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引文(1-6)


第一节课

[p1] 顶礼释迦牟尼佛:

[p2] 酿吉钦布奏旦涅咪扬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p3] 宗内门兰钦波鄂嘉达尔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p4] 巴嘎达鄂灿吐谢莫到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p5] 敦巴特吉坚拉夏擦漏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p6] 上师瑜伽速赐加持:

[p7] 涅庆日俄再爱香克思自大圣境五台山

[p8] 加华头吉新拉意拉闷文殊加持入心间

[p9] 晋美彭措夏拉所瓦得祈祷晋美彭措足

[p10] 共机多巴破瓦新吉罗证悟意传求加持

[p11]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p12]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p13]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p14]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p15]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p16]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p17] 下面我们共同学习《入菩萨行论》。

[p18] 这次宣讲《入菩萨行论》的原因是这样的:大概在三年前,我们共同发愿学习五部大论,在学习的过程中,第一年学习了“戒律”,第二年学习了“俱舍”,现在“中观”基本上已经讲完了,从今年开始,我们学习“因明”和《现观庄严论》。大家应该知道,藏传佛教的每个寺院、每个学习佛法的人对五部大论都非常重视,早在三年前,我们共同发愿:如果没有出现什么违缘,大家一定要共同学习这五部大论!在学习的同时,我也经常强调一些修行法门,因为任何一门知识,如果成了理论上、学术上的研究,对我们的相续不一定有非常大的利益,即使你对所有的千经万论全部精通无碍,但是自己的相续有时候也很容易与佛法背道而驰。所以,我们不仅要学习非常甚深的中观、俱舍、因明等知识,没有这些的话,光懂一些因果法门或是一些简单的修行,现在世间人的分别念又那么重,若想调伏这些分别念,必须要完整地学习佛教的有关知识。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习有关的修行法门,所以,今年在传讲“因明”的同时,我也要求大家一起学习《入菩萨行论》,这是第一个原因。

[p19] 第二个原因,前段时间也给大家讲了,我们的上师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在没有圆寂的时候,打算讲完《宝性论》以后,就开始宣讲《入行论释•善说海》。当时法王在大经堂一宣布这个消息,所有的四众弟子欣喜若狂,包括我本人在内,也确实非常欢喜。虽然我在法王如意宝面前,得过《入菩萨行论》讲义和颂词的好几次传承,其他上师面前也得过这部《善说海》的传承,但是,像上师如意宝那样的大菩萨,如果宣讲无著菩萨、寂天论师所造的如此殊胜的论典,我们相续中一定会生起菩提心的。大家也清楚,在藏传佛教当中,无著菩萨是非常公认的具有菩提心的大德,他所造的任何一部论典,如《佛子行三十七颂》、《入行论释•善说海》,尽管文字不多,但由于他的发心力所致,任何人听了这些法以后,自相续中一定会生起无伪的菩提心,这一点是藏地高僧大德公认的,历史上也是有记载的。以前上师如意宝在课堂上多次提过,若能圆满地学习这部《入行论释•善说海》,其功德和利益不可估量,如果没有这么长的时间,仅念诵前面的几个颂文或是后面的几个颂文,自相续当中也会生起菩提心。所以,我们特别高兴能在上师面前得受这样的法门,这是多生累劫积累的福报,是非常不容易的!于是,我以最快的速度翻译了《入行论释•善说海》。但后来大家也清楚,因为众生的福报浅薄,上师在我们凡夫面前显示无常而示现圆寂,这个宣讲《入菩萨行论》的愿望一直没能实现。

[p20] 过了这么长时间,这次宣讲《入菩萨行论》,我也是反反复复思考过的。当然,我自己非常清楚,像我这样的人,连法王如意宝的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的功德也不具足,但由于以前在上师面前得过清净的传承,也为了圆满上师未竟的誓愿,所以我这次发心为大家传授。尽管凡夫人不能代替圣者,这一点稍微明智、了知取舍的人都很清楚,但不管怎么样,这次依靠种种因缘、种种缘起,准备让四众弟子共同学习《入菩萨行论》。

[p21] 我们这次的学习与往常不同,在传统讲经说法的基础上,特意开许了一些现代科技的传播媒体,主要是因为现在很多大城市里的人,虽然对佛教很有信心、非常虔诚,但一辈子中不一定有机会来到学院或去寺院听一个完整的传承,为了方便大家学习佛法,所以这次我特意开许,通过现代的网络、光盘、磁带等方式来传播《入菩萨行论》。同时,祈请诸佛菩萨加持(包括上师如意宝在内,虽然我们肉眼不能现见,但应坚信上师在清净刹土当中,始终以智慧眼注视着我们),我们现场所得到的传承、加持、悉地等,能够令大家都获得。

[p22] 虽然我的身体很低劣,在这样繁杂的娑婆世界中,也有各种各样的烦恼束缚,但是我确实很想所有的众生获得大乘菩提的种子,如果不能完全领悟、完全接受,也要在阿赖耶上种下解脱的种子,以待将来因缘聚合的时候,获得正等觉果位,这种分别念的发心也是有的。所以,这次学习《入菩萨行论》,我迫切地希望:不管你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听闻,现代的各种媒体也好,现场直接听受也好,如果自己各方面的因缘具足,没有出现什么违缘的话,大家应该善始善终,最好不要半途而废。假如刚开始的时候兴致勃勃,到了中间却故意放弃,这样对你的生生世世也是一个不好的缘起,我们不管听什么法,圆满传承非常重要!

[p23] 这次的传讲,我对大家没什么特别要求,只是希望凡是听闻本论的人,最好有一种压力:智慧等各方面不错的佛友应该参加我们的考试;实在不能参加的老年人,每天最好念一些咒语或佛号来代替;假如这两个都做不到,那至少也要圆满这个法的所有传承,自己抽空看一些《入菩萨行论》的讲义,以期完全通达其中的意义。

[p24] 当然,《入菩萨行论》的所化对象没有限制,不是你是哪位上师的弟子就不能听我的法,你是哪个宗派的不能听我的法,这种情况是没有的。因为它属于显宗法,所以也不需要灌顶,只要对大乘佛法有信心、对利他的善举有兴趣,谁都可以加入听受的行列。本来,我们的佛法就是很圆融的,可以包容一切,而不应该以狭隘主义自己对自己约束,把自己的空间缩得很小,所以你们不管是哪个上师的弟子、哪个寺院的弟子,我认为都可以听。

[p25] 也许你在听的过程中,对自己的相续有一点帮助,那我的目的就达到了;也许没有什么帮助,但我敢保证绝对不会有任何危害,不像社会上的各种宣传品,会对你的身体、心情有负面影响。所以,不管你是学净土宗、禅宗、华严宗,或者藏传佛教的各教各派,无论是什么样的人,谁都可以听受。这并不是我特别大方,也不是历史上从来没有开许过,而是《入菩萨行论》的所化众生本来就非常广。所以,通过这次的学习,希望大家能从内心真正生起菩提心,而不是停留在口头上。上师如意宝早在六、七年前讲过:“我们学院所有的四众弟子,有关别解脱戒出离心方面,应该好好学习《花鬘论》;菩提心大乘佛法方面,一定要学习《入菩萨行论》;密宗方面,主要学习无垢光尊者的教言。”也有这样的一种窍诀。

[p26] 当然,在学院,我们闻法的方式是非常圆满的,但如果依靠其他的一些方法,比如网络、VCD等,希望你们搞清楚:现在的科学技术有利有弊,虽然它对我们做事情很有帮助,能为我们提供很多便利,但也存在很多散乱的、不健康的因。一般来讲,世间上稍有教养、稍有智慧的人,都不愿意接受现代文明的一些副作用,更不用说是我们出家人和名副其实的修行人了。所以,大家在运用这些科学仪器的时候,一定要再三思维,佛在经中也说:“所谓的方便,对有智慧的人来说是解脱之因,对无有智慧的人来说是束缚之因。”打个简单的比方,现代很多人都喜欢看电视,有些人通过电视可以了解佛法的新闻、听闻很多上师传讲佛法,对自己的今生来世有一定帮助。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每天沉溺于一些迷乱的现象当中,看起来非常可怜,听起来也非常遗憾。所以作为修行人,在使用这些科学仪器的时候,务必要以正知正念来摄持自相续,如果没有这样,开始时想依靠这个仪器学习佛法、弘扬佛法,结果却使自己沉溺在这个深渊中无力自拔,这是相当可惜的!

[p27] 今天介绍一下《入菩萨行论》在印度、藏地、汉地是如何兴盛的,高僧大德们对这部论典又是怎样对待的。

[p28] 根据堪布根华的《入菩萨行论注疏》,印度大概有108个《入菩萨行论》的注疏,可见当年的印度大德们对本论是何等重视。大家应该清楚,汉传佛教历来对《金刚经》相当重视,但《金刚经》的注疏到目前为止有多少本?通过网络也可以看得出来(学院除了个别发心人员外,任何人不得使用电脑,更不用说上网了,故此处并非指学院的人)。而且在过去的印度,造论规矩相当严格,一般的论典不能公开出版,只有通过所有高僧大德的共同商量、审核,认为这部论典能够真正有利于众生,才可以有“出版权”,故从108个注疏就能推知,印度对《入菩萨行论》是非常重视的。

[p29] 翻译成藏语的《入行论》,大概有八本,其中比较出名的有慧远论师、那波瓦尊者(黑论师)、善天论师、金洲论师等的注疏。在这部《入行论释•善说海》当中,印度最主要的几位论师,如普明论师、贤德巴的教言,基本上都已引用了。藏传佛教中,不管是格鲁派、噶举派、萨迦派,还是我们宁玛派,每个寺院共同认可的、必须要学的一部论典就是《入菩萨行论》。华智仁波切的传记中说:格鲁派主要依靠甲曹杰的注疏,噶举派依据华沃作隆昌巴的广释,萨迦派依据 萨迦色朗则莫的讲义,而我们宁玛派,在华智仁波切还没有出世之前,依无著菩萨所造的《入菩萨行论•善说海》,华智仁波切出世以后,则有堪布根华、根桑秋扎等的注释(藏传佛教中,此类广为人知的讲义大概有20多个),尤其是噶当派,《入菩萨行论》被尊崇为必须要学的“噶当六论”之一。

[p30] 要知道,藏传佛教有103函《甘珠尔》、250多函《丹珠尔》,各派大德所造的论典也不计其数,在这么多的千经万论中,各大教派一致公认必须要学习的,唯有这一部《入菩萨行论》。所以,你们应该好好思维:这部《入菩萨行论》在佛教当中的地位是什么样的?影响是什么样的?价值是什么样的?藏地和印度这么多的高僧大德并不是没有论典可学,也不是没有经典可学,但在所有的经论当中,哪一部是大家必须共同学习的?你们不妨仔细想一想。

[p31] 不仅如此,藏传佛教任何一个教派、任何一个高僧大德,在撰著大乘论典时,几乎都要引用《入菩萨行论》的教证。例如,《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引用过三分之一左右,《大圆满前行引导文》、《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引用了相当一部分,噶举派、萨迦派、觉囊派的诸多论典中,《入菩萨行论》的颂词也随处可见。这些大德们并不是找不到其他的教证,之所以如此,本论的重要程度可见一斑。所以,你们不要认为这部论典哪里都可以听得到,什么宗派当中都有,这种想法完全是错的!

[p32] 前一段时间,拉萨的文物馆里发现了贝若扎那对本论的一个注释(因为历史的各种原因,此注释一直没有公开),由于年代古老,有很多纸张粘在一起,现在他们请了西方和东南亚国家的一些技术人员,想通过各种方法把它恢复,但能不能恢复呢?我想可能有点困难。现在藏地的很多大德对这件事情非常关注,当然,有智慧的人对智慧是很关注的,没有智慧的人,对吃的、穿的、自己的住处非常关注,而对有智慧的人来说,这些根本无所谓。

[p33] 言归正传,这次学习《入菩萨行论》,大家千万不要错过机会,我这里并不是自吹自擂,宣传我讲得如何如何,我们藏传佛教如何如何……当然,你们一个人都不听,对我也是无利无害的,但对于具有智慧的人而言,知道哪些论典是真正的如意宝、哪些是相似的如意宝,这是非常有必要的。

[p34] 上面讲了藏地对《入菩萨行论》的弘扬情况,那汉传佛教是怎么样的呢?在唐朝佛教非常兴盛的时候,《入菩萨行论》还没有译成汉语,后来宋朝永熙二年(公元985年),有一个叫天息灾的译师,才将此译成了《菩提行经》。但因为其中的词句艰涩难懂,至今将近一千多年了,这部论典一直没有弘扬开来。从整体的情况来看,当时天息灾的翻译是非常精密的,他专门建立了一个译经场,对照印度的梵文本进行翻译。翻译的时候,有主译、润文、监译等八九个分工,主译负责梵文本是怎么讲的,监译监督译文是否有错,还有些人对文字进行润色,对意义进行校对……这种译场应该是非常不错的。但可能因为众生的福德因缘吧,这部论典在汉传佛教中一直没有得到广弘。

[p35] 近几年来,隆莲法师翻译了甲曹杰的《入菩萨行论注释》,台湾的如石法师也到印度求得了《入菩萨行论》的传承,经过很长的时间,认真翻译了本论,同时撰写了《入菩萨行论浅释》,还探索了《入菩萨行论》与《学集论》、《经集论》之间的关系。从那个时候开始,汉传佛教的寺院中,才有个别修行人开始接触《入菩萨行论》。

[p36] 从现在的一些情况来看,汉传佛教学习《入菩萨行论》还不足够,我希望各大寺院、居士团体,或者佛教中心、居士林,应该主动学习《入菩萨行论》。为什么要学呢?你们可以想一想,印度这么多的高僧大德对本论如是的重视,藏地犹如繁星般的无数大德也对本论如是的重视,汉传佛教的高僧大德和虔诚佛教徒们,你们难道不值得考虑一下吗?

[p37] 有些孤陋寡闻的人可能会想:“这个《入菩萨行论》是藏传佛教的,我才不学呢!”这种想法,完全是被浓厚的执著遮蔽了自己的慧眼。要知道,《入菩萨行论》并不是藏传佛教的,如果你对藏传佛教的佛法不愿意接受,那印度传来的佛法你愿不愿意接受呢?如果不愿意的话,那释迦牟尼佛的佛法全都不要接受了;如果愿意,那这么好的论典为什么不学习?

[p38] 所以,我这次劝发大家在各大寺院、佛学院中好好学习《入菩萨行论》,因为这部论典已经将大乘经论的所有内容以非常简单的文字表述出来了,学习了它,很多人的相续肯定会得到一定的调伏。藏传佛教也有种说法:“这个人的利他心不足,行为不是很调柔,应该学习《入菩萨行论》!”

[p39] 当然,像我这样微不足道的人,祈祷所有的十方僧众不太合理,但不管怎么样,我内心当中确实很想,现代人也好、后代人也好,共同合掌祈请以汉传佛教为主的十方高僧大德,以及一些具有能力的虔诚佛教徒,自己在学习本论的时候,应将其作为一生的修行法要,同时也劝请别人一起来学习《入菩萨行论》。

[p40] 以前上师在世的时候说过,我们学院每年都应讲一遍《入菩萨行论》,可见,学习本论并不是以前听过或者看看讲义就可以了,若是这么简单的话,印度这么多的班智达为什么要写一百多本注疏呢?前两天有个人说:“我以前看过《入行论》的讲义,所以这次不听也可以。”这种话已经将他自己的愚痴暴露无余了,为什么呢?因为藏传佛教中这么多的高僧大德都要学习、研讨《入菩萨行论》,而且还造了这么多讲义,如果《入菩萨行论》真是特别简单,这些高僧大德难道没有事情做了吗?所以,我希望有些人不要把内心的愚痴全部表现在外面,在很多众生面前“表演”,这样也不一定非常精彩。

[p41] 就我个人而言,《入菩萨行论》不是一般的论典,虽然它属于显宗法要,但菩提心在自相续中没有生起来的话,纵然你每天声嘶力竭地念佛,每天专心致志地坐禅,每天都在弘法利生,或者搞一些慈善机构,但是若没有真正的菩提心,一切都围绕着自私自利,这样做善事虽然是有一点功德,但不可能成为解脱之因。因此,每个人应该再三地观察自己的相续,如果你的所作所为没有把握能成为解脱之因,那为什么不学习这样好的论典呢?

[p42] 开讲之前,首先介绍一下作者寂天菩萨。寂天菩萨生平有七个稀有传记,这次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以后若有空或者方便的时候,稍微广讲一点,一方面可使你们对作者生起无伪的信心,另一方面,依靠这种对圣者的真实信心,我们相续中的菩提心也很容易生得起来。

[p43] 寂天论师的降生年代,这方面历来有一些辩论,布顿大师的《布顿佛教史》、觉囊多罗那他的《印度佛教史》、有些现代人写的《佛教思想概论》中,记载的年代各有不同。有一本书叫《与西藏有缘》,里面说寂天论师公元687年降生,763年圆寂。还有一位博士,他写的书中说寂天论师生于公元650年,圆寂于750年,大概住世有一百年。不管怎么样,寂天论师应该是七世纪至八世纪中期的人。

[p44] 对我们修行人而言,这些历史不清楚也没什么,关键是自己的修行能否与学习结合起来。如果一个人整天研究这些,眼睛一直往外面看,我觉得这样不太好;但如果整天以修行为主,什么理论也不管,这样也不太好。如果对于作者及其历史背景、身份、成就一无所知,就我个人而言,似乎对他所造的论典生不起信心来,鉴于此,今天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寂天论师的事迹。

[p45] 在他的七大稀有传记中,我们先讲第一个:寂天论师是善铠国王的太子,原名寂铠,因为他前世串习了空性等大乘佛法的缘故,从小就与其他孩子完全不同,对佛法三宝有非常虔诚的信心,经常供养十方三宝、婆罗门、比丘等等。他的相续中与生俱有随解脱分善根,不仅对出世间的解脱法门有一定信心,而且对世间上的众生具有慈悲心,尽管他降生于王宫,但对身边的大臣、亲朋好友常以慈悲对待,尤其是看见一些病人、穷人或者其他可怜的众生,他就会生起强烈的大悲心,经常救护他们、帮助他们。

[p46] 大概在六七岁的时候,按照印度的传统,他开始学习工巧明等世间技艺,当他全部了如指掌后,国王非常欢喜,大臣们也特别高兴。后来他年龄稍长,准备继承王位,按照当时的传统,登基前要举行一个授权灌顶,就在当晚寂铠做了一个梦:梦中,文殊菩萨坐在他将登基的王座上,对他说:“善男子,我是你的上师,你和我同坐一座是不应理的。”另有些书中(《印度佛教史》)记载:度母用温水给寂铠灌顶,在接受灌顶时,他觉得特别烫、非常难忍,此时度母就告诉他:“现在的这个不是很难忍,如果你明天继承王位,获得了王权灌顶,来世的地狱铁水比这还难忍!”并劝他看破一切世间法,舍弃王位,到东方的贝嘎地方去面见文殊菩萨。得到这个授记后,他早上醒来前思后想,最后决定放弃王位,骑着一匹骏马,像当年的释迦太子一样离开王宫,赴东而去。

[p47] 二十一天中他不吃不喝,一直前往东方的贝嘎地方。当他到了那里的森林,恰好遇到一个美女,饥渴难耐的他让美女帮忙看一下马,自己走到泉水旁想喝一点水。正准备喝水时,美女告诉他:“这是世间的水,你最好不要喝,若真是口渴的话,可以饮用这个甘露。”于是给了他一些甘露,消除了他身体上的疲劳。

[p48] 体力恢复后,他问道:“你是从什么地方来的?”美女回答:“我来自贝嘎地方的森林。那里有一位具足圆满功德的上师,他经常入于文殊金刚定。”听到这个上师的名字,寂铠犹如穷人获得如意宝一样,内心数数欢喜,于是他请美女无论如何要带自己去拜见这位上师。美女答应后,带他去了上师那里。

[p49] 那位上师犹如十万个太阳照射须弥山般威严,身口意三门极为调柔寂静,一见之下,寂铠马上生起了极大的信心,遂将所骑之马、身上的饰品全部供养,乞求摄受。上师摄受他之后,传授了文殊金刚等持。后来,他在上师身边静修十二年,亲见文殊菩萨,从而获得了殊胜的成就。

[p50] 今天大概就介绍到这里吧。明天以后我们一边讲颂词,一边顺便介绍寂天论师或无著菩萨的生平,同时希望大家好好地学习《入菩萨行论》。以我近二十年的教学经验发现,很多人在刚开始的时候特别精进,每天都不吃不喝的,看起来对佛法很有信心。但是要知道,所谓的精进,初、中、后三个阶段都要精进,这才是真正的修行人!

第二节课

[p51] 在没有正式开讲之前,我先给大家说一两个问题。

[p52] 第一,这次我们学习《入菩萨行论》,有在家人也有出家人,我想对大家有一些共同的安排,什么样的安排呢?这次的传讲如果没有出现其他违缘,包括我身体允许的情况下,估计可能要一年左右讲完。昨前天很多佛友在外面通过不同的途径问:《入菩萨行论》到底要讲多长时间?如果不能参加考试,每天念一万遍名号或心咒,是一辈子都这样,还是短期内这样?我的回答是:要将近一年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凡是参加报名的人,希望你们通过学习《入菩萨行论》,都能够有一种体会,这种体会需要自力也需要他力,没有他力的话,光是依靠自力,对现在的凡夫人而言恐怕相当困难。即使你的自学能力特别强,在家里听课看书也有收获,但最好是大家共同学习。

[p53] 学习的方法,我制定了一些措施,比如参加考试,或者私下集中十人左右,在一个礼拜内一起探讨。一个礼拜当中我可能已经讲了三、四堂课了,一天之内全部讨论完恐怕有一定困难,但大概的一些内容互相切磋、互相探讨,这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外面的居士来讲,应该要这样做。寺院里的一些出家人,你们也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互相研讨,我觉得这很有必要。

[p54] 我们这里的道友,希望法师每天给大家辅导一遍。前段时间也讲过,下面有组织性的辅导虽然没有,但如果以前没有听过这部论典,里面很多内容不太懂的话,自己最好私下找辅导员,在约定的时间内作简单的辅导。如果有这种需要,希望你们最近报一下名,各位法师也看一看。我们现在的安排,只是法师在我讲完后的第二天给大家辅导一遍,这是教学规定,至于下面的辅导员辅不辅导,或者有多少人参加辅导,这个你们可以自己商量。我想每个班中肯定有一部分人以前没有听过《入菩萨行论》,每天在法师面前听一遍,对你的收获会很大。至于辅导员,哪怕是一个人希望听,你们也要讲一遍,具体的时间地点可以自己规定,这是我对僧众的要求。希望你们明天以后就执行,过两天法师们集中的时候,我要大概地了解情况,这是一个问题。

[p55] 刚才也说了,宣讲《入菩萨行论》可能需要一年左右,在这个期间,凡是想参加学习的人,不管你是学密宗,还是禅宗、净土宗,无论什么教派的道友,谁都可以报名参加。有些人认为“我参加这个上师的课,就不能参加那个上师的课”,或者“参加了这个上师的学习小组,就不能参加其他的学习小组”,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当然,你们首先要看自己的信心、意乐心有没有,没有的话,谁也不会强迫你,如果有的话,那就像在学校里一样,学生可以在很多老师面前听课,物理老师不会因为你听了化学老师的课就不理你,真正的老师是不会这样的。至于学生呢,只听化学老师的课,不听其他老师的课,任何正规的学校恐怕都不会有这种情况。佛教也是一模一样,只要是具足法相的上师,哪个上师的课都可以听,上师们是不会对这方面执著的。所以,这次听闻《入菩萨行论》,对我个人来讲没有什么限制,只要你们对大乘佛法有一定的信心,这就足够了。

[p56] 当然,我的法相的确是不具足,坐在这个位置上装模作样,好像不具足也变得具足了。本来自己在这方面的修行特别差,但是给别人讲的时候,就好像已经证悟了一样,好像真正通达了法义,不得不以这种表情来讲。这一点,不仅是我,可能任何法师都会有这种同感。

[p57] 学习《入菩萨行论》的道友,不管你是什么样的人,只要对大乘佛法有一定信心,都是可以参加的。在这个过程中,大家最好善始善终,不要杂有很多烦恼,不要认为自己是《入菩萨行论》学习小组的,就跟这个竞争嫉妒,跟那个有矛盾,我不希望这样。要知道,我们学的是大乘佛法,大乘佛法的精神就像大地那样可以包容一切,世间上任何宗教也比不上大乘佛法利他忘我的精神,原因何在呢?就是因为大乘修行人的心胸非常宽广,如果没有这样的心胸,学习《入行论》可能利益也不大。我非常希望凡是参加学习的人,在人与人之间,团体与团体之间,藏传佛教、汉传佛教、南传佛教之间,都应该没有冲突,尤其是佛教内部,纯正的佛教是互不相违的,大家应以这样的心态来学习。

[p58] 现在大城市的人嫉妒心特别强,平时有些人的话听起来,别说是大乘佛教,就连小乘佛教也根本算不上,为什么呢?因为小乘佛教最起码具足了想从三界轮回中解脱的出离心,可是有些人呢,口口声声说自己学大乘、学无上密法,如何如何的了不起,实际上,就连最基本的为人处世、对待别人、处理与人之间的关系也特别差劲。虽然说凡夫的相续中有各种习气,也有一些现行的粗大烦恼,但是我们要通过学习佛法来尽量调伏相续中的恶毒。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和睦相处!

[p59] 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内,如果各方面的因缘具足,我还想给你们提供学习藏传佛教五部大论之一“因明学”的机会。如果没有其他违缘出现,以后还可以学习藏传佛教五部大论中的《现观庄严论》,这部论是由弥勒菩萨传讲,揭示释迦牟尼佛所宣说的空性隐义的。当然,这些我也不敢保证,因为任何一件事情并不一定像自己想的那样顺利,计划和变化之间总有差距,但只要因缘具足,我想以这样的方式来摄持大家。

[p60] 不管是寺院里的清净修行人,还是外面城市里的在家人,都离不开上师和道友的摄持。无论你学哪一个宗派,每天最好有一些佛法来提醒自己,否则,你所接触的人、所处的环境、所接受的教育、所得到的知识,以大乘佛教的眼光来看,全部都是没有意义的,在这种无实义当中,人生几十年很快就耗尽了,这样难道不是太可惜了吗?!所以,你们世间人最好每天挤取一些时间来接受佛法的教育,不然的话,想离开烦杂喧嚣的城市,到一些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寂静地方去修行,有没有这种机会呢?即生当中可能根本没有。光是挂一个“皈依”的名号,说自己皈依了多少多少年,但你的相续与佛法相应了没有?佛法所讲的道理你懂得多少?大家不妨掂量掂量。现在很多人根本不懂佛教的道理,在他们的言行举止中,违背因果的事情经常屡屡发生,所以,我这次发心宣讲《入菩萨行论》,目的就是让更多的人真正了解佛教的真相,有这种迫切的希望!

[p61] 当然,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压力,恐怕你们的学习没办法有进展。刚开始的时候认为自己看就可以了,但到了后面就会变成虎头蛇尾,不可能圆满地结束。所以,大家最好能够集体学习,虽然每天集中是不可能的,但一个礼拜中应该抽出两个小时,跟大家探讨彼此的心得,这样才会有一种学习的互动力。在学习佛法方面,我也算是有一定的经验了,经过漫长的磨练,我深深体会到:学习不仅要依靠自己的力量,也要依靠他人的力量,如果没有互相监督、互相鼓励、互相劝勉,一个人学习一两个月可能比较精进,但过了以后就慢慢倒下去了,若出现这种现象,确实有点可惜。所以,我要求外面学习的道友,每个小组一定要在一个礼拜内集中一次,探讨这个礼拜所学的内容,私底下可以自己听、自己看,然后大家在一起讨论,希望你们这样做,这也是学习《入菩萨行论》所规定的一个条件。

[p62] 如果这些条件实在不具足,听倒是可以听,但只是听的话,对你的相续不一定会有很大的利益。这个先要说清楚,不然的话,到时候你说“我已经听了一年多了,现在相续好像没什么改变”,这不要怪我们,也不要怪佛法。任何一个修行人,必须要通过各种方便方法来改变自己的相续,没有改变是不行的。古往今来的高僧大德为什么要办佛学院让大家集体学习?世间上为什么要办一些学校?不管是小学、中学、大学,甚至研究生、博士生,都需要大家共同集中,依靠共同的教育机制,才能产生强大的力量。所以,从世间的某些现象来看,共同学习的必要也能得以证实。

[p63] 大家学佛,不要认为今天灌个顶、得个加持,马上就获得成就了、开悟了,虽然你这种想法很好,但我觉得只是一种非常美丽的梦想。自古以来,修行必须依靠自己,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必须经过长期的训练,相续才能真正改变。比如说在世间读大学,今天到学校报个名,只听一天的课能不能起到作用,你们可以想一想。知识是依靠自己一点一滴积累的,真正想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智者,必须要依靠多年的积累。佛法本身就超越了世间学问,如果一点积累都不用,今天在上师那里办个皈依证、得个灌顶、受个加持,明天就马上恍然大悟,这可能吗?如果可能,那倒是特别快乐,但这样的利根如今有没有啊?假如自己连世间的学问都学不懂,如此深奥的佛法却想通过那么简单的手段就开悟,会不会有这种情况?你们应该好好观察。学佛不要自欺欺人,这没有任何必要,所以我要求大家最好在规定的时间里集中学习。

[p64] 第二个问题,凡是这次听受《入菩萨行论》的四众道友,我安排了一个时间和大家一起共修。虽然我每天特别忙,显宗密宗的各种稿子堆积如山,学院里里外外的琐事此起彼伏,还有不好的身体经常折磨自己,但是我想,如果现在没有利用时间修菩提心的话,恐怕永远也不一定修得成。所以从后天开始,我们每天早上利用半个小时修菩提心。

[p65] 修菩提心的方法,本论当中也有,由于现在还没有讲到,你们要修的话,可以参考《大圆满前行》、《心性休息》,以及其他有关菩提心方面的书,怎么样修都可以。至于具体的修法,过段时间我想给大家讲华智仁波切著作中的《菩提心修法》。

[p66] 没有好好修持菩提心的话,做什么事情都不算是大乘行者的行为。所以,不管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你们听到了我的课以后,希望从当天起每天用半个小时修菩提心。在座的有些人可能认为:我们特别忙啊,每天听那么长时间的课,还要背书,做这个那个事情,肯定没有时间!这个我也算了一下,我的课包括讲法和念诵可能需要两个半小时,堪布的课需要一个半小时,其他法师的课需要两个半小时,辅导大概一个半小时,总共加起来是八到九个小时,一天有二十四小时,除去睡觉用七、八个小时,还剩下大概八个小时。当然,我们欲界众生不休息也不行,一天休息一个小时,吃饭、做这样那样的事用三个小时,这样还有四个小时。在这四个小时当中,你抽出半个小时修菩提心,其余三个半小时用在别的事情上应该是可以的。

[p67] 我们这里有个别道友早上四点半就开始背书了,如果你们这样集体背书,我也考虑过了,可以先在经堂里一起背书,到了六点钟的时候,大家不一定要回去,可以像汉地的禅堂一样,在经堂里面一起坐禅。在这半个小时当中,你们怎么观都可以。记住啊,从六点到六点半!明天不算,可能你们要做一些准备,从后天开始,大家如果听我的话,就这样做,不会影响你们的。不管你怎么样闻思、怎么样精进、怎么样废寝忘食地学习,如果整天耽著在一些词句上,那死的时候,相续中的菩提心一点味道都是没有的。所谓的佛法,并不是口头上说得好听,而一定要在自己的心里有所体会,这种体会的来源是什么?必须依靠自己的修行。要么特别利根,上师一加持马上就开悟了,但除了这种人以外,自己应该要下工夫,想方设法在相续中感受佛法的真正味道。

[p68] 没有这样修的话,是不可能有受益的。去年我们学习《大圆满心性休息》时,引用了《华严经》的三个比喻:第一个是,如果没有修持,光是给别人讲,就像一个没有耳根的聋子给别人放音乐一样,音乐虽然好听,但自己一点也听不到,没有修持佛法就是这样;第二种比喻,就像大海里的舟子(船夫),经常载人渡过大海,但有可能他自己会在大海里丧命,同样,没有修持佛法的人就像这样;还有一种比喻,犹如光说糖如何如何甜,但自己一点也不品尝,假如没有修持佛法,就算口头上说得再好听,心里也感受不到佛法的甘甜,不能品尝它的味道。

[p69] 很多人可能想“过段时间我再修也可以”,但是,我们的人身特别短暂,就像空中飘浮的白云一样时而出现、时而消失,面目狰狞可怕的阎罗卒一步一步向我们逼来,死亡到来时我们怎样面对?如果对大乘佛法没有种下一点善根,临死时就会一点把握都没有。所以,一定要在相续中种下佛法的善根,也即禅宗所谓的“种下金刚菩提种子”,否则,没有下工夫禅修,一辈子就算讲得再好、说得再好、学术上的研究再怎么出色,最后临死时如果没有很好地发愿,下一辈子有可能全都忘光了。所以,大家一定要共同修学,共同修学的加持力很大!

[p70] 我从后天开始,确实不是口头上说的,实际行动上也要这样做。六点钟,在座的道友基本上都开始闻思修行了,外面的人可能还没有上班,很多事情还没有开始。有些学校和寺院不一定那个时候特别方便,如果不方便的话,希望你们拿出其他一个方便的时间,最好每天修半个小时,否则,没有修的话,我们今生只不过跟佛法结一个缘而已,真正的功德或菩提心的感受不一定能品尝到。

[p71] 修行的功德是相当大的。佛陀曾在《宣说决定真如经》中问舍利子:“十大劫中闻受佛法的功德大不大?”舍利子说:“非常大。”佛陀说:“这个功德跟修真如相比,修真如一弹指间的功德远远超过了前者。”

[p72] 当然,刚开始修的时候,大家可能有点不习惯,因为我们的心一直都在放任自流,从来没有管过它。但不管怎么样,这次大家一定要下工夫,没有下工夫的话,永远跟着习气走,恐怕自己的心始终都不会有改变,大乘佛法也不会对我们真正有利益。所以,你们应该对自己有一个强迫的要求,当然,我并不是强迫你们,如果实在不愿意,早上睡懒觉我也看不到,我没有神通,任何人不起来也无所谓,对我来讲无利无害,我自己能修就算数。在所有的人当中,最难的可能就是我,最近晚上上课比较晚,我每天讲完课以后,还要讲考、提问、回答,接待各种各样的人,处理各种各样的事,回去以后还要看看书、念一点经。既然我都能依靠这么脆弱的身躯发了愿,你们一个比一个健康、一个比一个聪明,如果每天都把心思用在吃喝睡觉上,这种人生是不是要考虑一下它的价值?

[p73] 城市里的很多人经常把时间用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面,比如说打麻将、喝酒、抽烟等等,这种消磨时间的行为,就算世间上稍有学问的人也是不接受的。作为真正想修行的人,你们即便不能提早起来,也应该把闹钟调在5:55分,起来后马上用凉水洗个脸,在床上坐半个小时共同修菩提心,若能这样作意修的话,这个功德是相当大的。从后天开始,在修之前,我们一起祈祷以法王如意宝为主的十方诸佛菩萨,愿自己的相续能够早日生起菩提心。至于具体的观修,暂时按照以前所讲的方法,比如先修四无量心等等,过段时间我会给大家讲的。要记住,所修的就是菩提心,大家不用修其他的法!

[p74] 总而言之,今天大家应该发这种誓愿,观想在十方诸佛菩萨尤其是上师面前,发愿每天早上修菩提心。暂时先发愿一年,能发愿的请举手……(上师先举了手,经堂里的人基本上都举了手。)好!从后天开始啊!如果病得特别严重,可以有一点开许,但装病肯定是不行的。

[p75] 我们寂静地方的修行人,各方面的因缘条件比较具足,大城市里的人恐怕有一些困难,但不管怎么样,希望你们能把这件事当作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有些人认为获得金银财宝很重要,有些人认为获得地位名声很重要,有些人认为获得一些奖励等很重要,但从长远来看,这些都没有价值,最有价值的就是得到人身遇到了佛法,并且相续中生起了一颗利益众生的心。这颗心是千百万劫难得到的,用金钱也买不到,如果没有依靠自己的功夫,它不可能平白无故地产生,所以,非常希望大家能认真地修学菩提心!

[p76] 在讲《入菩萨行论》之前,按照以前高僧大德的传统,先讲一些闻法的规矩。本来,《入菩萨行论广释》、《大圆满前行》中都介绍过,在座的有些道友是非常了解的,但对于外面的人来讲,在闻法过程中可能有发心不正、行为不正的现象,所以,我在这里简单地给大家强调一下。

[p77] 首先,闻法时的发心相当重要。如果发心不正,虽然下了很大功夫在漫长的时间中苦修,但得到的结果并不会很理想。不管修什么样的法、听什么样的法、做什么样的事情,刚开头的发心、动机相当重要,必须要远离贪嗔痴。

[p78] 发心可分为善的发心、不善的发心和无记的发心。比如说听《入菩萨行论》的课,如果以恶意来听,听法是为了获得财富地位名声,这样的发心是不好的。有些道场依靠这个机会赚钱、做一些不如法的行为,如果要搞这样的恶事,还不如依靠世间法,最好不要依靠大乘佛法来骗取他人的财物。

[p79] 什么叫无记的发心呢?“别人都在听,那我也去听吧”,既没有为众生也没有为自己,什么想法都没有,在一种无记的状态中听闻,这就是无记的发心,听法时最好也不要这样。

[p80] 那应该以什么样的发心来听呢?以善妙的发心来听。这种发心有上等、中等、下等三种,下等的发心是:听《入菩萨行论》之后,我可能会获得世间的一些利益,如快乐、长寿、健康、发财、名利等。以这种发心来听,在三宝的加持下,依靠大乘佛法的力量,也许你确实会得到这些果报,但这种动机不能成为解脱之因。解脱必须依靠出离心和菩提心,就像有了种子才能生出果实一样,必须要有利他的菩提心才能生长解脱的果。所以,上面的这种动机称之为世间的发心,也就是下士道、下等人的发心,以这种发心来听闻佛法,对人天福报或暂时的乐果有一定帮助,但诸佛菩萨的果位、阿罗汉的果位是得不到的。

[p81] 第二种是自己想获得阿罗汉果位,或者想获得寂灭的发心。比如说,这次听《入菩萨行论》,不管别的众生,只是我自己要获得解脱、获得佛果。当然,三宝和大乘佛法的加持不可思议,这种发心也会获得一定的力量,但以此中士道的心态,虽然能够获得解脱,但也只是小乘的解脱,不能称之为最高的解脱。为什么呢?因为小乘行人的相续中虽然具有空性正见,非常了不起,但是没有强烈的大悲心。昨天有的道友也问,为什么小乘阿罗汉的悲心连大乘胜解行地的菩萨都不如,原因就是他们自私自利的心太重了,获得证悟时大悲心相当的微弱,所以这种解脱不究竟。这一点,很多论典尤其是《妙法莲华经》中讲得非常清楚,我在这里不广说。

[p82] 最好的发心就是第三种——上士道的发心。也就是说,这次听《入菩萨行论》不是为了自己今生的生活快乐、身体健康,也不是为了后世转生到极乐世界过得特别美好,而是为了天边无际的众生。他们无始以来都当过我的父母,现在沉溺在苦海中非常可怜,我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帮助他们,通过听受释迦牟尼佛的殊胜甘露妙法,依靠佛法来让他们全部获得无上圆满正等觉的果位。这样的发心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哪怕在一般人的相续中生起一刹那,功德也是无量无边的。

[p83] 我们这次为什么要学《入菩萨行论》呢?因为它的加持相当大。昨天也给大家讲了,藏传佛教的历代大德对这部论典非常重视,为什么这么重视呢?因为依靠《入菩萨行论》,能使我们的相续中生起菩提心。所以,华智仁波切在一生中着重宣扬的就是这部论,从他的传记中可以看出,他终生不离的法本有两个,其中一个就是《入菩萨行论》。他在一个教言中是这样讲的:“如果相续中没有生起菩提心,哪怕你闭关九年修持无上密法,实际上,连解脱的种子也不能播下。”所以,形象上的东西我觉得不太重要,最关键的是什么?就是相续中要生起一个世俗菩提心。当然,胜义菩提心能生起来就更好了,但最起码也要有一个世俗菩提心,这样以后做什么事情都比较好办。否则,没有世俗菩提心的话,整天都是自私自利,就算你为弘扬佛法而忙得团团转,但相续中能得到多少大乘菩提的解脱种子,自己恐怕也无法了解。

[p84] 华智仁波切的四大弟子之一、讲法最绝的格玛旺波•丹增诺吾(他的传记我以前翻译过),在他的一生中,讲过两百多遍《入菩萨行论》。两百多遍啊!这是什么样的一个数字,我不是在这里吹捧,不信的话,你们可以翻开传记自己看。他一个人讲了这么多遍,可想而知,在一生中对《入菩萨行论》是怎样弘扬的。

[p85] 以前上师如意宝在大概1998年的时候,对所有的四众弟子说,人身都是无常的,所以自己在晚年有几部重要的论典要宣讲,也就是所谓“四年计划”:第一年传讲《百业经》,让我们了解取舍因果的道理,以发起小乘的出离心;第二年讲《入菩萨行论广释》,使大家生起无伪的菩提心;第三年讲《大幻化网》;第四年讲无上密法。这就是他老人家在弘法利生事业圆满之际,以这种方式作了总结。作为法王的传承弟子,你们应该看看上师如意宝今生对这部论是如何重视的,上师在讲《入菩萨行论》的时候说过,他老人家对其他传承有时候记得不是很清楚,但对《入菩萨行论》的传承,自己记得非常清楚。上师在14岁的时候就得受了这个法,当时得受的传承是华智仁波切— 喇拉曲智仁波切堪布索朗仁钦—法王如意宝。作为我们的根本上师,法王如意宝14岁的时候开始学习《入菩萨行论》,最后接近圆寂的时候,也想传讲这部《入菩萨行论》,所以,我们后学者应把《入菩萨行论》当作一生中最殊胜的要诀,以此来调整自己的相续。

[p86] 刚才讲了发心,也就是在听法的时候,一定要有利益众生的心。不管是听法,还是做任何一件事情,这都是不可缺少的。在闻法的过程中,还应该避免几种过患:三种过失、六种垢染、五种不持,这些一定要舍弃。

[p87] 三种过失:1)耳根不专注的过失。闻法时耳根一定要专注上师所讲的法义,不能随随便便散乱于其他的地方,不然的话,就像把水器扣在地上,你在上面倒了多少水,里面也是一滴也不存,同样,有些人一边插着耳机听佛法,一边听一些别的音乐,这种态度能不能接受佛法呢?肯定是不行的。所以,听法时一定要专注上师到底在讲什么,特别恭敬地一直听。

[p88] 2)心不专注的过失。听法时心一定要专注,否则,上师所讲的法语不可能在相续中获得,就像一个盆子的底是漏的,任你在上面怎么倒水,全部都会漏光、一点也不存留,同样,讲课的时候不管你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一定要认认真真地去听,每一句应该记在心里,铭刻于心。

[p89] 很多人看其他上师的光盘时,边看边吃饭说话,就像对待世间的光盘一样,这种态度是得不到法益的。当然,我并不是说学院里有这种情况,这个范围大家一定要清楚,我平时所说的“网络”、“电视”只是针对外面的人,学院的纪律非常严格,如果用这些,就会被开除。外面的人在运用电视或网络时,如果一边做事一边听法,效果肯定不好,因为前面的内容还没有听懂,一下子就过去了,中间断章取义地了解一点,这是根本不完整的。所以,依靠现代设备来接受佛法的人,你们最好先把家里、单位的事情全部处理完,然后空出半个小时,把门关上,不要跟其他不信佛教的人一起,应该创造一个自己的小范围,或者跟金刚道友在一起,专注地听MP3或者看DVD、VCD,这样才会真正获得佛法的利益。我看外面的很多居士,行为确实不太如法,只不过把学佛当作一种享受,或者只是一个交代而已,佛法的利益能不能得到也不好说。

[p90] 3)杂烦恼的过失。听受佛法的过程中,如果你对别人生嫉妒心、嗔恨心、贪心,经常起各种妄念分别,和别人胡言乱语,说些没有意义的话,听法时心不在焉,这些都叫做杂烦恼。我们听受佛法时,要把其他的琐事全部放下来,在这个时间里如理如实地听受佛法,若能如此,听法才有一定的功德,所以,每个人最好把自己的听法威仪摆正过来。

[p91] 六种垢染:指傲慢、不起信心、没有希求心、外散、内收、厌倦。

[p92] 1)傲慢:听法的过程中不要有傲慢心,不要认为上师所讲的、辅导员所讲的,我自己也讲得来,于是在别人讲法的时候,摆出一副傲慢相。

[p93] 法王如意宝、麦彭仁波切(文殊菩萨的化身)、宗喀巴大师、萨迦班智达等高僧大德,他们在别人面前听法时,也是非常的恭敬,因为对方讲的是法,所以一定要恭敬。有些人以前看过、听过《入菩萨行论》,就认为自己很了不起,但从某些行为来看,我觉得你们不一定真的懂。我本人在法王面前听过四次《入菩萨行论》(包括讲义和颂词),刚来学院时在堪布嘎多面前也得过颂词的传承,还有在其他堪布面前听受,加起来可能有七、八次了;为他人用汉文讲过三遍,藏文讲过四遍还是五遍,尽管如此,我想如果现在有一位自己很有信心的上师要传讲,我还是很乐意听的,因为里面的很多道理我都不懂。但有些人并不是这样,某些比我还笨的人,认为自己非常非常精通《入菩萨行论》,原因是他以前看过一遍讲义。昨前天有个人打电话对我说:“我看过你的那个讲义,现在不听可以吧?”我说不听肯定可以,但心里想:光看一个讲义是不行的,如果只看讲义就可以的话,藏文有二十多本讲义,相当一部分我都看过,《大藏经》大概有八到十本讲义,如果看一遍就可以了,历代的上师们也不用一次又一次地传讲了。其实,我们的傲慢心根本不容易发觉,所以在听受佛法的时候,最好把傲慢的包袱全部放下来。

[p94] 2)没有信心:对佛法一定要有信心,就像印光大师讲的那样,佛法依靠信心而获得。

[p95] 3)没有希求心:如果没有希求心、没有一点兴趣,不要说佛法,就连世间上的一件东西,也是不可能得到的。正是因为对佛法的希求,以前的高僧大德宁愿越过火海刀山,寻求佛法而得成就,如今我们有这么好的条件,随随便便就能听闻佛法,大家务必要珍惜,因为这种缘分并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

[p96] 4)外散:听受佛法时心不能往外散,因为凡夫人没有断掉自相续中散乱的种子,色声香味一出现,心马上就会往外面去,往往不能获得佛法的利益,所以听法时一定要专注。

[p97] 5)内收:有些人在听课时一直打瞌睡或者昏沉,看他的表情也是迷迷糊糊的,这样听佛法能不能获得法益呢?肯定不能。不要说佛法,就算在世间的学校里,学生上课打瞌睡,老师也应该拿棍棒来“啪”地打一下(众笑)。

[p98] 6)厌倦:听法时应该要苦行,如果讲的时间稍微长一点,比如我今天就延长了五分钟,下面有人便不耐烦了,不停地看表,“为什么还不下课”、“为什么还在讲啊”,这种生厌烦心也是没有功德的。所以,上师在讲法的时候,不管夏天也好、冬天也好,都不能有厌烦心。不过,学院里的大多数人我确实非常佩服,那么早就去辅导,冬天那么冷在外面背书,听说有些喇嘛天还没亮就在路灯下背书,尼众那边早上背书的人也特别多,求法时确实需要这样的苦行,这是我非常高兴的事情!

[p99] 五种不持:持文不持义、持义不持文、上下错谬而持、颠倒而持、不能领会而持。

[p100] 1)持义不持文:只能抓住一些意义,对词句根本不知道。有些人这样讲:“背书有什么用啊,我把内容理解就可以了。”但内容是依靠词句来表达的,如果没有词句的话,内容肯定讲得不清楚。我们这里有些人能把好几部论典背下来,他们在讲法的时候,原文的整体框架全部了然于胸,但如果没有背过的话,大概内容可以抓一块,但实际上是不完整的,所以必须要依靠词句。

[p101] 2)持文不持义:对词句方面,比如辞藻学、音韵学、诗学特别欢喜,只能了解一些词句,不能通达它的意义,就像我们听歌词一样。

[p102] 3)上下错乱而持:本来佛经论典中的内容是不会上下错乱的,但我们把上面的内容加在下面、下面的内容加在上面来理解,就是上下错乱而持。

[p103] 4)没有领会而持:佛经中有四种意趣、四种秘密,了义、不了义等差别,如果没有通达其中的真正意义,就是没有领会而持。

[p104] 5)颠倒而持:比如,佛法本来是断除烦恼的根本,但你反而执著它是世间快乐的因,这就是颠倒而持。

[p105] 今天简单介绍了一下闻法规律,在闻受《入菩萨行论》的时候,大家一定要按照这些如理如实地行持,远离三种过患、六种垢染、五种不持,还有依靠四种想:把上师作医王想,佛法作妙药想,自己作病人想,认真修学佛法作治病想。加上《华严经》的这四想,我们听受佛法就会非常圆满了。

[p106] 我不可能每天都强调闻法规律,但大家不管在什么场合下听受佛法,都要像这样如理如法,这一点相当重要!

第三节课

[p107] 在传讲正文之前,先给大家交代一两个问题:

[p108] 第一个,昨天已经讲了,每次听受佛法时,大家都要如理如法,假如行为不如法,就不可能得到听法的功德。佛法的教育与世间上的教育相比,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是佛法依靠恭敬心而获得,有了恭敬心,行为才会如理如法,才能断除三种过失、六种垢染、五种不持。所以,在闻法的时候,行为和发心相当重要,尤其是发心,不管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如果发心没有摆正,动机不纯,所作所为就无法成为解脱之因。在我们修持佛法的过程中,有些善根会成为解脱之因,叫做“随解脱分善根”;有些善根变成了人天福报之因,称为“随福德分善根”;还有一种,不但无法变成善业,反而成为恶趣之因,如《开启修心门扉》中所言:现在闻思修行、行持善法,目的若是为了即生的利益,虽然暂时可以达成所愿,但下一世很有可能堕落恶趣。所以,我们依靠善法尽量不要造恶业,每个修行人一定要牢记心间!

[p109] 发心的问题,前年我们在讲《俱舍论•分别业》时也提过,按照小乘的观点,发心的动机非常重要,三界轮回之所以形成,就因为有六种染污心;按照大乘观点,无著菩萨在《大乘阿毗达磨集论》中有一个比喻,三个人同时吃一顿饭,一个人目的是为了杀生造恶业,一个人是做一些无记的琐事,一个人是为了行持善法,这样,刚才吃饭的本体就变成三种业:杀生者的吃饭变成了恶业,行持善法者的变成了善业,另一个人的则变成了无记业。所以平时我们听闻佛法时,如果自己的发心正确,即使为听法而走路去某地,这些动作也会全部变成善业;相反,如果心中没有任何忆念,只是一种无记的状态,那你的行为就只是无记业。

[p110] 外面大城市里的人,确实需要佛法的引导,他们不可能每天呆在寺院、沉浸在闻思修行的氛围中,但若能调正自己的发心,不管你是送孩子去学校,还是自己去上班,在这个过程中,假如一直以菩提心来摄持,始终不离利益众生的心态,表面上看来,你是开车或坐公车从自己的家里到学校门口,但实际上,你心里的善根与他人是完全不相同的。尽管按照昨天的要求,听闻佛法必须要如理如法,但有时不得已也有一个开缘――假如实在没有时间,一边听佛法一边坐车上班,只要发心正确,在这个过程中,尽管偶尔向外散乱,但你的心态会依佛法而转变、基本上可趋于佛法的境界中的,而且这个功德也相当大。

[p111] 所以,我们作为皈依佛教的修行人,始终要自己对自己提醒,假如离开了这个,每天不愿意听法,喜欢在外面自由散乱,很多人的修行恐怕难以提高。世间上的学校为了灌输知识,尚且制定了一套强迫机制来约束学生,我们佛法就更不待言了。所以我想,如果佛教徒仅是为自己的快乐、享受生活,不听课没压力恐怕好一点,但是如果为了度化众生,使自相续与佛法相应,每天都应该有一些佛法的压力,如果没有这样,除了真正的高僧大德以外,若想每天都以慈悲心度日,这对很多人来说是难以实现的。因此,我们自己给自己创造修行条件非常重要,如果自己都拒绝了,谁也没办法强迫你修持!

[p112] 发心既然如此重要,我们在听《入菩萨行论》或其他法时,一定要想:我这次听法并不是为了自己发财升官,或者得一点名声,而是为了度化众生。众生是我们唯一的目的,这一点千万不能舍弃!华智仁波切在《现观庄严论次第修法》中也有这么一句话:“我们获得佛果,不是为自己得到佛的智慧来享受,而是为了一切众生。”所以我们不管修《现观庄严论》、修中观、修大圆满,都是为了利益众生,若能以这种心态时时摄持,哪怕只是听一堂课,其功德乃至佛果之间也是不会耗尽的。然而,现在很多修行人根本不懂这个道理,他们听法只是为了今生的发财,或者一些短暂的利益,当然,佛法的加持不可思议,这样求也能有所帮助,但我们应该有远大的理想,这样才能对自己的今生来世真正有利。

[p113] 第二件事情,我想强调一下,从明天开始,修法之前先要修一段时间“皈依”,具体方法在《大圆满心性休息实修法》中有,如果你们没有这本书,或者实在记不住,也可以大概这样观想:

[p114] 在前方的虚空中,观想一个狮子座,座上铺设着莲花、日月,其上端坐着自己的根本上师。如果你能视师如佛,对上师的信心极大,则可观想上师形象是今生的模样;如果你的信心不够,则可将上师观为释迦牟尼佛、文殊菩萨、观音菩萨等圣尊。之后,作意上师与十方三世诸佛无二无别,周围有浩瀚如海的空行、护法等圣尊围绕,在这样的皈依境面前一心一意皈依。

[p115] 皈依的目的是什么?为了度化众生!这一句话,我在课堂上强调几千遍、几万遍了,也许有些老道友都生厌烦心了。但是我想:我以前要说,现在要说,未来还是要说。为什么呢?如果这一点都放弃了,我们就不是大乘修行人了。世间上的男女经常说“我为你而活”,那我们是为谁而活?为众生而活!这个目的一定要明确。

[p116] 很多人皈依的目的并不明确,有些人是因为身体不好,有些人因为精神心理受到挫折,有些人因为工作不顺利……但为了利益众生而皈依的有多少呢?当然,出家人大多数应该都是这样的发心,可一般的在家人呢,我以前问过他们,答案不外乎是:我原来如何如何不顺,皈依后就可以保佑我了,佛陀有不可思议的加持力,能够让我家庭平安、工作顺利等等。虽然这种对某些中等根基的人来讲,暂时也可以,但最好的皈依是什么?就是利益众生,为度化一切众生而皈依。

[p117] 然后,在皈依境前,一边观想“从现在开始乃至生生世世,我不舍弃十方三世诸佛,以及自己的根本上师”,一边祈祷,一边念藏文“喇嘛拉加森切欧,桑吉拉加森切欧,秋拉加森切欧,根德拉加森切欧”。如果这个不会念,也可以念汉文“皈依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一直这样念诵。结座的时候,观想自他一切众生融入三宝,三宝融入与诸佛无二无别的根本上师,根本上师融入无缘法界当中,在无有任何执著的境界中安住一段时间,最后回向善根。

[p118] 很多人可能以前都皈依过,但你们皈依时有没有发过这种誓言呢?如果当初的目的不是特别明确,不要紧,以前难陀刚出家时相续中也没有出离心,修行只是为了得到漂亮的天女,更何况说我们了。但不幸中的万幸,大家现在已经遇到了真正的大乘善知识、真正的大乘传承教言,所以应当尽量让佛教的精华在自相续中生起,如果没有利用的话,确实是相当可惜的!

[p119] 下一段时间,我希望大家先好好地修皈依,在心里面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果明确“我皈依不是为了自己解脱,也不是为了生活快乐,而是为了利益众生”,这样的话,我们修菩提心就很圆满了。这一点对每个人来说,不管出家也好、没有出家也好,都是非常重要的。

[p120] 我们这次学习《入菩萨行论》,一方面要从理论上讲解,另一方面要以实修为主,实修和理论必须结合起来。为什么呢?因为佛教包括教法和证法,教法指语言文字、法本、念诵、传承等等,证法是指这些教法的意义在我们相续中存在。比如说,听到《入菩萨行论》的教义,这叫做教法,但是光听到不行,为了增上自己的菩提心而继续修持,就叫做证法,修了多长时间,你的相续中就存在多长时间的证法。华智仁波切也讲过:“一刹那的善根在自相续中生起,这也是一种证法;一句法义如果听到、懂得了,这也是一种教法。”说简单点,教法证法可以这样理解,但若说广一点,原来学习《俱舍论释》的时候,世亲论师也有讲过。

[p121] 现在很多人根本不懂什么叫佛教,认为开一个会、搞一个仪式,这就是佛教,今天办的仪式特别隆重,就认为佛教非常兴盛。但举办仪式的过程中,众生能不能生起智慧、悲心,或者对佛的信心呢?当然,我们也不敢说所有的仪式都不好,佛教的很多仪式对众生心的利益还是非常大的。但是,只有在众生的相续中生起教法的内容,这才是真正的证法。有的人认为寺院的建筑物如何如何金碧辉煌,这说明佛法非常殊胜;印了好几个法本,也说明佛教相当兴盛。实际上,真正的佛教是具有法相的善知识传授之后,在自己的相续中这样修持,比如,我们每天上午用半个小时修持,在这段时间内,如果对佛法的意义一直思维,那真正的证法就存在了。

[p122] 当然,这么多的人在同一个时间内思维法义,肯定有些人修得好一点,有些人中间打瞌睡,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要将以前的习惯扳过来,开始时可能有点不适应,但是过了两天,我觉得应该没问题了。因为汉传佛教的大多数寺院早上三四点钟就起来上殿念佛了,六点钟已经下殿吃饭了,如果这个时候你们还不能起来修持,想成就可能有一定的困难。

[p123] 大家不要认为这件事情无所谓,半个小时没什么可修的,虽然每个人修行的定力有差别,有些人刚开始的观想能力有限,但这是因为我们从来没有观过这颗心,它就像一个特别调皮的孩童,要想马上改掉所有的习气毛病,这肯定是不现实的。但是,若能逐渐这样观修,一两年以后,自己的心就不像刚开始那样了,这就是心的本性。对此,通过自己的修行体验,我们就会有深深的体会,通过一些佛经论典、高僧大德们的传记,也能够看得出来。所以,大家一方面要懂理论,一方面也要修行,修行的功德非常大,你们一定要注意!

[p124] 接下来正式宣讲本论,首先介绍题目——〖入行论释•善说海〗。“善说海”是注释的名称。“善说”指完整无缺地宣讲大乘《入菩萨行论》的甚深意义,“海”指本论所引用的教证、理证相当丰富,犹如大海是一切宝藏的来源,而此处教法证法的来源就是这部论典,以比喻和意义相结合的方式,故取名为“善说海”。

[p125] 论典是无著菩萨所造,当然,这里的无著,并不是印度“六庄严”之一的无著菩萨,而是藏地的无著菩萨。他大概于公元1259年降生,距今有七百多年了。无著菩萨的生平简介,我在这里不多讲,以前翻译的《善说海》前面附有他的传记,希望大家好好看一下。如果了解了寂天菩萨、无著菩萨的生平简介,就会知道我们现在所学的论典不是一般的,是具有一定加持力的,不像现在的世间人为了钱财、为了地位、为了名声而写很多书,前辈高僧大德们的目的不同,境界也不同,他们智慧中流露出来的金刚语,对我们生生世世有相当大的利益。

[p126] 尤其是无著菩萨,法王如意宝以前再三地讲过,当年他所在的地方,野蛮的老虎、豹子、豺狼等从来不害任何众生,经常跟绵羊、山羊和睦相处,依靠他的菩提心,有很多慑服众生的现象。鉴于此,藏传佛教一直认为,只要念诵《善说海》前面和后面的这些颂词,相续中的菩提心自然而然就会生起。

[p127] 无著菩萨对众生的关爱是无法衡量的,记得他在小的时候,秋天里的某一天,地冻天寒并降下大霜,功秋桑博(无著菩萨的原名)到外面走动,回家时父亲发现他的衣服不见了,不高兴地问:“你的衣服呢?”他回答说:“外面有很多可怜的众生,我把自己的衣服给它们了。”父亲为了查证,就带着他一起去看个究竟。结果当他们来到一处遍满蜘蛛的坟堆时,发现在那些快冻僵的蜘蛛身上正盖着功秋桑博的外套,为防止衣服被风吹走,他还在衣服的四周压上了一些石头。

[p128] 表面上看,这是一个非常小的故事,但我们在孩童的时候有没有这样的慈爱、悲心呢?以前我写《悲惨世界》的时候,听过很多人的孩童经历,他们在六七岁、十几岁的时候,整天都是吃一些海边的东西、水里的东西,看到众生就要杀、就要吃,但无著菩萨是怎么样的呢?诸如此类非常精彩的公案,在雍珍益西坚赞造的传记中均有记载,后来我也翻译了,你们最好看一下,看完以后,就知道这个作者不是一般的,学习这部论,自然而然就会生起菩提心的。当然,一下子看不完,也可以每天看一个故事,以此来触动自己、劝勉自己。

[p129] (讲义之前的总顶礼至立誓句)

[p130] 大家应该清楚,讲义前面的几个偈颂不是寂天论师造的,而是无著菩萨造的。藏传佛教中,每位高僧大德在造论的时候,前面都会有顶礼句、立誓句,具有一套完整的造论前行。如果你们把颂词与这些偈颂混在一起,是对论典不了解的一种现象,故应区分颂词和偈颂之间的差别。

[p131] 这些偈颂分为顶礼句和立誓句。其中,首先总顶礼观世音菩萨,然后分别顶礼与本论直接有关的佛和菩萨――释迦牟尼佛、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寂天论师。

[p132] 〖顶礼圣者观自在菩萨!〗

[p133] 无著菩萨相续中具有如此的大慈大悲,全是依靠观世音菩萨的加持而获得的,从他的传记中也能看得出来,他对观世音菩萨具有不共的信心。还有一种说法是,藏地认为无著菩萨是观音菩萨的化身,所以他首先顶礼圣者观自在菩萨。这是总顶礼。

[p134] 下面依靠诗学和辞藻学的修饰方法,一边赞叹释迦牟尼佛的功德,一边祈祷释迦牟尼佛。这是非常有必要的。一般而言,在藏传佛教中,如果你是一个大乘佛教徒,就会对佛陀和大乘高僧大德进行顶礼;如果你是一个小乘佛教徒,就会对佛陀和小乘的高僧大德进行顶礼。现在的汉传佛教也是如此,大德们在传讲佛法的时候,首先要顶礼释迦牟尼佛,或者文殊菩萨、地藏王菩萨、观世音菩萨等,然后礼敬历代的传承上师,我觉得这样非常好,为什么呢?这表示我们是一个佛教徒。印度也有这种传统,看一个人对哪个本尊、哪个上师作祈祷,就可以知道他是哪个传承的。所以,我们今后在弘法利生的过程中,造论也好、讲论也好、辩论也好,首先要顶礼释迦牟尼佛,此举一方面有很大的功德,另一方面,作为一个佛教徒,也应该在佛前作这样的顶礼祈祷。

[p135] 慈爱无余众生搅拌发心二资海中现,

[p136] 不住涅槃自性三身妙云层层极密布,

[p137] 普降离无我等四边戏论妙法甘露雨,

[p138] 熄众惑火开利乐花净饭王子前顶礼。

[p139] 这里用修饰的方法来顶礼释迦牟尼佛。作者无著菩萨广闻博学,从传记中也可看出,他不仅博览大藏经,精通显密经续,而且还通达世间上的各种学问,尤其精通诗学。

[p140] 〖慈爱无余众生〗:释迦牟尼佛在因地时,仁慈地爱护每个众生。具体而言,最初在大释迦佛面前发菩提心,中间历经三大阿僧祇劫积累资粮,最终获得了色身和法身的果位,然后应机施教给众生转了三次F轮。

[p141] 〖搅拌发心二资海中现,不住涅槃自性三身妙云层层极密布〗:古代典籍中也有这个比喻,意思是说,通过搅拌大海水,可以产生水蒸气,进而形成层层密布的妙云,同样,通过搅拌发心、福慧二种资粮,能够产生佛陀不住涅槃自性的三身。

[p142] 所谓“不住涅槃自性”,是指相对于声闻缘觉而言,佛陀并不像他们那样住于一个寂灭的边,而是远离了一切戏论执著,获得了法报化三身的果位。

[p143] 〖普降离无我等四边戏论妙法甘露雨〗:有了密布的乌云肯定会降下妙雨,同样的道理,佛陀获得三身果位的妙云后,肯定会给众生宣讲远离我执以及四边戏论的正法甘露雨。

[p144] 〖熄众惑火开利乐花〗:有了雨就能熄灭熊熊烈火,盛开美丽的鲜花,同样,通过佛陀三转F轮的妙法甘露,能够熄灭三有众生相续的烦恼烈火,开启暂时获得人天福报的“利”益、究竟圆满正等觉安“乐”的利乐花。

[p145] 〖净饭王子前顶礼〗:在世界上独一无二、发心犹如白莲花般的净饭王子――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面前,我后学者恭恭敬敬地顶礼。

[p146] 大家早上起来的时候,应该先在与上师无二无别的佛像前磕三个头(这是我的规定,不要忘了),然后用清净的水或点一根香来供养。修菩提心之前,最好先修一下法王如意宝的“上师瑜伽”(没有的话,也可念其他简单的上师瑜伽仪轨),修完了以后,按照要求,这几天主要修皈依。

[p147] 今天早上我修的时候,虽然自己修得不太好,但是心里面很高兴,因为在这个时候(6:00-6:30),肯定很多人的心专注在利益众生上面,在当今的时代中,这是非常难得的。以前我们要么是在昏睡,要么所作所为是为了自己,现在哪怕一刹那的心专注于利益众生,这个功德也是不可思议的,过段时间讲菩提心的功德时也会提到。

[p148] 我们修菩提心时,佛陀是非常殊胜的皈依境,即使稍作顶礼、供养,功德也是无量无边的。学院外面的四众道友,你们如果方便的话,今年一年当中最好看一遍《释迦牟尼佛广传》,学院的道友去年上半年已经学过了,大家对佛陀因地时的发心基本上已了如指掌,华智仁波切在宣讲《入菩萨行论》时曾说:“若想真正生起利他的菩提心,必须了知释迦牟尼佛在因地的公案。”这些公案表面上好像是一种故事,但实际上每个情节都是非常真实、震撼人心的,你们在各方面允许的情况下,一年看一个《释迦牟尼佛广传》应该不是特别困难!

[p149] 很多人总说自己没有时间,其实你是把时间用在吃喝玩乐上了,时间不是没有,只是自己不掌握、不运用而已。学院里有些道友说没有时间我相信,因为大家除了睡觉、吃饭以外,全部心思都专注在闻思修行上了,特别忙!但外面的人呢,虽然与我们的生活方式不同,不工作就无法养家糊口,这一点也能理解,但最关键的,你们还是要自己掌握时间。世间上的知识分子也说过:谁能用得上时间,说明此人爱惜生命;如果没有用上时间,这个人的一切都完了。

[p150] 如果每天把时间安排好,这就是有智慧人的一种行为。有些出家人,一天的时间掌握得相当好,除了修行和睡觉以外,基本上不会有任何散乱,即使散乱也能马上发现。但有些人根本没有时间概念,没有时间概念的话,这种人的修行肯定不好。一年一下子就过了,人的一生很快也就过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若是一无所得,那非常不值得!

[p151] 大家(指学院)最近也在学习《随念三宝经》,作为一个佛教徒,我们真的不能忘记佛陀的恩德,始终都要随念,这个相当重要!

[p152] 接下来顶礼观世音菩萨:

[p153] 仅以圣尊名号光,

[p154] 传入何者耳畔中,

[p155] 亦能遣除心暗者,

[p156] 观音怙主前顶礼。

[p157] 不管人、非人还是旁生,无论什么样的众生,仅听闻圣尊观世音菩萨的名号,也会遣除心里的痛苦、困惑、烦恼等,这就是观世音菩萨的加持力。《法华经•普门品》中说:百千万亿众生感受痛苦时,如果一心持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菩萨就会循声救苦,加持这些众生全部获得解脱。

[p158] 有些人可能想:“观世音菩萨”这几个字,好像跟我们的名字一样,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实际上并不是这样。按《悲华经•授记品》中所说,观世音菩萨在恒河沙数劫以前,就曾得过宝藏如来的授记;按照《楞严经》的观点,观世音菩萨以前在观世音如来面前发愿后,也曾得过这种授记。若看“观世音菩萨”这几个字,好像我们人也可以叫做“观世音菩萨”,但实际上,诸佛菩萨的名称具有非常甚深的因缘,千百万劫前就被佛的金刚语亲自授记了,在度化众生的过程中,以智慧的结晶而形成了这样的名号。真正有福报的人,才有缘听闻佛菩萨的名号;没有福报的人,即生中根本听不到这些名号,也见不到诸佛菩萨的圣像。在汉传佛教中,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菩萨救苦救难的公案不可胜数,在这里我就不多讲了。

[p159] 作者对观世音菩萨有相当大的信心,故顶礼完释迦牟尼佛后,紧接着顶礼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是诸佛菩萨大悲心的本体,如果经常祈祷,我们的相续中一定会生起大慈大悲的菩提心。观世音菩萨名号的加持不可思议,如果我们看到一些众生非常可怜,或者马上就要死了,按照《陀罗尼经》中所讲,最好为其念“南无观世音菩萨”,或者“嗡玛呢叭美吽“这样一来,圣号传到他的耳旁,此后他就不会再堕恶趣了,这个功德是非常大的。

[p160] 下面讲顶礼文殊菩萨:

[p161] 开示寂灭我与无我戏论胜义之法理,

[p162] 己造积业为我所等世俗遣诸愚见暗,

[p163] 善说抛弃自乐成办利他净行此法理,

[p164] 究竟自他二利法王文殊菩萨前顶礼。

[p165] 为众生宣说“寂灭我与无我等一切戏论”的胜义法理,开示“自己造业自己感受”的世俗道理,这些佛陀的深广法门全部是由文殊菩萨的智慧来抉择的,此等善说犹如光芒,遣除了众生相续中的愚痴黑暗,同时,还善巧地阐明了抛弃自己快乐、成办他众利益的清净行为的法理,在究竟自他二利、令众生获得佛陀法王果位的文殊菩萨面前,作者我必恭必敬地顶礼。

[p166] 麦彭仁波切在《八大菩萨传记》中,曾引用过《宝积经》的一个教证:“念千百万佛陀的名号,功德当然相当大,但念诵文殊师利菩萨的名号,功德远远超过了前者。”也就是说,我们平时祈祷观世音菩萨、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尽管这个功德不可思议,但比不上祈祷文殊菩萨,或者念文殊心咒“嗡阿Ra巴匝纳德”。

[p167] 《无垢光天女请问经》中也说:文殊菩萨度化众生的显现,跟其他任何圣尊都不相同,他的显现是无量无边的,若以国王得度者则现国王相,若以王妃、婆罗门、比丘得度者,则现彼等相,甚至还在贪欲者前显现美女,喜欢唱歌者面前显现歌星……有时候我想,现在的世间人特别喜欢唱歌,也喜欢听歌,真正的高僧大德讲法,只有几百个人去听,但若来了一个歌星,成千上万的人都会拥在一起。虽然我不敢说他们全部是文殊菩萨的化现,不然的话,我们出家人明天都去听音乐了(众笑),但也不排除有文殊菩萨存在的可能。按照佛经中的观点,文殊菩萨也显现为歌女、妓女、舞女等形象来度化众生,所以佛菩萨的化现是不可思议的。

[p168] 这是对寂天菩萨的赞叹偈,无著菩萨向寂天菩萨顶礼:

[p169] 尽舍国政善开显,

[p170] 稀奇佛子行之理,

[p171] 弘扬佛陀教法者,

[p172] 寂天菩萨前顶礼。

[p173] 舍弃王位国政的寂天菩萨,善巧开显了极为稀有的佛子行之理,弘扬了真正的如来教法――利他菩提心,在这样伟大的寂天菩萨足下,作者恭敬顶礼。

[p174] 弘扬了菩提心,就是真正弘扬了如来教法。我们如果不分教派,汉传佛教也好、藏传佛教也好,方便时组织一些人到各地弘扬真正的佛法,这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这个过程中,财物供养、名声地位对我们来讲都不重要,唯一就是要好心好意地把佛法传给众生。从现代人的一些行为上来看,很多人根本不懂得佛法的道理,所以大家有责任弘扬佛法利益众生。假如没有这种心态的话,我们即生中不一定有弘法利生的机会,就算有,自己也会百般推辞,认为已经六七十岁了,没有希望了,还是让年轻人去干吧。

[p175] 其实,我们这里的老菩萨发心还是相当大的,对生活等各方面非常精通,不会有任何感情上的违缘,度化众生是最适合的。至于年轻人嘛,需要在学院呆长一点时间。所以,今后若是有必要,我们应该专门安排一部分六七十岁的人,到各地去弘扬佛法(众笑)……

[p176] 最后是立誓句:

[p177] 从彼教言莲苑中,

[p178] 畅饮善说蜂蜜已,

[p179] 为利持佛子行众,

[p180] 我当于此释本论。

[p181] 作者无著菩萨说:我从寂天菩萨的教言莲苑中,已经获得了《入菩萨行论》的善说蜂蜜,为了利益行持佛法的大乘佛子们,在此特意撰写了这部论典《入行论释•善说海》。

第四节课

[p182] 《入菩萨行论》的作者寂天论师,前面介绍了他的一些事迹,这里再给大家讲一个公案(第二种稀有传记):寂铠到森林中依止了一位文殊菩萨化身的上师后,获得教言得到成就。后来,上师开许他去弘扬佛法,他来到印度东部的曼迦达国,当时国王正在招选内臣,有人觉得寂铠非常了不起,就推荐他当门卫保护国王。由于寂铠的威德力、慈悲力所感,周围很多人对他非常恭敬,寂铠也宣讲佛法教导他们,令许多人解除了痛苦、获得快乐。这就引起了有些奸臣对他的不满,他们便在国王面前进谗言,说他当门卫不合格,因为他保护国王的宝剑是假的。国王听后半信半疑,于是要求每个护卫出示自己的武器,以备检查。寂铠对国王说:“我这个宝剑,您最好不要看,否则可能有一些危险!”国王不听,执意要看。寂铠只好将国王带到一个寂静的地方,让他挡住一只眼睛,然后抽出宝剑。此时凛冽的剑光伤害了国王的眼睛,眼珠当时掉到地上,国王非常害怕,在场的人方知寂铠是个大成就者。国王与眷属们一起在寂铠前忏悔,并恭敬祈祷恢复自己的眼睛。寂铠答应后,用手指拿取眼珠插在原来的眼眶中,通过加持令其恢复如初。由此可见,寂天论师的成就与其他人完全不同,我们现在宣讲的这部《入菩萨行论》,就是这位大成就者所造的论典。

[p183] 完整无缺、正确无误开明大乘道的这部入菩萨行论分二:一、论名;二、论义。

[p184] 这部《入菩萨行论》“完整无缺”、“正确无误”地宣说了所有大乘基道果的次第,涵盖了整个大乘的所有教义、所有经论。我们在末法时代短暂的人生中要将所有的大乘经典、论典全部了如指掌,恐怕是不现实的一件事情,但是如果花一段时间认认真真地学习这部论典,实际上,大乘菩提道的所有次第和教言都已经了解了,这个意义是相当大的。

[p185] 现在尤其是大城市里的人,去佛学院或寺院里完整、有系统、有次第地学习相关教理,这样的机会几乎没有,但如果能把《入菩萨行论》当作最重要的事情来对待,对自己了解佛法、修持心性是非常有必要的。然而,现在很多人都是把自己的生活放在重点,学习佛法、研究佛法、修行佛法放在了次要的位置上,他们对佛法的态度是什么样呢?吃喝玩乐、生活工作占用了大多数时间,学习佛法的时间总是没有。尽管城市里的人不像寂静地方的出家人,他们的生活方式我们也理解,但如果没有安排学佛的时间,修行想要成功,恐怕是永远不可能的。因此,我们每一个人应尽量把学习佛法放在重要的位置上,给它安排一个充裕的时间,拿出一部分自己的精力。

[p186] 现在有些学习佛法的小组,大家平时聚在一起吃顿饭、喝个茶,讲一些无关紧要、乱七八糟的事,完了以后就算今天的辅导结束了。这个不叫辅导,在我们佛学院,叫做“破坏纪律”!但这也并非千篇一律,个别修行人我觉得还是可以的,大家处在一起的时候,两个小时全部都是辅导、研讨、思考,这样回到家以后,遇到问题还是有很多的方便对治。所以,聚在一起不是浪费时间,我们学习《入菩萨行论》,不管是在家里学习,还是大家集体学习,千万不要把珍贵的时间一下子就耗尽了。对于真正的修行人来讲,财产并不重要,身体也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什么?就是时间。时间跟生命没什么差别,一个人如果没有时间概念,则说明他对自己的修行不负责任。

[p187] 所以,我们每个人对时间都应该有一些安排,这几天早上六点钟起来修行,百分之九十九的人还是安排得很好,睡眠多的基本上已经缓过来了。可见,我们并不是没有时间,关键就是自己太愚痴了,过去迷迷糊糊都白过了,现在既然遇到了这么好的法,就一定要抓住机会。虽然我讲者很差劲,确实不具足说法者的法相,但是所讲的这个法――《入菩萨行论》却非常完美、非常殊胜,遇到了这样的法,大家应该认认真真去对待,没有这样的话,整天耽著于世间物欲、肮脏不堪的一些贪嗔痴对境,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有意义的纯洁思想,轮回就会越陷越深,最终无法从中解脱。所以,大家现在有了这么好的机会,一定要对自己的时间做好安排!

[p188] 甲一(论名)分二:一、真实论名;二、译礼。

[p189] 乙一、真实论名:

[p190] 梵语:菩提萨埵渣呀阿巴达绕

[p191] 梵语是古印度的语言,依不同的说法,印度本来有四种、五种或六种语言,此处首先以梵语来宣说论名。〖梵语的论名译成汉语,〗即《入菩萨行论》。具体一一对照:〖“菩提”为正觉,〗意思是正等觉、觉悟、觉明,从广义上讲,也有佛陀、中佛之意;〖“萨埵“为菩萨,〗也可以称为勇识,指尚未获得佛果的因地菩萨(如文殊菩萨也叫文殊智慧勇识),由于他们在多生累劫当中利益无量众生、度化无边有情,内心却不产生恐惧或畏怖,故将这样的勇猛大德叫做菩萨;〖“渣呀”为行,〗是行为的意思;〖“阿巴达绕”为入,〗就是趋入。这几个合在一起就是“入菩萨行”或者“入菩萨正觉行”。

[p192] 为什么叫做《入菩萨行论》呢?入就是加入、趋入的意思,通过学习本论,我们可以趋入大乘菩萨的殊胜行为――六波罗蜜多的愿行当中,所以叫做《入菩萨行论》。这一点,我们不仅要从字面上通达,还要从意义上了解,如果我们学习论典只是大概地了知一下,而没有真正去领悟,这是非常不合理的。

[p193] 〖那么,这一论名是以什么方式而取的呢?〗经论取名的方式非常多,《解深密经》中列有四种:以地名而取、以人名而取、以比喻而取、以意义而取。这个世间上不管什么东西都有各自的名称,人有人的名称,地有地的名称,山河大地、任何事物都有其不共的名称,同样的道理,佛经有佛经的名称,论典也有论典的名称,它们的取名不是无缘无故的,〖通常而言,命名的方式有以所说之义、能说之量、作用、地点、眷属、时间与比喻来命名。〗“所说之义”是指以意义来取名,比如《入菩萨行论》、《十地经》、《菩提道次第广论》;“能说之量”指以能说词句的数量来取名,如《中观四百论》、《戒律三百颂》、《七十空性论》、《六十正理论》、《事师五十颂》;有些经论以“作用”而取名,如《贤愚经》、《大解脱经》;也有些以“地点”而取,例如《楞伽经》是以释迦牟尼佛讲法所在地楞伽山而得名;有些以“眷属”而取名,如《龙王请问经》、《弥勒请问经》,以及汉传佛教的《六祖坛经》、《了凡四训》,有些以请问者的名字而取,有些以作者的名称而取;还有些以“时间”而取名,如《贤劫经》宣说了贤劫中出现的千佛名称及功德;有些以“比喻”而取名,如《稻秆经》、《金刚经》等等。

[p194] 〖此论是以其中的第一种方式来取名的。〗《入菩萨行论》是从意义上来取名的。顾名思义,这部论典主要宣说了我们如何趋入菩萨行为,这是词句上的理解,若深入其内在的涵义,则是我们从现在起一定要真正加入大乘行列,每个人心里都要发下这样的誓愿。通过学习《入菩萨行论》,使每一个人都能得到佛法的利益,这是我们此次学习的目的。

[p195] 要想得到佛法的利益,关键在于自己的信心。没有信心,内心不在意《入菩萨行论》,就算本论的加持再大、道理再深,对你也起不到什么作用。由于每个人的缘分、根基不同,前世的发愿也不相同,在学习《入菩萨行论》的过程中,如果开始有一百个人,最后可能只有五、六十人通达了它的意义;一部分人不但意义没有通达,就连词句也没有了解;还有一部分人誓言不坚定,听了两天就半途而废……所以,听者的根基不同,所获得的利益也不相同。表面上看来,我们在同一个经堂、同一时间内坐在一起听法,穿着、语言、文化也没有多大差别,但为什么最后有这么大差距呢?因为各人的根基、心态不同。心态摆得正、没有杂乱心、一心一意专注的人,每天应该都能得到一点点利益。

[p196] 所以,我想再次重申,大家一定要从内心当中想:“我从现在开始,加入了大乘佛教的团体。加入以后的工作是什么?尽心尽力地利益众生!”这是最主要的原则,也是大乘菩提最基本的要求和方向。如果这个没有搞定,我们表面上再怎么做、怎么修,恐怕也不能成为真正大乘菩提的因。这次学习《入菩萨行论》,就是要趋入大乘菩萨的六波罗蜜多,这个意思虽然很简单,但我反反复复这样说,就是希望有人依靠这些话语,自相续能真正产生一种誓言、一种决心,若能这样的话,这是我们一生中非常难得的。

[p197] 〖取名有何必要呢?一般来说,取名的必要就是为了理解意义。〗世间上的名称,有些是依靠比喻或意义而取的,但有些也不依靠任何原因就顺便取的。我们藏族人取名字有很多意思,比如吉祥天女、吉祥如意等,大多数都可以解释,但有些其他民族的名字就没办法解释了。世间上的名称也是这样,石头为什么叫“石头”?就没有任何原因。关于取名称的问题,过段时间我们学“因明”的时候也会讲到:取名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有原因的,一种是没有原因的。论典的取名就属于有原因的,没有原因的取名几乎是没有。〖《楞伽经》中云:“若不立名称,世间皆迷蒙,故佛巧方便,诸法立异名。”〗万事万物如果没有取名字,世间上的人就会非常迷蒙,没有取舍的概念和方法,所以大慈大悲的佛陀依靠善巧方便,通过给所有的事物取不同的名字,让众生能够了知一切万法。

[p198] 〖尤其因为此论是以所说的意义来取名的,所以,诸位利根者通过论名就能够通达论中所说的大概内容。〗这部论典以所说的意义来取名,还有一个原因――使利根者一看到论名,马上就知道里面的所有内容。就像以前的智者大师,一看到《妙法莲华经》这几个字,就通达了里面所讲的一切内容,后来光讲这个经名,就一直讲了三个月。中根者看了论名后,基本能明白其中的意义,比如说看了《入中论》、《量理宝藏论》、《金刚经》这几个字,差不多就了解了大概的意思。至于最下根者,可以依靠论名找到法本等有很多必要。论中云:〖首先宣说论名,其他根基者依此也容易寻找法本。〗如果没有取《入行论》这个名字,哪个法本是《入行论》,我们根本不知道,所以对于最钝根的人来说,取名为《入行论》可使找的时候比较方便,放在哪里一看就知道。以上讲的是取名的方式和必要。

[p199] 〖论名用梵语的目的是为了在相续中播下梵语的种子,并说明来源可靠,加之忆念译师、智者的恩德。〗为什么以“菩提萨埵...…”等梵语来宣说论名呢?原因有三:第一、在我们相续中播下解脱的种子――梵语。因为贤劫千佛全部以印度人的身份出家获得成就,在印度的菩提伽耶成佛后,都是以梵语来转F轮,因此这个语言的加持和功德相当大,如果我们每次读论典的时候,将前面的梵语在口中念一遍,自相续中就播下了解脱的种子。所以,经论前面的梵语,藏地很多译师都不翻译,翻开《大藏经》也会发现,每一部经典的开头都有梵语,每一部论著的开头也有梵语。不仅印度大德们有这样的传统,藏传佛教的个别论师在造论时虽不是用梵语写的,但开头也用一些梵语,以使后学者的相续中种下善根和解脱的种子。

[p200] 第二个原因就是来源清净。来源怎么清净呢?大家应该清楚,印度当时造论是非常严谨的一件大事,不像藏地或汉地。一般来讲,论典造好了以后,在没有正式流通前,很多高僧大德和智者们要集聚一起进行研讨、辩论,如果在这个过程当中作者获胜了,这部论典就可以公开流通,作者也会得到一定的奖励和礼遇。如果这部论典不符合佛法,也不符合世间法,就把论典拴在狗尾巴上,在整个城市转几圈,然后烧掉,以示不能流通。如果论典不仅内容不好,而且对人们的身体、思想有害,作者就要受到法律的惩罚,如砍断胳膊、终身关在监狱中(现在有些国家,对那些写反动书或者对人们思想不利的论典的人,也提倡用这种处罚方法)。

[p201] 所以,印度当年造论不是随随便便的,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不像现在有些人为了金钱、为了名声,今天随便乱写一套,明天花一点钱就到处发行,实际上,这样的论典没有任何价值、没有任何意义,因为他的目的并不是利益众生。现在有很多作者,不管是佛教的还是世间上的,只要有一些人民币,出书就非常容易,没有一点困难,其实这种传统相当不好,真正的佛教论典若能通过严格的考核检验才可以出版,那对整个佛教界才有一定的利益。所以,当年印度传下来的两百多函论著,其价值是无上的,因为这是成千上万个智者、班智达共同认可的,来源相当的清净。

[p202] 由此可知,论典前面如果有梵语,则说明它是从印度传下来,非常可靠。《入菩萨行论》、《入中论》、《中论》,还有因明方面的《释量论》等这些论典,所有的佛教徒百分之百没有一个不认可的,如果不认可的话,那这个人的信仰和精神有问题,因为只要是龙猛菩萨造的、月称论师造的、寂天菩萨造的,里面的内容绝对千真万确,没有任何值得怀疑之处。有些人说:“你们学院出来的上师、法本应该是很好的。”这不一定!因为我们这里没那么严格,不敢保证百分之百都是非常好的修行人,这里出来的法本全部都很好,包括我自己的在内,有时候胡言乱语写成的文字,是否对众生有利也不知道,当然,害处不一定有,因为我的动机不是故意害众生,但凡夫人的分别念是否有利于众生,这个不好说。所以我们以后学习的时候,选择来源清净可靠的佛经论典、真正大成就者所造的论典非常重要,我平时翻译的时候,一般也愿意翻译真正大成就者、了不起的大德们的文章,而那些具有争议或是自己也搞不清楚的论典,暂时不敢翻译。所以学习佛法时,来源清净是很重要的。

[p203] 第三个原因是忆念译师们的恩德。大家都知道,印度是佛教的来源地,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以印度人的形象来到这个世界上,三次F轮也都是以印度的梵语来转的,为了使异族的众生能够学习佛法,历史上不管哪个朝代、哪个国家,都有非常多的译师翻译佛陀的经典和论典,如果没有这些译师们,我们末法时代的众生业力深重,要想学习梵语或其他一个语言,并且精通的话,恐怕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我们应当从内心对这些译师有一种感恩之情,如果没有这样,好像觉得什么都无所谓,平平淡淡的、无动于衷,不要说我们佛教,就连世间上最基本的人文道德,恐怕也说不过去。

[p204] 作为佛教徒,我们对上师、对佛陀、对菩萨们一定要有一种强烈的信心,始终都要非常感谢他们,如果每一位弟子对自己的上师有感恩之情,这个上师的加持肯定会融入他的心,反之,如果觉得上师跟世间上的老师一样,甚至对世间老师也没有恩德之情,那他的相续中恐怕不一定能得到真正的学问。古人常说“饮水思源”,宋代的大鉴禅师也说过:“饮水知源,自觉自悟,师岂远哉?”意思是说,饮水应该明白它的来源,同样的道理,我们能够自觉自悟,难道上师还很遥远吗?所有佛法的来源就是上师,如果没有忘记上师的恩德,那么上师离你并不遥远。

[p205] 以上从三个方面讲了用梵语的原因,第一个是播下解脱的种子,第二个说明来源清净,第三个忆念译师们的恩德。平时我们学习佛法的时候,对于佛法的来源――上师,一定要以非常恭敬虔诚的信心来祈祷。以前很多古代的大德们,对于自己上师的感情、对上师的恭敬心是什么样的?大家也应该清楚。如果对上师、对佛陀、对传承上师没有这样一个恭敬心的话,他们传下来的法恐怕对你的相续不一定有利。从世间的角度来讲,如果你对自己的父母、老师好像无所谓,那么老师和父母传下来的知识,对你的一生恐怕不一定有很明显的帮助;如果你觉得“我如今的成长、智慧全部来源于老师和父母”,对他们有非常大的感恩之情,那你相续中的这些学问一定会用于世间的。所以,我们在学佛的时候,往往可以看得出来一个人对上师、对佛陀的感恩之情是怎么样的,如果他非常想念上师、想念佛陀,那他说出来的话肯定对众生有利,做出来的事情也肯定对众生有利;如果表面上赞叹佛陀,实际上自己一点感觉都没有,那不可能打动别人,所以我们平时观察自己极为重要。

[p206] 乙二、译礼:

[p207] 敬礼一切佛菩萨!

[p208] 这是译师的顶礼句,《入行论》的原文中没有。顶礼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使翻译圆满、善始善终,中间不出任何违缘;另一方面,他们对自己最恭敬的本尊佛陀进行恭敬顶礼,也有这么一个传统。

[p209] 在我们藏传佛教中,《入菩萨行论》经过了三次翻译。最初是国王赤热巴巾时代,嘎瓦巴匝依靠克什米尔的版本作过翻译。赤热巴巾对佛教的贡献相当大,他建立了非常庞大的译经院,从印度迎请了许多的班智达,在藏地也培养了很多译师,不仅对国王赤松德赞时代翻译的前译教典进行校对,而且对没有翻译的教典进行翻译。嘎瓦巴匝是当时的三大译师之一,是两代国王时代中最有名的一个译师,他依靠克什米尔的版本翻译了《入菩萨行论》。

[p210] 后弘时期,罗匝瓦•仁钦桑波依靠印度中部的版本也作过一次翻译。最后在阿底峡尊者时代,藏地有名的大译师罗登写热巴进行了重译和校对。所以在藏地,《入菩萨行论》共有过三次翻译。这样的论典来源非常清净,内容殊胜,词句也是相当优美。

[p211] 〖由于此论属于经藏的范畴,因而按照国王规定的顶礼方式,在一切佛菩萨前顶礼膜拜,这是译师所作的顶礼。〗赤热巴巾时代之前,藏地的译师们在翻译时,一般是对自己最信仰的佛菩萨作顶礼,后来国王赤热巴巾为了辨别三藏,特意规定:在律藏方面的经论前,应该“顶礼一切智智佛陀”,因为戒律方面的因果非常细微,唯有佛陀的尽所有智、如所有智才能完全了达,诸菩萨和声闻缘觉也无法通彻这样的因果取舍;在经藏或属于经藏的论典前,应该“顶礼诸佛菩萨”,因为大多数的经藏是佛和菩萨以问答方式而形成的,如《文殊请问经》、《弥勒请问经》、《富楼那请问经》;在论藏或对法方面的经论前,应该“顶礼文殊师利菩萨”,因为唯以文殊师利菩萨的敏锐智慧,才能辨别蕴、界、处、缘起等一切对法的概念、数目、定义。

[p212] 自赤热巴巾时代以后,藏地基本上采用这种顶礼方式,一方面是尊重国王的规定,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辨明三藏的分类,使人们从顶礼句上即可看出这是属于经、律、论哪一方面的教典。在汉传佛教中,虽然鸠摩罗什、唐玄奘等译师翻译了大量前所未有的经论,但在顶礼句方面几乎没有这种传统,所以,如果翻阅汉文《大藏经》,就分不清楚到底哪个属于论藏、哪个属于律藏。

[p213] 刚才也讲了,国王赤热巴巾对佛教的贡献相当大,不仅如此,他对出家人也是非常尊重:国王有一个长长的发髻,上面缀有各色的绸缎,如果见到出家人或者僧团,他就把自己的发髻松下来铺在地上,让出家人在头发上踏过。国王对出家人如是的尊敬,以致当时藏地佛教非常兴盛。赤热巴巾还要求每一个出家人应该由七户施主供养(不像我们这里有些出家人,不要说是七户,就是一个居士也找不到,非常痛苦,但有些出家人特别富裕,可能有七百多户也不知道),并且在译经方面作出了非常了不起的贡献。就像汉传佛教中的顺治皇帝、康熙皇帝、乾隆皇帝一样,我们藏传佛教历史上也有以国王形式来护持正法的情况。无著菩萨在造论时,也是依照赤热巴巾的这种规定对译礼句作了解释。

[p214] 〖对于论义,阿阇黎善天认为:〗阿阇黎善天是印度的一位论师。前段时间也讲了,现在译出来的印度《入行论》讲义大概有八九个,而在这些讲义中,最出名的就是善天、那波瓦、慧源论师所著的三大讲义。表面上看来这个《善说海》不像其他讲义写得那样广,但实际上无著菩萨在造论的时候,对于最根本的问题,都已经详详细细参考了这些注疏。善天论师认为〖以初善、中善、后善可以包括整个这部论典的内容,按照顺序,初善即顶礼句,中善是从顶礼句到回向品之前,后善为回向品。〗他是以初善、中善、后善概括了全论内容。《大圆满心性休息实修法•三处三善引导文》也是以初善、中善、后善包括了所有的内容,首先是大乘菩萨行方面,然后是总密乘方面,最后是无上大圆满。按照善天论师的说法,这里是从善妙方面来进行宣说的。

[p215] 〖那波瓦阿阇黎则认为,以造论之因、宣讲六度、感念恩德而作礼这三部分可包括此论,也就是说,造论之因是从“暇满人生极难得”开始的前三品〗第一品从暇满难得开始,前三品讲了造论之因,〖回向品宣说布施度〗中间广讲六波罗蜜多时,回向品属于布施波罗蜜多,〖不放逸品与正知正念品宣说戒律度。〗安忍度、精进度、禅定度、智慧度在论典当中比较明显,每一品都有详细的介绍,但布施度和持戒度这两个不太明显,所以尊者概括性地总结这两度的内容。

[p216] 大家应该注意,这些内容都属于考试范围,到时候让你填:善天论师是怎么认为的,那波瓦是怎么认为的……你不要不知道“那波瓦”是什么意思,似乎从来没有听过、从来没有看过,特别伤心。不要这样!应该一步一步地全部学懂。〖(其余的内容在颂词中显而易见。)本注释的分法如下:〗

[p217] 今天讲到这里吧。

第五节课

[p218] 继续宣讲完整无缺、正确无误开显大乘道的《入行论释•善说海》。本论分两个方面:论名和论义。昨天已经讲了论名(包括真实论名、译礼),今天正式宣讲论义。

[p219] 甲二(论义)分三:一、入造论之理;二、所入之自性;三、圆满结尾。

[p220] 乙一(入造论之理)分二:一、真实宣说;二、讲述宣说之必要关联。

[p221] 丙一(真实宣说)分三:一、礼赞句;二、立誓句;三、示现谦虚。

[p222] 我希望这次参加学习的人,不仅要通达颂词的意义,而且也要看无著菩萨的科判及讲义内容。有些人可能认为:“我以前看过这本书,颂词也学过,科判也背过。”不要这么想!学习论典的态度很重要,如果最初的态度没有摆好,你的学习也不一定成功。

[p223] 我们学习任何一个论典,按照藏传佛教的传统,首先要背诵它的颂词,这是最基本的要求,比如说学习五部大论,你一定要背诵每部论的颂词,这是第一个条件。第二个条件,要知道这部论的科判是怎么立的,整部论大大小小的科判在你的心中清清楚楚。第三个条件,不看讲义也能解释颂词的字面意思。第四个条件,对每一品所宣讲的内容或者颂词的大概意思进行研讨分析,不仅要在字面上通达,还要总结它的要义,对每个比较重要的问题破析研究。如果你没有这样,光从字面上简单滑过去,这不叫学习论典,只不过在听传承而已。

[p224] 大概在五、六年前,我们讲过《入菩萨行论》,当时用的科判是华智仁波切的“明镜义”,这个科判分得相当好,后来《入菩萨行论广释》也是用了这个科判。这次我们不用那个,而是用无著菩萨的解释方法来进行宣说,希望各位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搞清楚自己该记哪些内容。尤其是我们在座的道友,以前大多数人都背过《入菩萨行论》的颂词,希望你们这次一边听讲,一边随堂把颂词背下来,不管你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如果颂词没有背好,内容恐怕解释得不是特别清楚。

[p225] 要知道,《入菩萨行论》并不像五部大论那样,内容比较深,背起来比较费劲,我寺院中的小僧人(大概十几岁)就像念观音心咒那样背得特别熟。在座有些人年龄可能比较大,如果是六七十岁了,不背也可以,其他的人不管十几岁也好,五十岁也好,背诵应该没问题。真的,你们不要怯懦:“哦,我已经四五十岁了,肯定不行了……”不应该这样!去年我们考试的时候,很多六十岁的老菩萨也到考场上背了很多论典,当时他们背得特别精彩,只不过看不到牙齿而已(众笑)。

[p226] 下面先讲礼赞句,寂天菩萨在造论之前,首先顶礼三宝和其他应供处,颂词是这样的:

[p227] 善逝法身佛子伴,及诸应敬我悉礼。

[p228] 从字面上解释,这里的“善逝”指佛陀,“法身”是佛法,“佛子”是僧众。学过大乘经典的人都知道,真正的僧宝指一地以上的菩萨,《智者入门》和《随念三宝经》也是这样讲的。这句话中的“法身”,表面上看是法报化三身里面的法身,但此处有另一种解释:以印度的梵语来说,“法”是佛法,“身”叫做嘎雅,布顿大师在《入菩萨行论大疏》中解释为聚合,合在一起就是聚合很多的法。什么法呢?教法和证法。这就是法宝。

[p229] “伴”是一切、所有的意思。在造论之前,寂天菩萨顶礼了一切善逝佛陀、证法和教法、文殊弥勒等大乘菩萨,以及声闻阿罗汉、缘觉、世间上所有的佛塔、善知识等等,在这些值得恭敬的对境面前,我毕恭毕敬地顶礼。谁顶礼呢?我寂天菩萨,这里是以作者的名义来顶礼的。顶礼的方式是什么样呢?上等者以见解的方式顶礼,中等者以修行串习的方式顶礼,下等者以三门恭敬、五体投地的方式顶礼。

[p230] 下面看一下无著菩萨对这个颂词的解释(无著菩萨开始解释得比较广,好几天都是讲义看不到颂词,但过一段时间,颂词下面就只是简单的字面解释了。以前萨迦派有些论师也是这样,刚开头的时候讲得特别广,后来逐渐越来越略了)。〖关于“善逝”〗首先是佛宝。我们以前在讲《入菩萨行论》时,介绍过《释量论》中的解释方法,你们可自己翻阅《广释》作参考。一般来讲,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认为佛陀有十种名号,即如来、应供、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这十种名号当中,其中一个就叫做善逝。〖普明论师认为〗普明论师是印度八大论师中的一个,他解释《入菩萨行论》的注疏非常出名,这里他是这样认为的:〖由于善妙逝去,因而称为善逝。〗“善”是好的意思,“逝”是去的意思,“善逝”是很好地去了。有些人认为“去了”就是死了、圆寂了,不是这个意思,而是指从轮回中以很好的方式已经到达彼岸。所以,“善”是很好的、善妙的、非常成功的,“逝”是去,去到哪里呢?去到涅槃的地方,从我们此岸到彼岸(前段时间讲《心经》也给大家介绍过),所以“善逝”是善去、善妙而去。当然,“去”不一定非要走路而去,因为“善”有很多种用法:〖比如说身相善妙〗身相很好,可以用“善”来代替;〖善净瘟疫〗病全部遣除了,禽流感一点也没有了,也可以叫“善”妙净除;〖善满妙瓶〗妙瓶里全部装满了甘露、乳汁,也有“善”满的说法。“善”虽然是一种形容词,但在很多场合中都可以用,所以如来也可以叫“善”妙而去。

[p231] 如来为什么叫做“善”妙而去呢?〖断除了烦恼障等障碍后庄严逝去〗一地到七地之间所有的俱生烦恼障和遍计烦恼障全部断除了,所以叫“庄严”逝去;〖遣除对真如不了知的无明等以后不退而逝去〗八地到十地之间的所知障――对真如不了知的一种无明完全断除了,所以叫做“不退”而逝去;〖清除一切习气以后究竟而逝去〗依靠最后的金刚喻定,将烦恼障和所知障最细微的习气全部断尽,得到佛陀的果位,称为“究竟”而逝去。〖这是从断功德的角度而讲的。〗以上普明论师从断功德方面,讲了一地到十地直至佛地之间断除障碍的情况。《现观庄严论》中也说:大乘佛子的目标有“三大”,一个是断大,一个是证大,还有一个心大。“断大”指所断圆满,该断的障碍已经全断完了;“证大”指所证圆满,该证的尽所有智、如所有智完全证悟了;“心大”指大悲心圆满。所以,菩萨度化众生的目的,就是要现前这三种大。此处主要从“断”的角度解释了善逝的涵义。

[p232] 〖善天尊者则认为,由于证悟了一切所证,因而称为善逝。〗善天尊者从“证悟”的角度来讲,因为证悟了一切万法的真相,所以叫做善逝。〖总而言之,正因为善妙圆满断证功德,或者趋至最胜安乐之地,故而才称为善逝。〗我们若详详细细地解释,如来的名号包含了甚深的意义。总之,为什么叫善逝呢?因为所有的功德已经圆满了,所有的障碍全部消除了,从这个角度叫做善逝。

[p233] 华智仁波切还解释道:依靠安乐的菩提道,获得了安乐的大菩提佛果,这就叫做善逝。菩提道是很安乐的,虽然很多人不学佛,但如果真正学了佛,会对每个人的生活带来非常大的利益,不管你平时的思想健康也好,生活行住坐卧也好,做什么事情都非常充实、很有意义。尽管表面上提起来,我们修道需要苦行,需要在漫长的时间当中积累资粮,有一些很可怕的字眼,但实际上,这个苦行并不像世间上的痛苦,因为心理的作用相当大,为求得正法而受一些苦,在真正修行人的眼里,反而是一种快乐,所以依靠安乐道获得安乐果,这是华智仁波切的解释方式。以前有个帝贤论师,他说:断一切痛苦、证一切功德,故称之为善逝。〖《菩萨地论》中云:“趋入殊胜处而逝,不退逝,故称善逝。”这以上讲的是佛宝。〗

[p234] 总之,寂天菩萨也好、我们也好,一定要皈依或者顶礼佛陀,我们毕竟是佛教徒,自己心中的佛陀一定要时时刻刻去忆念。如果你是上根者,或是具有正知正念的人,白天做事情也好、晚上睡觉也好,时时刻刻、念念不忘的就应该是佛陀,这是一个佛教徒最起码、最基本的行为。如果我们两三天或者好几天当中从来不想佛陀的恩德,那我们不算真正的佛教徒。所以,我们上课的时候每天都念“释迦牟尼佛仪轨”,一方面是大多数人以前在上师面前发过愿,没有念的话会失毁誓言,另一方面,我们作为一个佛教徒,每天不管怎么样,就算心里不能跟上,词句上还是要念一些佛,所以大家集体上课前一定要念“释迦牟尼佛仪轨”。同时,我也希望以前没有学过《释迦牟尼佛广传》的人,今年在学习《入菩萨行论》的过程中,一定要看《释迦牟尼佛广传》(前两天我也提醒过,但这些重要的事情,我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醒,希望你们不要当耳边风。这对你们个人非常有意义,不是看了以后我的地位有什么不同),了解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在因地时以什么样的心态来利益众生,这与现在某些佛教徒的想象完全不同,大家应该有个深深的体会,这是一个问题。

[p235] 第二个问题,我非常希望:凡是佛教徒,不管你是什么宗派的、什么团体的,尽量念一些“释迦牟尼佛仪轨”。当然,各教派都有一些不同的仪轨,但我自己认为,以前我用将近五个月的时间,翻译了五百多页的《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译完之后内心体会非常深,对释迦牟尼佛产生了一种于以往不同的信心,所以,后来要求大家将麦彭仁波切造的“释迦牟尼佛仪轨”最好每天念一遍,这样的功德确实不可思议,不管你的心能专注也好、不能专注也好,念一遍的功德是相当大的。

[p236] 这里寂天论师显现上也是在佛陀面前恭敬地顶礼。当然,有智慧的人,不仅会在真正的佛陀面前顶礼,诚如《亲友书》中所说,就连木头雕刻的佛像,他也是非常恭敬地去顶礼,这是有智慧人的一种选择和行为,以上是顶礼佛尊。

[p237] 下面讲顶礼佛法。佛法是怎么解释的呢?〖所谓的“法身”,如《宝性论》中云:“当知法身有二种,法界极清净本体,以及依彼之等流,宣说甚深种种法。”〗《宝性论》是这样讲的:法身有两种分类,一种为“法界极清净本体”,也就是佛陀各别自证智慧的对境――一切万法的法性,叫做本来清净的法身(证法);另一种为“以及依彼之等流”,即依靠证悟法性为同类因(等流)而宣说的显宗密宗三藏十二部经,这称为教法法身(教法)。因此,所谓的“法身”分两个方面,一是证法法身,一是教法法身。

[p238] 什么叫“证法法身”呢?就是我们自相续中所证得的佛陀的境界,从世俗的角度来讲,大家每天早上六点钟修行,如果这时候你的相续中生起一个菩提心,一个悲心,一个对三宝的恭敬心,这就叫证法法身。产生它最根本的等流因是什么呢?就是善知识所宣讲的佛法,或者佛陀及后来高僧大德们所留下来的典籍,这些都属于教法法身。所以,这里的“法身”从表面上看来,好像是法、报、化三身里的法身,似乎我们顶礼了善逝如来后又去顶礼他的法身,而法宝在颂词中没有体现。不要这么认为!因为真正的法宝,按照大乘《宝性论》的观点来讲,是灭谛和道谛(证法),也就是说,断除了所有烦恼,现前了我们本来清净的本体,叫做“灭谛”;依靠什么样的方式来断呢?依靠五道十地的三十七道品,或者依靠方便方法来断,这个叫“道谛”,所以法宝也叫灭谛和道谛。以前我们讲《俱舍论》有关三宝的问题时,也分析过小乘有小乘的三宝、大乘有大乘的三宝,他们各自的对境有所不同。

[p239] 〖按照此论中所说,证法的法身是与法界、具二清净无漏的智慧无二无别。〗证法法身,实际上是与如来各别自证所证的法界无二无别的体性,也叫做本性身。〖教法的法身是指就二谛而言的一切甚深、种种教典法门,这些是法宝。〗教法法身,是指胜义谛和世俗谛所摄的一切论典和经典,比如宣说胜义谛方面的般若空性,宣说世俗谛方面的因果缘起,如《百业经》、《贤愚经》等等,这些都包括在教法法身当中。所以,我们顶礼的对境是什么呢?就是众生相续中的证悟境界(这是证法法身),谁的相续中有菩提心、有出离心、有空性的境界,那么我们一定要顶礼,因为他是真正的菩萨、真正的阿罗汉。还有,世间中能宣说这些证法的文字、语言、经典等等(这是教法法身),我们也应该值得顶礼。

[p240] 因此,世间上的佛宝指的是什么呢?以前是断证圆满的释迦牟尼佛。那现在代表佛宝的是什么呢?就是每个寺院里面供的这些佛像。作为佛教徒,不管到了藏传佛教、汉传佛教,还是南传佛教,凡是以释迦牟尼佛为主的十方诸佛菩萨的像,我们一定要恭恭敬敬地去顶礼,这是佛教徒的一个基本行为。

[p241] 至于法宝,刚才也说了,包括宣说二谛的语言文字。有些人看见《金刚经》就认为“这是应该恭敬顶礼的”,但是看见了南传佛教的经典,“唉,算了,这不是我学的东西,我不顶礼”,见到藏传佛教的佛典也不去恭敬,这种分别心非常不好。不管藏传佛教还是南传佛教,只要是佛陀传下来的清净法门,我们不应该分别宗派。很多人的思想范围非常狭窄,这样势必对自己的修行有一定危害。既然寂天菩萨那样了不起的大成就者,也在众生面前示现对所有的教法证法都恭敬顶礼,我们相续中有什么样的境界自己也应该清楚,又有什么理由不顶礼法宝呢?

[p242] 这些教言学完了以后,大家应该有个这样的决心:不管以后看到什么样的佛像,我一定要顶礼!若能如此,不管我们朝什么寺院,都会对自己有很大的帮助。我曾听一个居士说:“我是汉传佛教的,我在我的寺院里经常恭敬顶礼,但去布达拉宫的时候,只是为了参观而已,包括在觉沃佛像面前,我也没有顶礼过。”他好像觉得自己非常伟大,但我觉得不是这样的,由于自己的分别念比较重,再加上比较愚痴,在拉萨的觉沃佛像和那么多具加持的佛像面前一点都不顶礼,自己好像胸有成竹,认为学过一点汉传佛教是很有把握的,这也不一定!

[p243] 我们有些修行人认为自己很有把握,但实际上也不一定真有把握,有时候这种傲慢心特别可怕。前两天有个人给我打电话,她说自己已经学佛十多年了,现在不用学什么显宗的论典了。当时我觉得也是挺不错的,很佩服她。第二天又来一个电话,看是她的电话首先不想接,但后来一直在响,不接也不行,于是就接了。一接电话,没有人的说话声,一直是哭声,我问:“你怎么了?你要说话呀。”后来她慢慢地说出来了,她说:“我今天非常非常的痛苦,虽然我很痛苦,但是我一点都不恨我的丈夫。”我问她到底是什么事。她哭了很长时间,然后说:“我今天对他讲,我现在已经学佛十多年了,你有什么隐秘的事情可以跟我说,我的境界还是很不错的,你一点都不用担心!”他说:“我本来不想说的,一直都瞒着你,但你既然这样说了,希望不要不高兴,这也是你自己承诺的。我在外面有别的女人了!”听了这话以后,她说:“我一点都不生气,我非常理解,但我们原来特别痛苦、特别穷的时候如何如何,现在我该怎么办?我想出家……”虽然她说一点不生气,但从她的语言来看气得不得了,她说很想出家,我说:“你还是冷静下来,暂时不要出家,所谓的出家不是这样的。只不过你昨天说你的境界非常高,现在不用学习了,但从刚才的话来看,可能还是需要学吧。”确实,许多诸如此类的佛教徒有时候认为自己不用学了,好像什么都懂,但你只学一个宗派的一些法门,这个法门学得究不究竟也不好说,如果学得不是很好,那就一定要学,不仅要学,而且还要修,否则,仅仅依靠佛法的一些道理,想摧毁自相续中的烦恼是非常困难的。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在《三摩地王经》中讲过:我给你们宣说了解脱的法门,但说完后你自己一定要修持,没有修的话,就像病人拿了很多药但没有吃,不能对病起作用一样,这些法也无法对治我们相续中的烦恼。

[p244] 在座的大多数人对佛法都有一定的理解,但是自己没有修的话,佛法是佛法、自己的相续是自己的相续,就像《开启修心门扉》中所说,人和佛法之间的距离可以过一匹马,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的相续就会与正法背道而驰,根本不能相应。因此,不管你听到什么样的佛法,都应该经常对自己的相续作一些串习,这就是所谓的修行。依噶当派的教言来抉择,修行可分为两种:一是观察修,一是安住修。“安住修”是指到一个寂静的地方,远离人群和嘈杂的声音,以毗卢七法的坐式安住下来观心;“观察修”是指将我们每天所听的内容反反复复地思考,尽量将思考的相续延长,这个过程也叫做修行。有些人认为修行就不能闻思,但实际上,闻思与修行是相辅相成的。

[p245] 所以,表面上顶礼佛陀、每天说“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大家都觉得特别容易,但是心里没有定解的话,光是口头上说说,一旦烦恼真正现前,恐怕还是不行的。很多佛教徒都喜欢说大话,但当真正遇到刚才那样的事情时,才开始后悔不已。佛经中说:“若未修此法,不得见法性,唯以见闻水,岂能除干渴?”意思是我们如果没有修持法,就根本不能见到法性,如同只是看见、听到水而没有喝下去,无法遣除相续中的干渴。比如说,我只是坐在那儿,旁边有潺潺不息的河流,我说我看到水了、听到了水的声音,但水是水、我的相续是我的相续,同样的道理,佛法口头上说得来,别人也听得清清楚楚,实际上我自己从来没有思维过,虽然天天都是菩提心、菩提心……但对“一切众生当过我的父母”或者“我要度化众生”从来没有想过的话,这些口头上的菩提心,在我死亡的时候或者对来世有没有作用呢?种下善根肯定是毫无疑问,但在相续中串习的功德是没有的。

[p246] 我这次宣讲《入菩萨行论》,非常希望大家能将法真正地融入自心。当然,我自己什么功德都没有,教别人也是一种非常可怕的笑话,但是我确实想:很多人最好不要耽搁在一些文字上,而应该把所学的知识与自己的修习结合起来,这样对我们的相续会有一定的利益。〖由于这些法宝对于善逝如来来说是具足的,因而称“具”〗在藏文当中,颂词里原来有“具足”这个词,是“善逝具足法身佛子伴”,但汉文中没有翻译出来。

[p247] 下面讲僧众。大乘僧众是一地以上的菩萨。大多数人这样认为:佛是佛像;法是法宝,也就是《金刚经》等等;僧众就是庙里面的大和尚、小和尚,还有几个调皮的沙弥(众笑)。这样想也没有错,我们学习《大圆满心性休息》的时候也是这样认为的,但这种理解方式比较片面,刚才也讲了,真正的佛陀就是善逝,在每个众生相续中,最了义的佛陀就是如来藏;佛法是教法和证法;僧众就是大乘菩萨。有关三宝的概念及其功德,《智者入门》当中也有介绍,《心性休息》、《随念三宝经》、《宝性论》里面也讲得特别清楚,希望大家认认真真地去学习。

[p248] 〖关于“佛子”,《宝性论》中云:“具信胜乘之种子,生佛与法智慧母,禅乐胎处悲乳母,彼即随佛生菩萨。”〗所谓佛子是什么呢?就是大乘菩萨,依弥勒菩萨《宝性论》中的教证,其来源有四种根本因,下面用比喻和对比的方式加以宣说:犹如转轮王子的产生及生长需要父亲的种子、产生他的母亲、胎藏、养育他的乳母,同理,大乘佛子的产生及生长也需要四种因:一是对大乘佛法的信心,这相当于种子,如果对大乘佛法一点信心也没有,就好比种子已经被烧毁了,不可能产生任何功德的苗芽;二是产生佛陀和佛法的母亲――证悟般若空性,就像转轮王子依靠母亲而产生一样,菩萨也必须依靠证悟空性而产生;三是禅乐,即在等持中安住心不散乱的大乐,这相当于产生转轮王子的胎处;四是对众生的大悲心,即获得了菩萨的果位以后,仍要不间断地利益众生,如同转轮王子虽已降生,仍需要乳母喂养一样,《入中论》也说过,大悲心在最初的时候特别重要,中间的时候特别重要,最后特别重要,初、中、后三个阶段都赞叹了它的功德,原因也在于此。有了这四种因,才可以产生大乘佛子。

[p249] 〖由于生在如来种姓当中,或者能够成为如来的继承者〗《入中论》亦云:“生于如来家族中。”意思是说,获得一地菩萨以后,相续中生起了胜义菩提心,此时方称为真正的佛子,在名称和意义上完全具备了佛子的法相。当然,我们在资粮道发菩提心时,也可以叫做“佛子”或“菩萨”,但从最究竟的角度来讲,这只是一种相似的名称,只有登地的菩萨才是真正的佛子。〖因而,佛子――诸位圣者菩萨是僧宝。〗所以这里寂天论师顶礼的对境,应该是自相续中部分证悟了人无我和法无我、断除了烦恼障和所知障,像文殊菩萨、弥勒菩萨、龙猛菩萨那样获得了一地以上果位的这些圣者们。

[p250] 可见,我们平时顶礼的对境不仅是佛宝、法宝,观音菩萨、文殊菩萨、地藏菩萨等大乘佛子,也要恭敬顶礼。不仅如此,在我们周围的人群中,也有很多证悟菩提心的菩萨,文殊菩萨的传记及大乘经典都讲过:文殊菩萨显示各种各样的身份来度化众生,只不过我们不能发现而已。所以,我们的周围有无数的菩萨,在他们面前也值得顶礼。

[p251] 〖于包括僧宝在内的三皈依处,以及虽不是大乘的皈依处,但总的来说功德超胜的声闻、缘觉、亲教师、阿阇黎等,凡是一切可堪为应礼处的对境前,作者三门恭敬作礼。〗“一切可堪为应礼处的对境”,其他讲义是这样讲的:声闻、缘觉、传戒的阿阇黎、亲教师以及大小乘的一些佛塔佛像,包括我们自己上师的舍利塔、遗体、上师生前转F轮的地方、降生的地方、显示弘法利生事业的道场,我们都应该顶礼。以前上师如意宝在讲《入菩萨行论》的时候说过:“我们不仅要顶礼以三宝为主的对境,这里还有很多没有包括的对境,也值得我们恭敬顶礼,尤其是要顶礼令自己获得菩提心或无上境界的上师,如果上师不在的话,应该对他的住房及以前住过、加持过的地方进行顶礼。”(我在去往成都的路上,路过米亚罗、汶川等上师如意宝以前住过的宾馆时,心里经常很想顶礼。虽然没有亲自顶礼过,因为路边都是来往的人群,从车上下来顶礼,大家可能觉得你精神有问题,但内心确实很想顶礼!那天我们去昆明的时候,路过上师如意宝在鸡足山住过的宾馆,经过那个门口时,心里也是特别想顶礼。虽然上师现在不在了,但上师加持过的宾馆,跟其他一些建筑是完全不同的,在我心目中完全是这样的)。

[p252] 上师还说:“以前藏传佛教中有位非常了不起的大德――竹钦仁波切,他的上师是顶果钦哲仁波切,在依止上师的过程中,他不仅要顶礼上师、上师的住房,还要顶礼上师的狗、上师的牦牛……”从表面上看来,这个人好像有点问题,对人顶礼,对狗对牦牛也顶礼,但实际上,如果自相续中有了证悟或是一定境界,他会报答上师的这种恩德,倘若上师示现了无常,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他会顶礼上师的住处、住房,甚至上师的家畜等等。

[p253] 最近学院有一个堪布带着侍者在法王以前那个房子的对面建了一间房子,天天都顶礼。我那天问他的侍者:“你们天天在干什么?”他说:“堪布要求我们两个每天都到这里,向上师的房子顶礼。”因此,对自己有过法恩、令自己获得利益的上师,我们看见他的住处、弘法利生的地方,也会有一种非常大的恭敬心,并能够油然而生。海外有个上师曾说:“我天天晚上向父母顶礼。”我觉得很有道理。虽然他是一个出家人,但因为父母有养育之恩,是自己的恩田,所以对上师顶礼,对父母也应该顶礼。为了摧毁自相续中的傲慢,我们应该经常在这些对境面前顶礼!

[p254] 我这次的要求不高,希望你们每天早上起来在佛像或法本面前恭敬顶礼,晚上睡觉的时候也是磕三个头,此举最多只花一两分钟而已,但是在值得恭敬的对境面前顶礼,其功德确实不可思议。佛在经中说:我涅槃以后,供养顶礼四大圣地,与顶礼我没有任何差别。所以有机会我们要对四大圣地进行顶礼,包括我们上师以前弘法的地方、降生的地方、涅槃的地方,大家也值得顶礼。

[p255] 再过二十年,学院是什么状况谁也说不出来,但不管怎么样,就算什么都没有了,光有一个墙壁,或者变成了荒无人烟的一片空地,我们也应该顶礼。因为这里是养育我智慧身体的地方,是我智慧身体的来源,我的肉身依靠现在的父母获得,但我的智慧身体依靠上师们的加持和恩德才有,假如没有上师们广弘佛法,恐怕很多人到目前为止一直都是执迷不悟。如今我们虽不是大彻大悟的大成就者,但是对佛教已经有了一定的正见、一定的信心,在这么多的人当中、这么多的众生里面,这确实是非常难得的。佛经中也讲过:“佛法难闻,人身难得,以信心出家更难。”我们得人身不容易,纵然得到了人身,遇到佛法尤其是对佛法有正信而真正出家,这样的缘分更加来之不易,所以大家以后不管遇到自己的哪一位上师,皈依上师也好,获得法益的上师也好,始终都要有一种恭敬心,这个相当重要!

[p256] 〖关于这样作礼赞的必要,正如《赞佛功德经》中说:“于本师善逝,虽作微供养,亦趋人天乐,得无死圣果。”〗我们对佛陀作一点小小的供养,比如说供一盏灯、供一根香,表面上看来微不足道,好像没有什么,但实际上它的功德是相当大的,暂时可以获得人天安乐,最后能获得无上的圣果。〖作礼赞的目的就是为了成办暂时与究竟的安乐等。〗

第六节课

[p257] 《入菩萨行论》分论名与论义两个科判来宣讲,论名前面已经讲完了,论义分三个方面来讲。

[p258] 甲二(论义)分三:一、入造论之理;二、所入之自性;三、圆满结尾。

[p259] 乙一(入造论之理)分二:一、真实宣说;二、讲述宣说之必要关联。

[p260] 丙一(真实宣说)分三:一、礼赞句;二、立誓句;三、示现谦虚。

[p261] 昨天讲完了礼赞句,今天开始讲立誓句。

[p262] 什么叫做立誓句呢?就是作者为了造论不出任何违缘,善始善终、圆满结束,在这之前所立的一种誓言。一般来讲,不管是印度的高僧大德,或是藏传佛教的高僧大德,自古以来都有作立誓句的传统,原因一个是具有智慧的人中间不会退转,另一个是如果下了极大的决心,就不会出现其他的违缘,有两方面必要。

[p263] 丁二、立誓句:

[p264] 今当依教略宣说,趋入佛子律仪法。

[p265] 寂天论师在前面已顶礼了佛陀、佛法、佛子菩萨以及值得恭敬的所有对境,顶礼以后再做什么呢?依靠释迦牟尼佛为主的诸佛菩萨的经典、龙猛菩萨等印度高僧大德的论典,进行宣说。宣说什么?让无量众生趋入菩萨律仪的法门。“菩萨律仪”指严禁恶行戒、摄集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大乘佛子的学习对境就是这三种学处,它包括了大乘的全部戒律。怎样宣说的呢?依靠释迦牟尼佛和高僧大德们的经论而宣说。

[p266] 讲义中是这样的:〖所说的内容是什么呢?即是趋入佛子律仪的方法。〗《入菩萨行论》主要讲了什么?趋入大乘菩萨律仪的方法。很多人想学大乘佛法,但是不知道如何下手,若翻阅《大藏经》里的大量经典,现在末法时代的人精力不够、时间不够、智慧也不够,恐怕非常困难。那其他高僧大德有没有这样一个殊胜的论典呢?可以说非常稀少。所以,寂天菩萨为了我们后学者,摄集了所有大乘经论的教义,然后造了《入菩萨行论》。

[p267] 利根者一看到论名,就知道此论的内容是什么;中根者看到立誓句,也会明白整本书的内容;钝根者只有学完了整部论典,才会明白其中的意义。所以,我们如果是中根者,现在看到立誓句就会知道:这部论典讲了什么内容?一个人趋入大乘的时候,要怎么样学、怎么样做、最后获得什么样的果,基道果的所有问题全部清清楚楚。

[p268] 〖其中“佛子律仪”是指严禁恶行戒、摄集善法戒与饶益有情戒。〗这三个戒律包括了大乘的所有学处。“严禁恶行戒”指菩萨在任何时候身口意都不造恶业;“摄集善法戒”指身口意如何转为功德、善法;“饶益有情戒”指发了菩提心的人怎样真正利益众生。总而言之,不造恶业、唯造善业,造善业的方式是什么,以饶益有情的方式来利益众生,整部论典讲的就是这一点。

[p269] 当然,说起来非常简单,做起来却相当困难。如果一个人不造任何恶业,唯一行持善法,并且帮助众生,那他就是真正了不起的修行人。相反,如果一个人不具足这三条戒律,口头上说“我是大乘修行人”,实际上根本不具足大乘的法相,这个问题大家应该记住!

[p270] 〖行持这些戒的方法通过十品来宣说。〗本论从第一品到第十品,引用了大量的比喻、教证进行宣说。〖那么,这部论典是以什么方式造的呢?“依教”。〗也就是说,并不是寂天菩萨的个人臆造,也不是他选出一些词句编造的,而是依靠教典来造的。〖也就是说,依据经论中所说的意义来造的。〗

[p271] 这样一来,有些人会想:寂天菩萨那么了不起的大成就者,他号称印度“二大稀有”之一,为什么还要依靠经典呢?这就教诫我们后学者:造任何一个论典、给别人讲经说法,或者自己著书辩论,千万不能离开佛陀的教义,如果离开的话,仅凭自己的想象胡言乱语造成文字,实际上对众生的利益不大。不要说我们凡夫人,就算寂天菩萨和 月称论师,他们也是分别依靠佛陀的圣教、龙猛菩萨的论典来进行宣说的。

[p272] 现在社会上流行很多法本,这些有没有引用真正的佛语作教证呢?很少!所以,大家以后自己学习论典,或者造任何书籍,必须要有一定的依据――佛教的依据,因为我们毕竟是佛教徒,佛教徒写书不应该用儒教说什么、基督教说什么、非宗教又说什么,这样没有太大的必要。当然,有时候引用一些世间典故、谚语也没什么不可以的,但你最究竟的观点,比如说中观的究竟思想,若以其他宗教的观点或世间古籍来作教证,恐怕是不合理的。在这个问题上,大家应该值得注意!

[p273] 〖若有人想:如果是经论中所说的内容在这里讲述,那就没有必要了吧。〗有些人想:既然《入菩萨行论》是依靠经典和论典而造的,那我们直接学释迦牟尼佛的经典、龙猛菩萨等的论典就可以了,又何必多此一举造论呢?没有任何必要吧。

[p274] 回答是什么?〖实际上,这部论典是将经论中杂乱无章的内容理顺成井井有条,零零散散的内容汇集一处,并将许多典籍的内容概括起来进行阐述。〗造论典非常有必要,因为佛经是针对不同众生宣讲的,里面有很多道理不一定合在一起,这一章的法要和那一章的法要,分别针对了不同根基的众生,所以佛经的内容不一定有次第。

[p275] 正因为没有次第,论典分四种,第一种就叫做“次第论”,即将佛经中次第不明显的法要依道次第而进行宣说,比如《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第二种叫“解隐论”,依靠这些论典而解开佛经隐含的密意,包括所有的注解。第三种叫“实修论”,指引导实际修持的论典。最后一种叫“汇集论”,将所有的法要汇集一起,如寂天论师的《学集论》就是将一百多个教证合在一起的。

[p276] 论典一般来讲有四种,那么,《入菩萨行论》属于什么样的论呢?它既是汇集论,也是次第论,还是“解隐论”(比如《解深密经释》、《中观六论》就是解释佛陀《般若经》的论典)和“实修论”(如《亲友书》)。所以撰著本论有没有必要呢?很有必要。为什么呢?因为佛在经里讲得那么广,我们末法众生的寿命有限、智慧有限,在这么短的人生中,根本没有精力将浩如烟海的佛经一一翻阅。古代人没有很多杂乱的事情,将所有佛经全部翻阅的也是少之又少,何况说我们现代人了,琐事特别多、思想也杂乱,在这种情况下,几乎不可能有闻思所有大乘经典的机会。为了让后学者只学一个论典就全部通达大乘的教义,寂天菩萨将大乘经论的所有精华汇集于一处,而撰写了这部《入菩萨行论》。

[p277] 〖由此可见,并没有你们说的过失。〗有些人认为如果经论中有,造《入菩萨行论》就没有任何必要了。这种过失实际是不存在的,造这部论不仅没有过失,而且有相当的必要!我们藏传佛教中,各个寺院为什么必须要学《入菩萨行论》?就是因为它是总结整个大乘的一部教言书,学习了它并深入研究,大乘佛法的教义基本上就能完全明白了。

[p278] 〖这般宣说立誓句的必要,所有正士均不会舍弃所立下的誓愿,这样立誓就是为了使造论善始善终。〗为什么要造立誓句?因为任何具有卓越智慧的人,一般不会轻易舍弃自己的誓言。一个有智慧的人不容易答应一件事情,也不会承诺很多很多,但只要他承诺了,永远也是不会改变的。原来我们学《二规教言论》时,在坚定誓言方面有非常殊胜的教言,龙猛菩萨造的《智树论》中也说:智者一般不承诺很多,一旦承诺以后,就像石头上刻文字一样,宁死也不会轻易舍弃。所以,具有智慧的人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什么样的违缘,所立下的誓言绝不会放弃。

[p279] 我们以后做任何一件事情,首先不能够轻易答应,这一点很重要!否则,别人今天说这个我答应,明天说那个我也答应,这样一来,自己做任何事情就会没什么头绪。相反,你详详细细观察以后,一旦答应下来,就不能随意改变。做什么事情,坚定誓言是相当重要的,尤其这次学习《入菩萨行论》,假如出现违缘,包括我的身体、寿命在内,那谁也没办法;但如果没什么违缘,大家最好不要轻易舍弃誓言,无论你住在学院还是外面,遇到这个法不容易,遇到以后,一定要给自己立下一个特别坚定的誓言。

[p280] 昨前天,我听北京的个别居士说:“这次学习《入菩萨行论》,虽然我们很忙,也有一些困难和违缘,但不管怎么样,我们发誓:无论传讲多少年,这个法一定会善始善终、圆满听完!”可见,他们对法确实有一种希求渴望之心。今天我还通过不同途径,听到有些道友说自己听这部论绝不会虎头蛇尾,一定会听圆满的。大家能有这样的誓言,我觉得非常好。人的心态,龙猛菩萨在《亲友书》中说有三种:一种特别容易改变,就像水上的花纹;一种比较稳固,就像土粉里画文字;还有一种特别稳固,就像石头上刻文字。所以,我们学习佛法的誓言一定要坚定,就像刻在石头上的文字一样,在这个过程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违缘,再怎么样这个誓言也不能放弃,如果你的誓言没有放弃,它就会起主导作用,以后你也不会放弃自己的修行。否则,最初没有观察好,只是人云亦云,听别人说《入菩萨行论》很好,自己就去听一听,但听的过程中没什么感觉,很快就退心了,这种情况是不好的。要知道,学习佛法并不是像打针一样,马上就有一种感觉,我们读世间学校想得大学文凭,听一两堂课也不能马上就圆满自己的智慧,更不用说甚深的佛法了。可惜的是,现在很多人根本不懂这个道理。

[p281] 《般若八千颂释》中说:“具有智慧的人,对于利益众生的事,哪怕遇到生命危险也不会舍弃。”所以,我们学习《入菩萨行论》,应该以利益众生的心态来学习。当然,这次听受的大多数人,可能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不管你在外面报名,还是在座的有些人,这次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大家也应该反观自己想一想。是自己得一点智慧、懂一些佛法?还是为了即生健康、发财,来世转生为转轮王、天界,或者不堕恶趣?如果以这样的目的来听受,这种发心不是很好。还有些人,什么想法都没有,别人说这个《入菩萨行论》很殊胜,自己就去听,这种心态也不太好。如果我们这次听法,目的是懂得大乘佛法以后,尽量地帮助有缘众生、饶益众生,若有这种心态,那就是听受《入行论》人员当中最好的了。这一点,希望你们不管处于什么环境,自己也要观察一下:我这次听这个法,是什么目的?有什么样的动机?

[p282] 今天是我们立下誓言的日子,在第一品还没有开讲之前,大家应该想一想,如果不管怎么样,也要尽心尽力把这部论典学完的话,你就继续听下去;如果觉得有点困难,每天也没有开天眼,听法又不能发财、升官,光是发菩提心利益众生,有什么好听的,那你不听也可以。下节课就开讲第一品了,在此之前你如果不能发下这种誓言,暂时放下也可以。但总的来讲,我希望大家对善法方面的誓言永远不要舍弃,这是我们一生中最关键的问题。而对于造恶业方面的一些誓言,虽然以前承诺过,但现在可以慢慢放下来。比如说,以前你承诺要做的坏事,现在看来对众生不利、对自己也不利,若认为“这是发了誓言的,应该做完吧”,没有必要这样!按照龙猛菩萨的观点,对善法方面的誓言不能轻易放弃,对造恶业方面的誓言应尽量舍弃,这个差别一定要分清楚!

[p283] 前面也讲了,造立誓句的目的是为了造论善始善终,但那波瓦等有些论师认为:寂天菩萨是大成就者,造论不用担忧出现违缘,希望造论善始善终是多余,不应该是这个目的;另一方面,他也是个大智者,大智者造论肯定善始善终,这一点毋庸置疑,只不过在后人面前显现立誓后不能随便改变而已,实际上,从他自身的角度而言,根本不需要立誓言来策励自己。有些印度论师是这样评价的,这一点,你们可作为参考。

[p284] 丁三、示现谦虚:

[p285] 此论未宣昔所无,诗韵吾亦不善巧,

[p286] 是故未敢言利他,为修自心撰此论。

[p287] 《入菩萨行论》宣讲的道理,是前所未有的、还是以前就存在的呢?寂天菩萨很谦虚地说:从意义上讲,这些内容并非前所未有;从词句上讲,我对诗学、声律学也不精通,鉴于这两种原因,我不敢说造论的动机是为了利益他众。这是非常谦虚的语言!像他那样的大成就者、真正的菩萨,没有利他的动机是不可能的,只不过是为了在众生面前示现谦虚,才说自己没有利益众生的发心。

[p288] “既然没有利益众生的心,文词不好、内容也没什么,为什么还要造这部论呢?”为了修持自己的心,熟练菩提心,才撰写了这部《入菩萨行论》。

[p289] 有些论师认为“此论未宣昔所无”,与寂天菩萨的稀有传记有一定的关系(第三种稀有传记):当时寂铠到了世界上最大的那烂陀寺,那里有五百位班智达,他们的顶饰是胜天论师,寂铠在胜天论师面前听受了很多佛法而且出家,法名为寂天(有些传记中说是在文殊菩萨面前,听受了许多显密教言)。他默默修持,依靠很多经论的内容造了《学集论》和《经集论》,但在外人面前,他每天除了饮食、睡觉、步行以外,什么事情都不做,故被称为“三想者”――想吃、想走、想睡觉。很多大管家认为这种人享用僧众财产是不合理的,不闻思修行,天天吃得饱饱的,住在自己的屋子里,于是想要开除他。但苦于寂天没有破戒,找不到开除的理由,后来他们想了一个办法:让每个人背诵经典,寂天肯定不会,到时候以这个理由开除。

[p290] 要求轮流诵经的时候,寂天首先不肯参加,管家们就请胜天上师出面,后来胜天一说,寂天也就答应了。当时有人想:寂天各方面行为还是有点稀有,也许他非常了不起,我们不能羞辱他!但有些人认为:在僧众面前应该给他点颜色看看,否则,每个人都像他一样不听话,以后的僧团怎么管理。于是他们商量,在寺院外面的大厅里陈设了一个妙高法座,故意没设上法座的阶梯,希望他当众出丑。

[p291] 在诵经的那天(大概是神变月),所有的人全部集中在这个法座下面,寂天菩萨显现神通,不知不觉就坐在了法座上,他问大家:“你们想听以前人们共称的经典,还是前所未有的经典?”下面很多人想捉弄他,就要求背诵前所未有的经典(所以他在诵经时说“此论未宣昔所无”,也是一种谦虚的表现。)他从《入菩萨行论》的开头“善逝法身佛子伴”一直诵下去,诵的时候,虚空和法座周围呈现各种瑞相,虚空中出现了文殊菩萨,皆为众人亲眼所见。当诵到《智慧品》“若实无实法,悉不住心前,彼时无余相,无缘最寂灭”时,寂天菩萨逐渐腾空,空中不断传来朗朗的诵经声,《回向品》全部诵完以后,人也不见了。看到这种景象,有些人特别后悔(所以,什么都不做的人,纵然不听课、不参加任何事情,我们也不能轻视,因为其中可能有内在证悟境界很高的人),有些人生起了极大的信心,一直祈祷,有些以稀有的眼光来看待此事。

[p292] 《入菩萨行论》诵完后,当时很多大班智达、大智者们具有不忘陀罗尼,他们把寂天论师诵的《入菩萨行论》记在心里,克什米尔的班智达记了一千多个颂词,印度东部的班智达记了七百多个颂词,印度中部的班智达记了一千个颂词(历史中有些数目不相同),为此他们之间出现了一些争执。后来听说寂天论师在印度南方的吉祥功德塔附近,他们就派一些班智达和管家去请寂天菩萨回那烂陀寺当管家,开玩笑!没说当管家,只是祈求他回到那烂陀寺,但被寂天菩萨婉言谢绝。他们问《入菩萨行论》到底以哪一个为准,寂天论师说以印度中部班智达所记的一千个颂词为准。他们又问:“如果你不回那烂陀寺,《入菩萨行论》里面有很多内容不好懂怎么办?”“不懂的话,在我住房墙壁的缝隙里有《学集论》和《经集论》,想知道广一点,就参考《学集论》,想知道略一点,就参考《入菩萨行论》的总义――《经集论》。”

[p293] 所以,现在我们学的这部《入菩萨行论》,就是印度中部的班智达以陀罗尼记下来的。当然,这种陀罗尼不像有些人的录音机,按一下不行,又按一下就坏了,不但学不到大乘菩提心,反而生起嗔恨心,恨录音机(众笑)。印度班智达的记忆是相当好的,当年释迦牟尼佛的三藏结集也是这样依靠陀罗尼而造成文字的。

[p294] 循此修习善法故,吾信亦得暂增长,

[p295] 善缘等我诸学人,若得见此容获益。

[p296] 如果遵照这部论典的次第修习善法,我相信自己对佛法三宝的信心会暂时得以增长,与我具有同等善缘的人,以后如果见到此论,也可能会有一定的帮助。

[p297] 〖以前佛经等之中未曾出现过的任何内容在此论中一概没有宣说,〗本论只是将佛经中已有的内容汇集在一处而已,〖前所未有的词藻、诗歌韵律我寂天也并不精通。〗这是一种非常谦虚的说法,我们知道,《入菩萨行论》有很多精彩的比喻,很多道理也讲得非常清楚,不善巧词藻学是不可能的。之所以这样讲,也是告诉我们:真正的佛学不一定需要华丽的词语来修饰。

[p298] 虽然历史上很多大德特别精通诗歌韵律,在此方面也有不少典籍,如印度马鸣论师的《三十四本师传》,善自在国王的《如意藤树》,藏传佛教华智仁波切的《莲苑歌舞》,汉传佛教憨山大师、莲池大师留下来的优美词句。但我们学习佛法,尤其是有关教言方面,应该像《时轮金刚》中所说的,以浅显易懂的文字宣说比较好。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写诗的时候,经常会念给老年人听,看他们能不能听得懂,以这个为标准而写的诗脍炙人口。所以,造论不一定非要文笔特别好,虽然文采是很重要,但对于真正的教言来说,不一定非常需要。这一点,应该要掌握分寸。

[p299] 〖鉴于这两种原因,我不是为了利益他众而造此论的。〗寂天菩萨谦虚地说:本论内容上没什么前所未有的,词句上也没什么华丽词藻,所以不敢说是为利益众生而造的。〖那么是为什么呢?是为了自相续串习菩提心我才撰写这部论典的。〗是为了自己修行、自己串习才造的。布顿大师曾说:“在印度梵语中,串习和修行是一个意思,所谓的修行,就是把闻思的道理一直在心相续中串习。”印度的法友论师也说:“我们的相续跟佛法不断相应、不断串习,才叫做修行。”所以,早上修菩提心也好,平时修信心、观释迦牟尼佛也好,相续中不要有其他的杂念,心里面一直想“我要利益众生”,或者“一切众生皆当过我的父母,别人怎么害我,都要修忍辱”,这种接连不断的心态就叫做修行。

[p300] 可见,寂天菩萨造这部论是不是一种修行呢?是修行!昨天我也讲了,修行有两种,一是观察修,一是安住修,我们每天听课、辅导就是一种观察修。有些人讲:“我现在不想听课,只想一心一意地专注修行。”这种说法简直孤陋寡闻,连修行的基本含义你都没有搞懂。要知道,修行不一定非要闭着眼睛坐毗卢七法,从安住修的角度,这样修也可以,但从观察修的角度来讲,我们的心每天都跟所说的法相应,这就是一种修行!

[p301] 不管在哪个场合,我们都可以修行。即便是平时坐车,也可以用耳机听上师的课,表面上你在来来往往的人流中,实际上这也是一种修行。相反,如果你的心没有专注,纵然天天在黑洞或屋子里闭关,但一直胡思乱想,这是不是修行呢?肯定不是。比方说,一个人对佛法有很大的信心,虽然他很忙,但仍然边走路边听佛法,这就是一种修行;另一个人将门窗全部紧闭,在家里金刚跏趺坐,但心中一直打妄想“这个人欠我多少钱”、“以前有一个仇人,我有机会要找他算账,跟他打架……”,边打坐边这样想,是不是修行呢?肯定不是。所以,修行从表面上看不出来,自己应该知道修了没有。

[p302] 这部《入菩萨行论》,寂天论师在造的时候实际也是一种修行,这个问题一定要明白。

[p303] 〖倘若如此,那自己了知就可以了,造论有什么必要呢?为了修习菩提心善法,根据自己平时所理解的不同而在论典中陈述,暂时也能使自己的信心越来越增上〗有人想:那你自己修就可以了,根本不用造论典。不,还是有必要的!因为依靠《入菩萨行论》的次第修行,暂时会增长我(寂天菩萨)的信心,究竟来讲,本论肯定对众生有利。〖善天尊者与普明尊者说:所谓的“暂”字说明有观待他利的意思。〗若依照《入菩萨行论》来修持,自己的心会相应善法,暂时我的信心越来越增长,究竟的目的是什么?肯定对众生有利。所以,寂天论师一方面非常谦虚,另一方面也自然而然地说出了他以后怎样利益众生,体现了一种对自我的信心。

[p304] 〖为什么这样说呢?万一与我具有同缘分即相同种性百般寻求菩萨行、心术正直的其他诸位学人见到这些内容,也许会有增长菩提心等利益。〗

[p305] “假使有人与我一样……”,上师如意宝以前说,真正和寂天菩萨一样,那是什么境界呢?正如《智慧品》中所说“以虚空的正见来摄持所有众生”,因此与他一模一样是相当困难的。

[p306] 所以,这是一种谦虚的语气,意思是说,假使有人与我同等、对菩提心很有信心、心术非常正直,他看到本论之后,可能对众生会有一定的利益。不像现在有些人,“你们看了这部论典,百分之百有好处,没有任何副作用。我讲的是最好的,写的也是最好的……”,全部用这种方式打广告。而寂天菩萨不是这样,他只是说“也许”有增长菩提心等利益。

[p307] 〖这样的谦虚之词能使大家了解作者无有我慢,〗作者之所以如此谦虚,就是为了摧毁世人的我慢,虽然他的智慧、境界等各方面非常了不起,但在众生面前并没有如是显露。因为我们学习佛法有两大障碍,其中一个就是我慢。我慢的山坡上留不住功德的水,相续中如果蔓延我慢,从此以后,就看不到别人的功德,对自己的学问也会有满足之感。

[p308] 有些人觉得《入菩萨行论》没有什么不懂的,跟别人不愿意研讨,也不愿意参加辅导,这样学完了以后,自认为很了不起,是博士生、研究生,但真正不会有太大的利益。昨天我看了你们的报名,相当一部分人有一定的文凭,但我不是特别惊讶,为什么呢?世间上虽然你在某个学业、某个课程、某个专业方面很出色,具有一定的研究,但大乘佛教方面,你可能只是个初学者,如果自以为是,不愿意和别人交流,那么学下来也没有多大的利益。

[p309] 话又说回来,有些人也不能太脆弱了,学佛有两种障碍,一是我慢,另一种就是过于脆弱,自己看不起自己,也叫做自轻凌懒惰,“我不能学,学了以后可能不懂吧”,这种心态也是不合理的。

[p310] 所以,如果你很傲慢,那看看你《入菩萨行论》背得怎么样?假如《入菩萨行论》的颂词全部背完,也背得挺不错,再把五部大论的颂词全部背完、《入菩萨行论》的讲义全部背完,若能这样,那傲慢也值得,你确实很了不起。不然的话,光是文字上会读,凡是认得字的人都会,我不认为你已经学懂了。

[p311] 我们这里有些道友,在我面前听《入菩萨行论》已经几遍了,在其他法师面前也听过几遍了,合起来可能有六、七次,尽管如此,他们还愿意在别的道友面前学习,不耻下问。所以,你们不要不懂装懂,认为自己很了不起,实际上连最基本的知识也说不出来,若以世间学问为傲慢的资本,这是学佛的一大障碍。打个比方,如果有人是个小学生,他自认为没有能力,所以一直认认真真地背颂词、学习里面的内容,而有人是个博士生,他认为自己肯定懂《入菩萨行论》,所以得过且过,看完就算,这样过了一百天后,到底谁的境界高?我认为没有傲慢心的小学生水平高一点,相不相信你们自己看吧。

[p312] 过于傲慢不合理,过于谦虚也不合理。有些人实在太谦虚了,明明自己的水平不错,但如果让他们辅导,“我不能辅导,我不行”,好像没有一点勇气,这种谦虚实际上也是修道的障碍。

[p313] 不仅是佛教,世间中太谦虚的话,别人也是不认可的。尤其是西方国家,对于中国人的谦虚,他们始终不习惯。以前上师去西方国家时,经常要求我们尽量跟他们的心态相应,但他们的有些心态确实跟我们的不同,比如说,他帮我做一件事情,我说“非常感谢,你特别辛苦啦”,一般的回答应该是“不客气、不客气”、“没有什么、没有什么”,但他们不是,他们认为这样做是值得的。我们平时请客也好,说话也好,不同地方有不同的习俗,如果过于谦虚,有时候会适得其反。所以,在弘扬佛法,甚至对待世间人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做到不卑不亢――不能太自卑,也不能太傲慢。

[p314] 太过谦虚的反作用,用一个世间的例子来说明:两百多年前的军事家李鸿章,有一次在国外的宾馆招待一些外交官员,席间他客气地说:“今天因为时间的关系,对大家招待不周,简单准备了粗茶淡饭,望大家谅解。”因为他当时比较出名,这句话后来就登了报,第二天宾馆老板来找李鸿章打官司,他说:“你们中国人自己骂自己是可以的,但为什么说我做的是粗茶淡饭?(众笑)”

[p315] 无独有偶,前几年北京有一个金教授,跟几个明星和一些重要人物到俄罗斯。其中有个明星长得比较好看,打扮得也非常得体,国外有个人说:“小姐,你长得非常漂亮,衣饰也很有品味。”这个明星谦虚道:“多谢你的夸奖,我不漂亮,也不会打扮。”那个人听后特别不高兴,他对金教授说:“这个明星很奇怪,难道我没有鉴别能力、没有欣赏品位吗?”

[p316] 所以,到了西方国家,别人夸奖你穿得好看,你一定要说“好看好看,这衣服是很不错的”,如果回答“我是瞎穿的,穿得非常不好”,对方马上就不高兴,为什么呢?因为他认为我评价你是有一定的智慧,有这个能力,并不是随便判断的,如果你否定了的话,难道我连欣赏衣服的能力都没有吗?所以,各个地方的习惯传统都不相同。

[p317] 寂天论师说“我没有利益众生的心”,可能是印度人的一种传统吧,按照藏地传统,一个上师说自己没有利益众生的心、讲得非常不好,大家就会觉得他特别谦虚,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上师如意宝以前常在课堂上谦虚地说:“我不是列绕朗巴的转世,我没有弘法利生的能力……”如果在西方国家,你说没有能力利益众生、没有能力讲课,他们马上对你说:“没有资格的话就下来,不要上去讲了。”所以每个地方的传统是不相同的,我们今后在弘法利生的过程中,既要观察环境,也要观察人们的心态,因为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文化背景有不同的感想,我们的话不仅要能触动自己,对他们也要有一定的影响。

[p318] 所以,讲经说法、弘法利生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一个度,不能过于谦虚,也不能过于傲慢。平时大家辅导、参加讲考,不能太脆弱了,但也不能太傲慢,如果觉得自己三藏十二部全部精通,但真正问的时候,一句话都说不出来,这样也不太好。〖也表明如果出现过失,则请求宽恕之义。〗

[p319] 丙二(讲述宣说之必要关联)分三:一、各自之本体;二、宣说之必要;三、如何宣说。

[p320] 丁一、各自之本体:

[p321] 〖此论的所说内容即以“趋入菩萨律仪法”这一句颂词为代表完整无缺的大乘之种性、〗“种性”是指基道果里面的基,〖道、果,当然主要是菩萨的所有学处。这些所说内容依靠此论而通达为必要;〗造论的内容是什么?就是前面所讲的三种学处。造论的必要是什么?依靠学习这部论典,通达菩萨的所有学处。〖通达依赖于论典是关联,〗若要通达这部论典,必须依靠本论的文字、内容,还有自己的串习和闻思,这些互相之间都是有关联的。 〖实修所通达的意义从而获得果位是必要之必要。〗“必要”是目的之意,“必要之必要”是指最究竟的目的。最究竟的目的是什么?通过学习《入菩萨行论》,完全通达了其中密意,最终获得大乘的胜果。

[p322] 丁二、宣说之必要:

[p323] 〖诸位智者通过了知论典具有必要等从而才会深入修学。〗知道“必要”以后,有智慧的人才会深入学习。就像这次的有些人,因为以前看过了《入菩萨行论》的有些内容,所以才会纷纷报名参加,这就是有智慧人的一种选择。

[p324] 丁三、如何宣说:

[p325] 〖那波瓦尊者的《入行论释难》中说:“这部论的必要等实际上通过论名就已经指明了。”〗造论的必要等,可以通过《入菩萨行论》这一论名来了知。〖阿阇黎善天说:“趋入佛子律仪法”是所说,为利益自他是必要,论典与必要是方便与方便生的关系,即是关联。〗

播放列表 点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