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前行》第096课-答疑全集

目录

1. 名颂解释

2. 米拉日巴尊者公案

3. 血肉供养

名颂解释

问:誓言物如何理解?

答:誓言物有两种,一种是受用誓言物;一种是使用的誓言物。前者有时指的在在某些相关场合需要受用的物品,如法享用可以断除分别念,提升修行的境界等等。后者包括一些密宗相关法器。(正见C1)

问:钦则益西多吉尊者,杀了鹿,将血肉用于会供,与王妃和眷属们大快朵颐。"朵颐"是什么意思?

答:【"颐"是脸颊;"朵"是动的意思,"朵颐"一词出于《易经》,指动腮帮进食。】——以上是相关资料当中的内容。(正见C1)

问:前行96课,以无所有也不是空空荡荡,而是有种不可言说的明清,这种境界就成为现空双运。"明清"如何理解?"这种境界就成为现空双运"如何理解?

答:以后有机会学习密法可以详细了解。(正见C1)

问:前行96课,誓言物如何理解?

答:有的时候誓言要求需要享用的。(正见C1)

问:会供时的红酒是否也是誓言物?

答:如果有就是。(正见C1)

问:会供物现在是否以不用五肉了?

答:看情况。(正见C1)

问:五甘露指什么?

答:精、血、骨髓、大香、小香。(正见C1)

问:什么是断法?

答:可以理解为一种布施身体、断除我执的殊胜修法。详细可以参阅《前行广释》124课。(正见C1)

问:前行96课,本尊、本性、本体多次提到,请问这三者有何区别?

答:佛菩萨都可以称为本尊,有的时候本尊指的是某位修行人主要修持的佛菩萨。本性就是根本的性质,特性,比如,张三这个人本性很好。本体,就是主体的意思,比如冰的本体是水分子组成的,豆腐的本体是黄豆组成的。(正见C1)

米拉日巴尊者公案

问:前行96课,罗刹女也唱了一首歌:"本习气魔由心生,倘若不知心本性,你虽劝逐我不去,若未证悟心自空,似我之魔不可数。若已认识心自性,一切违缘现助伴,我罗刹女亦为仆。"罗刹女是否可理解为饿鬼?

答:这里从显现层面或许可以这样理解,其他场合的罗刹可能有不同情况。(正见C1)

问:为什么她有这样的见解?

答:也许可以理解为其见多识广,也可能属于佛菩萨化现,等等。(正见C1)

问:从文中可见,这里面的"心"本不是指"自性"或者说"如来藏",要不然就有不清净的烦恼从清净的如来藏出生的过失。这里面的"心"指的是哪个?是指第八识?第七识?还是统指心王八识?

答:个人理解,心自性迷的状态,就是心识的状态。而某种角度,八种识是一个本体。(正见C1)

问:在前行95课和96课中提到了一切都是自心的显现,是一种密法的境界。弟子想了解,这种见解和唯识宗的见解有什么不同?

还有空性与大空性、如来藏在见解上有什么不同?显空双运是显宗的空性见还是密宗的见解?清净观比空性见更超胜吗?这是不是大圆满的一种境界?

答:唯识宗的心,指的是阿赖耶识。密宗当中的心,有更深的意义,许多时候和实修也结合的非常紧密。

从所诠意义上讲,大空性、如来藏、密宗里所提到的了义的心,名称不同,意义无别,那是最终的境界,显空双运有很多解释方法,许多内容显宗和密宗都承认。清净观是在空性见解的基础上,从显现层面进一步靠近实相。而最终的境界,是超越一切相状的。(正见C1)

问:第96课中,金旺堪布也经常引用一个教证,说:"现有知本尊,鬼神自然听。"若能了知轮涅一切皆为本尊的显现,鬼神自会对你俯首贴耳,惟命是从。这一句不明白。

答:一切清净的显现是智慧或本尊的显现,一切不清净的显现是分别妄心的显现。鬼神在众生迷乱前现鬼神,而其本性为清净的本尊。若将其观为本尊,则得到本尊的加持,而不会受到鬼神的危害。(正见B2)

问:金旺堪布的教证,说:"现有知本尊,鬼神自然听。"若能了知轮涅一切皆为本尊的显现,鬼神自会对你俯首贴耳、唯命是从。

若能了知轮涅一切皆为本尊的显现,是不是说明证悟了空性?鬼神才会对你俯首贴耳?若不是,那又该怎么理解?

答:和证悟空性是相通的,这里主要说的是清净心的见解,实相当中本来清净,如果了悟了这一点,就会获得很多功德,实相有多种属性,一方面来说实相是清净的,一方面来说实相也是空性的。(正见C1)

问:《前行广释》96课,"金旺堪布也经常引用一个教证......",还有"作为修行人,一切行为、一切处所、一切时分,都可以成为修行的机会......",这两段指的修行人安住于本性之中。那么这种修行人是指加行道上开悟的人,还是指仅仅听说过轮涅都是心性的显现的初学者(这种

初学者对心性仅有字面上的理解)?96课的前3页是否也可以说是上师为没开悟的初学者直指心性?这样的话,仅仅是字面上有所理解的初学者(不是真正证悟空性),也可以在烦恼显前时,安住于一切都是上师或心性的显现这一境界中吗?祈请法师开示,感恩法师!

答:许多时候可以从多种角度来解释。如果是已经开悟,那肯定没问题。而如果仅仅是在概念上大概了知的初学者,即使从概念上这样观想,安住,也有很大的利益和效果。(正见C1)

问:前行96课,"米拉日巴尊者在山洞里遇到五个丑角鬼,后来通过安住心性将其降服。"由于末学基础浅,与道友共修时对安住心性不知如何理解?

答:安住心的本性,实相,空性。(正见C1)

问:前行96课,"一切显现,全部是心的幻化,而心的本体也是空性光明。"这是窍诀,是否可理解为这是在通过修行,有了一定境界,才可以应用?

答:相应自己的境界,有多少程度的通达就会有相应的效果。(正见C1)

问:"心的本体也是空性光明"如何理解?

答:空性的同时不是断灭,具体以后可以学习如来藏方面的相关内容。(正见C1)

问:听辅导时说本来就是觉性,本来就是佛性,所有魔障本来也是佛性,弟子还是不明白,请师父开示魔障本来也是佛性?

答:没有任何显现是佛性之外的。魔障的显现没有离开自己的心。(正见C1)

问:前行96课。其实你上课也是修行,提水也是修行,说话也是修行。这种修行是不是指有了一定境界层面上说的?我现在还达不到。

答:可以努力去行持。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以三殊胜摄持。(正见C1)

问:在前行96课有这样一段话:上师如意宝经常劝告弟子,若遇到令人烦躁的事情,或者出现许多不平的现象,心应该安住于本性中,将波浪般此起彼伏的违缘,全部融入自性光明的无边大海。法师,如果波浪是此起彼伏的违缘,那么大海怎么说是自性光明的呢?

答:汉地大德讲过,"全波即水,全水即波",波浪再翻滚,本性也没有离开水,都是水的游舞,所以即使我们的境界当中显现违缘,违缘本身也没有离开法性的显现。(正见C1)

问:为什么魔由心生?

答:一方面,万法的显现都没有离开心,魔也是万法之一,所以魔的显现也没有离开心。另一方面,我执烦恼本身是一种魔障,这些都是在心上安立的。(正见C1)

问:96课上师讲到:"所以,当遇到鬼魔时,理应以大悲心修自他交换、断法,或者用般若空性来摄持。假如你有更高的密法境界,具有"鬼魔是自心显现"的定解,那不管是单独修行,还是弘法利生,都会无有障碍,所有违缘销声匿迹,这是非常甚深的一个窍诀。"请问,"鬼魔是自心显现"的定解与般若空性是一种方法还是两种不同的方法。

答:不是完全分开的。正因为是心的显现,所以无自性。(正见C1)

问:心性的本来光明与清净观是一个意思吗?

答:本来光明是一种状态,清净观是一种修法。究竟的清净观可以说是安住在本来光明当中。但两个词语本身是有不同含义的。(正见C1)

问:如何理解本来光明与空性是一个本体的两个侧面呢?感恩法师慈悲开示!弟子恭敬合十!阿弥陀佛!

答:实相同时具有光明和空性两种属性。(正见C1)

血肉供养

问:96课中:"八十四大成就者中,就有一位仙得乐巴,他得到无上大手印的成就之后,离开森林而前往城市,在各大城市里杀害飞禽,并示现吃肉。很多人纷纷对他诽谤,仙得乐巴用手向虚空一指,被他杀害的鸟类竟全部复活,又飞回空中去了。"请问什么是大手印、誓言物?

答:大手印是一种修行,一种修法,也是一种境界。大手印有基大手印、道大手印和果大手印。大手印其实是一种修法,包括基、道、果三种:一切万法的本性是空性的,这属于基的大手印;修道的时间安住在空性的状态当中,是道大手印;证悟空性,证悟实相叫做果大手印。还有一种大手印持明,也算是一种殊胜的成就的果位。总而言之基道果可以包含一切大手印。

誓言物,是在修持灌顶、修持荟供的时候,必须要接受的那些。如果要接受的就叫誓言物,因为有些誓言物是属于打破我们执著的,打破我们清净和不清净、肮脏执著的一些东西。比如五肉五甘露,表面上看起来很脏,但通过安住在生起次第的仪轨加持完之后,它的本性已经转变成甘露了,你要安住在这个东西是甘露的状态当中去接受、受用它,打破这样一种执著,这种东西叫做誓言物。因为在你的誓言当中,这是属于必须要接受的。如果你接受了誓言物,这个誓言物你服用了、食用了之后,接受了之后,相当于维护了誓言。如果抛弃了,就相当于誓言这部分有所破损。(生西法师)

问:若以血肉供养上师三宝,这种行为是否正确?请从两方面进行分析.麻烦法师解疑,感恩法师!

答:原则上思考题此处不直接回答。建议可以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区分,一种是合理的,一种是不合理的。(正见C1)

问:96课第一道思考题,"从两个方面分析血肉供养上师三宝是否正确?"我和道友们都看引导文表面在讲两个方面:

  1. 上师们吃
  2. 祭祀用,以为是这两个方面,但网络组、百度上,却不是。我不知我们的对不对?请法师给我们指导、开示,到底是哪两个方面?感恩法师!

答:要仔细看讲记。一方面,以邪见故意杀生做供养不可取,这是反面。另一方面,真正如法的会供当中也可以用肉类,包括一些成就者的示现等等,这些是如法的,这是正面的。所以,本身并非一概而论是对是错,而是要看具体情况。(正见C1)

问:法师:您好!第96课的课后思考题:"若以血肉供养上师三宝,这种行为是否正确?请从两方面进行分析。"我组师兄对此题答案出现比较大的分歧,大概分为以下几种:

  1. 不正确。从施者与受者两方面分析。即供养上师的弟子和上师都会获罪。

  2. 不正确。从小乘和大乘经典两方面分析。都不被允许。

  3. 分层次。一方面对于贪执肉的美味的人不被开许,无论上师弟子,都不会令佛欢喜;另一方面对于有一定境界的人作为誓言物,是可以接受的。

恳请法师指导哪个比较正确,或者说的都不符合此题答案?

答:个人觉得从"是否正确"这个角度,可以分情况,不同情况有不同的结论。如果是烦恼心故意杀生供养,有过失,不合理。假设是如理如法的供养,以密宗的殊胜见解和善巧方便摄持,是如法的,没问题的。(正见C1)

问:"若以血肉供养三宝,这种行为是否正确?请从两个反面进行分析。"这里的两个方面是指那两个方面?

答:一种是普通凡夫以烦恼心故意杀生而供养的情况,另一种是密宗当中以殊胜的见解和善巧方便摄持的清净行为。(正见C1)

问:若以血肉供养上师三宝,这种行为是否正确?请从两方面进行分析。(不知道从哪两个方面分析)

答:个人理解,一方面是某些邪见凡夫和外道的杀生供养,这种方式不如法;另一方面,在密宗当中,以殊胜的善巧摄受供养清净肉类,是如理如法的。(正见C1)

问:三净肉是否只能是以业力自然死亡的肉?

答:如果从小乘当中三净肉的定义来看,也可能包括其他的情况。(正见C1)

问:密宗为什么要供养五肉?什么时候需要供养五肉?是为了要断除我执吗?

答:一种情况,是为了打破内心的的净秽执著。如果以后有机会进入密法班可以详细了解。(正见C1)

还可参考:

生西法师《前行》辅导笔录第96课:

在密宗当中有五肉、五甘露之说。五肉五甘露,饮食外会供,就是在饮食之外有很多种供养的方式。作为密宗誓言物比如五肉,就有人肉、马肉、狗肉、孔雀肉、大象肉等。五肉的观点,有些地方稍有不同,但是大概都差不多。

为什么把这五肉作为供品呢?我们要知道一下背景。当时密宗续部最早兴盛的时候在印度,这五种肉都是很不干净的、肮脏的肉,基本都是不食用的(当然人肉不管是哪个地方都不会食用的)。尤其在印度,有些人特别讲究清洁,所以有些肉不吃,人肉、马肉、狗肉、大象肉、孔雀肉等都是绝对不吃的。

为什么要供五肉呢?修行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修行者可能对于清净的善法达到某种高度了,但是他心相续当中还有清净的和不清净的执著。如果相续当中有这种执著,干净的就取,不干净的就舍。内心当中还有取舍,就没有办法超越瓶颈,超越不了二取的分别念,也就悟入不了平等的法性,没有办法悟道,没有办法趋入到实相。实相是没有二取的,在实相当中没有净秽,不垢不净。如果你还有这个分别,就没有办法超越,就没有办法悟入平等的境界。

那怎么办呢?在见解上面去了知净秽无别,不垢不净。所谓的净和不净,是没有差别的,是平等的。所以为了超越,不单是见解上面要了解,而且行为上面要做最后的突破。怎么办呢?就是把平时根本不吃的、最脏的这五种肉,故意作为供品来供养。我们不在那种环境当中,根本无法了解印度有根深蒂固的观念,这五种肉是绝对不能碰的。

修行者内心安住在净秽无二的境界,在这样的境界中供养五肉,供养完之后自己要受用,就是最不想吃的必须要受用。当然现在对我们来讲,五肉的意义在汉地不一定是这样。人肉当然大家是不吃的,马肉不好说,狗肉很多地方的人都是喜欢吃的。

当我们看到这里面有狗肉,干脆就弄点狗肉来会供,然后吃了,在五肉里绝不是这个意思。五肉是指当时当地的人把绝对不吃的东西,当做一种会供品。

如果我们认为狗肉好吃,马肉好吃,孔雀肉好吃,我们对它有贪心,这些就不能作为会供品。我们要重新去找不能吃的五种肉,当然这五种肉只是一种表示,在大家观念当中肮脏肉的代名词。所以修行者不仅从见解上要了知它是清净的、净秽无二的,而且在行为上要上供。

在我们的观念中,上供的东西必须要是好的、干净的,但是密宗修行者最后阶段要突破执著的时候,就需要用这些东西来突破自己的观念,打破这些概念。如果这些概念打不破,还是没有办法拥有一颗平等心。所以必须要把这些东西上供,上完供之后自己要食用,这就是五肉。

五甘露就是大便、小便......这些东西好找,但是大家肯定不吃的。我们现在能不能把大便小便放在佛堂上供养?做不到。因为在我们心中对于干净不干净的执著还太强。但是也不要勉强认为"我就要供养"。在没有净秽无二的见解之前,是不能用的。没有开许绝对不能用的。

认为很脏的东西,就是自相上的脏。而不是认为脏只是一个显现,它的本性是干净的。修这个供养,见解必须要达到一个很高的高度,对等净无二非常确信,为了突破最后的一点障碍才开始供,供完后自己要食用的。食用后要打破这种执著。

一般人根本接受不了,谁接受得了这些?大家的概念中、显宗的修行中,供品都是要干净的。为什么要一世成佛?当资粮、见解到了,信心很稳固的时候,就通过很多特殊的方式强制性地突破,之后就到达了证悟的平等意。

......

对这个修法了解原理后生起信心,慢慢地内心的执著越来越少,智慧越来越敏锐,最后通过这样非常规的方法,突破残存的执著。有时要突破善和恶的执著;有时要突破净和秽的执著;有时要突破高和低的执著......很多执著。这些用分别心、人为设定的概念,在本性中是没有的。通过前期修行,到一定高度时,准备好了,一下子就突破了。如果没有准备好,提前做这些事情,是绝对不允许的。

这是为什么要供养五肉、五甘露的原因。并不是为了食用而宰杀,而是为了打破最细微的执著。粗大的对轮回快乐的执著在出离心阶段早已打破,在菩提心阶段又破除了一部分,接着在空性阶段又破了一部分。残余的要很快突破的东西、最微细的概念,最后就要通过高级的法来突破。】

问:佛视众生如子,即使儿子是自然死亡,父母也不会食其肉,为什么还用五肉供养呢?密宗采用血肉供养的真实目的是什么?对我们来理解佛法有什么启示?请法师开示。

答:【二、宣讲正论:这个比喻讲的是:有一家的小孩趁大人外出干活之际,把一条花绳子扔在了水缸里面,当家人回来后,发现水缸里似乎有一条蛇。针对这一现象,他们的家人就有五个不同的观点,以及观点背后的五种不同行为。作者以每个人的观点和表现,影射出小乘与大乘,显宗和密宗,普通外密与内密,以及内密与大圆满之间的差别。无可否认,大家的眼睛所能看到的,是相同的景象,这一点不会有任何争论。关键的分歧,就在于每个人对所见之物的不同观点。

(一)第一个人认为,这是一条真正的蛇,所以惊恐万分,于是想尽办法一定要把这条蛇扔出去。实际上他看到的不仅不是蛇,甚至连蛇身上的一个微尘都没有,正因为他把绳子看成蛇,在恐惧心理的作用下,才产生了想赶走蛇的行为。这个比喻所影射的教派,就是声闻缘觉乘。声闻乘又分为一切有部和经部,我们统称这些派别为小乘佛教。小乘佛教认为,人我是唯一不存在的法,除此之外的万事万物,全都实有存在,包括所有外界的物体与一些精神的细节,以及精神和物体的运动等等。小乘行人把烦恼当成实有的法,故而想断除烦恼也相当费力,戒律也特别多,面对任何问题,都是谨小慎微、如履薄冰。关于这些,在《入行论》智慧品,以及《菩提道次第广论》中会广讲,大家可以自己去翻阅。

(二)另一个人认为,水缸里不是一条真正的蛇,而是蛇的形象。意思是说,如果不仔细看,表面象是一条蛇,而实际上却是一条绳子。尽管如此,他仍然对蛇的形象有些恐惧,所以不但不敢直接接触,还准备利用其他的方法去除掉它。这个行为,隐喻大乘中观(本文中未提及唯识宗)。中观派认为,所有的物质、精神,都是假有、虚无,如幻如梦的。从胜义谛的角度而言,万法无我、空性光明;而在世俗谛当中,仍然要惧怕烦恼,要谨慎取舍。他们认为,如果菩提心或空性见等因缘具足,则烦恼也可以转为道用,否则虽然万法不成立,是空性,却好似蛇的形象一般也会伤人。在《现观庄严论》和《般若经》中,经常提到烦恼转为道用的方法:其中一个就是菩提心。比如说,在菩提心的摄持下杀、盗、淫、妄,就不算为罪业;另外一个方法,就是证悟空性的智慧,在具足空性智慧的前提下,烦恼也不称其为烦恼,自然转为道用了。有了这二者之后,烦恼也成了有用的东西,不然,倘若直接与烦恼交锋,则不仅会受到伤害,甚至会堕入恶趣。

(三)有个家人一看,就了知水缸里不是蛇,只是蛇的形象而已,并且他还知道,在没有任何东西的帮助下,直接去接触蛇的形象,也不会受到伤害,但是,因为长久以来习气的串习,以至于使他看到蛇的形象也会毛骨悚然,所以他只敢唆使其他人去扔掉绳子,他本人还是不敢直接去碰这个蛇的形象。要知道,这些比喻都来自于印度。在释尊住世期间,印度到处都是古老的原始森林,毒蛇在当地也相当厉害猖狂。从戒律的典籍当中,我们也经常看到毒蛇咬伤甚至咬死人,或者某人的床下钻出一条毒蛇,谁的天花板上掉下一条毒蛇等等的记载,当时的印度人对蛇是相当惧怕的。而今,王舍城等周边的森林已荡然无存,在大家的概念中,毒蛇也不是那么可怕了。这个比喻,代表密宗外密的观点。藏传佛教拥有十分完整的外密见解与修法,我想,唐代翻译的一些密法和日本的东密,可能就属于外密的一部分,但我至今还没有去研究汉文的密法典籍,所以也不敢信口雌黄。外密虽然说是密宗,若与内密比较起来,仍有相当大的差别。外密的观点是什么呢?首先,在证悟空性方面,外密和中观的空性没有什么差别;然后通过修习生起次第(虽然名称与内密的生起次第相同,但内容有很大差别),念一些以大日如来为主的本尊咒语,而后即可将凡夫身转化为佛的报身,这是它比较突出的观点。尽管外密的修行人知道,最终此世界都会转化成清净的佛的坛城,然而他们做不到像内密那样的观想修行。目前我们见到的佛的双身像,以及一些愤怒本尊的唐卡,全都是内密当中的,真正的外密修法里不会出现!大家都了解,佛陀传法是针对人的根机,一步一步逐渐向上引导的。外密虽然是密宗,既有灌顶也有生起次第等等,却没有内密的见解,因此导致他们在观想的时候,只能将自己观想在现处的世界中,身体也是现在的样子(不过,有些时候也会把自己观想为佛),然后观想佛和本尊在前面,接下来持诵咒语。他们有很多念咒的方法,他们认为,通过念咒就可以将自己变成佛。外密行人在闭关修法的时候,相当讲究卫生,每天不仅吃素,而且要洗三次澡,比较偏重于行为,而且在行为上做得很好,只是修法上相对要差一些。事实上,越是在行为上执著、讲究,修行上就越容易出现一些问题,修行层次越高的人,行为上也可能会有一点点不规范,当然,不规范的意思,并不代表可以随便杀、盗、淫、妄,大家看看印度八十位成就者的传记就会明白了!

(四)某人回来一看,就知道水缸里面只是一条绳子,虽然看起来像蛇,却不是真正的蛇,而且他也不认为蛇的形象会伤人,他一把捞起绳子说:"怕什么?哪儿有蛇啊?!这明明是一条绳子嘛!"这一比喻,暗指除了大圆满以外的内密。从大圆满的角度来看,他的观点还是有一点点问题。虽然他知道这只是蛇的形象,但他对蛇还是有执著,为了表示自己不害怕,才故意这样做的。

**

  1. 内密的特点**

我们一定要注意,虽然有些内密在修外加行、内加行、正行,修六波罗蜜多等等方面,不但与其他密宗一样,甚至与显宗也如出一辙,然而,有些内密的不共同修法和行为,却是与众不同的。

举个例子:比如贪心、嗔心、嫉妒心、傲慢心等,小乘佛教认为这是真正的烦恼,要断除它同样需要一个实实在在的对治力,否则会造成实质上的伤害,内心对其非常惧怕;大乘菩萨进一步了解了烦恼的真相,不认为五毒、三毒等烦恼是实有的东西,但是,即使在如幻如梦的世界中,仍然不能直接面对烦恼的真相,需要借助菩提心等其他外缘,才可将其转为道用;外密既不认为烦恼是一个实有的东西,也不承认烦恼的本性是不清净的,而认为五毒等烦恼,可以转化为佛的五种智慧,不过也要具足一定的条件,否则还是不敢直接接触烦恼;直到密宗的内密,才达到了相当高的境界。如今在全世界,只有藏传佛教才具有内密的完整传承。印度也仅仅在八、九百年以前存在过,西藏人到印度求学的时候,已很难寻得内密的踪影了。印度当时的内密修行人是非常保密的,因为印度是鱼龙混杂的复杂之地,持外道、内道观点的修行人也遍布四处,当时释迦牟尼佛传法的时候,无论任何一个问题,都小心翼翼,不敢越雷池一步,不然很容易发生争论。后来内密传到了西藏,藏地当时并没有多少宗派,只有佛教和苯教。佛教虽然有大乘和小乘,但佛教徒在修小乘的同时也修大乘,修大乘的同时也修密宗,至今藏地也是如此,所以西藏的内密修法并没有印度当时那样保密,而是比较公开。当伊斯兰教摧毁了很多佛教庙宇以后,本来密宗在印度就不太公开,之后连显宗的很多传承都消失了。但是,密法在藏地得到了弘扬,而且可以肯定地说,藏密的传承是非常清净的。因为密宗非常注重传承,而且一定要口传,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假冒之法的出现。有些密宗故意用很多奇怪的名词,外人无法理解,只有证悟的金刚上师们才能解释,同样也是考虑到鱼目混珠的问题。另外,藏传佛教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辩论,通过辩论可以澄清很多问题,无论任何一句话,都可以一直追溯,直到认定为佛陀亲口所说为止,因此,藏密的教义不会有任何问题。唐密和东密好像本身也没有内密,只有在西藏才有内密修法的传承,所以我想,真正了解密宗内容的,只有西藏本土的修行人,他们才是真正的专家,真正的权威。除此以外,无论被冠以何种至高的称谓,都是门外汉,都没有资格为密宗定义。内密的观点与其他宗派不同,简单地说,从中观应成派到内密以下的空性观点基本上是一样的,都是证悟远离四边戏论的空性,但内密在空性的基础上,还有一点不相同:显宗的最高境界认为,万法的现象如同我们所看到的一样,凡夫认为是真实的,而实际上一切都是虚假的;密宗认为,万法不仅虚幻不实,甚至从现象的角度来看,也不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样子,日月星辰、山河大地不但从实相上来说是假象,在现象上也是清净的佛的坛城!显宗实际上也承认这个观点,只是释迦牟尼佛没有对这类根机的人强调而已,不过,显宗在一些经典中默认了这个观点,认为大乘菩萨修到第八地的时候,有三种转化或者三种清净,这三种清净当中有一种,就是五根清净。五根清净时看到的万事万物,包括我们的娑婆世界,都与极乐世界、东方琉璃光佛的刹土一样庄严。佛告诉我们,实际上这个世界永远如此,从未变化过,因为凡夫有烦恼障、所知障,所以被障碍掩盖了世界的真正面目。当修到第八地之后,五根清净了,才开始看清世界的真相。世界的真相又是什么呢?就是密宗里讲的佛的坛城。佛陀在很多显宗经典当中也讲过,《维摩诘所说经》的缘起当中就讲得很清楚。内密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强调当下就是佛的坛城。显宗虽然默认,到第八地时会有这些现象,但首先却不提这回事。当然,佛的坛城也有不同的层次与含义,譬如,像极乐世界或五方佛的刹土等有形、有色的有相世界,是最低层次的佛的刹土。平时大家所见到的释迦牟尼佛的化身,金刚萨垛的报身,还有普贤王如来的法身,这些有头、有面、有手的佛,都是不了义佛,其目的,是为了度化某类众生而显现的。密宗认为,这些都不是真正的佛和佛的坛城。即便如此,与显宗相比的话,这些已经是相当了义的佛与佛的刹土了。在这个比喻当中,当事人没有将绳子当成真正的蛇,更没有对蛇的形象的畏惧,因此他会故意抓住绳子并把它扔出去。同样的道理,内密行者认为所有的一切都是清净的,所以也会故意接受五肉五甘露。本来,密宗的五肉五甘露,对一般人是不公开的,虽然在这类修行人的境界中,清净不清净已经没有什么差别,他们完全具备了接受五肉五甘露的能力,但其他人因很难有机会了解其中的意义,故而不一定能接受,多数人还是会不理解,甚至因此而生起邪见。密宗为了保护他人的善根,所以在公众场合或一般情况下,仍然以小乘佛教的戒律规范自己的行为。内密行者为什么要接受五肉五甘露呢?就像普通人怕蛇一样,他们也会惧怕五肉五甘露,有清净和肮脏的分别念。不过时代不同了,对现在的许多人而言,五肉都不算什么了,五甘露可能还有点不行,但在佛陀时代的印度中部,根本不会有人去吃五肉当中的任何一种,他们认为这些都很肮脏下劣,不像现在的人,哪怕是人肉都敢吃,所以我们简直无法找到十分贴切的比喻,来形容当时人们对五肉的厌恶......然而,证悟者的境界却完全不同,当他真正证悟之后从禅定中出来,首先,在他的境界中,一切现象都是清净的,没有什么五肉五甘露;其次,从证悟空性的角度而言,所有一切都是虚幻的,没有一样真实的东西。为了巩固或进一步体会这个观点,他们会直接接受五肉五甘露,从中可以深深地体会到净、脏等一切分别都是人的执著。事实上,接受五肉五甘露并不是整个内密的共同修法,只是其中摩诃瑜珈的特点。

** 2. 释疑**

也许有人会问:既然内密行人拥有如此的境界,为何还要故意接受五肉五甘露呢?其原因是,这样做会对他的修行有更好的推动力,使他的修行更有长足的进步,可以起到快速打击分别念的作用。这就像修断法,也即古萨里修法,加行里面的古萨里修法,还称不上是真正的断行修法,真正的断行修法具有完整的灌顶和引导文,它的本质是属于般若波罗蜜多的一种修法,也是显宗智慧空性的一种修法,不过还是与显宗略有不同,它增加了几个诀窍性的方法:修断行的人在接受灌顶以后,就要故意到尸陀林等普通人非常惧怕的地方去实修,而且一定要经历108个这样的地方,实地锻炼自己。这些尸陀林不是指普通的尸陀林,而是相当恐怖的尸陀林,时常有鬼与非人等出没其间。修行人到了以后,还要运用禅定的能力,去激怒尸陀林的鬼神,故意惹恼他们,之后不允许念修上师瑜伽等修法,因为念完上师瑜伽后,鬼神就不敢来造违缘了。鬼神一发怒,就会引发各种各样的恐怖现象。为什么一定要这么做呢?因为,尽管我执烦恼如影随形,但平时却不易发觉,在恐怖景象显现的瞬间,我执也会暴露无遗:"啊!这次我肯定要遭了,我的命保不住了......"若能在当下运用智慧,就能迅速斩断我执。不仅如此,修行人还要去一些普通人连一根草都不敢损害的鬼神居住的山,故意作乱搞破坏。甚至染污龙泉水,或到龙出没之处,一旦他们被触怒,不到一小时,天气会骤然变化,电闪雷鸣,暴雨冰雹倾盆而下,此时我执也会顿然显现,若以修法去断除,会产生强有力的作用。

再举一个例子:譬如说晚上做梦,假如不知道自己在做梦的话,会跟白天一样惊恐万分、手足无措,但如果知道自己在做梦,则哪怕从十层楼上纵身跳下,也会面无惧色。同样的道理,真正的修行者已经证悟了空性,体证到梦中的现象跟白天了无差别,为了快速地推翻、打击原有的执著,所以故意去接受原本认为不清净的五肉五甘露,就像在梦中故意从十层楼跳下去一样,这样对破除执著有特别明显的作用,而且对他的修行也没有任何不良影响。从利己的角度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修法,但是,如果从大圆满的境界往下看,这仍然是一个执著:既然是假的现象,为什么还要故意做这些事情呢?大可不必!不过,与显宗相比,这些方法已经是一个飞跃了。虽然在显宗中观的《中论》和《入中论》里面都提到,我们最终一定要断除所有的执著,但却没有一个十分奏效的方法,只能循序渐进地修持——首先在出离心和菩提心的基础上修持空性,经历了漫长时日之后,最终也可以达到目的。密宗与显宗不同,它有许多善巧方便法门,这些法门既没有离开显宗的出离心、菩提心、空性见等法要,又加入了密宗的特殊修行方式,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许有人会问:如果修行人已经断除了执著,杀盗淫妄是不是都可以接受了呢?当然不可以。密宗强调,虽然在修行人的境界中没有众生、杀生、善恶这样的执著,但是因为其他众生内心还有执著,这些行为会导致众生的痛苦,所以,一个真正的修行人是不可能这样做的,密宗也是不允许的。对初学密的人而言,五肉五甘露不但不需要接受,而且密宗也反对初学者接受。在《时轮金刚》中有一个比喻:有一种药叫做梵天甘露,某些人直接饮用可以去病延年;而另外一些人却不许尝,而只能装在嘎乌盒里挂在脖子上,假如一旦饮用,他们会因身体不适应而死亡。同理,对一部分人来说,如果接受密宗以五肉五甘露为代表的很多修法,对他的修行会有很大帮助;但是,倘若初学者去效仿的话,就不但没有进步,而且会有多种负面影响,因此,这些修法对初学者是禁止的。当有一天我们的境界提高了,能将一切法都观成如梦如幻,没有什么执著的时候,就完全可以利用这种快速推动进步的方法了。当然,只有密宗才有这样的捷径,小乘等宗派不要说直接修持这些修法,甚至连想都不敢想。那么,初学者应该怎样对待五肉五甘露呢?某些密宗的甘露丸里,有一千多种药材,再加入少许五肉五甘露的成分,这样制成的甘露丸,初学者就可以接受。当然,如果初学者仍然觉得厌恶,也可以不接受,只要内心对这种方法不排斥,不产生邪见,知道是自己心力不足,境界太低所造成的也就足够了。密宗里面清楚地讲到:初学者不能做瑜珈师的行为,瑜珈师不能做成就者的行为,成就者不能做佛的行为。作为初学者,应老老实实地从人身难得、死亡无常、轮回过患等修起,并严格地守持戒律,这样才可能有进步。那么,区分初学者的标准是什么呢?简单地讲,如果某人在服用了一种普通人呑下就会立即死亡的剧毒以后,不需要其他手段,仅仅凭借他自己的修行能力,就可以轻松地将毒性转化,身体毫发无损,这样才算是超越了初学者的境界。大家可以比照这个标准来衡量自己,如果自己达不到这个境界,行为上就应该格外谨慎!什么样的人可以真正接受五肉五甘露呢?就是超越了初学者境界,却还没有达到最高境界的中上等修行人。藏密中讲过,停留在此阶段的人,利用这个修法可以增进修行的力度。然而,有些人因为不了解密宗,故而对密宗接受五肉五甘露等一系列修法产生误解,甚至大肆批驳。】——以上是《慧灯之光》当中的内容。(正见C1)

问:顶礼上师三宝!顶礼法师!前行96课之前就提到苯波教,一直不是很明白,能不能给弟子解答下呢?十分感恩

答:苯波教,简称苯教,指的是藏地的一种宗教。苯教在佛教传入藏地之前就已经在藏地存在了,也可以说是一种宗教,之前有一些杀生祭祀祈福的习俗等等,佛教传入之后,苯教的势力减弱,后期,苯教吸收了很多佛教的内容、教义,许多苯教徒也不排斥佛教,并且自己也修持具有苯教色彩的佛法,也有获得成就的情况,可以称为白苯,而有些始终对佛教保持敌意的,继续行持杀生祭祀等行为,称为黑苯,总之有多种情况,也有佛菩萨示现为苯教大德的形象来度化众生、接引众生,这些情况也有。有时候我们呵斥的主要是某些固守杀生恶习的黑苯教徒。(正见C1)

问:前行96课:罗刹女也属于鬼魔一类吧,在本课的公案中,她们成为尊者的护法,而在讲血肉供养时,又谈到黑法鬼神大肆享用供养的血肉,偶尔给你提供一点微乎其微的顺缘,更多是给你带来疾病等。罗刹和黑法鬼神是不是一类呢,他们属于六道当中哪类众生?这个地方一方面讲成为护法,一方面又造恶,怎么圆融理解?

答:罗刹女有很多种类,就像"人"当中有各种各样的人一样(正见C1)

问:《前行广释》96课:密宗续部的具体要求:五肉五甘露,饮食外会供。即:作为密宗誓言物的人肉、马肉、狗肉、大象肉、孔雀肉五种肉,并不是为了食用而宰杀,而是作为供品摆放的无罪五肉,即"依教血肉供养"。密宗誓言物中的五种肉,肉怎能成为誓言?

答:一种情况,是为了打破内心的执著,在印度的某些文化当中马肉象肉是不能吃的,有禁忌,在修行到一定程度之后,通过品尝这些肉类打破自己的净秽执著。有很多必要。(正见C1)

问:人肉怎能作为供品?

答:参阅上一条。在实相当中一切都是甘露,都是本来清净的。(正见C1)

问:"并不是为了信用而宰杀,而是作为供品摆放的无罪五肉,这才是'依教血肉之供养'",人被宰杀还是自然死亡作供品?

答:自然死亡(正见C1)

问:上面所说可以吃的人肉、马肉、狗肉、大象肉、孔雀肉"五种净肉",而吃的人要有什么境界?

答:要看具体情况。有些时候只是象征性表示一下,碰一下嘴唇等。

要有把肉变为甘露的能力,或者在寂静处特殊修持的必要。(正见C1)

问:"五种净肉"对寂静处特殊修持有何必要?

答:有些修法是在寂静处修持,并不适宜大规模公开。(正见C1)

问:上师举例印度一大德,到城市杀大量飞禽,示现吃肉,当别人诽谤他时,他手指天空,被他杀的鸟儿全复活,飞回空中。问:示现杀生吃肉的目的是什么?

答:具体密意个人无了解。但汉传当中这样的公案也不少,【"京兆府蚬子和尚,不知何许人也。事迹颇异,居无定所。自印心于洞山,混俗闽川,不畜道具,不循律仪。冬夏唯披一衲,逐日沿江岸采掇虾蚬,以充其腹,暮即宿东山白马庙纸钱中,居民目为蚬子和尚。华严静禅师闻之,欲决真假,先潜入纸钱中。深夜师归,严把住曰:'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遽答曰:'神前酒台盘。'严放手曰:'不虚与我同根生。'严后赴庄宗诏入长安,师亦先至。每日歌唱自拍,或乃佯狂泥雪,去来俱无踪迹,厥后不知所终。"】——《五灯会元》

【"师刬草次,有讲僧来参,忽有一蛇过,师以锄断之。僧曰:'久响归宗,原来是个粗行沙门。'师曰:'你粗?我粗?'曰:'如何是粗?'师竖起锄头。曰:'如何是细?'师作斩蛇势。曰:'与么,则依而行之。'师曰:'依而行之且置,你甚处见我斩蛇?'僧无对。......师后到黄檗,举前话。檗上堂曰:'马大师出八十四人善知识,问着个个屙漉漉地,只有归宗较些子。'】——《五灯会元》

"嘉州僧常罗汉者......好劝人设罗汉斋会,故得此名。杨氏媪嗜食鸡,平生所杀不知几千百。座延入,僧顾其仆云:'去街东第几家买花雌鸡一只来。'如言得之,命杀以具馔。杨氏泣请曰:'尊者见临,非有所爱惜,今日启醮筵,举家内外久绝荤馔,乞以付邻家。'僧不可,必欲就煮,食既熟,就厅踞坐,拆肉满盘分,置上真九位,乃食其余,斋罢不揖而去。是夕卖鸡家及杨氏悉梦媪至谢曰:'在生时罪业见责为鸡,赖罗汉悔谢之赐,今既脱矣。'自是郡人作佛事荐亡,幸其来以为冥涂得助。绍兴末年卒,肉身久而不坏。"(《神僧传》)

"又邓州有僧亡名,年且衰朽,游行穰邓州间,日食二雉鸠,僧俗共非之,老僧终无避回。尝馔羞之次,有贫士求餐,分其二足与之食,食讫老僧盥漱,双鸠从口而出,一则能行,一则匍匐在地。贫士惊怪,亦吐其饭,其鸠二足复全。其僧实不食此禽。自尔众人崇重,号曰南阳鴙鸠和尚也。有叹之曰:'昔青城山香阇黎饮酒啖肴,然后吐出鸡羊肉,皆化作本形,飞鸣而入坑穴中,同也。'"(《宋高僧传》)(正见C1)

问:恕已可为譬:问:

  1. "恕已"啥意思?
  2. "可为譬"啥意思?

答:个人理解,可能是说换位思考,像对待宽容自己那样对待、宽容其他众生,譬是比喻的意思。(正见C1)

问:顶礼法师:阿弥陀佛!96课当中宾头卢尊者的公案,佛陀因为惩罚他过失伤害众生的原因,命其不入涅盘,直至弥勒佛出世。这是否与寿命无常相违背?他一直不示现死亡。

答:无相违。阿罗汉终究会入涅槃,是时间长短的问题,住世一百劫和住世一天,只是长短不同最终都有入灭的时候。(正见C1)

问:那3000年来,以什么身份住世?

答:一方面也看众生的因缘业力,不同众生所见的境界是不同的。有因缘的众生会看到他。(正见C1)

问:《前行广释》96课:"第二天,宾头卢尊者忘了去难国的时间,自己坐在山上缝衣服,突然发现佛陀已坐到难国的贵宾席上了,就慌慌忙忙把针往地上一插——线还连着衣服,连忙施展神足赶来。结果那山也跟在他身后,飞在天上。这时地上有一个孕妇看见了,见一座山从远处飞来,当场吓得流产了。

佛陀马上知道了,忙派目犍连前去接他。目犍连问:"你身后跟着什么?"宾头卢回头一看,原来山连着线跟着自己,就把山随手扔回原处,然后赶去参见佛陀。"

宾头卢尊者把山随手扔回原处就不会压死众生吗?我们平时把大石头扔向草地,都可能压死许多众生,所以我总以为尊者把山扔回原处压死的众生比把孕妇吓流产还严重啊?请法师开示。

答:有的地方讲:"初果耕地,虫离四寸",何况其他圣者。宾头卢尊者这样的圣者肯定不会伤害众生的,具足神通大悲和善巧方便。(正见C1)

播放列表 点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