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前行》第017课20210207

目录

  1. 名颂解释

  2. 环境圆满

  3. 其余疑问

名颂解释

问:《加行教材》第17课法本中讲到:金刚座远离四大损害,即使空劫也不会毁坏。请问:"空劫"指什么?

答:指的是这个世界大劫更替的时候,那时许多事物会毁灭。(正见C1)

问:《前行广释》中贤劫千佛入金刚三摩地摧毁烦恼障和所知障而大彻大悟。其中烦恼障,所知障,金刚三摩地,金刚定分别指什么?

答:贪嗔痴等烦恼以及习气是烦恼障。三轮的执著是所知障。金刚三摩地和金刚定是一个意思,指的是十地菩萨最终能修持的一种禅定,通过这样修持可以成佛。(正见C1)

问:弟子学《前行广释》第十七课的时候,讲到藏地佛教历史的时候,说"又教授贝若扎那等108位大译师翻译风格",请法师开示,这里的"翻译风格"是什么意思?

答:风格这个词语易解,翻译经典可以有不同的风格。(正见C1)

问:对于前行广释第17课,弟子有一句话没有理解,恭请师父开示。在语所依那里说:"又教授贝若扎那等108位大译师翻译风格,译出了印度圣地十分兴盛的经典、续部、论典为主的语所依。"这里边的"风格"弟子不能理解。不知道这句话要怎么理解。是说给贝若扎那等108位大译师传授印度的译经的翻译的风格么?就是将来按照印度的方式去翻译经典,是这个意思么?

答:风格两个字易解,世间来说,李白的诗歌和杜甫的诗歌风格就不同,佛教当中,比如《金刚经》汉文当中有多个译本,鸠摩罗什的译本和玄奘法师的译本风格就不太一样。(正见C1)

问:加行16课,破四边生,自生、他生、共生、无因生是什么意思?加行17课中皆要坐于此处入金刚三摩地,摧毁三界的烦恼障和所知障而大側大悟。贤劫千佛。其中金刚三摩地、所知障、贤劫、是什么意思?

**答:

  1. 四边生,具体就是那四种生。事物自己从自己产生、事物从其他事物产生、事物从自己和其他事物共同产生、无因无缘产生。**

** 2. 【三摩地】:(术语)Sama%dhi,旧称三昧、三摩提、三摩帝、三摩底;新称三么地、三昧地;译曰定、等持、正定、一境性。心念定止故云定,离掉举故云等,心不散乱故云持,(参见:三昧)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贤劫】:(术语)过去之住劫,名为庄严劫,未来之住劫,名为星宿劫,现在之住劫,名为贤劫,现在之住劫二十增减中,有千佛出世,故称赞之为贤劫。亦名善劫。大悲经三曰:"阿难!何故名为贤劫?阿难!此三千大千世界,劫欲成时,尽为一水。时净居天,以天眼观见此世界唯一大水,见有千枝诸妙莲华,一一莲华各有千叶,金色金光大明普照,香气芬熏,甚可爱乐。彼净居天因见此已,心生欢喜,踊跃无量,而赞叹言:奇哉奇哉!希有希有!如此劫中当有千佛出兴于世,以是因缘,遂名此劫号之为贤。"悲华经五曰:"此佛世界当名娑婆,(中略)时有大劫名曰善贤,何因缘故劫名善贤?是大劫中有千世尊,成就大悲出现于世。"行宗记四下曰:"慈恩劫章云:即此住劫称贤劫,此界成后有千佛出世,既多贤圣,故名贤劫。"梵Bhadrakalpa。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要学会自己查询佛学辞典(正见C1)

问:"金刚三摩地"是什么含义?

答:在《前行广释》第二册中有记载:"那么,为什么名为金刚座呢?据《大唐西域记》记载,贤劫千佛在成佛之前,皆要坐于此处入金刚三摩地,摧毁三界的烦恼障和所知障而大彻大悟,由于入金刚定的缘故,此地称为金刚座。另外,还有一种原因是,即便在空劫时,此地也不毁坏,像悬桶般挂在空中,犹如金刚一样坚固,因而叫做金刚座。"由此可理解,金刚三摩地也就是十地菩萨末尾成佛前的金刚喻定,以此摧毁最细微的习气障而成佛。(正见B2)

问:想请您详细说明一下"法性力"的含义、功德和作用,网络上对此的解释几乎找不到。

答:法性可以理解为法的本性,法尔如是的规律的意思,可以理解为缘起的规律,在缘起上就具有相应的力量(作用)。(正见C1)

问:前行17课里地界中土部分的,"下极金轮,上侵地际,金刚所成,周百步余",什么意思?

答:大概是说最下端到达金轮的位置,最上面到达大地的边际(地平面),是金刚所组成的,周围有一百步那么大。(正见C1)

问:金刚座,是千佛成佛的圣地,它远离四大损害。其中"四大损害",是指什么?佛法中土,是指佛陀教法。证法的所在地,尤其要有讲经说法,闻思修行,以续佛慧命。请问在:教法是指什么?证法又是指什么呢?

我是听了法师辅导记得不一定全,大概是这样说的——教法:能够弘扬佛陀的三藏十二部,有讲法者,有听法者等这是教法存在之地。证法——佛子通过修行,相续当中真正产生了出离心和菩提心无二慧等。(道友)

前面的道友已给答了教证二法,而四大损害是指地水火风的损害,详细内容可于第二章节寿命无常来了知。(正见B3)

环境圆满

问:金刚不坏,那是怎么被天人制作成法器,又掉粉末?

答:金刚不坏是从某种因缘来讲,是地水火风毁坏不了。但是金刚不坏不等于没办法被加工,它有其他的方法。我在《大智度论》当中看到,一般来讲是金刚坚不可摧,唯羊角能坏。就说其他东西,像地水火风坏不了金刚,但是有时候一种特殊的羊角能够坏掉它。所以世间当中都是一种相生相克的因缘,他发愿金刚不坏,也没有说什么东西都不能坏,有些东西是能加工毁坏的。所以《大智度论》讲它唯羊角能坏。我很早之前看过这个问题。一些天界的天人有他们的方法,把它加工成法器。其实可以这样理解,有些特殊的东西可以加工它。(生西法师)

问:加行课第17课里说,地界中土在印度金刚座,贤劫千佛都要在那里成就。我们都不明白,这个印度金刚座是否指在法界的,而不是我们现实世界的,现实世界地球都是有寿命的,并且寿命大不过千劫,同时人类在地球上也无法存在千劫。所以,我们第一个疑问是,如何理解这个金刚座和现实世界中印度的关系。

答:个人这方面了解的不多,就像五台山在有的凡夫眼里只是一座山,但在菩萨眼里确是无比广大的清净刹土。金刚座也可能有类似的意义,有多层境界的不同内容。(正见C1)

问:现在我们在总复习,看到《前行》17课讲金刚座为何不坏里,讲到是天人用仙人的骨头做武器掉下来的粉末形成的,当时和现在都没想明白,既然是金刚形成的,那用什么能磨成粉,这所磨的是不是比这金刚还硬。如果是那这就不是金刚不坏了,还是能被制作武器的工具所毁坏。最后金刚座什么时候消失的?是胜解佛示现圆寂后吗?

答:1,个人理解,比如钻石虽然非常坚硬,但钻石本身还是可以被打磨和切割。许多时候是细小的钻石做成砂轮,然后就可以切割其他的钻石。也可能有其他因缘,总之因缘和合的时候是可以发生的。

2,个人不太清楚,这方面可能需要依靠教证。从法义上说,只要有众生具有见到金刚座的因缘,金刚座就不会消失,就像在有的大德境界当中,佛陀仍然住世一样。(正见C1)

问:既然饮酪仙人的遗体因为自己的愿力化为金刚,无比坚固空劫都无法毁坏。那么天人们在分割遗体制作武器的时候,是用什么去分割的呢?

答:钻石虽然很坚固,但还是可以有钻石切割机。坚固的物品,在某些条件下还是可以被切割的,就看你通过什么方式施加影响。(正见C1)

问:既然仙人金刚体是那么的坚固,那天人怎么能把他做成兵器呢,难道还有比金刚更硬的东西吗?

答:个人理解,在特殊的缘起情况下可以实现,例如现在容易获取的物品当中,钻石是最坚硬的物品,但还是可以有钻石切割机的存在。(正见C1)

问:金刚座的"金刚"是否为自然界中的坚硬矿物质金刚石,即钻石?如果是,金刚石也能被特殊的设备切割,怎么会不受四大侵害?

答:个人尚未产生这二者是一回事的想法。(正见C1)

还可参考:

生西法师《前行》辅导笔录第17课:

金刚座是远离地、水、火、风四大损害的。一方面因为仙人的的骨头的确非常坚固,以及仙人的愿力;另一方面,因为贤劫千佛都要在金刚座上面成佛,所以佛陀、菩萨、天人的加持力都会倾注在金刚座上,加持它不毁坏。因此,远离了四大的损害。一般的东西保护起来没什么大价值,就像现在各个地方所保护的文物等,只是在相对短的时间中不要让它很快消亡,其实把这些东西保存下来,对众生的利益不是那么明显。但金刚座就不一样了,贤劫千佛都要在这里成佛,所以印度金刚座对众生的利益非常大。只有成佛了才对众生有利,而这个成佛的地方就是金刚座。

另外还有一种传记,我看过并和一些道友交流过。佛陀本来不是准备在金刚座成佛,而是在金刚座附近的山头上,估计那里风景可能也不错。佛陀准备入金刚喻定,当坐下开始用功时,由于显现上世俗的缘起力,以及佛陀三无数劫修行的福德,产生了非常大的能量,这座山承受不了一下子塌了。因为这座山的力量承受不了佛陀入金刚喻定的威力,所以佛陀最后到了金刚座的菩提树下,并知道了这是过去佛成佛的地方。有两种说法:一种说金刚座有一千个座位,佛陀是贤劫第四佛,佛陀顶礼转绕前面的三个位置后在第四个位置上坐下,开始在这成佛的;还有一种说法,可能就一个座位,贤劫千佛都在这上面成佛。

金刚座能到达金刚地基,其它地方没有这样的能力和特点,所以其它地方就承受不了佛陀入金刚喻定的威力。虽然金刚喻定是在心上安立的,但从外境来讲也表示威力很大,因为它能摧毁我们内心当中最细微的烦恼。这种烦恼是最难断的,如《俱舍论》等论典中所说:断障碍时,粗大的烦恼易断,细微的烦恼难断。细微的烦恼时间很长、渗透力很强,已经渗透到我们的骨髓当中,我们心相续中的习气很深。就像洗衣服一样,比较大的污垢容易洗,稍微搓几下就干净了,但领子、袖口等地方细微的垢染就要反复去搓洗,或者打上肥皂用刷子使劲地刷,才可以洗干净。这就叫做细微的障碍。

佛陀成佛要把最细微的障碍全部清净掉,这需要非常大的智慧和福德才行,就必须要入金刚喻定。金刚是无坚不摧的,佛陀入的这种定——"金刚喻",就是用金刚作比喻,摧毁最细微的障碍、烦恼。这些障碍、烦恼十地菩萨都摧毁不了,必须要到十地末尾的时候入金刚喻定才能够把它摧毁掉。金刚喻定的威力很大,表现在外境时一般的地方承受不了。必须要在金刚座上成佛的原因,在不同的传记中有这样对应的描述。所以,金刚座是贤劫千佛成佛的圣地,远离四大的损害。

"甚至空劫也不会毁坏"。劫有成劫、住劫、坏劫、空劫。从坏劫开始,燃烧的大火把无间地狱乃至初禅天以下全部烧成灰烬,二禅天以下全部被水淹没等。等到空劫到来,所有的一切全部毁坏,整个世界空荡荡,就像一片虚空一样什么都没有了。但即便是这种空劫金刚座也不会毁坏,就像空中悬桶一般留存。就好像虚空当中有一根柱子、一个桶或者一个杯子悬着一样,其它地方什么都没有了。金刚地基烧毁了,旁边的土石也全部都烧毁,空荡荡的环境当中就一个金刚座独自保留,说明它很坚固。但是不是完全不毁坏呢?也不一定。它是贤劫千佛成佛的圣地,可能会留存几个劫,但最终还是要毁坏的。因为第一它本身是细无常的,刹那在生灭;第二最终它会毁坏的。】

问:在加行教材第17课讲到了关于印度金刚座的问题,金刚座之所以在空劫仍然不会毁坏,其中的原因之一是因为金刚座由金刚所成,坚硬无比。那么请问法师,世间还有很多东西是由金刚形成的,那是不是其他由金刚形成的东西在空劫时也不会毁坏呢?

答:个人理解,如果是其他某些世间的材料(出世间的超越境界暂不讨论),那么可以说本质都是众生心的显现,除了相关众生各自的心之外,外境当中没有一个单独的材料,只要众生相续当中还有相关的业和因缘就可以显现,而一旦没有相关的因缘就会隐没。(正见C1)

问:法本讲到印度金刚座是筒状的,为什么我们现在看不到?

答:一方面金刚座有许多部分是在现今的地面以下的;另一方面不同众生境界当中所现也不同,例如须弥山我们现在也不一定能明显看到。(正见C1)

问:17课法本中有一段,比较困惑。原文:拿印度来讲,自佛陀出世以来,直到佛法住世期间,它既是地界中土也是佛法中土,因为那里是佛陀成道之地,也是佛教存在之地。但是,在华智仁波切住世的年代,印度金刚座被外道所占,佛家似乎销声匿迹,几乎变成了边地,不再是佛法中土。

我的理解是:"直到佛法住世期间",佛陀正法住世5000年,那么在5000年之内,印度既是地界中土也是佛法中土。可是后面又说外道盛行时,印度不再是佛法中土。那到底印度一直是中土吗?

答:可以有多种角度,中土本身分地界中土、佛法中土,所以你问"那到底印度一直是中土吗?",实际上可以分一下,一直是地界中土吗?一直是佛法中土吗?(正见C1)

问:环境圆满:佛法中土,如果我此刻心中有正知正念摄持,可以被称为佛法中土,如果下一刻心中放逸,想的是贪嗔痴,算是佛法边地吗?如果表面在行持善法(如持咒),但心中的念头跑到别处,这算不算佛法中土?

答:我们可以参照中土和边地的定义来观察自己的相续,一方面可以看安立的标准是严格还是宽松,定义是广义还是狭义,这些都是可以灵活从不同角度思维的。(正见C1)

问:汉地是否是中土?

答:如果是地界中土,那么就不算。如果是佛法中土,那么有正法住持的地方就算,讲记提到:【有些道友虽没有转生藏地,但来藏地求学,也跟生于藏地没什么差别;或者,原本你家里不信佛教,后来你信佛后常去寺院,也可以算是转生中土——环境圆满。否则,如果说家里不信佛教、排斥佛法就是边地,大多数人可能都不具足十圆满了。】,个人理解佛法中土这方面某些角度可能要观待行者的心。(正见C1)

问:我们最近学修暇满人身,对汉地是否边地问题有些争议,有三种意见:

一、汉地不是边地,因为寺院、佛经、出家人、四众弟子具足,也有讲经说法,故而不是边地。

二、汉地是边地,因为信仰佛教的人很多,各大寺院香火旺盛可见一斑,但很难值遇善知识听闻佛法,尤其是学修道次第者寥寥无几,这些也是因为前世的善行愿力成熟,尤其是大恩上师的悲心摄受下方才有此机会。倘如此地佛法兴盛,善知识众多,则很多很多人其他条件还是圆满的,故而汉地应属边地。

三、汉地非边地非非边地。对于具缘之士,真可做到衡时享用胜法乐,无缘者虽近在咫尺,却无缘听闻。地藏经云:"若有执持邪见者,说边地受生报",之所以难以听闻佛法,以前世业力故,即使佛陀在世之当年印度,未曾听闻过佛陀名号之人也大有人在,所以边地之分在人不在地界。

答:就是看标准的不同,随着标准定的高低,结论也可能不同,在灵活的定义之下,会有多种说法,有时也要详细针对个体或者某个区域专门分析。(正见C1)

问:地界中土是恒常不变的吗?

答:不太清楚你说的"恒常不变"指的是什么含义。你应该知道"诸行无常"的意义,这些事物每一刹那都在变化、刹那生灭。(正见C1)

问:地界中土是可以变的吗?过去印度是地界中土。从现在的角度来看,印度还是地界中土吗?

答:还是地界中土。(正见C1)

问:顶礼法师!我个人认为,印度自昔日佛陀出纪世以来,直到佛法住世期间,不都是中土,在华智仁波切住世年代,印度金刚座被外道所占,就不是佛教中土,而如今印度由于藏地大德的入驻,使佛教兴盛起来,目前即是佛法中土也是地界中土;在往昔佛陀出世时期,藏地几乎没有人类,也没有佛法,故不是中土,从赤松德赞时期到现在,是佛法中土,因为从这个时期开始,建造了藏地第一座寺院,即佛法僧三宝俱全的寺院;又有以邬金莲花生大士等108位班智达达入藏,译出了印度圣地十分兴盛的经典、续部、论典为主的语所依。建起了意所依的僧团,到如今全民信仰佛教,藏地各个寺院都注重闻思修,并把佛法弘扬开来,因此藏地称得上是佛法中土。以此类推,汉地,在唐朝时佛法兴盛,皇帝信佛,那个时期是中土,后来出现了三武一宗灭佛,就不是佛法中土了。而如今也是佛法中土,汉地也有众多弟子信仰佛教,也有众多的寺院,还有我们这些学习藏传佛教的菩提学会道友,因此,我个人认为如今汉地也是中土。这样理解不知对不对,请法师开示!

答:有的时候可以有多种角度,比如汉地,也有很大的范围,当中具体的某一个范畴还是可以细分,进行进一步分析。而且有的时候可以观待不同的众生,不同的众生境界也不同,观待不同的众生也可以有不同的安立。(正见C1)

问:无暇中的"边地"与"佛不出世"是不是有些重复?原文中是这样写的:

边地:假设转生在边鄙地方,那里无有佛法,因而也不会有修法的机会。

佛不出世:如果出生在暗劫,那么连三宝的名号也听不到,不晓善恶,也就不会有修法的机会。

弟子的理解是,二者因都无佛法的教导,善恶颠倒,不明因果,故不能修法。

答:个人理解有一定差别。某种角度而言,边地是观待中土而言的。即使佛出世之后也可以有边地存在,所以这两个概念本身是有区别的。(正见C1)

问:在十圆满中的生在佛法中土,分为身在中土和心在中土吗?有些师兄说他不信佛法就是心不在中土?有这样的说法吗?还是主要指我们的身体已生在中土?

答:角度不同,结论也不同,可以有多种角度理解。(正见C1)

问:现在的印度是属于地界中土。但现在的印度属不属于佛法中土呢?

答:应该属于佛法中土。因为现在印度虽然本地信佛者不多,但总的学佛人数很多,特别是藏传佛教非常兴盛,所以可以称为佛法中土。(正见B2)

问:还有就是这个世界是释迦摩尼佛所化刹土。世界会毁灭,那么极乐世界是否会毁坏呢?

答:极乐世界是清净智慧所现的清净刹土,不会毁坏。(正见B2)

问:如果不毁坏是不是就是常法了呢?

答:从显现分来讲是大常法,但其本体也是空性的,所以此有别于外道所说的常法。(正见B2)

问:顶礼法师:《前行》第十七课,有道友说,印度永远是地界中土,请问法师这么说对吗?

答:某种角度可以这样说。

问:回教占领期间也是吗?阿弥陀佛!

答:是。(正见C1)

问:关于判断是否生于佛法中土,小组讨论时有两种倾向:

1)观待自相续。例如虽然转生在藏地佛法兴盛处,但是不具信心未能趋入佛法,则不能算是转生中土;

例如因为全聋,则完全无法听受佛法,则也等同于生于边地。

2)观待外境。身边的环境有教法、证法存在,即为佛法中土。

此时若因为自身原因不能趋入,则归结为"不具足信心圆满"等其他原因,外境的环境仍然是圆满的,"生于中土"这一点并不受影响;若因为全聋而无法听受佛法,则属于根德不圆满,而环境圆满同意不受影响。请问法师,以上两种观点,应当是第2种才合理吧?

答:个人倾向于认为"中土"与"边地"主要是从受环境影响这方面来理解的。(正见C1)

问:关于根德圆满对于修法的影响,以下认识是否合理?有时虽有根德不圆满,比如肢体的残疾,这些对于修法也许并没有根本性的障碍,其人还是可能修行甚至证悟,因此根德圆满的影响程度还是要看具体情况。也是基于同样的道理,有些特殊的因缘下,旁生也可以修行,因此所依不圆满,也不是绝对不能修行。

答:可以这样理解。(正见C1)

问:莲花生大师的净土,在鬼道吗?

答:是在铜色吉祥山莲花光明宫。(正见C1)

问:处于金刚座周围的不信佛法的外道徒,可以理解为是处在中土但业际颠倒的人吗?

答:个人觉得,这种情况可以理解为,处在地界中土,但业际颠倒,具有邪见等等(可以根据那些标准一一对照)。(正见C1)

问:可以这样理解吗?身处金刚座中土,但是这些人业际颠倒或者持邪见,虽然现在金刚座那里几乎都是外道徒,但他仍是地界中土,但是像我处在大城市,虽是地界边地,但是我在菩提学会闻思修,应该处在佛法中土。研讨班法师给我们讲考辅导时抉择为是否是边地是安立在心上的,不是安立在地界上的,我也觉得是这样的,说就算处在金刚座的人,他不信佛法,对他来说也是边地,这个问题讨论了很长时间,可能是我还不能把地界中土和佛法中土的问题做到圆融吧,还是再进一步思维吧。

答:个人理解地界中土主要是通过地域安立的,而佛法中土的安立许多时候要观待内心。(正见C1)

问:印度金刚座,是贤劫千佛成佛的圣地,它远离四大损害。是哪四大损害?

答:四大指的是地水火风。(正见C1)

问:顶礼法师!《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五种自圆满的归纳性阐述中这样表述环境圆满:"如果生于无有正法的边鄙地方,也就不能逢遇正法,如今已生在佛教兴盛的中土,故而环境圆满"。而同在《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中关于佛法中土的定义是"所谓的佛法中土,是指佛教正法所在地。无有佛法的地方称为边地。"《加行教材》第17课中,(二)佛法中土:"所谓的佛法中土,是指佛陀教法、证法的所在地,尤其要有讲经说法、闻思修行,以续佛慧命。"而在第二段中,又有表述"只有教法、证法兴盛不衰,才是佛法中土,而无有此二者的地方,只能是边地。"第一种表述是,只要佛教正法所在地,就是佛法中土。第二种表述是,佛教兴盛或者只有教法、证法兴盛不衰,才是佛法中土。可以理解为就算佛教或者教法、证法不兴盛,只要存在,也算是佛法中土吗?那么问题如下:

请问:"文革"期间,汉地或藏地还是属于佛法中土,对吗?(因为那时还有佛法或者教法、证法存在,比如:"而法王如意宝不但看经书,还冒着生命危险弘扬佛法。"以及第17课倒数第四段"迄今为止,尽管藏地佛教几经沉浮,经历了魔王朗达玛灭佛、乃至更为严峻的考验,但如来的教法和证法可以说经久未衰、方兴未艾。所以,藏地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佛法中土。)

答:个人理解,要看具体是什么地方、场合,在那个时间,藏地、汉地也有些地方以比较隐秘的方式弘法佛法。(正见C1)

问:"印度金刚座被外道所占,佛教似乎销声匿迹,几乎变成了边地,不再是佛法中土。"印度在被回教军队占领期间,印度灭佛的严重,堪比藏地、汉地的文化大革命。那么,是不是说明,"文革"期间,汉地或藏地不属于佛法中土?请法师开示,这两个问题怎么圆融呢?

答:要看程度轻重。法本当中提到"几乎变成了边地","几乎"两个字很重要,间接也表明,在个别地方也可能有隐秘的方式存在。(正见C1)

问:那佛法中土适合的时间或者地方,同一个地方,时间可能是断续的?同一个时间,地方区域来讲,可能这片区域是佛法中土,那片不是佛法中土。比如:在广州,一些歌舞厅等声色犬马的地方就不是佛法中土,而师兄们共修的道场,或者独自在家修行的房间可以算佛法中土,可以这样理解吗?感恩法师!

答:可以这样理解。(正见C1)

问:生于中土属于自性圆满,为何不是他圆满呢?是因为生于中土是由于自己业力而来,所以是自圆满吗?

答:主要是侧重自己的因缘,自己具有那样的福报善根,生在中土。(正见C1)

问:加行第十七课时,对于思考题中问到"汉地是否是中土"的问题,学员达成一致的是:有教法和证法的地方就是中土,但至于汉地是否具备教法和证法,大家在讨论时争论不一,有的认为具备,有的认为不具备。正确答案是什么。

答:个人理解可以有多种角度分析。首先你可以从是否有佛教存在,是否被外道占领等等的角度来分析这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可以观待众生的心相续来分析,这是另一个角度。可以都提一下。(正见C1)

问:弟子是13A加行组学员,课程学到大圆满前行第十七课,课本上有个问题不是很确定答案,就是关于"菩提树在历史上遭受过哪几次劫难?"的问题,我依照课本理解是4次,前三次原文中写了编号,第四次是被回教毁坏,不知这样的理解是否正确,望法师指正。

答:个人觉得理解为四次应该可以。(正见C1)

问:加行第十七课思考题,你是否转生中土?我出生汉地,我认为不是,我的身边并没有教法,证法。现在我在学会学习,才接触到。那么汉地算是佛法中土吗?

答:算的,是可以随着生活而转变的。(正见C1)

其余疑问

问:有人问弟子印度和藏地佛教兴盛,历来有许多成就者,然而经济却相对落后,灾害也不见少,这是为什么?

答:有的时候我们说,假如是在香巴拉,是在极乐世界,这些地方的经济很发达、物质高度发达,不会对修行人的修行产生障碍,因为他们的境界有这么高,经济再发达,对他的修行没有影响。但是对于凡夫修行人来讲,你要修行,经济发达好不好?不一定是好事情。因为它会严重地让修行者分心,他要分心照顾他的财产,要想方设法去照顾他的经济,怎么可能一心二用呢?!所以在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环境相对比较恶劣的地方,比较容易滋生一种能专注修法、观修法的环境。之所以佛法兴盛的地方,它的一些条件相对落后的原因,有很大一方面是这样的。

所以,有些时候经济很发达,对于修行者来讲不一定是好事情。为什么这样讲?因为一般的初学者驾驭不了这么多财产,他的财产多了的话,他不知道应该怎么办,而他如果没有这些钱,没有这么多财产,他就不用分心了。如果钱很多,对于一个见解、修行很稳固的菩萨来讲,财产对他的影响不大,他可以驾驭财产,而不是财产驾驭他,财产控制不了这个修行者;但是,一般的普通人财产很多的话,他就驾驭不了了,没办法控制这些财产,这时财产就会控制他,他自己的心情跟着财产走了,也没办法修行。

灾害多也可以是这样的,因为他的承受力也很大,而且修法很多的时候,通过重报轻受的方法,他很精进地修行,本来他会堕地狱或者其他地方去感受很强烈的痛苦,但是就在这个地方,共同的一次灾难甚至小的灾难就把他的业消尽了,消尽之后他就可以通过很清净的方式继续修行佛法。

所以佛法的兴盛,主要是看这些对修行者的相续或者前后世的解脱有什么样的影响,至于经济怎么样,其实对修法来讲,经济发达有时候不一定是一个好事情,就像前面我们所分析得一样。(生西法师《普贤行愿品》答疑)

问:印度金刚座的佛的法衣,能不能用来做一个解脱袋装嘎乌盒或者是甘露丸呢?

答:金刚座的法衣,是殊胜的加持品。如果我们把这个佛的法衣放在佛堂上、带在身上,能够得到很大的加持。自己有清净心,通过想要得加持的心,做一个装嘎乌盒的口袋,如果我们不是单纯做一个容器,就说它本来也是个加持品,加持品再加加持品,我们通过这样的清净心也可以。因为这是佛的衣服,披在金刚座佛像上的衣服,是一个很殊胜的加持品,我们要对它很恭敬,它本身是一个供养的、恭敬的、加持的一种来源。否则只是用来做一个普通的装东西的口袋,觉得嘎乌盒可能很重要,我们把这个布做成装嘎乌盒的口袋,这样有时候可能不合理。但是如果有很清净的心,有想得加持的心,有的时候也可以。如果没有这样的心,最好还是不要这样做。其实装嘎乌盒的口袋布多的不得了,我们应该把法衣装在嘎乌盒里面,而不是说把嘎乌盒装在法衣里面,然后这个布就变成一个容器一样。所以法衣应该是嘎乌盒里面的一个加持品,从世间角度来讲它的待遇应该是这样的,而不是说把它做在外面,当成一个装其他的加持品的东西,从这个角度来考虑的话,还是尽量不要做。(生西法师)

问:经过三宝加持可以返老还童吗?拉托托日年赞从六十变成十六岁,如何理解?

答:返老还童的可能性是有的,但一般人做不到。因为要达到这样的条件是非常困难的,所以佛陀也没有告诉我们返老还童的必要性,也没告诉我们返老还童的功德,一般是随顺它。有没有可能性呢?可能性是有的,但是一般来讲非常困难。有些特殊的人修持一些法,比如在大恩上师传的《文殊语狮子》中,一位九十九岁的老人修持文殊菩萨得到加持之后,变成了八岁的童子相,这是法不可思议的加持力与他自己的善根和合的结果。拉托托日年赞变成十六岁,也是从这方面讲的,他的福德善根非常强,有这种因缘就可以。但一般人很难做到,因为他的信心、条件不容易具足,很少有人做得到。(生西法师)

问:怎么理解松赞干布临终时两位公主化光融入他的这个事。这到底是传说还是事实?为什么和汉地描述松赞干布去世的历史相差这么多?如果这么神奇的事情发生,应该全世界都知道了,为什么只有藏地才这么说?

答:是事实。"如果这么神奇的事情发生,应该全世界都知道了,"——你有什么依据这样说?打个比方,佛陀的很多神通示现,是否全世界都知道?很多没有福报的众生连佛陀的名字都没有听过,何况知道佛陀的示现了。(正见C1)

问:怎么理解藏地猕猴禅师和罗刹女繁衍后代的事?是事实吗?如果是事实,那猕猴禅师不是破戒了?这件事是有密意的吗,还是诸佛菩萨的化显?

答:是事实。禅师不一定是出家人,不一定受出家戒。有地方提到这些都是佛菩萨示现的。(正见C1)

问:金刚座历经7000佛出世都不毁,那么,是不是说我们六道众生历经7000佛都度不尽呢?如果7000佛内已经度尽六道,那么,那些佛度化什么呢?

答:众生没有度尽的时候,除了娑婆世界之外还有无数世界有无数众生。法本提到是贤劫千佛,个人不太清楚你所提到的"7000佛"指的是什么?(正见C1)

问:所有佛的名字由谁来取?佛的刹土由谁界定?由愿力吗?是不是还有一个比佛更高的佛上佛在主理这一切?

答:有些时候和佛陀因地时候的发愿有关系,有时也可以众生的因缘有关,佛陀为了接引不同的根机的众生可以示现不同的名称。"不是还有一个比佛更高的佛上佛在主理这一切?"——没有。(正见C1)

问:法本中讲到:①藏地在猕猴禅师和罗刹女交配后逐渐繁衍出人类。②为了占住魔女(罗刹女),藏地建造了大昭寺、镇肢寺、镇节寺。请问:这段历史详细情况是怎样的?

答:关于第一点个人了解不详细,第二点在许多佛教史著作当中有详解。(正见C1)

问:莲花生大士身上的配饰都有什么?各代表什么含义?

答:前行引导文原文,上师瑜伽部分有讲解,可以翻到那一段。(正见C1)

还可参考:

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仁波切《前行广释》第128课:

● 莲师的穿着

莲花生大士的身色白里透红、光滑润泽,一面二臂,双足以国王游舞式而坐,身着大氅、法衣和咒士衣。

莲师所穿着的"大氅",是他以前在萨霍国示现神通时,萨霍国王赐给他的。这个大氅表示,怀柔摄受世间的国王、各种人及非人等。

"法衣",也就是袈裟,表示别解脱戒律丝毫无染。世间有些人一入密宗,就破坏别解脱戒,而莲花生大士虽然显现的是在家形象,但小乘别解脱戒清净无垢。

"咒士衣",表示密乘戒律极为清净。

在其他修法仪轨中还讲到"内衣",内衣表示菩萨戒圆满。

有邪见的人,认为莲师的穿着很复杂。包括护法神、忿怒金刚以及汉传佛教中的菩萨像,一般人不知道这些装束表示什么。

其实这都是有意义的。要知道,佛菩萨的任何形象,都是利益众生的显现,绝非凡夫所想象的那样。我们穿个什么、戴个什么,都是围绕自我,白的、红的,无非是凭自己的喜好,或者模仿谁而穿的。但圣者们的装束,却有甚深的密意。所以,缺乏佛教基础的人,没有研究过的人,千万不要误解或曲解。

不说佛菩萨,就是古代的国王,他们的装束也不能轻易诋毁。这些装束,在古代戏剧或历史图片中可以看到,从世间法的角度来看,其中的每一件,也都是有所象征和表示的。因此,不能因为不符合现在的着装,就认为毫无意义。应该观清净心,并尝试了解其中的意义。了解了,就不会有什么分别了。

这里莲师的装束,以前我译《大圆满前行》时,也找人画了个图,都标出来了。当时觉得不好懂的地方,也请教过一些画家;有不同说法的地方,也亲自请示了上师。所以,这些图的描绘、说明,是比较圆满的。

● 莲师的冠冕

接下来是莲师的冠冕:莲师头戴莲花帽。

莲师的冠冕有三种不同类型:

一、莲花苞帽。邬金第二佛不是胎生,既不是由父因所生,也不是由母缘所成,而是在西南具乳海(今阿富汗一带)中的莲花花蕊间化生。当时,邬金国王恩扎布德正前往取宝,见到花蕊中的童子,便带回立为太子。其实,莲师是于顿生觉性中诞生,并证悟了现有本基圆成。当时,诸位空行母赐予作为他部主标帜的冠冕,就叫做"莲花苞帽"。

二、鹿耳帽。莲花生大士曾于印度八大尸陀林行持密宗禁行,无取无舍,行为远离善恶之边。当时,诸位空行母赐给作为他功德标帜的冠冕,则名为"鹿耳帽"。

画鹿耳帽时,我请教了很多专业人士,也参考了根登群佩的《游国记》,但说法不一。许多堪布、法师,也不知道鹿耳帽到底是什么样子,因为现在也不常见。后来我又向上师请示,并遵照上师的说法画了下来,现在图片里的就是。

三、莲花见解脱帽。莲师在萨霍国被国王哲拉活活燃烧时,他的金刚身不受火大灾害的侵袭,全身赤裸,显得凉凉爽爽,如如安坐在莲花中央。当时国王惊奇不已,生起信心,于是下令:"打开新锦缎宝库的门,取出我所有的衣冠!"这位萨霍国王将一切妙衣、服饰,连同国政、眷属一并供养给了莲师。当时国王所敬献的那顶冠冕,就称为"莲花见解脱帽"。

以前,上师如意宝灌顶时,就常戴这种见解脱帽。印度、藏地的很多大德也都有。

所谓"见解脱",就是无论谁见到这顶帽子,都会在相续中种下解脱的种子,因此有非常大的功德。今天我也带来一顶,给你们看一下。它的五种颜色、金刚杵、太阳、月亮......下面有解释。

大概在1986年,我曾去阿坝州一个县里的小寺院安居。安居时寺院要求,安居堪布必须戴堪布帽,所以我也就戴了。但戴了以后,有人给我照了相,去年我看到这张照片了。当时很不好意思,"烧了!烧了!"让他们烧了。因为我一直认为:人小帽子大,不好!

不过,在行持密宗行为时,比如灌顶、修法时,应该戴这种帽子,也值得发愿。因为密宗的某些行为是不共的,确实具有非常大的加持力。不过,暂时我还不敢戴,怕别人开玩笑。

那么在这里,莲师所戴的冠冕,就是这顶莲花见解脱帽,或者叫做具瓣五部帽。这顶冠冕内外双层,表示生圆次第双运;顶端三尖,表示法、报、化三身;五种颜色,表示以五身来利益众生;日、月,表示智慧与方便;蓝边装饰,表示三昧耶无边无际;金刚宝顶,表示三摩地如如不动;鹰鹫的顶翎装饰,表示见解证悟到极点、修行已达究竟。

● 莲师的手印及装饰

莲师右手在胸前,以契克印持着纯金的金刚杵;左手平托着装满无死智慧甘露的长寿宝瓶,瓶口用如意树严饰。

莲师的左腋下,明妃曼达绕瓦空行佛母以隐蔽式持着卡张嘎。卡张嘎的顶端三尖,表示本体空性、自性光明、大悲周遍三者;干湿旧三种头骨,表示法、报、化三身;九个铁环,表示九乘次第;五种彩绸,表示大圆镜智等五智;装饰着死人与活人头发,表示在八大尸林中以禁行来摄受所有鬼女、空行母。】

问:尊敬的法师:在学习加行教材1大圆满前行广释地界中土一节中,上师在讲金刚座时,提到或许有人问:"既然金刚座不被劫坏,那它会不会变成常法?"

承蒙上师启发,弟子翻阅了以前学过的"本来常有相续轮",课本写明:所谓"本来常有相续轮",是密宗不共法语,意为永不间断。并提到"佛陀无涅槃,正法无隐没",释迦摩尼佛示现涅槃,只是度化众生的方便。弟子不甚明白,这样"本来常有相续轮"会不会也和常法分不清?

答:不会,本来常有相续轮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说相续恒常,但刹那生灭,因为刹那生灭,每一秒都在变化,是无常,而因为不会间断,会延续,所以说是常。另一种解释是说超越时间概念,超越了常与无常的概念,无生无灭。(正见C1)

问:"三地无与伦比的莲花生大师",这个三地是指?

答:有时可以理解为三界。(正见C1)

问:印度菩提伽耶的金刚座有什么特殊的原因,能使贤劫千佛在那里成佛?

答:有特殊的加持力、缘起力吧。(正见C1)

问:在《加行教材1》中的第十七课介绍了关于藏传佛教的历史,我想问几个问题:囤弥桑布扎去印度学习佛法,那个时间应该和汉地的玄奘法师差不多的时候,两人走的是不是同一条路线?

答:"囤弥桑布扎去印度学习佛法,那个时间应该和汉地的玄奘法师差不多的时候,两人走的是不是同一条路线?"

——玄奘法师去印度的行走路线,通过记载,应该是经过甘肃到新疆,再经过如今的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到达印度的,应该没有穿越喜马拉雅山。而囤弥桑布扎大师在有些记载当中提到曾经去过现在的尼泊尔,有可能是通过尼泊尔到达如今印度的相关地区。

问:玄奘法师从印度回国后,带来的大多都是显宗的经典,密宗的好像不多?至少是在汉地没有广弘。在藏地,是否是在第五代天子赤松德赞时期,莲花生大师入藏时,才将密宗带入西藏并使密宗弘扬开来?

答:关于佛法传入藏地的经过,《大圆满前行引导文》当中提到:【藏地雪域这片领土,在往昔佛陀出世时期,人类众生寥寥无几,并且佛教也未得以弘扬开来,被普遍称为边鄙藏地。后来人类众生逐渐繁衍,许多圣者化身的国王纷纷应世。

**  在拉托托日年赞时期,《百拜忏悔经》和神塔小像印模[印模:刻有小佛塔或小佛像的模板。]从天而降,落到王宫上,这标志着正法的开端。根据当时的授记,经过五个朝代以后会有人对经中含义心领神会。**

**  大悲圣尊观音菩萨化现为国王形象的法王松赞干布在世期间,派遣译师囤弥桑布扎[囤弥桑布扎:文殊菩萨的化身,赴印度学习梵文,首创藏文者。]前往印度学习声明、文字等,从而使西藏没有文字的历史就此告终,创立了前所未有的文字。当时的译师们将二十一种观自在经续及玄秘神物[ 玄秘神物:在第二十七代吐蕃王拉托托日年赞时,有物从天降,内有《宝箧经》、《六字真言》、《诸佛菩萨名称经》和一座金塔,人无识者,因名之为玄秘神物。后世以此为佛教传入西藏之始。]等翻译成藏语。**

**  后来,依靠法王大显神变以及大臣嘎尔东赞随机应变的护国策略,而迎娶了唐朝文成公主及尼泊尔的赤尊公主作为王妃,与此同时将堪为我等本师代表的两尊释迦牟尼佛佛像等许多三宝所依迎请到西藏,而且修建了以拉萨大昭寺为主的镇肢寺[镇肢寺:镇肢寺庙。古堪舆家说西藏地形为罗刹女仰卧状,松赞干布时建以镇压女魔肩部和臀部的四座寺庙。即运如昌珠寺、也如藏章寺、布如噶采寺和如拉准巴江寺。]和镇节寺[镇节寺:镇节寺庙。古堪舆家说西藏地形为罗刹女仰卧状。松赞干布时倡建以镇压女魔肘部和膝盖的四座寺庙。即工布布楚寺、洛札孔迁寺、绛真格杰寺和绛札冻则寺。]等数量可观的寺庙,自此正式开创了正法的轨道。**

**  到了第五朝代天子赤松德赞时期,国王派人迎请三地无与伦比的密咒大持明者邬金莲花生大士等一百零八位班智达入藏,建造了桑耶不变自成大殿等身所依的寺庙;又教授大译师贝若扎纳等一百零八位译师翻译风格,这些大译师翻译了印度圣地十分兴盛的经续论典为主的语所依;让预试七人[预试七人:赤松德赞时,为观察藏人能否守持出家戒律,命试从静命论师依说一切有部出家的七人:巴·色朗、巴·赤协、贝若扎纳、杰瓦却阳、款·鲁益旺波、马·仁钦却和藏勒竹。藏传佛教史籍中对初试七人名字不同的说法颇多。]等出家而始建意所依的僧团......,自此佛教宛若太阳升起般繁荣昌盛。迄今为止,尽管期间几经沉浮,但实际上如来的教法与证法可以说经久未衰,方兴未艾。所以,藏地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佛法中土。】——当中提到的静命论师就是那烂陀寺的大亲教师。**

相关历史可以阅读上师仁波切翻译的《藏密佛教史》,还有上师的相关开示。

在开元三大士当中的善无畏大师(这位大德本身在那烂陀寺学习过)是公元637年出生的,三大士(善无畏、不空、金刚智)显现上在汉地广弘密法的时间应该比玄奘法师的年代稍晚一些。玄奘法师带回来的经典是非常多的,有一种说法是他翻译完成的经典大约只有他带回长安的梵文经典的十分之一,当中还是有一些密宗的相关内容,例如《十一面神咒心经》、《胜幢臂印陀罗尼经》、《拔济苦难陀罗尼经》(就是不动佛的咒语),等等。(正见C1)

问:《前行广释》第17课,金刚定——金刚三摩地,摧毁三界的烦恼障和所知障,是不是等同于"定慧双运"?

答:可以这样理解,通过圆满定慧的方式而成佛。(正见C1)

播放列表 点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