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前行》第134课-答疑全集

目录

1. 名颂解释

2. 一切威仪中修上师瑜伽

3. 灌顶

4. 如来密意传

名颂解释

问:享用饮食时:将上师观在喉间,作为饮食献新的供养处。——请问,"献新"啥意思?

答:献上新鲜的食物做供养。(正见C1)

问:禅修时会出现疲厌、沉掉现象,要观想自己的心与上师的智慧无二无别,护持实相见解的自相。——"护持实相见解的自相"啥意思?

答:护持自己内心对于实相的正见。(正见C1)

问:踏上密宗金刚乘道后,酬补所破誓言——请问"酬补",啥意思?

答:弥补。(正见C1)

问:对于不具有这般彻悟真如缘分的眷属,佛陀则以其他阶梯道乘的方式加以宣讲——请问"阶梯道乘"是啥意思?

答:分次第、层次分不同的乘。(正见C1)

问:修行不出障碍、不步入岐途,以及令功德资粮与日俱增等这一切,归根到底都要依赖具德上师的能成熟之灌顶。——请问"能成熟之灌顶"啥意思?

答:灌顶能够让有情的相续获得成熟。(正见C1)

问:所缘缘:a、具有殊胜能力的灌顶物、咒语、等持等——"等持"是啥意思?

答:禅定。(正见C1)

一切威仪中修上师瑜伽

问:当我们修上师瑜伽,将自心与上师智慧融汇为一时,安住无别的境界中,其实就是见到最了义的上师——与普贤王如来无二无别的根本上师。这种境界是不是十地菩萨才能见到的境界?

答:了义的上师就是心的本性、也是实相,完全与实相相应是佛,十地菩萨乃至一地都只是多到少部分相应。凡夫修上师瑜伽就是与上师、与实相相应,虽与圣者不同,但可以相似的做到。(正见B1)

问:我们做坏事是不是上师的幻化?如何全面的理解?

答:道友们对一切显现都是上师的幻化,这一法义的理解上可能还有些偏差,这个教言或者说是一种修法的窍诀主要是为了调伏我们自心的烦恼与不清净的分别念,如果从心的角度来理解,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还有道友这么问我:我家人不让我学佛,怎么观想她是上师的幻现。其实这与上面所问的道理是相通的,关键并不是在于我们一个劲的去想上师为什么会幻现出这样一个阻止我学佛的形象。关键是在于我们在面对这些违缘和其它一些顺缘时,心里能够有一种如理作意,能将自己的烦恼转化或者将这种违缘转为修行之方便,还有要遮止自己一些不清净的分别心而调整成清净心,是这样来修行的,所以观想一切都是上师的幻现。

让这件事的本身成为自己修行增上的因缘。

所以看到你们问的这个问题:我们做坏事是不是上师的幻化?真是让人哭笑不得。自己心不调柔,行为不如法,做了坏事,还能想到是上师的幻现,离题何止千里之遥啊!想想都是罪过,你们要会学法,要明白所学的法义是从什么角度来宣说的。这一点极为重要。(正见B3)

问:弟子走路时把上师观在右肩坐着观在头顶虚空当中,睡觉有时候弟子观想躺在上师怀里,有时候观想器世界融入弟子心里弟子融入上师心里,上师消于法界,在这样状态睡觉,还有吃饭时候把上师观在喉间供养上师,这样练习做如法吗?

答:以恭敬心都是可以的。

【◎于一切威仪中修上师瑜伽

上师瑜伽不仅要入座修持,在日常生活的行住坐卧中,也应当时时修持。

比如,不论你要去哪里,行走时就将上师(或整个皈依境,或坛城)观想在右肩上方的虚空中,作为右绕的对境。这样一来,你走了多远,每一步也都成了转绕的步伐,功德非常大。因此,修行境界好一点的人,不一定非得关起门来闭关、坐禅,即使是发心、做事,甚至是行走于大城市的街道上,也还是可以观修。

安坐时,你应该将上师观想在头顶的虚空中(如前所述的明观方法),作为祈祷的对境。这时候,你可以静静地观修,比如观想上师放光赐予加持等;即使在和别人交谈,也可以将自己的言语观成对上师的祈祷文......总之,不论你坐着做什么,上师始终在自己的头顶上安住。

享用饮食时,将上师观想在喉间,作为饮食献新的供养处。

这里观想的要点,就是显而无自性。不是以实执的方式,一定要观想在喉咙里具体某个部位,你只要很恭敬地想一下,在喉间、饮食的献新部分、供养上师,这样就可以了。对密宗生起次第稍有了解的人知道,所有观想都应该去掉实执,不是有个特别坚固的东西,"就在那个位置"、"他就坐在什么上面"......不需要这样考虑很多。】

【躺下时,要将上师观想在心间,作为所知入瓶的摄要。"所知入瓶"是大圆满的术语,是说将一切万法就像融入宝瓶一般,融入自己心间的明点,最后明点也融入法界。此时就将上师观在心间,作为这一修法的摄要,在这样的境界中入眠。

不过,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观。如果觉得把上师观在心间不好观,就观在头顶,观想上师在你头顶的光圈中安坐,这样也可以。】

——以上是《前行广释》当中的内容,在睡眠的时候,有时有多种观想方式。(正见C1)

问:"上师瑜伽也具有清净、圆满、成熟三种不可思议的甚深要诀"这句话怎么理解?上师瑜伽怎么能清净刹土、圆满发愿?成熟自相续是说通过上师瑜伽灌顶而成熟相续吗?

答:个人理解,上师瑜伽可以让自己具足这些能力和功德,或者说可以让自己获得成就。成熟自相续,可以理解为通过修这个法(包含很多)可以自己的心相续成熟。(正见C1)

还可参考:

生西法师《前行》辅导笔录第134课:

上师瑜伽也具备清净、圆满、成熟——圆熟净三功德。

清净是指清净刹土,通过修上师瑜伽也可以获得一个清净刹土的加行。如果自己修上师瑜伽证悟了心性之后,自现的刹土可以显现出来。佛性如来藏的刹土通过上师瑜伽来开显。圆满就是圆满自己所发的大愿,通过上师瑜伽来加持,就可以成熟。比如我们发了很多愿,就可以通过上师瑜伽让自己的愿力圆满。成熟是让自己的相续得以成熟。成就的标志就是生起不退转的功德,比如出离心、菩提心、空性的证悟等等,都是属于成熟自相续。当然在其他地方还有不同的解释,在这个地方的"圆熟净"主要是从上述三种来解释的。】

问:前行134课中讲的:上师瑜伽也具有清净刹土、圆满发愿、成熟自相续三种不可思议的甚深要诀。怎样理解:具有清净刹土、圆满发愿、成熟自相续的甚深窍决。

答:《前行备忘录》提到:【首先发起世人谁也不曾想过的广大意乐,心想:我把佛菩萨在尽恒河沙数大劫之中所行持浩如烟海的圆满(功德)、成熟(有情)、修行(刹土)这一切合而为一,在每一刹那间修行,这种心愿就是披大盔甲精进。"一切事情即模仿",佛菩萨是怎样行持圆满、成熟、修行的,我也要依此修行,当听到前辈持明者是如何历经苦行等感人事迹时,心里暗想:我纵然不能更胜一筹,也不该更为逊色。】【六度,必须依靠远道、近道和捷径来修学才能使圆满、成熟、修行功德达到究竟。通过六度能圆满如海二资粮,借助六度能把一切有情安置在三菩提道中进而成熟如海有情,要依靠六度修行如海刹土。修行刹土有清净和不清净两种。根据自己的愿望,以此六度的善根,"愿我未来在自己想修成的清净不清净这样的刹土中出世",这需要以善根作为因、以发愿作为缘来修行。清净的刹土,就像文殊刹土、极乐世界一样,不清净刹土,诸如我等大师的娑婆世界。】——通过修行上师瑜伽,可以迅速清净刹土、圆满发愿,成熟相续。(正见C1)

问:主要是如何理解大无为法的不生不灭,永恒存在?

答:如来藏就是大无为法,超越生灭,无来无去。如果有机会学习《宝性论》可以详细了解。(正见C1)

问:生西法师前行辅导时提到,恒时观想上师的方法:白天观在头顶,夜晚观在心间,走路观在右肩,吃饭观在喉间。如何理解"走路观在右肩,吃饭观在喉间"?

答:意思是:走路的时候把上师观想在自己的右肩上,吃饭的时候可以观想在自己的喉间。(正见C1)

问:如果不分白天夜晚始终观想上师在心间是否如法?

答:如果是恭敬心,可以的。(正见C1)

问:我想问的是为什么"走路观在右肩"而不是观在头顶或心间,是有什么缘故吗?还是也可以观在头顶!

答:观想在右肩,有时可以表示右绕。(正见C1)

还可参考:

生西法师《前行》辅导笔录第134课:

【行走的时候将上师观想在右肩上方的虚空中,作为右绕的对境;】

平时在佛法中有一个法行叫做转绕。如果对佛像、佛塔、寺院、经典等去右绕(就是做顺时针转绕),以法性力的缘故相当于有建造的功德。比如转绕一圈佛塔相当于建造了一尊佛塔。右绕、右转相当于建造,反转就相当于毁坏。佛陀用智慧观察完之后,在经典中说要右绕。

只不过在早期佛陀时代,在佛经当中讲过右绕三匝、七匝,但没有专门把右绕作为一个修法。后面逐渐右绕就变成一类法行了。我们可以看到强调转绕的地区特别多。

到藏区就知道,基本上比较出名的佛塔、神山,包括印度的金刚座,很多人都在转绕。比如去拉萨,那些觉沃佛像、布达拉宫、桑耶寺很多全都是顺时针的转绕。北京八大处的佛塔,五台山的大白塔、文殊发塔还有整个五台山都在转绕。这些方面来讲,后面比较强调转绕功德的,受到这个教育的人,他到了一个地方很自然地就会右绕,包括习惯性地右绕。

大恩上师也讲了像法王如意宝这些大德,他们平时也是这样的。上师说他们从印度回来时,要去政府汇报,整个行程中很多事情。他们到了政府的时候,中间好像有一个水池,有假山、有水等。法王如意宝走到那的时候就习惯性地顺时针走,工作人员就说"活佛这边这边,往这边走。"虽然没有佛像,但他就是习惯性地往右边走,右绕已经成习惯了。

平时也一样,如果我们自己条件成熟的时候,还是应该习惯性地右绕比较好一点,这就是随时随地养成一种习惯。佛陀在经典当中讲了右绕的功德,包括转经轮也是顺时针转绕。还有我们走路,通过身体去积资净障,这也是一种右绕的功德。有佛像、佛塔的地方,如果有机会的时候就多去转绕。

但有些地方虽然佛法兴盛,比如汉地,也知道右绕的功德,但是并没有很多人特意地去转绕。汉地知道右绕佛像功德大,但没有像藏区那样对这个修法很重视。当然每个地方重视的修法不一样,汉地有些重视的,可能其它地方不重视,这个也有。这是通过它所强调的内容不一样,也有这样的偏重。

佛学院转坛城的是非常多的。很多地方都有右绕,功德很大,我们在修上师瑜伽的时候,也是习惯性地把上师观在自己的右肩稍微上方的虚空中,这样就可以作为恒时右绕的对境。这里的意思,上师在讲经中也说,虽说右绕一定是要顺时针,但只要观在右肩的虚空中,就算走直路没有右绕,也相当于是在右绕。这也是一种特殊的修法。

可能有些人在做,有些人还不一定习惯这样做。所以有时候也是有必要刻意地去训练,就是把上师、皈依境(因为这时观想上师就是莲师),莲师和眷属观想在自己右肩的上方虚空中。这样平时不管是怎样走路(直走还是饶走),就像在右绕一样。恒时就可以和上师相应,因为这样一观他就在这,自己观到这时,心就和上师在相应。所以把上师观在右肩,其实自己的心已经在观上师了,那就和上师已经在相应了,这个是在走路的时候。】

问:由于平时时间较忙,平时念莲师心咒时可以在上班途中念吗?

答:可以。(正见C1)

问:莲师心咒的仪轨,还有更短、更方便的仪轨吗?

答:按照《开显解脱道》仪轨就可以。(正见C1)

问:上师内外密的功德是什么?

答:外内密的功德,可以从很多方面来解释。有些大德的传记,分为外内密,外在宣讲尊者在共同所化面前的各种示现,内在宣讲尊者自身的不共成就,密的方面宣讲尊者所拥有的极其不共的境界。等等,有很多种解释方式。(正见C1)

问:顶礼上师三宝!顶礼法师!班里师兄问"将上师观想在头顶,是像上师瑜伽那样面对面,还是和自己同一方向?"感恩法师。

答:有些时候,如果是观想在头顶正上方,可以观想和自己方向一样。也可能有其他方式。(正见C1)

问:平时上师瑜伽中讲到:"供养内外密供品",请具体开示一下"内外密供品"。

答:外供品比如各种珍宝、吉祥物、音乐、珍馐美食等等。内供品比如密宗当中的各种甘露、精华物、多玛等等。密供品可以理解为大乐清净的智慧、证悟的境界等等。可能有不同的解释方式。(正见C1)

问:顶礼法师,在米勒日巴尊者的道歌里有个教言是介绍行住坐卧时的修行方法,其中有一句:当汝起步行路时,应摄外显归于道,六识法尔自解脱,比乃行路心要也!这个颂词该怎么理解呢?请法师开示下,感恩!

答:个人理解你在起身走路的时候,应该以修道(包括修行的正见等)摄持所体验到的外在的一切显现,这样六识就会获得自解脱,这就是走路当中修行的方法。(正见C1)

问:顶礼上师三宝!请问法师:关于前行134课,以下疑问的试答妥否?

问:违缘也是上师为了调伏弟子、遣除其业障魔障而做的加持,但是毕竟还是有很多人因为违缘而退失了,如何圆融理解?

试答:如果弟子能够认识到这是上师的调伏、加持这一点,那么就会积极面对违缘,自然不容易退失,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那么可能会被违缘击倒。

类似的,如果能够认识到诸法本来清净,就能断除很多烦恼,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对治烦恼的方法就少了一种,有可能被烦恼所转。

问:但是上师是遍知,应该可以找到让弟子不退转的调治方法呀?

试答:上师的种种化现,无论顺缘也好、违缘也好,都是对弟子最好的安排了。佛陀是遍知,但佛陀在世的时候也未能度尽所有众生,还是众生自己福德智慧不够。

违缘顺缘都是上师为了调伏弟子而做的加持,这个角度是一种窍诀性的说法,当然也是符合事实的,但而从更为了义的角度来说,则是顺缘违缘都是本来清净,都是了义上师(自心)的化现。可以这样理解吗?

答:你的某些理解是合理的,遍知不等于万能,弟子自己的因缘善根很重要,有些方法虽然知道,但是弟子不一定能做到。弟子因缘不足的时候也难以调化,比如佛陀的弟子善星比丘堕落。(正见C1)

还可参考:

生西法师《前行》辅导笔录第134课:

平时在修法过程中也会出现违缘,比如身患疾病、出现魔障等很多不幸的事情,一般的想法是马上祈祷上师来遣除这些,让自己病愈或者顺利。对不对呢?也对。但是在上师瑜伽的修法中,操作不是这样的,是要把一切障碍观想为上师的另类加持。这样观想的必要性,是要和上师相应。所以这里讲当我们生病、出现魔障等很多不幸的时候,要观想这是上师的智慧大悲恩赐我悉地、净除我恶业的方便。

上师在讲记中讲了,因为每个众生的根性不一样,所以上师诸佛在调化的时候,根据不同众生的根机会做相应的调伏。如果给他顺缘对他修行有利,会加持他尽量具足顺缘;如果觉得这段时间给他点违缘,比如让他生点病之类的更容易让他心入于道、生起厌离心、更加精进地修行、放下世间八法,有这些必要的话会加持他出现不顺利。

比如这里所说的生病、遇到不顺利的魔障等等,我们要想到这是上师的大悲心,为了遣除我的分别念和恶业。如果恶业按正常的发展程序,一旦成熟了会很强大,有可能会到恶趣中去感受,或者比现在承受的要大得多,但是通过上师的加持,一下子把它提前成熟,以很强的烈度(痛苦的程度),在较短的时间里就遣除掉。

我们要想,遇到这些是上师的大悲加持,是遣除我恶业、魔障的方便,应该满心欢喜,而不要生起断除的心,不要像平时的修法一样让上师加持断除违缘、恶缘。有些修法比如说前面修古萨里的时候,是通过上师的加持来断除我们的魔障,《心性休息》中也有把上师的咒语配合息增怀诛四业的修法,来息灭罪障、降伏魔障。这并不矛盾,在某一类或某一阶段中我们要这样用,而现阶段不是。现在是上师瑜伽,自己遇到的所有事情都要和上师瑜伽靠拢,所有的思想、行为、修法都要以上师瑜伽为核心而展开。

在修菩提心的阶段,魔障来了,我们就对魔生起悲心,他也是我的父母、是度化的对象,通过这样的心去对待他;如果出现在修持轮回痛苦的阶段,就明白轮回的确是这样的,没有快乐可言,有很多痛苦;出现在上师瑜伽里,这是上师的大悲加持、净除恶业的方便,不要刻意去断除,要欢喜地承受,这样就可以和上师相应,同时也避免了很多恶心和邪见,不会退失信心。

为什么这样讲?因为有些学习佛法的人对法义没有很深的了解,他觉得皈依三宝了、做了很多福报、也修了很多佛法,按理说应该一切顺畅,而且要比以前顺畅得多才对,钱不想要却挡都挡不住,每天都中大奖,这样才是对的。但现在好像有点不正常,为什么修了这么多还出现违缘呢?还出现贫穷的状况呢?

一般人如果对佛法的本义不是太了解,很自然会生起这种观念,也就很容易生起邪见,觉得三宝没有力量或者自己修的善法唐捐了等类似的观念。上师瑜伽修法的主旨是和上师相应,附带功能是不让自己生邪见,让自己能够保持对上师、对三宝的信心,因为观念一转,结果就变了,所以这也是保护我们道心的一种方便。

"不要生起断除之心",一般人刚开始不太容易接受,但也不是完全不能接受,只要这个坎迈过去之后,就愿意承受、放下,一下子就过去了,不愿意承受就是仍旧抱着以前的观念,一定要顺利,一定要遣除,一直转不过弯来,为什么我要欢喜接受呢?为什么不能生起断除之心呢?接受不了这个修法。只要我们的心放下了,心里想"不需要断除,这就是清净我罪业的方便",这样一想违缘一下就过去了。

这样的修法也需要一定的勇气和智慧,有时候也需要一定的福德,才能够去相应它。这个修法本身的确很殊胜,用过的人都说好。但自己总是不相应,不愿意接受,当自己的资粮到一定程度就会觉得的确如此,一下子就醒悟过来、想明白了,"哦!原理是这样的!",一想明白就愿意朝这方面去观修、作意,慢慢地接受这个修法。一旦接受之后,至少对待这方面就不会有障碍了,其它方面的障碍还有很多窍诀,一个个地去瓦解。无始轮回以来所形成的不正确的知见或者说执著、观念、概念等等,通过一个又一个的修法,不断地去攻克瓦解。

上师瑜伽就是一种对每个众生特别想要规避恶缘疾病、期待顺利等观念的瓦解方式。一般遇到这些情况就会一下转不过弯来,而上师瑜伽就是很好的对治方法。也不要求硬要怎么样,只要接受它并作意这是上师加持我消除恶业的方便,这样一观想就可以加速违缘、恶业的消尽。因为这是很清净的善心,以此不仅可以加速恶缘的消尽,还可以积累很大的资粮、和上师相应,而且不会产生邪见、退失信心等等,全都是好处和利益。只不过一般人刚开始不能马上都接受,接受了就会发现好处多多、利益无穷。】

问:弟子每次念每位佛菩萨的名号或心咒的时候,都是把佛菩萨和上师老人家观成一体的无二无别的,这样说可以吗?

答:可以的。(正见C1)

问:按照了义的说法十方诸佛菩萨的总集就是上师,弟子这样理解正确吗?

答:可以这样理解。(正见C1)

灌顶

问:在法本134课中,讲完了上师瑜伽,接着就讲了灌顶的基本道理,这是为什么?有点无法理解。

答:讲灌顶的道理是因为上师瑜伽后面有一个得受四灌顶(的观想),这个四灌顶其实就包含在上师瑜伽的修法里面的,也可以理解为上师瑜伽修法本身就含摄了四灌顶,所以在后面有必要把灌顶的道理做进一步地宣讲,以使我们更加清楚灌顶的基本道理。这是一个补充内容。(生西法师)

问:顶礼法师!加行第134课讲到了修好上师瑜伽也是属于道灌顶。那弟子想问,修金刚萨埵时有四灌顶的观想;还有念上师祈祷文观想上师化光融入自己,这些算不算是道灌顶呢?感恩法师!

答:如果得过基灌顶,在这些观想过程中会得到道灌顶。(正见C1)

还可以参考《慧灯之光》:【(一)基、道、果灌顶

一生当中第一次得到的标准灌顶,叫基灌顶;在第一次灌顶以后,无论是上师赐予的灌顶,还是自己修上师瑜伽修法接受的灌顶,都叫做道灌顶;最后在十地末尾,即将进入十一地而成佛的时候,十方佛菩萨发光而赐予的灌顶,叫果灌顶。这种灌顶,是显宗经典里面也讲过的。
对我们而言,三种灌顶当中,最主要的是基灌顶。因为要得到真实、标准的基灌顶,必须要找到一位具德的金刚上师。道灌顶可以自己受,所以有没有上师效果完全一样。而果灌顶,就更是不需要我们操心的事情了。】、【此处的灌顶,属于道灌顶。

后师已成五光之明点,由从自顶渗入于心间,

当思诸佛智慧总集师,获得与彼同份之加持。

观想上师化为五种颜色(代表佛的五种智慧)的光或明点,从自己头顶发旋处进入身体,经过中脉融入心间,之后观想自己的心,与诸佛智慧之总集——法王如意宝的智慧成为无二无别,获得与上师如意宝一样的加持与功德,并安住在此境界当中。】

问:请教法师,上师说"要灌顶",是指特定的灌顶吗?如果曾经如理如法地受过其他宗派的公认大德的四灌顶,是否符合要求,可以阅读?

现在比较容易得到一些密法的书籍,有些公开出版的书籍,我们甚至不知道是属于密法、或者需要什么条件才能看。这样子随便阅读,应该是有过失的吧?如果,如如前所述,已经得过四灌顶,是否就可以阅读一般密法论著?

答:灌顶有一般的灌顶和大圆满的灌顶等,已经得过四灌顶,是可以阅读一般密法论著。(正见B2)

问:所缘缘具有殊胜能力的灌顶物与俱生因有什么区别?

答:个人理解:俱生因,许多时候指的是相关法器。所缘缘,许多时候也包括弟子进行如法的观想等,可以囊括上师和弟子双方面的相关内容。(正见C1)

问:顶礼法师!请问在门措上师金刚萨埵灌顶时,有两次要求念百字明时没有念好(那时对百字明还不太会背),这样能得到灌顶吗?

答:应该不用担心。在《慧灯之光》当中提到:【很多人在法王如意宝座前得受过灌顶,无论灌顶之时观想是否清楚,以殊胜上师不可思议的加持力,一定能使我们所有人都得到灌顶,这一点勿庸置疑。剩下的事,就是护持戒律了。】(正见C1)

如来密意传

问:为什么在如来密意传科判讲了六能仁化身,那不是应该属于补特伽罗耳传的内容吗?

答:这部分六能仁化身的确是补特伽罗耳传的内容。但是为什么讲呢?因为如来密意传主要是佛和佛之间的一种交流,在讲完了佛与佛之间的智慧交流之后,附带讲如果不具备这种能力的(众生),佛陀就会以六能仁的方式化现成不同的形象,再把他的密意传给其它的众生。虽然六能仁放在如来密意传的科判里面讲,但实际上它是在讲完如来密意传的内容之后,顺势讲一下不具备这个能力的人怎么去度化的意思。(生西法师)

问:顶礼法师!在顶礼三大传承上师的如来密意传中,提到了大圆满的12大本师,弟子在网上没有查到,能不能请法师讲讲?

答:12大本师,有些地方是没有的,有些地方则讲到大圆满12大本师,在《蓝宝石》里面有12大本师的一种名号,还有是在《上师心滴》法本当中,但是有些人可能不能看《上师心滴》。有些本师是我们知道的,比如说释迦牟尼佛是第12位,迦叶佛也算一位。其他的很多,我们可能不是很清楚的。这些救慰勇士、无畏等等,像这样有很多本师的名称,但我也记不全,如果有必要,我们可以去其他的佛教史当中去看一看、查一查,这里面有些地方是有的,但是普遍来讲很多地方没讲这个12大本师。但是这个的确是大圆满方面的传讲大圆满的本师。今天我也没有去准备,所以说一下把12大本师背出来的话,就是背不出来,但是有些总的印象吧,我们可以去其他地方看一看。(生西法师)

问:如来密意传、持明表示传、补特伽罗耳传这三大传承,上师开示时是按照这个次第顺序讲的,请问这三种传承是否有次第关系?还是按照众生的福报、根机的不同选择不同的传承方式?比如我们现在这些众生,上师在度化我们的时候,是否就是随着这种因缘以补特伽罗耳传为主,但是可能不同根机的众生可能会有不同的获得传承的方式,可能三种传承方式都有。但是现在末法时期我们是否就是以补特伽罗耳传为主呢?这样理解对吗?

答:其实这两种情况都有的,一方面有这样一种次第的排序,刚开始的时候如来密意传,然后是持明表示传,再往下是补特伽罗耳传。后面我们的传承上师简介当中也是这样介绍的。第二种情况也有,针对不同的众生,在现在这个时间当中,正在这个刹那中,三大传承都有。有些如来密意传正在进行,有些地方和我们现在这个时间当中持明表示传正在进行,现在这个时间当中(也有)补特伽罗耳传正在进行。对于一般普通人来讲,当然绝大多数还是补特伽罗耳传,因为我们还不是持明,我们还没到达持明,或者我们的根机还没有到达能够得到持明表示传这样一种高度的时候,只有通过补特伽罗耳传,上师用口讲、我们用耳朵听,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来传授佛法,基本上来讲都是补特伽罗耳传。有些持明表示传是证悟者示现的,他本来已经证悟了,通过持明表示传再来得到上师的利益,这样的也有。补特伽罗耳传也有圣者示现的,这里面的情况就比较多,但是对我们来讲基本上还是可以确定补特伽罗耳传。(生西法师)

问:法本中说,"如来密意传的佛陀亦是传承上师之一,倘若没有这个最初的传承,我们在释迦牟尼佛前顶礼无法安立。"怎么理解"我们在释迦牟尼佛前顶礼无法安立"?为什么说无法安立?

答:如来密意传,从两个方面可以分析:一个从时间的纵向来分析,在传承当中,最初的佛是普贤王如来,是本初佛,是第一尊佛,之后化现了五方佛。五方佛是他的眷属,但是都和佛无二无别的。他们传法的方式就属于如来密意传。有了这样一种如来密意传之后,慢慢慢慢就把这个传承传下来了。因为他是本初佛、第一尊佛,佛法其实也是这样一代一代传递的。虽然有些佛成佛的时候并没有依止上师,但是他在修学过程中一定是依止了上师的,他依止上师的时候所听闻的佛法,其实就是从最早本初佛的如来密意传来的,有了如来密意传,才有了持明表示传,有了持明表示传才有了补特伽罗耳传,是这样的。如果最初的时候没有如来密意传的话,就相当于最初的传承是不存在的,最初的传承不存在也就不会有后面的这些佛法,或者说如果没有这些传承的话,释迦牟尼佛当初就遇不到佛法,遇不到佛法佛陀也没办法发心,也没办法积累资粮,也没办法成佛。那么,我们在佛陀面前顶礼这个情况就不会出现了。如果从纵向的时间方面来讲,是有这样的关系。如果从横向的角度来讲,就是说释迦牟尼佛也有如来密意传,也可以有持明表示传。因为在不同的佛教史、不同的经续中安立的时候,有不同的观点,有的说释迦牟尼佛在金刚座下成佛之前是个凡夫,是在一座上成就佛果的,《俱舍论》中是这样讲。如果是这样的话,他也应该有耳传这方面的修行。有些续部中说,释迦摩尼佛在尼连禅河入定的时候,他的一种化身到了色究竟天,在佛面前得到灌顶成就的。所以,那个时候持明表示传或者如来密意传也有了。如果没有这些传承,佛陀也没办法成佛,佛没办法成佛了,我们就没办法在佛前顶礼,所以,我们可以从这方面理解。(生西法师)

问:预科加行第134课讲到如来密意传时,提到"......在这个南赡部洲,释迦牟尼佛在人间天境中依次转了三次法轮,宣说了因乘的......以及密乘处续的事、行、瑜伽部"。但是玛哈约嘎、阿努约嘎、阿底约嘎是属于前译宁玛派内三续瑜伽,请问内三续瑜伽通过如来密意传流传吗?法本是说三种约嘎都可以有三种传承,但是在后面又讲到"在这个南赡部洲,释迦牟尼佛在人间天境中依次转了三次法轮,宣说了因乘的......以及密乘外续的事、行、瑜伽部",没有提到内三续,所以有此一问,为什么后面没有提到内三续呢?

答:法本明确提到:【这里也略作叙述:所谓共称前译(宁玛派)内续生起次第玛哈约嘎、圆满次第阿努约嘎、大圆满阿底约嘎的流传可分为三种:如来密意传、持明表示传、补特迦罗耳传。】——三种约嘎都可以有三种传承。

另一方面来说,有些内续法门的典籍是在佛陀示现涅槃之后才出现在世间(相应某些所化的因缘)的,法本提到【其中玛哈约嘎的所有续部,是在本师释迦牟尼佛涅槃后二十八年时出现的】。而许多内续的传承表当中也有法身普贤如来,而普贤如来在如来密意传当中有提到过,如来以各种方式传授各种法门(包括内续法门)都可以属于如来密意传。(正见C1)

问:顶礼法师!代道友提问:第134课如来密意传是不是包括了这两种方式?1.一种是如法本讲到的:从初佛本师普贤如来无量大悲神变之中,显现诸佛的刹土、讲法圣境以及四身本师。本师在和自己无别的五身任运持明、浩瀚如海不可思议的佛众眷属(也包括文殊、观音、普贤等诸大菩萨)前,虽然没有通过词句、表示的方式宣说诸法,但在无勤任运大悲自证智慧自相光明性中,却以无言的方式而宣讲,使诸位眷属(十方佛等)现前了无倒实相密意,断证功德与本师成为无二无别。2.另一种是:对于不具有这般彻悟真如缘分的眷属,佛陀则以其他阶梯道乘的方式加以宣讲……分别而言,则是以六能仁化身的形象,来调伏六道所化有情。请法师解惑。感恩!

答:可以参考生西法师的辅导:【真正的如来密意传是前面那一段,那是真实的如来密意传。"对于不具有彻悟......"这个以下是附述讲的。】(正见C1)

问:在讨论134课的六能仁时,在人间是释迦牟尼佛,身相为黄色;有师兄理解为释迦牟尼佛就是阿弥陀佛,只是右手的姿势不一样而已,身相也是黄色的;末学个人分别念是:虽然诸佛无二无别,但在学道的过程中,要按照大恩上师仁波切的金刚语细分区别诸佛身相等,就像虽然学过空性,但因果不虚,还是要慎重抉择因果缘起规律的道理一样,不知末学这样理解是否太执着?

答:从个人信心的角度可以这样理解。释迦佛就是阿弥陀佛,但从名言现象六能仁的角度来说,在人间的即是本师释迦牟尼佛。(正见B3)

问:在讨论过程中,有师兄认为我们目前的观修不属于禅定,因真正的禅定的要求非常高,我们还没达到,只能是相似的禅定;末学个人分别念认为,禅定分安住修和观察修,我们现在的观修属于观察修,虽然没有达到真正禅定的境界,但也属于禅定的一种,就像《大圆满前行》虽然是前行,但也是正行一样。不知这样理解正确否?

答:禅定是分很多层次,目前我们串习的一心专注在某种所缘上,确实属于禅定的相似一部分。(正见B3)

问:顶礼上师三宝!顶礼法师!请问传承上师和法脉传承上师有没有区别?

答:"法脉传承上师"——个人不太清楚这个词语的出处是哪里,就个人理解,"传承上师"与"法脉传承上师"应该就是一个意思,因为"传承"指的就是法的传承、法脉的传承。(正见C1)

播放列表 点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