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前行》第111课-答疑全集

目录

1. 名颂解释

2. 真实静虑

3. 智慧

4. 缘真如静虑与修慧

5. 六度的分类

6. 其余疑问

名颂解释

问:想问一下什么叫作增益?

答:在佛法当中,增益和损减是一对。增益的意思是说,它在本来的状态当中不存在,但是我们以分别念等等认为它存在。比如打个比喻。佛是没有过失的,佛没有过失是他本来的状态,但是我们认为佛有过失,佛的这个过失就是增加出来的、增益出来的,其实他是没有的,通过我们分别念就认为他有,这方面叫作增益,它是需要断除的。比如说万法是空性的,但是我们认为万法是实有的,实有的这种观念也是增益出来,不符合它真正的状态,这叫增益。

讲了增益之后,我们再顺便讲一下损减。本来存在的东西我们认为不存在,这叫损减。比如说佛陀本来有功德,我们认为佛没有功德,这叫损减。

增益和损减都不是万法的本性,都不是实际的状况。所以我们要通过闻思修行,尤其是通过思维断除增益、断除损减,还原法的本来面目,它是怎么样我们就认知它是怎么样。比如无常的我们就认为是无常的,空性的就认为是空性的,佛有功德就认为佛有功德,众生有过患就是众生有过患。没有任何的增加,也没有任何损减,这就是通过思维要达到的远离增益损减,产生定解。(生西法师《学会传法上师——索达吉堪布介绍》问答)

问:顶礼上师三宝,顶礼法师,法师您好:请问什么叫有境?什么叫对境?感恩法师慈悲开示!弟子恭敬合十!阿弥陀佛!

答:心是有境,心的所缘境是对境。比如你想着一个苹果,正在想的心是有境,苹果的概念是对境。(正见C1)

问:请问,"依闻法和思维断除增益",此处的增益该怎么解释?还有此课解释幻化八喻时,引用《月灯三昧经》"见于三有如梦想",此处"三有"如何解释,与"生老病死三有海"的"三有"有什么异同?

答:1,本来没有的认为有,就是增益。

2,三有:欲有、色有、无色有,可以理解为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正见C1)

问:请问111课中原文中提到"......对于五种外境的一切显现观为无实有的空色幻化八喻。"请问此处"五种外境"指的是?

答:个人理解,可以对应色声香味触。(正见C1)

问:关于缘真如静虑,"麦彭仁波切讲过:远离一切戏论的寂灭定,凡夫很难当下趣入,应该先通达理论,断掉四边,即先断有边,再断无边,进而了知二俱、二俱非只是分别念的安立,之后依次修持,慢慢地,便可趣入远离一切相的光明离戏境界。"请问:二俱、二俱非何解?

答:亦有亦无是二俱,非有非无是二俱非。(正见C1)

问:我在学习前行第111课有以下疑问:讲到幻化八喻时,第六个"如寻香城:无有能依所依,犹如寻香城。"中的"寻香城"是什么意思?

答:又叫乾闼婆城,某种角度可以理解为类似海市蜃楼,表示虚幻不实。(正见C1)

还可参考:

生西法师《前行》辅导笔录第111课:

寻香就是天龙八部之一,有时指乾闼婆,是一种非人,寻香城是他们的城市。有的地方解释寻香城,就直接解释成现在我们能理解的海市蜃楼(以前没有看到过,有时在视频上看到过,大海上会显现城市和高楼),这些就类似于寻香城一样。】

问:顶礼上师三宝,顶礼法师!在《引导文中》庚三、修慧中,"解脱是非之网后",什么是"是非之网"?

答:"解脱是非之网"意思是超越对"是、非"等等一切概念的执著。(正见C1)

问:前行第111课,幻化八喻中,上师讲应该如何修持中讲到,一开始要依靠闻法和思维断除增益,我们了解断增益的增益是什么意思?

答:本来没有的执著为有就是增益。比如本来没有我,认为有我,轮回本来很痛苦,执著为很快乐,都是增益。(正见C1)

真实静虑

问:加行111课有疑问想请教法师解惑,凡夫行静虑和义分别静虑、缘真如静虑的区别?

答:这些区别法本当中都提到了吧,各有各的定义,那就是区别。什么是凡夫行静虑,什么是义分别静虑,什么是缘真如静虑,这些都有提到,你把这些并列在一起,就知道三者的区别了。(正见C1)

问:索达吉上师在第111课中说"耽著明、乐、无念的觉受,为追求这一目标而观修,就叫做凡夫行静虑。无念,就是什么念头都没有了?

答:有些时候是没有粗大的分别念,但可以有细微的念头。(正见C1)

问:顶礼法师,凡夫行静虑因为耽着禅味和无念的觉受,依然属于轮回所摄,当然是不究竟的。后弟子在听闻辅导法师对于本课的辅导中说到,虽然这类禅修境界不高,可是不失为静虑的一种前行方便。

请问是不是每个人修习禅定都必须要经历凡夫行静虑的阶段?

答:不一定,要看根基和因缘。(正见C1)

问:凡夫行静虑是否可以舍弃,直接趋入义分别静虑?感恩法师指点,喇嘛钦。

答:对于某些根基的修行人来说是可以做到的,而对某些根基的修行人来说做不到。(正见C1)

问:在凡夫阶段,凡夫行静虑是完全要舍弃的吗,个人分别念认为凡夫行静虑比完全不修持静虑要好,但如果这样会是色界与无色界之因,那是否在不能把握的情况下就不修持静虑了呢?

答:如果有出离心、菩提心、正见摄持,暂时可以把凡夫行静虑当作阶梯、桥梁、最终超越。(正见C1)

问:可否把凡夫行静虑比喻为地面、义分别静虑比喻为台阶、缘真如静虑比喻为楼阁。

答:某种角度也可以。(正见C1)

问:我们在行持静虑的时候,比如在1个小时的时间里,是否一安住就应立即让自己进入缘真如静虑,还是应分次第,逐渐进入更能生起觉受。

答:看自己的根基因缘了。有些时候不是你想"让自己进入缘真如静虑"你就能做到的,比如,你可以说"如果一下子就安住在佛的境界,就可以成佛,什么都不用修了",关键是你现在能不能做到。(正见C1)

问:在进入缘真如静虑时才能进入涅槃的境界,而凡夫行与义分别静虑都不能,这样理解对吗?

答:可以这样理解。大乘的涅槃指的是佛的境界,缘真如静虑只有到究竟才是成佛。(正见C1)

问:加行111课里面讲到静虑,关于凡夫行静虑:它是修禅定的必经之路吗?

答:非必经之路。(正见C1)

问:它的发心既不是出离心也不是菩提心对吧,而是世间的发心吗?

答:有时可以理解为不具足出世间的发心(正见C1)

问:这里属于行菩提心学处,凡夫行静虑处于真实静虑科判下面,说明它是真实静虑的一种,但又不是出世间发心,如何圆融呢?

答:个人理解有时可能侧重于耽执世间禅味,忘记了菩提心,之前也许不排除曾经发过某种程度的菩提心,但已经忘失了。(正见C1)

问:我们可以一开始就先以义分别静虑(单空)来对治实执,再修离四边来趋入缘真如静虑(明空),绕过凡夫行静虑可行吗?

答:如果能做到,当然可以。(正见C1)

问:关于义分别静虑,它是以空对治有,目的减轻实执。那么它应该是禅定的必经之路吧?对于次第根机的人来说。

答:通常是这样。特殊根基除外。(正见C1)

问:它是耽空的修法,那么发心方面,算是出离心还是菩提心呢?

答:大乘修法通常也要尽量具足菩提心。(正见C1)

问:它虽然不究竟,那算不算解脱的资粮呢?

答:当然算。(正见C1)

问:关于义分别静虑,虽然远离了觉受的耽著而没有享受禅味却耽著空执对治品观修的时候,就称为义分别静虑。请问耽著空执对治品如何理解?是不是指执著于空边?对治品何解?

答:可以理解为执著空边。因为心中观想空性本身可以对治实执,称为对治品。(正见C1)

问:第111课中,义分别静虑的意思,末学不理解,是完全证悟空性,不是分别念所摄的,也是不究竟的?还是说这种静虑跟真正的证悟空性有区别?有道友问,证悟空性是不是就能获得解脱?菩萨的境界是怎样的呢?证悟空性后,所看见的是不是真正法界实相?

答:义分别静虑还没有真正证悟空性,只是分别心面前的一种境界,有时是侧重对"无"的一种执著,真正的证悟超越了空与不空、有和无等种种概念。真正证悟空性就能获得解脱。菩萨的境界是智悲双运的。法界实相就是空性的,所以证悟空性就是证悟了法界实相。(正见C1)

问:关于静虑,义分别静虑是以分别心所摄的观修,耽著空执,不是真正证悟空性,义分别静虑是不是就是我们初学者要观的三轮体空,如梦如幻,什么也不缘呢?

答:义分别静虑有时指的是还具有对空性的执著,内心有所缘。而三轮体空的境界也要观待具体的行持者,如果是比较高境界的行者那是可以真实安住在空性当中,而如果是我们普通初学者,还没有证悟空性,只是以分别心相似的忆念空性,也可以属于或相似属于义分别静虑的范畴。(正见C1)

问:顶礼上师三宝!顶礼法师!关于前行111课,请问:虽然远离了觉受的耽著而没有享受禅味却耽著空执对治品观修的时候,就称为义分别静虑。请问:耽著空执对治品如何理解?是不是指执著于空边?对治品何解?

答:可以理解为执著空边,空性是实执的对治品,能够对治实执,但如果执著这种对治品本身,也是一种障碍。

对治品指的是暂时阶段心里所观想、执著的空性。(正见C1)

问:缘真如静虑的境界,凡夫人能达到吗,是否是一地菩萨才能了达;若凡夫可以达到,需要具备哪些殊胜资粮?

答:通常严格来说,如果你达到了,你就是圣者了,一地以上菩萨。(正见C1)

问:怎样稳固生起的缘真如静虑而不退转?

答:真正证悟了一地以上果位就不会退转。(正见C1)

问:本课中有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中说:对于初学者而言,空执是唯一无谬的入门之道,如果说一上来就要舍弃它,这是散布魔语。又有经典中说:"宁可执有如须弥山,不可执空如介子许。"这两种说法应如何圆融?

答:前者所说的空执与后者所说的空执不是一回事。前者指的是某种正确的见解,对应空性相对正确的理解,只不过因为内心还没有证悟,还有执著,称为空执。后者的执空,指的是对空性的错误理解,断灭见,在世俗谛当中也否认前后世因果等等的邪见。(正见C1)

问:111课有段教言: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中说:对于初学者而言,空执是唯一无谬的入门之道,如果说一上来就要舍弃它,这是散布魔语。那这种"空"的执著是否究竟呢?不究竟,它只是暂时的阶梯。如《中观根本慧论》所说:佛陀说空性法门,是为了遣除一切见,而如果对空性起了执著,那就不可救药了,就像药已经变成毒一样。请问为什么说如果对空性起了执著,那就不可救药了,就像药已经变成毒一样。这里所说的空性执着为什么比喻为药已经变成毒一样?

答:有些时候,如果没有准确把握空的内涵,过度执著走偏,可能会陷入在世俗谛当中否定轮回因果的断灭见。(正见C1)

问:顶礼大恩上师仁波切!顶礼法师!法师慧鉴:学习前行111课,上师开示道: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中说:对于初学者而言,空执是唯一无谬的入门之道,如果说一上来就要舍弃它,这是散布魔语。但是,汉地祖师大德经常引用经语:宁起有见如须弥山。勿起恶取空见如芥子许

祈请法师慈悲开示:如何圆融这两种说法?

答:此处的空执不等同恶取空,前者在名言当中是真实的,是正量观察的结果,也具有对治实执心的切实功用,同时也能够和因果不虚、轮回解脱等等相容对接,类似一个台阶。后者则往往指的是在世俗名言当中拨无因果的邪见。(正见C1)

问:111课有个教证是《月灯三昧经》中的:"正住如实定,不取一切法,如实不取故,故说寂灭定。"请问法师这个教证是什么意思?

答:以正确的方式,安住在相应实相的禅定境界当中,内心不执著一切事物,因为相应实相、不执著的缘故,所以说是寂灭定的境界。(正见C1)

问:前行广释111课麦彭仁波切讲过:远离一切戏论的寂灭定,凡夫很难当下趣入,应该先通达理论,断掉四边,即先断有边,再断无边,进而了知二俱、二俱非只是分别念的安立,之后依次修持,慢慢地,便可趣入远离一切相的光明离戏境界。祈请法师讲一讲:什么是四边?如何先断有边,再断无边?

答: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是四边。首先通过观修空性,断除实执,破除有边,然后观修空性本身也是空性,破除无边。有机会闻思相关的中观论典可以详细了解。(正见C1)

问:禅定与禅修是一回事吗?

答:有时两个词语本身应该有一定差别。禅修有时可以理解为修持禅定。(正见C1)

问:世间禅定与出世间禅定的区别在哪里?

答:严格来说还是看有没有证悟无我空性。当然,有没有出离心等摄持也是一方面。(正见C1)

问:入定,到底是什么状态?不太懂。请法师慈悲开示。

答:进入到一种禅定的状态。你的问题相当于问禅定是什么状态,那就要看是什么样的禅定,或者说,入的是什么定。(正见C1)

问:静虑度的本体,虚云老和尚曾经在中南山闭关修行的时候,出入定前都在执着锅里的土豆,那当时虚云老和尚是不是跟本课的撒绕哈巴尊者出入定前后执着咖喱胡萝卜的禅定是一样的吗?(没有出离轮回,并不究竟啊?)

答:我个人没有能力辨析成就者的境界。而且对境很严厉,我就更不敢随便评价了。而且你也不能随便下结论说"没有出离轮回,并不究竟啊"——这样可能有很大的风险。(正见C1)

问:顶礼法师,菩萨在后得位有显现,是现空双运的。那在入定位泯灭一切分别念,这时候真的什么显现都没有吗?不是现空是一体的吗?入定位也不可能是单独的一个空吧。是不是只是没有分别的显现,但有一种明分?

答:菩萨入根本慧定的时候,五根识是否有显现,这方面有不同的观点,有辩论。但可以肯定的说,菩萨的智慧当中,不会有任何分别念的概念存在,包括"显现"这种概念也不存在。现空无法脱离,现空无二的境界可以存在于菩萨的智慧当中。(正见C1)

问:寂灭定和寂灭涅槃的区别?寂灭定的出处是《前行广释》第111节课里面几句话:"《月灯三昧经》云:"正住如实定,不取一切法,如实不取故,故说寂灭定。"这里讲的寂灭,与《俱舍论》中讲的不同,因为它安住在究竟实相上。真实住于这种静虑时,对有无等一切对境都不会执取,如实而安住,如实而明了,如实而显现,因为缘于真实而无有执取,所以叫寂灭定。"麦彭仁波切讲过:远离一切戏论的寂灭定,凡夫很难当下趣入,应该先通达理论,断掉四边,即先断有边,再断无边,进而了知二俱、二俱非只是分别念的安立,

之后依次修持,慢慢地,便可趣入远离一切相的光明离戏境界。

答:这里所说的寂灭定可以理解为证悟实相(止观双运)的境界,有很多,比如一地以上菩萨的根本慧定等等,当然佛陀的境界也可以说是最究竟的一种寂灭定。如果从大乘的角度,佛陀所安住的寂灭定本身也可以说是大乘寂灭涅槃的境界,因为那都是佛的境界。假设是菩萨所入的寂灭定,那么还不完全等同于大乘意义上的寂灭涅槃,因为大乘的涅槃专指佛果。(正见C1)

问:顶礼法师!前行广释111课麦彭仁波切讲过:远离一切戏论的寂灭定,凡夫很难当下趣入,应该先通达理论,断掉四边,即先断有边,再断无边,进而了知二俱、二俱非只是分别念的安立,之后依次修持,慢慢地,便可趣入远离一切相的光明离戏境界。

能否举例说明所谓的"有边、无边,二俱、二俱非",特别是后二者。

答:比如认为杯子真实存在的想法、认为杯子不真实存在的想法,认为杯子有显现存在的同时本质是空性的想法,认为杯子的显现和空性这些属性都不成立的想法,总之都属于有分别念的想法。(正见C1)

问:四边与八戏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感恩法师!

答:前者可以包含后者,后者是前者的具体化或者说常见的表现形式。(正见C1)

问:认为杯子真实存在——有边;那么认为杯子不存在,这是有边还是无边?

答:无边。(正见C1)

问:认为杯子不真实存在——是单空吗?

答:是。(正见C1)

问:俱有,认为显现于空性同时存在,与显空双运有区别吗?如果没有区别,显空双运是我们应该修行的目标,而非去除的戏论;

答:本质上还是有一个法存在,只不过以既显又空的方式存在,故不究竟。(正见C1)

问:二俱非,同前一个问题一样,应该是离戏大空性,为何需要破除?恳请法师解惑!

答:本质上还是有一个法存在,只不过以既非显又非空的方式存在,故不究竟。(正见C1)

还可参考:

问:如何理解四边?

答:【所以我们说"有边"(有无是非,四边戏论),这个有边它是没有安住实相的,没有安住本性,向外缘取了,他认为有一个有法存在。"无边",它也没有安住实相,他内心当中执着一个无的状态。"亦有亦无"呢,也没有安住实相,它认为这个法上面既具有"有"也具有"无"。"非有非无",刚刚学的道友可能容易混淆。中观宗有的时候也讲非有非无,说这个法它是非有也非无的,它是讲法性;但是"四边戏论"第四边也有一个非有非无,他就觉得这两个字都差不多,这个差得太远了。

四边当中的非有非无,它的前提是这个法存在,这个法是存在的,只不过它存在的方式是以非有非无的方式存在的。那么中观宗所讲的非有非无,它的本体是既非有也非无的,它是否认本体的。四边戏论当中第四边非有非无,它说这个法肯定是有的,但是这个法以什么样的方式有呢?是以非有非无的方式有的。这个我们就分清楚了。

所以说中观的非有非无和戏论当中的非有非无,一个是否认它的本体,一个是肯定它的本体。否认它的本体,就是它既不是有也不是无,把它的本体完全否认完了。戏论当中的第四边肯定了这个法存在,我安立这个法存在的条件,它是以什么方式存在的呢?噢,它是以非有也非无的方式,就像前面亦有亦无,这个法以有也没有的方式存在的。非有非无也是这样的,它不是有也不是无的方式,它既不是有也不是无,但是它的本体应该是存在的。所以从这个方面讲叫做戏论。】

【单单第一边叫有边,第二边叫无边,那么第三边叫亦有亦无,亦有亦无就是把第一第二和合起来,然后就说亦有亦无边,它其实并没有离开第一和第二,只不过是把第一第二合起来了。

第四个是非有非无,它否认前面的有和无。但这种否认也不像中观一样彻底否认它的本体。它其实就是讲,非有非无就是把亦有亦无换了个说法而已。亦有亦无就是也有也没有,非有非无就是非有就是无嘛,非无就是有嘛,其实还是一样,换汤不换药。因为它自己的特点就是在肯定那个法存在,所以当你讲非有非无的时候,我们就说这个所谓的非有,就是没有的意思,非无就是有的意思,还是落在有无二边,还是亦有亦无。其实这样分析的也有。

所以真正来讲破"有"破"无"就够了,亦有亦无、非有非无只是再仔细地展开。因为有些宗派会承许亦有亦无的观点,所以有的时候要把第三第四边拿出来。有的时候直接第一第二边破完了,破有破无,远离二边就已经足够了。所以有的时候我们说,到底是破四边?还是破二边?其实就是一个意思了。如果你二边破完了,第三第四就不用破了。

有的时候只破一边,只破有边。为什么破有边?因为有边是最难破的。有边一破无边就破,无边一破,第三第四就跟着破。所以很多中观当中破有边是最多的,篇幅最大的,破无边就稍微讲一下,有的时候第三第四就顺带提一下,然后有些根本不讲,反正大家可以知道,可以分析的很清楚。】(生西法师)

问:请问法师:《前行》第111课,关于跏趺坐的坐姿:书上说"脚要从大腿旁出来一点",这和我平时打坐时不同,脚没有从大腿旁出来,而且文殊登等菩萨的跏趺坐,脚也没有从大腿旁出来。如果脚出来,感到身体紧绷。请教法师应该如何做

答:可以稍微出来一点,同时从整体调节,一方面文殊菩萨可以有多种示现方式,针对不同的众生(正见C1)

问:"身正脉就会直,脉正风就会正,风正心就会正",这里的脉、风、指的是什么呢?

答:有些指的是密宗里面的风脉明点等等,具体我也没有能力解释。(正见C1)

问:在毗卢七法中要求眼觑鼻尖,我眼睛微闭时仍然杂念很多,闭目好一点,这样可以吗?

答:最好不闭目,因为天眼等五眼、意之六神通都是依靠明清之根门而显现的。对境现于根前,根识却不分别对境,则对光明等持的境界不仅无害反而成为助缘。(正见B2)

还可参考:

生西法师《前行》辅导笔录第111课:

在毗卢七法中,眼睛的看式要稍微往下,因为下巴往内收,眼睛就会自然地、不太刻意地看到鼻尖,那个时候就说明眼睛不是完全闭着的。

有些人修禅的时候,喜欢闭眼睛,在很多大德的经验中谈到能不能闭眼睛?其实,刚开始的时候,习惯闭眼也行,但不能完全闭上,闭得很严实是不行的,也要能够看到鼻尖——除非你有天眼,否则你闭上眼睛是看不到鼻尖的。

藏传佛教很多禅修中对眼睛的要求,不仅不能闭,而且要睁开眼睛;不仅要注视鼻尖,有时候要完全睁开,平视前面的虚空。这样训练之后,对后期的有些修法会有帮助。因为我们睁开眼睛的时候,容易受影响,但是如果习惯之后,你看着这些东西,不需要刻意遮挡,在这个状态中也不影响修禅定。有时还会有引发俱生光明等,有很多方面的必要。

总之,眼睛的看式,有时候会要求我们睁开眼睛修,刚开始的时候不习惯,后面慢慢也就会习惯的;有些专门要往旁边看;有的时候往上面看的,主要看我们所修的法是哪一种。一般所讲的共同的毗卢七法中,眼睛垂视鼻尖是比较标准的。】

【问:毗卢七法中双眼可以闭吗?因为现在用眼过度,工作学习都离不开电脑,平时看书也要用眼,观修也要看视频等。

答:有些大德说闭也好,不闭也好,都可以。按照毗卢七法的要求是微闭,不完全闭着,就睁开一点点,不刻意去看什么东西。在不是毗卢七法的一些修法当中,要求必须完全睁开,比如宁玛派的一些传承要求眼睛睁开,有时是平视前面一尺的地方,有时是往虚空看。如果实在是一个阶段想闭也可以闭,但到后期时很多修法是要求睁眼的,如果现在没有习惯,到时候也是需要重新习惯,所以如果能够不闭或者微闭是最好的。(生西法师)

问:打坐时我比较喜欢闭着眼睛,如果看鼻尖就不能静下来,怎么办?

答:这是要适应的。刚开始如果实在是睁着眼睛修不了,稍微闭着眼睛修也可以,但还是要逐渐习惯的。从标准的毗卢七法来讲,也不是要求完全闭眼的,而是要看鼻尖的。你没有天眼,闭着眼睛把鼻尖看到是不可能的事情。尤其是在很多密宗的修法当中,需要把眼睛睁开,要平视,有时要看到上面等等。后期的修法当中都要求睁眼。所以,如果能从现在逐渐习惯,慢慢把眼睛睁开,这是一个很好的训练。(生西法师)

问:观修时是否可以闭眼?

答:观修的时候是否可以闭眼呢?有些时候有些大德讲闭眼也可以,但是有的时候说闭眼容易昏沉,所以就不太鼓励。但是也有习惯闭眼的,也有时说闭眼是微闭,睁开一条缝,不要完全闭。有些时候就讲到了必须要睁眼修,像这样睁开眼睛修,刚开始的时候不习惯,习惯之后就很好,也有这样的讲法。可不可以闭眼呢?应该也是可以的,因为有些大德是这样讲过的。(生西法师)】

智慧

问:请问六度慧度与十地智度区别?是空性智慧还是因果?是空性慧生还是因果智慧生?

答:六度慧度和十度智度,在前几堂课里提到过这个问题。六度慧度主要是一种了知空性的智慧。十度智度是了知世俗的智慧。十度智度是世俗智,六度慧度是胜义智。

到底哪一个更深呢?其实二者之间的智慧也是相辅相成的。如果一定要比较,那不用比了,十地菩萨的状态比六地菩萨的还要浅,这是不可能的。如果真的要从这样方面比,当然十地菩萨的智慧要超胜六地菩萨,也就是说十地菩萨的智度比六地菩萨的慧度要深。

横向比较的话,智度和慧度二者之间也是相辅相成的。你有几分的胜义智,你就有几分的世俗智。你有入定的根本智,出定之后,对了知缘起的一种智慧就不一样。比如到了二地之后,有了二地的入根本智,那么二地出定之后的尽所有智,了知世俗的智慧,当然也就随之而加深了。十地菩萨的智度,看起来好像只有智度,但是其实他的慧度在六地就已经圆满了,他有胜义慧的。不可能说到了六地是慧度,到了七地之后慧度丢失了,然后开始发展其他的,开始走偏锋了,不是这样的。他的胜义慧和世俗慧,永远都是双运的,而且相辅相成。所以,十地菩萨的智度超胜,其实也是说明他的胜义的智慧超胜。他到十地的时候,胜义慧非常圆满,世俗慧也很圆满,就像佛陀遍智,佛陀的如所有智圆满,尽所有智就圆满了。

所以,我们从这个方面就可以清楚,其实二者之间,从它的本体来讲是相辅相成的,不可能有两个智慧,不可能一个人相续当中有一个胜义智,有一个是世俗智,其实它们就是智慧的两个反体。两种智慧是相辅相成,慢慢慢慢逐渐上进,到了十地的时候,十地的出定位,智度圆满了,只不过没有提慧度,但是其实十地菩萨入定的智慧特别深,才有十地菩萨出定的智度,也就是前面讲的,佛陀在佛地的时候,他的如所有智圆满了,所以他的尽所有智也圆满了。(生西法师)

问:祈请法师再讲述一下八个比喻的不同侧重点。

答:八大幻喻其实都差不多,只是侧重点不同,有的侧重无生,有的侧重无灭;有的侧重无增,有的侧重无减;有的侧重现而无自性,有的侧重作用无虚等等。比如在讲菩提心中的幻化八喻,每一个比喻都有和其他比喻的不同之处,那个是从不生的侧面讲的,这个是从不灭的侧面讲,那个是从现而无自性(显现但是没有自性)侧面讲,这个是从无而显现(从没有当中显现)侧面讲等等等等。仔细体会能找到八个不同的地方。以后有机缘可以学无垢光尊者的《虚幻休息》,里面对八个比喻通过不同的意思再做不同的抉择。(生西法师)

问:《前行广释》111课问题,关于幻化八喻,那么应该如何修持呢?一开始,要依靠闻法和思维断除增益,随后在进行实修时,了知五种外境的一切显现,在胜义中是空性的,在世俗中则观为无实有的空色幻化八喻。

请问:何谓增益?五种外境是哪五种?色、声、香、味、触吗?幻化八喻的共性表达的是一切万法无有自性,这八种比喻可有区别之处?

答:本来没有的执著为有就是增益,比如本来不存在我,却执著有我。五种外境是色声香味触。八种比喻侧重点不同,但总体都是指向空性的内涵,比喻不需要所有方面都一样,只要某些方面和所要对应的意义相近就可以。(正见C1)

问:弟子在第111课中,大恩上师仁波切开示思慧可以产生定解:"对上师所讲的一切法义,不仅仅限于表面听听,而要在自相续中,通过反复琢磨、研究、观察、思维加以抉择,不懂的地方请教他人,不以似是而非、似懂非懂为满足,而要生起定解,……"修慧也可以产生定解:"所谓的修慧,是指真正了知法义后,通过实地修行,对实相之义生起真实无倒的证悟,彻底生起定解,……"弟子不明白此二处的"定解"有何异同?是否有层次不同?

答:后者的层次应该更高,可以理解为前者是思所生慧,后者是修所生慧。前者主要是通过思考、辨析产生坚固的见解,后者则是直接体验。(正见C1)

问:前行第111课中,上师讲到"智慧度与前五度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二者双融才是真正的殊胜之道,也是智慧与方便双运。"末学只听说过,智慧与慈悲双运,方便是指什么呢?

答:善巧方便方法也可以指的是前五度。慈悲也是一种方便。(正见C1)

问:为什么上师要这样讲呢?而且后面,上师还举了例子,有人只喜欢空性,有人喜欢前行法门,有人一听空性就有高山反应,空性是指智慧吗?还是指与智慧不同的别的什么?为什么上师要举后面的这些例子,是想说明什么?

答:空性指的是空性的道理、法义,通达这些法义的是智慧(正见C1)

缘真如静虑与修慧

问:缘真如静虑和智慧度的修慧是否相同?

答:缘真如静虑,是安住在一切万法实相的静虑。智慧度的修慧,也是相应于殊胜的实相。可以说某些方面是一样的,但是,智慧度它的范围比较广。虽然在讲智慧度,但是,智慧度当中有些是缘胜义的慧,有些是缘世俗的慧。这二者之间,智慧度的范围应该大,真如的范围窄一点,二者之间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一样的地方。(生西法师)

问:第111课中缘真如静虑和智慧中的修慧是不是一回事,只不过从安住的角度讲是静虑,从实相的角度讲是智慧,这样理解对不对?

答:缘真如静虑就是无分别智慧,同时具有止观两种功德(正见C1)

问:请问缘真如静虑和修慧中的智慧二者有什么不同?

答:究竟来说可以理解为无二,究竟境界就是定慧双运的。(正见C1)

问:可以理解为缘真如静虑是止,修慧中的慧是观吗?

答:某种角度可以这样理解,究竟无二。(正见C1)

六度的分类

问:讲六度的分类时,讲到"以上所讲的六度,如果再展开解释,那么每一度都可以分为三种,这样一来共有十八种。其中的财施又可以分为三种(普通、广大、极大),这样算来,共有二十种。再加上方便度、力度、愿度、智度,总共为二十四种。"这其中"其中的财施又可以分为三种(普通、广大、极大),这样算来,共有二十种。再加上方便度、力度、愿度、智度,总共为二十四种。"我不明白,请法师开示!

答:《前行引导文》当中讲解六度的时候,每一度有三种分类,总共有十八种,把在布施当中的财施分为三种,等于增加了两种(财施本身不单独算),共二十种,除了六度之外,再加上方便度、力度、愿度、智度这四者,总共是二十四种分类。(正见C1)

问:"每一度都可以分六类,共有三十六类"其中六类是哪六类,三十六类能罗列出来吗?

答:六度当中的每一度还可以再以六度再分类。比如布施当中可以分六度,持戒当中也可以分六度,安忍当中也可以分六度,以此类推。(正见C1)

问:顶礼法师,在111课里讲到:六度的每一度都可以分六类。持戒、安忍、精进、禅定怎么具足布施度呢?感恩法师指导,阿弥陀佛。

答:可以有很多角度,比如持戒可以包含摄善法戒,包含行持一切善法,包括布施;安忍包括放下对财富的贪执,对掠夺自己财物的人修安忍;精进可以贯穿于一切善法,比如精进修持布施;禅定,对治自己对财物的贪执,专注行持布施等等都算。(正见C1)

问:请问方便度、力度、愿度、智度的意思?感恩。

答:菩萨有十地,一地到六地菩萨可以对应布施持戒等等六度,7-10地菩萨可以分别对应方便度、力度、愿度、智度,度就是到彼岸的意思,梵语波罗蜜多。六度的意思你应该知道吧,此外方便就是善巧方便、方法,力就是力量,还有发愿、智慧。(正见C1)

其余疑问

问:六度需要众生,前三度还好理解,但是从精进度开始就不好理解了。"进即喜于善",喜欢善法需要众生吗?按因果不虚来讲的话,我现在喜欢什么样的行为方式,是我前世行为方式的一种延续,同行等流果的原因,所以看起来和众生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是这样的观点应该是不合理的。想请法师开示,精进度、静虑度与智慧度与众生的关系。

答:六度其实在菩提心当中是属于行菩提心。我们要知道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是两个不同的层次,行菩提心的基础就是愿菩提心。我发了利他成佛的愿之后,要去实践,我去实践叫做行菩提心。如果没有发起为了利益众生愿成佛的愿菩提心的话,布施、持戒、精进就不是行菩提心。行菩提心一定是在愿菩提心的基础上才能安立,如果我们忽略了这个大的前提,就会在单独的六度当中去想,这个和众生关系很明显,那个不明显,就会这样去做分析。但是行菩提心之所以成为行菩提心,一定是在愿菩提心的基础上,自始至终都没离开过度化众生。

从单独的角度来讲,精进只是一个总的概念。"进即喜于善",这个善是什么?我们精进在什么上面?在《入中论》、《经庄严论》以及《入行论》第七品精进当中来讲都是一样的。即福德资粮的修行方式是布施、持戒和安忍;智慧资粮是禅定和智慧,精进是二者的助伴。没有一个具体的东西可以精进的时候,我们只能够体现在布施、持戒、安忍等上面。真正来讲六度涵摄一切菩萨道。我们离开了这些法之外,你的精进在哪里?没有。它毕竟是在善上面,菩萨道修善都是为了利他而修善的,所以它绝对没有离开众生的。只要没有离开愿菩提心,你的精进、禅定、智慧也都没有离开。而且菩萨的禅定也是为了调伏自心,调伏自心主要也是为了利他,它是智慧资粮。智慧资粮是成佛的智慧资粮。为什么能够安立成佛的佛道?因为他发了菩提心。

精进度是以菩提心为前提的,智慧也是一样的。你修般若波罗蜜多,真的般若波罗蜜是度的话,一定是被大乘摄持的。禅定当中有很多相应于利他的禅定,菩萨的禅定无量无边,很多禅定都是和利益众生有关的。比如《经庄严论》当中讲,如果修禅定,有了禅定之后会得到神通,有神通就可以利益众生,这是一种利他的方便。修禅定如果不是为了利他,菩萨也不会修。智慧也是一样的,如果你有了智慧之后,可以去给众生讲法,或者有智慧之后可以帮助众生遣除怀疑,都是利他的。证悟空性也是为了更好地利他,这里面都没有离开过菩提心。如果我们把这些单独拆开看的时候,似乎有一些没有直接关联了,但不是真的没有关联,我们去综合分析的时候,这里面每一个都和利他是有关系的。(生西法师)

问:在学习的时候经常看到空性中的单空一词,不知道单空是指什么?

答:单单的一个空无的状态,一无所有。(正见C1)

问:还有如果认为事物是由各种因缘所生,没有独立,恒常自性。属于单空么?

答:如果你的注意力只是专注在"没有自性"的"没有"上面,处于这个概念当中,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种单空。(正见C1)

问:有些人没有闻思修的经历,却说自己已经得禅定、已开天眼,一定能超度亡灵,除人疾病。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答:要看具体的情况,如果是真正的成就者,就没有问题。如果不是,假设是被某些世间鬼神附体胡言乱语、说妄语等等,可能自害害他。(正见C1)

问:顶礼法师!上师说:"要与其他宗教互相取长补短"那平常说:"佛教的观点最究竟。"请问法师该如何正确理解?

答:佛教的教义不需要补充和改变,因为是最究竟的。而弘扬佛法的方式和手段,可以借鉴其他宗教的某些运作方法。(正见C1)

播放列表 点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