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前行》第003课20210206

目录

  1. 名颂解释

  2. 如何理解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

  3. 其余疑问

名颂解释

问:在《前行》第三课中讲到"菩提心的修法,是以窍诀的方式来讲的",我对"窍诀方式"没有理解透彻,请法师开示。感恩法师!

答:某些时候可以理解为简单直接的修行方法。(正见C1)

问:大乘经庄严论中提到的世俗菩提心/胜义菩提心,和前行中提到的广大秘密真言之发心/广大殊胜菩提心之发心,是什么样的关系,如何理解?

答:广大意乐之发心可以属于世俗菩提心,而秘密真言之发心,某种角度来说比较特殊,境界相应于胜义谛,同时在分别心的状态下也可以进行观想。(正见C1)

问:"黑班杂"是什么?

答:是一位本尊的称呼。(正见C1)

问:请问正行无缘殊胜的"无缘"是什么意思?

答:心没有所缘对象,安住在空性。(正见C1)

问:"怙主"是什么意思?还请法师开示。

答:所依靠的对象,依怙的对象。(正见C1)

问:广释讲闻法方式时引用《功德藏》言:"只随善恶意差别,不随善恶像大小。"这个"善恶像"怎么理解?这个"像"和"相"什么关系?感恩法师慈悲开示!

答:就是善法与恶法的形象、表相。【形象;容貌。如:像生儿(模样);像表(指人的容貌、恣态、风度);像赞(为人物画像或人的相貌所作的赞辞);像貌(长相,容貌姿态);像胎(像态。模样儿)】——以上是相关资料对"像"字的解释。(正见C1)

问:感恩法师,弟子还是不太明白,那平时说的"着相"还是"着像"?弟子理解,"像"是眼根可以摄取到的,而"相"则未必是能看到的,更类似于一种"像"的影射。。不太清楚要怎么表达,总之觉得这两个不一样,但又说不清楚哪儿不一样。还请法师慈悲开示。感恩法师。

答:通常来说,意思是差不多的,都具有"外表"、"表相"的内涵。你的问题其实重点是语言学领域的话题,你可以自己查阅一下《汉语大词典》、《辞海》、《说文解字》等等典籍。(正见C1)

问:前行广释第一册第三课的问答题第二题:"怎么样缘一切有情生起大悲?请以窍诀的方式阐明。你这样观想之后,自相续有哪些改变?"不知如何以"窍诀方式阐明"?

答:个人理解是,根据善知识的教授,以简明扼要的方式阐述。(正见C1)

问:什么是窍诀?窍诀是否有广义、狭义之分,此处的窍诀指的是什么概念?

答:此处窍诀大致可以理解为简单直接、归纳性的方法。(正见C1)

问:"发菩提心,这方面的内容,我们也曾讲过很多,但此处是以窍诀方式叙述的,希望大家一定要行持。"——窍诀是什么,在这里指什么?

答:就是归纳要点,简要的方法。(正见C1)

问:前行第3课,法本中有一段话"不论是具有功德的梵天,帝释,还是恩重如山的父母,纵然在梦中也没想过要发菩提心......"梵天、帝释‍是否指在梵天、帝释天的天人呢?

答:梵天,有的时候指的是梵天界的天人,有的时候特指梵天王。帝释天通常指的是帝释天王,是居住在三十三天。(正见C1)

问:指天人、父母在梦中也没想过要发菩提心,是吗?

答:一般的天人,虽然比人类具有超胜的功德,但也不一定有菩提心。(正见C1)

问:前行广释第3课,共修时师兄们说发菩提心要以三殊胜摄持,末学按照法本的理解却是三殊胜已包括发菩提心即前行。

答:发菩提心本身可以属于三殊胜的一部分。但如果是把菩提心作为一种修法来修持,那也可以再次以三殊胜摄持,比如为了成佛度化众生,我要修持菩提心法门,过后回向。(正见C1)

问:菩提心的两个要件,一是缘众生的大悲,一是缘绋果的智慧,这里的缘是什么意思?

答:内心缘取,把某个事物作为内心思维的一种对象。(正见C1)

问:今日,再次复习到关于"菩提心"的内容。里面讲到发菩提心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缘众生的大悲;二、缘佛果的智慧。这里的'缘'字怎么理解呢?

答:内心所缘取的对象,比如你想着一个苹果,苹果的概念就是你心的所缘。(正见C1)

如何理解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

问:为什么说在轮回中每个众生都当过自己的父母?

答:这个为什么我们不知道,因为这个问题已经超越了我们的分别念。每个众生做过我们的父母,是要依靠佛的教证,因为佛陀的遍智是这样安立的。

我们可以观察到的必要性是什么呢?每个众生是不是真的做过我们的父母?怎么做的?到底多少世?我们的分别念没办法观察到,已经完全超越了我们的分别念的范畴。但是为什么要这样说呢?这样说的必要性倒是可以分析一下。如果每个众生都当过我们父母,每个众生对我们都有很大的恩德,为了报恩,我们就要度化一切众生。从这个方面就把我和一切众生的距离拉近,拉近之后在修菩提心过程中就会产生一种慈心,叫悦意慈心。为什么要生起悦意慈心呢?按照我们众生有情当前的心态,对我们亲近的人,我们是愿意帮助的。如果和我们不亲近,那我凭什么管你呢?在整个轮回中和我们认识的人有多少呢?和我们亲近的人有多少呢?如果我们只愿意救度和我们关系亲近的人,那绝大多数的、99.99%的众生都在我们菩提心之外了,这就和整个菩提心的修法完全相悖了。从实际情况来讲,我们的心态的确是这样。

怎样才能让我们对一切众生发起菩提心,让我们很愿意去帮助所有的有情呢?那就一个方法:把我和有情的距离拉近,没有那么疏远,我们是很亲近的。通过什么方法拉近呢?每个众生在轮回中都当过我的父母,当父母的时候都像这一世的父母一样对我这么好,对我都有这么大的恩德,我要报答今生父母的恩德,也要报答其他有情的恩德。这样一想之后,就产生一种悦意(悦意是很高兴的一种慈心),"他们都是我的父母,所以我要帮助他们。"通过这个方法自然就过渡了,对一些有情从陌生的状态过渡到一个我要帮助的范围。佛陀用这样的方式帮助我们在心理上进行过渡。

至于轮回中的每个众生是不是都做过我们的父母,到底怎么做的,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就不用去想了,这个对我们来讲想不想都没用。我们不能想的是:"他是做过我的父母,但是他有可能虐待过我啊!"如果这样想,就对我们的修行不利。我们在观想一切众生做我们父母的时候都要想:"他们都对我无比的慈爱,对我都有很大的恩德,我要报答他们的恩德。"至于是不是每个众生都真正做过我们的父母,当我们成佛之后再去观察这个答案。现在来讲,我们就相信佛语,佛陀是遍智,无始以来轮回当中每个有情的关系错综复杂,都做过我们的父母,从这个侧面来讲,我们应生起悦意慈心,并进一步发起菩提心。(生西法师)

问:上节课讲的,把所有的众生都观为如母有情,在这一点上弟子还是比较难理解,您也说人身非常难得,要以这个为感恩。但是尝试了一下,好像还是比较难以生起这种信心去做观想。有没有什么更简单一点的方法呢?

答:我们单单观想父母给我们的身体就可以产生很强烈的报恩心。如果观想之后生不起感觉,分析一下可能有很多原因。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对这个睱满人身到底有多珍贵这一点,还没有认识到。我们认为这个人身很随便就可以得到的,也没有那么珍贵,如果没有觉得睱满人身特别珍贵的话,当然也不会认为给我人身的母亲对我的恩德到底有多大。只有当我们真正认识到人身的难得、睱满人身的难得、睱满人身的巨大功用,才会认识到母亲的恩德。我们要成就善趣必须要人身做基础,修出离轮回法、修大乘法、修密法都要人身,往生极乐界也是依靠人身来修行的,如果我们对这个人身的珍贵、重要,真正产生信心,真正了解了,就会知道我现在的睱满人身是父母赐予我的,如果没有父母的话,就没有现在能够真实地修持这么殊胜的妙法的所依,所以我们首先对这个人身的作用必须要深刻地了知。第二个就是对这个人身能够修行的法,对这个珍贵的法本身,我们要生起了知。我们这个人身可以修持法,而且修法后可以累积无量无边的资粮。因为在《入行论》当中讲,睱满人身是菩提心的身所依,能够生起菩提心,完全依靠睱满人身。如果这个问题了知了,就会非常非常感恩给我们睱满人身的父母,我观察了一下应该是这个原因吧。(生西法师)

问:弟子对一切众生都做过我们的母亲始终生不起信心来,如何来对治?感恩法师。

答:一切众生皆作过自己的母亲,其实这个问题需要很深的智慧才能通达,要用我们的分别念、用推理的方式去抉择的话非常困难。

因为一切众生,本来就没有边际了,而且还要在无数次当中都要做过我们的母亲,像这样我们思考起来就很麻烦,非常难以通过自己的思维产生理解,所以基本上我们在抉择这个问题的时候,依靠教证就可以了,依靠佛的教证,因为佛是遍智,佛不会欺骗我们的,所以我们如果有信佛的基础、有信仰的话,其实我们也不需要自己去考虑,智慧照见一切的佛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相互之间都曾经做过父母,从这个方面去深入观察、深入思维的话,就可以产生定解。

以前我也对这个问题思考过,但是怎么思考,因为它的确是太深奥了,超越我们凡夫人的分别心,所以通过自己的智力要思考清楚很困难。后面就想,反正这是佛讲的,我们信任佛,我们就相信佛说的,按照这一条根据,对于佛弟子来讲也完全足够了。所以我们信任这个是佛讲的就已经可以了,我是这样认为的。(生西法师)

问:大圆满前行引导文的第3课,闻法方式中的广大意乐菩提心,在讲到要缘一切众生时,大恩上师开示说:"一切众生无始以来没有一个没做过我的父母的",并提供了公案说明。引用的是关于佛陀顶礼路边尸骨的公案。这一点确实很重要,是修行菩提心的基础,但经过小组讨论,我们对此还不能生定解。

疑问在于:大千世界光是地狱众生的数量就如夜晚的繁星,离我们最近的旁生的也是数量庞大,光是蝼蚁就比14亿人口多很多倍,虽然轮回时间长,但是不是也不确定所有众生都曾经做过我的大恩父母啊?还有其他的教证和理证么?

答:【问:怎样以理证成立"一切众生皆为我们的父母"?
答:这个问题无法以理证成立,只能用教证成立。《释量论》中说:"倘若属于第三处(即圣教量。第一处为现量,第二处为比量),则当采用圣教量。"无始以来众生当过我们的父母,这是现量无法触及的隐蔽部分,就像三世因果一样,凭我们的理证智慧也观察不出来。所以因明中说:现量的对境以现量成立,比量的对境以比量成立,对于特别隐蔽的部分,应以圣教量来成立。】——《闲谈问答录》
(正见C1)

还可参考:

生西法师《前行》辅导笔录第3课:【

怎么确认一切众生都是父母呢?这个问题非常的深奥,佛陀在经典当中,上师们在论典当中,没有告诉我们,通过理论怎么样去推。有的时候讲一点点理论,但主要是通过教证成立。

为什么通过教证成立?因为一切众生无始以来都曾经做过自己的父母这一点,时间太长了,有情太多,只有遍知的佛陀才能看得到。遍知的佛陀说,一切的有情曾经做过我们的父母。既然现在我们开始修菩提心,说明我们对佛陀的信心,应该没有任何怀疑的,对佛陀的智慧和悲心不会有任何怀疑的,我们在这基础上直接可以建立。因为佛陀遍知照见的,一切众生曾经做过自己的父母,我就通过教证来成立,一切众生的确曾经做过我们的父母,我们可以承许。

问:一切众生都做过自己的母亲,也就是自己和一切众生都有缘,为何还有佛不度无缘之人之说呢?

答:都有缘。佛不度无缘之人,首先我们要知道"度"是什么意思,再知道"缘"是需要什么样的缘?当然一切众生都做过我们的父母,佛也做过我们的父母,可能我们也做过佛的父母,那么这个缘有没有呢?肯定和佛有缘。但是有缘,能不能成为得度的缘?需要分析。因为得度,不是说你在轮回中能再看一次某某人、再看一次佛,不是这种缘。得度的缘,是让你从轮回世间道,开始走向解脱道,这需要非常大的善根。因为要彻底和轮回决裂,所以需要很深的缘。得度的缘,一定要真正地对解脱产生兴趣,而且还有修行解脱道本身的福德。所以不能说我以前和佛泛泛地结个缘,这样的因缘还不够。佛不度无缘之人的"度",他一定要度化,要把众生从轮回安置在解脱道,这是一个大转折,一般的因缘根本不行。度化的缘需要很深很深。所以佛陀会显现很多化身,一世一世出在我们身边,劝我们修善法,劝我们一世一世逐渐积累越来越多的资粮。当我们积累的善法越来越多了,因缘越来越深了,这时就会成为佛陀的弟子,就像我们一样。那么我们和佛有没有缘呢?我们和佛有缘。既然我们和佛有缘,为什么释迦牟尼佛在印度出世的时候,我们没有遇到?因缘不够。需要很深、很强大的缘,才能够在当年的印度遇到释迦牟尼佛,成为他直接调化的弟子,这需要很大的福德。但是我们没有这么大的福德。有没有缘呢?也有。因为现在我们遇到了佛法,遇到了佛法也是和佛有缘,我们在修学佛陀的解脱道。与以前相比,现在的修行非常费劲,但也是有缘的体现。我们现在的有缘,和当年在佛座下听法,听闻就解脱了的有缘,这两种有缘哪一种深?那肯定当时在佛面前听法的缘更深了。他们的缘更深,才能当场得度。我们不行,我们要拖到2500年之后,再遇到佛陀的正法,开始修行。所以这个缘,有深有浅。浅的缘不行,必须要很深的缘,而且要修行解脱道的缘才行,才能叫度化。佛不度无缘之人,这个"度",是核心,度化的意思,很重要,我们要知道。(生西法师)

问:如果无缘是指根机不成熟,那为什么很多西藏大德超度亡灵,需先做供养,使之与自己先结缘呢?

答:这里结缘,也是加深这个缘,不是当时结缘,而是要加深缘。所以他在超度亡灵之前,要享用亡者的供品,加深因缘。加深是指因缘再深一点,然后通过更深的因缘,为超度打下更好的基础。所以我们说因缘越深越好。

为什么要经常供佛,每天要供佛,经常要顶礼,要对佛做10万礼拜,要对佛供10万次曼茶,要做很多很多?其实就是让我们内心中的因缘越来越深。当它很深的时候,它的力量非常非常强大的时候,就很容易得度了。所以那时,可能看一眼佛像,或者要看很多禅宗的、密宗的公案,或者上师一句话,或有的时候上师给你一个耳光,或者又怎么怎么样,就可以证悟,因为因缘已经够了。像禅宗的祖师,在耕地的时候,往后面抛了块石头砸到竹子,听到这个声音就开悟了。那我们去砸10万次,把竹子砸坏了,可能都不行,因为因缘不够,福德不够。而大德是缺了一点点因缘,够了就可以开悟。

我们因缘不够怎么办?通过闻思修行、听佛法、听佛经、听论典,祈祷、做礼拜、供养,做很多忏悔,每天缘佛、缘众生发菩提心,这样因缘会越来越深。因缘很深,你的福德越来越深,那时得度就很容易了,就成了别人羡慕的对象。"你看某某道友刚刚修了一个月,他就开悟了。"但是别人上一世那么努力,因缘就缺一点,所以他就很容易开悟。对我们来讲也是一样的,不管是早学还是晚学,积资净障,令自己学佛的因缘,令自己的善根,深厚广大。有了这些,得度就很容易了。(生西法师)

其余疑问

问:堪布您好!佛陀说以清净心布施一元钱,或者供养一杯水、一朵花,都有非常大的功德,但是对于像我这样烦恼比较粗重的人来说,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虽然口头上说是为了利益无量无边的众生,但实际上根本做不到。所以请问,怎样才能够生起真正的清净心去做这些事情?

答:布施时的清净心主要指的是没有自私心、不求回报,就是完全无条件地给予,不带任何个人的目的。这个清净心应该是可以做得到的。

首先从最简单的做起。比如自己不穿的衣服,或者不用的东西,对你来说给出去了也没有什么损失,但是却可以帮助到其他人。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做到不夹带自私、不求回报,纯粹好心好意地送给别人,这就是清净心。虽然给的不是很值钱的东西,但是内心当中做到了纯粹的利他心,这样也是可以的。所以先从最简单的开始做,一步一步地做。

很早以前,藏传佛教的上师在训练布施的时候,就拿着很廉价的东西,比如一口饭之类的东西,把两只手当作两个人,首先把东西放在右手上,然后交到左手,同时说:"这个送给你。"然后又把左手当作一个人,右手当作另一个人,把东西从左手交给右手,同时又说:"这个送给你。"这个时候,实际上没有送出任何东西,只是一种训练。当把左手的东西放到右手,右手的东西放到左手的时候,心里想的是把一个真实的东西送给了别人。这就是心的训练。

《入菩萨行论》里讲,无论我们怎样给予,根本无法解决全世界所有人的贫困问题。一个人做不到,所有的佛教徒都去做,也解决不了。世界上有这么多慈善机构,以及政府、个人,还有佛教徒和其他宗教徒等都在做扶贫救助,却依然存在贫困人群,依然有人吃不上一顿饱饭便饥肠辘辘地入睡。这样的贫困人群多达几亿,永远解决不了。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做什么?就是训练自己的内心。如果有一天我拥有庞大的财富,我也可以轻轻松松地把财富送给别人。要把自己的内心训练到这种程度,这是我们的目标。

在这个过程当中,如果能够帮助到别人,当然就更完美了。但是我们没有这样的能力,佛也没有这个能力,人类历史上没有任何人能让全世界的人都脱贫,将来也不会有。我们能做多少就做多少,最主要的就是把自己的心训练好。

所以从最简单、最不值钱的东西开始,慢慢地训练,最终连自己最需要的东西也可以无私地送给别人。(慈诚罗珠堪布-《慧灯问道》)

问:关于三殊胜,在《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中说,哪怕是念一句阿弥陀佛,最好都以三殊胜摄持。打个比方在生活中,上电梯时帮别人按电梯按钮,前行的话来不及,"诸佛正法贤圣三宝尊"念三遍,然后再帮别人按。这样不太现实。在这种情况下,按电梯按钮就算进入正行了。这样是不是不具足三殊胜了?

答:也不是说在三殊胜的时候一定要念颂词。三殊胜,第一个是发心,发心可以很快,可以想为了利益一切众生,想一下就可以按,不一定要念三遍四句颂。发心作意为利益一切众生,然后就按电梯按键,或者在按的同时发愿也可以。中间保持一种善心,最后做一个回向。这是比较简单的,也可以操控的。(生西法师)

问:包括回向也可以在心里默默的回向?

答:可以在心中想。(生西法师)

问:做善行之前不发心,只回向大菩提会有什么过失?

答:如果有过失的话就是三殊胜不完整,前面用小乘心摄持做了善根,但是你用大乘心回向它可以转成大乘的一种善根,但是就善根的质量本身来讲,毕竟不如刚开始的时候就发大乘菩提心,中间正行无缘,最后回向摄持的功德更圆满、更超胜。虽然最后回向的时候都可以回向,但是你所回向之物就比别人的要差一些了。如果刚开始用菩提心摄持善根,正行是无缘摄持,后行再回向就是三殊胜的摄持,它的功德善根就很完整、很圆满;但是前面做善行的时候没有发心,正行的时候也是三心二意,最后你即使用菩提心回向,但是你所回向善根的质量本身可能是残缺的,或者不圆满的。所以从这方面讲有过失。(生西法师)

问:三殊胜中第二个无缘行持是什么意思?

答:三殊胜当中,加行发心殊胜、正行无缘殊胜。无缘殊胜严格意义上,是三轮体空,就是在行持善法的时候,无所行持、没有所缘的行相的行持,要求达到三轮体空的境界。但是如果达不到标准,就降一级、降一格,无缘行为殊胜就是指专心专意。比如我们在听法的时候,对一般人来说,完全按照无缘殊胜没有能听、所听,安住在空性当中听法很困难,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但是我们无缘殊胜做的时候,很专心、心思不外散、不缘其它的非法行为,这个方面也是无缘。(生西法师)

还可参考:

生西法师《前行》辅导笔录第3课:【

善根不被他缘毁坏,称为正行无缘殊胜。"无缘"有两种意思:一种是三轮体空,无所缘、无所取。我正在做的时候,安住在空性;听法的时候,能听、所听和听的作业都是空性的。如果能够安住这么高的境界,是这里标准的理解方式。另一种"无缘",是指不一定有这么高的境界。

无缘就是不被他缘毁坏。什么叫不被他缘毁坏?实执就叫他缘,当我们安住在三轮体空的时候,没被实执毁坏,就叫做无缘殊胜。这是相应于胜义谛的无缘,降一个层次,换到世俗谛的无缘,怎么无缘呢?就是不被其他的恶缘、分别念毁坏。比如我在听法的时候,突然想:下雨了,我家里的衣服是不是没有收啊?晚上吃什么呢?这就是被他缘毁坏了,你正在专心专意听法的时候,一下子被他缘毁坏了,这就不是无缘了,不是没有他缘毁坏,有缘被其他的缘中断、毁坏了。

这里的无缘殊胜是专心专意地做,专心专意地听,不要想其他的,不要胡思乱想。这样不被他缘毁坏就叫做正行无缘。无什么缘呢?没有其他的缘,只是有听法、有修法,这就叫做无缘。没有其他的恶缘、分别妄念加进来,这就叫无缘殊胜。

要不然你就三轮体空,这个标准太高了,有的时候我们做不到;要不然你就专心专意,专心专意相对来讲容易做到。我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就专心专意地做。当然,我们并不是说,听法的过程中绝对不走神。我们就尽量的,如果走神不要耽著,马上拉回来,拉回到现在正在做的事情当中,修法也是一样的。这样做下来,它的质量就很高,效果就很好。

我们要是修法,反正你的时间都花了,坐在这里浪费时间,还不如把时间用在最高的质量上面,为了得到最高的质量去做。有些时候我们修法、做事情的时候,想做不想做的样子,也不是很刻意地安住在善法的境界当中。但是,我们要想一想,反正一个小时的时间已经花在这了,什么都做不成,与其坐在这胡思乱想,效果不好,还不如专心专意地听,把这个做好。你在做什么的时候,把这个做好是最好的。世间也是一样的,你不要做着这个,想着那个,最后两个都做不好。你在做这个的时候,就把它做好,其他的事情你再做的时候,把它也做好。这样的话,什么事情都能高质量的完成。在世间当中也是高效率,在听法、修法的时候也是高效率,这就叫正行无缘殊胜。】

问:听法师辅导《前行》第一课的内容,三殊胜不能做颠倒回向。讲到袞波南嘉的公案,他强迫多智钦尊者以后必须超度自己,法师讲的是超度到了极乐世界,后来又堕入地狱。但是往生到极乐世界都是阿鞞跋致,就是不退转的意思,那他怎么还会堕入地狱呢?

答:到了极乐世界不等于已经往生了。往生了之后是真正的往生了。去了极乐世界等于往生了吗?不是的。比如我去一个地方旅游,和我待在那个地方做了一个公民,是两回事。你可以到极乐世界去,但是你自己的条件还没有真正达到往生。虽然说往生到了极乐世界一定是不退转的,但是这种情况是没有往生的情况,只是去了一下,然后就回来了。尊者答应让他去了,去了之后是不是真的与其他道友一样往生了呢?是不是就变成了永久性的公民呢?那倒没有说。尊者答应让他去,后面的事情没有答应,后面他就退下来了,没办法真正通过往生的方式不退转。这种退转不是真正的往生,他没有真正往生,所以这种情况有退转。真正往生的人是不会退转的。可以这样理解。(生西法师)

问:请问:"闻法方式"里上师讲到发心分为1.广大意乐菩提心之发心2.广大方便秘密真言之发心。这两点都是菩提心吗?

答:都是菩提心。(正见C1)

问:它们和菩提心的关系?

答:后者有时候可以结合第三转法义如来藏方面的内容进行宣讲,在密宗当中运用比较多,想要彻底通达有时候需要一定的闻思基础,我们有机会都可以学习。(正见C1)

问:上师一直在强调菩提心,现阶段没有大量讲"广大秘密真言之发心",为什么呢?

答:其实宣讲关于这方面的论典还是有许多的,在密法的课程当中也有涉及。(正见C1)

问:天人也是积累很大福报的,在缘众生这块是做的不错的,但是没有想到缘佛果,超脱轮回,所以不算究竟的菩提心,可以这样理解吗?

答:有没有菩提心,严格来说,要看对方是否具有为了度化一切众生愿成佛的愿望。(正见C1)

播放列表 点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