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5)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五)

宗喀巴大师 造 法尊法师 译 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


上士道-入大乘门(目录)

辛三、上士道修心次第分三:① 顶礼 ② 连结 ③ 真实之道

壬一、顶礼

敬礼至尊成就大悲诸善士足。

恭敬顶礼至尊成就大悲的诸佛菩萨莲足。

如此敬礼的必要,即:令未生起大乘道者能生起,已生起者能稳固,已稳固者能增上。大乘功德之产生、稳固、增上与圆满,都依赖礼敬大乘,由礼敬大乘能开发内在的大乘善根。

壬二、连结分五:① 以理成立最初即应进入大乘 ② 大乘种性者明知一切有情是母亲而舍弃不应理 ③ 对一切利他应大力修持 ④ 如救头燃般救护苦难者是为士夫与智者 ⑤ 于获得胜妙大乘应生稀有想

连结,即承前启后,前连中士道,后结上士道。连结的必要是:可以显示中士道和上士道的关系及差别,明白道次第安立的道理。

癸一、以理成立最初即应进入大乘

如是恒长修习生死种种过患,见一切有如同火坑,欲证解脱息灭惑苦,由此希求策逼其意,学三学道,能得解脱脱离生死。

此段归纳了中士道次第的内涵,包括:中士意乐——希求解脱之心,中士修行——戒定慧三学之道,中士之果——解脱生死。

论中“修习生死种种过患”,即思惟三苦、八苦、六道诸苦。长期修苦的结果为“见一切有如同火坑”,“一切有”,即欲有、色有、无色有,“如火坑”,是比喻有漏蕴周遍三苦的自性。见三有皆苦之后,即可激发出离心——希求证得息灭一切烦恼、痛苦的解脱,再以希求解脱之心为动力,就能策励自心精进修学戒定慧三学之道,从而成办彻底解脱生死的圣果。

以下再观察,这条道是否究竟?如果究竟,则不必再希求,若不究竟,则须进一步抉择。

又此解脱无所退失,非如善趣,然所断过及所证德仅是一分,故于自利且非圆满,由此利他亦惟少分,后佛劝发当趣大乘。故具慧者,理从最初即入大乘。

此无漏解脱,虽不像有漏善趣,已不会退失,但他所断的过失和所证的功德都只是一分,所以自利尚未圆满,由此利他也只是少分;况且,阿罗汉入灭尽定一万劫后,由佛放光劝发,终究仍须回小向大,趣入大乘。基于以上原因,具智慧者理应从一开始就趣入大乘。

归纳:

具慧者,最初应入大乘,因为仅仅获得小乘涅槃,只断少分过失、只证少分功德、只是少分利他,而且由佛劝发最终仍须趣入大乘。

以下具体解释。

声缘道只证悟圆满人无我,所以仅断尽烦恼障,而未能断一切所知障。

就证悟如所有智而言,大乘证悟的空性如太虚空,声缘证悟的空性如小虫所吃芥子里的空间。就证悟尽所有智而言:小乘阿罗汉具有时不知因、境不知因、细不知因、多不知因;大乘甚深智慧是无分别般若波罗蜜多,能遍一切诸法,如虚空般广大,又通达共同五明、内明等三乘法。

就福德资粮而言:大乘所积福德,如大海般深广无量;声缘乘所积福德,则像牛迹水一样微少。就利他而言,大乘能在刹那间成办广如虚空的无边事业,这是小乘望尘莫及的。

由此可见,声缘乘的自利和他利都只是少分,远远未能圆满。在《海慧请问经》、《宝积经》、《掌珍论》等经论中,以比喻显示了大、小乘的差别:大乘与小乘相比,一者如国王,一者似乞丐;一者如转轮王,一者似国王;一者如帝释天,一者似普通天人;一者如梵天,一者似其他天人;一者如大海,一者似小湖;一者如须弥山王,一者似小山;一者如海水,一者似宝瓶中水;一者如天空大云倾降之雨水,一者似草尖露水;一者如月轮,一者似星星。

从成佛的角度来说,先入声缘乘求证阿罗汉果位,是迂曲、缓慢之道。因为证果入灭尽定一万劫后,佛放光劝请回小向大,才趣入大乘,这样成佛所经历的时间,比最钝根菩萨还要慢四十九劫。《妙法白莲经》说:“声缘阿罗汉入于无余灭尽定中,在一万劫的末尾,经如来劝请而再次出定,趣入大乘。”

《大乘庄严经论》云:“虽恒处地狱,不障大菩提,若起自利心,是大菩提障。”菩萨安住地狱时,只有片刻之苦,不会长久障碍大菩提十力等广大功德;然而,在声缘乘的道果中,为了自利而寻求安乐,虽然暂时获得了安乐,但究竟来看,却障碍了无上菩提的成就。

《宝性论》云:“于法嗔恨及我见,怖畏轮回之痛苦,舍离利乐众生事,是为四种障碍性。”小乘人有两种现前如来藏的障碍,即:怖畏轮回痛苦而只求自己获得寂灭,以及舍离利乐有情的事业。如果具有这两种障碍,则不能积聚大乘的福慧资粮,具有恒沙自性功德的天真佛性也无法显露,无法现前佛的三身、四智、相好、净土以及任运自成、相续不断的利生事业。

如《摄波罗蜜多论》 云:“无力引发世间 利,毕竟弃舍此二乘,一味 利他为性者,应趣佛乘由悲说。”

如《摄波罗蜜多论》所说:声闻、缘觉乘没有能力引发一切有情的利益,所以应当彻底舍弃修习声缘乘。如果行者一切身语意行为不杂丝毫自利,纯粹以利他为本性,就应趣入由大悲所指示的大乘妙道。

“大悲”,可理解为内的大悲阿阇黎及外的大悲佛陀。

譬如:两人同去拉萨朝拜觉沃佛,其中一人曾到过拉萨,非常熟悉通往拉萨的道路,而另一人则一无所知。当行至岔路需要抉择时,熟悉道路的人会指示该走的路、遮止不该走的路。同样,已圆满走完菩提道的佛陀,由大悲教诫大乘种性者,应当径直趣入大乘妙道,莫入小乘道。或者解释为,在抉择该走大、小乘哪条道路的关键时刻,内在的大悲阿阇黎会遮止大乘种性者趣入小乘道,而令其直接踏上深广的大乘道。

又云:“知乐非乐等如梦,见痴过逼诸众生,弃舍利他殊胜业,此于自利何精勤?”

论中又说:大乘种性者以智慧观见快乐和非乐的万法,都平等如梦、了无自性,又观见可哀的众生,由于因上愚痴的过失而被种种痛苦折磨,油然生起了大悲心。身为菩萨,为何舍弃最喜爱的利他殊胜事业,反而精勤于自利呢?

以上经论开示大、小乘的胜劣差别,是为了让学人对大乘道果的殊胜性产生定解,并非呵斥、毁谤小乘。小乘的出离心、别解脱戒,通达人无我空性、四谛和十二缘起的智慧,都是趣入大乘的共道与基础,大乘菩萨相续中理应具足这些功德。

或者说,显示胜劣差别的用意,是为了让大乘种性者最初就远离小乘自利心,直接发起为利有情愿成佛的菩提心,从而迅速成就二利究竟的大菩提。

癸二、大乘种性者明知一切有情是母亲而舍弃不应理

身为大乘种性者,明知一切有情是母亲,却舍弃这些苦难者,极不合理。

如是见诸众生堕三有海与我相同,盲闭慧眼不辨取舍,履步 蹎蹶 不能离险,诸有成就佛种性者,不悲愍他,不勤利他,不应正理。

如是,见到一切众生和我一样,堕在三有苦海中,如盲人一般没有智慧眼,不知取舍,如此步履蹎蹶,没有脱离险情,随时可能堕入深渊。目睹此情此景,成就佛种性的人不悲悯有情、不精勤利他,怎么说也不合理。

即前论云:“盲闭慧目步蹎蹶,欲利世间有佛种 ,何人不起悲愍心,谁不精勤除其愚?”

正如前论所说:众生犹如盲人般,不具辨别取舍的智慧眼,步履蹎蹶地走在险恶的悬崖上,浑然不知地奔向恶趣。真心发愿利益有情、具大乘种性的勇士,见此情景,有谁不生悲悯心?有谁不精勤遣除众生不知取舍的愚痴,开示成办增上生、决定胜的安乐道?只要是菩萨,有谁不对此努力呢?

癸三、对一切利他应大力修持

当知此中,士夫安乐,士夫威德,士夫胜力,谓能担荷利他重担,惟缘自利共旁生故。

应知,此处所谓大丈夫的安乐、大丈夫的威德、大丈夫的殊胜能力,是指能荷担利益众生的重担,因为只缘自己的利益,与旁生并无区别。

故诸大士本性,谓专一趣注 行他利乐 。

因此,所谓大士的本性,就是心心念念唯一投入成办众生的利益、安乐。

毫不为己、不作自利,才是“大士本性”。旁生也会为自己着想,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比人更聪明,它们建巢觅食、飞翔奔跑、遥视等能力,胜过人类。所以,并非只有人会照顾自己,旁生也会为自己的生存而努力。

那么,人与旁生的区别何在?人会考虑全人类乃至无量众生的利益,旁生则不会。由此可见,人类超胜旁生之处,就是能荷担起利他的重担。因此,大丈夫应当一心投入利他事业。

《弟子书》云:“易得少草畜亦食,渴逼获水亦欢饮。”

月官菩萨所造的《弟子书》说:人获得饮食,不必他人教,自己就会受用,而畜生得到一口草,也知道去吃;人口渴时,会迫不急待地饮水解渴,旁生干渴时得到水,也会欢喜地饮用。所以,在利己这一点上,分不出人与旁生的胜劣。

“士夫此为勤利他,此圣威乐士夫力。”

大丈夫不同于旁生之处,是他能够日夜精勤利他,这才是大丈夫第一等的威德、安乐与能力。

“日势乘马照世游,地不择担负世间,大士无私性亦然,一味利乐诸世间。”

太阳乘着由七匹马牵拉的马车环绕地球,无私地光照万物;大地没有取此舍彼的选择,平等担负起一切有情、无情,人类、家畜、野兽等都依止大地而繁衍生息。大丈夫无私的本性也是如此,一味地利益安乐世间有情。

大丈夫的智慧与慈悲,如日轮般遣除世间的愚暗,他的精进也像日轮般运转不息,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口意业无有疲厌。

他的愿力又似大地,担负起利乐一切有情的重担。为了利他,不会推卸责任,不论恩怨亲疏,都平等地饶益,这是大士“毫不利己、一心利人”的性格。

癸四、如救头燃般救护苦难者是为士夫与智者

为了救护苦难者,如救头燃一般,是为士夫与智者。

如是见诸众生众苦逼恼,为利他故而发匆 忙,是名士夫亦名聪睿 。

见到众生被众多痛苦所折磨,为了拯救众生而心急如焚,日夜奔忙,流血流汗也不休息,这种人叫做大丈夫,也叫智者。

即前书 云:“见世无明烟云覆,众生迷堕苦火中,如救头然意勤忙,是名士夫亦聪睿。”

“世无明烟云覆”:是说苦因。有情被无明等烦恼的烟云遮蔽,从前生到后世始终被烦恼扰乱。“烟云覆”,比喻众生被无明遮障而不了知轮涅的真相。

“众生迷堕苦火中”:是说苦果。由于业惑的力量,导致众生心识迷乱,堕在痛苦的火坑中。如同堕入火坑毫无自在一般,有情也是刹那不断地被苦苦、坏苦、行苦之火灼烧。

“见”:是观见众生的苦果和苦因。见后“如救头燃意勤忙”,不忍心坐视众生受苦,为了救拔众生的苦难,如头上燃火一般,万分焦急,精勤地抢救。

“是名士夫亦聪睿”:如是毫不为己而精勤利他者,堪称为大丈夫,也称为聪睿。受此称谓,当之无愧。

癸五、于获得胜妙大乘应生稀有想

是故能生自他一切利乐本源,能除一切衰恼妙药,一切智士所行大路,见闻念触悉能长益一切众生,由行利他兼成自利,无所缺少具足广大善权方便。

这是赞叹大乘的功德。

“能生自他一切利乐本源”:大乘是利乐之源泉,能够源源不断出生一切自他增上生的利益和决定胜的安乐。

“能除一切衰恼妙药”:大乘是能遣除一切器情衰败苦恼的妙药。“衰恼”,包括轮回的烦恼、有漏业、分段生死、六道诸苦,小乘的无明习气地、无漏业、变异生死等。通过修习大乘,一切粗细的衰恼都能消除。

“一切智士所行大路”:一切有智之士均从这条大道走向菩提。

“见、闻、念、触悉能长益一切众生”:凡是对大乘见闻、忆念、接触或者受持、读诵、思惟、演说,悉能饶益一切众生。若能值遇大乘,苏醒大乘种性,则以强大的大乘善根力,未来生生世世都会修持大乘,饶益无边有情。或者,任何众生只要接触大乘法,就能在相续中播下大乘的善根种子,终有一天会开花结果,对他做无限量、无止境的大饶益。

“由行利他兼成自利”:在行利他之同时,也顺带成办了自利。《入行论》中说:“何需更繁叙?凡愚求自利,牟尼唯利他,且观此二别。”佛往昔行菩萨道,并未争取自利,只是一味地利他,结果早已成就了自利究竟的法身。

“无所缺少具足广大善权方便”:所谓“善权方便”,即能轻松地成就广大义利的善巧方便。

大乘无余具足广大的善巧方便,譬如:大乘有无分别智,是圆满十地、波罗蜜多、三十七菩提分等道法以及十力、四无畏、一切智智等果法的方便;大乘有四摄法,是能成熟一切有情的方便;大乘有陀罗尼、三摩地二门,是成就事业的方便;大乘有忏悔、随喜、祈祷、回向,是速获神通和正等觉的方便;大乘有成办无住涅槃之道——智慧和大悲,是令利生事业相续不断的方便。这些方便决非世间道与声缘道之方便可比,依靠大乘的善巧方便,就能顺利成办自他一切利益。

有此大乘可趣入者,当思希哉,我今所得诚为善得,当尽所有士夫能力,趣此大乘。

有如此殊胜的大乘可以趣入,应当思惟稀有:我如今所获得的,确实是善得,我要尽最大的努力趣入大乘。

如《摄波罗蜜多论》云:“净慧引发最胜乘 ,能仁遍智从此出,此是一切世间眼,具足照了如日光。”

如《摄波罗蜜多论》所说:以清净的闻思修三慧为正因,引发最殊胜的大乘。佛的一切智智,是从大乘出生的,即从智慧和大悲所生。佛是一切世间的眼目,为众生开示解脱道,犹如日光为众生照亮取舍之处。

由种种门 观大乘德,牵引其意起大恭敬,而当趣入。

通过各方面观察大乘的功德,引动自己的心,对大乘生起大恭敬而趣入。

上士道-菩提心次第(目录)

壬三、真实之道分三:① 显示入大乘门唯是发心 ② 如何发生此心道理 ③ 既发心已学行道理

由是因缘于大士道次第修心分三:① 显示入大乘门唯是发心;② 如何发生此心道理;③ 既发心已学行道理。

今初。

癸一、显示入大乘门唯是发心分三:① 宣说入大乘门及种子等 ② 若对此精进则具大义 ③ 摄义

子一、宣说入大乘门及种子等分三:① 以教理安立发菩提心是入大乘道唯一之门 ② 具体解释《华严经》教证而别说 ③ 大乘人须以菩提心为教授中心而实修

丑一、以教理安立发菩提心是入大乘道唯一之门

如是若须趣入大乘,能入之门又复云何?此中佛说二种大乘,谓波罗蜜多大乘与密咒大乘,除此更无所余大乘。于此二乘随趣何门,然能入门惟菩提心。

若要趣入大乘,首先必须了知什么是能进入大乘之门。佛宣说了二种大乘,即波罗蜜多大乘和密咒大乘,此外再没有其他大乘。对这二种大乘,不论趣向哪一种,其入门唯一都是发菩提心。

以下以教理证明。

若于相续何时生此,未生余德,亦得安立为大乘人;何时离此,纵有通达空性等德,然亦堕在声闻等地,退失大乘。大乘教典多所宣说,即以正理亦善成立。

这是从正反两方面决定,一切大乘之入门依赖发菩提心。 正面:相续中何时发起了菩提心,即使没有产生其他功德,也能安立是大乘补特伽罗。 反面:何时离开了菩提心,即使具有通达空性等功德,也只是堕在声闻等地而退失大乘。

对此,大乘教典多有宣说,而且以正理也善能成立。

故于最初入大乘数 ,亦以惟发此心安立,后出大乘亦以惟离此心安立。故大乘者,随逐有无此心而为进退。

所以,最初进入大乘,也唯一是以发起菩提心而定,后来退出大乘,也唯一是以退失菩提心而安立。因此,大乘完全是随有无菩提心而决定进退的。

以下引显教的经论证明,能入波罗蜜多大乘之门是发菩提心。

如《入行论》云:“发菩提心刹那后,诸囚系缚生死狱,然应称为善逝子。”

《入行论》说:当发起菩提心一刹那之后,发心者立即发生了名义上的转变。虽然他还只是被系缚在生死牢狱中的囚徒,但应称他为佛陀之子。

又云:“今日生佛族,今为诸佛子。”此说发心无间,即为佛子。

论中又说:今天诞生在佛陀的家族中,今天已是诸佛之子。

以上两段教证都说到,发心无间即成佛子(此处“佛子”非指佛的身子或语子,而是指佛的意子)。

以下《弥勒解脱经》的教证,分为比喻和意义两段来解释。

《圣弥勒解脱经》云:“善男子,譬如破碎金刚宝石,然能映蔽 一切胜妙金庄严具,亦不弃舍金刚宝名,亦能遣除一切贫穷。”

佛说:善男子,譬如,破碎的金刚宝石虽不完整,但其性质却能映蔽一切胜妙的黄金等庄严资具,而且不失金刚宝的名称,以其昂贵的价值也能遣除一切贫穷。

在所有物质当中,金刚钻石是最坚固的物质,其品质可以保持数亿年不变,因此即使破碎了,也不会失去金刚钻石之名。其他物品一旦破碎了,就会失去价值,譬如瓷瓶摔碎了,便一文不值;然而,钻石破碎了,却依然价值昂贵,超胜其他黄金等庄严具。

所以,破碎的金刚宝具有不舍名称、遣除贫穷、映蔽他物等三种功德相。

再看比喻所表达的意义。

“善男子,如是发起一切智心金刚宝石,纵离修习,然能映蔽声闻、独觉一切功德金庄严具,亦不弃舍菩萨之名,能除一切生死贫穷。”

善男子,同样,只要发起了如金刚宝般的菩提心,纵然未修六度等菩萨行,也能映蔽声闻、独觉一切如金庄严具般的功德,而且不失去菩萨的名称,还能遣除一切生死中的贫穷。

与破碎的金刚宝相似,即使只有菩提心而不具其他修行,也不舍菩萨名称、能遣生死贫穷、能够胜伏声缘之功德。

此说虽未学习胜行,然有此心,便名菩萨。

这也说到:只要具有菩提心,即使未修学殊胜菩萨行,也叫菩萨。

以上所引经文,都是证明最初入大乘唯一是以发心来安立。

龙猛菩萨云:“自与此世间,欲证无上觉,其本菩提心,坚固如山王。”

龙猛菩萨在《宝鬘论》中说:“自己与世间一切有情,若想证得无上菩提,其根本的菩提心应如须弥山王般坚固。”其中说到菩提心是成就大菩提之根本。

以下引密续证明,能入密咒大乘之门是菩提心。

《金刚手灌顶续》云:“诸大菩萨,此极广大、此最甚深、难可测量、秘密之中最为秘密陀罗尼咒大曼陀罗,不应开示诸恶有情。金刚手,汝说此为最极稀有,昔未闻此,此当对何有情宣说?”

《金刚手灌顶续》中,文殊菩萨提问:诸大菩萨,这极其广大、最为甚深、难以衡量、秘密之中最为秘密的陀罗尼咒大曼陀罗,不应为恶劣有情开示。金刚手,您说这最极稀有、前所未闻的密法应对哪种有情宣说?

“金刚手答曰:曼殊室利,若有正行修菩提心,若时此等成就菩提心。曼殊室利,尔时此诸菩萨行菩萨行、行密咒行,当令入此大智灌顶、陀罗尼咒、大曼陀罗。”

金刚手回答说:曼殊室利!若有真正修习菩提心,如果他们成就了菩提心。曼殊室利,那时这些菩萨行持菩萨行、行持密咒行,应让他们入大智慧灌顶、陀罗尼咒、大坛城。

“若菩提心未圆满者,此不当入,亦不使彼见曼陀罗,亦不于彼显示印咒。”

若菩提心尚未圆满,则此人不应进入密乘,也不应让他见到坛城,也不应对他显示手印和明咒。

金刚手的答复是:未生起圆满菩提心之前,不能趣入密乘;菩提心圆满时,才能进入密乘。

以上引经论、密续证明了进入显密大乘之门,唯一是发菩提心。

故法虽是大乘之法,不为满足,最要是彼补特伽罗入大乘数。

因此,法虽是大乘之法,但仅以“法是大乘”不足以安立“人是大乘”,最重要是修法者必须真正进入大乘的行列。

所以,是否是大乘人,并非以所学经论或所修法门来决定,唯一是以心来决定。换言之,心中没有发起菩提心,即使念的是大乘经、修的是大乘法,也不算是大乘人。

又大乘人依菩提心,假若此心仅有解了,大乘亦尔。

进一步说,大乘人是依菩提心安立的。如果对菩提心只是文字上的了解或者只是口头上的宣讲,则所谓的大乘也只是文字上的了解或口头上的宣讲。譬如,一位学者虽然会讲菩提心,但内心并未发起菩提心,所以不算是大乘人。

若有此心德相圆满,则其大乘亦成真净,故当勤学。

相反,相续中若真正具有体相圆满的无伪菩提心,则大乘也成为真实清净的大乘。因此,应当精进修学菩提心。

归纳:

既然大乘人是依菩提心而定,那么是否是大乘,大乘的程度如何,大乘的纯度、深广度等,也均观待菩提心。换言之,菩提心的品质如何,心中的大乘也是这种品质;菩提心的深广度如何,心中的大乘也是这种深广度。

在《现观庄严论》、《大乘庄严经论》中,讲述了二十二种菩提心的比喻,对应从胜解行地到十地之间种种菩提心的境界,圆满含摄了所有大乘道的关要。因此,从初发心辗转到成佛之间,菩提心有一层深过一层的境界。仅就初发心来看,也有相似发心、真实发心、微弱发心、强烈发心、不稳固发心、稳固发心等等众多差别。所以,我们心中的大乘如何,完全观待发心的状态。要想真正深入大乘,必须勤修菩提心。不论修学禅宗、净土、天台或者密宗,菩提心都是首要之法,否则便无法进入大乘之门。

丑二、具体解释《华严经》教证而别说

如《华严经》云:“善男子,菩提心者,犹如一切佛法 种子。”当获定解,故更释之。

如《华严经》说:“菩提心犹如一切佛陀功德法的种子。”这一意义极其重要,务必获得定解。为此,以下再作具体解释。

论中先举比喻,再显示意义。对于比喻和意义,都要理解“共因”和“不共因”的差别。

比喻:

此如水、粪及暖土等,与稻种合为稻芽因,与麦、豆等种子相合为彼芽因,故是共因。

譬如,水份、肥料、温度、土壤等,与稻种和合,则成为出生稻芽的因素,与小麦、黄豆等种子和合,又成为出生麦芽、豆芽等的因素,因此是能出生稻芽、麦芽等的共同因素。

如麦种子任会何缘,终不堪为稻等芽因,故是麦芽不共之因。由此所摄水粪等事,亦皆变成麦芽之因。

然而,像麦种子不论遇到任何外缘,也终究不能成为出生稻芽等的因素,因此,麦种子是只出生麦芽的不共因。而且,以麦种子为近取因,凡是与其相关的水份、肥料等,也都变成了出生麦芽的因素。

意义:

如是无上菩提之心,佛芽因中犹如种子,是不共因。解空之慧,如水、粪等,是三菩提共同之因。

如是在成就佛芽的众多因素中,无上菩提心是如种子般的不共因,而通达空性的智慧如水份、肥料等,是声闻、缘觉、佛陀三菩提的共同因素。

故《上续论》云:“信解大乘为种子,慧是能生佛法母。”谓菩提心如父之种,证无我慧如同慈母。如父是藏人,决定不生汉、胡等子,父是子姓决定之因;母是藏人,生种种子,故是共因。

所以,《宝性论》说:“信解大乘是佛法的种子,智慧是能生佛法的母亲。”这是说,菩提心如同父亲的种子,通达无我的智慧犹如母亲。譬如:父亲是西藏人,一定不会生出汉族、蒙古族等的孩子,父亲是决定孩子种姓的因素;母亲是西藏人,若与不同民族的男子结婚,则可生出汉族、蒙古族等不同种姓的孩子,因此母亲是能生种种子的共因。

归纳:

在成办果实的众多因素中,种子的特性不同于水、土等。种子只能产生特定一种果,不可能产生其他种类的果,因此种子的果,其种类不会变动,而水、土等配合不同的种子会产生不同种类的果,其果是可以变动的。

一、不共因

唯一是此种果的因,不是与他种果共同的因。换在因上说,即以此种因唯独成就此种果,不可能成就他种果,这种因叫“不共因”。

其特征有二:① 唯一成就此种果,不成就彼种果;② 和他配合的一切因素,也都成为产生此种果的因素。

意义:① 菩提心只成就佛果,不成就声闻、缘觉或人天的果报;② 菩提心引生后,凡是与他配合的善行,小到布施一口饭、供一盏灯都成为成佛的善根。

二、共因

此因素与此类种子配合,可以成就此种果,与彼类种子配合,可以成就彼种果,是多种果共同的因素。

意义:例如十善业道,以出离心摄持,成为声闻独觉之因;以菩提心摄持,成为佛果之因;未以出离心、菩提心摄持,则成善趣之因。

总之,在成就佛果的众多因素当中,如种子般的不共因,就是菩提心;而且,不论什么顺缘与他配合,都只会转为成佛的因素。因此,若以菩提心摄持,下至念一声佛、供一盏灯,都唯一成为成佛的善根。

所以,凡是以菩提心摄持的善行,都是成佛的资粮。

经由以上分析,应当领会经中“菩提心者,犹如一切佛法种子”的深刻涵义。对此产生定解之后,便会明白三殊胜之中,加行发心殊胜、结行回向殊胜的原因。

龙猛菩萨云:“诸佛辟支佛,诸声闻定依,解脱道惟汝,决定更无余。”此赞般若波罗蜜多,声闻独觉亦须依此,故说般若波罗蜜多为母,是大、小乘二子之母。

龙猛菩萨说:“诸佛、声缘阿罗汉必须依靠的解脱道,唯独是您——般若波罗蜜多,此外定无其他。”这是赞叹般若波罗蜜多,声闻、独觉也必须依靠她,因此说,般若波罗蜜多为母,是大、小乘二子共同的母亲。

故证空慧不能判别大乘小乘,以菩提心及广大行而分判之。

所以,由于小乘也具有证空慧的缘故,单以证空慧不能判别大小乘;由于小乘不具菩提心的缘故,以菩提心与广大行能够分判大、小乘。

阿底峡尊者说:“内外以皈依别,大小以发心别。”

《宝鬘论》云:“诸声闻乘中,未说菩萨愿,大行及回向,何能成菩萨?”此说不由见分,当以行分。

《宝鬘论》说:在声闻乘的教法中,并未说及菩萨的大愿、大行和回向,怎么能成为菩萨?这是说,不由见解分大小乘,应以行为分大、小乘。

丑三、大乘人须以菩提心为教授中心而实修

如是证空性慧,尚非大乘不共之道,况诸余道。故若不以菩提心为教授中心 而正修习,仅于起首略忆文句,而于余道微细一分多殷重修,显然于法知见太浅。

如是,证空慧尚且不属于大乘不共之道,何况余道?因此,如果不以菩提心为教授中心而真正地修习,仅仅在一开始入座修法时,稍微忆念一下文句,却对其他道的微细一分多次殷重修习,则显然是对佛法的认识太肤浅。这是不熟悉、不了解大乘法要的表现。

所谓中心,即一切都应围绕他而进行。譬如:以闻思修为中心,则一切身口意都应投入于闻思修,其余都是为他服务的。如果以追求享受为中心,则闻思修就会变成稍稍行持之事。

对菩提心也有两种不同的态度与行为:

一种人认识到菩提心是大乘命根,故以菩提心为核心,按菩提心的教法长期殷重实修,而真正步入了庄严的大乘殿堂。另一种人修菩提心,只是稍忆文句,更下等者,只是有口无心地念念而已,但对其余道之微小分却大力修持。正如《般若经》所说:“舍本逐末,获得美味反觅粗食,得到大象还寻脚印,不乞求赐予丰美物品的主人,却向施舍微劣物品的仆人乞讨。”

或者,一般人以内心稍得平静,代表寂止的修法;只对单空精进,就说是修习胜观;自己并无佛慢,大略观想一下,表示生起次第;略略修些气脉明点,表示圆满次第。诸如此类都是对大乘法要不娴熟、不精通的表现。

总如生子俱须父母,道支圆满亦须方便、智慧二品,特须方便上首 发菩提心,智慧上首通达空性。

总的来说,如同孩子的出生同时需要父母,道的支分圆满也必须兼具方便与智慧二分,特别需要方便上首的发菩提心及智慧上首的通达空性。

方便与智慧如同车之二轮,缺一不可。智慧种类众多,凡是对所知法真实辨别,都属于智慧,下至穿衣、吃饭等都要有智慧,而在所有智慧中,通达空性的智慧则是最重要、最根本的上首智慧。方便种类也有很多,最上首的方便就是发菩提心。

设修一分而未全修,若惟希求解脱生死,于奢摩他须莫误为毗钵舍那,善修无我空性之义。

倘若仅修一分而没有完整地修习,唯独希求解脱生死,则万万不可误认奢摩他(止)为毗钵舍那(观),应当善修无我空性之义。

如果只求自己解脱,也应以无谬见解修持,不能把“止”误解为“观”,否则,只能获得世间共同成就,而不能获得解脱。因为:通达空性的智慧才是解脱之因,单以奢摩他并不能断除三有的根本。

然若自许是大乘者,是则必须修菩提心。

然而,如果自称是大乘行者,就必须修习菩提心。理由如下:

如慈尊云:“智不住三有,悲不住寂灭。”以慧遮止堕生死边,以悲遮止堕寂灭边,慧不能遮堕寂灭故。不堕有边小乘有故,菩萨道者正所断除堕寂边故。

从不堕二边的角度观察,按照弥勒菩萨的《现观庄严论》,须以智慧遮止生死边,以大悲遮止寂灭边。可见,有智无悲不能遮止堕入寂灭边。小乘也有不堕三有边,所以菩萨道不共小乘的所断正是堕寂灭边。

由此显示,凡大乘人必须修菩提心,必不可少。

子二、对此精进则具大义分四:① 智者菩萨赞叹发菩提心者甚为稀有 ② 由传记了解菩提心乃道之关键 ③ 未发菩提心则虽修布施等亦不入菩萨行 ④ 最初即令菩提心达到扼要之利益

丑一、智者菩萨赞叹发菩提心者甚为稀有

解佛密意堪为定量 诸佛子等,若有如此宝贵之心,于内生起执为稀有,叹生如此稀有妙道。若内心生愚夫所爱微分功德,则不执为如是希奇。

在智者菩萨等的心目中,何种功德才是稀有呢? 论中说:了达诸佛密意、所说堪为标准的诸菩萨们,若见某人内心生起了如此宝贵的菩提心,则会认为稀有,赞叹此人生起了如此稀有的妙道。如果只是内心生起了愚人所爱的微少功德,则不认为稀奇。

“愚夫所爱微分功德”,即凡夫特别爱执的八种共同成就、有漏禅定神通等内外道共同成就,菩萨不以为稀奇。

唐代黄蘖大禅师在未开悟前,曾与友人结伴游方。行至某地时,山水冲来,原来的路变成了河。友人把草笠抛在水上,蹦上草笠,顺水漂去,而且招呼黄蘖说:过来,过来。 黄蘖说:早知如此,打断你的狗腿! 这时,漂水而过的神僧连连赞叹:“真大乘法器也!我不如你。” 所以,神通并不稀奇,能够生起世俗与胜义菩提心,才是稀奇。

《入行论》云:“余自利不起,利益有情心,此希胜心宝,先无今得生。”

《入行论》说:其他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尚且不能生起一刹那利益有情之心,此稀有、殊胜的菩提心珍宝,过去未曾有过,今天竟然从心中生起了。

又云:“岂有等此善,何有此知识,岂有如此福?”

又说:对于缺乏安乐、深陷痛苦中的有情,菩提心能给予他们增上生与决定胜的安乐、能断除他们相续中的痛苦、能遣除他们的愚痴黑暗。何处能有与菩提心等同的善法,何处能找到如菩提心般的善知识,何处能有如菩提心这般的大福德?

又云:“谁发胜心宝,即礼彼士身。”

又说:谁发起了胜妙的菩提心珍宝,即应向发心者三门恭敬顶礼。

又云:“从摇正法乳,出此妙醍醐。”

又说:搅动正法的乳汁,提炼出如此微妙的菩提心精华。

发菩提心是以闻思修三慧之杵,搅动契经正法的广大乳海所提炼出的精华,具有出生一切利益的美味与大力量。

此说是出佛语心藏 胜教授故。

这是说,掘出了佛语的精华、最殊胜之教授,故比喻为“从正法乳中提炼的精华”。

丑二、由传记了解菩提心乃道之关键

是故吉祥阿底峡尊持中观见,金洲大师持唯识中实相之见,然菩提心依金洲得,故为师中恩最重者。

所以,阿底峡尊者所持的是应成派中观见,金洲大师是持唯识中真相唯识见,以见衡量,金洲大师较低(原因是:应成见远离一切戏论、无所安立,而真相唯识见则承许依他起识实有),但因为尊者的菩提心是依金洲大师而生起的,故金洲大师成为尊者所有上师中恩德最重之上师。

当年,尊者提及其他上师的名字时,合掌于胸前;提到金洲大师的名字时,则双手合掌于头顶。

弟子问:“为何尊者显现上有如此差别,是您上师的功德有差别,还是恩德有差别?”

他说:“我的上师都是大成就者,功德并无差别,但恩德有大小。我相续中仅有的少分菩提心,都是依金洲上师的恩德才获得的,故对我恩德重大。”

若有了解圣教扼要,观此传记,于道扼要有大了解。

若对圣教的扼要有所了解,观察此段传记,相信会对道之关键得到深刻的了解。

丑三、未发菩提心则虽修布施等亦不入菩萨行

若勤修此生真实心,虽施乌鸦少许饮食,由此摄持,亦能堕入菩萨行数。若无此心,纵将珍宝充三千界而为布施,亦不能入菩萨之行。

如果经由精勤修习而生起了真实无伪的菩提心,那么即使只布施乌鸦一口饭食,由菩提心摄持,也能算是菩萨行。相反,若无菩提心,纵然将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珍宝用来布施,也不算菩萨行。

如是净戒乃至智慧,修诸本尊、脉息、明点等,皆不能入菩萨之行。

如同以上布施那样,波罗蜜多乘其余戒、忍、进、定、慧等五度以及密乘修持本尊、气脉、明点等(即波罗蜜多乘及密咒乘的所有修行),若无菩提心摄持,均非菩萨行。

例如,以前有位贡巴瓦格西,自诩禅定功夫高深,可以入定很长时间,即使耳边敲锣打鼓,他也不受影响。 仲敦巴格西知道后,就说:“这并非什么了不起的境界,不具足菩提心的禅定,充其量只是转生无色界的因而已。”

还有一位修行人,一生专修密集金刚,最终却获得预流果。后来有位大德知道后,感慨说:“这已经很不错了,不然按他的修法,决定要下地狱。”

《文殊根本续》中记载:曾有一位修行人,凭藉自己修成大威德的力量,杀害了很多众生,最后堕入地狱。

这些公案再再显示,如果不发菩提心,则不论修习何种高深之法,都不算是菩萨行,只会沦为小乘修行、世间有漏禅定,甚至有堕落恶趣的危险。

丑四、最初即令菩提心达到扼要之利益分二:① 以比喻说明 ② 引教证说明菩提心的三种功能

寅一、以比喻说明

犹如世说刈草磨镰,若此宝心未至扼要,任经几久励修善行,无甚进趣,如以钝镰刈诸草木。

“刈草磨镰”,即为了割草,先要将镰刀磨利。磨不磨镰刀,直接影响割草的效果:刀利,则割草事半功倍;刀钝,则割草事倍功半。所以,不应急于割草,而应先尽力将刀磨利,此即古人所说“欲成其事,先利其器。”

意义: 若菩提心未修至扼要,即使多劫中努力修持善行,也不会有大的进展,如以钝刀割草一样。

若令此心至于扼要,亦如磨镰,虽暂不割使其锋利,其后刈草虽少时间能刈甚多。一一刹那亦能速疾净治罪障、积集资粮,虽微少善能令增广,诸将尽者能无尽故。

如果起初便能力求使菩提心达到扼要,则如同努力磨刀,虽然暂时不割草,但等刀磨至锋利后,便能很快地割下许多一样,进道的速度将极为迅速。原因是:以菩提心摄持,每一刹那都能快速净治罪障、积集资粮,纵然微量的善法也能使其增长广大,即将消尽的善根也因此成为无尽。

此处宣说了菩提心的三种功能:① 速疾净治罪障;② 速疾积集资粮;③ 能令善根增长无尽。

寅二、引教证说明菩提心的三种功能

一、以菩提心能速疾净治罪障

《入行论》云:“大力极重恶,非大菩提心,余善何能映。”

《入行论》说:对于具有强大势力的极重恶业,除了圆满的菩提心,其余哪种善行能够胜伏呢?

又云:“此如劫火 一刹那,定能烧毁诸罪恶。”

又说:菩提心如同劫末火一般威力无比,一刹那就能烧毁应堕地狱的罪业。本应受报之定业,尚能以菩提心摧毁,何况其余不定业。

烦恼障、所知障、业障中,菩提心所消除的是业障。因为菩提心是一种能成就最大福德之善法,一旦发起,相对的非福业就会逐渐减弱。

二、以菩提心能速疾积集资粮

又云:“若思为除疗,诸有情头痛,具此利益心,其福且无量。况欲除一一,有情无量苦,欲为一一所,成无量功德。”

《入行论》又说:仅仅心中略思:愿以我的头痛除去所有有情的头痛,具有这种利益有情之心,尚且能产生无量福德,何况内心强烈希愿遣除尽虚空界每一位有情的无量生死大苦,想为每一位有情而成就佛果无量功德。以如此伟大的菩提心,必能积累无量无边的福德资粮。

三、菩提心能令善根增长无尽

又云:“余善如芭蕉,生果即当尽,菩提心树果,恒无尽增长。”

又说:其余不为菩提心所摄持的善根,就如芭蕉一般,仅一次生果便会穷尽,而以菩提心摄持的善根永远不会穷尽且能恒时增长。

子三、摄义

为什么修学中士道之后,还要转入上士道的修行呢?因为单依中士道的体性无法成就圆满的自利和他利。从完整的菩提道次第来看,中士道只是前行的一分,之后还须依靠深广的大乘,才能到达大菩提的果地。

虽然厌患三有,希求从生死中解脱而勤修戒定慧,可以断除烦恼、截断结生相续,但这只是成就了一分断证,相续中三轮、二取分别的所知障远未断除,圆满的智慧、慈悲、事业、方便、法身、色身、净土也未现前。

所以,声缘菩提和无上菩提的境界,分别就像杯中水和大海水那样,差距极大。而且,最先趣入小乘道,最后仍须由佛劝发而转入大乘,这样绕了一个大圈子,又回到大乘的起点上,比最钝根菩萨成佛还要慢四十九劫。见到这一点之后,智者应当一开始就进入大乘。

况且,具有佛种性的人,依自己的本性,应当一味趣入利他,若只求个人利益而抛弃普天下有情不管,显然是不合理的。有心人怎能忍心看着无量父母走向深渊,却不发心救护呢?只为自己着想,旁生也会。大丈夫异于旁生之处,能够体现大丈夫特殊安乐、特殊威德、特殊能力的地方,正是他能荷担普利群生的重担。不忍众生受苦,为了利他而日夜勤奋精进的人,才是真正的大士,才是智者。这样思惟来唤醒自己的菩萨种性,必定唯一趣入大乘。

心中要想:殊胜的大乘是能生一切利乐的源泉、能遣一切衰恼的妙药,也是诸佛菩萨共行的大道,见闻念触能够利益一切有情,在行持利他的同时也能成就自利,而且无余具足一切善巧方便。这样殊胜、广大、妙不可言的大道,自己竟能值遇,应当引起大欢喜心而趣入。

有了愿入大乘的希求心之后,就应了解什么是大乘的入门。“门”的特点是:进了门后就属于这一范围中的人,此后所做的一切都是这一范围里的事,而且由此可以进一步登堂入室。相反,若在门外,则不论做什么、如何做、做多久,都不属于门内的人与事,也无法达到其中任何一种境界。因此,“入门”非常重要。

此处,“入大乘门”就是发菩提心。有了菩提心,即使不具备其他功德,也算是入了大乘,从名称和意义上来说都成了佛子,一切善行都成了菩萨行。相反,没有菩提心,即便修成了四禅、四无色定,具有天眼、天耳等神通,能在空中飞行,能给人看病、测算,乃至证悟了人无我,也不算入大乘门,不属于成佛的功德,即使经历亿亿劫修行,也不算大乘菩萨行的一分,根本比不上以菩提心摄持的修行。所以,经上说:“发起菩提心的金刚宝石能映蔽声闻独觉的一切功德金庄严具。”

任何一种果实的长成,都需要种子、阳光、水、土等众多因素。在这些因素中,有一种决定果实唯是此、不是彼的不共因素,就是种子。此外的水、土等,可以配合不同的种子,而成为不同果实的因,这是共同因。如果希求某种果,首先应播下他的不共因——种子,否则,若只是种植其他种子,则等上亿万年也不可能现前欲求的果实。再者,种子若不圆满,也会导致中途夭折或进展缓慢。

反之,首先播下功能圆满的种子,与种子配合的水、土、阳光等,也都成了唯一成就此果实的因,不会成为其他果的因。

同理,在成就佛果的众多因素当中,有了他就决定只会引生佛果、不会成为其他果的因素,就是菩提心。菩提心是成佛的不共因,是佛功德法的种子,其他如空性智慧、神通、三摩地等等,都只是成佛的共同因。因此,以菩提心摄持的任何善行,都唯一成了成佛的资粮;若未发起菩提心,则不论如何勤作,连微尘许成就佛果的因素也没有。所以,菩提心是“此有则一切为佛因,此无则一切非佛因”的因素。基于这个理由,《华严经》说:“菩提心,犹如一切佛法种子。”又说:“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本论中说,如果精勤修习而生起了真实菩提心,即使只对乌鸦布施一口饭,也属于菩萨行。相反,没有菩提心,即使把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珍宝拿来布施,也不能算是菩萨行。修持净戒乃至智慧或者修本尊、气脉明点,也莫不如此。

以上依教理决定了发菩提心是大乘的入门。因此,要进入大乘,最首要、最核心、需要全力以赴勤修之法,就是菩提心。自相续是否是大乘、大乘是真是伪、纯不纯净,都取决于心中的菩提心如何。如果首先不修菩提心,或者只是泛泛了解,每次修时稍微忆念一下,则显然是对大乘法的认识太肤浅。须知,若无真实的菩提心,就没有大乘的基础,大乘的六度万行都无从建立,大乘的五道十地皆无法趣入,那么,再谈什么大乘,也只是口头上的大乘。自相续毕竟和大乘法相差十万八千里,不论如何勤作,也不能在大乘道上前进一步。

基于这个原因,真正解佛密意的大菩萨们,对生起菩提心叹为稀有,对其他愚人喜爱的微分功德却不认为稀奇。本论说:菩提心没有修至扼要,再经多久努力修行,也不会有任何进趣;菩提心修至扼要,下至每一个刹那都能速疾积资净障,令善根增长无尽。

以上显示了入大乘门唯一是发心。

癸二、如何发生此心道理分四:① 由依何因如何生起 ② 修菩提心次第 ③ 发起之量 ④ 仪轨受法

第二,如何发生此心道理分四:① 由依何因如何生起;② 修菩提心次第;③ 发起之量; ④ 仪轨受法。

子一、由依何因如何生起分三:① 从四缘发心 ② 从四因发心 ③ 从四力发心

初中有三。

由依何因如何生起,就是从四缘发心、从四因发心、从四力发心。

丑一、从四缘发心分六:① 从缘发心之理 ② 略摄四缘之义 ③ 仅于欲求菩提非就所为而安立发心 ④ 对佛功德修信是不堕小乘之最大因缘 ⑤ 从四缘发心之异门 ⑥ 认定真实

寅一、从缘发心之理

初从四缘发心道理者,若见诸佛及诸菩萨难思神力,或从可信闻如是事,依此发心,谓念:所住 所修 菩提有大威力。

第一初发心缘:

善男子、善女人,亲见诸佛及诸菩萨不可思议的神变威力,或者从可信者处听到如是事迹。见闻之后,心想:无上菩提有大威德,能令安住者及修行者成就如此不可思议的神变威力。由此见闻的力量,对大菩提深生信解而发起菩提心。

虽无如是若见若闻,而由听闻依于无上菩提法藏,信解佛智而发其心。

第二初发心缘:

有一类人虽未现见或听人述说诸佛菩萨的神变威力,但由听闻法师说法,依靠无上菩提微妙正法的菩萨藏教,闻后生起甚深信解。由听闻与深信的力量,对佛陀的智慧产生信解,为了获得如来微妙智慧而发菩提心。

虽未闻法,由见菩萨正法将灭,便作是念而发其心,谓念:如是正法久住,能灭无量有情大苦,我为令此菩萨正法久安住故,定当发心。

第三初发心缘:

又有一类人虽未听闻如上正法,但由于见到一切菩萨藏法即将隐没,而如是发心:菩萨藏正法若能长久住世,便能灭除无量有情的生死大苦,我应令菩萨藏法久住世间,为此我一定要发菩提心。

所以第三缘是:由为护持菩萨藏法的力量,于如来智慧产生信解,为证如来微妙智慧而勇发菩提心。

虽未观见正法欲灭,然见恶世上品愚痴、无惭、无愧、嫉姤、悭等,便作是念:于此世中虽于声闻、独觉菩提能发心者,尚属难得,况于无上菩提发心,我且发心,余当随学。见难发心而发其心。共为四种。

第四初发心缘:

又有一类,虽未观见正法行将隐没,但在末世见到浊恶众生身心被上品烦恼恼乱,多有愚痴、无惭、无愧、嫉妒、悭贪、忧苦、粗重、烦恼、恶行、放逸、懈怠、无信等,见后心想:在这五浊恶世,无量众生被烦恼恼乱之时,能对声闻、独觉菩提发心,尚且难得,何况于无上菩提发心。我应发起大菩提心,让恶世无量有情随学我发菩提大愿。

由于观见末法时代发心难得的力量,而对大菩提生起甚深信解,由此发起菩提心。

发心之理,论说于大菩提发心,故是发心欲证菩提。

发心的道理,《瑜伽师地论》的文句中,都是说“于大菩提发心”,由此可见,所谓“发菩提心”是指发心希求证得菩提。

寅二、略摄四缘之义

由何缘者,初由见闻稀有神变生稀有想,念我当得如是菩提。

由第一缘发心:见闻稀有神变,即见到或听到佛陀的稀有神变,以此为缘,生起稀有之想,心中常常忆念:愿我当来获得如是菩提。

第二,谓从说法师所闻佛功德,先生净信,次于此德发欲证心。

由第二缘发心:从法师处听闻到佛陀功德,先是生起了清净信解,然后对此佛功德发起欲证之心。

第三,谓由不忍大乘圣教迁灭,于佛妙智发欲得心。

由第三缘发心:不忍大乘圣教灭亡,为了住持佛教,于如来妙智发起欲证之心。

此中由见圣教不灭,则能灭除有情大苦,亦缘除苦而发其心。然其发心主要因缘,是由不忍圣教寝灭,若不尔者,则与下说依悲发心有重复过。

在第三缘中说到“不忍圣教灭”和“欲除有情苦”两方面,但发心的主要因缘,应指前者——“不忍圣教灭”。

论中说:由于见到圣教若不灭亡,就能灭除无量有情的大苦,心中也有缘除苦而发心的这一分。然而,此处发心的主要因缘应是“不忍圣教灭亡”,不然,则与下文依大悲发心有重复的过失。

第四,由见此心大利,极为希贵,正由此缘之所激动,便于佛所发欲得心。

由第四缘发心:见到菩提心具大利益,极为稀有珍贵,由此因缘激发,便对佛果发起希求证得之心。

寅三、仅于欲求菩提非就所为而安立发心

又此发心,由于菩提发欲得心而为建立,非就所为而为安立。

《瑜伽师地论》所说的四缘发心,都只是由“对大菩提发起欲得之心”这一点而安立菩提心,并没有从“所为”的侧面安立。

寅四、对佛功德修信是不堕小乘之最大因缘分二:① 依靠修信遮止自利方面以寂灭为足之心 ② 必须遮止自利方面以寂灭为足之心

卯一、依靠修信遮止自利方面以寂灭为足之心

若不于佛功德修信,则于佛位不希证得,不能灭除于办自利执惟寂灭为足之心。

如果不对佛陀功德修持信心,就对佛果不希求证得,如此便无法遣除自利方面执着寂灭为满足的心。

若由修习慈悲门中,见于利他须大菩提欲得佛者,此能遮遣于利他中执惟寂灭为足之心,不能遮前满足执故,又无余法能遮彼故。

如果经由修习慈悲,见到成办利他必须证得大菩提,从而希求成佛,则只能遣除利他方面执着以寂灭为满足的心,但这并不能遮遣前面自利方面以寂灭为满足的执着,而且以其他方法也不能遮遣。

因此,只有对佛功德修习信心,才能遮止自利方面以寂灭为满足的执着。

总之,若未对佛功德修习信心,就不会欲求自利究竟而发起成佛之心,如此便不能遣除自利方面以寂灭为足之心。除了对佛功德修习信心之外,虽然也有种种其他修行,但均非此执着的正对治。譬如,缘众生修习慈悲,从利他方面抉择,可以看到要成办圆满利他,只获得寂灭远远不够,必须成佛才行,但这只是缘利他方面思惟,并不能观见“自利单是寂灭仍不足够”。所以,对于自利执着寂灭为满足的对治法,就是对佛功德修习信心。

卯二、必须遮止自利方面以寂灭为足之心

又于自利执惟寂灭为足之心,非不须遮。

对于自利执着仅以寂灭为满足的心,并非不需遮止。以下宣说理由。

以于小乘惟脱生死,惟有一分断证功德,其自利义不圆满故。

因为:小乘只是解脱生死,只有一分断证功德,所获自利并不圆满。

又此虽脱三有衰损,然未解脱寂灭衰故,又经宣说圆满自利是佛法身故。

又因为:小乘虽然解脱了三有的衰损,但并未解脱寂灭的衰损,而且经中说圆满的自利是现前如来法身。

总之,必须遮止对自利以寂灭为满足的心。因为:

一、小乘寂灭只有一分断证,自利并不圆满;

二、小乘还有寂灭的衰损;

三、佛在经中明示,圆满的自利唯是如来法身,并非小乘寂灭。

故于佛德净修信已,则能观见。

因此,对佛功德修持信心之后,便能观见:欲求圆满自利,必须成佛。

况云利他即办自利,若不得佛亦必不可。

何况利他就是成办自利,若要由利他而使自利达到圆满,若不得佛果也绝无可能。

“利他即成自利”,是一则大规律。譬如:舍他资财,自得富裕;为他说法,自得智慧;忍他损害,自得相好;三门敬他,自得尊重。可从无量侧面来观察、证实这一点。因此,利他即是成办自利的重要途径。

那么,如何才能由利他达到最大程度的自利呢?以布施为例:受者众生的数量、所施的钱财、布施的意乐等多方面因缘积聚,便能产生自利的福德。而要使这一自利达到究竟,布施的对境、物品、意乐等各方面都要圆满。换言之,欲求最大的自利,就要有最深广的利他,为此也必须成佛才能办到。

是为不退小乘最大因缘。

按照这样去思惟,是不退堕小乘的最大因缘。也就是说,只要衡量到“什么是究竟自利”,就一定会生起欲求佛果的心,当思惟到究竟时,就会遮止退堕小乘。

寅五、从四缘发心之异门

又前所说初二发心,曾未见说慈悲所引,诸余经论亦多仅说,见佛色身、法身功德,引起欲得成佛之心,名曰发心。

“初二发心”,指从四缘发心的前两种,即见闻佛陀神变而发心,以及由听闻法师讲解佛陀功德而发心。

在这两者当中,没有见到说以慈悲引发菩提心,而在其他经论中也多说:见佛的色身、法身功德,引起欲求成佛的心,称之为“发心”。这是其一。

又说誓愿安立一切有情成佛,亦名发心。

另一方面,经论中也说到,立誓将一切有情安立于佛位,叫做发心。这是其二。

故此二中,虽一一分亦应预入 发心之数。

“此二”,即缘菩提功德发起欲得之心,以及缘众生苦难而发心。

因此,即使只是这两者中的一分,也应算是发菩提心。

那么,圆具体相的发心如何呢?以下对此解释。

寅六、认定真实

圆满一切德相发心者。

“圆满一切德相发心”:一切体相都具足的发心。

以下从两方面认定菩提心之德相。

仅见利他必须成佛,引起欲得成佛之心,犹非满足,即于自利亦见成佛必不可少而引欲得。

如果只是因为观见完成利他必须成佛,而引起希求佛果之心,这还不够,应当是:在自利方面也见到成佛必不可少,而引起欲得佛果之心。

也就是,见到不论利他还是自利都必须成佛才能究竟,由此引起欲得菩提之心。这个上求菩提之欲,是发心的德相之一。 <

又此亦非弃舍利他,亦须为求利益他故。

而且,这也不是舍弃利他,也必须是为了希求利他。这个下化众生之欲,是发心德相之二。

引证:

《现观庄严论》云:“发心为利他,欲正等菩提。”此说双求菩提与利他故。

《现观庄严论》中说:发心为了利他、欲求无上正等正觉。其中说到希求菩提与希求利他两种心,所以真实发心应具两种欲。

全知麦彭仁波切在《大乘庄严经论释.胜乘甘露喜筵》中说:“菩提心的体相是缘二种义的思心所,即愿我成就无上菩提果位,缘无上菩提而思惟,并缘一切众生思惟,普作利乐,如是具备无上菩提与众生二种义的心与心所相应,即是所谓的发无上菩提心。总之,是为了一切众生自求无上菩提之思,并以发誓而承诺。”

丑二、从四因发心

二、从四因发心者,谓种姓圆满,善友摄受,悲愍有情,而不厌患生死难行,依此四因而发其心。

第一因“种性圆满”:菩萨的种性具足。按《大乘庄严经论》,即具有大悲、大信、大忍、大行四种相貌。

第二因“善友摄受”:菩萨得蒙诸佛菩萨、善知识的慈悲摄受。

第三因“悲愍有情”:菩萨对众生常起悲悯。

第四因“不厌患生死难行”:菩萨于长夜种种猛利、无间、无缺的生死大苦,难行能行,心无怯弱、畏惧。

丑三、从四力发心分三:① 真实 ② 坚与不坚的差别 ③ 教诫如今必须精勤殷重发菩提心

三、从四力发心者。

寅一、真实

谓由自功力欲大菩提,是名自力。

菩萨由自身用功的力量,能对无上菩提深生希求,称为自力。

由他功力希大菩提,是名他力。

菩萨由他人功力,能对无上菩提深生爱乐,称为他力。

昔习大乘,今暂得闻诸佛菩萨称扬赞美而能发心,是名因力;

菩萨因前世曾修习大乘善法,故今生才一亲见诸佛菩萨或听到诸佛菩萨称扬赞美,便能速发菩提心。这叫因力,即宿世曾串习大乘佛法的力量。仅一见闻尚能如此,何况亲睹诸佛菩萨的神力,听其演说圣法。

于现法中亲近善士、听闻正法、谛思惟等长修善法,名加行力。

菩萨此生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认真思惟等,长期修习各种善法,由加功用行而发起菩提心,称为加行力。

依此四力而发其心。

依这四种力发菩提心,即从四力发心。

寅二、坚与不坚的差别

《菩萨地》说:依上总别八种因缘,若由自力或由因力而发心者,是名坚固;又由依止此诸因缘,或由他力或加行力而发心者,名不坚固。

“八种因缘”指四因、四缘,合为八种。“总别”:《菩萨地》中有对四因、四缘的总说,也有具体针对某些方面的别说,如对四因中的“善友摄受”分四相别说,对“悲愍有情”分四种因缘别说。

《菩萨地》中说:依靠上述总别四因、四缘,在四力中,由自力或因力所发的菩提心,坚固不会动摇,叫坚固发心;由他力或加行力所发的菩提心,不坚不固,会有动摇,是不坚固发心。

此处“不坚固”,是指遇上被恶知识摄受、怖畏轮回、见众生难度等因缘时,菩提心可能退失,不是指任何依他力、加行力的发心都会退转。当然,大体上说,由他力推动而发心,不及自己用功发起的坚固;仅仅一世努力的发心,也不如宿世有深厚善根的发心。

以上四因、四缘、四力出自《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五.菩萨地》。

寅三、教诫如今必须精勤殷重发菩提心

如是善知总诸圣教及大乘教,将近隐灭,较诸浊世最为恶浊,现于此世,应当了知,至诚发心极为希少。

“善知”,即要很好地去了解。了解的内容是:总的圣教,特别是大乘教法,快要接近隐没,这是浊世中最为恶浊的一个时代,要知道,当今时代至诚发菩提心的人极为稀少,可谓“寥若晨星”。

当依善士听大乘藏,谛思惟等,勤修加行,非惟他劝,非随他转,非为仿效其规式等,当由自力至诚发心,树立根本,以其菩萨一切诸行皆依此故。

我们应当依止大乘善知识,通过听闻大乘菩萨法藏,来增长自己的大乘善根,然后仔细认真地思惟,安住定解中串习等,如此昼夜不断勤修闻思修的加行,而不只是他人劝请才发心,也不是随声附和、跟随他人简略地发心,也不是简单模仿某种方式或仪式,应当由自己内心的力量至诚发心,树立起大乘道的根本,因为菩萨万行都依赖菩提心的缘故。

子二、修菩提心次第分三:① 修七种因果教授 ② 依寂天佛子著述所出而修 ③ 摄义

第二,修菩提心次第者,从大觉沃所传来者分二:① 修七种因果教授;② 依寂天佛子著述所出而修。

从阿底峡尊者传下来的菩提心修法,总共有两种:① 修习七种因果的窍诀;② 出自寂天菩萨《入行论》中自他相换的修法。

七种因果教授,是由佛陀传给弥勒菩萨,再传无着菩萨,后传至金洲大师。自他相换教授,是由佛陀传给文殊菩萨,再传寂天菩萨,最后传至金洲大师。阿底峡尊者在金洲大师前求得此二教授,再传到西藏。

当年在印度,尊者是位大善巧的班智达,对显密教法都圆融精通。为何要不远万里去印尼金洲岛依止金洲大师,求受菩提心的教授呢?

一次,尊者在绕菩提迦耶金刚座的大佛塔时,心想:修什么法才能快速成佛?

这时,小佛像站起来问大佛像:“若欲速疾成佛,应修何法?”

大佛像说:“应修菩提心。”

尊者听后生起了定解,原来成就佛道最重要的是菩提心。

于是,尊者到处询问何处有真正教授菩提心的传承者,当他打听到真正的持有者是金洲大师之后,就历尽千辛万苦去求法。

他到了印尼金洲后,就向金洲大师求受菩提心的教授。

金洲大师问:“你修学菩提心能贯彻始终吗?”

尊者答:“我能。”

金洲大师又问:“你能用十年时间来修学吗?”

尊者坚定地回答:“可以!”

于是,尊者依止大师修学菩提心的精髓,历经十二年。尊者所修的发菩提心法,即以下两种教授。

丑一、修七种因果教授分二:① 于其渐次令发定解 ② 如次正修

今初。七因果者,谓正等觉菩提心生,此心又从增上意乐,意乐从悲,大悲从慈,慈从报恩,报从念恩,忆念恩者从知母生,是为七种。

“七因果”,具体是:正等觉佛果从菩提心生,菩提心从增上意乐生,增上意乐从大悲生,大悲从大慈生,大慈从报恩生,报恩从念恩生,念恩从知母生,总共有七对因果。

此中分二:① 于其渐次令发定解;② 如次正修。

寅一、于其渐次令发定解分二:① 开示大乘道之根本即是大悲 ② 诸余因果是此因果道理

初中分二:① 开示大乘道之根本即是大悲;② 诸余因果是此因果道理。

卯一、开示大乘道之根本即是大悲分五 :① 大悲初时重要 ② 大悲中时重要 ③ 大悲后时重要 ④ 总示大悲三时重要 ⑤ 特别教诫应以大悲与菩提心的教授为中心

初中有三。

即大悲初时重要、中时重要、后时重要。

辰一、大悲初时重要分四:① 荷担尽度众生的重担依赖大悲 ② 佛子行之前导为大悲 ③ 大悲是能发起菩萨行之处 ④ 大悲是能趣入菩萨行的依处

初重要者。

巳一、荷担尽度众生的重担依赖大悲

若由大悲发动心意,为欲拔除一切有情出生死故,起决定誓;若悲下劣,不能如是。故荷尽度众生重担,赖此悲故,不荷此担便不能入大乘数故。

由大悲的力量,就能推动自心,为了从生死海中拔济一切有情,而发起决定的誓愿;若悲心下劣,就不能如是发愿。因此,荷担度尽众生的重担完全依赖大悲,不荷担度生重担,毕竟不能入于大乘。因此,大乘最初以大悲最为重要。

大乘最初以大悲最重要,因为:不能荷担尽度众生的重担,则不能入大乘数,而荷担度生的重担又完全依赖大悲,若悲心下劣则不能立誓荷担。

巳二、佛子行之前导为大悲

如命根前导为呼吸,佛子行之前导是大悲。

悲初重要,如《无尽慧经》云:“大德舍利弗,又诸菩萨大悲无尽,所以者何?是前导故。”

大悲初时重要,如《无尽慧经》中所说:“大德舍利弗!诸菩萨的大悲没有断绝之时。为什么呢?因为大悲是佛子行的前导之故。”

“大德舍利弗,如息出入是人命根之所前导,如是诸菩萨所有大悲,亦是成办大乘前导。”

“大德舍利弗,犹如呼吸是人命根的前导。同样,菩萨大悲也是成办大乘的前导。”

由于大悲的牵引,才引发大乘的六度万行,故说大悲是成办大乘的前导。

巳三、大悲是能发起菩萨行之处

《伽耶经》云:“曼殊室利,诸菩萨行,云何发起?何为依处? ”

《伽耶经》中,天子提问说:文殊菩萨,如何发起菩萨万行,什么是菩萨行的依处?

“曼殊室利告曰:天子,诸菩萨行,大悲发起,有情为依。”

文殊菩萨回答:天子,菩萨万行是由大悲而发起,以有情为依处。

心不缘有情,便不会有菩萨行。比如,离开有情这个所缘境,如何发菩提心、行持布施等六度呢?所以说,菩萨行是以有情为依处。

巳四、大悲是能趣入菩萨行的依处

若不修学至极广大二种资粮,终不能满如是誓愿,观见是已,转趣难行广大资粮,故为转入诸行所依。

如果不修学最极广大的福慧二资粮,终究不能圆满度尽众生的誓愿,观见此点后,菩萨转而投入积集难行、广大的资粮,故大悲是令身心转入菩萨万行的所依。

辰二、大悲中时重要分二:① 若不数数修习大悲则堕小乘 ② 以大悲坚固而不厌离利他并易圆满资粮

中重要者。

巳一、若不数数修习大悲则堕小乘

如是一次发如是心趣入正行,然因有情数量众多、行为恶暴,学处难行、多无边际,经劫无量,见已怯畏退堕小乘。非惟一次发起大悲,应恒修习,渐令增长。

虽然一次发起如是的大悲心,而趣入了利他正行,但因为有情数量多于恒沙、行为恶劣粗暴,菩萨学处难以行持、多无边际,而且要经历无数劫恒常精进,见到这种情形后,菩萨胆怯、畏惧而退堕到小乘中。

因此,不是仅仅一次发起大悲心,就能真正荷担起救度群生的重担,而应恒时修习,使大悲逐渐增长。

《大智度论.第十二卷》记载:舍利弗曾在六十劫中行菩萨道,当时有人向他乞讨眼睛。

舍利弗说:“眼睛没什么用,要它干什么?我的身体和财物,可以给你。”

来人说:“我不要身财,我只想得到眼睛。如果你是布施度的行者,就应施舍给我。”

于是,舍利弗便挖出一只眼睛给他。那人用鼻子嗅了一下,嫌眼睛臭,便丢到地上,又用脚去踩。

舍利弗心想:“这种恶人真难度化!眼睛用不上偏要讨,得到后又抛弃、践踏。这种人我度不了,不如自调身心,早日脱离生死。”

于是,舍利弗又从菩萨道退到小乘中。

由这则公案可见,如果大悲没有增长坚固,在遇到艰难困苦或者众生的邪行时,极易从大乘道中退转。

巳二、以大悲坚固而不厌离利他并易圆满资粮

于自苦乐全不顾虑,于利他事毫无厌舍,故易圆满一切资粮。

由于大悲坚固,则能在实践菩萨道的过程中,对自己的苦乐完全不顾虑,对一切利他之事毫无厌舍,因此极容易圆满一切资粮。

如《修次初篇》云:“如是菩萨大悲所动,全不自顾,极欲希求利益他故,而能趣入至极难行,长夜疲劳集聚资粮。”

如《修次初篇》中说:如是,菩萨由大悲心推动,完全不顾自己,极其渴求利益众生,由此便能趣入极其难行的菩萨行中,安忍长夜的身心劳苦,精勤集聚资粮。

“如《圣发生信力经》说,其大悲者,为欲成熟一切有情,全无苦生是所不受,全无乐生是所不舍。”

如《圣发生信力经》说:菩萨由于大悲,为了成熟一切有情,没有一种苦不能接受,没有一种乐不能舍弃。

“若趣如是极大难行,不久即能圆满资粮,决定当得一切智位。”

如果趣入这样的极大难行,不久就能圆满资粮,决定获得一切智智的佛位。

“是故一切佛法根本惟是大悲。”

因此,一切佛功德法依赖大悲,一切佛法的根本唯独是大悲。

《菩萨本行经》中有一则公案:

过去南瞻部洲有个叫不流沙的国家,国王名婆檀宁,夫人叫跋摩捷提。

当时,市场上米价昂贵,人民饥饿,加上瘟疫流行,国王也身患重病。

有一户人家,丈夫出门在外,家中妇女刚生完孩子,身体虚弱饥饿,无以充饥,便想以刚诞生的孩子充饥。当她正取刀想杀婴儿时,不觉黯然伤神,放声大哭。

当时,王后独自出门祭天,在返回皇宫的途中,路过她家,听见女人悲切的嚎哭声,心生怜悯,便驻足静听。

女人举刀又想杀孩子,但实在不忍吃自己的亲生骨肉,便又是一阵痛哭。

王后走进房间,问她:“你为什么哭?你想作什么?”女人便实话相告。

王后心生悲悯,说:“别杀自己的孩子,我回宫后就给你送食物。”

女人回答:“您是贵人,也许会忘记,而我危在旦夕,实在等不及您的食物,不如吃了孩子还可以活命。”

王后问:“吃其他肉可以吗?”

女人回答:“只要能活命,也不管好坏了。”

王后就取刀割下乳房,发愿说:“今天我以乳房施济苦难,我不愿作转轮王、帝释天王、魔王、梵王,我愿以此功德,成就无上佛道。”说完就把乳房送给女人。

当她刚要割下另一个乳房时,三千大千世界顿时剧烈震动。

天帝观见王后自割乳房救济危难,便与无数天人降临在空中,为王后舍身而落泪。

天帝上前问:“你今天施身,极为难得。你心中愿求什么?”

王后回答:“我以此功德愿求无上菩提,度脱一切苦难。”

天帝问:“怎么能证明你是如是发愿呢?”

王后当即立誓:“以我今天施身的功德,若能成佛,我的乳房应恢复如初。”不久果然恢复了。

天帝赞叹:“不久即将成佛。”

诸天欢喜,也现形赞叹道:“你今天施身,是否有悔恨,是否痛苦呢?”

王后答:“我施此身,唯求佛道,若我无悔恨痛苦,就转女身为男身。”誓毕,立即转为男子。

诸天赞叹:“不久即将成佛。”

这时,全国各种疾病都应时消除,五谷丰登,粮食便宜,人民安乐。

后来国王驾崩,王后拜为新国王。人民炽盛,国家繁荣富强。

当时的王后,就是释迦佛的前身。因为不惜身命,现已成佛。

《正法念处经》中说:“孔雀菩萨为诸天说:如有悲心,此人已离涅槃不远,名为大庄严。对五道众生,若起悲心,便能破烦恼。”

归纳:

大悲中时重要,因为如果不恒时串习大悲,遇逆境时易退堕小乘。相反,若中间串习大悲坚固,难行能行,则能迅速圆满成佛资粮。

辰三、大悲后时重要

后重要者,诸佛获得果位之时,不如小乘而住寂灭,尽虚空住义利众生,亦是由于大悲威力,此若无者,同声闻故。

诸佛获得果位时,不似小乘安住在寂灭中,而是乃至虚空界尽之间,恒时不断利益有情,这也是由于大悲的威力所致,若无大悲,必定与声闻一般,堕在寂灭边。因此,大悲后时重要。

如《修次第中篇》云:“由大悲心所摄持故,诸佛世尊虽得圆满一切自利,尽有情界究竟边际而善安住。”

就像《修次中篇》所说:正因为大悲心的摄持,诸佛虽已圆满一切自利,却仍然在有情界尽之间,安住于利乐有情。

又云:“佛薄伽梵无住大涅槃,因即大悲。”

“无住大涅槃”,即生死、寂灭二边都不住的涅槃。小乘涅槃堕于寂边,佛涅槃较其殊胜,故赞为“大”。佛无住大涅槃之因,即是大悲。

归纳:

大悲后时重要,“远离寂边而常作有情利乐”是由大悲之力故。

辰四、总示大悲三时重要分六:① 以比喻显示 ② 以教证显示 ③ 以公案显示 ④ 诸佛因地皆以大悲为根而行菩萨道 ⑤ 诸佛以大悲愿力成为众生长时受用之处 ⑥ 摄义

巳一、以比喻显示

譬如稼禾初以种子,中以雨泽,后以成熟而为最要。佛之稼禾,初中后三,悲为最要。

如同庄稼在初中后三时,有三法最为重要,即最初以种子为要,中间以雨水为要,最后以成熟为要。同样,成就佛果庄稼,在初中后三时,都以大悲最为重要。

吉祥月称云:“以许悲为佛胜苗,初如种子增如水,长时受用如成熟,是故我先赞大悲。”

以下逐段解释《入中论》此颂含义。

“以许悲为佛胜苗,初如种子”:对丰盛广大的佛果来说,大悲心最初犹如种子,是出生菩提心之要因。

“增如水”:中间以大悲水灌溉令菩提增长,犹如以水滋润。若不时常以大悲水灌溉,则不能修习广大的福慧二种成佛资粮,决定会现证小乘声缘涅槃。

“长时受用如成熟”:最后以大悲成为众生常时受用之处,犹如果实的成熟。即:如果成佛后远离大悲,必定不能尽未来际作为有情受用之处,也不能令声闻、缘觉、菩萨三种圣众辗转增上;若在果位有大悲相续不断,则以上一切都能成办。

“是故我先赞大悲”:因为大悲初中后三时重要,故月称菩萨首先礼赞大悲心。

由见此义,《正摄法经》云:“世尊,菩萨不须学习多法。世尊,菩萨若能善受、善达一法,一切佛法皆在其手。一法云何?所谓大悲。世尊,由大悲故,一切佛法皆能自来菩萨手中。”

由于观见大悲在佛果的初中后三时最为重要,《正摄法经》中便说:世尊,菩萨不需学习很多法。世尊,若菩萨能好好受持、做到一法,则一切佛法都会在他手中。这一法是什么?就是大悲。世尊,由于大悲,一切佛法都会自来菩萨手中。

“世尊,譬如转轮圣王轮宝所至,一切军众皆至其处。世尊,如是菩萨大悲所至,一切佛法咸至其所。”

世尊,譬如转轮王的轮宝所到之处,一切军队都来到轮宝之上。同样,菩萨的大悲在何处,一切佛法也都聚集在此处。

“世尊,譬如命根若在,余根亦在。世尊,如是大悲若在,菩提余法亦当生起。”

世尊,譬如命根在,其他眼、耳等根也在。同样,大悲若在,其余菩提分法 也会生起。

巳二、以教证显示

《无热者请问经》中也说:“若菩萨具备一法,就能护持一切佛法。一法为何?即不舍众生之善心。”

《大智度论》中引《网明菩萨经》说:“菩萨处众生中,行三十二种悲,渐渐增广,转成大悲。大悲是一切诸佛菩萨功德之根本,是般若波罗蜜之母,诸佛之祖母。菩萨以大悲心故,得般若波罗蜜,得般若波罗蜜故,得作佛。”

《大日经》说:“大悲为根,菩提为因,方便为究竟。”

《普贤行愿品》说:“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何以故?若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又说:“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

又具大悲,便能成就最胜供养如来。《行愿品》说:“以于众生心平等故,则能成就圆满大悲。以大悲心随众生故,则能成就供养如来。”

《因缘品》说:“每日千供施,连续百年者,不及悯众生,十六分之一。”

阿底峡尊者说:“若对远方的客人、久病的患者、年迈的父母等慈爱行事,和实修空性大悲藏相同。”

巳三、以公案显示分三:① 大悲是极稀有之正法 ② 大悲是净障最胜之法 ③ 修习大悲终得成就

午一、大悲是极稀有之正法

以前三同门和卡隆巴格西的一位徒弟,去拜见仲敦巴格西。

格西问:“博朵瓦在干什么?”

他回答:“他在给几百个僧众讲经说法。”

格西说:“稀有!稀有!那也是一种正法。普穹瓦格西在做什么?”

回答是:“他在积累自己和他人的许多资具,建造三宝的所依。”

仲敦巴格西还是说:“稀有!稀有!那也是一种正法。滚巴瓦在干什么?”

有人说:“他唯一是静修。”

格西还是如前一般赞叹,并询问卡隆巴在做什么。

有人答:“他总是到一个蚂蚁窝的旁边蒙头痛哭。”

这时,仲敦巴格西马上脱帽,边流泪边说:“极其稀有,他是真正在修持正法,这是有很多功德可以宣说。现在说,卡隆巴格西会不高兴。”

卡隆巴格西蒙头痛哭,是因为他当时想到轮回中受苦的众生,生起了大悲心而流泪。

金厄瓦格西在讲解许多慈悲心之所以重要的原因时,朗日塘巴尊者恭敬顶礼,并说:“我从现在开始,唯一修持慈悲心。”

金厄瓦格西一边脱帽,一边连续说了三遍“非常好”。

午二、大悲是净障最胜之法

据传记记载,当年无着菩萨前往鸡足山,想见弥勒菩萨请求窍诀。

无着菩萨在鸡足山上住了十二年整,观修弥勒本尊,却毫无成效,连一次吉祥的梦兆也没有。因成就无望,菩萨伤心地离开鸡足山。

路上,他看见一只双足残废母狗,整个下身密密麻麻地爬满了小虫。母狗处境虽然悲惨,却仍满腹嗔心,它拖着下身疯狂乱叫,上前咬人。

无着菩萨看到这种情形,顿时生起了无法抑制的大悲心,割下身肉施给母狗,而且想清除它下身的小虫。因怕用手去抓,会捏死小虫,便决定用舌头去舔。但母狗全身糜烂,恶脓腥臭,实在不忍目睹,无着菩萨便闭上眼睛伸出舌头。

结果舌头没碰到母狗身体,反而触在地面上。无着菩萨睁眼一看,却不见母狗,只见至尊弥勒菩萨金光灿灿地出现在眼前。

无着菩萨说:“您的大悲心实在微弱,一直也不显现尊颜。”

弥勒菩萨说:“其实,我与你从未分离过,只因为你罪障深重,才不见我。后来你经过十二年修行,罪业稍微减轻了,所以只看到这条母狗。现在因为你生起大悲心,业障彻底清净,才真正见到了我。”(大悲心生起,菩萨就在眼前。)

《法苑珠林》中记载:

唐代,范阳的卢元礼,曾因重病而昏绝。过了一天后醒来说:

有人把元礼引到了一所府宅。当时,元礼见一位官人经过,身边没有侍卫,就到官人的座位上,蹲坐在床上。

这时官人以目示意,让侍者一手抓头、一手抓脚,把元礼扔下台阶。

良久,元礼才起来,走到另一所大院,向南进了一间大殿堂,内有几十百口灶,灶上热气腾腾,如云雾般直往上冲,沸声喧杂,似有数千万人。

元礼抬头仰望,只见一种似蒸笼般的东西装着人,悬在热气流的上方,听说这是蒸罪人的地方。

元礼遂发大愿,大声说:“愿我代一切众生受罪。”

说完便自己投身在大锅中,因神智昏迷,也不觉得有痛苦。

不久一位沙门挽着元礼出来,并对他说:“知道你是至诚心,才送你回来的。”这时,元礼忽如梦醒。

午三、修习大悲终得成就

唐朝,智岩法师出家后到石头城的疠人街 ,为病人传讲佛法,并且无微不至地关怀病人,亲自为他们吮吸脓水,洗涤疮口和衣物。

后来唐高宗永徽年中,他圆寂在疠人街,脸色丝毫不变,身体散发异香,持续了十多天。

唐朝益州福感寺,有位道积僧人,生性慈悲。凡有厉疾、脓血、秽气的人,都把他们召集在一起,亲自给他们洗补衣服,治疗疾病,和他们一起吃饭,毫不嫌弃。

有些人不理解,他说:“境界上无染净,染净都由心。不起分别念,爱憎从何处生呢?”

后来,他圆寂在本寺中。当时正值炎夏,天气异常炎热,但他的法体不臭不坏。过了一百天,还是结跏趺坐,与最初无异。

巳四、诸佛因地皆以大悲为根而行菩萨道

《弥勒所问本愿经》中,佛告诉阿难:

我在因地求道,历经千辛万苦。过去世时,有一位王太子宝花,长相庄严。他出门见到一位得了癞症的病人,就问:什么药能治好你的病?

病人回答说:得到国王身体的骨髓、鲜血等,涂在我身上,病就会好。

太子听后,便破开身体取出骨髓、鲜血,至诚布施病人,心中没有丝毫悔恨。

佛说:那时的王太子,就是我的前身。四大海的海水还可以斗量,我为寻求无上正觉所施舍的骨髓、鲜血等,不计其数。

《大智度论》中说:

在过去无量阿僧祇劫,有一片茂密的大森林,里面住着许多飞禽走兽。

一次,森林不幸发生了火灾,三面都燃起了熊熊大火,只有一面隔着大河,群兽被大火逼迫得无处可逃。

佛说:那时,我是头身体庞大的鹿,力量极大。我前脚跨在大河的一岸,后脚踏在另一岸上,让所有的野兽都踏我背渡河,直到皮肉都被踩烂,当时以慈悲力一直安忍至死。

当最后一只兔子走来时,我的气力已经耗失殆尽,但我还是强打精神,硬忍着让它平安走过。

等兔子过了河,我的脊背也折断了,便堕水而死。

诸如此类,以大悲心为众生奉献生命的菩萨行,不仅是现在,长久以来一直勇猛修行。

前面得度的那些野兽,就是今天我的弟子们的前身。最后一只兔子,就是须跋陀。

佛陀生生世世为了利益众生精进行持,直到今天仍不休息。

世尊还在《大集经》中说:

我往昔为了一切众生修持菩萨行。为此法眼,于众生起大慈心。我曾经奉献的身体鲜血,量同大海;施舍乞讨者的头颅眼耳,高似毗福罗山;舍弃的鼻舌等,如同十突卢那;舍弃的手脚等,也等同毗福罗山;施舍的皮肤,可以覆盖整个南瞻部洲。

我也施舍过不计其数的象马、仆人、妻子、王位、国土、城市、宫殿、村落等……

父母、师长身受病苦,无人救护的,我为之救护;无所归依的,我为其归依;无所趣向的,我为作趣向,让他们各得其所,悉皆安住。

如是,我在三大阿僧祇劫中,因悲愍一切苦恼众生,而发起大坚固的勇猛心,长夜之中修持无上菩提之行。

如今在这没有大导师、佛法稀少的黑暗时期,在芸芸众生界中,我发心愿成无上正觉。

巳五、诸佛以大悲愿力成为众生长时受用之处

以观世音菩萨为例,《法华经.普门品》中,释迦佛告诉无尽意菩萨:

若有某国土的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就现佛身而为说法;应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就现辟支佛身而为说法;应以声闻身得度者,就现声闻身而为说法;应以大梵天王身得度者,就现大梵天王身而为说法;应以帝释身得度者,就现帝释身而为说法;应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就现自在天身而为说法;应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就现大自在天身而为说法;应以天界大将军身得度者,就现天界大将军身而为说法;应以毗沙门身得度者,就现毗沙门身而为说法;应以小王身得度者,就现小王身而为说法;应以长者身得度者,就现长者身而为说法;应以居士身得度者,就现居士身而为说法;应以宰官身得度者,就现宰官身而为说法;应以婆罗门身得度者,就现婆罗门身而为说法;应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得度者,就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而为说法;应以长者、居士、宰官、婆罗门、妇女身得度者,就现长者、居士、宰官、婆罗门、妇女身而为说法;应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就现童男、童女身而为说法;应以天龙八部身得度者,就现天龙八部身而为说法;应以执金刚神得度者,就现执金刚神而为说法。

就像这样,观世音菩萨以大悲力化现千百亿化身在无量国土中,永远不断地救度苦难有情。

《法华经.普门品》偈颂中还说:

假使兴害意,推落大火坑, 念彼观音力,火坑变成池。

假使他人以害心将自己推入大火坑,以持念观世音菩萨名号之力,火坑顿时便化为清凉池。

或漂流巨海,龙鱼诸鬼难, 念彼观音力,波浪不能没。

如果在大海中漂流时,遭遇龙、鱼、诸鬼等水难,以持念观世音菩萨之力,波浪便不能淹没。

或在须弥峰,为人所推堕, 念彼观音力,如日虚空住。

或在须弥山顶被人推落下山时,以持念观世音菩萨之力,犹如日轮住于虚空般,没有堕落的灾难。

或被恶人逐,堕落金刚山, 念彼观音力,不能损一毛。

或被恶人追逐时,从金刚山坠落,以念诵观世音菩萨之力,不能损伤一根毫毛。

或值怨贼绕,各执刀加害, 念彼观音力,咸即起慈心。

或遇怨贼围绕,手持刀剑将要加害时,以念诵观世音菩萨之力,怨贼皆生慈心。

或遭王难苦,临刑欲寿终, 念彼观音力,刀寻段段坏。

或遭遇王难之苦,即将受刑而命终时,以念诵观世音菩萨之力,刀杖随即段段断裂。

或囚禁枷锁,手足被杻械, 念彼观音力,释然得解脱。

或者囚禁在狱中,手脚披枷戴锁,以念诵观世音菩萨之力,枷锁自然解开而获得解脱。

众生被困厄,无量苦逼身, 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

众生被厄难、无量痛苦逼身之时,以观世音菩萨的妙智力,能救世间苦难。

具足神通力,广修智方便, 十方诸国土,无刹不现身。

观世音菩萨具足神通妙力,广大修持智慧与方便,在十方无量国土中,无处不现身。

种种诸恶趣,地狱鬼畜生, 生老病死苦,以渐悉令灭。

对三恶趣种种生老病死之苦,观世音菩萨都以大悲力逐渐息灭。

因此,正由大悲的威神力,才使诸佛直至众生界尽之间,相续不断地救护众生。

如《大乘庄严经论释》中所说:“大悲乃是究竟果地十力、四无畏等无量功德之源的自性,故具慧者谁不于有情兴起大悲。”

巳六、摄义

大乘佛道的根本是大悲心。对于以大悲深入大乘道的入道程式,《大乘庄严经论》中说:譬如没有树根,就不会出生其他茎、枝、叶、花、果。

同样,若没有如根的大悲,便不能为利他而忍受各种难行;不能为利他安忍众苦,便不会思惟利益众生的各种方便;远离利益众生的思惟,便不会发起投生 的殊胜大愿;不以大愿在三有中获得利益有情的殊胜身,便不能真正成熟无边有情。

因此,没有大悲之根,就没有为利他而安忍众苦的茎、思惟利生方便的枝、发愿受生的叶、随愿转生的花及成熟有情的果。

《圣者嘎亚日经》说:“菩萨菩提心的根本是大悲,有情为所缘,最后成熟有情,犹如妙树成熟殊胜果实,这是大悲大妙树王。”

总之,若懂得大乘一切道果都是由大悲心所生、所支配,就会知道大悲心在大乘道中,从始至终有何等重要。所以,大乘道的根本即是大悲。

辰五、特别教诫应以大悲与菩提心的教授为中心分二:① 应爱惜以无量教理所成立的胜道扼要 ② 对此须由积资净障及阅经论获得定解

巳一、应爱惜以无量教理所成立的胜道扼要

若于如是胜道扼要无边教理之所成立,获得定解,于菩提心根本大悲所有法类,何故不执为胜教授?

如果对此以无边教理所成立的殊胜圣道扼要获得定解,则对与菩提心之根本的大悲相关的所有法类,为何不执为殊胜的教授呢?理应执为殊胜教授。

“如是胜道扼要”:“胜道”,是超越声缘道的大乘道,其扼要即是大悲。有了大悲,最初即能引生菩提心,可入大乘之门;中间串习大悲,难舍能舍,难行能行,难忍能忍,便能在大乘道上辗转升进,不退小乘;最后以大悲可饶益一切有情。因此,大悲是大乘道的扼要。

“无边教理之所成立”:“大悲是大乘道的扼要”是以无数教证、理证所成立,是诸佛如来一再印定、千真万确的事实。

故如响那穷敦巴说:“于觉沃所虽请教授,终惟教云舍世间心,修菩提心。” 善知识敦巴讥笑告曰:“此是掘出觉沃所有教授中心。”知法扼要。

因此,须如以下对话所显示的那样,来了知佛法的扼要。

有一次,响那穷敦巴说:虽然向阿底峡尊者请求教授,但尊者始终只是教诫:舍弃世间心,修菩提心。

善知识仲敦巴笑着告诉他:“这可是掘出了大觉沃所有教授的核心啊!”

巳二、对此须由积资净障及阅经论获得定解

获决定解,惟此最难,故应数数集聚净治,阅《华严》等诸大经论,求坚定解。

须获定解之处,唯独这一点(大悲与菩提心是大乘的核心)最为困难,所以应当数数积累资粮、净治罪障,并且阅读《华严经》等诸大经论来寻求定解。

《华严经.第七十八卷.入法界品》中,以二百三十种比喻,极其广泛地赞叹了菩提心的功德。“等”字,包括《集学论》、《入行论》、《大乘庄严经论》、《现观庄严论》等。

如吉祥敬母云:“尊心宝即是,正等菩提种,惟尊知坚实,余凡莫能晓。”

如吉祥敬母所说:世尊!您的心宝即是菩提心,这是正等觉菩提的种子,唯有世尊您才了知的精华。其他人则难以对此获得定解。

卯二、诸余因果是此因果道理分二:① 从知母至慈是悲心之因之理 ② 增上意乐与菩提心是悲心之果之理

第二,诸余因果是此因果之理。

“诸余因果”,是指除“悲”以外的知母等六支,“此”是指悲心。

辰一、从知母至慈是悲心之因之理分三:① 以悦意相可使欲令有情离苦之心猛利生起 ② 亲之究竟是慈母故,修习知母、念恩、报恩引生悦意慈,由此生起大慈大悲之理 ③ 观有情为亲人窍诀之出处

初从知母乃至于慈为因之理者。

巳一、以悦意相可使欲令有情离苦之心猛利生起

总欲离苦,数数思惟其有情苦即能生起,然令此心易生猛利及坚固者,则彼有情先须悦意、爱惜之相。

总的来说,欲令有情离苦的善心,只要反覆思惟有情的痛苦,就能生起。但是,要让这种心容易生起并且猛利、坚固,则首先必须将有情观为悦意、可爱之相。

以下显示“观有情是极可爱相”与我们心态的密切关系。

如亲有苦不能安忍,怨敌有苦心生欢喜,亲怨中庸 若有痛苦多生舍置。

譬如:当亲人有痛苦时,自己内心不能安忍;怨敌有痛苦时,便心生欢喜,幸灾乐祸;不亲不怨的一般人有痛苦时,大多生起舍置之心。

这说明,心执取不同的相,就会引起不同的心态,即:对境受苦时,若执取亲友相,则生不忍心;执取怨敌相,则生欢喜心;执取非亲非怨相,便生舍置心。这是第一条规律。

第一种情况:

其中初者,因有可爱,此复随其几许亲爱,便生尔许不忍其苦。中下品爱,下品不忍;若极亲爱,虽于微苦,亦能生起广大不忍。

不能安忍亲人有苦,原因是有可爱相,而且,随着取他有多亲爱,就会生起相应的不忍他受苦之心。若是中下品的亲爱,则引生下品的不忍;若至极亲爱,则对方虽受小苦,也会生起广大的不忍。比如:孩子稍受小伤,为母亲者就会心疼不已;而旁人爱心微弱,只是稍有不忍。

第二种情况:

见敌有苦,非但不生欲拔之心,反愿更大愿不离苦,是不悦意相之所致。

见怨敌有痛苦,不仅不产生欲拔其苦的善心,反而希望他痛苦加重、不离痛苦,这是由于不悦意相所导致的结果。

此亦由其不悦大小,于苦欢喜而成大小。

而且,由于不悦意的大小,对怨敌受苦的欢喜程度也相应有大小。换言之,有多大的不悦意,见怨敌受苦的欢喜就有多大。

第三种情况:

亲怨中庸所有痛苦,既无不忍,亦无欢喜,是由俱无悦非悦意相之所致。

对一般人的痛苦,既无不忍也无欢喜,这是因为对他没有执取悦意和不悦意相的缘故。

以上是第二条规律:心执取可爱之相有多强,不忍他苦的心就有多强;心执取不悦意相有多强,欢喜他受苦的心就有多强。

如何才能速疾、猛利、坚固地生起为有情拔苦的心呢?应当顺应心的缘起规律,将有情观为亲人,而且要以最直接的方式,让心所取的可爱相达到极点。

以下宣说具体成就最可爱相的方法。

巳二、亲之究竟是慈母故,修习知母、念恩、报恩引生悦意慈,由此生起大慈大悲之理

因为亲人的究竟是慈母,所以对有情修习知母、念恩、报恩,可以成就极可爱相,由此引生大慈大悲。

如是应知,修诸有情为亲属者,是为令起悦意之相。

应知,观修有情为亲人,目的是为了让心里生起悦意之相。

亲之究竟是为慈母,故修知母、忆念母恩及报恩三,是为引发悦意可爱,爱执有情犹如一子。此悦意慈是前三果,由此即能引发悲心。

一个人的至亲就是慈母,因此,修习知母、念恩、报恩这三者,是为了对有情引发悦意可爱相,爱执一切有情犹如一子。这“悦意慈”是前三者的结果,由悦意慈就能引发悲心。

欲与乐慈及拔苦悲,因果无定。

“与乐慈”是想给予有情安乐的心,“拔苦悲”是想拔除有情痛苦的心,二者不决定谁是因谁是果。换言之,可以由慈生悲,也可以由悲生慈。比如:对某人生起悲悯心,见他缺乏安乐,也会生起想给他安乐的慈心;以慈爱心见他受苦,自然会生起想为他除苦的悲心。

须知,“与乐慈”和“悦意慈”侧面不同,悦意慈是悲心的因,而与乐慈和悲心因果不定。

故知母等三种所缘,即是与乐慈及拔苦悲二者根本,故于此中当勤修学。

所以,知母、念恩、报恩这三种所缘,是与乐慈和拔苦悲的根本或所依。因此,对这三者应当精勤修学。

以上以理决定了知母、念恩、报恩、慈心是引生悲心的殊胜方便。

巳三、观有情为亲人窍诀之出处

又发心因,修诸有情皆为亲者,是月称论师及大德月 、莲花戒论师等之所宣说。

“观修有情为亲人”这一发心之因,是月称论师在《四百论广释》、大德月在《弟子书》、莲花戒论师在《修次中篇》等中所宣说的。

比如,《四百论广释》中说:“思惟一切有情从无始来,皆是父母等眷属,为度彼等故,能入生死。”《弟子书》的教证,下文将引用。

辰二、增上意乐与菩提心是悲心之果之理分二:① 设问 ② 解答

增上意乐及以发心为果之理者。

增上意乐和发菩提心是悲心之果。

巳一、设问

由其如是渐修其心,悲心若起,便能引发为利有情,希得成佛,即此便足,何故于此添增上心?

如是渐次修心,若生起了悲心,就能引发为利有情希求成佛的心,以此便足已,为何在修悲之后,还要加修增上意乐呢?

巳二、解答分四:① 虽具大悲但没有荷负度生重担的增上意乐 ② 以比喻显示增上意乐不同于声缘悲心 ③ 故在此中间应生起增上意乐 ④ 发菩提心为增上意乐之果

午一、虽具大悲但没有荷负度生重担的增上意乐

欲令有情得乐离苦慈悲无量,声闻独觉亦皆有之,若自荷负一切有情与乐拔苦,则除大乘决定非有。故须发此心力强胜增上意乐。

欲令有情得乐离苦的慈悲二无量心,小乘的声闻独觉也有,但如果是亲自担负一切有情与乐拔苦的重担,则除了大乘之外决定没有。因此,必须引发这种心力强胜的增上意乐。

午二、以比喻显示增上意乐不同于声缘悲心

是故仅念一切有情云何得乐、云何离苦,非为满足。须自至诚,荷此重担,故当分辨此等差别。

所以,仅仅忆念如何给予一切有情安乐、如何让他们远离痛苦,还不足够,必须以至诚心亲自担起这个重担。因此,应辨别一般的慈悲无量心与增上意乐的差别。

《海慧问经》云:“海慧,如有商主或有长者,惟有一子,可悦可爱可惜可意见无违逆。然此童子因其幼稚而作舞娱,堕不净坑。”

《海慧请问经》中说:海慧!譬如有一位商主或者长者,只有一个独子,非常悦意可爱、让人怜惜,谁见了都不会讨厌。但孩子幼稚,在玩耍时,掉进了粪坑。

“次其童子若母若亲,见彼童子堕不净坑,见已虽发号哭忧叹,然终不能入不净坑拔出其子。”

童子的母亲和其他亲属,看到童子掉入粪坑,虽然大声号哭,悲伤哀叹,但终究不能跳入粪坑,亲手救出孩子。

“次童子父来至其所,彼见一子堕不净坑,见已急急举止慌措,欲出其子心甚爱顾,全无呕吐,跳不净坑取出其子。”

然后,童子的父亲走来,见孩子掉进粪坑中,即将淹死,他内心焦急、举止慌乱。为了救出孩子,全然不顾肮脏、呕吐,而纵身跳入粪坑,直接从粪便当中救出孩子。

下文说明比喻相应的意义。

此说三界为不净坑,独爱一子谓诸有情。若母若亲者,谓声闻、独觉,见诸有情堕生死中,忧戚叹嗟然不能出。商主、长者,谓诸菩萨。法譬合说。

不净坑,比喻三界;

一心疼爱的独子,比喻一切有情;

母亲与其他亲属,比喻声闻独觉;

虽见童子掉入不净坑而号哭忧叹,但终究不能救出童子,比喻声闻独觉见到有情堕在生死苦海中,虽然内心悲伤哀叹,却无法救拔;

商主或长者,比喻诸菩萨。

“法譬合说”:意义对应比喻宣说。

又说独一爱子落不净坑,如母之悲,声闻独觉亦皆共有。

又说,像母亲那样见到爱子落入不净坑而生起的悲悯心,声闻独觉也有。

午三、故在此中间应生起增上意乐

故依悲愍,当发荷负度众生担增上意乐。

所以,应当依悲悯心,进一步发起荷负度生重担的增上意乐。

《大乘庄严经论释》中说:“虽然见了某种有情痛苦,也具有慈悲,但远离了救拔苦难的事业修行之门,这并非大悲,如同诸声缘对一切苦恼有情也具有悲心,但不做拔苦的修行。诸菩萨尽轮回际对一切有情成办利乐,因此可谓是具大悲者。”

午四、发菩提心为增上意乐之果

如是若发度有情心,然我现时不能圆满利一有情;又非止此,即使证得二罗汉位,亦仅利益少数有情,利亦惟能引发解脱,不能立于一切种智。

虽然发起了普度一切有情之心,但我现在无法圆满地利益一位有情;不但如此,即使证得声缘阿罗汉果,也只能利益少量有情,而且所作利益只能让有情解脱生死,不能将他们安立于一切种智。

经中说:“自未得度,不能度他;自未寂灭,难令他寂;自未调顺,岂能调他。”凡夫和声缘都未证入初地,尚且无法将众生安立于登地,何况大安乐的佛地。

故当思惟无边有情,谁能圆满此诸有情现前、究竟一切利义。则知惟佛方有此能,故能引发为利有情,欲得成佛。

因此,要思惟:对这三有中的无边有情,谁能圆满他们暂时、究竟的一切利义呢?思后便知:只有佛具备这样的能力。所以,为了利益有情必须成佛,由此便能引发为利有情誓愿作佛的菩提心。

《大乘庄严经论》说:“尽于未来际,普及一切生,恒时利益彼,是说皈依大。”(在十方三世一切世间中,唯有佛能彻底遣除一切众生的所有危害,并让众生获得一切世出世间的圆满,故承许佛是大皈依处。)又说:“成就第一义,出离一切地,于他得尊极,解脱诸众生。”(成就了真如自性清净、远离客尘障垢,具有二种清净的大菩提,从一切地中辗转出离到达究竟,成为一切有情的无上世尊,能令一切有情趣入解脱。)

在发起荷担成办一切有情离苦得乐重担的增上意乐之后,须知只有成佛才能真正成办,所以应当发起希求成佛之心。

寅二、如次正修分三:① 修习希求利他之心 ② 修习希求菩提之心 ③ 明所修果即为发心

第二,如次正修分三:① 修习希求利他之心;② 修习希求菩提之心;③ 明所修果即为发心。

具足圆满体相的菩提心,包括希求利他之心和希求菩提之心。按次第修心时,先修希求利他之心,再修希求菩提之心,最后认定修持的结果是发菩提心。

卯一、修习希求利他之心分二:① 引发生起此心所依 ② 正发此心

初中分二:① 引发生起此心所依;② 正发此心。

修习希求利他之心,首先要打好基础,引发生起利他心的所依基础,包括修平等心、修知母、修念恩、修报恩四项内容,然后真正发起利他心,包括修慈、修悲、修增上意乐三项内容。

辰一、引发生起此心所依分二:① 于诸有情令心平等 ② 修此一切成悦意相

初中分二:① 于诸有情令心平等;② 修此一切成悦意相。

生起利他心的基础:一是令心对一切有情平等;二是将一切有情修成悦意相。

巳一、于诸有情令心平等分三:① 应修前行次第 ② 真实修行平等之理 ③ 摄义

今初。

午一、应修前行次第

如前下、中士中所说诸前行等所有次第,于此亦应取来修习。

在下士道与中士道中所说的前行等所有次第,此处也应取来修习。

午二、真实修行平等之理分五:① 须遮止贪嗔令心平等 ② 修行何种舍 ③ 修的次第 ④ 以修何者遮止贪嗔 ⑤ 虽不遮止怨亲心但遮贪嗔

未一、须遮止贪嗔令心平等

又若此中不从最初遮止分党 、令心平等,于诸有情一类起贪,一类起瞋,所生慈悲皆有党类,缘无党类则不能生,故当修舍。

若此处一开始没有遮止分党、令心平等,而对某一类有情生起贪执,对另一类生起嗔恚,所产生的慈悲也都有党类,如此则无法产生缘无党类的平等慈悲,所以应当修持舍心。

反观自心,会发现分别心习惯于分党,总是主观地将人群分成种种派别,然后加以区别对待。我们分别一类是自方的亲友,认为是自己人,应百倍爱护;一类是敌方,损害过自己,或者自己看不惯,应当施以报复,甚至一个好脸色也不能给;还有一类是无利无害的中庸,对他们置之不理。我们还会把人们分成尊卑、高下、善恶等,只对一方友好,态度恭敬,而轻舍另一方,漠不关心。这种狭隘的党派分别,使我们的慈悲也带有浓厚的党派色彩。

即使只是几个人的圈子里,我们还是习惯划分自方、他方,对自方贪执、对他方嗔恚;而且在自方当中仍会继续分类,谁是最亲密,谁是一般亲密。如此大大小小的偏执,使我们产生各种不平等的心态和行为,而障碍大慈大悲,导致无法去爱一切众生。所以,首先应当修成平等心。

未二、修行何种舍

又舍有三:行舍、受舍及无量舍。此是最后。

舍有行舍、受舍、无量舍三类,此处是指无量舍。

行舍:与善心相应的心所,即缘善法,令心住于平等,远离昏沉、掉举等过失。作用是不让根本烦恼与随烦恼生起。行舍属于五蕴中的行蕴,故称为行舍。《成唯识论》中说:“云何行舍?精进三根,令心平等正直无功用住为性。对治掉举,静住为业。”

受舍:不苦不乐的舍受。

无量舍:缘无量有情而远离贪嗔的平等心。

所以,心住于善,远离沉掉,是行舍;心的感受非苦非乐,是受舍;缘有情而远离贪嗔,是平等舍。

此复有二,谓修有情无贪瞋等烦恼之相,及于有情自离贪瞋令心平等。此是后者。

“无量舍”又分二种:一是修习有情没有贪嗔等烦恼相;二是对每一位有情,远离贪嗔,让心平等安住。此处是指后者。

譬如:把某人观成没有贪嗔,是前一种;某人虽有烦恼,但自己对他没有贪嗔之心,是后一种。如仪轨所说:“于诸有情远离贪嗔,住平等舍。”

未三、修的次第

修此渐次为易生故,先以中庸无利无害为所缘事,次除贪瞋令心平等。

为了使平等心容易产生,观修的次第首先应以无利无害的一般人为所缘境,然后遣除贪嗔,让心平等。譬如,缘陌生人反观自心,让心没有贪也没有嗔,平等安住。如果内心有丝毫贪着或厌恶,都是心不平等,必须遣除,直到远离爱憎为止。

对待无利无害的一般人,内心贪嗔相对微弱,容易使心平等,所以先缘中庸的对境修平等心。

若能于此心平等已,次缘亲友修平等心。

如果对中庸者,心能远离贪嗔达到平等,接着就缘亲友修平等心。

若于亲友心未平等,或由贪瞋分别党类,或贪轻重令不平等;此亦平已,次于怨敌修平等心。

若对亲友心不平等,或者由于贪嗔而分别自方与他方,或者由于贪执的轻重而使心不平等,则须一直修到内心平等为止,然后再对怨敌修平等心。

观察在对待亲人时,自己内心是否能像对待一般人一样平等。比如,对待自己的子女,要做到像对待别人的子女一样。依此类推,对待原先贪执的亲人、朋友、学生等,都要逐渐修到没有贪嗔,内心平等。

此若未平,专见违逆而起瞋恚;若此亦平,次当遍缘一切有情,修平等心。

如果对待怨敌时,心没有平等,就会专门见违逆相而起嗔恚。若对怨敌内心也能平等,接下来就普遍缘一切有情修平等心。

所以,修舍心的次第是:先对一般人修,再对亲人修,再对怨敌修,最后对所有人修。

有人说:对自己的母亲本来就有欢喜心,不必先修平等心再修悦意慈,多此一举。

答:对母亲俱生的欢喜心,实际只是贪心而已。平等心修好之后,再生起悦意慈,这时才是不夹杂贪烦恼的清净慈心。先修平等心,目的是为了消除偏执一方的贪嗔。我们的心不平等,好比山峰高低不齐,现在要让内心平等、无有高下。

修持平等舍心,最后应达到仙人请客般的心态。传说仙人宴请宾客时,不分贵贱、高下、贤劣,一律都请上座,平等地热情款待。同样,对普天下的有情,若能不论阶层、职业、相貌、种族,不论亲怨,都以平等慈悲心对待,这就是舍无量心。

《八大人觉经》说:“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

未四、以修何者遮止贪嗔

若尔,于彼由修何事能断贪瞋?谓修二事。

那么,修习哪些法门能断除对有情贪嗔不平等的心态呢?具体是修两种事。

就有情者,谓念一切欣乐厌苦皆悉同故,缘于一类执为亲近而兴饶益,于他一类计为疏远,或作损恼或不饶益,不应道理。

对有情方面,应当思惟:因为一切有情都同等希求安乐、不愿受苦,所以将有情分成两类,对一类执为亲近而作饶益,对另一类计为疏远而伤害或不作饶益,这非常不合理。

譬如:冬天街上有十人缺少衣食,他们平等希求得到温暖,若认为其中五人是自己的亲友,而赶紧给他们送棉衣、送热汤,让他们住在温暖的房间里,认为另外五人是陌生人,即使他们踡缩街头,身体冻得发紫,也不去关心照顾,这是很不应理的。或者很多人中毒时,自己只为关系亲密的人解毒,而舍弃另一类人,这是违反道德仁义的。

所以,想到普天下的众生都平等希求离苦得乐,自己应当平等给予众生安乐,拔除他们的痛苦。

就自己者,当作是思:从无始来于生死中,未经百返为我亲属,虽一有情亦不可得,于谁应贪,于谁当瞋?此是《修次中篇》所说。

对自己方面,应当思惟:无始以来在生死当中,没有一个有情不曾百次作过我的亲属,既然都是亲人,对谁应贪对谁应嗔呢?这是《修次中篇》中所说的。

比如,可以思惟:一切有情都曾无数次作过母亲,曾经为了养育自己而耗尽心血。虽然母亲们由于转世而改变了形相,但她们曾是自己的母亲,曾给予过的慈爱,永远不应因转世而抹杀,就像今世的母亲虽然年迈衰老,但我们始终不能舍弃执她为母亲的心。既然都是前世的母亲,为什么要对其中一部分贪执,而对另一部分嗔怒呢?如此心不平等,没有任何道理。

或者思惟:一切有情都曾无数次作过自己的子女,虽然他们漂泊在轮回中,自己也已忘却他们前世的音容笑貌,但他们都曾是自己百般慈爱过的骨肉,为什么要厚此薄彼呢?所以,应平等关爱天下一切有情。

又于亲属起贪爱时,如《月上童女请问经》云:“我昔曾杀汝一切,我昔亦被汝杀害,一切互相为怨杀,汝等如何起贪心?”

对亲属生起贪爱时,就像《月上童女请问经》所说:“我往昔曾杀害你,我往昔也曾被你杀害,所有人彼此互为怨敌,彼此杀害,你们怎么会还生贪心呢?”

以下引公案说明:

往昔,藏王赤松德赞的女儿莲明公主,十七岁时不幸夭折。藏王便问莲花生大士:“我女儿莲明公主看来是个宿业清净的人,她有幸遇到您们这些如真佛一般的大智者、大译师,为什么这样短命呢?”

莲师解释说:“莲明公主不是因为宿业清净而转生为你的女儿。这是因为过去我和你以及菩提萨埵曾转生为三个劣种人的儿子,一起修建夏绒卡绣大塔,当时,莲明公主是只毒黄蜂,它叮入你的血管,无意之中被你捏死。因为这个命债,它才转世作你的女儿。”

法王赤松德赞是真正的文殊菩萨,连他都有由过去怨业转生而来的子女,何况我们一般的凡夫呢?

《安士全书》中记载:

清朝康熙年间,桐城的儒生姚东朗,儿子十岁时得了重病,奄奄一息。

父母可怜孩子,问他:“你真的没缘份做我儿子吗?”

孩子忽然用北方话说:“我是山东的某某出家人,曾积累了三十两金子,师兄见后起贪心,把我推入水中。我当时向观音菩萨呼救,只见大士说:‘你命该如此,这是前世的罪孽。’这样,我就被淹死了。

地方上有人将此事上报官府,你当时身为县令,收取了师兄贿赂的三十两金子后,平息了此事。我因为沉怨未洗,就投胎作你弟弟,就是你已死的弟弟姚嵩绍。追随你二十多年,一直没有讨还债务,因此死后又转为你儿子。十年以来,你已还清了三十两金子。我要走了,只是你家有一根柱杖,我很喜欢,可以烧了送给我。

我的师兄也因讨债而投胎为你的大女儿,她嫁到溧阳县潘家,即将生产。我死后就投生为她的胎儿,索取命债。”

由此公案可知,六亲眷属无不是前世的怨家,为了讨债才来投生。未说破时,以为眼前、身边的人,都是自己的亲人;被明眼人点破后,才知前后左右都是怨家债主。所以,有何必要对前世的怨家格外贪执爱惜呢?

及如前说无定过时,一切亲怨速疾变改所有道理,当善思惟,由此俱遣贪瞋二心。

而且,对前文中士道所说亲怨无定过患,一切亲怨迅速改变的道理,应当善加思惟,由此能够同时遣除贪嗔二心。

以前,印度的嘎达亚那尊者,到一位施主家中化缘时,看到施主怀抱着儿子,津津有味地吃着鱼肉,有一条母狗跑过来啃食骨头,他就用石头打狗。

尊者以神通观察,发现那条鱼原是施主父亲的转世,那条母狗是他母亲的转世,前世杀害自己的仇人转为儿子来偿还宿债。见到这种情形,尊者感叹说:“口食父肉打其母,怀抱杀己之怨仇,妻子啃食丈夫骨,轮回之法诚稀有。”

因此,轮回中的一切都是无常,亲不是恒常之亲,怨不是恒常之怨。世上没有固定的亲怨,目前的敌人曾是最亲密的朋友,目前的亲人也是昔日最可恨的仇敌。

《修行地道经》说:“当发行慈心,念怨如善友,辗转在生死,悉皆为亲族。譬如树生花,转成果无异,父母妻子女,宗亲亦如是。其行慈心者,等意无憎爱,不问于远近,乃应为大慈,等心行大哀。”(应发起慈心,念怨敌如善友,在生死中辗转投生,都曾作过自己的亲属。就像树木生出了花朵,花朵又转成了果实,父母、妻子、宗亲也是如此,彼此之间的关系一直不断在变换。行持慈心的人,应当心意平等、远离憎爱,不问疏远、亲近,都要一视同仁。这才是大慈心,才是以平等心行持大哀悯。)

所以,怨和亲并没有真实的自性。亲友某时会转成怨敌,怨敌某时也会转为亲友,一切都不固定,故应普遍对一切有情发起平等心。

或者思惟:一切三界有情,都有生老病死等苦恼,本性是苦。所以,我不应损害本性是苦的有情,而应平等饶益。

或者思惟:一切众生平等都是四大五蕴假合的幻相,仅仅是地、水、火、风,或色、受、想、行、识,若再进一步分析成微尘和刹那,最后则是如虚空般的大空性,其中谁是亲、谁是怨呢?所谓的亲怨,只是以分别心所假立的。

或者思惟:若我不起分别,则万法本无亲怨。别人骂我、打我、嗔我,没有能骂所骂、能打所打、能嗔所嗔,只有幻化的声音和色像,所以不必执着对方是敌人;别人赞我爱我,也没有能赞所赞、能爱所爱,如空谷回音、梦幻泡影,不必执着对方是亲友。如此思惟便知,分别亲怨多么无意义。

未五、虽不遮止怨亲之心但遮贪嗔

此取怨亲差别事修,故不须遣亲怨之心,是灭由执怨亲为因所起贪瞋分党之心。

这只是取怨亲的差别事来修习,所以不需遣除亲怨之心,这是要泯灭由执着怨亲为因,所引生的贪嗔分党心理。

午三、摄义

圆满菩提心的体相,应当具足希求利他之心和希求菩提之心两种德相。修菩提心时,按七因果教授,先修希求利他之心,再修希求菩提之心。

修利他心,发心亲自荷担救度一切有情的重担。先要修好两个基础,一是修平等舍心,二是把有情修成悦意相。在此基础之上,再修习慈、悲、增上意乐。

为什么要安立如是次第呢?一般来说,不断思惟自身诸苦后,再转缘众生思惟,即可体会他苦,而引起愿他离苦之心。但是,要让此心猛利、坚固、恒常,则须修成悦意慈,即见一切众生皆如自之独子般的可爱相。

在生起悦意相之前,先须修好平等舍心。理由是:我们的心始终缠缚于贪嗔之中,亲友痛苦便于心不忍,怨敌有苦就幸灾乐祸,非亲非怨的众生受苦,则置之不理、漠不关心;如果不能去除这种偏执,则会障碍大慈大悲。所以,首先应修整不平等的心地。

所谓平等舍,要舍去的是对有情的贪嗔。反省自己,无始以来是否一直在串习贪嗔呢?通常,我们对所爱的人,都会有强烈的贪执,即使只是短暂的分离,内心也难以平静,思念不已。然而,对于怨敌,却连一分钟也无法与之相处,一见他就嗔心大发。就像这样,我们一直困在贪嗔之中,完全不似大乘行人。所以,认为自己对有情有慈悲心,是否只是贪心呢?声称发了菩提心,是否遇到众生只发贪嗔心呢?这些都要仔细辨别。

因此,在没有灌溉悦意慈水、播下悲心种子之前,首先要修理平整不平的心地。对待任何众生,首先要修成不贪不嗔的平等心。

如何才能修成平等心呢?这必须通过思惟道理,遣除心中的偏执。可由以下几方面思惟:

① 思惟怨亲不定,对治贪嗔

通常,我们会对某一类人特别好,因为他是我的亲友,或者他利益过我。对另一类人心怀嗔恨,因为他是我的敌人或者他曾经损害过我。又对一类人态度一般,觉得无关痛痒,因为他不曾利益或损害过我。这就是我们行为的逻辑,谁利益我、承事恭敬我,他就是亲友;谁损害我,他就是敌人;谁无利无害,就只是一般人。这是分党,随之而来的是贪嗔执着。

现在,可以观想一位自己最喜爱、一刻也不愿分离的亲人,然后反问自己:他是固定不变的亲人吗?

显然不是!因为在漫长的轮回中,他和自己的关系不断转变,曾无数次成为亲友,也曾无数次做过怨敌和中庸众生,未来也将随因缘如此转变。何来一成不变的亲人呢?

所以,“亲人一定”只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单从短暂的片断不易看出这点,但如果把时间无限拉长,在无始无终的生死中,便可发现一位有情和我们的关系都在不断变换,其中并没有任何不变的关系。

自己今天最执着的儿女、爱人等,曾经是无数次举着刀剑、无情屠杀自己的人,有何必要以暂时一时一地的因缘,就把他执为最亲爱、永恒的亲人?况且,以后他还会转成自己的仇敌,或者毫无关系的陌生人。如果因为他利益过你,就一定要执为亲友,百般爱护,那为何不以他前世伤害过你,而执为仇敌呢?

想想眼前这位“亲人”如何像恶魔一样,目露凶光、一脸凶残,想想他如何心怀鬼胎、施展阴谋算计你,或者以恶毒的语言嘲笑、攻击你,如此便能遮止贪执。其实,亲怨都是心的假立,若多往怨敌方面思惟,“亲”的假相就会消失。可见一切只是分别心的妄执而已,此外,并没有什么真实性可言。

假如无法容忍害过你的人,就把他观在心前,翻出他久远之前的档案,一旦认识真相,便可破除眼前一时一处的偏执。即思惟:这伤害我的人是生生世世固定不变的怨敌吗?事实上,除了做怨敌之外,他还无数次做过亲人和中庸众生。比如,曾做过无数世的母亲,用心血养育自己,对自己的恩德极其深广。对这样施恩无限的人,怎么能以暂时的一点小事,就把他认定为敌人,非要摧毁才甘休呢?怎么能以眼前一点损害,就彻底翻脸,完全不顾生生世世的恩情呢?

思惟:他曾经如何养育、照顾自己;为了让自己获得安乐,如何不惜忍苦耐劳;在自己有困难时,如何想方设法地帮助。如此即知,只以今世短暂的显现为理由,就把他认定为怨敌,完全不合道理。其实,唯一该痛恨的是无明,因为无明使我们遗忘了这些本是前世恩德深重的父母,若只以现世稍有违逆就不报恩,甚至执为怨敌,则极其愚痴。

面对不亲不怨的人,也思惟:我对他漠不关心合理吗?他对我无利无害是事实吗?其实,以暂时的无利无害怎么能判定一直都是如此呢?既然曾无数次做过亲人,怎么能认定毫无关系呢?有什么理由不闻不问呢?如此反思也能遣除对中庸者冷漠的心理。

所以,不要以暂时的利益,就安立为亲友而一味贪爱;不要以暂时的损害,就视为仇敌而报复还击;不要以暂时的无利无害,就认为与我无关,可以置之度外。“怨亲一定”只是一种错误的见解,一无可取。

所谓修平等舍,即思惟:亲也是怨也是中庸,破除贪执;怨也是亲也是中庸,破除嗔恚;中庸也是亲也是怨,破除舍置。

② 总体思惟

比如,两位施主都在五十年中供养过你一百万元,其中在第五十年,一人给了十万,另一人分文未给,但能以这一年的情况就判定前者是亲友、后者是陌生人吗?显然不能,因为总体上,他们所给予的帮助是同样的,不应以一年的情况就对前者亲密、对后者不理睬。

同样,从无始总体上考虑,会发现:现在的亲人,对你都曾无数次做过三种角色——怨敌、亲人、中庸众生,对你有过无数次的利益、损害和无利无害,而现在的怨敌和中庸众生也是如此。所以,他们平等做过怨敌、亲友、中庸众生,从总体上看,没有一者对你特别好、一者对你特别坏。如是思惟,对有情就能生起平等心。

③ 思惟亲怨贪嗔只是我执分别念可笑的闹剧

即便再好的人,只要他不合自己的心意,就可以把他定为敌人。比如,忍辱仙人为歌利王的采女慈悲说法,歌利王却认为是在调戏自己的女人,妒火中烧,以嗔恚心节节支解仙人的身体。

同样,即使再坏的人,只要气味相投,就可以执为亲友。比如,人格下劣的太监,因为顺从皇帝的心意,也被皇帝视为心腹。

由此要觉悟,贪嗔心其实是从俱生我执引生的。因为执着五蕴为我,就分出“我”和“他”,符合我心意的,就叫亲友,对他贪执;不合我心意的,都判为“怨敌”,对他嗔恚。

实际上,若没有我执,则看所有众生都是平等的。

以前,佛的脚出血不止,用尽各种药物都不见效。

迦叶尊者来到佛前,说:若世尊对待罗睺罗与提婆达多没有一点差别,血应当止住。说完,血当即止住。

通达无我的圣者内心没有亲怨分党,一旦证得初地,现前法界大平等性,对待一切众生自然平等。

不要以为:干戈相见,才叫怨;形影不离,才叫亲。其实,亲怨只在一念之间,即:心中现悦意相,就已认定为亲;现不悦意相,就已经认定为敌。

俱生我执随时都在分判“亲怨”:谁让你的“自我”满意,不必一秒钟,就会把他划为亲友。谁打击了“自我”,转眼间就视为敌人。对同一人,可以定为亲友、也可以定为怨敌。即使同一天里,上午觉得他好,下午就翻脸不认,视为仇敌。

观察思惟生活中的经历和周遭的现像,就会知道,所谓“亲”、“怨”只是分别心的戏论。比如:原先合作的伙伴,忽然因为名利竞争而成为对手,这是“自我”受到压抑,而将“友”认定为“敌”。原先如胶似漆的恋人,一旦抛弃自己,就成了眼中的仇人,这是将“亲”认定为“怨”。原先关系一般的人,某次为自己说话,“自我”被感动后,马上视为兄弟,这是将“中”认定为“亲”。几年前还视为仇敌,后来握手言和,站在同一战线上,这是将“敌”认定为“友”。

如是思惟即知,所谓亲怨、友敌唯一是由我执引生的分别。应远离这些分别,安住在平等心中,对众生一视同仁。

④ 思惟同行等流果,息灭贪嗔分别

若我们继续相信分别心,随其判定亲怨,而发起各种亲疏不平等的心态与行为,则永生永世都会被他蒙蔽。

由于这种等流作用,一到人群中,就会习惯于分党。口中也说:“我喜欢他,愿意帮助他。”“他损害我,我要还以颜色。”每当有人对你稍作利益,就判定为亲友;对你稍有违逆,就判定为敌人。如此串习成性,在任何场合、面对任何有情,都会不自觉地对人贴标签,一见他们,就产生嗔恨、贪着或者封闭的态度。其实,这只是愚人无意义的分别而已。知道真相之后,当内心取相分别时,就应立即舍去,这叫舍去贪嗔。

党派分别是非常下劣的心理,对人类造成了极大的损害。世界上各种冲突,大到宗教或民族冲突、国家战争、集团竞争、政治斗争、文化侵略,小到单位里的勾心斗角,人与人之间的口角,都是人类出于要护持自方、排斥他方而引生的。若能了解党派心理是何等没有根据,则一切恶业和痛苦将自动消失。

除了座上思惟之外,下座时也要不断观照自心,小心防范自己习惯性的思惟和行为。每当自己要表现出格外的热情和贪执时,应将这种心止息下来,安住在清净的慈悲中;每当对别人抱有成见,而要表现出不友善的态度或者不理不睬时,马上应制止这一恶习。若能如是调整,就能在伤害别人之前,事先截断三门恶业。必须这样修整恶涩不平的内心。

⑤ 思惟众生都平等有离苦得乐的愿望,应当平等慈悲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反观自己,连开水烫手之苦都不愿受,一丝清凉的快乐都要争取。同样,一切众生也是希求安乐,不愿受苦。既然众生平等都想离苦得乐,那么为何自己只给予一类人快乐,而对另一类人制造痛苦呢?接触任何有情,唯一应把快乐献给他。

所以,不应将有情分成三类:对一类给予安乐,对一类给予痛苦,对另一类不闻不问,而应平等慈爱所有众生。

三有中的众生,不论外相如何,其实都是如处迷梦般,一直在颠倒分别中无法醒来。所以,不论他对你的态度好或不好,都是迷乱,不必计较。菩萨道的行者,对于同是苦性的众生,有什么理由不平等救护呢?是否一个人作好梦,自己就愿意帮助他;一个人作恶梦狂乱暴躁,就对他进行报复。显然不合道理。

六、思惟一切都是影像而舍去贪嗔

譬如,银幕上显现亲人和怨敌的动作、言说、形像等,都是因缘和合幻化的影像,刹那生灭变化,没有确定不变的自性,即使正在显现时,也得不到任何实义。

同样,心如明镜,因缘聚合时,心镜中会显现人事物等影像,这些影像平等虚幻不实,所以对他生起贪嗔没有任何必要。

比如:眼前的亲怨,身心显现是虚幻的,话语如谷响,好声、恶声平等皆是幻相;显现的行为,不论恭敬或傲慢,都如水月一般,幻生幻灭。如此观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舍去贪嗔,安住于平等心中。

总之,以上的思惟,就是生起贪嗔时,反问自己有没有安立对方是亲怨的理由。通过正理衡量,现见安立亲怨毫无根据之后,就能遮止贪嗔。

巳二、修此一切成悦意相分二:① 连结 ② 对一切众生成立悦意之相

引发一切成悦意相者。

午一、连结

《修次中篇》云:“慈水润泽内心相续,如湿润田,次下悲种易于增广,故心相续以慈熏习,次应修悲。”

《修次中篇》说:“以慈爱的水滋润心相续,就像以水润泽田地一样,然后再播下悲心种子,就容易增长广大。所以,首先应以慈熏习心相续,然后应修习悲心。”

所说慈者,谓于诸有情,见如爱子悦意之相。

所说的慈,即见一切有情都如爱子那般悦意的相。

此处的“慈”是指悦意慈。

又此所说,由修等舍息灭贪、瞋不平恶涩 ,如调善田。

而且,此处所说,由修习平等舍而息灭贪嗔不平等的恶涩,就如平治田地一样。

次以见为悦意慈水而润泽已,下以悲种,则大悲心速疾当生,应当了知极为切要。

内心平等之后,再以见有情为悦意相的慈水润泽心田,其次再播下悲心的种子,大悲心就会迅速发起。当知如是观修是极为切要的。

归纳:

比如,种子吸取了水分后,由于水的滋润而促使种子迅速生长。悦意慈和悲的关系也是如此,以如水般的慈心滋润心地,会使悲心的种子迅速生长。即若见一切有情都似自己的独子般悦意可爱,那么见有情受苦时,一定会发起为其拔苦的悲心。所以,修悲之前,关键是要引发一切有情成悦意相。

午二、对一切众生成立悦意之相分五:① 修习知母 ② 修习念恩 ③ 修习报恩 ④ 摄念恩、报恩之义 ⑤ 佛门之孝道

此中有三。

对一切众生成立悦意之相,具体修法即知母、念恩、报恩三者。

未一、修习知母分四:① 以理成立 ② 以教成立 ③ 以理成立还将做母 ④ 摄义

申一、以理成立

初修母者,生死无始,故自受生亦无始际,若生若死辗转传来,于生死中未受此身、未生此处决定非有,亦无未做母等亲者。

因为生死不见开始,故可推知自己的受生也没有最初的边际。由于辗转生死无数次,故在生死之中必定没有不曾取受过的身体、不曾转生过的地方,没有未曾做过母亲等亲人的有情。

转世不见起始,故必有无数次的受生,而每次受生时,必定取一具身体、有一个生处、有一位母亲。因此无始至今,受生的身体无量无边,上至梵天下至地狱,未曾取受过的身体一个也没有;受生的地方无量无边,十方世界的每个角落都曾投生过;自己生生世世的父母、妻儿等也是无量无边,有情无不做过自己的亲人。

申二、以教成立

如《本地分》引经说云:“我观大地,难得汝等,长夜于此未曾经受无量生死。”

如同《瑜伽师地论.本地分.第九卷》中引佛经所说:“我观大地,难得一人不曾在这块土地上受过无量生死。”

“我观有情,不易可得,长夜流转,未为汝等若父若母兄弟姊妹轨范亲教,若余尊重若等尊重。”

我观有情,难得一人不曾在长夜流转中,做过你的父母、兄弟、姐妹、轨范、亲教师,或其余的上师或等同上师。”

申三、以理成立还将做母

此复非仅昔曾为母,于未来世亦当为母,无有边际。

而且,不只是过去世曾做过母亲,未来世还将无数次做自己的母亲。

如是思惟,于为自母,应求坚固决定了解。此解若生,次念恩等亦易发生,此若未生,则念恩等无所依故。

这样思惟,对有情是自己的母亲,应当寻求坚固决定的了解,理由是:若对“有情是母亲”生起了定解,其后念恩等也就容易生起;相反,若定解未生,念恩等便没有依处。(知母之后,才有“诸母有情”这一所缘境,成为念恩、报恩等的所缘。所以,“知母”是后后修法的所依。)

申四、摄义

实修道次第时,必须逐步进修,每次只修一个方面。修平等舍,可以遮止贪嗔的现行,让心平等;但是,为了引起强烈的利他心,接下来还要修知母,做为念恩、报恩等的所依。一般,我们只会对亲人的苦不能忍受,因此要设法将一切众生安立为至亲,和我们关系最亲、最直接的亲人就是母亲。因此,若能对“有情都是母亲”生起定解,就可以缘有情修习念恩、报恩、慈心、修心。所以,通过经典和真实理论认定有情是母亲,极其重要。

换言之,如果不能深刻认定所有众生都是母亲,则念恩也只是忆念今世一位母亲的恩情,报恩也只是报一位母亲的恩德,并不能缘一切有情而修,那么,以一切有情为所缘境的大慈、大悲与增上意乐便无从生起。

若能深信一切有情是母亲,则念恩、报恩就能缘一切有情而修,所缘境会变得无限广大,由此才能生起给予一切有情乐的大慈、拔除一切有情苦的大悲,荷担救度一切母亲的增上意乐。

其实,“知母”是很大的觉悟。原先我们认为除了圈内的几位亲友之外,其他不是敌人就是毫无关系之人。所以,对待他们的心态、行为,往往与菩萨背道而驰。

然而,当内心真正肯定一切有情都是母亲时,就能认识到,有情并非与自己没有关系,不可置之度外,不可随意对待,因为都是大恩母亲。

由知母顺带就可以修起念恩、报恩,那样对待任何有情,不论尊卑、大小,都会心生大慈大悲,才会有对一切有情报恩的心态和行为,也才有菩萨饶益有情的实际表现。《梵网经》说:“孝名为戒。”了知众生都是母亲,才有普行天下的大孝。菩萨戒是以知母为所依,爱一切众生也是以知母为所依。

那么,如何成立一切有情都是母亲呢?

关键在于证成转生是无始的,因为转生无始,就有无量生世,所以就有无量母亲,即每一位有情都曾经做过自己的母亲。

如何证成转生无始呢?

观察心识是由前一刹那的同类心识转为后一刹那,如此不断相续而来。比如,现在的心识来自中有心识,而中有心识又来自前世的死有心识,若再往前无穷无尽地追溯下去,则始终找不到初际。

若有初际,则说明转生的次数有量。比如:到今世为止,总共转生了十万世。观察第一世,必定不是圣者,所以必有六道任何一道的身体,比如是猪身。

试问:这个最初的猪身是否有因?若有前因,就不叫初始;若无前因,则应成无因生。假如不需任何因缘,便能凭空出生有眼耳、有受想行识的猪身,则应何时皆可出生,但这一点谁也不会承认。所以,“转生有初始”不能成立。

由于转世无始,合计每一世的母亲便有无量无边。从今生的母亲往前算,算到一百亿世,母亲的数量就已超过地球总人口的一半多;若再往前算下去,则所有的母亲尽虚空界也无法容纳。

由此可见,哪一位有情未曾做过自己的母亲呢?不仅做过,而且做过无数次。

这也是遍知有情过去、现在、未来一切生世的佛陀以谛实语证明的事实。佛在《梵网经》中说:“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心地观经》中也说:无始以来,一切众生轮转五道,经历百千劫,在多生之中,互为父母。以互为父母之故,一切男子即慈父,一切女人即悲母,往昔生生世世中有大恩德故,与现在父母的恩德平等无别。

真正要生起知母的证量并不容易。首先应从身边修起,比如,对家人、同事、道友等一一观修。所以,最初应缘周遭有情,不应首先就缘着遥远的六道众生泛泛而修。初步修好后,再不断扩展到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整个地球,再扩展到三千大千世界,乃至无量世界中的无量有情。

有人认为知母很容易!若只是重复一句“一切有情是母亲”,这并不代表真的认定了一切有情是母亲。

以前阿底峡尊者听到众生的声音,就想这是妈妈的声音,当狗在哀叫时,就想到是母亲在哀叫。而我们往往都麻木不仁,何曾想过这是亲生母亲呢?甚至用棍棒驱赶打骂,这是修好了知母吗?

所以,应具体落实,逐步转变自己的观念和行为。譬如:你是一名售货员,就要试着把每位顾客都看成是母亲。母亲来购物,自己态度能冷淡、爱理不理?

再比如,你是一名护士,反问自己:在我眼里,每天来住院的病人,我认为是母亲吗?看见病人卧床呻吟,我是见母亲受苦而于心不忍吗?我是恭敬承事护理母亲吗?

或者你是一位老总,在你眼里,成百上千的工人是母亲还是下贱的佣人呢?如果都是母亲,为什么没有体贴、关怀之心呢?

再看,家里的老鼠、门外的大黄狗,眼前最讨厌、最瞧不起的人,你认为是母亲吗?

所以,要先从自己身边做起,一边思惟,一边改变观念。假如对周遭的人都不认为是母亲,又说一切有情是我母,这不是相违吗?如果认为这是坏人,不要管他,如此不可能成就菩提心。眼前的有情都被你放弃,还说要担起救度一切有情的重担,岂不是自相矛盾?

既已了知须在心上串习,就应当从自己的家人、同事、身边的道友开始,切切实实地修心。

推而广之,须知一个团体的人都是母亲,其次,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人都是母亲,地球上六十多亿人都是母亲。

不仅是地球上的有情,事实上,浩瀚无际虚空界中还有无量世界,每个世界都有无量有情,缘此思惟:无数世界中的有情都做过我的母亲。这样,从心里真正认定有情都是慈母,遣除有情不是母亲的邪执。

当真正生起“知母”定解时,即使只是布施旁生一口饭,但想的是普天下所有母亲,由于意乐是缘无量法界众生,就有等同法界众生数量的功德。所以,修持大乘道时,有情是和诸佛同等重要的所缘,这非常关键!

假如见到每一位众生,都能从心底深处认为“他是大恩母亲”,则自然容易发起“我要为他而成佛”的心。如此一来,不论任何有情,下至一头猪、一只狗,都会执为是自己“最珍爱的母亲”,如此不仅不会舍弃他,而且会以他为所缘境来成就佛道。

未二、修习念恩分六:① 首先缘现世母亲而修 ② 今生也救护之理 ③ 自己不肯受用而以此养育 ④ 以受尽艰辛所得资具养护,胜过爱惜自己 ⑤ 总摄要义的修法 六、观修有体会后转缘其他有情修习

② 修念恩者。

申一、首先缘现世母亲而修

修习一切有情是母之后,若先缘于现世母修,速疾易生。

修好了一切有情都是母亲之后,如果首先缘今生的母亲而修习,就容易迅速产生念恩之心。

如果起初,就缘前世母亲观修,则因时间久远,我们无法回忆起前世母亲的形相与将护,如此则不易生起念恩的感受。然而,今世母亲与自己关系最近,母亲从小到大如何慈爱自己的情景,一幕幕浮现心前时,便会生起强烈的感受。以此为基础,再转缘其他老母有情而修,则较易生起念恩之心。

如博朵瓦所许而修,先想前面母相明显,次多思惟,非惟现在,即从无始生死以来,此为我母过诸数量。

按照博朵瓦认可的方法来修持,即首先在心前明显地观想今生母亲的相貌,然后多次思惟:不只是今生,而是从无始生死以来,就曾经无数次做过自己的母亲。

申二、今生也救护之理

如是此母为母之时,一切损害悉皆救护,一切利乐悉皆成办。

而且,这位母亲多世做母亲时,我们的一切损害,她都千方百计去救护,我们的一切利乐,她都尽力去成办。

特于今世,先于胎藏恒久保持。

特别是在今生,母亲自从怀了我们,十个月中,一直小心翼翼地保护我们。她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让我们不受损害,饮食、起居、身体的活动等都异常小心。

《心地观经》说:“世间悲母孕其子,十月怀胎长受苦,于五欲乐情不着,随时饮食亦同然,昼夜常怀悲愍心,行住坐卧受诸苦。”(从我们受胎直到十月胎满降生期间,母亲行住坐卧所受的苦恼,不是用语言所能描述。即使得到五欲之乐、饮食、衣服,母亲也不生爱念,而时时刻刻忧念我们。为了不让我们在子宫里受苦,她在吃喝、穿衣、走路时处处注意。)

次产生已黄毛疏竖,附以暖体十指捧玩。

我们刚诞生时,像黄毛小猴一样难看,但在母亲眼里,却是天底下最可爱的孩子,把我们抱在温暖的怀里,捧在手心,百看不厌。

《心地观经》说:“若产难时,如百千刃竞来屠割,或致无常。若无苦恼,诸亲眷属,喜乐无尽。犹如贫女得如意珠,其子发声,如闻音乐。”(生产之时,母亲遭受巨大的产难,犹如百千利刃屠割身体,心识迷惑,不辨东西南北,此时母亲全身疼痛难忍。一旦孩子产下,母子平安,母亲就像贫女获得如意宝一般欢喜无比。孩子发出声音时,母亲就像听到妙音一样喜悦。)

哺以乳酪授以口食,口拭涕秽手擦屎尿,种种方便,心无厌烦而善资养。

当我们还是婴儿时,母亲以乳汁养育我们,一调羹、一调羹地喂我们吃饭,亲手为我们擦鼻涕、屎尿,以种种方便毫不厌烦地精心养育我们。

《心地观经》说:“以母胸臆而为寝处,左右膝上常为游履,长养之恩,弥于普天,怜湣之德,广大无比。”(我们幼时常常在母亲怀里安然休息,在母亲的左右膝盖上爬来爬去。母亲的双乳就像甘泉一样,及时地养育我们,从没有枯竭之时。母亲长养之恩,充满天空;母亲怜湣之德,广大无比。)

申三、自己不肯受用而以此养育

又饥渴时与以饮食,寒时给衣,乏时给财,皆是自己未肯用者。

当我们饥渴时,母亲会赶紧准备饮食,即便在餐桌上,她还是全心全意地爱护我们,总把好菜夹到我们碗里,自己不肯吃。看到我们饭量减少,她就忧心不已。

到了冬天,就为我们做保暖的棉衣。我们缺钱时,就给我们钱。尤其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为了供我们上学,她省吃俭用,甚至为我们将来成家,还要存一大笔钱,这些都是母亲自己不舍得受用的。

申四、以受尽艰辛所得资具养护,胜过爱惜自己

又此资具皆非易得,是负罪苦及诸恶名,受尽艰辛,求来授予。

而且,我们成长所需的衣服、饮食等资具,都不是轻易得来的。从小到大,要穿多少衣服、吃多少饭菜、交多少学费、买多少书本,而这些都是母亲受尽千辛万苦得到后,才给予我们的。

从我们能站立开始,母亲一步步扶着我们走路。从我们会叫“妈妈”时,母亲就开始教我们说话。她看着我们长大,忧心我们的教育,经常亲自教导我们写字、算数、读书。每当我们有困难的时候,母亲总是那个可以依靠、尽心尽力帮助我们的人。

又若其子有病等苦,较其子死宁肯自死,较其子病宁肯自病,较其子苦宁肯自苦,出于自心实愿易代,用尽加行除苦方便。

如果孩子有生病等的痛苦,母亲真心愿代孩子受苦。孩子身体稍有不适,母亲就焦急万分,恨不得把孩子的病痛移到自己身上。若孩子有个三长两短,恨不得自己替孩子死。

总之,母亲对孩子的一切痛苦,都真心愿意代受,只要有可能,就会想尽办法遣除孩子的痛苦。

申五、总摄要义的修法

总尽自己所知所能,但有利乐无不兴办,凡有损苦无不遣除,于此道理,应专思惟。

总之,母亲用尽自己的知识、能力,只要有利乐,无不为我们成办;凡是有损害、痛苦,无不为我们遣除。对这个道理,应当专一思惟。

我们若能看到前世,便知今世的母亲还在前世无数次做过母亲。甚至在我们做小鸡时,她也曾是用双翼保护过我们的母亲;在我们做小鸟时,为了抚养我们,不管路有多远、有多危险,哪怕劳累至死都会为我们觅食。

如是思惟母亲在前世对我们的慈爱,会使观修变得更加宽广。

申六、观修有体会后转缘其他有情修习

如是修已,若念恩心非惟虚言真实生者,次于父等诸余亲友,亦当知母如上修习。次于中人知母而修,若能于此生如亲心,则于怨敌亦应知母而正修习。若于怨敌起同母心,次于十方一切有情,知母为先,渐广修习。

如是修持之后,若念恩心并非虚言,而是真实生起了,则继而对父亲等其他亲友,也应如上所说一般修习知母。其次,再对一般人观修知母,若也能生起如对母亲般的念恩心后,就可转缘怨敌观修。若对怨敌也生起了如待母亲之心,接下来就缘十方有情观修,首先知母,然后渐次推广修习。

此处须知:对母亲的念恩不可与贪执混淆。即便修到眼泪不断流淌,仍须不断观修。关于知母,若精通理论后再观修,则修力更强。

未三、修习报恩分四:① 若舍诸母则无有惭愧 ② 下等人不报恩尚不合理何况佛子 ③ 以有漏安乐报恩不合理 ④ 呵斥不报恩赞叹报恩

三、修报恩者。

修悦意相的第三步,是修报恩。

申一、若舍诸母则无有惭愧

如是惟除转生死故不能相识,而实是我有恩之母。

除了因为转世,而彼此不能认识之外,实际众生是前世对我有大恩的慈母。

“转生死”是不能相识的原因。凡夫都有健忘症,从小一起读书的同学,事隔几十年,对方的名字、相貌都会在记忆中消失。何况彼此经历一次次转世,改头换面之后,就更认不出是自己前世的母亲。

虽没有宿命通,见不到前世,但佛语证实众生是母亲,不能因为自己忘记,就否认他们曾做过母亲的事实。

彼等受苦无所依怙,舍而不虑自脱生死,薄无惭愧何甚于此?

这些前世的母亲正沉溺在苦海中无依无靠,若舍弃无量母亲不管,只求自己解脱,则没有比这更无惭无愧的了!

我们不能因为母亲改变了形像就不报恩。比如,今世的母亲年老时,面貌已非,但谁会不认母亲而舍弃呢?

有人说:今生的母亲不论形像如何改变,我都能认识,但前世的母亲根本记不起来,为什么要报恩呢?

答:譬如,向人借钱,事有明证,能否因为不记得就不还钱呢?同样,对于曾对自己施过大恩的母亲,能否因为遗忘就不报恩呢?显然不能!

如《弟子书》云:“诸亲趣入生死海,现如沉没大水中,易生不识而弃舍,自脱无愧何过此?”

就像《弟子书》所说:此时此刻,诸亲正趣入生死苦海中,如同淹没在大水当中,如果以转世彼此不相识,就舍弃诸亲只求自己解脱,哪有比这更无惭愧的事?

净土宗第十一代祖师省庵大师在《劝发菩提心文》中说:“我与众生,从旷劫来,世世生生互为父母,彼此有恩,今虽隔世昏迷,互不相识,以理推之,岂无报效?今之披毛戴角,安知非昔为其子乎?今之蠕动蜎飞,安知不曾为我父乎?每见幼离父母,长而容貌都忘,何况宿世亲缘,今则张王难记。(每每见到幼时离别父母之人,长大之后连父母的容貌都不记得,何况是过去生的亲缘,现在连他姓张、姓王也遗忘不知。)彼其号呼于地狱之下,宛转于饿鬼之中,苦痛谁知?饥虚安诉?我虽不见不闻,彼必求拯求济,非经不能陈此事,非佛不能道此言。彼邪见人,何足以知此?是故菩萨观于蝼蚁,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常思利益,念报其恩。”

申二、下等人不报恩尚不合理何况佛子

故若弃舍如是有恩,于下等人且不应理,况与我法岂能随顺?如是思已,取报恩担。

所以,若舍弃大恩母亲,于下等人而言,尚且不合理,又岂能随顺我所修的大乘宗轨?这样思惟之后,提起心力,勇取报恩的重担。

即前书云:“婴儿始产全无能,饮谁慈力授乳酪,依慈多劳此诸母,虽最下等谁乐舍?”

《弟子书》说:婴儿刚来到人间时,没有任何生存能力,是喝了谁以慈力授予的乳汁才得以存活?为了孩子而怀胎、生产、养育等以伟大的母爱而多劳的母亲,即使是最下等的人也不愿舍弃,何况上等佛子,又有谁会舍弃母亲呢?

又云:“由得谁腹而安住?由谁悲慎而取此?此母烦恼苦无依,最下众生孰乐舍?”

又说:在中有飘泊无依时,是得到谁的腹部而安住呢?呱呱坠地时,是谁慈悲、小心地把我抱在怀里呢?如今母亲烦恼、痛苦,孤单地漂泊在生死大海中,没有怙主、没有依处,即使最下等的众生,谁愿意抛弃母亲,只求自己解脱呢?

“悲慎”是说,即使生产面临死亡,母亲仍以慈悲心不让孩子受伤,处处注意自己的行为,即使孩子身上沾满了不净物,也抱在自己怀里。

《无边功德赞》云:“有情无明盲,意乐衰损慧,为父子承事,慈悲饶益我。”

《无边功德赞》说:有情的心识犹如盲人般不见光明,智慧衰损。他们昔日做父亲或孩子时,曾经承事我、以慈悲心饶益我。

“弃此独解脱,非是我之法,故汝发愿度,无怙诸众生。”

舍弃前世的亲人只求独自解脱,这并非我所修之法,所以,佛陀您发愿普度无依无怙的众生。

《物犹如此》中,记载了几则旁生孝母的故事。

广东东莞陈恭尹隐士,养有一条母狗。他隐居山中时,不与人往来,只有这条狗片刻不离地伴随着他。

每次出门时,母狗总是跑在前面充当前哨,遇到有豺狼、毒蛇、老虎时,就赶紧返回,咬着陈恭尹的衣服往回拖,不让他向前走。

陈恭尹明白后转身撤退,狗就随后几十步,大声叫着保护他。

到了夜晚,母狗就在房前屋后巡逻吠叫,通宵达旦都不休息。 几年之后,母狗生了五只狗崽。等小狗稍大,陈恭尹就把它们送给左右邻居。 在最初一年多中,母狗每天都到各家去看望狗崽,有食物时,小狗都争先恐后地让给母狗吃。等到小狗长大后,母狗就不再去看望,而这些小狗,每天早晨都会一起到陈家看望母狗。

又过了几年,母狗生病,身上长癞,瘦得皮包骨头,奄奄一息,小狗们争着为母狗舔癞,于是母狗的病就好了。 每年元旦,五条小狗一起跑来摇着尾巴围绕着母狗,好像是给母狗贺年。 后来母狗死了,五条小狗不停地哀叫。陈恭尹心生哀愍,把狗葬在后山。五条小狗每天早晨都会一起到坟前哀叫,这样持续了好几年。

又有一位叫刘时用的人,曾见过一头孝顺的小象: 小象的母亲生命垂危,小象取来草料喂养母亲,但母亲已无法吞咽,小象就用鼻子擦拭母亲身体,双眼泪如泉涌。母象死时,小象哭着纵身向前仆倒。

《圣师录》记载: 古代,有个名叫邓艾的人,一次上山打猎,一箭射中了一只母猿。 这时,有一只小猿过来为母猿拔箭,吮吸伤口的血,而且取来树叶塞住疮口,悲哀不已。 邓艾看了,丢下弓箭,感叹地说:“山中野兽尚且如此哀怜母亲,做人可以连猿猴都不如吗?从今以后,我再也不打猎!”

动物尚且能孝养父母,何况人伦佛子,岂能不报母恩!

申三、以有漏安乐报恩不合理

若尔如何报其恩耶?生死富乐,母自能得,然彼一切无不欺诳。

那么,如何才能报答母恩呢?生死中的富足安乐,母亲自己也能得到,但是这一切无不是欺诳。

“欺诳”,即看似安乐而实为苦性,最终无不欺骗众生。虽然外现乐相,但并非真实安乐。

轮回中,转轮王乃至梵天等的富贵圆满,一旦享受穷尽就会转成痛苦,这说明生死中的富贵并非真实的安乐,因为若其本性是安乐,则必定不会转为痛苦。

故我往昔于由烦恼魔力所伤,如于重伤注硝盐等,于性苦上更令发生种种大苦。

所以,我就像在母亲由往昔烦恼魔力所造成的重伤上,再加一层硝盐,使母亲在自性的痛苦之上,又产生种种大苦。

如果不以佛法引导,只让母亲享受生死中的快乐,则母亲在享乐时又增贪爱,由贪爱而取轮回后有,长夜漂流生死,感受种种难忍大苦。

或者理解为:如果只将母亲安置在有漏安乐中,最终仍将退堕,就像把母亲安置在悬崖边暂时休息,最终仍将坠入深渊一样。所以,这并不是究竟报恩。

《大智度论》说:“则知世间乐,皆从苦因缘生,亦能生苦果,诳人须臾,后苦无量。(世间安乐都是苦因缘业惑的产物,也能引生后后苦果,只是片刻迷惑人们,却后患无穷。)譬如美食杂毒,食虽香美,毒则害人,世间乐亦如是。(如同杂毒美食吃起来虽然香美,但却会伤害人,世间享乐也是如此。)”

所以,慈心饶益,应将彼等安立解脱涅槃之乐而报其恩。

所以,以慈心饶益母亲,应当将母亲安立在解脱与涅槃的安乐中来报答母恩。

“解脱”,就果上而言,是截断结生相续;就因上而言,是断除烦恼和有漏业。“涅槃”,是消尽一切障碍,圆满一切功德。

诸母之苦,根本在于生生死死,不能解脱。无始劫来,由烦恼造业,由业感苦,由苦又起烦恼,恒转生死轮。所以,真正的报恩是帮助母亲解脱生死,把她们安置在决定胜中;进一步,一切母亲不想要的痛苦,都从根断除,一切母亲希求的安乐,都无余圆满,最终把母亲安置在佛果中,这才是最好的报恩。

《中观心论》云:“又由烦恼魔,伤害已成疮,我如注灰水,反令苦病苦。”

《中观心论》说:由于烦恼魔的伤害,众生已经变成毒疮,而我就像在毒疮上又加注灰水,反而加深了病苦。

“毒疮”是指五取蕴。由烦恼力,造成这纯为苦性、苦源的有漏蕴,如果只让他享受有漏安乐,而不引入解脱道,则享受的同时便会增上贪执等烦恼,从而感召未来的生老病死。从因上观察,有情的心识始终贪执三有圆满,若不教他发起出离心,只让他享受五欲,则只会增益串习“常、乐、我、净”四颠倒相,而成为苦因。

“若有于余生,慈敬及恩益,欲报其恩惠,除涅槃何有?”

如果对其他众生慈悲、恭敬、报恩饶益,欲报答母恩,则除了将彼等安立于涅槃,又有什么可做的呢?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说:“若父母无信心者,令住正信;若无戒者,令持禁戒;若性悭者,令行惠施;无智慧者,令起智慧。子能如是于父母处,劝喻策励,令安住者,方曰报恩!”

《不思议光菩萨所说经》说:“非饮食及宝,能报父母恩,引导向正法,便为供二亲。”

申四、呵斥不报恩赞叹报恩

呵斥不报恩的恶劣行为,以往昔鼓音传记赞叹报恩。

不报恩担,重于大海及须弥担。

不报恩的负担,比大海和须弥山的重担还沉重。

“不报恩担”,即由于不报恩,而心中业债沉重。

《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说:“父母于子,有大增益,乳哺长养,随时将育,四大得成。右肩负父,左肩负母,经历千年,正使便利背上,然无有怨心于父母,此子犹不足报父母恩。”(父母对孩子有大饶益,以乳汁长养,随时保护、培育,如此才长成四大的身体。即使千年中右肩担父,左肩担母,父母的大小便拉在背上,而对父母心无怨尤,也不足以报答父母的深恩。)

《心地观经.报恩品》说:善男子、善女人,为了报答母恩,一劫中每日三时割取自己的身肉供养父母,还不能报答一日之恩。为什么呢?因为一切男女在母亲子宫当中,吮吸乳根,饮食母血,出胎之后、幼稚之前,所饮母奶多达一百八十斛。母亲得到最好的美食,就先给孩子吃,好衣也是如此。即使孩子愚痴、鄙陋,母亲的爱心也没有差别。

经中所说不报恩的罪过:

《心地观经》说:世间高莫过崇山,悲母之恩,高过须弥。世间重莫过大地,悲母之恩,重于大地。若有男女背恩不孝,让父母生起怨念,母亲一发恶言,孩子随即将堕落地狱、饿鬼、畜生道中。

《五分律》说:“从今听诸比丘,尽心尽寿供养父母。若不供养,得大重罪。”

《华严经》中,地神常说:我担负大地上的一切物质与须弥山王,不认为沉重,也无厌烦,但我对三种人恒时厌倦,不想任持。三种人中,一种是“念弃恩亲,不孝父母”。

若能报恩,即是智者称赞之处。

如果能报答母恩,即是智者所称赞的地方。

佛在《杂宝藏经》中说:我不但现在称赞慈爱孝敬,我在无量劫中也常常赞叹。

《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说:“供养父母、和尚、尊师,及世间中曾致饶益赖其恩者,应念倍增报恩供养(应忆念加倍报恩供养)。何以故?以知恩者,虽在生死,不坏善根;不知恩者,善根断灭,作诸恶业。故诸如来称赞知恩,毁背恩者。”

如《龙王鼓音颂》云:“大海及须弥,地等非我担,若不知报恩,即是我重担。若人心不掉,报恩及知恩,令恩不失坏,智者极赞此。”

如《龙王鼓音颂》所说:“大海水藏、须弥山王、大地等,并非我的重担,若不知报恩是我的重担。若有人心不散乱,知恩报恩,令恩德不失坏,智者对此无比赞叹。”

下至别人施给自己一杯茶,我们也要报恩。不知报恩的人不如一只狗,因为给狗喂食,它也会摇尾乞怜。

总之自母未住正念,心狂目盲,复无引导,步步蹎蹶趣向可怖险崖而行。

总之,自己的母亲没有安住正念,狂乱、盲目又无人引导,她正一步一跌地走向可怖的险崖。 既无正念、心识狂乱,又无眼目不识正道,又无明眼人引导,前方又是险崖,这是何等可怕的境地!

其母若不祈望其子,复望于谁?若子不应从其险怖救度其母,又应谁救?故应从此而救度之。

此时,母亲若不祈望自己的孩子,又能希望谁来帮助她呢?如果孩子不应从险难怖畏中救度母亲,又该由谁来救度呢?所以,孩子应当从险难中救度母亲。

如是若见为母众生,由烦恼魔扰乱其心,自心无主而成狂乱,又离慧眼观增上生、决定胜道,又无真实善友引导,一一刹那造作恶行,如步蹎蹶。

如是,若见诸母有情被烦恼魔扰乱内心,心识无法自主而成疯狂,而且远离慧眼,不见增上生与决定胜的圣道。又没有真实善友的引导,每个刹那都在造作身口意的恶行,就像一步一跌一样。

总于生死,别于恶趣,宾士悬险。

母亲总的是趣向生死,特别是趣向恶趣,正宾士在悬崖险道上。

母当望子,子应济母。如是思已,拔出生死而报其恩。

母亲希望孩子救护她,孩子也应救济母亲。如是思惟后,从生死中拔济诸母,以报母恩。

《集学论》云:“烦恼狂痴盲,于多悬险路,步步而蹎蹶,自他恒忧事,众生苦皆同。”

《集学论》说:由于烦恼而狂乱、愚痴的盲人,在充满危险的悬崖道上,一步一跌地行走。

自他恒时处在忧苦之中,都是轮回中无有眼目、精神狂乱、即将堕入恶趣长劫受苦之人。所以,自他众生同在苦难中,同是受苦之人。

此说如是观已,不应于他寻求过失,见一功德应觉稀有。然此亦合苦恼之理。

《集学论》中这五句的本意,是教人不要寻求众生的过失,因为自他同处在悲惨境地中,理应同病相怜,若见众生有少许功德,也要觉得稀有。

《集学论》前三句所说的情形,也符合众生苦恼的道理。换言之,为了表达“佛子应报母恩”这一意义,宗大师借用《集学论》中的三句比喻,描述诸母有情悲惨危险的处境,说明佛子救度母亲义不容辞。

未四、摄念恩、报恩之义

念恩应从现世母亲修起,首先忆念母亲今生的恩德,再忆念母亲在生生世世中曾给予自己的恩德。修好之后,再依次缘其他亲人、中庸者、怨敌及一切众生修持,即使修到热泪盈眶,也要持续修持。

今世母亲的恩德有世间恩德与佛法恩德两方面。念世间恩,即忆念母亲赐予身体、命根、衣食受用,教我们走路、说话、穿衣等等。尤其要忆念赐予我们命根的恩德。

试想:我们在中阴时,没有四大的身体依靠,犹如游魂,刹那不停地到处飘荡,若没有母亲的腹中可以安住,如何能脱离这种恐惧?入胎之后,若不依靠母亲体内的养料,我们怎么能从没有身形的羯罗兰转变成有四肢、六根的身体呢?

我们最初呱呱坠地时,没有任何生存能力,若母亲忽视我们一天,根本不可能存活下来。若没有母亲的生育,不会有今生的一切。

所以,应忆念自己的生命是母亲用心血养育而成。连栽花、种菜都要付出劳作才会有收获,何况从名色孕育成六根健全的人,这期间母亲要付出多少爱心,克服多少难以想像的困难?

从佛法的恩德来说,我们今生皈依三宝修学佛法,真正成办增上生与决定胜的大义利,都要依靠暇满人身才能成办,而这人身宝正是依靠母恩养育才长成的。所以,今天能具有人身而有学法的良机,完全是母亲深情养育的恩德。

想一想,有如此健全的眼、耳、鼻、舌、身、意,能够闻法、思惟、修行,都是母亲长养的结果。若没有母亲,自己就连看一页书、念一声佛、上一次香的机会也没有。所以,应当感念母亲赐予修法所依的深恩。

进一步思惟,不只在人道,母亲前世还在旁生道等中做过我们的母亲,不惜身命地养育、照顾我们。

有一本《物犹如此》的古书,收集了许多可歌可泣有关母爱的故事,以下摘取其中三则。

有个叫桓温的人,一次前往四川,途经三峡时,遇到一件奇事。 有个人抓了一只小猴子带到船上,小猴的母亲沿着河岸随船奔跳,一路啼叫足足跑了一百多里都不肯离开。最后母猴纵身跳到船上,当时就气绝身亡。有人剥开母猴的身体,只见肚中肠子寸寸断裂。

还有个姓彭的人擅长射箭。一次他入山打猎,看到溪水边有只母猴正在给孩子喂奶,就张弓放箭,射中了母猴。母猴自知无法存活,就用尽力气抱起孩子,让它喝完最后一顿奶,然后摘下几片树叶,把奶水挤在树叶上,放在孩子身旁,一边呜呜哀叫,好像在教孩子怎么喝这份奶水,最后一声号叫,气绝而亡。

还有一则双鲤救子的公案。有个吴江人,家有一口鱼塘,到了冬天时,他筑起低坝,放掉塘里的水,想取里面的鱼。 水放到一半时,只见两条大鲤鱼不断地从低坝跳出跳进。他觉得奇怪,便仔细观察,发现几百条新生的小鲤鱼聚在一个洞里出不来,两条鲤鱼跳进跳出,一边衔着小鱼一边往前游,为了救护孩子而不惜生命。

思考这些故事,可以把眼光扩大到前世。今世的母亲不论在轮回哪一道中,只要是做母亲,为了养育、保护我们,都曾经不顾惜生命,倾注全部的爱心,和今世一样,全心全意照顾我们。

转缘其他亲人、中庸、怨敌以及一切众生,思惟他们曾为自己母亲的恩德。综合起来观察,在无尽的过去生中,曾以慈爱养育过自己的母亲多得可以充满虚空。每一生喝过的母奶足以汇成无尽的海洋;每一生让母亲伤心流下的泪水聚成四大洋;每一生母亲赐予的身体无量无边;每一生母亲给过的衣食堆满大地;每一生母亲为我们做过的事,记录成书,高过须弥山;每一生为养育我们所造下的罪业,足以让母亲在恶趣中感受无量的苦恼。

总之,不经思惟时,不易感受母亲的恩德,而一旦思惟起来,生生世世母亲的恩德,尽未来劫也述说不尽。正是那句话:母恩比海深比山高。只要我们还在轮回中,来世的每一位母亲仍将以同样的方式养育我们。

忆念母恩之后,我们应当知恩图报。若大地众生个个皆已成佛,则我们不必做什么;然而,真实的情况是:诸母正处在极悲惨的境地,她们因无明障蔽而被烦恼魔扰乱,内心不能自主,又没有善知识的引导,疯狂地在轮回崎岖的山路上一路蹎蹶,冲向恶趣险崖。

眼看母亲一步步跑向深渊,做为孩子能忍心坐视不管吗?母亲此时最希望孩子来救她,子不救母,谁来救母呢?想到这里,内心应发愿:一定要救拔母亲出离生死,以回报母亲的大恩。也就是发愿尽未来际为诸母开示增上生、决定胜的善道,最后将她们安置于佛果。如此再三发起报恩的善心。

未五、佛门之孝道

上述知母、念恩、报恩,加上慈、悲、增上意乐,合起来是修佛门的大孝。

以下从本师释迦牟尼佛说起,谈谈佛门中的孝道,以此引起每一位佛弟子的重视。

佛世时,有一外道为了利养,对三宝心怀嫉妒,而欲毁谤,见阿难尊者托钵乞食,便讽刺说:“你的导师瞿昙实际是个恶人,才降生七天,母亲就去世,这不是恶人吗?而且,私自逃离王宫、越过城墙,让父王痛苦昏倒在地,用水泼脸,直至七天才苏醒。可怜的父王举身大哭,悲伤地说:‘国家是属于你的,我也只有你一个孩子,为何丢下我独自入于深山?’你的导师瞿昙不知恩情,不顾一切地走了,所以他是个不孝之人。”

阿难听了心生惭愧,乞食回来,合掌问佛:“世尊!佛法之中,有没有孝养父母呢?”

世尊预知事情重大,舒颜微笑,从面门放出五彩光明,遍照十方世界。这时诸大菩萨一齐来到王舍城的耆阇崛山中,恭敬祈请世尊广大开演《大方便佛报恩经》。

以下是经中的一段公案。

过去无量劫前,波罗奈国的国王被奸臣罗睺罗谋杀篡位,并且杀害了两位王太子。国王最小的儿子在边疆为王,性格调柔贤善,天神们都恭敬爱护他。他有个七岁的太子叫须阇提,聪明孝顺,深得小王喜爱。

当时,天神告诉小王:“奸臣罗睺罗谋反,杀了你的父母兄长,不久会率军前来杀害你,你赶紧逃走吧!”

国王闻言,反覆思惟后,决定逃奔邻国。当时去邻国有行程七天和十四天的两条路。于是国王备了七天的粮食,带着妻儿仓促出逃。

三人因出走匆忙,而误入了行程十四天的路上,此道难行,又没有水草。出发时只备了一人的粮食,现在三人同吃,几天粮食便吃完了,而前面的路还很遥远。

国王心想:没必要三个人一起死,应当杀了夫人取肉为食,保全我和孩子的性命。

想毕,国王便拔刀想杀夫人。太子眼见要杀母亲,急忙握住父亲的手,询问原因。

国王满眼泪水、声音微弱地对孩子说:“想杀你母亲,取血肉延续我们的生命,不杀也是等死,我的身体也如此,现在死活都无把握。为了保全你的性命,想杀你母亲。”

太子回答:“即便杀了母亲,我也不可能吃,天下哪有孩儿吃母亲身肉的事。不吃肉,我必定会死,父王应当杀了孩儿,割取孩儿的身肉救活父母。”

国王听了,内心悲痛、闷绝倒地,对孩子说:“你就如我的眼目,谁会挑自己的眼睛吃呢?即使我舍弃身命,也不吃你的身肉。”

太子说:“如果断了命根,我的身肉几天就会臭烂,但愿父母每天在孩儿身上割下三斤肉,分成三份,两份供养父母,一份自己吃,以此延续生命。”

国王答应太子的请求。不到几天,太子的身肉很快吃完了,骨节相连,只剩一口气没断。太子无法支撑,倒身在地。

父母赶紧抱住太子,放声痛哭说:“我们是什么样的人,竟然吃你身肉,让你受这样的剧苦。前面的路还很远,你的身肉已吃完,现在不如三个人一起死。”

太子说:“还剩一天的路程,就让我死在此地,愿父母莫如一般人的见识,都在这里丧命。请父王割下我骨缝里的肉,供养父母,这样可以到达目的地。”

父母听了,割下少许的肉分成三份,一份给太子,两份自己吃。吃完后,告别太子上路。

太子起身目送,看着父母渐渐从视野中消失。

太子思念着父母,目光不愿暂离。良久,才又倒身在地。这时,飞来许多蚊虫,在太子身上吮吸鲜血,太子苦不堪言,只剩命根没断。

这时,他立誓说:“愿我前世的罪恶从此永远消除,从今往后再也不造恶业。今天我以身肉供养父母,愿父母常得福报,昼夜安乐,睡无恶梦,天护人爱,愿县官、盗贼,阴谋消灭,触事吉祥。所剩的血肉,供养这些昆虫,让它们得到饱足,愿我来世成佛,布施圣法,遣除它们饥渴生死的重病。”

发此大愿时,天地剧烈震动,太阳也失去了光色。

帝释天来到人间,试验太子的道心,问:“今天你难舍能舍,以身肉供养父母,以此功德,你有何愿望,想做天王、人王、梵王、魔王吗?”

太子回答:“我不求这些,我唯求佛道、普度众生。”

帝释说:“佛道长远,久受勤苦方能成就,你如何受得了这种苦呢?”

太子说:“假使热铁轮在我顶上旋转,终不以此苦退失菩提道。”

帝释说:“这只是空话而已,谁相信你呢?”

太子发誓:“如果我欺骗,就让我伤口始终不愈合。如果真实,让我身体恢复如初,血变为乳。”

太子发誓后,身体立即恢复如初,血变成白色的乳汁,相貌更加端正。

帝释天赞叹说:“如果成佛,愿先度我。”

再说,太子的父母来到邻国,向当地国王讲述了沿路经历。国王被太子的孝心感动,就派遣军队,护送他回国讨伐罗睺罗。

父王率军经过与太子决别之地,遥见太子身体恢复,比过去更加端正。

父母激动地抱着太子,悲喜交加。太子向父母诉说离别后的经过。

一家人都很欢喜,共同坐着大象返回本国,因为太子的福德力、慈孝力,收复了国家。父王便立太子为国王。

当时的父母是释迦佛父母的前世,太子是释迦佛的前身,帝释天是憍陈如的前身。

《杂宝藏经》当中说:

很久以前,雪山上有只鹦鹉,父母双目失明,它常常啄取好的果子,首先供养父母。 当时,有位农夫最初播种时曾经发愿说:我所种的稻谷要与众生一起分享。 鹦鹉因为农夫有布施心,就时常在他的田地里啄取稻谷供奉双亲。 一次,农夫发现谷穗被虫鸟啄食,气愤懊恼,就设下罗网捕捉了鹦鹉。 鹦鹉说:“因你前面以好心布施,我才敢来啄取,今天为何用罗网捕捉我?” 农夫问:“你为谁啄取稻谷?” 鹦鹉回答:“我上有盲眼父母,我以此供养父母。” 农夫说:“你以后可常来取,不必有顾虑。旁生都如此孝养父母,何况人呢!” 佛告诉众比丘:“往昔的鹦鹉是我的前身,田主是舍利弗的前身,盲眼父母是我父母净饭王和摩耶夫人的前身。因为往昔孝养父母,故我今日得成佛道。”

由这些公案可知,释迦佛生生世世报答父母之恩,以身体血肉等供养,因为圆满了大孝,最终成就佛道。

佛在《大方便佛报恩经》中说:如来为了一切父母,常常难行能行,难舍能舍。头目脑髓、国城、妻子、象马、七宝、辇舆、车乘、衣服、饮食、卧具、医药,一切给与。勤修精进、持戒、布施、多闻、禅定、智慧,乃至具足万行,不休不息,心无疲倦。为了孝养父母,知恩报恩,故能今天速成佛道。

在《六度集经》中,佛也告诉众比丘:我生生世世奉持诸佛至孝之行,功德崇高,福德隆盛,所以我成为天中之天,三界独步。

佛在《贤愚经》中教导阿难:“出家在家,慈心孝顺,供养父母,计其功德,殊胜难量。所以者何?我自忆念过去世时,慈心孝顺,供养父母,乃至身肉济救父母危急之厄,以是功德,上为天帝,下为圣主,乃至成佛,三界特尊,皆由斯福。”

佛成道之后,仍然在人天众生前示现孝亲的行为。

佛首先度化父亲净饭王,因担心父王不信佛法,就特意派优波离尊者来到王宫,腾身虚空,显现种种神通,天龙八部也示现了种种庄严供养,由此折服净饭王因富贵滋生的世俗念头,让他安心皈依三宝。

之后,佛以超越世间的般若智慧,为父王阐明了世间苦、空、无常的真理,最后劝父王和族人修行净土,以深信切愿一心称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

当时,在法会中,净饭王以下当即证得法眼净,有许多人都现证了圣果。

净饭王过世时,佛也回来举丧,亲自将父亲放入棺木入殓,然后和儿子罗睺罗、堂弟阿难、难陀四人,把父亲的棺木抬上灵鹫山安葬。

佛母摩耶夫人因为生佛的功德,而成为忉利天主。为了报答母亲怀胎十月的恩德,佛上升忉利天,在几十天中为母亲宣说了《地藏经》。

在《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中,具体记载:

佛在忉利天欢喜园的波利质多罗树下,结夏安居三个月,四众弟子围绕在佛的身边。当时佛身毛孔放射千种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 摩耶夫人闻讯后,乳汁自然流出。她说:如果真是我所生的悉达多,乳汁应直接送入他口中。 说完,乳汁如白莲花一般,进入佛的口中。 摩耶夫人见后,喜不自禁,心花绽放。她一心至诚地五体投地,专精正念,烦恼顿时止息。佛为她说法,证得须陀洹果。

很快,天上三个月的结夏安居结束了,佛要返回南瞻部洲,佛身放出极明朗的五色光明。

帝释天知道佛要降下人间,就派遣鬼神以珍宝砌成三道台阶,非常庄严华丽。

佛对摩耶夫人说:生死之法,聚会终有别离。我要返回人间,不久也要趣入涅槃。

摩耶夫人垂泪说偈,与世尊辞别。

佛走下宝阶,大梵天主手持伞盖,四大天王站立左右侍卫,四部大众用各种美妙的歌呗赞叹世尊,天空中顿时出现各种音乐声,处处散华烧香,佛便从天上下到了南瞻部洲。

憨山大师《梦游集》中有一段说:“经云‘大孝释迦尊,累劫报亲恩’以释迦多世修行之时,皆是报亲之地,故《梵网经》云‘孝名为戒’,谓孝顺父母,乃至一切众生。然戒为成佛之本,而孝又为戒本。是知诸佛菩萨救度众生出诸苦恼,皆修孝顺之行也。”

释迦佛生生世世报答一切父母恩,因孝亲而成佛,他成佛后所说教法,也是教导后世弟子以孝为戒,后世的圣者菩萨、高僧大德、一切贤善的佛弟子,也必然随顺佛陀教法,奉行大孝之道。

翻开《地藏经》,可以读到地藏菩萨因地感人至深的孝行。正是以孝为本,才发起了“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深宏誓愿。

《地藏本愿经》中如是说道:

过去无量劫以前,有清净莲花目如来出世。在佛的像法时代,有位光目女供养了一位罗汉饮食。

罗汉问她有何愿望,她说:“我想在母亲亡日救拔母亲,不知我母亲现在转生何处?”

罗汉入定观察,见光目的母亲堕在恶趣中遭受极大痛苦。

罗汉又问:“你母亲生前作何行业?今在恶趣受大痛苦。”

光目女答:“我母亲平时爱吃鱼鳖吃鱼子,一生所吃鱼鳖数以千万计。愿尊者慈悲,救救我母亲!”

罗汉就叫光目女诚心念诵清净莲花目如来,并塑画佛像,这样冥阳两利,存亡都获福报。

光目女依言画佛像供养,并以恭敬心悲泣顶礼佛陀。到后半夜,忽然梦见如须弥山般金光晃耀的佛身,放大光明。

佛对她说:“你母亲不久将投生你家,降生时就会说话。”

后来,光目家的一位女仆生了孩子,不到三天就会说话,而且对光目说:“生死业缘,果报都是自受。我是你母亲,久在黑暗之中。自从与你分离后,几次堕入大地狱,依仗你的福力才转为下贱之人,但也短命,只能活十三年,又要堕入恶道,你要设法让我脱免。”

光目女知道眼前的婴儿确是母亲的转世,她悲伤哭泣说:“既然是我母亲,应当知道自己造了何业,堕入恶道。”

婴儿答:“我是以杀害、毁骂两种恶业而受果报的,如果不依仗你的福力救拔我,以此恶业不得解脱。”

光目女又问地狱受报的情形。

她回答:“罪苦之事让人不忍言说,即使千百年也述说不尽。”

光目女听了悲伤痛哭,对着虚空说:“愿我母永脱地狱,十三岁之后不犯重罪,不再堕入恶道。十方诸佛,请哀愍我,听我为母亲发广大誓愿:若能让我母亲永离恶道及不做下贱之人,乃至不做女人、永劫不受者,我从今日开始,在清净莲花目如来的佛像前发愿,往后百千万亿劫中,一切世界三恶道的苦难众生,我都发愿救度,让他们远离恶趣,直至究竟成佛,我才成就正觉。”

光目女发愿后,听到清净莲花目如来告诉她:“光目,你能为母亲发此大愿。我观察你母亲十三岁后,舍此报身转为梵志,寿命一百岁。此后,又会转生无忧国土,寿命不可计数劫,最终成佛,广度恒沙众生。”

如是地藏菩萨在往昔久远劫中,为报母恩,发恒沙大愿,广度无边众生。

憨山大师说:“以众生历劫生死,出没六道,舍身受身,无一类而不经过,是无一类而非曾经之父母。且众生度尽,方受证菩提,故所度众生一一出苦,皆菩萨所尽孝道之心也。”

另一部《盂兰盆经》也是佛门中的孝经,此经说佛的大弟子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为报答父母养育之恩,以神通眼观见母亲转生饿鬼,得不到饮食。尊者就以钵装满饭去救济母亲。以业力关系,母亲无法享用,饮食还未入口就变成火炭,尊者只好回来向佛陀求助。

佛说:“你母亲的重罪不是你一人之力所能超拔,应当借助十方众僧的威神之力才能解脱。”佛教他举行盂兰盆会,在七月十五僧自恣日,供养十方大德众僧,由一切圣僧共同的福德功勋,解脱母亲的苦难。

目犍连尊者依教奉行后,母亲当天就解脱了一劫饿鬼之苦。

佛还教导:在七月十五佛欢喜日,应当为现生父母、过去七世父母,做盂兰盆会,供养十方众僧。愿现世父母寿命百岁,无病无一切苦恼,乃至七世父母离饿鬼苦,转生人天,福乐无极。

佛说:佛弟子修孝道之人,应当念念中忆念父母。年年七月十五,为父母作盂兰盆,供佛供僧,以报父母长养之恩。

再看高僧大德的慈孝行为。

藕益大师二十三岁时所发的四十八愿,前两愿就是报父母恩的大愿:

“第一愿,我本发心,上报慈父钟之凤生恩,愿三宝力,令我无始慈父,咸生净土,速证菩提,令闻我名者,亦报父恩。 第二愿,我本发心,上报悲母金大莲养育恩,愿三宝力,令我无始悲母,咸生净土,速证菩提,令闻我名者,亦报母恩。”

诸如此类为父母发愿文,《灵峰宗论》中收集了七种。古来高僧大德都是大慈大孝,发心救度无边的父母,永脱轮回。

后周时代,有一位唐朝宗室七岁就出家的道丕法师。在他十九岁时,他所在的长安城被战火焚烧一空,他背着母亲躲避战乱走进了华山。 当时粮食昂贵,道丕自己辟谷不食,依靠乞讨供养母亲。母亲问他吃了没有,他总说吃饱了。 有一次,母亲说:你父亲在霍山战死,尸骨抛于荒野,你能不能收回来安葬? 道丕一路赶往霍山,他捡起一堆白骨,昼夜诵经,忏悔父亲的杀业,而且祈祷说:“这堆骨头里有转动的,就是我父亲的遗骨。”这样一心专注地念诵。 几天后,有骷髅从骨堆里跳出,摇动了很久。道丕深信这是父亲的遗骨,就抱在怀中拿回来见母亲。 那天晚上,母亲梦见丈夫回家。第二天早晨,果然遗骨送到了家门。 后来,道丕应诏进京,美名传播朝野。

宋代长芦宗 ○ 禅师,二十九时觉悟到人生无常,礼长芦秀禅师出家,深得法要。 因为母亲无依无靠,他把母亲迎养到方丈东室,劝母亲念佛求生净土。过了七年,母亲念佛安详往生。

以下是一则近代陈悟证居士 割臂疗亲的故事。

陈悟证十二岁时,父亲出外谋生,只有她在家侍奉母亲。 有一天深夜,母亲忽然生病,不停地吐血。家里没有男子,母女俩惊慌失措。 陈悟证毅然割下手臂的肉煎汤,说是汤药,让母亲喝,当即止了血。 过去妇女都是穿长袖衣服,所以几十年中连她的儿女都不知道这件事。 一九二八年冬,这位童年割臂疗亲的老太太在七十三岁高龄时得了一场重病。她的儿子魏逖先居士,发心为母亲左臂燃香,祈祷母亲三业清净。 到了同月二十三日晚,老太太忽然呼吸微弱,全家人见了都围在床边一起念佛。 当年除夕,逖先居士又在右臂燃九炷香,为母亲发普贤十大愿。 第二年正月十五夜晚,逖先的妹妹也在左臂燃三炷香。十六日晨,又在右臂上燃六炷香。 三月初一,逖先和两个妹妹各在左臂燃三炷香,一起为母亲祈祷佛力加被。 陈悟证老居士被儿女的孝心感动,把儿女叫到床前说:“我十二岁时,曾割臂治疗你们外婆的急病,当时我绝没有希望我的儿女也能报答我。想不到现在病了,你们为我燃了这么多臂香,祈求佛力加被,这也是我割臂疗亲的感应。” 说完她露出左臂给儿女看,割肉处的刀痕长约三寸,宽到七八分。大家看了都感动落泪。 到了三月初六,老太太在念佛声中含笑合掌往生。

总之,佛门中的大孝:时间上,不仅是一生行孝,而且尽未来际行孝;对象上,不仅利益今生的父母,而且利益生生世世的父母;利益上,不仅给予衣食受用,而且给予增上生与决定胜的安乐,让一切父母究竟成佛。

所以,世间孝道只在眼前尽孝,佛门孝道则扩展到无量劫;世间孝道只局限一地,佛门孝道则是度尽全法界的众生。佛说戒以孝为宗,是为出世间第一大孝。藕益大师说:“予观世出世间至德要道,皆无有胜于孝慈者也。世间非孝慈,无以成圣贤;出世非孝慈,无以做佛祖。”

辰二、正发此心分三:① 修慈 ② 修悲 ③ 修增上意乐

第二,正发此心分三。

“此心”是希求利他之心。“发起希求利他之心”的修法有三:① 修慈;② 修悲;③ 修增上意乐。

巳一、修慈分五:① 慈的所缘与行相 ② 慈心之利益 ③ 虽然最初难生但意义极大,故下至读诵词句而修 ④ 修习次第 ⑤ 真实修习之方法

午一、慈的所缘与行相

初修慈中,慈所缘 者,谓不具足安乐有情。

慈心的所缘,是缺乏安乐的有情。

行相者,谓念云何令遇安乐,惟愿令其获得安乐,我应令其遇诸安乐。

慈心的行相,即慈心心理活动的相状,有三个方面,即思惟:怎么能让他得到安乐?多么希望他获得安乐;应当由我来为他成办安乐。《瑜伽师地论》说:“以慈心者,为欲令得乐义故。”

例如:明朝宰相冯琢庵的父亲是个善人。有一年隆冬的早晨,他遇见一人倒在雪地中,半身都已冻僵了,于是,他解下皮袄为他穿上,而且把他带回家,无微不至地照顾。

当时,冯善人的心理是:如何能让他得到温暖?他能得到温暖该有多好!我应当帮他得到温暖。

又比如,见别人内心缺乏安乐,我们想:如何让他获得内心的安乐?多么希望他得到心灵的安乐!我应当教他实现安乐的方法,让他得到安乐。

总之,慈心的行相是三种心:① 着想心(替别人着想的善心);② 善愿心(希望他人获得安乐的善愿);③ 责任心(发心为他成办安乐的善心)。

慈心有悦意慈和与乐慈两种,悦意慈是见众生如同独子般悦意的慈心,通过修习知母、念恩、报恩,自然会生起悦意慈。此处所说的是与乐慈。

午二、慈心之利益分二:① 慈心利益之量 ② 慈心的功德种类

为何要宣说慈心的利益呢? 不打开宝囊就不知囊中有宝,同理,若不宣说则不知慈心的利益。所以,有必要对希求大福德之善缘者宣说慈心的利益。了解利益之后,就会努力修持。

胜利者。

具足以上三种行相的慈心,能引生极殊胜的利益。以下从功德之量与功德种类两方面说明,就是要显示慈心福德之广大,由其会出生哪些利益。

未一、慈心利益之量分三:① 慈胜广大财供 ② 慈胜广修梵行 ③ 慈胜长期持戒

申一、慈胜广大财供

《三摩地王经》云:“遍于无边俱胝刹,尽其无量众供养,以此常供诸胜士,不及慈心一数分。”

前三句假设了一种广大供养,第一句说供养处,第二句说供养物,第三句说供养时和供养境,第四句通过较量彰显慈心福德之广大。

《三摩地王经》说:普遍在无边俱胝的世界中,用尽不计其数的供养物,以此持续不断地供养一切贤圣,也比不上慈心功德之一分。

此说较以广大财物,于究竟田 常时供养,其福尤大。

上一颂是说,相比常时对究竟田作广大财供养,修慈心的福德更为巨大。 静心体会一下,供养的处所、供物、时间、对境如此广大、殊胜,但由此产生的极大福德,却不如慈心福德之一分。这说明,相比不具慈心的大供养,给予一切众生安乐的慈心更伟大、更可贵,力量更巨大。

申二、慈胜广修梵行

《曼殊室利庄严佛土经》云:“于东北方有大自在王佛,世界曰千庄严,其中有情皆具安乐,如诸苾刍入灭定乐。”

《曼殊室利庄严佛土经》说:在东北方有一尊大自在王佛,佛所教化的世界名叫千庄严,在那里的有情都具有如比丘入灭尽定般的大安乐。

“设于彼土修净梵行,经过百千俱胝年岁,若于此土最下乃至于弹指顷,缘一切有情发生慈心,其所生福较前尤多,况昼夜住。”

此段是较量功德。一是在安乐世界里,持续万亿年修持清净梵行,一是在此秽土下至一弹指顷的短暂时间中,缘一切有情生起慈心,后者福德远远超胜前者,何况日夜安住慈心。

在安乐世界修梵行和在恶浊世界修慈心是两种修法,后者一弹指顷的修行竟超过前者万亿年的久修,说明“慈”法是一种能力极大、能迅速成就功德之妙法。

比如,通过网路发短信,可以瞬间从青藏高原发送到太平洋彼岸,但叫邮递员徒步走到美国,几年也到不了。这是因为运用的方法不同,而导致效果相差悬殊。因此,以慈心修集功德,就如拥有加速器一般。

申三、慈胜长期持戒

《十方广大解脱经》说:“谁于诸世界,乃至一劫间,护持清净戒,不如一刹那,修持慈心胜。”

由以上较量可知,慈心的福德广大不可思议,下至一念修慈,就能获得无量福德。若非佛说,谁能了知此事;若非经证,谁会发誓勤修。以上已再再显明功德藏就在自心,若能修持开发慈心,则确是开启了无尽藏。

未二、慈心的功德种类

《宝鬘论》云:“每日三时施,三百罐饮食,然不及须臾,修慈福一分。”

龙树菩萨在《宝鬘论》中说:譬如,煮三百罐饮食,内有六十种各类佳肴,如是一日布施三次,持续很长时间,其福德却不如片刻修习慈心福德之一分。

所以,修心比在外相上修行更加重要,后者虽然辛苦、持久,善心却微弱、狭小,前者只修片刻,但内在是祈愿一切众生具足安乐的大慈心,所以无法相比,就像每天燃三百根蜡烛的光明,远远不如片刻的阳光强烈广大。

遗憾的是,世人虽求安乐,却不知乐因是什么,在追求安乐的过程中,也不能明辨缘起的差别,不知轻重、主次、缓急、胜劣,由于蒙昧而不能快速、善巧地改造自己的命运。

论中已如是明示,若仍不知努力趣入,岂非愚者?若诚信圣言,谁不死心虔修呢?

“天人皆慈爱,彼等恒守护,喜乐多安乐,毒刀不能害。无劳事得成,当生梵世间,设未能解脱,得慈法八德。”

慈心修到究竟,可得解脱。如果暂时没有解脱,也必定能获得慈法八德。

“慈法八德”即:

  1. 人天慈爱,“爱人者人恒爱之”,慈爱众生,将得到人类与诸天等的慈爱。

    众生都不愿受苦,而愿别人给自己安乐。具慈心者处处想给予别人快乐,谁不愿意亲近他呢?嗔与慈是一对行相相反、作用也相反的心理。我们观察嗔心重的人,即使他曾经饶益过的众生也不愿接近他,谁都不愿看到嗔怒的脸,不喜欢见到粗暴的行为。相反,谁都愿意和具有慈心的人在一起,就像在寒冬,愿意坐在温暖的阳光下一样。

  2. 获大守护,非人等都会发心守护。

  3. 内心喜悦,以嗔心会导致内心不安宁、不悦意,即使睡在最舒适的床榻上,也烦躁难眠、恶梦连连。所以,嗔心带来心理紧张、急躁、粗暴和不悦。反之,慈心生起时,会显现安详、轻松、柔和、充满喜悦的良好心境。所以,慈心是欢喜之源,令人当下安详、宁静。

    宋代永明大师挪用了几十万库钱放生,依律被判死刑。临刑时,大师脸色不改,内心充满欢喜。他说:我救活了万万生命,怎么不安乐呢?这是以慈力自然引生的欢喜。

  4. 身多快乐,慈心能令身体生起乐受。修好了慈心,能让全身的细胞、组织、气血处于极佳状态。从气色、精力、眼耳的聪明、肌肉的弹性等各方面观察,可以发现:慈心能让人年轻、健康、充满活力。

  5. 毒不能害,

  6. 刀不能害,以慈力,水、火、刀、毒等不能伤害。慈心与害心相违,以嗔心损害了众生的四大,由于缘起无欺之故,将会遭受同类报应,而慈心是想给予众生安乐的善心,不可能感得被损害的果报,否则因果律就错乱了。 有人说:也有具慈心的人遭遇水、火等灾难。 对此,须善加辨别。他遭受灾难是由前世恶业所感,并非以今生修慈所致,慈心将在其他时间成熟乐果。

  7. 心想之事无需劳苦,就能顺利成办。

  8. 上生梵天,为何佛说以慈心感生梵天呢?《大智度论》中解释:古印度人尊崇梵天,对梵天家喻户晓。当时,印度婆罗门数量众多,他们求生梵天,所有修法福德都祈愿转生梵天。若众生听到修慈能生梵天,就会生起信心、向往修慈。基于此因,佛说修慈上生梵天。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中说,过去有位妇人要前往遥远的异国,她抱着孩子涉水渡恒河。

当时恒河水暴涨,淹没了母子俩。母亲不肯抛弃孩子独自逃命,结果双双淹死。妇人以慈心的善业力,而转生色究竟天,成为大梵天王。

以上慈心八德着重说明世间安乐。就出世间而言,比如,弥勒菩萨,因地着重修慈心三昧,果地也是以慈悲利益一切众生,故称为“慈氏”。

以下解释“慈心是最殊胜的守护”。

若有慈心,天人慈爱自然集会。佛以慈力战败魔军,故守护中为最胜等。

如果具有慈心,人类和天众自然对你慈爱,由于被你的慈爱感召,他们会围绕在你身边拥护你。佛陀成道前,也是以慈力战胜魔军。这说明慈心是一切守护中最殊胜的守护。

《杂宝藏经》有一则公案:

以前,有位王子被驱逐出境。他在流亡途中看见一位被处以酷刑的人,手脚全被砍断。 王子出于慈悲,就去采一些花果,想救济这位残疾人。 王子去摘采花果时,妻子与残疾人私通。因为心怀私情,妻子对王子生起了怨恨。 有一天,妻子叫王子去采岸边一棵树枝上的花果。王子说:下面的河很深,这样很危险。 妻子叫他用绳索绑住腰部,她在后面拉住。 王子快要走到岸边时,妻子无情地将他推入河中。以慈心的力量,王子顺流漂下,并未淹死。

大河下游有个国家,国王刚去世,相师正在寻找新的国王,他远远看见河面上飘着一团黄云盖,测算“黄云盖下必有神人”,就派人前去迎接,结果王子被立为新国王。 再说那位狠毒的妻子担着残疾人四处乞讨,一天他们来到了新国王的国境中,国人都称赞这是一位好妻子,不仅不嫌弃残废的丈夫,还一路担着恭敬承事。 这件事很快传到国王的耳中。国王便派人把他们带到大殿前面,国王问:“这残疾人真是你丈夫吗?” 女人说:“是。” 国王又问:“你认得我吗?” 女人答:“不认识。” 国王又问:“那你认得某某吗?” 女人仔细打量国王,认出是自己的丈夫,心中万分惭愧。国王心地慈善,还是派人养活这对夫妻。这位国王就是释迦佛的前身。当时,正是以慈力,未被大水淹死,并荣登王位。

《杂阿含经》中也有一则公案:

往昔,诸天与阿修罗战争,天人因不敌阿修罗,纷纷溃逃,帝释天也恐慌地乘车向北逃往天宫。 在经过须弥山下的森林时,树下的金翅鸟巢里住有许多小鸟。 帝释天害怕天人的车马会踩死小鸟,就对车夫说:你驾车回头,不要杀死幼鸟。 车夫说:“阿修罗的军队正紧追不舍,若回头会陷入阿修罗的包围。” 帝释天说:“宁可死在阿修罗手里,也不愿天人的军队踩死众生。”于是,车夫掉转车头向南行进。 阿修罗的军队远远看见帝释天卷土重来,以为是天人的计策,一时间惊惶失措,纷纷逃回阿修罗的宫殿。 佛告诸比丘:帝释天是三十三天自在的天王,他以慈力摧伏了阿修罗的军队,应赞叹慈心的功德。

这则公案也说明慈心是最殊胜的守护。 下面,再回到原文。 “等”字表示还有其他功德,比如,以慈心能清净业障。《十方广大解脱经》说:“谁在此世间,身语意造罪,纵定堕恶趣,以慈速令净。”

以慈心能得到好人缘,让众生一见到你就心情愉快。《般若八千颂》说:“多修慈心,并得稳固者,令众生见而愉悦,无有嗔恨。”

《大悲经》中,佛说安住慈心者,能得十一种利益:① 睡眠安稳,醒时欢喜;② 不见恶梦;③ 人与非人喜爱;④ 诸天拥护;⑤ 毒不能害;⑥ 刀箭不伤;⑦ 火不能烧;⑧ 水不能淹;⑨ 得好衣、饮食、床座、卧具、汤药;⑩ 得上人法;⑪ 身坏命终,得生梵天。

以上这一切都是唯心变现的,因果决定不错乱。以慈心予乐,不生恐怖、痛苦、背离、贫穷,不遭人唾弃、堕落下贱。

慈心是净水珠,可以净化心灵,遣除嗔恨、怨恼、嫉妒等污浊。 慈心是安乐源,能源源不断出生上妙喜乐。 慈心是无能胜,水不能淹、火不能烧、毒不能害、怨敌不能害。 慈心是阳光,能融化自私的坚冰,给世间带来温暖。 慈心是明灯,能破无明长夜,照亮生生世世的道路。 慈心是妙手,能给予一切众生安乐的资具。 慈心是宽广的胸怀,能怀抱一切。 慈心是大地,能孕育一切、生长一切。 慈心是功德藏,发起一刹那慈心,就有无量功德。

以慈心三昧之力,毒药可化为甘露,刀杖能变成鲜花;向刀山,刀山必折;向火海,火海必灭。观世音普门究竟的无畏神力,也不离现前一念慈心。

慈法是救劫浊之良药、解冤业之神咒,是实现和平、安宁的最佳妙法。一家行慈,一家幸福;一国行慈,一国太平;人人行慈,浊世顿成净土。

慈心具有净化相续、产生喜乐、增上功德、消除业障、创造和平、实现净土等不可思议的功德,所以应将慈心视为如意宝,让它在心相续中真实生起。

午三、虽然最初难生但意义极大,故下至读诵词句而修分二:① 总说 ② 引经文具体解释

未一、总说

故虽难生,然须励力。

因为慈心功德极为殊胜,所以即便难以生起,也要努力。

《杂阿含经》中,世尊问比丘:你们认为指甲上的土多,还是大地土多?

诸比丘回答:世尊,指甲上的土很少,大地土无量。

佛告诉比丘:能数数下至一弹指顷对一切众生修慈心的人,只有指甲上的土那么多;不能数数下至一弹指顷对一切众生修慈心的人,如大地土那么多。所以,诸比丘,应时常对一切众生修习慈心。

《集学论》说:当一切心 思惟金光明中,开示修习慈悲偈文,下至语中读诵而修。

《集学论》中说:应以一切心思惟《金光明经》中开示修习慈悲的偈文,下至以读诵词句来修。

按照寂天菩萨的开示,上等修行者须一切心思惟修习慈心,下等者则应读诵词句而修。

其文为“以此金光胜鼓音,遍于三千世界中,恶趣诸苦阎罗苦,匮乏苦苦愿息灭”等。

《金光明经》中这段经文有一段不可思议的来历。

当年,妙幢菩萨在佛前听法之后,欢喜踊跃,他专心致志地思惟,回到自己的住处。

当晚,他梦见一面巨大的金鼓,如太阳般金光灿烂。在大光明中,他目睹了十方无量诸佛安详端坐在宝树下的琉璃宝座上,无量百千大众围绕,诸佛正在演说妙法。

这时,有一位婆罗门用木棒击打金鼓,发出巨大音声,演说微妙偈颂,阐述忏悔之法。

妙幢菩萨听后,都铭记在心,系念而住。

天亮后,他在无量百千大众围绕下,带着各种供品走出王舍城,登上灵鹫山,来到世尊的住处。顶礼佛足后,布置各种香花,右绕三匝。

妙幢菩萨合掌恭敬,陈白佛言:“世尊!我梦见婆罗门手拿木棒击打金鼓,发出洪亮音声,演说微妙偈文,阐明忏悔妙法。我能一一忆持,唯愿世尊慈悲,听我诉说。”

然后,妙幢菩萨复述梦中所闻偈颂,演出一段《梦见金鼓忏悔品》,慈悲偈文就是其中的一段。

未二、引经文具体解释分二:① 祈愿众生获得世间安乐 ② 祈愿众生获得出世安乐

以下解释慈悲偈文的意义。念诵时,应随文发愿,不要有口无心。边念诵,边依经文发起给予众生安乐的慈心,功德不可思议。

在二十颂中,前十六颂是祈愿众生获得世间安乐,后四颂是祈愿众生获得出世安乐。

申一、祈愿众生获得世间安乐分二:① 祈愿众生获得现世善果 ② 祈愿众生获得未来善果

酉一、祈愿众生获得现世善果分二:① 愿令众生远离痛苦 ② 愿令众生获得安乐

戍一、愿令众生远离痛苦

一切世界诸众生,悉皆离苦得安乐。

这是总的普愿有情众生都能离苦得乐。

边念边诚挚地祈愿:无边世界中的任何众生,不论何种形态、相貌、根性、寿量,不论崇高或是卑贱,平等祈愿他们远离痛苦获得安乐。

以下是从不同侧面别别发愿,这样让慈心具体化极有必要。

一、拔根缺之苦

所有诸根不具足,令彼身相皆圆满。

真切地观想众生六根残缺的痛苦,发愿:一切众生诸根残缺的痛苦都无余消尽,让他们身相圆满。

二、拔诸病苦

若有众生遭病苦,身形羸瘦无所依, 咸令病苦得消除,诸根色力皆充满。

真切地观想众生的病苦,发愿:若有众生遭受病苦折磨,身体虚弱无依无靠之时,愿我令这一切病苦消除,让他们诸根重新充满活力。

三、拔刑罚苦

若犯王法当刑戮,众苦逼迫生忧恼, 彼受如斯极苦时,无有归依能救护。

若众生触犯王法,即将遭受刑法诛戮,面临死亡,惶恐惊怖,在如此极度痛苦之时,无有依怙,愿我从极苦中救度他们。

若受鞭杖枷锁系,种种苦具切其身, 无量百千忧恼时,逼迫身心无暂乐。

若众生受皮鞭、木棒鞭打,披枷戴锁,被各种刑具摧残身体,充满无量忧恼之时,身心倍受折磨,片刻不得安宁。

皆令得免于系缚,及以鞭杖苦楚事, 将临刑者得命全,众苦皆令永除尽。

愿我能让他们脱免系缚,不受皮鞭、木杖鞭挞之苦,即将临刑的人也能保全性命,愿令一切痛苦永远消尽。

四、令离饥渴苦

若有众生饥渴逼,令得种种殊胜味。

若有众生被饥饿、干渴逼迫,内心希求饮食,愿我能给予他们美味佳肴、甘甜净水,让他们获得饱足。

五、令离不具诸根苦

盲者得视聋者闻,跛者能行哑能语。

诚挚祈愿:愿盲者复明,看见五彩缤纷的世界;愿聋者复聪,听闻悦耳动听的声音;愿跛者能自在无碍地行走;愿哑者能以语言表达心声。

六、令离贫穷苦

贫穷众生获宝藏,仓库盈溢无所乏。

愿贫穷众生获得大宝藏,仓库里充满资具,应有尽有,无所匮乏。

以下总结。

皆令得受上妙乐,无一众生受苦恼。

总之,愿普天下的众生,都能感受上妙安乐,不让一位众生受一分苦恼。

观想之后,虔诚地祈愿。

戍二、愿令众生获得安乐

① 令得人天敬爱乐

受人歧视、轻蔑是一种心苦。观察自己,别人冷眼相待都不愿接受,稍被恭敬也心生喜欢,将此心推而广之,希望一切有情都能得到恭敬、爱戴,永远不受歧视之苦。

一切人天皆乐见,容仪温雅甚端严。

愿一切众生都成为所有人天喜闻乐见的对境。愿他们能礼仪端雅,受人敬爱。

② 令得诸丰珍玩乐

悉皆现受无量乐,受用丰饶福德具。

祈愿众生现在都能受用无量快乐,一切受用丰裕满足,各方面的福德具足不缺。

只要有情欢喜,愿我给予他们这些安乐,教导他们积聚安乐之因。愿发愿如是成就。

③ 令得伎乐随念乐

随彼众生念伎乐,众妙音声皆现前。

愿众生心想音乐,随念便能现前美妙乐章。

④ 令得池沼随心乐

念水即现清凉池,金色莲花泛其上。

愿众生心想净水时,眼前即出现清凉水池,水面上漂浮着朵朵金莲。

⑤ 令得四事随念乐

随彼众生心所念,饮食衣服及床敷。

愿众生无论心想何种饮食、衣服、床榻、敷具,都能随心所欲地获得。

⑥ 令得七宝珠璎严具乐

金银珍宝妙琉璃,璎珞庄严皆具足。

愿众生希求的金、银、珍宝、琉璃、璎珞等庄严饰品,都能具足。

⑦ 令得美名和睦乐

勿令众生闻恶响,亦复不见有相违, 所受容貌悉端严,各各慈心相爱乐。

祈愿:一切时处不让众生听到下至一句恶名,也不让他们彼此产生矛盾。愿众生常获美名,与人和睦相处。受生的身相容貌端正庄严,彼此以慈心互相爱乐。

我们应当如是祈愿世界祥和、没有诤论。

⑧ 令得资具随心乐

世间资生诸乐具,随心念时皆满足。

祈愿:众生需要各种世间资生的安乐具时,都能随心所欲得到满足。

⑨ 令得无贪乐施乐

所得珍财无吝惜,分布施与诸众生。

祈愿:人人不吝珍财,都能慷慨施予众生分享。

大乘经论中常说施者远比受者安乐,普愿众生都能获得这种安乐。

⑩ 令得香花随意乐

烧香末香及涂香,众妙杂花非一色, 每日三时从树堕,随心受用生欢喜。

祈愿:不论是焚烧的烧香、香末,以及涂抹的涂香,或者每天三时从枝头上飘落的众妙杂花,众生都能随意受用,恒时欢喜。

⑪ 令得供养三宝乐

普愿众生咸供养,十方一切最胜尊, 三乘清净妙法门,菩萨独觉声闻众。

普愿众生都能虔诚普供十方诸佛、三乘微妙圣法以及声缘菩萨圣僧。

供养三宝,以三宝不可思议加持力、供养者的信心力、不可思议缘起力,可以获得殊胜安乐。但愿一切信不信佛的众生,都能皈依三宝,获得此上妙安乐。

酉二、祈愿众生获得未来善果

不仅要祈愿诸母有情现世安乐,还要祈愿他们来世安乐。修习慈心时,不必限制,应尽量扩展心量,才尽性称性。譬如,要善待某人,把善心推至无限,应是所有暂时、究竟的安乐都愿给予他,若只愿给予部分,心量就不圆满。

① 令得不生八难乐

“八难”即八无暇。众生处在八无暇中,没有机会修学佛法,这是真正的苦难,故名“八难”。

试想:今生若不解脱,来世又不得暇满人身,则无法成办任何暂时、究竟的利益。所以,普愿天下诸母有情来世都能得到暇满人身。

常愿勿处于卑贱 ,不堕无暇八难中。

一边念诵,一边祈愿:诸母生生世世不堕于八无暇的障难之中受下贱身。

② 令得常遇世尊乐

我们会祈愿自己来世获得人身值遇佛法,亲近承事佛陀,开启一切安乐之源。自己所希求的也要给予天下诸母,愿她们生生世世值遇佛、亲近佛、承事佛、供养佛、常随佛学。

生在有暇人中尊,恒得亲承十方佛。

祈愿诸母每一世都受生为有暇尊贵之身,以此人身恒时亲近、承事十方诸佛。

③ 令得常生富贵乐

人人都不愿自己下贱、贫穷,而愿富裕尊贵。即便一件普通物质,我们都愿意使用好的、不要坏的。以这份珍爱自己的心,对待诸母有情,愿有情来世生在富贵之家,得到受用圆满的安乐。应当如是发起慈心。

愿得常生富贵家,财宝仓库皆盈满。

愿诸母常常转生富贵之家,财富丰裕圆满。这一类受用的安乐,愿我都能慈心普施。

④ 令得形妙闻名乐

如果可以设计自己的来世,谁都不愿相貌丑陋、名声败坏,即便脸上有疤痕都会羞于见人,听到辱骂会心中难受,可见人人都想拥有相好、美名。

现在,以这份珍爱自己的心慈爱众生,愿有情常得相好、常得美名。逐渐串习慈心,就能对治幸灾乐祸、冷漠坚硬的心态。

颜貌名称无与等。

“无与等”,即要求善心发至极致。想想看,几盘菜放在眼前,我们都要挑最好的吃,发慈心又有什么好客气的呢?要给予众生安乐,就彻底给予,愿他获得相好美名,就愿他获得最好的相貌和名声。善心不怕发,只怕发得不够广大,自己想要最好,也要祈愿给予众生最大的安乐。见人修行,要祝愿他获得最大成就;见人经商,就希望他生意最兴隆。所以,应将慈心发至极致,以最大的善心为有情祝福。

⑤ 令得寿命延长乐

生在世间,谁都想长寿延年。现在就放开心量,为一切诸母祝福,愿她们寿命无疆。

寿命延长经劫数。

祝愿天下母亲,寿命能多劫安住。

以上座中修慈所引生的贤善心态,要延续到日常的待人接物之中。见到有情时,常常如是发善愿,时常这样想、这样说,就可以养成慈爱的性情。等到串习纯熟时,起心动念都会替众生着想,愿给予众生安乐,最后整个心都修成了慈爱,自己也成了慈悲的化身。

以上修慈心量仍然不够,因为世间安乐只是暂时的乐受,终究未脱离痛苦,未脱离生死,如果只发心给予众生世间安乐,则远远不彻底。应进一步祈愿众生获得出世间的无漏安乐。

申二、祈愿众生获得出世安乐

① 令得男身聪慧乐

悉愿女人变为男,勇健聪明多智慧。

祈愿女子舍弃不如意之身,得到丈夫身,勇悍、雄健、聪明、有智慧。

② 令得常得觉品乐

祈愿让诸母得到常行菩萨道的安乐。

一切常行菩萨道,勤修六度到彼岸。

祈愿诸母世世常行菩萨道,勤修六波罗蜜多。愿有情都能获得大乘的法乐。

例如:《入中论》中说,初地菩萨听到有人乞讨时,思惟有情是向我求乞吧,由此便生起超胜小乘入灭尽定的大安乐。所以,菩萨行持六波罗蜜多的安乐微妙不可思议,并非世间安乐可比。我们要祈愿将如是大安乐给予有情。

问:为何祈愿“得男身聪慧乐”是祈愿“获得出世乐果”呢?

答:以上四句合观,有这样一层意思:要获得修行六度的大安乐,前提是获得堪能修持大乘的所依身,一般须是丈夫身。因为行菩萨道,荷担起成办所有众生离苦得乐的重担,不是心力怯弱、智慧狭小所能胜任。要有大欲乐、大勇悍,才能成办一切事业;要有深广智慧,才能抉择、判断、取舍;要深入众生界,才能随顺并摄受众生。所以,一般以男身为修学大乘的理想身器。

③ 令得见佛闻法乐

常见十方无量佛,宝王树下而安处, 处妙琉璃师子座,恒得亲承转法轮。

祈愿有情能常常面见宝王树下端坐于琉璃狮子座上的十方诸佛,能恒时亲近承事诸佛,聆听诸佛说法,获得不可思议的法乐。

④ 令他得除自苦乐

若于过去及现在,轮回三有造诸业, 能招可厌不善趣,愿得消灭永无余。

若有情过去和现在于轮回中造了恶业,将感招不悦意的恶趣果报,愿这些业障永远消尽,不再成熟果报。

比如,我们修持金刚萨埵本尊,愿能净除自相续的罪障,得到解脱安乐。天下诸母相续中也有许多业障,若未清净就会在未来引发大痛苦。所以,观想由我为诸母拔除业障,普遍赐予业障清净的安乐。

⑤ 令他得除生死苦

一切众生于有海,生死羂网坚牢缚, 愿以智剑为断除,离苦速证菩提处。

观见一切众生都在三有大海中,被生死羂网紧紧束缚(即无法解脱结生相续,始终束缚在生死中),内心猛利发愿:愿我以智慧剑为诸母挥断生死羂网,让诸母从生死网中获得解脱,速证无上菩提,永享不迁变的无漏大安乐。

对慈悲偈文在内的金鼓妙音,释迦佛赞叹印可说:“若有闻者,获福甚多,广利有情,灭除罪障。”所以,边念诵上述偈文,边如理思惟,功德极大。

“诸法依缘起,住于意乐上”,能随经文真切地生起慈心,则在一次念诵当中,施衣得衣、施食得食、施水得水、施安宁得安宁、施人身得人身、施智慧得智慧、施解脱得解脱。随经文如理作意,将有漏无漏的安乐都施予天下诸母,则获福无量。我们的心十分微妙,在广大布施安乐的同时,也能最大地利益自己。

慈心就似如意宝,能遍流一切资具海、饮食海、欢乐海、眷属海、受用海、音声海、言辞海、智慧海。安住在慈心中,畅游大乘法海,昼吉祥、夜吉祥,人天欢喜、诸佛欢喜。《普贤行愿品》说:“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

日常生活中应如何观修?

首先应学会发世间方面善愿:

观照地球上的人类,愿天下百姓幸福快乐。见人家父子,愿天下父亲慈爱、子女孝顺;见人家兄弟,愿世上兄友弟恭。得到食物,愿饥饿的人都能饱足;得到衣服,愿受冻的人都得温暖。

走到繁华都市,愿家家富裕美满;行经乡村田间,愿年年五谷丰登。

见人乘船渡江,愿他一帆风顺;见人翻山越岭,愿他不遇虎狼。见人贫穷,愿他富裕;见人丑陋,愿他端庄;见人患病,愿他健康。

喝茶时,想到把茶奉献给天下母亲;领工资时,观想这些钱连同无量的安乐献给有情;修集了点滴善根,也毫无保留地回向天下诸母。

推广开来,无时无刻不可以修慈,遇境逢缘都能转为道用。若能持续深入地串习,不难达到“以四海为一家,合万物为一体”的境界。

一般人认为“四海一家、万物一体”是一种高不可攀的理想,不可能实现。其实,无法达到“四海一家、万物一体”的境界,是因为有自、他的分党。以这种分党执着,导致起心动念都是为自己着想,对别人则不闻不问。

人的心量有大小。心量小的,只把几个人看成家人,给予他们安乐,对他人则“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一概漠不关心。心量大的,会以一地区、一民族、一国家的人为一家,想造福整个城市、整个民族、整个国家,这种人相对伟大一些。若再升华,就不局限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不仅仅局限于人类,而是以法界为一家。

一般世人也有一些善行,但因为不通达佛法,心量还是很小:只知道今生,不知道来世;只知道地球,不知道无量无边的世界;只知道人类,不知道六道群生;只知道给予衣食等安乐,不知道给予善趣、解脱、成佛的安乐。因为眼界狭窄,慈心也就无法广大。

学习佛法后,眼光会变得远大,慈心可以开展到周遍时空、周遍万物,而且能给予一切众生暂时、究竟的利乐。

懂得此理后,再看《金光明经》的慈悲偈文,就会觉得非常具体、完备。应以此做为窍诀,着重反覆修习。

午四、修习次第

修慈次第,先于亲修,次于中庸,次于怨修,其次遍于一切有情,如次修习。

修慈的次第:首先对亲人修,其次对中庸者修,然后对怨敌修,最后遍缘一切有情,依次第修习。

即前前修好后,再修后后,次第不要逾越。我们最爱自己的亲人,首先应学会给他们快乐,相比对中庸、怨敌修慈心,这是最容易修的,所以首先修。再推而广之,依次对朋友、同事、一般人、怨敌、一切众生具体观修,大慈心才能真正生起。

午五、真实修习之方法

修习道理,如于有情数数思惟苦苦道理便生悲愍,如是亦当于诸有情数数思惟缺乏有漏无漏诸乐,乐缺乏理,若修习此,欲与乐心任运而起。

此段是以修悲为例,说明如何修慈。

慈和悲的侧面不同,慈是与乐的心,悲是拔苦的心。慈缘缺乏安乐的有情,悲缘苦恼有情。

修心的原理是相通的:对有情具苦多思惟,就会生起愿拔其苦的悲悯心;对有情缺乏安乐多思惟,就会生起愿施安乐的慈心。这是由缘起规律所致,法尔如是。

“有情缺乏安乐”:有情不仅没有无漏的安乐,连有漏安乐也没有。

就像看到一群孩子饿成皮包骨头,我们会忍不住掏钱给他们买饭吃一样,反覆思惟众生是多么缺乏安乐之后,想给予安乐的慈心就会油然而生。所以,重点在于数数思惟,须由此而开发慈心。

当作意种种妙乐施诸有情。

应当作意以种种妙乐施舍有情。

比如,许多母亲会想:“孩子吃了很多苦,没过上几天好日子,我要多留些钱给他。”推广这种善心,将众生看成失去快乐的人。比如,见到一条老狗,心想:可怜的老狗,不必说无漏的安乐,就连人间受用五欲的快乐、看书学习的快乐、事业成就的快乐、修行的快乐等等,一点也享用不到。想到此处,就作意把安乐送给它,把福报分给它,把好东西舍给它,更要作意给予它解脱、成佛的安乐。应像这样,以众生为所缘境,依次修习慈心。

博朵瓦说:“当你的孩子受苦时,你觉得不能忍受,以这种心情对待一切众生,这是大悲心生起的量。当你以希望孩子得到快乐的那种心态,去对待一切众生时,就是大慈心生起的量。”

日常生活中如何修习慈爱众生呢?以下这些高僧大德慈悯众生的行为,我们理应效仿随学。

隋朝智舜法师在亭山居住时,一天,有只野鸡被猎人追捕,飞到法师房中。法师苦劝猎人放了野鸡,猎人不听,他就割下耳朵给猎人。

猎人大吃一惊,扔下弓箭,把打猎的老鹰也放生了。周围好几个村子的猎人从此也都放弃打猎。

法师每次见到贫困的人,都是泪流满面,省下衣服、饮食周济他们,如此关怀众生,无微不至。

我们也应如此,对待众生如同对待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以平等慈心关怀照顾,常常想到给予众生利益、安乐。

有一位灵裕法师,是位博通经论、名闻海外的大德。传记上说他布施时“悲敬兼之”,既慈悲又恭敬。

他供养出家人上千件袈裟,送给病人不计其数的医药。每次得到好食物时,一定供养僧众,而且对畜生从不呵斥、唾骂一句。他要批评小孩或教诫门人时,口称自己的名字,尊称对方为“仁者”,苦口婆心地告诫,听者无不感动落泪。

宋代高庵禅师住云居山时,听到出家人病重迁到被延寿堂,他就叹息不已,如同自己生病一般。

禅师每天早晚都去问候病人,亲自煎药、尝药,才安心地拿给病人吃。

每到天气稍冷时,禅师会抚着病人的背说:“衣服够吗?”天气热时,观察病人的脸色说:“是不是太热?”对于去世的病人,不论有没有钱,常住都一律照礼数送终。

《普贤上师言教》中说:如经中说的“慈身业、慈语业、慈意业”,口里说的、手上做的,都不要损害众生,唯一应当真诚慈爱。我们应如是实行,灵裕法师、高庵禅师正是我们的榜样。

唐代智晖禅师,曾建过一间浴室,供出家人洗澡,还同时布施水和医药。

有一位比丘得了麻疯病,大家都不喜欢他,智晖禅师照样帮他擦洗。洗了不久,只见眼前一道神光,香气扑鼻,他吃了一惊,比丘已经消失不见了。原来是圣者的示现。

佛曾说:在我灭度之后,要好好供养病人,因为病人中多有圣贤示现。阿底峡尊者说:照顾久病的病人,与实修空性大悲藏相同。所以,遇到病人时,要好好修习慈心。

唐代昙选法师,性格慈悲,从不积蓄财物。他平常放一口大锅,把乞丐们得到的食物,一起放在锅里煮成稀饭,让乞丐排成一列坐好,亲自为他们舀稀饭。每每见乞丐中有穿得破烂、身体消瘦的,便情不自禁地流泪。吃饭时也和乞丐坐在一起,没有任何讲究。法师如此关怀照顾乞丐许多年。

唐代还有一位智凯法师,曾经住在浙江余姚的龙泉寺。按当地风俗,小狗崽多数被扔到路上。智凯看了心疼,便收养这些小狗,约有三十、五十只之多。他还用被子给小狗睡,也不嫌狗脏。对曾做过母亲的旁生,应当这样学习慈悯行。

在日常生活中,总的应按《普贤上师言教》中的教言行持:

身体一切威仪应当温文尔雅,寂静调柔,不害别人,精勤地利益别人。

口里说的每句话,都不要藐视别人、驳斥别人、讽刺别人,应当说谛实、悦耳的语言。

意识也是如此,如果要饶益别人,不应当以虚伪的调柔威仪、温和的语言等手段,让别人把自己看成菩萨,应当心里唯一希求利他。

要观想:愿我生生世世不损害众生,乃至一根毛孔也不损害,唯一对众生做饶益。要这样反覆发愿。

尤其是对依靠自己的眷属、奴仆、旁生等,唯一行持饶益,下至门犬以上都不能殴打、役使,伤害他们。随时随地,行为、语言、思惟都要仁慈。

巳二、修悲分六:① 悲心的所缘与行相 ② 悲心的修行次第 ③ 真实修行之理 ④ 若未通达则不获圣者地道 ⑤ 慈悲生起之量 六、对菩提心遣除疑惑

午一、悲心的所缘与行相

二、 修悲中,悲所缘 者,由其三苦,如其所应苦恼有情。

悲心的所缘,即具有苦苦、坏苦、行苦的苦恼有情,包括下至地狱、上达有顶的有情。

此处,须明确悲心的所缘境,未精通苦谛的人一般只有“缘苦苦悲”,连“缘坏苦悲”都很鲜少或很微弱,更不必说“缘行苦悲”,如此,悲心的所缘就很狭小。

此处,缘有情悲是一种遍缘三界苦有情的悲心。这是经由学习苦谛教法发展而来的。因此,中士道修苦成为引发大悲心的重要基础。

弥勒菩萨在《大乘庄严经论》中,讲述了十类悲心所缘。

① 炽燃众生:“炽燃”指欲火炽燃,即贪着五欲的众生。欲界众生对五欲生起强烈的贪心而无法自主,缘这一类众生,心想:这些众生心无满足,贪欲的烈火在心中炽燃,无法自主,真可哀悯!由此生起悲心。

② 怨胜众生:“怨”指魔障,修习善法时被邪魔障碍的众生,是怨胜众生。许多众生初入善道时,还较为顺利,但后来由于魔造违缘,心识被魔力控制而舍弃行善。对这一类众生也生起悲心。

③ 苦逼众生:“苦”指苦苦,即身陷苦海被痛苦折磨的众生。心缘备受痛苦的恶趣众生,以及被生老病死等苦所折磨的善趣众生,生起悲心。

④ 暗覆众生:“暗”指无明,不知业报而恒时造恶的众生,叫暗覆众生。譬如,屠夫、妓女、猎人、不法商人等,被无明黑暗覆盖,而行杀盗淫趣入苦因,却不知恶趣苦果等。对他们油然生起悲心。

⑤ 住险众生:“住”是安住,“险”是险道,指轮回。那些对解脱无法生起希求心的断种性者,内心根本不希求解脱,必定要在无边生世之中,趣入极其难行的险道。观见他们生生世世悲惨的境遇之后,心生不忍而发悲心。

⑥ 大缚众生:“大缚”,指被恶见大束缚。“大缚众生”是指外道。外道被紧紧束缚在各种我见、我所见的恶见中,以颠倒邪见的束缚无法趣向解脱,也是可悲众生。

⑦ 食毒众生:“毒”指有漏禅味。贪着有漏禅味的食毒众生,把有漏的四禅、四无色定当成解脱和真实的安乐,完全堕在贪着禅乐中,如同贪着杂毒的美食而纵情享受一般,暂时虽有些安乐,但终究会转成痛苦。缘此类众生,生起悲愍。

⑧ 失道众生:“道”指解脱正道。迷失解脱道而误入歧途的众生,即失道众生。比如,外道将五火焚身、单脚独立、跳崖等的颠倒戒禁执着为解脱道,所求是解脱,所行却成了束缚,结果越修离解脱越远。见到这种情形后,油然生起悲悯心。

⑨ 非道住众生:“道”指大乘道,进入小乘道的众生,即非道住众生。许多声闻种性者和菩萨不定种性者进入小乘的声缘道,虽然与入生死道完全不同,但毕竟只能成办少分自利,并不殊胜。看见他们未能安住在成办二利的大乘道中,不由心生悲悯。

⑩ 瘦涩众生:“瘦涩”即不圆满,福慧资粮不圆满的大乘行者,即瘦涩众生。这一类众生虽然趣入大乘道,但因顺缘资粮不圆满,而受违缘的牵制,无法如实地修行,对这一类不圆满的修行者也生起悲心。

行相 者,谓念云何令离此苦,愿其舍离我当令离。

悲心的行相有三方面,即想:怎么能让有情脱离这种痛苦(为有情着想的心);但愿有情脱离痛苦(善愿心);我应当让他脱离痛苦(责任心)。

例如,见他心情忧郁,心想:怎么为他排忧呢?他能不忧伤多好!我应当开导他,让他走出忧郁。此为悲心行相。

一切皆由串习而来,常常这样想,久而久之,自心就变成悲心的体性,这叫“修”。

午二、悲心的修行次第

修习渐次,先于亲友,次于中者,次于怨修。

首先按“亲”、“中”、“怨”之次第修习。

若于怨处如同亲友心平等转,渐于十方一切有情而修习之。

如果对待怨敌等同对待亲友一样,在欲拔其苦的心态上没有一厚一薄的差别,之后就逐渐对十方一切有情修悲。

以下说明实修舍、慈、悲三心次第的出处与重要性。

如是于其等舍慈悲,别分其境次第修者,是莲华戒论师随顺《阿毗达磨经》说,此极扼要。

以上修习舍、慈、悲时将所缘境分成亲、怨、中等依次观修,乃是莲花戒论师随顺《阿毗达磨经》所说,极为关要。

如是“分所缘境、依次修持”的原因如下。

反面:

若不别分,初缘总修似生起时,各各思惟,皆悉未生。

若不分开一一修习,最初只缘有情总体而修持,虽然看似生起了,但对每一类各各思惟时,就会发现其实都没有生起。

正面:

若于各各皆生前说变意感觉,渐次增多,后缘总修,随缘总别清净生故。

若对亲、怨等各方面都生起了上述心态的变化,如此渐次增多,则最后缘有情总体修持时,不论缘总体或缘各别,都已经清净地生起了相应的心量。

这一段谈到修心如何落实的问题。依靠两种方式修持,将会出现两种结果。以修慈为例:如果最初就缘一切有情笼统地修,则检查支分时,会发现每部分都未落实,甚至对身边的亲人也没有生起真切的慈心。遇到不喜欢的怨敌,似乎他不属于有情,连好脸色也不愿意给他,却又说“我对一切有情生起了无伪慈心”,这显然是矛盾的。这种修法,虽然一开始看起来架子庞大,实际检查起来,并没有坚实的内涵。

如果换一种方式,扎扎实实一分一分地修,即先缘亲友修稳固了,再缘中庸众生修,然后缘怨敌修,每一部分都切实修到量了,最后再缘一切有情修,这样,由于每一部分都已修到量,综合起来缘总体就能生起修量,这是“实打实”的修法。

午三、真实修行之理分二:① 略说 ② 广说

未一、略说

修习道理,当思为母此诸有情堕生死中,如何领受总别诸苦,具如前说。

修悲的方法:应当思惟曾为母亲的有情沉溺在生死海中,如何感受总体和各别的种种痛苦,具体如下士道和中士道所说。

此复若修前中士道已生起者,比自心修 易于生起。若于自上思惟此等,则成引发出离心因,若于他上而思惟者,则成引发悲心之因;然未先于自上思惟,则不能生令至扼要。

此段是说,中士道修苦是此处修悲的重要基础。

如果修持前面中士道时已生起了修量,再将心比心,缘众生修苦,就容易产生悲心。即如果在自身上思惟这些苦处,就会成为引发出离心之因;若换在他相续上思惟,则成为引发悲心之因。但是,若不先在自身上思惟,则不能缘他苦而生起悲心,令悲心达到扼要。

关键在于首先须在自蕴上思惟苦而生起体会,再缘他苦才能有所体会。比如,了解自己心脏病的痛苦,见别人心脏疼痛,就特别能同情理解。

此乃略说。

以上只是略说修苦的方法。

未二、广说分二:① 菩萨当由多门恒常思苦 ② 由《菩萨地》所说之苦修悲

申一、菩萨当由多门恒常思苦

广则应如《菩萨地》说,悲心所缘百一十苦,有强心力应当修学。

广修应按《瑜伽师地论.菩萨地.第四十四卷》所说,思惟悲心所缘之一百一十种苦(悲心缘苦而生,苦是悲心的所缘)。心力强的人应当这样修学。

此说较诸声闻现证究竟苦谛,以厌患心所见诸苦,菩萨修悲思苦众多。

《菩萨地》中说,相比于声闻现证究竟苦谛之时以厌患心观见的各种痛苦,菩萨修悲所思惟的苦更广更多。

所以,“只有声闻人思苦,菩萨不必思苦”的观点是错误的,菩萨不仅要思苦,而且比现证苦谛的声闻思苦更多。《菩萨地》说:“诸圣声闻已得证入苦谛现观,已到究竟,于苦深远厌俱行心相续而转,不如菩萨于诸有情悲前行心,正观堕在百一十种极大苦蕴。”

若无量门 思惟无乐、苦恼 道理,慈悲亦多。若恒思惟,则能发生猛利 坚固 。

这是开示多门思苦和恒常思苦的作用。

如果由无量门思惟众生缺少安乐、具有苦恼,引生的慈悲也会很多;如果对此恒常思惟,引生的慈悲也能猛利、坚固。

故少教授便觉饱足,弃修诸大教典所说,力极微弱。

因此,如果获得少数教授就觉得满足,从而舍弃修持诸大经论所说,修的力量便很微弱。

思苦有广、中、略三种修法。广修,按《菩萨地》思惟一百一十种苦;中修,按轮回总苦、六道别苦、八苦、三苦思惟;略修,即思惟三苦。只是大概听受一两个窍诀并不足够,应当按大经大论寻求具体的了解,这是很重要的。

申二、由《菩萨地》所说之苦修悲分二:① 略说 ② 分说一百一十苦

酉一、略说

《菩萨地》所说观一百一十种苦,修持悲无量心。

此中菩萨于有情界观见一百一十种苦,于诸有情修悲无量。

还是老生常谈,观察修与心的转变有直接的关系:观察面越广,心转变得就越多;观察次数越多,心就强烈、坚固、持续。修信心、出离心、欢喜心、畏惧心是如此,修慈心、悲心也是如此,前行根本的修行方法即此。如果一开始就舍弃观察修,整个前行的大厦将无从建立增广,无数种积资、净障、增上心力的途径都会因此而被截断。

《菩萨地》中讲述菩萨修悲无量心时,要求对有情界观见一百一十种苦。这说明对苦的观修要具体化,从多方面展开观察,才能对轮回的苦难产生广大、全面、深刻的认识,以此为因,即可引生猛利、坚固的缘有情大悲。

反面想想,也应是如此。因为,如果一个人对轮回苦性没有多少认识与体会,怎么能忽然不忍众生苦而广兴大悲呢?怎么能忽发尽未来际救度众生的大愿呢?无因谈果,是否是说断灭语呢?

佛陀来到世间,首先转四谛法轮,四谛中的第一谛就是苦谛,这说明学佛的入门是修苦。佛陀这样说法,目的是引导我们趣入观苦,由此引发厌离轮回、希求解脱之心,进而再推己及人,换在众生身上观察,自然会引起欲救度众生的大悲心和菩提心。如是观察,就能了知修苦的重要性。

我们简单听听苦谛,并不代表已经通达、生起了感受,对此要辨别清楚。苦谛是佛陀所说的,而观修后生起感受则须依靠自身努力串习,“听了”和“生起”并不能等同。

一般人容易犯增上慢的毛病,认为苦谛这样粗浅的法,我早已知道了。然而,是否真实生起感受是有标准可以衡量的,如果对轮回还很感兴趣,则不说大悲心,即便无伪的出离心是否生起,也值得怀疑。

思惟一百一十种苦是引生悲无量心的善巧方便,因此本论要求心力强的人依此修习悲心。这样面面观苦,会由不同的方面触动内心;数数观苦,感受会逐渐强烈、持续,由此缘有情大悲便能渐渐修起来。

所以,对一般人来说,简单学一点、修一点,并不容易成功。没有长期反覆地串习、提炼,并不容易达到扼要。这如同提炼酥油,必须以心反覆搅动,才能提炼出内在的心要。

酉二、分说一百一十苦分十二:① 思惟有情平等流转之苦 ② 思惟欲为根本苦 ③ 思惟二痴异熟生苦 ④ 思惟三苦 ⑤ 思惟四苦 ⑥ 思惟五苦 ⑥ 思惟六苦 ⑧ 思惟七苦 ⑨ 思惟八苦 ⑩ 思惟九苦 ⑪ 思惟十苦 ⑫ 思惟余九类苦

何等名为百一十苦?

以下从一苦讲起。

戍一、思惟有情平等流转之苦

谓有一苦,依无差别流转之苦,一切有情无不皆堕流转苦故。

一苦,指有情平等流转生死之苦。

有人问:有情的相貌、寿命、受用等千差万别,岂能无差别?

答:譬如,水有咸、淡、香、臭等差别,但又同是湿性,所以差别中有平等,别相中有共相。同样,众生千差万别,但都在生死流转中。

蒙古王成吉思汗召集天下方士询问不死之法,答案是没有。帝释天临终五衰相现,眼见要堕入牛胎马腹,同样惊恐万分。所以,三有凡夫不论尊卑、贤劣都在生死铁网中,无一例外。

“结生相续”之所以是凡夫的共相,是因为其根源平等,都具有流转之因——我执。

凡夫执着五蕴是我,由我执起惑造业,感受果报;当受报时,又以我执起惑造业。如此回圈不已,流转不息。

我们可以看到:芸芸众生不论想什么、说什么、做什么,都不离我执,可谓人尽皆同。畜生以我执为抢一口食物,而互相撕咬;天人以我富足而志得意满;阿修罗由我执驱使与天人作战。凡夫众生都没有摆脱我执,因此同样具有流转之苦。

从心上看:众生的分别心刹那不停地转动,因上妄念一个接着一个转,果上自然流转不息。众生无不如此,故应平等悲悯救拔。

事实上,无量的生老病死苦、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资具缺乏苦、竞争苦、失落苦、堕落苦,都是因为生死流转而有的。只要结生相续不停止,就会源源不断地产生痛苦。所以,流转苦中包含了所有轮回的苦恼。

如此看来,三界众生的命运哪个不悲惨呢?最初婴儿“哇哇”哭着降生人间,死亡时,被送进焚化炉,即便是位高权重的总统、富可敌国的富豪、光彩照人的明星,最后也化为一把灰,此流转相非常平等。从这一点看,谁不悲惨谁不需救拔呢?岂不是千红一哭、万艳同悲,同是生死人!应如是思惟,对三界凡夫平等发起大悲心。

戍二、思惟欲为根本苦

复有二苦,一欲为根本苦,谓可爱事若变若坏所生之苦。

首先了解欲的体性、作用、分类以及欲为根本苦的原因,以便观察思惟。

① 欲的体性

《成唯识论》说:“云何为欲?于所乐境希望为性。”对欢喜的境希望,是欲的体性。希求、渴望之心,是欲。

② 欲的作用

论中说“勤依为业”,欲的作用是做为勤的依处,以欲能发起勤作。

③ 欲的分类

对色、声、香、味、触染爱,叫欲。《大智度论》中则说六欲——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一般指男女方面对异性的容色、相貌、姿势、声音、触觉、人想等生起贪欲。

当然,还有名声欲、利养欲、恭敬欲、承事欲、衣食住行欲、权力欲、财富欲、摄受眷属欲、显示自我欲(表现欲)、饮食欲、睡眠欲、升天欲等,一一展开,欲海无边,欲境无量。

④ 欲为苦本

《法华经》说:“诸苦所因,贪欲为本。”《杂阿含经》说:“若众生所有苦生,彼一切皆以欲为本。”《增一阿含经》说:“欲生诸烦恼,欲为生苦本。”

三界众生都想求得自己所爱之事,对于如泡沫一般注定变坏的有漏法,却幻想永远占有、如愿以偿,这样希求的结果无非是希望破灭,引生痛苦。所以,欲是痛苦之源。

想一想,费尽心思全力地追求,最终只落得个破灭之苦,岂不太悲惨吗?为什么要死死执着虚假之法呢?这就像孩童追逐肥皂泡一样可笑。歇下狂心,万事皆休,痴迷的众生却偏要沉迷其中幻想、执着,真是可悲!

从十二缘起观察“欲是生死苦恼的根本”。

以贪欲就会发起勤作,即“以爱产生取”,再以取积累能感后有五蕴的业——“有”,由此生死相续不断。

有情不了知轮回是苦性,怎么放得下对轮回快乐的追求?如是贪欲不止息,一天就可以积累无量“爱、取、有”的能生支,不知要引出多少生死?所以,以欲为本,生死将连绵不断。

《楞严经》说:“想爱固结,爱不能离,则诸世间父母子孙相生不断,是等则以欲贪为本。”

戍三、思惟二痴异熟生苦

二痴异熟生苦,谓若猛利体受所触,即于自体执我我所,愚痴迷闷生极怨嗟。由是因缘受二箭受,谓身箭受及心箭受。

如果五蕴身受到强苦的触恼,则立即将蕴聚执成我,将五蕴的部分执成我所,这时以我执力,心识迅速陷入愚痴迷闷之中,生起极大怨恨、哀叹。以这一因缘,受身箭受与心箭受。

即:以“猛利体受所触”因缘受身箭受;以“愚痴迷闷生极怨嗟”因缘受心箭受。

为何以箭比喻受呢?此有如下几层涵义:

① 《瑜伽师地论》说:“谓如毒箭,乃至现前常恼坏故。”如毒箭射入身体,只要它存在,箭毒就一直恼害人;同样,在受现前期间,会一直恼乱你、伤害你。

② 三、《瑜伽师地论.有寻有伺地》说:“不静相故,远所随故,名为箭。”如箭离弦之后在虚空中飞行,有一种不寂静的相貌;苦受生起时,心识也一直动摇、不定。如箭射出后,长时跟随目标;受箭一直跟随凡夫,意即未证到灭受想定之前,凡夫无时不在受中。如箭射入后,难以拔除;凡夫生起感受时,一直沉沦在贪嗔痴中,难以摆脱。

何为愚痴迷闷呢?

迷闷是由愚痴造成的心境。“迷”是迷乱不明真相;“闷”是郁闷、苦闷,心被锁在其中,无法开解。凡夫受苦时,立即以我执力陷入迷闷,不知这只是因缘生的现像,本来无我,却念念缘“我”而妄想。由此心识如中毒箭一般,陷入忧愁、悲苦中。

照理说,身体受苦,安心领受便是,不必再增添无义的妄想,但凡夫苦受触身时,立即与无明结合陷入迷乱。此“我执”来势飞速,马上就想“我好可怜!”、“为什么惩罚我?”、“不如早死为好”。

其实,这都是愚痴的语言和情绪,自己不知不觉就被我执欺骗了。若能觉知这只是自己妄加的分别,就不会受缚。但凡夫一到这时就糊涂,不知道执着“我”是多余的,不必要缘我、执牢我。

他念念缘着自我,不停地想“我可怜”,“我痛苦”,越执着“我”,越顾影自怜,就越陷在忧郁、愁苦中,无法自拔。这是心被毒箭射中了。

比如,曾有位女士在文革期间被批斗、剃阴阳头,本来受一点小苦,不执着“我”就只有身箭受。但她我爱执很强,偏要想:“我无脸见人,干脆跳楼了此一生。”

第二次挨批之后,她又想:“干脆跳楼了结此生。”分别念进一步加重。

到了第三次,仍然想:“我不想再活了,这次一定要跳楼。”在一股无明冲动推动下,她纵身跳下阳台,最后粉身碎骨。

分析这件事,就会懂得凡夫的固执、愚痴。这位女士死执一个方向,不会换个角度思考。她一直重复自杀的念头,不知道这只是妄念而已,只要不执着,就什么事也没有。

凡夫的分别心总是按同样的模式操作,处处以我执和我所执反应,如此折磨自己,造成内心迷闷、痛苦,让人悲悯。

例如,一位讲究口味的人,有一天菜咸了,他开口就说:“咸死我了。”马上带一个“我”字,认为对“我”不好,然后不高兴地直瞪眼。

第二次菜又咸了,他仍然说:“咸死我了。”这一次发展到扔筷子,情绪更激烈。

第三次吃咸了,还是说:“咸死我了。”又是执着这个“我”,而且愈演愈烈,气得拍桌砸碗。

他一直执着“我”这个边,认为“自我”被咸伤害了,不知道自己被我执支配,连反应方式也类似。这是愚痴引起的心苦,若不执着我,只是菜咸一点罢了,不可能引生那么多苦。

如是观察,凡夫在感受生老病死诸苦时,由于愚痴不但身上中一支箭,而且心上也中一支箭,枉受苦恼、怨恨、悲伤之苦,真是可悲。

戌四、思惟三苦

复有三苦,一苦苦,二行苦,三坏苦。

此三苦可摄一切苦。佛说三苦,是要指示苦的三个方面:与苦受相应的状态,与乐受相应的状态,与一切有漏受相应的状态。所以,不能认为苦只是苦受,不然就无法成立“有漏皆苦”、“轮回周遍是苦”,也无理由对色无色界天产生悲愍心。

佛说的苦谛非常深刻。在外道眼里,升天是究竟,而以苦谛衡量,逍遥的神仙、安住在喜乐中的禅天,都等同于无间地狱。

如何认识苦苦、行苦和坏苦呢?

所谓苦苦,即生起时的逼恼苦受,与苦受相应的心王、心所以及所缘境。

换言之,当下苦受生起时,心识显现的身心世界全是苦苦。一切唯识自现,心识正在逼恼中,哪有安乐可得呢?所以,正有苦苦时,即使有丰富的五欲六尘,也感受不到快乐。

第二行苦,指一切有漏法苦的本性。即从因缘上观察,有漏法唯一是他(业惑)自在转,有漏蕴每一刹那的显现都受业惑的支配,一直被动地迁流,叫行苦。

从未来方面观察,当下一刹那并不是安乐性,因为这一刹那粗重随逐——带着无量业惑的种子、苦苦和坏苦的种子,遇缘就会产生苦苦和坏苦,这是极不安稳性,并非安乐性。五取蕴每一刹那都是苦的因位,如同等待引爆的炸弹。

反面观察,如果有漏法是安乐性,则不应辗转出生苦恼,因此成立有漏法是苦性。

第三坏苦,包括一切有漏乐受,与乐受相应的心王、心所以及所缘境。

坏苦并不是指坏时痛苦(这是苦苦),而是以“有漏乐是坏灭性”为苦。有漏快乐一定是和痛苦相连,一旦乐受失坏,就会引起不堪接受的忧苦。

只要在轮回中,就可以断定:不论享受何种快乐,最终都难逃坏灭的结局。由此观察轮回中的快乐都是坏苦性。

人间庆祝孩子诞生、男女结婚、事业兴隆、竞选成功,都有一种欢乐的气氛。这只是凡夫执苦为乐罢了。这些法如石火电光,转眼即逝,有什么可乐呢?

比如,一群孩子在海滩上用沙子堆成一座漂亮的城堡,他们为此而欢呼,但这不是安乐性。一阵海浪冲上来,城堡顿时化为乌有,留下来的只有哭泣。

同样,升官发财、娶妻成家、买车、住洋房,最初显现这些圆满时,人们都认为坚固、永久,其实都是坏灭的本性。

所以,追求世间,终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智者深知这一点,对有漏法不存任何希望,因为没有一法不像泡沫般终归破灭,不如现在就放下,省却很多麻烦。

凡夫愚人都是做一些无实义的事。想想看,以一种执苦为乐、执生灭为永恒的颠倒心,所做、所领受的会有实义吗?能不最后希望破灭、陷入苦恼吗?所以,凡夫的思想、行为一概是迷乱的,整个轮回何其荒唐可笑。

看到世间众生欢乐时的状态,就像疯子为眼前的幻觉欢唱一样,让人深深怜悯。

在思惟众生的三苦时,把众生观想成大毒疮,非常形像。

天地间的有情,其实是一个个本性为苦的“大毒疮”。每个毒疮中充满了“毒素”——业惑的种子,此即行苦性。“大毒疮”不论以什么修饰,用什么缓解,不论有没有发作,都是充满毒素的性质。

了知这一点后,再看有情吃饭、睡眠、入禅定都只见苦相,令人悲愍。

每天中午全世界有几十亿人吃饭。为什么要吃饭呢?原因就在毒疮是苦性,为了缓解饥饿之苦,必须在肠胃里塞一点东西,就像在热毒疮上要洒冷水一样。到了深夜,家家户户床上都卧着毒疮,需要以睡眠缓解疲劳。睡眠不足,“毒疮”就会剧烈反应。所以,吃饭、睡眠并不是安乐,而是苦恼逼人、需要缓解的苦的表现。

再看苦受,如在毒疮上浇热水。五蕴大毒疮,饿它、冷它、累它、恼它,则痛苦不堪。让它吃好、穿好、住好、睡好,才不痛苦。在毒疮上洒上冷水就感到舒服,所谓轮回中的快乐,也是仅此而已。如此一看,三界有情谁不苦恼呢?

每位有情拖着五取蕴的皮袋,从过去拖到现在,还要拖到未来。一天带着皮袋,就有一天的苦恼,决不会从此处出现真安乐。

比如,大城市里人山人海,就似一个个皮袋走在大街上。打开皮袋,只有三十六种不净物、刹那不断的邪念和无量业及烦恼的种子,这是安乐性吗?有什么清净的智慧、无漏的功德、解脱的安乐?

这些皮袋最大的本事,是刹那不停地生产烦恼和业,为生生世世的受报作准备。我们不能单看外表的包装很好,就认为众生很安乐,即使成仙升天,也是彻头彻尾的苦性。

佛教的苦谛很深刻,我们要依苦谛教法认识轮回的真相,再观照有情无不堕在三苦之中,生起大慈大悲。

有人问:为什么说“悲悯有顶天等同悲悯无间地狱”?

答:如果只看短暂一生,有顶天无苦无乐,无间地狱感受剧苦,二者迥然不同,但把生死流转的全程展开来比较,二者完全相同。比如,多劫之后,有顶天引业穷尽堕入地狱,无间地狱的众生受尽果报上升人间,前者转成痛苦,后者转成安乐,未来谁的痛苦更大呢?再向前或向后无尽展开生死的全过程,可观见二者流转的自性以及苦乐的总和并没有不同。

这样看生死流转,才知道应同等悲悯三界凡夫,应如悲悯乞丐一样悲悯富豪,如悲悯旁生一样悲悯天王。

这不同外道的认识。外道将六道分成两层,认为下层的牛马等是束缚、是苦难,升天到了上层,就彻底解脱,他们以升天为究竟。佛教看六道是上下轮转,上去的要下来,下堕的会回升,整个三界平等是轮转苦性。

懂得这一点后,就知道:只悲悯感受苦苦的有情并不合理,理应悲悯上至有顶、下至无间的一切有情。对此若能生起胜解,发悲心时,决不肯遗漏上界诸天、人间尊主,三界凡夫都平等成了大悲救拔的对象。

戍五、思惟四苦分四:① 别离苦 ② 断坏苦 ③ 相续苦 ④ 毕竟苦

亥一、别离苦

复有四苦,一别离苦,谓爱别离所生之苦。

爱是执着:贪爱时,内心缘对境的功德相执着,只想永远拥有,但有漏法的自性无常,最终都要分离;分离时,因执着而不愿离别,从而引起强烈的忧苦,若失去的是亲人,更是撕心裂肺,痛苦不堪。

别离苦,包括离别时和离别后的痛苦。正离别时,难舍难分,心缘所爱境不愿割舍,哀叹流泪。

离别之后,念念缘所爱的功德相,生起强烈的思念之苦,内心不由自主地浮现对境的音容笑貌,想到他(她)的功德,备感悲伤。想想自己,会感到孤独无依。看到别人和亲人、爱人相聚,触景生情,怀念不已;想想未来,又备感凄凉。如此越思念,越陷入悲伤,难以自拔。

再观察,和所爱聚会时有多少、有多强的欢乐,离别时就有多少、有多强的痛苦。比如,在一起有团聚的欢乐,离别后则备感孤独、寂寞;所爱的人对自己恭敬、承事,一旦离开,内心就空落无依。

像这样,不论感情、名利、地位,只要有所爱,在所爱别离时,就会引生忧苦。

比如,皇帝被推翻后,不得不离开雄伟壮观的皇宫、美丽的嫔妃、顺从恭敬的奴仆,独自走进监狱。这时会引发强烈的爱别离苦。

又如,和父母、兄弟、儿女,或者和上师、道友、同学离别时,心里会一再回忆他们的音容笑貌,对自己的关怀、爱护,一同度过的美好时光等等。这样内心热恼,无法宁静。

三界众生一直缘着各种可爱境,希望永久拥有,但有漏法毕竟是离别的法性,终归以爱别离结束。遗憾的是,众生都不能觉悟,一个所爱分离了,又执着另一个所爱,始终摆脱不了爱别离苦。这也让人心生悲愍。

亥二、断坏苦

二断坏 苦,谓由弃舍众同分 死所生之苦。

“爱别离苦”到最彻底时,即是断坏苦,这是彻底失去一期生命的痛苦。

当一期五蕴要坏灭时,由强大的俱生我执,人会极度恐惧不安,害怕从世界上消失,以我所执又害怕永别儿女、身体、财富、地位,由此产生猛利的忧苦。

观察现世存活的有情,可以断定:对蕴身、对现世八法执着有多大,死时的断坏苦就有多大。

从来世观察,有情一生造有多少恶业,就会对来世有多少恐惧之苦。

可悲的是,持断灭论者死时认为一切都没有了,未来不再相续,他们在毫无归宿的恐惧中死去。

这样看众生,现在牢牢执着五蕴、执着现世一切,在一期五蕴断坏时,一定苦不堪言,非常可悲。

亥三、相续苦

三相续苦,谓从此后 数数死生辗转相续所生之苦。

一期生命断坏的痛苦,是“断坏苦”。一期生命结束了,又要继续生死,由此相续所产生的痛苦,是“相续苦”。

如果这一世一死永灭,最多也只是受一世之苦,但生死根本不随人意,只要未证解脱道就无法了结。

我们可以预计,每一位凡夫今后会有多少生死、多少求不得、多少爱别离、多少怨憎会,多少追求、多少竞争、多少失败……,每种苦都可以无量来计算。

所以,世上最难行的路、最漫长的路、最苦的路、最复杂的路、最不自在的路、最不得休息的路、最无意义的路、最颠倒的路、最孤独的路、最无前途的路,就是这条生死之路。

比如,母胎是臭秽、黑暗、压挤的牢狱,想像现在愿不愿意住在这胎狱中?愿不愿张口吮吸母体带腥味的血?愿不愿从夹缝里压挤出来?像这一种苦,要在轮回中感受无数次,这叫相续之苦。

所以,要认识到生死相续是最大的苦恼。往未来观察,凡夫还要迎来无数次的衰老、疾病、死亡、堕落,还要流下无数的血泪,汇成无尽的苦海。这样观察,普天下谁不是生死相续的可怜人呢?

众生身在苦中不知苦,连“解脱”的名词都没有听过。他们浑然不知自己正深陷苦海,往后生死大苦将接踵而来。这有多么可悲啊!不仅不会为自己寻求出离,反而不断造集生死业因!观见无量有情将长夜漂泊生死,应发起拔除有情出离生死的大悲心。

今天科技迅速发展,外境的物质异常丰富,看起来一片光明、安乐景像。一般人执着外在的假相颠倒迷醉,自己尚不了知生死是怎么回事,怎么谈得上发大悲心呢?

如果认为现在进入小康,谈苦是多余的,那只是说明对于轮回一无所知,根本就不懂苦谛。

其实,以法来衡量,外在的幻景只是迷人的假相。外表的富丽堂皇并不代表众生解决了生死大苦。剥掉这些外在包装,仔细审查现代人的内心世界,想想他们往后还要感受多少世的苦难,就会备感悲哀。轮回里充满了欺诳,到处是自欺欺人,竟将一个充满血泪的过程说成欢快、温馨、阳光普照。

所以,我们要从内心深处发起大悲,誓愿救度一切轮回众生。

亥四、毕竟苦

四毕竟苦,谓定无有般涅槃法诸有情类。五取蕴苦。

“毕竟苦”,是彻头彻尾的苦。“般涅槃法”,“般”译为“入”,即入涅槃法。“定无有般涅槃法诸有情类”,即定然没有入涅槃法的有情。

可怜的凡夫不论做什么、说什么、想什么,都只是入生死法,时时只显现如黄连般纯粹是苦的五取蕴,毕竟是苦性。

他们不修学圣道,无法消除业果愚和真实义愚,因此决定没有入涅槃之法,只是按十二缘起的方式不断由因蕴出生果蕴,无法摆脱行苦,所以是毕竟苦。

戍六、思惟五苦

复有五苦,一贪欲缠缘苦,二嗔恚缠缘苦,三惛沉睡眠缠缘苦,四掉举恶作缠缘苦,五疑缠缘苦。

贪欲、嗔恚、昏沉睡眠、掉举恶作、疑。这五种烦恼盖覆心性,不生善法,故称五盖。

① 贪欲缠缘苦

身体生病,几个月会好;遇到不如意之事,也会过去,都是暂时性的。但贪欲不同,只要没有根除,就会一直缠缚不断。譬如,凡夫贪着饮食男女,并非一世习气,每一生因缘到了,习气就会爆发,生生缠绵不断,成为长夜大病。

更复杂的是,每次贪欲生起时,就加强同类习气,经过无数世串习,会变得日渐粗猛,所造成的痛苦也日益深重。

所以,贪欲并非暂时的缠缚,而是长久缠身的大病。当引发贪欲的因缘出现时,就会不可遏制地爆发。

以贪欲为因缘,没得到时,被贪欲驱使,一心追求。得到时,如饮盐水反增干渴,又想希求更多、更好。这样时时追逐五欲,如野马宾士,片刻不得休息,何来安乐可言。

往未来看,一个贪心就是一个生死因缘。贪执今生,堕入恶趣;贪执来世,流转善趣。以贪欲为因缘,只能无休止地轮转生死。

比如,悭贪是饿鬼之因,一位商人以贪欲推动,说妄语、离间语,短斤少两,以次充好,一天就可以造下一百世堕饿鬼的恶业,一年积累三万六千多世堕饿鬼的恶业。一世饿鬼寿量若计一万年,则要受苦三亿多年。所以,单以一个贪财因缘,未来要受多少痛苦?

由此展开,一步步思惟观见贪欲的苦相,怎不令人心生悲愍?

② 嗔恚缠缘苦

“嗔恚”,是心缘对境对自己损害、不饶益的相,发起粗猛之心。嗔也是一种一直缠绕在相续中的大病。

观察凡夫的苦恼:每生一次嗔心,就加重同类习气,导致嗔恚相续不断。他们丝毫没有意识到要修习对治,生生世世心随嗔转,即使堕为毒蛇,仍然见人就咬。如此种子起现行,现行熏种子,种子又起现行,无休无止地缠缚。

以嗔恚缠的因缘,身心当即处在极大的苦受中,由嗔恚造了杀生、恶骂等罪业,须下地狱亿万年感受烈火焚烧之苦。观察众生以嗔恚缠生生世世起多少嗔心,下多少地狱,就知道凡夫是多么可悲。

③ 昏沉睡眠缠缘苦

首先要了知昏沉睡眠的体相与作用,再观察其苦处。

《瑜伽师地论.第十一卷》说:昏昧无堪任性,叫昏沉;昏昧心极略性,叫睡眠。这颗心处在昏昧状态,对境界不堪任,无法观缘,无法修止观,这是昏沉。昏昧的极略性,是睡眠。什么是极略性呢?平常缘色声香味触,心会分别青黄赤白、长短方圆等等,到了睡眠时,心不分别,叫做“略”。

昏沉和睡眠要来就一起来,有了昏沉,睡眠也一定会来。二者的作用是障碍轻安、毗钵舍那。落在昏昧、沉重中,身心不可能轻安,无法明明历历地作观,所以是严重的盖障。

“昏沉睡眠缠缘苦”,即心被昏沉睡眠缠缚,以此为因缘,无法成就止观,不可能解脱。

能否摆脱昏沉和睡眠的缠缚呢?这观待有没有相应的对治。一般人不深信因果,多有毁坏戒律等的恶行,又不重视修习止观的四种资粮(密护根门、正知而行、饮食知量、觉悟瑜伽),身心行为紊乱、无规律。

即:在根境接触时,未守护好根门,心不断外散,如是消耗精神,容易昏沉;饮食不知节制,不合理取舍,吃容易导致昏沉的食物;不按作息时间睡眠;不以正知正念摄持自己的行为;又未精勤积资净障。

由以上诸多因素,导致昏沉、睡眠的习性厚重,根本无法成就止观,连稍得轻安的境界也非常困难。而且,昏沉和睡眠越串习,越严重,对治起来也越困难。所以,这些盖障始终缠缚着众生。

再看有情的心识堕在昏沉睡眠中,被烦恼力控制,陷入昏昧,不能明明清清地观照,只是增上愚痴而已。如此发展下去,有几人能解脱呢?不得解脱,就要继续随无明流转。这是多么可悲的状况!

④ 掉举恶作缠缘苦

何为掉举?《成唯识论》说:“令心于境不寂静为性,能障行舍、奢摩他为业。”让心对所缘境无法寂静,是掉举的体性;能障碍行舍和奢摩他,是其作用。

《瑜伽师地论》说,因为亲属寻思、国土寻思、不死寻思,或者忆念过去经历过的戏笑、欢娱所做的事,使内心喧动腾跃,安静不下,即是掉举。

譬如“亲属寻思”,因为自己的亲属兴盛或衰败,发生了如意或不如意的事,或者感情好的亲友要相聚或分离,这样思惟牵挂,导致欢喜或忧愁,心中不断筹画、考虑等。像这样,分别心不断起伏跳动,就会障碍修持止观。

又譬如“国土寻思”,因为自己的国家、家乡兴盛或衰败等,内心随境界不断分别,缘兴盛欢喜,缘衰败悲哀,妄想纷飞,障碍止观成就。

或者,忆念曾经历过的各种欢乐,彼此如何在一起戏笑、欢娱,心里浮躁掉动,不能沉静。

再说恶作,恶作是由寻思引起了追悔。比如,因为寻思自己的亲人、国土等,心生追悔:我为什么要和亲人分离?为什么不去那个地方?为什么要舍弃那么好的地方来此地过不如意的生活,吃穿住用这样艰苦?为什么要幼小出家,等年老了再出家不是更好吗?

或者追忆曾经有过的快乐、娱乐等事,心生悔恨,想:为什么要舍弃快乐的生活,违背父母亲人的意愿,让他们悲伤哭泣,强行出家?由这一类因缘,生起忧伤、思虑,恶作追悔。

或者缘着应作不应作的事,心中反悔:为什么我该作的没有作,不该作的反而作。

以上,掉举是由寻思使心浮躁喧动,恶作是由寻思产生追悔、忧恋,二者因为相似而合为一盖。

其实,众生都被掉举恶作烦恼缠缚,心中对亲友、国土、工作、恋人、往昔种种快乐等,不断寻思,妄念纷飞。像这样,生生世世内心无法安住在寂静中,多么可悲!

⑤ 疑缠缘苦

“疑盖”,即对佛、对法、对经律论、对教诲,对修行能证果心生疑惑,由此不能趣入勇猛方便,证断寂静。或者,对三世和四谛,心中犹豫不决:这是对,还是不对。由于不明了而不能安心修行。

无量众生不思惟四谛十二缘起,因此无法遣除对四谛、三宝、无我等的疑惑,他们束缚在疑缠中,难以趣入解脱,还要无数世流转生死。思惟这一点,对众生发起悲悯心。

戍七、思惟六苦

复有六苦,一因苦,习恶趣因故,二果苦,生诸恶趣故,三求财位苦,四勤守护苦,五无厌足苦,六变坏苦。如是六种总说为苦。

六若的前二苦要配合起来观察,由果苦了知因苦,由因苦知道果苦。

凡夫如盲人一般,内无正见,外无善知识的引导,内心不能安住于正念,身口意时时串习恶趣之因。这是因上之苦。

由于没有因果正见,造成行为混乱,把苦因执着成乐因,把乐因错认为苦因,起心动念无不是罪业。这就如疯子不断服食毒药一样,在无明的驱使下,反覆串习堕落恶趣的业因。

冷静观察世人每天身口意的行为,会知道世人的因苦已发展到何种地步,照这样发展下去,真不敢想像众生未来的命运。

众生不断往阿赖耶识中熏建恶趣种子,一天之中不知种下多少转生地狱、饿鬼、旁生的种子,而且还不断加强恶趣种子的势力。这些并不会无缘无故消失,一旦成熟,就会现前漫长、深重的恶趣痛苦。

再转到果上观察:

思惟串习转生恶趣中的异熟果、等流果、士用果如何;恶趣中受苦的状况和时间如何;从恶趣中脱生作人的果报如何。结合业果广泛地思惟,才会认识到众生的可怜。

譬如,一位厨师生活富裕,似乎不需悲愍,而应羡慕。实际上,这是预判了地狱无期徒刑、等待入狱的人。他一生活杀了多少生命,需要在热地狱感受多少亿年的痛苦;从热地狱脱出,要在近边地狱受多少苦;出地狱做人,要偿还多少次生命。观察众生的因苦和果苦,就知道众生没有因果正见随意造恶是多么可悲。

以下综合观察四苦,即执着财富地位的痛苦:没得到时有追求之苦;得到了又有守护之苦、变坏之苦;因受用增长贪心,有无厌足之苦。

贪求财富、地位的人,他们不知道从追求到获得、守护,最后失坏,整个过程充满了痛苦。(我们若认识到一件事的前后只有痛苦,首先自己不愿意做,看见别人自讨苦吃,也会倍感悲哀。)

此处有强求与盲求之苦。凡夫被乐的假相诱惑,内心执着强求,由此造成身心各方面的痛苦。若能少欲知足,苦就可以减轻一大半,但人心不肯歇息,一直求到死也不省悟。

还有盲目追求,南辕北辙,不修正因,却祈求果报,求千万次也毫无结果。在愿望不能实现、屡遭惨败时,又不知原因所在,内心绝望,饱受痛苦。所以,愚痴让人身陷痛苦无法自拔。

财富不会自动跑到手上,为了求财,每天要起早贪黑。哪里有挣钱的机会,即使只能挣一小笔钱,也不辞劳苦地争取。

求财欲望越大,付出也越多,身心也越辛苦。比如,创建一家公司,要筹集一大笔资金,配备各方面的人员,要办理各种手续,各方面都要处心积虑布置安排。

追求财富时,心里患得患失,没得到时妄想盘算:我这个月要做到多少笔业务,通过哪些途径来积财,成功了如何发展……

一笔生意没谈成,又内心后悔:“早知降一点价,也能攒到一笔。”

机会出现时,又像狗见到肥肉,眼睛盯着不放。心早已飞出身体,一直在逐取快要到手的钱财。心中也盘算:怎么说一些诱他上钩的话,怎么给一点小恩小惠,约到饭店里吃一顿,这次至少能攒到多少,怎么和他建立长久的关系。

看见客户到别的商家去,一颗心又悬起来,担心别人抢走生意,心想:我应当先下手,无论如何赚到多少算多少。

若生意被对手抢走,对方挣得多、做得大,又生嫉妒心,眼睛烧得通红,口上还要恶骂两句。

像这样,翻来覆去地邪思妄想,心识像游魂一样飘荡不定,毫无安乐可言。

所以,众生追求财富充满了痛苦,有竞争之苦、紧张之苦、盼望之苦、失望之苦、嫉妒之苦、经营之苦……,这些都是发悲心的对境。

获得了财富是否安乐呢?轮回法并不具有安乐性。求得了财富,又有守护的痛苦,有时甚至胜过求财之苦。比如,看到报刊上登载某老总被黑社会绑架讹诈一亿元的消息,他马上紧张,心想:我要雇保镖,孩子出门要小心,院门要安上铁丝网。像这样,财富多一分,就多一分守护之苦,比穷人更不安。

又比如,在激烈的竞争中,若自己暂据上风,则对手都会伺机击垮自己,容不得半点松懈。若经营策略稍有失误,就会在一夜之间被对手打垮。

市场上稍有风吹草动,就要及时调整,马上采取新策略,推出新品牌、新广告,开展各种促销活动。

可以想见,在你死我活的商战中,内心有多少紧张、忧虑,为了守财须付出多少精力。所以,很多企业家都是在很年轻时就心力交瘁过劳而死。

追求财富时,还有无厌足苦。即便追求到了,反而助长贪心,要求更多、更大。

无厌足有哪些苦相呢?犹如喝酒上瘾,一直要喝到烂醉为止,以无厌足让酒鬼无休止地喝酒,一天没酒,一天心神不定,想尽办法也要得到一瓶,得不到时就欲渴难耐,备受煎熬。同样,人心的无厌足把人紧紧拴在欲望的绳子上。没得到时,一直有难耐的欲渴;得到了,又很快失去新鲜感,进一步增上幻想。这样造成内心脆弱,稍有不满意,就会马上陷入苦恼之中。而且,一旦执着增强,则欲壑难填,而要放下却如油入面,怎么也放舍不了。

如此不知厌足,只会一再加强对虚幻欲尘的实执,日益远离本性,远离真正具有大义的解脱道。

欲尘埋没本性,造成人心冷漠、自私、散乱,安详、宁静、善良、真诚也就逐渐消失。最终以无厌足令人堕入恶趣深渊。

若多方面观察无厌足苦,则知其内含如下诸苦:① 有增上贪欲之苦;② 有无实义之苦;③ 有造集罪业之苦;④ 有不得休息之苦;⑤ 有不思大义之苦;⑥ 有难以回归之苦;⑦ 有不能谦下之苦;⑧ 有心灵脆弱之苦;⑨ 有身心紧张之苦;⑩ 有终将堕落之苦;⑪ 有长夜流转之苦;⑫ 有埋没本性之苦。

所谓“变坏苦”,即:

一个人好不容易从恶趣中出头,得了一世人身,却将一生光阴都投注在追求五欲上。几十年过去,五光十色的财色五欲一点带不走,只有背一笔业债,重返恶趣还债。

想一想“求取五欲”的整个过程,都是徒劳无义地折磨自己,费尽心力只是捕捉一个终将破灭的泡沫,对此,生起深深的悲悯。

戍八、思惟七苦

复有七苦,一生苦,二老苦,三病苦,四死苦,五怨憎会苦,六爱别离苦,七虽复希求而不得苦。

对此七苦,应具体按中士道内容思惟。此处只以生苦为例稍作解释。

有情的受生其实是众苦的开端,拉开了无尽苦惑的序幕。不必异想天开,认为由业惑支配的五取蕴会突发慈悲,显现清净、安乐、永恒、自在。

摸一摸自己的脑袋,想想这是清净的法吗?冷静地观察一下也会很悲哀,头皮里包裹的只有污秽的头脑、脑髓,这是由精血一步步发展而来的,哪来清净呢?只不过我们迷乱地执为清净而已。

“生”何止带给我们苦恼不净的肉身,更携带了不计其数的烦恼种子,随时遇缘就会现行。

我们行持善法时,这些烦恼粗重便开始扰乱。烦恼种子不断出生、增长,让心无法安住在善法上。就像金子中含有杂质无法打造成如意的金器一样,因为烦恼的影响,使内心不能统一、安定,不堪能行善。看着众生无力行善的状况,也让人心生悲悯。

五蕴身中潜伏了无数烦恼种子,遇到引生烦恼的对境,注定要爆发。生贪境来了,便引发贪心,生嗔境来了,便引生嗔心,一生都是在烦烦恼恼中度过,难得有几天平静。这些烦恼都是以“生”为所依带来的,就像潮湿的地上会滋生大量飞虫一样,受了五取蕴,就必定会滋生无数烦恼。

受生是苦恼的源泉。有了生,衰老、疾病、死亡以及各种大小诸苦都会随之而来。为了维持生命,人们要读书、工作、攒钱谋生,不可能一天不穿衣、不吃饭、不睡觉,下至维持起码的生存,都要耗费大量的精力,付出千辛万苦。

一生之中,追求名声、地位、财富是为了身体,穿着、打扮是为了让它好看,追求享受是想给予它快乐,做各种运动是想使它健康。为了生,要吃多少饭、饮多少水、睡多少床、穿多少衣服、用多少香皂、服多少药……,诸般辛苦都是以“生”而带来的。

再想想,因为受生,有多少住胎之苦、出胎之苦、成长之苦、追求现世之苦、求不得苦、疾病之苦……,因为“生”,一系列的痛苦都随之而来。

一次受生就要遭受这么多苦,如果不解脱,还要无数次投胎,合计起来有不计其数的痛苦。而且,每一次受生的结果只是迎来死亡。这样观察凡夫受生、成熟、死亡的全过程,就会对有情受生生起悲愍。

戍九、思惟八苦

复有八苦,一寒苦,二热苦,三饥苦,四渴苦,五不自在苦,六自逼恼苦,谓无系等诸外道类,七他逼恼苦,谓遭遇他手块等触蚊虻等触,八一类威仪多时住苦。

先讲前四苦。

① ② “寒热”之苦

人的五蕴身,能适应生存的温度非常狭窄,平均温度必须保持三十七度左右。温度有所降低或升高,这时不加减衣服,或采取保暖、降温等措施,立刻会受到寒热之苦的逼迫,严重的甚至威胁生命。

在北方或者高原的冬天,抵御严寒是一件最主要的事。衣服穿少了在室外站立,用不了几分钟,就会冷得全身瑟瑟发抖、牙齿打战,身体机能也迅速下降。再待下去,身体逐渐苍白、发青、僵硬、开裂,最后在神志不清中死去。

冬天,在冷水里洗衣服也是一件苦事,极不情愿把手伸进冰凉的水中。刮风时,寒风刮在脸上像刀割一样。生活在寒带,一个冬天几个月都要窝在屋里躲避寒冷。夜间,屋里没有烧炉子或开暖气,往往半夜冻醒,哆哆嗦嗦地度过不眠之夜。人在业感前是如此脆弱渺小、不堪一击。

观想:冬季穿一件单衣,在青藏高原的野外站上一夜;或者被人五花大绑之后,用冰冷的水一盆一盆从头浇到脚;或者,被推入零下三十度的冷藏库中关紧门,经历一个昼夜。这样也会知道寒苦降临时有多么可怕。

不要认为这些只是想像、只是极个别的例子,那种厄运不会降临在自他有情的头上。其实,轮回流转是很不自在的,恶业一旦成熟,什么情况都会遭遇。

古往今来,不知多少人寒冬因为缺衣少暖而在风雪中冻死,这样的悲剧在轮回中从未间断,未来还会不断发生。

如果以恶业转生在八寒地狱,所受的寒苦更是无法想像的剧烈而漫长。那里,暗无天日、寒风彻骨,有情在长达亿万年的岁月里,身心遭受剧烈的寒苦。

寒冷全方位渗透了他们的身体,寒触让每个微尘都在剧烈地反应,身体开始紧缩、开裂乃至溃烂。身体的诸根被寒苦蒙蔽,最后连微弱颤动的活力也没有。

有人想:这只是部分有情的痛苦,很多人生活在四季如春的舒适环境里,并不需要别人悲悯。

能固定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当然和寒苦绝缘,但轮回当中什么法都是不稳定的。五取蕴的毒疮今天看来保护得很好,来日却会变成满身疮疱溃烂、脓血淋漓的模样。

看看凡夫心中积聚了多少寒苦种子,多少阴冷的心思、冷冰冰的态度、让心发凉的行为,这些将导致多少世中转生在寒冰地狱里。众生的相续中潜伏了无数的寒苦种子,寒苦离众生并不遥远,只有一口气的距离。

沉溺在生死中的有情,一生又一生,留下了多少冻死而僵硬的尸体,受过多少颤抖、蜷缩、溃烂、开裂,仔细品味这些寒苦,就会知道落入轮回是何等可悲的事。再想想,有情轮回不断,往后还要有多少寒苦相连,不由人不生悲悯!

除了寒苦之外,凡夫的五蕴身还时时面临热苦的侵袭。比如,把滚烫的开水一口喝下,像撕心裂肺一样,痛苦不堪;手按在烧红的火炉上,立刻皮开肉绽、焦味刺鼻,剧烈的甚至让人晕厥;锅里油烧得滚沸,一个油星溅在皮肤上,也让人痛得乱跳;站在太阳底下,先是睁不开双眼,然后浑身冒汗,口干舌燥,意识不清,再后来脱水过多造成中暑,身体无法支撑而倒下。

以上只是人间能感受的一些热苦例子。要是堕在三恶趣中,感受的热苦更是成百上千倍的加剧,受苦时间也漫长得无法想像。

八热地狱从上至下,火焰的热度依次增上七倍,受苦程度也七倍七倍递增,在业力没有穷尽期间,需要连续不断地受苦。

饿鬼也要饱受热苦,有一类饿鬼,食物入口就立即燃烧,又有饿鬼肚子里烧火,口里喷火,冒出浓浓的黑烟。夏天连月亮也是炎热的,外境不可能提供一点清凉来缓解苦受。

旁生界中,烈日炎炎之下,牛在田地里耕作,马在路上驼运货物。有些活鱼、活泥鳅放在油锅里煎,头和尾巴烫得卷起来。像这一类热苦,应当根据《心性休息大车疏》、《菩提道次第广论》仔细地思惟。

③ ④ “饥渴”之苦

五蕴身是苦器,表现在必须小心翼翼地满足它的需求,其中也包括一日三餐不可缺少的饮食。

如果连续两餐没有进食,饥渴之苦就会立即迸发出来,会感到浑身乏力,身体虚弱,心情也难以平静,坐立不安。

随着饥渴的逼迫加强,恐惧感会不断在心中生起,这时做不了任何事,不顾一切地要去寻找食物。饿极了,再脏、再不好的食物都吃,可以吃树根、喝自己的尿。在大饥荒的年代里,许多人家甚至交换婴儿做为食品。饥渴之苦竟把人逼得如此发狂。

如果连续多天不进饮食,饥渴之苦进一步逼切,人连活动一下的气力都没有,身体消瘦,皮包骨头,用不了几天,就会死去。

所以,人类要穿衣、吃饭,都是轮回痛苦的表现,只有通过不断地进食、加减衣服,才能抵御寒热饥渴的侵袭。其实,人时时都在寒热饥渴的夹逼之下,就像四个手持利刃的怨敌一直在旁边伺机以待,稍不小心就会被伤害,甚至是致命伤害。

事实上,凡夫人无法摆脱这些苦恼,分分秒秒都在抵抗饥渴中度过,那些随时采取的措施只不过把苦受降低一点而已。见到世人渴时要喝水,饿时要吃饭,冷时要加衣,热时要扇扇子,就应觉悟轮回是苦的本性。众生在饥渴之苦的炉灶上,为了解决温饱,昼夜不停地奔忙,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四处逃窜。眼见这样的人间苦相,怎不令人心生悲悯?

体会了做人的痛苦之后,再来观察恶趣的痛苦,就知道这些是人间痛苦的放大和延长,从果知因,这是源自更粗大的恶业力。由此,也会深信业感缘起不虚。

以近边地狱来说,众生从无极大河里出来,仰面倒在炽燃铁地上。狱卒问他有何需求,他说:我没有了其他知觉,只是非常饥渴。

狱卒便用滚烫的铁丸放入他口中,把烊铜水灌入口腔,一直穿喉过肠,内脏被烧得焦烂。

饿鬼是饥渴苦的代表,他们数百年中连水的名字都听不到,为了寻找饮食,每天拖着庞大的身躯,步履艰难地四处奔波,结果却一无所获。

饿鬼的日日夜夜都是伴随饥渴而度过的,他们的身体连血肉都变得枯槁,成了一个个“火炭”。平常口干舌燥,常常伸出舌头舐自己的嘴唇。即使得到一点饮食,如针孔般的咽喉,能受用多少呢?况且,吃进去也在体内燃烧,全部成了受苦的因缘。

思惟恶趣众生的干渴苦受比人强大千万倍,这些都是过去世慈爱自己的母亲,因此,要发大悲心把她们拔出苦海。

⑤ “不自在苦”,即凡夫的五取蕴不由自主,完全是他自在转。譬如,虽不想生病,但只要存在生病的因缘,就一直摆脱不了病苦纠缠,日夜心忧身苦,连睡个好觉的自在也没有。

人都不想受苦,不愿老病死衰,但在业力面前,却毫无自在。虽然希望好事长久,无奈不随人意,一旦因缘变化,立即就会现起痛苦。

⑥ “自逼恼苦”,指无系等外道类自我折磨的痛苦。

佛世时,有一类“尼干子”外道,裸体不穿衣服,以五热烧身(在身体四周烧上火,头上乙太阳炙烤)来受苦。他们认为自己有罪业,受苦就可以清净。其实,没人逼他这样做,都是自我折磨,这叫“自逼恼苦”。

从古至今,不计其数的众生进入外道把颠倒戒禁执着为解脱道,他们的行为稀奇古怪,有些学猪狗的行为,有些跳崖、集体自杀,有些金鸡独立,有些不吃不喝。只要他们还没有破除戒禁取见,就会一直这样无意义地折磨自己。观照众生迷失正道,应当生起强烈悲心。

⑦ “他逼恼苦”,即时时受别人的逼恼。有些以手、石块等打击,有些以语言攻击谩骂,还有如夏天蚊子叮咬等。

⑧ “一类威仪多时住苦”,即做一种威仪,时间久了就会苦恼。比如坐久了身体支撑不住,如果有脊椎错位、坐骨神经等疾病,更是痛苦不堪,要马上换姿势才能缓解苦受。到了年老时,威仪之苦更充分地表现出来,走一段路就气喘吁吁,坐久了腰挺不直……,五蕴身是如此令人苦恼。

体会了人类能感知到的痛苦,再观察恶趣中的威仪之苦,更是千万倍地剧烈。如是推己及人,推人及恶趣,就会引起悲心。

比如近边地狱的众生被业力逼迫,毫无选择地进入漫长的利刀道,随着双脚轮番踩下,遭受被利刀穿透的剧苦。看看他们的处境,往后有更苦的尸粪泥;向前走,道路漫长,不见边际;旁边利刀密密麻麻,没有歇脚的空隙。左脚踩下,被利刀从各方向刺穿;左脚抬起,右脚又要踩下,遭遇同样的苦受。这样的威仪之苦,一直要持续到走出利刀道为止。

所以,把人间的苦受放大十倍、百倍、千倍,就知道恶趣感受何等的苦苦。应当发大悲心,救度有情出离苦海。

戍十、思惟九苦

复有九苦,一自衰损苦,二他衰损苦,三亲属衰损苦,四财位衰损苦,五无病衰损苦,六戒衰损苦,七见衰损苦,八现法苦,九后法苦。

① 自衰损苦,即自身感受的衰损之苦。

② 他衰损苦,即其他有情感受的衰损之苦。

自他衰损苦,分别言之,即是亲属衰损、财位衰损、无病衰损、戒衰损、见衰损等苦恼。以这些因缘,自他现世陷入苦恼,来世堕入恶趣,即是现法苦和后法苦。

③ 亲属衰损苦,即失去亲人备感痛苦。比如孤儿,父母健在时,如掌上明珠一般疼爱,中间父母去世,过早失去父母的关爱,孤苦零丁,无依无靠。

④ 财位衰损苦,即财富遭受损失的苦恼。即被强盗抢劫,被火焚烧、被水冲走,或因为造作种种罪业,失去了财富;或因经营不善,对事情处理不当,导致破产;或被他人不怀好意,侵吞了财物等,造成身心痛苦。

⑤ 无病衰损苦,即失去健康的苦恼。例如身体得病:有不能受用美食、睡眠不安、失去娱乐等受用衰损的苦恼;有不能行走、只能卧病在床等威仪衰损的苦恼;有不能做自己喜爱的工作,不能去听课修行等苦恼。

⑥ 戒衰损苦,即所受的戒律破损穿缺的苦恼。比如,无法生起禅定和智慧,不能生起善趣和解脱的功德。今生遭受种种不吉祥,福报耗尽、度日艰辛,受到导师佛的呵责、同梵行道友的呵责、白法护法神的呵责、信众的呵责、十方人的呵责以及自己的呵责,闻思修的功德已有的逐渐退失,无有的不能生起。临终时以破戒生起极度忧恼。后世又要堕恶趣。

⑦ 见衰损苦,即正见遭到破坏,相续中产生邪见。

修行证果要依正见,正见衰损了,则无法证得任何果位。比如:因果正见衰损,会遮止一切白法生起,无法受持任何别解脱戒、菩萨戒、密乘戒,其结果必然堕落恶趣;四谛正见遭到破坏,执着轮回有安乐,生生世世将堕入生死,无法趣入圣道。

⑧ 现法苦:现世的苦恼。

⑨ 后法苦:来世的苦恼。

戍十一、思惟十苦

复有十苦,一诸食资具匮乏苦,二诸饮资具匮乏苦,三骑乘资具匮乏苦,四衣服资具匮乏苦,五庄严资具匮乏苦,六器物资具匮乏苦,七香鬘涂饰资具匮乏苦,八歌舞伎乐资具匮乏苦,九照明资具匮乏苦,十男女给侍资具匮乏苦。

① 诸食资具匮乏苦

食物是欲界众生生活的资具,只有不断摄取食物,才能维持正常生存。如果食物匮乏,就会引起饥饿甚至死亡。

从目前人类状况来看,并不是所有人都解决了温饱。根据去年调查结果显示,全世界有九亿人饱受饥饿困扰,仅在东非就有一千一百万人濒临饿死。成千上万年幼的孩子因为缺乏营养,严重发育不良,他们一个个脑袋巨大、身体弱小,瘦得皮包骨头,躺在母亲的怀里奄奄一息,活脱脱一副饿鬼的悲惨形像。

在亚洲、拉丁美洲甚至西方发达国家,贫困和饥饿同样普遍存在。即使在美国最繁华的都市,照样有许多身无分文、无家可归的乞讨者,并常有饿死街头的事情发生。

中国在上世纪的五十年代末,也发生了严重的自然灾害,饿死一千多万人。有一篇文章这样写到:

村民们可以吃的以及不能吃的东西也已经全部啃了、嚼了、吞下去了。榆树皮、杨树皮剥光了。柳树皮苦比黄连,也剥下来烤干磨成粉咽了下去,还有把荞麦烧成灰,和在水里喝下去,连棉絮也扒出来吃了。最后吃了荞衣,一个个肿得不成人样。

今天,在亚洲的某个国家,粮食仍然紧张,口粮供应为每人每天二两,根本无法维持生存。所以很多人只好去挖野菜,吃树皮。

观察体会众生食物资具匮乏的痛苦之后,应当发悲悯心。

② 诸饮资具匮乏苦

“诸饮资具”,包括饮用水、茶和各种饮料、汤类等,都是赖以生存的资具,缺少了就会引发痛苦。

今天地球上还有相当多地区的人们缺少水喝,比如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西亚广大的沙漠地带,中国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黄土高原等,都是严重缺水地区。

在非洲一些饮用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地区,居民只能在固定的时间中得到少量的定量供水。有时候,甚至动用军车从几百里以外运水来供应。常常可以看到,人们排着数百米的长队在烈日下等很长时间,只是为了得到一桶或半桶水。有些地方,水比油还宝贵,先是用来洗脸,洗了脸又用来洗菜,过滤一下,接着再洗脚,还不能倒掉,沉淀后还要喂牲口,这样反覆利用。

在国内北方,许多城市也是严重缺水,而且水源受到工业污染,自来水不能直接饮用,必须花钱购买净化过的桶装水。

假如遇到旱灾,用水严重缺乏,连原来认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自来水,也没办法提供。水也是因缘生的法,只有具备福报因缘,才能充分地受用。没有福报,就会像饿鬼那样遭受干渴之苦。

③ 骑乘资具匮乏苦

“骑乘资具”是指车、马、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如果匮乏,也是一种苦恼。

以今天来说,国内还有很多家庭没有购买和使用私家车的能力。普通的工薪阶层出门还是骑自行车或坐公车。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时常要顶风冒雨,遭受太阳暴晒等,没有福报买不起小车,就要忍受这些苦。

坐公共汽车上班的人,往往要在烈日炎炎或者寒风大雨当中等上几十分钟。等到车来了,大家像冲锋一样争先恐后地挤上车,抢一个座位。如果车厢里人满为患,就像罐头里装满了鱼一样,人被挤得喘不过气来。像这样,每天上下班长达几个小时,感受身心疲劳的艰辛之苦。

农村人也常常遇到缺乏交通工具的苦恼,遇到急事或有人生病,需要短时间内到几百里外的城市去,如果找不到汽车、拖拉机,也让人心急如焚!

④ 衣服资具匮乏苦

衣服也是资生资具,缺少衣服,不能保暖、御寒或遮羞,由此引发很大的苦恼。

一个人一年四季需要许多件衣服,来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冬季没有暖和的棉衣,就要遭受寒苦,夏天没有凉爽的单衣,就有热苦。换洗衣服不够,也有污秽不净的苦恼。拜见一些重要人物,出入某些社交场合,没有一身体面的礼服,也会感受尴尬之苦。

⑤ 庄严资具匮乏苦

“庄严资具”,包括庄严身体、庄严住宅等资具,比如,漂亮的服饰、贵重的首饰、假发、鞋帽、室内装潢等等。

富贵人这方面的习气重,一旦庄严资具匮乏,就有失去脸面的苦恼。凡夫都被我执紧紧束缚,拥有各种庄严资具,无非是想营造一个自我形像,让“自我”更高贵、更有气质、更耀眼。说到底,都是为了庄严“自我”,让别人尊重、羡慕。既然有这样的爱执,在缺乏庄严资具时,难免有“自我”受压抑的痛苦。自己感觉自卑,认为没有了风光体面,得不到尊重。

总之,拥有庄严资具时,内心有多少种虚荣心满足的快乐感受,一旦缺乏,就会有同样多失坏的苦恼。

比如,一位女士应邀出席宴会,参加宴会的都是上流社会有身份地位的人,她没有一身漂亮的礼服,没有贵重的首饰,也租不起豪华轿车,以这样寒酸的模样去出席宴会,只会让别人笑话,所以心里万分苦恼。

凡夫有庄严自我的欲望,尤其在这个重视包装的时代里,一旦庄严资具匮乏,就会让人陷入苦恼中,自卑不已。

⑥ 器物资具匮乏苦

“器物资具”指各种生活所需的器物,比如,家具、餐具、文具、手表、眼镜等,缺少哪一样,都让人感到很不方便。

比如,没有桌椅,不能写字读书;没有眼镜,只能在模糊的世界里生活;没有衣柜,衣服、被子没地方放置;没有空调,冬天寒冷难受;没有煤气灶,天天烧煤,很麻烦。像这样,有一类资具匮乏,就有一类烦恼、辛苦。

⑦ 香鬘涂饰资具匮乏苦

“香鬘涂饰资具”,是指化妆品,如香水、描眉笔、耳环、戒指、头花、唇膏等。若缺乏这些,会让欲界众生尤其是女性感到苦恼。

依靠这些化妆品,可以掩饰容貌的缺陷,庄严形像。如果这些资具缺乏,连出门都成了万分苦恼之事。

比如,一位年轻女士脸上长了很多雀斑,肤色也不好看,她买不起昂贵的化妆品,更不能去美容院美容,便会成天闭门在家,不愿出门见人,也没有任何社交活动,顾影自怜,非常苦恼。

又比如,新流行一种漂亮的头花,年轻人爱美,都买一朵戴上,如果买不起,就会因求不得而引发痛苦。

所以,我执是一切苦恼的来源,它让人活在显示自我、装饰自我当中执着不休,一旦自我的形像不能满足、显耀,就会生起强烈的忧苦。

⑧ 歌舞伎乐资具匮乏苦

“歌舞伎乐资具”,是满足众生感官享受的资具。以今天来说,包括各种音乐、影视,钢琴、吉他等乐器。

欲界众生贪着的就是色声香味触五欲。有丰富的欲尘享受,人们会觉得很快乐,自己没有,眼巴巴看着别人享受生活,心中会苦恼不已。

比如,喜欢听歌的人贪求高品质的音响设备,但一套性能优良的高级音响需要上万元,超过他的购买能力。资具缺乏、美梦难圆,会让他心生不快。

又比如,时下各种新款式的 M P3、MP4不断推陈出新,功能越来越好,成了许多年轻人追逐的目标,但没有足够的金钱,也跟不上这样快的更新速度,许多人因为买不起喜爱的新款机型,而觉得自己低人一等, 已被淘汰,无法走在时代的前沿,在新生活的海洋里冲浪。所以,“我执”最会捉弄人,众生一再在“自我”上建立这样、那样的概念,完全掉在这张魔网中出不来。

这个时代的青少年困在愚痴的我执当中,完全埋没了内在的灵性,让人心生悲悯。

⑨ 照明资具匮乏苦

“照明资具”,指电灯、油灯、彩灯、手电筒等灯具。

光明是眼识受用的境界,没有光明或光线不好,都会让人产生苦恼。比如:没有灯光,眼前漆黑、心里忧虑;没有路灯,行走艰难,碰上雨天,道路泥泞,踩在污泥、水坑里,苦恼不堪。如果道路坎坷不平,有悬崖沟井,还会有跌倒、损伤、坠落的危险。

今天,电力充足,城市夜晚灯火通明,但在偏远地区,人们仍饱受照明资具匮乏的苦恼,除了富裕人家能使用太阳能照明之外,穷人夜晚只有在昏暗中点一盏油灯,做很多事都不方便。

生活在大都市的人,虚荣心强、贪欲大,他们对灯具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造型美观、材料优质的灯具,才能和豪华的住宅相匹配,普通家庭没有钱买不起高档的灯具,只有在灯具店里看看、饱饱眼福而已,但心头的占有欲得不到满足,也很不是滋味。

⑩ 男女给侍资具匮乏苦

“男女给侍资具”,指各种为自己服务的佣人。比如,富裕人家家业大、人口多,需要很多人服侍,要有门卫、清洁工、司机、保姆等。如果这一家家道败落,雇不起这些多佣人,不得不遣散这些人。安逸、舒服的生活也就从此消失了。

身边原先有一大群人服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现在样样要亲手做,身心会感到无所适从。因为好吃懒做,养成了习惯,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往后的生活会陷入严重的困境。

比如,一个普通家庭,夫妻工作非常紧张,又有卧病在床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需要人照顾,自己每个月拿不出几百块钱雇保姆。这样,每天除了上班外,上要伺候父母,下要照看孩子,身心疲惫不堪,非常苦恼。

以上十种匮乏苦,主要指人类缺乏种种资生资具的苦恼。身在轮回,要维持五蕴的生存,需要多少衣食住行的物质、多少满足感官需要的欲尘、多少装饰自我的资具,追求这些使人耗尽了一生光阴,一旦缺乏,又会陷入苦恼、焦虑、自卑中,失去安乐宁静。只要心还攀缘、追求这些外物,就无法身心回归,获得自在、解脱。观照在物欲中不断沉浮、苦恼的有情,应当心生悲悯。

戍十二、思惟余九类苦

当知复有余九种苦,一一切苦,二广大苦,三一切门苦,四邪行苦,五流转苦,六不随欲苦,七违害苦,八随逐苦,九一切种苦。

以上是标出苦名。

一切苦中复有二苦,一宿因所生苦,二现缘所生苦。

“一切苦”,从时间上分成两类:① 以宿世业力因缘造成的苦难;② 以现世业力因缘所产生的苦难。

受生无始故,转生无数;转生无数故,造业无数;造业无数故,痛苦也无量。

观察自身,无数生中造了多少业,有过多少生老病死、忧悲苦恼,现在还继续造业,将来还会产生无量痛苦。这些合计起来是一切苦,也是一切皆苦。

转眼看轮回众生个个都如此,由宿世业因造成的是痛苦,现在不断造作的还是苦因,一切无不是苦因、苦果。观照这丝毫不显现真实安乐的世界,应当心生悲悯。

广大苦中复有四苦,一长时苦,二猛利苦,三杂类苦,四无间苦。

苦之广大,从四方面观察:时间上广大,长时苦;强度上广大,猛利苦;种类上广大,杂类苦;持续上广大,无间苦(无间断的痛苦)。

① 长时苦

比如,无间地狱的众生寿命是一中劫。一中劫有多长呢?按照《俱舍论》的观点,人寿从十岁开始,每一百年增加一岁,逐渐增到八万四千岁,又从八万四千岁往下减,每一百年减少一岁,减到人寿十岁,这样一增一减,是一中劫的量。

我们思量,一年卧病在床都会感觉岁月难捱,何况在一中劫中身体完全在火焰里燃烧,其痛苦何等长远深重。继续思惟:和善趣中受苦相比,恶趣受苦是何等漫长;和旁生、饿鬼受苦相比,地狱受苦是何等漫长;和其他地狱受苦相比,无间地狱受苦是何等漫长;和一生受苦相比,累世受苦是何等漫长;和有始有量之苦相比,无始无量之苦是何等漫长;和一人的受苦相比,无量众生的受苦是何等漫长;和有穷尽的受苦相比,无穷尽的受苦是何等漫长。逐渐比较,就可以了知生死苦的长时广大。

② 猛利苦

轮回中的痛苦究竟强到何种程度呢?苦无止境!把人间冷热等苦,十倍、百倍、千倍地增上去,不论在多深、多强的痛苦线上,都有不计其数的有情匍匐其上,而且苦难越深的地方,众生越多。这样才知道,轮回是深不见底的苦海,是痛苦如此猛利的世界。

人间的苦难只是这大苦海的表层,相比来说比较轻微。高倍放大我们感受的各种身心痛苦,就是恶趣众生正感受的猛利大苦。地狱众生被烈火焚烧,吞热铁丸,饮烊铜水,饿鬼长年饥渴干焦,旁生日日负重、役使。站在苦海浅处,一直往深处看,才知道在自己丰衣足食的同时,无量无边的众生正饱受着难以言喻的大苦。见到这样的苦难,心中不忍,发大悲心,立誓尽未来际在苦海中救度众生。

譬如,从零下十度的寒苦,一直增强到寒地狱的寒苦。强烈的冷触逼迫有情的身体,全身冻得布满疮疱,继续冷下去,疮疱一个个开裂,有情冻得牙齿直打颤,只听见口中发出阿啾啾的喊叫声,之后声音也发不出了,只能听到呼呼声。再后来,皮肤变成青色,身体裂成四瓣,更严重的,皮肤从青色变成红色、大红色,裂成八瓣、十六瓣乃至无数瓣。冻裂的伤口里爬满了长着铁嘴的小虫,不断地咬噬罪人。这只是寒苦增上猛利的一例,可以扩展开来多方面观察猛利苦相。

③ 杂类苦

轮回有多少种苦呢?有多少种感苦因缘,就会出现多少种苦相。

若不观察,尽管林林总总的苦相刹那刹那显现,我们却如聋如盲浑然不知。静心想一想,才知道轮回中的森罗万相,无一不是苦的展示。走进一家大超市,我们会感觉商品琳琅满目,种类繁多,而苦的种类却无数倍超过了这些商品的种类。轮回的无量种显现,其实正是无量种苦的显现。

可以观察,缺水时渴苦,缺衣时寒苦,缺食时饥苦,缺光明时暗苦,缺色彩时单调苦,缺交通工具时行苦,苦相不一。高于我时,自卑苦;低于我时,傲慢苦;齐于我时,竞争苦;满足我时,耽着苦;不顺我时,嗔恨苦。求财苦、求名苦、求权苦、求女色苦,各有滋味。追求苦、守护苦、失去苦,拼命逐取、紧紧把住、苦苦哀叹,千头万绪。胃病、肾病、心脏病、关节炎,地大增盛、水大增盛、火大增盛、风大增盛……,八万四千病苦,各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近一点说,单是饮食不当,吃热了、吃凉了、吃酸了、吃咸了、吃辣了,立即生起不同的苦相。

或者,有情受生有住胎苦、出胎苦;住胎有母胎黑暗苦、冷触热触苦、臭秽苦、压迫苦。

再从无间地狱到无色界天,层层分开具体观察,轮回确实是一幅无穷无尽显现苦谛的最大长卷。

以智慧辨别林林总总的苦因苦果,我们会了知在五取蕴的土壤里播下什么样的苦种子,就会出现什么样的苦芽,随一种因缘,就显现一种苦相,真是制造无量诸苦的无尽藏。

仔细想想,一个个本具恒沙性德的如来藏,竟随染污缘起表现成如此纷繁复杂、种类万千、横遍竖穷的苦相,法身流转六道,令人油然生悲。

④ 无间苦

无间苦,指痛苦此起彼伏,刹那不间断。这有两层意思:从行苦说,凡夫受业和烦恼的驱使,按十二缘起刹那刹那迁流,始终跳不出生死的圈圈。只要还没有生起出离心、菩提心、无二慧,心心念念造转生死业,未来的苦恼仍将绵延不绝。从苦苦说,指有量的无间苦。比如,堕入地狱长劫不间断地感受剧苦,直到业力消尽为止。

譬如,被人用刀逼赶,必须连续不断地行走,如果停下脚步,就会立即被砍断头颅,这是一种不间断之苦。轮回中的无间苦如何呢?反问自己:无始劫以来,在生死迁流中歇过一刻、自在过一刻吗?轮回中的众生无不在这条漫无边际的跑道上,无法停歇地奔跑。这是一种旷日持久、分秒不息的广大苦相。心中浮现这种苦相时,不忍心舍弃有情不顾,自然发起生生世世救度有情之心。

一切门苦中亦有四苦,一那落迦苦,二傍生苦,三鬼世界苦,四善趣所摄苦。

轮回从生处分,有地狱、旁生、饿鬼三恶趣的苦,有人、天、阿修罗三善趣的苦。对这些形形色色的苦,应当依照经论善加思惟,引生悲心。

邪行苦中复有五苦。

“邪行”是与真理、与缘起空性不相应的行为。以邪行会导致大大小小的苦恼。“邪行”和苦有因果关系,行为不端正、不合理,终归是自寻烦恼、自讨苦吃。

① 于现法中犯触于他他不饶益所发起苦。

对他人打骂、嗔恚、嘲弄,叫“犯触他”。由此,自己遭他人打骂、嗔恚、嘲弄,叫“他不饶益”。 日常生活中,触犯别人,遭到报复,产生痛苦,也是一种邪行苦。

② 受用种种不平等食界不平等所发起苦。

“不平等食”指饮食过少、过多、不当、不消化。由不平等食导致身体诸界不平等,地、水、火、风哪一界增盛都会引发苦受。 我们在饮食上不能错乱,否则缘起上愚昧,一切都成为感苦的邪行,无意义地让身体消瘦或者生起各种疾病。

③ 即由现法苦所逼切,自然造作所发起苦。

即因现在痛苦逼恼切身,自然造作所发起的痛苦。 人们痛苦切身时,会以各种苦行折磨自己,饮酒、吸毒、怨天尤人、对人仇恨,由此发起的痛苦,也是邪行之苦。

④ 由多安住非理作意,所受烦恼、随烦恼缠,所起诸苦。

即由多半安住于非理作意中被烦恼和随烦恼缠缚所引生的苦恼。 缘对境非理作意,会使贪、嗔等烦恼在心中随逐不舍。比如,作意对境清净,无间便生起贪欲,贪心生一次,习气就加重一次。串习多了,内心便缠缚在邪思妄想中,生起许多痛苦。 展开来观察,凡夫时时作意常乐我净的假相,受八万四千烦恼缠缚,痛苦无量。

⑤ 由多发起诸身语意种种恶行,所受当来诸恶趣苦。

这是从未来的角度讲苦。 由多发起身语意的各种恶行,将来要在恶趣中感受痛苦,也是邪行之苦。

流转苦中,复有六种轮转生死不定生苦,一自身不定,二父母不定,三妻子不定,四奴婢仆使不定,五朋友宰官亲属不定,六财位不定。

这是总标,流转苦中包括六种以“不定”所引生的痛苦。

自身不定者,谓先为王后为仆隶。

自己的身份变换不定:原先做国王,后来变成奴仆;前面做领导、后面做工人;前面是知识份子,后来成为农民等等。

父母等不定者,谓先为父母乃至亲属,后时轮转反作怨害及恶知识。

“父母等不定”,指中间四种不定——父母不定、妻子不定、奴婢仆使不定、朋友宰官亲属不定。

即过去为人父母,后来因轮回转世,角色发生了转换,反而变成怨敌或恶知识。其他为人妻子乃至亲属,后来也轮转变成怨敌和恶知识。这是由不定引生的痛苦,即先前是爱护自己或关系密切的人,转世却变成势不两立的敌人或者教自己造恶的恶知识。

财位不定者,谓先大富贵后极贫贱。

“财位不定”,指过去大富大贵,后来极其贫贱。

为什么会造成不定过患呢?原因是轮回是缘起法,“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因缘发生了变化,果上身份、财富、地位、彼此的关系等自然随之而变化。

有情轮转生死,亲友、妻子、奴婢等角色不断转换,暂时的财富、地位转眼即逝。轮回之中,不可能拥有一个可依托、保信的法,一切都如迷梦般毫不可靠。对这种流转状况,深生悲愍。

不随欲苦中复有七苦。

① 欲求长寿不随所欲,生短寿苦。

内心想希求长寿,偏偏不能满足所欲,年轻时就抱憾而死。

② 欲求端正不随所欲,生丑陋苦。

希求相貌端正好看,偏偏长相丑陋,非常苦恼。

③ 欲生上族不随所欲,生下族苦。

想转生高贵人家,偏偏转在下贱之家,受人歧视。

④ 欲求大富不随所欲,生贫穷苦。

想追求大财富,前世没有积福,一生费尽辛苦,仍贫穷困窘。

⑤ 欲求大力不随所欲,生羸劣苦。

希求身体健壮有力,偏偏身体瘦弱无力。

⑥ 欲求了知所知境界,不随所欲愚痴无智现行生苦。

虽想了知所知境界,希求精通世、出世间的各种知识、技艺,偏偏没有智慧,只出现愚痴的境界。

⑦ 欲求胜他不随所欲,反为他胜而生大苦。

想胜过别人,偏偏比不过,生起失败的大苦。

总之,七种不随欲苦都是由业果愚引生的痛苦。希求一切圆满,都必须积聚正因。不从因上修却妄求果报,当然事与愿违,不仅不会显现安乐,反而显现不如意的结果,内心不愿意接受,非常痛苦。

具体说,希求长寿,因地应慈爱有情放生护生。不修这种善业,又损害众生,长寿不会出现,只会生生世世遭受短命的厄运。

希求端正,则应供养光明、鲜花、干净衣服,心无嗔恚、嫉妒。不种相好之因,嫉妒嗔恨,相貌怎么会端正呢?只会相貌越来越丑陋,心越来越痛苦。

希求转生高贵,则应摧伏傲慢,对尊长常修礼貌、恭敬,对一切人如仆人般态度谦恭。不修此因,行为傲慢无礼,永远也不可能满愿。

希求财富,却不施舍衣食受用,不对三宝、父母、尊长等功德田修习供养,反而加深悭吝习气,尽管日日做发财梦,却成了堕落饿鬼的前相。

希求健壮、有力,则应处处助人为乐。这些不做,只希望别人服侍自己、凡事不愿出力,以致没有心力、体力、魄力。虽然希求力量,反而日渐下劣、羸弱,没有能力。

希求通达所知法的智慧,则应敬法、供养法,对圣法谦虚地学习、思惟、请教。不修集这些能生智慧之因,反而轻法、慢法、谤法、舍法,生生世世将盲无慧眼。

总之,众生虽希求安乐,却处处造痛苦之因,目标不可能实现,还苦苦追求,让人心生悲悯。

违害苦中复有八苦。

① 诸在家者妻子等事损减生苦。

指在家人妻子、儿女、财产、地位等损减所引生的痛苦。 即在家人很需要、很执着的事物受到破坏、损害、衰减时,非常痛苦。

② 诸出家者贪等烦恼增益生苦。

指出家人心中贪、嗔、痴的烦恼增益所引生的苦恼。 出家本来要尽量息灭贪嗔痴,减少相续中的烦恼,但以前世习气或不如理修行等因缘,内心仍然受到各种烦恼的违害。

③ 饥俭逼恼之所生苦。

“饥俭”是饥饿、匮乏,连基本生活都无法保障。 比如,生存压力大,时时遭受缺乏衣食、支付不起房租等各类费用的痛苦。

④ 怨敌逼恼之所生苦。

即自己有很多怨敌,比如,伤害自己身心的敌人,名利场上的竞争对手。因为成为敌人关系紧张,苦恼也就随之而来,只要怨结未解,就有遭受怨敌逼恼的痛苦。即使对方没有实施伤害行为,也对自己内心造成很大的紧张、压迫。

⑤ 旷野险难迫迮逼恼之所生苦。

指环境造成的违害,就是身处旷野、危险地带或因空间狭窄、拥挤不堪而造成的痛苦。

⑥ 系属于他之所生苦。

指没有自由、受人控制所引生的痛苦。 比如,行动不自由、言论不自由、受用财产不自由等的痛苦。

⑦ 支节 不具损恼生苦。

指残疾人有度日艰难、生活不便、不能参与正常活动等的苦恼。

⑧ 杀缚斫截捶打驱摈逼恼生苦。

受宰杀、捆绑、砍截、捶打、驱逐,由这些逼恼而产生痛苦。

随逐苦中复有九苦。

“随逐苦”是跟随、伴随之苦,有九种伴随凡夫的痛苦。

依世八法有八种苦,一坏法坏时苦,二尽法尽时苦,三老法老时苦,四病法病时苦,五死法死时苦。

依靠世间八种法有八种苦。前五即有漏蕴终究是败坏之法、灭尽之法、衰老之法、病之法、死之法。虽然暂时没有显现,但终有一天会到来,一旦坏灭时,就感到痛苦。

坏和尽,指一切由因缘所造成的内外事物都是败坏、灭尽的自性。对有情而言,即“老、病、死”,凡是有漏蕴,都要被老、病、死的三把大火猛烈焚烧。

看到形形色色的人事物时,要认识这些随逐苦。比如,眼前一只活泼健康的小狗,它的五取蕴终将出现老、病、死相,这是紧随它无法摆脱的。应在狗身上贴上“老、病、死”的标签,在一切人身上贴上“老、病、死”的标签,可以看出大地众生都是一种苦相。

或者,看到一座高楼、一辆小车、一台电脑时,要明白这是坏法、尽法,到坏、尽时,就有苦恼产生。

六无利苦,七无誉苦,八有讥苦。是名八苦。

“无利”:没有如意的色、声、香、味、触;“无誉”:没有好名声;“有讥”:有讥讽。

世间本没有永久的名利,再大的名利最后也像泡沫般破灭,到了缺少名利时,必定会引起很大的失落苦、忧苦,还会受人讥讽,内心备受折磨。

九希求苦,如是总说名随逐苦。

“有求皆苦,无欲则刚。”有一种希求,随之就有一种希求之苦,对轮回的希求不断,希求之苦也将不断。

深一点讲,若对轮回圆满有希求心,十二缘起中的能生支——“爱取有”就会不断积聚,随之将有无量生死,以有因必有果之故。

以上九种总的叫随逐苦。有生,就有坏、尽、病、老、死苦随逐;有名利,就有无利、无誉、有讥苦随逐;有希求,就有生死苦随逐。所以,凡夫人与苦相伴相随。

一切种苦中复有十苦。

先说前五苦。

谓如前说,五乐所治有五种苦,一因苦,二受苦,三唯无乐苦,四受不断苦,五出离远离寂静菩提乐所对治家欲界结寻异生苦。是名五苦。

“如前说五乐”,即按《菩萨地.第三十五卷》所说,菩萨安乐种种自利利他,以五种乐所摄,即因乐、受乐、苦对治乐、受断乐、无恼害乐。

五乐所对治品即以下五苦:

① 因苦,即苦因,虽没有苦,但成为苦之因。这是因乐的所对治品。

众生造非福业是苦苦因,造福业与不动业是坏苦因、行苦因。所以,不以三主要道摄持,任造何业都是因苦。

② 受苦,是果苦,显现果报时有苦的感受。这是受乐的所对治品。

③ 唯无乐苦,没有快乐也是一种苦。这是苦对治乐的所对治品。

从止息或遣除了饥渴寒热等苦恼的角度,即单从对治了苦的角度,安立为苦对治乐。它的反面,单从未现前快乐的角度,叫做唯无乐苦。欲界凡夫身心缺少安乐,不必说无漏乐、有漏上界乐受,就连欲界五欲的乐受也难具足,因此具无乐之苦。

④ 受不断苦,即苦、乐、忧、喜、舍五有漏受还没断除的苦。除“灭想受定”之外的受不断位都称为苦。这是受断乐的所对治品。究竟而言,有漏受全为苦性。

⑤ 出离远离寂静菩提乐所对治,家欲界结寻异生苦。

“家欲界结寻异生苦”,即家苦、欲界结苦、寻苦、异生苦。

“出离”所对治是家苦,出离家,趣于非家,从居家的樊笼中解脱出来,就远离了家苦。

居家摄受妻儿、眷属、财物,不能勤修正行,出离生死,所以是大苦。

“远离”所对治是欲界结苦,断除各种欲恶,证到初禅离生喜乐,有远离乐。没有入初禅,就有欲界诸结所生之苦,即内心被欲所缠,多造十恶业而生苦。

“寂静”,指二禅以上的禅定止息了寻伺,远离寻苦,有寂静之乐。未修入二禅以上时,都有由各种寻伺引生的苦恼。

“菩提”,指毕竟远离一切烦恼,对一切所知如实、平等地觉悟,这种乐是三菩提的安乐。一般来说,未断烦恼都在凡夫苦恼中。

以上出离等的四种乐叫无恼害乐。“三菩提乐”,指一切烦恼粗重、一切五蕴无余寂灭的安乐;“出离、远离、寂静”本是能随顺菩提乐之因,因上安立果名,也叫无恼害乐。

凡夫堕在家苦、欲界结苦、寻苦、异生苦中,无非恼害,故是可怜湣者。

复有五苦,一逼迫苦,二众具匮乏苦,三界不平等苦,四所爱变坏苦,五三界烦恼品粗重苦,是名五苦。

① 逼迫苦:诸多身心受逼迫之苦、被环境逼迫之苦,种种有压力之苦。

③ 界不平等苦:地、水、火、风四界增盛不平等时,生起各种疾病之苦。

⑤ 三界烦恼品粗重苦:三界烦恼种子随逐不舍的行苦。

其余二苦,前文已述。

前五此五,总十种苦。当知是名一切种苦。

前五十五,今五十五,总有一百一十种苦,是菩萨悲所缘境界。缘此境故,诸菩萨悲生起增长,修习圆满。

以上一百一十种苦即是菩萨大悲的所缘境。由缘一百一十种苦,诸菩萨悲心未出生者能令出生,已出生者能令增长,已增长者能令修习圆满。

在这之后,《菩萨地》说:“又诸菩萨由前所说百一十种苦,于有情修悲心时,则为修习一切菩萨所有悲心,复能速证悲意乐净,证入菩萨净意乐地。于诸有情,获得菩萨极亲厚心、极爱念心、欲作恩心、无厌倦心、代受苦心、调柔自在有堪能心。”

“极亲厚心”:对待有情如大地般厚重的亲爱心。“极爱念心”:极爱护、怜念众生的心。“欲作恩心”:对众生真心想做利益的心。“无厌倦心”:长时利他不觉厌倦之心。“代受苦心”:代众生受苦的心。“调柔自在有堪能心”:调柔、自在、非常堪能的心。缘苦修悲能如此广大地引发善心。

《菩萨地》又说:“菩萨如是以所修悲熏修心故,于内外事无有少分而不能舍,无戒律仪而不能学,无他怨害而不能忍,无有精进而不能起,无有静虑而不能证,无有妙慧而不能入。是故如来,若有请问菩萨菩提谁所建立,皆正答言:菩萨菩提,悲所建立。”菩萨由悲熏修自心,则能建立一切波罗蜜多的修行,到达菩提彼岸。

宗大师讲述下士道修恶趣苦时,曾根据《入行论》赞叹修苦是能摄众多修要的大纲要,这一点到上士道修悲时,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午四、若未通达则不获圣者地道

此如前说趣大乘门是发心理及以大悲为根本理,善别此等,以观察智思择修习后生证悟。

按照上述“入大乘门唯是发心”及“大乘以大悲为根本”的道理,善加辨别这些,以观察慧思惟抉择之后反覆串习、护持,就会生起感受体会。

若其知解未善分别,惟专策勤略生感触,全无所至。

如果未能善加辨别这些道理,只是一味地勤修,略生一点感触,则什么地方也到达不了。

即只凭简单想一想、生起一点感受,不可能进入大乘五道十地的境界。

比如修大悲,通过如理辨别,内心真正把大悲执为大乘道的根本之后,再精勤观修三有众生的苦恼,由此引生广大平等的悲心,则是名副其实的大悲。

修余事时皆如是知。

修他法时,也要如此了知。

比如,修皈依、修业果、修出离心,都应当先以智慧辨别引起正见,然后持续不断地串习,才能达到修量。只是稍作念修,则很难以真正转变心相续。

首先引起正见,以正见摄持,持续地串习,才是牢靠、直接的修法,不会流于表面,变成影像般的修行。

午五、慈悲生起之量

其悲生量者。

《修次初篇》云:“若时犹如可意爱子身不安乐,如是亦于一切有情欲净其苦,此悲行相任运而转 ,性相应转 ,尔时即是悲心圆满,得大悲名。”

《修次初篇》说:如同可爱的孩子身体不安乐那样,如果对一切有情欲遣其苦,具有这悲悯行相任运而转,此时即是悲心圆满,获得大悲之名。

此说心中最爱幼儿,若有痛苦,其母能生几许悲痛,即以此许而为心量。若于一切有情悲任运转,说为圆满大悲体相。由此生起大慈之量,亦当了知。

这是说,在心中最疼爱的小儿有痛苦时,母亲能产生多大的悲痛,即以此做为悲心之量。如果对一切有情悲心都能任运而转,说明此是圆满大悲的体相。依此类推,了知大慈生起之量。

又彼论续 云:“由修如是大悲力故,立誓拔济一切有情,愿求无上正等菩提以为自性菩提之心,不须策励而得生起。”此说能生愿心之因,须前所说如是大悲 。

《修次初篇》接着说:“由于修持如是大悲的力量,以立誓拔济一切有情、愿求无上菩提为自性的菩提心,不必策励就能生起。”这是说能生愿菩提心之因,需要上述这种大悲。

换句话说,不必功用、欲拔众生苦的大悲心生起时,以它为因,为利有情愿成佛的菩提心不必策励便可任运发起。

午六、对菩提心遣除疑惑分五:① 初发心须具足如上之量 ② 断除获得发心的增上慢后,将菩提心做为教授中心勤修 ③ 未生非造作菩提心之前,也可依仪轨受愿行菩萨戒 ④ 以菩提心获得佛果之理是中观唯识大论所说 ⑤ 菩萨与声缘修悲无量心之差别

未一、初发心须具足如上之量

由此当知大菩提心发生之量,此非已至高上圣道所有发心,初发业者所有发心,说为如是。

因此要知道,大菩提心生起之量并非已经达到了很高圣道时的发心,而是说初发业者的发心即应有如此的水准。

引教证明:

《摄大乘论》亦云:“清净增上力,坚固心升进,名菩萨初修,无数三大劫。”

“清净增上力,坚固心升进”,是说最初发起菩提心的四种差别相。

① “清净力”:具足菩提心以违品不能胜伏的善根之故,具有清净力。

② “增上力”:以世世不离善知识的愿力摄持的缘故,具有增上力。

③ “坚固心”:以善知识摄持、终不舍弃菩提心的缘故,意乐坚固。

④ “升进”:生生世世增上善根的缘故,向上升进。

具有这四种功德相,则是真正的菩提心,这是菩萨在三大阿僧祇劫的修道中,最初入下资粮道时实修的内容。

三无数劫起首菩萨,亦须发起如是之心。

《摄大乘论》说到,三无数劫中最初的菩萨也必须发起如是的菩提心,即资粮道菩萨在发心上也应具足如是之量。

未二、断除获得发心的增上慢后,将菩提心做为教授中心勤修

故全未知此之方境,仅作是念:为欲利益一切有情,愿当成佛,为此义故我行此善。发此意乐便大误会,未得谓得,坚固所有增上之慢,不以菩提心为教授中心而善修习,追求余事,励力欲想超迈多级。了知大乘扼要观之,实可笑处。

因此,全然不知菩提心的方境(丝毫不了知发菩提心方面的事,不了知其中境界),而只是想:为利一切有情,愿我成佛;为了成佛,我行持此善法。发起这一意乐,便生起大误会,认为我修得了菩提心,坚固增上慢。因此不把菩提心做为教授中心善加修习,却追求其他事,努力妄想跨越次第。这在了知大乘扼要的人看来,实为可笑之处。

以上谈到由增上慢造成的不良倾向,就是自以为具足菩提心而不善勤串习。

有人想:既然如此,每次修善法之前就不必发菩提心了。

驳斥:此处仅遮止误认相似发心为真实发心,并非遮止相似发心。如果生不起真实菩提心,又不发相似菩提心,则连相似发心的功德也不具足。因此,每次做善法时,至少要发起造作菩提心。

多经宣说诸胜佛子于多劫中,尚须执为修持中心而正修学,况诸惟能了知名者。

许多佛经中都说到,殊胜菩萨尚且还要在多劫之中将菩提心执为修持中心真实修学,何况仅在词句上了解菩提心的初学者。

又此非说不修余道,是说须将修菩提心,而为教授中心修习。

再者,这并非说不必修持其他道法,而是强调必须将菩提心做为教授核心来修习。

未三、未生非造作菩提心之前,也可依仪轨受愿行菩萨戒

未生非造作菩提心之前,也可依仪轨受愿行菩萨戒。

总未能生前说领感,若善了知大乘学处,坚信大乘,亦可先为发心正受律仪,次乃修习菩提之心。

虽然总的没能生起前面所说的感受(不需造作便生起的感受),但如果善能了知大乘的学处,坚信大乘,也可以先发心正受菩萨律仪,其次再修习菩提心。

如《入行论》,先受律仪及菩提心,次于彼学六度之中,修静虑时乃广宣说修菩提心。然为成就此法器故,于先亦须修众多心,谓思惟胜利、七支归依、修治身心、了知学处、发心欲护。

以《入行论》为例,论中首先受律仪及菩提心,其次在学习六度中的静虑度时,才广说菩提心的修法。然而,为了成为发心的法器,发心之前也要修习众多善心,即思惟发心利益、七支供与皈依、修治身心、了解学处、发心欲护戒等等。

寂天菩萨在《集学论》中说:相续中没有真正生起愿菩提心时,按愿心仪轨发心。又在《入行论》中说:没有真正生起行菩提心时,按行心仪轨发心。阿底峡尊者、仲敦巴格西和宗大师等,皆随同寂天菩萨的说法。

真正要实修菩提心,多方面的前行基础都要坚固。修成了法器再来实修菩提心就很稳当。因此,不能只以打坐前粗略地想一想“为利有情愿成佛”为满足。

未四、以菩提心获得佛果之理是中观唯识大论所说

以菩提心进道最终获得佛果之理,为大乘中观及唯识大论中所说。

故进道中,修空性解须渐增进,尚有名在,然此相等大菩提心,亦须善修上上转胜,令道升进,名亦弗存。

因此,在进道中,尚且有“修持空性见解,需要逐渐增进”的说法存在,但同等重要的菩提心也需要善加修习、上上辗转增胜而令道升进,却连说法也不存在。

一般不了解圣道关要的人,对于空性都很重视,也知道在资粮道和加行道中需要逐步使空性的见解生起、圆满,见道之后还要继续进修;然而,对于修菩提心却非常轻视,没见到“菩提心需要不断实修,当依修菩提心进入更高地道”的说法。

此于一切佛子惟一真道《波罗蜜多教授论》 中,宣说二十二种发心,从诸论师 解释此等进道之理,应当了知。

这在一切佛子唯一真实之道的《现观庄严论》中,宣说了二十二种发心,应当按照诸论师解释此等进道的道理获得了知。

《大乘庄严经论.发心品》中,同样说到大乘的二十二种发心。全知麦彭仁波切说:“始于胜解行地、终至十地的诸种发心,与二十二种比喻对应,圆满摄尽了一切大乘道的关要。”

事实上,从资粮道开始直至成佛,都要菩提心和空性双运来修持,只有双修,才能一级级修上去。

未五、菩萨与声缘修悲无量心之差别

从所缘、行相、思惟、作用、心力五方面来说明:

① 所缘不同:小乘的悲无量心缘一切众生,不能像菩萨缘分类无量的众生。

② 行相不同:小乘的悲无量心只是想从总的痛苦中救拔众生、愿其远离痛苦,并非如菩萨具有荷担拔除众生苦之重担的意乐。

③ 思惟不同:小乘不会从无尽理门思惟众生苦,菩萨则从十方、三世、体性等众多异门思惟众生之苦。

④ 作用不同:声缘修悲希求回报,菩萨发心唯求利他,发心上有广狭的差别。

⑤ 心力不同:声缘对利他有疲厌心,菩萨无论多久利他、做何种利他事业,皆无疲厌。

巳三、修增上意乐分四:① 真实修习之理  ② 断疑 ③ 宣说彼等须护持、相续修习 ④ 必须相续修习的原因

第三,修增上意乐者。

午一、真实修习之理

如是修习慈悲之后,应作是思:噫!此诸有情可爱悦意如是乏乐、众苦逼恼,云何能令得诸安乐、解脱众苦?便能荷负度此重担,下至语言亦当修心。

如上修习慈悲之后,应当想:噫!可爱的诸母有情如是缺少安乐、为众苦折磨,我要怎么才能让他们获得安乐、解脱诸苦呢?由此便能荷担救度众生的重担,下至语言中也要修心(不但从内心深处生起如是意乐,口中也要念诵这样的誓词,不断使增上意乐强化)。

小结增上意乐

① 体相:以串习大慈大悲的力量,引起由我一人承担为一切众生遣除所有痛苦、将其安置于无上安乐的承诺之心,是增上意乐的体相。

② 分类:由我直接遣除众生痛苦之心;由我直接让众生获得安乐之心。

在《菩萨地》中还谈到十五种菩萨的增上意乐,有最上意乐、遮止意乐、波罗蜜多意乐乃至俱生意乐等。譬如:菩萨对于佛法僧最上真实,生起了殊胜意乐,叫菩萨最上意乐;菩萨对于所受持的净戒律仪,生起了殊胜意乐,叫菩萨遮止意乐;菩萨对于所修证的布施、安忍等波罗蜜多,生起了殊胜意乐,叫菩萨波罗蜜多意乐。

③ 释词:增上意乐需要观待当时的内容来解释,此处特指大慈与大悲增强至殊胜的意乐。

譬如,商人谈生意,经过多次洽谈后,决定必须按这种方式来承担责任。同样,菩萨通过修习,最后断定由我来荷担众生离苦得乐的重担,此承担之心即是增上意乐。

午二、断疑

前报恩时虽亦略生,然此说者,仅生慈悲与乐离苦,犹非满足,是为显示,须有慈悲能引是心,我为有情成办利乐。

虽然前文修报恩时也大略生起了,但此处是说:仅仅产生愿给予安乐、遣除痛苦的慈悲还不足够,这是为了显示需要有慈悲,能引起“由我来为有情成办利乐”的增上心。

午三、宣说彼等 须护持、相续修习

又此非惟于正修时,即修完后,一切威仪皆能忆念,相续修习增长尤大。

不但在正修时修习,而且修完后在行住坐卧等威仪中都要能忆念,这样持续修习,修法的进步尤其大。

《修次中篇》云:“此即大悲,或住定中,或于一切威仪之中,于一切时一切有情皆当修习。”

《修次中篇》说:这是说修大悲,或安住定中修,或在一切威仪中修,总之,任何时候对一切有情都应修习。

具体可按《华严经.净行品》而修习,即正在做种种威仪时,随六根趣入种种境界,相应发起种种大愿,由此能将修心贯彻到日常生活中。

比如,《净行品》说:“涉路而去,当愿众生,履净法界,心无障碍。下足住时,当愿众生,心得解脱,安住不动。正身端坐,当愿众生,坐菩提座,心无所著。以时寝息,当愿众生,身得安稳,心无动乱。”

读诵《净行品》并且熟记在心,做任何事时,皆忆念与当时威仪相应的涅槃法,发愿让一切众生获得安乐、解脱,由此不间断地把一切无记威仪转为道用,成为修持慈悲、增上意乐的善巧方便。

悲是一例,随修何等所缘行相,一切皆同。

修悲只是其中一例,实际上,不论修习何等所缘行相,都要座上正修、下座护持,使其相续不断。

午四、必须相续修习的原因

如大德月大论师云:“心树自从无始时,烦恼苦汁所润滋,不能改为甘美味,一滴德水有何益?”

大德月说:这棵心树从无始以来就一直为烦恼苦汁所滋润,不可能顿时变成甘美甜味,所以单凭一滴功德水有什么利益呢?

这是“杯水车薪”之意,以一杯水去救一车柴所燃起的大火,力量微小,无济于事。

谓如极苦“嘀哒”大树,以一二滴糖汁浇灌不能令甜。如是无始烦恼苦味熏心相续,少少修习慈悲等德,悉无所成,是故应须相续修习。

譬如,极苦的“嘀哒”大树,只用一两滴糖水浇灌并不能让它转成甜味。同样,无始以来烦恼的苦味一直薰染心相续,只凭稍稍修习慈、悲等功德,不会有任何成就,因此必须持续地串习。

在“修法轨理”中,宗大师曾说:“所言修者,谓其数数于善所缘,令心安住,将护修习所缘行相。(“修”,即反覆让心安住在善所缘上,护持好所缘行相,不让它间断。)盖从无始,自为心所自在,心则不为自所自在,心复随向烦恼等障,而为发起一切罪恶。(无始以来,自己被分别心支配,却不能驾驭自心,心又随着烦恼等障碍转,从而发起一切罪恶。无始以来心一直是这样串习。)此修即是,为令其心,随自自在,堪如所欲,入善所缘。(“修”,即为了让心随自己自在,能如愿安住在善所缘上。)”

以上点明了修的要点。颠倒心识是由无始串习所成,决非一两次修习就能转变。

在“闻法轨理”中,宗大师教诫说:这就像罹患严重的麻风病,手脚脱落,单靠吃一两次药全不济事。我们无始以来恒受烦恼重病折磨,如果只依教授修习一两次,根本不够。因此,要对圆具一切道的支分精勤,如瀑布一般以观察慧不断思惟。

审查自己的心态,无始以来念念只为自己着想,即使有一点利他心,毕竟太微弱,只修一两次慈悲心怎么可能扭转如此深重的习气呢?西藏的无着菩萨都需要多年修菩提心,何况凡夫?所以,必须持续不断地观修。

卯二、修习希求菩提之心分二:① 以信和欲引起发心之理 ② 宣说以大悲为因由自力发心殊胜

第二,修习希求菩提之心者。

辰一、以信和欲引起发心之理

由如前说次第所致,便见利他定须菩提,起欲得心。

通过修持前面所说的次第,便能见到若欲利他则必须成佛,由此发起欲得佛果之心。

以下便宣说为了成办利他必须求证菩提的根据:

虽由修持发起了慈、悲、增上意乐,立誓救度众生,但衡量身口意的所作,下至不能给予一位众生圆满的利益。不但一般凡夫,即便人天极具能力的转轮王、帝释、梵王也远远做不到;不但人天尊主,即便声缘阿罗汉、凡圣菩萨虽有许多功德,但也无法圆满成办一切有情的所有利乐。因为:① 因上,福慧二资粮未能圆满;② 体性上,一切身口意的功德并未成就一切种智的自性;③ 作用上,不具足灭尽粗细勤作、任运成办利益一切有情的事业。

所以,利他方面,唯有佛才具足圆满成办无量众生暂时、究竟利益的最大能力。按《瑜伽师地论》所说,到了佛位,自己从轮涅粗细苦恼的怖畏中无余解脱,具有能将有情从一切怖畏中救度出来的善巧方便——身、口、意、业之功德任运自成,又具有大悲心,能对有恩无恩的众生无偏平等地利乐。总之,佛陀具有无量智悲力功德,真正堪能圆满利他,因此为了利他必须上求佛果。

然仅有此犹非满足。

但仅有这方面的希求心仍不足够,还应认识“自利也必须成佛才能圆满”。由于见到他利与自利都必须成佛,而引起决志成佛的欲心。

以下讲“自利也必须成佛”。

如归依中说,由思惟身语意三事业功德,先应尽力增长净信。论说信为欲依,次于彼德发起诚心证得之欲,则于自利亦定了知,一切种智必不可少。

按下士道皈依中所说,先应尽力思惟佛陀身、语、意、业的功德,增长对佛的清净信,再由“信为欲依”而对佛功德发起诚心求证之希欲,由此必能了知对自利而言,一切种智也必不可少。

总之,由思惟佛功德,增长对佛的清净信;由对佛功德的清净信,发起成佛之欲。

“数数思惟、忆念大菩提的功德”是必不可少的,不可能凭着空洞的“大菩提”三个字,就发起强烈的希求心。

试想,若对大菩提没有具体、深刻的了解,凭什么生起强烈的希求心呢?因此,必须依靠《宝性论.菩提品》、《大乘庄严经论.菩提品》、《瑜伽师地论.菩萨地》等大论,对诸如大菩提远离二障、具一切功德、由串习二资粮之因出生、大慈大悲普利众生、四身五智等各种断证功德,主动寻求了解,否则不容易引起对大菩提的希求心。

辰二、宣说以大悲为因由自力发心殊胜

能为引生发心之因虽有多种,然悲为胜,自力所发极为殊胜,此是《修次初篇》引《智印三摩地经》所说。

虽然能引发菩提心的因缘有多种,但以大悲最为殊胜,以自力所发极为殊胜。这是《修次初篇》中引用《智印三摩地经》所宣说的。

发心四因是种姓圆满、善友摄受、悲愍有情、不厌患生死难行,四力是自力、他力、因力、加行力。其中,以悲心为因的自力发心极其殊胜,七种因果教授正是以悲为因而修发心的修法。

卯三、明所修果即为发心分三:① 发心总相 二、发心差别 ③ 不广说征难

第三,显所修果即为发心者。

显示以上修的结果是发起世俗菩提心。

辰一、发心总相

总相如前所引《现观庄严》教义。

大乘发心的总相,即《现观庄严论》中所说:“发心为利他,欲正等菩提。”也就是希求利他之欲和希求成佛之欲。

辰二、发心差别

其差别者,随顺《华严经》义,《入行论》云:“应知如欲往,正往之差别,如是智应知,此二别如次。”

发心的差别,在《入行论》中随顺《华严经》的经义说:如同想去和真正行动的差别,智者应了知愿心和行心依次有如是的差别。

此说分为愿、行二种,异说虽多。

此处说世俗菩提心分成愿、行两种,对此有多种不同的说法。

比如,印度佛智论师认为:凡夫的菩提心是愿心,圣者的菩提心是行心。印度法友论师认为:无仪轨而发心是愿心,依仪轨发心是行心。还有论师认为:下资粮道的发心是愿心,其上的发心是行心。

然作是念:为利有情,愿当成佛或应成佛,作是愿已,于施等行随学未学,乃至何时未受律仪,是名愿心,受律仪已,当知此心,是名行心。

本论的观点是:为利有情愿成佛,这样发愿后,不论是否修学过布施等行门,在未受菩萨律仪之前,此心叫“愿心”;受了菩萨律仪之后,此心叫“行心”。(即以受菩萨戒为分界,菩萨戒摄持前的发心是愿心,摄持后的发心是行心。)

《修次初篇》云:“为利一切诸有情故,愿当成佛,初起希求,是名愿心。受律仪后修诸资粮,是名行心。”

《修次初篇》中说:为利一切有情之故,愿我成佛,最初生起希求心时,叫愿心。受持菩萨律仪后修习各种资粮,叫行心。

辰三、不广说征难

此中虽有多种征难,兹不广说。

《四家注》中说:有关菩提心的问题,虽有许多辩论,但宗大师在《现观庄严论.金鬘疏》中做了详细解释,这里不作广说。

以上修持菩提心,心力强者对于相关的大经论都要寻求了解,一般人至少应了达七因果的原理和方法。

丑二、依寂天佛子著述所出而修分三:① 思惟自他能换胜利及不换过患 ② 若能修习彼心定能发生 ③ 修习自他相换法之次第

第二,依寂天教典而修分三:① 思惟自他能换胜利及不换过患;② 若能修习彼心定能发生;③ 修习自他相换法之次第。

菩提心的第二种修法是自他相换法,依照寂天菩萨的《入行论》修持。追溯其根源,是出自《华严经》、《大方广经》、龙树菩萨的《宝鬘论》,由寂天菩萨开演而形成言教。

寅一、思惟自他能换胜利及不换过患分四:① 若欲速成二利当修自他相换 ② 自他相换之胜利与不换之过患 ③ 若不自他相换则难以成佛等 ④ 现为修法教授

今初,思惟自他能换胜利及不换过患者。

卯一、若欲速成二利当修自他相换

《入行论》云:“若有欲速疾,救护自及他,彼应自他换,密胜应受行。”

《入行论》说:“如果想迅速救护自己和他人,应修自他交换,应当受持如此深密殊胜之妙法,善加串习。”

此颂透露了“自他相换”具有迅速救护自他的功效,乃密胜之法。所谓“密”,有保密与深密二层涵义,即:于非法器不传,是“保密”;非浅智所能理解,是“深密”。此自他相换法对小乘人而言,因其心量小、不能接受,理应对其保密,所以是“密胜”,或者因小乘人难以理解此妙法,故是“密胜”。

由修自他交换,能够不顾自己,一心为众生遣除痛苦、成办利乐,从而迅速积聚资粮、成佛度众生,故是能速疾成办二利的妙法。

卯二、自他相换之胜利与不换之过患

又云:“尽 世所有乐,悉从利他生,尽世所有苦,皆从自利起。此何须繁说,凡愚作自利,能仁行利他,观此二差别。”

尽世间所有安乐,都是从利他而生;尽世间所有痛苦,都是从自利而起。对此无需多说,只要观察凡夫唯一自利、佛陀一味利他,二者结果之差别,便可真相大白。

凡夫专为自利,至今仍是生死凡夫;佛陀一心利他,早已成就佛果。观察这两种结果,就会明白自己该如何做。

卯三、若不自他相换则难以成佛等

“若不能真换,自乐及他苦,非仅不成佛,生死亦无乐。”

此颂是说不能自他相换的过患。

如果不能真正交换自乐与他苦,不仅无法成就无上菩提,即使在生死中也不会有安乐。这是说,如果不能自他相换,断定得不到丝毫安乐。

“交换自乐与他苦”,即把过去只为自己求安乐而不顾他苦的自利心,换成不为自己求安乐而只为他人除苦的心。

卯四、现为修法教授

谓当思惟:惟自爱执,乃是一切衰损之门;爱执他者,则是一切圆满之本。

若将上述《入行论》四颂显现为修法的教授,即须思惟两层内容:

① 爱执自己乃一切衰损之门,由我爱执的作用,将进入一切衰损中。

② 爱执他人是一切圆满之根本,所有世出世间的圆满都是从爱执他人所生的。

寅二、若能修习彼心定能发生分二:① 真实 ② 遣除疑惑

若修自他换易意乐,定能发起。

以下论证“通过如理修持,自他相换的意乐必定能生起”。这不是假想,而是肯定。

卯一、真实

如先怨敌闻名便怖,后若和顺相结为友,设无彼时,亦能令生最大忧恼,一切悉是随心而转。

譬如:先前执某人为怨敌时,听到他的名字都会心生恐怖;后来关系和好,结为好友,一旦没有他时,也会生起极大忧恼。可见,一切都是随心而转。

有情的五蕴本没有“敌”、“友”的自性,一切皆是随心安立,即:对同一人,内心执为怨敌,则闻名便生恐惧;内心执他为亲友,则暂时离别也会忧伤。这说明,随心如何假立、串习,就会引起相应的行为、状态。

故若能修观自如他,观他如自,亦能生起。

所以,如果能串习观自己如他人、观他人如自己,也是能生起的。

有情的身心五蕴本没有什么“自”、“他”,然而,一旦把他假立成自己,串习娴熟后,一定就会成为那样。

即此论云:“困难不应退,皆由修力成,先闻名生畏,后无彼不乐。”

此即《入行论》所说:遇到困难不应退缩,任何事都是由串习力所成就的。好比对同一人,原先听到他的名字就心生恐惧,后来成为朋友,没有他时,心中还怏怏不乐。

又云:“自身置为余,如是无艰难。”

又说:将自己安立为他人,这样无甚艰难便能生起自他相换之心。

卯二、遣除疑惑

若作是念:他身非我身,云何于彼能生如自之心耶?

如果想:他身并非我身,怎么能对他生起如自己的心?也就是说,他是他,我是我,怎么能见他如我?

即此身体亦是父母精血所成,是他体分,然由往昔串习力故而起我执。若于他身修习爱执,宛如自体亦能生起。

回答:这个身体也是由父精母血生成的,本来是属于他人身体的部分,但由于往昔的串习力,入胎时生起了我执,所以一直认为这是“我的”身体。如果对他身串习爱执,也能生起宛如自己身体的感觉。

譬如:对同一套住房,最初入住后一直执着是“我的”,其实,住房的任何一块砖、木都不是“我的”;后来住房归了别人,又认为是“他的”。所以,对同一套住房,可以随自己的心执着是“他的”,也可以认为是“我的”。同样,一个蕴身,可以随心执着是“他的”,也可执着是“我的”。

即彼论云:“如汝于他人,一滴精血聚,虚妄执为我,如是应修余。”

此即《入行论》所说:就像你对他人的一滴精血,虚妄执着为“我”一样,应当串习将他人的身体看成是“我”。

以下总结上述两大科的内容。

如是善思胜利、过患,则能至心爱乐修习,又见修习便能生起。

按照这样,善加思惟修习自他相换的利益与不修之过患,便能至诚爱乐修习此法,又观察到:只要串习就能生起自他相换之心。

寅三、修习自他相换法之次第分二:① 除其障碍 ② 正明修法

彼修自他换易之理,次第云何。

修持自他相换的次第如何。

首先认定自他相换之心的行相。

言自他换或说以自为他、以他为自者,非是于他强念为我、于他眼等念为我所而修其心,乃是改换爱着自己、弃舍他人二心地位,应当发心爱他如自、弃自如他。

所谓自他相换或者说以自为他、以他为自,并不是把“他”硬想成是“我”或把他的眼根等想成是“我的”来修心,而是把爱自与舍他的两种心换位,应当发心爱他如爱自己、舍弃自己如舍他人。

也就是,将爱着自己、舍弃他人之心,换成舍弃自己、爱着他人之心,并且如爱重自己一般爱重他人,像舍弃他人那样舍弃自己。

故说改换自乐他苦,应知亦是于我爱执视如怨敌,灭除爱重我之安乐,于他爱执见为功德,灭除弃舍他人痛苦,于除他苦殷重修习,总当不顾自乐而除他苦。

所以要知道,“改换自乐与他苦”,也是对我爱执视如怨敌,去除爱重我的安乐,对他爱执见为功德,去除舍弃他人痛苦,认真修习遣除他苦。总之,应当不顾自己的安乐来遣除他人的痛苦。

也就是,将“不顾他苦、只求自乐”的心,换成“不顾自乐、只除他苦”之心。

在菩萨所修的五平等 中,此处所指是自他平等,按《入行论》、《大乘庄严经论》所说,其意义有多种理解,即:一切法无我平等、一切众生希求安乐平等、一切众生不愿受苦平等、愿断除所受痛苦平等、一切众生爱执自己平等。此处是说,对自己有多爱重,对他人也无别生起如是爱重的心,便是生起了自他平等之心。

此中分二:① 除其障碍;② 正明修法。

卯一、除其障碍分二:① 遣除执着自他各各类别的障碍 ② 遣除第二障碍

今初。

先说遣除修自他换的障碍。

修习此心有二障碍。

辰一、遣除执着自他各各类别的障碍

一谓执自乐他苦所依自他二身,犹如青黄各各类别,次于依此所生苦乐,亦便念云:此是我者应修应除,此是他者轻而弃舍。

第一种障碍:执着自乐所依的自身与他苦所依的他身,如同青、黄各是一类,然后对依此所生的苦乐,也就想:这是我的苦乐,应当遣除、应当修集;那是他的苦乐,与我无关,由此轻视而舍弃。

能治此者,谓观自他非有自性各各类别,惟互观待,于自亦能起如他心,于他亦能起自觉故,如彼山此山。譬如,彼山虽就此岸起彼山心,若至彼山则定发起此山之觉。故不同青色,任待于谁惟起青觉,不起余色之觉。

能对治此障碍者,是观察:自、他不是实有自性的不同两类,唯一是互相观待而成立的。因为:对自己也能生起如他人之心,对他人也能生起如自己的感觉。譬如,对同一座山,既可执为彼山、也可执为此山,即:彼山观待此山会生起“彼山”之心,但是到了彼山,又一定会生起“此山”的感觉。所以,不同于青色,观待谁都只生青色感觉,而不生起其他色觉。

如《集学论》云:“修自他平等,坚固菩提心,自他惟观待,妄如此彼岸。彼岸自非彼,观谁而成此?自且不成自,观谁而成他?”

“修自他平等,坚固菩提心”:由串习自他平等而令菩提心坚固。

“自他惟观待,妄如此彼岸”:“自”与“他”只是互相观待而假立,如同河的此岸与彼岸,没有自性,全是假立。

“彼岸自非彼,观谁而成此?”:彼岸并不能不观待而自己成立为“彼岸”(因为到了彼岸,又会对它生起“此岸”之心,说明彼岸只是观待假立,没有自性成立),若没有“彼岸”的观待处,又观待谁来安立“此岸”呢?一定无法安立(“此岸”也不是自己成立,而是观待“彼岸”而成立,因为到了彼岸时,对此岸又生起彼岸之心)。

“自且不成自,观谁而成他?”:同样,并没有独立自性的“自”成立,因为站在“他”的角度,“自”就成了“他”。若没有“自”这一观待处,观待谁而成立“他”呢?如果一定有不观待而成立的“他”,为什么执取彼五蕴者认为是“我”呢?

此说惟由观所待处而假安立,全无自性。

这是说:仅仅由观待所观待处而假立,实际完全没有自性。

辰二、遣除第二障碍分二:① 障碍 二、遣除

巳一、障碍

二谓又念他之痛苦无害于我,为除彼故不须励力。

第二种障碍,就是想:他的痛苦不会损害到我,所以不必为了遣除他苦而努力。

对方以“他苦无害于我”为理由,成立不必为遣除他苦而努力。

巳二、遣除

除此碍者。

① 以老少作业破斥

谓若如是,则恐老时受诸苦恼,不应少年积集财物,以老时苦无害于少故。

如果以“他苦无害于我”而不努力除苦,则同样不应以害怕年老时受苦而在年轻时积累财物,因为年老时的痛苦无害于年轻时之故。

② 以手足作业破斥

如是其手亦不应除足之痛苦,以是他故。

如是,手也不应遣除脚的痛苦,因为二者是他体,脚痛不会损害于手。

老时幼年、前生后生仅是一例,即前日后日、上午下午等,皆如是知。

老年和幼年、前生和后生只是一例,也可以前天和后天、上午和下午等为例同等破斥。因为二者是他体,所以,前天不应为后天、上午不应为下午而除苦引乐。

若谓老幼是一相续,其手足等是一身聚,故与自他不相同者。

对方补救说:老年与幼年是一个相续,手和脚等是一个身聚,因此不同于自、他的他性。

意思是说,上述二法是一相续或一身聚所摄的特殊他性。

以下以相续和身聚无独立自性 来破救。

相续与身聚,是于多刹那、多支分而假施设,无独立性,自我、他我,亦皆于假聚、相续而安立。故言自他皆观待立,全无自性。

“相续”是对多个刹那而假立的,“身聚”是对身体众多支分而假立的,除了假立之外,并没有单独成立的自性;而“自我”与“他我”也是对虚假的相续与身聚假立的。所以说,“自”和“他”都是观待安立,全无自性。

下文说:并且,通过串习也能对他人生起爱执。

然由无始串习爱执增上力故,自所生苦便不忍受,若能于他修习爱执,则于他苦亦能发生不忍之心。

虽然“自”、“他”都是观待假立的,但由无始劫来串习爱执的力量,对自己的痛苦便不能忍受。同样,如果能对他人修习爱执,也能对他苦生起不忍之心。

卯二、正明修法分二:① 应转“我爱执”为“他爱执”而精勤利他 ② 策励修习菩提心

如是除自他换诸障碍已,正修习者。

辰一、应转“我爱执”为“他爱执”而精勤利他分八:① 思惟我爱执过患与他爱执利益 ② 视我爱执如怨敌而令不生 ③ 遮止以身财善根攀缘自利 ④ 以思惟过患遮止身等攀缘自利 ⑤ 护持爱执有情的相续 ⑥ 思惟有情福田能生一切利乐而生起爱执及恭敬心 ⑦ 思惟对有情利益及损害的结果 ⑧ 利益有情可速成暂时、究竟之功德

巳一、思惟我爱执过患与他爱执利益

谓由于自贪着力故,起我爱执,由此执故,无始生死乃至现在,发生种种不可爱乐。欲修自利作自圆满,行非方便,经无数劫,自他二利悉无所成,非但无成,且惟受其众苦逼恼。

由于贪着自我的力量而生起我爱执,由此邪执,从无始生死直至如今,产生了种种不悦意的苦恼;虽然想修持自利为自己求得圆满,但所修的并非成办自利之方便,如此经历无量时劫,自他二利一无所成,不但未成,反而唯一遭受众苦的逼恼。

若自利心移于利他,则早定成佛,圆满自他一切利益。由未如是,故经长时劳而无益。

若将念念自利之心移至利他上,则必定早已成佛,圆满了自他一切利益。由于未能自他相换,导致长劫劳苦却未成办任何实益。

通过上述正反面的观察,可以发现:由不同的行为取向,会导致苦乐悬殊的结果。以我爱执,不仅无法实现自他二利,反而把自己送入苦海;以他爱执一味利他,毫不考虑自己,却能速疾成佛、圆满二利。

巳二、视我爱执如怨敌而令不生

今乃了知第一怨敌即我爱执,应后依止念及正知,坚固决定励力灭除。其未生者当令不生,其已生者令不相续。

如今才醒悟,第一号怨敌即是我爱执,今后应时时刻刻依止正念、正知,下定决心努力歼灭这个贼子。我爱执没有生起时,不让它生起;刚产生时,让它当下消灭,不再延续。

因此,首先必须认识真正的敌人,认识之后再依正知、正念全力歼灭。

《入行论》云:“此于生死中,百返损害我,意汝欲自利,虽经众多劫,以此大疲劳,汝惟引生苦。”

《入行论》说:这“我爱执”在生死中一次次地损害我。心呀!你想利益自己,虽然历经了多劫,却只是以极大的疲劳引生苦恼而已。

所以,应当认清“我爱执”是如何损害我们,让我们不得利益。可以说,再大的怨敌所做的损害也比不上其一分。无始以来的生死、无义与苦恼,全是源自于它。

又云:“若汝从往昔,能作如是业,除佛圆满乐,定无如斯时。”

又说:如果你从往昔就能这样自他相换,一味利他,那么如今除了现前佛果的圆满安乐之外,决定不会像此时这样身陷苦海。

巳三、遮止以身财善根攀缘自利

如是不执自言,不护自品,当数修心,将自身财及诸善根,悉无顾虑惠施有情。

这样不执着自己,不护持自己方面,应当数数修心,将自己的身体、资财及善根等,毫无顾虑地全数惠施有情。

又施彼已即应利彼,不应于彼而行邪行,故于身等应当灭除自利之心。

接着思惟:既然一切都已施予有情,就已属于他人,应当以此利益他,不应损害他。所以,对于身、财、善根等,都要灭除以之利益自己的心。

也就是说,将身体布施给众生之后,眼、耳、鼻、舌、身、意等,都要用来成办众生的利益,而不能再用来利益自己或伤害众生;一切资财也都奉献给众生了,自己已无权使用,小到毫厘都必须利益众生;一切善根也已惠施众生,不能再以此利益自己。

如云:“意汝定应知,自为他自在,除利诸有情,汝今莫想余。”

如论中所说:心呀!你务必要知道,自己已经送给了众生,一切由他支配。所以,除了利益有情之外,你现在不必再想别的。

这是说,应当完全抛弃自利的想法。

“他自在眼等,不应作自利,眼等于利他,不应作邪行。”

属于他人支配的眼根等,不应为自己作利益,要用来利他,不应作损他的邪行。

巳四、以思惟过患遮止身等攀缘自利

若见身等弃舍利他、攀缘自利,或身语意而反于他作损害缘,应作是念而正遮止:此于往昔亦曾令受无边众苦,现今若于相似利益而生错误,随彼转者,当生大苦。

若见身体等舍弃了利他而攀缘自利,或者身语意反而成了损人的工具,则应提起正念遮止:这个自利心,往昔让我遭受无边痛苦,现在我若仍错认相似利益,随它而转,一定又会生起大痛苦。

如此警觉后,立即将攀缘自利的心拉回到利他上。

“相似利益”,即表面是利益自己,实际是损害自己。比如:穷人乞求衣食时,我们不布施,看似保全了财富、利益了自己,实际是增长悭贪,造集未来贫乏的苦因。或者,别人骂我,我还口回骂,似乎维护了尊严,实际是造下贱之因。诸如此类,若将“相似利益”错认为“真实自利”,则会引生大苦。

如云:“汝昔伤害我,已往可不谏,我见汝何逃,应摧汝骄慢。”

如《入行论》说:“我爱执”,往昔你伤害我时,我不知你是怨敌,如今认识了,你还往哪里逃,我要摧毁你这无恶不作的骄慢者。

“今汝应弃舍,思我有自利,我于余卖汝,莫厌应尽力。”

现在你应当舍弃“我有权利益自己”的想法,我已把你卖给了有情,你也不必难过,应尽力利益有情。

“放逸不将汝,惠施诸有情,汝则定将我,授予诸狱卒。”

若我稍有放逸(被我执控制),而没有将你惠施有情,你一定会把我交给可怕的狱卒。

“如是汝长时,舍我令久苦,今念诸怨恨,摧汝自利心。”

“我爱执”你长期以来把我施舍给狱卒,让我久受苦恼。今天想起你对我做过的种种可恨之事,我不摧毁你这“自利心”,誓不甘休!

巳五、护持爱执有情的相续

如是数思爱他胜利,当由至心发生勇悍,弃他之心未生不生,其已生者令不相续。

这样反覆思惟爱他的殊胜利益,要从心底深处发起勇悍。“舍弃他众之心”,未生时不让它生起,已生时不让它相续。

于他令发可爱、可乐、可意之相,如昔于自爱乐执着,今于他所应令发起爱执之心。如云:“应执余如我。”

让心对其他有情发起可爱、可乐、可意之相。过去对自己如何爱执,现在对有情也应发起同等的爱执之心,如《入行论》所说:“应当爱他人如爱自己。”

巳六、思惟有情福田能生一切利乐而生起爱执及恭敬心

如何才能生起爱他如己之心呢?

方法就是念恩、思惟利益,以此为因即能生起爱执有情之心。

能发如是爱执有情,其因谓当念彼恩德,或见于自所作饶益。

能引发如是爱执有情之心的因,就是要忆念有情的恩德,或者,通过观察而见到有情对自己所作的饶益。

下面再以比喻说明:

此复犹如见诸沃田善植种子,能结众多上妙果实便极珍爱。

譬如,如果见到一块肥沃的良田善加种植种子,就能长出众多上妙的果实,便会对此良田极其珍爱。

如是若于有情福田植施等种,亦能出现时究竟一切利乐。若获定解,亦起爱执,故于是等应当思惟。

同样,在有情福田中种下布施等种子,也能出生暂时和究竟的一切利益安乐。如果对此理获得定解,也会对有情福田生起珍爱执着,因此,应当思惟这些道理。

《入行论》云:“有情与诸佛,同能生佛法,如其敬信佛,何不敬有情?”

《入行论》说:既然有情和诸佛同样能产生佛的功德法,为什么不像敬信诸佛一样恭敬有情呢?

缘佛修信心、修恭敬、修供养,能让我们成佛,缘有情修慈、修悲、修布施,也能让我们成佛。因此,如果对佛须恭敬,则对有情也同样要恭敬。

巳七、思惟对有情利益及损害的结果

此如《令诸有情欢喜颂》 说,若杀有情,则能引其堕三恶趣,若救其杀,能引善趣复得长寿。若于有情不与而取及施资财,发瞋恚心及修慈悲,亦能引生善趣、恶趣。

《令诸有情欢喜颂》中,首先这样对比杀生与放生而显示因果:若杀害有情,以此恶业能把你牵入三恶趣,若救护即将遭杀的有情,则能引生善趣并获长寿。以此类推,若对有情不与取及布施财物,或对其生起嗔心及修慈悲,也分别能引生善趣与恶趣。

所以,损人就是损己,利人就是利己。

特缘有情乃得发心,为利有情始修诸行,是故成佛亦须有情,要依有情施等乃满。

特别就成办佛果而言,只有以有情为所缘境,才能发菩提心,为利有情,才开始修菩萨行。所以,成佛也需要有情,须依有情,才能圆满布施等波罗蜜多。

当审思惟。

对于上述各种道理,都应仔细思惟。

巳八、利益有情可速成暂时、究竟之功德

对此,《释菩提心论》中首先略说,其次广述。

《释菩提心论》 云:“世间善恶趣,其爱非爱果,皆由于有情,作利损而生。”

论中首先略说:在世间善趣和恶趣的所依上,感受的悦意、不悦意果,都是因为对有情作利益和损害所引生的。

其次广说:

“若无上佛位,且依有情得,人天诸资财,梵释及猛利,护世所受用,于此三趣中,无非利有情,所引此何奇? ”

无上佛果尚且都须依于有情而获得,何况人天财富,梵天、帝释、猛利天、四大天王(护世)的受用,无一不是从利益有情而产生的,对此又有何可惊奇的呢?

“地狱鬼畜中,有情之所受,苦事非一种,从损有情起。”

地狱、饿鬼、畜生三恶趣中有情感受的种种痛苦,都是从损害有情而引起的。

“饥渴互打击,及侵害等苦,难遮无穷尽,皆损有情果。”

在恶趣中,众生感受的饥渴、互相打击、吞食以及遭受侵害等痛苦,难以遮止、无穷无尽,都是损害有情的果报。

以下通过大、小乘的比较,更深广地阐明利他的殊胜性。

诸声闻等果报下劣,是由未能广行利他;诸佛获得究竟果位,是由广利有情而生。应思此理,不应刹那贪着自利。

从出世间角度思惟大、小乘果报差别的由来:声闻、缘觉等果报下劣,是因为未能广大地行持利他;诸佛成就了究竟果位,是因为广大利益有情。应当思惟此理,不应刹那贪着自利。

即前论云:“于有情离贪,如毒应弃舍。诸声闻离贪,岂非下菩提,由不弃有情,佛证大菩提。”

“贪”,此处指大悲。大乘菩萨对有情作悦意想后,欲从苦海中救拔有情的大悲,即是“大贪”。

即《释菩提心论》所说:对于有情远离这一大悲之大贪,应当如毒素般舍弃。理由是:声闻因为舍离了“大贪”,故只成就下等菩提。诸佛因地不舍有情,专一精勤利他,故证得了大菩提果。

“若知生如是,利非利诸果,则于刹那顷,岂有贪自利?”

思惟:以利他与不利他为因,会产生如是殊胜和下劣的两种果,对此获得定解后,菩萨怎么会有一刹那不行利他,而只安住自利呢?

摄义:

引发爱执有情的方法,就是思惟有情的恩德,对自己成就增上生、决定胜所起的作用。

增上生方面,通过思惟损他的过患与利他的利益,可观见增上生的安乐都来自于利他。善趣中的长寿、健康、富裕、眷属、尊贵等,无一不是从利他产生。慈爱有情,才能长寿、健康;施舍有情,才能富裕;和合有情,才能获得眷属;恭敬有情,才能尊贵。如是逐类观察,会发现有情对我们有大恩德,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离不开有情,今生、来世的人天安乐,也要依靠有情才能成办。

决定胜方面,成佛必须发菩提心、修持六度,而这也要依靠众生。因为:观照无边有情沉溺苦海,才能引发菩提心;以无量众生为所缘境,才能修成布施等六度。

小乘人因为不缘有情广行利他,故而堕入寂灭边,其福慧资粮都不深广,无法现前大乘三身、四智、净土等殊胜境界。《宝性论》中说,舍弃利益众生,是如来藏显露的大障碍。相反,大乘菩萨广行利他,才圆满如海的地道功德,成就无上菩提。

总之,想成就暂时与究竟的利益,再没有比利益有情更快的方法。所以,应将有情视如佛陀一般是极其殊胜的大福田,而由衷珍爱。

辰二、策励修习菩提心分三:① 当爱乐修习菩提心之根本大悲 ② 应由教言引发“菩提心乃大乘之根本及入门”的定解 ③ 当依种种方便发菩提心

巳一、当爱乐修习菩提心之根本大悲

是则专住利他及菩提果,亦见是从菩提心苗之所出生,此心根本见为大悲,故诸佛子爱乐修习。若多修习令其坚固,则能任运趣极难行诸广大行。

是则,“专一安住利他之行”及“大菩提果”二者也见是从菩提心苗芽所生,又见菩提心的根本是大悲,因此诸佛子爱乐修习大悲。若多修大悲,令大悲和菩提心坚固,则能任运趣入极其难行的广大万行。

即前论云:“悲坚为根本,菩提心苗生,专利他觉果,诸佛子应修。”

此即前论所说:以大悲坚固为根本,能出生菩提心的苗芽;以菩提心苗芽,能够趣入专一利他以及成就菩提的佛果。因此,诸佛子应当着重修持大悲。

此处宣说了两层因果:以大悲为因,生起菩提心;以菩提心为因,趣入一味利他、成就佛果。因此,大乘的根本是大悲,着重在这一根本上反覆修持,自会引生后后之道果。

修持大乘法,首先必须了知根本,然后在根本上修。

“若修令坚固,诸怖他苦者,能舍静虑乐,而趣入无间。”

修行者着重多修大悲,能使大悲和菩提心稳固。先前见他人身上出血、长疮,都会心生恐惧;后来为了利生,即便禅定的喜乐都能泰然舍弃,而入于无间地狱长劫久住,或者,连头目、脑髓都能施予有情。

所以,一切皆由串习而来,如何串习,心就如何随转。自私自利的心串习久了,见众生之小苦都不愿伸手帮助;相反,利他心串习坚固后,连禅定的喜乐都可以舍弃,不顾自己而入地狱为众生遣除痛苦。

“此奇此应赞,此为胜士法。”

能够达到这种境界,是为稀奇,是诸智者所应礼赞,是大丈夫所为,超胜其他各种道法。

《普贤行愿品》说:“譬如旷野沙碛之中,有大树

王,若根得水,枝叶花果,悉皆繁茂。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花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花果。何以故?若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

巳二、应由教言引发“菩提心乃大乘之根本及入门”的定解

今于此义,亦应用诸先贤 言论而发定解。

对于慈悲菩提心为大乘根本的要义,也应当采用先贤教言来引发定解。

如觉沃云:“不知修慈悲之菩萨,惟藏人能知。”若尔当如何修?“须从最初次第学习。”

阿底峡尊者曾问藏地修行者:如何发菩提心?

回答:按仪轨念诵,就是发心。

尊者又问:未念之前,如何修慈悲?

结果无人能答。尊者感叹:不知如何修慈悲的菩萨,只有藏人知道。

众人便请示尊者应当如何修。尊者答:必须从最初按次第进修。首先修好共下士道与共中士道,在此基础上,一定要修习上士道的七因果法。真正生起了菩提心,才算是真正的菩萨。

朗日塘巴 云:“霞婆瓦与我,有十八种人方便、一种马方便。人方便者,谓发大菩提心,随作何事悉学利益有情。马方便者,谓菩提心未生者令不生,已生者令不住、不使增长者,为我爱执。故特于彼尽力违害,正对有情尽力利益。”

朗日塘巴说:霞婆瓦和我有十八种人方便和一种马方便。“人方便”,就是发大菩提心,任做何事都学利益有情。马方便者,即让菩提心未生不生,已生不得安住、不得增长的元凶——我爱执。所以,特别对它尽力违害,对有情尽力饶益。

“十八种人方便”,是指有众多利益有情的方便。“十八种”,泛指量多,并不决定数量为十八。“一种马方便”,单指我爱执,乃菩提心的违品。

对此,《四家注》的解释很贴切,即:“人方便”如同爱护亲友,菩萨的亲友——一切有情既然无量,爱护彼等的方便也就无量。“马方便”如同降伏怨敌,真正的怨敌唯一是我爱执,故“马方便”也只有一个。

确实如此。广大无边的有情界,可以分成自己与他人两类。对自己,只需做降伏我爱执这一件事,而对尽虚空界的有情,处处要行方便、施饶益,有无量事业可行持。所以,每位大乘行者都要有十八种“人方便”与一种“马方便”,即尽力对治我爱执以及随时随地利益有情。如此便从修行上显示了自他相换的具体做法。

大瑜伽师谓善知识敦巴云:“我有风息平等转 等,如此如此三摩地。” 答云:“汝修纵能耳边击鼓不可破坏,若无慈悲及菩提心,犹当生于昼夜应悔之地。”

有一次,大瑜伽师对善知识仲敦巴说:我现在有如此“风息平等转”等三摩地。

仲敦巴答:你纵然修成了耳边打鼓都无法破坏的甚深三摩地,若无慈悲与菩提心,仍会生在昼夜后悔的地方。

此中意趣似说,当成能生无暇无色等处异生之因。

话中之意似乎是说,如此修持将成为转生无色界天等凡夫无暇之处的因。

《普贤上师言教》也说:“如果远离了菩提心如意宝,无论见修之法多么高深莫测,也无益于获得圆满正等觉。生圆次第等一切密宗的修持,如果以菩提心摄持,就会成为即生获得圆满正等觉之因;但若远离了菩提心,则与外道没有区别。虽然很多外道也有观修本尊、念诵咒语、观修风脉、取舍因果等的修法,但因为没有皈依和发心这两者,所以无法从轮回中得到解脱。”

康垄巴云:“我等于觉沃有情 颠倒行事,有情于我等亦当如是行。”

康垄巴说:我们对觉沃有情颠倒做事,有情将来也会对我们这样做。

巳三、当依种种方便发菩提心

立与未立大乘根本,入与未入大乘之分,一切皆是相值于此。故一切时应观于此,令心生起。

立未立大乘的根本,入未入大乘的分界点,一切都归结于是否发起了菩提心,所以时时刻刻都应对此观察,让菩提心生起。

若生者善,若未生者莫如是住,应常亲近开示此法大善知识,常与如是修心伴侣共同居住,观阅显示此法经论,勤修此因,积集资粮,净此障碍。自能如是净修其心,则定能下圆满种子。诚非小事,理应欢喜。

菩提心若已生起固然好,倘若未生,则不应如是停住,而应时常亲近开示此法的大善知识,常常与修心道友共住一起,阅读显示菩提心法的经论,勤奋地修习发心之因,积累资粮、净除障碍。自己若能如此修心,则必能播下圆满的种子。这的确不是小事,理应欢喜修持。

如此,对菩提心须达到何种程度的欢喜呢?

以下引阿底峡尊者的教言说明。

如大觉沃云:“欲趣大乘门,觉心如日月,除暗息热恼,励劫亦令生。”

正如阿底峡尊者所说:如果想趣入大乘之门,对于如日月般能遣除黑暗、息灭热恼的菩提心,即使努力修持一大劫,也要令之生起。

丑三、摄义分二:① 七种因果的修心教授 ② 自他相换的修法

寅一、七种因果的修心教授分四:① 七种因果的内容 ② 大悲的地位 ③ 按次第正修菩提心 ④ 以《摄颂》摄义

卯一、七种因果的内容

佛果从菩提心生,菩提心从增上意乐生,增上意乐从悲心生,悲心从慈心生,慈心从报恩生,报恩从念恩生,念恩从知母生,前前是果,后后为因,总共七种因果或七对因果。

卯二、大悲的地位分二:① 大悲是大乘道的根本 ② 其余支分是大悲的因和果

辰一、大悲是大乘道的根本

为什么大悲是大乘道之根本?所谓“根本”,即:若具有,则枝叶花果可以依之而生起、圆满;若缺少,就会导致后后不能建立。

依据诸佛菩萨经论中的开示,大悲在修习大乘的初中后三个阶段都极其重要。

最初入大乘门,必须发菩提心,而发菩提心,依赖于能荷担救度无量众生的重担;大悲的力量不够,就荷担不起。依赖大悲推动自心,为将众生救出生死苦海,而建立坚固的誓言。所以,最初发菩提心入大乘门,根本因是大悲,也正是此处成为大小乘的分野。

进入大乘之后,就要利益天边无际的众生。此时不同于独自一人求解脱,要面对广大无边、烦恼深重的众生界,会遇到很多邪行扰乱身心,所修的菩萨行又如此难行,须长夜不断地行持。在这种情况下,若大悲心不坚固,就容易退失大乘,堕入小乘。所以,为了坚固、增长大乘,中间要反覆修炼大悲。大悲坚固,就可以不顾自己的安乐,任运趣入广大的菩萨行中,由此能迅速圆满成佛资粮。

最后成佛时,也是以大悲之力,任运利益有情,成为无量众生的受用处。

如此认定大悲在大乘初中后三时极为关要,才会认识到大悲是如命根一般的修法,有此一法,一切佛法自来,这样以欢喜心、殷重地长期修习。

本论一再提及大悲与菩提心是大乘之根本,也是考虑到一般人若不了解大乘关要,则容易轻视,将菩提心看成只要口头念念,稍修一两次即可的简单法门,却努力勤修其余并非大乘关要的法门,由此堕入偏道。

辰二、其余支分是大悲的因和果

知母、念恩、报恩、悦意慈是大悲之因,增上意乐和发菩提心是大悲之果。

照理说,观察众生苦就能引发悲心。为什么要以知母、念恩、报恩三法做为生悲的方便呢?虽然观苦也会产生悲心,但为了让悲心容易、猛利生起以及生后坚固,就要缘着悦意相修。分别心的规律是:亲人有苦,内心难以忍受;怨敌受苦,反而暗自欢喜;不亲不怨的人受苦,漠不关心。所以,要将众生都修成悦意相,才会出现广大、平等的悲心。

进而须知,悲心的强度取决于对境的亲爱程度,越是亲近的人受苦,心越是不忍。所以,若能将众生观成最悦意相,就可以引起最猛利的悲心。如何观成最悦意相呢?在一切亲人中,最殊胜、最亲爱的人莫过于母亲,若依窍诀观有情都是母亲,忆念母恩并引生报恩心,则自然能引生最悦意相。观修到量时,自会引生爱执有情等同独子的悦意慈。

须辨别悦意慈和与乐慈的侧面不同:悦意慈是爱执一切有情犹如独子的慈心;与乐慈则是想给予众生安乐的慈心。两种慈心中,悦意慈决定是大悲之因,与乐慈与悲因果不定,既可以由慈生悲,也可以由悲生慈。

本论宣说完知母、念恩、报恩之后,并没有特别提及悦意慈,这是因为修好了前三者,悦意慈自然就会引生,所以不必多说。(悦意慈是大慈、大悲的基础,本论先讲与乐慈,再修拔苦悲,按照某些上师口诀,也有先修悲再修慈的。)

为何在悲心和发心之间要修增上意乐呢?小乘也有愿有情离苦得乐的慈悲无量心,但没有发心荷负此重担。因此,为了区别小乘的慈悲,在修慈悲之后,要引生增上意乐。

此处须注意,并不是在慈悲之外另有一种增上意乐,而是特指慈与悲的增上意乐,即不但想让众生离苦得乐,并且,一切众生的乐与乐因都由我一人成办(即慈增上意乐),一切众生的苦与苦因都由我一人遣除(即悲增上意乐)。从“只是想做”发展到“由我亲自承担”,这是生起增上意乐,誓愿荷负重担,救度无边众生。

再进一步思惟,自然会引起成佛之愿。即思惟:我现在有利益众生的能力吗?显然,即便一位有情也无法圆满地利益;小乘阿罗汉也只能利益少数有情,所予利益只是解脱分段生死,并不能将有情安置在佛位。所以,不成佛就不能圆满度生大愿。因此,为了利生誓愿成佛,这是发起了愿菩提心。

卯三、按次第正修菩提心分二:① 修习希求利他之心 ② 修习希求菩提之心

以上按《现观庄严论》已经认定菩提心的体相是“发心为利他,欲正等菩提”,包括欲求利他与欲求菩提。实修时,先修希求利他之心,再修希求菩提之心。

辰一、修习希求利他之心分二:① 首先修舍心与悦意相 ② 次修慈悲与增上意乐

巳一、首先修舍心与悦意相

在发起希求利他心之前,要修好舍心与悦意相此二基础。比如一块田地,首先要修理平整,再用水浇灌,则种子就容易生长广大。同样,修习舍心除去贪嗔,再以慈水滋润心田,就容易使悲心种子增广。所以,舍心和悦意相是修大悲的前提。

凡夫的心态:谁伤害我,就安立为怨敌,并生起嗔心,希望他痛苦;谁利益我,就安立为亲友,对他贪执,愿作利益;谁于我无利无害,就安立为不亲不怨,对他漠不关心、不加考虑。以如此不平等的心态,不可能生起平等利益有情的心,即使生起少许慈悲,也只是有党类的小慈小悲。所以,首先要修舍遮止亲、怨偏执。

修舍方法有二种。

一是思惟:一切有情都平等希求安乐、不欲痛苦,不应只饶益一类而不饶益另一类。

二思惟:从无始流转观察,每位有情都无数次做过自己的亲友、怨敌和中庸众生,与自己的关系总体平等,没有谁是固定不变的亲人、怨敌或中庸者。所以,贪一类、嗔一类、舍一类,只是愚痴的行为。

修习次第:先缘中庸众生修,次缘亲友修,再缘怨敌修,最后缘一切有情修。前前修成后,再修后后。

之后再修悦意相,方法是串习知母、念恩、报恩。其中,知母是引起念恩和报恩的所依,对“一切有情做过自己的母亲”引起定解,非常关键。有则后后容易生起;无则念恩和报恩等都失去所依。

内心能真正建立起一切有情都是母亲的定解,这是对有情身份认知的巨变。从此,在我们眼中,有情不再毫无关系,而是自己前世的大恩母亲,如是念恩图报,可以观成最悦爱相,由此出现大慈大悲。

知母之后,为了让念恩的感受容易引起,首先缘今世的母亲观修,思惟:不但今世而且生生世世都做过母亲,每次做母亲时,一切损害为我遣除,一切利乐为我成办。特别思惟母亲今生对自己的恩德,如何怀胎、生产、抚育,如何赐予生活资具、真心代自己受苦,尤其是给予自己命根的恩德,如是逐个思惟。对现世母亲生起念恩心后,再缘亲友修,然后缘中庸者、怨敌和一切有情修。

修报恩时,首先要思惟不报恩的不合理处,以此除去邪执,承取报恩的重担。其次,要思考什么是真正的报恩,对母亲饿时给予饮食,冷时给予衣服,只是暂时的利益,并不圆满究竟,何况不以佛法引导,还会产生负作用。因为:诸母有情无始以来是以颠倒执着而流转生死,若无佛法正见,任其缘着五欲六尘,增长常乐我净四种妄执,依然会流转生死。所以,将母亲安置在解脱和成佛中,才是真正的报恩。让母亲断除一切苦、圆满一切乐,成就无住涅槃的果位,才是究竟的报恩。

对于诸母有情目前的悲苦处境,应时常如是观想而提起报恩心。譬如,一位盲眼疯母,没有人引导,正一颠一蹶地奔向悬崖,这时她的孩子能站立一旁无动于衷吗?能不报恩吗?若孩子不救护母亲,该由谁来救护!

同样,一切诸母有情处境都如此悲苦,她们被无明障蔽,如盲人一般,没有善知识的引导、指示增上生与决定胜的善道,内心不能安住于正念,刹那刹那造集恶业,快速奔向恶趣悬崖,最后一个个掉入恶趣深渊。

如是思惟后,发起强烈的誓愿:一定要报答母恩,将母亲救出生死。

修了知母、念恩和报恩,见一切有情都是悦意相后,爱执有情等同独子的悦意慈,自然会生起。以此为基础,可以修习大慈、大悲和增上意乐。

巳二、次修慈悲与增上意乐

大慈心的功德极其殊胜,我们缘一切缺乏安乐的有情,思惟:多么希望他们获得安乐和乐因;祈愿他们获得安乐和乐因;由我来成办一切众生的安乐和乐因。如是,即使只生起一刹那的慈心,也有无量功德。思惟经论中所说慈心的利益,引起修慈的欲乐。应按《金光明经》的经文熟练串习惠施有情安乐的慈心。

修习大慈大悲时,先要了解,慈心所缘是缺乏安乐的有情,悲心所缘是具苦有情。应思:一切有情不仅没有无漏安乐,连有漏安乐也不具足。思见他们极度缺乏安乐时,祈愿他们具足安乐、发愿给予他们安乐的心,就能自然生起。

所以,应观一切有情都是失去快乐的人,缘此境不断地修慈心。先对亲人修,再对中庸修,再对怨敌修,再对一切有情修。

与修慈相似,修悲是以苦众生为所缘境,心想:多么希望他能远离痛苦;祈愿他脱离痛苦;由我来成办远离苦与苦因的工作。

大悲心是以众生苦为所缘而发起的,所以,思惟苦、体会苦非常关键。基于这一原因,中士道中思惟三苦、八苦、六苦、六道诸苦,成为修大悲心极重要的基础。如果修好了中士道,能对苦生起深刻、强烈的感受,推己及人,缘众生思惟,就容易引生悲心。所以,苦谛在自身上修,会引起出离心,在众生身上修,会引起大悲心。

心力强的人应广修,应按《瑜伽师地论》所说的一百一十苦思惟观察。

这样,越是多方面思惟有情苦恼、缺乏安乐,就越能多引起慈悲;越多次思惟,慈悲就越猛利、坚固。所以,应将其做为重点,长期反覆地广修,而并非闭眼念一遍“愿众生远离苦及苦因”即可。

慈悲的修量:能以不忍自己孩子受苦、想为他解除痛苦的心情,对待一切众生,即大悲心生起之量。能以希望自己孩子得到安乐的心情,对待一切众生,愿为他们成办安乐,这是大慈心生起的量。

一般的悲心与大悲不同。一般的悲心,只是想:愿一切众生远离苦与苦因。二乘人也具此悲心。救护的大悲心则是:一切众生远离苦与苦因的重担,由我一人荷担。不是让别人代为,而是我要亲自把众生从苦与苦因中救护出来,这是“悲的增上意乐”。就像“我愿你病好”和“由我来治你的病”一样,一者只是愿望,并没有承担责任,另一者已经承诺了亲自来成办此事。

到发起了“一切众生离苦得乐的工作由我亲自成办”的增上意乐,就是生起了希求利他之心,修就了菩提心的第一种德相。

辰二、修习希求菩提之心

继而思惟,我现在能否真正完成这一承诺呢?想一想,自己荷担的是三界最沉重、最巨大的担子,要将尽虚空界六道有情、二乘声缘,一一安置在无住大涅槃的果位。以现在的能力,即便一位有情圆满的利益尚且无法成办,何况是将尽虚空界的有情,一一安置在佛位。

一切凡圣之中,谁能最圆满地利他呢?唯一是智悲力圆满的佛陀。对此并非泛泛而谈即可,而应依照经论思惟佛陀功德,尽自己力量增长对佛的净信心,由信心而引起成佛的欲求。

在下士道讲述修习皈依,忆念佛陀的身语意业功德时,特别提到通过长期忆念佛功德,可以引发菩提心。《三摩地王经》说:“如是念能仁,佛身无量智,常能修随念,心趣注于此,此行住坐时,欣乐善士智,欲我成无上,胜世愿菩提。”忆念佛陀无量身智功德,时常能修随念,心自然会趣入忆念,由此行住坐卧时,念念向往、欢喜佛陀圆满智慧的境界,就会引起希求成佛的愿菩提心。

不仅是他利的度生大愿必须成佛才能实现,就连自利也唯有成佛才能圆满。如《宝性论》说:十地菩萨自利的功德相比佛陀的功德,如同牛脚印之水相比大海之水。所以,为求自利,也必须成佛。

综合欲求利他之心与欲求成佛之心此二者,就是世俗菩提心,即《现观庄严论》所说的“发心为利他,欲正等菩提”。

卯四、以《摄颂》摄义

《摄颂》如是归纳七因果的修法: 但求解脱虽可得,惜于自利且未圆, 愿修能满二利行,入大乘道求加持。 恩怨中庸今虽现,思量各各无决定, 不应虚妄分爱憎,勤修舍心求加持。 生死流转无其始,入胎受生亦无初, 故知有情皆是母,愿生斯见求加持。 今生爱我母为最,众母爱护亦如是, 思此厚恩未能报,忆念母恩求加持。 若知有恩犹舍弃,似我下劣更有谁, 是故图报当拔苦,并与胜乐求加持。 有恩母等乏安乐,我以身财善根施, 愿诸有情皆得乐,一切圆具求加持。 母等众生苦所逼,苦因苦果愿尽离, 纵有余殃我代受,勤修悲心求加持。 一切世间诸有情,获无漏乐断苦根, 我应决定如是作,愿速堪能求加持。 任运成办自他利,世尊而外更有谁, 以此为利有情事,愿速成佛求加持。

寅二、自他相换的修法分五:① 自他相换的法源 二、自他相换的涵义 ③ 遣除自他相换的障碍 ④ 自他相换的修行 ⑤ 以《摄颂》摄义

卯一、自他相换的法源

主要传承:由释迦佛传给文殊菩萨,文殊菩萨传给寂天菩萨,寂天菩萨传到阿底峡尊者,再传仲敦巴尊者,之后传博朵瓦、霞惹瓦,最后传给朗日塘巴、恰卡瓦。

《普贤上师言教》说,往昔世尊曾转为商主匝哦的儿子。当时因他母亲之前所生男孩全都夭折,后来生下他时,害怕取男孩的名字又会死去,就给他取了女孩的名字,叫匝哦之女。

父亲在大海中取如意宝时,不幸船毁人亡。他长大后想按当时印度的风俗继承父业,便询问母亲父亲的行业。

母亲怕他重蹈父亲的命运,不愿实话相告,便骗他说,父亲是卖粮食的。

他就去卖粮食,将每天挣的四块钱孝敬母亲。卖粮食的同行对他说:你不是卖粮食的种姓,不应当卖粮食。

他回家问母亲,母亲告诉他:父亲是卖香的种姓。 他又去卖香,每天赚八块钱,都供养母亲。卖香的同行也禁止他卖香。 母亲又告诉他:父亲是卖衣服的种姓。 他又去卖衣服,每天赚十六块钱交给母亲,但仍然是同样的遭遇,同行禁止他卖衣服。母亲又骗他说父亲是卖珍宝的种姓。他又去经营珍宝,每天赚三十二块钱供养母亲。

这一回,当地的商人告诉他:你是大海中取宝的种姓,应当从事属于自己种姓的行业。 他回家对母亲说:我是商人种姓,要去大海取宝。 母亲说:虽然你是商人的种姓,但你父亲和祖辈们都是因为入海取宝而死去的,你干这一行,最终也会落得这种结局,所以你不要去,在本地做点买卖也可以。 他不听劝告,备齐了航海所需资具,准备入海。 临走时,母亲不放他走,一边拉着他的衣服一边哭。他说:“在我出海取宝时,你这样哭哭啼啼很不吉祥。”说完用脚踢母亲的头,然后上船出海。

后来,在海上船只被毁坏,大多数人都死了,他抓到一根扁木,漂到一座海岛上,进入了欢喜城的一座庄严宫殿中,有四位女孩来服侍他。此后,又到更远的具喜城,有八位女孩服侍他;又到更圆满的香醉城,有十六位女孩服侍他;又到梵师城,有三十二位女孩供养承事。

最后,他来到一座高大的建筑物前,问一位手拿铁棒的红眼黑人:“这间屋子里有什么?”黑人不说话。他便自己上前去看,见到很多同样的人,吓得他毛骨悚然。 他走进那座建筑物,看到一个人头顶上有个大铁轮在飞速旋转,白色的脑浆四处喷射。 他问:你为何遭受这种铁轮旋转之苦? 那人回答:我以前用脚踢了母亲的头,所以遭受这样的果报。 匝哦之女心想:我也是以这种业力来的。 这时,铁轮旋即横空飞来,在他头顶上旋转,白色的脑浆四处喷射,痛苦不堪。 这时他发起大悲心:轮回中有很多像我一样不孝顺父母的众生,也要感受这种痛苦,愿所有这样的痛苦都成熟在我一人身上,由我来承受,愿一切有情生生世世不要遭受这样的痛苦。

观修之后,铁轮马上腾空而去,匝哦之女不再受报,而且在虚空中七肘高的地方,享受无比的安乐。

又有一世,世尊转生在地狱中,与同伴一起拉一辆沉重的车子。因为拖不动,被狱卒用炽燃的兵器毒打,苦不堪言。

世尊不忍同伴受苦,便想:与其一起受苦,不如让我独自拉车承受,也好让同伴得到安乐。

他就对狱卒说:让我一个人来拉吧! 狱卒说:“各自造业,各自受报,谁也无法改变。”说完用铁锤击打他。以此代苦的善念力,他马上从地狱转生天界。据说这是世尊利他的开端。

以上是世尊前世修自他相换的两个例子,实际上,世尊生生世世修持菩提心,舍身饲虎、割肉喂鹰,行持了无数自他相换的法行。因此,成佛后也对我们宣说这一妙法。

比如,世尊在《华严经》中讲到自他相换的法行。如普贤十大愿王中的第三愿王——广修供养中说到“代众生苦供养”,第十愿王——普皆回向中也说“若诸众生,因其积集诸恶业故,所感一切极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众生,悉得解脱,究竟成就无上菩提。”

可见自他相换是修持大乘佛道不可缺少的究竟法门。过去噶当派的格西都把它做为修行的核心,最初是单传,后来变成普传。此中还有这样一段公案:

噶当派恰卡瓦格西,精通很多新旧派教法和因明经论。

有一次,他在另一位格西处看到两句偈颂:“亏损失败我取受,利益胜利奉献他”,觉得稀有,便询问是什么法。格西告诉他:“这是朗日塘巴的《修心八颂》。”他询问谁有这个窍诀的传承,说是朗日塘巴本人有。

他就去求法,后来得知朗日塘巴已经圆寂了,之后他去依止另一位祖师霞惹瓦。

当时,霞惹瓦格西正在给数千僧人传讲经论,恰卡瓦听了好几天,也没有听到他想求的法,便想:不知道这位格西有没有该法传承,应当问清楚,如果有我就住下,没有就离开。

一天,趁霞惹瓦格西绕塔时,恰卡瓦走到格西面前,将披单铺在地上,请格西稍坐,请教问题。

霞惹瓦说:“你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事,我在一个坐垫上圆满一切所愿。”

恰卡瓦说:“我看过‘亏损失败我取受,利益胜利奉献他’的法语,与我的心很相应,不知该法的深浅?”

霞惹瓦告诉他:“不管你的心与此法相不相应,你若不想成佛,也就罢了,若想成佛,则此法必不可少。”

恰卡瓦问:“上师,你有此法的传承吗?”

霞惹瓦说:“我有传承,这是我所有修法当中最主要的法。”

如是恰卡瓦依止了霞惹瓦上师六年,在这期间,上师唯一传授《修心八颂》。他一心专修,最后完全断除了我爱执。

恰卡瓦修了自他相换的修心法门之后,认为这样珍贵稀有的教法,若只是单传或密传,未来众生实在无福,所以从他开始普传此法,而且撰造了《修心七要》。

卯二、自他相换的涵义

所谓“自他相换”,并不是想:他是我,我是他;他的眼睛是我的,我的手是他的。

正确的涵义即:

① 将爱自舍他的心换成爱他舍自的心。(将只爱自己、不顾别人的心,换成不顾自己、只爱别人的心;如爱重自己那般爱他人,像舍弃他人那样舍弃自己。)

② 从自乐他苦的交换来说,是将不顾他苦、爱重自乐,换成不顾自乐、殷重遣除他苦。

此修法有二:① 将我爱执视为怨敌,灭除爱重自乐;② 将他爱执看成亲友,灭除舍弃他苦。

总之,是转换对待自他的态度,待人如己,待自如他。

卯三、遣除修持自他相换的障碍

有两大障碍:

① 因为执着自性的自他,认为:这是我的苦乐,要遣除、要成办;那是他的苦乐,不必去管。

对治法是思惟:“自”和“他”只是观待而假立,本来没有独立的自性。比如,并没有自性成立的此山和彼山,从此处看,这是此山,那是彼山;到了那边,彼山变成此山,此山变成彼山。

同样,观待“自”,安立“他”;站在“他”的立场上,“他”又变成“自”,“自”又成了“他”,所以,“自”、“他”并没有独自成立的自性。为什么要执着“自”、“他”是一定呢?这和执着“此山”和“彼山”是一定一样可笑。

② 认为:他苦不会转到我身上,不会损害我,所以不必要遣除。

以同等理破斥:年老时的苦不会在年青时感受,故年青时不必准备遣除年老时的苦;脚上蚊虫叮咬之苦不会跑到手上,手不应为脚除苦。

对方说:这不一样。我的老年和青年是一相续所摄,我的手和脚是一身聚所摄,所以和“自”、“他”不同,有必要为此遣除痛苦。

先破“一”:其实,所谓一相续,是对很多个刹那假立的,如对一百零八颗菩提子假立为一串念珠;所谓一身聚,也只是对很多支分假立的,如对众多军人假立为一个军队。所以,一相续和一身聚是假立的,自我和他我也是假立的,此二者平等不是独立一体。只是因执着对象不同,才导致态度、行为上的差别,即:如果爱执自己的未来、爱执自己的脚,就会为其除苦;如果爱执他人,也同样会为他人除苦。

我们具体来观察,如果爱惜自己的脚,在脚受伤时,手就会遣除脚上的痛苦,如果脚残疾了,心里也会难过。如果爱执自己的老年,就会为老年存款。但是,因为对他人并没有这样爱惜,所以在他人跌倒时,不会伸手去相助;在他人劳累时,不会让他休息;也不会为他人的年老着想。这些都是以爱惜自己、串习我爱执的力量所造成的。

若能反方向不断地练习爱惜他人,串习到一定程度,也会在他人受苦时,于心不忍,或者伸手相助,或者为他的老年和更远的来世着想,甚至会为利益他的生生世世,发愿从生死中救拔他,让他成佛。以爱他执的力量,现在就会为深远的事去发愿、去行动、去回向。

另一方面,串习舍己到一定程度时,为了利他连生命都可以舍弃。比如,在轮船即将沉没时,菩萨会毅然将救生圈让给他人,生命尚且不顾,更何况身体支分或身外之物?

所以,不必要在“自”和“他”上争论,应当以智慧观见这唯一是由爱执不同造成了不同的态度和行为。

卯四、自他相换的修行分二:① 思惟一切过患归于一“我爱执” ② 思惟一切利益归于一“他爱执”

真正要堪能修持自他相换,关键是摧伏我爱执,发起他爱执。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思惟我爱执的过患和他爱执的利益。所以,先要在两方面努力:① 思惟一切过患归于一;② 思惟一切利益归于一。

辰一、思惟一切过患归于一“我爱执”

上士道中,把一切痛苦、障碍、衰损,都归咎于我爱执。相比下、中士道的提法,这更深入、更切中要害。例如,受人毁谤时,思考造成痛苦的来源:未入道者认为是他人造成的,在外境上树立敌人,要进行报复;入道者都是持无害行,进入下士道,会认识这是过去毁谤他的等流果,应归咎于自己所造恶业;进入中士道,会认识这是过去起烦恼的果报,应归咎于自己的烦恼;现在修上士道,认为一切苦因苦果都是以我爱执造成的。真正的敌人,就是盘踞在心中的我爱执。

① 从现世思惟我爱执的过患

今生显现的任何不吉祥,都来源于我爱执。譬如:他人用刀砍杀我,要想这不是他的过错,而是我过去以我爱执伤害他的结果;他人破坏我的眷属,也不是他的错,是我以我爱执破他眷属的结果;今生贫穷,不能责怪外境,唯一是以我爱执不布施而贫穷的;今生多病,也要想到这是我爱执造成的。

总之,今生一切的过患都来自我爱执,这是真正损害我、让我不得安乐的敌人。所以,唯一要对我爱执生嗔,不应嗔他人。

② 人类所有的苦难都来自我爱执

进一步思惟:世界上发生的战争,团体间的竞争,人与人的冲突,都是以我爱执所引起的。由于过分爱惜自方,在得不到满足时,必然树对方为敌人,彼此争斗。一切灾荒、贫穷、疾病、家庭破裂、思想的诤论、宗派的对立敌视,也无不是由我爱执所引发的。没有谁让人们斗争,是我爱执让人们斗争的;没有谁侵夺人们的健康、福报、寿命,是我爱执让人们失去健康、福报和寿命。所以,三界最大的魔王,就是人们心头的我爱执。

③ 一切六道苦难来自我爱执

比如,地狱众生长劫身陷刀山火海,这深重漫长的苦难,唯一是我爱执制造的;饿鬼终日饥渴不得受用,也是由我爱执悭吝不舍导致的。旁生、人、天、阿修罗中,任何不悦意的果报,都是以我爱执产生的。没有我爱执,不会感受微尘许的苦难。

④ 自他三世苦患来自我爱执

先观察自己,无始至今,所遭受的三苦、八苦、六道无量诸苦,一一要归咎于我爱执。如果还不遣除,任其驻留心中,未来还会不断制造痛苦。所以,只有彻底摧灭这潜藏在内心的大怨家,才能一雪长劫被伤害、愚弄的深仇大恨。

与自己相同,十方无量世界中,所有凡夫众生过去、现在的苦难都是由我爱执造成的,若不摧灭我爱执,未来还会不断引生痛苦。所以,要发心帮助众生摧灭这个大魔王。

⑤ 二乘的过患来自我爱执

声闻、缘觉不能远离寂灭衰损,不能断除无明习气地、无漏业、意生身、不思议死、所知障,不能显现三身、四智、净土,都是我爱执的过患。以我爱执,不能为利有情而发菩提心,由此不能入大乘之门、成办大菩提果。

通过上述思惟,即知:个人群体的衰损、三世的衰损、三界六道的衰损、世出世间的衰损,完全归咎于一个我爱执。

在遭遇任何衰损时,应想这是我爱执的错,不是他人的错。我们之所以在漫长的轮回中受苦,就是因为不认识“我爱执”的过患,还一直护持它。现在了知万祸之根是我爱执,就应尽力摧灭这一痛苦之源,从而一劳永逸。

因此,在众多修心的法门中,都要求至心祈祷上师三宝:自己能够摧灭我爱执这个魔王。

辰二、思惟一切利益归于一“他爱执”

以上每一条都可以从反面思惟他爱执的利益。

时间上,不论过去、现在的利益,还是未来生生世世的利益;体性上,不论世间有漏的利益,还是出世间无漏的利益;总别上,不论各种分类的利益,还是总体的利益,不论个人的利益,还是家庭、社会、国家的利益;阶段上,不论初发菩提心,还是中间修持六度,最终成佛,这一切都归功于他爱执。

正是因为爱惜众生:才会想救护他们,也才让我们长寿;才会想解除众生的饥寒而布施衣食,也才让我们富裕。如是一一详细思惟,才知道真正能给予自己无限利益的最大亲人,就是“他爱执”。

有位大德曾以生意来比喻利他,商人做生意总是想获取利润,但不一定都能获利,这要观待自己怎么做。如果拿黄金换石头,以马换猴子,也是做生意,但不仅不会获得利润,反而会亏本。

凡夫人也是为了获利才做生意,自以为精明,其实并不聪明。虽然无始以来总想利益自己,认为利益自己可以得到快乐,结果不但没有得到真正的利益,反而将自己抛入了苦海。如果真想获得自利,为什么不去利他呢?利他可以圆满自利,这才是百分之百的获利。

总之,真正想修学大乘的人,应励力修持这一精髓,努力观修我爱执的过患与他爱执的胜利,并且持之以恒,直至自己能真正行持自他相换。

《入行论》说:“尽世所有乐,悉从利他生,尽世所有苦,皆从自利起。此何须繁说,凡愚作自利,能仁行利他,观此二差别。”佛因为消除了“我爱执”、取修“他爱执”而成佛,欲证佛果者,理应投入修持这一究竟之法。

卯五、以《摄颂》摄义

自他于苦皆不欲,愿得安乐此心同, 他之求乐亦如我,自他等视求加持。 爱自即成众苦因,爱他则是万善根, 生佛差别从此出,自他相换求加持。 以我善乐诸因果,他苦因果尽无余, 如风去来行取舍,由此发心求加持。

子三、发起之量

第三,此心发起之量,如前已说,应当了知。

菩提心生起之量,如前“悲心生量”中引莲花戒论师《修次初篇》所说:“由如是大悲力故,立誓拔济一切有情,愿求无上正等菩提以为自性菩提之心,不须策励 而得生起。”即通过修习大悲,“立誓救度有情而愿求成佛”的菩提心,无需策励便能自然生起时,就算是真正发起了无伪菩提心。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