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前行》第007课20200314

目录

  1. 名颂解释

  2. 六垢-傲慢、无正信、不求法

  3. 其余疑问

名词解释

名颂解释

问:远离不遍、过遍、不容有三大过失中,其中不遍、过遍、不容有应如何理解?

答:这都是因明的术语。我们在安立某种观点的时候,这个观点如果没有周遍,它的所有的体相在所立的因上面不圆满,叫做不遍。第二个过遍,虽然圆满了,但是太过于圆满了,已经超过了它的范围了,这个叫过遍。不容有,你的因、根据在它的所依上面,根本不存在,就是一种不容有。如果要真正理解的话,需要讲很多。大概意思就是,我们在安立某个问题的时候,它的因要很准确,要远离不周遍的过失,要远离过遍的过失,也要远离不容有的过失,这时它的因就是很清净的因。这是因明当中的术语,如果要详细理解,需要学习因明的观点。(生西法师)

还可参考:

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释量论•成量品讲解》01中学习参考资料:【3.法相三过:即不遍、过遍、不容有。所谓不遍,即确定为某类事物的法相或特点,不周遍于该类事物;诸如,这个动物(有法),是黄牛(立宗),具有花色垂胡之故(因)。所谓过遍,即确定为某类事物的法相或特点,在其他事物上也具足;诸如,这个动物(有法),是黄牛(立宗),有头之故(因)。所谓不容有,即确定为某类事物的法相或特点,不容在此类事物上存在;诸如,这个动物(有法),是黄牛(立宗),是黄牛之故(因);或者,这匹马(有法),是黄牛(立宗),具有垂胡之故(因)。】

问:请问第七课里上师提到"必须要远离不遍、过遍、不容有三大过失,其实这是不现实的。"这里不遍、过遍、不容有该如何解?

答:不遍、过遍、不容有,都是属于因明当中的术语。如果要安立一个很严格的标准,因如果没有周遍在所立上面,有的时候虽然周遍但是已经过了,或者因在所依上根本不存在,这叫做不遍、过遍、不容有。总而言之,所安立的根据是非常严格的、经得起任何观察的,就叫做要远离不遍、过遍、不容有。"其实这是不现实的"的意思是,我们在安立一些概念的时候根本不需要远离这些,主要意思抓住就行了。大恩上师的意思就是这样的。(生西法师)

问:《前行广释》,闻法方式第7课中的"必须要远离不遍、过遍、不容有三大过失",如何理解?

答:因明术语,可以参考《中观庄严论释》。(正见C1)

问:闻法方式第七课当中,讲到四种信心,最后说到"希望你们也能对佛法产生不共的信心,尤其是不退转的信心",请问法师,什么叫做"不共的信心"?

答:不共就是不共同,特殊的、殊胜的意思,个人理解就是说,不像汉地许多世间人只是拜佛求平安等等的信心,而是对三宝有了解,有正信,有稳固的信心。(正见C1)

问:《前行》第7课中的一段法语:麦彭仁波切也说过:"大士傲慢何必要?若无我慢更庄严。劣者傲慢有何用?若有我慢更受辱。"此句中的"大士"我们组里一部分人说指佛菩萨,一部分人认为指凡夫中的智者。请法师开示。感恩!

答:个人理解,如果是佛菩萨,那不可能有傲慢。而如果是凡夫当中具有一定功德的大士,如果有傲慢,则需要对治,无有傲慢则更加庄严。也许有多种理解方式。(正见C1)

六垢-傲慢、无正信、不求法

问:当看到一个众生做非法的事时,有时候极容易生起傲慢心,假如说我就生起了:还是我学佛好,他不学佛真是可怜的。这种是不是傲慢心?在这个时候,如何提醒自己发出那种菩提心而不是傲慢心?

答:看到了造恶业的人自己容易生傲慢,有的时候产生这样一种心态,容易处在一种居高临下或者一种优越感的状态当中,或者对造业的众生看不起、厌恶,或者觉得自己很庆幸,但是这个庆幸本身也不是说一个不好的事情。如果生起傲慢,因为傲慢是一种烦恼,肯定是不对的。自己没有造这种罪业,不等于没有造其他的罪业。一般来讲,当产生傲慢的时候,是我们没有处于那种造罪状态,就是我们没有造那种罪的时候,很庆幸自己没有造罪,那个时候就很傲慢。但是,没造这种罪不等于我没造那种罪。我们相续当中是个凡夫人,每天产生的烦恼、很多很多不如法的心、作意啊,还有很多行为,其实还有很多的。但是如果忽略这些自己有的过患,就很容易产生一种傲慢。所以,第一,要把傲慢打消,就想其实我和这个众生一样,没有解脱之前都会造很多罪业。第二,看到这些造罪的众生的时候,要发愿:愿这个众生早日离开这个罪业,愿我和一切众生都离开一切的罪业。如果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去想,那么就不会生起傲慢,而且能够纯然地安住在一种反观自心和平等的悲心状态当中,就可以对治不必要的傲慢,也可以缘一切众生发一个善愿,这样是比较好的。(生西法师)

问:如何对治傲慢?

答:对治傲慢,要多观自己的过失,多观别人的功德。因为傲慢是觉得自己超胜别人,觉得自己了不起、超胜别人了,这是容易产生傲慢的因。如何对治呢?反其道而行之,多观察自己的过患,努力地去寻找自己的过患和别人的功德,经常性地做对比,刻意地去做对比。如果这样刻意地去做对比,傲慢心会逐渐逐渐减弱。还有一些对治傲慢的方式,通过修持菩提心或空性,也可以断除傲慢,都是可以对治傲慢的方法。(生西法师)

还可参考:

生西法师《前行》辅导笔录第7课:

我们一定要知道傲慢烦恼对我们的严重伤害。既然它不好,我们就一定要把它去除掉。第一,要产生知道它不好、除掉它的心,这很关键;第二要知道,断除傲慢应该怎么去做。怎么样去做呢?平常我们不能让傲慢延续,经常要反观自相续,也就是在《入行论》中的正知、正念。首先观察自己的三门,观察自己的心是不是在傲慢;如果处在傲慢,就马上忆念善法,把它去除掉。

傲慢很微细,而且它的力量比较强,要马上遣除也很困难。所以我们要想自己的过患,傲慢产生的时候,要想另外的东西把它压住。想另外的什么呢?当认为自己了不起的时候,要刻意地想内心的过失、自己很明显的烦恼。我虽然听了几句法,但也没什么可傲慢的。为什么呢?因为听了法之后,我的烦恼还没有调伏,我的贪心嗔心还这么重,还有什么可以傲慢的呢?像这样,当我们觉得自己了不得,就想自己相续当中欠缺的东西,而且一直要专门去想,刻意去想。

当我们想自己的功德的时候,心自然就往上走了;当想自己过失的时候,就低沉了;越想自己不足的地方,心越低沉。傲慢是往上走的,它是一种自高自大的状态。这时我们去想自己的过失:我内心的过失只不过别人看不到而已,真正反观,其实自己内心充满了各式各样的烦恼、过失。经常这样想,自己的傲慢心就会被打消掉。

以前上师们给我们讲,作为凡夫人来讲是没有什么可以傲慢的资本的,为一点点东西傲慢,只不过是我们坐井观天,眼界太小了。如果真正去观察,这一点点功德完全不值一提。上师们经常讲,真正有资格傲慢的就是佛菩萨。佛最有资格傲慢了,他功德最圆满。但是很奇怪,功德越圆满他就越没有傲慢。菩萨们有很多功德,也不傲慢。

因为傲慢和过失是同等的,打破傲慢和生起功德也是同等的。所以越有功德,就说明他调伏烦恼、傲慢成功之后才产生功德,因为傲慢是障碍生起功德的法。真正有资格、有资本生傲慢的就是佛菩萨,他们的功德特别圆满,智慧、神通、福德都非常圆满。

但是有资格生傲慢的人不傲慢,没有资格生傲慢的就是我们。我们这一点点非常可怜的功德,摆在佛面前根本就看不到了。摆在菩萨面前也是不值一提的,有加行道菩萨的功德,资粮道菩萨的功德。就算是没有进入加行道资粮道,别人还有很多各式各样的功德。这样,自己的功德就会越比越小,最后就觉得这一点功德没什么,不值一提。

我们经常这样去观想,还有什么资格生傲慢呢?根本没有资格,这是一种纯粹的烦恼,是不能够产生的,但是我们现在产生了。如果存在傲慢,我们就看不到自己的过失,也改正不了;看不到别人的功德,我们也没办法产生恭敬心。

如果自己很傲慢,就像提婆达多一样——当然在共同乘当中,提婆达多基本上都在作反面典型。在有些了义的经典当中,提婆达多也是佛的示现、幻变。我们就按照共同乘的讲法,从反面典型的角度来讲。他的傲慢心产生起来了,最后连佛都不放在眼里,他觉得自己连佛都超胜了。善星比丘也是这样。他对佛陀说,我当了你24年的仆人,除了你头上的一旬光之外,其他啥都没看到。他认为佛什么功德都没有,而且看到佛是很狡诈的人。连佛的功德都看不到,他就不可能产生恭敬心,他也不可能对别人产生一种好的心。

如果我们能够发现别人的功德,自己自然而然心就很贤善。当我们和别人接触的时候,越看过失,就会觉得这个人越差劲;如果我们懂得看别人功德,就能在自己认为很差劲的人身上,看到他的亮点、发光的地方,看到他的优点。如果看到优点,我们就能够找到恭敬对方、尊敬对方的依据。

是不是恶人一点功德都没有呢?绝对不是,就看我们怎样去看待。如果要看过失,通过我们的分别念,连对佛都能找出过失来,何况说其他人呢。但是找出来对我们有啥用呢?看他的过失,对我的修行有用也可以,但是对修行除了产生一些更加看不起对方、更加傲慢之外,并没有产生额外的功德。而且,对圣者、上师们发现不了功德的话,自己怎么样从他们那里得到加持呢?怎么样随学圣者、修行者们的功德呢?随学不了。

所以,当我们看到他的功德的时候,我认同他的功德,就愿意去随学:这个人性格好,我应该随学;这个人有智慧,他处事比较好,我就要学习他。看到了功德之后,自己就会认可,认可之后,自己就会去随学。并且认同功德本身就是一种善心,愿意随学也是增长自己功德的一种方法。

要反观自己的过失,把自己的过失和别人的功德去对比。不要把自己的功德和别人的过失去对比,虽然看起来差不多,但是效果完全不同。当我觉得自己有所谓功德的时候,就应该把自己的过失拿出来和别人的功德去对比,一对比就觉得自己和对方差得很远。不要把自己的功德和别人的过失比,否则就会觉得自己了不起了。

所以,我们要经常观察自己的过患,观察别人的功德,要养成习惯。一旦养成习惯,自己得到一些小的成就、利益的时候,也能够习惯性地反观自己:其实自己没什么了不起的,只是在某个方面做得比较好,而在其他方面还差得远。

当我们看不起别人、批评别人的时候,就是因为我们自己在某些地方做得好,就把这个拿出来:你这个不行。这样说的时候,往往是自己能够做到的,就把它拿出来。自己做不到的就永远不说。别人做得很好,自己做不到,找个理由就过去了。但是自己做到了,马上就拿出来,把它扩大,然后就开始说别人的过失。这对我们相续的调伏,对认识自己的烦恼方面,不会有什么改变。所以,我们必须要经常反观自己的过失,认识自己的不足,这样就越容易看到别人做得好的方面,自己的心就会很贤善。

修行佛法的第一点就是心要贤善。如果心老是处在观察别人过失的状态,我们的心也贤善不了。心贤善不了,想再上升一个层次,比如说菩提心,那就很难了。因为菩提心是非常清净的善心,如果连基本的善心都没有,那高级的善心菩提心就更没办法了。

所以,这里讲要经常观自己的过失,不要观察别人的过失;自己的功德不要去反复关注,如果反复关注自己,就会觉得自己真的了不起了。要断除傲慢,恒时谦虚谨慎。

这些修行非常好的圣者们,他们并不是没有智慧,并不是真的看不到有情的过患。他们的智慧是非常敏锐的,但是他们内心不会产生傲慢心,他们看到很多人会自然而然很恭敬——当他越来越没有傲慢的时候,对其他人也会越来越谦虚。这并不是装出来的,而是他内心当中的确已经折服傲慢了。他已经没有傲慢心,自然而然很谦虚,不是故意要去造作,而是他的确就是这样。

有些修行者虽然傲慢心还没有调伏,但是他懂得方法,经常观自己的过患。凡夫人找自己的过患太容易了,每天都摆在这的就有这么多的烦恼。只是关注这些,心自然而然就往下走了,就不会显得非常傲慢,因为他知道没有什么值得傲慢的。即使有一点点功德,但过患比功德还要多,这个时候他就可以压制住傲慢。当他压制住傲慢的时候,他就越来越发现自己的过失,功德方面就不去观察,这时功德就开始增长了。当他功德增长之后,他自然而然傲慢心越来越弱,越来越谦虚了。

在世间当中和《广论》当中,对谦虚打比喻都是这样说的。在春天的时候,最早发芽的并不是很高的地方,而是很低的地方,因为很低的地方比较湿润,水容易积聚,容易生长草木,但是很高的地方是留不住水的。大恩上师在注释当中也讲,傲慢的山岗上留不住功德的水,就是说很高的山顶上水根本留不住,它全部往下流了。越低洼的地方越容易存水。

我们的心很谦卑的话,很多的功德容易在这聚集,所以我们不能够傲慢。傲慢之后,根本没有办法生起功德,因为一点点的功德都被傲慢的烦恼浪费掉了,而且新的功德很难生起。即便是生起一点点,也因为有傲慢的缘故,它也微不足道。

我们学习佛法的时候是这样,世间法也是一样。在世间法中,当一个人刚刚进入一个很陌生的系统的时候,基本上很难傲慢,因为不懂,所以也不敢说话。当他越来越熟悉,在他自己不注意时——并不是百分之百,就会慢慢变得容易傲慢。

学习佛法也是一样的。这有两种情况:刚开始的时候可能很傲慢,因为他不知道,他觉得佛法很简单,就是烧个香、磕个头,寺院里面的人就是这样,这就是佛法。他就觉得自己了不得,自己没有迷信,所有其他人都是迷信,这时他会容易产生傲慢。开始学佛法之后,这种傲慢就会被打破。但是不注意的话,另外一种傲慢就会产生。

当他真正开始学佛法时,就觉得很多东西都不懂——这个也不懂,那个也不懂,他就很谨慎。我们会发现,以前刚开始学佛法的时候,进到一个陌生环境当中,站也不敢站,坐也不敢坐,观察别人怎么做的,自己非常担心犯错误。现在很多道友刚刚学佛的时候,到团体当中来,也是非常小心谨慎:到底磕头磕对没有,或者站位站错没有,非常担心这些。

但时间长了之后,慢慢他懂了,不注意的话,傲慢心就会起来,尤其看到更新的人来的时候,他就会傲慢。对佛法的法义不懂的时候,也是觉得没什么傲慢的,这么深,搞不懂。但是当我们开始理解经论的时候,不注意的话,傲慢心也会产生。所以,我们要把傲慢的问题当成一个很重要的事情来看待,要认识傲慢,调伏傲慢。如果不调伏,虽然我们可能在累积一些福德、智慧、知识,但是这些智慧、福德能不能成为解脱的因,还不好说。因为你还没有真实认识到自己的问题,能不能成为调伏烦恼的因还不好讲。这里讲,理当断除傲慢,恒时谦虚谨慎。】

问:请问自信的来源是什么?我们平时在生活中很多时候都提倡人最好有个特长,这样可以提高自信。很多时候大家好像都是在比较中或自卑或自信,我在修行过程中,因为要学习看别人的长处,修着修着,有段时间我发现自己好像越来越自卑了,似乎别人都好,怎么自己一无是处,自卑的滋味不好受,我可能修偏了。

答:修行的时候过于的自信变成傲慢也不行,过度的自卑变成沮丧也不行,所以要适当调整。如果自己觉得有点过头了,有点矫枉过正,过于自卑了,就要想一想,自己现在已经得到暇满人身,我现在在修佛法,每天都修了很多资粮,我有佛性如来藏等等,通过这样的观修,通过观功德的方式来提升一些自信心。如果有的时候太过自信了、傲慢了,就可以观自己的过患来降低自己的傲慢心。不管怎么样,如果修偏了就找问题,可以适度地去调整一下方向,观一观自己暇满的功德,观一观自己学习佛法的一些大的利益、大的功德等等,就可以从这样状态中出来。(生西法师)

问:末学有时觉得法本的内容较简单,不愿意多看几遍,有时听法师讲课时也听不进去。
答题时有时投机取巧,思绪较乱,末学是不是傲慢的表现?

答:道友所提的问题中这种情况是不是傲慢呢?也不确定是傲慢。如果觉得法本简单,不愿意看,法师讲课听不进去,答题思绪较乱,这不一定是傲慢,也不一定不是。关键是内心当中是不是觉得"我全都懂,法师讲的这些我也懂,不如我。"如果这样,就是傲慢。但如果只是不想听,这本身不是傲慢。只是听不进去,也不一定是傲慢。不想听法的情况,有可能是自己的福德不够。或者觉得法本比较简单,可能是词句本身讲的比较通俗。但这是不是傲慢?不确定。关键是有没有觉得自己超胜于这些对境的想法。如果有的话,就算。没有,则不一定。(生西法师)

问:如何区别自信与傲慢?

答:傲慢是一种烦恼,是一种愚痴,不知道自己的过患,看不到别人的功德。其实他没有什么可傲慢的,自己以为自己很了不起,是一种无明引起的烦恼的状态。那么自信呢?这里面没有傲慢的成分。他对于自己所要修学的或者所要安住的自信的本体的功德,他非常地清醒,没有无明的成分,所以自信是以智慧摄持的,是在非常清净的智慧摄持下产生的自信。比如我们了解了自己本身是空性的,了解自己本具佛性,这方面完全生定解,是通过很清净的智慧才能够发现的,而且不单单是自己有这样的佛性,一切众生都有这个自性,发现佛性如来藏的时候,这里面所有客尘的烦恼,包括傲慢在内的,都是不存在的,都是假的,他安住在这样很清净的状态当中,自信是如实的安住,如实的了解,这就不是傲慢。傲慢有些时候把自己的功德夸大,把自己没有的功德认为有,这是属于傲慢,他看不清楚实相,看不清楚本体。所以二者之间主要是有智慧和没有智慧的一种差别。(生西法师)

问:上师仁波切将六垢比喻位碗中油腻,而华智仁波切在杂烦恼如毒器中也提到贪嗔痴等五毒,这里的慢和六垢中的傲慢如何圆融解释?

答:个人理解,"杂烦恼如毒器之过"当中可以侧重不善的发心、动机;六垢可以侧重的过程当中的不良状态。(正见C1)

问:自己的慢心较顽固,有时在某些地方表露,主要是过于相信自己,甚至有时有"师傅"瘾,如何消除这个顽固的傲慢心呢?

答:可以分析一下自己傲慢的理由是什么,然后列出来,逐个遮破。(正见C1)

问:弟子的傲慢烦恼深重,经常为此很苦恼,痛恨傲慢让自己经常造业,也痛恨自己被恶习气所牵,比如对道友、周围人很难观清净心,总觉得自己比别人闻思的好,实修方面有一点点精进傲慢就抬头了,真是业障深重啊!唉,法师,怎么办啊?请您救救我……

答:有许多种方法,比如多观修无常,一方面自己虽然很聪明,但是总有一天会死亡,而死的时候如果恶业很多那就很有可能堕落;也可以想到傲慢本身是一种烦恼,如果自己有傲慢,说明自己的烦恼还没有得到对治,自己还没有具足思所生慧(思所生慧可以压制烦恼),所以在闻思方面可能还有欠缺;也可以想到,其实众生都圆满具足如来藏,如来的各种功德都具足,不增不减;也可以思维佛菩萨的种种功德,对照一下自己可能距离资粮道都还有相当长的距离,应该更加努力对治烦恼。(正见C1)

问:第七课六垢之傲慢中,有师兄认为对别人的可怜也是傲慢。请问法师这种可怜的心态是一种傲慢心还是一种悲心?

答:要看具体的心态。如果觉得对方可怜的同时,对对方有轻慢,内心有高举等,则可以属于傲慢。而如果没有烦恼,具有清净的悲心,则不属于傲慢。(正见C1)

问:请问如何理解胜解信也是一种希求心?

答:胜解,是对于佛、法身等等有一种想要靠近、想要得到、想要成为无二无别的这样一种状态,从这个角度来讲也算是一种希求。胜解信,因为完完全全了解了三宝的自性,了解了自心本具的三宝功德这样一种本体,所以这种信心就是很强烈的想要现前的心,这个方面也是一种希求。(生西法师)

问:胜解信一定是见道菩萨吗?

答:胜解信不一定必须是见道菩萨才有,普通修行人通过闻思等,也可以产生。(正见C1)

问:为什么有的法本把胜解信和不退转信分开?有的又没有呢?

答:某些法义可以广说,也可以略说,角度不同,内容相通。就像说,为什么有的小学是六年制,有的是五年制呢?(正见C1)

问:我们在学闻法方式中断除六垢之一无正信中,信心分为四种——清净信、欲乐信、胜解信、不退转信。但皈依里面只讲了前三种,为什么?

答:在某些时候,三种分类当中的胜解信可以包含不退转信。(正见C1)

还可参考:

生西法师《前行》辅导笔录第7课:

还有一种观点,全知麦彭仁波切在《中观庄严观》注释当中也讲到了信心。他是把胜解信和不退信列为同一个程度,胜解信也不会退的。这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讲的,当你达到胜解信的时候,你已经产生了殊胜的定解,是从正面讲的。反方面讲就是不退,胜解是不退的。从正面认定,叫胜解信,它也是一种很圆满的信心。从它没有违品的角度,安立叫不退信。具有同品是胜解,遣除违品就叫不退,它是一个信心的两个方面。也有这种解读方式。】

问:上师在前行第7课时讲"信心分为四种——清净信、欲乐信、胜解信、不退转信",后来在"皈依"讲"信心分为四种——清净信、欲乐信、胜解信",为什么有些小矛盾呢?

答:没有矛盾。本身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式,角度可以有不同,在讲解三种的时候,不退转信可以包含在胜解信当中。比如可以说学校分为小学、中学、大学这三种,也可以说分为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种。(正见C1)

问:傲慢得不到功德和希求正法是功德的基础,这两处的功德是共同指哪些功德还是分别不同?

答:个人理解,许两者都可以包括各种功德在内。(正见C1)

问:不求法的心态里有无傲慢和无正信掺杂其中?

答:不求法侧重生不起意乐。不求法的同时有可能具足傲慢和无正信,但傲慢和无正信本身可以单独安立,比如一个人贪心强烈的同时可能也具足猛烈的嗔恨心,而贪心和嗔恨心本身可以单独安立。(正见C1)

问:有师兄问对于"所断之行为"分为三过,六垢,可以理解为从大到小来进行划分的,就是说"三过"是更粗的层面,而六垢是从更细的角度。请问可以这样理解吗?或者有更准确的角度?

答:有时可以理解为略说与广说。一方面有篇幅的差异,另一方面也有角度不同。(正见C1)

问:请问法师,法器之三过与六垢之间有什么关联,各自的侧重点是什么?

答:个人理解,有各自不同的角度。有些内容可以相互重叠或者交叉。打比方说,汽车可以分为小客车、货车等等类别,也可以分为德国车、日本车、美国车等等类别。有些六垢的内容可以包含在三过当中。(正见C1)

问:前行引导文,在闻法方式中,要断除之行为中有法器之三过与六垢。法器之三过中有杂烦恼如毒器之过,这个烦恼,与六垢中的傲慢等,不是交叉重叠的吗?也就是说,假如断除了法器之三过后,自然不会再有傲慢疲厌外散等垢染。那么,这中间究竟有啥不同的含义呢?还是说,这个分类是从不同的侧重点来讲的,那么这个侧重点又是什么呢?

答:个人理解这三种分类是可以有重叠的,或者说轮番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可能出现的过失让我们都努力断除,有时也可以理解为略说和广说的差别。就像说汽车可以分为轿车跑车货车大巴等等,也可以分为日本车美国车德国车等等,这些分类当中可以有重叠和交叉。(正见C1)

其余疑问

问:末学在预习前行7课,讲到佛陀在因地求法时,忍受在身上打一千个洞,做成千灯。又有一世,在身上钉入千钉。感觉得像神话一样,怀疑它的真实性。普通人这样早死了。血肉之躯不可能经的住这样的折腾。如果佛陀是以神通示现,那么作为凡夫人会觉得这反正是凡夫达不到的,不具备学习性。

答:一方面,我们要知道自己的感官是有限的,比如某些昆虫寿命是几个小时,你告诉它人能够活几十年,那个昆虫可能不一定能接受。而佛陀当时具体是什么境界,是凡夫还是圣者,个人不太清楚。虽然我们自己暂时做不到,但可以发愿将来有能力的时候也可以这样去行持。(正见C1)

问:顶礼法师!前行第七课六垢的出处《释明论》是一部怎样的论典?新班一位道友提出疑问,末学在网上没有找到相关的介绍,请法师开示。

答:个人只知道这是印度的一部论典,作者是世亲菩萨。具体内容也不太了解。(正见C1)

问:小组共修第八课时,有师兄用《华严经》"十信位"中不同阶位的信心来对应理解四种信心,弟子对此方面没有系统学习过,所以不清楚这样是否合理?

答:个人理解,这不是一回事。十信位的菩萨已经具有很高的境界,有些已经有非常广大的神通与智慧,不是一般的凡夫所能及的。而清净心,许多普通初学者都可以具足。当然,十信位的菩萨也可以具足胜解信或者不退转信等等,但并非只限于十信位的菩萨。(正见C1)

问:同时对于闻思中是否应该扩展结合其他经论的内容,师兄们也有不同看法,请法师开示该如何把握?

答:要看具体的情况,关键是自己有没有能力准确把握,准确地进行结合、对应。对于那些高水平的辅导员来说可以做到,而如果力所不及,则需要量力而行。(正见C1)

问:弟子将法师的解答转发给道友,他有以下后续的问题和他自己的思考,弟子惭愧不知如何回答,请法师能做对此做进一步的开示。感恩法师!

1)不能确定华严的次第和藏传的次第是否一致的,比如华严的初地菩萨,和藏传的初地菩萨,可能不是一回事。这里再次提请师兄确认一下。

2)关于清净信、欲乐信是否在十信位的次第序列,这个从十信位的定义看,应该可以很容易得出。(弟子问题,从十信位的定义,可以得到清净信、欲乐信在十信位的次第吗?)

3)华严的不退信,和华智仁波切的不退转信,窃以为,华严十信尚属凡夫,之后的十住开始进入贤位,这个应该是汉传次第的讲法。法师此处的解答,也许是针对藏传次第的说法。不然凡夫位的大乘弟子又何从修起、趣入初地呢?

4)当初的疑情,主要由堪布的这句话而起,"从现在不敢说有什么修证,但对佛法和本师释迦牟尼佛,确有不退转的信心",这到底是类似"唯一因"的方便说法,还是究竟义上有所开显?佛教徒四门基本功课"信解行证",不要说堪布,乃至堪布座下诸大弟子,就是小组里诸位师兄,持咒或有灵验、禅坐或有觉照、诵经或有悟入,这里只是限于"信"?维基上有大乘起信论的相关分析:修学佛法,对于众生而言,基本上是盲龟浮孔,因此特别需要多劫时间来培植信心,于漫漫长夜中得能值遇善知识演述'如来藏、八识论',能具足信根得入菩萨道中修行,成'信不退菩萨。这样一来,似乎也就不难理解,堪布为什么把信作为唯一成就而宣说,华严五十二次第以信为首的缘由,也就明显起来,即,大乘弟子大多从凡夫位开始修学佛法,那么下一世如何还能再趣向佛法、值遇善知识,这无疑是一个重要命题。这段对大乘起信论的论述,指明舍身受身后继续修学,是靠信心的,或者说,善根。也就是说,依靠藏识里的金刚道种,来释放善业力、向外变现根身器世界、向内生起亲近佛法的善念;信心强烈,道种就容易起现行,或者说,信财充盈,容易暇满。比如第二信位,念心,"謂真信明了過去未來劫中,出生入死,憶念無忘。經云:無數劫中,舍身受身,皆能憶念,得無遺忘,名曰念心",和不退转信的定义,"经一切时分",何其一致。似乎也就不难理解,堪布借机说法,奉劝大众心向内缘、次第增上,先对自己有把握。

小结:信的本体:猜测可能是业力种子;信的相状:猜测可能是在末那识上起现行;信的用:猜测可能是前生后世间的承递,或者说,当正念难以提起时,作为后备力量帮助提起正念。;信的理观:在凡夫位,所有善根猜测可能要落于信,而不是后面的住、行、回向;信的事修:猜测可能以甚深觀解為宗,成後行德為趣;即,正解理觀,再以正解隨緣願行成淨行,同時以正解、淨行為基處成就究竟妙德,於修行次第上,它是信行者之初基。"

答:个人不太清楚他的具体问题是什么。通常来说,佛法当中有许多宗派,不同的宗派有不同的观点、知识体系,在学习某些法义的时候,如果按照该体系的相关内容进行趋入是很方便的,而如果在智慧不足的情况下,把不同体系的内容混在一起,有可能自己会糊涂。特别是同一个词语,不同知识体系下可能有不同的含义。这位道友所说的观点可能与汉传华严宗有关,我本人了解很少,无法详细叙述。有部分问题虽然从个人知识体系的层面可以做出一定的回答,但猜测可能有不同的语境和背景,即使回答也可能不一定与华严宗或者天台宗自身的知识体系完全匹配。打比方说,一位中医爱好者,问一位西医:"肝和肾的关系是怎样的?",这位西医可以从自身领域做出回答,但相关内容、思维方式、大前提、术语定义内涵等等可能与提问者本人所关注的领域——中医思想,有很大的出入,因为双方知识体系所认定"肝"、"肾"的内涵可能差别很大。所以,建议他先按照自宗的体系和语境进行学习,以后如果掌握到一定程度之后,可以再尝试对不同体系的法义进行对照比较。在初期不具足智慧的情况下,生硬地对照很可能事倍功半,打比方说如果看到"住房安居工程"的住字,就理解为与"十住位"的住完全一样,这样可能会比较困难。(正见C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