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前行》第020课20210207

目录

  1. 名颂解释

  2. 佛已说法

  3. 佛法住世

  4. 其余疑问

名颂解释

问:什么是夺舍法?

答:按照标准的夺舍法来讲,"舍"就是身体的意思,就是房舍。房舍的意思,比如说有些尸体还没有烂,大德他就可以把自己的神识出来之后直接进入到这个身体当中,相当于把别人的房子自己用,叫做夺舍法。(生西法师)

问:什么是拙火定?

答:拙火定是一种修行的方法,通过观想暖乐,观想身体里边有一个内火,甚至暖乐,然后通过这个方式来证悟空性。当然有些人觉得修了之后,可能是冬天不冷。冬天不冷,只是它的一个小小的作用。真正来讲,拙火定最大的一种必要性就是证悟空性,通过圆满次第的方式来证悟空性。拙火定就是一种修法。(生西法师)

问:请问《前行广释》中第二十课的己三,佛法住世中《中论》所言:"若佛不出世,声闻已灭尽,诸辟支佛智,从无依而生。"请问该如何逐字解释?

答:这个颂词里面主要是在讲缘觉。第三句当中讲的辟支佛,其实就是缘觉,也叫独觉。独觉是怎么样出世的呢?第一个条件,佛不出世的时候。因为独觉是独自觉悟的,最后一世是独自觉悟的,所以第一个条件是佛陀不出世;第二,声闻灭尽了。在整个世间当中,也没有佛陀声闻弟子,没有僧团,没有跟随佛的教义学法的修行者,佛也没有,僧团和教法也没有;"诸辟支佛智",一切的独觉、缘觉出现在世间,他们的智慧是"从无依而生"。"从无依而生",就是不依靠佛,也不依靠僧团,通过自己的力量而证悟的,这叫"无依"。"无依"就是不依靠其它的佛、僧团的因缘。但是他只是最后一世不依靠,不等于以前不依靠,他以前在一百个劫当中积累资粮,其实也见过佛,在佛面前发心,也遇到过很多修行者,这些修行者给他们讲解积资净障的方法等等。最后一世的时候,他的功德差不多了,就差一点点,所以有很多缘觉就到尸陀林当中去观尸体,顺观、逆观十二缘起就证悟了。因为他的资粮差不多圆满了,就差一点点了,这一点点他不需要其他人指引,内心当中修行的力量自然而然就可以让他觉悟。这就是颂词解释的意思。(生西法师)

问:什么是直断、顿超、夺舍法?感恩法师。

答:"直断、顿超"是大圆满窍诀部当中的修法,前者有时可以从"本来清净"的侧面来解释,后者有时可以从"任运自成"的侧面来解释,相关内容将来有机会学习密法正行的时候可以详细了解。

"夺舍法":【(类似的修法,在藏传佛教中也有,名为迁识夺舍法。以前玛尔巴的儿子不慎落马身亡,之后就把自己的心识迁移到一个尸体中,从而得到了重生。当然,被迁移的身体必须完好无损,不能受伤或者残疾。)】——以上是《前行广释》89课当中的内容。

【有一次,玛尔巴与弟子们在河畔散步时,见到一条猎狗追赶一只鹿子,鹿子在惊慌之中跳河溺死了。这时玛尔巴要修夺舍法,便对弟子们说:"你们有的去鹿的后面挡着猎狗,有的就看着我的身体。"说完,就开始将心识转移到鹿子身上。一会儿,就见死鹿从水中跃出,来到尊者的院子里便倒下了。尊者复活过来,同弟子们一起去看那只死鹿。这时猎人们也赶过来了,并想把鹿子拿走。尊者笑着说道:"不是我修夺舍法,你们的死鹿早就被水冲走了,所以别想夺走它。"弟子们便将上师修法的经过告诉了他们。但猎人们不信,就说:"如果你能再修一次给我们看,我们就把它作供养了。"于是玛尔巴又示现夺舍,鹿子立即复活,走了一段又倒下了。尊者醒了过来。这时,猎人们都惊奇不已,生起了强烈的信心,同时把鹿子的尸体及其他众多供品作了供养。供养以后,他们请问法义,于是玛尔巴唱了一首"具有把握"的道歌。】——以上是《前行广释》139课当中的内容。

上面主要指的是佛教内道的夺舍法。(正见C1)

问:《贤劫经》云:佛涅槃后,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此千五百年后,释迦法灭尽。其中"正法和像法"分别怎么解释?

答:【(正法时)正犹证也。谓如来灭后,教法住世,人有禀教者,即能修行;有修行者,即能证果,是名正法。据法住记云:佛告阿难:我灭度后,正法一千年,由女人出家,减五百年。又据善见论云:后为比丘尼说八敬法,还得一千年。又据法苑珠林云:天人答宣律师曰:佛锡杖在龙窟中四十年住。为如来灭后,有飞行罗刹,能说十二部经,诈为善比丘,食诸持戒者,为断此恶,故镇龙窟中。复令正法增住四百年。是则正法住世总一千四百年。】

【(像法时)像者似也;有教有行,似正法时故也。谓如来灭后,教法住世,人有禀教,即能修行,多不能证果,是名像法。据法住记云:佛告阿难:我灭度后,像法一千年。又据法苑珠林云:由佛锡杖在龙窟中因缘,复令像法增住一千五百年,是则像法住世总二千五百年。】

——以上是《三藏法数》当中的内容,可以有多种解释方式。(正见C1)

佛已说法

问:请解答前行第20课的几个问题,"本体无相""自性无思""常边""断边""是非等诸边"。

答:本体无相:本体远离相状(长短方圆红黄蓝等等)。

自性无思:没有分别念,超越了概念的范畴。

常边:执著诸法有是一种常边。

断边:执著诸法无是一种断边。

"是":在某些场合表达"亦有亦无"的执著。

"非":在某些场合表达"非有非无"的执著。(正见C1)

问:《前行》第二十课大恩上师开示的:"佛陀证悟的境界具有五种特点:

  1. 甚深:本体无相;
  2. 寂灭:自性无思;......"想请法师就这两点再具体开示?

答:这些都是描述究竟实相的,因为实相超越了一切相状,故而以分别心无法触及,是甚深;因为证悟实相的境界超越了一切思维,超越一切概念,远离一切分别,称为寂灭。(正见C1)

问:"深寂离戏光明无为法",其中寂灭-自性无思,如何理解?

答:寂灭了一切分别念、业障、烦恼。本性超越思维,无可言思。(正见C1)

问:关于20课中深寂离戏光明无为法中,寂灭的解释自性无思是什么意思呢?是没有分别念的意思吗?

答:可以理解为没有分别念,本性当中是没有思维、分别的。(正见C1)

问:"深寂离戏光明无为法",之前"寂"部分已经向您请教,其他部分查了一些资料,结合自己的理解还是怕不太准确,所以还是再请教您。甚深-本体无相——远离一切虚妄之相;或者万法无自性,无形相可得。对吗?

答:超越长短方圆青黄赤白等。(正见C1)

问:离戏-远离一切常边——断除对实有的执着,对吗?,

答:断除了一切执著,包括对空性的执著。(正见C1)

问:光明-远离一切断边——断除"人死如灯灭"之类邪见,对吗?

答:包括这种粗大断见,也包括各种偏于空边的见解。(正见C1)

问:无为法-远离一切是非等诸边——断除凡夫的分别念,对吗?

答:断除一切粗细的概念。(正见C1)

问: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去净化这些因缘并且怎么与这些众生结成优异的善缘?

答:多忏悔业障,发善愿回向,多念缘起咒。(正见C1)

问:加行教材第一册五种他圆满中"佛已说法"讲佛陀证悟的境界具有五种特点:

  1. 甚深:本体无相;
  2. 寂灭:自性无思;
  3. 离戏:远离一切常边;
  4. 光明:远离一切断边;
  5. 无为法:远离一切是非等诸边。可以请法师讲一讲第
  6. "光明:远离一切断边"这一特点中"断边"指的是什么

答:光明意思说,具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妙用,不是一个单单的空无。断边意思是说,本来有的说成没有,就是一种断,边是表达偏离的意思。比如,认为成佛之后什么都没有了(事实上不是这样),这种想法就是一种断边。(正见C1)

问:大圆满前行二十课:"

  1. 甚深:本体无相;
  2. 寂灭:自性无思;
  3. 离戏:远离一切常边;
  4. 光明:远离一切断边;
  5. 无为法:远离一切是非等诸边。"在这里不知是否有特别的意义,因为从离戏一般是指远离四边八戏,但是在二十课只说离戏和光明分别只断了一个边,而上师在中观庄严论中也解释过这个词"深寂离戏光明无为法":"远离一切相状,叫做深;远离一切分别念,叫做寂;远离一切有无是非的边,叫做离戏;如来藏自性光明,一切功德全部圆满,即是光明;是远离一切因缘所作的大空性,所以是无为法。"感觉在中观庄严论中的解释更加贴切。

答:个人理解都是没问题的,因为本身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描述实相,从某个角度而言,如果能够远离一切断边,那也必定能够远离一切常边,是有内在联系的。无论是自空中观还是他空中观都能够抉择实相。(正见C1)

问:佛陀成道后说的"深寂离戏光明无为法"这一句,表示佛陀证悟的境界有五种特点,弟子对这五种特点以字面意思来理解的话不是很明白。一,甚深:本体无相(弟子能否理解为此法是无相不住相的)二,寂灭:自性无思(表示空性么?)三,离戏:远离一切常边。四,光明:远离一切断边。五,无为法:远离一切是非等诸边。请法师再详细开示一下这五种特点的具体描述,尤其是"常边,断边,是非等诸边"弟子不清楚是什么意思。

答:这些道理都涉及到佛陀二转和三转法轮的内容,比较难懂,要完全弄懂可能要进一步闻思中观等经论。

一,甚深:本体无相,是指佛陀证悟的空性境界没有实有本体,没有相状。二,寂灭:自性无思,指远离言思分别。三,离戏:远离一切常边,常是指先有后也有,恒常存在的。如有的人执着"我"过去未来现在都是一个我。四,光明:远离一切断边,所谓的断边是指先有后无,如世人执着的人死如灯灭。五,无为法:远离一切是非等诸边。无为法就是指没有生住灭,有为法有生住灭,佛陀证悟的境界是无为的,远离的诸边指"生、灭、常、断、一、来、去"等诸边戏论。(正见B1)

还可参考:

生西法师《前行》辅导笔录第20课:

甘露一样的妙法具有深、寂、离戏、光明、无为的殊胜自性,这是甘露妙法的体相和特点。对于深、寂、离戏、光明以及无为法的本体,在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解读。大恩上师在讲记当中阐述深和寂是从本性和自性的侧面来讲的,从本性的角度来讲,就是无相。"深",甚深,就是没有相状,没有实有的本体。在众生的分别念中会执著这是柱子、那是瓶子,认为是实有相、有本体可得,这是肤浅的理解。众生的分别念能够缘的都是世俗、是表相。

深所对立的就是浅、就是非深。怎么区别非深和深呢?众生了解的、只能够通过分别念来了知的,或他们所执著的相状、相执这些方面就是浅。执着法有、法无,像这样有相执的,是浅的一种自性;深,它的本体是无相的,无相的意思是说它的本体空性,没有相执、没有相状,这就叫做甚深。甚深的意思并不是指这个山洞好深,而是指它不是用分别心执著的、有相状的、有实有的体性,从没有体性的侧面讲,这就是甚深的含义。

"寂"的自性是无思。无思是什么?思就是思维。众生的世俗法是可思可言的。平常我们说不可思议,就是否认了可思可议。众生觉得这个法的本性是这样或那样,那是分别念的一种状态。前面从没有相执解释,这里从思维的侧面来讲,前面讲它的本体是离相的;这里讲它的自性是无思的,没有什么可思可议的地方。所以说:不可言说、不可思议基本上不是真正的可以思议的状态。

思是什么?思,是一种分别念、一种心所。心所法当中的思心所,是包含在五蕴中行蕴的。行蕴是能造作的,能造作是以思心所为代表。可思可议是一种心的状态,它的起心动念是非寂灭的。深和寂当中的寂,解释为非思,因为它不是一种起心动念、不是分别念状态的缘故。深和寂,一个是从没有相状,一个从不是心心所的状态来进行安立的,这就叫寂。

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要懂得这个甚深的自性。一切万法显而无自性,就是《中观》、《般若般罗密多》当中讲到的万法皆空,一切万法是离戏的空性,这个空性就是无相,通过没有相状来了解。

第二个方面,我们学习空性之后,分别念能够思维到这个法是有的、那个法是无的,这种起心动念的本身不是真实的法性。我们要通过学习佛法,知道一切万法不可思议的自性,要离开分别心的状态。当然,离开分别心不是压制,是完全了知自性是无实的本体。学习了《中观》就比较清楚,还有一些甚深的大论典如《中观》、《现观庄严论》以及如来藏的法要,讲了很多殊胜的法界自性。如果没有学习很深的法要,是无法了解深和寂真实含义的。

"离戏光明无为法",按照大恩上师的解释:它分别对应离常、离断、离是、离非。离常就是离戏,戏就是戏论。什么叫戏论?就是没有安住本性、向外缘取。本性就是空性,是实相的状态,没有安住在本性中,然后向外缘取,这就叫戏论。离戏是没有戏论,主要是离开常边,或者离开有边,以这个方面来安立的。四边当中有无是非,或者常断是非;也可以这样说:常说是有,断说是无。因此,离戏是没有常边的戏论。

"光明",也不是断灭,因为有智慧,所以不是断灭的。一切万法皆空,并不是说空的好像空洞洞的什么也没有。法性中虽然是空性的,但是与空性无二无别的是光明的智慧。这个光明不是电灯泡的光明、不是太阳光、不是五颜六色的光明,这种光明就是智慧。智慧为什么叫光明呢?因为没有光明就是愚痴黑暗,就是无明,有智慧才叫光明。在佛经当中、在胜义谛当中出现光明这个词的时候,不能理解成是我们眼睛看到的光。眼睛看到的是色法,色法不是法性是有为法,是世俗谛。此处佛陀说的"光明"即使给众生讲了,他们却不能了解、证悟不到,如果是指电灯光那众生为什么不了解?而太阳光有眼睛就能看到,所以不可能是指这些。此处的"光明"是智慧的意思,而且是很深的相应实相的智慧。

然后是"无为法",刚才的"离戏"安住的是破有边或者破常边,"光明"是破无边、破断边,在四边中还有"是"和"非","是"是亦有亦无,"非"是非有非无,无为法其实是没有是非。无为法是观待"有为",有为法是有生住灭,没有生住灭的是无为法。法性其实是无生无住无灭的,而世俗谛的法有生有住有灭。但是一切万法的实相是无生住灭,是大无为法的自性。】

问:加行教材第一册五种他圆满中"佛已说法"讲佛陀证悟的境界具有五种特点:

  1. 甚深:本体无相;
  2. 寂灭:自性无思;
  3. 离戏:远离一切常边;
  4. 光明:远离一切断边;
  5. 无为法:远离一切是非等诸边。可以请法师讲一讲第
  6. "光明:远离一切断边"这一特点中"断边"指的是什么

答:光明意思说,具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妙用,不是一个单单的空无。断边意思是说,本来有的说成没有,就是一种断,边是表达偏离的意思。比如,认为成佛之后什么都没有了(事实上不是这样),这种想法就是一种断边。(正见C1)

问:"深寂离戏光明无为法,证悟犹如甘露法性义,随顺所化善巧方便行,愿得度化无边众生力。""无为法和法性义"怎么理解呐?

答:无为法的意思是说不是因缘和合所生的法,是无生无灭的。法性就是诸法的本性、实相。(正见C1)

问:怎么理解"离戏光明"呢?

答:远离一切戏论的大光明境界。(正见C1)

问:前行20课:佛陀证悟的境界具有五种特点:

  1. 甚深:本体无相;
  2. 寂灭:自性无思;
  3. 离戏:远离一切常边;
  4. 光明:远离一切断边;
  5. 无为法:远离一切是非等诸边。

这几点我都不太明白:本体是指什么?本体无相是无有实相吗?自性无思更不明白。是非诸边是什么?

答:本体无相是说没有相状:形状、色彩、长短等等。无思是没有思虑分别,超越分别心。是非诸边包括,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间接包括一切二元对立的概念,好坏,美丑,高低,等等一切分别念的对象。(正见C1)

问:前行20课法本。佛陀成佛时所说的:"深寂离戏光明无为法,吾已获得甘露之妙法,纵于谁说他亦不了知,故当默然安住于林间"

甚深:本体无相--是从胜意中万法皆空的角度来说吗?

本体无相是不是金刚经中的无人相、我相、寿者相、众生相?

寂灭:自性无思--什么是自性无思?

是否寂灭了一切烦恼、所知障?

离戏:远离一切常边--离戏一般说远离了四边八戏,为何上师解释只是远离一切常边?

光明:远离一切断边--是否能包含在离戏的解释中?

无为法:远离一切是非等诸边--这和离戏、光明是否重复了?

可不可以这样想,无为法是一种真理。不观待因缘的法,所以远离一切是非等诸边?

甘露之妙法:是不是解脱生死轮回之法?

答:可以从胜义空性来说。无思可以理解为远离一切戏论分别。离戏和光明本体不二,也可以融通,而从抉择方式的角度也可以有不同,因为有的时候讲离戏主要是无遮,所有的概念都不建立,其中可以破除外道所执的常我,常恒的大自在天等等,而光明是一种非遮,佛陀净见量面前安立的,正面建立了如来藏等等,所以我们能了知胜义谛并不是一无所有的。二者本体不二但是抉择方式各有侧重,就像无垢光尊者说自空是暂时了义,他空为究竟了义一样。无为法也不重复,因为描述的角度不同,"可不可以这样想,无为法是一种真理。不观待因缘的法,所以远离一切是非等诸边?"——严格来说,无为法不是法,不是某个(有法)事物,而是法性。甘露之妙法可以解释为解脱轮回的法(道谛),也可以解释为究竟的实相(灭谛)。(正见C1)

问:加行第二十课大恩上师开示的:"佛陀证悟的境界具有五种特点:

  1. 甚深:本体无相;
  2. 寂灭:自性无思;......"想请法师就这两点再具体开示?

答:这些都是描述究竟实相的,因为实相超越了一切相状,故而以分别心无法触及,是甚深;因为证悟实相的境界超越了一切思维,超越一切概念,远离一切分别,称为寂灭。(正见C1)

问:前行20课法本。大梵天、帝释天的请法:是不是他们前世发愿要在释伽佛前闻法?是否可以说无人请法,不能向不希求正法的人宣说佛法?

答:他们前世确实和佛陀有过因缘。"是否可以说无人请法,不能向不希求正法的人宣说佛法?"通常来说是这样的,但不是绝对的,如果对方是法器,而且传法对其有大利的话,是可以直接传法的。佛陀和天王这样示现是为了表示佛法的尊贵。(正见C1)

还可参考:

生西法师《前行》辅导笔录第20课:

佛陀为什么刚开始的时候四十九天不讲法?还有一些必要性。因为要让后面的人知道,这个法很珍贵。不是像现在市场上的大白菜、土豆一样摆在那,卖的人到处吆喝让人赶紧买。法不是这样,法是很珍贵的。不劝请都不讲,劝请的话还要请三次。而且劝请者是谁呢?是当时印度各种宗教都尊崇的梵天和帝释天。不是一个随随便便的张三李四劝请佛转法轮的。这个消息传出去之后,很多人就会对佛陀、对佛法产生恭敬,因为劝请者不得了。

我们现在看帝释、梵天没觉得怎么样,当时不一样,他们是重量级的。佛陀没出世之前,他们是这些外道主要祈祷的对象,是老百姓共同的天尊。我们尊崇的是文殊菩萨、观世音菩萨;梵天、帝释好像都是边边上的。但是也有说一些梵天、帝释是佛菩萨的化身,专门来劝请转法轮的。有一千零二佛的说法,一千零二佛包括贤劫千佛。还有两尊是谁?在《大悲白莲花经》中讲,有很多兄弟,其他都是发愿要怎么样成佛、在什么地方成佛。其中有一个兄弟说,当你们成佛的时候我要来劝请你们转法轮,这就是梵天。还有一个发愿,说你们在修道、在成佛弘法过程当中,我要做你们的守护者,这是金刚手菩萨。

梵天、帝释能够劝请佛转法轮,也不是一般的身份,对我们来讲恩德很大。有些地方讲,他们是示现的,是佛陀在因地时发了愿的。在当时的印度,梵天、帝释是非常受尊崇的,不是一般的人。他们请佛转法轮,都是为了说明佛法非常珍贵,佛陀讲法不是那么随随便便的。就为了让后人对佛法产生珍贵难得的思想。虽然佛陀带着传法的目地降生在印度,但在成佛之后为了表明佛法的珍贵,为了让后人在闻佛法的过程当中能够珍惜佛法,也有这样示现,这个必要性很大。】

问:为什么梵天和帝释天会祈请佛陀说法,天人不是属于八无暇的吗,为何希求佛法?

答:长寿天属于八无暇,长寿天只是天界当中的一部分,并非所有的天人都无法修行。(正见C1)

问:前行20课,前面学所依圆满时说到天人耽于享受很放逸,那为什么帝释天、梵天会想到祈请佛陀讲法呢?

答:很多天人沉溺放逸,也有一部分具有善根的天人可以行持善法。(正见C1)

问:佛陀三转法轮,第三转叫"分别法轮"也叫"如来藏法轮",请问法师,如来藏法轮为何也叫分别法轮?

答:第三转法轮,对世俗谛当中的各种规律能够善加抉择,善加安立、辨别(分别),存在的就安立为存在,不存在的就安立为不存在,所以称为善分别法轮。(正见C1)

问:请问三转法轮的世俗谛跟二转有什么区别?末学觉得三转和二转的区别主要在于胜义谛是否承认光明如来藏,世俗谛似乎没有区别。

答:在二转当中,显现是世俗,空性是胜义。在三转法轮当中,实相现相不一致的能知与所知称为世俗,实相现相无二、能知所知融为一体称为胜义。二者还是有区别的。第三转当中安立的胜义——大光明清净显现,在第二转当中可以归属于世俗。(正见C1)

问:大圆满前行广释第20课的第三转分别法门,但上师在讲课是说的是了别法门,不知道怎样是正确的?

答:都是可以的,意思差不多,总之第三转法门能够善加抉择、通达、分辨(分别、了别)相关的法义。(正见C1)

问:前行20课有提到:佛陀传了3次法轮:四谛法轮,无相法轮,分别法轮。为何第2次叫无相法轮?与空性有什么关系?

答:因为第二转法门主要宣说般若空性,破除一切相和戏论,所以叫无相(破除戏论和相状执着之后就开显了空性的境界)。(正见C1)

问:为何第3次叫分别法轮?与如来藏有什么关系?

答:因为第三转法门善加抉择建立了许多甚深的规律,所以叫善分别(包括从正面建立了如来藏的存在和许多特性)。(正见C1)

问:佛陀三转法论就四谛,般若,分别法轮。其中四谛是苦、集、灭、道。般若是空性。分别法轮是什么意思?感恩。

答:第三转法门能够善加分别诸法,本来有的抉择为有,本来没有的抉择为无,能够善加分别、抉择,不会错乱。(正见C1)

问:佛陀三次转法轮的地方,除转鹿野苑,二转在灵鹫山,对吗?三转是在哪里的,辅导中没有听清楚。

答:三转法轮当中包含很多经典,不同的经典可以有不的宣讲地点。比如《楞伽经》是在楞伽山宣讲的。(正见C1)

问:《前行广释》第二十课中有一段话:据说,阿底峡尊者准备示现圆寂时,说道:"你们藏地人福报浅薄,我如果在这里圆寂,可能藏地的大地承受不了,我还是回印度去。"他身边有些人说:"应该承受得了。像无与伦比的菩提萨埵尊者,就是在藏地圆寂的。"尊者答言:"菩提萨埵虽然戒律清净,但他智慧不如我,所以他跟我不相同。"有些人说:"应该可以吧。无与伦比的莲花生大士也是在藏地示现消失,前往邬金刹土的。"尊者还是摇头道:"莲花生大士的成就虽了不起,但智慧也肯定比不上我,还是不行。"又有些人说:"应该没问题。像美德嘉那那样的大德,都是在藏地圆寂的。"尊者思索片刻说:"嗯,他还是很了不起。既然这样,我就留在这里吧。"

这段话我有两个问题需要问,一、为什么说藏地人福报浅薄,阿底峡尊者在藏地圆寂,藏地的大地承受不了呢?如果大地真的承受不了的话,会是什么样的一种状况呢?二、阿底峡尊者为何说菩提萨埵尊者和莲花生大士的智慧不如他呢?

答:圣者密意甚深,个人难以揣测。(正见C1)

问:20课中:"像无与伦比的菩提萨埵尊者,就是在藏地圆寂的。"阿底峽尊者答言:"菩提萨埵虽然戒律清净,但他智慧不如我,所以他跟我不相同。"有些人说:"应该可以吧。无与伦比的莲花生大士也是在藏地示现消失,前往邬金刹土的。"尊者还是摇头道:"莲花生大士的成就虽了不起,但智慧也肯定比不上我,还是不行。"

為什麼阿底峽尊者會這樣回答?

又有些人说:"应该没问题。像美德嘉那那样的大德,都是在藏地圆寂的。"尊者思索片刻说:"嗯,他还是很了不起。既然这样,我就留在这里吧。"

这是从上师是功德佛,恩德胜佛的角度来说的吗?

答:是一种示现,可能是为了所化弟子心生珍惜,精进修行。一方面也是从恭敬上师的角度示现。(正见C1)

问:顶礼上师三宝,顶礼法师!在美德嘉那尊者公案学习中,有师兄提出既然尊者是证悟者,应该有神通,为什么不显现神通让自己即刻懂藏语呢?

答:和相关众生的福报、业力有关。(正见C1)

问:我还想起另一个公案,是预科加行教材第六册莲师第2课班智达祈请莲师打败外道,法本中讲到金刚亥母交给莲师一个宝箧,让他降伏外道,莲师依言使空中降下霹雳......莲师神通那么广大,还需要金刚亥母的帮助吗?感恩法师,阿弥陀佛。

答:是一种示现,一方面也可以让众生因此对传承等等产生信心。就像很多大德本身就是再来人,但也可以示现依止善知识闻思修行。(正见C1)

问:末学请问法师:在古印度东西方的班智达中,无有一人能胜过美德嘉那尊者,远赴藏地后由于语言障碍未能弘法,为何如此智慧的大成就者不能超越语言障碍呢?

答:个人理解,有些时候和众生的福报有关,成就者自身的境界是一种情况,众生根据自己的福报和因缘所见到的显现是另一种情况。(正见C1)

问:印度大德美德嘉那到藏地为何因语言不通而无法展开弘法事业?大成就者也有语音障碍吗?

答:大成就者自身所安住的境界是一种情况,而相关众生根据自己的业感、福德因缘、境界等所看到的显现是另一种情况,佛陀恒时安住在圆满的境界当中,没有任何障碍,而众生根据各自的因缘见到的显现也不同,有的众生境界当中佛陀一直没有圆寂,一直在讲法。(正见C1)

问:前行20课中,说到美德加那尊者的母亲,已投生为青蛙(应该是旁生),那为什么后面又说她在孤独地狱中受苦呢?

答:很多孤独地狱众生样子类似青蛙等等的动物但本质上是孤独地狱和一般的青蛙有一定差别。(正见C1)

问:加行教材中上师讲到美德嘉那尊者的故事。我记得有一句"一人出家,九族升天",讲出家的功德,美德嘉那尊者是大成就者,他的妈妈怎么还会在地狱?目犍连尊者的妈妈也在地狱需要众僧一起超度。如何理解这句话。

关于超度,是否是可以超越时空的?美德嘉那尊者为何一定要亲自去找到妈妈所在的灶头,给这块石头沐浴转绕供灯才把妈妈超度走了,他不能身在印度超度在藏地的妈妈吗?

答:"一人出家,九族升天",这句话没有在大藏经里找到,只是从前一位禅师所说,可能是从赞叹出家功德的角度吧。在因缘具足的时候超度是可以超越时空的,那位尊者的母亲可能是特殊因缘。(正见C1)

还可参考:

生西法师《前行》辅导笔录第20课:

有时候从我们自己的分别念来观察,这些大德的神通是无碍的,看到母亲转生到西藏,直接救度的能力是有的。但如果他亲自走路来西藏,沿途可以加持这些地方。大德们不管走到什么地方,什么地方就会有益;而且他可能会给每个走过的地方发愿、加持这个地方——以后这个地方的人,可以值遇佛法、会有法缘或者怎么怎么样,还会给以后的众生发愿;还有他走过的地方的虫子、非人,都会得到很大的利益,所以他有必要亲自走一趟,而且有很多必要性,其中一个就是给我们留下这个公案。】

佛法住世

问:佛法住世,按照普巴派的推算,现在已经过了三千五百年,接近四千年。这个时间和佛历有点对不上,佛历今年是2553年。这该怎么理解?

答:计算的方法有很多种,二千五百多年,这主要就是某一派的观点,大家都在普遍使用。但是其它的三千五百年到四千年的说法,也是一些历算。每个历算都有它的根据。总的原则,我们理解的时候,佛法当中就是法无定法。法无定法,在讲的时候,安立时间是跟随不同的根基而宣讲的,其实这些安立时间都是假立的。这方面没有一个确定的。有些时候上师们把一些不同的观点罗列出来。比如现在我们在使用二千五百多年,大家就使用二千五百多年的共称的说法。三千五百多年,也有它的推算的过程和标准。所以有些观点是三千五百年多年。在佛法的这些观点中,并不是纯粹的说,在世间当中必须要有一个一成不变的标准。一成不变的标准是没有的。如果每个众生的思想境界、根基状态都是一样的,那就一个标准。如果很多众生根基境界不一样,佛陀讲法的重点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时间、空间,以及所讲的法,都没有一成不变的。我们怎么理解呢?众生的根基不一样,所以安立的时间也不一样。有些说三千五百年到四千年,对他的修法有帮助,他就接受这个。有些可能二千五百年对他有帮助,他就接受这个。这里面有很多很多必要性。如果说三千五百年到四千年的,有些道友就会想,这个时间都到了三千五百年到四千年了,佛法马上就要隐没了,还有五百年的形象期是不能算的,这样算起来还有几百年的时间,现在不修行,什么时候解脱?有些人通过这个更加容易产生起紧迫感。当然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必要性,还有很多很多必要性,我们观察不到,也没必要去讲。有很多很多根基意乐不一样,安立的方式也不一样。大概从这个方面理解就可以。(生西法师)

问:如果转生于圣教空世的众生,是否根本听不到佛法?有人认为能听到,理由是有独觉通过神通度化小部分众生。我认为转生于圣教空世,根本听不到佛法,独觉是以神通度化的方式度化一部分人,但并没有讲经说法。

答:转于圣教空世,是不是根本听不到佛法?我们也不敢说。一般来讲是听不到的,除了特殊情况。但是缘觉会不会讲法,缘觉主要还是以显神通的方式,我看到的一些公案当中,没有看到过缘觉说法的这种情况。他是以身体示现神通,让众生产生信心发愿,这样情况有的,真实讲解三宝,讲解解脱道,这个方面是没有。但是会不会有其它的一些,比如天界的众生,到人间偶尔讲一讲法的情况会不会有,这个偶尔会有的。比如有些时候,释迦牟尼佛在因地的时候,整个世间当中根本没有佛法,但是他的内心当中善根苏醒了,他就想追求正法,但是整个世间找不到。天人因为寿命很长,佛入灭了,佛的教法在人间隐没了,但天人还没死,他从天上看到地上有一个人,他的善根很强盛,他正在追求佛法,那个时候他从天上下来,就像佛陀在因地的时候,一些天人化现成婆罗门考验他。如果要听法,必须要身上挖千灯,必须要怎么样,你如果做这个,我就把法传给你,这种情况是有的。除了这之外,一般来讲,在圣教空世没有佛法可听。(生西法师)

问:我们现在处在佛陀的教法期,佛法住世还有多久?

答:佛法住世的时间说法不一样,有些说是整个是五千年结束的,还有说更长时间的,佛法住世到底有多长,不同的经典论典、不同的大德的教言当中都有不同的讲法。但不管怎么样,现在还没有到真正的末法,接近于末法,但还没有到真正的末法,起码还有很多人对教法有兴趣,对修持菩提心、修持殊胜教法有兴趣,想解脱的人还非常非常多,所以还没有到末法时代,但不管怎么样,按照很多大德的讲法已经快了,所以我们现在要抓紧时间去修持。(生西法师《普贤行愿品》答疑)

问:请问一个大劫有成住坏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又有20个中劫。佛陀是在明劫的"住"的阶段出世吗?在明劫的其他阶段有佛出世吗?如果没有,那这段时间也称作"圣教空世"吗?另外,我们现在这个贤劫和具喜劫中间没有经过暗劫吗?

答:"佛陀是在明劫的"住"的阶段出世吗?在明劫的其他阶段有佛出世吗?"——在住劫阶段出世的情况是有的,而某些情况下在成劫的时候也有人类存在,个人分别念理解如果那个时候众生因缘具足也可能见到佛陀出世,但具体个人不太清楚。

"另外,我们现在这个贤劫和具喜劫中间没有经过暗劫吗?"——个人不太清楚(正见C1)

问:顶礼法师,弟子请教"圣教空世"与"暗劫"是一回事吗?感恩法师

答:有差别。有的时候,圣教空世本身可以属于明劫的一部分,和暗劫是不同的。(正见C1)

还可参考:

生西法师《前行》辅导笔录第20课:

圣教空世只是和暗劫有点相似,但不能叫暗劫。整个劫中有佛出世叫明劫。贤劫当中有千尊佛出世,所以整个来讲不能叫暗劫。

不能叫暗劫,这种情况叫什么呢?术语叫圣教空世。圣教空世主要是指什么呢?前一尊佛陀的圣教已经结束,比如说咱们的前一期是迦叶佛,这一期是释迦牟尼佛。迦叶佛出世转法轮到他的圣教慢慢隐没,再到释迦牟尼佛出世之前,这段期间是外道兴盛没有佛法的,就叫做圣教空世。】

问:书上有一处错字不知能否提出,文中说:中间又有那么多暗劫,在这里联系上下文好像是说圣教空世而不是暗劫。

答:个人理解是没有问题的,因为暗劫这个词语本身可以表达很多含义,前文提到"那么就与暗劫没有两样了",所以,圣教空世的这种情况也可以称为暗劫。(正见C1)

问:我们在听这一课的法师辅导时(智悲佛网预科班辅导2011版录音),法师提到16大阿罗汉集结佛像佛塔佛经到金刚座后,用七宝塔的方式沉入金刚座后,代表释迦牟尼佛教法的终结,之后700个辟支佛出世,辟支佛是基于前世修行力今世直接证悟然后用示现神通的方式度化众生。

以上说明:

  1. 辟支佛出世时前一尊佛的教法已近终结。
  1. 辟支佛没有以讲法的方式来度化众生。
  1. 藏传净土法中供养支章节的许多公案(如39课)都提到施主供养缘觉后得大果报(清净心尽力供养圣者的缘故),但这些公案都没提到缘觉接受供养后,会像罗汉那样为施主回向和讲法。

以上是否可证明:缘觉(即:辟支佛)在世时佛法已经不住世?

答:个人觉得某种角度可以这样理解,或者说在很多众生的境界当中,没有明显住世。(正见C1)

问:身为缘觉,具备语言能力,又已经证悟了,为何不能像释迦牟尼佛那样说法来利益众生?

答:有些时候和前世的发愿或者习气有关,很多缘觉喜欢独处、安静,不乐于与人接触、交流。一方面,也缺乏大乘菩萨那样的悲心。(正见C1)

问:成就缘觉的根本因是什么?是发愿吗?他们与阿罗汉(发心脱离轮回)、菩萨或佛(发心度化所有众生脱离轮回)的发愿有什么不同以导致不能以传法的方式来度化众生?

答:主要是前世的修行和发愿,有些情况下是因为根基决定所导致的。《法华经》提到:【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殷勤精进,求自然慧,乐独善寂,深知诸法因缘,是名辟支佛乘】。(正见C1)

问:《前行广释》第20课,"除了具有因缘的福德刹土中,偶尔有独觉出世以外",这里指的福德刹土,是指三千大千世界中,除了娑婆世界以外的其他刹土,对吗?独觉只通过示现神通,又怎么度化众生呢?

答:个人理解也包括娑婆世界。【彼时缘觉。入城分卫。有长者妇。见之欢喜。即供养之。缘觉食已。飞升虚空。身出水火。坐卧空中。妇时见之。即发誓言。使我后世得道如是。】——以上是《贤愚经》当中的内容。(正见C1)

问:《前行广释》第二十课:圣教空世,诸辟支佛不依善知识,凭借前世修十二缘起的善根,即生于一座中获得圣者果位,然后身体示现燃火、发光等神通,度化小部分有缘众生。

弟子的问题是:"身体示现燃火、发光等神通,度化小部分有缘众生"如何理解?不需要讲经说法吗?燃火、发光等神通也许能吸引小部分有缘众生,但如何度化呢?

答:个人理解示现神通,众生生起信心恭敬顶礼供养,也能种下善根,积累资粮清净罪业,许多公案里也说供养缘觉圣者而感受乐果的故事,因为结下因缘,将来也能够值遇三宝。(正见C1)

还可参考:

生西法师《前行》辅导笔录第20课:

在圣教空世期间,有些具有因缘的福德刹土当中还会有独觉出世。除了有独觉出世之外,根本就不存在有讲、闻、修行。所以说即便是独觉出世了,也不会有讲闻佛法。为什么呢?这和独觉独特的种姓有关。希求解脱道的修道者叫有种姓者,有三种种姓,分别是声闻、独觉、菩萨或佛种姓。

其中独觉种姓相应于缘觉法,他的发愿是:佛陀入灭、佛法灭尽、声闻灭尽的时候,我出现在世间当中,给众生种个福田。所以他的法性力或者说他自己的愿力就是这样的。独觉最早的时候在菩萨、佛这些导师面前,听闻相应于独觉乘的教法,听完之后就不断地修。一般来讲,独觉在一百个劫当中积累资粮、依止很多上师,不断修行法要,这是他的种姓决定。而最后一世得道的时候就不需要依止上师,该修的法修的差不多了。通过他自己的修行力,不依止上师也可以成就。

独觉没有依止上师怎么成就?释迦牟尼佛这一世没有依止上师怎么成就的?释迦牟尼佛最后一世已是十地菩萨,这一世他是不需要上师的,他相续当中的法已经很稳固。还有十地菩萨在娑婆世界(印度)没有善知识,但不等于他不在刹土中依止其他的佛为善知识,这个是不成问题的。

独觉是通过一百劫的善根的积累,在最后一世的时候已经形成一种决定的势力,决定业已经形成了,最后一世不遇善知识也知道怎么修。很多时候是在尸陀林当中观察尸体,通过死亡逆观到老、生、有、取、爱、受,最后就知道一切都是无常、都是无明,有了无明才会有尸体。如果灭了无明就会灭了行,行灭就是识灭,然后灭生故灭老死。通过逆观十二缘起就知道了解脱道,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得了觉悟。这个叫作独觉——独自觉悟。独觉证得缘觉乘最高果位叫辟支佛或中佛。

独觉出世是积累了一百个劫的善根,他的根基在三种根基当中是中根,声闻种姓是钝根、菩萨种姓是利根。虽然证悟的也是罗汉果,但是他所证悟的罗汉果的功德要比声闻罗汉的功德要大,他所证悟的空性要多一些。他相续当中也会有慈、悲、喜、舍的四无量心。而且法、义、词、辩的四无碍解也都有。

一个声闻的阿罗汉有四无碍解,讲法会非常的善巧。独觉的证悟比声闻阿罗汉要高,积累资粮的时间要长,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也有,四无碍解也有,他为什么不讲法?这是由他的种姓决定的。他不喜欢讲话,不喜欢接触人,喜欢独自居住。他喜欢一个人去很远的地方居住,见到人的时候也不会讲很多话的。

因为百劫积累很多资粮,所以他的相貌很庄严。如果去化缘的时候别人看到他,就会有很多人生信心供养。受供养之后为了利益他的施主,他会不会讲几句佛法、讲几句因果、几句取舍之道,或者念阿弥陀佛呢?这个他不会。但以他的悲心,他是以身体利益他人。怎么以身体利益?受好供养之后,飞到虚空当中示现神变。在虚空当中行住坐卧、神通无碍;或者上身出火、下身出水啊等等。下面的这些施主看到的就张大嘴巴合掌,很生信心。然后,缘觉就下来了,问:你有什么愿望?大家就发愿,愿我发财啊,愿我以后像您一样;有些众生则发愿,愿我值遇比你还厉害的圣者......

我们在很多经典当中都会看到,缘觉不是以讲法的方式度化众生,而是以身体示现神通、让他们发愿。首先作为福田接收他们的供养,接着通过神通示现折服他们。众生都喜欢神通,见到神通之后就生起信心,就会发愿。他给独觉做了供养,又以欢喜心来发愿,这个愿力会成熟的。因此有些人发愿,以后要值遇一个超胜你的功德的圣者,在他的教下解脱,这样他们就会值遇像释迦牟尼佛、弥勒佛等佛陀。因为前世善根成熟的缘故,就会对佛生起信心、出家证道。

所以独觉出世不会讲法,他虽然有四无碍解,会讲的很好,但他的种姓、性格就是这样,不愿意接触众生,不愿意讲话。利益众生也是以示现神通的方式。在这种状态中也不存在讲闻修行、直接利益他人。所以说神通能不能利益众生?能够利益众生。能够利益到什么程度?现成的例子就是独觉。示现神通让你生信心,然后发个愿,进而生个善心,你就有善根,就是这样。你可以得到利益,但不是那种直接被调伏的利益。】

问:《前行引导文》中讲到,释尊圣教共5000年,现在已到3500年接近4000年,但一般都说佛陀是2500前出世,为何此说有1000多年的差异?

答:关于佛陀的时间,有2500多年,和2900多年等等不同说法,古印度的史料保存的比较少,在藏地有许多大德承许是2900多年前。(正见C1)

问:有关佛法住世期到底多长,有几种说法,按照佛教联合会的推算,住世2500多年,应当是修期。按照普巴派推算,已经过了3500年应当是教期。那么目前到底是在那个时期呢?如何理解?请开示。

答:因为参照的安立方式有不同,所以目前属于哪个时期的安立方式也可能有多种。需要看不同的场合。例如在《金刚经释》当中,我们就可以安立如今就是末法时代。(正见C1)

问:《前行》第二十课中大恩上师的开示:"按世界佛教联合会的推算,今年是佛历2553年,这是小乘上座部的观点,与《俱舍论》也非常相合。""佛法住世期共有五千年,按普巴派推算,现在已过了三千五百年,或者近四千年之际,也就是说,正处于教期中。"请问法师佛历2553年与佛法住世五千年是什么关系?

答:佛历是佛陀涅槃到目前的时间长度。"佛法住世期共有五千年"指的是佛陀这一期教法流传存在的时间期限(目前已经过了2千多年,如果这样算还剩下两千多年)。(正见C1)

问:佛陀的出生时间上南传、藏传、汉传都不同记载,虽然通过1950年大会确定了佛历时间,我的问题是:为什么不能通过高僧大德祈祷佛陀或其他菩萨等告知我们准确的时间呢?不是说高僧大德能在禅定中见到本尊的吗?

答:佛陀在不同众生面前会有不同的示现,不一定是固定的。有时高僧大德随顺不同众生的意乐也是有必要的。(正见C1)

问:佛法住世时间为何有不同时间长短的说法,如来是如何了知这样的时间和以及之前的佛的?神通?而了知后为何佛经流传下来又有不同的说法?是应机说教,还是有别的原因?

答:佛陀有神通可以了知过去和未来。不同的说法有不同的角度,有时是观待不同众生的境界,有的修行人境界当中,佛陀还在灵鹫山说法。(正见C1)

问:原文:"尽管种种说法不尽相同,但一般而言,世界上公认的是《俱舍论》的观点,也就是说,佛法住世总共五千年。按世界佛教联合会的推算,今年是佛历2553年,这是小乘上座部的观点,与《俱舍论》也非常相合。""佛法住世期共有五千年,按普巴派推算,现在已过了三千五百年,或者近四千年之际,也就是说,正处于教期中。"问题:上文中小乘上座部的观点佛法已经住世2553年,下文普巴派推算佛法住世3500或近4000年,这两个观点的推算起点一样吗?差1千多年??弟子辅导时被问倒。

答:个人理解,有可能是相应不同众生的境界,在不同众生的境界当中,显现也不同。(正见C1)

问:前行广释第二十课中,按世界佛教联合会的推算,今年是佛历2557年,那我们目前应该是处于修期,但讲记中写的按普巴派推算,现在已过了三千五百年,正处于教期中,中间相差一千年。请教法师,这个应该怎么理解?

答:关于佛陀出世的时间,确实有不同的讲解方式,从不同的角度也有不同的理解方法。我们都可以了解。一方面自己要珍惜现有的学佛因缘。(正见C1)

问:《前行》第20课里讲到:佛法住世期共有五千年,按普巴派推算,现在已过了三千五百年,或者近四千年之际,也就是说,正处于教期中。

但是又说:但一般而言,世界上公认的是《俱舍论》的观点,也就是说,佛法住世总共五千年。按世界佛教联合会的推算,今年是佛历2553年,这是小乘上座部的观点,与《俱舍论》也非常相合。

请问为什么按普巴派算法,现在佛法已过了3500年或近4000年?是佛陀在2553年以前的1000多年就有说法了吗?

答:不同的众生,因缘、业力不同,所见也不同。佛陀化身无数,相应不同众生的根基可以有不同示现,打个比方,在甲地方众生可以见到佛陀在度化众生,同时在乙地方,其他众生也可能见到佛陀在此处度化众生。(正见C1)

问:佛法住世期共有五千年,按普巴派推算,现在已经过了3500年,或者将近4000年之际,也就是说,正处于教期中......

依我个人的分别念,释迦牟尼佛于公元前565年出世,距今也就2500多年,这就与上述佛法住世已经3500-4000年有些差异,不知道这该如何理解呢?

答:•中国历朝一贯沿用的佛是周昭王24年(公元前1026)出生的,那么距今就是3040年,而世界上例行的佛历却是2557年。比如台湾就一直沿用的是中国的历法,今年是3040年。

•世界佛教友谊会于公元一九五零年,在锡兰哥伦坡举行第一次会议,讨论关于佛陀降生、成道,涅槃年代,及出家、成道、涅槃年岁史实,由于南传佛教和北传佛教记载有所差异,为了能使佛弟子普遍交流方便,及全球统一性化,最终决定统一使用2500年说。

•按普巴派推算,现在已经过了3500年,或者将近4000年之际,也就是说,正处于教期中......

如是不同的说法都是有所依据,但是谁是谁非无从考证,但是比较统一的说法是现在是末法时期。如《南岳思禅师立誓愿文》谓正法住世五百岁,像法住世一千岁,末法住世一万年。吉藏《法华玄论》卷十亦谓正法千年,像法千年,末法万年。(正见B1)

问:前行第20课中说"今年是佛历2553年,这是小乘上座部的观点,与《俱舍论》也非常相合。"依汉地自汉明帝开始佛教传入的时间来算,汉明帝大概是公元67年左右接触佛教,此时距佛涅槃大概1000左右,现在是公元2014年,加上佛住世寿命80,这样算来的话差不多现在是3200年左右,这样确实按藏传普巴派是算法更接近一些。不知道普巴派具体的算法是怎么样的?

答:个人知道宁玛普巴派为华智仁波切等诸位大德所推崇,是非常殊胜的,当中依靠时轮金刚的相关推算方法,能够准确推算日食、月食等的时间。关于历算方面更多的细节个人也没有仔细研究过。(正见C1)

问:佛主出生与公元前六百年左右,到现在不到二千六百年,但佛教果期是1500年;修期1500年;教期1500年;唯持形象期500年。按这个来说,现在刚刚过半,应该处于修期,为什么《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中说,现在已经到了3500年或4000年之际?现在属于末法时代吗?

答:【"后五百岁"有几种讲法:通常所谓的后五百岁即指现在五浊兴盛时代。它并不仅仅是一种数字,而是像五浊兴盛一样,是整体上的一种时间概念。释迦牟尼佛住世弘扬佛法时是正法兴盛时期,称果法期;而除此正法期以外,后来五浊兴盛的时代都可称为末法。按这种说法,目前已是末法时期后五百岁。】

——以上是《金刚经释》当中的内容。关于年代等方面确实可以有不同的安立方式,观待不同的场合定义方式也不同。在许多情况下,可以安立如今就是末法时代。(正见C1)

问:上师的《前行广释》20课的讲记中,讲到修期一千五百年。其中,第一个五百年修修戒学的最多;第二个五百年修定学的最多;第三个五百年修慧学的最多。此观点和上师所翻译的《俱舍论释》之甲四(末义)之乙一、佛法住世期的说法有出入。《俱舍论释》中的内容如下:那么,教法与证法住世多久呢?有些论师说住世千年,有些论师说住世千年指的是证法,教法还要更长。此外也有论师说住世达五千年的,......此(一千五百年)是果期;第四个五百年多出现慧学,第五个五百年多出现定学,第六个五百年多出现戒学,此(一千五百年)是修期第七个五百年多出现持论藏者,第八个五百年多出现持经藏者,第九个五百年多出现持律藏者,这(一千五百年)是教期;第十个五百年是唯持形象期。请问一下法师,这里讲到的修期中戒定慧三学出现的顺序和讲记中的不同;教期中经律论三藏出现的顺序和讲记中的也不同。该如何取舍呢?

答:个人觉得在很多情况不一定必须要取一舍一,同等都恭敬都认同就可以,因为本身有不同的角度,并不是说一者成立就必须排斥另一者。(正见C1)

问:《前行》20课里为什么前面说今年是佛历2553年,后面又说按普巴派推算,现在已经过了三千五百年或者接近四千年了?

答:因为本来就有不同的说法。【"后五百岁"有几种讲法:普通承认的后五百岁指现在五浊兴盛的时代。末法五百年并不仅仅是一种数字,而是象五浊兴盛一样,是整体上的一种时间概念。释迦牟尼佛在世弘扬佛法时是正法兴盛的时期,称果法期,除此正法期以外,后来五浊兴盛的时代都可以称为末法五百年。按这种说法,目前已是末法时期后五百岁。另一种将释迦牟尼佛二千五百年的教期分为五个五百年,表示各段时期的特点,分别为解脱坚固、禅定坚固、多闻坚固、塔寺坚固、斗争坚固,后五百岁即是指斗争坚固的第五个五百年。按这种算法现在应是佛历二千五百四十五年,佛的教期已经结束。第三种说法:印度论师嘎玛拉希拉和藏传佛教各派都承认释迦牟尼佛的教法期为五千年,以华智仁波切、麦彭仁波切为代表的宁玛普巴派的历算,现在已是佛历二千九百多年,五千年教法期已过了二千九百多年,还剩余二千多年。在藏地,日历计算以时轮金刚历算法为准,宁玛普巴派把释迦牟尼佛出世到现在过了二千九百多年的原因,以教证理证详细的分析成立过,如:当时释迦牟尼佛出世时,启明星如何升起,然后第二天出现日食,以此根据推算出佛的教期从始至今已过二千九百多年。普巴派的天文历算非常准确,现在每次日食、月食,算得一分钟都不差。而以萨迦派的历算,佛历已经有三千多年了,宗喀巴大师所创的给拉华宗也有不同的算法。第四种认为释迦牟尼佛的教期年代仅仅指印度的本土佛教,并非指其他民族地方的佛教。概括而言,可以认定后五百岁末法时期即为现在五浊兴盛的时代。】——《金刚经释》(正见C1)

问:前行163页,按照普巴派推算,现在已过了3500-4000年,正处于教期。世界佛教联合会的推算现在是佛历2558年。普巴派的推算和世界佛教联合会的推算还是有出入的吧?是由于对佛陀出生和圆寂时间的认定不同而造成吗?

答:对于佛陀诞生的时间,确实有不同的讲解方式。(正见C1)

问:在前行20课共修时,法本讲按照藏传佛教的观点,普贤密意圣教也是住世五千年,具体有果期、修期、教期、形象期。在形象期讨论时,有的学员认为形象期虽有出家人的形象,没有清净戒律,没有实修者,已经没有教法、证法,有的认为还有教法、证法,弟子认为还有教法、证法,但没有具体说服道理,请法师帮助,谢谢,感恩。

答:个人理解,如果存在三藏(哪怕是部分)也可以说是教法住世,只要还有戒定慧的功德(哪怕只是一小分)也可以说是证法存在。广义来说,哪怕还存在一个偈颂,也是教法存在,哪怕产生一念相应正法的善念,也是一种证法。(正见C1)

问:什么是圣教空世?转生于此的众生,是否根本听不到佛法?请说明理由。

答:末学和道友的观点一样,认为转生于圣教空世的众生是根本听不到佛法的,我个人理解是辟支佛度化小部分众生依靠的是神通而没有讲经说法,这道题问的是圣教空世的众生听不到佛法,而不是所有众生绝对都无法得到度化,所以我的思路和道友是一样的。还请法师做最后开示,阿弥陀佛(道友分析)

以上道友的分析没有错,圣教空世主要是针对所化众生来讲的,没有听闻佛法的机会,但并不是指没有佛法存在。因为还有缘觉住世,即证法还存在,可以说佛法在世。(正见B3)

问:"五浊恶世"指的是南瞻部洲的浊世吗?其他部洲称不称五浊恶世呢?

答:许多时候主要是针对南瞻部洲的某些众生而言的。五浊本身有不同角度可以解释,其中的某些意义如果对照来观察可能在娑婆世界南瞻部洲之外其他的某些范围当中也可以对应上。另一方面经典当中也提到某些他方世界的地方也有存在五浊的情况。(正见C1)

问:"五浊"其内容是相对于初劫时众生而说的吗?释迦牟尼佛发愿度化五浊恶世的众生,那之前的世界不是五浊恶世吧?

答:有些经典解释是在人寿减少至2万岁之后进入五浊,《悲华经》提到:【尔时宝藏如来赞毗舍掬多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成就无上智能。汝当初入五浊恶世。时人寿命满二万岁。】而有的地方讲解,人寿八万岁时没有五浊。(正见C1)

其余疑问

问:班智达没有隔胎之迷吗?

答:这个没有隔胎之迷。有些时候菩萨们会显现有隔胎之迷,其实真正的菩萨,他们是不会有什么隔胎之迷的。只不过有些大德显现上生下来不忘失俱生智慧的,像全知麦彭仁波切、荣索班智达、月光阿阇梨等等,他们显现上都没有隔胎之迷。其他的菩萨们、佛,他们也不会有隔胎之迷,只不过为了度化众生的方便,显现上面好像是忘记了前世。这个方面有两种情况。(生西法师)

问:顶礼法师!弟子有两个问题想请教法师开示,就是说普贤王如来报身雪海大日如来手中持的宝瓶中有一颗菩提树,树有25层叶子,第13层是释迦摩尼佛的娑婆世界。弟子想问,菩提树有25层,是不是每一层的叶子都有一个三千大千世界,也就是说这个报身佛的整个身体是不是涵盖了很多的三千大千世界,是不是这样理解?请法师开示。(20课)

答:对,其实三千大千世界有特别多,并不是只有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娑婆世界是一个总称,它的范围是很大的。有些地方说,佛陀的一个化身佛调化的范围就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所以,有很多种、很多个不同的三千大千世界,娑婆世界只是其中的一个而已。(生西法师)

问:弟子想问,25层它的叶子是不是每一层叶子都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

答:对,可以这样说,是的。(生西法师)

问:顶礼堪布!我们现在不是五浊很厉害嘛,我们的寿命越来越短,大家都烦恼重,信心也比较浅。那怎么会在后边的这个时间,大圆满教法更能迅速利益我们?明明我们就烦恼又重、时间又少,从历代祖师成就者来看的话,都是要非常精进,要圆满闻思修,才能成就。那我们现在根基情况这么差,怎么来理解这个大圆满能够在最后这个时代很好地利益我们?

答:刚刚我们分析的,其实我们现在到了五浊恶世的时候,为什么说越往五浊恶世越黑暗的时候,法的光明、大圆满的加持力越大呢?其实有些时候,也是相对来讲的。因为以前众生根基比较利,可能不需要这么深的法,也可以获得解脱,比较容易获得解脱。但是到现在的时候,一般的法已很难调伏众生的烦恼了。这个时候就只有加持力最大的,能够给我们带来利益。但是带来利益也不是说我们只要接触了这些密法就马上解脱,而是相对于其他法来讲,力量是最大的,如果它都没有办法的话,其他的法可能更加困难。(生西法师)

问:祈请法师开示,若处暗劫可否得遇辟支佛,众生在辟支佛面前能否得到佛法?

答:暗劫当中,辟支佛会出现在暗劫,但是我们会不会遇到呢?有可能遇到。我们有可能遇到辟支佛,但是能不能在辟支佛面前得闻佛法?这是不行的。因为辟支佛他不是以说法的方式来利益众生的,他只是以身体,他不是用语言,他是通过身体的意。他可以帮助众生,他的心可以帮助众生而发愿,他的身体可以显现神变让众生产生信心,但是他不以宣讲法的方式来利益众生。所以,暗劫当中可能遇到辟支佛,但是我们不会在辟支佛面前听闻佛法。这在很多地方是明确宣讲的。(生西法师《普贤行愿品》答疑)

问:弟子一直有一个邪见,好长时间都存在,别的学友说的,自己也看了很多都未能遣除自己的疑惑,望法师帮助解答。就是:贤劫千佛里,现在佛是释迦牟尼佛,未来佛是弥勒佛,未来佛下世前都是释迦牟尼佛教法期,不可能是其他的佛的教法。那为什么说莲师是第二佛?在莲花中出生,当然也有释迦牟尼佛的授记等?自己一直是以弥勒佛在南瞻部洲56亿多年后才下世作为排除其它附佛外道的诸如末世论等错误的,所以接触藏传佛教后这一点有些疑惑,所以修法时信心上有影响,虽然自己竭力克服。

答:贤劫千佛的意思是说,显现八相成道教主身份的唯有这些。但除此之外,可以有其他方式示现的佛陀(如云:一佛出世,千佛护持),比如维摩诘居士,本身也是佛化身,永明延寿禅师也是佛化身,观世音菩萨也是古佛化现。有的大德其自身本身是佛,虽然在此处没有示现教主身份,但不能否定他是佛,就像不能说维摩诘居士不是佛。有的大德对佛教贡献很大,宛如佛陀示现出世一样,可以称为第二大佛陀,许多场合也把龙树菩萨称为第二佛,龙树菩萨是汉传佛教八宗共祖,应该要恭敬。《六祖坛经》提到"何期岭南有佛出世",分明赞叹惠能大师是佛,有大德赞叹智者大师是"东方小释迦",也是赞叹他是佛。等等。例子很多。(正见C1)

问:请问弥勒佛成佛时,弥勒佛的圣教是否还成为普贤密意圣教呢?

答:个人理解也算。(正见C1)

问:在圣教空世时辟支佛依靠前世修十二缘起的善根,即生于一座中获得圣者果位,然后身体示现燃火、发光等神通,度化小部分有缘众生。请问法师,如果我们现在修习十二缘起,在圣教空世时是否能于一座而获得解脱?

答:这种可能是是有的,但是那不属于大乘菩提心,利益众生的能力也不如菩萨,所以还是建议你走大乘道。(正见C1)

问:请问法师,《前行》二十课中说,释尊的教法又叫普贤密意圣教,是因为普贤如来的日报身雪海大如来(毗卢遮那佛),手持宝瓶中有一棵菩提树,因为此菩提树第十三叶子是释尊的娑婆世界,且恰好此叶子指向毗卢遮那佛的心间,所以取名为"普贤密意圣教"。为什么指向心间就取名"密意"呢?

答:这方面个人也不是很通达。一方面有的时候确实可以以指向心间来象征密意、甚深的含义。(正见C1)

问:既然佛法注定住世期结束后要隐没,现在也剩的时间不是很长了,那为什么还要花那么大的力气去弘扬佛法呢?反正要隐没的。

答:因为弘法佛法可以利益众生,多利益一个众生,就会有多一个众生离苦得乐。打个比方说,反正你早晚会死,为何你要吃饭呢?因为你吃饭可以消除饥饿的痛苦。(正见C1)

问:上师在前行中说"若未遇到佛法,则我们出生在世间没有任何意义,这个道理看似浅显,但要起定解是很难的。"不太明白上师是从哪个角度说的"没有任何意义"?

答:是从究竟解脱而言的。(正见C1)

问:佛已讲法。就算是波浪离开大海,佛陀对众生的大悲心刹那也不会离开。为什么他不能将众生像抛石头一样抛到解脱之地,非要靠宣讲佛法才能利益众生,或者说佛陀是有这个能力的,但他为什么不选择这种方便快捷的方式来度众生?这种观点怎么驳斥?

答:要在水器当中映现月影,除了需要月亮的存在之外,水器也是需要的,月亮本身光亮无比,而如果水器里没有水,就无法显现月影,同样佛陀自身安住的境界具足无量的功德,但是众生要得到佛陀的加持需要观待自身的福德善根因缘,而讲法可以让众生明白取舍的道理,努力修行就可以圆满福德资粮,更圆满的获得佛陀的加持。如果相关众生具足善根,因缘和合的时候也可以瞬间得到加持而解脱,而许多时候众生之间的善根是有差异的,佛陀会用最合适的方式带给众生最大的利益,没有善根的人能够种下善根,有善根的人令其增长,善根广大的人令成熟,善根成熟的人令解脱,就像大雨降下,地上各种植物都可以获益,有的结果,有的刚刚开花,有的刚刚发芽。

(如果你具有足够的善根和资粮,那么就很容易得到佛陀的加持和救度,那些得到佛陀救度的众生也不是无因无缘的,而闻思修行就是能够让你积累资粮、清净业障的殊胜方法,努力闻思修行就可以获得解脱,即使因为业障和因缘死亡的时候还没有解脱,凭借相续当中的善根也会比较容易被超度而得到安乐,而如果相续当中善根和资粮欠缺则比较困难。)(正见C1)

问:请问在圣教空世是没有佛住世和讲法,而观修五种圆满时需要观时间圆满是本来常有相续轮,佛陀恒时讲法,这两种说法怎样圆融理解

答:需要区分的是不同的境界,本来常有相续轮有的时候是从实相的角度,或者是从境界比较高的行者的角度而言的。而圣教空世,指的是在某些普通的众生境界当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不同境界的行者面前,显现也可以不同。(正见C1)

问:在第20课中,莲师说是只有三尊佛出世时会广弘密法,其中第三尊佛叫文殊师利佛,请问文殊师利佛就是现在的文殊师利菩萨示现成佛的名号吗?还是只是这尊佛也叫文殊师利,跟现在的文殊师利菩萨没有关系?

答:个人不太清楚。(正见C1)

问:暗劫有独觉出世度化有缘众生吗?或者,佛法未隐没时是否有独觉出世?

答:又名缘觉,或辟支佛,是于无佛之世靠自己觉悟的力量而脱离生死的人。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佛法未隐没时是没有独觉出世。(正见B2)

问:麟角独觉从来没依过上师吗?

答:前世必定依止过。(正见C1)

问:顶礼法师!普贤密意圣教的果期为什么都是小乘果位?

答: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果期有很多修行人获得小乘果位,但并非说全部修行人都证得小乘果位。所以你提问的前提不成立。(正见C1)

问:顶礼法师!请问在暗劫中有修行人修行佛法吗?就是按照明劫佛的教言认真修持?感恩。

答:可能要看具体情况,如果具有殊胜的境界,比如某些菩萨,一方面可以示现各种形象在暗劫利益众生,一方面自身的境界也可以经常面见诸佛等等;有些缘觉也可能会在佛没有出世的时候出现,修行获得解脱。(正见C1)

问:暗劫有独觉吗?不是说上师说暗劫连三宝的名号都没。

答:暗劫是否有独觉我个人不太确定。即使有,也与"听不到三宝名号"不矛盾,因为,通常来说,独觉不会直接讲法,主要是通过身体示现神通等等方式和众生结缘,独觉存在的同时,身边的人仍然可能听不到三宝的名号。(正见C1)

问:顶礼法师。大日如来与普贤王如来同为法身佛,他们有区别吗?

答:个人理解,本体无二,可以示现不同的名号。(正见C1)

问:俱舍论认为是五千年,是指如来出世中的贤劫千佛中的第九中劫中人寿一百岁时释迦牟尼佛出世的五千年吗?

答:某种角度可以这样理解。指的是释迦佛教法的相关住世时间。(正见C1)

问:我们现在所处的贤劫,一共有千佛出现,而我们学佛的人这么多,都发愿成佛,那远远大于1000这个数字,那是不是说,很多人都没成功?

答:贤劫千佛,意思是显现八相成道教主身份的有一千尊佛。而其他修行人可以通过修行成佛,但不一定马上在此处显现教主身份。而有的时候,发愿成佛,也不一定必须在贤劫当中成佛,也可能在以后。(正见C1)

问:对于有缘众生没有暗劫,也没有圣教空世,恒时有学习佛法和密法的机会,那我们可以算有缘众生吧?所以,实际情况比法本上说的要乐观一些。呵呵。

答:一方面以暇满难得激励修行,同时发愿生生世世值遇善知识和佛法,也要发愿往生净土。(正见C1)

问:前行20课说佛陀的教法也叫普贤密义圣教,这个密字有何密义呢?与密宗有关吗?

答:可能是有多层含义,表示深奥的意思。(正见C1)

问:前行20课说,倘若生于圣教空世,除了具有因缘的福德刹土中,偶尔有独觉出世以外,根本不存在讲闻修行。我的问题是,我们的这个世界叫娑婆世界,"世界"与"刹土"的概念一致吗,是什么关系?按照上面(黄色字体)的意思,娑婆世界应该有无数刹土啊?

答:许多时候世界等同刹土,不过娑婆世界当中的兜率天和香巴拉,也称为一个清净刹土,此处可能指的是娑婆世界的某个特殊范围。(正见C1)

问:上师说在前行中说按照普巴派普遍的说法现在是佛法住世3500多,4000年左右的样子。但现在离释迦牟尼佛时期也才2500多年啊(第二十课)

答:佛陀出世的时间距离现在多久本身有不同的观点,2500多年是一种观点,不是唯一观点,也有其他观点提到佛陀是在更长的时间之前就出世了。(正见C1)

问:弟子在《大圆满前行》闻思方面有疑问,恳请法师慈悲解答。

观点一:上师在《前行广释》第20课提到有关佛教住世五千年:加行教材第1册‍第323页上师说:"教期:一千五百年。其中第一个五百年学经藏的最多,第二个五百年学律藏的最多;第三个五百年学论藏的最多。形象期:五百年。只有出家人的形象,没有清净戒律,也没有实修者。甚至到了最后,这种形象也难维持。因为众生福报已尽,出家人剃头时,刀没办法刮下头发;袈裟染色时,染料也无法把衣服染成红黄色。"接着,第324页上师继续说:"佛法住世期共有五千年,按普巴派推算,现在已过了三千五百年,或者近四千年之际,也就是说,正处于教期中。如果再过五百年,佛教恐怕就不是这样的了。"归纳下,我们现在大约处在学律藏论藏的时期,未来接下来的几百年,佛教即将进入形象期。

观点二:(1)《时轮金刚》等密续记载,距今大约二百八十多年后左右,时轮金刚王佛的化身香巴拉第二十五位国王仁丹扎布将率领香巴拉军队来到南瞻布洲,在印度恒河边与邪恶势力展开决战将其降伏,将《时轮金刚经》为主的密宗佛法重光弘扬,因此,时轮金刚修行在当今已变为非常重要的法门;

(2)包括伏藏大师德贤巴的秘密授记中记载:"莲生我成忿怒尊,廿五君臣成军队......"莲花生大士说:"我将来会变成忿怒尊——勇武轮王,成为时轮金刚的君主。当边地野蛮人准备毁坏佛法时,我将率领时轮金刚大军来到南赡部洲的印度、西藏等地,降伏所有具邪知邪见者,并将《时轮金刚》为主的密法弘扬光大;

(3)索达吉上师仁波切在《上师瑜伽·金刚七句讲记》中提到‍,学院的标志大鹏金翅鸟是将来时轮金刚军队的标志;

(4)《法王晋美彭措传》中提到,列绕朗巴(法王如意宝前世)再过五世成为时轮金刚军队的主帅,统领五万眷属降临人间消灭外道,凡与之结缘者均可往生香巴拉刹土。

这两个观点是否相违呢?如果按照观点一,几百年后佛法将进入形象期,众生福报已尽,连僧衣都无法染成红黄色,何其悲凉;如果按照观点二,几百年后以《时轮金刚》为主的密法将被广弘,佛法非常兴盛,所有结缘众生都将往生香巴拉,连外道邪教都能被诸佛菩萨化现的军队以诛灭方式超度到清净刹土。看起来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结果呀?

答:没有矛盾。本来就有多种安立方式,有时可能针对不同众生的境界,或者有不同的角度。而有的大德也讲过,在将来那些外道被调服之后会有一段时间佛法兴盛时期,而过后在一些众生的境界当中,还是有可能逐渐隐没。(正见C1)

问:如果按照第二种的观点,我们在观修中,似乎可以不用生起人身难得的修行紧迫感,因为即使错过这一世的人身,只要我们好好发愿与法王如意宝结缘,几百年后我们也能去极乐净土。这种观点对吗?

答:可以思维自己有多少恶业,一旦自己堕落,虽然人间可能只过了几年、几十年,但你可能已经在地狱里呆了几百万年了。(正见C1)

问:弟子有一问题请法师开示:加行教材中讲到,再过几千年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会隐没,而弥勒佛还没有出世,这个期间称为圣教空世,弟子想问;

如果以前修行佛法的众生转生到圣教空世,该怎么样继续修行呢?

答:要看个体的具体因缘。(正见C1)

问:以前没有修持佛法的众生转生到圣教空世,是否只能随自己的业力而流转于六道?

答:如果断除了轮回的因缘就不再轮回,否则就会继续流转。(正见C1)

问:上师讲记中讲到"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其实又叫普贤密意圣教。为什么呢?因为普贤如来的报身雪海大日如来(毗卢遮那佛),手中持的宝瓶中有一棵菩提树,树有二十五层叶子,第十三层——释迦牟尼佛的娑婆世界,刚好对准普贤如来幻化的毗卢遮那佛之心间。故而,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因此得名。"对"普贤密意圣教"只有这一种解释吗?如果是这话跟佛教中须弥山,四大洲等的解释不一样。这怎样解释呢?

答:这个词语可能有多种解释方法。而关于世界观的建立,要知道一座须弥山和四大洲,只是很小的一个范围,仅仅在娑婆世界当中就有许多个这样的小世界。【四洲、日月、须弥山、诸欲天、梵天世界一千个称为一千小千世界,千数的小千世界称为二千中千世界,它从四洲到梵天世界之间有一百万个,一千个中千世界称为三千大千世界,此世界从四洲世界到梵天世界之间有十亿数。】——以上是《俱舍论释》当中的内容。(正见C1)

问:有共修道友提到如下问题,恳请法师慈悲开示:第四课,上师讲到法圆满、时间圆满,佛示现涅槃只是度化众生的方便,其实佛陀没有出世与涅槃,正法也没有兴盛与隐没,一切都是恒时存在。第五课,上师讲上师是佛陀。引用了"藏地的惹琼巴在梦中听说自己的上师米拉日巴尊者在清净佛刹土"的公案。对于第20课的佛法住世不同时期,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其实果期修期教期形象期也都是恒时存在的,只是众生依各自福报厚薄而转生在不同的时空呢?福厚者转生于果期中土,听受四谛法门即可证阿罗汉果,福薄者甚至都不能转生于形象期,可能转生于暗劫边地,无法闻思修行。那我们现在积资净障,当福报够了,因缘具足,是不是就转生于佛住世讲法时期呢?阿弥陀佛!惭愧弟子合十顶礼!

答:如果自己的境界足够高,在自身的境界当中可以随时面见诸佛,也可以以神通前往清净刹土见佛闻法。(正见C1)

问:请问是否可以理解为真正的五圆满需要到登地菩萨的境界才能实现。

答:如果从比较严格的标准也可以这样安立。(正见C1)

问:现在学习前行十九课,课本上打印是第三转法轮为分别法轮,但听上师说是了别法轮,具体以哪个名称为准呢?

答:两种都可以,表达方式不同,分别和了别的意思差不多,都是能够善加抉择、通达的意思。(正见C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