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慧灯之光十二

目录

15 人生十二项必不可少

第十五,必不可少之十二法

一、最初,有一颗深深畏惧生死的坚固信心必不可少

信心有两种:迷信与智信。

民间信仰与有些宗教,特别是一些原始宗教,其信徒的信心往往是在畏惧中产生的。很多无神论者在解释信仰的时候会说:在人类历史的演变过程中,当人们的知识与能力还非常有限,思想文化的发展还比较原始荒蛮的时候,因为无法征服或了解自然,必然会害怕自然灾害等各种自然现象。出于无奈,就会对鬼神等超自然的神秘力量产生一种莫名的信心,以为神灵可以帮助自己战胜恐惧、解决问题,所以会对祭拜鬼神等仪式乐此不疲。这一类的信仰,都属于迷信。

因为对生死的畏惧,而希望能了解生死的来源与解决方法,这是人与其他动物不一样的特征。正是佛陀,发现了生死的来源就是执著,执著的原动力就是无明。断除无明的方法,不是烧香拜佛,而是智慧。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的整个过程,可以归纳为四圣谛。以智慧发现佛陀所讲的四圣谛的道理,相信佛陀能够给自己指一条从生死轮回中解脱的道路,这种稳固的信任,就是智信。

在全世界的人口当中,没有信仰的人只占很少一部分,但因为信仰不同,产生的作用也各异。佛教徒的信心,应该来自于害怕生死,而不是来自于希求升官发财、健康长寿等世间目的。

如果没有智信,则即使权倾一时、富可敌国、声名卓著,为所有人所倾慕,自己仍然会感觉活得非常无聊且没有意义,没有丝毫动力,因为根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反之,一旦有了信心,就会在无形之中产生一种巨大的力量。

佛教认为,一地菩萨因为亲身经历或体会到诸法本性、法界或者空性,所以永远都不会退失。而凡夫,尤其是我们这种刚刚学佛,尚位于资粮道之凡夫的信心十分不可靠,甚至有可能从根本上发生动摇。信仰是不可缺少的,没有信仰,就没有动力。即使先天不够聪慧,可信心却非常稳固的人,也很容易解脱。目前我们稳固信仰的唯一方法,就是闻思。假如有了信心,即使遇到生老病死等困难、坎坷与挫折,也能通过各种修心的方法来化解恐惧与焦虑。

二、有一位指引解脱道的殊胜上师必不可少

就像学生在学校读书的时候,不能没有老师或导师,老师和导师的素质和优秀程度对学生的成长尤为重要。学佛如果没有善知识,也会深陷迷茫、无从入门。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开始将寻求的目光,转向对精神支柱的归依。现在学佛的人当中,不乏睿智者与虔诚者,却因善知识的匮乏,而被卡在了佛教的门槛上,迟迟不得其门而入。

无论是禅宗、密宗、净土宗,不管是藏传、汉传、南传,修学任何法门,首先必须寻找善知识。

三、相续中有能知义取受的智慧必不可少

即使内心无比虔诚,却根本不能理解佛教教义,只能停留在念佛、烧香、拜佛的层面,不能深入佛法殿堂一窥堂奥,就是智慧欠缺的表现。

如何培养智慧?《俱舍论》中讲,智慧有两种:一种是先天的智慧,也即因前世习气而带来的智慧,医学将其归结为基因的差异;第二种是后天学习修行得来的,也即因闻思修而培养的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暂时到究竟的智慧。这种智慧,是学佛不能缺少的智慧。

全世界的宗教很多,其中有些宗教不需要太多的智慧,只需相信即可。如果用智慧去观察,反而有可能发现该宗教教义经不起观察的缺陷。但佛法却与之相反,始终都在强调智慧。如果没有智慧,根本无法修学佛法,更不可能证悟。虽然先天的智慧无法改变,但后天的智慧却可以通过闻思而拥有。

四、具有铠甲精进与勇猛精进必不可少

所谓精进,就是具备立誓和勇气地努力用功修行。

其中包含了两个条件:(一)铠甲精进,即具备立誓。如果不立誓,有些习气、陋习就无法戒除。通过立誓来强制性地约束自己,也是一种动力。(二)勇猛精进,即具备勇气。如果没有勇气,很多人根本无法面对成佛路上的遥远崎岖与种种艰辛。哪怕是一个简单的修五加行,也需要发誓与勇气,否则就会让所谓的学佛,成为不顺利时的临时抱佛脚。这还不是真正的学佛,不能解决生老病死的大问题,只是比不学好一点而已。

尤其对初学者来说,这两点极其重要。我们目前的修行,尚处于最脆弱的阶段。在面临家庭、同事、同学等其他人的不理解、不支持乃至歧视时,会感到压力重重。如果没有立誓和勇气,我们的信仰、见解与修行都有可能遭受重创,甚至会被彻底摧毁。所以,初学者需要立誓与勇气。

当学到一定程度,能清楚地知道修行的利益与不修行的过失之后,也许就可以不再需要这样的立誓与勇气了。

佛教徒应该知道最需要的是什么,在追求解脱的路上,必须学会放下和牺牲。吃喝玩乐、攀比虚荣等不能再成为生活的重心。要珍惜难得的暇满人身,要珍惜闻思修行的机会。如果今生没有修出什么结果,何时再有机会修行谁都说不清楚。我们目前所有的信心、见解、修行会不会发生动摇,也很难掌控。趁着现在有动力,一定要趁热打铁。当修行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不会受到太多外来的干扰和影响,即便有违缘,也可以遣除。

当然,我们也不能走极端,从此以后放弃工作、放弃家庭等。这种比较过激的行为或许是个别人的选择,但绝大多数人却不能效仿。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去做,同时也要努力修行。

现在很多人的工作压力很大,每个人的心情都很郁闷。整天都被各种情绪所缠绕,被各种压力所逼迫,身心都疲惫不堪。一天累到晚,回到家里已经没有力气修行。但还是要想办法,晚上没有力气修行,就早上起来修,或在周末修。节假日的时候,佛教徒也可以去旅游,但也该适当地安排一些时间闭关。如果心情不好,去哪里都是不愉快,反正每个城市都大同小异。

佛教徒的旅游,应该是一种内在的、精神上的旅游。在精神的旅途中,我们有可能发现任何外在旅游根本不可能发现的奇妙景象与经历。

五、不厌足修行三学与积累二资粮必不可少

要不知餍足地修持戒定慧,积累福慧二资粮。

凡夫往往是这样,稍稍学了一点、修了一点,就浅尝辄止、停滞不前了。我们对名利不懂得知足,总是贪得无厌。但在戒定慧与福慧二资粮的修积上,却反而得少为足。比如,受了两条居士戒,打了几天禅七,懂一点点佛教教理,修了一遍五加行,就觉得自己很不错、很了不起,从此心满意足,再也不修了。这些知足,都是修行的阻碍,都是不应该有的。

在物质与世间八法上少欲知足,是非常好的。但在戒定慧三学与福慧二资粮上面,却不能知足,要不间断地精进努力,直到成佛为止。

六、证悟所知实相的见解必不可少

一切事物的本质,也就是空性。证悟一切事物的本质,也即证悟空性的见解。

出离心、菩提心与证悟空性的见解,本来都是不可缺少的。但如果缺少了证悟空性的见解,则即使有了出离心、菩提心、戒定慧与福慧二资粮,这一切也将成为轮回之因,最终依然不能解脱。让我们真正获得解脱的主要力量,是证悟空性。

出离心和菩提心,相当于航标,可以给我们制定出前行的方向——走世间道还是出世间道,走小乘道还是大乘道。但最后真正解决问题的,不是出离心和菩提心,而是证悟空性的见解。

证悟空性的方法,是首先修好前行,在确保质量的情况下数量越多越好,至少必须修一遍。前行修完以后,有很多选择,大圆满也有很多种修法,各自的引导方法都是不一样的。

简单地说,五加行修完以后,可以修密法的禅定。禅定修了一段时间以后,就修空性。从大圆满的角度来讲,修空性也是一种前行,但不是外前行和内前行,而是一种特殊的前行。修了空性以后,再修大圆满的光明,也即禅宗讲的明心见性。这样一步步走上去,哪怕是在家人,也完全有可能证悟。在证悟以后,还要继续保任,令其成长。

在证悟大圆满以后,只需稍稍修一段时间,就能非常容易地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焦虑、恐惧、悲伤等精神上的痛苦。

经过努力,每个人都有证悟空性的机会。但空性修法必须讲究次第,没有办法开后门,开了也没有用。证悟空性只有一条正规的渠道,如果行不通,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如果要证悟,就一定要修五加行。

七、心专注何处都能安住的修行必不可少

此处所指的修行,是指无论心在任何目标上,都能够安住。当禅定修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能达到这样的境界。

比如,只要想修出离心,就能在出离心上安住,一直都不离开这个对境,一上午、一下午或者是一整天都不走神,不生起其他杂念,一直都可以专注在此对境上。

对根机比较好的人来说,每天比较用功地修八个小时禅定,坚持半年左右,基本上可以达到这种水平,有些人可能还不需要半年。

寂止的禅定修出来以后,我们的内心会变得比较自在,不会受太多外在的干扰和动摇,可以在任何一个对境或目标上长期保持专注。所以,禅定的修法不能省略。离开了寂止的禅定,无论修空性,还是修密宗的生起次第、圆满次第都很难。寂止是所有修法的基础。

但我们现在的情况,是只能专注三五分钟,然后就不知不觉地走神,过了很久都没有发现,即使发现了,也不采取措施控制,让它继续猖狂下去,只是白白地浪费时间。很多人因此而断定自己业障深重,或者法缘浅薄,修了也不会有结果,最后干脆放弃修行,这都是缺乏思想准备的表现。

我们的心从来没有受过任何训练,所以非常野蛮,出现这些状况,都是很正常的。我们要学会训练自己的心,让它安静下来。当有了思想准备,就能有备无患,通过训练,让心力逐渐提升,并最终突破这一关卡。如果畏难而逃、轻言放弃,就只能长久沉溺轮回,再没有其他的解脱方法了。要想解脱,唯一的方法,就是调伏自心。

八、一切所作转为道用的行为必不可少

无论是幸福快乐、春风得意的时候,还是失败低落、恐惧痛苦的时候;无论是走上坡路的时候,还是走下坡路的时候;无论是人生的高点,还是人生的低谷,在面临一切境遇时,所有的事情都能转为道用的行为,是必不可少的。《慧灯之光》中的《如何面对痛苦与幸福》《痛苦,其实只是纸老虎》《如何将病苦转为道用》等文章,都在讲苦乐转为道用的方法。

比如,在面对痛苦的时候,可以修自他相换,这是精神上的痛苦转为道用。如果一群人快要饿死了,却只有一点点食物,大家不够分,就可以让出自己的那一份给大家,这是行为上的痛苦转为道用。但前提是必须要有一定的修行,否则只能说说而已,即使做了,也只是做给别人看看而已,不是真诚自然地流露。目前我们的当务之急,就是加强训练。当训练好了以后,在面对人生起伏的时候,就能达到任庭前花开花谢,宠辱不惊、云淡风轻的境界。

如果能利用这些方法,则无论一生遇到什么样的境况,都不但不会阻碍修行,反而会成为修行的助缘,这样修行怎能不进步?

若缺乏这样的修行与训练,一定要在舒适的环境、幸福的生活、美好的心情中修行,否则就怨天尤人、心怀不满,又怎能获得解脱?我们必须突破这些障碍,到达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境地。

九、断除魔障违缘与歧途的教言必不可少

现实生活中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各种阻碍,叫做违缘。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阻碍,叫做魔障。比如,在用功修行的时候,忽然生病了,发生很多不顺利的事情,或者心情不好,产生很多恶念等,这些都是违缘、魔障。因为错误观念,而导致修行走错、走偏、走火入魔等问题,就是误区与歧途。能遣除这一切障碍的窍诀,是不可缺少的。窍诀的来源,是佛经以及善知识的教导与口诀。

修行人不可能一辈子都顺顺利利。在修行过程中,一定会出现很多阻碍和压力。如果没有这些窍诀,我们的修行就有可能中断、放弃或退失。如果在误入歧途时没有窍诀,不知纠正,就会越走越远,越陷越深。

窍诀应该是什么样的呢?从大圆满的角度来讲,解决前面两个问题的窍诀,是上师瑜伽。对上师三宝,对大圆满法有强烈信心的人,在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一修上师瑜伽,一祈祷上师,就能消除、化解所有的违缘障碍。

十、教言不停留于词句的实修必不可少

修行要现学现用、活学活用。当天学的当天修、当天用。比如,听了很多空性修法与见地,却一辈子都不修,仅仅让它成为一种谈资,一种抬高自己身价的口头禅,最后听再殊胜、再深奥的法,也不以为奇,最终变成法油子,不但没有任何进步,而且任何法都无法调伏自心,这是很可怕的结果。这种习惯,是修行道路上最严重的陋习。

当然,如果是不需要修的法,则既可以听,也可以不听。闻思的目的就是为了修,如果不修,听不听法都是一样。

十一、身心分离时有心安的大把握必不可少

安然地面对死亡,无有担心与恐惧,让一辈子修行的结果,在死亡的刹那突显出来,是真正的成功。如果一辈子苦苦追求的结果,却在死亡的时候用不上,那又有什么意义?

我们现在有没有把握?我想可能绝大多数人都没有把握。现在怎么办?就是要闻思,闻思完了以后修行。如果能够用功,就算今天没有把握,但明天可能会有;今年没有把握,但两年、三年以后可能会有。反之,如果不修行,则一辈子都没有把握。面对死亡的时候,完全与没有学佛的人别无二致。即使懂得很多道理,学了很多法,背了很多书,给别人讲得也头头是道,可就是因为没有静下来认认真真去修,所以最关键的时候都用不上,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学佛的人当中,真正了解佛法,或者真正在闻思的人很少。真正闻思的人当中,修行的人也不是很多。真正能闻思修不脱节的人,才堪称佛教精英,这种人更是寥若晨星。如果没有把握,则学了再多的法,都没有太大用处。追求名利等世间八风,不需要利用佛法,世间自有一套游戏规则,可以顺利地达到目的。佛法的作用,是能够顺利地面对生老病死。生老病死当中最大的问题,当然是死亡。所有的修法,都是用来顺利面对死亡,投生净土,或者顺利投生人间,值遇大乘佛法,继续提升生命级别,最终获得解脱。如果缺少了这些把握,所谓的学佛,已经一败涂地。

十二、任运自成三身的果位必不可少

佛教所讲的三身,即法身、报身、化身。依照第三转法轮以上的观点来讲,佛的三身都是如来藏的一部分。如来藏本身就具备三身的果位,也即佛果。

通过修行,把如来藏上面的障碍都消除以后,本来任运自成的三身现前,就叫做解脱或成佛。这种果位,才是最究竟的。其他诸如小乘声闻和缘觉的果位,只是它的一部分。声闻阿罗汉只是证悟了人无我,是一个暂时性的解脱,还不是三身任运自成的果位。缘觉也是除了人无我以外,稍稍证悟了一点法无我,还没有达到最高境界,所以也不是三身任运自成的果位。

三身任运自成的究竟果位,实际上就是大乘显宗和密法的果。一地之前的资粮道和加行道的修行速度,显密是有所区别的。在菩萨一地之后,就走到一起,没有什么区别了,境界没有高下之分,果位都是三身任运自成。

假如一个人一开始学佛的时候就得受灌顶,修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等密法,后来证得了一地。另外一个人从来没有灌过顶,也没有修过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而是从大乘佛教的四念处开始修,经过资粮道、加行道,最后走到菩萨一地的时候,就与学密法的前者走到了一起。

临时性解脱的果位,没有太大的意义,我们必须追求最终极、最究竟的果位。

三身如来藏,就是光明和空性的结合体。它们原本不可分割,但以人的意识去分别,则可以从空性、光明、空性和光明无二无别三个角度来阐述如来藏,其结果分别称之为三身。空性的部分叫法身,光明的部分叫报身,空性光明无二无别叫做化身。

如果讲四身,则空性也叫做本体身,本体身其实就是法身。虽然显宗也承认四身,但讲得比较多的是三身,一般不讲四身。

光明和空性有一种能力,即只要有善根成熟的众生,如来藏当中就会产生化身去度化他们,但释迦牟尼佛却不属于这种化身。

化身分为外在的化身和内在的化身,释迦牟尼佛属于外在的化身,所以佛陀住世时期的人都能看得见,包括外道都能看得见。同样,报身也分为外在的报身和内在的报身,阿弥陀佛属于外在的报身,所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包括小乘阿罗汉,大乘一地以上的菩萨都能看得见。但阿弥陀佛与极乐世界的其他成员不是一体,他们的心相续还是各自分开的,所以阿弥陀佛叫做外在的报身。同时,阿弥陀佛还不是标准的报身,因为阿弥陀佛最终还会圆寂,真正的报身是不会圆寂的。

大乘经典中讲过,标准的报身,只有一地以上的菩萨才看得见,哪怕是小乘的声闻、缘觉阿罗汉,都没有办法看见。报身佛不是用语言来传法,当一地以上的菩萨在看到报身佛的时候,就像照镜子一样可以从中悟道。

善知识也分为内在的善知识与外在的善知识,或内在的上师和外在的上师。外在的上师,就是以人或天人的形象来度化众生的上师等;内在的善知识或上师,是指心的本性。

内在的三身、三宝和善知识,就是心的本性如来藏。唯有如来藏,才是内在最终的三身、三宝和善知识。心的本性就是佛,就是三宝和三身。所谓“众生是佛”“佛祖心中留”,其真实意义就是这样。因为我们现在有烦恼障、所知障,掩盖了三宝、三身的真相,所以看不见。当我们证悟以后,就能驱除障碍、现见本性。实际上这些果不是外来的,也不是修来的,更不是新产生的,而是一直都存在的,只是自己没有发现而已。障碍消除以后,就能发现原来自己就是佛,这是密宗的观点,也是第三转法轮的观点,只是第三转法轮没有讲到诸如生起次第那样的相应修法而已。

为什么没有讲?因为众生的根机需要一步步地逐渐成熟,就像学习要从小学、中学、大学一步步往上走一样。通过修出离心、菩提心,尤其是修金刚萨埵忏悔、修曼荼罗积累资粮,还有修上师瑜伽获得加持,即使不能断除所有的烦恼,但当所有的前提条件都具备之后,让心静下来,消除杂念,就有可能接近或触碰到心的本性,这叫做初步的证悟。完全的接触,则是一地菩萨。因为在我们的内心当中,真的有一个这样的东西存在,它始终都没有离开过我们,所以我们可以证悟。

体会到纯洁无垢的心的本性,就叫做证悟。证悟的极致,就是成佛,这是最永久的解脱,是我们最不能缺少的。每个人今生都有机会,成败的关键,在于是否努力。

如今,末法时代的特征越来越明显。在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的历史上,曾出现过那么多佛菩萨一样的高僧大德,无论是学识、修行、正法的弘扬、利益众生的事业等各方面,都功勋卓著。现在虽然肯定也有很多佛菩萨的化身,因为佛菩萨永远都不会舍弃众生,但很多是以隐藏的方式存在,我们看不见。

菩萨为什么要以隐蔽的方式来度我们?佛菩萨以什么样的身份来度我们,不是佛菩萨决定的,而是由我们的福报来决定的。我们越没有福报,就越是看不到真正的佛菩萨化身。

虽然房子、车子很重要,但我们不要忽略了最重要的事情。不要攀比、不要虚荣,这都没有太大意思。最基本的生存问题当然要解决,佛教徒在经济、文化等方面也不能太落伍,但也不必过于超前。无论是谁,都不能始终领先,终将被超越,所以走在中间是最稳妥、最长久,也最不累的。这样一来,我们既能有一定的时间用来修行,也不会被人瞧不起。当然,真正的修行人不怕别人瞧不起,什么都无所谓,面子也能放下。但如果所有的佛教徒都受人歧视,就没有人愿意学佛了。所以,还是要考虑佛教徒的整体形象,要与时俱进,不能被社会边缘化,否则佛教永远都不能成为社会主流。

现在是人类最疯狂的时代,大家都拼命地往前赶,唯恐落在后面。相信再过一段时间,人类的步伐会慢下来,一味地求快、求高、求大,必将伤害人类自己。释迦牟尼佛让我们提前有了一点点远见,有了这样的远见,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16 十一种圣贤的标志

第十六,圣贤之十一相

圣贤,世俗人通常是指道德才智杰出的人,而佛教所谓的“圣贤”,则除了道德与才智以外,还具有一定的觉悟和修养。圣贤是我们的楷模,我们要尽量学做一个圣贤。

学佛不需要知识面很广。哪怕学到一点点,只要能在生活当中运用,就能起到很好的作用。这种作用不但自己能感觉到,别人也看得见。这种法喜充满的感觉,就叫做佛法的利益和作用。学修圣贤的十一个标准,就能让我们法喜充满。

十一个标志当中,有些是菩萨的标志,有些是圣贤的标志。可能很多圣贤除了此处讲的十一个特征以外,还有很多其他优点。此处只是介绍了其中一部分而已,以方便我们以此为目标与准则,尽量靠近这十一个标准。

一、嫉妒心与我慢心鲜少,是圣贤之相

此处没有说根本没有嫉妒和傲慢,只是说很微弱而已。傲慢和嫉妒,都属于所知障和烦恼障当中的烦恼障。彻底断除烦恼障,是在菩萨七地。也就是说,即使证悟了一地,都不能彻底断除烦恼障。刚刚学佛的凡夫,在没有证悟菩萨一地,甚至没有进入加行道之前,不可能完全没有傲慢和嫉妒。

资粮道是学佛的起点,大乘资粮道的门槛和界线,是标准的世俗菩提心。可能很多人还没有标准的世俗菩提心,这就意味着我们还没有进入大乘资粮道。在此阶段想完全没有嫉妒与傲慢,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尽量减少,不让它们过于粗大。粗大的意思,是别人能从说话的方式或所作所为中看见或感觉到。

一般情况下,我们心里虽然有一些细微的傲慢,但别人却看不出来,有些时候连自己都没有察觉,只有经过详细地自我观察之后,才能发现嫉妒与傲慢的蛛丝马迹。

佛教徒不能有粗大的嫉妒心,如果有同修学得好,大家都要赞叹、随喜,并将其作为楷模和榜样。如果别人学得好反而心里不高兴,动不动就说别人的坏话,用恶毒的语言去攻击、毁谤,那无疑是自己的问题、过失乃至罪过。如果学佛的师兄中有这样的情况,一定要教育、规劝,以免越陷越深、无法自拔。

当然,并不是只有佛教徒才有这样的问题。因为接受了佛陀的教育,佛教徒相对来说还好一点。佛教徒以外的团体中,嫉妒傲慢、勾心斗角也许更严重。身为凡夫,有一些嫉妒傲慢也是正常的,因为我们的修行层次不高,但至少要努力改变现状,达到没有粗大的嫉妒和傲慢的程度。

二、财物菲薄,知足少欲,是圣贤之相

小乘佛教认为,少欲知足是佛种与圣种,或者佛性与圣性,因为少欲知足的人才有机会成就阿罗汉的果位,贪得无厌的人是无法解脱的。贪婪者的目标,就是名利。在这种价值观当中,成佛、成为阿罗汉,从生老病死中解脱等都是没有地位的。这种人的价值取向,决定了他的未来。

尤其对现代社会来说,少欲知足更是特别重要。因为当今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已经将少欲知足定位成落后、消极与颓废。知足少欲的观念,一直受着普世价值的挑战和唾弃。这都是因为我们长时间贫穷窘困,在穷人眼里,钱肯定最重要,除了钱以外,其他东西都是次要的。人类对客观事物的了解和认知,都有一个成熟的过程。相信总有一天,当我们对客观事物的了解和认知发展到一定程度,当我们能与金钱、名利、地位全方位、零距离接触以后,就能知道真正有用的是什么,没有太大意义的是什么,就能重新定位金钱与名利的价值。

佛陀因为智慧高远,所以有着超前的价值观,他极力主张,修行人应该少欲知足。

少欲知足的标准,不是都像米拉日巴一样,不吃不喝,住在山里面苦行,这是我们做不到的。佛教不会要求佛教徒都要当穷人,一定要过艰苦的生活,一定要当苦行僧,而是在基本生活需求满足以后,就不要再不断索取、追求、攀比和爱慕虚荣。当然,针对每一个人、每一个年代,都有不同的少欲知足的标准。出家人和在家人,一百年前和一百年以后的要求也都各不相同。

现在很多人感到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虽然其中也有一些客观因素,但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自己的贪欲、虚荣。若能放下这些无聊的成分,我们就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去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如果不懂得少欲知足,一生忙碌到头,会根本不知道自己究竟在为了什么而奔波,从而白白荒废了一生,这是最失败的人生。所以,我们要学会少欲知足。

三、不讲排场、不摆架子、无有傲慢,是圣贤之相

佛教徒当中,有明星、领导、富翁、普通老百姓,也有穷苦大众。如果因为自己是领导、是明星,或是有钱人,就炫耀、浮夸、讲排场、摆架子,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就不是一个标准的佛教徒。

或许在佛教徒的圈子以外,所谓的身份等,是大家都很羡慕的。但佛教却偏偏要推翻这些虚荣,而讲求众生平等。在佛教团体中,炫耀、摆阔不但不是功德,反而展示出自己的低劣与过失。同时,如果身为佛教徒,仍然用世俗的眼光去崇拜、羡慕明星和有钱人,都是一种价值观的倾斜与浅薄无知的表现。

现在很多人常常会面临一些不公平待遇,但当他们进入佛教团体以后,就能感觉到真正的平等——不重种族、不重阶级、不重资产,而注重修行。我们着重追求的,唯有戒、定、慧。

当然,一些刚刚学佛的明星、富豪或所谓的成功人士会带有一些过去的习气,这时候我们也不能立即去打击他们,要学会宽容和理解。谁都不可能一进入佛门,就一切都能放下。积重难返、积习难改,我们自己不是还有很多难以更改的陋习吗?

四、不装模作样,表里如一,是圣贤之相

虽然别解脱戒、慈悲心、密乘戒等方面都没有太大长进,却阳奉阴违、装模作样地做给别人看。别人能看到的地方做得完美无缺,而实际上却是出于贪婪、自私与沽名钓誉。

佛陀会称赞两种人:不犯错误的人和犯过错误但懂得改正的人。所以,即使我们做得不够完美,也可以忏悔改正,而不要弄虚作假。

五、所作所为均是经过观察分析以正知正念摄持而行,是圣贤之相

无论做闻思修等出世间法,还是工作、生活等世间法,都要事前观察:到底这件事情该不该做?做了以后自己能不能坚持?如果坚持了,于己于他有没有意义?

很多人却不是这样,事前不观察,盲目上马,不是半途而废,就是做完就后悔。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正知正念。所谓正知,就是知道事情的结果、作用和价值。正念,就是在做事情的过程中不忘初心,不忘所做事情本身的意义。

我们往往是这样,刚开始做事情的时候,发心很纯正。可做着做着,就忘掉了当初的发心,最后把方向转到另一个事情上了,这就是没有正知正念的原因。

比如,看到大家都在修加行,自己也去修,却不知道为什么要修加行,这就是没有正知。有些人刚开始也知道修加行的重要性,可慢慢地就忘了,最后也没有办法坚持,这就是缺乏正念。具备正知正念,是圣贤的标志之一。

六、如眼珠般守护业因果,是圣贤之相

在因果取舍方面特别严谨,就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严守因果取舍,是圣贤的标志。

修行人的底线,就是谨慎取舍因果。以世间法为目标的人天乘,都要相信因果、尊重因果。如果因果取舍都随意任性,不认真对待,就根本配不上修行人的称号。

七、表里如一地护持戒律誓言,是圣贤之相

不但小乘的别解脱戒,包括密乘的三昧耶,都要认真护持。

犯了戒不能满不在乎,有错就改,并应励力忏悔。做任何事情都是这样,只要有错就要立即忏悔并发誓改正。

当年阿底峡尊者就是这样,身上随时都带着一个木制的曼荼罗。当他稍稍做错一件事,立即拿出曼荼罗开始供修并忏悔,这就是圣贤的标志。

八、对一切众生无有远近、生熟,是圣贤之相

对任何众生,都能保持平等的心态,不分远近亲疏。

普通人一般认为,自己的亲戚朋友是很近的人,陌生人就是很远的人。但学佛以后,要尽量做到平等。平等待人不仅是佛教的理念,也是世俗伦理道德的准则。

可很多人会说,虽然我学佛了,但仍然无法控制烦恼,总喜欢护亲伏怨,总喜欢指责别人,这是为什么呢?

达到调伏烦恼、恒具平等心,对众生不分远近的境界,是有一个过程的。刚开始的时候,这只是我们的目标,不可能马上做到。

想达到平等,是有方法的。佛法与传统文化的不同点,就在于传统文化的很多理念虽然讲得非常好,却缺少了行之有效的方法。佛法不仅提出了顺应世俗民心的理念,更有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可以让我们逐渐做到不分远近。这个方法,就是知母、念恩、报恩等菩提心和四无量心的修法。

在没有修菩提心修法的时候,做不到是很正常的。我们只能尽量做到不分远近,当修行到位以后,平等就是不在话下的事情了。

九、对他众的造罪不嗔怒、能安忍,是圣贤之相

我们平时对行善的人,一般不会生气;对普通的人,也不一定会生气;但对造罪的人,却比较容易大发雷霆。

但佛教认为,当发现有人偷盗、杀生的时候,不能对造罪的人生起嗔恨心。他被烦恼所控制,不是故意要造罪。只因内心有了嗔恨心的种子,只要条件成熟,因缘和合,嗔恨心随时随地会爆发。爆发的时候,就会不由自主地说出很多话,做出很多事情。如果没有嗔恨心,他绝不会说这样的话,也不会做这样的事情。在他正常的时候,从来不会把嗔恨心当做有意义的好事,也从来不认为骂人、打人、杀生是光荣和伟大的事情。当烦恼产生以后,人就不自由了。对方做出这样的事情,大家应该理解,不能不问青红皂白地侮辱、诽谤对方。世上有很多人在做着见不得天日的事情,说不定有一天我们也会去做,推己及人,目前我们应该做的,就是以慈悲心劝导对方悬崖勒马、改邪归正。

比如,如果在放生的时候,看到水产市场里很多人在杀生,就应该对他们发慈悲心。虽然被杀的众生很痛苦,但死了以后,它们就会随着自己过去的因缘而去。此时杀生的人更可怜,因为在不久的将来,杀生者将会承受更大的痛苦。如果发慈悲心,首先应该对他们发慈悲心。但我们却恰恰相反,对被杀者慈悲怜悯的同时,也会对杀生者怒不可遏。对被杀者慈悲,这没有错。但对杀生者,也不能生嗔恨心。如果有可能,就劝导对方不要继续杀生。如果对方是因为生计或其他客观原因才不得不杀生,就最好为对方设想,帮他们找一条新的维生之路。不能因为对方杀生,就侮辱、看低对方,这种所谓的阻碍造罪方式,有可能会适得其反。

十、将一切胜利奉献别人、自取失败,是圣贤之相

这一条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也是《修心八颂》最核心的部分。但做起来却难度很高,因为我们还没有断除我执。只要我执还没有从根本上铲除,就一定会有自私和爱我执。做任何事情都不会十全十美,哪怕表面上看起来再完美、再圆满,对众生的付出,也一定会有缺陷。即使没有发现我执做了什么,但在做事的过程中,我执一定参与了工作。凡是有我执参与的工作,都是不完美的。因为我执参与的方式,就是自私。

如果没有证悟空性,所有度化众生的行为都会考虑到回报,只是我们自己没有感受到而已。唯有从本质上、源头上铲除了我执,才能真正地付出。

我们要有思想准备,刚开始学大乘佛教的时候,是会有自私心的。做到所有的成功奉献给别人,所有的失败自己去接受,的确要求太高了,我们根本做不到。但至少要知道自己的卑劣龌龊,而且要力争总有一天可以做到。具体方法,就是自他相换、自轻他重等修法。

在不是很重要的问题上,我们有可能做到自轻他重或自他相换。比如在单位同事之间,明明是自己做的事情,同事却在领导面前邀功,本来我们可以不高兴:怎么是你做的呢?明明是我付出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好不容易完成的。但因为学佛了,所以还是愿意将光彩让给别人。即使领导批评自己工作没有做好,也愿意接受这样的失败。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一个自他相换。但在遇到大是大非的问题时,要做到自他相换就有点难度了。没有关系,我们可以从最简单的开始做,如果一直裹足不前,我们将永远停滞不前。

哪怕在家庭成员之间,学佛群体中间,也不要那么斤斤计较。比如,有些人学佛以后,家人强烈反对。如果针锋相对、依然故我,只会激化矛盾,永远无法化解纷争。此时的正确方法,是改变自己。如果学佛以后,自己的性情有了明显的变化,变得善解人意、心胸宽广,就会一方面给自己的学佛带来顺缘,同时也能感化家人加入学佛的行列。

在接受失败的时候,不要生气、不要烦恼、不要失落,要知道这是一件光荣、伟大的事,现代社会没有几个人能够做到。

我们可以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总结一下:今天我做了哪些成就奉献别人,失败自己接受的事情,然后打上记号。刚开始的时候,就像以前的上师们一样,可能每天都是空白。逐渐地,就有一两件、三四件。经过慢慢训练,数量越来越多,难度系数越来越大,最后再难的事情,都可以不费吹灰之力了。

许多佛教徒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愿意从最基础的去做。喜欢追求大圆满、大手印等高深之法。很多目前能做到的事情,我们都忽略、放弃了。而我们想做的,又做不到。这样高不成低不就,最终不会有任何成就,这是我们最大的失败。

十一、心态、行为与其他世间俗人截然不同,是圣贤之相。以上是圣贤的十一相,与之相反是非圣贤的相

所谓“与其他世间俗人截然不同”的意思,不是世间人超车走左边,我们要走右边等反常、怪异的行为,而是指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是世俗人没有出离心,所作所为,都是为了今生的金钱、名誉等世间八法。佛教徒却不仅仅是为了这一生,更不是为了世间八法,而是有其他更高的追求——出离轮回的决心。

第二是世间人很自私,一切都是为了自己或自己的家人。大乘佛教徒却与之不同,一切所言所行所思,都是为了所有众生暂时和究竟的快乐。

第三是世俗人把所看到、所听到的一切,都当做是真实的,并执著这一切。而学习大乘佛教的人,却把这一切看作如幻如梦。

同时,修行人与世俗人也有很多相同的地方:都要遵守共同的社会秩序、交通规则、法律法规等等。只是在出离心、菩提心与证悟空性方面,与世俗人要鉴别开来。

以上十一条,是圣贤的标志。与之相反、对立的,就是非圣贤的标志。通过佛陀的教育和方法,就可以把非圣贤转化或升级为圣贤。

17 人生十项无济于事

第十七,无济于事之十法

所谓“无济于事”,即从佛教的价值观看来,并没有什么帮助或益处之事。

一、对于虚幻的身体,再如何恭敬服侍都必定无常坏灭,因此无济于事

既然身体是无常、虚幻的,那每个月花几万块钱的保养,服用价格昂贵的保健品,在脸上打针、拉皮、整容又有什么用呢?过一段时间,身体、面容仍然会老化,因为它是无常的,自然的变化是任何人都无法控制和改变的。想控制无常的变化,是荒诞幼稚的想法。

所以,我们不要把钱花在这些无谓的保养上面,尤其是佛教徒,更是尽量不要加入这类群体。有一点白头发,有一些鱼尾纹,都是自然现象。到了一定年龄如果没有,反而显得不正常了。

当然,假如有钱又喜欢整容,也可以适当地整一下,这也不是什么严重的罪过,但不要做得太过分。最终这些都没有用,白白浪费钱财而已。最有用的,是改变内在,改变精神面貌,这才是最好的美容、保养与保健。

二、对于繁多的财物,再如何悭吝贪爱,自己死亡的那天都将赤身空手而去,因此无济于事

有些人的钱已经多到自己和家人几辈子都用不尽了,却仍然对财产贪得无厌、吝啬无比。舍不得捐,舍不得做慈善,甚至对自己都抠门小气到无以复加。他们意识不到的是,当自己即将结束这一次人生旅程的时候,钱财都是没有用的。

我们每个人都必须面对死亡,那时真正有用和没用的是什么,我们现在必须分清楚。千万不要死到临头,才追悔莫及。

虽然为了生存,我们还是要工作。但面对死亡的准备,也必须从现在开始做。如果只懂得捞取钱财、争名夺利,根本不考虑下一次生命旅程开始时的需要,是极其愚昧不堪的。

三、精美的建筑和舍宅,再如何艰难建起,到死的那天,自己必将独自离去,尸体也被抬出门,因此无济于事

对很多生活在城市里的现代人来说,房子是大问题。为了房子,而成了房奴。每月按揭几千块,几个月不交,房子就被银行没收,等等。过重的压力,导致了失眠、焦虑等痛苦。

但谁都知道,房子的寿命只有50年左右,使用权也只是70年。随着时光的流逝,它的安全系数也在逐步下降。当然,房子不能没有,但不要过度地执著或攀比。

有些人虽然也有不错的房子住,但一看到同学、同事住进新小区、高档小区,心里就不舒服、不服气。为了满足自己过度的虚荣心,而去玩命拼搏。从普通房子换成高档住宅,接下来又想换成别墅,最后搞得每个人都有几套房子。一辈子的时间、精力,都花在房子的相互攀比上。但在临终的时候,房子却没有丝毫用途。奋斗一辈子,走的时候不但房子不能带走,连尸体在家里多放几个小时都不行。死了没几个小时,就必须送到殡仪馆。如果是在医院去世,连尸体都不能运回家,小区的门都不让进。只能从病房直接送到医院的太平间,再到殡仪馆、火葬场,最后是坟场。

这个问题,的确值得我们慎重考虑。我们需要住房,但不一定要有豪宅。如果每天都在为房子而操心,那房子给我们带来的痛苦,将远远超过它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现在绝大多数人所追求的,就是金钱与权力。通过钱权交易,权力可以产生金钱,金钱又可以买来权力。在世间人的价值体系当中,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就是这两个。本来对每一个生命来说,除了金钱和权力以外,还有很多非常美好、非常有价值的目标可以追求,但我们都忽略了。我们经常会说:“这个可以当饭吃吗?”在我们心目中,“饭”就是最重要的。

当然,在大家生活都很贫穷的时候,饭当然是最重要的。温饱,就是这个阶段的价值取向。但过了这个阶段以后,人应该懂得去追求更好、更高、更远的目标。更好的目标是什么呢?艺术家会说是艺术,哲学家会说是哲学,科学家会说是科学,宗教肯定会说是宗教。但唯有慈悲心和智慧,才是所有人普遍公认最有价值的财富。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可以带走并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不是房子、车子,也不是亲戚、朋友,而是内在精神上的修行——出离心、菩提心与智慧。不但在我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这些可以带走,而且,哪怕在我们还没有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出离心、菩提心、证悟空性的智慧,对生命的尊重,对因果的敬畏感等见解与修证,也能对我们的现实生活起着很大的作用。

所以,在准备换房子的时候,大家应该想一想,为了房子、车子,我们牺牲了多少时间?牺牲了多少轻松快乐?这些代价究竟是否值得?我们不要因为同事买了新房子,就一定要买,而且还要买得比他好!

四、对于子孙,再如何以爱心给予财物,到自己死亡时,他们也没有瞬间助益之力,因此无济于事

很多长辈因为疼爱子孙,把一辈子的积蓄都给了自己的子孙。有的父母为了给儿女多留一些钱财,不惜牺牲自己的时间、自由与幸福,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在赚钱的过程中,经历了各种坎坷与折磨,承受了超凡的压力,造了各种恶业。不择手段地造恶业,必将感受恶果。如果将赚到的钱用于慈善,上供下施、积累资粮,对自己和他人还有一些帮助。但如果只是为了留给儿女,那就没有太大意义。

儿孙自有儿孙福,我们不需要考虑儿女,他们自己应该有赚钱和生活的能力,这是每个动物的本能。如果不懂得积累资粮,舍不得上供下施,则即使给子女留下再庞大的资产,临终的时候都无济于事。

虽然大乘佛教提倡忘掉自己,无条件地付出。但为了自己的子女,而忘掉今生来世,伤天害理地损害他众,也最多只能利益几个人而已,甚至最终对他们有利还是有害也说不清楚。或许让儿女都变成啃老族,自己没有能力,又不能吃苦,养成这样的习惯以后,即使拥有再多的物质,内心也脆弱不堪。一旦独立面对压力,就很容易崩溃绝望。

从佛教的角度来看,很多传统观念与生活常识都是有问题的。我们的老师和父母一直给我们灌输的,就是升官发财,变成赚钱的机器。让我们除了赚钱和消费,没有任何其他的生存目的,对生命的认识很肤浅,根本没有思考过生命深层次的意义和本质。用一个有严重问题的价值观来指导生活,怎么会不出问题?所以,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感觉不到幸福,越来越多的人没有安全感。在接受佛陀的教育以后,我们才有机会去反思。

当然,如果有富余的资产,也可以给儿女留下一部分,毕竟整个社会的风俗一直是这样的。但为儿女操劳的程度不要太过度,否则不但没有意义,而且会变成一种障碍。

五、对于亲朋好友,再如何以深情关怀、呵护,但自己死亡的那天,必然孤独无助而去,因此无济于事

就像《入行论》禅定品中所说:“刹那成密友,须臾复结仇,喜处亦生嗔,凡夫难取悦。”我们自己的心态,大家都非常了解。哪怕经常帮助一个人,但假如有一天自己稍微做得差一点,对方立即会心生不满,似乎之前所有的心血都付诸东流。而一直帮下去,对方的要求又会越来越高,胃口越来越大。所以,一个凡夫让另一个凡夫满足、喜悦,是相当高难度的事情。

为了让亲朋好友不伤心、不生气,或者为了顾及情面,让他们欢喜,就必须付出持续且高昂的代价。而这些努力最终却毫无用处,自己走的时候,还是只能一个人踽踽独行,没有人可以陪伴,没有人可以帮助。

现在的很多人际关系,实际上就是相互利用的关系,不一定有什么感情的成分。这些表面的利他,实际上不但不是利他,而是极度的自私。试想,我们为什么要让对方高兴?为什么要付出这么多?实际上就是因为害怕失去对方,从而让自己在精神上或物质上遭受损失。

所以,我们应该把这种片面而局限的付出,转换成无限且全面的付出。把小爱转换为大爱——对所有众生的慈悲心与菩提心。

六、即便子孙成群,也是无常,必将连自己给予的财物也抛下,因此无济于事

中国老年人喜欢催促自己的儿女赶紧结婚生子,因为他们想抱孙子。虽然他们自己辛辛苦苦拉扯儿女大半辈子,但在儿女长大成人之后,儿女却很少回家看望他们。强烈的孤独感与无聊空虚,会让他们将乐趣转移在孙辈身上。他们把孙子们当成精神依赖,以打发难捱的时光。有孙子的就带孙子,没孙子的就养猫猫狗狗,纵然辛苦劳累,也心甘情愿,老年人就是这么爱自讨苦吃。西方人在这方面,却比较想得开,与东方人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佛陀教育我们,应该将狭隘的爱,转换为没有局限与疆域的大爱。所以,在想抱孙子之前,还是应该为自己的下一个旅途想想,是不是要有一些准备和策划。如果把所有的精力都用来抱孙子,自己走的时候,儿孙们能帮上忙吗?

不要经常催儿女们结婚,抱孙子并不重要,利用最后的时间,好好筹划不多的人生,才是最重要的。

或许有人会说:关心自己的前途,不是很自私吗?不是。放弃小家的天伦之乐,力争做一个对人类、对众生有利的人,不但不是自私,更是高瞻远瞩的无私。这就像医学院的学生在学医的时候,为了更好地治病救人,就只能放弃暂时的吃喝玩乐一样。医生的前途,是做一名优秀的好医生。大乘佛教徒的前途,就是做对社会和众生有用的人。

七、为了今生的领土、眷属、地位,再如何奋力拼搏,但自己死亡的那天,必将永不再有牵连而离去,因此无济于事

人类历史上,有无数国王和部落首领为了争夺江山、地盘和资源,发动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争,死了无数的无辜百姓。最后这些发动战争的人只会走向地狱,其所得到的江山根本没有丝毫帮助。

我们普通人也是,为了争取自己的地盘,一生当中造了很多的罪业。走的时候,所谓的地盘却与自己根本没有关系。试想,除了几十年当中的浮华虚荣,当初的争夺又有什么意义?

凡夫都是鼠目寸光,为了眼前的利益,而牺牲了长远的计划,但结果是眼前的利益也不一定能够获得。即使获得了,最多也只能满足几十年的需求。当有一天我们远离自己的地盘,走向另一个与地盘无关的死亡之域时,我们就会知道,自己为了暂时的地盘,而遭致了多么大的失败。不要以为这是杞人忧天,这一天一定会到来,而且有可能倏忽即至。为了这一天,我们应该做一点准备,不要赤手空拳地去面对将来的未知之境。

八、虽然以信心入了佛门,但如果没有如法而行,那么佛法反成走向恶趣之因,因此无济于事

任何事情都有正面和负面的影响,佛法也不例外。以虔诚心进入佛门,认真闻思修行,就是正能量,不但可以断除我们的烦恼,而且能让我们帮助更多的生命,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但如果在进入佛门以后,不但没有如法修行,反而利用佛教造罪。自以为在学佛、修行,实际上做的都是罪业,那佛法也会让我们堕恶趣,这样就不如不入佛门。

身为凡夫,做任何事情都难免有一些负面反应,但我们必须要有警觉心和觉知力,要时时提醒自己,稍稍有一点问题,赶紧自我调整、自我检讨,这叫做正知正念。

现代人本身就有如山的邪见与不如法的观点和陋习,在进入佛门以后,首先必须闻思,否则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正面、负面,如法、不如法。要知道,仅仅打坐或念一句佛号是不够的,也不能解决根本性的问题。通过闻思所生的智慧,就可以纠正我们的邪见、恶念和陋习。

九、即使潜心闻思而对佛法无所不知,但如果没有实修,那么自己临终时就不能道用,因此无济于事

懂得理论而不修行,则无论理论知识懂得再多,都不能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烦恼,而且在临终的时候,也不能轻松应对,所以还是要修。

《胜道宝鬘论》中多次提到不修行的弊病,可见其问题的严重性。当然,如果既不修行,也不闻思,那就更严重了。

尤其现代人的生活压力那么大,琐事那么多,焦虑、失眠、抑郁,已经成了普遍流行的通病。不论是否有钱,不管官位高低,所有人的心都静不下来。

佛教讲过,禅定来自于戒律。戒律所起的作用,就是控制对别人、对社会的不利行为。如果戒律守得非常清净,没有做过任何对不起其他生命的事情,就不会有什么焦虑,内心很平静、很放心,很有安全感。在这种情况下修禅定,一定会很快平静下来。

反之,如果人际关系紧张,经常遇到一些不公正待遇,必将引发负面情绪——心事烦乱、压力重重,并伴随各种失眠、焦虑,这样能修禅定吗?很难!负面情绪一定会扰乱内心的安宁,内心没有安宁,怎么能产生禅定?

仅仅闻思,的确可以解决一些问题。如果再加上修,则所有精神上的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

为什么闻思也可以解决一些问题?因为所有的工作和生活,都处于生命的最表层。比如,我们认为,自己从出生到死亡之间,都是常住不灭的。当我们学了无常,尤其是学了细微无常以后,就能知道,从出生到死亡之间,不是恒常的一个人,而是变化无常、随生随灭的无数人。仅仅依靠闻思,就可以突破这一误解。但因为闻思所生智慧的力度不够,所以需要反复训练、反复巩固,以提高知见的效能,这叫做修行。如果没有反复地训练和巩固,见解在生活和工作中就不能起到太大的作用。

现代城市中的大部分人缺少的不是知识,也不是物质,虽然贫富悬殊也很大,但相对来说,城市人的生活水平还是差强人意。尽管文化水平不一定太高,但每个人的知识面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广。我们最缺少的,就是对生命深层次的理解,对生活、对世界本质的认识。

因为没有这些认识,所以我们再有钱、再有权也不幸福,反而容易焦虑、失眠。睡眠质量最好,睡得最香的,反而是那些贫穷的人,因为他们的想法比较简单。但很多人却不愿意选择这种生活,常言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物质生活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走回头路是很难的。如何做到既有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也要有比较好的睡眠质量呢?有了闻思的智慧,就可以做到二者兼得。

但在临终的时候,科学、医学等世俗所有的文化、知识、技术都会失效,唯一有用的就是修行。我们曾亲眼看到,或亲耳听到很多修行人走得那么自由自在,从他们临终时的轻松安然可以猜测或推知,他们的下一个生命旅程肯定无比美好。这,就是修行的力量。

我们都非常幸运,因为有暇满人身,有机会听闻佛法,有机会修行,有机会走上解脱的道路,有机会追求佛陀的果位与智慧,这是很不容易的。我们不要因为生活中的一点不顺利,就把鸡毛蒜皮的事情无限放大,并为其左右摆布,弄得自己焦躁不安,最后失眠、抑郁、绝望至极,甚至走上极端的路,这都是没有必要的自寻烦恼。

轮回当中肯定有幸运也有不幸,有幸福也有悲惨,所以佛陀会用痛苦来描述轮回。因为痛苦,我们才会追求解脱。如果不认为轮回是痛苦的,我们就不会有追求解脱的想法。

轮回本身是不清净的,但正因为轮回中有烦恼、痛苦、生老病死,所以人们会去寻找摆脱痛苦的方法,并最终到达清净的境地。换言之,正是轮回中的痛苦,才把我们送到了清净的境界。

我们非常愚昧无知,看不到轮回的前后,一直都在盲目的状态中活着。有点痛苦来打击我们,未必是坏事。痛苦让我们知道,原来轮回不是像自己想像的那么完美,从而生起寻求解脱的愿望。有些人就是因为父母去世,或者失恋、破产等其他原因而走上解脱道的。

当然,一个有智慧的人即使没有遭遇什么痛苦,也仍然可以意识到:尽管我暂时没有什么痛苦,但轮回是痛苦的,一定有痛苦在等着我,我还是要寻找解决痛苦的方法。智慧者与愚昧者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愿意坐以待毙,傻傻地等着痛苦降临,而不采取任何措施,直到最后措手不及。

闻思最多能让我们下一世不那么愚昧与茫然。如果没有修,只有闻思,最后走的时候,根本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所以没有太大意义。

十、虽然长期待在善知识跟前,但如果自己没有虔诚的敬信心,就不会得到前辈的功德与加持,因此无济于事

上师三宝就像发电厂,我们就像录音机、摄像机、洗衣机、微波炉等电器。连接发电厂和电器的,是输电线。没有电线传输电力,电器不会转动、不会工作。此处的电线,是指我们的信心。如果长期依止上师,却没有得到上师的功德与加持,我们不能抱怨,那是因为我们自己没有信心的电线。没有信心,是修行人最大的问题。

不仅仅是修行,包括任何世间法也是一样。如果学生根本不相信老师,就不会专心听老师讲课,听了也不会记在心里,最后也不会学到东西。同样,如果不相信上师有功德,不相信上师能讲佛法,最后也肯定不会得到闻思修的智慧。

如果事先不观察上师,就很难找到一个有资格、够标准的具德上师,也就无法建立起稳固的信心。这样的结果,将是一无所得。

对一般人来说,先经过观察,找到具德上师,然后建立起坚定不移的信心,之后依靠信心而获得加持与功德,才是最稳妥、最可行的路。如果修行不成功,不要抱怨,而要追问自己,到底自己的信心如何?如果没有信心,就像没有电线,即使再大的发电厂在旁边,都没有办法用电。我们不能抱怨发电厂,而只能怪自己没有电线。

18 十项自讨苦吃

第十八,自讨苦吃之十法

十项“自讨苦吃”中,绝大多数是讲修行上的问题,同时也涉及到一些生活上的问题。为什么要讲世俗生活上的问题呢?因为修行人的生活与修行密切相关,生活问题处理得妥善与否,会直接影响到修行。

一、无以糊口的人成家,就像愚人服剧毒,实是自讨苦吃

第一项“自讨苦吃”有两个版本:第一,单身持家,是自讨苦吃;第二,到衣食无继的家中去持家,就像是愚人服毒,是自讨苦吃。

看到第一个说法,单身者们不要介意,这句话是900多年前的冈波巴上师讲的。那时的社会与今天有很大差别。那时的家庭分工很明确,男主外女主内,是合理而必须的分工。在自给自足的社会环境中,的确有些事情需要男人去完成,有些事情应该由女人来担当。

试想,如果由一个女人来担当家庭的顶梁柱,家里的所有经济收入、体力劳动和生活压力都由她独自去承受,肯定会有许多痛苦与困难。同样,如果一个男人独自生活,好多针头线脑的活也很难得心应手,在此情况下,有一个贤内助也是必须的。若能夫妻二人共同承担家庭压力,夫唱妇随,肯定会稍微好一些。显而易见,那时如果没有配偶,一个人很难完成所有的家庭事务,所以就是自讨苦吃。

但如今的情况却不一样了,社会提供的劳务服务,已经弥补了单身生活的不足。只需在手机或电脑键盘上动一动手指头,搬运、保洁、装修、烹饪、护理、购物等所有日常事务,都可以轻松解决。同时,大家也越来越感觉到结婚以后来自岳父岳母、公公婆婆的压力,来自配偶的压力,来自儿女身心成长、读书就业方面的压力,来自经济等各方面的压力。如果夫妻之间经常争吵、打架,甚至离婚,那更是痛苦至极,本来现在的离婚率也越来越高。即使夫妻二人恩爱一生,但如果其中一人生病或者先走,留下来的人也要面临无数痛苦和折磨。所以很多人不愿意结婚,更喜欢单身生活,至少避免了许多家庭的压力。

现代人选择单身生活,不但不一定会自讨苦吃,也许会更幸福。本来成家和单身就各有各的优势和缺点,不可能两全其美。单身有大量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利用这些时间闻思修,是很有利的。如果成家,虽然不会孤单寂寞或缺少援手,但同时也不容易得到更多的自由。不过我想,如果有修行,有精神上的强大力量,则无论单身还是成家都无关紧要。如果没有修行,则不管单身还是成家,都会精神空虚、痛苦浮躁。现代人最需要的生活既不是单身,也不是成家,而是修行。如果不修行,既不能应对生活中的痛苦和压力,临终时更是一筹莫展。

大家都很羡慕小孩,无比渴望回到童年时代。但在巨大的学习压力面前,如今的小孩也失去了童年应有的快乐。前不久,就有一个小孩因为学习压力过重而从30楼跳下来自杀了。现在八九岁的小孩也有患抑郁症的,现代社会已经剥夺了包括男女老幼在内的很多人的幸福。

人类总是这样南辕北辙,没有钱的时候,觉得有钱应该很幸福,所以披星戴月拼命去赚钱,终日操劳奔波,好不容易等到有了钱,却感觉不到幸福;单身的时候,以为结婚生子很幸福,所以绞尽脑汁恋爱结婚,结果成家以后反而更不幸福。其实,想拥有幸福,必须解决精神上的问题,让自己的精神强大起来,要有强大的精神力量。这个强大的精神力量,不是来自于学校老师教的知识,而是来自于佛陀的教育。正是因为我们从来没有受过佛陀的教育,所以有钱的时候不幸福,结婚成家生子也不幸福,出了名、当了高官也不幸福,最后导致对生活越来越失望,觉得没有什么幸福可言。如果我们懂得佛陀的理念,就能应对自如地享受生活、面对生活,就一定会获得预期的幸福。

有人会问:佛陀不是说人生是痛苦的吗,为什么此处又说有“幸福”呢?佛陀也没有否定轮回中存在着一些短暂和相对的幸福,毕竟投生善趣是过去行善积福的结果,依照善有善报的规律也应该是幸福的。如果善的果报也是痛苦,那善与恶又有什么区别呢?但因为轮回中的幸福是短暂、相对的,所以佛陀没有用“幸福”,而是用“痛苦”这两个字来描述轮回。真正的幸福,来自于心灵。我们缺乏的,就是心灵上的恒久幸福感。

综上所述,对于今天这样的社会环境来说,无论单身还是成家都不是最重要的,谁都无法确定究竟是单身好还是成家好,但可以确定的是,如果没有修行,没有精神上的力量,就感觉不到幸福。

今生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十年,但相对于轮回中的其他生命,人身真的是奢侈品。哪怕在人类当中,也只是少部分人拥有修行的机会。与此相比,别墅、轿车、名包、名表等都算不上什么了。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人间岁月,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才是真正的奢侈品。这样的人身失去后,还有没有得到的机会?很难的!所以,我们现在真正要把握、珍惜的,就是人身。单身、成家都不是很重要,只是一种生活方式或生活态度而已,珍惜人身,才是最重要的。

生活的品质和质量,生活的幸福与否,不是以生活本身来决定的,而是由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来决定的。虽然获得人身是善的果报,相对于整个六道轮回的众生来说,仍然是最大的奢侈品。但由于我们还处于轮回当中,自然会有很多坎坷、折磨和压力。能否听到人身难得的教育,能否深深体会到人身难得,决定着自己对待生命的态度。懂得人身难得的人,会非常珍惜生命,即使偶尔遇到一些挫折、压力,也能保持积极、阳光的态度。而从来没有听说过人身难得,更没有修行过的人,就很容易被一点点的不顺打垮,随时随刻会感到颓丧、绝望、焦虑,看不到任何希望,甚至会走上极端的路,这就是消极、悲观的生活态度所造成的恶果。

很多人一直认为,生活品质是由金钱、名誉、权力等决定的,拥有了这些,生活一定会很幸福,生活品质一定会很高。但事实并非如此!修加行的第一个功课,就是修人身难得。人身难得修好以后,就能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至于被压力、挫折打垮。

如今的社会早已不同往常,资讯发达、服务多元,选择单身生活已经不是问题。现代人共同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心理危机。若不能解决心理危机,就算儿女成群、承欢膝下也无济于事。

有些老年人认为,子孙满堂,常享天伦之乐是非常幸福的事,所以会催促子女赶紧结婚生子。然而,如果内心空虚,不明事理、不事修行,则有再多的孙子也没什么用,不说解脱大事,连今生的幸福都不能保证。

所以,有无家室、有无配偶并不重要,最不能缺少的,是修行。如果不调整自己的心态,而将一切希望,都寄托于家庭、金钱和权力,才是真正的自讨苦吃!

二、无有佛法还造罪业的人,就像疯子跳崖,实是自讨苦吃

若能经常行善,则哪怕偶尔有意无意地造下罪业,其罪过也不会很严重。佛经中讲过,一块金属做成实心的球,一扔到河里,马上会沉到河底。但如果把同等重量的金属做成空心的球,再扔到河里,就会像船一样浮在水面,即使要下沉,也不会那么快。

同样,两人造作了同等的罪业,但其中一人从不行善,也不相信因果,造罪后不懂得忏悔,那他所造的罪业直到受果报为止,永远都会存在,就如同实心的球一样沉重。而经常行善的人由于平时行善,造罪后也懂得忏悔改过,如果忏悔得比较投入,则可能他的罪业不需要受果报,如同空心的球一样轻盈。

小乘佛教认为,只要造了五无间罪,再励力忏悔也无法清净,一定会堕地狱。但大乘佛教的观点与此不同:任何罪业,哪怕再严重,因为它是变化无常的有为法,所以一定会受到其他因缘的影响。在忏悔到位的情况下,五无间罪也可以清净,也不需要感受果报,不需要堕地狱。

如果平时不行善、也不造罪,也会有前世的罪业。如果不仅不行善,还要杀盗淫妄,那罪过是非常严重的,是真正的自讨苦吃、自作自受。

三、狡猾欺骗别人,就像贪爱有毒的食物,实是自讨苦吃

无论是在官场上,还是在生意场上,我们经常自以为很聪明,其他人都是傻瓜,可以肆无忌惮地欺骗他人。短时间内,我们有可能行骗成功。但欺骗别人就像食用有毒的食物,久而久之,一定不会有好下场。常言道:举头三尺有神灵。一切言行,都逃不开因果。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总有一天,自己一定会遭受因果的制裁。

比如曾经发生过的校园投毒案,因为嫉妒同学而投毒,最后投毒者的结果也一样惨不忍睹。

做人要老实、真诚,言行举止要符合世间法律与伦理道德规范,要尊重因果,这是最重要的做人原则。所有懂得因果的人,都不会欺骗别人,也不会以欺骗手段谋生。

如果一个人不真诚、很狡猾,则无论文化水平再高,其他方面再优秀,也是没有用的,因为这种人连做人的底线都没有达到。

然而现在的实际情况却是,我们一直在学如何骗人,并逐渐接受了这些理念,最后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在骗人,只认为自己很聪明,这样做是理所当然的。

从佛教的角度来讲,杀盗淫妄都是罪过。罪过的结果,就是痛苦;从世俗的角度来讲,杀盗淫妄都是负能量,负能量的回报,就是负作用。因此,我们不要把欺骗当才能,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这是最愚痴的。欺骗他人,最终一定会自讨苦吃。

四、头脑简单的人当首领,就像老妇女养牛羊,实是自讨苦吃

没有见过世面,目光短浅、心胸狭隘的人若是当领袖、当领导,不但不能胜任,自己压力重重,还会给别人带来不幸与痛苦。这种人当首领,就像体力不支的老妇无法放牧一样,纯粹是自讨苦吃。

我们必须知道,每个人的能力、爱好、特长都各不相同。有的人学佛学得兴致勃勃,有的人则对哲学兴趣盎然,有的人对科学充满好奇,有的人则天生带着艺术细胞……从佛教的观点来看,虽然不否认这些差异与父母的基因有关,但其主因,却来自于上一世的习气。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是很重要的。

虽然所有生命都有佛性,但佛性需要开发、激活、启动,也即大乘经典所讲的“成熟”。佛性成熟后,所有的人都适合学佛,无一例外,但佛性的成熟有早晚的区别。为什么有早晚的区别呢?一是因为我们自己的福报不同;另一个原因,来自于教育、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既然佛性都有成熟时间早晚的区别,世间智慧更不例外。

做任何事情,都要观察自己的能力和特长。如今很多人在择业或学习之前考虑的,不是自己是否适合,而是薪水、地位、收入稳定等因素,这样的结果,往往会带来以后工作中的很多不顺、压力与痛苦等负面效应。

学佛也是一样,有些人喜欢念佛,有些人喜欢禅定,有些人比较适合广泛闻思,不停地学中观、因明等五部大论,如果不学习,直接修行,会感觉不幸福、不适应。有些人则不适合过多地闻思,而偏爱修行,喜欢感受内在精神上的丰足,不太喜欢学习过多的知识与复杂的思维。

做适合的工作、待在适合的环境、选择适合的同伴、过适合的生活方式,都是幸福的首要条件。哪怕薪水没有那么高,哪怕没有太高的社会地位,都没有关系。

同时,选择修行环境也非常有讲究。修行处最重要的标准,就是自己感觉舒适。如果自己觉得舒适,即使身居闹市也可以。假如某个地方风水很好,外在条件也不错,却不能让自己内心感觉快乐,就没有达到修行处的标准,即使强迫自己在这样的地方待下去,修行结果也不会很理想。

有些人虽然工作很忙,家庭压力很大,经济条件也不怎么好,依然持之以恒且满心欢喜地学佛打坐,这些人最终一定会有很好的结果。而有些人外在各方面条件都非常优越,钱财丰厚,完全不需要工作,却不想修行,只是强迫自己去修,这样的效果自然不会理想。

佛陀讲过:人的根机千差万别,谁都无法强迫所有人去做同一件事情。但有一件事情可以确定,就是所有人最终都适合学佛与成佛,因为每个人都有佛性。对每个人来说,修行都是适合的,因为每个人都希望拥有幸福、宁静、轻松与自由,这些都不是金钱、权力等能给予的,而是通过修行可以获得的。

五、不以殊胜的心态精勤利他而以世间八法勤奋谋求自利,就像盲人漂泊于荒野,实是自讨苦吃

本来在大平原、大草原、海洋等地方,就容易失去方向,不辨东西、不知南北,若是没有向导的盲人,就更不知身处何方。如果没有利他心,一切都围绕着自己的名利等世间八法,最终我们会像荒野中的盲人一样迷失方向,因为任何世间法都不可能永远不变。追逐不到,惴惴不安;得到之后,得意忘形;一旦失去,又彻底崩塌,失去了生活的信心,这与荒原中的盲人有何区别?

菩提心不仅是大乘佛教的灵魂,成佛的原动力,也会让我们对生活充满希望。度化众生、利益众生的目标卓越而高妙,已经超越了任何金钱、物质和权力的层面,不会因为物质财富等世间因缘的变化而动摇,它能恒保我们的人生不会失去方向。有了它,无论发生任何动荡,我们永远不会迷失、绝望。无论贫穷富裕,高贵低贱,只要菩提心始终伴随、不离左右,就一定能让我们的生活充满幸福、充满活力,让我们活得更有意义。所以,我们必须要有超越世间八法的崇高目标。

很多失败的人生就是这样,贫穷的时候,把金钱当做生命的目标,认为有钱一定会幸福,然后拼命赚钱,承受了很多压力,面对了种种困难,最后发财了,目的达到了,却因为他们的梦想仅仅是发财,没有别的追求,从而失去了梦想。失去梦想之后,就是空虚无聊、不知所措,只有通过赌博、吸毒的方式来刺激自己的神经,以从中获得所谓的快乐。但肉体的自然规律就是这样,任何神经刺激久了,都会产生麻木乃至反感、拒绝的情绪。

现代人的心态很奇怪,忙碌的时候,心里很烦躁,一心只想静下来;一静下来的时候,又觉得无聊空虚,于是琢磨着想做点事情。忙也不行,不忙也不行,就是没有安全感的表现。随着物质的发达,现代人越来越感觉到佛陀言教的前瞻性。

在冈波巴大师写这段话的900多年前,除了修行人以外,普通人不会意识到世间法效力的捉襟见肘。因为那时的社会经济没有现在发达,多数人都不太了解物质财富的局限性,都希望能用外面的物质来刺激神经,并称之为享受人生。但在物质发达的现代社会,很多人失望地发现,物质根本不能带来最终的幸福!这不是莫大的讽刺吗?我们不择手段地追求物质,不惜破坏环境,丧失伦理道德,却没有找到预期的幸福,这是多么令人失望的结局啊!

真正能让我们幸福的,是以真诚之心饶益众生。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无条件地帮助别人。慈悲心和菩提心除了可以让我们解脱成佛,还可以让我们的现实生活变得更充实、更幸福,人生也有了方向。

利他的事情,每个人都可以做。我们不要以为,利他是有钱有智慧者的专利,没有钱,就不能利他。我们不仅可以用金钱、物质来利他,从精神、心灵的角度出发,也有很多利益众生的方法。只是因为我们把物质看得高过一切,总觉得没有物质就不能帮助别人,其实这都是不对的见解。即使在现代商业社会,也有很多物质办不到的事情与金钱买不到的东西,我们不能高估了金钱、物质的能力。

大、小乘佛教都让我们先修出离心。所谓出离,不是让我们出家当苦行僧,而是让我们的生存目标脱离并高于物质、金钱、权力等外在的一切。让自己的内心不再受外在事物变化的影响,永远不会觉得无聊,也永远不会以消极悲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这叫做出离心。如果没有出离心,就会时常感觉无聊、空虚,没有意义。很多身家几十亿、几百亿的人会说,我根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活着。这些众人羡慕的富豪为什么要说出这样的话呢?因为他们的梦已经结束了。以前,成为有钱人是他们的梦想,现在已经圆梦,反而无所适从,不知道要干什么了。所以,出离心不仅是解脱的基础,也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慈悲心和菩提心,就比出离心还要高明,且更为必需。在这个混乱的世界里,真正让我们幸福、充实、骄傲并感到生活有意义的,就是菩提心。我们需要有慈悲心或菩提心。不仅这一生,乃至生生世世都非常需要。如果不修菩提心,只是为了自己的世间八法而奋斗,就是自讨苦吃,永远都得不到幸福。如今,在一些有名、有钱、有权的人身上,已经印证了佛陀当年说的话。

真正的修行人到了晚年的时候,虽然无法工作赚钱,身体状况日渐衰落,所有世俗的梦想都破灭了,但依然可以开心地活着。即使世俗的目标没有了,但更高远的目标还在,我们要为这个目标而生存、奋斗,要对生活充满希望。只要活一天,就可以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比如,如果自他相换的菩提心修得好,就可以将身体的苦痛,转化为修行的顺缘。这样的老人,怎么会对生活失望、绝望,怎么会感到无聊、空虚呢?

如果没有精神上的目标,即使子孝孙贤,家里高朋满座,自己被众星捧月般地围绕着,周围充斥着溜须拍马的人,但在直面自我时,仍然会感觉空虚无聊,所有的负面情绪都蜂拥而至。然而,最遗憾也非常可惜的是,我们不知道什么最重要,因为没有学过佛法,没有类似的理念,这是现代文明最大且无解的缺陷。

尽管现代文明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但有一个非常大的缺陷,就是有钱却不幸福。

残酷的事实告诉我们,不要为了自己的世间八风而奋斗,从不利益众生,否则就会像漂泊于荒野的盲人一样失去方向。

六、去做不能成办的大事,就像体弱者背负重担,实是自讨苦吃

无论是从修行,还是从世俗的角度来看,强迫自己去做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就是自讨苦吃。

首先,从修行的角度来说。在基础修法没有修出来时,就自不量力地去修大圆满、大手印与禅宗顿悟法门,就是自讨苦吃,因为注定不会成功。想成佛,必须按照佛陀所讲的次第一步一步地修行,这样才会成功。

当然,量力而行,并不意味着做事的时候不努力、不认真。只是有些事情我们即使很投入、很勤奋,依然无法实现。此时如果强迫自己去做,就是自讨苦吃。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普通人背负100斤或150斤,已经很不错了。倘若一定要背1000斤,就是自讨苦吃。做任何事情,包括修行在内,都要讲究方法和次第,要有自知之明,否则都不会成功。

七、以我慢心轻毁殊胜上师与如来的言教,就像掌权者毁掉大好前程,实是自讨苦吃

以傲慢心侮辱或轻视殊胜上师和佛法,比如,藐视佛教的三观,说是迷信,等等,都将招致悲惨的下场。因为殊胜上师和佛法都是为一切众生造福的,侮辱造福者,就等于践踏众生的幸福,所以是有罪过的。这就像有权者毁掉了美好理想或大好前程,实在是自讨苦吃。

八、舍弃实修、游荡俗人城区,就像野兽落河,实是自讨苦吃

如果野兽居住在山里或森林里,就可以快乐自在地活下去。但“虎落平阳被犬欺”,当它们来到平川以后,一方面环境不适应,还有可能遭人杀害。

同样,在不具备弘法利生能力的时候,修行人应该在修行人居住的地方修行。应该在学佛的人群中一起学习、讨论、相互帮助。这样自己的修行、见解等各方面才会有收获和进步。如果脱离学佛群体,混迹于根本不学佛的圈子,则过去所学修的慈悲心、出离心等都会慢慢淡化,直至最终消失。所以,确定自己的居住环境十分重要。

九、不护持原本的智慧而散乱于繁杂的戏论,就像大鹏断翅,实是自讨苦吃

在证悟之前,必须大量地积累资粮,这是为了证悟。

证悟以后,当义工、建寺庙、修佛塔、塑佛像,以及念经、烧香、拜佛等行为上的善行可以适当减少。虽然这些事情本身是好事,是在行善,但都是有漏的有为法,如果干得太多,就会产生烦恼,甚至会让证悟智慧慢慢消失。此时修行的重点,要放在修空性、修光明上面。《饶益有情九观察》中也讲过,证悟后的一段时间中,最重要的是闻思修行,此时还不是度化众生的时候。

就像刚刚进入医学院学医的学生,无论学中医、藏医还是西医,都需要封闭式地学习一段时间,这时还没有治病的能力。如果给人治病,反而会导致病人的性命危险。先学习,学成之后再治病,是很合理的安排。

同样的,证悟之后,应该好好修行,先不要去度化众生,当证悟力量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利益众生。我们要把握修行的轻重缓急,不能自讨苦吃。

十、肆无忌惮享受上师三宝的信财,就像小孩干吞火烬,实是自讨苦吃

三宝财产必须重视,无论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都不能随意享用。

什么叫做三宝财产呢?塑佛像用的钱,装饰佛像所用的金银珠宝,或者给佛像修佛堂的钱,属于佛宝的财产。

法宝包括了教法和证法。教法的费用,就是印经书的钱;证法的费用,则是用于戒定慧方面的开支。法宝的财产,也就是印经书以及闻思修行方面的费用。比如,闻思过程中,会产生一些费用,这些费用就属于法宝的财产。再比如受戒、打坐,打佛七、打禅七的过程中所花的费用,也是为了戒定慧的支出,都属于法宝的财产。

僧宝即僧众。僧众闻思修行的生活费,就是僧宝的财产。

以上所述,为三宝财产。佛经里讲得非常清楚,这些财产不能随意支配,必须专款专用。

比如说,在一间佛堂里,准备塑三尊像。中间是释迦牟尼佛,两边分别为观世音菩萨和其他菩萨。有一个施主想捐钱塑观世音菩萨像,那这笔钱一定要塑观世音菩萨,而不能用来塑释迦牟尼佛。以此类推,包括修经堂也是如此。

只是在戒律中有一些特殊开许,若有个别在家人生活上有困难,或者出现饥荒,在寺院僧众有集体粮食的情况下,可以赠送或借给在家人,而无须担心这是三宝财物。除此之外,自己不能随意享用三宝财物。

放生属于六波罗蜜多中的布施。六波罗蜜多都是正法,是三宝中的法宝,所以,放生款既是三宝的财物,也是众生的财物,是用来换取众生生命的钱,必须专款专用,一分钱都不能浪费。大家一定要注意,这是非常严肃的事情。

如果我们有机会接触三宝财物,一定要谨慎行事、细致取舍。比如慈善基金,哪怕是无神论者的团体建立的慈善基金会,哪怕其中的所有人都没有信仰,但因为慈善基金当中的每一分钱,都是用来做善事的,所以都是相当于法宝的财产。如果随意使用,罪过不可估量。

19 十项自给自恩

第十九,自给自恩之十法

如果今生闻思修行卓有成效,在离开这个世界时,就能感觉到自己对自己的恩德,这叫做自给自恩。

大乘显宗经典中也提到过,人死后在中阴身时,会看见自己的尸体。如果活着时依靠这个躯体尽可能多地断恶行善、闻思修行,积累了很多福报,死时就会对这个躯体生起感恩之心。如果一辈子造作罪业,死时就会对身体有嗔恨心,所以,自己对自己施予恩德很重要。

一、断除世法的贪嗔、行持微妙正法,实是自给自恩

所有凡夫,都有贪嗔痴等烦恼。烦恼产生时,我们很难控制。《俱舍论》中讲过,产生烦恼,需要三个条件。

第一是烦恼的种子。每个人心里都有烦恼的种子。没有生起烦恼时,这些种子也一直以潜在的方式存在着,只是不明显而已。彻底断除烦恼的潜在能力,是在菩萨第七地的末尾。到了第八地的时候,就已经从本质上断除了烦恼障,而只剩下所知障。在这之前,烦恼的潜在能力一直存在,即使是脾气非常好的人,也有这种潜在的能量。

第二是遇到对境,也即外在的因素。比如有人当面讲自己的坏话,或者有人剥夺了自己的权益,等等。如果没有外在因素,嗔恨心不一定产生。哪怕是在独自一个人的时候产生了嗔恨心,那也可能是因为想起了曾经发生过的事情。

第三是不合理的作意或观念,也即心里的颠倒观念。颠倒观念的根本,就是我执。本来没有我,却当做有我的存在,就叫做我执。在我执的基础上,还有对永恒、常有的执著等颠倒且不合理的见解。有了这些观念,就会产生烦恼。

对我们凡夫来说,以上三个因素中,最关键的就是第三个——颠倒作意。比如说,要控制嗔恨心,烦恼的种子暂时没有办法断除,外在的条件也不在自己掌控之中,但如果没有颠倒作意,则即使有人说自己的坏话,即使有烦恼的种子,烦恼还是不会产生。

但我们往往不是这样,只要有人说自己的坏话,根本不观察这些话有没有道理,立即火冒三丈,这就是颠倒作意。我们都很执著自己,很在乎自己的一切,我执已经严重到根深蒂固的地步,不允许任何人说自己的坏话。三个条件一旦具备,烦恼就会产生,根本无法控制。

很多人说,这些道理都懂得。比如,不能生起烦恼,因为会有严重后果,嗔恨心会毁掉我们的善根,会堕地狱,等等。但当烦恼生起时,明知自己不对,却无法控制。

烦恼的生起是一种自然规律。任何自然规律,只要具备产生它的所有因缘,就无法控制其结果的产生。在因缘都具备的情况下,企图控制结果的产生,是非常幼稚且愚昧的。要控制结果的产生,必须从因缘下手。破坏了因缘,就等于破坏了果。

如何控制烦恼?

第一个,烦恼的种子,只能逐渐断除。真正的断除,是从菩萨第一地时开始,在第七地末尾彻底断除。在这之前,无论是闻思智慧,还是凡夫的初步证悟,都无法铲除烦恼的种子,因为它早已积重难返。

第二个,外境也不可控。别人诽谤、打骂、侮辱自己,或者偷自己的东西等,我们都无法避免。连佛陀都无法满足所有的众生,更何况我们凡夫?在没有被满足的众生中,一定会有一些人来攻击我们。

产生烦恼的三个因素中,我们能够控制的,唯有第三个——颠倒作意。观念转变后,颠倒作意受到了破坏,此时哪怕具有前两个条件,烦恼也不会有萌芽的机会。

如何转变观念呢?《入行论》安忍品中,讲了很多面对嗔恨心的方法。

比如,当有人说自己坏话时,我们不能不问青红皂白,立即翻脸不认人,继而恶言相向、怒目相视。而是要静下来,思考分析别人说的话有没有道理,之后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一般来说,冷静观察之后我们会发现,别人的大多数评判也不是空穴来风,还是有道理的。这样打开心扉,以前不允许任何人说自己、骂自己的观念就自然而然开始转变了。随之而来的,是烦恼的悄无踪影。

佛教不认为是造物主在操控我们的情绪,也不承认无因无缘、一切的发生都出于偶然,佛教承认因果,尊重因果规律。在产生烦恼的三个因缘中,介入新的因缘之后,结果就会发生变化。虽然烦恼的种子没有任何变化,外境上也依然有人说自己,但因为我们的心态有所转变,这些言语就仅仅是一种声波,而不会让我们产生嗔恨,这叫做因果。

遗憾的是,现在我们听了很多佛法,懂得大量佛教理论,却没有对治烦恼的能力,这都是没有深入思考,没有打坐修行的缘故。我们懂的理论都很肤浅、很表面,根本无力转变我们的观念,只是懂得而已。体会到的境界和知道的知识二者,效力是有着云泥之别的。就像世间很多知法懂法的人也会犯法一样,知识不能解决问题。我们需要的,是把书本上的知识理解转化为体会、体悟。

怎样把知识转化为体会呢?必须打坐修行。

往昔,佛教在印度被外来宗教侵略导致消失的同时,佛教的很多思想也被其他宗教兼收并蓄。如今在书店里,会看到很多心理学、成功学、幸福学等方面的书籍,其中不少内容实际上是借鉴了佛教的理论和方法,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而已。但如果失去了实际操作,就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想控制嗔恨心,就必须静下来打坐修行,这样才能把知识转化为体会。虽然这还不是证悟,不能断除烦恼种子,但却有能力转变我们的观念。先把知识转化为体会,然后再把体会转化为智慧,这时的智慧,才是证悟。

比如说,许多人会觉得,人身难得、死亡无常等道理非常简单,没有什么可修的,一看就能全部理解。但假如忽略了这些最基础的修法,哪怕花很长的时间修大圆满、大手印,都不会有效果。最后我们会知道,基础才是最重要的,然后再回来规规矩矩地一步一步修,无端蹉跎了很多时光。

某些人总喜欢抱怨,他学佛很长时间了,为什么没有进步云云。其实,我们所谓的学佛,无非是念念功利的烧香拜佛、临时抱佛脚而已。如果没有出离心、菩提心,烧香拜佛一辈子,烦恼也不会减少,只是有一些功德,比不信佛好点,能让我们下一世有一点点福报,不堕地狱、旁生、饿鬼道,投生到人间或者天界,就是最好的果报了。

真的想要控制烦恼,就要从闻思到修行,从知识到证悟。这是我们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自然规律。

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烦恼源自于外在的客观因素,但事实上,它却来自于我们的颠倒作意。控制烦恼,放下世俗的爱憎,一心一意去修行,是我们一生最重要的工作,是对自己的最大恩惠。这样在离开这个世界时,我们会感觉到修行的价值,感觉到自己这辈子选的路没有错,这时就会有自给自恩的感觉。

如今,越来越多的现代人感觉不到幸福。很多人在问,幸福在哪里?这是现代的热门话题。为什么感觉不到幸福?就是因为我们自己的价值观有问题。现在很多人的价值取向存在着严重问题,所以他们的人生轨迹也与幸福相反,奋斗一辈子,在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却极度不满意,对自己的生命、社会、家庭、生活、工作都不满意,并在这样的怨恨中,悲愤万分地离开了世界。这样的结果,大多是去了地狱或饿鬼道。不控制烦恼,注定会失败。不但今生不幸福,还有可能彻底毁掉来世的前程。所以,调整价值观,也就是前面所说的颠倒作意,势在必行。

二、离开家眷与亲朋而依止圣贤上师,实是自给自恩

一说到远离家乡,远离亲戚朋友,远离家人,可能很多人并不理解,其实这没什么不能理解的。现在不少人为了学习,为了以后能更好地工作,赚到更多的钱,也远涉重洋,到地球另一端的美国、欧洲等地留学,三五年不回来,大家都认为应当应分。其实,佛教讲的远离家人也是这个意思。为了更好地学习,更好地修行,以后能利益更多的众生,暂时远离家乡,远离亲朋好友去学习和修行,又何尝不可呢?佛教并没有说要彻底远离家乡、远离父母啊!

当年米拉日巴尊者也是暂时离开家乡,离开母亲去求学和修行。修行成就之后,他也一样地回来度众生了!

佛陀认为,如果不寻求真理、不寻找解脱之路,一直都在红尘中守着自己的家人、父母,表面上是很孝顺,但实际上却没有什么意义。即使能够给予一些帮助,也是短暂且局限的。

如果真正地爱父母、爱自己的家人、朋友,就应该去闻思修行。这样不但能解决自己的问题,还可以帮助家人,帮助亲戚朋友。就算一辈子和亲人黏在一起,最后还是要分开。《入行论》禅定品中讲得很清楚,那时候我们既没有办法利益他们,他们也没有办法利益我们,双方都自身难保。

暂时远离父母家乡,依止善知识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利益无始以来的所有父母,为了更好地帮助、度化他们。当我们修学有所成就时,绝不会放弃他们,而是会回来更好地帮助他们。

佛法传到中国,已经有大约1900多年了。但世人,尤其是现代人对佛法仍然有很多误解。总觉得佛教徒很冷漠,没有人情味。有些儿女违背父母意愿选择了出家,社会上也有各种负面的议论和看法。但如果当事人真的想出家修行度众生,旁人就不应该说三道四。虽然暂时从表面上看,他没有履行家庭与社会责任,像是在逃避。离开时,父母、家人也会伤心、难过。但如果他真的能学有所成,日后反而能更好地帮助他们。当然,如果不是因为发菩提心而出家,只是因为不愿意面对现实,想逃避现实而出家,那就不在此范围内。

三、抛弃繁乱琐事而闻思修行,实是自给自恩

现在我们没有办法放下所有的散乱,每个人身上都有一大堆无法推卸的责任和压力,要面对现实生活。但有些没有必要的散乱,我们还是可以放下,尽量挤出时间去闻思修行。

如果根本不闻思修,所有的时间都用到工作和吃喝玩乐上,就是散乱。当走到生命尽头时往回看,即使是成功人士,也除了对某些人有少许生活上的利益以外,对解脱没有任何意义。

所以,尽量把散乱的时间压缩,挤出时间安排到闻思修行上,这样最终的受益者是我们自己,这才叫做自给自恩。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面临一些用钱也无法解决的问题。有了这些问题,内心若不坚强,就会有痛苦。无论多么有钱,多么有权,也感觉不到幸福。西方哲学讲,人的生存意义,是追求幸福。佛教也认为,我们的生存目标,应该是追求幸福。成佛,就是绝对、永久、究竟的幸福。然而,现在我们却追求不到幸福,以前认为可行的方法,也无法追求到幸福。大家都很茫然,根本不知道路在哪里,要怎么做。拥有的钱财根本不能解决问题,很多人变得异常急躁、忧郁和彷徨。

官方可靠数据显示:中国14亿多人口当中,精神病患者已经超过了一亿,抑郁症患者已经超过9000万人。近年来出现的多起持刀杀人事件,伤害了很多无辜,大多与精神疾病有关。

因为我们的生存压力很大,为了挣钱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如果没有一个有效的控制情绪的方法,钱挣到了,我们却会失去幸福感。如今每个人的情绪都很浮躁,稍稍出现一点问题,就肆意发泄,进而出现各种不可挽回的悲剧。

环顾四周,我们身边的朋友当中,需要用钱、用物质去扶贫、帮助的人比较少,但需要精神帮助的人却比比皆是。为了缓解抑郁、焦虑、失眠的症状,为了发泄不良情绪,社会上出现了“哭吧”“发泄吧”、酒吧、KTV等各种场所,却不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反而让人更加浮躁、空虚和痛苦。

那么,这些问题该怎样解决?就是通过闻思修来解决。

21世纪,用佛法服务大众,帮助天下人的时机已经成熟。无论是否信仰佛教,都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帮助。我们不能过度散乱,要尽量投入到闻思修行当中。在闻思修过程中,自己每取得一点点进步和感受,都要与其他人分享。让他们依靠这些方法修行,至少不造罪,这样就能过得轻松幸福一点。

缺乏精神上的依靠,和缺乏物质上的资源一样痛苦。过去的贫穷,往往是指物质上的贫穷。21世纪诞生了大量的新贫穷族,他们不是物质上的贫穷,而是精神上的贫穷。过去的扶贫,是捐款捐物;今天的扶贫,不仅是财物扶贫,更有精神上的扶贫。

在精神扶贫方面,最能发挥作用的就是佛教,所以现代人越来越感觉到佛教的重要性。过去某些人认为,经济发达以后,佛教等宗教都将自行消失,即使不消失也会过时,因为没有人需要这些。但事实告诉我们,现代人越来越需要佛教的帮助。每一个佛教徒都有责任学修佛法,这样不仅能让自己生活充实有意义,也可以帮助其他人,让更多的人感觉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若能以这样的方式度过一生,真的是自给自恩。

四、远离城区与熟人而独居静处,实是自给自恩

虽然在家修行人不能像出家人一样完全放下交际应酬,像米拉日巴尊者一样居于静处修行,但也可以适当地闹中取静,在喧嚣烦躁的都市里选择一个相对比较安静的地方,适当地远离一些朋友。尽管从做人的角度来说,这些朋友品德良好、富有素养,文化水平很高,和自己的关系也很亲近。但他们的人生目标只是吃喝玩乐,如果整日跟他们厮混在一起,把时间用在出国旅游、喝茶、喝酒、吃饭、唱歌上面,真的很可惜。我们可以适当地、有尺度地与他们接触,但不要混得太深,否则会浪费我们很多时间。

我们应该在忙碌的人群中,选择一些能够有时间安排闻思修行的道友,与他们在一起,自己的修行也会有进步。现在有很多学佛团体,大家在一起学习、共修,一方面可以相互监督、相互鼓励;另一方面也可以就一些不懂的佛教问题进行讨论。在某种程度上讲,这也叫做善知识、善友。这样安排自己的生活,对我们的一生都是很有意义的,所以是自给自恩。

五、斩断欲妙的牵绊,无贪安住,实是自给自恩

就目前而言,我们无法做到彻底放下对物质的欲望,超越红尘,无欲无求地修行,但可以适当地放下,不过度地追求、贪图物质,不把大把的时间都荒废到对物欲的追求上。

我们的生存压力为什么这么大?生活节奏为什么这么快?除了一些客观因素之外,更多的是和自己的欲望有关。如果我们的欲望没有那么严重,对生活水平的要求没有那么高,不攀比、不虚荣,则付出也不需要太多,这样生活节奏就不需要太快,生存压力也不会太大,就有时间用于闻思修行,做到物质与精神生活双丰收。

所以,适当地放下物欲,努力修行,也是自给自恩。

六、仅有简陋之物便知足,不贪图精美之物,实是自给自恩

很多人的车子、房子并不需要更换,服装、背包也足够了,但我们却停不下追逐的步伐。任何追逐,都需要付出代价。物欲的代价,就是时间、精力。为了一个大可不必的目标,我们总是把自己搞得筋疲力尽。这是为什么?因为我们不懂得知足。不知足的结果,就是没有多余的时间让自己轻松,更没有时间修行。所以,知足少欲本身,就是非常好的生活原则。懂得少欲知足,就是自给自恩。

七、独立自主而不寄托别人,誓愿坚定,实是自给自恩

自立自强,即坚韧不拔,不为任何人和物质所左右。

色界和无色界的生命可以不依靠物质生存,但人类生活在三界中的欲界,欲界众生无法不依赖物质生存。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可以尽量掌握好分寸,不过度依赖物质。

现代人往往忽略了精神的修养与训练,所有的问题,都试图用物质来解决。在过度依赖物质的过程中,有一个问题我们没有发现或没有考虑到,那就是:越依赖物质,我们的内心越脆弱,精神承受能力越差。总有一天,我们会看到物质的黔驴技穷。比如说,感情上的问题,身体上的病痛,都不能用钱解决。生病,我们可以去高端医院,但高端医院一定能治好所有的病吗?不可能。在物质不能搞定的重大问题上,内心的坚韧度就成了成败的关键,如果处理不好,就会精神崩溃,甚至罹患抑郁症。

现在的精神疾病患者越来越多,抑郁症、焦虑症、孤独症无处不在,这都与我们的生活方式有关。生活方式的选择,源于我们的价值观。价值观,又来源于我们所受的教育。因为没有学习儒释道等传统文化中关于调整心态的方法,才引发了这些问题。

所以,我们特别需要精神修养和训练,要意志坚定。现代商业社会中,真正靠得住的朋友越来越少,可以信任的人也越来越少。缺乏安全感,孤独、寂寞,正好是产生焦虑、抑郁的主因。我们高估了物质的价值,使得精神一片空白,无力面对任何折磨、坎坷,焦虑、抑郁、痛苦,成了大多数人的宿命。

真正的幸福不是用肉体去感觉,而是用精神去体会的。精神空虚了,就感觉不到幸福。钱不但不能让我们成佛解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不能让我们今生获得幸福。

虽然目前的社会大环境就是如此,我们无力改变,但个人的生活方式还是能够自己安排。有些事情可以随着潮流走,但其他方面还是可以闹中取静、逆流而行。不依赖金钱,不依赖权力,因为这些都靠不住。唯有精神上的自立自强,才是最可靠的。现在很多女孩子总希望找个有钱人依靠一生,但有钱人不一定能找到,即使能找到,能依赖多长时间也说不定。哪怕离婚时得到对方一半的财产,但这些钱能否让自己幸福,还是很大的问题。

没有修行,没有内在的提升,一切外境都靠不住。佛陀很早以前就预言了物质的局限,那时人类的物质享受还没有达到现在的程度,除了极少数智慧卓越的人以外,当时的大多数人都不能理解。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发觉,佛陀说的是千真万确的。

如何做到自立自强?就是要闻思修行。通过闻思修行,就能明白很多道理,然后才会有体悟,如此一来,精神就会很强大。精神强大的人无论面对成功还是失败,都会感觉到幸福,这才是真正的幸福。

八、无视今生暂时的安乐而修行永久安乐的菩提,实是自给自恩

没有信仰的人也会说类似的话,但实质内容却大不相同。佛教的长远之计不仅是这一世,还包括来世;佛教所说的暂时,也不仅是今天,而是这一世。

有些人说,佛教不关心今生,只关心来世,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大乘佛教关心的不是今生,也不是来世,而是超越轮回,利益众生,这才是佛教的真正目标。

从利益众生的角度来讲,佛教不仅看重这一世,也看重来世。不但今生要帮助众生,下一世也要利益众生。

此处的永久安乐,是走上解脱之路,是成佛。只要有了这个目标,权力、金钱方面的成败荣衰,都不会让我们绝望或失望,因为我们的生存目标不是这些。有着远大目标的人,永远都会活得很有希望、很有力量、很有活力。

九、永断实法的耽著而实修空性,实是自给自恩

前面的内容,是从少欲知足的角度来讲的。这一条,是从空性的角度来讲的。

权力、金钱,包括我们的生命,都是虚幻空性的,像梦境一样。但在没有真正证悟之前,这个空性在现实生活中是不起作用的。如果没有证悟,仅仅停留在理论文字上的空性,不能解决我们的烦恼。我们对空性的认知,还停留在理论和知识的阶段,甚至有些佛教徒连理论知识都没有,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做空性,这是很可惜的。我们的所有问题,最终必须以证悟空性的智慧来解决,所以必须要学修空性。学修空性的基础,是出离心和菩提心。

十、身语意不处于平庸状态而精勤圆满二资粮,实是自给自恩

身体的随意散乱,是指身体没有去行善,而是去吃喝玩乐,做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情;语言的随意散乱,是指没有念咒、讲经说法,而是去聊八卦等;心的随意散乱,是指没有修心,也不考虑闻思修行,整天胡思乱想。杜绝以上身口意的随意散乱,尽量积累福慧二资粮,才是真正的自给自恩。

牺牲一些吃喝玩乐,在闻思修行、积累福慧二资粮上多下点功夫,多投入一点,这样在我们走到生命尽头时,一定会感谢自己。否则一定会抱怨自己,不原谅自己,但那时已经悔之晚矣。趁现在还有选择的机会,我们一定要做些有意义的事。

我们的要求不是很高,没有绝对制止吃喝玩乐,只是要适可而止。没有说完全不可以追求名利,只是要方法得当。没有说一定要苦行,只是要因人而异。生活不要过得太奢侈、太随意,一定要挤出一些时间来闻思修行,要做临终时可以感谢自己的事情。在中阴身时,看到自己的身体,能心存感激,因为借助这个身体做了很多善事,获得了很多成就。拥有这种心态,才是真正的成功和自给自恩。

20 十项正确的法

第二十,真正之十法

第二十个内容,是从见解、修行、行为的角度分别讲述十项正确的法。见解、修行、行为分为上、中、下三等,共九项。最后一项,是所有见修行的成果或标志。

佛教对上、中、下三等根机的区分,有不同的侧面。这里是从是否证悟的角度来区分的:明心见性、证悟了大圆满的,就是上等根机;没有证悟大圆满、没有明心见性,尤其是初学者,就是下等根机;介于两者之间的,就是中等根机。

一、诚信业因果,是下根者的正见

佛教见解的基础,就是深信因果轮回。世界上没有一个宗教能像佛教那样将因果和轮回阐述得如此完整,所以说因果和轮回是佛教独特的见解,也是佛教徒最基础的两个见解。

没学佛之前,很多人不相信因果轮回。学佛之后,才开始接受轮回与因果的存在,但有时还是会有各种疑问。即使信了很长时间,假如没有闻思、没有修行,有时也会产生疑问:轮回到底存不存在?自己现在走的路到底是对是错?坚持学下去有没有结果?所以,我们需要在刚进入佛门时就思考:因果、轮回是否存在?如果都存在,六道在哪里?如果没有思考,这些问题也许只会在遇到争论之时才出现。假如始终没有消除疑惑,一直对因果和轮回半信半疑,就不会慎重取舍因果,也不会希求解脱轮回,等到临死的时候,才发现此生一无所获。那时再想补救,已经为时太晚。佛教的很多观念和实际行动,都建立在这两个见解的基础之上。如果无法解决这些问题,则我们对佛教的基本信心就会受到动摇。基础若不牢固,其他的见解、观念和行为皆会受到影响,学佛也会失去动力。

比如,长期坚持虔诚念佛固然很好,但如果没有闻思学习,念佛的人有时也会对西方极乐世界和地狱是否存在产生疑问,却找不到解决方法,继而有可能从中退失。

对因果轮回,佛教采用了直接阐述、间接说明或者推理的方式来证明。通过闻思,就能解决这些问题。若要进一步释疑,就需要学因明。因明是专门证明因果轮回等普通人无法直接感知的隐蔽事物和现象的学科。学习因明,就能让我们对佛法的信心更加坚定。

有些人认为,佛经中的很多观点与科学发现不一致,比如对地狱、宇宙的描述等。

虽然有些佛经说地狱在地下,但也有另外的佛经非常清楚地讲过,地狱其实不在地下,这只是为方便下等根机的人理解而说的。那么地狱在哪里呢?就如同我们现在看物体,只能看到长、宽、高的三维空间。事实上,还有我们看不到的其他维度空间,不同业力的众生,看到的维度深浅是不一样的。

关于这些问题,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第七品中讲得非常清楚。比如,一张桌子,在我们看来是一个三维物体,但如果另外一种生命体也在看这张桌子,他看到的可能就不是桌子,而是另外一些我们看不见的东西。不同维度的物体,可以存在于同一位置,互不干扰、互不影响。人类感官对应的是三维空间,看到的就是桌子。其他生命看到的,是与他的感官对应的现象。

很多人对此根本不能理解,认为这是疯子的论调。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曲高和寡,是社会的普遍规律。

玻尔曾经说过,如果你在公园里,和一个陌生人坐在一条长椅上,和他慢慢地、慢慢地讲量子力学。他如果没有把你当成一个疯子而恐惧地一点点挪开自己的身体,那他一定是根本没有听懂量子力学。因为见解高于常人,所以科学和佛经在传播之初,会有同样的尴尬遭遇。

人类历史上,因感官对事物的认知有限而犯下的错误可谓层出不穷,例如众所周知的地心说。两千多年前,有一位天文学家首次提出了日心说,但当时却没人相信他,认为他是信口雌黄、胡说八道。

同样,人们一直认为,从诞生到毁灭之间,桌子、房子等物体是静止、永恒、常住不灭的。两千五百年前,佛陀就说一切是无常,但只有佛教徒相信细微的无常。直到二十世纪,科学家发现了原子,人们才知道世上没有静止的东西,一切都是运动的。这是人类史上又一个被科学推翻了的错误常识。

其实,对生命的理解也是如此。我们只能看到一个人从诞生到死亡的过程,看不到诞生前和死亡后,所以就认为生命只是从诞生到死亡这一段,诞生前和死亡后都不存在。这都是像地心说以及物质静止论一样幼稚的错误。如今,随着支持前世今生论的证据日渐增多,很多人也慢慢开始接受轮回的观念了。

因果也是如此。无论杀盗淫妄还是积德行善,我们只能看到善恶的行为,而看不到它的业果。或者可以感受到幸福和痛苦,却看不到产生幸福和痛苦的所有因缘。因为看不见真实的因果关系,所以会否认现在的幸福或痛苦与过去有关,只承认与当下的某些因素有关。

我们的理性思维,是依赖于感官获得的信息。而我们的感官,又非常有局限,由此而得出的结论,也必定会受限。我们不能错误地把感官的结论当成真理。尽管人类曾经犯下的错误有的已经被科学推翻了,但我们却不会将这些教训,联想到因果与生命轮回上。人们始终把虚幻世界当做是真实存在的,认为可以一直在虚幻世界中生存,并认为这是真理,但实际上却是错谬的,与真理相差十万八千里。很多人不相信因果轮回的唯一理由,是“没有看到”。时至今日,大家都非常清楚:眼睛看到的很多东西并不真实,眼睛没看到的很多事物也确凿无疑是存在的。

由于我们从小到大的教育,以及周边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很多人自幼就被灌输了因果轮回是迷信的概念。但事实证明,我们的很多所谓常识,都是错误的。所以,在面对与常识相悖的某些概念时,我们不能当即否认,而应深入观察研究。只有在仔细分辨剖析之后,才能断定是真是假。

当佛教徒和非佛教徒就因果轮回是否存在进行辩论时,佛教徒会回答说,因为没有看见就否定因果轮回,是没有理由的。就像微粒的运动与宇宙中的各种波和射线我们也看不见,但并非不存在一样。

观点对立的两个人进行辩论时,即使能证明一方错了,也不能说明另一方一定是正确的,有可能两个人都错了。那么,佛教徒又如何进一步解释呢?

比如说,推翻桌子是静止的概念,证明它是运动的,不是人类长出了第二种眼睛或其他感官,而是因为显微镜的诞生。借助于更先进的新工具,就能推翻原有的错误观念,得出新的结论。同样,佛陀之所以能够发现因果轮回,是因为佛陀有超自然的深妙智慧。这种智慧能够照见生命的前段和后段,能够通达什么样的因产生什么样的果。但如何证明佛陀有这样的智慧呢?

为了证明这一点,因明讲了很多理由,此处简单地介绍几个。

第一个,在律经中规定,出家人用水时一定要过滤。因为印度天气炎热,水里有很多肉眼能看见的生物。

有一次,迦叶尊者用天眼观察水,感觉水没法喝了,因为每一滴水里,都有成千上万肉眼看不见也根本无法过滤掉的生命。他特意就此请教佛陀。佛陀告诉他,每一滴水里确实有成千上万条人类肉眼看不见的生命,但不需要过滤。因为不是所有的出家人都有神通,只要把肉眼能看见的生命过滤掉就可以了。佛陀制定戒律的一个原则,就是不会制定普通人做不到的规定。

我们今天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一滴水里有成千上万的微生物,那么,在没有显微镜的年代,迦叶尊者和释迦牟尼佛是怎么知道水里有很多微生物的呢?这充分说明,佛陀有着超越凡人感官的非凡智慧。

第二个,在显宗经典《阿难入胎经》中,释迦牟尼佛讲了两个现象:

一个现象是人的身体内有八万四千个小虫子,这些小虫子都有自己的名字。当时没有显微镜,没人知道人的身体里存在这么多的生命。在显微镜诞生之后,人们才知道身体内的寄生虫和细菌都是有生命的。

另一个现象是人类在怀胎期间,受精卵的各种分裂变异,各个阶段的形状、特征,经中描述居然与现代医学在仪器下看到的人类怀胎过程完全一样。这些内容,在密法里讲得更为清楚。

这也充分说明,佛陀具有超凡的智慧。

除了佛陀以外,过去的有些密宗成就者对未来的预言也非常准确。修行比较好或者修行境界稍微高一点的上师都有这样的智慧,更何况佛陀呢?所以,用凡夫的感官结论来否定佛陀的观点是非常幼稚的。我们要相信,人的智慧是可以升级的。升级以后,就可以发现很多凡夫感官所看不见的东西。就像科学家的显微镜可以呈现微观世界的景象一样,佛陀的超凡智慧,也可以照见前世后世与因果规律。通过学习因明,就能获得更多的证据。但一般人不需要学那么复杂,简单几个例子,就可以一窥佛陀的超然智慧与远见卓识之一斑,并触类旁通,推断出佛陀所讲之法的殊胜与真实。

相信因果,对我们的生活与工作有着很大的帮助。比如说,一个深信因果的人,一般不会去做后果极其严重的恶业,即使偶尔会因烦恼而做一些不当的事情,也懂得忏悔、改正,这样也会逐渐改善今生来世的命运,并最终走向解脱。

由于几十年前说“天不怕地不怕”,于是现在变成了什么都是很可怕的——水、食物、空气……人人都忧心忡忡,担心农残、担心污染……在餐厅吃饭,又会怀疑和害怕是不是用了地沟油、一滴香……没有一个东西可以让人放心使用,没有一种食物可以让人放心食用。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就是因为大多数人缺乏对因果的敬畏。

人需要有一定程度上的约束,法律就是用来约束人的。试想,如果没有法律,这个世界会是什么样?结果可想而知。普通人没有约束是很可怕的,尤其是贪嗔痴炽盛的人,所以我们必须接受适当的约束,唯有到了佛菩萨的境界,才不需要约束。当然,法律只是一种外在的、强制的约束,还是有很多漏洞。如果用内在的约束——对因果的敬畏来规范我们的心行,则每一个人都会自觉自律,这对我们的生活会有很大帮助,整个世界也会变得和谐与平安。

试想,假如一个公司里的所有员工都深信因果,坚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那这家公司的管理、产品、企业文化会是什么样?假如一个村子里的所有人都坚信因果,那这个村会是什么样?假如整个社会的人都坚信因果,那会出现那么多的有毒食品吗?没有理由地否认因果,只是有百害而无一利。所以,即使认为因果不存在,也应该尊重因果学说,至少这样的理念对人类的今天和未来有很大的帮助。

虽然这是下等根机的见解,但并不意味着中等和上等根机不需要这些见解。相反,越是上等根机,越要具备下层的见解,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与自己相应的见解。

二、证悟外内一切法为现空双运、明空双运、乐空双运、觉空双运——四种双运,是中根者的正见

中等根机的正确见解,从显宗的角度而言,是了知万事万物都是虚幻、空性,如梦幻泡影;从密宗的角度而言,就是要证悟外在的物质、内在的精神等一切万法的四种双运。

现空双运。密宗四级灌顶中的第一级灌顶,叫做宝瓶灌顶。宝瓶灌顶的见解,叫做现空双运。我们所看到的现象,都是现而无实有,没有实质,如梦幻泡影一般虚幻。《慧灯之光》的“如何接受灌顶”这篇文章里,对此有具体解释。现空双运,是显宗也有的比较低层的见解。

明空双运。密宗四级灌顶中的第二级灌顶,叫做秘密灌顶。秘密灌顶的见解,是明空双运。“明”,指的是光明,也即心的本性。证悟心的本性是空性,了知内在的精神和外在的物质都是虚幻不实、如梦如幻,就是明空双运。

乐空双运。密宗四级灌顶中的第三级灌顶,叫做智慧灌顶。智慧灌顶的见解,是乐空双运。此处的“乐”,不是分别念的苦乐感受中的乐。之所以称之为“乐”,是因为如来藏光明已经远离了所有的轮回痛苦,所以叫做“乐”。

觉空双运。密宗四级灌顶中的第四级灌顶,叫做句义灌顶。句义灌顶的见解,是觉空双运。觉,即觉悟,是指明心见性的智慧。智慧本身也离不开空性,也是梦幻泡影。这属于大圆满的部分境界。

以上四个见解层层递进,后者比前者更为深入。

三、证悟所见、能见、见三者无别,是上根者的正见

所见、能见和见,叫做三轮。看、听、触等任何行为,都可以分为能见、所见和见。比如说,我们的视觉叫做能见,看到的物体叫做所见,视觉感知到物质叫做见。我们的触觉叫做能见,触碰到的物体叫做所见,触觉感知到物质叫做见。其他以此类推。能见,是我们的智慧。所见,即智慧的本性——空性。智慧证悟了空性、光明,明心见性,叫做见。事实上,最后的能见智慧、所见心性与证悟空性都融为一体。对从来没有证悟过的我们来说,这一点不好理解。唯有证悟了空性,才能领会其中的深意。

前面讲的见解,都没有超越所见和能见,唯有此处,才是真正的大手印或大圆满的见解。

《胜道宝鬘论》不是讲大圆满,而是讲大手印。它的最高见解,是大手印的见解。但大手印和大圆满的很多内容并没有太大区别。以上是三种见解。

四、安住于专注所缘的等持,是下根者的正修

比如,一心专注于无常、出离心、慈悲心、菩提心或空性,不掉举、不昏沉,是下等根机者的修行。也就是说,若能保持一直不散乱,没有任何杂念,虽然是很不错,但只是初学者的修行。

五、安住于现空、明空、乐空、觉空——四种双运的等持,是中根者的正修

在上述的四个双运中安住,是中等根机者的正确修行,也就是修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先要证悟四双运,然后再安住于所证悟的境界中。

六、安住于所修、能修、实修三者无别、不缘的境界,是上根者的正修

比如,修菩提心时,所修是菩提心,能修是自己的意识,实修是意识去思维菩提心。此处,所修是法界空性,能修是证悟的智慧,实修是智慧和法界融为一体。事实上所修、能修与实修三者,本来就是无二无别、无缘空性的,这是大手印和大圆满的修行。

先有见解,后去修行。将修行的内容落实到自己的生活、工作当中,叫做行为。下面是行为的三个层次:

七、如眼珠般守护业因果,是下根者的正行

莲花生大师说得非常清楚:“是故见比虚空高,取舍因果较粉细。”意思是说,虽然在证悟的见解中根本不存在善恶执著,像虚空一样高妙,但是在行为上、因果取舍上必须谨小慎微,必须按照世俗谛的游戏规则来行持。打坐时,应该有无上的见解。如果执著因果、善恶,修行就会受局限,导致无法证悟空性;回到现实生活中,则必须尊重因果,因为因果在虚幻的现实生活中是存在的。如果行为也像见解一样没有善恶取舍,就会乱套。首先,如果自己的修行境界不高,则蔑视因果会对自己极端不利。其次,即使自己境界很高,真的不受因果的影响,那也不能为所欲为。因为其他人会不理解你的行为,并因此而毁谤佛法、佛菩萨和修行人,最后因造罪而堕地狱,这也是对众生的伤害。所以,见解与行为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虽然这里说的是下等根机者的行为,但哪怕是上等根机者,也要尊重和遵守因果规律。《入行论》智慧品中讲得很清楚:“众缘聚合已,虽幻亦当生。”虽然在见解中善恶因果是虚幻的,但在因缘和合的时候,善恶果报一定会产生。

当然,凡夫初学者不可能永远都不违背因果,而且一定会做出很多违背因果的事情,所以必须要懂得忏悔。

不仅佛教徒,因果取舍对全人类来说都非常重要。如果全世界70多亿人都对因果深信不疑,那人类社会一定会安全、健康、良性地发展。就是因为世人不信因果,才会急功近利、鼠目寸光,只图眼前的蝇头小利,不考虑长远的前途与结局,故而导致如今的人人自危、互不信任等很多问题。同时,对个人来说,如果能深信并尊重因果,则除了因前世违背因果而产生的果报以外,不会再有新的恶果降临,只会越来越安全。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颠扑不破的自然规律,不但合理,也对人类的健康发展,对社会的和谐稳定有着重大的意义。无论从学术或现实的角度来讲,我们都没有理由否定因果。尤其作为佛教徒,更应尽力取舍因果。如果有意无意,或者是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因无明烦恼而做出一些违背因果的事,也一定要懂得忏悔。

八、以如梦如幻的方式行持一切法,是中根者的正行

在面对世俗的财富、权力等一切时,就像对待梦里的事物一样。在世俗谛当中,视世界如梦幻般存在。在如幻如梦中,完成六度万行,这是中等的行为。

九、不行一切,是上根者的正行

因为已经证悟了三轮体空,所以从他们的境界来讲,不会有任何行为,善恶取舍等都不存在。如果有什么存在,就是为了度化众生。比如,佛陀不可能生病,但为了让更多的人相信因果,佛陀有时也会示现生病。但在佛陀的境界中,没有好和坏的行为。没有行为,才是最高境界的行为。只要稍稍有一点点因果取舍,包括比因果取舍还高一个级别的如幻如梦的境界,都不是最高境界。最高的境界,是不取不舍。

不取不舍是不是表示很随意呢?不会,因为证悟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一切所谓的取舍,都是因为有执著。在如幻如梦中,抛弃如幻如梦的罪业,领取如幻如梦的善业,这还是稍微有一点点取舍的执著,还不是最高境界。所有的执著烟消云散后,取什么?舍什么?没有取舍的境界,才是真正的高境界。

真正明心见性或证悟大圆满的境界时,行为与见解就能达到一致。刚证悟时,虽然见解上证悟了空性,但因为修行还不到位,行为还跟不上见解,还有一定的距离,还会有很多的执著、烦恼。彻底证悟以后,明明见解已经没有取舍,为什么还要故意制造取舍?明明知道因果不存在,为什么一定要执著?明明知道事物不存在,为什么还要相信呢?完全没有必要。当修行完全与见解并驾齐驱时,见解、修行、行为三者彻底融为一体、不可分割。如果修大圆满修得很好,上乘根机者即生就可以达到这种境界。

十、我执与所有烦恼越来越减少、越来越寂静,是上、中、下三种根基者的真正暖相

此论的原文中,将标志称为“暖相”。“暖”,即热量。证悟空性的智慧就像一把火,快要证悟时,就已经靠近智慧之火,虽然还没有接触到火,却能感知到火的热量,所以称之为“暖”。“相”,即标志。

我们应当扪心自问,学佛这么多年,烦恼我执有没有减少?

当然,可能由于学佛前接触的环境比较复杂,人也比较多,所以烦恼也汹涌不断。进入佛门后,接触的朋友圈和生活等各方面相对简单了一点,因此很多烦恼自然就消失了。但除此之外,真正因为修行而控制或者消灭了烦恼的标志我们有没有?如果没有,则无论修行再长时间,念多少亿心咒,磕了多少头,烧了多少高香、头香,出了多少钱去放生、修庙,乃至有一些神通,也算不上是有什么成果。当然,这也不是白修,至少有一些功德,未来还是会产生作用。但何时起作用,就不得而知了。

学佛需要智慧,有了智慧,才能解决疑问和烦恼。我们千万不要把念了多少亿心咒、学了五部大论、听了大圆满、灌了多少顶等当成修行的成果。唯有烦恼和我执减少了,才说明修行有了成果。这是上、中、下三等根机者闻思修成就的统一标准。

21 修行人的十项迷乱

第二十一,修行人之十迷乱

这里所说的修行人,是指已经进入佛门的人,不一定是指境界很高的成就者。因为进入佛门后,就应该闻思修。尽管修的程度参差不齐,但也不能随意放弃。

那么,修行人容易有什么样的迷乱呢?作为凡夫,我们往往对自己的错误视若无睹,却对别人的举止吹毛求疵。所以,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修行人的十种迷乱,以便自查自纠。

一、不依止如理修行妙法的上师而跟随空口虚谈的骗子,极其迷乱

无论是藏传、汉传,密宗、显宗,学佛最关键和最重要的,是必须依止一位标准的、有资格的上师或善知识。因为学佛是一个学修的过程,自己看书虽然可以了解一些佛教常识,但具体的修行方法,却必须依靠上师。就像学生之所以愿意缴纳高昂的学费进入学校听课,是因为学校里有老师讲课。通过听课,可以学到书本里学不到的东西。如果仅仅闭门苦读就可以功成名就,想必没有人愿意挤破脑袋交学费进入校园。世间人之所以十年寒窗考名校,就是因为名校师资力量雄厚。严师出高徒,优秀教师容易带出优秀的学生。

在学佛的领域中,在修行的道路上,我们就像文盲一样一无所知,急需善知识的引导,所以,无论显宗密宗,都特别强调善知识的重要性。

善知识的标准,在华智仁波切的《大圆满龙钦心髓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无垢光尊者的《大圆满心性休息》与智悲光尊者的《功德藏》里面阐释得十分详尽。

首先,上师必须是如理如法的修行人。而空谈者只能纸上谈兵,实际修行却一塌糊涂。现在市面上的佛教书籍汗牛充栋,稍稍有点自学功底的人看看佛教典籍,都能说出一些道理,但落实到具体修行,空谈者就无能为力了。更严重的是一些连佛教基本知识都没有的骗子,也装模作样地说自己是了不起的成就者、某某佛菩萨的化身等。

我们在依止上师时必须注意:解脱不需要依止名声远扬的上师,不需要依止像学者一样精通太多佛法的大德,更不需要依止有钱有势的人物,因为这些都与修行和解脱没有关系。我们要找的,就是严格、尽力按照佛陀要求,如理如法、踏踏实实修行的上师。跟随这样的上师去修行,就一定会有成就。如果跟错了人,不但今生修行无法提升,解脱的希望也将彻底化为乌有。

即使世间的学历再高,官场上再得意,生意场上再聪明,但在解脱的领域中,很多人仍然非常愚昧,很容易被一些外相名称所吸引。不观察而盲目崇拜,佛教叫做依人不依法。其出发点,仅仅是个人感情等与解脱无关的世俗因缘。一旦认错了人,就有一个迷乱的开始。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以后会一路错下去,终究会离解脱越来越遥远。所以,为了保障自己的法身慧命,我们千万不要轻易听信这些人的谎言。

二、不寻觅获得成就的耳传教言而着力于无有意义的学问,极其迷乱

成就者,是指修行有成就的上师。标准的成就,是指一地以上。虽然也有修行非常好的一地以下的上师,但一般不叫成就者。

成就者的耳传,即从很早以前开始,上师对弟子口耳相传、一脉相承传下来的有文字和没有文字的窍诀。

大圆满的《上师心滴》等《四心滴》当中的一部分内容,就属于耳传部分。但因为考虑到年代久远,耳传会出现失误,从而导致后学者的偏差,故而自龙钦巴(无垢光尊者)以后,大部分耳传窍诀也形成了文字。

这类口传窍诀是真实、具体的修行窍诀,不是一般的理论。如果放弃这些成就者的耳传,而去寻求一些理论上的佛教知识,就是彻彻底底的去本趋末。比如,有些大学教授一辈子研究佛法,却不相信佛法,因为他们研究的不是佛教的修法,而只是佛教的历史、文化、建筑学等类似于世间学科方面的内容。再比如,有些专家长期致力于学习、研究佛教语言文字,却并未学修佛经的内容。如果这只是工作,那没问题。但作为修行人,如果不抓重点、不去寻求耳传窍诀,就是迷乱的行为。

现在很多人认识上师之后,只是一味地跟随上师到处朝拜,去印度、去四大名山、去西藏……或者是跟着上师一会儿火供,一会儿荟供,跟了十年八年,都没有静下来修行过。弟子没有要求,上师也没传过什么耳传窍诀。这样依止上师,就是迷乱且没有意义的。

人生苦短,譬如朝露。我们没有太多时间,不能荒废于不着边际的表面形式。依止上师后,必须听闻并修持耳传窍诀。修行人最关键的,是学修佛教的内在和骨髓。至于天文、地理、历史等佛教文化,都不是最重要的。

佛教的骨髓,就是耳传窍诀。非常遗憾的是,很多耳传窍诀,掌握在那些躲在山里,默默无闻、无人知晓的上师心中。很少有人知道他们,即使知道,也因为语言不通,而必须借助于翻译。如果翻译缺乏内在修证,上师说出来的内容与翻译出来的内容就成了两回事。所以,如果没有福报,想找到有修行的上师都难如登天,能听到并听懂成就者的口传窍诀,就更是难上加难。

三、对人生眼前遭遇的事情,尚且不能充分应对,却大造声势盘算永久大事,极其迷乱

所有我们认为真实无比的外在和内在现象,大到宇宙、太阳系,小到地球或我们的生存环境,包括我们的生命,都犹如一场梦。突然间来,又突然间走。因缘和合时会显现,因缘解散时会消失。就像彩虹,聚集一定的湿度、空气、光线与视觉时,就会出现。缺少其中一个条件,都无从生起。我们应该顺其自然、随遇而安,在任何境遇中都学会满足,遇到什么就接受什么。

如果一直不安于现状,抱着永存于世的打算。存折里有10万块钱的时候,想赚到20万;有20万的时候,想要有40万;40万以后,又想80万……一辈子不停地策划、追逐、奔波,仿佛自己能活一千年、一万年。其实,今生今世我们不是到人间来挣钱的!你们知道,死了以后,留下的钱财意味着什么吗?意味着平时从来不看父母,一年能看一两次都勉为其难的儿女,会在父母去世时,争先恐后地跑来争存款、争房子。 

包括钱财、房子在内的所有东西,都是因缘和合的产物。因缘什么时候解散,谁都不清楚,所以,打着永留世间的盘算是没有用的。就像明明只有三个月的签证,到了国外以后,却做着三五年的规划,完全是愚蠢之举。在这个短暂得像梦一般的人生中,我们不必把生存方式搞得过于复杂。对任何事情,都不必太执著。有一个比较健康的身心,有一点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才是我们现在最需要的。学会简单生活,懂得少欲知足,利用这些资源好好修行,才是当务之急。如果不知取舍,有一天因缘消散时,才发现将来用得上的修行和解脱却没有进展,那时就悔之晚矣。

我们不要过度地把生存条件提升到非常复杂的程度。因为一旦升级,就根本无法降级,甚至不能停留在一个级别,降级就会更难受、更痛苦。只有不断升级,才能获得短暂的满足,这完全是自讨苦吃的无义之举。所以,在梦幻般的世界里,不要做永久的计划。要调整心态,懂得主次。

四、尚且不能独自思维法义却在大庭广众中讲经说法,极其迷乱

刚进佛门的人,还没有能力弘法利生。当自己没有任何修证和成就时,最重要的不是讲经说法,而是静心修法。《饶益有情九观察》里讲得非常清楚,大乘佛教徒的目标,是利益众生。但帮助众生的前提,是自己要有帮助众生的能力。如果自己没有能力,却自不量力地要去帮助别人,则不仅帮不了别人,还会让自己的修行受到很大损失,最终一无所成。

佛教非常讲究次第,修行有修行的次第,讲经说法有讲经说法的次第。在时机不成熟时,讲经说法不是最好的选择。在证悟之前,最重要的是自己的修行。

例如,想当一名合格的老师,首先必须去读师范学校。师范没有毕业就去当老师是不行的,该读书时不好好读书,不但自己读书的时间错过了,教的内容也不一定正确,反而误人子弟,两边都有损失。如果先认真读书,毕业了分到学校以后再认真教书,才能成为一名有资格的老师,对学生也会有帮助。

讲经说法是很重要,但不能操之过急。急功近利的结果,就会有问题。等待万事齐备时再付诸实施,任何事情都一定会成功。若因缘不具备而勉强为之,结果是无法强求的。修到一定成就时再讲法,首先,因为自己很了解这条路,所以不会误导他人;其次,在讲经说法、利益众生的过程中,产生傲慢、贪财等烦恼的机率也比较小。如果自己有修证,依靠慈悲心、菩提心等修行的力量,就可以感染和帮助其他人。当自己什么境界都没有时,就像一个不能倒出水来的空壶,根本不可能饶益他众。反之,当自己各方面条件都具备的时候,就应该去讲经说法。那时若不去讲经说法,反而有过失。

佛教讲的因果不仅仅包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从广义的角度来讲,万事万物都在因果当中。机缘是否成熟,可以决定事情的成败。

五、不能将多余的受用上供下施,而以悭吝与欺诳积蓄财物,极其迷乱

对自己吃、穿、用以外的多余财产仍然十分吝啬、贪婪,不但不上供下施,而且还贪得无厌地利用不正当手段去赚钱,积累不必要的财产,是迷乱的行为。

三界当中,欲界众生的身体需要必须的生存条件。修行人也不例外,需要有足够的基本生活条件,不能不顾后果,倾家荡产去布施。但有些人的财产几辈子都用不完,却仍然不择手段、不计后果地赚钱,对自己的钱财,也是无比地执著和吝啬,甚至比穷人还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一个修行人是这种情况,那绝对是价值观出了问题。

作为修行人,在生存条件有了足够的保障之后,就要懂得上供下施,要不断地积累福报。要将所学到的理论,落实在实际生活当中。假如一个佛教徒天天都只是听无有穷尽的佛教理论课,却不做、不修,不将其用于实际,时常干着一些世间人品稍微好一点的人都不会做的丑事,道友之间相互不理解、不和合,傲慢、嫉妒、自私、狭隘……那我们学这么多理论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譬如,《入行论》忍辱品从头到尾都是讲要理解别人。可我们不但不理解,只要别人对自己稍稍有点看法,或者话说得稍稍有点不顺耳,我们就立即怒目相向、火冒三丈,这样的事情在学佛团体中时常可见。学了这么多年,至少应该懂得反思。道友之间必须包容和理解,这是很重要的。

密宗续部里讲过,道友,尤其是密法道友,是生生世世乃至成佛之间的道友。一起灌了顶以后,因为灌顶的力量,所有人就像联网一样连在一起,乃至菩提间都无法分离。如果两个道友之间出现严重矛盾,那是要堕地狱的。即使稍稍有一点点看法、矛盾,不理解、不高兴,也会导致生生世世的隔阂。不但密法这样讲,从显宗的《百业经》里也可以看出来,今生有一点点冲突,在将来的生生世世,过去的悲剧都将反反复复上演,这叫做因果轮回。

我们很多人的学佛都是半路出家,每个人的社会习气都非常严重。在城市里长大的人,更没有乡下或偏僻地方长大的人那么单纯。因为我们从幼儿园开始,一直都在竞争、冷漠、充满压力、不懂得理解和关爱的环境中长大,每个人都缺乏良好的心态,遇到一点不顺,就想发泄或抱怨。

我们要学会剥开复杂的思想与积习,找到最自然、最单纯的状态,这还不是证悟本来面目,不是证悟空性,只是最基础的人性。然后在此基础上往上走,就可以回归到最原始的本性——佛性。

我们必须认识自我,要静下来好好思考、好好修行。我们都是凡夫俗子,都有积重难返的陋习。在陋习上面,又增加了半路学来的迷乱知识。只有扔掉迷乱知识、铲除陋习,才有生起出离心、菩提心的希望。

六、不如理守护誓言戒律,身语意三门放逸违犯,极其迷乱

作为修行人,至少应该守持密宗三昧耶、菩萨学处或别解脱戒中的部分或全部。如果不依戒条、放荡不羁,甚至声称自己是成就者、已经超越了戒律的约束等,就更严重了。假如自己有这些情况,必须懂得忏悔,改过迁善。

七、不修习证悟实相的真义,将人生浪费在无大意义、求此求彼的事情上,极其迷乱

没有证悟的时候,要通过忏悔罪业和积累福报等方法去证悟。证悟以后,唯一最重要的,就是放下一切去培养、保护证悟的智慧。除此之外的一切行为,都没有那么重要了。所以,我们一定要懂得抉择轻重缓急。

八、不调伏迷乱四起的自相续而调伏野蛮凡愚的他相续,极其迷乱

无始以来,我们的心已经串习了各种贪嗔痴烦恼。倘若不先调伏自己的心,而企图去调伏一个野蛮霸道的人,就是迷乱的,也是不可能的。

佛教的原则,是先调伏自己,再调整别人。唯有调整好自己的心以后,才有能力去改变别人。以这样的次第去做,利他才会成功。

刚进入佛门就想去帮助别人,调伏别人的烦恼,这种发心固然很好,但这只能代表发心,实际结果却不一定能称心如意。虽然发心贤善,做出来的事情无论有没有效果都是善事,但事与愿违的结果,往往会打击、摧残我们的菩提心苗芽。

比如,在一个家庭中,一个人学佛以后,其他人都极力反对。此时想说服家人学佛的想法是没有错,但因为我们刚学佛,自己还没有调整好,仅仅为一顿饭吃素吃荤的事情,都会与家人吵得冤冤不解,或者家人说两句不中听的话,自己不是用佛教的方法来对待,而是用吵架、离家出走等世俗方法来抗衡的时候,又何谈调伏家人?所以,初学佛者应该先调伏好自己的心,才有能力调伏、转变他人。

当然,在没有证悟,还没有调伏好内心的时候,如果有机会与他人分享自己懂得的知识与学佛的收获,好心劝别人行善、修心是没问题的。但一般来讲,先调伏自心,然后再投入到利益众生之中才是正道,颠倒而行很难有效果。

九、不护持相续中生起的觉受,而维护今生的荣耀,极其迷乱

无论修出离心、菩提心或空性等任何修法,都需要一个过程。一开始都很枯燥,用功很久也没什么感受。修到一定程度,才会有一点点觉受。从此以后,才开始有了修行的意乐。这是修行的必经之路。稍稍有一点感受时,就要培养和提升这些感受。如果不懂得提升和保护,反而浅尝辄止,转而为世俗的荣誉而忙碌,这些感受一定会消失,从此以后再也找不到了,这是彻头彻尾的迷乱。

十、当下缘起聚合时不发起精进,而喜欢懒散懈怠,极其迷乱

佛陀2500多年前出世,度化了无量的人天众生,但我们却没有得度。另外,三世十方诸佛,文殊菩萨、观世音菩萨等菩萨摩诃萨,小乘诸大阿罗汉,也度化了成千上万的生命,我们亦不在其中。后来的龙树菩萨、无著菩萨等印藏汉三地的高僧大德,也度化了无量众生,我们仍然没有得度,一直在轮回的阴暗角落中徘徊。但在没有福报的人当中,我们还算是有点福报的,因为我们现在终于有机会聆听到佛法了。

总体来说,这一生当中,我们修行、解脱、即生成佛的所有因缘都已具备。我们有暇满人身,有机会听到佛法,也懂得修行的方法,这是非常来之不易的。如果此时不懂得珍惜,不努力、精进修行,反而懒惰、散乱,这就是一个修行人最大的迷乱。

以上讲了修行人的十个迷乱,我们大家都要反思、反省。首先要认识到自己的迷乱,然后再想办法去解决和改正,这些都是很重要的。

22 十项需要之法

第二十二 ,需要之十法

虽然在戒律、禅定、智慧,闻、思、修等各方面,修行人需要的不计其数,但最需要和不可缺少的,主要是以下几个内容。

一、最初需要有待宰的鹿从地牢逃出般深深畏惧生死的信心

学佛修行的初期阶段,最需要的是畏惧生死的正信。

人类有各种信仰。比如,生病时相信医生可以治病,相信民间各种鬼神可以解决现实生活的一些问题,或者带来一些利益,比如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等,这些都是信仰。同时,现代人对科学家、哲学家的信任,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信仰。除了对人、动物、鬼神等有情的信任以外,也有对无情物的信任。比如,相信有些药物能够治病,这也是一种信仰,只不过对境不一样而已。有些人相信佛菩萨的保佑,可以给自己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带来一些方便,让儿女顺利考上名校等,所以大年三十去寺院烧香求佛祖,这也是一种信仰。以上所述,都是比较低级的信仰。

此处所说的信仰,是因对生死的恐惧而产生的信仰。当我们还没什么修行境界时,会很害怕死亡,也害怕面对投生。了解六道轮回的人都知道,如果投生到地狱、饿鬼道、旁生道中,是很悲惨的。没有宗教信仰的人虽然没有死后再投生的概念,但他们更害怕死亡。无论如何,所有人面对生死,都有非常大的恐惧。

我们必须认真对待死亡,必须坚持不懈地寻找一个能解决生死问题的应对方法。在寻找方法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无论医学、科学、哲学等任何世俗学科,都没有行之有效的脱离生死轮回的办法。最后,我们将信任的目光投向了佛陀。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并相信,佛不仅能给我们带来一些生活上的方便和现世的利益,而且可以让我们从轮回中获得解脱。这是一种正信,我们需要这样坚定不移的高度信任,这个信仰比其他任何信仰都重要。

根据美国民调机构皮尤研究中心发表的最新《全球宗教概观》报告分析,2011年调查数据显示:在全球69亿人口中,有84%的人(58亿人)有宗教信仰,真正没有信仰的人只是极少数。在各种各样的信仰中,能找到高标准的正信是很重要的,这与对某一个物体或鬼神的信心完全不一样。

比如,一个被判了死刑的杀人犯如果不越狱,那他很快就会被押赴刑场。因为对死亡有着极大的恐惧,他一定会拼命设法逃脱,以寻找一条活路。同样,我们从轮回中寻找出路时,也要有这样的急切心态。

世间人因为担心老时没人养,或者生活、经济、身体等出现问题,都会花大价钱去买保险,想方设法地多攒钱,以备不时之需,但其中的大部分担忧,却不一定会发生。我们在不一定发生的问题上过于执著、纠结,却忽略了生死这个唯一全世界每个人都一定无法摆脱的宿命。面对死亡,很多人采取了掩耳盗铃的方式,愚昧地抱持着所谓的“淡定”态度,根本不去想,更不去做任何准备,这是多么的无知啊!

我们需要的,是深信佛陀能教会我们从轮回中完全脱离的高级信仰。对生死的恐惧,就是这种信仰的前提,也是我们以后修行的原动力。如果对生死没有恐惧,是不会主动去修行的。其实,在这个世界上,除了证悟的圣者以外,没有一个人不恐惧死亡,可大家都自欺欺人地觉得死亡离自己很远,故而不做任何准备,这是非常幼稚的想法。

请大家自我审视,自己对三宝的信仰到底是什么级别的?如果自己的信仰仅仅停留在类似于鬼神崇拜的阶段,那就需要作些调整了。

比如,如果当年米拉日巴大师没有那么强烈地恐惧死亡,日后就不会有不可思议的精进和成就。正因为他深知自己依靠咒术降冰雹杀死了很多生命,害怕死后堕入地狱,所以才能放下所有,不顾一切地去修行。他开始时的发心,不是为了度化众生,没有强大、猛烈的慈悲心,只是害怕在没有证悟之前死去会堕地狱。对死亡的恐惧,就是他不可思议的修行原动力。

但我们往往对死亡麻木不仁,或者因为不敢想,就故意掩耳盗铃。平时也不看这方面的书,不去探讨、思索,甚至不愿意听闻,实际上内心却非常恐惧和排斥。尽管如此,每一天、每一个小时、每一分钟甚至每一秒,死亡之魔都在向我们靠近,谁都无法逃避和拒绝。

我们都自认为很聪明,会赚钱、会投机、会争名夺利……但在面对生死的问题上,我们却相当无知和愚昧。虽然很多人宣称自己天不怕、地不怕,所以不择手段、不计后果,最后连吃的、喝的、穿的,甚至呼吸的空气都变得糟糕透顶。如果时刻保持害怕死亡、畏惧因果报应的心态,至少在因果取舍上会小心翼翼,能分清什么该做和不该做,这样身边的一切才不会变得如此可怕。

不怕死亡的心态,就像小孩不怕火,初生牛犊不怕虎一样,是很愚昧的“勇敢”。有了对死亡的恐惧,才能让我们去思考轮回痛苦、因果不虚等。如果对生死没有恐惧,就不会有出离心。我们虽然不知道自己上一世做了什么,而这一生所做的杀盗淫妄,是必定会有果报的。既然反省到自己做了无以计数的下地狱的罪业,就能让我们懂得去害怕轮回。

对轮回有了恐惧以后,我们就会放下一部分执著,用多出来的时间进行闻思修行,以便更好地面对生死。

四个外加行中的后两个——因果不虚和轮回痛苦,就是为了让我们对生死产生恐惧,所以这两个修法特别重要。

对生死有了恐惧,我们才会有出离心,继而产生菩提心。因为这么多的生命都别无选择,都一样地贪生怕死。即使暂时没有意识到死亡的可怕,但终究要面对,在真正面对的时候,都一样手足无措。懂得换位思考,就能生起菩提心——不但要解决自己的生死问题,而且要解决所有生命的生死问题。这一切,都源于前期对生死的恐惧。

如果不把生死当做一回事,对生死的恐惧不如对眼前生活的恐惧,我们在修行上是不会有什么成就的。

二、中间需要有农夫辛勤耕耘般死也不悔的精进

学佛修行的中期阶段,最需要的是死而无悔的努力。

因为进入佛门之后,该做的闻思修、戒定慧等各方面,都已经非常努力地做了,所以即使死了也不后悔。

就像农夫种地,如果该做的播种、施肥、浇水、除草等都做了,则即使没有丰收,那也不是自身没有做好,而是因自然灾害等其他超越了自己能力范围的原因造成的,就只能随缘,而无须后悔了。

可我们多数人却没有做到以上两点,之前对生死没有恐惧;现在死去,也不可能死而无悔,而是带着无数的遗憾和抱怨,悔恨交加地离世。本来我们有时间去修行、去行善,但为了一点钱财,而消耗了一辈子的生命,以致耽误了最重要的修行。

当然,为了生存,在家人必须工作。但对生活品质的要求,却决定了我们的幸福程度。虽然从外表上看,城市与乡下的生活水平差距悬殊。很多乡下人不了解城市生活的艰辛内幕,往往十分羡慕城市生活。实际上,城里人为了表面风光,背后付出了许多代价,也承受了很多压力,自己可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少。在城市生活时间长了以后,城里人反而更喜欢比较安静、轻松的乡下。如果找不到释放的通道,过多的生存与竞争压力,会导致严重的心理问题。绝大多数白领的身体因此而逐渐变成了亚健康,身体又反过来影响心态。恶性循环的结果,就是使人始终感觉不到幸福。

如果想拥有多一点的可支配时间,我们只能把生活要求相对降低一点。不攀比、不虚荣,过自己的生活,自己满意就可以了。人家开什么车、住什么房子、当什么官、做什么生意,都跟自己没什么关系。攀比、虚荣的结果,就是没有时间去修行。如果真正要修行,世俗方面还是需要牺牲一点,不可能两全其美。世俗生活和解脱修行哪一个更重要?由自己的价值观来判定。不学佛的人当然认为没有什么比现实生活更重要。有信仰的人也需要现实生活,但可以把握一个度,对世俗生活不要有过分的要求。然后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努力为解脱而奋斗。这样即使最终没有解脱,也没什么后悔和遗憾。

三、最后需要有完成大事之人般无有死亡的安心

学佛修行的后期阶段,最需要的是证悟空性,通达无死无生,达到彻底的安然、悠然、怡然、坦然。让生死畏惧,都烟消云散。就像一个人完成了一件非常伟大的事业,该做的事情都做完了,就会如释重负般地安心与放心一样。

米拉日巴大师的道歌里就是这样描述的,刚开始自己因为害怕死亡,而去寻找解决的方法。最后通达生死真相,从而无惧生死。对世俗凡夫来说,有生有死;但对米拉日巴大师来说,已经超越生死,抵达没有生死的境界。

目前我们许多人离这三个阶段的不同境界都有一定的距离,所以一定要迎头赶上。

四、最初需要像箭射中人的要害般了知无暇

在学佛修行的初期,我们要有万法无常,一切都来不及,一天都不能拖延修行的心态。

就像一个人的身体要害部位中了箭,生命危在旦夕,那他一定会放下所有的事情,首先把箭拔出来,并赶快治疗伤口。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那就真的来不及了。

无常,是修行的原动力。外四加行中让我们修无常,就是为了达到这样的标准。我们要意识到四加行的重要性。达到无生无死最高境界的原动力,是对生死的恐惧,是对无常的认知,所以必须修无常。

五、中间需要像死去独子的母亲般修行无散乱

在学佛修行的中期,要一心专注不散乱地修行。就像朗日塘巴尊者修轮回过患的时候,从头到尾专注于轮回的痛苦,几乎都不曾有过笑脸。

但我们对生死的态度却非常轻率,既不认真思维,更不加以重视。对生命的变化无常,也是视若无睹。缺乏这些原动力,不会有什么修行结果。

通过观修轮回过患和因果不虚,就能让我们重新认识生命,从而对生死产生恐惧。通过观修无常,就会强烈感觉到真的来不及了,任何与解脱有关的闻思修都坚决不能拖延,这就是精进的动力。

六、最后需要像牛群被冤家赶走的牧童般了知无作

在学佛修行的后期,要达到无事可做的境界。就像牧童面前的牲畜都被强盗抢走以后,牧童便无事可做一般。

有了前面第四、第五条所讲的两个因,就能产生此时的果。大乘佛教的无事可做,是绝对的无事可做。该做的都已做完,是最高的境界,也就是佛。而小乘佛教的无事可做,则是暂时、相对的无事可做,是阿罗汉的境界。

我们对生命、对无常的认知非常欠缺,大多是理论上的一点知识,还没有落实到体悟中。我们首先要把书上的所有东西转化为内心的体悟,接下来是将所有的体悟变成行动。

七、最初需要像饥饿之人遇到美食般对正法生起定解

在学佛修行的初期,要有对修行的强烈的渴望和定解。

此处的“定解”,是指对佛法的确信,这是很重要的。

如果信仰只是迷信或半信半疑,就会缺乏动力,无法进步。确信,来自于闻思。当我们懂得并坚定不移地确信佛教的道理以后,一定会认真修行。

比如,好几天都没吃饭的人突然遇到美食,因为有强烈的体会,所以毫不迟疑地相信美食可以充饥。同样,深信佛法和修行可以解决我们的生老病死和烦恼,就一定会像饥饿的人寻找美食一样去修行。

十七八岁的青春时代,我们不知道人生的真相,高估了物质的价值,以幼稚的心态面对世界,充满了美好的幻想。人人都做着发财成名的美梦,汲汲于功名利禄,谁都不愿意在闻思修行上花功夫。随着年龄的增长,过去的美好梦想一个个化为泡影,整个世界逐渐退失了颜色,变得灰蒙黯淡。不修行的人最后的结果,就是悲观、消极,没有任何追求。

如今,我们很多人的人生,已经过去了一大半。为了生活,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却仍然面临着生老病死和各种各样的内心痛苦。人生剩下来的时间已经不多,身体和精神等各方面都在走下坡路。如果能把剩下的时间投入于修行,就算今生没有成佛也应该可以开悟。即使没有开悟,那下一世也肯定不需要担忧。但我们什么都没有去做,这是多么大的遗憾啊!

我们需要有对佛法、世界和生命的正确认知,如果一开始就走错了路,后面的一切努力都将白费。对生命的态度不仅可以决定人的一生,更会牵动生命的下一世乃至多世累劫。今生今世,是千载难逢的唯一机会。即使这辈子没有修任何其他法都没关系,只要四加行修到位,走上解脱道是毫无疑问的。所以,我们一定要从最基础的四加行开始,脚踏实地地修行,这样才能对佛法产生正确的定解。

八、中间需要像得到大力士之宝般对自心生起定解

在学佛修行的中期,要清楚地认识自心的本性。在修行的道路上,懂不懂天文、地理、医学、哲学、艺术等都没关系,但在修行的中期阶段,必须要认识自己的心到底是什么。从佛教的角度来讲,视觉、听觉、触觉所感知的一切,不是造物主在操纵,而是我们的心在创造、在主宰。认识心的本性,实际上就是开悟、就是明心见性。

第三转法轮的佛经讲到:两个大力士举行摔跤比赛,其中一位的额头上有一个钻石装饰。比赛时因为头相互碰撞,钻石嵌入了皮肤。由于大力士很胖、肌肉太厚,所以没有感觉。他一直认为钻石在摔跤的过程中丢失了,所以在场地的里里外外久久寻觅。后来才发现钻石并没有丢,而是藏在自己的皮肤下面了。钻石在此比喻佛性,皮肤比喻包括阿赖耶识在内的八识。

识心,即证悟心的本性是空性和光明。

九、最后需要像虚伪的骗子被揭穿般对无二生起定解

在学佛修行的后期,就能对轮回和涅槃、光明和空性无二无别生起坚定不移的确信。没有证悟之前,我们一直把轮回和涅槃割裂开来。认为我们目前的状态是六道轮回,是痛苦、无常、不清净的业力现象,一定要远离。而解脱、涅槃,则是另一个高高在上的境界,是清净的佛智,是我们多世累劫修行的结果。

其实,最后证悟的时候我们才认识到,原来没什么不清净的,也没什么可以摆脱的,轮回就是涅槃,涅槃也就是轮回,一切都是佛的坛城,二者没有任何区别。轮回和涅槃之间的区别,只是我们自己创造的幻觉。因为幻觉而产生了错误观点,又用错误观点去断定幻觉的存在。

在修行后期,我们要有无二无别的密宗见解,这也是很高的境界。

十、需要像从船头飞起的乌鸦般断定真如

真如即胜义谛心的本性。对真如产生定解,也即彻底地了解、洞见心的本性。简单地说,第十个“需要”,实际上就是彻底证悟空性。

比如,一地菩萨彻底地证悟了他能证悟的法界、空性,以自己的智慧对亲身感受到的法界产生了定解或确信。因为经历了,所以能产生定解。

远古时代,还没有雷达信号。船只远洋航行时,为避免遇到礁石、冰山、蓝鲸而翻船,就会在船上饲养鸽子。航行过程中,不断把鸽子放出去,如果鸽子没有返回,就说明不远处有礁石、冰山或者蓝鲸,鸽子停在上面了,因为鸽子不会飞很远。遇到这种情况,就不能继续前行,一定要停下来或采取措施。如果鸽子转一圈很快就返回,这说明它无法找到落脚的地方,只能回到船上,此时就可以放心前行。

同样,证悟空性以后,就可以安然无忧了。因为体会到了心的本性空性,所以没有任何犹豫。不管别人说什么样的词汇,自己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可以放心、安心地前行。

我们现在与这十个“需要”都有一定的距离,但如果知难而退,一直不往前走,就意味着永远无法证悟、解脱。所以,我们还是要勇往直前,尽量向这些高境界靠拢。

虽然最后一个“需要”最重要,但再急也只能一步一步地走,中间任何一个环节都无法跨越。普通人想跨越前行去修行,基本上只能修到寂止的修法,再也无法往上走,更没有办法证悟。

在我们身边,每天都有人离开这个世界。学佛的、不学佛的,无一例外。临终的时候,除了佛法,没有什么可以帮助到他们,将来我们自己走的时候也是这样。所以,以上的十项需要对我们非常重要。

23 十项不需要

第二十三 ,不需之十法

一、如果证悟了心性为空性,就不需要闻思

所有的闻思,都是为了证悟心的本性。因为我们有各种各样的执著,显宗中观就对外在的物质与内在的心一个个进行观察,最后告诉我们,这些都是虚幻、空性的。为了方便我们了解空性,中观宗将空性分成了四种、十四种、十八种等很多类别。其实不需要像中观宗这样一个个地解析、破斥,只需打破对自心的执著,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因为所有我们看到的、听到的、能够感触到的,都是我们内心的反射。内心的问题解决了,外面的一切都不会成其为问题。

关于外境是内心的反射,佛经中讲到:普通众生和八地菩萨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八地菩萨看到的,是佛的坛城;人类看到的,是人间;地狱众生看到的,是地狱;天人看到的,就是所谓的天堂……坛城、天堂与地狱的区别,不是外在物质世界的区别,而是内心变化的差异。

内心决定外境。普通人感到无比痛苦的事情,对修行人来说不但不会痛苦,而且会感到快乐。因为从失败中可以汲取营养,促己修心、助己成长,对轮回也能有更深入的了解,所以法喜充满,这叫做痛苦转为道用。

现实生活中的无数事例证明,幸福与否,不是由外在的物质来操纵,而是由我们的心境来决定的。换个视角看问题,结论大不相同。

若把范围扩大到眼耳鼻舌身等感官,则显得相对比较稳定。比如,今天看到一栋楼的颜色是什么样,明天、后天乃至过几年以后,楼房仍然是这种颜色。但如果我们的感官、精神世界发生了变化,感官所感知到的对境也会随之而改变。

一切都是内心的反射、投影,我们不需要观察外面的世界是真实还是虚幻。只要证悟了心的本性,只要懂得精神是空性,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

当我们回头去看到底什么是心的时候,如果前行等基础修法修得非常扎实,就会恍然发现,在我们非常浮躁的内心最深处,隐藏着一个永远没有任何时空概念的全新世界。用语言来讲,只能叫做世界,但它不是常人思维所能理解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所有的时间和空间都消失了。消失以后,可以亲身感受到自我的不存在,体会到《金刚经》里的“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在世俗中,这叫做初步的证悟。之后,我们才能真正放下大部分的自我。

比如,雨水存在于空气中,空气存在于虚空中,而虚空则无须依赖任何而存在。同样,我们的烦恼,存在于心;心,存在于佛性之中,而佛性则无须依赖任何法而存在。一切万法,原本一无所依。

心来自于佛性光明,在这个境界中,没有时间和空间。哪怕是在我们内心烦躁不安、焦虑重重时,如果能深层次地认识它,则所有的负面情绪都会一扫而空,平静、安详到时间和空间都消失无踪,这叫做心的本性。

若能有一两次亲身体会到这种绝对纯净、没有任何烦恼和自我的状态,就体悟到了自我的不存在,则不会有自我的执著了。

人生短暂,我们没有多余的时间去追求形式上的东西。我们必须找到佛教的核心价值与核心思想。所以首先要闻思,闻思的目的,是证悟。在证悟以后,就不需要再闻思,直接去修就可以了。

此处讲的不需要,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在证悟以后,也不是什么闻思都不需要。只是像中观等空性无我方面的闻思不需要,因为已经很清楚地体会到了。就像在没有看见莲花之前,需要通过言语去描述莲花的颜色、形状等,亲眼看到以后,就不再需要别人的描述一样。但除了涉及心的本性空性以外的禅定、利益众生的方法等内容,仍然需要我们去学。佛经中说,已经证悟到很高层次的三地菩萨,都要为了闻思而赴汤蹈火。

另外,由于初步证悟的境界还不是太高,证悟智慧洞见的内容不是很清晰,所以还需要一步一步地修,让证悟的智慧逐步提升,继而消灭执著、烦恼等各种负能量。当烦恼、障碍都被消灭以后,就叫做成佛。

我们要珍惜暇满人身,不要白白空耗。在解决了基本的生存问题以后,就不要继续去纵容虚荣心、攀比心等有害无利的心念,留点时间去探索生命的本质、心的本性,这才是最完美的人生。

二、如果认识了无垢觉性,就不需要净罪

证悟空性、明心见性,是所有忏悔中最好的忏悔。如果有一天我们能亲身体会到光明如来藏,所有的烦恼、罪业当下消失,从此再不需要忏悔。其实,抵达不需要忏悔的境界本身,就是最上乘的忏悔。

若没有证悟心的本性是光明,就需要通过金刚萨埵修法来忏悔,从而清净罪业,并以此逐渐接近心的本性。修金刚萨埵或其他忏悔方式,叫做世俗的忏悔方式。证悟心的本性,叫做胜义的忏悔方式。

因为没有证悟,所以有各种各样的罪业影响、障碍我们,无论闻思修行,还是做任何事情,都举步维艰、进展缓慢。但如果有一天证悟了,则所有事情都会水到渠成。所以,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去证悟。

没证悟的时候,看到众生面临生老病死的痛苦而生起慈悲心,发心利益众生等,都是很值得赞叹随喜的,但实际上却很不现实,不但无法实施,搞不好还会把自己仅有的一点菩提心或慈悲心扼杀了。所以,佛陀不怎么提倡让没有能力的人去度众生,因为风险太大,一般也难以成功。

有些人对此次第不太理解:大乘佛教不是要度众生吗?六度中的第一个,就是布施。公益、慈善等都是布施,是佛教徒应该做的事情,为什么佛教徒如此着重个人的修行?佛教徒着重自己的修行,不是为了利己,而是为了更好地利他。要做到真正的公益、慈善,必须放下自己的感受,根本不把别人的侮辱、欺负当成一回事,这样才有资格和心量去利益众生。

就像一个没有任何医学知识,不知道怎样治病的人看见病人的痛苦,即使再慈悲,再想帮助病人解决病痛,也无能为力。此时任何的付出,都有可能弄巧成拙。他的当务之急,是去学医,学成之后,再去治病,才是合理的安排。

在利益众生的过程中,会有很多人让我们失望,因为我们现在还没有放下自我、自私,还会把自己的感受看得非常重,不会把帮助别人作为头等大事,会对别人有要求。当对方的言行不符合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当对方辜负了自己的栽培和帮助时,就会不满、抱怨。所以,先修空性与慈悲心,当慈悲心与空性智慧发展到一定程度,能放下自我,无条件地利益众生时,就能轻松自如甚至如如不动地应对众生的侮辱、欺负或刁难,那就是利益众生的时机已经成熟。可知,证悟以后再去利益众生,才是最合理的安排。

菩萨的利他,是绝对的利他。初学者不可能做到,但也要适当地放下自我去利益众生。如果发生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尽管还放不下自我,也应尽己所能地帮助他人。

三、如果安住于本性道,就不需要积资

此处所说的“本性”,是指自然、原始的意思。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等四道,都不是自然、原始的,而是人为的。此时发菩提心,也不是无为的。无为之法,唯有心的本性光明如来藏。安住本性道,就是安住于如来藏,实际上就是完全的证悟。

禅宗就是遵循此见解的典型宗派。禅宗不太强调积累资粮与忏悔,而是想尽一切办法证悟。因为在证悟当中,已经包含了忏悔罪过与积累资粮,闻思修行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就像没过河时,必须依靠船只桥梁,过河以后,就可以弃船而行一样,没有证悟的时候,需要广泛闻思,需要反反复复地修十万遍金刚萨埵忏悔罪业,修七支供、曼荼罗积累资粮。我们多数人是下等根机,不像六祖惠能大师那样根机已经非常成熟,一下子就能证悟。我们需要依靠四加行、五加行等各种力量逐步把我们推到证悟边缘,逐渐靠近心的本性。最后经上师稍加提点,就能立即证悟。没有证悟时,闻思、忏悔、积资都很重要,证悟以后,一切都可以适当减少。

四、如果护持本来的境界,就不需要修方便道

证悟了本来清净的心性之后,就不再需要修气脉明点等其他修法。

在最高级别的大手印、大圆满中讲,证悟后什么都不修,是无上之修。没有学佛之前什么都没修过的状态,也叫做什么都不修,但文字相同意义不同。当突破了小范围内建立起来的世俗相对观念,超越了狭窄的感官视野,在没有时空的状态中,我们所建立的所有对立、观待的概念,都不会有一席之地。任何凡夫认为不可能的都有可能,而所有可能的都不可能。当真正证悟了无有可修,并在此境界中安住,就叫做修。此时的修和不修实际上是一个意思,只是一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而已。因为我们看不懂,所以会闹不清到底修还是不修,这就需要上师的窍诀。当我们渐渐理解以后,就能领会文字背后的深刻含意。

证悟就是要达到没有修和不修之分别的境界,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证悟以后的持续安住,叫做修,也叫做什么都不修。没证悟之前,我们看来是矛盾的。证悟以后,文字上的矛盾,都不再是矛盾。

五、如果认识了分别念是法性,就不需要修无分别

无分别念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证悟空性的境界,因为没有分别念,所以叫做无念。另外一种,是没有证悟的世俗禅定,即四禅八定,安住在比较平静的没有什么念头的状态,也叫做无念。

对证悟的人来说,有念无念都无所谓。对没有证悟的人来说,念头是禅定的障碍。打坐的时候不能有念头,因为念头会打破内心的平静状态,会让自己走神,也即掉举。

证悟以后,无论有没有念头,都同样可以进入空性的境界,所以不需要着重强调无念的禅定。但如果没有证悟,仅仅因为理论上对空性稍微有一点概念,就妄说自己已经证悟,不需要闻思修行了,有念无念都无所谓,就陷入了误区。

六、如果认识了烦恼远离根本,就不需要依靠对治

烦恼产生时,若能看到它的本性空性,认知到烦恼无根源,并达到一定的修行境界时,它就会像耳边的一阵轻风,不留任何痕迹,没有任何影响。这时候的烦恼,就不需要对治。不像我们现在,连一个小小的烦恼都像龙卷风一样危害无穷,所以必须对治。

那时虽然还没有成佛,仍然会有贪心、嗔心、傲慢、嫉妒等烦恼,因为往昔久远的串习,我们不能立即断除这些烦恼,但烦恼已经不会影响到情绪,更不会影响到语言和行为。心里知道产生了一个烦恼,但烦恼一冒出来,就立即知道是无根源的空性,只是一种现象,它就会像流星般飘过,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力量,不会留下任何痕迹,所以也不会造业。

如果努力修行,我们即生完全可以达到这样的修行境界。不需要花太多时间,更不需要显宗所讲的三个无数大劫。

就本性而言,凡夫和圣者产生的是同样的烦恼,都是无根源的。但二者对烦恼的态度和认知却有着天渊之别。对我们来说,烦恼有根、有实质、有力量,就像台风一样会卷走我们的理智,摧毁我们的宁静与安乐;但对圣者来说,烦恼没有根源,表面、虚幻,不起作用、没有影响。而烦恼是否有根,取决于我们的智慧。

七、如果认识了见闻是虚幻,就不需要遮破、建立

遮破是否定,建立是肯定。平时我们会否定罪业与不善,肯定善业与善报。破立也是取舍,行善就是取,断恶就是舍。

若能通达万法如梦,则所有的破立、取舍,肯定和否定都大可不必。但我们目前还是需要行善、断恶,不能随意造罪。因为造罪会给众生带来痛苦。在证悟者的境界中,这些是平等的。但在众生的世界中,还是有分别、不平等的。大乘行人要随顺众生,不能做伤害众生的事情。

八、如果认识了痛苦是悉地,就不需要寻觅安乐

“悉地”是外来词,即梵文siddhi的汉文音译,意思是成就。

般若波罗蜜多经里讲,行持般若波罗蜜多的人,会遇到痛苦、困难和不顺。但因行持般若波罗蜜多的功德威力加持,这些痛苦中的哪怕一个小小的头疼,都能消除下一世堕地狱的罪业。也即是说,仅仅以短暂的细微痛苦,都可以替代未来长时间的巨大恐惧与痛楚,这就是佛菩萨赐给我们的悉地。

普通人很容易得意忘形,稍微有一点社会地位和物质财富,就会无视或忘却生命轮回中的丑陋与痛苦,完全沉浸在眼前的小小成功之中,洋洋自得、自以为是。为了提醒、警告这种人,轮回并非我们所想象的那样美满,佛菩萨也会让我们稍微感受一下不顺和痛苦。虽然表面上看是痛苦,其本质却是悉地。对一个合格的修行人而言,痛苦也会变成快乐,更能成为积极向上、永不退失的能量。

九、如果证悟了自心无生,就不需要超度法

在临终之际,将意识迁移到西方极乐世界的方法,叫破瓦法。

证悟了心的本性是空性,即是法身的破瓦。《大圆满龙钦心髓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中讲过,若能证悟心识不生不灭,则中阴时的意识根本无须迁移,就能直接与法界、法身融为一体,这是至高无上的破瓦,远远超过了普通的破瓦法。

十、如果所行均是利他,就不需要成办自利

我们一般会认为,帮助别人是付出,是牺牲自我,成全他众,是别人享受,自己受苦,所以不会幸福。但我们不明白,其实付出者就是享受者。做利他的事情,可以消除无边的痛苦与焦虑,甚至抑郁症,可以产生无穷的快乐与幸福,这是在吃喝玩乐中根本感受不到的。因为利他本身,已经包含了无上的利己。

或许有人会提出疑问:那服侍别人的服务员岂不是最幸福了?未必,那要看服务员为什么服务。如果是为了钱,那最终还是为了自己,所以不一定幸福。如果为了利他,则服务员的工作就是幸福的。大乘菩萨,就是为了众生,而甘当不求任何回报的服务员。在利益众生的工作中,自然能得到今生来世所希求的一切。利他就是利己,而且是无与伦比的、永久性的利己。但无始以来,我们却非常重视自己的感受,从来都把利他和利己分得清清楚楚,不愿利他,专门利己。结果越是这样,利己的事情越不成功。越看重自己的感受,就越没有好的感受。

以上十个“不需要”,都是菩萨的修行方法。其中第八和第十条我们现在随时都可以运用。

还没证悟的时候,放下自己很难。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各种借口,来掩盖、解释自己的错误,希望把错误合理化。但如果这个错误是发生在其他人身上,我们就会吹毛求疵,将错误广为传播。所以,学会感同身受,学会稍微把别人的感受与自己的感受相换,哪怕达不到菩提心修法中所讲的自他相换,但至少可以扩展自己的心胸。我们过去的生活方式和理念都非常狭隘,这都是由我们先天非常严重的自私心带来的,以致让我们感觉不到轻松、自在与自由。如果能平等对待自己的利益和别人的利益、自己的感受和别人的感受,我们一定会找到另一种更有意义的生存方式。

24 十项殊胜

第二十四,超胜之十法

一、所有六道众生之中唯有暇满的人身最超胜

六道轮回的无数生命中,最殊胜的,就是暇满人身。不管是什么样的社会地位、社会角色,但凡有机会学佛、修行,就叫做暇满人身。暇满,分为十八种。

很多普通人没有因果轮回的概念,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真实的,所以对世俗名利垂涎三尺。认为有钱、有权、有名最殊胜,根本不知道与证悟、成佛、解脱相比,世俗的权力、地位等是多么的微不足道、不值一提。

无论汉传佛教还是藏传佛教,一切修行都要从基础开始。所谓基础,就是出离心。修出离心,就要从人身难得开始修。我们必须明白自己的生命价值,明白这次获得的人身,与任何一世的身体都不一样,因为我们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成佛、解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都可以,这是地狱、旁生、饿鬼道众生想都不敢想的好事。

尽管从环境、寿命、受用、身体的形象和功能等各方面来讲,欲界天人和非天已经超越了人类,但在整个六道轮回里,天人所占的比例非常微少,就像从外太空遥望地球上一大片沙漠里的一粒沙。而且因为他们过于快乐,要发起出离心非常不容易。除非前世在人间已经打好了出离心和菩提心的基础,否则不会有修行的愿望。因为他们活着时不知道什么叫做痛苦,所以也从没想过出离痛苦,更不想做任何准备。时间飞驰而过,等到享尽福报、死期临头时,才发现投生的去处将由过去的因来决定。一般情况下,天界福报享尽后,往往紧接着会成熟一些罪恶的果报。因为天人有神通,当观察到自己的去处是地狱、饿鬼、旁生道时,就会非常痛苦,但一切都已经为时晚矣。

无色界和色界众生虽然比人类高出好几个层次,但在面对生老病死的时候,也是无力自救。

无色界生命的身体,是一种非常细微的物质,就像暗物质一样,肉眼根本觉察不到。他们的身体不占空间,也不能沟通。一投生就立即进入禅定状态,不需要吃喝,没有其他生活,心一直很平稳,感觉不到痛苦,也感觉不到幸福,更不能做任何事情,就像人进入深度睡眠一样,直到死亡为止,寿命却比欲界天人还长,故而菩萨都不愿意投生到这个世界中。因为无法沟通,不能度化众生,所以无色界也是一个没有意义的地方。

色界介于欲界和无色界的中间地带。色界众生的身体也是非常细微的物质,不占空间,可以穿越欲界的固体物质,不会衰老、生病,也不会发出离心和菩提心,更不可能思维空性。因为有声音,故而可以听闻,却无法思考,因为心非常平静,还没有来得及思考就进入禅定了,所以无法通达佛法的教证和理证。除非在人间已经有了修行的基础,投生色界后才可以继续修行。

可见,色界、无色界的天人只有寂止禅定的禅悦,禅悦享受完毕之后,也像我们凡夫一样有可能堕入地狱。

从学佛或提升生命、心灵的角度来讲,人类才是最优越、最殊胜的。唯有人类,才知道什么叫做痛苦,才有摆脱痛苦的想法。不但自己要摆脱,而且要让更多的生命从痛苦中摆脱。我们需要痛苦的警告和暗示:轮回潜藏着很多问题!顺利的时候,我们会贪恋眼前的一点快乐,沉迷其中,不愿去深入思考背后的轮回真相。只有遇到痛苦时,才发现轮回痛苦的真相,才开始思考并探索解决痛苦的方法。

在无数的生命当中,有福报修持佛法,是非常幸运的。很多不懂得缘起、因果、轮回道理的人,会将痛苦的因怪罪于别人,更会将解决痛苦的答案寄托于外境。要知道,我们今生所面临的生老病死之苦,不是出于偶然,而是自作自受。想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唯有依靠自己。因此,我们要珍惜生命、净化心灵,培养慈悲和智慧,提升心灵境界,并最终彻底消灭内心的贪、嗔、痴、慢、疑等烦恼,这就是在修练自己的生命价值。

因为不了解生命的真相和价值,故而不懂得珍惜生命,目光狭窄,缺乏远见,很多人经常会被家庭琐事或工作上的鸡毛蒜皮所困扰,怨天尤人、不懂自省,焦虑、孤独,最后导致抑郁。所以,佛陀告诉我们,眼光不要狭窄,要有长远的规划、开阔的心胸、高尚的目标,学会高瞻远瞩,这样才会增长智慧,发现前所未知的领域,从而知道前方的路该如何走。

二、所有不具佛法的俗人中,唯独具有佛法的行人最超胜

在不懂行善的芸芸众生中,懂得行善的人是最殊胜的。

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懂行善的人会做出很多伤天害理、危害其他生命的事情。稍微懂得一点行善的人,就会有所自律,所以,行善之人是最超胜的。

此处的行善,不仅仅是指佛教徒的行善,包括基督教、天主教以及没有信仰的好人好事等,都是行善。佛教从来不会因为对方不相信佛,不是佛陀的弟子,就说对方做的事情没有意义。善有善报,是自然规律,与信仰、国籍、生命类型完全无关。

三、所有道乘中,精华义的此密乘最超胜

在世俗谛中,奉劝大家行善断恶的法门,都属于因乘。出离心、菩提心等法门涉及因果取舍,却没有触及到密法的修法,故而属于因乘。

“果”,即佛的境界,已经超越了善与不善,不属于世俗善恶的范围,没有善恶之分。为了方便表述,佛性如来藏也叫做善。密法的大手印、大圆满等修法,是超越所有世俗因果的深奥空性修法,因为离果已经很近,所以叫做果乘。

世俗的行善断恶等因果取舍虽然很重要,却不是最究竟的行善。因为都是意识产生的分别念,是感官世界里的错觉。最终极的行善,是没有善恶的空性境界。

以上因乘和果乘都还处于修道,所以又叫做道乘。所有的乘中,大圆满和大手印的修法是最优越的,因为它比所有道乘都更接近于佛果。

虽然大圆满和大手印是最殊胜的,但修的时候依然需要从前行开始。

前行,是我们进入因乘、果乘,乃至佛果的动力。就像宇宙飞船或人造卫星需要火箭将其推送到没有地心引力的宇宙空间之后,才能进入自己的轨道一样,没有证悟,没有达到大圆满和大手印等最高境界时,需要出离心与菩提心的动力。

但我们也不能一直原地踏步,始终停留在修出离心、菩提心的层面,否则永远无法触碰最高的境界,那就太可惜了。出离心和菩提心是非常重要的基础,但毕竟属于世俗,与空性如来藏没有关系。要从轮回中解脱,要度化一切众生,就要修果乘法门。

就像医生给病人开药时,先要试探对方的药物过敏反应。如果没什么异常反应,才能放心大胆地用药。学法也是一样,先要观察对方的根机,再传以相应的法门。假如不观察是否适合,就授以高深法门,就有失妥当,甚至会耽误众生的解脱。

四、与所有闻所生慧、思所生慧相比,一刹那的修所生慧更超胜

智慧分三种:闻所得智慧、思所得智慧与修所得智慧。听课所获得的智慧,叫做闻所得智慧;通过思考获得的智慧,叫做思所得智慧;依靠修行所得的智慧,叫做修所得智慧。三种智慧中,修所得智慧最殊胜。长期闻思所得的智慧,不如瞬间的修所得智慧。

为什么很多人明明知道有些事情不能做,却控制不住自己,这就是修行不到位造成的。所以,闻思修当中,修行最重要。

经常有些人会问,为什么学佛很久了,还是放不下?其实这很正常,如果没有真正闻思,只是烧香、拜佛和念经,那当然放不下。烧香、拜佛只是对佛陀表达恭敬心,不是真正的学佛。

21世纪,物质上的许多问题解决了,各种心灵疾病却日趋严重。为了解决心病的困扰,大家开始信佛、学佛。但因为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很多佛教徒根本不知道怎样学佛才是对的。本来寺庙是教授大众闻思修的场所,可现在很多寺院的功能,只是让人烧香拜佛。功德箱和捐钱的地方比比皆是,赐予慈悲与智慧的地方却寥寥无几。有些人去了一趟寺庙回来,钱包空了,内心更空。极度的空虚无处排解,只会更不开心。大部分人的烧香、拜佛,也是临时抱佛脚或病急乱投医,缺乏应有的恭敬与信心,缺乏不谋私利的慈悲,更缺乏证悟实相的智慧。即使在号称学佛的人当中,真正能静下来认认真真学修的人也很少。

真正的佛教徒,不能停留在烧香、拜佛的阶段,要去闻思;然后也不能停留在闻思的阶段,要去修;修也不能一直停留在四前行的阶段,要去修智慧。对没有把佛教当做生活的调味品,而是真正想解脱的初学者来说,这个次第特别重要。

五、与行持所有有为善法相比,一刹那的无为善法更超胜

所有的有为法,都不如一瞬间的无为法。一刹那无为法的善,超越了无数有为法的殊胜。

凡是有因有果的法,都叫做有为法。有为法分两类:一是指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生活中所发生的善与恶;另一类是我们看不见、听不到,却仍然有因有果的事物。

此处所讲的无为法,不是大自然的因缘所造之法,而是指物质的本来面目,也即佛性,心的本性光明如来藏。

有为法的善,包括了烧香、拜佛、念经、闻思以及修出离心、菩提心等;无为的善,就是修空性。就像要渡过一条没有桥的河,必须先把船只准备好,过河之后,就不再需要船只一样,要朝无为善的目的地出发,必须依靠出离心、菩提心,以及烧香拜佛之类的船筏。一旦证达无为的境界,就不再需要有为善法。尽管相比于有为法,无为法更重要,但如果不修前行等基础法门,就永远无法企及无为法的彼岸。

六、与修所有有缘等持相比,一刹那的无缘等持更超胜

成千上万的有缘等持,都不如一瞬间的无缘等持。

有缘等持,是指修人身难得、寿命无常、出离心与菩提心等证悟空性以外的禅定,包括没有思考的寂止和有思考的各种禅定。

无缘等持,则是指念头全部放下,没有任何思维的禅定。

无缘等持分两种:一是四禅八定,即内心非常平静,就像深度睡眠一样不想任何事情,却没有证悟的等持。这种等持不是绝对的无缘,还有意识的波动,还属于有缘的范畴。二是真正的无缘等持,即没有造作的,安住于证悟智慧的等持。就像冰块经过升温而慢慢融化,最后完全融入于水的过程。冰块,好比是我们现在根本不听使唤的心。升温的过程,也即禅修训练。液体的水,也即证悟的心、智慧、光明。冰块融化成液体的过程,也即经过禅修,而使凡夫心转化为智慧的过程。当所证悟的空性和证悟的心融为一体、无二无别,心就成了智慧,这就是无缘的等持。

七、与享受一切有漏安乐相比,一刹那的无漏安乐更超胜

一刹那的无漏善根,超越了成千上万的世俗享乐。

关于有漏与无漏,在佛教里有很多定义。

比如,如果装液体的容器底部是破的,水就会从下面漏出来,这叫做有漏。凡是有执著的善根,都能让我们的心漏到轮回中而无法解脱,故而属于有漏的善根。在没有证悟空性的前提下所做的一切善事,都有执著,跟空性没有关系,所以叫做有漏法。反之,如果证悟了空性,就不会有执著,空性的智慧会让我们得到解脱,不会让我们漏到轮回中,所以叫做无漏法。

我们要尽快行持无漏之善,但前提是要从有漏开始,不修有漏而直接修无漏,是行不通的。

八、与相续中生起所有觉受安乐相比,显现一刹那的证悟更超胜

一瞬间的证悟,比无数的觉受安乐更为殊胜。

证悟,即证悟空性、无我、光明如来藏的本性。

觉受,则有很多种:

修行打坐时,因为内心非常平静,感觉时间概念似乎消失了,本来打了五个小时的坐,却感觉只有五分钟。像是进入了证悟空性的状态,其实这不是证悟,只是觉受而已。

还有一种觉受,是在打坐时会产生一种语言无法形容的喜悦与快感,这叫做觉受安乐。

另外一种觉受,是在打坐时会出现很多神通。眼睛就像显微镜一样,无意中会看到桌面里原子、分子的运动,还可能会发现几百公里之外发生的事情,或者发现房子、围墙都变得透明起来。很多人走到这一步,就以为自己境界很高了。其实这只是觉受,是感官功能稍微开发了一点点而已,并不是真正的开悟。

在佛陀住世的年代,婆罗门教出来的很多信徒禅定功夫都非常厉害。他们的最终目标,就是这些神通和快感。虽然在他们的禅定中,内心十分平静或快乐,但都离证悟的境界相距甚远。

所以,我们在打坐时,如果有一些类似的感受,不要去在乎,更不能执著。如果执著,我们的种种觉受就会变成修行的障碍。

我们必须知道,觉受与证悟空性的智慧完全没有关系。修行必须要有经验的上师引领,千万不能自己盲修瞎练。那种自己看点密法书籍就开始独自修行的做法,是很危险的。如果不专注,也就是浪费一点时间,危害还不大;但如果特别专注,就很容易出问题。心灵的旅途,是我们从未探知过的陌生领地。想在心灵中开拓新天地,必须要有经验丰富的人带路。修行没有那么简单,但纵然再复杂、再有挑战性,也必须修下去,否则就没有解脱的机会。

九、与行持所有刻意作的善行相比,一刹那无刻意的行为更超胜

仅仅一刹那间从证悟境界中流露出来的不刻意、不造作的行为,都比成千上万造作的善行更为殊胜。

对初学者来说,刻意或造作的行为是很重要的。在没有证悟之前,必须要有刻意的行为。不该做的要刻意回避,该做的要尽力行持。但如果永远是这样,那就变成执著了。在证悟以后,就应该超越刻意的阶段,进入没有善恶取舍,说话、行为都很随意的阶段。

但佛教要求,在大众面前,修行人要按照大众常规游戏规则行事。如果太出格,引起别人不解,就会给佛教带来邪见、诽谤等负面影响。但在自己的境界中,可以很随意,无须刻意和执著。

众所周知,释迦牟尼佛已经超越了所有的执著,但他当年在公众面前,也是示现了一个普通出家人的样子。为了引导大众,他从来不会做可能引起公众反感或误会的事情。

比如,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印汉藏的成就者们的某些行为,就超出了大众的约束标准。但如果自己没有证悟,却为了个人的某种利益,而仿效成就者们的某些行为,并对自己的随意癫狂,寻找到一个冠冕堂皇的解释,就是典型的自欺欺人。

如何判定自己可以不刻意了呢?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试验,用一根针去刺手,如果因为修证的力量而真的没有感觉了,那就可以不用约束自己;如果还有刺痛的感觉,就必须按规矩行事。

十、与所有发放财布施相比,不执著一切事物更超胜

证悟的不执著,超越了成千上万有执著的物质布施。

很多人会说,我先要赚很多钱,然后供养三宝,等资粮积攒够了,再去修行。

其实,虽然布施、供养都很好,但若能安住于不执著的境界,已经超越了成千上万的上供下施。当然,这是从自己修行的角度来讲的,如果从受施者的角度来讲,对许多人来说,物质上的帮助也很有必要。所以,如果有条件,还是应该去做利他的事情。

以上十个殊胜中,除了最前面的两个,后面讲的都是让我们尽快去修空性,不要一直停留在世俗修行的层面。世俗范围内的所有善法,都不能解决最终极的问题。要解决最终极的问题,必须修持超越世俗之深法——空性光明。

25 十项如何皆好

第二十五,如何皆好之十法

本论的最后几个主题,主要是讲比较高级的空性境界,是修行到了一定高度以后才可以应用的法。否则,在我们的现阶段,不可能如何皆好。只有彻底证悟,非常清楚地体会到任何好与不好都不成立,并放下所有执著以后,才能真正地自由自在。

尽管如此,当年释迦牟尼佛度众生时,大多数时候还是像一个普通比丘一样生活。佛这么做,都是为了顺应众生的心。普通凡夫都有执著,心里对上师、道友设立了很多标准。一旦佛陀说话、行事不符合自己的要求,就会对佛法产生怀疑,从而影响学佛的兴趣。

在比丘的二百五十三条戒律中,除了杀盗淫妄等违背因果的言行以外,很多戒律的内容并未针对本质上的大问题。比如,戒律中规定的吃饭、走路的方式等,都是按照印度当时的风俗习惯制定的。因为如果出家人的言行不符合当时当地的民风民俗,很多人就会说佛教徒的过失,大家也不愿意学佛了。

倘若修行已达到一定程度,从自己的修行境界来讲,就怎么样都可以了。但为了符合更多人的价值观,修行人表面上还是要规规矩矩,不能太不拘小节。

说话、走路、吃饭等,都要按照大多数人的标准去做,这也是一种度化众生的方便。

如今有些人到处宣称自己是境界高妙的成就者,可以不受因果的限制。虽然我们无法判断对方的境界,但成就者不应该是这样的表现。真正修行达到一定高度时,也为了护持众生的心,而不会恣意妄为。所以,对自我吹嘘者,我们要高度怀疑。

一、心融入正法的行者,舍弃所作很好,不舍所作也很好

舍弃所作,也即出家,舍弃世俗;不舍弃所作,也即有工作、家庭、事业等等。佛法融入内心的人,放不放弃事业都无关紧要。

什么算是佛法融入内心呢?所谓佛法,即出离心、菩提心与空性见。当有了真实不虚的出离心、菩提心与空性见时,才能将佛法融入内心。

在没有修好这些法之前,我们只是理论上了解而已,始终与出离心和菩提心有着相当远的距离,此时也无法将佛法融入内心。

对普通人而言,物质享受太有吸引力,一旦沉醉其中,谁都无力自拔。比如,现在很多人都是手机控,早上起来第一件事,是与手机互道早安;晚上临睡之前,也是和手机依依不舍。我们对物质的追求和依赖,超过了以往的任何时代。本来每个人的内心,都潜藏着欲望的种子。如果不去激活,它就还不会泛滥成灾。但如今,社会上充斥着五花八门的诱惑,除了证悟者,谁都无法抵御欲望的牵掣。

欲望增生的结果,是对物质财富的过度追求。而物质的丰厚,又会反过来激活、长养我们的欲望。没完没了的恶性循环,怎能让我们生起出离心?

实际上,我们的生存所需并不多,只是因为要满足虚荣心和欲望,所以才感觉自己什么都需要,什么都匮乏,恨不得拥有全世界所有的资源。心理上的不知足,让我们不愿分享,每个人都是物质的奴隶、拜金主义者与功利主义者,极度自私、狭隘。在如此的心态下,菩提心更是遥不可及!

相对而言,古人面临的诱惑要少得多,所以能清心寡欲、淡泊宁静地生活,能静下来思考,并获得源源不断的智慧与精神食粮,为后人创造出辉煌的精神成果。而现代人为了满足欲望,整天都过着忙碌混乱的生活,根本没时间去思考什么是世界的本质。

没有出离心、菩提心与空性智慧,我们的心与佛法永远相隔遥远,又何谈融入呢?

当然,作为修行人,若能放下繁琐的世俗事务,放下家庭与事业去出家,或者到比较安静的地方去专心修行,那再好不过。修行速度会更快,修行效率也会很高。即使暂时放不下,也没问题。只要有了出离心、菩提心与空性见,所有的工作和生活,都可以变成修行的因素。

举一个例子,当我们在生活中受到欺负、侮辱时,如果佛法没有融入内心,就会产生烦恼,甚至会打人、骂人等,造作更严重的罪业。不但今生自他受害,进医院、进监狱,来世也会堕入地狱。反之,如果有修行,佛法融入了内心,就可以修忍辱、修自他相换,不但不会产生嗔恨心,而且更有利于慈悲心的增长。如此一来,侮辱、欺负等不但不会阻碍修行,反而成为激励修行的动力。

二、心中已断增益的行者,修行很好,不修也很好

增益就是执著。解决了所有执著和疑问,也即彻底证悟了心的本性。学习和修行,就是为了彻证心的本性。真正证悟了,就达到目的了。但如果证悟指的是一地菩萨的境界,那也不是绝对不需要修,只是不需要像之前那样注重形式地修而已。这时如果修,会快速成佛。即使不修,也不会退失、淡化已经证得的智慧,不会堕入轮回,更不会堕入地狱、饿鬼等三恶道,所以不修也可以。但真正的不需要修,是指成佛的时候。

三、斩断欲妙牵绊的行者,无贪而行很好,无贪不行也很好

当一个人真正地断除了对物质的贪心或欲望以后,是不是无贪的身份都无所谓,无论在家或出家都可以。

有贪和无贪,是佛教术语,意即有贪心和没有贪心。此处的没有贪心,并不是完全没有贪心,只是相对而言没有贪心。

比如,释迦牟尼佛是出家人的形象,佛经里称为无贪的形象。而文殊菩萨、金刚萨埵等佛菩萨,却身着在家服装,佩戴金银珠宝等装饰,这叫做有贪的形象。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文殊菩萨有贪心,而仅仅是外表的显现。

在家人也可以分为无贪和有贪。虽然是在家人,却断除了对物质的欲望,生活简单清朴,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无贪;如果在家人绞尽脑汁去赚钱,千方百计积累财产,等等,就是有贪。

当然,如果内心对物质没有欲望和贪求,则无论生活简单与否都无可厚非。假如赚钱和做事业的目的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利益众生,则外表有贪和无贪都未尝不可。

曾经有一位上师叫门色仁波切,他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大圆满修行者,十多年前已经圆寂了。他被关在青海西宁监狱期间,曾有几个人向他求大圆满法。门色仁波切说,必须有黄金供养,才可以传法。但监狱里哪儿来的黄金呢?结果有一个人忽然想到,他离家逃亡的时候,家人在他衣服的补丁下缝过一块黄金给他预备当路费。于是,他取出黄金供养了上师。上师接着就说,现在因缘十分具足,可以传大圆满了。之后,便把黄金扔到监狱围墙的背后去了。其实,上师并不需要黄金,监狱里也没有办法用。这是为了表示对法的尊重,同时也是一种缘起。

当年米拉日巴的上师玛尔巴到印度求学时,也是带了很多黄金作供养,才求到殊胜的法与灌顶。本来印度的成就者们都是长期住在山洞里的修行人,他们什么都不需要。对他们来说,黄金与砖头完全等同。但为了显示佛法的珍贵价值,就需要这样的缘起。虽然玛尔巴非常有钱,但他的钱不是自己用的,而是用来求法的。

米拉日巴过着完全与世隔绝的无贪生活,玛尔巴大师表面上有贪,财富丰足。但两人都完全从本质上铲除了对金钱的执著。所以,无论米拉日巴的没钱,还是玛尔巴大师的有钱,都只是一种显现而已。

如果真的断除了对金钱的执著,则不管有钱没钱,都不会堕落或影响修行。此时有钱可以去做更广大的利生事业,没钱则可以自己修行。

四、现量证悟法性的行者,住在空空的山洞很好,作为群体之首也很好

证悟了法性的人,既可以独自在山洞里修行,过着轻松寂静的生活,也可以深入人群,担当住持、方丈、领袖之类的大人物。

“法性”,是指万事万物的本体空性,即宇宙人生的真理或本质。比如,六祖惠能大师证悟以后,曾与猎人一起在山上生活了很长时间,后来回到寺院住持传法。从他个人修行的角度来讲,两种生活方式对他都不会有任何影响。

但在没有证悟时,如果有机会和条件,能在山里或比较安静的环境中修行当然是最理想的,普通人还是要以个人的修行为主。

五、了知显现虚幻的行者,独居深山很好,云游四方也很好

证悟空性,通达一切显现如幻如梦的人,无论独自居住在山上,还是像过去的云游僧一样到处朝拜、云游、参禅或周游全世界,都是至善至美的。

我们的感官所能感受到的光、声波等,都不是万法的本质与本来面目,佛教称之为“显现”。通达或证悟一切显现是如幻如梦,实际上就是证悟空性。

过去很多上师一辈子住在一个地方修行,从来没有离开,并获得了极大的成就。有些上师证悟以后,又会四方游历,穿梭于遍及亚洲各地的圣山、丛林,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都有这样的行者。

对证悟者而言,所有的事物都是如幻如梦,没有什么能干扰自己的修行。无论栖山而居,还是四处飘荡,都不但不会让自己造罪堕落,反而有利于智慧的增长,所以无论怎样都很好。

六、心得自在的行者,断除欲妙很好,享受欲妙也很好

内心获得自由的证悟者,既可以相对地远离奢华优裕的生活,选择朴素清简;也可以享受豪华优越的生活。

这里讲的是“心得自在”,前面第二条讲的是“心中已断增益”,第三条讲的是“斩断欲妙牵绊”,第四条讲的是“现量证悟法性”,第五条讲的是“了知显现虚幻”,其实都指的是已经证悟空性。

没有证悟时,即使我们所处的环境非常自由,但内心却没有获得真正的自由。因为贪、嗔、痴、慢、疑等烦恼缠缚着我们,让我们始终不能感受到幸福、安宁与自由。

佛教最重视的,是内心世界。如果获得了内心世界的自由,则对待生活的态度,会有颠转乾坤的转变。在物质世界中,也获得了相当的自由。此时无论贫穷还是富裕,艰苦还是顺利,都非常满足和幸福。

七、具有菩提心的行者,在静处修行很好,在众会中利他也很好

有着真实无伪菩提心的人,可以独自居住在偏僻的山洞或森林里,在菩提心的基础上好好修行,增长自己的智慧,暂时先不去利益众生。本来增长智慧就是在给自己充电,充好电以后再去利益众生,力量更强,效果更好。

如果不在静处独自修行,而是选择在人群当中去利益众生也很好,因为有了菩提心,故而在面对各类人事物时,不但不会生起自私和欲望,反而会因别人的烦恼、痛苦而增长自己的慈悲心和菩提心。

第七个“如何皆好”,与证悟空性没有关系。即使没有证悟空性,只要有真实不虚的菩提心,则无论住在山洞或者到人群中去利他都可以。如果没有菩提心,则独自居住山洞并没有太大意义,身处人群,也是平增烦恼。所以,菩提心非常重要。有了菩提心,怎么样都可以。

佛教讲的所有约束,都是针对我们这样的初学者而言的。刚刚起步的我们,烦恼纷呈不断,负能量此消彼长。只有依靠这些约束,才能抑制负面影响,避免不良现象的出现。再加上内在修行的推波助澜,就能尽快断除烦恼,铲除负面能量,最终到达没有任何约束的境界。到那个时候,内在全部都是正能量,释放出来只会有利于众生,所以没有必要再加以约束。

八、恭敬心、信解心持之以恒的行者,住在上师前很好,不住在上师前也很好

如果对自己的上师有着坚定不移、永不改变的信心,则无论在上师身边或不在上师身边都很好。

刚开始学佛的时候,我们必须依止上师,学习如何修行。学成之后,则跟不跟随上师都可以。

过去米拉日巴大师就是这样,依止玛尔巴大师期间,经历了常人无法想象的磨难,最后终于得到了玛尔巴大师的灌顶和窍诀。之后离开上师,一辈子再也没有见面。但上师却永远住于他的心间,无论他有任何需要,上师都会以不同的身份出现。

如果对上师没有信心,则即使与上师形影不离,也不但不会增上修行,反而会因内心的不清净而吹毛求疵,寻找上师的各种问题,从而退失信心。凡夫的信心时有时无,根本靠不住。如果上师的表现符合自己的标准,就有稍许肤浅皮毛的信心。一旦上师的行为有一点点不符合自己的标准,信心立即退失得无影无踪。

若对上师有信心,即使身体与上师天各一方,但如果在修行、见解等方面出现任何问题,或在中阴身的时候,上师一定会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关于这一点,看看过去传承上师们的传记就可见一斑。

九、具有多闻、解义的行者,现前成就很好,遭遇违缘也很好

对广闻博学,深入了解佛经内涵的修行人来说,无论获得成就或遭遇逆境都很好。成就有可能是平安、健康、发财、修行进步等令人开心的顺緣,逆境有可能是罹患疾病、工作不顺、内心痛苦,等等。不管什么遭遇,都知道这一切是令自己成长、进步的契机,并懂得将其转化为修行的助缘,使修行境界快速增长。

第九个“如何皆好”,不一定要证悟空性,没有证悟空性的人也可以参照此理进行思维。

十、获得殊胜证悟的行者,出现成就相很好,没出现成就相也很好

此处所讲的“殊胜证悟”,是指证悟空性;“成就相”,即共同成就相,是指神通、神变等。

通过禅定的力量,我们的感官结构会发生一些变化,从而产生一些新功能。比如,可以看到更远的东西;或者视线不会受到山体、建筑物的障碍,包括周围的墙体,都会变成透明的;几千公里以外的声音,能听得清清楚楚;走路的速度,快得像汽车一样,可以日行几百甚至几千公里。佛教认为,这些都是普通成就,也即共同的小成就。

如果没有证悟,就会对任何东西都非常执著。当自己看到或知道太多,反而会焦躁不安、痛苦不堪。更有甚者,有人还会利用神通造作恶业。试想,如果当年提婆达多没有神通,就无法说服国王,并利用国王的权势,而造作两个五无间罪。他的神通给他带来的结果,就是下地狱。所以,对没有证悟的人来说,有神通不一定是好事。

但证悟者有了神通,却既不会困扰自己,更不会让自己造恶业,同时,利用这些功能,还可以做一些弘法利生的事情。不过,即使证悟者没有神通,但因为已经证悟,有了更好的境界,所以怎么样都好。

26 佛法的十种功德

第二十六,正法之十种功德

一、十善、六度、空性、诸菩提分法、四圣谛、四禅定、四无色定以及密宗能成熟的灌顶与能解脱的教言等出现于世,是正法的功德

如果没有佛法,就没有十善的概念。虽然十善不是佛陀制定的,无论释迦牟尼佛和佛法有没有出世,善恶因果都是始终存在的自然规律。但完整、深入、正确无误的因果学说,却是佛陀创建的。有了佛陀的智慧,才有了因果学说;没有佛法,我们无法全面了解善恶因果,更不懂如何取舍。

同样,有了佛法以后,才有了大乘六波罗蜜多的概念和修法。六波罗蜜多,也即六度,其中的“度”,是指依靠布施、持戒、忍辱、禅定等,引领众生顺利度过轮回苦海到达彼岸。佛法还未出世的时候,虽然也有给予、不杀生、不偷盗的理念,但不够全面深入,不能让我们获得解脱,所以不叫六波罗蜜多。

佛陀成佛之前,也曾在有些印度外道禅师那里学过禅定,后来放弃了四禅八定去修空性,最后因证悟空性而解脱。另外,佛陀当年曾苦行六年,每月只吃一粒米、喝一滴水。之后放弃苦行,喝了牧羊女供养的乳糜,并最终获得了成就。佛陀如此示现,就是为了告诉大家,四禅八定不是最终极的选择,不能获得真正的解脱。苦行只是对肉体的无谓折磨,也不能获得解脱。所有问题的关键,是内心。唯有证悟空性的智慧,才能让我们解脱。这些都是佛陀度化众生的方便法门,因为是以身体的举止来教育大家,故而称为身教。这与佛陀成佛后以讲法来度化众生的言教,同为教化众生的方便。

唯物主义者认为,宗教都是建立在恐慌的基础之上的,因为古人不了解大自然的现象,无法征服大自然,所以建立了五花八门的宗教来安慰自己。但佛教却区别于建立在恐慌基础之上的宗教,而是建立在慈悲心的基础之上。

关于这一点,佛经讲得很清楚:

第一是释迦牟尼佛还没有开始修行的时候,曾堕入地狱受苦,因为对同伴生起了悲心,才开始发心修学。在此基础上,逐步修行成道。

第二是2500多年前,释迦牟尼佛以王子的形象在印度出现。因为一次在城外看到了生老病死的痛苦,意识到自己的人生使命,是要帮助受苦的生命解决痛苦。所以放弃了太子的生活,从皇宫逃出,到偏僻的地方去求法、修行。这一切,都是源于慈悲心,所以,佛教是建立在慈悲心的基础上的。

佛陀出世前的印度,有非常多的宗教门派。其中有些门派甚至比佛教的持戒还严格,也有禅定,但都没上升到度过轮回苦海而解脱的程度。佛经描述的外道行为见解中,也有一些善行或禅定,但都是世间的、有漏的,没有一个是出世间的。

如果没有佛法,就无法全面理解空性。一切有为法本来空性,这不是佛陀创造的,而是万法的真相。但当时的人们还不懂得真正的空性。虽然外道典籍中讲到了空性,但只是表面、浅层的理解,不是把抽象概念的我执描述成不可思议的自我,并称之为“大我”,就是把抽象化的自我和梵天、帝释或某一类神连接在一起,都没有证悟究竟的无我。西方哲学、科学和宗教,最终似乎都要找到一个可以抓住的东西才感觉踏实。

佛法告诉我们,从感官的角度来讲,物质和精神等所有的一切都存在,但如果深究其本质,或从超越感官的最高境界的角度来讲,则物质和精神都不存在,这叫做空性。所有哲学、科学和其他宗教,都有所保留,没有像佛教这样否定一切。有了佛法以后,才阐释了这样的空性见解。

菩提分法也叫做三十七道品,包含了从加行道到最后的无学道之间五道十地所修的所有内容,归纳为四念处等三十七种不同修法。另外,包括四圣谛,与空性无我结合在一起的大乘与小乘的四禅八定,都是在佛法诞生之前所没有的,所以都是佛法特有的功德。

密法的灌顶和密法的窍诀。通过灌顶奠定根基,再通过窍诀去解决烦恼。密法的灌顶和窍诀,也是有了佛法才出现的。虽然在佛法诞生之前,印度教等外道的经典中也出现过“空性”“永恒”“清净”之类的词汇,但其本质却与佛教讲的截然不同。就像外道也修气脉明点,但修行实质却与密宗修法迥然各异一样。外道最终都会建立一个“不可思不可言的自我”,但外道所谓的“不可思议的自我”,也与佛教所讲的“不可思不可言”相差十万八千里。佛教讲的是真正的空性,没有意识所创造的戏论,打破了所有执著,所以叫“不可思不可言”,而外道的“不可思议的自我”,本身就是一种我执。

综上所述,在佛法出世之前,所有的哲学、宗教,都没有以上概念。我们不能因为自己闻思不够、眼光狭窄,就断章取义地将外道与佛教类似的词句视为等同。

这一条,是从出世间方面讲的佛法功德。

二、人中高贵的国王种姓、高贵的婆罗门种姓、高贵的施主种姓、四大天王等六欲天、色界十七天、无色界四天出现于世,是正法的功德

在人类历史上,有过高贵的长者,有权有势的王族,有钱有福报的贵族以及智力超群的智者,等等。他们中的很多人有智慧、有福报、有慈悲心,又有高尚的品德和思想,是真正的大富大贵之人,并非“富而不贵”,就像今天所讲的那种“穷得只剩下钱”的土豪和贪官。从世间方面来讲,人间福报第一的,就是这些阶层的人群。他们能获得如此人身,都是过去行善积德的福报所致。而福报的源头,就是佛法。虽然在释迦牟尼佛的正法诞生之前,这个世界上也有高贵阶层,他们过去的行善不一定来自于释迦牟尼佛的佛法,但有可能是因过去佛的教化而行善积德,并在佛陀时代成熟了善报。

还有,四大天王天等欲界天人,色界的十七种天人以及无色界的四种天人的投生,都是因为过去行善积德和修持禅定的结果。虽然这些禅定是世间的四禅八定,不包含空性的成分,但也是佛陀度化众生的一种方便。

其实,全世界的很多宗教都与佛有关,外道宗教里也有佛的化身。因为众生的根机高低不一,若对有些人一开始就讲四圣谛,他们不一定能够接受。只有依靠外道津梁的接引,才能让他们逐渐进入解脱道。所以,佛陀要求众弟子不能诽谤外道,其中也包含了这些密意。

所有的禅定,都直接或间接与正法有关。即使某些正法显现上不是释迦牟尼佛的佛法,而是诸如阿弥陀佛、药师佛的佛法,但所有的佛实际上都是一体的,是为了度化不同众生而显现出的不同身份。实际上,千尊佛所讲的都是佛法,尤其是空性方面的内容,更是别无二致。

可见,天界不同生命层次的出现,也是仰仗佛法的功德。

三、预流圣者、一来圣者、不来圣者、阿罗汉、独觉、遍知佛陀出现于世,是正法的功德

小乘佛教的第一个果位,称为预流果。预流也叫做入流,即小乘佛教的见道。在此之前的凡夫,都是各走各路,但预流果以后,虽然没有证悟大乘佛教的空性,却证悟了人无我的空性。从此之后,就仿佛进入了一条河流,只会顺流而行,朝着阿罗汉的方向走。

一来果,已经断除了欲界的大部分烦恼,只需再投生一次欲界,把剩下的烦恼全部斩草除根,从此不再流转轮回,所以叫做一来。

不来果,即断除了欲界烦恼,无须重返欲界,而是投生于色界继续修行。欲界烦恼,是指六道轮回中欲界众生的烦恼,不是三界所有的烦恼。

阿罗汉,小乘佛教修成的最终果位,就是阿罗汉。自此之后无须再流转轮回。

以上所讲,为小乘佛教的四个果位。

还有独觉或辟支佛,没有佛法的时候,辟支佛就会出现。但他们不会讲经说法,而是以神通、神变等方式,让有缘人生起信心,之后积累资粮,令相续逐步成熟,当下一尊佛出世时,立即可以证悟。在《百业经》《贤愚经》等经典里,可以看到诸多此类例子。

小乘行人投生轮回的因素,都是烦恼,所以他们会励力断除烦恼。大乘行人的投生因素不一定是烦恼,也有愿力。投生到能够度化众生的地方,或者是需要的地方,是大乘菩萨的愿力。

另外,佛的果位,佛出世转法轮,佛陀的化身和报身,也都是佛教修行的结果。没有佛法,就不可能有这些结果,这些都是正法的功德。

四、以发心力及愿力大悲自现的二色身乃至轮回未空之间任运利益众生,是正法的功德

佛法诞生之前,曾经历过无数次生死的人们只知道慈悲心,这是人类和所有动物一直都存在的一种高尚的心灵反应。但有了佛陀的教育以后,慈悲心才上升到菩提心的高度。因为佛陀的菩提心和愿力,才应化出各种佛的报身和化身来度化众生。

金刚萨埵、阿弥陀佛等圆满身相,都称为佛的报身。证悟一地以上的菩萨,才能看到佛的报身。

2500多年前,佛陀住世期间的人们非常有福报,能看到释迦牟尼佛的真身。如今,虽然释迦牟尼佛已经圆寂了,却并不代表佛陀不存在。我们这些凡夫现在能看到的,是佛陀的化身。佛的化身有各种不同的形式——佛经、上师、善知识,甚至是社会最底层的人,另外,动物、植物、桥梁、船只、药物,甚至能使我们生起某一个善念的因缘,都有可能是佛的事业。只要众生与轮回存在,这些化身就存在。他们的事业任运自成,永不间断。

五、众生维生应有尽有的一切资具是以菩萨们的愿力形成,因此是正法的功德

仰仗成千上万的佛菩萨自无始以来的发愿成就,众生才得以享用各种福报。

譬如,西方极乐世界没有痛苦,它的优美环境,极乐世界中的美丽身体以及种种幸福,就是承蒙阿弥陀佛的愿力与极乐世界众生往昔所积之福德而化现。

我们的感官能够享受的许多美好,一方面与佛菩萨的愿力有关,同时也与我们的业力有关;世界的形成也不完全依靠佛的愿力,还与众生的业力息息相关。愿力和业力的结合,就有了世界。不过,因为地狱众生造业太严重,以致超过了佛的愿力,所以暂时会出现十八地狱等极度痛苦的世界。但三恶趣的众生最终也会在人天世界中,依靠正法成佛。人天世界的鲜花、水果、庄稼、药物、大自然等无数美好,都与佛菩萨的愿力有关。

六、恶趣与无暇处也有暂时的少许安乐,那些也都是由善妙福德所形成,因此是正法的功德

除了人天善趣以外,旁生、饿鬼等恶趣众生,偶尔也会有一些相对而短暂的快乐,只有地狱众生没有丝毫快乐可言。所有这些幸福快乐,都是行善积德所感召的。行善积德本来就是正法,所以饿鬼道和旁生道偶尔感受到的快乐,也是正法的功德。只是这些善法和功德是有漏的,属于人天乘的一部分。但无论如何,如果没有正法,这一切都不存在。

七、所有恶人也会心向正法而住于圣贤种姓中,成为众人顶戴处,这是正法的功德

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坏人遇到佛法以后,改过迁善、重新做人,一下子变成令所有人尊敬的贤者。只有佛法,才有如此强大的力量,所以当然是佛法的功德。

八、以往恣意造不善罪业积累地狱柴之因者也会心向正法,从而触及善趣与解脱的安乐,这是正法的功德

学佛之前,放逸散乱、肆意妄为,制造了众多堕地狱的因素,但学佛以后,通过忏悔,不但不会堕地狱,而且可以享受人天福报,甚至可以解脱。

佛教认为,如果造了严重的罪业,以后又没有忏悔等其他因缘的改变,就一定会有果报,这就是定业。但如果其间发生了一些变化,遇到了一些因缘,果报的成熟时间、程度与方式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可见,世上并没有什么命中注定。

这就像农民种庄稼,若耕田、选种、播种、浇水、施肥、除草等所有的事情都做得尽善尽美,又没有发生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就注定会丰收。但如果发生了自然灾害等意外,结果就会有所变化。所以,命运完全是可以改变的。

我们造罪以后,如果不忏悔,就一定会有恶果。假使情节非常严重,就一定会堕地狱。但如果努力忏悔,结果完全可以改变。无论外在的因缘,还是善恶因果等内在的因缘,都是一样的道理。

《贤愚经》《百业经》等经典中,有大量类似公案。譬如指鬘王的故事,就是典型的改邪归正、转恶向善,从黑暗走向光明的事例。

指鬘王有一个邪恶的师父,他告诉指鬘王:“如果你能杀掉1000个人,然后把这1000个人的大拇指割下来做成一个项链——指鬘,那么当你戴上指鬘之后,就一定会解脱。”指鬘王信以为真,就一口气杀了999个人。最后在准备杀掉应化而至的释迦牟尼佛时,得到了佛陀的救度。当他知道自己身犯重罪、行将堕落后,尽力依照佛陀的教言真心忏悔。之后不但没有堕入地狱,而且现世获得了阿罗汉果位。杀掉999个人的大罪人,都可以依靠忏悔即生解脱,成为阿罗汉,这都是佛法的巨大功德。

九、对于正法,仅信仰者、仅信受者、仅喜爱者或仅持装束者也会成为众人欢喜与恭敬处,这是正法的功德

对佛法仅仅有一点信仰,或感兴趣,或心生欢喜,或穿戴佛教修行人装束的人,都被很多人所喜欢和尊敬,这也是佛法的功德。

如果大家知道某人是一位真正的佛教修行者,是持有佛教慈悲心与智慧的人,就会对其心生尊重和崇拜,这也是佛法的功德,而不是个人的功德。

十、舍弃所拥有的一切事物,弃俗出家并隐居诸深山静处,而生活资具样样齐全,这也是正法的功德

放弃所有世俗的物质财富与社会地位,前往清静、偏僻的地方去修行,仍然可以过上满意的生活。

大家会认为,佛教所讲的慈悲心、智慧、平等都超然卓绝。放下一切专心修持的人,生活自然不会有问题,因为人们会认可他是真正的修行人,所以会供养他,这也是佛法的功德。

众所周知,很多世俗人即使辛辛苦苦奋斗一辈子,仍然吃不饱穿不暖,远远不及那些不为生计操心的修行人,这都是佛法智慧与慈悲心功德的具体体现。

27 十项唯名之法

第二十七,虚名之十法

我们学习虚名十法之前,先需要了解一下基道果和二谛。

基道果:

佛陀在第三转法轮的经典,以及无上密法的续部里,经常会用从矿石中提炼矿物质来比喻说明基道果。开采、加工、冶炼矿石的过程,与基道果十分相似。基,相当于矿石。矿石里含有相当比例的矿物质,具有开采价值;道,相当于加工的过程或者方法;果,相当于矿石加工以后,提炼出来的铁、银、黄金等矿物质。

世俗生活中虽然没有基道果的说法,但基道果的关系却无处不在。其中材料是基;把材料加工或提炼为成品的过程和技术,就是道;加工成的产品,就是果。

譬如,基道果也像做衣服。被加工的面料,就是基;加工的过程或者方法,就是道;面料通过加工变成的衣服,就是果。

同样,初学佛时,每个人都是没有被开采的有开采价值的矿石。被加工的基,就是隐含着如来藏的精神;加工的技术与过程,就是修持显宗和密宗修法的历程,也即道。意识中的烦恼、无明、错觉、杂念等,都是不需要的矿渣。真正要提取的精粹,就是我们的佛性如来藏。最后如来藏彻底现前,众生成了佛,这就是果。

如果岩石里不含矿物质,则再怎么加工也不会有结果;或者虽然含有矿物质,但如果不加工,内在精华就会被其他物质遮盖,矿石永远只是石头,不会起到本应有的作用。如果没有面料,就不可能有衣服;仅有面料,如果不加工,也不会有衣服。同理,如果内心不存在佛性,众生不可能成佛。内心虽然有佛性,但仍然需要学佛、修行,如果不修行,也永远不能成佛。

关于这些内容,在大乘《宝性论》《赞法界颂》等经论中都讲得很清楚。

二谛:

《中论》《入中论》《中观庄严论》等中观论典中,用了大量的笔墨来宣说二谛,将二谛阐释得非常复杂,采用了各种逻辑推理,引用了大量佛经。

其实,了知世俗谛和胜义谛,有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

比如,在桌子上放一个鹅卵石,右眼用自己的肉眼来看它,左眼用显微镜来看它,因为眼睛与显微镜的准确度及灵敏度不同,所以就有两种不同的结论。但无论如何,都是同一事物的两面。其中右眼的结论非常表面、肤浅,就是世俗谛;左眼因为借助了工具,所以结论稍微真实一点,叫做胜义谛。

佛教的胜义谛和世俗谛也与此相仿。普通人用先天、自然的感官去感受外在世界,会得到一个自己的结论。以佛菩萨的智慧去洞彻这个世界,结论就大相径庭。同样一个世界,因感知主体精确度的不同,而会有不同的结论。也即是说,世俗谛就是相对的假相,胜义谛就是相对的真相。但从感官的角度来讲,假的这部分也是真实不虚的,所以在“世俗”的后面加了一个“谛”字,叫世俗谛。当然,从佛智的角度来讲,一切都是假的,都没有实质。

胜义谛与世俗谛不是绝对的,而有着很多层次。低层次的胜义谛,是高层次的世俗谛,就这样层层递进,而形成了不同层次的真真假假。简单地说,世俗谛就是众生感官感知到的结论,胜义谛是佛的智慧的结论。

因为不相信肉眼看见的是真相,科学家研制了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普通天文望远镜、哈勃望远镜等越来越高级的工具,用以观测宏观和微观世界,并颠覆了肉眼的所有结论。同样,佛更不相信凡夫感官的结论,认为众生感知到的一切都是假的,所以通过修行,挖掘出深藏于内心的另一种认知世界准确度更高的工具,那就是智慧。智慧这个工具的准确度,远远超过了所有的显微镜和望远镜。

十项虚名之法的意思表示,仅仅只有一个名称而已,实际上没有任何实质。

一、基实相无所宣说,因此基是虚名

此处所谓的“基”,指佛性如来藏。虽然我们可以谈论、想象基道果,但真实的“基”,却只是一个名称,实际上并不是一个实有的东西。

从世俗谛的角度来讲,被加工的原料,加工的技术和过程,通过加工最终获得的成果,三者都是存在的。但从胜义谛的角度来讲,这些都不存在,都是一种错觉。就像梦境一般虚无,或像幻师幻变出来的飞机、汽车、楼房一样缥缈。从真实本质的视角出发,所谓的基,不可思不可言。因为语言是随着思维而创立的,而思维的深度也永远达不到本性的深度,这二者都无法表达、形容和想象本性,所以《六祖坛经》里也讲“不可思、不可议”。

要彻底了解什么是“基”,就要去修行,依照出离心、菩提心的次第,一步一步地修。当证悟大圆满、明心见性的时候,虽然语言无法表达,却自明自知。

佛教,尤其是密法中,经常会用聋哑人吃糖果来比喻证悟的境界。聋哑人自己清楚糖果的味道,却说不出来。同时因为听不见,也不知道人类是用什么语言来形容糖果。证悟者也是一样,自己清楚了知,却无法表达,所以“不可思不可言”。

如果说世界是虚幻的,那就离它的本质近一点;如果说世界是真实的,那就离它的本质远一点,但这都是从世俗的角度来讲的。实际上,所谓的有与无,真实与虚幻,空与不空,都不是真实的,都在意识的范围当中。唯有放下所有的清净不清净、空与不空、轮回涅槃、众生和佛、烦恼和智慧、解脱和束缚等二元对立,才是远离一切戏论的真实。

禅宗经常讲放下,但在成佛之前,所有人的放下只是相对的放下,绝对的放下唯有佛才能做到。从进入佛门的那一天开始,我们就要学着相对地放下。先放下杀盗淫妄、贪欲、自私等世俗公众价值所认为的恶的执著,但不能放下出离心、菩提心等善的执著,否则就没有任何学佛的动力了。随着修行境界的提升,执著也一点点放下。先把心灵或精神提升到智慧,再把智慧提升到巅峰,当抵达至高无上的佛智层面时,就知道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了。到那时,就可以绝对地放下了。

世俗谛中能讲的,都只是一个个名字。比如,在现实生活中,桌子是可以被使用的很真实的家具。我们用感官来看桌子,就是一张长方形或圆形的物件。但如果用显微镜来看,则根本没有什么长方形,唯有一堆堆的分子、原子……此时,长方形的桌子仅仅是一个名称,没有任何实质,所以叫做虚名或唯名。当感官的精确度逐渐提升时,原有的真实就越来越虚幻。最后进入佛的境界时,包括众生所见的不清净世界,以及八地菩萨所看到的清净世界在内的所有一切都不复存在,都成了一个名称而已,所以叫虚名。

人类的思维,永远都不会超越有、无、非有非无、既有既无的四边,但这四边都不是真实的。“基”,远离了四边八戏的坐标与框架,所有的表达和形容,都无法表述“基”,所以基是虚名。

二、道无有所往能往,因此道是虚名

“二取”,即所取和能取,是佛经的一对术语。佛经里经常会提到“所”和“能”的概念。比如,行走在道路上,所走的道路,叫做所行;行走的人或者行驶的车辆,叫做能行。再比如,视觉所看到的、感知到的物体,叫做所见或者所取;视觉,也即感受者,叫做能见或者能取。

此处要讲的“道”,就是所行,也即佛教所讲的五道十地——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和无学道。五个不同的阶段,包含了从初学者的智慧逐步提升到佛的境界的过程。其中每一个阶段,就叫一个道。但从胜义谛的角度来讲,心的本质从来没有变化过,众生和佛在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所以,行走的道是不存在的,道路也不存在提升的过程。因为所行和能行都不存在,所以二取是不存在的,是徒有虚名。

这就像用肉眼、普通显微镜、高倍电子显微镜分别看同一个鹅卵石,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但鹅卵石永远只有一个本质。所有结论的变化,与观察者的认知度有关,与被观察者本身无关。

所以,从本性如来藏的角度来讲,五道十地是不存在的,如来藏始终没有变化,故道也是虚名。

道可以再分为:见、修、行。对修行人来说,见解、修行、行为三者非常重要。首先必须要有见解,之后必须修行,修到一定程度,行为就会有所变化。但是,见解、修行、行为也是虚名之法。

三、实相无有所见能见,因此证悟是虚名

见解,即证悟空性的见解,非常确定地认知到世界是空性,所见是法性光明如来藏。

但空性见也是虚名,因为见与不见,所见和能见都不是实有的,都是世俗谛中的相对概念。凡是相对的东西,其中一个不存在,另一个永远无法存在。就像左和右,如果左不存在,右也永远不会存在。观待而立的概念,都是抽象、假立、虚幻的。凡是能描述的,就不是真相。法性光明如来藏,我们也没有办法用语言来描述。

当初达摩祖师即将返回印度的时候,让所有弟子前来考试。这种考试,不是问卷、辩论或答辩,而是真实修行的印证。其他人的印证结果,分别得到了“皮肤”“肌肉”等的判定。慧可法师来到达摩祖师面前,默默无语地站了一会儿,什么都没有说就走了。不料达摩祖师却说,你得到了我的“骨髓”!

真正证悟了本性精华的见解就应该是这样,什么都无法说,一说就是错。实际上,在大圆满里也有类似于达摩祖师当年所用的,非常高级的考试方法。

综上所述,在真正的见解里,所见、能见都不存在,也没有什么可说的。所以,见也是虚名。

四、本位无有所修能修,因此觉受是虚名

本位就是心的本性。因为在本性中,所修和能修都不存在,所以修也是虚名之法。

凡夫心中,总是烦恼纷纭不断。依靠修行,就能逐渐转化烦恼,最后变成佛的智慧。这个越来越接近于真相的智慧,就是所修。慈悲心、菩提心、空性见等既是所修也是能修,所以能修也就是所修的一部分。

就像观察鹅卵石,因为怀疑肉眼看到的不是本性,所以发明了显微镜,看到了相对的真实。但我们知道这也不是终极答案,所以只有让显微镜的精度不断提升,我们所了解的,也越来越精确。这种认知不断提高,从表象到本质逐渐了解鹅卵石的过程,就相当于修行。所修,是自己对鹅卵石的认知。能修,就是诸如肉眼、显微镜等用于观察鹅卵石的工具。鹅卵石的本性永远没有变化,变化的是观察者认知度的提升。

同样,心的本性从未改变,所以没有所修能修。所有的修行,只是一个名称。在世俗谛中是存在的、真实的,但从胜义谛的角度来讲,全都是虚幻不实的。

五、本性无有所行能行,因此行为是虚名

当修行境界还没有提升到一定高度时,我们的行为必须谨小慎微。此时只能跟普通人一样,不能高谈放下。如果要放下,那也是要放下杀盗淫妄等恶业,重视因果取舍。因为放不下所有的贪嗔痴,故而只能放下这些比较严重的贪嗔痴。

当证悟境界提高以后,就能了知万法如幻如梦,对于现实生活和梦境,可以平等对待,毫不执著。比如,戒律可以约束有执著的人,但没有执著的人,则不需要约束,也没有办法约束,因为他们知道一切都如幻如梦,所以无所谓约束与否。

佛陀度化众生的方法,就是教育。教育必须沟通,必须得到对方的认可。只有身份平等的众生之间,才最容易沟通。

比如,为了度化某些众生,即使是一地以上的菩萨,有时也会示现生病,或者在有贪心的人面前示现贪婪的面孔等,这都是为了符合所化对象的要求,为了引导、帮助对方而示现的,这叫做“事业游舞”。如果我们执著这些表演,就永远无法解脱。

密法认为,针对六道轮回,有六种不同的导师。密宗之所以被称为方便乘,就是因为密宗度化众生的方法很多。

但是,在证悟者的境界中,见解、行为以及前面所讲的能所二取都不存在。

六、实际无有所护能护,因此誓言是虚名

没有证悟之前,犯了密乘戒就会有很大过失,这是一种约束。没有证悟或者是稍微有一点初步证悟,却没有达到一地菩萨证悟境界的人,都必须遵守这些戒律。该做的和不该做的,必须分得清清楚楚。无论别解脱戒、菩萨戒还是密乘戒,都是一样。

但对证悟境界非常高的人来说,受不受戒、约不约束都不存在,都是平等的,这叫做法性三摩耶,也即胜义谛的戒律。

密宗的十四条根本戒,是世俗谛的戒律,是我们目前最需要的誓言。但修行人不可能永远都不进步,而且学佛的人也不可能都是一个档次,每个人的根机都不一样。但为了度化众生,不使他们对佛教产生误解,佛菩萨的行为也要与大众尽量保持一致。在公众面前的行为,要由社会大众的价值观来决定,这就是佛陀度化众生的善巧方便。

但我们现在离这些境界还很远,我们目前还很需要执著、踏实地取舍。如果做了一些不该做的事情,违犯了戒律,一定要执著,这样才会后悔,后悔以后,才会努力修行来清净罪业。

一般来说,不执著有两种情况:一是不相信因果,无知者最无畏,这是最危险的心态;另外一种,就是真的证悟了。证悟本身,就是最殊胜的忏悔。证悟以后,所有的罪业当下清净,所有的问题烟消云散,所有的戒律誓言都仅仅是一个名称而已。

七、实际无有所积能积,因此二资是虚名

积累资粮,包括了所积和能积。所积,即我们所积累的福资粮和慧资粮;能积,即是积累功德的修行人。从世俗层面来讲,这两个都是真实存在的,所以我们要尽量地积累资粮,比如五加行里的供曼扎,等等。福慧资粮是成佛的资源,只有积累、增长了福慧资粮,最终才能成佛。

但从胜义谛本质的角度来讲,能积和所积也都是虚幻、虚名或唯名的。无论所积累的资粮、积累资粮者自己还是积累资粮的行为三者,都是空性,这叫做三轮体空。我们每次行善,无论忏悔或积累资粮,最好能以三轮体空的方式来修。若能每次都通达三者的如幻如梦,就是最上乘的资粮。

虽然大部分人现在还没有证悟,没有那么高的境界。但若能依靠中观的逻辑思维方式,至少可以确定一切万法都像《金刚经》里所讲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从而在内心保持如幻如梦的观念。

当然,尽管积累资粮仅仅是名称,但我们也不能因此而放弃积累资粮。同时,在每次行善时,都应随时以三轮体空提醒自己。这样积累的所有资粮,都比较接近于无漏资粮。

八、实际无有所净能净,因此二障是虚名

忏悔包括了所净与能净。所净,也即罪过;能净,即四个对治力。但就本质而言,二者都是不存在的,都是虚名。从密法的角度来讲更是如此,不但罪过不存在,而且所有烦恼的当下就是智慧。烦恼与智慧的唯一区别,就是能否觉知。有觉知,叫做智慧;没有觉知,就是烦恼。

从未证者的角度来讲,所忏的罪过和能忏的四对治力都是存在的。因为我们的业障很深重,所以在修五加行时特别强调忏悔。但在每次忏悔完毕之后,我们要提醒自己,这也是虚名之法,其本质是如幻如梦的。一旦觉醒,罪过是空性的,也不需要忏悔。但我们现在还深陷轮回大梦之中而无法醒来,还在做着颠倒迷乱之梦,所以需要励力忏悔。如果梦到罪业清净的验相,或许才能在世俗中不堕恶趣。

九、实际无有所断能断,因此轮回是虚名

断除轮回和轮回之因——烦恼,包括了所断和能断。但所断和能断都是虚名,其理由同上。

十、实际无有所得能得,因此果是虚名

从世俗的角度来讲,我们是凡夫,要学习才能最后成佛。从心的本质的角度来讲,我们从来就不是凡夫。就像矿石里的矿物质,其本质始终存在,没有变化。所谓的变化,只是去除了矿物质成分以外的矿渣。所以,所得和能得都是虚名之法,是不存在的。

以上十项虚名之法的内容非常深奥,无论学习中观、因明等任何论典,都无法让我们真正了解其真实内涵。如果想真正通达,就必须证悟。证悟的途径,就是从四加行开始起修。凡是不打好基础,没有按照次第从四加行开始修的人,都不容易证悟。

28 十项大乐任运自在

第二十八 ,大乐任运自成之十法

“大乐任运自成”中的“大乐”

我们对快乐的认识和定义,是以感官接触外在世界而产生的感受来界定的。凡夫的感受,分为痛苦、快乐和无记三种。快乐,是源自于感官的舒适、安逸等;与之相反的,则是痛苦;无记,就是既不痛苦也不快乐的感受。

佛教中的“大乐”,则超越了一切世俗感觉,指的是心的本性光明如来藏,也即佛性或佛的坛城。

密法里有一种本尊和修法,叫“胜乐金刚”。“胜乐”,即非常殊胜的快乐,其实与“大乐”是一个意思。

大乐有三种不同的意思:

第一种,它远离了世俗、痛苦、有漏。凡是有漏的,就是世俗,它能导致轮回。在我执基础上所做的一切,无论善恶,都叫做有漏,有漏与证悟空性没有关系。

第二种,它远离了所有的轮回之法。佛性如来藏不存在任何世俗、红尘、因果、轮回之类的概念。因为它远离了轮回,所以叫做大乐。

第三种,心的本性如来藏是永恒的,它远离了所有的无常,所以叫做大乐。

远离轮回、远离有漏、远离无常的心的本性,是基道果里面的基。在密宗里,叫做“基续”。密宗认为,众生和佛的本质是一体的,不同的只是外表和形式上的差异。众生即是佛,佛即是众生。所以,密宗的基道果,都会加一个“续”字。包括密宗的经典,也叫做续部。在密法中,大乐就是基续。

在显宗第二转法轮的佛经中,基续被称为“空性”;在第三转法轮的佛经中,基续被称为“佛性”“如来藏”等。不同的词汇,表达的是同样的意思。

为什么“大乐任运自成”?因为佛性不需要重新获得,而是无始以来本自具备的,只是我们自己没有发现而已,所以大乐任运自成。

随着科技的日渐发达,我们懂得的越来越多,不但知道地球上的事情,还知道太阳系、宇宙中的很多知识,真可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唯一的盲点就是自己心的本性。

而轮回间所有问题的根源,就是不懂心的本性。因为没有解决最根本的问题,所以演化出贪嗔痴等无数烦恼。因为烦恼,让我们感觉不到幸福。无论再有钱、有权、有名,无论外表上再成功,都不会幸福。不仅仅是这一世不幸福,而且生生世世都是这样的宿命——投生的时候一无所有,走的时候两手空空。唯有证悟自己心的本性,才能自己度自己,才能超离轮回间的所有痛苦。

禅宗五祖弘忍大师在《最上乘论》中讲道:“众生识心自度,佛不能度众生。”任何众生,只要认识了自己的心,不需要佛来救度,自己就能救度自己。

认识自己的心,就是证悟。佛因为证悟了,所以成了佛;不认识自己的心,就是迷乱,就是众生。众生因为不认识自己的心,所以一直都在轮回中受苦。密宗的大圆满、大手印,都是讲心的本性。

心,是所有烦恼的根源。佛说的八万四千烦恼中的“八万四千”,不是一个具体的数字,而是无数的意思。无数的烦恼都是从我们心里产生的,这也是众生之所以成为凡夫的原因,可见认识自心是很重要的。修出离心、菩提心的目的,就是为了认识自心。衡量学佛有没有进步的标准,是看自己放下了什么,获得了什么,改变了什么,而不是看自己读了多少书,磕了多少头。虽然我们目前离识心还有些距离,但至少可让离证悟稍微近一点的事情持续发生。

“佛不能度众生”,是佛教与其他宗教最大的不同。佛经云:“吾为汝说解脱法,解脱依己当精进。”佛陀的作用是教导我们怎样认识心的本性,而无法直接让我们变成佛。当我们掌握好方法以后,剩下来的所有事情都只能自己去完成、去精进。

心的本性,可以分成两个方面:第一是法身光明的部分,第二是空性的部分。

一、一切有情的心自性安住于法身中,因此大乐任运自成

所有众生,包括有钱的、没钱的,有知识的、没有知识的人,以及天人、动物、地狱众生、饿鬼道众生等六道中所有正在受苦的众生,其心的本性都是一样的。

禅宗五祖弘忍禅师的《最上乘论》中讲:

“问曰,何知自心本来清净”,怎么知道自己的心是本来清净的呢?

“答曰《十地经》云:众生身中有金刚佛性”,在众生的心中,有金刚佛性。

“犹如日轮,体明圆满,广大无边”,无论空中乌云密布还是晴朗无云,无论是白天夜晚,无论我们能否看见,太阳永远在天际朗朗而住。同样,心的本性永远在我们心中,永远是本体光明、圆满无缺、广大无边的。

“只为五蕴黑云之所覆”,只是被五蕴的乌云所遮盖,所以让我们看不见它的本性,而平生无数烦恼。

为什么心的本性是广大的呢?因为它远离了所有大小的分别,所以称为广大。证悟空性的时候就能发现,心的本性犹如虚空,无处不在,这就是广大。

太空无处不在、广大无边,因为它没有具体的物质、形状、颜色,你找不到它,可又能感知它的存在。心的本性也是如此,没有形状和颜色,而且也找不到它,却能感觉到它,所以它也是无处不在、广大无边。

比如,在四周是大海,上面是蓝蓝的天空,周围看不见任何山峰和树木的海天一色中,如果有一个人或一个动物坐在一条小船上漂泊,对漂泊者来说,没有任何大海和蓝天的边际,没有任何局限,一切都是无边无际。因为没有任何边际,所以用“广大”两个字来表达。

“如瓶内灯光不能照辉”,就像放在不透明的瓶子或容器里的灯,不可能照亮外面的世界,从外面也看不到灯光一样,五蕴的本质是心,万事万物的本质也是心,心的本质就是光明。因为有了五蕴客尘的遮挡,所以看不见内在的光明本性。

“譬如世间云雾,八方俱起,天下阴暗,日岂烂也。何故无光,光元不坏,只为云雾所覆”,就像云雾八方俱起的时候,天下一片阴暗。这时的太阳,怎么可能光灿夺目?不可能。为什么没有光?作为光源的太阳并没有坏,只是光芒被乌云覆盖,所以看不见而已。

“**一切众生清净之心,亦复如是。只为攀缘,妄念烦恼诸见黑云所覆”,**一切众生清净之心,也即佛性如来藏也是这样。因为我们在世俗中攀缘,妄念、烦恼以及各种各样的邪见像黑云一样遮蔽了如来藏,所以我们无法看见。

“但能凝然守心,妄念不生,涅槃法自然显现。故知自心本来清净”,如果能静下来观察自己的心,则妄念不生,大乐涅槃之法也会自然显现、任运自成,由此可知,自心的本性是清净的。   

第三转法轮所讲的内容非常深奥,若能听到而不排斥,并能欣然接受,即使没有证悟,也一定会有很大福报。这种人即使在生活中遇到一点点生病之类的痛苦,也能遣除多世累劫中堕地狱的罪业。关于这一点,在第三转法轮的显宗经论中讲得非常清楚。

绝大多数佛教徒认为,所有的精神和物质都是不清净的。只有断除了不清净的烦恼,才会重新诞生一个佛果。只有少数的大乘佛教徒,才有福报接受第三转法轮最顶级的见解。

二、基法性界中无有相状戏论,因此大乐任运自成

法界或法性,其实是一个意思。法界也是一切法的本性,虽然“法界”这个词,多数是讲空性的部分,但也不一定。比如《赞法界论》里的“法界”,讲的就是心的本性光明佛性,而不仅是空性。

空性和光明,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去描述心的本性,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实际上是一回事。

所有的无上密宗,都在讲心的本性。尤其是藏传佛教里大家认为最殊胜的《时轮金刚》和大圆满续部,更是清楚、透彻地诠释了佛性如来藏或心的本性。本来正法没有殊胜与否的区别,但因为其内容的表达方式、清晰度、程度与深度的不同,于是就有了续部的高低之分。

“无有相状戏论”,“戏论”是指语言所表达的以及意识所思维的一切事物。

禅宗达摩祖师在《血脉论》中讲道:“佛者亦名法身”,佛也叫法身。佛有三身:法身、报身和化身。其中真正的佛,是法身。就像《金刚经》中所讲的一样:“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颜色、形状、声音都不是佛,真正的佛,是法身。报身和化身,是佛陀为了度化众生,而从法身中显现出来的、有形有相的身体。

“亦名本心,此心无形相,无因果,无筋骨,犹如虚空,取不得”, 佛也叫本心。没有任何形状、颜色,超越了所有因果的范围,没有骨头,也没有肌肉。犹如虚空,没有办法抓取和执著。

只有证悟的人才知道,这是最究竟、最彻底的。没有证悟的人认为,禅宗属于显宗,大圆满属于密法,所以认为大圆满、大手印比禅宗更殊胜、更深奥。其实禅宗与密宗在描述心的本性方面几乎一样,唯一的不同是方法的差异。密宗有很多方法,所以叫方便乘。因为密宗强调的是众生心中有金刚佛性,所以也叫金刚乘。它不认为佛是断除烦恼后换了一个新的东西,而认为佛永远在我们心中,只不过是我们没有发现而已。

在密宗的《上师心滴》、法王如意宝的《文殊静修大圆满》等所有大圆满法中,也是这样描述心的本性。

“若见性即是佛,不见性即是众生。若离众生性,别有佛性可得者,佛今在何处?即众生性,即是佛性也”,如果证悟,现见本性,就是佛;如果没有证悟,没有见性,就是众生,这就是众生与佛的区别。如果远离了众生的本性,而另外还有一个佛性可得,请问佛在哪里呢?众生心的本性就是佛性,所以说佛在心中。

《达摩悟性论》中讲道:“迷时六识五阴,皆是烦恼生死法;悟时六识五阴,皆是涅槃无生死法”,迷乱的时候,眼耳鼻舌身意六识,与色受想行识五蕴,都是烦恼生死之无常法;开悟的时候,眼耳鼻舌身意六识,与色受想行识五蕴,都是超离生死的涅槃之法。清净和不清净的世界,烦恼和佛的智慧,都源于迷和悟的区别。

密法修生起次第的时候,要求把自己观想为金刚萨埵等佛陀。按照普通显宗的见解,永远都无法理解为什么要把自己观想为佛。但密宗或介于显密之间的禅宗,却完全可以理解。从禅宗的高深见解来看,显密都是一样的。众生和佛,只有迷和悟的区别。区别不在外面,而在自己心里。证悟以后,众生就是金刚萨埵等本尊,这是真实情况。虽然我们现在这个身体是有漏的、不真实的,但修行时,却应该按照真实情况来修,而不是根据不真实的错觉去修。建立在真实见解下的修行,都有助于境界的迅速提升。

“无妄想时,一心是一佛国,有妄想时,一心是一地狱”,没有妄想执著的时候,也就是证悟自己心的本性的时候,每一个念头都是佛国,都是像西方极乐世界等清净刹土那样的佛刹,就像八地菩萨彻底断除烦恼障后看到的清净世界一样。有妄想执著的时候,每一个念头,每一刹那的心,都是地狱,都是不清净的世界。此处的“地狱”,表示与佛刹相对立的不清净现象。

“众生造作妄想,以心生心,故常在地狱”,众生造作了各种各样的妄想执著,因此以心生心,妄念不断产生,故而常在地狱等不清净的世界中。

“菩萨观察妄想,不以心生心,常在佛国”,菩萨观心证悟以后,心融入法界,变成了智慧,不会以心生心,所以时常安住佛国净土。

“若不以心生心,则心心入空,念念归静,从一佛国至一佛国”,妄想不再“以心生心”时,则在每一个念头生起的时候,当下自行解脱,变成了智慧。“心心入空”,每一个念头都证悟空性。“念念归静”,每一个念头都回归最寂静的状态。这个寂静,不是四禅八定的寂止,而是心的本来面目。从一个佛国走到另外一个佛国,始终在清净佛国中遨游。

在无垢光尊者的《三自解脱》中所讲的大圆满自解脱,就是这个意思。在第一刹那,妄想消失而证悟,这与“心心入空”完全一样。

“若以心生心,则心心不静,念念归动,从一地狱历一地狱”,如果以心生心,则每一个念头都无法平静,心潮澎湃、杂念横飞,就会从一个地狱游历到另一个地狱。所以,清净和不清净都不在于外境,而在于自己的内心。

这些观点,都是密法最顶尖的见解。我们在理论上明白后,就要一步步修行,力求体会这种境界。想“心心入空,念念归静”,就要先修出离心、菩提心,这样才能证悟。

如果放弃闻思修行,遇到困难就临时抱佛脚,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有些人虽然开始闻思修行,却不安于一处系统修学,东奔西走,最后无人知道该如何引导。就像一个病人找了几十上百位医生开治病的处方,最后使医生无所适从,不知该如何为他治病一样。

过去真正的佛教徒,都是一心一意修学一个法,并最终获得了成就。只要没有走错路,并能专心投入,最终绝对会有收获,绝对会证悟的。而我们的学佛,却三心二意,三分钟热度,最后或许能减少一些罪业,积累一点资粮,培一点福报,却很难获得解脱。

过去的上师们往往是给弟子传一个很简单的法,并看他如何去修。如果弟子非常珍惜上师传的法,并精勤用功地修,上师就知道这个弟子是有根机的,就会把高深的窍诀传给他。假如传讲了出离心、菩提心给弟子,弟子不懂得珍惜,觊觎于更高的法门,上师就知道,即使传更高的法门给他,他也不会珍惜,所以不会再传。

佛陀转法轮的内容,不是由佛陀的境界决定的,而是由众生自己的根机决定。佛陀三转法轮,就是因为众生的根机有差别。

如果真的想利益众生,想让一个人在佛法上有一点进步,就要针对这个人的根机,一步步地讲解引导,这样才能使对方有所收获。

学佛是有方法的。如果方法正确,加之稍许的用功,绝对会有很大收获。为什么有些人学佛这么多年却没有收获?就是因为方法不对,或学佛不专心,从来没有专心去修一个法,到处灌顶、朝圣。最终一个法都没有专心地修,这样的结果,当然不会有任何进步。如果想证悟,就不需要太着重于形式,而是专注地修自己的心,从人身难得开始,一步一步地修,最后一定会有丰厚的回报。

三、离边超心的证悟中无有偏颇戏论,因此大乐任运自成

“离边”,即远离有、无、非有非无、亦有亦无等一切边缘。“超心”,即超越所有的思考、思维。正如《六祖坛经》所讲:“不可思也,不可议也。”

在大圆满、大手印等藏传佛教的无上密法里,也经常出现“离边”“超心”的词句。因为证悟大圆满、大手印与明心见性的境界,是远离一切戏论,远离所有执著的空性。不堕于任何思维的一边或任何一方,所以也叫“无偏”。离边超心的觉受,超越了偏堕的戏论,所以大乐任运自成。

其实,无论空与不空,都是戏论。所有思维与所有语言都失去了功能,此刻,才稍微离本性靠近了一点点。密法的生起次第、圆满次第,包括念咒、手印等方法,也是为了让我们逐渐靠近这个见解,最后获得证悟。

我们可以去阅读一下禅师们的语录,达摩祖师在《达摩血脉论》中讲道:“若欲觅佛,须是见性,见性即是佛。若不见性,念佛、诵经、持斋、持戒亦无益处。”如果想寻找佛、想成佛,必须现见自己心的本性。若能见性即是佛,若不能证悟见性,则无论念佛、诵经、持斋、持戒,都没有太大的利益。

“念佛得因果,诵经得聪明,持戒得生天,布施得福报,觅佛终不得也”,念佛可以清净自己的罪过,可以积累福报,种下一些善的因果;诵经可以让自己下一世变得聪明一些;持戒可以下一世升天,或者再次做人;布施可以积累福报。但所有这些,都属于轮回,与解脱没有关系。如果想通过这些方法来寻找佛,也即获得解脱,将永远达不到目的。

达摩祖师的这段教言,是从空性的角度来说的。但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讲,依靠持戒、诵经或者修五加行,也可以让我们逐渐证悟,所以还是有必要的。

证悟的方法,分为渐悟和顿悟。

渐悟:即渐渐地证悟。这对每个人都比较适合。

顿悟:不修前面的法,只学直指心性的这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能够证悟的人,必须是像六祖惠能大师那样根机非常成熟的人,普通人试图依此证悟,纯粹是痴心妄想。

世人都喜欢以神秀大师与惠能大师各自所写的偈子,来判断二者的境界。神秀大师所讲的,就是渐悟的修行方式。从禅宗顿悟的角度来讲,可能有一点不究竟,但渐悟的修行方式却非常保险。所以,我们不能低估了神秀,因为渐悟法门更适合于大多数人。

大圆满、大手印的正行部分都是顿悟法门,但藏传佛教为了契合多数人的根机,前面加了前行的修法。先修出离心,放下对轮回的贪欲;然后修慈悲心,放下严重的自私心;再修禅定,放下不平静等各种杂念,最后才能顿悟。

“若自己不明了,须参善知识,了却生死根本。若不见性,即不名善知识”,如果自己不能证悟空性,就要去寻找、参访善知识,也即依止上师,以了却、断除生死根本。如果没有见性开悟,就不能称为善知识,这就是禅宗的上师标准。因为禅宗不立文字,是以心传心、直指人心的法门。凡是直指人心的法门,必须有开悟的上师引导、印证。密宗金刚上师的标准,也是自己必须证悟。

现在很多寺院在打禅七、修禅,如果真正有开悟的禅师引导,那当然非常好。如果没有证悟的禅师引导,顶多就是一种寂止的状态而已。寂止修得再好,也无法超越轮回,无法得到解脱。

四、无有作意的觉受中无有所缘戏论,因此大乐任运自成

“作意”,即第六意识思维、思考某件事情。比如,修人身难得时的思考,就是作意。

“无有作意”,证悟之后,空与不空、光明与黑暗、无常与永恒等所有概念,都在禅定的境界中消失了,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思考、思维。凡是有思维的修行,都属于前行。越是往后,越是接近于正行,就越没有什么可以思维。

比如,修出离心、菩提心的时候,大多是观想、观察或思维。禅定分为有相和无相,修有相禅定的时候,基本上没有思维。修无相寂止的时候,更没有思维。大圆满、大手印等正行修法,就彻底没有思维了。

六祖惠能大师说:“不思善,不思恶,正与麽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修空性的时候,为什么不能思考善呢?因为意识活动范围内的善也属于轮回。任何感官的思考、观察永远都属于轮回的一部分,因为感官本身就是轮回的一部分。要超越轮回,意识活动必须完全停止,否则就会对我们的禅定构成障碍。

第六意识的活动完全停止,叫做无所作意。大家一定要特别注意:不思善,不思恶,所有念头都停止的那个时刻就是本来面目吗?不一定!因为无念寂止也是不思善、不思恶的状态。更重要的是,此时需要另一种智慧体验,也即超越无念的寂止,进入智慧的境界当中。这句话非常关键,千万不可简单粗暴地理解,必须要有善知识的引导。切记!切记!

初步证悟的时候,从感觉上来说,似乎是没有意识的,实际上还有细微的意识,所以初步的证悟没有完全远离意识进入智慧,而只是与智慧的境界比较相似。无论如何,这时就跨越了五道里的资粮道,而进入了加行道。大圆满的初步证悟就是这样的,六祖惠能大师的初步证悟也许是这个阶段,但别人的境界我们无法准确判断。到八地菩萨的时候,意识完全消失,禅定都变成了智慧。虽然此时意识的活动都停止了,但对空性的感受、体会或者证悟是存在的。谁去证悟呢?就是智慧。

禅宗与藏传佛教都有顿门与渐门之分。修加行是有所作意,通过思维、观察,逐渐进入无所作为的状态,之后在某种看似偶然的情况下的恍然大悟,叫顿门或顿悟。

禅宗所讲的“不思善,不思恶”,并不是仅仅什么都不想,也不是普通的四禅八定,而是证悟以后深深地体会到无所作意,并远离了一切所缘。

所缘或所缘境,是佛教的术语。我们思考某件事情的时候,思考的对象,叫所缘或所缘境。比如,修无常的时候,思维无常是我们意识的活动。万事万物的变化不是思维,而是外在的客观事实,佛教称之为所缘。证悟的时候,所缘境不是有或无,才是真正的不可思不可言的境界。无所作意的觉受,是没有所缘的。因为没有任何所缘与戏论,所以任运自成。但为了方便大家理解,语言上可以说它的所缘是空性或光明。

五、离作无勤作的行为中无有取舍戏论,因此大乐任运自成

“离作”即无可所作,“无勤作”即任何行为都不刻意、不造作地进行,都处于无可无不可的状态。

没有证悟的时候,我们要用心地行善断恶,刻意地以别解脱戒、菩萨戒、密乘戒等各种戒条来约束自己。因为内心没有获得真正的自由,所以很执著。遇到外境的时候,自然会产生烦恼。不管我们是否愿意,只要因缘具足,烦恼就会不由自主地产生。

证悟之后,没有可做不可做的事情,不需要再刻意取舍,不需要刻意去做什么,包括持戒、念佛等世俗善法。一切行为都非常随意,都是离作无勤作的。此时应该像《印度八十四位大成就者传》里所描述的一样,行为不受任何约束。因为他们的内心已经达到了绝对平等的高深境界,没有执著,没有清净与不清净等分别,也没有取舍希忧。只是为了随顺众生的根机,为了度化某些人,而显现上接受一些约束而已。

以上的见解、修行、行为三者属于道,第六条以后,基本上是讲基道果里面的果。

六、法界与本智无别的法身中无有所取能取戏论,因此大乐任运自成

所有的大乘佛教都讲佛的三身:法身、报身和化身。小乘佛教只讲佛的二身:法身和化身,而不承认报身。

法界和本来智慧的无二无别,是佛的法身,即如来藏。因为远离所取和能取的戏论,所以大乐任运自成。法界和光明这两个词放在一起的时候,法界多半指的是空性;法界和智慧在一起的时候,法界指的也是空性,智慧指的是光明。

七、大悲自生的报身中无有生死迁变的戏论,因此大乐任运自成

大乘佛教修大悲心是为了度化众生,为了度化众生就有了报身,佛的报身是因大悲而自生的。

金刚萨埵、五方佛等,叫报身佛,是一地到十地的菩萨能看到的佛的色身。

因为佛的报身是从大悲心中出现的,远离了生死变化,所以大乐任运自成。

八、大悲自现的化身中无有二现行的戏论,因此大乐任运自成

化身的来源是大悲报身,就像人在照镜子的时候,镜面映照出人的影子。人脸相当于报身,而镜面的影子,则相当于化身,所以说化身叫“大悲自现”。

当众生机缘成熟的时候,在佛的报身中,自然会显现出佛的化身。当众生福报稍微欠缺的时候,佛的化身就会示现圆寂,但会留下舍利子和佛经,以度化相应的众生。其实佛的圆寂并不是彻底的消失,而是换了另外一种方式去继续度化有缘的众生。佛度化众生的事业,永远都不会停止。众生的福报不一样,所以有不同的化身。

在密法里讲了六种导师,针对六道轮回的每一道,都有不同的导师。这些导师会示现六道中的不同形象去度众生,但他们都没有二现执著。

“二现”,是佛教术语。普通人对内在精神世界和外在物质世界,即两种不同现象的实有执著,叫二现。

虽然从外表上看,佛的化身像是一个人,但他没有二现执著,所以大乐任运自成。

关于以上所讲的佛的三身,在《达摩悟性论》中也讲:“一佛尚无,何得有三?此谓三身者,但据人智也。”从空性的角度来讲,一尊佛都不存在,怎么会有三尊佛?此处所说的三身,是依靠人的智慧而安立的。

人的根机有上中下的区别,所以佛身也就出现了上中下三种。上等的,是彻底觉悟者,也就是佛,他们看到的是佛的法身;中等的,是一地到十地的菩萨,他们看到的是佛的报身;下等的,是根机非常成熟的普通众生,他们看到的是佛的化身。

九、佛教法轮中无有我见相状的戏论,因此大乐任运自成

佛转了三次法轮。第一转法轮讲了人无我,即空性的一部分;第二转法轮的内容是空性,即般若波罗蜜多;第三转法轮的核心内容是如来藏。空性和如来藏都远离了我执戏论,是专门用来打破我执和相状的。“相状”即所有是非、有无、好坏、男女、时空等事物或观念。

佛教否定了所有的大我小我,不建立任何自我。佛法的核心内容是本净空性,所以是大乐任运自成。

十、悲无量的事业中无有偏向偏堕,因此大乐任运自成

小乘阿罗汉虽然也有悲心,但不是无量的。一地到十地菩萨也有大悲心,但也不是无量的。只有佛的智慧和大悲才是无量的,因为没有任何局限,所以佛陀的智慧叫做无量的智慧。

佛陀度化众生的事业没有偏向,不存在任何的不均和偏袒,所以是普度。佛不仅仅度化人类,也度化所有的众生。六道轮回的每一道,都有佛陀度化众生的事业。佛度化众生,不需要思考,完全是自动化的,所以是大乐任运自成。

佛在多世累劫中,积累了无量的福慧二资粮,因此在成佛以后,就累积了巨大的能量。只要任何众生祈祷佛,都会得到佛的加持。佛的加持永远存在。

如果问:前面讲到,弘忍大师在《最上乘论》中说:“众生识心自度,佛不能度众生。”既然佛不能度众生,是众生自己证悟,自己度自己,那佛的加持到底存不存在呢?

当然存在。佛的加持,能帮助我们证悟。可是,证悟最终需要我们自己去完成,而不是佛无条件地给予我们。比如,五加行中的上师瑜伽,是证悟空性的重要因素,但上师无法替我们证悟。只有依靠上师与佛的加持,自己去证悟、解脱、成佛。 

只要众生福报足够,随时随地都会出现佛的化身。佛陀度化众生的事业永远都不会失误,哪里有根机成熟的众生,佛的事业就会在哪里出现。显现什么样的身份,需要什么样的方法,都是任运自成的。

尾义

此《胜道宝鬘论》,是将自己于噶当派诸位大恩上师前,所聆听具无漏智诸上师、至尊度母等诸本尊授权于北方雪域开显佛法的具德阿底峡父子之无垢言传法脉教言、印度圣境如日月般闻名的大德那若巴、美哲巴两位尊者以及受持南岩玛尔巴等诸成就者心髓之至尊王米拉日巴秉持的无垢言传汇集而成,受持噶当派及大手印(噶举派)教授藏的达波冈波巴索南仁钦撰著圆满。愿此成为吉祥福泽赡部洲庄严。

冈波巴亲言:“祈愿未来对我有信心、想见我的一切行者,得见我所著的《胜道宝鬘论》及《解脱庄严论》等诸论,与亲见我无有差别。”

敬请对冈波巴尊者有信心的诸有缘者精进实修此等法为盼。

尾义介绍了本论的大概内容与作者。

冈波巴大师有两种传承:一个是噶当派阿底峡尊者的传承和窍诀;另一个是来自噶举派的米拉日巴和玛尔巴大师的传承和窍诀。

阿底峡尊者,是由具足无漏智慧的上师和度母亲自摄受的。

阿底峡尊者当年对是否去藏地举棋不定的时候,便去询问印度菩提迦耶的度母。度母回答说:如果你去藏地,可以度化很多众生,但你的寿命只能到70多岁。如果你继续住在印度,就可以活到90多岁。

阿底峡尊者心想:只要能度化众生,我自己的寿命减少20年也无关紧要,我还是应该去藏地。

由此可知,尊者在藏地的弘法利生事业,是度母亲自授记的。

关于第二个传承,就要提到在印度像日月一样闻名遐迩的大师,那就是那若巴尊者和美哲巴尊者,他们两位的弟子玛尔巴大师,也是米拉日巴大师的上师。米拉日巴大师,又将所有窍诀倾囊相授。冈波巴大师将两个宗派传承上师们的教诲汇集在一起,写成了《胜道宝鬘论》。

《胜道宝鬘论》的前面是讲出离心和菩提心,后面讲的是大手印。

本文由噶当派及大手印(噶举派)传承与窍宝藏的持有者——达波冈波巴索南仁钦撰著圆满。愿以此功德,而令一切吉祥圆满、威光照耀,并庄严各方世界。

冈波巴大师曾经说过:未来如果有谁因没有见到他而觉得遗憾,就可以去看《解脱庄严论》与《胜道宝鬘论》等尊者的著作,则与见到他本人别无二致。

此《胜道宝鬘论》之广释——《宝鬘庄严论》,

由慈诚罗珠撰著于2019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