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佛说稻杆经视频09


佛说稻秆经视频9

首先请大家发菩提心。我们为什么要学佛、为什么要听课、为什么要修行,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目标、一个目的。那么这个目的不应该是为了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的一些利益,名利。应该是一个比较崇高的目标。那是什么?最好就是发菩提心,就是为了成佛而学习、修行。那么为什么要成佛呢?就是为了让所有的众生能够离苦得乐。就是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下决心要成佛。那么成佛不纯粹是一种口号,是一个可以实实在在,完全可以做到的,如果我们下功夫的话。佛教的解脱,很多人不知道,到底什么叫作解脱、涅槃,成佛、成就。这些是什么,很多人不知道。简单地说就是我们从这个轮回,从这个烦恼当中摆脱出来。这就叫做解脱。我们虽然目前还没有得到最终极的解脱,但是我们在学佛的过程当中,大家都感觉到有一个这样子的解脱存在。比如说我们的部分的烦恼、部分的执着,断掉了以后,我们可以获得一部分的解脱。这个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这样子的经验。所以这个解脱、成佛、成就,如果我们自己在这个闻思修上面能够用功的话,那完全是可以实现的。这个目标、这个梦想,完全是可以实现的。所以我们要下定决心成佛。虽然短期之内有可能不能彻底地成就,但是这个没关系。如果即生能够成就那是最好了,但是即生不能成就的话,那我们有这样子的这个开头、开始,那就已经很不错了。所以大家要下定决心要成佛。那为了成佛,我们今天来听这个《佛说稻杆经》。

《稻杆经》里面讲的是缘起,那缘起跟我们的成就、成佛、解脱,有什么关系呢?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很多时候也这样子讲,我们的所有的烦恼的根源,最根本的烦恼就是三毒,就是贪嗔痴。贪心,比如说在小乘佛教里面,通过白骨观之类的这些修法来断除贪心;嗔心,嗔恨是通过慈悲心来断除;然后痴,痴就是无明、无知、愚昧,这个无明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断除呢?比如说贪心是用白骨观,然后嗔恨心就用慈悲心,那么痴,无明用什么呢?就是要用缘起,缘起学说。所以懂得这个缘起非常的重要。

不懂缘起,我们每一个人都很迷茫。这个我们之前也讲过了,这个世界到底为什么是这样?它的本质是什么?它的规律是什么?我们也不清楚。尤其是我们不知道我们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怎么样诞生?以后要去哪里?这些都不知道,非常的迷茫。所以要学缘起,就是要学《稻秆经》,还有《缘起经》,这样以后,我们就会明白的。

我们上一次讲过十二缘起支,十二缘起支里面,我们一个人的前世、今生、来世,这三个这里面都已经包含了。所以我们要学缘起,缘起学好了以后,我们就精通了佛教的世界观,同时也精通了佛教的人生观。现在我们讲的三观当中的人生观的有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对人的生死有一个正确的了解。还有就是我们当下的人的本质有正确的认识,这些都叫作人生观。所以缘起当中,就是讲佛教的人生观,所以特别重要,大家要好好学。

这十二缘起支当中,我们上一次已经讲过了前面的四个,今天讲第五。上一次讲,比如说我们人,众生六道轮回投生的方法,或者是他们的诞生有很多不同的方式。不是每一个生命都需要父母的精卵。但是比如说像人类,或者是大部分的动物,就需要父母的精卵。通过父母精卵,还有人的意识,这三个逐渐逐渐地就成为一个生命,诞生了一个新的生命。然后这个身体就逐渐逐渐地成长。

今天我们讲第五个,依名色诸根。

“依名色诸根”

主要是讲“根”这个字,根是什么呢?眼耳鼻舌身,五个感官就有五根,眼根、耳根……有五根,佛教里面就讲五根。

根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舌头,它有一个特殊的功能。比如说酸的甜的这样的味道,如果放在我们身体的其他的部位,那么它没办法尝到这个味道。只要把这个东西放在舌头上面,然后我们可以尝得出它的味道。同样的,比如说臭的香的这些,只有通过我们的鼻子才能够闻得到,其他的感官不可以。

这五个感官,每一个感官有一个不同的功能。我们只有通过眼睛才可以看得到,耳朵没办法看,我们普通人都是这样。把所有的感官提升了以后,佛的眼睛也可以看、也可以听、也可以尝,就是这样。但是普通人这个五个感官就有不同的功能。

发挥不同功能的主要物质结构,就在我们的感官当中。比如说眼睛的视网膜,还有晶状体,还有眼睛里面最关键的这些结构。通过它们的力量,眼睛可以看得到光,耳朵也是这样。物质最主要的结构这个部分就叫作眼根。眼根、耳根都是这样。

五根是这样,第六就是意根,我们的意识也有根。意识的根是什么呢?意识的根实际上就是我们的前一个意识决定后一个意识去思考什么事情。或者也可以这么讲,比如说如果没有前一个意识,那么我们的后一个意识是不会诞生的,它也不会去识别外面的这些事情。所以意根是什么呢?意根实际上就是意识。但是意识它有一个不同的功能,这个功能就是意识可以去分析,它可以去研究,最后它也可以去判断、断定,这些都是意识才有的功能。我们的眼睛它只是感觉、感受到外面的光,但是它不会分析这个光是什么,光是好与不好等等,这些它都没有办法去分析。那意识有这样子的功能,意识的这个功能、这个作用的来源就叫作意根。

这样就有六根。六根是什么?六根就是“名为六入”。 这个在佛教里面也叫作六触,也叫作六入。这六入门,入门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我们的视觉要去感受外面的光的时候,就要依靠我们的眼根。如果眼根受到损坏,眼睛瞎了就看不见。眼根这个物质受到损坏以后,眼识、视觉没有办法诞生,它没有办法产生。同样的,我们的皮肤有能够感觉到外面感受的功能,在身体的皮肤细胞里面。如果这个受到了损坏,我们去摸皮肤,它感觉不到的。同样的,我们五个感官都有这样的功能。通过这个功能,我们的视觉、听觉、嗅觉就会产生。我们的眼睛有一个这样的特殊结构,它就可以产生视觉;耳朵有这样特殊物质的结构,就可以产生听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它们的属性都是精神,不是物质,都属于精神。六根除了意根以外的都是物质,都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

所以我们前面讲过了名和色,色就是精卵结合以后,怀胎期间逐渐逐渐地成熟,最后变成人。比如胎儿四个星期的时候,开始有心脏的跳动,逐渐逐渐就有手指头、脚趾头,然后开始有大脑等等。这个过程是逐渐形成的,最后他就开始有眼根、耳根,可以听得到外面的声音,然后他的身体也可以感觉得到外面的这些冷热。精卵结合以后,逐渐逐渐地就形成了人的感官。自从有了感官,这个时候名和色逐渐地成熟,逐渐成熟以后,大概四个星期以后,他的感官就可以接受得到外面的这个世界。这个时候,这叫作“依名色诸根”。就是依靠名和色,然后逐渐地成熟,最后形成了眼根、耳根,就是这样。

“名为六入”

六入,入就是说我们的眼识、视觉要通过眼根产生,我们的听觉通过耳根产生。所以它们是眼识、耳识等它们出入的门,就像房间的门一样,所以有些时候叫作入门,有些时候就叫作处。处,比如说视觉,它的来处是什么?就是眼根。听觉它从哪里来呢?它是从耳根来、产生,所以也叫作“处”,都是一个意思。意思就是怀胎期间逐渐逐渐形成了,有感官了。

这是第五,然后第六。

“三法和合,名之为触,”

三法是什么呢?第一个是外面的外境,就是外面的世界。比如说眼睛,那就是光。耳朵,那就是声音,就是这样。外面的这个世界是三法当中的第一个。第二个,比如眼睛要看到光的时候,就需要有眼根,这是第二。眼根、耳根等六根是第二法,第二个条件。我们的视觉要看到外面的世界,需要有三个条件。一个是需要有外面的东西可以看、可以听。比如说没有声音,就没办法听了;没有光就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看,像黑暗的时候一样。所以需要有这些外境。有了外境,但是如果耳根或者是眼根受到了损坏的话,虽然是有声音、有光,但是看不见听不到,所以需要第二,这六根需要的。第三法就是视觉,听觉……就是这些。有了这三个东西和合的时候,外面的声音有了,耳根是正常的,然后就产生了听觉,这样以后,就听到这个声音,所以这叫作三法。

我们任何一个感官都是这样,我们的眼睛看到的时候,第一个需要有光,这是第一法,没有光,就是在黑暗当中一样,我们人类的眼睛没有光就看不见的,需要有光。第二就是需要有正常的眼根,没有眼根,有光也看不见。光和眼根,这两个都是物质,光是外在的物质,眼根是内在的物质,两个都是物质。我们平时讲的、我们理解当中的物质,它是没有办法去感受任何一个东西的,比如说这张桌子,它不会感受到任何一个外界的东西,任何一个物质没有办法去感受到另外一个物质,所有的感受,所有的感觉都是精神,精神才可以去感觉、感受。所以这个时候需要有一个眼识,就是我们讲的视觉,通过这两个——眼根和光,就产生了视觉,然后视觉就感受到了外面形形色色的世界。

实际上视觉跟我们的意识,跟人的整个的精神世界是连在一起的。所以我们的眼睛它看到的,我们的意识它为什么知道呢?我们的眼睛看到了红的、绿的、白的、圆的、四方形的,我们的意识就非常清楚,不需要问任何一个人,它直接就知道了,它为什么知道呢?这个中间有什么样的联系、关系呢?

从科学的角度来讲,比如说视觉产生了,通过脑神经就给大脑传递一个信息,然后大脑就把外面复杂的东西处理了以后感受到,这是神经科学家的说法。但是到目前为止神经科学家也根本不知道到底意识这个东西是怎么样诞生的。虽然说意识是大脑的产物,但到底是大脑怎么样的产物?它怎么样从大脑产生?到现在为止没有一个解释。这个不是我们说科学家不知道,是科学家他们说他们自己到现在还不知道。

但佛教不会这样讲,尤其是密法,还有藏医学里面。因为受到密法的影响,藏医也是这么讲:我们去感觉到外面的世界,所有的这些功能都在大脑里面,大脑里面有很多很多的神经或者是脉,密法里面不会叫神经,就讲气脉明点,通过这个去感知外面的东西,但是真正去感受的、去感觉外面世界的不是大脑,不是这些神经。大脑、神经只不过是一个工具而已,真正去感受的是谁?通过大脑、通过神经去感受的,最后是我们的精神。

一个人不管是听觉、视觉……还有最后我们的意识,实际上它是一体的。因为它是一个整体,所以我们的眼睛看到的,我们的意识它也知道。比如说一个人在一个公园里面,他可以看到公园里面的景象,比如说看到花、听到鸟的声音,闻到花的花香,身体接触到吹风的这种感觉等等,这五个东西他可以同时知道,那五个东西他怎么知道呢?因为听觉、视觉……凡是后面有“觉”这个字的,这都是精神,都不是物质。

当然,物质有广义和狭义,从广义的角度来讲,我们前几天也讲过,实际上意识也是物质,用佛教的讲法,物质当中已经包含了意识,但是通常我们讲物质的时候,物质和精神是分开的,所以我们只能讲广义和狭义。实际上佛教不会讲广义、狭义,佛教就讲所有都是物质,精神也是物质,这张桌子也是物质,佛教是这么讲。但是通常我们不会这样讲,所以这个中间有可能产生一些误解,所以我们说广义狭义,实际上佛教不会这样讲。

然后我们的意识就知道了,我听到了什么;然后我们的意识也就知道了,我看到了什么;我先看到了,后听到了,那么这个顺序我的意识也知道,或者是我看到的同时我就听到了,这个它也知道,都非常地清楚,原因就是精神都是一体的,所以它就知道。

“三法和合,名之为触”的触,我们平时讲的是触觉,但是这个触不是身体的触觉。不管是我们用眼睛去看,也需要这三个东西和合,这个触就是三个东西和合的时候接触一样。比如眼睛看到光,一个是光,第二个是我们眼睛内在的结构,第三就是视觉,这三个接触叫作触。“三法和合,名之为触,”这是第六。

然后第七。

“觉受触者,名之为受。”

觉受是什么?比如说我们的耳朵听见了外面的声音,是什么样的情况下听的呢?第一个有声音,第二个我们的耳根是正常的,第三个,那个时候产生了听觉。什么样的情况下不产生呢?比如说我们的耳根是好的,没有任何的问题;然后声音也在,我们的耳边有声音,但是没有听觉,有这样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时候呢?就是我们深度睡眠的时候、人晕倒的时候,这些时候都是声音有了,耳根是正常的,但是听不见,为什么听不见呢?因为我们的意识这个时候不支持了,所以听不见,所以意识是必须要有的。

这三个都接触,这三个条件都具备的时候,就产生感受,“名之为受”。

“觉受触者”,触我们刚才讲过了,比如说我们的手碰到了外面物质的时候,就产生了触觉,这个时候我们的手就产生一种感受。比如说我们碰到了特别冷或者特别热的时候,我们产生的感受是痛苦的。如果特别冷的时候遇到了温暖的,或者是特别热的时候接触到了凉快的,那这样的话,我们产生的受是快乐的。平时我们的手所接触到物质的温度,跟我们皮肤的温度没有太大相差的时候,那就是一般的感受,不是痛苦也不是快乐,是中性的。这个受就是感受,那么所有的受都只有三种,一个是痛苦,另外一个是快乐,另外一个就是中性的。凡是我们的手碰到某一个东西的时候,除了这三个感受以外,不会有第四个。

我们听到声音的时候也是,比如说意识因为其他的原因不想听,但是我们的听觉就舍不得离开,有这样的。比如说它产生了快乐,或者是非常不喜欢这个杂音,我们的意识告诉我们要去听这个,但是听觉就特别地抵触、拒绝,这样它就产生了痛苦。所以对于声音这些都有这样的感受,这叫作觉受触,就是触产生了觉受,如果我们的手不接触,就不会产生任何的感受,只要我们的手接触了才产生这个感受,眼耳鼻舌身都是这样的,这是第七。

第七当中前面的两个,我们前几天也讲过,是属于前世的,然后接下来的五个是属于今生的。今生当中就讲了这几个,为什么只讲几个呢?我们一个人的一生当中可以有很多很多其他缘起性的东西,为什么其他都不讲,只讲这么几个呢?

首先我们讲了生命的诞生,然后再讲这个生命成长的过程。我们前面讲的第三,识就是一个生命的诞生,名色就是这个生命成长的过程,六入是生命的成熟,因为它有了感官,身体就比较成熟了,这些都是讲一个生命的诞生和成长的过程。最后两个是最重要的,最后两个里面包含了我们这一生当中所有的工作,所有的生活,全部就包含在这两个字中——触和受。

大家好好想想,我们承受这么多的压力去工作,去赚钱,为什么呢?非常地简单,就为了这两个字,触和受。我们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之间所有的付出,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这两个字。

首先是触,第二个就是受。主要是为了受。受就是感受,感受就是要接触东西,比如说我们吃饭,喜欢吃美食,就是喜欢这个感觉、感受,喜欢这个味道,那么需要这样味道的话,我们的舌头要去接触,不接触就不会有这个感受。要接触的话,我们怎么样去接触呢?就要去赚钱,然后身体才可以接触,眼睛可以接触,我们的耳朵可以接触等等。反正我们所有的享受都是通过五个感官。比如说我们的眼睛去看电影,或者我们的耳朵去听音乐等等,这一切都是我们的这些感官要去接触,接触了以后,就产生快乐的感受,幸福的感受,所以我们一辈子的奋斗都是为了这两个,主要是为了感受。

但是感受来自于什么呢?感受来自于触,没有触,我们的眼睛根本没有看到想看到的就。比如说看电影等等,我们的眼睛,我们的耳朵根本就没有接触到,怎么感受快乐呢?耳朵根本接触不到音乐,这样子的话,听音乐的这种快乐的感受来自于什么呢?没有办法获得的。所以我们世俗人所有的努力就是为了这两个字,所有的感受,所有的享受,一切都是为了这两个。

所以在这个地方,十二缘起法里面讲现世的时候,为什么不讲其他的,就讲触和受,这两个是主要的,前面都是生命的过程,最后就讲这两个。为什么不讲其他的呢?为什么不讲我们的生活呢?为什么不讲人的很多很多其他的事情呢?都不需要讲。人的所有的,比如说不愿意的,比如说痛苦的感受,也就是这个。比如说我们的手触电或者是碰到其他东西,那这个就首先是有触,然后就有痛苦的感受。所以愿意的、不愿意的,喜欢的、不喜欢的这所有都概括就这两个字,所以这一生主要是用这两个字“触”和“受”来形容。

这以上我们要知道,另外还有一个是十二缘起法里面讲两对因果,两对因果是什么?前面的无明和行是因,后面的从受这些以上都是果,从识、名色、六入、触、受这些都是果。

上一世我们的无明和我们的业导致了这一生的触和受,前几天我们也讲过了,我们的现世既有因的成分也有果的成分。上一世是因,这一世的一半是果,触和受这以上是果。

另外一对因果,就是下一世的生、老、死是果。下一世果的因在哪里呢?因,我们现在在做。现在我们这一生当中做的很多事情都是下一世的因。

我们可以把这一生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果,另外一部分是因。这以下就开始讲下一世的因,也是属于这一生。首先是什么?从第八个开始就是下一世的因。“名之为受”这是第七。

“于受贪着”

比如我们因为感官的触产生了受,产生了感受,比如快乐幸福的感受,那么这样的话,我们的意识就特别特别地执著、贪。如果是不快乐、痛苦的感受,那么我们的意识是另外一种贪,另外一种贪是什么呢?这两个都是贪,但是对快乐幸福的这种贪,是希望拥有,希望不离开。痛苦的感受为什么是贪呢?他希望尽快离开,他特别特别地希望尽快离开,尽快结束,这个希望也是一种贪。在佛经里面这两个都叫作贪,一个是拥有、不愿意离开的贪;另外一个就是赶紧结束、尽快离开的这种心愿。两个都是心愿,所以都叫贪。

受就开始产生了贪,有了感受就开始有了贪。如果是幸福快乐的感受,有什么贪呢?就是拥有不愿意离开的贪;如果是痛苦,那就是希望远离、尽快结束的贪。所以有了受就开始有贪。

这个时候我们要知道,受和贪,受是上一世的果,现在我们对受开始产生了贪,然后就开始创造下一世的因。如果不想有下一世的轮回的话,就在这个中间断掉,有了受,但是没有贪,这样的话,这一生不管怎么样,因为上一世的因已经诞生了,但是除了这个果以外,再不去种种子,再不去创造这个因,这样的话轮回就停止了,它不会继续,这叫作有余阿罗汉。

有余阿罗汉的有余是什么?余就是他有这个身体,身体还在,所以叫作有余。身体还没有消失,至少他没有死之前,这个有漏的身体还存在,但是阿罗汉他对任何一个感受都不会产生贪,所以他只有果,没有下一世的因。所以有余阿罗汉他死了以后不会再投生,他不会再轮回。所以,上一世的果和下一世的因的界线,就是在这个地方了。

比如因为我们的感官对各种各样东西的接触,有些时候有快乐,有些时候有痛苦,痛苦和快乐都有。因为人的感官是他前一世的因变成了这样的果,所以他对某一些东西的反应是痛苦,某一些东西的反应是快乐,这是他的本能,没办法改变的。一地菩萨可以改变这个,其他人没办法,阿罗汉也没办法,阿罗汉也有感官上的痛苦,但是他对这些受没有贪著,只是感官去感受而已,感官感受完了以后就过了,我们的意识不再去贪,不再去执著,这样的话,上一世的这些果就成熟了,一个果成熟了以后就少一个果,最后所有的业都成熟完了以后,他没有造新的业,所以他不会轮回。但是我们普通的人不一样,我们在感受上一世果的同时,我们也在制造下一世的因,下一世的因从哪里开始?从对受的执著——贪开始。

贪是十二缘起支当中的第八,贪以后又是下一世的因。所以十二缘起支就讲这么几个字是非常非常有意义的,佛为什么这么讲十二个字?一个人的上一世、下一世、这一世当中有很多的环节,每一个都是因都是果。为什么只讲这几个呢?他是有这样的考虑。

所以这个受就是感受,感受到了以后,我们就开始产生贪。

“于受贪着,名之为爱”

名之为爱,就是比如说对好的东西产生拥有、不离开的这种爱,对不好的东西让它尽快离开,喜欢它没有,喜欢远离它,也是一种爱,这个爱就是贪。从这以后开始创造了下一世的因,“名之为爱”。

“增长爱者,名之为取。”

取就是十二缘起支中的第九。比如他听到了音乐的声音,然后心里很喜欢,这个叫作爱。心里只是喜欢而已,还没有什么身体上的、语言上的行动的时候,就叫作爱。取是什么?取不仅仅是精神上的反应,而且想去买票去听音乐会,这样叫作取。这个时候已经有了实际的行动。

“增长爱者”,就是说爱在增长的时候他想去听,第一次听到了以后,然后他想第二次第三次再去听,所以他就去买票或者做其他行动等等,要有实际的行动。爱是心理的反应,只有爱没有实际的行动的话,那么他就不会造业,不会造罪业或者是善业,不会造太多的业。但是爱那个时候没有控制住,让它增长了以后,最后就变成了实际的行动,这就叫作取。取是十二缘起支中的第九。

“从取而生,能生业者,名之为有。”

有是什么呢?“有”这个字在佛教里面叫作轮回,有就是轮回。比如说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就是整个的轮回,很多时候佛教里面就叫作三有,有就是轮回,轮回结束了,没有了,那就是解脱。

有我们的轮回,有我们的身体,有我们的语言,有我们现在有漏的这些一切都存在的时候,都有的时候,这就叫作轮回,所以叫作有。有是什么样子呢?什么叫作有呢?

首先,“从取而生”,就是因为有了取,所以就诞生了有。有在这个地方,具体准确地说就是造业,比如杀生、偷盗、杀盗淫妄,这个地方就叫作有;另外一个,比如说持戒、布施、忍辱,没有出离心、没有菩提心,没有空性见,没有这些的所有烧香拜佛、做好事、行善,这都叫作有,这就是让我们下一世投生到人间或者是天界,所以这也是有。

善业和恶业叫作有。但是平时“有”这个字它不是善业和恶业,善业和恶业的果叫作“有”。比如说六道轮回是善恶的果,要不就是恶的果,要不就是善的果,这个叫作有。

但是这个地方,它的因也叫作它的果的名字,果的名称用到因上面,这样取名字的方法是很多的,有些时候我们把因的名字用来称呼它的果,形容它的果,有些时候果的名称就用到因。所以这个时候,实际上杀盗淫妄这样的罪业,或者是行善,还不是六道轮回的有,但是它是六道轮回的因,六道轮回就是它的果,所以果的名字就是用到这个因,所以叫作有。

有是从取而生,取我们刚才讲过了。然后能生业,比如说杀盗淫这些都会产生罪业,然后持戒、忍辱这些都产生善业,所以能产生业,“名之为有”,这个叫作有,这是第十。

第八、第九、第十这三个是我们现实生活当中都离不开的,平时我们生活中的任何一个事情都离不开这些。比如说我们对某一件事情痛苦和快乐,我们的内心,第六意识都有反应,幸福的、快乐的,我们就不愿意离开,这种爱;然后不喜欢的,那么我们就是希望尽快离开,喜欢没有这些东西。爱增长了以后,就采取实际的行动,实际行动以后就产生了业,就造了业,这三个是我们现世当中完成的,但是这三个实际上是来世的因。

我们人为什么有来世呢?我们自己在创造人的诞生,人的来世的这些因,所以这三个是下一世的因。尤其是没有爱的话,比如说我们有一个几万年几千年前造的业,但如果现在没有爱的话,那过去的这个因它是不能成熟的,就像种子它没有湿度、没有水,这样它就不能发芽一样,第一个就是贪,然后就是取,最后就是有——造业,这三个是下一世的主要的因,这是第十。

接下来讲下一世的,最后的两个是属于下一世的。

“而从彼因所生之蕴,名之为生。”

“蕴”就是五蕴,人的身体精神这些。我们前面造了业,造了业以后,这个业成熟的时候就产生了下一世的五蕴,所以这个叫作“名之为生”,这就是下一世的诞生。

“生已,蕴成熟者,名之为老。”

“生已”,生完了以后“蕴成熟者,名之为老。”五蕴逐渐逐渐地成熟,从胎儿、婴儿,然后少年、青年,然后老年这样子,一步一步逐步逐步地成熟。“蕴成熟者。名之为老”,这就是老,这是下一世的。

“老已,蕴灭坏者,名之为死”

老了以后,然后蕴灭,到时候这个五蕴就会灭掉。“名之为死”,这叫作死。

“临终之时。内具贪着及热恼者”

死了以后或者是临终的时候,还没有死的时候,“临终之时。内具贪着及热恼者”。“热恼”就是烦恼、痛苦.临终的时候,像阿罗汉,还有就是像一地以上的菩萨,他临终的时候就没有这些问题。除了阿罗汉以外就是我们平时修密法的修行比较不错的这些人,他们走的时候也真的是非常非常自由自在,所以他们临终的时候没有这样的贪著,没有热恼、没有烦恼。

但是我们一般普通的人临终的时候我们都有各种各样的烦恼,因为这个是我们对死亡的恐惧。对死亡的恐惧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热恼。还有一个就是我们对现世的都放不下,比如说像儿女、家人、财产;还有就是这个时候我们同时也有很多的抱怨,对社会、对家庭、对朋友,各种各样的不满、抱怨、嗔恨,这是一个;另外一个是因为身体上的疾病,这个病的疼痛的痛苦,这些都是贪著和热恼。

“名之为愁”

这个在佛教里面叫作愁。

“从愁而生诸言辞者,名之为叹。”

这个时候会说各种各样抱怨的话、不满的话等等,很多造了非常严重业的人临终的时候是非常非常可怕的,会说各种各样的话,这个叫什么呢?就叫作“名之为叹”,这就是叹。

凡夫人、我们普通人最后的结局都是这样。无论我们这一辈子当中多么的成功、多么的辉煌,再有钱、再有名、再有权力,最后的结局所有人都是一样。死亡才是真正地对所有人都非常非常地公平,它不分任何高低,所以这个时候除了修行人以外,世俗的人最后的结局就是愁,愁以后就是叹。

“五识身受苦者。名之为苦。”

身体上感官所感受到的痛苦:比如说病痛,身体最后的时候是疼痛的,这叫作“苦”,“名之为苦”。

“作意意识受诸苦者,名之为忧。”

我们的意识所受的所有的痛苦“名之为忧”,这叫作忧,苦和忧是什么区别呢?苦就是我们身体所感受到的所有的痛苦;我们的意识感受到的所有的痛苦叫作忧。我们刚才讲的,临终的时候除了身体的痛苦以外,还有精神上的恐惧、不满、贪著、眷恋,这些都是非常非常严重的,最后都是这样。

“具如是等及随烦恼者,名之为恼。”

随烦恼是另外一种烦恼,贪嗔痴疑慢在佛教里面叫作根本烦恼。根本烦恼和随烦恼是佛教的一个术语。随烦恼就是随着贪嗔痴疑慢,随着贪嗔痴一起诞生的很多很多其他的烦恼,就是这样。比如说下暴雨的时候,随着暴雨还有刮风、还有打雷等等,这样随着苦和忧而来的其他的很多烦恼叫作随烦恼。如果大家想了解这个,我们可以学《俱舍论》,还有大乘佛教的《阿毗达磨》,这些里面一个一个讲得非常清楚。

随烦恼有很多其他的烦恼,这些叫做烦恼“名之为恼”。

“大黑闇故。故名无明。”

因为这个是大黑暗,所以就叫作无明。这就是最后的结局。

前面我们讲了十二缘起支,十二个缘起支最后的,愁、叹、苦、忧、恼,这些不是十二缘起支的某一个,这些都是结局,结局都是这样。凡夫人、我们普通人最后的结局都是这样。

这以上就讲完了十二个缘起支。什么叫作十二个缘起支?它一个一个简单介绍了。这个当中我们要知道:首先前几天讲过这十二个缘起支,分别是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它涵盖了我们的前世、今生、来世;然后从因果的角度来讲,这个当中有两种因果:一个是前世和这一世的因果,另外一个是这一世跟下一世的因果。已经有了两对因果,涵盖了人的三世:过去、现在、未来三世。

十二缘起支如果讲得复杂一点,那么就是在《现观庄严论》中。《现观庄严论》是非常复杂的一个论,《现观庄严论》当中有四个难处,十二缘起就是其中一个难处。难处的意思就是:如果讲得复杂,那这里面有很多很多复杂的问题,不好懂,所以叫作难处。很多闻思的人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就需要下很大的功夫,所以称之为难处。但是我们不要学这么复杂,我们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来理解,这样对我们有帮助,不要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来讲。第一个我们闻思的程度目前还达不到,不好理解;另外一个,讲了这么复杂的东西,实际有什么用呢?我们还是要考虑它的实用价值,这个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学了这么多到底有什么用呢?它能帮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呢?如果我们学了半天,学了那么复杂的逻辑、思维,最后要用的时候没有什么用处,那这样的话其实学不学都是一样。所以我们不需要那么复杂,越简单越好。我们能够用上的这些不是非常复杂的说法。我们平时能够用得上的都是比较简单的,这些我们能够用得上,所以我们就简单地了解。

前一世是无明和行——就是造业这两个。那么前一世,有没有我们这里讲的十二缘起呢?当然有。我们的上一世,它也有十二缘起,全部都有。上一世有无明、有造业,然后到死亡都有。诞生也有,死亡也有。但是只讲了两个:就是无名和行。只讲了两个的原因是什么呢?原因就是导致来世的不是上一世的所有环节,主要是两个,一个是无明,另外一个就是造业——行,所以就诞生了这一生。所以就只讲了这一些。

这一世当中也可以讲很多,比如说我们的工作、生活……但是我们主要讲了两个:一个就是触,一个是受,主要是这两个,这是上一世的果。然后再讲了三个,这三个就是刚才我们讲的最后的这三个,因为这是下一世的因。就只讲了爱、取、有这三个,因为这三个是形成下一世最关键的三个因素,所以只讲这三个。所以这样简单化。

实际上一世也有十二个缘起支,这一世也有十二个,下一世也有十二个,但是下一世只讲了生和老死,生和死,只讲了这两个,其他都没有讲,但是下一世实际上其他都会有的。大家要去了解一下我们的生命是怎么诞生的?下一世是什么样子?这个非常重要,尤其是在这个地方,我们要了解生命的前世、来世,它是一个什么样的因果循环?它的成因是什么?这些都要去了解。在这十二个东西里面我们就可以了解到。

这后面愁叹苦忧恼这几个就是不管是上一世也好,下一世也好,这一世也好,凡夫人的结局就这几个字。

我们下面开始讲它们字面的意思,也就是它的名义、名字,它为什么叫无明?为什么叫行?为什么叫识?就是讲这个。

首先,“大黑闇故。故名无明”,为什么叫无明?无明就是像黑暗一样,什么都不知道、无知、愚昧,我们不知道我们从哪里来,我们也根本不知道要往哪里走,当下我们的眼睛看到我们的身体就长这样,但是它到底是什么?它为什么是这样?这些我们都一无所知。这个世界它为什么是这样?都不知道。

科学家虽然非常精确地解释了一些内容,但是他也没有一个系统,只是盲人摸象一样解释了一部分,一部分解释得非常好,但是没有一个系统。这个宇宙为什么是这样?人为什么会这样?未来会什么样?都没有讲。只是把一部分的内容研究得非常好,只讲了零散的一些东西,但是对生命没有一个系统的解释,所以也不是很智慧。

其他的方面,我们世俗的从无始以来,在人类历史上有各种各样对生命的解释,对这个世界的解释很多,但是这个当中真正能够符合事实的不是很多,尤其是我们对自我的了解非常欠缺,什么都不懂。我们只懂得创造多一点的物质来刺激我们的感官,刺激了以后,我们去感受感官的刺激,感受到了以后,我们沉迷在这个当中,我们只懂这一点,我们懂的就是这些了,除了这个以外,我们还懂什么吗?

大家好好想想,很多人的学历很高,学了很多,但是我们学到的是什么呢?简单说的话不就这样吗?除了刚才讲的两个字以外,还有什么呢?就是触和受这两个。为了更好地去接触,为了更好的去受,除了这个以外没有其他的。

为了我们的感官能够接触更多的物质,所以我们要去学很多很多的东西,做很多很多的事情。然后我们的感官接触到了更多的物质以后,我们就可以感受到我们感官跟这些物质接触的感受,一切都是为了我们的感受。

我们的学习、工作、努力付出,不就为了这两个字吗?这两个字我们做到了以后是什么呢?以后就是爱、取、有,爱取有的结果是什么呢?爱取有的结果就是下一世的生和老死。然后死的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愁叹苦忧恼,就是这样,这个叫作轮回,这就是轮回,前面就讲到这些了。

这就是轮回,前面就讲这些。接下来我们再了解它们为什么叫作无明。没有学佛以前这些我们都不知道,现在我们也有很多很多不知道,很多问题上面我们确实非常地迷茫,所以叫作无明。为什么叫无明呢?就是因为黑暗、迷茫,所以叫作无明,这是第一。

第二,为什么叫作行?

“造作故名诸行”

行就是行动,去造作、造各种各样的业,所以叫作行。

然后识,为什么叫作识呢?

“了别故名识”

了别就是了解识别。我们的意识,或者是我们的眼耳鼻舌身的识去了解外面的世界,识别外面的世界,我们的眼睛去了解识别光,我们的耳朵去了解识别声音等等,所以叫作识。

“相依故,名名色。”

名色是什么呢?就是因为相依——相互依赖。相互依赖是什么呢?我们前面已经讲过了,就像一个三脚架一样,三脚架的任何一个脚都是相互依赖的,它有三个脚,它可以这样子站立,如果缺少了一个,三脚架就会倒下去,所以这三个脚都是相互依赖、相依的。

我们前面已经讲过色了,父母精卵结合,到最后成为一个感官这些齐全的身体之间的物质,也就是人的身体的物质形成的过程叫作色。名就是那个时候除了识以外的感受,受、想、行就是这些。

我们前几天也讲过,不管是克隆人、试管婴儿等等,这些所有的身体,或者是在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形形色色的人或者动物的这些身体,我们的眼睛从表面上看到的就是它们的物质部分,我们的眼睛看不见这个时候的意识。但是如果这个时候没有意识的话,就像三脚架缺少了一个脚没办法站立一样。同样的,如果其他物质的这些条件都有了,只要这个意识不存在,意识不参与的话,这个物质就不能成为一个人或者动物的身体,它不能成为一个生命的个体,所以这个时候物质和精神是相依的。

像父母的精卵也好,或者是跟父母的精卵没有任何关系而诞生的,佛教里面叫作湿生。比如说潮湿当中,就产生很多的昆虫,它们的身体从佛教的角度来讲不需要父母的精卵,就是因为潮湿,一部分的物质就变成它的身体。为什么一部分的物质变成它的身体呢?第一个原因就是这个时候有自然条件下的物质存在,另外一个就是有意识进入、参与,所以有一部分的物质就变成了这些昆虫的身体。

不管是有父母精卵的也好,没有的也好,都是这样。因为这个时候,如果意识不存在的话,那其中就缺乏了一个最关键的因素,所以不能成为一个生命的个体,所以意识和这个时候的物质是相依的,就像三脚架的三个脚一样,“相依故,名名色,”讲得很清楚了,因为它们都是相依的,所以这个叫作名色。

“为生门故名六入”

这个地方讲得很清楚了,生门是什么意思呢?诞生之门。这个门就是一个比喻,比如说我们一个人从门出去,那么我们的视觉诞生的时候,从哪里出来呢?我们的视觉是从哪里出来的呢?比如说一个人从房间的门里出来一样,我们的眼根就产生了视觉,视觉就是从眼根出来的,出来的意思实际上是诞生的,所以叫作门。

“为生门”,生什么东西呢?生视觉、听觉、嗅觉这些。那门是什么呢?门是眼根、耳根、鼻根这些。“故名六入”,所以叫作六入。

“触故,名触。”

就是接触,我们刚才讲了外面的外境,还有根、意识、精神接触了,所以就叫作触。

“受故,名受。”

就是感受,因为它接触了以后就会感受,它去感受,所以叫作受。

“渴故,名爱。”

爱就是渴,渴就是迫切地希望它拥有这些东西,所以叫作渴。

“取故,名取。”

就是因为对某一种东西有爱,或者有欲望,这里讲的爱就是欲望,有了欲望以后它去创造这个东西,所以叫作取。有取了以后,它就有了实际行动。

“生后有故名有”

“故名有”,为什么叫作有呢?因为杀盗淫妄或者是善业,这个业能生下一世、下一个轮回,所以叫作有。它能够诞生下一个轮回,所以它叫作有,生后又故名有。

“生蕴故,名生。”

下一世的生,为什么叫生呢?因为五蕴诞生了。因为这一世造业了以后,下一世的人的身体五蕴诞生了,所以叫作生。“生蕴故,名生”,“生蕴,故名生,”这个句号不是句号,早期的这些佛经,佛书,古书都是这样,这个像是句号,但不是句号,这个应该是在生蕴和故这个中间,“生蕴,故名生”,就是这样。

“蕴熟,故名老。”

这个也是一样,“蕴熟,故名老。”蕴逐渐地成熟了以后就叫作老,这个前面也讲过了。

“蕴坏,故名死。”

就是五蕴坏掉了以后叫作死。

“愁,故名愁。 ”

因为愁所以叫作愁。

“叹故名叹。”

因为叹所以就是叹。

“恼身,故名苦。”

因为他的身体苦恼,所以叫作苦。

“恼心,故名忧。”

因为他的心当中产生烦恼,所以这叫作忧。

“烦恼,故名恼。”

因为他有其他的烦恼。我们前面已经讲过了,产生很多随烦恼,随生而来的烦恼,所以叫作恼。

这以上就讲了它的名义,它为什么叫这样的名称;它为什么叫取?为什么叫爱?为什么叫老?就讲它的名义。

这以上我们已经讲完了,十二缘起支和十二缘起支的名义。

接下来会讲它们之间相互的因缘,怎么样变成因缘?以下就讲这个,这个我们可以明天讲。

这个《稻秆经》是佛教里面非常重要的一部经。不知道是谁翻译的《大藏经》中我们现在用的这个版本,非常非常早以前翻译的,不是现在的。但是不管是什么人翻译,这个翻译得非常非常地准确。然后也就比较好理解、了解,稍微有一点点佛教知识的人就能够理解,不是很复杂。

所以大家要好好地学,学了同时我们也要考虑,学了缘起以后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帮助?对我们的见解有什么帮助?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对生命的了解有什么帮助?

如果我们把十二缘起、《稻秆经》用到生活当中的话,有没有办法用?这些都是它的实用的价值,这个也非常重要。没有实用价值的所有这些理论都是死的,凡是有实用价值的这些都是活的。所以不要把佛法的这些理论变成死的理论,要把它变成一个活的方法、实践、方法论,这非常地重要。

大家再回头反复学一下。我觉得《稻秆经》不多,比如说像《华严经》《大涅槃经》,这些佛经是非常非常深奥,非常地了不起的,但是因为这个内容太多了,我们要学的话也有一定的难度。像这个《稻秆经》就不多,它的内容是非常地丰富,但是这个字面上不是很多,文字不是很多,也比较容易了解,是特别重要的。尤其我们现在这个年代,大家都认为没有前世,没有来世,同时也就觉得没有善恶因果,在这个时代这样的环境当中,真的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科学跟宗教,历史上比如说宗教比较有权力的时候,宗教跟政治在一起,它可以利用政治的手段,或者是政治利用宗教。这样的时候,宗教去压制一些真理,比如说四五百年前西方发生的一些事情,活活烧死了一些科学家,有这样事情出现过,这是不对的。

另外一个,比如说科学它本身就是非常好的一个方法、一个学问。但是有些人就利用科学,以科学的名义说“没有前世,没有因果。”实际上科学从来没有证明过。不存在前世、不存在来世,到现在为止没有这方面的证据,科学从来也没有证明过没有善恶因果。但是如果科学拥有一些权力的时候,它依靠这个权力就扭曲一些真理,这样子曲解的话,这些都不对。这些都不是意识形态的问题,这都是学术问题。

所以科学不管是在任何一个问题上,它确实需要有客观公正的态度。就是把人的前世、来世作为一个学术的问题来研究,这样是对的。否则很多真实的东西,我们为了某种原因把它扭曲误解,这样不对。我们产生了很多的误解,产生了很多的邪见,都是不对的。

我们佛教它永远都是这样,这个我们前几天也讲过,非常地尊重真理,所以它永远都不会曲解任何一个真理,所以佛教它永远都尊重真理,所以我们需要有一个客观公正的态度去学习《稻秆经》。这样以后我们可以建立一个既符合科学又符合佛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这个人生观和世界观不但帮助我们这一世当中的为人处世,还对我们的工作、生活,各个领域当中,各个方面都有帮助。不但这一世有帮助,下一世对我们也有帮助。这个就是我们现在需要的,这是我们学佛的目的,学佛的结果。所以大家要好好地学习这个《稻秆经》,这是非常非常好的。

《稻秆经》以外,还有一个佛经叫作《缘起经》,《缘起经》的内容也跟这个差不多。但是《稻秆经》这个里面讲得更全面一些,非常有意思。

所以我们把佛教的这些世界观、人生观要学好,这样以后对大家很多方面都有帮助,这是非常有意义的。如果暂时对我们有一些帮助,但是它不符合事实,这样的话,那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这就是一个心理安慰,也不是很好。但是它不是,它是符合事实的智慧。所以我们的智慧就作为我们生活的导向、指南。这样的话,生生世世过得都非常有意义,能够帮助自己,同时也可以帮助其他的人,自利利他,这是我们学佛的目的。

希望大家在理论上也要好好学习,平时我们讲“理论不是最重要,实践最重要”,但是实践也需要理论的支持。如果理论上我们很多时候都想不明白的话,那到时候实践也会成问题的,所以希望大家努力学习。

好,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

问答

主持人:顶礼上师,这是一个现场问题。请问上师:物质、能量、意识在佛教广义的意义里面都属于物质,那么这三者的共同点是什么呢?

上师答:佛教讲的物质当中,物质、能量、精神都包含了,那么物质的定义是什么呢?物质的定义不是外界的,不是身外的,不是外在的东西。物质的定义就是:能够给其他的东西发挥作用,产生作用的这样子的东西,叫作物质。那么这个东西是什么呢?这张桌子、这栋楼它可以给其他东西产生作用,同样的,我们的内心、我们的意识也可以对其他的东西产生作用,所以这都叫作物质,首先是这样,都叫作物质。那么平时我们讲的狭义的物质,就像这些物体,外在的这些物质。外在的物质,内在的精神,平时我们是这么理解的。

这个当中物质是最表面的东西,实际上我们可以这样讲,物质是什么东西是以能量来决定的,能量决定物质。也就是说一个物质,我们看到的时候是什么颜色,是什么东西,以它的能量来决定。因为物质的本质是能量,然后能量再进一步观察的时候,这个到现在为止,科学在这个方面是没有解释的。但是在佛教的解释中,能量最后是什么呢?能量是以我们的意识决定,因为意识它就变成了能量,能量就变成了这个世界。

这个我们上一次也讲过了,比如说气体变成了液体,然后液体又变成了固体,然后固体,比如说冰融化的时候固体又变成了液体,然后液体又变成气体,这样的循环一样。所以意识、能量和物质都是这样不同的形式,本质都是一样,是一个物质的不同形式,大概就是这样。

主持人:请问上师,断轮回的一个要点是“有受而无贪”,感受是属于意识,意识的作用是分别、判断、产生好恶,如何在此转化意识呢?

上师答:感受不一定是意识。五种感官都有感受,感官的感受,然后意识的感受,这六根都有。六处都有六受,所以感受都不一定是……比如说眼识——视觉产生的感受,这个不是意识的感受;然后听觉产生的感受,它也不是意识的感受,首先感受都不是意识的感受,意识有意识的感受。还有一个,他最后一个问题是什么?

主持人:他说如何在此转化意识。

上师答:转化意识

主持人:前面说的是要点是有贪,有受而无贪。

上师答:有受无贪

主持人:断轮回的一个要点是在受和贪,他说感受是属于意识的话,他刚才说的,意识的作用是分别判断产生好恶,那这里我们应该怎么样?转化意识而断轮回,他可能是这意思吧。

上师答:有受无贪,实际上这个是从意识开始做,这个不是从感官上做,感官它的周边有它自己的贪,但是这个贪是不造业的;主要是造业的贪,是因为感官它有一个贪,然后它的贪导致了我们意识的贪,意识的贪才是真正的贪嗔痴的贪;意识的贪再上升,再发展的时候就变成了取,然后取再去造业,就变成了有。所以最终是意识在造业。

那转化的话就是说,比如说意识它证悟了,这些它所看到的,它所接触到的这些都是如幻如梦;然后这个时候虽然有受,但是它不贪;它已经知道这些这都是如幻如梦的;不贪了以后也就不取;不取了以后,自然也不会产生有。

意识的转换是意识证悟了空性,意识当中它自己的贪取消了以后就不造业,就是这样。它不需要其他的转换,应该是这样的。

主持人:网络问题,请问上师在《大圆满前行》皈依中,说到佛宝的分类,佛宝所依身体可以分为:本性身、法身、报身、化身四类,请问本性身和法身有什么区别?

上师答:实际上没有什么区别。心的本性如来藏的空性的部分叫作本性身,光明的部分叫作法身,实际上这两个是一体,实际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

主持人:不是以前说过,空性的部分是法身,光明的部分是报身?

上师答:这是另外一个说法,这是三身。三身和四身不一样。三身的时候,空性和光明是不分开的,主要是这个时候叫作法身,这个时候不讲本体身,讲本体身的时候,光明和空性这两个分开,然后这样讲。

主持人:还有他说,旧派认为佛陀的本性身是法界智慧双运空性智慧藏,请问法界智慧双运是什么意思?

上师答:法界就是空性,智慧就是光明,然后双运就是空性和光明无二无别。

主持人:请问上师,慧灯禅修班课本中讲三殊胜那节课时,提到了无缘殊胜是一种修行时所达到的境界,我们应当如何理解这种境界呢?应当如何具体行持这种境界呢?请上师开示。

上师答:无缘就是证悟空性,没有任何的执著这个意思。要做到三殊胜当中的标准的第二殊胜,他必须要证悟空性。证悟空性以后,比如说打坐,比如说发菩提心或者是持咒,或者行善的时候,当下就能够安住在这个空性当中,安住于空性的境界当中,同时可以去持咒、行善,这样才叫作无缘。

但是我们现在还没有证悟的时候,没办法做到这个标准的无缘,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专心地去做,不散乱,持咒也得要专心,修禅定也专心,那这样的话,暂时用这个可以代替。这个是《慧灯之光》里面讲过的。

主持人:网络问题。请问上师,到了极乐世界以后,必须要回到娑婆世界吗?还是可以回,也可以不回?

上师答:可以回,也可以不回。

主持人:从极乐世界回来做人,那还能记得自己是从极乐世界来的吗?和那些轮回中的人命运有何差别?

上师答:记得,这个一定会记得。因为往生了西方极乐世界他就证得了菩萨的一地,然后一地菩萨他没有胎障,入胎的这个障碍他是没有的。所以他回来的时候他清清楚楚的,他是从哪里来的,他的使命是什么,这些都是非常清楚的。所以不太清楚的人,说明不是从极乐世界来的,不要怀疑自己是不是从极乐世界来的。

主持人:请问上师,在胎儿进入触受阶段之前,是不是还没有意识呢?如果在此期间堕胎的话,是不是罪业相对减少一些。

上师答:没有,一开始的时候就存在这个生命。虽然这个时候比如说因为他的物质身体的这些条件不成熟,所以没有办法测到他的生命的存在,但是生命这个时候就存在的。佛教认为一开始的时候就存在这个生命,因为有了生命他就会逐渐逐渐变成一个人的身体。如果那个时候没有意识,没有生命,就不能成为人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