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前行》第108课-答疑全集

目录

1. 噶当四依

2. 世间法、出世间法不可兼得

3. 不畏甚深法义之安忍

4. 其余疑问

噶当四依

问:前行108课,噶当四依,为何要死于干涸之处?这是不是噶当派的传统,他们以在寂静地修行为主,并且这样的修行也是一种利益众生的表现?

答:很多修行人都是这样去行持的,也确实能够利益众生。(正见C1)

问:噶当四依,是指在证悟空性前如此证悟后会去世间弘法利生?还是他们证悟空性后依然在山洞修行?

答:根据不同的因缘有不同的示现。对于圣者来说,即使是让他安住在山洞当中也能够给无量的天人,非人等传法,也能够有许多化身在各处绕益众生。(正见C1)

问:噶当四依处"心依于法,法依于贫,贫依于死,死依于干涸之壑",弟子是这样理解的:心要一心一意依于佛法、法依于安贫乐道(不容易为外境所转),安贫乐道的目的是为了达到死时了无牵挂、临终前要到寂静的地方去,没有修为的居士最好到寺院去。弟子的理解对吗?

答:一、心依于法:心依于解脱法,而不是世间法。

二、法依于贫:修解脱法依于简单的生活。古来大德都是如此,是简单生活成就了他们的修法之旅,而非丰富的物质条件。

三、贫依于死:过这种简单生活直至死亡,不是求法时比较贫穷,成名后就开始过另一种生活。

四、死依于干涸之壑:保证贫穷一直到死,一定要死在山沟里。】

——以上是《前行广释》108节课当中的内容。(正见C1)

还可参考:

生西法师《前行》辅导笔录第108课:

这个四依法也是一个很著名的窍诀,它和平时讲的四依、四不依不是一回事,不是依法不依人。是另外一个层次,它是实修的要诀的侧面。我们心中有认知,而且我们的行为应该按照这样的方式去做,这叫噶当四依处,很著名的教言。

四依中第一个是心依于法,整个四依处不是和世间法挂钩的,它是解脱道。首先它是从关于我们怎么解脱的里面出来的,所有的步骤都是和解脱相关的。因此心依于法是我们解脱第一个要依止的地方,就是要以正法为依止,否则我们的心就会攀缘,就会心依于财,对不对?心依于高位、依于感情、依于别的东西。

如果我们的心依于财、依于名、依于地位,我们的心只耽著这些,或者追求名誉财富,那么怎么才能够解脱?财富、感情、地位、名声,对我们的解脱都没有什么利益。什么对我们解脱有利益呢?法才有利益,真实的正道才有利益。

如果要解脱,心必须要依止法,怎么依止法呢?闻思修行,是缘法听闻、思维、修行。我们要知道只有法才是真正能够帮助我们解脱的,最关键的因素是法,别的对我们的解脱没有用。假如说现在我们想要解脱,想要致力于做一个好的修行人,我们就要审视自己的心是依于什么?是依于财吗?依于情吗?依于名吗?还是在依于什么?心依于什么就决定了大走向。

如果心没有依于法,依于别的东西,那第一步迈错了就步步错。我们如果要解脱,这个也是要观察的,心应该依于法,以正法为依止。因为只有心依靠正法,才能被正法所引导,让心在法上面走。

因为法是通向解脱的,如果心依于法,走在法的道路上,最后心就会到达解脱道。如果心依于名,最后得到了名利,就达到轮回的状态。不管是名与利全都是属于轮回的层次。解脱的层次必须要另外一条道:就是法道。通过法的这条道,才能到达解脱道。

就如同在上高速之前,一定要把牌子看清楚:你走的是哪条高速,你要上哪儿去?如果入口走错了就不行。首先要看清楚,心要依于法,才能到达解脱道。

如果心还没有依于法也不要紧,现在知道了就去调整,要反复思维。虽然我现在对于名利、情感还是很耽著,一下子放弃可能还不现实,但是现在要开始思考,耽著的这些东西到底能够给自己带来多大的利益?而如果依止法的话又能带来多大的利益呢?

这些必须要让心平静下来仔细地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够得出正确的答案。最后下定决心——修行才是最关键的。虽然暂时看起来,名利、情感这些好像都有一定的利益,或者也是我们想要追求得到的,但是不仅没有真实的利益,而且还有很多副作用。并且即便得到了之后也不能够完全拥有,最终达到目标之后也是要重新再来的。

但是法完全不一样,依止法之后,它可以一直把我们送往解脱道,送往安乐的地方。因此这个时候就要认真地思维心依于法。我的心可能现在有很多依止的地方,有些是错误的。在观想的时候,觉得自己心依的东西很多,现在分析起来好像法的位置有点弱,虽然有一点心依于法,但不是很强大,必须要把法提出来仔细去观想它的利益功德,然后逐渐地转变。

当我们一心一意依于法的时候,我们的心对其他的东西的依止就会慢慢减弱,然后就开始真正地心依于法。因为解脱才是最终极的利益,对自他来讲只有法才能调伏。

第一步不能错了,"心依于法",只有法才能调伏。如果心依于名利,只能够让心更加污浊,让心上的无明更加厚加深,只能够让我们的痛苦通过这样的错误依止不断地增加。但是如果心依于法,它就会让我们的心越来越干净,染污越来越少,然后功德利益、利他的能力越来越大。所以必须依靠法。我们平时要经常缘法去闻、去思维、去观修,要依靠法而行,让这方面的习气越来越强大。

第二步"法依于贫"。这是类似一个四步骤的体系,是前因后果的关系,第一我们的心要依于法,依于法之后第二步怎么办呢?"法依于贫"。是不是心依于法就万事大吉了呢,还不行。要让法真正运作下去还需要些别的因素,所以说法依于贫。

修行的时候是依于贫穷而修,还是依于富裕来修?前面我们讲过是不是富裕本身就是我们修行的违缘,而贫穷是顺缘呢?从某些侧面来讲的确如此。因为对一般的人而言,驾驭财富的能力不够。

一般的人没有钱的时候,想法也少、相对单纯,有钱之后想法就多了。因为以前没有钱,他的想法可能很多不现实的,心就会比较规矩。但是如果手头有钱了,想法就来了,就想做很多的事情。意思就是说一般的人驾驭不了。

如果能够驾驭的话倒是无所谓,就像我们前面讲的一样,如果你内心对轮回的事情有也可以没有也可以,已经有了出离心,那么这个对你来讲没有什么阻碍。如果要让这个法修得动的话,有些时候财富是障碍。对于一些专修的修行人、对于出家人来讲要依于贫,因为贫穷相对简单,他的想法也相对少一些,这是一般的情况。

这个"贫"是不是一定要解释成贫穷呢?这个也不一定,也可以解释成简单。法依于简单,你可以有一种简单的生活。"简单"有很多种理解。你的想法不多,知足少欲。"知足"就是有条件你就可以去享受,"少欲"就是想法也要少不要贪得无厌。

只要因缘到了,你能够得到一些财富,这个时候就可以有。如果离目标差得太远了,自己对于不切合实际的一些欲望没有很多的想法,知足少欲。依于贫,越简单你在修法的时候才不会分太多的心。对于一般的凡夫人,事情很多,对于财富的要求很多希望很大。如果只是坐在家里钱就自动来了、一打开空调钱就从里面飞出来了,哪有这样的事情呢?如果有当然也可以,但是没有。很多人的想法多,想要得到很多的钱,他必须要去跑去赚。如果把精神和时间都花到了这个上面还哪有时间去修法呀?

法依于贫,如果你的法要修得动的话,有一个比较简单的生活是比较好的。假如有自由的出家人或者没有家庭的束缚的人,相对自由的时候可以这样选择。但是有些人有家庭的,不是一个人说了算的,有的时候就不自在了,这就要付出更多的观修,修出离心。

因为你没办法,必须要去赚很多钱,但是赚钱的过程中尽量地知道这是没有办法的情况。我不是耽着他,而是必须的压力压着我要去赚很多钱,这个解脱的心不变,通过其他的方面来做一些弥补。

但是如果有条件的人就要让生活尽量地简单化,这样对修行有利。我们不是讨论怎么样在轮回中过一个好的高品质生活,解脱道主要的核心就是怎么样让心获得解脱。哪一种方式让你的心更容易解脱,这就是最好的。所以说简单的生活对修行、对法来讲就是最好的,我们一定要明白法依于贫的意义。

"贫依于死"。贫穷是不是指贫穷一两年?不是的。虽然你贫穷了一两年,或者说你简单、知足少欲了,可能在这两年中你的修行有所进展,但是如果第三年开始你又恢复了,那就不行了。因为这两三年中你的心还没有训练成很自在的状态,如果你又反弹了,又开始不依于贫的话,就没有办法修行到底,所以告诉我们要"贫依于死",到死之前一直要不变地让自己的生活简单化,让自己知足少欲,将这种心态保持下去,到死之前都不要放松。不要在刚开始的时候特别地如法,后面又开始恢复到本来的样子。

"死依于干涸之壑",第四步死的时候也是有标准的。贫依于死,我已经依止心与法,通过这种很简单的方式,一直坚持到死了,这个时候还不完备,你死在什么地方?这最后一步还是要把它做得圆满。

"干涸之壑"意思就是讲比较贫瘠的地方,壑就是山沟、山谷。干涸字面上的意思就是没有水的地方,但是我们可以理解成很寂静的、或者很偏僻的地方,很让人生起出离心、容易保持正念的地方。

为什么是干涸之壑呢?如果你死依于亲怨之中,在医院的病床上,或者依于别的什么,也就是死在容易让你分心的这些亲朋好友围绕之处。或者刚开始在深山里修行,死亡的时候你又回到了家里,这些嘈杂的地方容易让你修法的心产生动摇。

所以连最后的死也是要依于干涸之壑,就是没有人打扰的地方。但这是对高标准的修行人来说的,他不需要助念,在没有任何人干扰的情况他就可以随念三宝随念佛,在这种状态中就走了。而我们还不行,还不能在干涸之壑,可能旁边还有很多道友助念。

真正来看这些四依法的时候,真的有福报的能够完全做到的人非常少,那么做不到怎么办呢?我们就像前面讲的一样要尽量地发愿,能做到多少就做到多少,百分之百的做不到百分之三十能不能做到?

心依于法,我基本上能够心依于法;法依于行,我基本上能够知足少欲、不耽着,虽然现在还是为了家人或者为了自己的生活,还是需要去做很多的让自己富裕的工作,但是我的心尽量处在知足少欲的状态,尽量把这种状态保持到死亡。

死的时候如果没有这些条件,尽量创造一些条件。像这样平时要发愿临终的时候一定要遇到顺缘,不要遇到违缘。这也是需要一定的福报的,否则有些修行者在死亡之前都是很顺利,但是死亡的时候,可能有很多的遗产或者纠结这样那样的事情——很多人站在你病床前开始跟你讨论、争吵,或者有的时候家人觉得一定要办一个风光的葬礼,给你做很多这方面的后事。这些对他们来讲是面子问题,对你来讲就是很大的伤害,这对修行人来讲也算是一种违缘。

所以现在就要多发愿回向:尽量在死亡的时候,能在清净的环境中平平安安走完这一生,然后还有很多人助念,不要遇到其他的违缘,这样就比较好。

以上讲的是纯粹地针对一个标准的修行人的要求。就像前面讲的,对我们一般人来讲,不要说做到可能就连理念上都接受不了。修行时,为什么我的心一定要依于法不能依于别的事情?为什么法必须要依于贫?富裕的修行不好吗?我富裕地修行还可以影响别的人嘛。他可以这样想的。

另外有些人可能连这个精神都还没有理解。我们并不是说一定要怎么样,而是要把其中的精神抓住。我们要这样想:让一个修行人最好的解脱的条件都在四依法里面了。如果真正自己愿意解脱而且又有福报的人都愿意去按照这些去做。如果还利益不了的,就先理解一下,或者发愿以后理解了这个含义再来也可以。

如果实在不行,你能够学多少就学多少,当然也可以。因为每个人的根器不够,华智仁波切在前行里面讲的基本上是一些高标准,很多人不一定做得到,这也是我们需要理解的。】

世间法、出世间法不可兼得

问:在学法的过程中,学到有一段讲的是:"如果又想得到世间的成就,又想同时得到出世间的成就,这是不可能的。"但是在过去十多年学法的过程中,事实上我看到很多周边的师兄弟在学法以后,他们的世间法也变得特别顺,很多人都一路上升,做到很多公司的高管,同时还特别地精进。我就想知道作为在家居士,世间法和出世间法是不是可以同时得到?谢谢。

答:这种情况就是看他前世的福报,因为他前世有某种福报的话,今生这些果已经成熟了,即使他不追求,果也成熟了。同时,他的主要心思是放在修学佛法上面,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觉得他一方面在追求世间法,另一方面佛法也在成就。但我们说他前世的福报如果已经成熟,他不需要再刻意地去追求。

《前行》当中所讲的意思是,如果我们一方面把精力放在追求世间法上,一方面追求佛法,像这样自己的心两个方面都去追求,不可能同时成就,而且最有可能最后失败的是佛法。他对佛法这么精进,其实说明他对佛法是非常有意乐、非常有信心的。

还有,《前行》当中所讲的意思是什么?因为世间法是轮回当中的法,而佛法是想出离轮回的法,这两个不同的目标注定是没办法圆融的。现在有些人,他其实是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出世间法上面的,从这个方面讲的话也可以这样理解。从短期来讲,有些人世间法也做得好,出世间法也做得好,像这样可能是看不出来,长期才能看得出来。这样长期下去到底是怎么样?也不好讲。

所以情况有很多种,我们只有分别来对待,不能够一概而论。(生西法师)

问:关于世出世间法不可兼得的问题,末学在法义的圆融上有些疑问,在恩扎布德的公案里,最初佛说:"国王,如果你要成佛,就要舍弃一切妙欲,勤修戒定慧三学,行持六度。"而国王说:"我想要一个能够和众妃一起享受五妙欲而获得佛果的方便法。"并随即唱道:"赡部花园极惬意,宁可我成为狐狸,释迦佛位永不欲,愿具妙欲共解脱。"

在这个公案里,国王恩扎布德在显现上就是世出世间法兼修兼得啊,在他最初的发心中,也是在内心是希求世间八法,在最后的话,也是成就的。请法师慈悲开示应该如何圆融此公案和世出世间法不能兼得问题。

答:他是属于极利根者,可以说属于比较罕见的情况。我们一般未必会有那样的根机。(正见C1)

还可参考:

生西法师《前行》辅导笔录第108课:

以我们教主释迦牟尼佛他老人家的事例来进行宣讲(世间上任何一个补特伽罗,没有胜过释迦牟尼佛的)。释迦牟尼佛出家前显现上是十地菩萨,他是一个王子。连释迦牟尼佛也没有想出一个世间法和出世间法同时成就的方法,显现上他也是想如果在皇宫里面就没有办法出离,不能解决生老病死的痛苦。怎么办?就舍弃了世间的快乐、舍弃了王位。像丢唾液一样舍弃了转轮王的国政,到尼莲禅河畔在六年当中历经苦行。(印度的尼莲禅河现在也有,一个说法是在苦行洞,还有一个说法就在河边上,有一个佛陀苦行的地方。)

佛陀在苦行期间,一年只喝一滴水吃一粒米,逐渐把饮食减下来,这样做苦行。他也想到在皇宫当中没有办法一边享受王位,一边同时成就佛果,他就出离了。

是不是释迦牟尼佛必须要出家才能成佛?在这个场合中表达出来的意思的确就是这样。从另外一个侧面来讲,释迦牟尼佛是十地菩萨,难道在王宫当中生活,一定会阻碍他成佛吗?从十地圣者的境界来讲,王宫里面这些小小的欲妙不会障碍他成佛。但是有一个必要性,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十地菩萨。

释迦牟尼佛的弟子里面有几个是十地菩萨?释迦牟尼佛成佛难道就是为了自己一个人成佛吗?如果一个人成佛就不需要这样。为什么要显现这么多?原因还是为了以后的弟子考虑。绝大多数的弟子都是普通人,没有办法在世间法和出世间法同时圆满成就解脱道。

因为凡夫人对轮回耽著的习性非常强大,所以要做一个表率,连释迦牟尼佛有时也是必须要放弃一些东西,才能够修行得到利益。这里给我们指点出来的信息是什么?在修行佛法的时候,我们也是需要放弃、牺牲一些平时抓得很紧的东西,只有这样通过修行才可以得到一些利益。他要给我们传递的信息就是这个。

比如有些地方说恩扎布德。在释迦牟尼佛给他传法时,他说:"如果你的法让我放弃王位,我绝对不干。如果有一个法能够让我在不舍弃欲妙的同时成佛,我就可以学。"释迦牟尼佛说这是有的,那就是密乘的修法。

有些人把这个当成事例拿出来,恩扎布德明确表态了,如果让我放弃王位、欲妙情愿不解脱、情愿不成佛。恩扎布德是具有上根利智的人,虽然表面上不放弃王宫,但他经过指点时,内心当中并没有在获得了觉受、境界之后,还对王宫的生活恋恋不舍,绝对不可能。虽然在形象上没有舍弃,但内心当中他已经存在了有也可以没有也可以的状态。

这些例子要表达不同的意思。我们现在不是恩扎布德,也不是悉达多太子,只是一般人。把前面讲的标准放在我们身上,我们就是标准的两头针,水火不能放一起,不能骑在向上向下的两匹马当中同时还可以飞驰,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普通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不能把十地菩萨的境界放到我们这儿来,他可以,我们不行。狮子、老虎可以跳的地方,不要忘了我就是个小青蛙,不是老虎。所以别人可以做,你不能做。为什么这里没有讲?不需要讲,佛陀也没想出这个办法,就这样告诉我们。】

问:既然世间法出世间法不可兼得,那怎样理解佛法不离世间觉及现在有些大德倡导的人间佛教?

答:佛法当中也有人天乘,也不一定都是出世间的。对于有些暂时无法接受出世间教法的人我们可以教导人天乘善法。当然如果以出离心摄持,也可以为解脱积累一些资粮。但世间法与出世间法的区别关键是发心是否具足出离心。(正见C1)

问:加行教材第五册108课第二题,"为什么说世间法、出世间法不可兼得?请从不同角度详细分析。"这道题我们小组讨论时有些疑惑,没有统一认识。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有的道友认为从上等修行人的角度看,是不能兼得的,从中下等修行人的角度看是可以兼顾兼得的。

还有的道友认为,佛是福德智慧资粮的圆满,修学出世间法肯定也是福德增上的过程,因此修学出世间法,世间的福报肯定也会具足。现实中也看到有很多道友出世间修行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世间的财富眷属也很圆满。从这个角度看世间法出世间法是不是也有统一性,可以兼得。?

答:原则上思考题本身我这边不会直接回答。有些时候出世间法指的是内心对世间法的贪执、追求,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你很难获得出世间的成就,如果你获得了出世间的成就,你必然会放下对世间法的贪执,即使你同时很有钱有地位,但你的境界已经不同了。(正见C1)

问:本课说"世间法和出世间法不可以兼得",但是在《二规教言浅释》里,教言又说世间法是出世间法的基础。这两种观点,岂不是矛盾吗?

答:个人理解,同一个词在两个语境下的含义有所不同,前面不可兼得的世间法,有时指的是内心对世俗成就的贪执,这种贪执与在修道上获得成就是相违的。

后者的世间法指的是通达世间的规范、准则、人格等等。(正见C1)

问:水银丸是什么东西?水银吃了不是死人吗?为什么书上说无垢光尊者以水银丸为食?

答:个人理解有些时候指的是通过某些特殊修法加持过的,不是一般的水银。(正见C1)

问:《前行》108课米拉日巴尊者在山洞里的道歌,其中四句:门外无人迹,室内无血迹,能死此山中,瑜伽心意足——"室内无血迹",上师翻译为"洞内没有积累财产的血迹"。请问:洞内积累财产为何会有"血迹"?

答:可参考生西法师《前行》辅导笔录第108课:【"门外无人迹",山洞的门外面没有人的脚印,没有人来拜访也没有人来往(深山是很僻静的地方)。"室内无血迹","血迹"就是财富。还有一种翻译或另一种解读是室内无粮迹,"粮"就是粮食的"粮"。门外没有人的脚印、痕迹,室内没有粮食的踪迹(他们找不到粮食)。以前的修行者有时也吃一些牛、羊肉,从这个角度来讲没有血迹,也就是没有正常饮食的意思。"能死此山中",能以这种状态在山里面死去,瑜伽心意足。】(正见C1)

不畏甚深法义之安忍

问:前行108课,乔美仁波切的教证:"纵闻善德与恶过,地狱痛苦寿量等,以为非真起邪见,此罪胜过五无间,无解脱罪发露忏。"怎么理解?

答:可参考生西法师《前行》辅导笔录第108课:【纵然听到了善法的功德、恶业的过患、地狱的痛苦、地狱的寿量等等,以为"非真",认为这些不是真实的而生起了邪见。如果对这些本来存在的善法、善恶的因果取舍等等生起邪见,"此罪胜过五无间",这种舍法罪比无间罪还要重,它还有另外一个名词叫无解脱罪,意思就是这个罪业太重了,基本上很难解脱。是不是真的没有解脱呢?也不是。就是在很长时间中无法解脱,所以为了表明它的罪业之严重就直接用了一个"无解脱罪"。

"无解脱罪发露忏",趁现在我们有自在的时候要发露忏悔,以前我有邪见,但是现在我觉悟了,要反悔,不能再生邪见了,首先恢复正见(如果你的正见不恢复,忏悔也没用),这些都是存在的、都是有的,它就有忏悔的基础了,在这个基础上再去忏悔,逐渐可以清净。

为什么说胜过五无间罪呢?因为如果你造了五无间罪,也许是因为你的烦恼控制不住,但是因为没有生邪见善根还在,可以通过对法的信心去忏悔。但是谤法、舍法是直接对于忏悔的整个法生起了邪见,那你拿什么去忏悔呢?就没有忏悔了。所以首先要恢复正见,在这基础上再去忏悔,逐渐就可以清净。

尤其是现在有自在的时候,第一,无论如何不要诽谤正法,不管是声闻乘、独觉乘,还是汉传佛教、南传佛教、北传佛教、藏传佛教,对任何佛教的宗派、任何修行人不诽谤,不诽谤正法,不诽谤修行大德。

第二,要忏悔。因为可能我在以前不懂事的过程中,也造过诸如此类大大小小的舍法罪,所以我们不要被动地通过痛苦的方式去成熟,要主动去忏悔。如果现在我们通过修金刚萨埵、观空性,其实还是有忏悔清净的机会。】(正见C1)

问:乔美仁波切的最后那句话"发露忏悔无解罪",是不是说仅靠发露忏悔是不能清净谤法罪的。那么念百字明和金刚萨埵心咒有可能清净这个罪业吗?

答:罪业是可以的清净的,包括谤法罪业。这里说的无解,意思是很难获得解脱,障碍比较大的意思。就像一个人很穷,说没钱,但也不是一分钱都没有,是一种表达方式。(正见C1)

问:108课中一段:"往昔佛陀在世时就有许多增上慢比丘,听佛讲甚深空性时,生起邪见,口吐鲜血而亡,并堕入地狱。"为什么这些比丘会口吐鲜血而亡?

答:无法承受,心里觉得受不了。(正见C1)

问:顶礼法师,那两位比丘走了以后,阿底峡尊者十分伤感地说:"如果没有以慈悲心、菩提心修炼自心,对甚深法义不起诚信,仅仅靠护持一分清净戒律,是不能获得任何成就的!"阿底峡尊者的这段话如何与科判"不畏甚深法义之安忍"圆融理解?感恩法师

答:这两位比丘无法接受(忍)大乘的甚深教法,对甚深法义具有畏惧。(正见C1)

问:前行108课中,舍法罪与谤法罪有何异同?

答:有时意思差不多。有的时候舍法范围可以广一些,谤法可以理解为以诽谤的方式进行舍法。(正见C1)

问:前行广释第108课中思考题:怎样忏悔诽谤大乘的罪业?

答:可以结合自己所学的法义进行解答,比如通过四对治力念修金刚萨埵心咒,三十五佛忏悔文,弘扬大乘佛法等等来对治。(正见C1)

问:《前行》第108课:诽谤大乘有哪些过失?争议是:过失到底是不是果报?

甲方认为:过失就是果报,诽谤大乘就是过失就会多恶趣,并且用了P86页的教正《入大乘论》云:"诽谤大乘法,决定堕恶道。"

乙方认为:过失不是果报,过失肯定有恶的果报,但是和果报还是有不同,比如:对自己而言,诽谤大乘就不会去闻思修学,就不会发菩提心、救度众生,得不到究竟的解脱果;对别人而言,断别人的大乘种性,所得小乘解脱果不究竟圆满。举例:偷盗的过失是自己的德行亏损,国家或别人的财产受损失,果报是法律制裁,及后世得贫穷苦楚报。人天怨恨。

请法师开始到底该如何分析抉择这个问题???

答:过失指的是恶业,恶业在未经忏悔对治的情况下,终有一天会成熟恶报。其实我认为甲乙双方的观点都不矛盾,因为他们都认可谤法的果报,只是对于过失这个词语如何界定有疑问,从某个角度过失似乎是从因位而说的,这个时候不牵涉到果报,但是具体在宣讲过失的时候,经常都会联系到未来的果报(例如堕入三恶趣)。(正见C1)

问:前行108课,对非法器宣说空性,可能会损坏他们的相续。那么平时播放心经,如果有人听到后生邪见,这样播经是否不妥?是否会有过失?

答:心经现在很多歌星也在唱颂,能深入了解其深意的很少。若不会引起周围人的反感或反对行为的话,播放问题不大;也可以善巧地以现在歌星唱诵的方式播放。(正见C1)

其余疑问

问:如果发愿死了在尸陀林布施身体给空行,要是到时候没有证悟空性怎么办?是不是到那时候就已经证悟空性了,这也需要观待福报因缘?

答:我们死了之后,在尸陀林当中做天葬。不是说在天葬当中把身体布施给老鹰的人都是证悟空性的,因为已经死了,不是活生生的人躺在上面,身体是没有感觉的。只要现在我们发愿,我死了之后能够对空行做一次供养,这时候不证悟空性也不要紧。因为神识离开之后,老鹰在吃尸体的时候,身体不会有痛的感觉,不会引发其他的问题。所以死了之后布施身体给空行老鹰等,没有证悟空性也可以做。不是发愿到了天葬场就已经证悟空性,不是这个意思,因为是尸体没有神识的,没有痛苦,所以现在可以发愿死了之后布施供养,那时候不用担心会不会后悔,没有证悟空性也可以。(生西法师)

播放列表 点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