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2月)06
问:相续中生起般若自性之法
中,"后得所为"应该有很多,布施、持戒、顶礼、赞叹。。。等等,经中为什么仅从随喜、回向、胜解三方面说呢?
答:之所以后得所为只有随喜、回向、胜解的原因是:
-
- 能表示菩萨道智的有十一种法, 令其隐暗等,弟子麟喻道,此及他功德,大胜利见道, 作用及胜解,赞事并称扬,回向与随喜,无上作意等。 修行最清净,是名为修道,如是说聪智,菩萨之道智。 菩萨出定位的修道有三:胜解修道、随喜修道、回向修道,入定位下面也会讲解脱修道和清净修道。
-
- 根据《现观庄严论》沃巴活佛的科判: (具作用之真实修道)分二:一、后得福德自性有漏修道;二、入定智慧自性无漏修道。 科判中的有漏、无漏不是《俱舍论》所讲的"漏"是烦恼的意思,在这里主要指有一些分别和无分别,主要是这样讲的。 而在壬一(后得福德自性有漏修道)分三:一、后得资粮自性未生令生之因 胜解修道;三、已生令不退之因 回向修道;三、未退令增长之因 随喜修道。
-
- 因为这三者都属于二地菩萨后得所行持之法且属于福德的自性,而且这三者围绕"未生令生"、"已生令不退"、"未退令增长"的角度而言,法王如意宝说他自己也是对今生和来世重视来看的话,来世为主。为什么呢?因为来世是非常漫长的。利他和利己方面呢,利他为主,为什么呢?因为利他是更有价值的。以前上师也是这样说过的,因此我们讲要修行大乘佛法,必须要有一种方便方法。这些大乘的修行的方便当中,首先是善根没有得到的让他得到,这需要胜解信。胜解的对境是果般若,果般若的主要的来源是文字般若,也就是说我们的经论般若,实际上对果般若和文字般若,还有道般若,道般若产生不退转的信心叫做胜解信,其实胜解信是一种信仰,信心当中应该是高层次的一种信心!胜解,藏文当中叫木耙,是一种兴趣,也可以叫信仰,也可以叫信心。但是一般的信心跟胜解不同,胜解信的菩萨具有非常坚定的信心,与智慧无二无别的一种信心叫做是胜解。
中间的善根,永远不被各种违缘摧毁,就需要回向。如果没有被回向摄持,很容易产生嗔恨心,产生邪见,在别人面前所宣扬善根等等这些会毁坏的善根,所以要回向。
最后需要随喜,对别人所得到的善根,如果你不断的随喜,不断的生欢喜心,善根越来越增长。
狮子贤讲了一个比喻,比如说信解是一切善根的来源,就像是金匠做一条金条,金条的来源就是金子,这条金条是谁来做的呢?金条是金匠来打造的。同样的道理,我们这个信解是怎么样让他起作用呢?用回向和用随喜来他增长
,本来原来是一块金子让他真正变成另一种装饰品的话,必须要依靠一种金匠的各种技术才可以让他起作用。同样的道理,我们的善根首先是需要一个来源,来源就是信心,没有胜解信,那我们很多人都是没办法进入修行。(正见D)
问:凡夫人以智慧观察诸法尘许不得时,能否说得清净般若?为什么?
答:不能。这里的清净般若按照入定修法的科判及法义理解,应该是无二取、无能缘所缘,而凡夫人以闻思智慧观察诸法尘许不得,并没有真正现证诸法的尘许不得,如此就没有现前真正无缘智慧,故凡夫不得清净般若。(正见D)
问:什么是自性罪和佛制罪?
答:关于自性罪、佛制罪的定义,普寿寺的如瑞法师曾经如此说道:自性罪就是天然是罪业,本身就是罪恶之事,不待佛制,如杀盗淫等罪行;而佛制罪就是佛陀制定的如过午不食等行为,本身非罪业,但有违反,则有过失。另外,索达吉上师在《入行论讲记》中讲到: 自性罪:是指某些行为其自性为罪业,不待佛制,任何人为之即有罪过。 佛制罪:指受佛戒后违背戒律而造下的罪业。 可有四种情况:一、比如一般未受佛戒者造杀生等十不善业,是自性罪而非佛制罪;二、受戒之居士、出家人造杀生等十不善业,既犯自性罪,又犯佛制罪;三、如出家人犯过午不吃饭等,为佛制罪而非自性罪;四、未入佛门者在午后吃饭,既非佛制罪,亦非自性罪。(正见D)
问:单纯讲五部大论应该从哪一部着手学习?学习的次第应该是怎样的?
答:次第应该是:戒律、俱舍、因明、中观、现观。(正见D)
问:《般若摄颂》所说的"菩提心"与《入行论》所说的是不是不一样?区别在哪里?《入行论》:"如是为利生,我发菩提心,复于诸学处,次第勤修学。"《般若摄颂》:"无菩提心世无佛,焉生帝梵声闻果?"尤其是麦彭仁波切在《般若摄颂释》中,强调"般若中所说的菩提心 ""如果没有佛母(般若)中所宣说 犹如苗芽般的胜义与世俗菩提心,那么世间原本就不会有树木般的佛陀出现。"《入行论》是不是不强调般若所摄?
答:
- 因为这三者都属于二地菩萨后得所行持之法且属于福德的自性,而且这三者围绕"未生令生"、"已生令不退"、"未退令增长"的角度而言,法王如意宝说他自己也是对今生和来世重视来看的话,来世为主。为什么呢?因为来世是非常漫长的。利他和利己方面呢,利他为主,为什么呢?因为利他是更有价值的。以前上师也是这样说过的,因此我们讲要修行大乘佛法,必须要有一种方便方法。这些大乘的修行的方便当中,首先是善根没有得到的让他得到,这需要胜解信。胜解的对境是果般若,果般若的主要的来源是文字般若,也就是说我们的经论般若,实际上对果般若和文字般若,还有道般若,道般若产生不退转的信心叫做胜解信,其实胜解信是一种信仰,信心当中应该是高层次的一种信心!胜解,藏文当中叫木耙,是一种兴趣,也可以叫信仰,也可以叫信心。但是一般的信心跟胜解不同,胜解信的菩萨具有非常坚定的信心,与智慧无二无别的一种信心叫做是胜解。
中间的善根,永远不被各种违缘摧毁,就需要回向。如果没有被回向摄持,很容易产生嗔恨心,产生邪见,在别人面前所宣扬善根等等这些会毁坏的善根,所以要回向。
最后需要随喜,对别人所得到的善根,如果你不断的随喜,不断的生欢喜心,善根越来越增长。
狮子贤讲了一个比喻,比如说信解是一切善根的来源,就像是金匠做一条金条,金条的来源就是金子,这条金条是谁来做的呢?金条是金匠来打造的。同样的道理,我们这个信解是怎么样让他起作用呢?用回向和用随喜来他增长
,本来原来是一块金子让他真正变成另一种装饰品的话,必须要依靠一种金匠的各种技术才可以让他起作用。同样的道理,我们的善根首先是需要一个来源,来源就是信心,没有胜解信,那我们很多人都是没办法进入修行。(正见D)
1. 菩提心分为世俗菩提心、胜义菩提心,《入行论》主要从实修次第及窍诀方面讲 "未生菩提心令生,已生菩提心令增上,已增上令不退失",前面1-8品讲世俗菩提心,9品讲胜义菩提心,而前1-8品所讲的禅定、持戒、布施等内容就是为了令生起胜义菩提心而说,所以,第九品的第一个颂词就是"此等一切支,佛为智慧说。故欲息苦者,当启空性慧。",因此并非你所说《入行论》是不是不强调般若?
2. 《般若摄颂》直接诠释二转般若无相法门,间接讲现证,所以,《般若摄颂》的 "无菩提心世无佛,焉生帝梵声闻果?"主要讲胜义菩提心与世俗菩提心双运的空性大悲藏本体,而非单单的世俗菩提心。(正见D)
问:请慈悲开示阿赖耶识属于十八界中哪一界所摄?
答:根据小乘俱舍论的观点,将森罗万象的万法分为五位七十五法,五位就是色、心王、心所、不相应行、无为五法。色法共有11种:五根、五境、无表色。心王随所依根及所缘境的不同而有: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等六识,因心王是六识的主体,故六识的体为一故,算为一种。心所有46种之多。不相应行有时间、空间、数量、得失、生住异灭等14种之多。无为法有虚空、择灭、非择灭三种。因为小乘不许八识,故根据小乘俱舍论安立的六根六识六境等十八界,阿赖耶识不属于十八界任何一界。但若根据唯识宗的百法明门论所许百法分析,因为大乘是以心为本,主张万法唯识,故不许心外法的存在,因此详举了八个心王,五十一种心所法,故阿赖耶识在百法中属于心法。
不要排除法,按照教义来推。
- (1)《俱舍论》中的十八界图表如下: (2)根据《百法明门论》 第七末那识叫做"意",它是生起第六识的所依,称为意根。由于第六识是依于第七意而起的识,所以叫"意识",就像眼识依于眼根生起,所以叫做"眼识"。此之意根,从无始来,内缘第八识之见分,虚妄执为实我实法,故名为末那识。梵语末那,此翻为意,由其恒审思量为性相故。这个能生第六意识的所依或意根是从无始以来,内缘第八识的见分虚妄地执为实我、实法,所以叫做"末那识"。末那翻为"意",原因是:它以恒审思量为性相。"恒"是恒常,"审"是审察。思量的意义,八个识都有。加上"恒审"两字是为了区别。前五识是非恒非审的思量,第六识是审而非恒的思量,第八识是恒而非审的思量,只有第七识是亦恒亦审的思量。 结论:你说的意界包含末那识和阿赖耶识是错误的。包含第7识是对的,因为第7识就是意根,也就是意界。 心王与心所法相不同。 心王就是心的主体,缘取总相,无法缘取别相;例如,外面有个人,心王只能缘取此人的相貌总体,且无法精细缘取其姿态的美丑,以及起好恶等念头。根据《俱舍论》观点,心王共有三种异名,即:心(为集起义)、意(意根)、识(眼识等六识)。 心所就是心所有法,随心王而起的心理作用,它不能离开心王单独行动,必须依附心王,将心王缘取的法境加以微细的辨别(缘取别相),所以能起好恶等感情。如《二谛论》中云:"心与心所乃三界,增益分别伺察意。"也就是说,最初见到外境时缘所谓"这个"的总相而察知的寻思是心,如第一刹那认知这是"青莲花",尔后缘此事物差别是心所之伺察,如分辨青莲花的蓝色、圆形、花心、花蕊等。《辨中边论》中云:"唯了境名心,亦别名心所。"
2. 心王与心所的关系:
-
(1)小乘有部宗许二者是相应法且是他体,经部宗以上许二者一体。 小乘许心王与心所是相应因,相应有五种意思:
-
(1)所依平等,就是说它与心王依一样的根,譬如说心王依眼根,心所也必依眼根;
-
(2)所缘平等,心王缘色境,心所也必缘色境;
-
(3)行相平等,心识必与心王同样的行相;
-
(4)时间平等,心所现起的作用必与心王同时,并非异时能够单独自在;
-
(5)体事平等,心王与心所虽然体不相同,但它们有密切的关系,不许同时并起二个同类的心和心所。(正见D)
问:菩提心属于心王还是心所?
答: -
(1)《现观庄严论》云:"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这是法尊法师翻译的译本。实际从藏文来看,其中应该有"欲求"两个字,可能直接翻译出来还是有点困难。解脱部与狮子贤论师认为:菩萨戒的本体是心王,也就是意识。
-
(2)在《大乘庄严经论释》戊一、发心之体相 勇猛及方便,利益及出离, 四大三功德,二义故心起。 麦彭仁波切认为:菩提心的体相是缘二义的思心所,即愿我成就无上菩提果,缘无上菩提而思惟,且缘一切众生思惟作利乐,如是具足无上菩提以及众生之二义的心与心所相应,即是所谓的发无上菩提心。
-
(3)无著菩萨在《菩萨地论》中云:"菩萨殊胜愿即是发心。"这证明他承认菩萨戒的本体是欲乐心 所 。因为《菩萨地论》中云:"现外境为识,初寻思为心,尔后伺察彼差别之心所即为意,此三者相应具足,即以遍行之本性而存在。"意思是说,心存在的缘故,心所也随之相应产生,心所以助缘的形式存在于心遍行之中;心所也因为以心普遍相关而形成,为此心也是以相应助缘的方式存在于心遍行中。通过智慧衡量外境时,最初缘外境总相或本体的部分称为心;尔后衡量它的别相者,称为心所。
-
(4)世亲论师在《经庄严论释》中说:"缘二利之思乃发心。"很显然,世亲论师认为菩萨戒的本体是思心所。
-
(5)全知大法王无垢光尊者在《七宝藏》的《如意宝藏论》,以及《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中说:心和心所就像太阳升起时光芒自然而然出现一样,所谓的发心,应具有心和心所。如《心性休息大车疏》云: 发心为利无量众,欲获真实正等觉, 此心可分为二种,即是愿行菩提心。 意乐发愿实际行,犹如欲行与正行。 所谓的发心就是为了利他而欲求成佛。《现观庄严论》中云:"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心是指认知事物之本体,心所是指观察对境之差别,此处可承认生起心的同时顺便生起心所,发起希求心的同时顺便可获得发心。 现补充心所的法相如下图所示: 5种遍行心所 触1谓三和合,分别变异,令心心所触境为性。受想思等所依为业。 作意2谓能警心为性。于所缘境引心为业。 受3谓领纳顺违俱非境相为性。起爱为业。 想4谓于境取像为性。施设种种名言为业。 思5谓令心造作为性。于善品等役心为业。 5种别境心所: 欲1于所乐境,希望为性。勤依为业。 胜解2于决定境,印持为性。不可引转为业。念3于曾习境,令心明记不忘为性。定依为业。 定4于所观境,令心专 注不散为性。智依为业。 慧5于所观境,简择为性。断疑为业。 (正见D)
问:心王与心所是否相同?
答:根据《俱舍论》的观点心王与心所是别别他体,小乘将万法分为五位七十五法,色法、心法、心所有法、不相应行法、无为法,而心法只有一法,就是心王,心所有46个,因此不同。但是根据无垢光尊者在《心性休息大车疏》第三品轮回痛苦"《菩萨地论》中云:"现外境为识,初寻思为心,尔后伺察彼差别之心所即为意,此三者相应具足,即以遍行之本性而存在。"意思是说,心存在的缘故,心所也随之相应产生,心所以助缘的形式存在于心遍行之中;心所也因为以心普遍相关而形成,为此心也是以相应助缘的方式存在于心遍行中。通过智慧衡量外境时,最初缘外境总相或本体的部分称为心;尔后衡量它的别相者,称为心所。尽管如此分开立名,实际上仅是认知伺察对境之识而已,别无其他。"观点来看,也就是说,心王与心所都是识的本体,如同尊者所讲之比喻太阳与太阳的光芒一样。 问:什么是严禁恶行戒?
答:严禁恶行戒:远离一切恶行,为利益他众而护持自心即是严禁恶行戒,其作用:在最终成佛时,以严禁恶行戒,获得断除二障及一切习气之圆满所断。(正见D)
问:因明中,无方分与极微抉择为空性,有区别吗?
答:- 1. 无方分括两种:无方分微尘、无方分刹那。无方分微尘与极微是一个意思。 《量理宝藏论》:无方微尘:也称无分微尘、极微,是一种最小的微粒,小乘承许它是组成一切色法的基础,无法再分,无有方向。 《中观庄严论释》的观点:"什么叫做有部宗的世俗谛和胜义谛?他们认为:无法舍弃的无分刹那心识与无分微尘无情法 ,这两个极微一定要存在,这就是有部宗许的胜义谛。" -
- 中观宗与因明抉择空性都用到了离一多因,但仍有不同之处,故不会有相同的过失:
1)目的不同。因明的观点并不抉择离戏,只是抉择名言中的实相;中观宗抉择万法本来空性,离一切戏论,无一法可得。
2)结论不同。因明中的这一段辩论是唯识宗在建立自宗之前,也就是说它所说明的目的是破斥外境不存在,从而建立无境唯心的观点;中观宗不单单将有部宗的无分微尘抉择为空性,而且将识也抉择为空性。(正见D)
问:入定修法分四个科判,为何将清净智之本体安立在第二品(道智)当中,而将其它三个科判安立在第三品(基智)中呢?
答:麦彭仁波切在《摄功德宝经释》所列出来的科判是按照现证次第来安立的,因为入定清净智的本体讲到道智的第十一法:十一、清净修道:成为究竟所断之因的无漏修道,即是清净修道的法相。《现观》的颂词是"果法清净性,即色等清净,以彼二无异,不可分故净。惑所知三道,断故为弟子,麟喻佛子净,佛一切最净。""对应《般若摄颂》的颂词就是"当知色净果清净,果色清净遍知净,遍知果净色清净,如虚空界不分割。",剩下的三个科判安立第三品(基智)的原因是因为表示基智的九法: 一、智不住生死基智[由智不住三有之道智]:以证悟三世为无有自性的平等性之智慧,而灭除生死有边的菩萨智慧,便是智不住生死基智的法相。其界限,为大乘五道。 二、悲不住涅槃基智[由悲不住涅槃之道智]:以殊胜发心之力而能灭除寂灭边的智慧,便是悲不住涅槃基智的法相。其界限,为大乘五道。 而智不住生死基智对应《般若摄颂》的颂词"众生身陷名色泥, 漂似风轮生死中,知迷众如兽入网,智者如禽游虚空。"的意义; 而悲不住涅槃基智对应《般若摄颂》的颂词"勇士所行依般若,真超三界非解脱,虽除烦恼示投生,无老病死示死殁。"的意义。(正见D)
问:卯一、以导盲者之比喻说明将其余度引至遍智之理:无导天盲千万亿,不晓道岂入城市?无慧无目此五度,无导不能证菩提。这个颂词讲的是般若的重要性,为什麽要放到回向品中,随喜和胜解品里是否可以应用呢?
答:之所以放到回向品是因为在上一科判是讲回向的真实功德"福德回向大菩提,无毒成佛依佛说,如是回向之勇士,胜世有缘诸菩萨。"此颂中讲到了"回向大菩提"的真实功德,于是在下一科判就讲到了回向为什么能获得遍智果之理因为"般若度的摄持"。 (正见D)
问:在258页这一科判,如果回向之功德分二:一,真实功德,二以比喻广说,真实功德的颂词里提到了回向。而在比喻广说260页这一科判下,分二:1,得遍智果之理:二,得清净道般若之理。这二个科判下的颂词内容与回向无关。为何要这样安立呢?
答:你认为"在比喻广说260页这一科判下,分二:1,得遍智果之理:二,得清净道般若之理。这二个科判下的颂词内容与回向无关。"是错误的,那是因为你没仔细看透颂词之间的上下关联,在颂词"福德回向大菩提,无毒成佛依佛说",其中"无毒成佛"说明了回向的方式是"无毒",回向的真实功德是"成佛",所以,在后面的二颂以比喻广说"得遍智果之理",这里的"遍智果"就是上颂中所说"成佛",科判"得清净道般若之理"就是上颂中所说"无毒"。也就是进一步说明为什么回向能获得遍智?什么是真正的无毒回向?(正见D)
问:有为法无为法包含了一切法,为何在这里还要提黑法,白法呢?
答:虽然有为法无为法包含一切万法,之所以又说了黑法、白法,是因为凡夫特别执着善、恶,为了进一步说明胜义中无善无恶! 问:第267页,"世间入于般若列,犹如虚空毫不住"。请问世间人入于般若,有个"入"就是有所缘吧,属于世俗谛的范围?最后为何还要用胜义谛的虚空来比喻呢?
答:如同上师在讲记中圣天论师在《中观四百论》中也说:"宁在世间求,非求于胜义,以世间少有,于胜义都无。",也就是说上师引用这个教证欲成立"世间入于般若列"这个"入"只是名言中安立而已,其实胜义中"入与"不入"是"无二",所以,"犹如虚空毫不住"。(正见D)
问:在《量理宝藏论讲记》第7课中有这样一段话"按照经部宗的观点,境是识的行相。我们去年学习《中观庄严论释》的时候,也知道经部宗承许所取、能取都是识的本体,只不过所取是从对境行相的角度而言的(当然,经部宗承许有一个能指点行相的隐蔽分),而能取是从有境识的角度而言的。"这段话应该怎么理解呢?那个能指点行相的隐蔽分应该怎么理解呢?
答:经部宗分随理经部、随教经部,其中,随理经部的见:称为生似决定理。下面具体解释"生"、"似"和"决定"。 "生":和眼识同时生起的所缘相,依靠前一刹那色法的微尘为因,第二刹那眼识同时产生出所缘相,所缘相不是见分,也不是真实的微尘,只是微尘的影子,微尘本身是看不到的法。 "似":就是所缘影相和外境因的微尘相似,就像模子和擦擦像一样。 "决定":就是没有外境的微尘,决定没有识的所缘相,有外境的微尘,决定有识的所缘相的显现。 指点行相的隐蔽分就是经部宗承许的看不见的外境,如同藏在袖子里的手一样,虽然存在,但它是隐蔽的,不为识所见,是看不到的,故只能通过这个隐蔽分的行相指点出来的外境让你见,而这个行相与隐蔽分外境是一模一样的。打个现代化的比喻:你本人就是真正的隐蔽分的外境,与你本人一摸一样的照片就是隐蔽分的外境指点出来的行相,你在天边,我见不到你,但是通过你的照片,你以qq或者微信的方式发我,或者视频与我直接通话,我所见到你的行相不是你本人,只是隐蔽分外境指点出来的行相而已,而且这行相与你本人是一模一样的,其实是我把行相与你本人的自相误认为一体,我所看到的行相就是我的识所取的境。 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在《中观庄严论释》中说"经部宗特别强调说:显现在识前的一切部分仅仅是外境的行相而已,而在识前显现的外境行相,是由真正的外境这一隐蔽分指点才得以显现的。就好像镜子中显现的只是瓶子的一个行相,并不是真正的色法 瓶子。同理,人们见外境也只是见到外境的行相,并不是真正的外境,真正的外境是一种隐蔽分,通过它可以指点出这一行相。 比如一百个人见同一个瓶子,每一识的行相各不相同,也就是说,任何人也没有见过真正的外境 瓶子,但是瓶子的行相可以在每个人的眼识中显现。就好像一百个镜子同时对着一个瓶子,这一百个镜子当中都会出现瓶子的行相,你不能说一百个镜子里有一百个瓶子,也不能说瓶子的一部分跑到镜子里面去了。同样,一百个人见瓶子的时候,瓶子自己的本体以隐藏的方式存在,但瓶子的行相可以在一百个人的眼识当中出现。 所以说,只要显现,就一定是意识的一种自现。这一点是谁都不可能推翻的。但是,显现的行相不可能无因无缘中产生,因而能指点出行相的外境应该存在。 "指点出行相"是经部宗比较关键性的一句话,他们认为:外境 瓶子这种隐蔽分存在,就如同镜子中可以显现瓶子,而且瓶子的颜色、形状等无有丝毫差别地在镜中显现一样,外境的所有特点和形象可以完全显现在眼识当中。人们在取舍的过程中,只是将显现在眼识中的行相与真正外境的自相错认为一体而已。我们平时照镜子也是这样,看到自己的面容在镜子中显现时,经常认为:"我现在瘦了、难看了......"其实镜子里的面容并不是自己真正的本体,而是将镜子里的影像和自己的自相误认为一体。实际上,眼识见到瓶子时,我们认为已经见到了瓶子,实际只是见到了瓶子的行相,并非真正见到了瓶子,只不过将瓶子的行相当成了自相,如此而已。 这就是经部宗不同的观点:外境 真正柱子的本体是一种隐蔽分,任何人都见不到、摸不到,人们见到的柱子只是一种行相,真正的柱子以潜伏或隐蔽的方式存在着。 虽然所谓的外境也是以微尘组成的,对其逐渐抉择就可以了知为空性,但只要承认外境,就必定要承认经部宗这一极富合理性的观点。 另外,再补充相关资料如下,希望对你的理解有所帮助: 经部的观点:
- 中观宗与因明抉择空性都用到了离一多因,但仍有不同之处,故不会有相同的过失:
1)目的不同。因明的观点并不抉择离戏,只是抉择名言中的实相;中观宗抉择万法本来空性,离一切戏论,无一法可得。
2)结论不同。因明中的这一段辩论是唯识宗在建立自宗之前,也就是说它所说明的目的是破斥外境不存在,从而建立无境唯心的观点;中观宗不单单将有部宗的无分微尘抉择为空性,而且将识也抉择为空性。(正见D)
-
(1)不依《毗婆沙论》而主要是根据佛经解释诸法,所以叫作经部。是信从契经、执著内心外境是实有的小乘宗派。分随教经部和随理经部两种。随教经部是按《俱舍论自释》的观点来安立,随理经部则是根据《释量论》等因明七论来说法。因为方法上经常采用譬喻来说法,所以又叫譬喻论师。
-
(2)承许无分微尘、无分刹那、无我,这些和有部宗一样。五位中不相应行法和无为法没有实有,仅仅是遍计假立。因为:不相应行法是观待外境色法、内的心法的不同阶段而假立,此外没有一个独立自在的本体;无为法仅仅是遮破有为法的侧面假立而已。 以前刹那的根、境、识三者积聚的因,产生现在的眼识等,而且由彼识持取境的影相,不是持直接的所境。所境是显现影相的因,是以隐秘的方式存在。承认自证分。 一切有事法以四缘产生,并具各自自性是刹那灭法。有事各自的体相生等没有单独的存在,只是不同侧面的描述。这些是经部的承认。所以,从某些衡量外境的侧面,超越了有部。 随理经部认为:有事、自相、无常、有为法、有作用的实有,都是胜义谛。相反,无事、总相、常法、无为法、不起作用的无实有法,都叫世俗谛。《释量论》云:"胜义能作义,是此胜义有。余为世俗有,说为自共相。"(正见D)
问:怎样理解"万法若有一成实,诸所知成永不现"?
答:先阐明"万法无有一成实,诸所知成永不现"的意义:通过学习中观,我们并非口头上,而应该真正从内心当中产生一种切实的体会:世界上不会存在任何一种唯一实有之法,如果有一个实有法存在,现在形形色色的各种现象必将消失殆尽。对于这一道理生起定解非常重要。正如麦彭仁波切所说:"万法若有一成实,诸所知成永不现,万法无一成实故,无边所知了分明。"世界上的一切万法当中,哪怕有一丝一毫的成实存在,那么所有的所知万法永远都不会现前,任何一个众生将永远见不到、永远听不到、永远得不到。正因为万法当中无有一个实有之法,众生面前形形色色的各种法才可以了了分明而存在。一切万法都是空性的,空性当中可以显现。不论任何人,只有通达这一道理,才会对释迦牟尼佛的缘起空性真正生起殊胜的定解。 其次,如何以理证成立万法没有一个实有的法? 1)以观察实"一"的微尘是否存在?若实一存在,为何成永不见? 假设实有存在这样一种微尘法,在它的本体上不可分割为他法,这样一来,除这一微尘以外,其他的一切所知万法必定不会存在。 有人可能会想:为什么会出现这一过失呢?当然,从名言来讲,一个微尘也是假立的,依靠这样假立的微尘积聚,可以成立成千上万的法,这一点不会出现任何过失。但不是假立而是真正存在一个不可分割的法,那么,其他任何法都将不复存在。不仅是微尘,在所知万法中,无论有为法还是无为法,只要它实有存在,就只有这一法存在,其他法根本没有存在的可能性。 假设微尘实有存在,那么,首先从方向角度来说,由于这个世界成千上万的众生不一定全部看得到这一微尘,我们可以分析:没有看到微尘的这一部分在微尘上存不存在?比如经堂里的柱子如果真正实有,十个人当中有五个人已经看见了柱子,这五个眼识见到的部分应该在柱子上存在;其他五个人没有看见柱子,没有看见柱子的五个眼识在柱子上存在还是不存在?如果说不存在,那么,未看见的眼识不存在的缘故,这五个人应该看见柱子了。反过来,你说这五个人未看见的部分应该存在,既然存在,第一个人未看见的部分与第二个人未看见的部分是一体还是他体?一体的话有很大过失。因为是一体的缘故,五个人未看见的眼识应该变成一个眼识,于是成了只有一个人没有看见而已。如果是他体,柱子上已经出现了第一个人没看见的部分、第二个人没看见的部分......如此一来,柱子的唯一一体不能成立,因为在柱子的本体上并非心假立而是真实存在了多种分类。 承认世界上有一个实法的话,任何众生未能见到这一法的部分都应该在这一法上存在。如果说不存在,所有未见到这一法的众生也应该见到这一法。 2)然后观察时间的"实一"是否存在? 再者,从时间方面进行分析,一切有情的劫、年、月、日、时、刹那的无量心之中,有多少心不执著这一对境,它也就要分成等同不执著之心数量的法。比如现在喇荣山沟的这座山,第一世敦珠法王那个时代的众生就可以见到,现在我们这一代人还是可以见到,我们之后的修行人仍然可以见到,但实际上是不是这样呢?正如上述所说,如果承许确实如此,则会出现"前识变成后识、后识变成前识"的过失。或者,如果这座山常恒实有,那么,克林顿、布什等从未来过的人未见到这座山的眼识,以及在座道友见到这座山的眼识,此二者在这座山上存不存在?如果存在,这座山就不能成立为实有一体,因为出现了能见的眼识与未见的眼识这两个部分。 3)再再观察: 概括地说,在所知万法这一范畴内,不论本体如何,如果存在一个真实独一的法,十方三时的无量诸识也就只能唯一缘它,除此之外,不可能去缘其他的任何一法。比如说柱子,假设它真正实有,正如上述推理:一百个人中有九十个人看见柱子,这九十个人的所见不可能相同,这样一来,柱子上应该分为九十个部分;而且,另外十个人未看见的部分也应该在柱子上存在,否则这十个人也需要看见柱子。既然未见的十个部分和已见的九十个部分都在柱子上存在,所谓的柱子就不可能成立唯一的一体。所以说,真正唯一一体的法,百分之百的众生都应该看见它,而且见的时候不能有分割,全部是以一体的方式来见,这时,此唯一的实法可以成立。但这样一种实法,在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都遍寻不得。在自相续中如果真正生起这种定解,就说明此处的推理已经基本上明白了。 因此,这种实法 柱子如果存在,那么,除了这一柱子以外,十方三时中的任何其他法也就不可能存在,到最后,见到柱子的有境也将不复存在。也就是说,柱子如果是唯一一体,所有能缘的识也应该以一体的方式来缘,因为境与有境不能分开存在,否则,在柱子上必定会出现一种分类,从而失毁柱子唯一一体的立宗。(正见D)
问:公案中:那个时候文殊菩萨在空中说:"苦瓜连根苦,甜瓜彻蒂甜,修行三大劫,却(又作'反')被老僧嫌。"意思是说,苦瓜连根也是苦的,甜瓜连蒂也是甜的,修行三大劫,却被这个老僧欺嫌。此偈颂应如何理解?
答:万法的法性分为名言法尔与胜义法尔,名言法尔就是火是热性、苦瓜是苦的、甜瓜是甜的名言缘起规律;胜义的法尔是离戏大空的法性。那么文殊菩萨说的"苦瓜连根苦,甜瓜彻蒂甜,修行三大劫,却(又作'反')被老僧嫌。"什么意思呢?这个必须从中观所诠义来理解,我执的苦如果不连根断除,依靠我执产生的烦恼、乃至善法功德也是苦的,依然出离不了三有,因此必须断除我执;证得无我空性现见法界实相,以此修道等最后获证遍智,都是甜瓜彻底甜。"修行三大劫"一般在名言中说大乘利根者发了牧童般的发心之后,能于三大阿僧祇劫成佛,然而时间的本体也是不生不灭的,不增不减的,如果没有看破时间也是空性的,行者依然耽着我修行三大阿僧祇劫,有能修的我,所修的法,修行的时间长短等分别,依然会被"老僧 "无缘法界的实相所"嫌弃"(远离)。这个偈颂如果结合《般若摄颂》的很多颂词来一一开演将会非常殊妙。(正见D)
问:能感到别人的病到自身,怎么办?
答:你的提问不甚明了,我在这里只能大概根据你的意思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