个众生的相续当中产生了殊胜圆满的菩提心,当然是不会堕恶趣的。

[p329] 为什么生起菩提心的众生不会堕恶趣呢?因为菩提心有两大特点、两大功德。一方面,菩提心是善心的自性,因此,当一个人生起了菩提心,并一直持续增长的话,由于具足善心,这个人一定会终止恶业。不造恶业,就不会有堕恶趣的因。

[p330] 而且,菩提心是能够清除恶业、清净罪业的重大方便。所以,我们在金刚萨埵的修法当中,讲到现行对治力、所依对治力的时候也提到,菩提心可以作为一种对治力。如果产生了菩提心,“刹那能毁诸重罪”,一刹那之间就可以毁坏须弥山王一样的罪业。因此,如果经常地串习菩提心,相续当中再重的罪业都会被清净。第二个方面,菩提心也是一种能够累积善法的清净之心。而一个修持善法的人,不会出现反而堕入恶趣的情况。当然,如果一个人修持善法的力量比较弱小,还不足以完全清净以前所造的恶业,那么这个修善法的人也有可能在下一世中堕入恶趣。但菩提心修法的殊胜就在于:它一方面可以终止恶业,一方面可以清净罪业,一方面又修持了清净的善法。综合多方面因素来分析,可以知道有菩提心的人绝对不会堕恶趣。

[p331] 因此,菩提心是引导众生远离恶趣的殊胜的桥梁,众生沿着这个桥梁就会从痛苦的深渊走向殊胜的解脱。我们不仅自己需要认认真真地观修、串习,更关键的是对其他众生也要宣讲菩提心的殊胜论典,鼓励他们修学菩提心。这样做才是究竟意义上的成办他利。

[p332] 彼是除恼热,东升心明月。

[p333] 复是璀璨日,能驱无知霾。

[p334] 这一颂词也是通过比喻和意义对照的方式进行宣讲。

[p335] “彼是除恼热,东升心明月”:菩提心能够遣除烦恼的炽热和无知的阴霾。如在炎热的夏天傍晚,月亮从东方升起之后,人们会在月光之下感受清凉,遣除炽热的苦受。同样,菩提心犹如清凉的明月,能够遣除一切众生相续中的热恼。

[p336] 很多大德在注释中把“恼热”解释为烦恼障。菩提心一方面能够遣除烦恼障,另一方面还可以遣除所知障。

[p337] 如果我们生起并行持了菩提心,就可以遣除烦恼的炽热。弥勒菩萨在《宝性论》中讲烦恼障的本体时,提到其法相是六度的违品:比如布施的违品是悭吝;持戒的违品是破戒;安忍的违品是嗔恚;精进的违品是懈怠;禅定的违品是散乱;智慧的违品是邪慧,都属于烦恼障。修持菩提心,这些违品全都可以遣除。因为修了菩提心之后,要发心利益一切众生,行菩提心即是为了利益众生、打破自己的执著而修六度——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禅定、智慧,修六度就可以遣除烦恼障及其种子。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菩提心的本体和自性是智慧和大悲的双运。虽然从表面上看,我们为了救度、圆满众生而发菩提心,好像只是一种大慈大悲心,实际上,这里面还有智慧的自性、智慧的本体。因为六度中的智慧度本身就具足智慧的本体,所以完全可以了知烦恼障种子的本体是空性的,然后遣除它。综上所述,我们就知道菩提心可以遣除烦恼障。

[p338] 在注释中上师提到一个问题:为什么阿罗汉没有修持菩提心也灭尽了烦恼障?圆满的菩提心是缘一切众生发誓成佛。菩提心有两个体相:一个是为利他,一个是愿成佛。从这两个条件来看,小乘的无学声闻都没有具足圆满菩提心。首先,他所缘的众生并不是一切众生;然后也没有意愿成就正等正觉的佛果。但要知道,有时我们讲菩提心,并不一定是从圆满的角度。在很多大德的论典中也说过,有时只是发愿成佛,也算菩提心;有时只是发心利他,也算菩提心。

[p339] 上师在著述中曾对这个问题予以解释:阿罗汉没有圆满标准的菩提心,但是具有部分的菩提心。阿罗汉也有利益众生的心,但没有菩萨那么广大;也有一部分求佛果的心、求觉悟的心。前面我们讲过三菩提有声闻菩提、缘觉菩提和无上正等菩提。阿罗汉有成就觉悟的心,虽然不是那么圆满,但也可以叫菩提心。正因为这样,阿罗汉也可以断除烦恼障。

[p340] 从另外的角度来分析,阿罗汉之所以能够遣除烦恼障、成为阿罗汉,根源在哪里?他的根源来自于佛讲法摄受弟子,或者是佛最初摄受的阿罗汉弟子成就了佛果,然后于佛陀涅槃之后再教导其他众生成就阿罗汉,这样一代代传下来,阿罗汉的根源来自于佛,那么佛的根源呢?佛的根源就是菩提心。从这个角度来看,阿罗汉断除烦恼实际上仍然是菩提心的力量。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了知,菩提心具有殊胜明月一样的自性,它完全可以遣除众生烦恼障的热恼。

[p341] “复是璀璨日,能驱无知霾”:菩提心也是璀璨的太阳,能够驱除无知的阴霾。阴霾有点像雾,但是里面的颗粒要重一些。阴霾在烈日出来之后,很快就烟消云散,被消除得干干净净。这里说众生的无知就像阴霾一样,这个无知就是所知障。所知障并不是说所知本身是障碍,而是对所知自性的不了知。众生由于根本无明,迷昧、执著于所知境界或所证之法,障碍了对一切所知自性的了知。

[p342] 有些人说所知障就是学得越多障碍越大,这是根本不成立的。实际上我们学习得越多、了知得越多,智慧越增长,遣除障碍的力量就越强。《辨中边论》中说,三地菩萨在获得三地果位出定的时候,为了听闻佛法可以跨越刀山火海[3]。佛陀是一切遍知,不可能说佛陀知道得越多障碍就越大。所以,将所知障解释为自身的知识成为障碍是一种误解。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知识也的确会成为障碍,但关键在于知识的用途是什么?知识和智慧的本体就是遣除障碍。尤其是佛法的经论,都是从佛和祖师智慧中流露出来的教言,它是智慧的等流与智慧本身无二无别。所以我们通过学习,一定可以增长智慧,而不是增长障碍。所知障的真实含义是指对所知的本体还不了知。为什么佛叫遍知?遍就是周遍,对一切所知法都能够完全周遍了知它的自性,这叫做遍知。所以,所知障是指众生存在对所知的自性无法了知,这种障碍就像迷雾、阴霾一样存在于众生的相续当中,如果不去掉阴霾,永远无法遍知一切。

[p343] 如何遣除无知的阴霾呢?菩提心的力量就像璀璨的太阳一样,可以遣除无知的阴霾。为什么呢?因为通过菩提心的修持,菩萨会逐渐地走上菩提道,福德资粮与日俱增。菩提心不仅是慈悲心,它是智悲双运的,智慧也是菩提心的本体,六度中的智慧度或者胜义菩提心都属于菩提心的自性。如果我们能够了知万法的本体,就能够逐渐遣除所知障。

[p344] 按照自宗的讲法,菩萨证悟了人无我和法无我空性登初地的时候,就能够断除相续中遍计存在的烦恼障和所知障;从二地菩萨开始断除俱生的烦恼障和所知障;到了七地末至八地断尽烦恼障;八地之后断尽所知障;到佛地的时候,一切障碍断尽,成就遍知佛果。这一切归根溯源,都是因为菩提心。

[p345] 菩提心包括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胜义菩提心是指了知万法空性、远离四边戏论的智慧。有了胜义菩提心完全可以了知万法的本体,遣除无知的阴霾。在入定时了知法性,出定时对法的方方面面就会认知得非常清楚,从而能够遣除无知。从这个方面观察,菩提心不仅能遣除烦恼障,也能够遣除所知障。佛陀是经由菩提心成就的,佛陀相续中没有一点烦恼障、所知障。现在我们生起的菩提心,具有能够成办遣除众生二障的功德,当然应该产生极大的欢喜。

[p346] 是拌正法乳,所出妙醍醐。

[p347] 这也是比喻和意义对照。世间的牧民从牛身上挤下牛奶,然后用棍子不断地搅拌,牛奶表面就逐渐凝固成酥油或者醍醐。醍醐从哪里来?就是通过搅拌乳汁而来,享用醍醐对身体有很大的营养作用。同样道理,菩提心相当于醍醐,它从哪里来的呢?是搅拌正法的乳汁而产生的。

[p348] 佛陀所讲八万四千法门,从中提炼出的精华法义就是菩提心。佛陀本身就是菩提心的自性,就是觉悟的心,所以佛陀所讲的法,也充满了菩提心的自性。

[p349] 针对不同的阶段,佛陀讲法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比如说在小乘的教法当中,对于大乘的菩提心讲得就相对简略一些;而综观大小乘所有的教法,如果说要提炼出精华,一定是菩提心。因为菩提心是成佛之因,大乘的教育离不开菩提心,离开菩提心就没有办法成就菩萨,没有菩萨就绝对没有佛,菩萨是通过修持菩提心的教授而成佛的;小乘的教法能够利益众生,也是因为是由具有菩提心的佛宣讲的。菩提心是所有正法的精华要义。

[p350] 现在我们得到了正法的精华要义,就好像得到醍醐之后可以滋养身体,得到菩提心可以滋养法身慧命。一旦法身慧命得到了滋养,就能在自他二利的菩提大道上突飞猛进。如果一个人的身体缺乏营养很虚弱,那么做什么事情都无法胜任;同样,一个修行者,如果没有菩提心的滋养,也不会有能力胜任和成办自他二利的事业。菩提心是搅拌正法所获得的精华,得到之后可以成办利益众生的事业,我们现在既然已经获得了醍醐一般的菩提心,应该生起欢喜心。

[p351] 于诸漂泊客,欲享福乐者,

[p352] 此心能足彼,令住最胜乐。

[p353] 对于飘泊在整个三界轮回中想要享受福乐的众生,菩提心能够满足他们的愿望,令他们安住在最胜的快乐中。

[p354] 所有众生都想离苦得乐,都在为此而奋斗。不学佛的人,为了生活舒适,通过谋求钱财、资具获得快乐;有一些清高之士对财富并不执著,但是渴望自心的满足,寻求内心的快乐,离群索居也是一种追求快乐的方式;有些人因名声而快乐;有些人得到赞叹而快乐;有些人得到财富或某个有情而快乐……都是为了追求快乐。世上有没有不追求快乐的众生呢?应该找不到。乃至旁生也是为了得到吃饱肚子的快乐而奔波。比如猛兽捕捉野味,是为了能够享受口腹之欲的快乐;一些很小的旁生如蚂蚁、蚯蚓,每天也同样在为了快乐而奔波。

[p355] 那么学佛法的人呢?学佛法的人最初都是为了快乐,内心的快乐、成佛的快乐乃至可以享受度化众生的快乐……没到达一定的境界之前,都会有追求快乐的心。佛法到底是不是一个让我们得到快乐的法?我们要分暂时、究竟来看。暂时来看,学习佛法能够让自己快乐,这毫无疑问;但是,最究竟来讲,佛法是让我们觉悟的一种方式,是让我们觉悟的方法。如果学佛法只是为了快乐而不是觉悟的话,这就是不正确的想法。

[p356] 有人会问:佛陀的那种快乐不是真正的快乐么?要知道,虽然在表述的时候,我们会说“成佛的快乐”、“远离轮回的快乐”、“成就佛果的快乐”等等,但真正加以分析的时候,佛陀的快乐和众生的快乐有很大差别,不是一个概念。众生所认为的快乐,属于五蕴当中的受蕴。受分为乐受、苦受和舍受三种。众生的快乐属于五蕴之一、属于有漏法、有为法、心法。而通过学习佛陀的功德我们知道,佛陀已经消尽了色、受、想、行、识五蕴了,不灭尽五蕴,如何获得解脱呢?所以佛陀的受蕴是已经灭尽了的。因此,《宝性论》当中一再强调,这个乐并不是乐受的乐,而是泯灭了快乐,也泯灭了痛苦。如果以为成佛之后:“啊,太快乐了!有永恒的快乐,天天快乐。”那就把佛想成众生一样了。如果不泯灭苦乐对立,那是没办法成就佛果的。

[p357] 对我们而言,远离受蕴的佛果之乐还远远没办法体会得到。所以在没达到某种阶段之前,学佛法也是追求快乐的。因为我们还有受蕴,还有乐受,就一定想追求快乐。在我们的心能够体会到乐受的基础上,通过学习佛法追求成就佛果的快乐,这种想法暂时来讲也可以。

[p358] 总而言之,不管是不学佛的漂泊客,还是学佛的漂泊客,都想要享受福乐。那么最好的方式是什么呢?世间人通过暂时的方便,甚至歪门邪道的方式来让自己得到快乐,这都不是真正的方法,真正最殊胜的方式是修持菩提心。

[p359] “此心能足彼,令住最胜乐”:“此心”就是菩提心,修持菩提心能够满足众生的愿望,让众生完全安住在最殊胜的快乐当中,获得轮回中一切增上生:即轮回中的一切快乐;也能得到决定胜:即解脱的快乐。既然我们知道了这个方法,为什么还要舍此逐彼、舍近求远呢?菩提心一定能够让自他都获得最胜的快乐,现在我生起了菩提心,能够以此利益众生,自然会生起欢喜心。

[p360] 以上是能够成办他利而生欢喜,依然包括在自利当中。

[p361] 辛二、令他欢喜:

[p362] 今于怙主前,筵众为上宾,

[p363] 宴飨成佛乐,普愿皆欢喜。

[p364] 今天我在怙主面前,筵请一切众生为座上客,宴飨他们成佛的快乐,普愿一切众生皆大欢喜。

[p365] 我们为什么要在受菩萨戒之前,祈请十地菩萨、住于三世的诸佛和金刚上师安住并垂念呢?主要是为了见证。这里也是一样的。“今于怙主前”:我邀请所有的怙主,请他们作为见证。在他们面前我发誓要利益众生,要给予众生快乐。

[p366] “筵众为上宾”:这个“众”字就是讲所有的众生,一切的有情。因为我们是人,目之所及也大多是人,所以在提到众生、有情的时候,很容易片面地划定为人的范围。虽然有旁生的存在,但都被我们当做食物、宠物,或者被我们忽略了,我们永远很难平等地对待这些旁生。实际上,情就是心识的意思。只要是具足心识的,都叫众生,都叫有情。不单单是指人,还有旁生、地狱和饿鬼。现在,所有这些众生统统作为我的贵宾来接待。

[p367] “宴飨成佛乐”。请他们赴宴享受什么呢?成佛的快乐。当然,如果能够赐予他们成佛的快乐,暂时的快乐自然也能够赐予。所以这里包括了暂时快乐和究竟快乐两层含义。“普愿皆欢喜”: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生起很大的欢喜。因为今天我在诸佛面前发愿为了利益众生发誓成佛,要把众生安置在殊胜的佛地。

[p368] 实际上这也是督促自己的一种殊胜方便。于怙主面前自己再再地发誓,请了一切诸佛作证,请一切众生为贵宾,并且立誓要赐予他们快乐。如此一来,有些人听到了,有些具有神通的非人听到了,诸佛菩萨也听到了。这样自己发了菩提心之后就不容易再退失。

[p369] 我们发愿之后,一切众生都成为利益的对象,今后自己所做的事都是以利益众生为出发点。没有发菩提心之前,吃饭、走路都是无记业;而发了菩提心之后,吃饭是为了众生而吃饭,走路也是为了众生而走路,所有的事情都是为了利益众生而奋发的。只要我们内心当中不忘失这样的想法,功德是很大的。

[p370] 从另一方面来讲,经常这样观修,容易提醒我们牢记誓愿,提醒我们一定不要离开利益众生的初衷。所以,平时念这个发心仪轨的时候,应该跟随词句去观想,再再提醒自己内心当中的菩提心。

[p371] 作为一个修行者,做一点功课是必须的。如果单纯为了做功课而做功课的话,虽然有一定的利益但不是很大。实际上,功课一方面是对我们修学的一种提醒,一方面也是一种修学方式。比如说功课中的“发心仪轨”,当我们念到这一段的时候就提醒自己:我发了菩提心了,我的所作所为应该为了众生而奋发。如果念到《金刚经》,就提醒自己:不要忘失了空性的正见。

[p372] 我们的仪轨当中也有这个颂词,念到的时候应该想:我是发了心要利益一切众生的,我是不是在实践自己所发的愿?还有什么欠缺?哪个方面需要调整?或者,如果在发完愿之后产生了退却的念头、怯懦的想法,念诵这个颂词的时候,就能再一次提醒自己,再一次给自己鼓励勇气。况且,我们是在怙主面前作证发的菩提心啊!他们是严厉的对境。基于这个原因的缘故,无论再苦再累我们也要坚持。

[p373] 发了菩提心之后肯定会遇到困难,这毫无疑问;希望没有任何违缘、顺顺利利地迅速成佛也不现实。要成办世间上的任何事情都会有困难,何况是如此殊胜圆满广大的善法?因此,关键在于:我们在每天修行当中,不断地自我提醒,不断地取得进步。

[p374] 以上讲完了第三品内容。


[p375] [1]三苦:一苦苦,自寒热饥渴等苦缘所生之苦;二坏苦,乐境坏时所生之苦;三行苦,为一切有为法无常迁动之苦。

[p376] [2]详见《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不共内加行中的发殊胜菩提心部分。

[p377] [3]《辨中边论》:“第三地中所证法界名胜流义。由通达此知所闻法是净法界最胜等流。为求此法。设有火坑量等三千大千世界。投身而取不以为难。”

[p378] 第三品 思考题答案

[p379] (注:问题中若提到写出自己的感想、打算等,均请自己发挥。)

[p380] 第29节课

[p381] 289、什么叫做随喜?随喜分为哪几种类型?有哪几种说法?

[p382] 答:所谓随喜,根据《俱舍论》的观点,就是指无有任何嫉妒心,对别人所做的一切善根发自内心地欢喜。

[p383] 总的来讲,随喜分二类:随喜别人世间随福德分善法的因和享受人天福报的果,随喜诸佛菩萨、罗汉出世间随解脱分善法的因和获得三菩提之果。

[p384] 有两种说法:1)随喜世间善因善果、随喜出世间解脱因与解脱果。

[p385] 2)按照有些高僧大德的分法,可以分为下士道的随喜、中士道的随喜、上士道的随喜。

[p386] 290、别人买福利彩票中奖了,见此情景你应该怎么想?

[p387] 答:应该发自内心随喜他的福报,希望他以后能中更大的奖,获得更多的财富,不仅得到人天安乐,更希望他获得究竟的佛果。而不能看到他中奖了,就想“我什么时候能中奖啊?我要是能中奖该多好啊!”进而产生嫉妒心。

[p388] 291、有人认为:“见到别人行善、放生、布施,就算自己什么都不做,一随喜就能得到同等功德。”这种想法对吗?为什么?

[p389] 答:不对。如果你实在没有能力,在这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下,见别人行善、放生,而远离嫉妒心,发自内心地真诚随喜,如身体方面眼泪直流、汗毛竖立;语言方面,赞叹别人的功德;心里也不掺杂任何不清净的分别念,而是一种绝对纯洁的欢喜心。这样的话,可以得到同等功德,如乔美仁波切云:“若闻他人行善时,断除嫉妒之恶心,心意真诚作随喜,佛言彼得同等福。”

[p390] 但是,如果你明明有能力做这些善事,却舍不得用自己的钱,杂有自私自利的烦恼毒药,光是投机取巧地在一旁随喜,希望平白无故捞一份功德,这种随喜有没有功德也不好说。

[p391] 292、如果真心真意随喜别人的善举,是否能得到同等的功德?为什么?

[p392] 答:不一定。如果随喜的对境不同,获得的功德也有大小之别。对上等者——佛和菩萨的善根进行随喜,只能获得一部分功德,而不是全部;对中等者诚心随喜,可以获得同等的功德;对下等者随喜,能获得超越他的功德。因此,真心随喜他人的善举,所获的功德也不能一概而论。

[p393] 293、随喜什么样的善根所得的功德最大?

[p394] 答:假如随喜的对境是诸佛菩萨或者他们的发心和行为,这个功德无法衡量,远远超过了随喜世间善根和小乘行人的善根。

[p395] 294、请转法轮的必要性是什么?在哪些情况下应该祈请大德转法轮?

[p396] 答:众生为无明愚痴所蒙蔽,也为无始恶业所缠缚,一直处于轮回的可怕深渊中,如果没有诸佛菩萨智慧大悲光明的照耀与引导,他们将永无解脱轮回的机会。因此,我们要祈祷十方三世诸佛菩萨,恳请他们转动法轮,燃亮光明法炬,度化为业惑所困的苦难有情。

[p397] 有许多大修行者,以一些弟子眷属的不如法邪行而心生厌离,或因一生的事业已经圆满,于是不再转法轮。在这种情况下,某些善缘具足的弟子若去恳切祈请,以此因缘这些大德也会继续传法。

[p398] 第30节课

[p399] 295、我们为什么要回向?诸佛菩萨的一切回向可以包括在什么当中?

[p400] 答:《宝箧经》中讲,如果没有回向,一旦相续中生起恶念,这些善根很容易被摧毁。又《极乐愿文大疏》中言:“积累善根后,颠倒不回向,宣扬生悔心,灭善根四因。”其中就讲到不回向是灭善根的一个因。上师如意宝也说过:“我们所做的善根一定要回向,否则一刹那的嗔念就会毁坏所有的善根。如果立即回向于菩提,乃至获得佛果之前,这些善根永远也不会耗尽,并且蒸蒸日上、不断增长。”关于此点,《慧海请问经》中云:“水滴落入大海中,海未干涸其不尽,回向菩提善亦然,未获菩提其不尽。”

[p401] 诸佛菩萨的回向都可包括在《普贤行愿品》的十大愿当中,这十大愿归纳起来,就是愿佛法兴盛、众生获得快乐。

[p402] 296、回向和发愿有什么差别?

[p403] 答:无垢光尊者说:对以前已做过的善根,以念诵愿文和心愿作印持,称为回向;对没有做过的善根,自己在诸佛菩萨面前立誓要做,这就是发愿。

[p404] 297、将来的善根可以回向吗?什么样的回向才如法?

[p405] 答:未来的善根也可以回向。《华严经》云:“众生一切善,过去现未来,回向普贤地,悉皆获妙善。”可见,未来将造的善根也可以回向。这种善根虽然还未造作,但可以用意愿回向。打个比喻:如同在银行透支,虽然你的帐户上还没有这笔钱,但以你的信用,银行可以先支付出来;同样,我们以自己始终如一之坚定誓言,回施未来之善根,众生亦可得益。喇拉曲智仁波切说,就如同有些人未来会获得一些财物,现在可以发愿与某人共享,这并不是不现实的事情,而是可以实现的,同样,回向未来的善根也是如此。

[p406] 在回向的时候,不能将善根执为实有,而应以如梦如幻的智慧来摄持。《中般若经》云:“须菩提,当以诸法如梦如幻、善根亦如梦如幻之方式而作回向。”同时,不应回向获得人天有漏福报或声缘阿罗汉果位,而应为自他一切众生获得圆满正等觉而回向,这才是最究竟、最如法的回向。

[p407] 298、回向时,应念什么样的回向文才有功德?

[p408] 答:无垢光尊者在《心性休息大车疏》中说,一定要用一地以上菩萨所说的谛实语,不是随随便便做的一般回向文。要么是佛经中的,要么是真正一地以上圣者造的,比如念诵《普贤行愿品》,或是昔日世尊转为慈力王以自己血肉布施罗刹时所诵的回向文:“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有海诸有情。”

[p409] 299、什么是三大灾劫?对此应该如何回向?

[p410] 答:三大灾劫分别是疾疫劫、刀兵劫、饥馑劫。

[p411] 疾疫劫:乃至世间所有众生的疾病,还没有疗愈之前,我愿意化作药物、变成医生,并且作病人的看护者!

[p412] 刀兵劫:愿诸资生物品自然地化现于诸有情前,人类生活无任何忧虑,以此而嗔心熄灭,停止任何刀兵之难!

[p413] 饥馑劫:期盼从天上像下雨般普降饮食,解除饥渴的灾难,在那灾荒劫中,愿自己化成众生充饥之食物!

[p414] 第31节课

[p415] 300、我们为什么要舍弃身体、受用、三世所造的一切善根?

[p416] 答:原因有二:1)为了断除自相续中的我执与我所执,从而显露出心的光明本体,也即舍弃此三者,能脱离轮回、获得涅槃。

[p417] 2)“死时既须舍”。死时身体、受用都会舍弃,还不如现在就布施给众生,如此一来,不但能饶益无量无边的众生,自己也可依此迅速积累成佛的资粮,如龙猛菩萨说:“菩萨若能舍一切,功德如同虚空一样无边无际。”

[p418] 301、你认为《释尊广传》里的公案是虚构的神话吗?请谈谈自己的体会。

[p419] 答:请自己发挥。

[p420] 302、如果你已经受过菩萨戒,当别人无端轻视、毁谤你,你会怎么样?为什么?

[p421] 答:“一任彼欢喜,恒常打骂杀”,只要众生欢喜,任随他们殴打、谩骂、杀害我都可以。纵然对我百般戏弄轻辱、诽谤挖苦、冷嘲热讽,我也欢喜接受。

[p422] 因为在受菩萨戒时,我们已经承诺:如往昔诸佛菩萨舍弃所有的财产、受用、善根,全心全意利益众生,我今也如是发心。倘若我们没有这样做,光是口头上说“诸佛怎么样发心,我也这样发心”,实际上是在欺骗所有众生和佛菩萨。因此,发菩提心必须要真正地发自内心,并在实际行动中将身体等布施给众生,既然我把这个身体已经布施了,还有什么必要去执著爱惜它呢?

[p423] 303、什么是“沙门四法”?它属于大乘还是小乘?这些你平时做到了几条?

[p424] 答:所谓沙门四法,就是别人打我时,我不还手;别人骂我时,我不还口;别人恨我时,我不恨他;别人说我过失时,我不说他的过失。它属于小乘法门。

[p425] 304、为什么说执著是一切痛苦的来源?请以教证、理证、公案具体分析。

[p426] 答:1)教证:萨热哈巴在《多哈道歌》中云:“若于悦意平等境,相合心意所爱境,芝麻皮许之执著,亦引痛苦无边际。”无垢光尊者和华智仁波切也讲过:执著越大,痛苦越多。

[p427] 2)理证:一切万法本来虚幻不实,在胜义量面前,连微尘许的实法也无有。而“执著”是将内外诸法、器情世界执为实有,比如本来无我却执著有我,外境本来虚幻却执为成实,从而产生各种贪嗔等烦恼,造作诸业,因业而感受轮回的百般痛苦。三相推理:执著是一切痛苦的来源,以背离诸法实相故。

[p428] 3)公案:有一次龙猛菩萨修持空性本尊,修了很多年也没有验相。他在修法之余,经常擦拭珍藏的一个精美罐子,有一天,他边擦拭边欣赏的时候,不小心把罐子摔在地上打烂了,没想到第二天就见到了本尊。龙猛菩萨就问:“我修了那么长时间,为什么今天才见到您?”本尊回答说:“假如你对任何法有执著,都会障碍面见我。以前正因为你对罐子特别执著,所以虽然我一刹那也没有离开过你,但你始终看不见!”由此可知,只要对一法有执著,也会对自己证悟有影响。

[p429] 305、《入菩萨行论》中说要布施身体,《四百论》中说要保护身体,这两者矛盾吗?为什么?

[p430] 答:并不矛盾。只要对众生有利益,也为了断除自己的贪执,在这种情况下,应当把身体欣然布施给一切众生。但如果对众生没有利益,自己在修法上暂时用得上这个身体,那就要保护它,但目的为了众生,这也是我们修持佛法的宗旨。因此,从利他的角度来讲,身体一定要布施给众生,但为了修持佛法,我们也应该保护它,用两个侧面来解释就不会有矛盾。

[p431] 第32节课

[p432] 306、别人对我行为不恭敬、语言尖酸刻薄,作为大乘佛子,我应当如何对待?

[p433] 答:首先应忆念自己的菩提心誓言,忆念诸佛菩萨及传承上师对这种问题的处理方式,从而息灭嗔心、报复心,反而愿他们生生世世具足菩提的殊胜缘分,如无著菩萨在《善说海》的结文中说:“无论于我贪或嗔,赞毁以及作利害,愿凡见闻念我者,悉皆速得胜菩提。”愿这些与我结缘的众生,暂时不堕恶趣,得到人天福报,究竟从轮回中获得解脱,获得无上佛果。

[p434] 307、有些人说:“我们家乡没有佛法,非常可怜!”对此你是怎么认为的?

[p435] 答:当然,从佛陀的教法、证法来讲,没有佛法是很可怜。但从诸佛菩萨悲愿的角度而言,佛菩萨无处不在,只要能让众生得到利益,不管是有情还是无情物,都是诸佛菩萨的大悲化现。

[p436] 308、请仔细观察你的日常生活,找出诸佛菩萨都有哪些化身?

[p437] 答:请自己发挥。

[p438] 第33节课

[p439] 309、有些人说:“如意牛、如意宝只是神话里的东西,我们人间不可能有。”对此你是怎么认为的?

[p440] 答:这种说法并不正确。别说远在人寿几万岁的事物,就连几百年前的人类生活、穿着、衣饰,姿具,也跟我们现在大相径庭。由于众生的福报不够,如意树、如意宝不可能在当今显现,我们肉眼也不一定能看见,但并不能否认它的真实存在。比如现在的网络和电脑,很多人整天依靠它做各种事情,但再过千百年后,这些东西可能只成为一种历史的影象了,真实的事物并不存在,但不能说因为在未来没有,它就在世间中没有存在过。尽管时代一过,人们回顾起来,可能认为是一种传说,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p441] 310、佛菩萨只是以人的形象度化众生吗?若不是的话,还有什么是佛菩萨?知道这个道理之后,我们应当如何发愿?

[p442] 答:佛菩萨并不是只以人的形象度化众生,凡是能够利益众生的一切事物,不管是现在的、过去的、未来的有情物或无情物,均是佛菩萨的化现。

[p443] 我们也应像佛菩萨那样发愿:生生世世乃至一切众生获得涅槃之前,只要对众生有利益、有帮助,愿我变成任何事物。

[p444] 311、“如空及四大”一颂与“迨至尽空际”一颂,两颂都是讲发愿变成四大来利益众生,难道不重复吗?为什么?

[p445] 答:并没有重复的过失。因为前一颂主要是从空间上讲的,东南西北广大无边的范围内,四大没有一个不遍的地方。后一颂是从时间上讲的,在一切众生获得涅槃这么长的时间里,发愿变成四大来利益他们。

[p446] 312、发愿变成如意牛、四大、桥梁等来帮助众生,这是愿菩提心吗?为什么?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

[p447] 答:印度善天论师和胜敌论师认为是愿菩提心。但藏地的布顿大师、根索曲扎仁波切等论师不同意,因为愿菩提心必须具足让众生成佛之愿心,而这里只是发愿以一切世间方便来利益众生,未提到让众生或自己成佛,这实际上是一种善心的发愿,并不属于愿菩提心的范畴。

[p448] 这段颂文可以说是愿菩提心,因为此处也宣说了“有情种种界,殊途悉涅槃”,作众生涅槃的助道因。但布顿大师等的观点也可以,因这里不是菩提心正行,只是一种加行修心。在前行的修行中,自相续逐渐得以清净,同时也是菩提心生起、成熟之时,所以二者并无有矛盾。

[p449] 313、受持菩萨戒有哪几种情况?你属于哪一种?

[p450] 答:根据众生的根基可分为三种情况:上根者依《虚空藏经》中所说,必须守持十八条菩萨戒;中根者依《猛怒施主请问经》所说,应守持四条根本菩萨戒;下根者依《大力方便经》所说,应守“不舍愿菩提心”这一条戒。堪布根霍仁波切说:宁玛派自宗根据《妙臂请问经》,学人应依各自根基去学修如海之菩萨戒,根机利、能力大者应尽力多学,根基钝者先可少学,后次第去增上。

[p451] 314、在得戒的方式上,龙猛菩萨和无著菩萨的观点具体有什么不同?

[p452] 答:按无著菩萨的传承,前一偈先诵三遍,受持愿菩提心;再诵第二偈三遍,受持行菩提心,即将愿行菩提心分别受持。

[p453] 按龙树菩萨的传承,两偈是一起念的,念第一遍时发愿菩提心,第二遍时受行菩提心,第三遍为坚固愿行菩提心,将愿行菩提心同时受持。

[p454] 315、受戒方式有哪三种?分别是在什么条件下得受?

[p455] 答:如果自己因缘具足,遇到了精通显宗菩萨乘、相续中具有菩提心或菩萨戒的大乘上师,则可以在上师面前得受;

[p456] 如果没有善知识,自己应陈设佛像、佛经、佛塔,在三宝所依面前合掌发愿,以此得受菩萨戒;

[p457] 如果这种条件也不具足,就像以前“文革”期间佛像和经函非常难找,在这种情况下,自己可观想十方诸佛菩萨,祈求三大垂念,然后受持菩提心。

[p458] 316、得到大乘菩萨戒之后,今后你有什么打算?

[p459] 答:请自己发挥。

[p460] 第34节课

[p461] 317、我们发了菩提心以后,依靠什么样的后行令其不断增上、强大?

[p462] 答:要赞美菩提心的功德,使自他生起欢喜心,得到鼓励。

[p463] 318、佛子分为哪三种?请分别解释。

[p464] 答:佛子分为三种:佛的身子,即罗睺罗尊者;佛的语子,即声缘阿罗汉;佛的意子,即发起无伪菩提心的大乘菩萨。

[p465] 319、获得菩提心后,自己通过哪些方面生起欢喜心?

[p466] 答:通过两方面生起欢喜心,一是因成办自利而生欢喜,二是因成办他利而生欢喜。

[p467] 320、受持菩提心有哪两种心态?你做到了吗?

[p468] 答:受持菩提心归纳起来有两种,一是尽量舍弃自私自利的心态,全心全力地帮助众生,负荷如来事业;第二是千万不能以自己的恶行来玷污如来的纯洁种性。

[p469] 321、“犹如目盲人”一颂中,怎样分析比喻的涵义?

[p470] 答:从获得者的角度来看,无始以来自己都是没有打开取舍智慧双目的失明者,能获得如意宝是极为难得的。

[p471] 从对境上看,价值连城的如意宝在大海或国王的宝库中可能会出现,但在垃圾桶或肮脏不堪的废墟里一般不可能有,这是对境方面的难得。

[p472] 从所获物方面来讲,获得一些嘉奖或得到一些财物,这是有可能的,但是获得如意宝的话,没有一点福报的人根本得不到,因为其价值是无与伦比的。

[p473] 应该从这三方面来分析比喻的涵义。

[p474] 322、菩提心能成办众生的哪些利益?

[p475] 答:总的来讲,菩提心能成办众生暂时和究竟的利益。分别来说,菩提心是消灭三界众生死苦之殊胜甘露,是遣除一切众生贫困的无尽宝藏,也是疗除各种疾病的最胜妙药。

[p476] 第35节课

[p477] 323、为什么获得菩提心以后就会非常快乐?

[p478] 答:因为获得菩提心以后,对自我就不会特别重视,如此一来,许多痛苦便会自然消失。无始以来到现在,我们心里所有的折磨、痛苦、障难等全部源于我执而产生,假如没有我执,就根本不会有这些痛苦。人们为家庭、为感情、为财富所感召的痛苦,说来说去都是围绕一个“我”字,如果对“我”不在乎而对众生特别在乎的话,生活就会非常快乐。

[p479] 324、请引用教证和公案说明:获得菩提心之后,就不会堕入恶趣。

[p480] 答:教证:法王如意宝说:“什么时候自相续中生起无伪的菩提心,从此之后你绝对不会堕入三恶趣。”

[p481] 公案:世尊曾经转生为地狱众生嘉瓦谢达,在拉火马车时,看到同伴嘎玛热巴拉不动马车,狱卒气急败坏地用火锤击打它,于是对其生起菩提心。当它准备代替同伴拉车时,狱卒边用铁锤殴打它边说“众生感受各自业力谁有办法”。刹那间,嘉瓦谢达转生到三十三天。

[p482] 325、我们凡夫人能真正了解菩提心的究竟功德吗?为什么?

[p483] 答:不能。有些教言书中讲,菩提心的功德,十地菩萨也不能圆满宣说,它唯一是遍知佛陀的境界。

[p484] 326、有些人说:“我看到一个不识字的老太太只念佛就往生了,所以没有菩提心也可以往生。”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p485] 答:不正确。表面上她是个老年人,而且没有文化,但她相续中有没有菩提心也不好说。即使生前没有,但在往生的一刹那,她也可能生起了菩提心。要知道,往生必须具备菩提心,如果认为没有菩提心也可以随随便便往生,这一点用教证、理证来证明,恐怕有一定的困难。

[p486] 327、怎样才能减少这个世界的暴戾之气,让非人、精怪等众生不再危害人类?

[p487] 答:我们发下菩提心后,应以佛菩萨为见证,发愿:与我有缘的一切众生,你们不要痛苦,我现在已经生起了菩提心,以后一定会度化你们,到了一定时候,我将把佛菩萨的无上安乐赐予你们,使你们离苦得乐,不在轮回中受苦。若能经常这样发愿,邪魔外道、妖精附体等就会消除怒气和嗔恨心,逐渐逐渐愿意帮助修行人和其他众生了,世界上也会一片祥和,远离暴戾之气。

[p488] 328、本论前三品的关系是什么?请以比喻说明。

[p489] 答:前三品讲的是菩提心未生者令生起,第一品主要宣讲了菩提心的功德,第二品讲了菩提心的前行——积累资粮和断除罪障,第三品是受持菩提心。

[p490] 打个比方说,譬如我们要买一样东西,首先要了知它的功能,对此产生真实的兴趣(第一品);然后考虑需要多少资金,应该排除哪方面的困难(第二品);买到以后,自他心里都非常高兴(第三品)。

播放列表 点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