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阿罗汉是否有菩提心

答疑专题067——阿罗汉是否有菩提心

目录

1. 阿罗汉不具备真正的大乘菩提心

2. 阿罗汉也有利他心

3. 阿罗汉如何利他

4. 其他

阿罗汉不具备真正的大乘菩提心

答疑

问:大小乘最根本的区别,就是看有没有菩提心;小乘阿罗汉没有菩提心,为什么他可以出离轮回?

答:小乘阿罗汉虽然脱离轮回,但是按照佛经的解释,他们还没有得到最究竟的解脱。他得到阿罗汉果以后入灭尽定,然后还是要从定中出来、回入大乘,最后五道十地全部圆满之后才能获得佛果。所以,虽然他脱离了轮回,但是并没有获得佛陀那样的圆满的断证功德,因此他的解脱是不究竟的。

我们若没有大乘菩提心,所谓的大乘佛果和菩萨果位是绝对得不到的。因此,我们要靠大乘的修法来修持菩提心,最后才能获得断证圆满的佛陀功德。

问:他是不是没有菩提心呢?

答:对,按照小乘自宗来讲,阿罗汉应该是没有菩提心的。(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网络传授《菩提心,佛子行》问答环节)

问:中士道得到声闻缘觉的寂灭乐果,得果时有没有菩提心?

答:要看菩提心的定义。

如果是大乘的定义,就是说既有广利一切众生的那种心,也有求佛果的这种心,如果是这种心的话,声闻缘觉得到寂灭乐果的时候,是没有这种菩提心的。如果菩提心是指部分的菩提心,也可以有一点点,可以有一部分,但是像菩萨那么圆满的菩提心,他即便得到果也不会有。

按照经典当中的讲法,这些声闻缘觉得到罗汉果之后,他不一定马上去世,但他在去世之后,按照法性力他就会去到净土当中,然后安住一万个大劫,在净土当中出定之后,首先是佛弹指放光让他出定,出定之后佛会教给他发菩提心的方法,那个时候慢慢开始发菩提心。

所以说得果的时候没有菩提心,但是他在出定之后可以有菩提心,一定会发的。(生西法师《调心是佛教的主要修行》问答环节)

问:请问阿罗汉也修四无量心,也对众生生起悲心和慈心等,但为什么说阿罗汉没发菩提心呢?是因为阿罗汉没有生起让众生离苦得乐,最终成就无上正等觉佛果来区分吗?

答:阿罗汉也修四无量心,这是对的。也对众生生悲心和慈心,这也是对的。

为什么说他没有发菩提心呢?因为菩提心有菩提心的体性,一个是缘众生利他,一个是缘佛果。阿罗汉有没有缘众生的利他心呢?有一部分,但是不圆满,他只是缘了很小范围的众生。所有无量无边的众生,他没有缘,既然没有缘,也不会愿他们获得快乐,所以他们的悲心和慈心有限量,实际上范围有限量,他的时间也有限量。比如说,在没有入无余涅槃之前,他对众生有悲心慈心,也做一点利益,但是一旦入了无余涅槃,他这个心就断了,就没有了,从这个角度来讲,说他没有一种圆满的缘众生的心。如果没有圆满的缘众生的心,就没办法说他真正有一种圆满的菩提心。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他的利益的方式。大乘利益一切众生的方式,最终极的目标是要将众生安置在佛位。而阿罗汉利益众生的方式,最多把众生安置在阿罗汉果位,以上就没有了,所以没有办法做到最究竟的利益。从利他的角度来讲,他也不圆满。

第二,有没有发誓成佛的心呢?菩提心是为了利益众生,自己要发誓成佛的,阿罗汉没有这个想法,阿罗汉只是想自己获得阿罗汉果位,能够从三界当中出离就够了,他并不想自己成佛。因为他缘众生也不圆满,缘无上正等觉的佛果也不圆满,从这两个方面来看,不符合于菩提心的体性。

所以,从某些角度来讲,虽然好像有利他心,但是并不符合菩提心的概念的缘故,就不能叫作菩提心。好像世间上的一个人,他做了一个善事,有时候我们说真是个菩萨,实际上严格来讲,是不是菩萨呢?是不是菩萨要看他有没有菩提心,有没有菩提心摄持,没有菩提心,那就只能叫作一种善法,不能够叫作菩萨行,也不能叫菩萨。可以从这个方面理解。(生西法师《入行论》答疑)

问:关于阿罗汉,不知我的理解是否正确。我认为阿罗汉是听闻四谛法门而修成的,现在汉地、藏地都学习的是大乘佛法,所以想修成阿罗汉是不可能的。

答:要修成阿罗汉果位,一方面看所修的法,一方面也看发心,如果有追求自我寂灭,希望获得阿罗汉果的发心就有可能,如果发菩提心为了利他,不追求独自寂灭,就不会获得阿罗汉果。(正见C1)

问:阿罗汉再修菩提心是从世俗菩提心修起,还是从胜义菩提心修起?

答:阿罗汉发心入大乘是从发世俗菩提心开始。(正见C1)

教言

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入菩萨行广释》:【长久的福德智慧资粮积累,才使我们有因缘听闻到大乘佛法,才能如实生起殊胜菩提心。菩提心不是一般有情能轻易发起的,在本论第一品中,也讲过从父母直至修持四无量心的梵天,他们连做梦也未曾想到发菩提心;再进一步说,二乘行人,即使已证得无我智慧的阿罗汉,也没有这种珍贵菩提心。唯有于往昔无数劫中广集福慧二资的智者,才有机缘生起此心。】

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前行广释》第92课:【《旧杂譬喻经》中讲过一则公案:有一次,佛坐在树下为无数人说法。其中有人证得须陀洹果,有人证得斯陀含果,有人证得阿那含果,有人证得阿罗汉果,这样的人不计其数。

此时,佛陀脸色无有光彩,像是特别忧愁的样子。阿难问佛是何缘故。佛陀说:"就像是商人,持价值千万珍宝外出经商,路上遇到盗贼被洗劫一空,赤裸身体呆在路上,你说愁不愁?"

阿难回答:"很愁。"

佛对阿难说:"我从无数劫来,千辛万苦修持正法,欲救度一切众生成佛。但现在我成佛了,却没有起到真实作用,难道我能快乐得起来吗?"

阿难问:"不是很多人已证得声闻圣果了吗?"

佛陀说:"如同一家人,生了十几个女儿,却没有儿子的话,就不能支撑门户。同样,我虽有阿罗汉无数,可他们都不是我的儿子,不能坐在树下顿悟成佛,不能把佛法传承下去。"

说完,佛陀流下三滴眼泪,三千大千世界为之震动,数不清的天、龙、神、人都发起无上菩提心。这时,佛陀的面容立即端正和悦,放出无数光明,照亮四方,欢喜地说道:"我的教法后继有人了......"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没有被菩提心摄持的任何一个善根,纵然像阿罗汉那样,从三界轮回中得到了解脱,也不算是特别殊胜。

现在汉地、藏地有许多人,经常参禅、拜佛、烧香、念经、作经忏......但他们中的大多数,只是为了自身利益,真正为一切众生成佛而行持善法的,可以说极其罕见。这样的话,无论做什么都意义不大。所以,大家在修行时,一定要对菩提心的重要有清晰的认识,并以此摄持自己的善根。】

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三戒要解》第6课:【"等起"就是所谓的发心,比如别解脱戒的等起是获得自己寂灭的阿罗汉果位,菩萨戒就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而获得圆满正等觉,密乘戒则是为了广大他众而想迅速获得如来双运的果位。】

华智仁波切造颂、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译释《窍诀金钥》简释:

寂灭清凉施有心,悲悯滋润静相续,

无量菩提心至宝,有寂唯一摩尼珠。

有情的心烦躁而炽热,只有降下菩提心的甘霖妙雨才能带给一切有情寂静、清凉的境界。"静相续"指声缘阿罗汉,他们希求堕入一边的寂静涅槃,不愿度化众生。但如果以大悲菩提心之水使这种寂静相续得以滋润、成熟,所有声闻缘觉阿罗汉一定会从定中觉醒,精勤成办利益有情的事业。如此殊胜的菩提心宝是世出世间唯一的珍宝,是真正的摩尼如意珠。】

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修心七要耳传略释》讲义第2课:【在大乘修行中,不具菩提心的境界或智慧没有多大意义。比方说,如果不具备菩提心,即使证悟了空性,断除了轮回,那也只是小乘阿罗汉而已,根本算不上是大乘修行人;或者,即便拥有各种神变,禅定功夫非常深厚,照样也是不值一提。以前有一位贡巴瓦格西,自诩禅定功夫极高,说他可以入定很长时间,即使有人在旁边敲锣打鼓,对他也没有丝毫影响。仲敦巴格西得知后,说道:"这并非什么了不起的境界,不具菩提心的禅定,充其量不过是转生无色界的因罢了。"

同样,修密法若不具菩提心,照样也无法成就。以前有位修行人,一生专修密集金刚,最终却获得了预流果。为什么修无上密法,却只得了个小乘初果呢?原因是他只有出离心,而没有菩提心。尽管他的起点很高,但由于发心太小,所以没有机会成就密法。如同一棵大树,假如没有树根,就不能生出枝叶花果,同样,修行人如果没有菩提心的树根,大乘功德的枝叶花果便无从生起。】

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入行论广解》第2课:【第二种是自己想获得阿罗汉果位,或者想获得寂灭的发心。比如说,这次听《入菩萨行论》,不管别的众生,只是我自己要获得解脱、获得佛果。当然,三宝和大乘佛法的加持不可思议,这种发心也会获得一定的力量,但以此中士道的心态,虽然能够获得解脱,但也只是小乘的解脱,不能称之为最高的解脱。为什么呢?因为小乘行人的相续中虽然具有空性正见,非常了不起,但是没有强烈的大悲心。昨天有的道友也问,为什么小乘阿罗汉的悲心连大乘胜解行地的菩萨都不如,原因就是他们自私自利的心太重了,获得证悟时大悲心相当的微弱,所以这种解脱不究竟。这一点,很多论典尤其是《妙法莲华经》中讲得非常清楚,我在这里不广说。

最好的发心就是第三种——上士道的发心。】

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入菩萨行广释》:【或者一般小乘行人,以修行善业得到阿罗汉果位,入无余涅槃,此后其善报就不会再有了,像芭蕉树一样,只有结一次果实的机会。相反,以菩提心摄持的善行,"菩提心树恒生果,非仅不尽反增茂",这些善根像如意树一样,如意果实成熟后,不但不凋谢,反而越来越茂盛;善业的果报成熟后,不但不尽,反而更加增上,乃至得佛果间,这个善业不会毁坏。】

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前行广释》第66课:【实际上好多夫妻吵架,只是源于一点区区小事,他们不可能为国家大事而吵,也不可能因为"你发了阿罗汉的心、我发了大乘菩提心",为了各自发心不一致而吵。】

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般若摄颂浅释》第45课:【汉地还有一部经叫《佛说龙施女经》,这是三国时期支谦翻译的,经文很短。里面讲了一个真正安住大乘境界的人不被魔损害的好故事,内容如下:长者须福家有一女子叫龙施,她智慧和福报非常不错,从小就对大乘佛法有信仰,对众生有大悲心。十四岁那年,有一天她在七层高楼里梳妆打扮,此时佛陀及其眷属因化缘出现在她家门口。因佛眉间亳相之光照射在七重楼上,她因此而见到了佛陀的相好庄严,并生起了极大的信心。于是她发愿:我一切都供养佛陀及其眷属,将来要成佛度众。

由于她的发愿力极为强大,整个魔王的宫殿都被震动了,还出现了各种恶兆。那时魔王波旬特别不高兴,马上显现为她父亲的身相来劝她不要这样发心,说:你没有必要发大乘心,众生根本度不完,阿罗汉的发心最好,因为毕竟都是涅槃,所以你千万不要发大乘心。龙施女说:不行,我还是要发大乘心,阿罗汉所发的毕竟是自私自利的小乘心,不能广利众生。魔王进一步劝告她:你是女身,即使发心也不能成佛,因为女身连转轮王、帝释天、梵天都做不了,所以你最好不要这样发心。她说:虽然女身不能成佛,但我可以通过精进修行尽快转成男身,然后就可以成佛度众。接着魔王以恶毒的意乐说:如果你实在要这样发心,那就从楼上跳下去,如此便能成佛,而且行菩萨道者,应不贪于世间、不惜于寿命。龙施女说:既然父亲说这样可以成佛,我就愿意为了佛法和众生舍弃自己的肉身。然后她一边发愿一边从七楼上跳下。

因为发心力和发愿力的加持,她不但没有感受任何痛苦,于空中未落地前女相就变成了男相,落地后很多功德自然而然在相续中出生,身体也完好无损。那时佛陀也微笑、发光。当时众眷属请问原因,佛陀授记说:这位龙施女不舍道心,非常了不起,她将来成佛名号为龙盛如来。魔王看到她不舍众生、不舍佛法的坚强道心后,就羞耻地离开了。】

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中观庄严论解说》第22课:【修行大,大乘行人修持的目的是为了利益有情、利益自己,也即自他二利;而小乘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因此,大乘从修行方面也已经超越了小乘。

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大乘经庄严论密意疏》:

世菩提缘觉,罗汉无彼慈,

其余何须言,岂非出世间?

在此世间,自己觉悟或自己证悟尽智、无生智菩提的利根缘觉阿罗汉尚且也不具备这样的慈悯心,那么除此之外的声闻、世间人就更不必说。这样的悲悯与慈心怎么会不是出世间呢?既然都已超越出世间的声闻、缘觉,那超出世间人就不言而喻了。】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有了出离心之后,就要有大乘佛教的菩提心。如果没有菩提心,一切的修行都成了小乘的法。小乘的声闻、独觉、阿罗汉知道轮回充满了痛苦,所以不愿意在轮回中流转,只想自己一个人解脱,而不考虑其他众生的解脱。】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释迦牟尼佛在修道的三个无数大劫的过程中,长年累劫地修持慈悲心。当慈悲心修到最巅峰的时候,就是没有执著的无缘无量的慈悲心。因为佛有这样的无量大悲心,所以佛永远都不会进入断灭的涅槃。

断灭的涅槃,也即极端的涅槃,是像阿罗汉的涅槃一样堕于涅槃之边的。因为阿罗汉没有这样的慈悲心,所以在证悟以后,会直接进入涅槃的境界,不会再出来度众生。】

阿罗汉也有利他心

问:上师讲到"阿罗汉的相续中应该是有菩提心的,只不过小乘中并没有特别强调而已",既然同样具有菩提心,为何称之为小乘?为何不也称为大乘菩萨?

答:菩提心有广义的,广义的菩提心小乘行者确实是有。(正见C1)

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入行论广解》第35课:【"彼是除恼热,东升心明月":菩提心是驱除众生烦恼障酷热心中升起的皓月。所谓的烦恼障,弥勒菩萨在《宝性论》中说,就是吝啬等分别念,或者说是对解脱起障碍的心。而去除这种烦恼障的根本,就是这颗菩提心。

有些人可能认为:"不一定吧,阿罗汉全部断除了烦恼障,但他却没有菩提心。"当然,这个问题我们以前也辩论过。实际上,阿罗汉如果连凡夫的世俗菩提心也没有,这是根本不可能的。毕竟他已经完全断除了我和我所执,而我们自认为是大乘菩萨,我和我所执却那么严重,人家是已经断完了,我们是一点也没有断,这两个比较起来,阿罗汉的相续中应该是有菩提心的,只不过小乘中并没有特别强调而已,不然的话,我和我所执是无法断除的。大家都知道,所谓的菩提心,就是断除自私自利的心,让众生获得利益。阿罗汉通过宣说佛法引导群迷,具有很多很多殊胜的功德,所以断除烦恼障的根本因也是这颗菩提心。它就像东升的明月一样,能将烦恼障的所有热恼一并去除。】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第二是中士道,即小乘声闻、缘觉的动机,也即不是为了追求世间圆满,不是考虑健康、长寿等而修行。因为这种发心的人,对世间圆满以及自身五蕴(肉身等)怀有恐慌厌离之心,极其渴望能早日摆脱五蕴的束缚。所以,他的行善修法不是为了追求世间圆满。但是,他也从未考虑过众生的解脱。那么,阿罗汉是否没有慈悲心呢?不,他有慈悲心,也认为众生非常可怜,但因为其慈悲心深度不够,所以没有勇气度众生,只是想解决自己的生、老、病、死。他们不愿发菩提心,为众生而修法。所以,这种动机是中等的。以这种修法除了能使自己获得解脱之外,没有其他的果报。】

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大圆满心性休息广释》第46课:【在《杂譬喻经》中有一个公案,我好像讲过吧。有一个老比丘,他是阿罗汉,还有一个人是小沙弥,有一次,这两个人一起到外面去,当时老比丘的行李比较多,就让小沙弥帮他背着。这个小沙弥的思想比较复杂,他一开始想:"所有功德的根源就是菩提心,我从现在开始一定要度化无量无边的众生。"这时,老阿罗汉用他心通知道了,他想:"我的东西不能让他背,因为他的相续当中有菩提心。"于是马上把他的行李拿过来自己背。

过了一段路,那个小沙弥的菩提心就退了,就像现在有些世间人一样,一会儿有信心,一会儿就没有了。小沙弥想:"发菩提心是很难的,要在这么长的时间当中度这么多的众生,不行不行,我没办法发菩提心,还是自己解脱吧。"这时老阿罗汉一观察:"噢,他现在可以背我的东西。"然后就要求小沙弥背行李。

又过了一段路,小沙弥又发起菩提心了,他的心就像我们现在的有些人一样,一会儿说:"我能背诵,我能背诵。我要住在学院里面,永远也不会离开的。"过一会儿又说:"不行不行,我要走了。我不想背书,我不想闻思,我今天就要走。""不行不行,我不能过去,我还是要参加学会,永远都待在这里!"有些人的心态在一天当中也是变来变去,就像春天的天气一样。当时那个小沙弥也是这样的,不一会儿他就又发起菩提心了。这时老阿罗汉一观察,又害怕了:"噢,不能让他背我的行李。"他就这样辗转,一会儿让小沙弥背,一会儿不让他背。

最后,这个小沙弥有点纳闷:"老和尚怎么这样啊?一会儿让我背这个东西,一会儿又不让背,一会儿又让背,这是怎么回事?"后来,老和尚就把真相告诉了他:"你相续当中生起菩提心的时候,我不敢让你背;你没有生起菩提心的时候,我就让你背。因为你真正生起菩提心的时候,就成了人天的应供处,不能由我来让你做这些事情啊!"

所以,道友们想让身边的人端茶、做一些承侍的时候,先看看这个人有没有菩提心,没有菩提心的话,就尽量地使用他们——该做;如果他们有菩提心,那即使身份再怎么样,都不敢让他们做。我身边有一些人做事,我有时候真的害怕:"这个人的相续当中可能有菩提心啊,我让他做的话,就像乞丐让国王做事情一样,不太好。"

因此,有菩提心的人是世间的应供处,大家应该这样来理解。】

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入行论广解》第11课:【有些人不要认为"我是大乘佛子,很了不起",就特别轻视小乘行人。为什么呢?因为小乘已经通达了人无我空性,阿罗汉的境界是很高的,他们的智慧肯定超过我们,他们对众生肯定也有一定的悲心。很多人一听到"小乘"这个字眼,经常心中不以为然,但实际上,我们凡夫人跟阿罗汉相比,无论是悲心还是智慧,都是根本比不上的,甚至有些人的相续中连出离心都没有。】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第三个是上等的发心,也即大乘菩萨的皈依目的。大乘菩萨与声缘阿罗汉共同的地方,就是大乘菩萨同样意识到轮回充满了痛苦;不同的是,阿罗汉只希望自己能得解脱,大乘菩萨却抛下自己的利益,而希望其他的众生能够解脱。

阿罗汉不是没有慈悲心,他也有慈悲心,但他的慈悲心是怎样的呢?佛经里有两个恰如其分的比喻,充分地说明了大乘菩萨与声缘阿罗汉慈悲心的差异。阿罗汉的慈悲心,就像没有双手的母亲,当她的儿子被无情的巨浪淹没的时候,她虽然对儿子有很大的慈悲心,但因为她没有双手,所以无能为力,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儿子惨遭不幸。阿罗汉的慈悲心就如同软弱无能的母亲,当他看到众生遭受痛苦折磨的时候,也生起了悲悯之情,但是他却没有足够的勇气和能力去救度他们,只能寻求自己的解脱。

大乘菩萨的慈悲心,却如同勇敢的父亲,当他看到自己的儿子在战场上寡不敌众、命在旦夕的时候,知道如果不去救援,自己的儿子就会被敌人杀害,因此而生起了难以堪忍的慈悲心,所以就披挂上阵,奋不顾身地去拯救儿子。他不但有极大的慈悲心,而且有所向无敌的能力和勇气。大乘菩萨就如同坚强无畏的父亲,他越感觉到轮回的可怕,就越有勇气和决心,不顾私利、毫不犹豫地去度众生。这就是形容大乘菩萨与声缘阿罗汉在慈悲心方面不同的两个比喻。

为什么他们有那么大的差别?这个差别的关键在哪里呢?就在于慈悲心。声闻、缘觉虽然有慈悲心,但是他们的慈悲心深度不够,所以他不去度众生。大乘菩萨的慈悲心已经达到了视众生为独子,绝不容许自己对众生的苦难视若无睹、袖手旁观,即使粉身碎骨、肝脑涂地,也要拔济众生于水深火热之地的深度,这种义无反顾的决心,已经足够去度化众生了。所以,大乘菩萨皈依的目的,既不是为得人天的果报,也不是为自己个人的解脱,而是想去帮助众生。】

生西法师《般若摄颂》第7课笔录:【阿罗汉也是会缘众生修持慈悲喜舍,他们也有一定意义上的悲心。菩萨会缘一切的众生产生大悲心。】

阿罗汉如何利他

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中观庄严论解说》第5课:【对于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尤其是显宗方面,从大乘来讲,主要是八大菩萨进行大力弘扬;从小乘来讲,主要是十六阿罗汉,就像《十六罗汉祈祷文》中所说一样,乃至佛法住留之间,他们住在不同的地方护持佛法。那么,他们幻化为什么呢?幻化为六庄严和二大圣者等。】

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佛子行》讲记第2课:【很多弟子有点怀疑:"为什么圆满功德的佛陀化不到缘,钵空空地回来了,而小乘阿罗汉目犍连却搞得那么成功?"然后就问佛陀。佛陀说:"我没有跟他们结过缘,而目犍连却跟他们有很深的因缘。过去无量劫以前,有个农夫上山砍柴,有棵树上有一窝黄蜂,黄蜂见有人砍树动它们的窝,都飞出来了。农夫是个佛教徒,就给这些黄蜂念三皈依。黄蜂因为听闻了佛法,后来都转成人身。当时的农夫就是目犍连,那窝黄峰就是这个村子的人。由于目犍连当年跟他们结了缘,所以他们今世就欢喜供养他。"】

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俱舍精钥》第31课:【一般来说,现在寿命的长短,本来是前世的异熟果,根据自己业力的不同,寿命也有相应的定数,但有时候,通过做佛事等方式可以延长寿命。这是什么原因呢?《俱舍论自释》中讲到了这方面的内容,比如阿罗汉入灭尽定以后,通过观察,自己继续存在于世间,对众生和自己是否有利?如果有利就继续住世,通过在僧众面前供养等方式,然后自己入于第四禅定并发愿寿命可以延长;如果继续住世对自他没有很大利益,阿罗汉入于第四禅以后,就会发愿缩短自己的寿命。】

其他

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藏传净土法》讲记第100课:【佛经中记载,为了度化不同的众生,佛陀不仅示现圆满正等觉的形相,还显示过其他各种形相:或现转轮王相,或现小王相,或现婆罗门相,或现比丘相,或现阿罗汉相,甚至现乞丐、妓女等相。只要翻开大乘经典,就不难发现这些。】

《维摩诘经》第35课:【如阿罗汉本不会再有受身,但个别意识形态的意幻身,在众生面前也会有一些变异显现或转化。

佛灭度后,迦叶尊者一直入于禅定当中。一次,英国哲学家柏克森在印度灵鹫山,得到了迦叶尊者的教授,他回来后,对很多人讲述了他的经历。我以前在《佛教科学论》里也引用过这个案例。

尽管迦叶尊者是公认的"入灭尽定"者,但显现上也有受身,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所显现,有诸如此类的现象。】

生西法师《定解宝灯论》第10课辅导笔录:【前面的声缘有多种,在注释当中有不同的解释方式。有时候讲到十八部声闻,就是有多种的意思,还有声闻大概从第二观点来讲,分了三类。第一类是大乘佛菩萨为了度化众生,故意化现的声闻缘觉;第二类属于傲慢的声闻缘觉也有;第三类属于入道的真实声闻缘觉。】

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入行论广解》第37课:【龙猛菩萨在《大智度论》中记载:舍利子曾于六十大劫中行持大乘菩萨道,一次有个非常可怜的乞丐向他索要一只眼睛,当时他发了大乘菩提心,心甘情愿地将一只眼睛挖出来给他,没想到那个乞丐不但不高兴,反而非常不满意地说:"你的眼珠太脏了!"边说边弃于地上,用脚踩破了。见此情景,舍利子心想:既然你不需要的话,为什么让我忍受这么大痛苦而挖眼睛呢?众生实在无法满足,我连眼睛都挖给他了,他还以这种态度来对我。最后他心灰意冷,退失了菩提心。

经典中的说法与此略有不同:舍利子转生为月光国王的时候,有一次魔王波旬化作婆罗门的形象,来向他索要右手。国王自断右手后,以左手递给他,那个婆罗门非常不高兴地说:"你为什么以不恭敬的态度来给我东西?"当时国王心想:"我仅剩左手,不得不如此,众生怎么这样难以满足呢?"于是心生厌烦,退失了菩提心。

大家都知道,舍利子是释迦牟尼佛教法下获得了阿罗汉果位的大成就者,从他的经历来看,虽然舍弃了菩提心,但并没有堕入三恶趣,反而获得了解脱的果位。另外,由华智仁波切宣讲、堪布根霍记录的《入菩萨行论》注释中也有一个金色国王传,其中就记载了一个人舍弃菩提心后,不但没有堕落,反而获得了独觉果位。由此,对方就找到一些理由反驳道:这么多的公案中,不管是舍利子也好,其他尊者也罢,都是舍弃了菩提心后还获得了解脱,如此一来,这不是与佛经中所说的"舍弃愿菩提心必定堕入恶趣"相违了吗?如果这都不相违,世间上还有什么相违的东西呢?

这时候,寂天论师站在大乘角度上来进行回答,怎么回答的呢?"彼业不可思,知唯一切智。"也就是说,这种业力不可思议,唯有遍知佛陀才能完全了知,一般的凡夫人,甚至阿罗汉和得地菩萨对这些细微甚深的因果道理也不太明白。

对此,各大论师亦有不同的解释,《普明论》和《释论》中说:"某人舍弃了菩提心,后来也能得以解脱,这说明业力不是凡人可思维的,唯一是佛陀才能了知的行境。"《入菩萨行论广释》中说道:"舍利子虽然舍弃了菩提心,但他当时没有舍弃解脱心(有些论师认为这是指出离心),所以没有堕落。"善天论师回答说:"虽然舍弃了方便的菩提心,但他后来再三地受持,所以没有破菩萨戒。"布布达论师则认为:"舍利子舍弃了世俗菩提心,但没有舍弃胜义菩提心——无我的空性智慧,所以他没有堕落。"对布布达论师的观点,无著菩萨在《善说海》中也是非常赞同。以前上师如意宝在讲这部论典时说过:"虽然各大论师的说法各不相同,但这只不过是个人的看法而已,真正业因果的深细道理,唯有遍知佛陀才能通晓。"所以,对此甚深的因果道理,凡夫人没有必要冥思苦想,这样深深思维实际上也找不到最究竟的答案,毕竟这么多了不起的论师们都觉得这个问题非常深奥、难以答复,我们这样的人想要完全明白就更加困难了。但是在闻思的过程中,我们对这些道理,有时候也不得不分析。

在座的各位应该知道,《百业经》等经典中经常说,非常甚深的业和果之间的问题,菩萨、阿罗汉等大成就者也没有办法,唯有佛陀的智慧方能抉择。《入行论广释》中也引用了教证说明这个问题,如佛陀在佛经里说:"就像照见地下藏有黄金一样,我能照见众生相续中具有解脱的种子。"萨迦派的一位大德在他的《入菩萨行论广释》中还引用了一些例子,譬如孔雀羽毛上各种颜色的因缘,只有佛陀才能了知,以此来叙述佛陀不可思议的智慧。

因此凡是牵涉到甚深的因果法理,依靠我们凡夫人的臆测分别念,是根本没办法获得真实意义的。月称论师在《入中论》中也说道"亦遮思维诸业果",意思就是说,佛陀也遮止我们思维一切业果的道理。为什么呢?因为凡夫的分别念毕竟有限,不可能通彻业因果的深奥涵义。一般来讲,对最甚深、最细微的业因果问题,必须要依靠第三者"教量"作为正量,否则,仅凭凡夫的寻伺分别念来观察,始终也没办法了知究竟的甚深意义。《宝积经》中讲道:"自己遇到无法了知的对境时,应该确信佛陀的一切种智是唯一正量,佛陀的一切种智才能了知它的真理。"所以根据以上大乘经论的教义来进行分析,最后可以得出结论:舍弃菩提心也有解脱的情况,但这是非常甚深微妙的一种因果。

另外,有些论师还认为,舍利子之所以没有堕落,是因为他只是显现上舍弃了菩提心,实际上并没有舍弃。对此说法,有些藏地论师,如布敦大师等不太承认。当然,这里如果广泛引用诸大论师的观点,以前没有闻思过经论的人不一定非常明白,但不管怎么样,我们在闻思的时候应该作一些分析、思考、判断,如果没有这样,每天只是按传统来念一下、讲一下,这样没有多大的必要。

在《入菩萨行论》的学习过程中,我再三强调了千万不能舍弃菩提心,毕竟像舍利子那样的把握,我们每个人恐怕都没有。舍利子在佛陀教下真正成就了阿罗汉果位,他的这种因缘、他的这种根基,的确不可思议。如果我们也认为:舍利子都舍弃过菩提心,我舍弃应该没有关系吧。将自己与舍利子相提并论,我觉得这样不太合理。因此大家平时应经常发愿"生生世世不舍弃菩提心",只有具足了菩提心,自己才有成就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