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前行》第077课20200209

目录

  1. 名颂解释

  2. 依师的道理

  3. 修学上师之意行

  4. 其余疑问

名颂解释

问:77课中《善恭敬经》:"师不发问,不得辄言,凡有所使,勿得违命。"如何理解?

答:个人理解,有些时候如果善知识没有问,自己不应该冒失地主动说一些话(要看具体情况),凡是善知识的安排,自己应该努力去执行,不能违背。(正见C1)

问:前行77课;诚如《四百论》所言:"薄福于此法,都不生疑惑,若谁略生疑,亦能坏三有。"其中"薄福"如何理解?

答:意思是福德浅薄之人。(正见C1)

问:前行77课中提到金刚持如来,是指金刚总持吗?是否就是金刚萨埵?

答:可以称呼为金刚总持,与金刚萨埵显现上不同,有不同的名号、法相、咒语。(正见C1)

问:前行疑问,77课:"所以,在依止上师的过程中,一定要有不共的信心",请问这个'不共'应该如何理解呢?

答:此处不共可以理解为:非一般、不是普通的、不是平常的。不共可以理解为特殊、特别、非一般。(正见C1)

依师的道理

问:《前行》77课说,应该恭敬上师的眷属。弟子的上师前几年把自己的妹妹带到大城市上学,住在弟子家里,因为生活习惯、不爱学习等琐事,和我的小孩经常有矛盾。后来上师把自己的妹妹带回去了。有师兄说作为弟子,我没有承事好上师的亲属,造了很多的业。也有师兄认为是上师不好,不该让自己的家人到城市里生活。应该怎么看这个问题?有没有过失呢?

答:这不一定是很严重的问题。虽然应该恭敬上师的眷属,这个问题我们在前面也分析过,在修行过程中,自己的信心也有深有浅。如果是初学者,也不一定要完完全全地依教奉行,能做的就做,做不到的时候,尽力了就可以。刚开始来了,最后因为她自己的原因,又接回去了,我觉得应该没有什么大的问题。自己该做的也做了,因其他因素导致了这样的结果,我觉得不会因这而成为没有承事好上师亲属的问题。一方面,可能自己的能力也有限,自己的信心还没有达到圆满稳固的程度,还不能够安忍一切。因为毕竟是一个世俗的在家人,有自己的家庭,所还会有一些利益冲突。虽然自己可能和她不一定发生冲突,但是和其他不学佛的人有可能发生冲突。所以从这方面来讲,这样的事情,可能也超过了自己可以掌控的范畴。如果是这样的话,自己已经尽力了,我觉得应该不会有什么大的过失。(生西法师)

问:金刚道友关系如腰带,但也要符合无常,缘起法吧。有因有缘聚,缘尽见分晓分,否则聚际必散就不对了。上师和弟子之间也是如此吧,所以得还是好好珍惜今天,明天不知道会怎样,金刚道友也不例外吧?

答:从我们凡夫的境界来看,因我们的境界是刹那生灭,变迁的,也必定会死亡,所以是无常。而在变化当中也可以有殊胜的缘起,例如我们发愿生生世世不离师,就可以在变迁的无常境界当中,经常得到上师善知识的护佑。(正见C1)

问:顶礼上师三宝!顶礼法师!77课讲了破誓言者是破戒吗?

答:破誓言者指的就是彻底破了密乘戒的人。(正见C1)

问:有师兄说和孩子一起受灌顶或是一起皈依,那和孩子就是金刚道友了,就不能对孩子发脾气了,不能打骂否则就是破誓言,是这样吗?请法师开示。

答:如果和孩子一起得受灌顶,那么孩子就是金刚道友,不能以嗔恨心打骂,否则会犯密乘戒。如果不是嗔恨心,而是以慈悲心示现忿怒相管教则另当别论,需要尽量谨慎。(正见C1)

问:不与破誓言者为伍,这里破誓言者是指破密乘十四条根本戒里的吗?

答:指的是严重违犯三昧耶戒,个人理解主要是指与依止上师方面有关的誓言,间接也包括与金刚道友有关的誓言等。(正见C1)

问:破誓言的标准是什么?阿底峡尊者说自己也经常违犯密乘戒,他不可能破誓言.

答:破誓言通常指的是破密乘戒根本戒超过三年没有忏悔,普通犯支分戒的情况不算。尊者本人是一种谦虚示现。(正见C1)

问:法师您好,《前行》第77课中有段话:作为弟子,一定要对上师恭敬。格鲁派有一位甘珠尔上师说:"上师讲的任何话都不能违背,就算上师说太阳是从西边出来的,你也要承认,并坚信不疑。"以前那些有清净心的弟子,上师说什么都听,并深信上师的语言与佛没有差别。而现在很多人根本做不到了,倘若上师说太阳从西边出来,自己马上就会跳出来纠正:"哎呀!上师,您绝对说错了!"对以上这段课文究竟应该如何理解?请您解答,谢谢。(我们也做过讨论,但仍不能确定正确的答案)

答:阿弥陀佛,首先观察之后,上师确定是具相上师,再者,作为弟子在依止之时就不能观察上师了,此时就是以华严九心来依止,上师本身就是佛宝、法宝、僧宝、本尊等,上师开的玩笑也是法语,所以,上师说太阳从西边出来就肯定是,这主要是通过这样的依止去掉弟子相续中的很多自认为正确的分别妄念,让弟子的心越来越和上师相应,获得满瓶倾泻般的加持。(正见A)

问:前行77课,上师讲,对善法生起合理的怀疑,也可以断除轮回的根本,并引用了《四百论》的教证。请法师开示,这个要怎么理解?另外,即便不是非理的、而是合理的怀疑,那没有过失就算了,为什么还会成为断除三有的根本?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功德?

答:如果我们仅就四百论的这个颂词来分析的话,可以理解为:怀疑是一种犹豫不定的状态,有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结论在心中存在,徘徊不定。合理的怀疑有时可以解释为,虽然有徘徊不定,但是总体的态势是倾向于认可合理的结论,比如,你学习了空性的法义之后,对于万法是不是空性的存疑,觉得有可能是空性的,也有可能不是,但是认为万法有可能是空性的占到了51%或者更多,是具有优势的,因为具有优势,所有你的心态就可以说是相对随顺真理,而且之前我们认为万法实有存在的见解已经被动摇,这就是一个开端,实执被动摇就是"坏三有"的开始。也许可以这样参照理解。合理的怀疑重在合理两个字,也就是说,认为真理有可能是成立的这种想法(正面的想法),在你的心中至少要有一定的存在,或多或少,以此为火种,渐渐增长,可以灭除邪见。(正见C1)

问:《前行》第77课法本中写道"《事师五十颂》云:若足踏师影,获罪如破塔"因此不能走在上师的后面……"法本中指出不能走在上师的后面,那么对于非上师,沙弥或者比丘等出家众,是否也该如此?

答:个人觉得,从恭敬心的角度如果有条件也可以尽量这样做。(正见C1)

问:加行77课中依止承侍上师的时候不能踩到上师的脚印,在世青会朝拜寺庙的时候,大家都是跟在上师的后面走,无法避免踩到上师的脚印,这样有没有过失呢?当时弟子是走在上师的正后面,弟子观想着这是上师的金刚脚印,今生一定要紧紧跟随大恩上师的金刚脚印走出轮回,再也不想掉队了。以这样的心态踩着上师的脚印一直走了好长一段路。学到77课之后很担心自己犯下很大的过失。感恩法师百忙之中能够解答一下。

答:个人理解,你是有一定恭敬心的,应该不会有大问题。恭敬心可以让你得到加持。(正见C1)

修学上师之意行

问:弟子正在学习依止上师中的"修学上师之意行"。请问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把所产生的贪嗔痴烦恼看作是上师的游舞化现?怎么样转为道用?

答:其实这里面包含了现相和实相的一种观念,也就是刚刚我们讲的有法和法性。那么凡夫产生了这样一种贪嗔痴,其实这就是一种世俗谛,就是现相、有法。贪嗔痴烦恼的本性,我们说"烦恼即菩提",烦恼即智慧,并不是它显现的贪欲、嗔恚等是一个什么菩提,它是一个什么烦恼,而是说它的本性、它的实相其实是智慧。所以当我们生起烦恼的时候,我们说是上师的游舞,我们要观它的本性,之后认识这个烦恼,烦恼正在产生的时候它是空性的,究竟来讲它是光明的,此时我们就能够安住。其实烦恼本身它是上师的本性的一种幻现,我认清了它的本性,我就安住在上师的密意当中,所以我们其实是把显在我们外面的自性,观察它的本性之后,安住在它的实相当中。就好像烦恼,比如贪欲,我们说是很可怕的东西,那么上师的智慧它是一个很清净的东西,很可爱的东西,那么怎么样能够把这个很可怕的东西当成上师的游舞呢?打个比方,就好像黄昏的时候我们看到一个绳子,但是没看清楚我们就把它看成蛇了。看成蛇之后,当然这个蛇就在我们面前已经显现了、现前了,我们就觉得这个蛇很可怕,尤其是很害怕蛇的人,那个时候很可怕,所以这个时候,它已经现前成蛇了,那么这种蛇的状态就相当于我们的烦恼一样,我们的贪欲一样,是很可怕的,但是这个蛇的本体是什么样的?蛇的本体,它并不是一条真实的蛇,而是一种虚妄的显现。我们没看清楚绳子把它误看成蛇了,当我们看清楚,我们把灯点亮之后一看这个蛇它本身不是蛇,它就是一条绳子。这个时候这个绳子就代表实相,真实的、究竟的就是这个东西。而我们看到的蛇是虚假的。所以当我们产生烦恼的时候,它相当于是蛇的形象一样,我们观察完之后,其实这个烦恼正在显现的时候,它的本性是空性的,它的本性是智慧的体性,这个智慧的体性其实就是佛性,这个佛性就是上师的本性。因为上师所现前的就是佛性,只不过上师是已经完全显现了,我们的佛性是隐藏的还没有显现出来。但是不管隐藏也好不隐藏也好,它的本性和上师的本性是一样的。就好像我们认清了这个蛇是一条绳子的时候,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很矛盾,一个是很可怕的蛇,一个是一条绳子,但其实蛇是一个妄相,是我们看错之后把这个绳子看成蛇了。烦恼也是一样的,我们觉得这个烦恼产生的很可怕,其实它只不过是智慧显现的时候,我们没有认清楚智慧,把智慧误看成是烦恼了,把它执为烦恼而已。当它显现的时候,它就是一种智慧,当我们认清这个的时候,当我们产生贪嗔痴的时候,我们要安住在它的空性当中,安住在它的究竟实相当中,这个就是上师的本性。上师的本性是周遍一切的,是整个佛性,法身遍于一切。但是如果我们没有认知的时候,通过庸俗分别念,我们没有认知,我们只会看到山河大地,当我们认知之后,这一切山河大地就是上师的法身。所以我们说这一切的山河大地就是上师的幻化、是上师的游舞,原因就在于此。这方面我们要通过不断地学习、观修等来了知。(生西法师)

问:前行77课里面讲到修学上师意行,前面学的一个科判是依止上师,依止上师就是依教奉行,弟子觉得这里面也包括了修学上师意行,为什么后面有专门立一个科判讲修学上师意行呢?这有没有重复?

答:【中间在依止上师的过程中,务必做到不顾寒热饥渴等一切困难,遵照上师的言教去执行,满怀信心恭敬祈祷。自己临时的一切所作所为都要请示上师,上师如何吩咐,就如何去做,总之必须以"我意唯您知"的诚挚信心来依止上师。所谓最后修学上师的意行,也就是说,对殊胜上师的一切行为经过一番认真观察之后,自己在实际行动中也原原本本地按照那样去修持。世间上也有"一切事情即模仿,模仿之中能生巧"这样的俗话。作为修行人,要效仿往昔诸佛菩萨的行为,弟子依止上师也同样是随学上师。上师的意趣行为怎样,弟子相续中也需要得到,就像神塔小像从印模中取出来一样,印模中有什么样的图案,全部会显现在神塔小像上。同样,上师心相续中有怎样的功德,弟子也要与上师一模一样,即便不能完全相同,也一定要具有基本相同的功德。】——以上是《前行引导文》的内容,个人理解,后者可能有侧重随学模仿的意思,广义来说都可以包括在依止上师的范围当中。(正见C1)

其余疑问

问:请问对上师产生真正信心的验相或量是什么?书上没找到原话。

答:个人理解,可以参照弟子的法相当中的诸多内容进行理解。

在《菩提道次第广论》当中提到:【《华严经》说有九种亲近承事善知识的心态,能包含一切依止善知识的心态的关键扼要。这九种心态可略摄为四种心态:(一)如孝子心-即是把己的自主放弃,顺从上师的意愿。孝顺的儿子会懂得鉴貌辨色,顺从父母的意愿或说话而行事,不会坚持己见,看待善知识的态度也要这样。《圣现住佛前三昧大乘经》说:如法亲近善知识的弟子,绝不要自作主张,必须按照善知识的意愿行事。经文的意思是对向德相圆满的善知识而说,可不是说任人牵着我们的鼻子走。(二)如金刚心-意指善知识与弟子的关系坚固亲密,不会被任何魔鬼、恶友等拆散。同经说:要远离交情和颜面的无常变迁。(三)如大地心-即是为上师担起一切事业的责任,绝无懈怠,不负所托。博朵瓦对慬哦瓦的弟子说:你们既能遇见我这位如菩萨一样的善知识,且能如教奉行,实有极大的福德。今后应以此为荣,切勿认为这是一种负担。(四)承担责任的方法-这里又可分为六种心态:(1)如山岳心-不论生起什么苦恼,绝不为其所动。慬哦瓦住在汝巴一地时,公巴云丹坝的健康因严寒而转差,于是便请教依怙童称应否离开当地,但是,童称对他说:「我们曾多次住在庄严舒适的帝释天宫,但是只有今天才能亲近大乘善知识,听闻正法,所以留在这里才是最正确的。」(2)如世间仆使心-即使要从事最低贱的工作,亦毫不犹豫。例如,班智达(阿底峡尊者)与他的译师们一同住在后藏时,该处有一滩泥泞,格西仲敦巴把身上的衣服脱下来清扫污泥,又不知从何处找来干净的白土把泥潭覆盖,然后还在阿底峡尊者之前堆设了一个曼达。尊者惊喜地说:「啊呀(藏:ahre,表示欢喜的呼声)我在印度也有一个像你一样的弟子。」(3)如除秽人心-意指要完全断除一切慢心及优越感,对于上师应自居低下。正如格西仲敦巴所说:「我慢高峰上,难积功德水。」慬哦瓦亦说:「应看看青草在初春季节是从山顶开始滋长,还是从山下的谷地开始滋长。」(4)如地基心(又作「如车乘心」)-上师的事情即使极难处理,亦能乐意承担重任。(5)如犬心-被上师贬抑或责骂时,不可心怀怨愤。如朵垄巴每次碰见善知识拉索也会责骂他。拉索的弟子勒摩瓦说:「这位阿阇黎很不喜欢我们师徒。」但是,善知识拉索却告诉他:「你认为他在责骂我吗?但是在我看来,我每次被他责骂时,就像得嘿噜噶加持了一次。」《八千颂般若波罗密多经》说:即使说法师对求法者贬抑忽视,我们也不要介意计较,应该百折不挠,精进不退,殷勤求法。(6)如舟船心-不论要来回奔走多少遍,只要是上师的事情,便不会感到厌烦。】(正见C1)

问:顶礼法师。77课里面讲到对金刚道友要同样恭敬,怎么界定金刚道友?有说入了密乘才算金刚道友,怎么判断有没有入密乘呢?比如,现在在学会参加学习的道友属不属于金刚道友?

答:【 4. 慈愍已入正道者。这条戒的主要内容,是要求金刚道友之间要和睦友爱。虽然违犯此戒的后果不如舍弃金刚上师严重,但这条戒极易犯失,所以也很重要,我们必须加以重视。

此处所谓的"正道",就是指密法。凡是学密的人,无论是在宁玛派门下,还是在格鲁派门下,只要是密乘弟子,都是金刚道友。虽然经书上说过,因为一切众生都被如来藏所摄,故都是道友,但犯此戒的界线,则是以是否得受灌顶作为衡量的标准。

在同一上师前得受灌顶,或在同一坛城中得受灌顶的道友之间犯失密乘戒,其果报更为严重。

所谓"在同一上师前得受灌顶"的概念,我们可以用一个例子来说明。比如,某一道友在法王如意宝处得受了大幻化网的灌顶,而另一位道友又在法王如意宝座下得受过时轮金刚的灌顶,虽然二者得受灌顶的坛城不同,但因为是在同一上师座前得到的灌顶,所以就像是同父的兄弟姐妹一般;

所谓"在同一坛城中得受灌顶",我们也可以用一个例子来说明。比如,某一道友在法王如意宝座前得受了时轮金刚的灌顶,而另一位道友又在另一位上师座前得受了时轮金刚的灌顶,虽然二者得受灌顶的上师不同,但因为是在同一坛城前得到的灌顶,所以就像是同母的兄弟姐妹一般。因此,在这些金刚道友之间,就更应当注意团结,以礼相待。

犯此戒条并不需要是这么密切的金刚道友,只要是学密的道友,都属于此戒条的对境。这条戒很容易违犯,大家千万要予以足够的重视。

现在汉地金刚道友之间的情况十分令人担忧。在有些城市,金刚道友之间四分五裂,形成了杂七杂八的很多派别。有的派别是以格鲁、宁玛等教派作为划分标准;有的又是以同一教派的不同传承,比如宁玛派内部所分成的白玉派、竹钦派等等作为划分标准;也有的是以不同的上师作为划分标准。大家各行其是、水火不容,派与派之间互相轻视、争长论短,都认为自己所学的法、自己所跟随的上师是最好的,对其他派别的法与上师都不屑一顾。

某些大德到这些地方去传法或者组织放生,也不得不面临一些尴尬局面:如果住在这一派的人家里,另一派的人就会不高兴;如果在这一派安排的地点传法,另一派的人就拒绝参加;如果跟这一派的人去组织放生,另一派的人就立刻退出......经常讲一些不利于团结的无聊话,从而导致金刚道友之间的矛盾甚至分裂。这种各立山头的做法是十分愚蠢而又幼稚的,金刚道友之间必须杜绝这种想法和行为。我们非常希望佛法或藏传佛教在汉地能健康地发展,正确地引导人们的思想,解除人们心中的烦恼、压力、忧虑和无知,进而引人走向幸福、光明;而不希望给人们带来没有必要的争论和烦恼。

怎样作就算是犯戒呢?此处的界限与以前所讲的完全一致。首先必须具有嗔恨心,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条件,如果没有嗔恨心,只是出于利益对方的考量,就象父母打孩子一样地与道友发生争吵,或者说一些不中听的话,就不算犯戒。但是,如果是在以自私心所摄持的世俗嗔恨心的基础上,只要具备打骂中的任何一种行为,并且自己所骂的言语对方已经听见,就算犯戒。仅仅具备嗔恨心,却没有打骂的行为,是不会犯根本戒的。这些界线与《密宗十四条根本戒》所讲的一样,具体细节大家可以参看以前的《慧灯之光》。

大家务必注意,这条戒是很容易违犯的,只要以嗔恨心摄持,与密乘道友之间发生吵架的行为,就会犯此密乘戒。众所周知,类似吵架这种事情是随处可见的,但在金刚道友之间却必须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如果不懂戒条的要求,还情有可原,现在大家对这些界限都已经十分清楚,如果还明知故犯,就于理不容了。因此,我们一定要时刻检点自己的言谈举止,小心谨慎,安分守己,千万不要作出一失足成千古恨的事情来。】——以上是《慧灯之光》当中的内容。(正见C1)

问:77课的密意和意趣是否是指四种密意和四种意趣?密意和意趣之间什么关系吗?是次第的关系还是不同角度的?从行持的时候都需要理解,但很多时候难以理解,有什么窍诀吗?

答:可以这样理解。《心性休息大车疏》里有讲解,你是否看过?(正见C1)

可参考:

问:《心性休息》第八品中的四种秘密和四种意趣的详细内容,我想看看但没资料。

**答:【所谓的意趣是指在演说佛法的过程中稍微含有夸张的成分在里面,也并非是为了引导众生的虚言妄说,而是具有特殊的某种必要而宣说的语言。  **

意趣共有四种,即平等意趣、别义意趣、别时意趣与补特伽罗意乐意趣。《经观庄严论》云:"平等与别义,及别时意趣,补特伽罗意,当知四意趣。"

平等意趣:诸如世尊考虑到法身平等而说我尔时成为佝留孙佛。

别义意趣:诸如世尊考虑到三无本性而说诸法无本性。三无本性即:(一)遍计法无本性,因为实际意上遍计法必定不成立,所以说遍计法无本性。(二)依他起生无本性,因为从四边生不成立。因为已生与正在生是相违事物,故自生不成立;若观察自相他相均不成立,故他生不成立;二种事物互为相违,故共生不成立;无因不可能生果,故无因生不成立。总之,凡所显现的生灭等法均如梦如幻,是缘起性无而显现的,因此说依他起生也是无本体的。《智光庄严经》中云:"文殊,梦境无而显现,如是诸法亦是现而无自性......如幻、如阳焰、如乾达婆城、如水月、如影像、如幻化。"(三)圆成实胜义无本性,因为圆成实本身就是胜义并且无有不清净等戏论法的本体。《解深密意经》中云:"我思维相无本性、生无本性,胜义无本性而宣说诸法无本性。"

别时意趣:例如佛尊曾说仅以持诵无垢月光如来之名号便可获得佛果。这其中的含义是说,仅仅持诵佛号虽然不能立即成佛,但依靠往昔所积累的诸多资粮,终有一日必定能成就佛果。

补特伽罗意乐意趣:诸如针对有些贪执戒禁取见者,佛陀谴责戒律、赞叹布施。

秘密是指为令有些众生趋入正道,受持真义,而依靠对方所感兴趣的少数名称或能接受的条件宣说,方式虽然与之相同,却有言外之意。秘密也分四种:即令入秘密、相秘密、对治秘密、转变秘密。《经观庄严论》云:"令入之秘密,以及相秘密,对治之秘密,与转变秘密,声闻与本性,如是灭罪业,及说甚深性,四种秘密也。"

令入秘密:诸如为利益有些因畏惧空性而不入大乘的声闻种姓者,佛说色法存在。如此一来,闻法者理解色法等外境实际存在而放下顾虑趋入大乘,而讲法者想到的是凡显现的一切法均如梦境般存在。

相秘密:诸如为令众生了达无有本性之实相,佛说一切万法皆无有本性。关于遍计法无本性、依他起无本性以及圆成实无本性三者前文中已有阐述。

对治秘密:诸如佛陀考虑到有些人会有释迦佛身材矮小、寿命短暂等故不如其他佛陀的想法,于是说我尔时成为毗卢遮那佛。如此一来,听闻者会理解到释尊与毗卢遮那佛的色身其实是平等一致的,而讲说者则想到二佛圆满资粮平等、获证法身平等、利众事业平等。《俱舍论》云:"诸佛资粮与法身,行利众事平等性,彼等身寿与种姓,以及身量非相同。"

转变秘密:诸如为了遣除某些人因此法容易理解而认为比其他法下劣的罪过,宣说此法极难证悟。如《因缘品》云:"父母为所杀,国王二所净,境眷皆摧毁,彼人得清净。"这其中的含义:父母是指行于轮回中的爱取;国王是指各种习气的所依或基础——阿赖耶;二所净是指婆罗门的坏聚见与沙门戒禁取见;境眷是指内在的处、二取等八识聚;皆摧毁是指以上这些完全遣除,彼人则得清净,即可成佛。意趣与秘密二者是一本体异反体的关系。

二者的差别诚如具慧译师所说:"听者从说者的语言中未领会到说者所想的意义,而是理解到其它的含义,即是意趣;听者对说者所想的意义心领神会,即称为秘密。"《摄大乘论释》中云:"意趣仅仅是心中之观点,而不观待对方承认;秘密观待对方之承认。"我认为此二者并不相违,观待某种目的而说彼之所具条件,而不观待对方承认不承认,也属于意趣。对于他人所询问的意义并未和盘托出、圆满明示,仍然保留有密意,因此称为意趣。为利益他众,依靠方便稍许迎合他人的心理而宣说的含义称为秘密,因为依赖讲者口中宣说,对方也领会他所说的意义进而趋入,到后来听闻者对讲者的言外之意方完全理解,所讲的意义也不完全是妄语。

四种意趣、四种秘密即是阅读经典的第二把钥匙。如是文字、意义、意趣、必要还有许多,所以依靠此理辨别而了知一切经续之义极为重要。】——《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正见C1)

播放列表 点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