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前行》第013课20200314

目录

  1. 名颂解释

  2. 具足六度

  3. 依止其他威仪

名颂解释

问:请师父开示,《三戒论》云:'二十六种说法聚:听者立卧己低坐,前行自行道边缘,覆头手抄披单者,拊肩抱项戴顶髻,戴帽冠鬘缠头者,乘象马与轿车者,着履拄杖持盖者,持兵器剑弓箭者,披甲者前不说法。每个都什么意思?感恩法师。

答:【第七类二十六说法聚:比丘对非病人听者说法时,人坐己立、人卧己坐、人在高座好座(己在下座恶座)、人在前行己在后行、人在道中己在道外、未病覆头者、为单抄衣者、为双抄衣者、为拊肩者、为抱后项者、为着顶髻者、为戴帽者、为戴冠者、为戴鬘者、为以布等缠头者、为骑象者、为乘马者、为乘轿者、为乘车者、为著屐者、为拄杖者、为持盖者、为持兵器者、为持剑者、为持弓箭者、为披甲者。断除此等,如理说法。】——以上是《三戒论释》当中的内容。(正见C1)

问:前行十三课:【《父子合集经》中有一句话:"善巧方便说法师,能示真实无为道,志求寂静菩提者,应当恭敬常亲近。"这个教言我非常欢喜。具有善巧方便的善知识,能宣说真实的无为道,作为志求寂灭菩提的人,务必要以欢喜心、恭敬心长期依止,断除一切不敬的威仪。】

问:其中的"无为道"是什么意思呢?

答:可以理解为趋向大无为法的果位(涅槃)的道。(正见C1)

问:"恶作罪"是什么类型的罪业?

答:在戒律当中,有些时候相对于根本罪来说,是比较轻微的罪。(正见C1)

问:前行第13课中"经常观察三门",请问三门指哪三门?

答:身、语、意。(正见C1)

问:顶礼法师!三轮体空如何解释?比如以三轮体空行持六度才是正确的六度。

答:比如你请张三吃饭,你、张三、饭,这三者就称为三轮,明白这三者都是如梦如幻的,以空性见解来摄持,就是三轮体空。(正见C1)

问:《前行广释13》讲记:正如一些法行之窍决——《现证续》所说"奉献花座等,随处戒威仪,不害褚含生,于师生正信,无散闻师教,解疑问难题,闻者具六支。"这里"法行"一词是什么意思?

答:随顺正法的行持、如法的行为方式。(正见C1)

具足六度

问:在第十三课上师讲记中有讲到:汉地藕益大师讲了,念佛亦当具足六度:念佛时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请问此处放下身心世界如何理解?为何放下身心世界是大布施呢?

答:某种角度来说,布施就是放下对物品的执著,一种舍心。(正见C1)

问:前行第13课中汉地藕益大师讲了,念佛亦当具足六度:念佛时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念佛时不起贪瞋痴,即大持戒;念佛时不挂怀是非人我,即大安忍;念佛时不间断、不夹杂,即大精进;念佛时不随妄想驰逐,即大禅定;念佛时不为他歧所惑,即大智慧。如此称之为真念佛。

其中的放下身心世界该怎么理解?法师能不能把这一段展开讲解一下?

答:意思是专注念诵,把自己的身体、心、外在的某些器世界都暂时放下,专注念佛,不要走神。(正见C1)

问:念佛时具足六度:念佛时不挂怀【是非人我】,即大安忍。是非,人我。如何理解呢?

答:是非,比如世间的是是非非、成败得失等,人我指的是对众生和我的执著,我们要努力断除人我执。(正见C1)

问:三轮体空具体怎么解释?能否结合正行无缘和六度为弟子开示具体行持的方法?圆爽合十。

答:三轮体空和正行无缘的意思差不多,如果你了解正行无缘,应该就可以理解三轮体空。以布施度为例,要了知布施者、被布施者、布施的物品三者(三轮)的本体都是空性的。(正见C1)

问:顶礼上师三宝!顶礼法师!与前行第13课相关,请问:因为课前念诵里面有供云咒、普贤行愿品的七支供,还有菩萨戒仪轨,那么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如法念诵就具足了供养度、持戒度?课前念诵同样可以圆满安忍、精进、静虑、智慧,对吧?

答:可以这样理解。(正见C1)

问:顶礼法师!在第13课中讲到: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略论》中说过:"若能具足六度而修学,其力尤大。"弟子想问:其力尤大,具体怎么理解?请法师开示!感恩!

答:这样所产生的力量尤其大、特别大。(正见C1)

问:顶礼上师三宝!顶礼法师!13课具足六度中的"布施度",讲到"奉献花座等",看起来是供养,上供也可归于"布施度"中吗?阿弥陀佛。

答:可以。总体来说有共同之处,只不过观待对境的不同,可以分别安立供养和布施两种称呼。(正见C1)

问:末学是14届加行班的,末学有个疑问恳请法师开示。在学习前行十三课六度的时候,上师在持戒度里讲洒水、清扫、喷香水等善行,遮止自己身语意不恭敬的威仪,一切行为如理如法,就是持戒度,末学不明白洒水、清扫等行为和持戒有什么关系,而安忍度里讲的不杀生,不用语言攻击别人、污蔑别人,末学分别念觉得更像是在讲持戒,恳请法师慈悲开示。

答:个人理解,戒律当中也可以包含很多日常威仪相关的内容,洒水、清扫等等都和威仪的行持有关,或者说行为规范。(正见C1)

问:前行广释第13课大恩上师讲到"在讲法的经堂里,随处做些洒水、清扫、喷香水等善行,保持那里整洁舒适属于持戒度。"应如何理解?弟子本以为持戒度就是对治犯戒、守持戒律的行为举措。

答:持戒也包括行持如法、庄严的威仪,有这方面的意思,不散乱,不放逸。(正见C1)

还可参考:

生西法师《前行》辅导笔录第13课:

【随处做些洒水清扫等善事,遮止自己不恭敬的威仪,即是持戒度;】

第二个就是持戒度。所谓的持戒,它的精神就是止恶修善。上面我们看到了这两种都有。

一个是止恶,"遮止自己不恭敬的威仪"。然后在止恶的基础上修善,"随处做些洒水清扫等善事",清扫经堂的功德利益是非常大的。佛陀以前曾经专门讲到清扫的功德,清扫讲经说法的地方的功德尤其大。因为这里面是正法流布的地方,佛法住世、佛法兴盛与否,都要看佛法的弘扬。但佛法的弘扬主要看修行者内心对佛法的接受,而修行者对佛法接受的场地就叫道场。

......

如果去打扫,功德就非常大。而且打扫还能够清净自己、他人的相续等等,有很多殊胜的功德和利益。此外打扫经堂也是迅速地圆满资粮、得到大福报的方便,也是非常殊胜的。

......

这些都有很大的功德,对于讲法之处做洒水、清扫等等善事,就是持戒当中的修善,持戒律就是修持善法。

有时候好像看起来不杀生只是断恶的,但是不杀生本身是一个善法,后面我们学业因果的时候还要学。比如一个人一辈子没有杀过人,会不会成为善法呢?不会成为善法。只有承诺了一辈子当中不杀人、尽形寿不杀人之后,就会变成善法。所以持戒一方面能够止恶,另一方面能够积累善资粮,它本身会变成一个善法。

在听法的过程当中怎么样圆满持戒呢?第一个是修善法,第二个是遮止不恭敬的威仪。】

问:前行广释第13课大恩上师讲到,听受佛法的过程中的精进度是断除对上师及正法的邪见、怀疑、嗔恨等不良心态,满怀虔诚信心、满怀喜悦之情而闻法。弟子原本以为精进度就是对治懒惰的行为举措,对此应如何理解?

答:精进的定义是对善法的欢喜心。(正见C1)

还可参考:

生西法师《前行》辅导笔录第13课:

我们首先要断除对上师及正法的邪见,这样是正精进。正精进是对正法、对解脱道有欢喜心。如果不断除对上师和正法的邪见,则不算真正的精进。

世间人很勤奋是精进吗?有些坏人为了偷东西,大家睡觉他不睡觉。他知道大概四、五点钟大家睡得最熟了,这时候他就撬门了。这是精进度吗?不是对正法有欢喜心,就不是精进度。世间上的人打麻将三天三夜不下火线,这是精进吗?这也不是精进,它和解脱没有关系。

虽然我们在闻法,但是若对上师、对正法有邪见,则不能成为精进的基础。上师是传法者,是让我们获得正法密意的来源,如果我们对上师有邪见,就不是真正的精进。虽然你在背诵,可能也记了很多,但是若对上师有邪见的话,就不是真正的精进。如果对正法有邪见,即使再懂法义,都不是真正的精进。这是违品方面,要断除对上师和正法的邪见,对正法产生清净心。对正法不懂不等于它是错误的,要发愿以后能懂。

......

我们在求法时也要像这样,断除对上师、对正法的邪见,在这个基础上,安住在正念当中,就有了精进的基础。否则连这个基础都没有。

接下来是满怀虔诚信心、喜悦之情而闻法。首先要对上师、对正法有虔诚的信心。第二个是喜悦之情,是精进的本体。前行中引用了《入行论》中的:"精进喜于善。"真正的精进是喜于善,对善法满怀喜悦之情。这里并没有突出精进的意思,也没有说必须要不吃不喝才是精进。精进就是喜于善,对上师、对法有欢喜心。

在闻法时首先断除对上师、对正法的邪见,如果有邪见怎么可能欢喜呢?对上师、对法有邪见,是不会欢喜的。所以首先要断除对上师对法的邪见,然后安住在对上师和法的虔诚信心、欢喜心中闻法,这就是精进度。通过自己的福德、上师的大悲,因缘和合,终于听闻到甘露一样、能够调伏身心的妙法,这是多么好的事情!这时对上师生起虔诚心,对法生起喜悦的心,欢欢喜喜地听法,这样的听法就是精进。精进喜于善,对听闻的佛法非常欢喜,这就是精进度。】

问:听法者像芒果一样有四种类型是哪四种?

答:内在成熟,外在也成熟;内在成熟,外在不成熟;内在不成熟,外在也不成熟;内在不成熟,外在成熟。(正见C1)

问:如何理解行持一度时其余五度可统统具足?

答:法本应该有提到吧,比如闻法的时候如何具足布施、持戒等等。这些你应该会明白吧?(正见C1)

问:感恩法师,闻法或放生具足六度能够理解,但不能理解行持一度就具足其他五度,也就说一度涵其余五度。

答:你在行持布施度的时候,本身也可以具足持戒、智慧、精进等等,六度不是截然分开的,这个应该没有什么困难吧。(正见C1)

问:为何行持六度中的一度即可含摄其余五度?

答:一方面客观规律确实是这样的,把每一度列举分析一下就会明白,也因为不同的善法之间确实有内在的联系。(正见C1)

还可参考:

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前行广释》第112课:

◎财布施也具足六度

昨天讲到了,六度中的每一度又具足六度,并以法布施为例作了说明。其实财布施也一样。

在财布施中,当我们布施乞丐食物时,所布施的东西、作布施的人以及所布施的对境,这三者具足而作施舍,就是布施度。

布施时,不布施低劣、鄙陋的物品,而是将自己所享用的饮食施予乞丐,这是持戒度。很多人不懂这个道理,好像也在布施,但他把不好的、不用的给别人,其实这样功德不大。应该用最好的,而且是自己也乐意享用的东西。

布施以后,对方又三番五次地索求,也能不嗔不恼,这是安忍度。这一点,一般人很难做到。比如,你正在吃饭时,一个乞丐来乞讨,你给了他一块钱。过一会儿,他又来要,这时一般人就不耐烦了:"刚才不是给你了吗?出去出去!"但菩萨就不一样,他还会给,而且不会嗔恼。

布施时,不顾忌辛苦劳累,不耽搁而及时布施,这是精进度。

布施的过程中,专心致志,不散他处,这是静虑度。

在布施时,了知三轮体空――布施者、所布施的财物、布施的对境,这三者在胜义中是远离一切戏论的空性,世俗中如梦如幻、现而无自性,如是了知而布施,就是智慧度。

可见,财布施也同样具足六度。持戒等其他般罗蜜多,也都可依此类推。】

问:上师仁波切在《前行广释》第十三节课中,讲到了六度中行持一度时其余五度就统统具足的知识点。因为《经庄严论》和《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是非常长的论和经,我本人没能有时间查找到对这个问题的解答。也因为内容暂时超出了我们平时的闻思范围,我们小组也没有讨论得起来,在此特地请教法师。

答:【乙二、(证悟稳固之次第加行):所有的三智之相,可以涵摄于一百七十三相之中。在采用二谛双运的方式,以正等加行一一进行修持之际,通过迅速快捷地依照顺序将自相续中生起的所有修持[证悟]前后相联而修,或者将这些修持互相归集于一相之中而修,从而使正等加行之际自相续中生起的诸等证悟稳定牢固(,就是所谓的"证悟稳固之次第加行")。】——这是《现观总义》原文

【正等加行的所修,就是三智的一百七十三相。当然,无边万法之相也是无边无际,不可能仅此数量,但归纳起来则可摄于一百七十三相当中。在正等加行时,就是对这一百七十三相以胜义中远离戏论、世俗中如梦如幻二谛双运的方式修持。而为了使正等加行的证悟获得稳固,便要进入次第加行的修持。

次第加行有两种修法:一是将所有现前过的证悟迅速快捷地次第相联而修。比如苦谛,先观想无常,之后痛苦、空性、无我......这些相次第地、迅速地在相续中现前。一是把所有相归集在一个相中修行。比如把痛苦、空性、无我等全都归集在无常相中修持,或将六波罗蜜多归集在布施中修持。通过以上两种方式,要么次第而修,要么归集而修,不断修持之后,一百七十三相的境界不易退失,否则修行不会稳固。

凡夫人偶尔会感受到无常。当亲人死了,无常真的现前的时候,他也觉得佛法是对的,万法的确无常。可是他不懂得修,处理尸体时的无常感很快就消失了。前段时间地震,大家也被无常震撼了。大街小巷,不信佛的人也开始念"嗡玛呢巴美吽",念"南无观世音菩萨"。但他们要的不是修行,所以两天刚过,眼前的境象恢复常态,也就想不到无常了。也包括一些修行人,他的修行总是很难持续。当上师讲到无常,或者遇到一些特殊外缘,他会觉得:真的是无常,真的是痛苦,真的是空性,真的是无我......似乎已经开悟了。可是没有稳固加行的缘故,过一段时间,就恢复原来的状态了。

总之,如果相续中所生诸相、诸功德得到稳固,就是所谓的证悟稳固之次第加行。下面以一个例子来说明。】——这是上师讲记。(正见C1)

依止其他威仪

问:我们在听闻同步辅导时候也需要脱鞋并打坐吗?感恩法师。

答:听辅导的时候也需要脱鞋,需要如理如法地听,因为毕竟也是在听佛法,要遵循听法的规矩,要脱鞋子脱帽,需要如理如法地坐着听,这方面都是一样的,需要注意。(生西法师)

问:在闻法方式中说"穿着鞋子听法是需要遮止"的。在汉地,很多道友在家里书房内的书桌前通过电脑听法时,是穿着鞋子听法的。请问法师,这时是否也需要把鞋子脱了,盘腿坐在凳子上听法呢?

答:个人建议还是尽量脱鞋。(正见C1)

问:关于听法不穿鞋的问题。我们现在学习入行论,在看视频传承的时候,需要脚踏在地板上吗?如果感觉冷和嫌地板脏,可不可以用棉布裹好脚压在鞋子上,不穿进去。这样如法不如法?如果听辅导录音也要同样的威仪吗?

答:可以盘腿坐。或者找一找袜套之类的,或者毯子盖上。听辅导录音也建议遵守威仪。(正见C1)

问:我们组在学加行第13课,上师讲对穿鞋者法师不得讲法,我们需脱鞋听法吗?

答:通常来说,你们听法的时候最好不要穿鞋,包括拖鞋。可以穿厚袜子,用毯子盖腿。(正见C1)

问:学习闻法方式的过程中,弟子对"闻法时不能穿鞋的教言"有些疑问。

弟子一般是在家里用电脑放光盘听上师仁波切的课,这个时候不穿鞋没有问题。在家里看讲记法本、做思考题不穿鞋也没问题。但是,在单位上班、外出、出差等时,如果想抽空看一些法本,上师的微博、智悲佛网上的教言和法本,或者听录音、看视频等等,这些是不是都算是闻法呢?闻法是仅仅指在上师面前听法或者通过视频音频听闻呢?还是看法本,看上师的教言、微博、博客等文字也算闻法?弟子有时候思维上师的教言,明白一些道理,然后自己写下来,自己再看的话算不算闻法呢?这些时候是不是都不能穿鞋呢?

答:个人理解,闻法主要指的是现场听闻善知识讲法、包括看光盘视频,听录音都算。看书或许可以根据情况来定,当然心态还是保持恭敬。(正见C1)

问:上师在闻法方式中讲到:《毗奈耶经》中说:"不敬勿说法,无病而覆头,持伞杖兵器,缠头者勿说。"

有女道友问:在闻法时,戴假发是否如法?(如果不是身体的特殊原因,出于好打理的角度)

答:个人理解,如果是出于日常的基本打扮,类似佩戴首饰一样的心态,应该没有大的问题。当然,如果有傲慢心,还是有过失的。(正见C1)

问:所学课程只听录音而没有看光盘,中间无有断续,如此是否如法,是否得到了传承?

答:这种方式也开许可以得到传承。有条件也可以多看光盘。(正见C1)

问:闻法时,外散=掉举吗?意不持如漏器之过跟外散和内收比较,有什么关系?

答:外散可以说是掉举。意不持有可能是外散或者内收所导致的具体过失,比如你因为散乱而没有记忆法义。(正见C1)

问:看法本算闻法吗?如果算,是不是也不能中断做其他的事,而且必须要用正确的闻法威仪。在车里听佛歌是否也算闻法?闻法时如果忏悔一下算不算夹杂分别杂念?在四种信心当中,怎么样判断自己生起的信心是胜解信?为什么对以下几种人不能传法呢:持伞持杖缠头无病而覆头?具体原因是什么呢?‍

答:在某些情况下,看法本和正式的听闻正法是不同的。许多时候听佛曲也不一定算是闻法。闻法时候如果有恶念,忏悔也是可以的,尽量不影响听闻和思维法义。我们要观察自己的信心的来源,以及坚固程度,看自己的信心是否有动摇、是否稳固等等。某些情况下,避免那些行为,是一种恭敬的表现,听法者需要表现出对法的恭敬心,这很重要。(正见C1)

问:《前行广释》13课时,有师兄提问:去学院参加法会时,由于那边太阳很大,晒久了皮肤会过敏,特别是颧骨处。但此节课的讲记中明确说了听法时是不能戴帽子打伞的,所以想问闻法时可不可以戴口罩?

答:通常来说如果传法善知识开许就可以。(正见C1)

问:人在前‍行己在后行,‍人在道中己在‍道外。弟子理解的是弟子在前师父在后对么?道中道外是指正邪么?请师父开示。

答:听法者在前面走,讲法者在后面走;听法者在道路中央,讲法者在道路之外。(正见C1)

问:《前行广释》第13课中讲到关于"具足六度"和"依止其他威仪"中闻法方式中的种种要求,想请教我在家有时候听大恩上师传承和法师辅导录音时,是边做家务边听的(看法本不会),参加共修时偶尔迟到,共修时会如理如法的学习,只是在家学习时不会像在道场那样安静坐下来学习,我这样在家学习的方式可以吗?有没有过失?请法师开示,感恩法师!

答:最好还是按照威仪进行,否则可能有过失,除非自己实在有巨大的困难和违缘。(正见C1)

问:听上师光盘的过程中,能否喝茶水?能否按下暂停键后,去倒茶水或者上厕所,回来再接着放,这样有过失吗?

答:如果确实有需要,暂停之后以恭敬心可以(正见C1)

问:闻法时不可以戴帽子,那转绕坛城、佛塔、灌顶、放生念诵仪轨时可以戴帽子吗?

答:转绕放生,如果有需要,也可能是可以的。灌顶本身属于传法,得受灌顶,某种角度可以说是一种闻法,所以要尽量摘下帽子。特殊情况除外。(正见C1)

问:可否利用上下班路上的时间听堪布的网络开示。当然不能像上课时那么如理如法,不能盘腿,也可能被别人打断。不知法师这样行吗?

答:【尽管按照昨天的要求,听闻佛法必须要如理如法,但有时不得已也有一个开缘——假如实在没有时间,一边听佛法一边坐车上班,只要发心正确,在这个过程中,尽管偶尔向外散乱,但你的心态会依佛法而转变、基本上可趋于佛法的境界中的,而且这个功德也相当大。】【不管在哪个场合,我们都可以修行。即便是平时坐车,也可以用耳机听上师的课,表面上你在来来往往的人流中,实际上这也是一种修行。】——以上是《入行论广释》当中的内容。(正见C1)

问:我们女子在头上扎个揪头发盘起,是为着顶髻者么?

答:个人理解这种情况应该不要紧。(正见C1)

问:《佛教基础教程一》中13课的鹦鹉和耽耳狗公案,是只要说话便要受此果报,还是基于一个无记或不善的发心,综合各方面考虑才会有此果报?佛法为善,为何听受时不如法会有恶报?

答:个人理解多方面因素都可以有关,一方面是发心,一方面是客观上对其他听法者带来的影响(特别是以烦恼心障碍了其他人领受和思维法义那过失非常严重)。有时虽然没有明显的恶意,但是心中对法与闻法的善行有轻视心、认为无所谓等,本身也可能属于一种邪见,在这种状态下如果做出障碍其他人听法的行为同样可能会有过失。法本身是非常殊胜的,是严厉的对境,而《极乐愿文大疏》也提到:【对于刚开始闻法者来说,闻法方式比闻法更重要。如果堕入恶趣或转生于边鄙地方,那么在许多劫当中连想闻法的心念也不曾生起,更何况说真正闻法或修法呢?尤其是以信心、恭敬心谛听佛法极为难得。如《宝积经》中云:"呜呼以信心闻法,如此百劫亦难得。"可见,仅仅听闻正法也是重要的大事。然而,如果不了知闻法方式,就如单巴桑吉所说:"若不如法而行持,正法反成恶趣因。"有些人依靠正法获得解脱,而有些人却依靠正法堕入恶趣,这是因为佛法是极其严厉的利害对境。倘若懂得闻法方式,那么正法就像开启的如意宝藏一般,获取大者得大利,获取小者得小利。】(正见C1)

问:在平日的学修过程中也常有这样的疑惑,比如,周六下午我二点钟开始学习,学习内容形式包括读法本、听上师传承、听法师辅导、参考其他大德对相关法义的讲解等,我可否一开始就发一次心,整个下午学习完毕再做一次回向(中途除了喝水、上厕所,无其他非法行为)。这样安排如理吗?

答:也可以。但如果有条件,尽量做完每一个善法之后就回向,回向是多多益善的。(正见C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