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阿罗汉回小向大

答疑专题066——阿罗汉回小向大

目录

1. 阿罗汉为什么要回小向大?

2. 阿罗汉回小向大后还会退堕吗?

3. 回小向大的修法

4. 回小向大的功德

5. 阿罗汉回小向大后也难以速成菩提,成佛之路曲折迂回

阿罗汉为什么要回小向大?

答疑

问:请问佛陀的阿罗汉大弟子中有的进入涅槃,不再入世间;有些入涅槃后会重返世间弘法,比如须菩提长老。是不是彻底不入世间的弟子获得的是小乘的无余涅槃?而乘愿再来的阿罗汉获得的是大乘的有余涅槃?可阿罗汉本身不就是小乘的果位嘛?

答:从小乘的角度来讲,全部的、所有的阿罗汉都要入无余涅槃。从大乘的角度来讲,所有入灭的阿罗汉全部都要起定,全部都要出来,没有一个会安住于涅槃当中。

有些说阿罗汉是大乘菩萨化现的,不是真实的阿罗汉。我们在学习智慧品的时候也讲到几种声闻、几种阿罗汉,有些是真实的阿罗汉,有些是佛菩萨为了度化众生而化现的阿罗汉。如果是化现的阿罗汉他的事业当中就会显现这样一种事业。但是显现投生的这些,比如有些大德是须菩提尊者他们转世的,这些其实都是菩萨化现的阿罗汉,虽然名称上是阿罗汉,但其实内心是安住于菩萨境界,他是菩萨特意转生为阿罗汉的形象而

但如果是真正声闻阿罗汉,他得到四果之后会入灭,但入灭过一万大劫之后,佛会弹指放光,他自己会苏醒种性,从定中出来。所有小乘入灭的阿罗汉全部都要出定,入大乘。从究竟的角度来讲是这样的。从整个小乘的观点来讲,所有小乘涅槃都是有余涅槃,从小乘自己的观点来讲是无余涅槃,但从大乘来看全都是有余的,因为他还没有完全证悟法性,所以是有余的。本身大乘显现的阿罗汉会投生,小乘的会入灭,但最后都会重新起定,重新发大乘心,重新进入大乘。所以佛法当中说,究竟一乘,暂时三乘;暂时的安立三乘,最后究竟只有一个佛乘。所以,最后所有的都要成佛。(生西法师)

问:顶礼上师三宝,请问法师阿罗汉已经脱离了轮回,从阿罗汉的角度为什么还要成佛?

答:从外相来说,通常是依靠佛陀的加持和劝勉而发起菩提心的。另外,成佛之后可以具有更圆满的自利利他的能力。从自身利益来说,成佛的大乐,也远远超过阿罗汉的安乐。(正见C1)

问:阿罗汉是只求自我解脱,不度化众生吗?

答:阿罗汉主要追求自我解脱,在能力范围内也会度化众生,但主要的目标是自己解脱,入灭尽定之后度化众生的事业也暂时中断了。(正见C1)

教言

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中观庄严论解说》第117课:【声闻缘觉获得阿罗汉果位以后入定一万劫,最终依靠佛陀的威力劝请,从灭尽定的境界起定步入大乘。有些经论中解释:并非声缘阿罗汉正在入定时,佛陀心间发光使其出定并直接入于大乘,而是在出定后首先转生清净刹土,这时佛陀心间发光令其趋入大乘。】

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格言宝藏论释》第九品观察佛法:【任何一件事情,若因缘没有成熟,条件尚未具足,则始终无法取得成功。成佛也是如此,其殊胜因缘即是福德和智慧二种资粮。在二资未圆具之时,纵然现证人无我和法无我空性的圣者也不能究竟成佛。比如已圆证人无我空性和部分法无我空性的小乘声缘罗汉,佛经中说他们入灭定一万劫的最后一刹那将往生净土,并在第二刹那凭借佛身口意的方便加持而出定:即佛身放光、弹指,以佛语宣说阿罗汉所得只是暂时解脱轮回的有余涅槃,非为究竟,不应以此为满足,当入大乘得究竟的无余涅槃,并以意念作加持。于是罗汉们回小向大,发无上菩提心,经五道十地方能圆证佛果。如《定解宝灯论》中所云:"钝根即证不确定,终有一日必证悟。经说万劫之末际,罗汉出定入大乘。"】

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般若摄颂浅释》第14课:【以前,获得小乘罗汉果位的迦叶尊者和文殊菩萨之间有这样一段值人深省的公案:迦叶尊者常以神通观察,只要给这些有缘众生传授佛法,他们马上就能获得小乘阿罗汉果位。但文殊菩萨经常提前给他们传授大乘佛法空性法门,因为这些人是小乘根机,接受不了大乘空性法理,结果生邪见甚至毁谤而堕入恶趣。后来迦叶尊者实在有点接受不了,就到佛陀那里去"告状":我明明知道传法后他们能获得解脱,但文殊菩萨每次都抢在我前面给他们传授大乘空性法门,结果这些众生全都堕落了,您说文殊做得对不对?佛陀说:文殊菩萨做得对,因为宣讲大乘空性法门的利益很大。迦叶尊者不解地问:他们都堕落了,怎么还对呢?佛陀告诉他:虽然宣讲大乘空性法门后,他们会因生邪见等而堕入恶趣,但他们相续中已经种下空性法门的种子,所以很快的时间中就能从恶趣解脱出来,而且极短的时间就会遇到大乘佛法而获得佛果。而你给他们传讲小乘法,虽然暂时能获得阿罗汉果位,但会很长时间入于希求自我解脱的灭尽定中,后来还要依靠佛的劝请才能从中出定并进入大乘。若依文殊菩萨的教化方式,在入定时他们早已获得了佛果,并任运展开了度化众生的事业。当时佛陀讲了这样的教言。】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大乘佛法认为:小乘行人在得到阿罗汉果位以后,会在禅定当中停留很长时间,但总有一天佛会把他们从禅定中唤醒。阿罗汉们在出座以后,又要再从大乘资粮道开始修行,并最终成佛。】

宗喀巴大师造,益西彭措堪布讲授《新广论讲记》:【此无漏解脱,虽不像有漏善趣,已不会退失,但它所断的过失和所证的功德都只是一分,所以自利尚未圆满,由此利他也只是少分;况且,阿罗汉入灭尽定一万劫后,由佛放光劝发,终究仍须回小向大,趣入大乘。基于以上原因,具智慧者理应从一开始就趣入大乘。】

全知麦彭仁波切撰释,智圆法师疏解《般若品释解义疏》(上):【"于微劣以否定语说"指明是密意说。即"声缘未证法无我"不是指一点未证,而是指所证微劣,因此以否定语气说"没证到什么",就像钱太少说成没钱那样。

"经云",指《宝积经》及第三转法轮的诸多佛经都说到:"声缘智慧微小,如同被虫咬的芥子内的虚空。"这证明声缘证悟微小。大乘菩萨的智慧是无有分别的般若度,犹如虚空,遍于万法,极其广大。相比于大乘所证,便否定说"声缘未证法无我"。

这样说"未证"的必要,是使众生不停留于少分所证,而能回小向大,转小智慧为大智慧,转小涅槃为大涅槃。】

益西彭措堪布《入中论颂讲义》:【三乘究竟是一乘,三乘有情最终都要成佛,声闻乘和独觉乘的有情都需要回小向大,入大乘的菩提道。作大乘的菩萨,这样修行而最终成佛。】

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定解宝灯论讲记》:【戊一、究竟建立唯一乘之理:

最终必定需证悟,诸法本性为一体,

见彼智慧亦一体,龙树月称二师徒,

依据理证而宣说,成立究竟唯一乘。

暂时来讲有八乘、五乘、三乘等,按密宗说法也可分为九乘——显宗三乘、外续部三乘、内续部三乘。但无论哪一乘,声闻、缘觉、菩萨最后都要证悟诸法无来无去、不一不异、无有自性的本体,也就是通达法界真如之本义;而法界真如义的能取智慧,其实也是圆融一体的。

对此,龙树菩萨和月称菩萨依靠教证、理证进行过明确阐述,并且宣说了"究竟唯是一乘"的道理。龙树菩萨说:"法界无二故,智慧亦无别,佛说三乘法,皆为引众生。"也就是说,法界圆融一体,智慧也无丝毫差别,佛之所以暂时宣说三乘法,就是为了引导无量无边不同根基的众生趋入佛门。月称菩萨也说:"故佛为众说,无等无别乘。"一切诸法本体根本没有高低贤劣之分,若能真实通达这一要点,就已经趋达法界真如地,而能通达的智慧也即究竟智慧地。】

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三戒要解》上册第5课:【丁一、成立三种性趋入密宗道:

五十万续之教证,成立声闻与缘觉,

以及菩萨分别有,趋入金刚持道者。

此处根据《五十万真如成智续》的教证来成立,声闻、缘觉、菩萨乘分别都会趋入密宗道。前面已经讲了,最后依靠能成熟的灌顶以及能解脱的窍诀,趋入密宗以后,才可以获得成就,这是诸多续部的观点。在这里也讲到这一特殊观点,声闻、缘觉、菩萨都有各自趋入密乘道的途径,也就是最后必须趋入密宗道。

如是九种次第的前六者,也即三种性的所化众生,都要趋入玛哈、阿努、阿底三约嘎。一般说来,一切众生的界性或种性千差万别,但归纳而言,可分为下、中、上三种,下根指声闻种性,中根指缘觉种性,上根指菩萨种性。这三种根基,各自都有趋入无上金刚乘持明道者。

关于这一点,以《五十万真如成智续》的教证可以明显成立。此续云:"不同石头之种类,熔化成铁铜与银,依靠真实点金剂,悉皆转变为金子,如是以心之差别,三类种性之戒律,倘若入此大坛城,则称之为金刚持。"比如有三种不同的石头,熔化之后分别会变成钢铁、铜和银子,以此比喻三类人,在善知识的引导下,分别成熟声闻、缘觉、菩萨三种种性。那么依靠点金剂,不论铁、铜还是银子,最后全部会变成金子;同理,声闻、缘觉、菩萨入于密宗大坛城以后,相续中的戒律全部会转变成密乘戒。其中,以上、中、下等石头比喻未趋入宗派的三类种性;以铁、铜、银三者来比喻已趋入三种性各道并已得各自果位者;这三种物质依靠点金剂可变成金子,比喻趋入无上密宗金刚乘者,毫不例外均成为持明者。以上分别将比喻对应意义作了说明。

麦彭仁波切曾将这个教证用在《建立三戒一体论》当中,今年我们讲戒律的话,应该三个戒律全部融合,了知别解脱戒、菩萨戒、密乘戒三者不相违,本论最后一品也是主要讲三戒圆融,大家对这一点一定要明白。】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小乘的解脱虽然解决了自己的生老病死,但也是暂时的解决,小乘阿罗汉最终也要发菩提心,也要成佛,这叫做究竟一乘。在最终的时候,没有大乘、小乘,声闻、缘觉之别,只有一乘,那就是成佛!】

益西彭措堪布译释《宝性论讲记》:【因此佛针对不同众生的根机,暂时宣说了三乘法门,其实声闻缘觉的菩提果并非究竟的无上菩提,只是暂时摆脱生死的过患而获得阿罗汉果的暂时解脱,究竟唯有一乘,所以无论是声缘还是学道圣者,最终都必须要入大乘道,才能获得究竟佛果。这里弥勒菩萨也引用《法华经》等讲到究竟一乘的修法,即空性大悲双融的殊胜法门,依此完全可以得到究竟佛果,这样可以断除小乘声缘阿罗汉以下认为已得到究竟涅槃的妄想执著。

弥勒菩萨在《宝性论》中描述究竟一乘的观点,主要是依据《法华经》等经典来抉择的。《法华经》云:"是故舍利佛,我为设方便,说诸尽苦道,示之以涅槃,我虽说涅槃,是亦非真灭。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佛子行道已,来世得作佛。"佛说在这五浊恶世中的众生都沉溺在苦恼当中,所以我就设施方便法,首先宣说出离痛苦的方法,对众生开示涅槃灭苦之道,但这只是灭尽三有痛苦、超出分段生死,不是真正超出变易生死的寂灭道。如何是真正的寂灭呢?以诸法本来常自寂灭,这是究竟一乘的妙道,佛子修行这种殊胜妙道,来世一定能成就佛道。舍利弗经过佛的开导之后,舍弃了先前执著小乘涅槃是究竟之心,故于《法华经》中云:"我本著邪见,为诸梵志师,世尊知我心,拔邪说涅槃。我悉除邪见,于空法得证,尔时心自谓,得至于灭度。而今乃自觉,非是实灭度,若得作佛时,具三十二相;天人夜叉众、龙神等恭敬,是时乃可谓,永尽灭无余。"意即:舍利弗说我本来是执著邪见的外道导师,世尊知道我的心,拔除我的邪见,对我宣说涅槃,令我把邪见一一遣除,证得了空性法,当时我自认为已经得到了究竟涅槃,今天才觉悟到这不是真正的涅槃,如果获得成佛一定具有三十二相,天人、夜叉、龙神等都会恭敬顶礼,这时才可说是无余的寂灭。】

生西法师《中观宝鬘论》笔录第47课:【前面的说法不含有密意,所以万万不可妄加诽谤。

究竟一乘的观点不是含有密意的,没有其余密意,完全究竟实相就是究竟一乘,所以不要对大乘进行诽谤,因为究竟是一乘的缘故,所有的二乘都要入大乘。因为暂时三乘,暂时可以证悟阿罗汉果,但后面都要回小向大,之后进入大乘。所以暂时三乘最后归入大乘当中,从这个角度说不要诽谤大乘。

按照法界而言,由于众生的自性住佛性无有差别,故而究竟只有一乘,这一点依理成立,而各自分开的三乘不合理。】

阿罗汉回小向大后还会退堕吗?

答疑

问:请问阿罗汉也要受业报,那他会不会再轮回六道?

答:阿罗汉已经断尽了三界的烦恼,如果已经断尽了三界的烦恼,就没有任何的因会再入轮回,他也不会像凡夫人那样通过罪业,通过自己的业入轮回,也不会像菩萨那样通过大悲心入轮回。按照小乘自宗的讲法,阿罗汉入灭之后就永远寂灭了,不会再入轮回。如果按照大乘的讲法,阿罗汉入灭之后再出定,会到净土,然后在净土当中发菩提心,再开始修学大乘道,等有了大悲菩提心之后,再通过大悲心进入到娑婆世界,利益众生。

阿罗汉受业报主要是前世所造的业,这是最后一世,他必须要把所有的债还清之后才可以进入涅槃。在《俱舍论》和其他地方也讲过这个问题,阿罗汉马上要离开三界了,所以他永远不会再来轮回受身。意思是说,他以前在六道当中所借的任何债,不管是命债也好什么债也好,或者痛苦也好,全部都要还清之后,才能离开娑婆世界六道轮回,趣向于清净的涅槃。打比喻讲,就好像一个人在一个国家或者城市当中借了很多别人的钱,但是后来这个人要移民出国,或者要去另外一个城市住,不再回来这个城市,这个时候以前的债主都会找来,你既然要走了,永远不回来,你必须要把债全部还完才能走,如果不还完债不能走,就相当于这个比喻一样。

所以阿罗汉虽然还要受业报,但只是受以前所造的业的剩余的报,这些报受完之后他就会入灭,入灭之后不会再六道轮回。(生西法师《预科系学修指引(二)净土班》问答环节)

教言

善导大师撰著、智圆法师讲解《观经四帖疏讲记(上)》:【又十方众生修小乘戒行愿往生者,一无妨碍,悉得往生。但到彼先证小果,证已即转向大。一转向大以去,更不退生二乘之心。故名二乘种不生。

其次一种情况,就是指十方众生过去世修小乘戒行而发愿往生的人,也没有任何障碍,都能够往生。只是一到了西方,首先证小果,证得了小果,马上回小向大。一旦回转向大以后,再不会退堕生二乘的心。这种情况也叫做二乘种不生。

前解就不定之始,后解就小果之终也,应知。

总而言之,对于二乘种不生,以上做了两种解释,这都是非常符合实际情况的。第一种解释,对于不定种性,而且过去已经有了大乘宿习的人而言,他在花一开敷的最初,菩萨就会给他宣说大乘法,所以当即就生了大乘心,不会生小乘心。

第二种情况,过去宿习小乘很浓的人,他一往生之后,顺他的机给他传小乘法,让他先证小果。但是从他终究的情况来看,他一证小果以后,立即就会回小向大。一旦转入大乘之后,再也不会退堕,因此绝对不会落入到二乘心当中。

因此说到,从整个极乐世界众生的发展倾向来看,绝对不会堕在小乘当中。就好比一个学校,虽然有各种层次,但最终大家一致都会学到大学毕业为止。绝对不会有只是小学毕业的程度或者升到上面又退堕下面的这些情况。

总而言之,这就是弥陀一切皆成佛的一乘誓愿所致。有些是一生入就发大乘心,有些是先证小果,再转入大乘,最终全部都趣进大乘,不会退堕,直至成就无上菩提为止。】

智圆法师《往生因缘论》:【往生后的情形多有不同,有的直接登地,有的还要先接受四谛法,之后回小向大等等,这些都表明因上有差别,所以果上感得的量就不同。或者说,为什么往生后有的当即花开见佛悟无生,有的却被困在边地疑城长久不得见佛呢?这些表明在障缘的大小方面也有差别。

也就是说,往生必然需要具备相应的因。因上有相应的量,随之就会出现果的差异,有往生和不往生的差别,有生在净土边地和中心的差别,在中心也有从低到高的各种品位等,这些都是由净业的因决定。】

回小向大的修法

答疑

问:请问小乘圣者回小向大而修行,具体是什么修法?

答:小乘圣者回小向大,所修行的其实也是大乘菩提心。因为他以前没有发菩提心,所以回小向大修持的还是大乘菩提心。所修圆满,也是需要圆满功德、清净罪业,也需要获得大乘的一地乃至十地佛陀的功德,所以具体的和大乘是一样的,没什么差别。只不过要多花一些时间和功夫去清净在小乘时所积累的自利想法,清净想要速速涅槃的想法,所以他要花很长时间生起真实的菩提心。除此之外,其他的修法和大乘的修法一样,需要圆满资粮,需要清净二障过患,当然他没有烦恼障,主要是所知障,还需要获得菩萨地和佛地的功德,这些都一样。(生西法师)

问:顶礼法师,请问小乘圣者回小向大而修习的圆、净、德,具体是什么修法?

答:没有差别,只是要清净想速速涅槃的想法,所以在菩提心上下功夫。(生西法师)

问:阿罗汉回小向大,是要从凡夫开始重新修吗?

答:阿罗汉永远不会变成凡夫,回小向大就是从阿罗汉的状态开始修。(正见C1)

问:请问阿罗汉在一万大劫被唤醒后,一定会听从佛的引导,趣入大乘道吗?

答:一定会。(正见C1)

问:《无量寿经》的要义是什么?

答:大启愿轮,深明缘起,其唯《无量寿经》。

佛在摩竭提国,灵鹫山中,说阿弥陀佛,最初因地,弃国出家,发四十八愿。又复久经长劫,依愿修行。迨至福慧圆满,得成佛道,所感之世界庄严,妙莫能名。十方诸佛咸赞叹,十方菩萨,与回小向大之二乘,具足惑业之凡夫,咸得往生,等蒙摄受。是为《无量寿经》。(《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第531页净土五经重刊序)

教言

《法华经·化城喻品》:【"我见汝疲极,中途欲退还,故以方便力,权化作此城,当共至宝所。"又云:"诸佛方便力,分别说三乘,唯有一佛乘,息处故说二。今为汝实说,诸佛大导师,为息说涅槃,既如是息已,引入于佛慧。"】

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入行论广释》:【世间也有众多声闻缘觉乘行人,他们主要为了个人解脱,以发起出离心而修持四谛十六行相或十二缘起为道,证得圆满的人无我与部分法无我空性后,入于暂时的寂灭涅槃。这种果位只是暂时安乐并非究竟,因此菩萨在此也同样为他们回向,愿他们早日回小向大,在暂时的果位上更上一层楼,发起菩提心趋入大乘妙道,顺利地获得究竟涅槃大安乐。入于灭定的声缘,在世界各地都有,以前也经常有成就者发现或唤醒他们,使其入于大乘,如玄奘法师去印度求法,途中找到并唤醒过一个入灭定的罗汉。在我们学院所在地附近,第一世敦珠法王也以神通发现了一个在山洞中入灭定的声闻,并叫弟子们挖了出来,让大家看后,敦珠法王又吩咐弟子将那位声闻圣者藏进山洞,重新用土石封好。如果这些声缘圣者,能发起殊胜菩提心,对许多众生都会有大利益,其自利也会得到究竟圆满,因此大家也应以虔诚之心回向祈祷,愿十方世界中一切声缘皆能早日进入大乘,引导无数众生一起证得究竟大乐果位!】

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入行论广解》第200课:【声闻入定一万劫之后,诚如《妙法莲华经》中所形容的,十方诸佛从心间发光令其出定,之后他们开始发菩提心,趋入大乘,最终获得大乘的涅槃。

世间上有很多学小乘的行人,暂时来讲,小乘也是佛陀慈悲所设的一种修行道,佛陀在世时,舍利子为主的人都依之得到了小乘圣果。但这种果位并非究竟,因此我们要为他们回向,愿他们早日回小向大,趋入大乘而获得佛果,利益无量无边的众生。】

益西彭措堪布《普贤行愿品略释愿海舟》:【此经由来极为稀奇,昔日龙树菩萨应佛授记,出生在印度南方,智慧雄猛,博览群经无不穷尽。后乘神通力前往龙宫,见此经有广中略三种,披阅之下由衷感慨:"如此难思无上法宝,可惜南赡有情缘悭无法得见。"故菩萨兴大慈愍,迎请到人间,并作广大弘扬。后来出世的世亲菩萨,在显现上坚信小乘贬斥大乘,被其兄无著菩萨方便诱导,阅此大经,信心勃发,翻然悔悟,从此回小向大。为忏悔昔日谤大乘教的罪过,他开始造论阐扬《华严经》深义密旨。】

益西彭措堪布《入中论颂讲义》:【《法华经》云:就像大商主具足智慧,引导众人前往大海宝洲的途中,为了解除众人航行时间久的疲乏,所以在还没有到达宝洲的中途,就变化一座可爱的城市,让大家休息一下,然后再行引导。同样,诸佛世尊,在没有到达大乘的此岸,对于众生开示一种能得大乘的方便,让声闻弟子和独觉行人,暂时心念趋向寂灭安乐,佛就宣说声闻乘与缘觉乘的法门,等到声缘行人修心达到能够远离生死烦恼的程度,佛才进一步宣说究竟唯有一乘,因为尔时这些声缘行人的机缘已经成熟,他们自然也就能够回小向大,像佛一样修积圆满资粮而获得正等正觉的佛果。】

回小向大的功德

教言

生西法师《宝性论》第27课笔录:【我们学习《定解宝灯论》第二个问题的时候,曾经提到为什么他必须入定一万个大劫呢?因为他在获得阿罗汉果位之前,在轮回当中长久地流转非常疲倦,对于涅槃的安乐非常向往,一旦获得能力之后,他就要感受这种寂灭的快乐。当他的五蕴身体一旦中断,他就会入在定当中,享受寂灭的涅槃安乐。小乘自道讲这是灰身灭智,身心都已经灭尽。大乘讲,这个只不过是粗大的五蕴灭尽了,细微的身心还存在。

到了一万大劫末尾,因为毕竟是通过分别心造作,生起来的想要获得寂灭的想法,他厌离轮回的心开始慢慢消退。还有,一万个大劫也是非常长的,可以说他已经充分享受了涅槃的安乐。这时候诸佛开始放光、弹指,把他从禅定当中唤起,劝发菩提心。在刚刚获得阿罗汉的时候,让他去发菩提心还不行,因为那时厌离轮回的心仍然非常旺盛。通过这么长时间的安住、缓冲之后,心比较淡了,种性就容易苏醒,所以也愿意发心入大乘。在这个阶段当中,通过对佛和大乘经典的信心,依信所证悟,可以了知、了悟和证悟如来藏的存在。

二乘并不是一进入大乘就成了一地、八地等。按照了义的观点,开始发心入大乘是从大乘的小资粮道。观待于大乘来讲,还不是圣者菩萨。虽然相续当中也具足人无我空性的证悟,但还不是真正的无分别智,或者远离四边的智慧,仍然是处于分别心当中,所以对于他们而言,还是依信才能够了悟如来藏。】

生西法师《三戒要解》笔录:【"声闻缘觉乘宣说的暂时相似之解脱果位",声闻、缘觉乘所宣讲、证悟的是一种解脱,但这种解脱果位第一是暂时的,第二是相似的。

"暂时"——《佛说妙法莲花经》说到,商主到宝洲取宝期间,由于中途过于遥远,很容易产生退心,大商主为了让他们在途中休息,化现城池,在精力恢复后继续前行。在求证佛道过程中,佛陀针对一些不是利根的声闻缘觉众生的根基,安立了一个阿罗汉解脱道,暂时的解脱道,当他在阿罗汉的果位得到休整后,因为他在无始以来已经被折磨得非常痛苦,他急于从轮回中获得解脱,如果此时告诉他,众生未尽,你不能获得涅槃,你必须在轮回中救度众生,很多众生就无法接受。所以佛陀首先告诉他们有一个解脱之道,可以获得究竟涅槃,可以永远脱离轮回,告诉他们修持阿罗汉果。当这些众生通过修持声闻乘、缘觉乘,达到无学道之后,已经灭掉了三毒,已经超越三界,获得解脱,在涅槃中安住一万劫,心逐渐得到调整。一万劫后再告诉他道还不究竟,只是暂时的道、暂时的果位,你要继续发菩提心,利益一切有情,这时他们可以在一个新的、更高的高度作为起点,就可以接受再发菩提心(站在阿罗汉高度,修整了一万劫后,再发菩提心,就可以)。

"相似",不是假的意思,而是针对佛果而言,所谓的无学果、觉悟、菩提只是一种相似的菩提,相似的解脱果位而已,还没有真正获得大菩提,所以称为"相似"的解脱果位。】

智圆法师会编解释《无量寿经大疏(一)》序分及讲记前部分:【现在说的是"大圣",这有更深的密意。这是指参与法会的大阿罗汉们实际是回小向大、行菩萨道、直接趋向佛果的大圣者。或者说都是大权示现的人物,本身的地位是佛或者菩萨。只是释迦佛来成佛度众生,大家都来赞助,示现各种形象,这叫做"大权示现"。】

益西彭措堪布《普贤行愿品讲记》:[大智舍利弗、摩诃目犍连等而为上首,诸大声闻。]

就是以大智慧的舍利弗、大神通的目犍连等为上首的诸大声闻。

这是一类回小向大的声闻众,他们开始进入大乘,为寻求无上菩提而着手修持菩萨行,所以必定要修习含摄无量菩萨愿的普贤行愿。由此可见,普贤行愿也是无数回小向大的声闻圣者共同修学的法门。】

阿罗汉回小向大后也难以速成菩提,成佛之路曲折迂回

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入行论广释》:【《经庄严论》中说:"为有情故处地狱,剧苦不伤诸佛子,厌有求寂住小乘,能障智者诸行善。智者虽常处地狱,不障清净大菩提,二乘清凉自利益,得乐虽妙障菩提。"菩萨以自他平等相换菩提心修法,极力避免自己堕入小乘险道,一旦成就了大悲菩提心之后,菩萨在究竟解脱菩提道上也就清除了堕入求个人寂灭的障碍,而且也会享受到无比安乐,这种安乐比起二乘行人的寂灭之乐,不知要深广多少倍。因此,修行人为什么要独自追求个人解脱之乐,而抛弃三界众生解脱的大安乐呢?舍大而求小,这不是我们应有的选择;而且得到了小乘道的暂时安乐,最终仍需回小向大,重新步入大乘法门修学,那我们又何必去舍近道而走远道呢?】

天亲菩萨造论、昙鸾大师撰注、智圆法师解义《往生论注分段解义》:【在浊恶的国土教化众生需要把一乘法分成三乘来演说,虽然二乘种性者修持小乘法也能得解脱,但从整个的成佛之路进程来看,这是一条迂曲、缓慢的路;相比于大乘道果,这只是成就了小义。因为从福德上比较,二乘人没有在菩提心的摄持下行持菩萨万行,其福德的量远远不如大乘,二者量上的差距就像牛脚印中的水量跟大海的水量相比那样;而从智慧上衡量,二乘在如所有智的方面只证到人无我,和大乘圆证一切法无我相比,就像芥子里的虚空跟整个太虚空相比那样;二乘在尽所有智的方面只了达五蕴等少分法义,不像大乘了达极广大法义。因此以小乘的下劣作意所趣入的是迂曲之路,不能速成菩提,纵然将来回小向大,也比直接入大乘的最钝根者成佛缓慢四十九劫。】

智圆法师编述《劝修易行道》:【道绰大师说:处在三界火宅中,心里深怀恐惧。仰仗释迦如来以羊、鹿、牛三车招引,赐予安慰。(《法华经》说:譬如一群孩童在屋里嬉戏玩耍,不知房外已燃起大火。一位长者为了救出他们,就说:"外面有羊车、鹿车、牛车给你们玩!"孩子们闻声而出,只见火宅熊熊燃烧,非常危险,幸亏长者招呼引出。羊、鹿、牛三车分别比喻声闻、缘觉、菩萨三乘。)声闻、缘觉二乘将众生运载到小乘涅槃的化城,只是权且休歇,尚未到达宝所(即只是解脱轮回,并没有获证无上菩提的极果)。因此佛呵斥:若执小乘涅槃为究竟,则障碍上求无上菩提。纵然以后回小向大,仍是迂曲。如果直攀大车(大乘)也是一条道,只恐怕现在还没得不退转位,菩提之路还很遥远,自己的功德尚未建立,致使菩提道上难以上进。】

生西法师《宝性论》第5课笔录:【声闻以后重新发了利益有情的菩提心,这个时候是勉强进入佛家族当中。进入佛家族之后,按照《现观庄严论》等等的讲法,他即便是回小向大,也不是这么容易。一方面,阿罗汉今生获得无余涅槃,要入定一万个大劫,一万个大劫之后佛陀放光劝请他出定,出定之后开始发菩提心,发菩提心入大乘的过程也是非常坎坷,不要想他已经没有烦恼障了会一帆顺利。因为以前自我寂灭的心非常强烈,所以发了菩提心入大乘之后还是数数自厌,对于发菩提心利益众生这个方面还是有想退的想法,但是毕竟已经入了大乘就真的不可能退失,但是在这个方面进一步又退一步、进一步又退一步,老是自厌的想法严重地拖后腿。

凡夫菩萨和阿罗汉同从小资粮道开始修行,最后凡夫菩萨要快四十九劫成佛。因为凡夫菩萨入大乘的时候,没有这种又退又进、又退又进的想法,没有这种纠结的心态,因为他直接就是大乘种性,想法就是我要度众生,这个心态非常坚固。而阿罗汉虽然证悟人无我空性,但是他在以前修道过程当中,最初苏醒种性、中间修持、最后成就阿罗汉果位,这种自我寂灭的心态很严重,他需要很多的时间来对治这种自我寂灭的想。而菩萨不需要花很多时间来对治自我寂灭这种心态,又想度众生又想自我寂灭的心态是没有的。所以小乘花在这个上面的时间非常长,让自己生起像大乘菩萨一样的非常坚定的菩提心,还是有困难的。

所以,如果要入大乘就直接入大乘,千万别不要先取个小乘果,然后再入大乘,取了小乘果再入大乘这种心态会反复的数数自厌。在《经庄严论》当中弥勒菩萨也是讲过的,他是讲五种种性的时候,不是讲阿罗汉,是讲三果,因为在讲义班的时候,三果还不是属于不定种姓,他是到了阿罗汉之后成为决定种性了。三果进入大乘之后,以前修持的这种心态数数自厌,他不想真正广大地利益众生,这个心态就拖了后腿,很难以像大乘菩萨这么直接愉快、顺利地修持大乘佛道。所以菩萨直接生于如来家族是一个超胜功德,不分析不知道一分析之后就知道了,小乘即便是进入大乘,他还是要在这个上面纠结很长时间,最后登初地,登初地之后就是生于如来家族。菩萨直接就是初地的时候生于如来家族,而小乘要得到阿罗汉果再返回,再到大乘的小资粮道,小资粮道之后还要在发心的问题上兼顾很长时间,通过很多时间慢慢慢慢消尽他的自利习气,然后再次发起真实的菩提心,才开始进入大乘的见道生于佛家族。从这些方面就可以知道,的确菩萨的投生是超胜于小乘的,这个方面是生胜。】

生西法师《定解宝灯论》第9课笔录:【因为在佛法当中,暂时来讲分了三乘,究竟来讲是一乘。即便最初进入了小乘,获得了小乘无学果,按照法性力来讲,还要回小向大。"则于前入小乘者",以前曾经入了小乘,得到了小乘圣果的人,后面通过诸佛的劝请,他们会从灭定当中出来趣入大乘。一般的说法是发起菩提心之后,从大乘的小资粮道开始趣入,逐渐通过修持获得大乘见道。】

生西法师《俱舍论》第85课笔录:【如果他要回小向大的话,他得到阿罗汉之后,按照大乘的讲法,一万劫入定之后,后面出定就要开始重新入大乘发菩提心。有些地方讲,他重新入大乘发菩提心之后,他的速度很慢很慢。按照我们的角度来讲,已经没有烦恼障了,已经无我都证悟了,他再修持菩提心应该是很快的吧?我们发菩提心主要是因为耽著我,因为我执。阿罗汉没有我执了,在这个基础上发菩提心应该很快,应该很迅速。

但是经典当中恰恰讲,阿罗汉开始入大乘的时候非常慢。以前我们再再学过这个问题:如果一个阿罗汉开始入大乘,从大乘小资粮道开始,和一个凡夫人大乘的小资粮道开始,同时修持、同时起步,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那么这个凡夫,进入大乘小资粮道的这个人,比阿罗汉成佛要快四十九个劫。阿罗汉可以修大乘,比一个纯粹的大乘种姓的凡夫从小资粮道开始修要慢四十九个大劫。这么多的时间干什么去了呢?这么长时间主要是消化他在修小乘的时候,为了见道产生的强烈的厌离轮回的心,只想自己一个人获解脱的心,还有在修道位当中再固化、再加强对三界的厌离心,想要自己一个人涅槃的心。他就花很多的时间去消化这个。所以他发菩提心之后,发一个菩提心又开始了,还是一个人寂灭好,他又开始产生自己寂灭的心。然后又不对,反正已经入了大乘了,又要开始发菩提心,发一段菩提心又开始数数自厌。所以他很多很多时间都花在对治这个上面去了,他花了很长时间去对治这个。所以真正一种像大乘一样的菩提心要产生的话,在他相续中非常非常困难。

因为他以前在修持小乘的时候,他对这个问题是加强性的,他是很加强、很加强对整个三界具厌离,出离三界这个心特别强。现在大乘是反过来要利益众生了,要安住轮回了,要一直安住轮回去度化众生了等等。这样两种心态是相反的,而且他通过见道的熏习、沁习,通过修道位的沁习,内心当中强烈的厌世心不是一般的,不是我们凡夫人这两天天气不好,今天有点厌世,这个厌世,天一晴马上就好了。所以厌世心一般来讲凡夫人的串习得不深。他通过厌世心,他种姓就是这样,再加上为了得见道强烈地串习出离心,为了获得涅槃在修道位再再串习,而且通过自己获得的圣智摄持的串习。所以他这个种姓、这个种子是很深很深的,他的内心中的这种习气是很深很深的,所以他要花很多时间去对治这个。

而真正的大乘种姓的修行者就没有这个问题,他没有串习这么深的厌离轮回的心。刚开始的时候要串习一下,要串习出离心,就像我们修四加行要串习。修到一定程度他要转型,开始进入大乘的皈依、大乘的发菩提心,那个时候就开始转型。这个方面,他内心当中没有这么强烈的习气需要对治的,所以纯大乘种姓的人他虽然刚开始是凡夫人进入小资粮道,但他没有这些问题需要对治,他很快就产生真实的出离心、菩提心。菩提心产生之后,很快就可以通过这样一种摄持之下很快累积大量的资粮,开始成就见道,然后开始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