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第一册 常见问题

第一册 常见问题 HDZG_ZEN 慧灯之光禅修 2020-09-15 02:29

小编语

内文的问答来源是自学师兄们的提问、回答,管理员师兄回答的,答案内容大多是从《慧灯之光》系列书籍里找到的,所以此文档仅供参考。同时欢迎道友们不吝指正,阿弥陀佛!

第一册 目录

  1. 三个差别
  2. 三殊胜——行善修心的究竟方法
  3. 生存的方式和生存的意义
  4. 佛教徒的生活模式
  5. 如何做一个标准居士
  6. 浅谈因果关系
  7. 佛法融入生活
  8. 佛教的定义
  9. 解脱的原理
  10. 对初学者的教诲

三个差别

Q 1. 作为一个修行人,出离心菩提心很难生起,假设我生起出离心没有生起菩提心,我是大乘行人还是小乘行人?如果我是大乘,我并没有菩提心,如果以此说我是小乘也不对……

答:“三个差别”中说的是“大乘和小乘”的差别,目的是让我们明确方向。而要成为“大乘修行人”,其实需要更严格的标准,参考 “三殊胜”P30。

佛教的一切分支都归纳于大乘和小乘当中,没有其他的第三乘。要作小乘的修行人,第一个条件就是必须要有坚定不移的出离心——非常讨厌世间圆满,并不遗余力地希求解脱。我们做到了吗?如果没有,就算不上是小乘的修行人。

而大乘的修行人,又必须具备百折不挠的菩提心,能无自私、无条件地付出,我们能作到吗?如果不能,则也算不上是大乘的修行人。

如果我们既不是大乘的修行人,也不是小乘的修行人,那么,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讲,我们就根本不是佛教的修行人。

Q 2. 不造作的菩提心 是胜义菩提心吗?

答:对我们初学者来说,一般提到的生起菩提心是说的世俗菩提心。

慈诚罗珠堪布讲课里也有提到:

既然菩提心这么重要,我们应该用何种方法使自己生起菩提心呢?在弥勒菩萨的《经庄严论》中讲道:在前世善根成熟时,有些人便可以产生菩提心。何谓前世善根?它成熟时是怎样的情形呢?

所谓的前世善根也叫做佛种。可分为两种:一个是智慧的种子,另外一个是方便的种子,亦即慈悲心的种子。

(1) 智慧的种子。 智慧的种子成熟时是怎样的情形呢?在《入中论》里讲过,一些大乘根机成熟的人在听到大空性时,会感动得汗毛竖立、眼泪直流,生起极大的欢喜心,此时,这种人便开始成熟了智慧(证悟空性)的种子,他若能继续学修,就有可能很快证悟空性。

(2) 方便的种子,也称做慈悲心的种子。 慈悲心的种子成熟时又是怎样的情形呢?这种人在没发菩提心之前,当看到或听到菩萨无自私心地度化众生的传记时,也会感动得汗毛竖立、眼泪直流,向往之情不禁油然而生,这些表现说明他已经开始逐渐地成熟了方便的种子,此时,他若能再看一看《入行论》等经论,修一修菩提心的修法,就有可能很快发起不造作的世俗菩提心。

Q 3. 我看了出离心和菩提心,我觉得我有两者。也能体会到上师讲的六道中的苦,并且我看到别人安逸的生活不思修行和明知道人生的苦海,但还是在苦海里遨游,我帮不上忙也很着急。那这是否就具备了修内加行的基础了呢?或者说我可以跟上师修内加行?或者我需要达到什么程度才能算是最好的出离心和菩提心。

答:“三个差别”指出,精通四谛之后,才算具备了完整的出离心。

真正的出离心,首先要意识到轮回的痛苦,所以不再留恋轮回,并努力去寻求解脱、走向解脱。

其次,必须要有解脱的智慧。如果只是一味盲目地、没有智慧地寻求解脱,并不是完整的出离心。

出离心的解脱智慧包括小乘的四谛法门,精通四谛之后,才算具备了完整的出离心。

对照一下,就能检验出自己有没有出离心。

菩提心是建立在出离心的基础上的,要求就更高了……

我们平时对“苦”的认识大多停于“苦苦”的认识,对于“变苦”“行苦”没有真正的认识,认识到轮回中一切的现象都属于苦谛的范畴,这是很重要的。

宗喀巴大师《三主要道论》说:“人身难得寿无常,修此可断今生执,无欺业果轮回苦,修此可断后世执。修后于诸轮回福,刹那不生羡慕心,日夜欲求得解脱,尔时已生出离心。”这个更具体。(上师在《慧灯之光》四 有讲解)

Q 4. 皈依,我需要自己准备什么?准备受什么戒?我不想像多年前那样皈依,那时什么也不懂,稀里糊涂的领了一个皈依证。

答:不用专门准备什么,正式接受皈依,上师会对皈依的发心、皈依的对象、皈依的学处等做充分的说明。所以好好学好现在的课就行,我们每一课的学习,都是帮助我们加深对三宝功德的认识、对轮回之苦的认识。

皈依不仅是学佛的开始,而且会贯穿整个学佛的过程,在五内加行会专门修习皈依。如果师兄有时间、有意乐,可以参考《慧灯之光》二 中 “皈依的修法”,进而端正自己皈依的动机,生起至诚恳切的皈依之心。

Q 5. 上师在讲课时谈到了灌顶问题,对我们没有接受过灌顶的(因为有的开示是要经过灌顶的才能看),是不是等有机会再参加灌顶,或者可通过当地的师父(密宗)安排灌顶?

答:上师在开示中多次提到我们要明白灌顶的意义,内涵和要求,然后再去接受灌顶。

在第一册教材的第一课“三个差别”中就指出了现在普遍存在的灌顶的误区。

还有在《慧灯之光》一 “金刚上师与灌顶”“密乘十四条根本戒”和《慧灯之光》八 “如何接受灌顶”等文章中,更是详细开示了关于灌顶的内容。

您可以先仔细阅读这些开示。

Q 6. 请问依止上师和皈依上师是一个意思吗?密宗要求依止上师前需要观察上师,那皈依上师后是否就不能观察上师了?

答:皈依和依止不是一个意思。

关于皈依,“三个差别”一课,"所以,想学佛首先就必须皈依三宝。佛教并不要求所有的众生都皈依三宝,但如果要学佛、要修佛法,就要皈依三宝,不皈依三宝就是在门外、道外,就不能称之为佛教徒。"

上师也明确说过,皈依并不是皈依某个人。“我们的皈依处就是这三个:佛、法、僧。在密宗还有一宝,就是金刚上师。金刚上师既是三宝的综合体,也是最重要的一宝。”

三宝是皈依处,但是如果要学修佛法,则需从“依止善知识”开始,并将修行实践落实于具体的善知识,上师。一般意义上“依止”中更为强调的是较稳定地依止教法修行的上师,先仔细观察再行依止,尤为重要。

Q 7. 为众生求健康、求财,是大乘还是小乘,还是不善?是不是主要看发心,为众生就是大乘,为自己就是小乘呢?

答:皈依了之后行善为众生求健康、求财,这还是世间法。发心为了众生彻底解脱轮回、圆满觉悟等行为才是大乘的,否则,只是为了自己解脱就是小乘的,连解脱都不求,那就是世间善。辨别发心有几个要点:

(1) 三个差别是渐进的关系,第一个差别是区分外道和佛教,就是通过皈依进入佛门;第二个差别是区分世间法和出世间法,就是说即使进入佛门了,也可能把出世间法做成仅仅是世间法,只有通过出离心才能进入解脱道;第三个差别是区分小乘和大乘,只有通过菩提心才能进入菩提道。后后是建立在前前的基础上的,皈依、出离心、菩提心是渐次打开佛门、解脱道、菩提道的钥匙。 (2) 菩提心的条件,一个是缘众生的大悲,一个是缘佛果的智慧,两个是缺一不可的。如果只有缘众生不缘佛果,就不是菩提心。 (3) 尽管我们了解了三个差别、三殊胜,但我们的发心都是非常造作,甚至于“虚伪”的。通过学修和发心工作,融入到上师们弘法利生的功德大海中,是非常稳妥的修行之道。

Q 8. 遇见乞丐要不要给钱?

答:“三个差别”中,上师说“判断是大乘的法还是小乘的法,是出世间的法还是世间的法,全都要看自己的发心如何,也就是最初修这些法的目的是什么。”

所以重点不在给不给钱的外相,而是自己的发心。如果觉得乞丐讨厌,给个钱打发,则也不是出世间法。如果觉得乞丐其实具有正常谋生的能力,或者在一些不合适的公共场合,给钱反而有反效果,这种(不给钱)的发心也许是智慧和慈悲的体现。

Q 9. 弗洛伊德、张德芬、NLP心里学层面上的知识可以学吗?

答:“三个差别”,上师举了很多关于把佛法出世间法当做世间法来修的例子。在很多课中,上师也引用了很多现代科学技术的例子说明空性、无常等出世间法的道理。

所以,“能不能学”的问题其实牵涉一个“怎么学”的问题。如果把其他的知识用以增强自己的信心道念,自是没有问题的。反之,还不如不学。所以,皈依戒中有“皈依僧以后,不允许与外道同住。”之所以这样的规定,“如果你已经认为这些外道的法超凡绝伦,修外道的人也让你五体投地,并以此发心而经常接近他们,经常跟他们来往,这种情况就是不允许的。”(《慧灯之光》二 “皈依”)

Q 10. 什么是灌顶?灌顶和皈依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如何准备接受灌顶?

答:皈依是皈依三宝进入佛门的仪式,灌顶是金刚上师授权弟子修习密法的仪式。

接受灌顶是干什么呢?堪布上师在“金刚上师与灌顶”中强调说,灌顶就是一个高层次的授戒。比如授比丘戒、比丘尼戒时有一个仪轨,授菩萨戒时也有一个仪轨,同样,授灌顶时还是有仪轨。更确切地说,受灌顶就是受密乘戒。

关于密乘戒的受持问题。上师在“佛教徒的生活模式”中开示说“戒律有一个不能逾越的原则,就是不能要求凡夫去做他做不到的事情。”同样,佛陀所制定的密乘戒也是凡夫能够做到的。

如果要接受灌顶,“金刚上师与灌顶”“密乘十四条根本戒”和“如何接受灌顶”这几篇文章是必须要仔细学习的。如果没有如法接受灌顶,就没有圆满得到这个灌顶。

三殊胜

Q 1. “课前诵”读了之后,我读相应的经书,经书后是有回向的,问:经书后的回向读了以后,再读“课后诵”有无冲突?

答:不冲突。上师在“三殊胜”也说到,行善要及时回向。

回向中所回向的,也是往昔的一切善根功德,不是仅仅这一次的。我们平时在看上师的讲法视频的最后,也会跟着上师一起念诵、一起回向,但学修结束后,还会专门再回向。和这个道理是一样的,两者不冲突的。

Q 2. 外加行和内加行修哪些内容?

答:外加行和内加行包括以出离心和菩提心为主的几种修法。

(1) 必须要有正确的见解:轮回过患、希求解脱;

(2) 必须要有解脱的智慧:精通四谛法门;

(3) 重视外加行的修法:人身难得、寿命无常、轮回是苦、因果不虚。

“三殊胜”里说,如果至今还没有生起菩提心,就应当励力生起。其具体的方法,在《普贤上师言教》里有比较详尽的说明。《普贤上师言教笔记》中还有更广的一些修法,在《慧灯之光》二 “五加行开示录”中,已经收集了这些修法的详细内容,此处不再重复。开示不是论典,一看就能够领会,在领会之后若肯实修,就能够生起无伪的菩提心。

上师一直教导我们,加行的修法是所有修法的基础。基础的法也是一切法的根本,是最高的法。

Q 3. 教材里面说回向和发心相应。如果我为下一世人天福报发心,属于下士道的发心,善的发心,但是为此回向则属于有执著的回向,有毒的回向,于是一个善的发心相应一个有毒的回向。为什么发心的善恶是以考虑今世后世为界,回向的有毒无毒则是以执著为界?这么制定标准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没有将需要相应的两者统一?

答:课程伊始,上师就明确地说“无论作任何善事,都不能离开这三种殊胜。一旦脱离了这三个关键问题,则不管所做的善事从外表上看有多么的了不起,实际上也是不好的。”可见,即使是做“善事”也存在“不善的动机”,会有“有毒的回向”。这里的“善与不善”“有毒无毒”不是我们习惯上理解的含义,而是“专用的名词”。

“有毒无毒”的“毒”在此处的含义,上师说的很明确——“因为是有漏之法,所以不但不能最终脱离轮回的痛苦,反而会引发众多苦受”。为下一世人天福报发心和回向,仍然属于世间法的范畴,不以“最终脱离轮回”为目的,不是解脱道。因此自然属于“有毒的回向”。

同时,所谓“真实的无毒回向”,是指登地以上的菩萨在无缘禅定中的回向,这是薄地凡夫所无法做到的。我们现在只能做相似的无毒回向,就是真心诚意地进行观想:所有十方三世的佛菩萨如何回向其善根,我也如是回向我的善根。

可见,这里的概念是清楚的,是站在“大乘佛法”的角度宣讲的。我们的疑惑,在于用世间的概念去套用佛法的概念。因此,闻法态度中,“除三过”中的“净除垢器”很重要,这样才能完整、如实、准确地接受佛法。

Q 4. 我们小组有师兄问怎么知道回向后善根被存下了?请问可以解答一下吗?

答:在“三殊胜”和“浅谈因果”两期法义中说明的都非常清楚。

(1) 所谓善根,其实就是善业。我们平时所行持的善业,很多属于不定业,遇到违缘时可能不会产生相应的乐果。所以要通过回向将其储存下来。

(2) 是否存下来,关键是看自己的回向是否如理如法,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回向的心态,应该是“真心诚意”“一心一意”地进行观想。

(3) 所回向的善根,其本性是阿赖耶识上的一种特殊能力,是没有体相的。同时,上师在“回向殊胜”中强调,凡是有执著的回向都是有毒的回向。因此,对于善根,应该像佛菩萨一样以无所得的心和如梦如幻的方式进行回向。

(4) 回向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存储善根,更在于令有限的善行增长广大,使之转化为无限。这转化的关键,就是回向处所缘的一切众生。因此,回向其实也包含了“舍”的修行。

(5) 回向时,要缘所有一切众生真心实意发起猛力欲乐;但又需要安立于空性之中,无有任何执著。并坚信“如是因,如是果”,只要如理如法地行持,因果必然不会错乱。

Q 5. 如何理解“菩提心与证悟空性的智慧是互相观待的”?

答:关于“菩提心与证悟空性的智慧是互相观待的”的意思,文中有具体的解释——“如果证悟了空性,出离心和菩提心就能自然而然地生起;有了出离心和菩提心,证悟空性的智慧也就唾手可得了。”

所以,这里强调的是“证悟空性的决定性”和“出离心与菩提心的基础性”。“不先具备出离心和菩提心就可以先证悟空性”是没有可能性的。

我们一般人都会比较看重“证悟空性”,但实际上有很多误解。上师在《慧灯之光》十 “四圣谛”中讲到“我们不能以为证悟了以后就是成佛了,就不需要修行了,这是不对的。证悟了连一地菩萨都不是。凡夫像闭着眼睛走路一样,证悟了以后是睁开眼睛,已经看到要走的路,但是路只走了一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见道之后才是修道,见道所见的正是“胜义菩提心”,所修的正是“圆满菩提心”。

从另一个角度说,菩提心和证悟空性的智慧并不是两个东西。所谓“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证悟空性的智慧不是思维的结果,而是践行菩提心的结果。在行菩萨道饶益有情的过程中,才能不断破除人我执、法我执和烦恼障、所知障,进而证悟空性的智慧。而真正证悟空性的智慧,才能使得出离心和菩提心纯净无染。

Q 6. 什么是无缘?

答:法义上说“所谓无缘,就是空性之义。”“无缘殊胜”的“无缘”和“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无缘”是一样的,都是没有任何实有的能缘、所缘的意思,也就是证悟空性之后的境界。

Q 7. 回向没有在善行前的吗?有急事的时候可不可以说,诸佛菩萨如何发愿我亦如是发愿?

答:回向和发愿的不同在于是否有善行。发愿是善行前发心的调整,回向是善行后的结行。“有急事的时候”,这个急事不明确。不论善行完成了多少,都可以立即回向。如果时间非常少来不及念诵很多,可以观想诸佛菩萨如何回向我亦如是回向。

Q 8. 什么是缘众生和缘佛果?

答:以轮回众生之痛苦为所缘而修大悲心,以圆满证悟佛位的见解及教法为缘而修世俗谛、胜义谛的智慧。

Q 9. “无缘殊胜”是什么意思?是不是就是“三轮体空”“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如境界”?

答:“无缘殊胜”“三轮体空”“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如境界”这些概念,那个好理解呢?无非是用另外一个貌似认识的概念去解释另一个有点模糊的概念,最后还是不懂。

法本中以放生解释三轮体空,就是了知放生者、所放生命和放生行为都没有自性、如梦如幻。这样的解释是清晰的,而且便于实际应用。但真正做到,上师说登地的菩萨在证悟空性而且不离空性境界状态下才能行持。所以退而求其次,那就是相似的三轮体空,条件是懂得中观。不懂怎么办?那就是在动机殊胜基础上,认认真真、一心一意去做。

上师所讲,确实不是在讲“名相概念”,而是“具体修法”“实修窍诀”。法义学习有问题,反复闻思,当期一般都能找到答案。如果实在不理解,不要直接问“百度活佛”,可以用在所搜索内容之后加上上师的名字,在上师教言里找答案。否则就大海捞针,越找越迷茫了。

Q 10. 请问师兄 教材里说的有些根基比较好的师兄,就算不修五加行也有可能证悟空性,但是不稳定容易淡化消失,可是经中佛说“即已成金,不复为矿”就是只要开悟就不会在迷,是不是有冲突呢?

答:这个证悟空性一般还是加行位的,跟见道位以上的不同,所以不稳定,可以参考《慧灯之光》十 “四圣谛”里面关于道谛中的加行位的讲解。

Q 11. 三殊胜这节课回向殊胜中,执著的回向是指回向世间法所求,还是说只回向给某人的意思?

答:法义上说:所谓“有毒的回向”,就是有执著的回向……有执著的、不是三轮体空的善根,虽然也会带来一些临时性的善报,但因为是有漏之法,所以不但不能最终脱离轮回的痛苦,反而会引发众多苦受。

有执著的回向,是指在回向时对所回向的对境、回向的功德以及回向者自己存在实有的执著。

所以,无论回向给谁,回向什么内容,只要有这样的执著,就是有执著的回向。

Q 12. 不善的发心和善的发心中的下士道的发心有何区别?

答:本期法义的标题是 “三殊胜——行善修心的究竟方法”。或者说,是专指我们在“行持善业”的时候应该怎么“修心”。

正如文中所说”无垢光尊者讲过,所有的善业,无论大小,都不能离开这三个框架,都要框于此三殊胜中间。如果不离开三殊胜,则所做的一切善业皆为解脱道;如果离开这三种殊胜,即使表面上再伟大、再深广,也不是解脱道。”

因此,这里的”不善的发心”确切所指,是“行善时不正确、有过患的发心”。其背后的心行固然是贪嗔痴,但不同于以三毒所摄的“不善行”。两者的范畴不是完全对等的关系。

”不善的发心”与“善的下等发心”在这里都是“行持善业”的发心,都是属于“希求人天福报”。区别就是“希求现世”还是“希求后世”,与三宝信心、因果正见不是对应关系。在有些经论中,两者合称为“下士”,后者称为“正下士”。

Q 13. 我们禅修小组内帮助师兄助念回向是否算是“有执著”的有毒回向?或者三个差别中的世间法?应如何理解?

答:有毒的回向,在教材中有解释——“有执著的、不是三轮体空的善根,虽然也会带来一些临时性的善报,但因为是有漏之法,所以不但不能最终脱离轮回的痛苦,反而会引发众多苦受。”所以,区分是否是有毒回向,重点在于对于三轮体空的了知。

回向中的三轮体空就是回向者我、回向的善根、回向的对境三者都是显而无有自性的。对其中任何一者有实有的执著,就是有毒的回向,是会带来苦受。具体包括三种情况:

执著于回向者我——这样不仅不能通过回向对治“贪心”,反而容易助长傲慢心。

执著于回向的善根——这样不仅不能激发自己恒时安住“善行”,反而会比较善根大小、计较善根果报。

执著于回向的对境——其中包括只回向小部分的人,或者只回向世间的圆满,这些都是和菩提心的发心不相应的,是在增长自己的我执。

对于回向助念,如果存在以上情况,就是属于“有毒回向”。正确的做法,是按照法本所讲的“所有十方三世的佛菩萨如何回向其善根,我也如是回向我的善根。”在总的回向摄持下再做特殊回向,通过特殊回向进一步激发自己回向心的真切度。

Q 14. 我是初学者,只看了三殊胜,给我很大的启示,对照生活中所谓做好事的动机,应该说我不算修行人,只是自我认为是了。感恩带我开始学习的师兄,也感恩师兄们的支持,阿弥陀佛。

答:随喜师兄精进修学!上师在 “三殊胜”说“如果发现目标不正确,就等于发现了自己最大的不足。”另一方面,这也就是最大的进步,因为我们最陌生的实际上就是自己,却将一大堆错误的观念执著为我。

生存的方式和生存的意义

Q 1. 什么是精神上的堕两边?

答:“生存的方式和生存的意义”中,上师说“佛在任何一个问题上,都特别讲究不要堕两边,不要走极端。” “佛教徒的生活模式”中,上师说“中观也提到两个边,是指常见和断见。生活的两个边,是指太艰苦和不知满足的两种生活方式。”

简单讲,两边就是非中道的两个极端——中道,是建立在佛法正见基础上的,不是一种中间主义的调和——其体现在方方面面。

对于精神上的堕两边,精神是相对于物质的,体现也很多。比如常见和断见、修行太松与太紧、方便与智慧等。

如何做一个标准的居士

Q 1. 作为我们普通居士,对居士下等的见解通过闻思可以了解;对中等的见解,比如空性等,若没有切身的体会,那么我们对空性的认识可以称为见解吗?

答:“见解不是指一个模糊的观念,而必须要坚定不移、深信不疑。”

了解不等于见解,中等的见解也需要以下等的见解为基础次第而行。

修行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见解,在此指导下才能进行修行,这个次第也是不能违越的。又比如,我们在理论上也知道一些空性的道理,但是因为没有修证,就不是“证悟”,只是一些知见。上师也说,“见解不是指一个模糊的观念,而必须要坚定不移、深信不疑。”以此标准,我们的很多所谓的“无常”“轮回”的认知实际上连“见解”的层次还没有达到。

上师所说的中等的见解是什么?是指能够了解、理解中观空性。而二谛是开启中观门扉的钥匙——这个我们在教材(二)会学到。

所以,看看我们是否深信因果、深信轮回,看看我们是否精通二谛,就知道我们有没有这个中等居士的见解了。

Q 2. 我们组正在学习 “如何做一个标准的居士”。对于证悟的智慧和见解的定义区分还有些模糊。请师兄帮忙解答。

答:证悟和见解有什么差别呢?堪布讲本课时说:“

佛教认为:坐禅时候体会到的感觉,一般不叫见解,而叫做证悟或者智慧——无我的智慧、空性的智慧;

从禅定中出来以后,平时在日常生活当中也有这个观念或认识──毫无疑问,一定是空性,一定是无常,这一般不叫智慧,以智慧和见解来区分的话,就叫做见解。

中观的证悟和见解也是这样。如果能在坐禅的时候深深地体会到空性,就叫做证悟。

“体会到”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头疼的时候,这个疼是什么样自己能亲身感觉到,这不是书本上写的——因为什么神经、什么细胞出了什么问题,有什么样的反应,就称为疼——现在不需要书就完全能感受到痛,这就不叫见解,而叫证悟。

从这个状态当中出来以后,在我们的心里还会留下一个非常深刻的印象:虽然我现在没有刚才的体会,但是,在我坐禅的时候,深深地体会到一切法都是空性,所以,现在我看到的这些东西就是空性。有这样坚定不移的信心,就叫做空性的见解。”

Q 3. 请问各位师兄一个问题,我在守居士五戒,自己不喝酒但是把自己家的酒拿出去送人,这样算破戒吗?有哪位师兄了解可以指点一下吗?

答:《慧灯之光》三 “居士五戒”,有专门讲到五戒的内容。其中关于“饮酒”,上师开示说“饮酒的概念,就是要一口口地咽下去。”

对于犯戒的界限,上师说——“违犯每一种戒条,都需要具备四个条件:第一个为对境;第二个为思想或者精神;第三个为行为或者行动;第四个为究竟或者结果。这四个条件是确定是否犯戒的分水岭,如果所有条件都完全具备,就会彻底犯戒。”

益西堪布在《走向解脱》 “三乘戒律”对于饮酒戒四个条件的开示——

一、基。凡是以米、麦、花、果等原料酿成,能醉人的都称为酒。

二、发心。酒作非酒想,仍获相应罪,非酒作酒想,获支分罪。

三、加行。手拿酒瓶,送酒入口,买酒送人等。

四、究竟。只要酒入咽喉,便已得罪。

所以,拿酒送人,因为拿酒送人,主要是对于“究竟”无法定义,所以说不完全具足四个条件,不算破戒。不过是有过失的。

另一方面,如同在教材(二) “素食的意义”中所讲的,“屠夫和付钱买肉的人有同样的罪过”。谨慎取舍因果才是。

Q 4. 各位师兄大家好,我有个问题:第一册“如何做一个标准的居士”中有一段关于“念佛”,这里的“念佛”是指的什么呢?念阿弥陀佛吗?还是什么都可以?

答:这里念佛专指汉传净土的修法,念阿弥陀佛佛号,因为我们的传承上师法王如意宝和慈诚罗珠堪布等都提倡净密双修,慈诚罗珠堪布多次教导过“要念佛,法王都念佛”。

Q 5. 我有个问题,法本第一册“如何做一个标准的居士”里,有一段智悲双运的开示,其中有一句:先修慈悲心、四无量心。这个慈悲心和四无量心是什么关系呢?慈悲心是四无量心的一部分还是慈悲心、四无量心是两个不同的次第?另外我还想问,四无量心,慈悲喜舍之间有次第关系吗?

答: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和舍无量心叫四无量心。在《前行备忘录》里堪布阿琼指出修菩提心有广中略的区别,如果广修就要修四无量心,中等的修法,就修慈心和悲心,假设略修,就只修独一无二的悲心。

堪布这里讲的四无量心和慈悲心是菩提心的广修与中修。

四无量心的修法里,先修舍心,如果一开始没有从舍心修起,慈、悲、喜就不能成为无量。

浅谈因果关系

Q 1. “浅谈因果”P140页的四种业具体是指哪四种?

答:今生成熟,来生成熟,三四世或更久成熟,以上为定业;还有不定业,合计四种。

Q 2. 阿赖耶识,意识,心,业,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

答:“浅谈因果”中,“每一个人从无始以来到成佛之间,都有一个心的相续,此心相续有时候有眼耳鼻舌等五识,有时候没有,但无论它有怎样不同的分别,总有一个恒时不灭的存在,就叫阿赖耶识。造了业以后,就会在阿赖耶识里播下一个种子。”

上师的这段教言和本课的学习笔记“阿赖耶识与因果的形成”和“阿赖耶识与八识”可以作为参考。

阿赖耶识,是最基本的意识。其他的识,诸如第六意识等都会时有时无,但阿赖耶识以及阿赖耶识上贮存的行善造恶的“业”的种子,却一直完好无损。

Q 3. 忏悔罪过最好不要过夜、这个夜指的是晚上十二点吗?

答:业的特点之一是“增长广大性”。对于所造的罪业,随着时间会增长广大,从而使得忏悔清净变得更加困难。所以忏悔不能拖延。

至于时间,上师在《慧灯之光》三 “居士五戒”中说,“在发现自己犯戒以后,就立即忏悔”。《菩提道次第广论》中讲到阿底峡尊者持守戒律时,说尊者“如其所受随行防护,不越制限。设少违犯,亦以各各还出仪轨,疾疾令净。”

因此,对于罪过能够立即觉知马上忏悔是最好的。至于纠结是不超过“一时”(现代的四小时)、还是不过夜(二十四点)、还是罪业之后的二十四小时,并不是最重要的。因为,这些技术问题的规定正是为了显示尽早忏悔的重要性而已。

Q 4. 先有因还是先有果?

答:“佛告诉我们:普通人最好不要去观察因果,因为普通人观察因果不一定能得到正确的答案,并会对因果产生怀疑从而导致痛苦。包括有神通的人,都只能看见一部分因果。有些外道也有神通,虽然他们的神通有局限,不像佛那样广大、全面,但他们也有一些神通。”

这是上师在“如何做一个标准居士”的教言。因果是居士最低的见解,但对因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确实也是很难的。我们会纠结在一些名相上,会把世俗谛和胜义谛混同起来看。对于因果的认识,我们先达到“浅谈因果关系”的层次,次第深入,慢慢学、快快到。

佛法融入生活

Q 1. 我们在学修 “佛法融入生活”,关于洗澡转为道用部分,水的本体是五方佛母玛玛格佛母,雨水是否也是佛母本体?下雨时是否可以如洗澡观想:清净罪业转为道用?

答:教材(一)P157“从凡夫不清静的角度来说,水就是液态的物质,但以八地菩萨来看,水的本体却是五方佛母之一的玛玛格佛母。”

在洗澡转为道用之后,上师继续说——“同样,过河的时候,也要把整条河的水作相同的观想。”

所以,师兄们所说的下雨如是观想也是一样的道理。

Q 2. 请问师兄,我们在学修“佛法融入生活”时,有几个问题:

(1) 在吃饭中等的方法里,要准备一部分饭菜单独做供品,供养上师、三宝、本尊、三根本。请问是需要分别装四个小盆供养吗?

接下来是下施,分别供养护法、护法眷属、其他护法,请问应该用刚才上供的的同一小盆饭菜?还是要另外准备?

(2) 请问供完的饭菜应如何处理?

(3) 请问上师讲的一边供一边念咒,供应该是怎样的动作,是合十还是?

答:感恩随喜师兄们的认真修学!问题回答如下

(1) 供品的盛放

教材有说道“每次吃饭的时候,做一些专用的神馐和下施品,或者在没有享用之前,把一部分饭菜单独放在一个小盆里面做供品”。

所以不需要分别各自盛放。

(2) 供完饭菜处理

每次供养的饭菜不易太多,供完之后置于洁净处。

(3) 供养动作

合十即可。

(4) 每天在用餐前念一遍供养偈:“无上本师即佛宝,无上救护即法宝,无上引导即僧宝,供养皈处三宝尊”。

受食简供

敦巴喇美桑吉仁波切 无上本师即佛宝

交巴喇美丹秋仁波切 无上救护即法宝

珍巴喇美根登仁波切 无上引导即僧宝

嘉内滚窍森拉窍巴钵 供养皈处三宝尊

Q 3. 你好师兄,我们学习到“佛法融入生活”这节课,有一个关于做饭时,需要念的咒语,咒语当中最后两个字,法本上和视频上不太一样,我们该念哪一个呢?还是念哪一个都可以呢?请师兄给我们解答。谢谢!

答:师兄好,咒语以书上的为准。

Q 4. 周日在学习第一册第七课“佛法融入生活”P147页的时候遇到一个问题,您能帮忙解答下吗?P147页第三段,书上说“断除执著很难,尤其是用显宗的保守的方法去断除”。这个显宗的保守的方法是指什么呀?

答:此处的法义不是说“显宗有什么具体的保守的方法”,而是说“显宗相对于密宗而言是比较保守的”。

显宗断除执著的方法主要是通过逻辑推理,以及法义中所引述的“发愿”等方法。而密宗的方法包括配合种子字的观想、以清净观为基础的接受五肉五甘露而断除分别念等,以及更方便、快速的大圆满等修法。

比较而言,密宗证悟空性的方法更好、更快捷,这源于密宗的见解。佛陀宣说的八万四千法门是根据众生根基的不同而做的慈悲摄受。

上师在《慧灯之光》一 “显宗与密宗之异同”开示说,“学习时,应从整体佛教不矛盾的角度去思维。”“如能避免片面的看法,以平等的信心为基础,全神贯注地修一个法,不论是何法,都可快速成就。”

Q 5. 请问师兄,我们现在刚学第一册 “佛法融入生活”,里面的咒语20多个,对初学者来讲记下来很困难,请问只念观音心咒是不是也可以呢?

以下是网上搜到的: “我们平时做布施,比如,有剩菜、剩饭,或者其它任何东西,只要先念“嗡嘛呢呗美吽 舍”,就像念“嗡啊吽梭哈”咒一样,可用来布施,而且在念的当下就做布施了。” 《大圆满前行引导文》里,有一个公案:嘎达雅尊者到饿鬼道看那些饿鬼。有一个饿鬼手里拿着吐的一口痰,对他来说是一种食物。嘎达雅尊者问这是怎么一会事?他说,他找了很多年,根本没有找到什么东西吃。一天,有一个出家人,发心很清净,他吐痰时发了一个心,所以他就能得到。我们也这样随时发心,很多众生都能得到利益。

答:食物的布施是善法,要做圆满,还要遵照导师教言。比如饿鬼由于自己业力的缘故,难以找到和得到、受用食物,即便善人发心布施,也不一定能受,这时还要三宝加持,诵咒(加持咒、变食咒等)等,令他们获得甘露般的饮食。所以堪布上师在“佛法融入生活”里面说了一些咒语,是依三宝加持而圆满成办施食善行。

如果一时来不及查找合适的咒语和观想方法,紧急情况下念观音心咒或者念佛,或者直接生起一个清净慈悲心,这都是善法,对自他都有利益。

Q 6. “佛法融于生活”视频中,穿新衣转为道用需要念的咒语,上师在视频中没有念全,只念了前四个音节(意思是一切法都是空性的那个咒),我们学习的时候没有上师视频的传承也可以按照法本的读音念这个咒吗?能否祈请上师慈悲传授一下这个咒语的传承?

答:观空咒(Om 梭巴哇 悉朵 沙尔哇 达摩 梭巴哇 悉朵 杭)按照文字注音念诵即可。念咒时,可参考该课的第24条:

(二十四)行善 平时做任何善事——诵经、磕头等的时候,都可以念诵咒语:嗡嗓巴Ra,嗓巴Ra,波玛纳萨Ra,玛哈臧巴吽帕。这与我们平时念的加持咒,只有一两个音节有点不同,但结果都是一样的。 想现前咒语的能力,发挥咒语的作用,有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必须相信它。如果没有信心,则即使咒语本身有作用,也发挥不出来。 但念诵百字明、佛菩萨名号,则哪怕不相信也有善根,所以我们不能轻视。

佛教的定义

Q 1. 上师在佛教的定义上讲“佛所讲的空性,不须经过这种转换的过程,而且依照能量守恒定律,也无法承认从有到无的说法;即便承认,这些推导也绝对不符合佛教所讲的空性。事实上,真正的空性并不是物质变成空性,而是既是物质,又是空性,在物质现象存在的同时就是空性,这才是佛所说的空性”。这就是讲本性空对不?就是说物质实有,但本性空。

答:此处说的还是“物质假有,自性本空,空有不二”的意义。

这个道理和“对初学者的教诲”思维心的本性“空而现乎现而空” “二谛”中“了达了一切万法既是空性又是存在的道理”是一个意趣。

其中佛法空性的独特之处,在于假有与空性不是“分别各执著”,而是“无有轮番时”。可以参见《慧灯之光》四 “《三主要道论》讲记”。

何时分别各执著,无欺缘起之显现,远离所许之空性,尔时未证佛密意。

一旦无有轮番时,现见无欺之缘起,断除一切执著相,尔时见解即圆满。

对初学者的教诲

Q 1. 麦彭仁波切的这首 “对初学者的教诲文”,是否属于思维修?

答:“麦彭仁波切对初学者的教悔”,是一个非常实际的修法。其对象是初学者。从另一个角度讲,通过该修法,初学者就可以通过该修法超越初学者的行列——具有化解毒性能力的人。

当然,该修法蕴含了轮回无义、寿命无常、依止上师、观察内心、积资净障等诸多窍诀。但作为还没有实际修行的我们,可能还不能完全体会并做到。所以,上师说第一册教材没有直接实修的内容。对于学习而言,可参考学修笔记。

Q 2. 师兄,我不太懂“每个众生都具有如来藏”,是指众生皆有的佛性吗?

答:如来藏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如来藏光明的现象部分,即佛的报身和化身,因为是有颜色的,所以此二者也叫做色身;另一部分就是如来藏光明的空性部分。

从如来藏的角度来讲,所有生命都有如来藏佛性。因为如来藏是我们心的本性,它是自然的,本身就存在,不需要通过修行来增长,它永远都不会离开我们的心,所以也叫做自然住佛性或“性种”。但世俗佛性,也即随着闻思修而增长的随增佛性或“习种”,却是修行人需要观察自己是否具备的素质。这也叫圣种、圣性,圣者的种子、种姓。当自然住佛性与随增佛性走到一起,变成无二无别的时候,就叫做成佛。 ——《慧灯之光》八 “两种佛性”

众生皆有佛性,强调的是“自然住佛性”。正因如此,众生都可成佛。但这并不意味众生就已经是佛,要成佛还需要去开启这个佛性,这就是通过修行长养自己的“随增佛性”。

Q 3. 阿弥陀佛,师兄您好,请问第一册225页第二段,空间和时间都不能容纳我们的肉体和意识,这句话我不理解,小组讨论了我也没弄懂,请问您是怎么理解的呢?

答:精神的存在不需要空间,它哪里都可以生存,和空间没有太大的关系,但精神与时间却有一定的关系。虽然我们的思维可以将物质与时间无限细分,但这只是不符合实际的一种假设而已。既然空间和时间都不能容纳我们的肉体和意识,那么,整个宇宙当中还有什么让我们存在的一席之地呢?

这三段话是上师讲法的逻辑:精神(意识)存在依赖于时间,物质(身体)存在依赖于空间。而空间和时间经过细分都是“空”的。既然如此,肉体和意识又存在于何处呢?

所以,上师接着说“大家好好想想,我们的精神基础是什么?它存在还是不存在?如果说精神不存在,那我们的教育就没有存在价值了。”

这里说明的还是“空而现乎现而空”的关系,也就是现空双运的意思。

播放列表 点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