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观察修与安住修

答疑专题035——观察修与安住修

目录

1. 关于实修

2. 如何观察修

3. 观察修的意义

4. 舍弃观察修的过患

5. 如何安住修

6. 如何观察修与安住修

7. 观察修与安住修的关系

8. 闻思与观察修、安住修的关系

9. 观察修安住修与止观参话头等

10. 与前行相关的观察修和安住修

11. 入行论相关的观察修和安住修

12. 与净土相关的观察修和安住修

13. 与中观相关的观察修和安住修

14. 以观察修安住修的方式观心

15. 以观察修安住修的方式修安忍

16. 观察修安住修中的困难

关于实修

问:怎样才是实修呢?

答:你认认真真地将所学到的法在相续当中不断串习,在实际行动当中不断修持,这就是实修。(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网络传授《菩提心,佛子行》问答环节)

问:我读过一些佛经,只是从语言文字层面接触了佛教。请问,应该怎样去实修呢?

答:**修行分为观察修、安住修。观察修是在日常生活中,将自己所听到的教理,慢慢去思维、去串习。比如说,你明白一切万法无常之后,就可将它贯穿于现实生活中。安住修,则是在寂静的环境中,断除一切分别念,然后去观修它的法义。**(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

问:请您给大家讲一讲什么是实修,实修的意义是什么?

答:佛教主要的核心内容是慈悲和智慧。这些内容我们可以从书本上学习,但是通过书本学到的知识,在还没有被消化之前,永远都是属于写书的作者,而不属于我们自己。所以我们在佛经当中可以学到佛陀的智慧和慈悲,以及各种各样的佛教观点,但这些都不属于我们,我们只是了解而已。

佛教里面有一个比喻,有一个非常富裕的家庭,家里有一个佣人。佣人知道这个家庭有多少头牛,有多少亩地,有多少家产,他都清清楚楚。但这里面没有一个属于他,都是属于这个家庭的。

我们还没有实修的时候,虽然知道佛的智慧和慈悲是什么、学佛是什么、佛教是什么,这些道理都明白,但是自己没有这些东西。我们虽然学了很多知识,可真正面对现实的时候,生活和工作中发生的一系列问题却还是没有办法解决。因为书本上的知识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很多人也说,道理明白,但是做不到。我们自己也是,我们清楚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但是扪心自问,知道应该做的我们去做了吗?没有。知道不应该做的,我是不是不会去做呢?也不一定。这是什么原因?主要是因为我们没有消化从佛经里所学到的知识。

佛经里面的知识,首先它是知识,然后要把这个知识转化为我们的感受、体验。这个转化的过程就需要实修,实修就是实实在在地修法。用佛教的话来讲叫作修行,翻译成现代人的语言就是心理训练。就像我们的肉体需要锻炼,如果不锻炼就容易生病。同样的,我们的心理也需要训练,这个训练的过程就叫作修行。通过修行,我们把书本上学到的智慧和慈悲变成自己的体会和感受,此时才终于拥有了自己的东西。

在此之前虽然学了很多,但都不是自己的,而是属于书本的。通过佛教的修行方法,逐个落实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这是很多人的目标。但是如果中间缺失了实修,就没有办法落实了,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落实。所以佛教的核心是闻思修这三个,而核心里的重点就是实修。

现在学佛的人中,有一部分人把烧香拜佛当作学佛,有一部分人经常到处去见上师、活佛、高僧大德,但是有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没有。还有少部分佛教徒比较喜欢读佛经,学佛教知识,但是有个缺憾,他们如果没有实实在在地去修,遇到问题的时候,还是只能用世俗的手段和方法去处理,并不会用佛教的方法。他们仅仅知道佛教的知识而已,实际并没有属于自己的东西,这样就不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佛教的方法。

总而言之,无论是学南传佛教、藏传佛教,还是汉传佛教,我们佛教徒都应该知道,学佛的核心就是闻思修。"闻"就是听闻佛法,像佛法这么深奥的内容,如果没有人给我们讲解,仅仅靠自己拿一本书看,充其量只能理解表面的一些内容,其深奥的内容根本无法体会,所以需要去听闻讲解。当然,只是听还不行,还需要思考,反复地去思考。通过听闻和思考,确定应该怎样修、怎样打坐。包括我们应该、看人生、看生活,这些都是要学习的。学完以后,再打坐修行,这个叫作实修。闻思修是非常重要的,无论大乘佛教、小乘佛教,还有显宗、密宗,都是一样的,真正学佛的核心就是闻思修,这个特别重要,而其中"修"是最重要的了。(慈诚罗珠堪布《慧灯问道》)

问:堪布,您刚才讲了闻思修的过程,我突然想到一个比喻,不知道是否恰当。就好像是有人介绍馒头特别好吃,我看到馒头也的确觉得很好吃,也知道它的做法,但我需要去做,并且吃下它,然后经过消化,最后把它深入到我的血液和骨髓里,让它变成我的一部分,最终使我可以长高、长壮实,修行就是类似这样的过程吗?

答:对,是这样。佛教里面经常提到一个比喻,一个病人知道自己得了什么病,也知道这种病应该用什么药来治,药也找到了,但是他永远只把药放在床头,不去吃。如果不吃,药没有办法被消化吸收,就起不了治病救人的作用。所以仅仅知道药的疗效是没用的,最终依然治不了他的病。这跟你说的比喻是同样的意思。(慈诚罗珠堪布《慧灯问道》)

问:修的资格具体有什么要求呢?

答:修的资格,第一个有定解,有定解就可以修了,如果没有定解就叫盲修瞎练,如果有了定解你就可以修。闻思修当中,应该是首先听闻,听闻之后去思,通过思维之后产生一个定解,思所生慧。然后修,主要修这个定解,只有修定解才是正确的修,如果没有定解你这个修不是真正的修,那只是修我们的分别念,是典型的盲修瞎练。(生西法师)

问:依什么方法修行算是会修行?

答:通过净土、菩提心或者修持道次第的方式,按照次第一级一级地修上去,调伏自己的心,调伏自己的烦恼,就是正确的修行。在修行过程中,能够驾驭修行的方式,这叫会修行。把该做的做到,不该做的完全抛弃掉,就是会修行的一种标志。(生西法师《入行论》答疑)

问:我有两个问题想请教:第一个问题是,您平时是如何修行的?第二个问题是,我们作为凡夫俗子,应该如何修行?

答:我在学院几乎每天都要讲课,出去也会讲一些课,跟人交流,我把这些当作重要的修行。同时早上起来、晚上睡前会有一些念诵,我的修行大概是这样。

作为凡夫俗子,我们可以根据所学的法门选择相应的修行。比如学汉传净土法门的,会常念"阿弥陀佛",修往生极乐世界的四种因;学藏传佛教的,不同宗派也有不同的修法仪轨。但最关键的,是修出离心,想要从三界轮回中获得解脱;修菩提心,这是大乘佛教的核心意义;修无我智慧,也就是万法空性。三者之间是次第性的,需要系统闻思,明白道理,并依靠上师窍诀来修持。这样逐渐就能找到真正的解脱之路。(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上海外国语大学问答《做出你的价值》)

问:我们在学《入行论》《前行》等法时,都需要我们去观修,请法师开示:观修的时候,姿态、环境、目视等,如何做是比较如法的?

答:观修的时候,应该是有一种规矩的。比如在观修的时候,最好是跏趺坐,如果实在不能够跏趺坐(双盘坐)的话,尽量要做到盘腿而坐;手结定印,或者说手按照心性休息当中讲的,双手掌覆在膝盖上,这也是一种手势;自己的脊背挺直;自己的眼睛,要不然就是平视虚空,要不然就是看到鼻尖,微闭的方式看到鼻尖也可以,平视虚空也可以,或者有的时候微闭也可以;自己的舌头顶在上颚上面;双臂微张,这是毗卢七法,一个简单的姿势。如果有的时候不能盘腿,坐在椅子上也可以,双脚掌踩在地面上,自己保持一个比较直的姿势,自己的手结定印,像这样也可以观修。尽量避免东倒西歪,尽量避免躺着卧着。这是从姿势的角度来讲。

从修所修的角度来讲,要看我们自己所修的内容是什么。如果修持的是出离心,就按照出离心的方法,一个字一个字地去观修。观修的时候,主要的、也是最保险的一个方法,上师法本当中所讲的意义,如果能够把文字背下来,那是最好的。如果不能够背诵文字,这一段主要讲什么意思,把这个意思记在自己心中,然后反复地从头到尾一遍一遍地去观想,一遍一遍地观修思维它里面的真实含义,思维它对我们修行带来的是何种启发?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它真正的意义是什么?与我们修行什么关联等等,这样一次次去观修,法义就逐渐可以融入到我们的相续当中。

这就是一种观修、一种串习。观修有观察修和安住修。前面我们所讲的是观察修,就是缘法义一遍一遍去观修;安住修就是不去观察很多,只是安住在一种禅定等等究竟的境界当中,就已经足够了。但一般来讲,对于初学者,麦彭仁波切讲最好是以观察修作为悟入。(生西法师《入行论》答疑)

问:修行就是串习?

答:大恩上师曾说:修行就是反复串习。上师当然不是说反复串习麻将、电玩等是修行,而是指串习正法。

因此,经常听法是修行、反复思维讨论法义是修行、不断念诵佛号心咒是修行、早晚三次顶礼是修行、每天供佛是修行、绕佛转塔百千万匝是修行......而不仅仅闭目打坐、闭关苦练才是修行。凡愚众生心是心,法是法,正法没有与心相融,所以上师诸佛教导我们缘正法不断串习。逐渐地,凡夫的心开始相应慈悲、智慧,而以前盘踞在心中的恶业、烦恼越来越少,最终串习圆满,即现前佛智。

命运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想要获得暂时、究竟的安乐,光有理想是不够的,不串习不得,少串习少得,多串习多得,圆满串习圆满得。今生没得到,不要抱怨谁,别人得到了,也不用去羡慕。现在有时间、有机会的时候,不要去找不串习佛法的理由,理由怎么找都能找到,但以后果报成熟的时候,它们却不会为我们找理由!(生西法师)

问:什么是修行?修行指什么?

答:修行就是自己的心和正法相应,让自己的心安住于正法。(正见C1)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其实,修行就是一种锻炼。譬如,一个运动员在开始锻炼的第一天,可不可能马上达到其最终目标呢?这肯定是不可能的。他只有经过长时间的锻炼,才能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

同样的,"现在"就是我们修自他相换的第一天。因为从刚刚开始到最终达到上述标准,肯定需要一段时间,所以我们要从现在做起,而且要持之以恒,这才是最关键的。】

普巴扎西仁波切教言《禅定精要》:【在修法过程中我们时时要铭记这一点,心的本性是便智双运,所以我们即便暂时不能执受便智双运,也要在方便和智慧为主体的框架中行持善法,即上师瑜伽导修中的两个修法——观察修和安住修。】

如何观察修

问:通过打坐来强化已经正确认识的观念,是不是就是观察修?请问在正式打坐前是否就要决定是要强化的内容,还是在打坐的过程中才开始思考?

答:比如说我们要修菩提心,那么在打坐之前就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充分的准备的意思是:怎么样去修菩提心?修菩提心的时候我们应该思考什么,应该去想什么?其中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思维的方式、思维的模式全部要学好,不仅仅是在书本上学,而是一定要记在心里。必须要做好这些准备。然后在打坐的时候反复地去思考,反复地去训练。真正的强化是在打坐的过程当中强化,在此之前要做好强化方法等准备工作,否则一边打坐,一边看书,这样的效果不好。所以先学好,然后再去强化。(慈诚罗珠堪布《问答摘录》)

问:藏传佛教有一种入座观察修的窍诀,能够将理论与实修完美结合,尤其是对成就一个修行人的根本——出离心与菩提心来说,这是一种非常重要而且必须的修法。您能否开示一下观察修的具体方法?

答:在藏传佛教中,观察修运用的范围非常广。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中介绍,修行有二:就是观察修和安住修。要观察修,首先要学习中观、唯识和因明等论典,通过理论观察和分析的方法,抉择心的本性。如此学修,对遣除相续中的怀疑和分别,力量相当大。

昨天,我对香港中文大学一些老师说:对学生讲禅定不重要、讲佛教故事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要和他们讲具有强大说服力的佛教理论。就像修房子,先要把凹凸不平的土挖出来,把地弄平,而后,在上面造任何建筑都很容易。如果你的地不平,基础不好,上面的任何建筑都不会长久。

藏传佛教非常推崇因明和中观的辨析方法。先从理论上剔除疑惑,坚固正见,而后,再安住修就很容易。因此,麦彭仁波切建议:先观察修,修到一定的程度,再安住修。那时,你才能在心的本性上,真正如如不动地安住下来。(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

问:加行的28课,上师提到观察修和安住修,末学愚笨,对此并没有十分明白,思维法义是观察修吗?

答:广义来说可以这样讲。某些角度来说思维属于闻思修的思,观察修属于第三者,思维主要是遣除疑惑,观修主要是对已经没有疑惑的内容内心反复去练习熟练。(正见C1)

问:上师在28课中又提到"再三的看书、再三的思维,这种字面上的分析探索实际上也叫修行,是通过观察的方式深入内涵",这是否是观察修呢?

答:可以这样理解,有时可以从广义的角度理解。(正见C1)

问:打坐时思维法义算闻思,还是修行呢?慈诚罗珠堪布开示说,我们一定要打坐修行,否则很难产生觉受。可是普通的思维,和打坐思维观修有什么不同呢?

答:修行包括观察修,有时思维指的是我们还没有定解,是仔细的探究思考,以求彻底明白。而之后修行时候的观修,是把自己已经想明白的内容,深刻的印在心里,转变自己的心。(正见C1)

问:弟子昨夜思维师父关于打坐问题的开示,觉得自己常常是处于无记的状态。所谓的观察修和安住修,弟子还是不甚明了。无论是观察还是安住,弟子会更多地练习。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思维的是不是应该是一些具体的东西,比如法义涵盖的例子?有没有可能给弟子一个更加具体的例子,让弟子可以参照去做。

答:思维的对象就是正法,比如你知道了无常的道理但练习还不够,所以就需要观修,你可以按照《前行实修法》进行观修,按照其中的文字进行思维。(正见C1)

问:在回答思考题"在观修每一个引导时,如何观察修和安住修?你平时是怎么做的?"时,从法本上找到的答案文字"把其中内容逐字逐句记得清清楚楚,然后再进行思维和观修,这即是所谓的观察修和安住修。"关于观察修,师兄们都能体会其含义,即指逐字逐句地阅读,然后在观修的时候按照字句逐一思维。"安住修"是什么意思?是不是指这样思维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不用思维了,那么观修的时候应该思维什么?

答:观察修指的是对自己已经通达的相关法义,反复去观想串习熟悉。如果观察修到一定量,产生了体验和定解,安住在这样的定解当中不动摇就是安住修。观察修有时是在遣除疑惑的前提下、进行之前对相关法义你需要在内心认可没有疑惑之后,就可以反复思维进行练习。可以有很多理解的方式。(正见C1)

问:我们现在观修,是着重在法义的思考,还是一定要将法义的内容转化为场景(像电影一样)进行观想?

答:应该两者相结合,尽量场景化。(正见C1)

问:在观修的过程中,如观到自己的亲眷在恶趣中受苦,可以观想让他们跟着自己走,超拔他们吗?

答:建议观修时尽量遵照法本内容进行观想。如果是平时自己观想,只要是善法都可以。(正见C1)

问:上座观修:对其中的"观"字不够理解,是像个游客旁观者一样去"观""或看"每个无暇的状态呢?还是说观到某道的时候,直接"换位过去身临其境体验"八无暇呢?还是二者都具备,先旁观观看下状态,再换位思考体验观呢?

答:都可以包括。无论是第一视角还是第三视角,都可以运用,因为无论是第几视角,能观者还是我们自己的心,关键是要我们自己的心产生感受。(正见C1)

问:法师是说,我们让自己安静的坐下,然后思考所学的法义,那头脑还是没安静哦,还是在思考问题、回忆问题哦,网上说观修就是安静的坐着,什么都不想……..不过还是妄想不断,就没敢再观修了,学院又有观修课程要报观修的小时、数量,那我们该怎么办呢?是强迫自己安静坐下,还是观想法义?感恩法师。

答:网上的专题辅导才进行了一部分,你还没有听后面的部分,明年还有。让心静下来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思维法义。观察修是必须的。学修安排讲得很清楚,观修所学的颂词。【尤其是现在,我们正在修共同加行,这个机会相当难得,故大家千万不要放逸,一定要精进。其实这个修法一点都不难,你既可以安住修,也可以观察修。什么叫做观察修呢?就是翻开书本,把寿命无常的每个道理、每个公案读一遍,然后思维是不是这样。最后你会发现这个道理千真万确,万事万物瞬息万变、无可信赖,没有任何永恒坚固性。如此一来,你会觉得整个轮回一点也不可靠,诚如有些大成就者所言,如同被密友欺骗了一般,生起万分伤心、失望之感,从此对世间一切毫无兴趣。若能产生如此厌离心,这是非常好的一种修行境界。】

【《定解宝灯论》中也说过,初学者修行时要观察修,不能闭着眼什么都不想,应该学会思维。比如观饿鬼痛苦时,要先从理论上认识,相信世间上有一个饿鬼世界,它们或在旁生里,或在空中,或在地下城市中;然后再了解它有什么痛苦,以何因而转生于此;最后愿自他一切众生断除这些业因,尚未转生为饿鬼的永远不要转生,已转生为饿鬼的,随时随地要为它们念经回向,哪怕倒一点点剩饭,也应念观音心咒加持,以悲悯心观想成千上万的饿鬼都能得到。很多古贤大德经常如此,这是非常有必要的!】

【不过遗憾的是,如今不管是刚入佛门的人,还是所谓的高僧大德,最缺乏的就是这种定解。好多人说轮回皆苦,只是一种人云亦云,并没有以修行来建立。所以,大家对这些一定要经常串习,每天尽量打打坐,反复思维所听闻之理。其实修行有两种,一是直接安住而修,一是观察法义而修。我们这里所说的思维佛教道理,以令自心与此境界相应,就是一种观察修,这样的方法也叫修行。否则,光闻思而不修行,算不上是个佛教徒。】——《前行广释》(正见C1)

问:有师兄对怎么观想、什么是观想不懂,有的师兄说观想就是凭空想象,有的师兄说不是想象,说观想是一种很高的境界。请师父开示,到底什么是观想?初学者应该怎样观想比较如法。

答:个人理解,观想就像我们想起一个人或者情景一样,比如你离家很久,想念母亲,想起母亲的音容笑貌很感动,这就类似一种观想。观想佛菩萨的时候要身历其境,有生动鲜活的感觉,让自己有触动。(正见C1)

教言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不能以为只有念经才是做功课,功课不一定都是这样。最关键的功课,是内心去思维、去感受,这才叫修行。有些修禅宗的人总有这样的概念:修行就是什么都不要想,除此以外,他什么都不认;修净土的有一种习气,认为修行只是念佛,拼命地念,这才是做功课,其他的也都不认。这些都不对。】

全知麦彭仁波切造、益西彭措堪布讲授《四法印一·诸行无常讲记》:【很多人出门在外,读书工作,到了春节回家时,都会感到家乡变化很大。这时候前后对比很明显,人往往会生起很强的无常感受,这样的感觉人人都有,可惜一般人不懂得从这里推究整座城市的刹那性,即使学佛的人也在生起一念无常感之后,就轻易放过去了。但是,也有人探索真理的愿望强烈,他这时会把握修无常的机会,从这里抉择一座城市乃至所有的有为法都是刹那灭的体性,这就是智者随时随地的观察修。能这样实地观察,就会知道,一切都过后就不复存在了,世事都在迁变中,恍然如梦!】

益西彭措堪布《新广论讲记》第8册菩提心次第:【观察修与心的转变有直接的关系:观察面越广,心转变得就越多;观察次数越多,心就强烈、坚固、持续。修信心、出离心、欢喜心、畏惧心是如此,修慈心、悲心也是如此,前行根本的修行方法即此。如果一开始就舍弃观察修,整个前行的大厦将无从建立、增广,无数种积资、净障、增上心力的途径都会因此而被截断。《菩萨地》中讲述菩萨修悲无量心时,要求对有情界观见一百一十种苦。这说明对苦的观修要具体化,从多方面展开观察,才能对轮回的苦难产生广大、全面、深刻的认识,以此为因,即可引生猛利、坚固的缘有情大悲。

益西彭措堪布《新广论讲记》第5册深信因果:【时值末法,邪见猖獗,救世的首要一步,就是依据经典、教言、案例,大力宣扬因果的道理,让人们认识善恶因果的真相,建立起因果正见。只要能对业果的道理依教理观察,每个人都有转变观念的希望。民国时期印光大师以远见卓识观察到末法时代的病症,大量印行《安士全书》、《了凡四训》、《太上感应篇》等讲述因果的书籍。印光大师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就是观察到如果这类宣扬因果的善书能够广泛流通、传播、宣讲,就能够在人们心中逐渐建立因果观念,从而把人类从由断见肆疟、十恶流行所造成的深重灾难中救拔出来。

能进行观察、思惟是人身具有的宝贵品质,引导人们学会如理思惟,建立业果正见,才能从根本上转变人心。因此,引导人们如理思惟因果是极为紧迫的问题。在这个时代利益众生,首先要把握住这个要点。人类行为上的颠倒堕落,源自业果愚,只有让人类建立因果正见,事事以业果衡量取舍,才能使人心转向良善。宗大师把观察修(思惟修)提到显著的位置,成为主要的修心方法,确实有其决定的道理。】

益西彭措堪布《新广论讲记》第4册皈依三宝:【由了知功德而皈依,其修的内涵就是观察修,即应从许多方面观察三宝的功德,而且必须经常性地数数忆念,这样信心就会日渐增强并且持续。】

益西彭措堪布《新广论讲记》第2册修习轨理:【壬三、对观察修获得定解极为重要

"能不能现一切至言皆教授者,唯是于此修习道理,获与未获决定知解,随逐而成。况于法藏诸未学者,纵于经咒广大教典诸久习者,至修道时,现见多成自所学习经论对方。此亦虽应广为抉择,然恐文繁故不多说。"

能不能在心中显现一切圣言都是修行的教授,唯一是依随对此观察修的道理,是否获得定解来决定的。否则,姑且不说不曾修学过法藏的人,即便是长期修学过经续广大教典的人,到了真正修道时,现见他们所修多数都成了自己所学经论的对方(这是说真正修习时,所学过的经论都没有用上)。这个内容虽然也应广泛抉择,但恐怕文字太多,所以这里不多说。

从正面来说,若对观察修的道理获得定解,心中自然就会显现"一切圣言皆为指导修行的教授",所听闻的法义都可以在相续中作观察修,即闻思多少,便能修行多少,所学经论悉皆融入修行。

从反面来说,对观察修的道理如果没有获得定解,一切至言便不会现为教授,即不会将学过的经论结合自相续作观察修,最终修道时,所修便成了自己所学经论的对方。因此,对观察修护持定解极为重要。】

益西彭措堪布《菩提道次第广论》第61课:【只要内在的观察修起来了,他就开始时时指导自己的行为,这就叫"常作自心之善师"。现在的老师们每一次教的课都不一样,但如果你能当自己的老师,那么你要修什么就一直只教自己那个。】

益西彭措堪布《菩提道次第广论》第67课:【所谓观察修的道理,必须自己的心能够看得到内在的法道,或者说在一整套缘起的动向上,确认它的方方面面。真正把定解给引出来了,而且发展成胜解,那就是没有人能夺得走的观念或者了解,那是自己观察慧已经确认的事情还有什么可说的?这时你就决定是要这样走,必须要走这条路。如果观察的门没有面面都打得很开、很透,人的心就不动的。就像过去没去过美国,就对它有一些误解,但如果从各方面详细的了解除了它的面目,才知道原来的认识全部都是错的,之前的看法都会变的。】

益西彭措堪布《净心引导讲记》:【戊三、观修的时间及量

[入座时间,长短无有一定,乃至心中尚未明观之前,须要不断修习。]

观察修时,每座需修多长时间,并无一定。应根据自己的状况,决定合适的时间。对初修者来说,每座修时应短,次数应多,因为初修者能力差,如果每次修时过长,心容易落入掉举、昏沉,一旦养成不良习惯,便很难纠正过来。观修功夫深时,时间可以延长一些。总之,须根据自己的情况善巧地安排,无法一概决定。

色法的多体观应修到何时为止呢?即心中未明显观出之前,应当持续观修。】

生西法师辅导《开启修心门扉》笔录:【妙观察智主要是观察修的智慧,通过这样的智慧对一切修法的支分,圆满地审慎抉择,反复的观察,修持的相续应该像奔腾不息的河流一样总是保持不断。河流不会断流,我们修法也尽量保持这样一种相续,除了个正常的四座瑜伽之外,下座的时候应该怎么修持,或者说是平时通过听法、看书、背诵的方式来串习自己的相续也是非常关键的。

《忏悔礼赞》云:'心相续之愚痴惑,痼疾根源所依靠,断手足之麻风病,少许药物岂见效?'】

观察修的意义

问:观察修会成为三摩地障碍吗?

答:1.新修三摩地时观察修成为障碍合理

"观察修会成为三摩地障碍"的阶段,是指此三摩地先前尚未成办,而现在正新修的时候。新修三摩地,包括加行、正行与结行三个阶段,这里特指正行阶段,即心专注一境(安住九种住心)时,不能作观察。除此之外,在加行和结行阶段,为了遣除正行中的掉举、昏沉等障碍,则需要观察。

2.一般观察修是三摩地的障碍不合理

(1)观察修是成办无分别三摩地的殊胜方便

......"如是先于烦恼、随惑及诸恶行,如在修习诸黑业果、生死患等时中所说,应以观慧数数修习彼等过患,令心热恼或起厌离。以是作意如火烧金,令意背弃诸黑恶品,净此诸垢。"同样,首先对根本烦恼、随烦恼和各种恶行,应当像在修习不善业果和生死过患等时所说的那样,以观察慧反复修习这些过患,让心热恼或厌离。依靠这样的作意,就像用猛火炼金一般,能使自心厌背弃舍诸恶业,并且清净这些垢染。

以上从净治黑恶品的角度,宣说观察修具有如猛火炼金般的调心作用。以下再从趣入白净品的角度,宣讲观察修具有如净水洗金般的调心作用。

"如在修习知识功德、暇满义大、三宝功德、白净业果及菩提心诸胜利等时中所说,以观察慧数数修习此等功德,令心润泽或令净信。以此作意如水洗金,令意趣向诸白净品,爱乐欢喜,以白善法泽润其心。"应当如同在修习善知识功德、暇满人身义大、三宝功德、诸善业果以及菩提心的各种利益等时所说一般,以观察慧反复修习这些功德,让心滋润或者让清净的信心现前。依靠这样作意,就像用净水洗金一般,能让自心趣向善法,爱乐欢喜各种善业,而以鲜白清净的善法润泽自心。

总之,首先应对烦恼恶业的过患作观察修,以净除各种障垢,其次须对白净善法的功德作观察修,以润泽相续,这样依靠观察修的方便,即能成就堪能修习止观的善净法器,此后若趣入止观的正行,必可顺利成办。

"如是成已,随所欲修若止若观,于彼属意,无大劬劳即能成办。如是观修即是成办无分别定胜方便故。"这样已经成为堪能随顺的法器之后,再随自己的意愿修习寂止或胜观,这时不需下很大的工夫,就能让心专注于止观。由以上的正理即能成立"观察修是成办无分别定的殊胜方便",因此承许"一般观察修是三摩地的障碍"极不合理。......

"如是诸瑜伽师,若时令心由不趣向贪等垢秽而生厌离,即能不趣染污忧恼,若时令心由于善品爱乐趣向,即生欢喜。次瑜伽师为令其心于奢摩他品或毗钵舍那品加行修习,即于彼彼极能随顺、极能安住,无动无转,如为成办所思义故,皆能成办。"同样,诸瑜伽师如果让心由不趣向贪爱等垢染而生起厌离,就能不趣入染污的忧恼;如果让心对善法爱乐趣向,便能生起欢喜。瑜伽师若要修习寂止或胜观的加行,内心就极能随顺、安住止观,而没有动摇或转变,而且,他如果为了成办心中所希求的果位,都能圆满成办。

(2)观察修是遣除三摩地障碍的殊胜修行

"又能令心坚固安住一所缘境胜三摩地,所有违缘要有二种,谓沉及掉。"此处的违缘,是指"堪能令心坚固安住一缘的殊胜三摩地"的违缘,归纳起来主要有二种,即昏沉和掉举。因为昏沉和掉举能让心无法安住一缘,所以二者都是三摩地的违缘。

"是中若有猛利无间见三宝等功德之心,则其沉没极易断除。以彼对治,即是由见功德门中策举其心,定量诸师多宣说故。"在昏沉或掉举时,如果具有猛利、恒时观见三宝等功德之心,就很容易断除昏沉的障碍,因为对治昏沉的方法,就是通过思惟功德方面来策举其心,诸多具量之师都是这样宣说的缘故。见功德之心和昏沉二者的状态相反,前者上举,后者沉没,因此依靠猛利、无间见功德之心,便能提振心识从而对治昏沉,而要产生见功德之心又必须依赖观察修。所以对功德作观察修,是遣除昏沉的殊胜方便。

"若有无间猛利能见无常苦等过患之心,则其掉举极易断除。以掉举者,是贪分摄散乱之心,能对治彼,诸经论中赞厌离故。"若有恒常、猛利能观见无常、痛苦等过患的心,就很容易断除掉举。因为掉举是属于贪分所摄的散乱心,而能够对治掉举的方法,在诸经论中赞叹是依靠厌离心的缘故。观见过患的心和掉举状态相违,掉举是属于贪心所摄的散乱心,而见过患的心则与贪心相反,它是一种厌离的状态,所以对过患作观察修,是遣除掉举的殊胜方便。

"是故从于知识修信,乃至净修行心以来,若有几许众多熏修,即有尔许速易成办智者所喜妙三摩地。又非但止修,即诸观修亦须远离掉沉二过,将护修习。"因此,从对善知识修习信心一直到净修行菩提心以来,若有多少熏习观修,就有多少速易成办智者所喜爱的善妙三摩地。而且不但是安住修,即便是观察修也必须远离掉举和昏沉二种过失而护持修习。故对安住修与观察修而言,观察修都是遣除障碍的善巧方便。(益西彭措堪布《新广论讲记》第2册修习轨理)

问:我们得到了人身,遇到了佛法、又依止了具相善知识,拥有了听闻学修佛法的机缘,虽然学修已近一年了,可在生活工作中遇到问题或发生冲突时,不能以正知正念来指导自己,很是苦恼,而且类似的情况常常发生,如何改变?

答:要多观察修,如果仅仅听闻,少量思维,自己善法的力量不一定很强,要多观察修,增加善法的串习,才有足够的力量对治烦恼。(正见C1)

问:初学者对安住修有意乐,可否不做观察修,直接进入安住修?

答:从法义的层面来说,建议普通初学者不要忽视观察修,这是非常重要的。(正见C1)

问:学院法师在"入行论之修行次第引导"周六辅导中,曾讲过观修时"不是用脑去思维,而是用心去思维"。可否请法师开示一下学员在做"观察修"时如何用心而不是用脑去思维法义?感恩法师。

答:个人理解,她的意思可能是说观修的时候要打动自己的内心,不是仅仅在知识层面了解,让内心发生触动很重要,不要成为法油子,大概是这个意思吧。如果要做到这一点,那么之前我们谈过的,观修之前的思维,于义理上内心完全接受、认可是非常重要的,要遣除疑惑。(正见C1)

教言

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前行广释》第58课:【现在学佛的团体中,表面上皈依、出家的形象修行人相当多,但实际上,从心坎深处看破世间的却寥寥无几。所谓"看破",是指对世间一切美好毫不希求,而并不是因受精神挫折,见到外境许多丑陋,进而开始厌弃世间。只有真正看清了六道皆苦的本性,并对此生起稳固定解,修行的基础才算打好了。

不过遗憾的是,如今不管是刚入佛门的人,还是所谓的高僧大德,最缺乏的就是这种定解。好多人说轮回皆苦,只是一种人云亦云,并没有以修行来建立。所以,大家对这些一定要经常串习,每天尽量打打坐,反复思维所听闻之理。其实修行有两种,一是直接安住而修,一是观察法义而修。我们这里所说的思维佛教道理,以令自心与此境界相应,就是一种观察修,这样的方法也叫修行。否则,光闻思而不修行,算不上是个佛教徒。】\

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著、益西彭措堪布译讲《教诲甘露明点讲记》:【观察修要使心猛利、恒常

这样的观察,必须要使自己的心发生猛利、恒常的变动。否则就转不过来,心念和行为还是老样子,不会有根本性的转变。因此在程度上不是少次、轻微的变动,而是要让它一次又一次地变动起来,最后使它的势力达到一种很猛利的程度。在持续方面,要从最初偶尔一、两次的转变,串习成相续不断地住于这种心态之中。也就是说,在强度上要达到猛利,在相续上要达到恒常。这样它才能够居于主导地位,才能引导着你入到真实的道当中。

观察的时候必须要把心调动起来。通过数数不断地串习,使得它由量变到质变,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最后它就能强化到逐渐胜伏反方面违品的程度。

否则,如果修心只是轻飘飘的浮在表面上,只发生一点点小的变化。而没有达到恒常、猛利的变动,就不足以消灭它的违品。

比如,没有深入的修习对善知识的信心、恭敬心,就不能转变原来没有恭敬、没有信心的状态。没有生起珍惜暇满的心,没有无常观念,就不能生起当下迫切修行的心,就会一直处于懈怠当中。或者,深信业果的心没出来,就不可能克服掉种种恶行。再者,修苦的心若是不到量,没有深信轮回唯一是苦,没有再再的串习厌患轮回、希求出离的心,也不可能转掉原来耽著生死的心。因此他的所作所为仍然会与烦恼相应,造作各种业,结果依然落在随顺生死的集谛当中。

诸如此类的过患,都是由于串习不到量而导致的。所以要想彻底转换掉这个心,唯一依赖数数观察、抉择。

举例来说,对于所贪的境,如果能不断地串习这个可爱的相,就会一次一次地增长贪心。而且是每起一次就增长一次,增长到量的时候,就会达到很强的程度。这也是从最初的一点通过反复串习而形成的。嗔心也是一样的,对于怨敌不断地思维他可厌恶的相,就会不断地生起嗔恚,而且增长到量的时候,会达到很强烈的程度。

我们现在要学的是佛菩萨的心,是圣贤的心,这就很不容易了。必须要反其道而行之,要跟自己过去的心态和习气对着干才行。因此,在这上面要不断地串习,要不断地去模仿,按照那种方式来修自己的心。这个心一次起来之后,就会有一个小的变化,你不断地串习它,它终究会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从而彻底转换掉自己的心。

总而言之,为了使自己的心达成转变,使心猛利、恒常,应当日日履行实际的法上的修习。】

益西彭措堪布《新广论讲记》第1册教授殊胜:【由于这部道次第的教授中能摄集一切经论所开示的道的关要,从亲近善知识开始直到止观的所有法类,应当作舍修(安住修)的就作舍修,应当作观察修的就以拣择智如理思惟抉择,如是编集为修行的次第,逐步引导,因此把一切圣言都显现为教授了。在安住修和观察修中,本论强调初学者应着重作观察修。这是本论的特点。

己十、舍弃安住修与观察修不可能令圣言现为教授

"若不尔者,于非圆满道体一分,离观察慧,虽尽寿修,诸大经论非但不现为真教授,且于彼等见唯开辟博大外解,而谤舍之。现见诸大经论之中所诠诸义,多分皆须以观察慧而正观择。此复修时若弃舍者,则于彼等何能发生定解,见为最胜教授。此等若非最胜教授,谁能获得较造此等尤为殊胜教授论师。"

若不如此作安住修与观察修,而仅仅对非圆满道体的一分,离观察慧而修,那么即使终生修习,不但不能把诸大经论显现为真实教授,反而会妄见此等经论只是拓广外在知识,而毁谤、舍弃。实际上,现量可见,诸大经论中所诠释的诸义,大部分都要以观察慧如理观察抉择。如果在修时舍弃了观察修,那么对彼等义理怎么能产生定解,而见为最胜教授呢?如果佛的契经和龙树等的论典都不是最胜教授,那又有谁能造出比这些更殊胜的教授呢?谁又能找到超过佛陀、弥勒、龙树的论师呢?

观察修的重要性:比如,欲求对三宝生起信心,就应当从多方面观察三宝的功德,观察得越多、越深,信心就越增长。反之,不作观察,只是含糊地说一句"反正三宝有功德",这样安住不思惟,对自心的转变就起不到大的作用。

益西彭措堪布《菩提道次第广论》第30课:【《十法经》云:"于长夜中驰骋生死,寻觅我者;于长夜中为愚痴覆而重睡眠,醒觉我者;沉溺有海,拔济我者;我入恶道,示善道者;系缚有狱,解释我者;我于长夜病所逼恼,为作医王;我被贪等猛火烧燃,为作云雨而为息灭。"应如是想。

"如是"就是仿照的意思,"想"是作观察修。要知道,在获得定解后,马上移在自心上按照法轨思维观察就叫做修,不是另外再找一种修。按照经文一句一句的指示,结合在自身上有很多可想的地方(按这样不断地作如理思维就是在修心)。一分一分都想到了量,善心也就修出来了,就是这么妙。】

益西彭措堪布《菩提道次第广论》第9课:【否定观察修是修行,非常坚决地排斥。因为心里坚持这个邪见,所以口里还会说:"经论是嘴皮上的事,不是修法的真传。"

这样,十有八九要造谤法的罪了。因为心里的邪见中毒太深,完全不会听从别人的劝告。本来是修行教授的经论,在他眼里只是一堆与修行无关的知识,心里当然就发不起敬重。还会很轻视地说:"这些是讲讲用的,修行不是靠这些。"这样放弃了观察修,自己已经走向了很深的歧途。由于舍弃了观察修,所以在至关重要的皈依、业果、出离心、菩提心等法要上,基本是一片空白,而长时间修得最多的有可能是愚痴心。】

益西彭措堪布《新广论讲记》第4册皈依三宝:【"念观察修皆是分别,于修行时而弃舍者,是遮此等集聚资粮、净治罪障非一门径,故于暇身摄取无量坚实心藏,应当了知为大障碍。"

如是认为"观察修都是分别",由此在修行时舍弃观察修,这样便遮止了集聚资粮、净治罪障的多种门径,所以对于以暇满人身摄取无量坚实心藏,应当了知是巨大的障碍。

"积资净障,非一门径",就是从多个方面观察修。思惟三宝功德,可以积资净障,如下文博朵瓦尊者所说:"若数数思,渐能深信,渐净相续,能得加持。"由思惟三宝功德,能逐渐加深对三宝的信心,以此能净化相续,修集资粮,所以由多门观察、忆念三宝的功德,就是积资净障的多种门径,这样切实地串习,便能以有暇身摄取无量的坚实利益。相反,舍弃观察修就是遮止积资净障的多种门径,极大障碍了以人身摄取无量心要。】

益西彭措堪布《新广论讲记》第2册修习轨理:【首先必须了知"修"的涵义,其次则要知道"观察修"的利益,最后要了解任何法门都不能缺少观察修。

一、修的涵义

所谓"修",从闻思修次第生起的道理来说:首先必须通过听闻、依靠他力,了知上师所传的法义;然后通过思惟、依靠自力,对所听闻的法义远离疑惑,获得定解;最后再依靠这个教授反复串习,这就是"修"。

因此上师所传授的,唯一是修行的教授。也就是说:"闻"是从上师那里听闻修行的教授;"思"即思惟抉择所听闻的修行教授;"修"是串习思慧所决定的修行教授。闻思修三者是以前前为因,后后为果,所谓的"修",就是修习闻思所决定的法义。

"修"是串习的意思,所修的内容就是由闻思所决定的法义。对这个法义反复串习,令心转变成所修的体分,就是修的涵义。

而闻思所抉择的法义,有一分需要以观察慧思择修,另一分则需安住修,这样就能确定"修"有思择修与安住修两种,所以思择不仅仅是闻思阶段的事。

那么,对哪些应当思择修,对哪些必须安住修呢?凡是要让我们的善心变得猛利、持续的地方,都需要作思择修,因为只有依靠反复观察思择,才能生起这样的善心;凡是要让心安住一缘不动的地方,就应当安住修。由此可见修的范围很广,不但有安住修,还有广大无边的观察修,从下士道一直到上士道,凡是需要观察的地方都必须观察修。

二、观察修的利益

总的来说,通过反复观察可以引发信心、欲乐、精进等一切功德。如本论所说:我们观察上师三宝的功德,可以引发信心;观察寿命无常与轮回过患,可以引生厌离;观察解脱的利益,可以引发猛利的希求心;观察菩提心和菩萨行的利益,可以增上对大乘的信心、欲乐和精进。

以大小乘三十七道品的次第来说,四念住为第一步,而四念住的修法——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其实就是以观察慧为体。如果具有四念住的观修,则四正断的精进、四如意足的禅定,乃至五根、五力等一切地道功德都会产生。从这个角度可以知道,一切功德都必须依赖观察修。

此外,圣道的命根是无垢净慧,而道之究竟即无杂简择如所有性与尽所有性的一切种智,所以修行的成果主要在于智慧。如果智慧日渐增长,就说明修行有所进步;相反,若越修念力越暗钝,则已误入歧途。而智慧的生起乃至增长又直接依靠观察修,所以观察修不仅仅是修,更是最主要的修行。

接着应当了知,观察修不但不是成就三摩地的障碍,而且是成就三摩地的殊胜方便。弥勒菩萨在《辨中边论》中说:"依住堪能性,为一切事成,灭除五过失,勤修八断行。"四如意足的修行都要依靠堪能性。而心的堪能性是依靠什么成就的呢?世亲菩萨解释说:"依前所修离集精进,心便安住有所堪能。"依靠前面所修远离所治障法、修集能对治道的精进,心就能安住有所堪能。而这种精进又要从何发起呢?唯一需要通过观察修而发起,即依靠观察慧反复观察恶业的过患,就能发起猛利的厌离心;以观察慧再再观察善知识功德、三宝功德、善业果和菩提心等的利益,就能令心爱乐这些善法而欢喜趣入。就像这样,通过对恶业的过患和善法的功德作观察修,而生起强烈的欲乐之后,由欲乐推动便能引发精进,依靠精进就能令心安住有所堪能。由此可见,观察修是成就三摩地的殊胜方便。

从遣除定障方面来说,因为三摩地的障碍就是昏沉和掉举,而依靠猛利无间观见功德之心,就能从昏沉中提振自己的心,以猛利无间观见过患的心,即可断除贪心所摄的掉举。因此,观察修的功德直接成了三摩地障碍的正对治。

从整个菩提道的修行来说,最初对善知识修信,中间修习暇满义大难得,观修死没无常、业果、四谛、十二缘起、愿行菩提心等,这一连串道的次第,都是观察修,然后才是修习奢摩他。这个道次第的安排非常合理,对修行人很有助益,因为从道前基础一直到上士道的行菩提心之间,有多少观察修,就有多少成就三摩地的方便。换言之,若能按照道次第如量、次第地作观察修,那么到了修奢摩他时,很快就能成就三摩地,再进一步修观就能现前止观双运的殊胜境界。所以,观察修是道次第最关键的修行。如果没有这样一步步地作观察修,则无法建立三士道的基础,一般的学人根本无法成为具足出离心、菩提心等功德的殊胜法器。

因此,宗大师在作引导之前,在修法上着重强调以观察修来修心,就是为了让我们从下劣的凡夫逐渐减少过失、增上功德,成为具足愿行菩提心的上士,在这个基础上再修止观,就可以超凡入圣,进入圣者的行列。

从修学的现前利益而言,若对上述观察修的轨理生起定解,则一切经论至言一定会显现为修行的教授,而使闻思修都落实在修行上。因为:既已了知所闻的字字句句无不是在指导自己修行,那么听闻之后便会以思惟决定所闻的法义,然后直接去串习这个法义。如此一来,听闻了多少法义,就能产生多少闻慧;有多少闻慧,就能引生多少思惟;有多少思慧,就有多少所修的内容,即有那么多的修习;有多少修习,就能引发多少功德、减灭多少过失。像这样,闻思修全都是在修心上转动,一切所闻经论全都融入修行当中,那么修行一定会天天增上,不必等待多年,短时间内就能改变自己的内心,这就是修行进步的征象。

相反,如果不明白观察修的道理,就会认为闻思与修行无关,更不会了知一切经论全是修心的教授,导致闻法时只是听听知识,而不能体会到法师是在传授修行的教授。这样即使闻思多年,也只是开辟广大的外在知识,根本没有结合自心串习法义,最终只会产生各种修行恶相,即:实修时和完全没有学过经论的人一样,或者认为闻思和修行毫无关系,而对闻思产生邪见,想要在闻思之外,另外寻找修行的教授。由于这样的因缘,导致不敬重圣教而令圣教逐渐隐没,很多执持下劣的修轨派也因此出世,而且逐渐坚固。因此,理解、护持、实践、宣说这样的修行道理,对于个人修行之成败,乃至整个圣教的兴衰,都有决定性的影响,所以至关重要。上述内容是宗大师在雪域明显宣扬的,是通过讲辩著所成的大狮子吼,此善说是极为珍贵的如意宝。】

益西彭措堪布《新广论讲记》第2册修习轨理:【"须由观察而修习者,若无观修或是微少,则不能生无垢净慧道胜命根,慧纵略生,亦不增长,故于修道全无进步。道所修证最究竟者,如敬母阿阇黎云:"慧中如遍智。"谓能无杂简择一切如所有性、尽所有性,即是慧故。"

必须经由观察而修习的原因,即:如果不作观察修或者只是略作少许观察,就不能产生圣道的殊胜命根——无垢净慧,纵然略生少许智慧,也不会有所增长,所以在修道上完全没有进步。而且,道所修证最究竟者,就像马鸣菩萨所说:"一切智慧中,一切种智最究竟。"即能无杂乱简择一切如所有性与尽所有性的,就是智慧的缘故。

思择修的必要性:由于圣道的命根是无垢慧,若缺少观察修就无法产生无垢慧,即便生起了少许智慧,也不会增长,以致修道完全没有进步。而且,因为诸道果的究竟是一切种智,如果没有观察修所引生的智慧,终究无法成就一切种智。因此,必须作观察修。】

益西彭措堪布《新广论讲记》第2册修习轨理:【癸五、一切功德皆依赖以智慧观察修

"又于三宝等功德差别,若能多知,依此之信亦多增长。若多了知生死过患,故生众多厌患出离。若由多门能见解脱所有胜利,故亦于此猛利希求。若多了解大菩提心及六度等希有诸行,则于此等诸不退信,欲乐精进,渐能增广。"

以智慧观察修能产生哪些功德呢?

即能产生不退转信、欲乐和精进等,而且这些功德还会渐渐增长广大。又因为一切功德都是从信、欲、精进等中产生,因此说,一切功德都依赖以智慧观察修。论中分别举了四个例子说明这个道理:

一、若能多加了知三宝等的功德差别,对三宝等的信心也会随之增长。譬如,多次听闻《随念三宝经》、《宝性论》等中所说三宝的功德之后,再数数观察这些功德,对三宝的信心就会增长。

二、如果多加了解生死的过患,就能数数生起厌患生死出离轮回之心。譬如,对八热、八寒地狱之苦多加思惟,就会再再生起强烈的怖畏、厌离之心。

三、若能通过多方面的观察而认识到解脱殊胜的利益(譬如,了知或见闻大德们如何自在地弘法利生,或者安住在万法本性,内心不为森罗万象的显现法所束缚等解脱的胜利),就会对解脱产生猛利的希求心。

四、若多加了解大菩提心和六度等稀有的菩萨诸行,则对这些菩萨行的不退转信、欲乐和精进,都会逐渐增上广大。因为最初通过广泛了解发菩提心、行持六度的功德,便能产生信心;由信心的推动,自然增长对大乘菩萨行的欲乐;再由欲乐推动,而增长对大乘菩萨行的精进。由此可见,最初必须观察修的重要性。】

益西彭措堪布《新广论讲记》第2册修习轨理:【"是故串习闻思二慧所决定义,虽非修成,然许是修,有何相违?若相违者,则诸异生未得初禅未到定时,应全无修。以欲地中,除说已得入大地时,由彼因缘可生修所成慧之外,余于欲地无修所成,对法论中数宣说故。"

因此,串习闻思二慧所决定的法义,虽然不是修所成慧,但承许串习法义的观察修是修有什么相违呢?根本不相违。如果认为串习法义和所谓的"修"相违,而只承许修所成慧才是修,则凡夫没有获得初禅的未到定时,应成完全没有修行。因为在欲界中,除了已获第九住心时,依靠欲心一境的因缘可以产生修所成慧之外,其它在欲界中根本没有修所成慧,《对法论》(《俱舍论》)中对此再再宣说的缘故。

《俱舍论·分别贤圣品》中说:"于欲界有顶,除觉及道支。"这是说,在欲界和无色界有顶,三十七菩提分中,除了七觉支和八圣道支外,其余二十二支都有。(因为欲界没有入定的修所成慧,而在有顶,心之现行不明显的缘故。)这已清楚地宣说了无漏道不依于此二者,所以欲界没有入定的修所成慧。《俱舍论自释》中说:"欲界有闻所成慧和思所成慧,无修所成慧。"又说:"欲界具三种作意,即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与生得慧。色界和无色界没有思所成慧,因彼二界众生内观时,无间即入禅定。"

由于《俱舍论》已经清楚宣说欲界没有修所成慧,所以若按他宗观点,唯一承许修所成慧是修,而不许修所成慧的前行——"观察修"是修,则应成欲界没有修的过失。因此,所谓的"修"并不仅仅是修成。】

益西彭措堪布《新广论讲记》第2册修习轨理:【子二、略破第二能立

"又说一切分别是相执故,障碍成佛,弃舍一切观察之修。此为最下邪妄分别,乃是支那和尚堪布之规。破除此执,于止观时兹当广说。"

彼宗又说:一切分别都是有相执著的缘故,会障碍成佛。他们因此舍弃了一切观察修。这是最下劣的邪妄分别,是支那和尚堪布的恶轨。对于这个执著的破斥,后文宣讲止观时将会广说,此处暂不赘述。

癸二、他宗的邪执会障碍敬重教典及令圣教隐没

"又此邪执障碍敬重诸大教典,以彼诸教所有义理,现见多须以观察慧而思择故,诸思择者,亦见修时无所须故。"

而且,这种邪执还会障碍对诸大教典生起极大的恭敬信重,理由是:这些教典中所有的义理,现见多数都要依靠观察慧来思惟抉择,然而彼宗却认为在正修时,不需要作思择。

如果对诸大经论中的许多义理不作观察修,则不可能生起胜解,也就不会对教典生起恭敬爱重的心。

"又此即是圣教隐没极大因缘,以见诸大经论非是教授,心不重故。"

此外,这种邪执也是导致圣教隐没的极大因缘,因为被邪执障蔽而不见诸大经论实际是修行的教授,内心不敬重圣教的缘故。

这是说,依靠彼宗的邪执能够障碍敬重教典,而不知教典其实是殊胜的修行教授,如此便不会通过闻思趣入圣教,故而成为圣教隐没的极大因缘。

癸三、思择修的必要性

"须由观察而修习者,若无观修或是微少,则不能生无垢净慧道胜命根,慧纵略生,亦不增长,故于修道全无进步。道所修证最究竟者,如敬母阿阇黎云:"慧中如遍智。"谓能无杂简择[36]一切如所有性、尽所有性,即是慧故。"

必须经由观察而修习的原因,即:如果不作观察修或者只是略作少许观察,就不能产生圣道的殊胜命根——无垢净慧,纵然略生少许智慧,也不会有所增长,所以在修道上完全没有进步。而且,道所修证最究竟者,就像马鸣菩萨所说:"一切智慧中,一切种智最究竟。"即能无杂乱简择一切如所有性与尽所有性的,就是智慧的缘故。

思择修的必要性:由于圣道的命根是无垢慧,若缺少观察修就无法产生无垢慧,即便生起了少许智慧,也不会增长,以致修道完全没有进步。而且,因为诸道果的究竟是一切种智,如果没有观察修所引生的智慧,终究无法成就一切种智。因此,必须作观察修。

无垢净慧是圣道的殊胜命根,这是大小乘一致承许的观点。譬如,大乘《般若摄颂》说:"无量盲人无引导,不能见道入城郭,缺慧五度无眼导,无力能证菩提果。"前五度如果缺少无垢慧的摄持,就像无量盲人没有明眼人引导一样,没有能力获证无上菩提。小乘《俱舍论》也说:"若离择法定无余,能灭诸惑胜方便,由惑世间漂有海,因此传佛说对法。"如果远离择法,决定没有其它能息灭烦恼的殊胜方便。】

麦彭仁波切著、益西彭措堪布译讲《净心法要》讲记:【戊二、观修的要求

于此种种所缘境,心识清晰而游履,

应如烈火之燎原,相续不断逐一转。

此颂提出对观修的两个要求:一、心中要观得清晰;二、观想应持续不断。

如同骏马驰骋之处叫做行境,心所游履之处也称为境。譬如:色是眼识游履之处,称为色境;声是耳识游履之处,称为声境;乃至法是意识游履之处,称为法境。此处是说,对于以上每一种观修的所缘境,都应令心识清晰地游履,也就是在第六意识前,一幕一幕都要清晰、明显地显现出来。

"烈火燎原"是比喻:草原着火时,野火接连不断地从一根草燃至另一根草。同样,观修应当一个接一个地思惟、观察,不让心有非理作意的机会。

《法句经》云:"如盖屋不密,必为雨漏侵,如是不修心,贪欲必漏入。"屋顶盖得不紧密,一定会漏雨;修心不绵密,贪欲也会漏入相续。

于我往昔诸时中,非理作意诸邪念,念念迁转之此位,其上安置观察修。

就在我往昔所有时间当中,非理作意的种种邪念相续不断转入的这个地方,放上观察修。(前三句要连在一起看。)

通俗地说,就是在何处跌倒,就应在此处站起来。

譬如:过去缘异性的身体由净颠倒而邪念纷纷,以致深陷欲海,难以自拔;现在就在此处,放上四种观察,洞见异性身的本来面目而欲海回狂。

或者,无始以来缘轮回的圆满生起安乐想,以此乐执驱使身心向外追逐,由此数数生起后有受,缠缚在生死网中。现在就在此处运用四种观察,直观苦谛,引发厌离,走向解脱。

或者,以往缘蕴身念念执我、起惑造业,今后则在此处观修无我,遣除"我爱"、"我慢"。

总之,今后面对轮回的一切显现时,都要如理观察,遮遣常乐我净四种颠倒以及由其引生的八万四千种邪念。

设若久修而疲倦,对治之观无力为,烦恼诸敌亦不生,心应住舍而休息。

如果久修后身心疲倦,无法继续安住正面对治的观修,反面贪嗔等烦恼也无力产生,这时应当让心安住于舍的状态中,放松下来休息。

一旦倦消力充沛,复应如前别别观,与此观察念同时,正知正念而安住。

一旦疲倦消失,恢复充沛的体力、心力之后,又应如前一样别别观察。在观察忆念的同时,应当保持正知正念。

初学者在此时若不继续观察修,则非理作意又会产生;一旦产生的次数多了,养成习惯后便难以对治。真正希求修法的人须知,如果自己不进行观察修,相续中生起非理作意,也只是无意义地徒增烦恼、恶业而已。

设若忘失正念时,烦恼又复重现起,见敌应需持利刃,别别观察当引生。

假如忘失正念,心中又生起了贪嗔等烦恼,这时如同遇见仇敌,应立即手持利刃殊死搏斗,行者也应拿起武器对治,努力引生别别的观察修。

修法中如果忘失正念,由过去习气的力量,烦恼又会生起,这时必须视它如怨敌,以观察修与它战斗。否则,在最初烦恼生起时,便放任自流、数数非理作意,这样资养到最后,烦恼势力强大、无法对抗时,就只能任由烦恼支配了。】

益西彭措堪布《菩提道次第广论修心法》:【人很容易入取舍之道,就是他有一种明见利害的深远的眼光。一再说了,人身的殊胜不在于其它五根,其它五根的功能并不发达,唯有意识功能十分发达。意识就在于能够思择,所以在本论一开始要启发观察修就是这个道理。人观察慧一启发出来,他的意乐就来了,行为就随之而调整,他就能确立志愿,能够励力摄取心要,这都是基于观察慧的作用力。观察慧最关键是第六识,要把它转成观察慧,一旦明辨了世间出世间的差别,就可以启发出度生死彼岸的意乐和行为,这就是在人的心中播下了殊胜的种子。】

益西彭措堪布《菩提道次第广论修心法》:【是中若有猛利无间见三宝等功德之心,则其沉没极易断除。以彼对治,即是由见功德门中策举其心,定量诸师多宣说故。

首先,以观察修能断掉沉没。沉没指心陷下去了,怎么把它提起来?如果有猛利无间见三宝等功德的心,当生起了信心、欲乐等的时候,心就往上提,马上就除掉了沉没。沉没的对治就是由见功德门策励自心。所以,人昏沉的时候,只要一想到功德,这个心就提起来了。就像在行持某个善法的时候,感觉到很疲劳,或者当时有点昏沉。但是转念想到这有很大的利益,这样策励,心就又提起来了。

若有无间猛利能见无常苦等过患之心,则其掉举极易断除。以掉举者,是贪分摄散乱之心,能对治彼,诸经论中赞厌离故。

其次,观察修对治掉举是指如果有无间猛利能够见到无常、苦等过患的心,掉举极容易遣除。因为掉举是贪分所摄的散乱心,是由于对名利、男女、享乐等世间法非常贪恋,缘境时就不断地在这些上掉乱不已。

那怎么收摄这个心呢?就是通过修无常、苦等发起厌离。一想到无常,想到马上会死,就会意识到这些有什么意思呢?或者一想到苦,想到这么大的生死过患,心就收拢了,不会再往那方面散动。

所以,所谓的观察修就是发动起这样一种正见的力量,让心清醒,之后回到正常的状态里。】

益西彭措堪布《新广论讲记》:【正行修法之时,应当具足正念正知,按照既定的数量和次第,毫无增减地修习。所谓观修暇满,就是以心再三观察前文所说的法义,这样将护观察,就叫做修。只有依靠这样反复地观察修,才能猛利恒常改变自心,直到生起摄取心要的猛利欲乐之时,才算达到了修量。"暇满"修量的比喻,就是像慬哦瓦尊者那样万分珍惜的心和老人重得玛卡喀的欢喜心。】

生西法师《开启修心门扉》第22课:【"专注修"和"妙观察"就是我们平时讲的"安住修"和"观察修"。和"安住修"相比,阿底峡尊者对"观察修"的褒扬更甚于前者。

就像前面讲得一样,对无常的法非常熟悉的时候,就安住在这个无常的境界中不动摇,这个叫做"专注修";然后"观察修"就是内心把无常的道理在打坐的时候反反复复地观察,观察完之后就生起殊胜的定解。对于初学者来讲,不观察修是完全不行的,虽然"安住修"最后也需要,但是宗大师也讲过,思维三宝功德、发菩提心、修无常、修暇满难得、修轮回过患这一类的法主要就是令自己的心猛励的修法,所以必须要猛励的观察而修。

如果你不猛励观察而修的话,心猛励不起来,它的违品就没办法遮止。无常的违品就是常执,就是对万法不能放手的过患,如果不反复观修它的过患的话就没办法任运遮止它的违品。如果反复观察,通过"观察修"修持很多次之后就能彻底了解,就能够生起猛励的无常之心,这在《广论》中讲得很清楚的。】

生西法师《大圆满前行》笔录:【实修的窍诀,就是要改变我们心的。我们在修这个法要的时候,我们说要观察修嘛。在修这些法要的时候,我们就不要去想。怎么又生分别念了?或者,我是安住不了了?这个时候根本不需要什么安住。这个就是让我们的分别念,我们的第六意识缘这个法义去生起来。而且内心当中要生起这种状态,一定要找到这种感觉,找到这种感觉是不一样的。】

生西法师《大圆满前行》笔录:【这里面告诉我们要反反复复观修,就是我们要认真对待这个观修,不是说我学了知道了,然后就放下了,不是这样的,这个必须要反反复复观修,要生起来,一定要把我们的心改造成这个样子。观察修一定是要通过这种观察,很深入的观察然后就要生起来,一定要对我们的心有个扭转,一定要有一个改变,改变过来。】

生西法师辅导《中观宝鬘论》笔录:【这些方面的道理应该说字面上很浅显,但是能不能够在相续中产生定解,就要看自己的努力了。如果真正对它有兴趣,就会想:怎么样在自己的内心中产生真心实意地追求福德的这种信念呢?实际上没有什么其他的方式,唯一就是再再地思考、串习,把这些问题想到,一而再、再而三地去串习。按照有些地方讲的,就是经常观察修,打坐的时候经常观察修没有福德的过患、有福德的利益,然后一而再、再而三观察很长时间,最后内心中这种定解就会逐渐逐渐引发。定解引发之后,什么障碍都没有办法阻挡了。

就像世间人做生意,对利润已经知道得很清楚了,所以什么样的违缘都挡不住他,内心中对利润的追求、渴望心太坚定了,就会一直去做,去不断地追求。修法的道理和这个是相同的,如果对于福德和福德所获得的果,还没有产生一个非常坚定的定解的话,对趋入福德就会犹豫。有可能就像现在我们的心态——说不知道,也知道一点,说是知道,做没做呢?好像也没有做。即便是做了之后好像也是羞羞答答的样子,或者是一种非常不愿意的、时断时续的问题。这种状态还是因为对业因果没有产生定解,对福德和罪业二者的体性、福德和罪业所引发的果报没有产生定解,对轮回的痛苦和对涅槃的解脱没有产生定解。】

普巴扎西仁波切教言《禅定精要》:【很多人会在心中感慨:哎!观察修太难啦!这都是因为忘失正念以及平常观的时间太短所致。

观察修其实并不难,比如,让所有弟子去观苹果、观桔子、观香蕉,我相信都会观得非常清楚,因为太熟悉了。皈依境观不清楚当然是不熟悉,尤其每天修行的时间又短,短短的时间要修圆满,细致想想真的不可能,所以历代传承祖师告诫所有的修行者,座上的时候需要观察修和安住修,座下时更需要观察修啊!行走的时候,将上师观想在右肩上;坐着的时候,将上师观想在头顶上作祈祷;吃饭的时候,将上师观想在喉间;睡觉的时候,将上师观想在心间。无论行、住、坐、卧,时时不离上师皈依境,若真能做到,我相信不需要多长时间就会观的非常非常清楚。

往昔华智仁波切的弟子们,觉得观一个本尊都很难,而导师却能在一瞬间观出那么多本尊,是怎么做到的呢?华智仁波切说:"是因为长时间观修,所以能做到。"从这部教言中就能得知,我们观不出来就是因为观的时间太短!在短短的时间想圆满一切,就如同做一件事情就想变成富翁般,是不可能的,绝不可能!还是要多下功夫。】

舍弃观察修的过患

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前行广释》第8课:【闻法的时候好一点,毕竟有上师在那里传授,对很多人来说,除了极少数时间走神以外,大多数时间均可专注在法义上。但是禅修或观察修的时候,心很容易散于外境中,妄想过去、未来的种种,因此,修行时也应以正知正念来守护。】

益西彭措堪布《新广论讲记》:【以下从反面讲解舍弃观察修的过患。

[念观察修皆是分别,于修行时而弃舍者,是遮此等集聚资粮、净治罪障非一门径,故于暇身摄取无量坚实心藏,应当了知为大障碍。]

如是认为"观察修都是分别",由此在修行时舍弃观察修,这样便遮止了集聚资粮、净治罪障的多种门径,所以对于以暇满人身摄取无量坚实心藏,应当了知是巨大的障碍。

"积资净障,非一门径",就是从多个方面观察修。思惟三宝功德,可以积资净障,如下文博朵瓦尊者所说:"若数数思,渐能深信,渐净相续,能得加持。"由思惟三宝功德,能逐渐加深对三宝的信心,以此能净化相续,修集资粮,所以由多门观察、忆念三宝的功德,就是积资净障的多种门径,这样切实地串习,便能以有暇身摄取无量的坚实利益。相反,舍弃观察修就是遮止积资净障的多种门径,极大障碍了以人身摄取无量心要。】

益西彭措堪布《四法印二·有漏皆苦讲记(未定稿)》坏苦事例观察:【观察得明确了,心里就会踏实。不再犹豫、毫无勉强,自然而然就放下了。不会想放还放不下,或者表面说放,内心还在贪著。佛法是学"放下",越往上越简单,都是"减法"。像"无常"、"苦"这类基础的观察修修好了,再往上修就非常方便。再能观好"空性",就可以更彻底地放下。主要还是观察要到位。

所以,佛菩萨为我们指示的这条观察修的轨道,并不是虚设的。我们有初步的体会时,就会有信心,从这里就能转变自己的认识、转变自己的心态,实际效果是会出来的。像修出离心等等,只要观察做到量了,决定会标标准准地修出来。所以,佛法是真实不虚的,观察修是行之有效、有力量的修法。一般人不懂得,认为"修不是观察,要观察就不是修"。往往忽略或放弃观察,非常可惜。】

益西彭措堪布《新广论讲记》:【亥一、邪见根源是认为实修时不需观察修

[然诸欲修法者,尚不能知闻为必须者,是由于修时不能定解必须观慧思择而修,反颠倒解不须多闻过失所致。故自爱者,应弃此过犹如恶毒。]

然而,许多想修法的人还不知道闻法是实修的必要前提,这是由于对"实修时必须以观察慧思择修"不能生起定解,反而颠倒理解成不需要多闻所致。因此,自爱的人应当如弃毒般去除这种过失。】

益西彭措堪布《四法印二·有漏皆苦讲记(未定稿)》:【面对这种现状,反面的操作,就是从多角度反复地观察有漏乐受的真相,观察到它的苦性、它的无实义,才能在根本上松动牢固的乐执。

这就像一个坚固的堡垒,放一发炮弹顶多打出一个洞眼,没办法使它从根本上瓦解,但如果集中火力,从各方面狂轰烂炸,起先打出三个孔、五个洞,渐渐变成千疮百孔,就会从整体上完全动摇倒塌。这就是观察修的原理,需要面面观、数数观。持续修习至一定程度,就会愈观愈明确,愈观愈有力量。角度多、数量多,转动心的次数就多,发起的正确心态就越猛利。这个心识转变的力量是随着修习力的增长而增长的,最终可以引发猛利的厌离心。

末法时代的凡夫,自身的观察力非常有限,如果不凭借大菩萨的论典作为指导,单凭自己在屋子里冥思苦想,很多时候困于狭小的心量打不开思路。加上世间媒体散播的大多鼓吹享乐的言论,常常熏染,无形中把人的眼界缩小到只有一点,其它方方面面都看不到。】

益西彭措堪布《菩提道次第广论》新讲记:【邪见的根源就是很多的人都认为实修的时候不需要观察修,只需要止住修,没有什么观察的,修哪里须要观察呢?不需要观察学那么多干什么?这样从这个大根源上很多人基本或完全就舍掉了闻思前面的要因。

一、邪见的根源是认为实修时不需要观察修

然诸欲修法者,尚不能知闻为必须者,是由于修时不能定解必须观慧思择而修,反颠倒解不须多闻过失所致。故自爱者,应弃此过犹如恶毒。

然而那些很想修法的人,还不知道闻是必须条件,这是由于他不能定解在修的时候一定要作观慧思择而修,反而颠倒理解不必多闻的这个大过失所导致的。

这里讲到想真实修道的人,连闻是必须条件这一点都不认识,这是怎么导致的呢?就是因为他不能定解修有两分,除了止修之外还有一个极其广大的观修的范畴,这必定需要运用观慧来思择修。由于他不能定解这一点,还颠倒地认为根本不需要多闻,以这种过失当然就不会知道闻是必须的,反而认为闻是不必要的,这样就会出现这种颠倒观念,也就是以这样的观念导致的。所以自爱的人应该弃舍这种过失就像恶毒一样,因为有这种过失染在心中,那就会蔓延,会毒化自身。这个过失就是指前面的观念上的过失,是一种误会,什么误会呢?就是修的时候不必要观慧思择而修,而且说根本不需要多闻。由这个过失出来的。这种误会是一定要弃掉的,如果不弃掉,它在心中会不断地发生作用,导致一碰到需要听闻的时候他就不去了,或者需要多学多看多思惟的时候就舍弃,因此这个是非常不好的。

现在就知道邪见的根源就是一种错误观念,什么观念呢?就是认为实修的时候是不必要观察修的。对此要用很多的圣言、很多的道理加以破斥。】

生西法师辅导《中观宝鬘论》笔录:[有人见到《解深密经》中说观察修空性的方法后便说这不是佛语而断然舍弃。]

像莲花戒论师的《修行次第》中引用对方的观点那样,这种情况都容易出现。

有些人见到《解深密经》中说观察修空性的方法,因为在《解释密经》当中讲到了修空性必须要观察修,通过观察修的方式,也就是前面所讲到的妙观察慧,通过妙观察慧对于空性观察之后,然后逐渐逐渐修持。有些执著一切不作意的人,看到《解深密经》当中必须要观察修空性的方法之后,就说《解深密经》当中讲需要观察修的话不是佛语,然后断然舍弃了。在传记当中提到显现上面,摩诃衍也是见到了《解深密经》的这个教证之后,说是用鞋底把这个经论擦毁了,有这样一种说法。这个地方是不是指这个,还是有其他的意义呢?是不太清楚的。

像莲花戒论师的《修行次第》当中引用了摩诃衍的论典,然后对他进行破斥,也引用了这样一种说法,所以这种情况都是容易出现的。那么这种情况都容易出现,就是说在了义经当中也出现了一切不作意、不需要观察这样一种说法,在《解深密经》当中也讲到了必须要观察修的方法。两个方面,如果单单提到一切唯一都是安住修,根本不需要作意,然后见到了需要观察修的方式而断然舍弃也是不正确的,只是观察修没有一切不作意的修法,也是不正确的,就叫作这种情况都容易出现。前面的这种情况都是容易出现的,所以应该辨别清楚来进行观察。】

如何安住修

问:《前行广释》中经常提到,要将心安住在某个境界中,请问该如何安住?

答:大圆满的安住和观修,有前行和正行的次第,慢慢了解,然后渐次修行,会有所体会的。(大恩上师仁索达吉堪布)

问:弟子目前在观修寿命无常,要求观察修和安住修。请问如何安住修,安住时有念头吗?

答:寿命无常本身有观察修、安住修。把寿命无常的修法反复去观察,观察完之后,比如这座修法中的核心是观察必定死亡,那最后就落在必定要死亡上。观修中的安住修,不再通过步骤去观察,因为必定死亡的依据,通过观察修已经非常纯熟,产生了决定的定解,这时候就安住在这个结果中,安住在一切都是无常的念头中。

这就是寿命无常的安住修。(生西法师)

问:顶礼堪布!请问观修时是不是应该一直处在安静的状态?

答:虽然观修不一定都要安静,但是处于安静的状态对于观修来讲是最好的。安静是要我们停止身体的行为、语言的交谈,心要放平静。我们在安静的状态中观修暇满、无常、空性等等都可以。

对我们来讲,观修最好是处在寂止的状态、安静的状态。这是不是决定的呢?也不一定。

还有一种动中禅,我们在走路的时候,做一些简单机械的重复动作时,仍然可以观修。我们顶礼的时候,是一边顶礼一边观修;供曼扎的时候也是一边供一边观修。因此观修不一定要处在安静的状态,这要看我们所修的法。(生西法师)

问:顶礼法师!请问法师证悟人无我法无我之后,或者说证悟自性本来面目之后,怎么修行?

答:安住就可以了。证悟了空性之后就可以安住,或者以证悟空性的见解摄持去做布施,无所住而生其心,安住在无所住当中去生起布施心,生起持戒心,生起安忍心,去修六度,这样来讲可以空性和方便双运去修行。(生西法师《如何看待密宗禁行》答疑环节)

问:前行里的"安住俢"是什么意思呢?

答:安住俢是指对所观修的法义生起定解后,安住于此定解中或观察法义累了以后,安住于什么都不想的状态中休息一会儿,再继续观察修。究竟的安住是安住于心的本性之中。(正见B2)

问:《加行1》问题请教,上师说观察修与安住修可以交替进行,请问法师:安住修是何种状态呢?

答:安住在观察修所产生的定解当中。(正见C1)

问:《前行广释》28课中,讲"安住修",观察修是对相关引导文的法义进行思维,那安住修应安住在什么状态下呢?

答:许多时候指的是安住在观察修所产生的定解当中,在此状态下安住不动。(正见C1)

问:观修外加行时,要求观察修和安住修交替来修,弟子的问题是安住修的安住,到底是安住自己生起的觉受呢?还是安住在没有念头、什么也不想的状态?这个问题纠结了一段时间了,恳请能够给予解答,喇嘛钦。

答:一般来说是安住在观察修所产生的定解当中。(正见C1)

问:安住修的状态具体是怎样的?比如在观人身难得,当观察修结束,转向安住修时,这时是处于不思维没有什么想法的状态?还是指处于安住于"人身难得"的觉受中?

答:安住于观察修所得到的定解和觉受当中。(正见C1)

问:安住修是不是在观察修累了之后,心中没有任何意念的安住状态?这种状态与无想天的心中不起一念又有什么分别呢?

答:安住修是安住在观察修所产生的定解当中,比如你观察空性的意义,对空性产生了体悟,定解,就安住在那种状态,要杜绝无记状态。(正见C1)

问:弟子对定解的感觉仍然有点像是思维修,比如观寿命无常,我安住在无常的定解,可我对定解的感觉是我认定寿命是无常的了,这是一个根深蒂固的认知,就是安住在这个认知上吗?好像又想到观察那儿去了。

答:定解有时候是思维观察之后的一种心理状态。一种确认。(正见C1)

问:我一旦安住当下时,心里意没有了慈悲,更多的是清净,这是不是也走偏了?

答:没问题。前行备忘录当中也提到另一种安住修的方式是让心尽量安住无分别。(正见C1)

问:加行组开始观修不久,观修时观察和安住可以轮番交替修,安住是不是一种无念的状态?这样的无念会不会是长寿天的因,这样想不知道对不对,安住是一种怎样的状态呢?感恩开示!

答:除非是一些以无念为方便的寂止的修法例外。(正见C1)

问:安住修,是指什么都不想吗,还是上座后,缘一句话缘一件事情(比如何时死)也算安住修的?

答:安住修,一种是安住于实相空性或者相似安住;另一种是安住在观察修所产生的觉受当中。(正见C1)

问:就寿命无常来讲,应该怎样来安住修呢?

答:一种方式是,如果观修到内心比疲惫,可以在无念的状态当中安住片刻,放松。另一种方式是,安住在观修所产生的觉受当中。(正见C1)

问:有缘的善法和无缘的安住:大家通过共修对"有缘"和"无缘"理解上有分歧,请法师开示。

答:有缘是心有所缘;无缘是安住空性,无有所缘、能缘。(正见C1)

问:"修每一个引导时首先应该观察修,然后观察与安住轮番修,最后才能自然安住。"应该怎么理解"自然安住"?

答:就是非常熟练,可以很轻松的安住。(正见C1)

问:安住当下到底是什么意思?仅仅是没有过去和未来的妄想吗,一缘专注吗?比如,我正在单位用电脑写报告,这个当下是指什么?此时,我如何安住?

答:个人理解是泯灭各种分别念,包括对时间概念的分别,没有过去和未来,也没有现在。(正见C1)

问:弟子在观修时,有时会出现空的现象,持续时间不长,有的道友说不要让它持续,容易走火入魔,这不是证悟空性的空;有的道友说可以空,这是安住修。哈哈!弟子不知如何是好了,弟子试了一下,刚想空时,如果硬硬的故意的让它从中走出来,会头痛的,顺其自然比较好一些,待分别念上来时,再继续观。

答:未必是真的空性境界,可能是无记发呆或者昏沉,你目前还是尽量以观察修为主。(正见C1)

问:《前行备忘录》里面一个观修的问题。当我们在观察修之后会感到疲倦,全无思索,不回想过去,不迎接未来,不持续现在的妄念,在不加改造中安住。当又准备起心多念时,再进行观察,不想起念时,再安住下来,这就是观察和安住轮番交替而修。

有学员就是对这段文字有个问题,她不知道如果辨别自己是在发呆,还是安住修?因为自己发呆的话也是什么都不去思维的。

答:保持明觉很重要,否则熟睡的时候也是没有思维。(正见C1)

问:有时安住之后,竟然拉不回在记忆的当下,安住的时间有多长才算合理?(大恩上师说一会儿,一会儿大概是几秒呢?)

答:通常几秒几十秒都可以吧。(正见C1)

问:这位道友在"安住修"这个环节,安住之时,感觉周围(景致)快要消失,因为有恐惧感,这种感觉就没有了,当时她比较清醒,没有打磕睡与昏沉,她请问法师,是不是着魔了?弟子给她建议是一切自然而然,内心别害怕,也不要心存"希望",{弟子的经验是一切处于觉知(正知正念)当中,远离一切恐惧与希望,在清净中安住,但不能这样跟她说明,担心不对},法师对这种情况以佛法解释属于什么情况,以后遇见这种情况如何处理?请法师开示。

答:安住修通常来说在早期不用很久,几秒钟就可以可以安住在观想修产生的定解当中,也可以安住在尽可能的无分别当中。几秒钟应该没事吧。(正见C1)

问:什么时候是安住修的时机?

答:在修持禅定的过程中,既没有昏沉又没有掉举的时候,就是安住修的时机。至于安住修的时间长短,取决于当时的定力;安住修是安住于有相定、无相定还是更高的禅定,则取决于个人的见解。如有昏沉或掉举起现,就要再次开始做观察修。观察修通常讲解三个不同的阶段——剖析调伏妄念、直视调伏妄念和安住调伏妄念,具体应用何种方便,则需根据妄念起现的程度以及对禅定的认识来树立。(普巴扎西仁波切教言《禅定精要》)

教言

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定解宝灯论讲记》(下)中观有无承认否:【"匝字无生无死门",所谓的修行有观察修、安置修两种,真正稳固的安置修是无生无死的。】

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大学演讲《喜马拉雅的灵魂》"现代社会的专注与禅修":【九种住心包括:安住、相续住、数数住、近安住、调伏住、寂静住、最寂住、专注一趣住以及等持住,下面逐个解释。

安住:无始以来,我们的心一直向外散乱,一分钟也不能安住,所以,开始禅修时,我们需要依靠听闻力让心安住下来。

相续住:把安住的相续,由一分钟延长至五分钟、十分钟......最初是观察修,逐渐做到自然安住,这里主要依靠的是思维力。

数数住:在安住时,心常散于外境的色、声、香、味,这时,应该运用正念,让心重新回到之前安住的状态,如果心再散乱,就再把它收回来,如此反复,这里主要依靠正念力。......】

生西法师辅导《定解宝灯论》第62课:【"匝字无生无死门",解脱境界就是无生无死。怎么现前无生无死的方便?从显宗的角度来讲,通过观察修、观察和安置轮番修和安置修三个层次来接近无执著。接近无执著之后,就可以现前无生无死。

第三、四个问题都是讲修的。第三个问题是讲正修,正修的时候一切不执著。

第四个问题是讲要接近这样的正行,应该怎么操作?不是说前一刹那还是执著非常强的凡夫人,第二刹那一下就安住在不执著的状态中,而且还是善妙的不执著,这是很困难的。这有一个次第能够让我们操作,怎么样才能便于我们操作?首先是观察修,我们的分别念很重,就是通过善观察来压制恶观察。第一,观察修;第二,观察安住轮番修;第三,安住修。在到达第三步安置修的时候,已经和正行的无执著修法非常接近了。因为这也是通过胜观见次第修下来的,所以不可能落入庸俗的不执著当中。为什么?观察修、观察安住轮番修,都有中观见。最后修安置修,也不可能会是前面修的很好,修的是胜观,不可能到第三步修安置修的时候,一下子就变成了无念和尚宗。后面一方面逐渐到达不执著,一方面内心中的胜观也会逐渐的明显。这样修下去的时候,就可以到达胜义谛无生无死的境界。从密宗的角度来讲,提到了上师瑜伽的修法,通过修上师瑜伽,就可以通过上师无与伦比的加持力,安住在无生无死的殊胜智慧当中,这样也可以现前无生无死。这是第四个问题讲的观察修和安住修,即怎么样达到无生无死或者正行的修法。第三个问题当中讲,入定无有执著。怎么样无有执著?必须要通过如是的一步一步修下去之后,非常准确的不执著相就可以生起来。有了实相的时候,就显现了胜义谛,达到无生无死,这是说从两个侧面进行宣讲了。】

生西法师辅导《中观宝鬘论》笔录:【《宝云经》中说:"以胜观抉择后通达无有体性即悟入无相。"

经典当中讲:通过胜观抉择通达无有体性。首先是以胜观的智慧抉择一切万法的自性,然后开始修持而通达一切万法无有自性的本体,这时候就可以悟入无相的自性。

这说明依靠观察修生起定解,修行寂止、双运而悟入无相无分别。

这说明首先要通过观察修而产生一种定解,观察修和安住修是在很多经论当中所讲到的两种修持方法。观察修是在上座的时候缘一种法,不管是暇满也好,还是菩提心也好,还是空性正见也好,缘这样一种定解反复进行观察,观察它们的理,观察它们的自性,然后进行串习,称之为观察修。此处说首先依靠观察修而产生定解,修持寂止和胜观、寂止胜观双运的道而悟入无相无分别。

对无我的定解没有达到根深蒂固之前,观察修、安住修轮番交替,当断绝观察边之后唯一安住修,并且必须要护持这种无念自然安住的境界。

对于修持无我、修持空性,应该如何了知呢?此处有一个界限,就是对于无我的定解必须要达到根深蒂固。在没有达到根深蒂固之前,人无我空性也好,法无我空性也好,如果对于无我的定解还没有真正产生,达到根深蒂固,比如我们现在通过听闻,大概了知人无我空性和法无我空性是怎么回事,再通过思维对于二无我空性产生了一定的更深入理解。我们虽然产生了一种观察之后的智慧,但在平时自然而然还会引发我执,就说明无我的定解没有达到根深蒂固。】

如何观察修与安住修

问:观修分观察修和安住修,现在我工作很忙,没有很多时间安住修,请问在观察修的时候,观察什么能增加智慧、减少烦恼?

答:至于观察修和安住修,出离心和菩提心等法门,都可以运用。前一段时间我在微博上说:"在行动中思考,在生活中修行。"前一句话是观察修,后一句话是安住修。那在生活当中,怎么观察诸法无常、轮回痛苦等修法呢?比如,等一会儿下课时想:哎呀,真是无常,刚才这么多人集聚在一起,现在一下子都散开了,以后可能有些人永远也见不到了,这就是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无常。若在自己起心动念时,观照它的本体,就是安住修。(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梦中佛事》心系众生肩挑佛法)

问:前行第28课提到观察修和安住修,请问观察修是否就是反复思维法义。安住修就是什么都不想一直安住呢?

答:观察修指的是对自己已经通达的相关法义,反复去观想、串习、熟悉。如果观察修到一定量,产生了体验和定解,安住在这样的定解当中不动摇,就是安住修。(正见C1)

问:关于观察修,平时观察外境联系法义(比如见车祸思维无常),算思维还是算观察修?是否观察修都是上座的时候才算?

答:如果你内心对某个法义还有困惑、在思考,那就是思维。如果已经想明白了没有怀疑了,已经确认了,在这个基础上为了加深印象,反复思维练习就是观察修。(正见C1)

问:观想,比如金刚萨埵修法中有观想降下甘露等,算观察修呢还是安住修?还是还有第三种修?

答:个人理解某种角度可以属于观察修,最后安住可以说是安住修。(正见C1)

问:"观察修"与"安住修",在切换过程中,其间有什么窍诀?细微的转换有什么好的体验?

答:观察修指的是对自己已经通达的相关法义,反复去观想串习熟悉。如果观察修到一定量,产生了体验和定解,安住在是安住修。切换的过程可以很自然,观察修到了一定的感觉,就可以停下来,让念头停止运作,在这样的定解当中不动摇就行。(正见C1)

问:前行观修,上师在讲记中开示说:应该观察修和安住修相结合来观修。弟子请问,这两种修法是在整个前行观修中一直运用,还是在观修轮回痛苦时只运用观察修而不安住修?

答:通常来说,初期以观察修为主(安住修为辅),中期二者轮番修持,后期以安住修为主。(正见C1)

问:初学者应该安住修、观察修还是安住修与观察修交替来修呢?末学理解是:现今多数修法者,无论在根器与修法环境上来讲,与古人都是望尘莫及的。所以:才强调作为初学者要先观察修。对吗?

答:观察修、察住轮番以及安住修这三步次第其实也适合于渐次根性众生的修行方便,并不仅是针对利根者来讲的,而对于我们来说,目前观察修都很困难,所以上师说以观察修为主。(正见B2)

问:"有些人做不到时时观无常,这说明你还没有达到安住的境界,此时应当再三地看书、再三地思维。"有师兄说没有达到安住的境界时,就不能安住修?弟子理解:没有达到安住境界时,是指不能自然安住。而不是说不能安住修。

答:个人理解:**在初期阶段,观修(观察修)非常重要。通过观修能够加深我们对善法的印象,会有助于时时刻刻保持正念,但观修到一定程度后可以尝试安住修。**(正见C1)

问:关于打坐,弟子懒惰疲沓,并没有形成规律性地打坐。仅有几次打坐感受。弟子打坐时,很难万缘放下,于是深深呼吸数次,内心平静后开始,有几种方式:

思维法义。这种方式弟子不得法,心很容易外散,恳请师父开示如何是好?

念佛号。有同修说,此法摄心最佳,但弟子感受比思维法义略好一些。可能弟子打坐用功少,所以效果不好。

观想上师。观想上师远远地来到弟子的身边,慈悲注视着弟子,最终化为一个亮点进入弟子心间。这种方式观想,心中最为安宁,容易流泪。有两次从观想中出来,才发现自己流了眼泪。身体觉得很温暖,心中欢喜幸福。

弟子想请师父开示:打坐的法门总是有次第,对于弟子来说,怎样做更好?

答:通常来说,最初是先观察,中间是观察安住轮番,最后是安住为主,安住修有时指的就是安住在观察修所产生的定解当中,或者安住在相合实相的状态,如果你什么境界都没有,那有时可能就是安住在无记状态。

你需要知道你为什么要打坐,打坐的目的是什么?你的修行的目的是为了和正法相应,让自己安住在正法的所诠义当中,观察修就是让自己的内心专注正法的作用。如果内心没有和正法相应,只是无所事事安住在浑沌当中,没有很大的意义。一方面如果你对上师有信心,经常打坐的方式修持上师瑜伽也很好。(正见C1)

问:在加行教材第28节课本中,关于观修,法本说:先观察修,然后观察与安住轮番修,最后才能自然安住。我们现在阶段需要这样修吗?具体怎么修?之前我们一直是观察修,不会安住修。

答:通常来说,最初是先观察,中间是观察安住轮番,最后是安住为主。安住修,有时指的就是安住在观察修所产生的定解当中,或者安住在相合实相的状态,如果你什么境界都没有,那有时可能就是安住在无记状态。你需要知道你为什么要打坐,打坐的目的是什么?你的修行的目的是为了和正法相应,让自己安住在正法的所诠义当中,观察修,就是让自己的内心专注正法的作用。如果内心没有和正法相应,只是无所事事安住在浑沌当中,没有很大的意义。初期,你最需要的是观察修。(正见C1)

问:我现前能不能求觅心法后半部分的修法?

答:不,前边的基础先修扎实再求后面的法。

觅心法属于观察修,要先把安住修的见解修到高一点的层次,符合条件后再做与之相应的一些观察修。比如在上师瑜伽中,我们讲剖析调伏妄念、粗直视调伏妄念,现阶段我们基本上都处于这个环节之中。在成熟口诀法中,我们讲前行破除心房,包括决断心之根本、寻觅心之过患、共同观察心之来住去,这些都在意识转为道用的范围当中,称之为观察修。

安住修是指配同着这种观察要有相应的禅定。比如,我们刚开始修寂止有相定的时候,不应该把调顺烦恼的方便越过剖析调伏妄念,直接进入粗直视调伏妄念,或者越过粗直视调伏妄念直接进入细直视调伏妄念,这样就是不按照次第修。所以,现前还是先把基础修扎实。(普巴扎西仁波切教言《禅定精要》之观察修要与安住修见解相契合)

问:在修行的时候,妄念起现的时候我观察它、思维它,慢慢地,有些妄念一闪就过去了。这种修法是否属于压制念头?和解脱相应吗?

答:法分为共同与不共同两种,从解脱的本质来说,两者之间的运用方式有着一定的差别。比如从共同法的角度来说,仅仅凭借观照来成办解脱,虽然不够究竟,但意义非常广大;而从不共同的角度来说,它是迅速成办解脱的捷径道。但无论共同还是不共同,我们所从事的一切善法都是为了寻求解脱。

一、观察修和安住修相应解脱便智双运的特点

解脱的特点是便智双运——方便和智慧何时达到平等一如,就叫解脱。那么我们在修的过程当中,只有按照解脱本身的特点如理如法去做,才能更快成办解脱。如理,是指我们所追求的结果;如法,是指在行为中完全符合结果的条件,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为了相应解脱便智双运的特点,我们在修行过程中把修行分为两个方面——观察修和安住修。观察修时时都在创造了了分明,虽然是一种起心动念、二元对立,但由于树立在原本了了分明的功德当中,符合方便的一切条件。智慧则主要来自于等持安住,因此在修行过程中,也要具足安住修。这两者在一座当中虽然不能时时达成一如,但是在修行的整体框架下,我们都尽可能在两者平衡的状态中修学。比如,在有昏沉掉举的时候,若不作观照,无法止息起心动念和昏沉,这时必须观照。通过观照,当心稍微平静一点的时候,就安住下来。这样成办解脱的速度更快。

可能有人会有疑问:"方便与智慧要达成一如,观察修和安住修要平衡,可我一座修行中,有时候观照多一点,有时候安住多一点,这能叫做平衡吗?"当然是平衡。这是根据妄念起现程度不同而树立的不同方便道,是创造平衡的一种方法,是善巧运用的一种体现。

二、初学者安住修时尽量不扰乱内心,从有相定开始入手

安住修的时候,尽可能把心静下来,不去扰乱。由于我们定力不足,安住的时间可能很短,最多几十秒钟甚至几分钟就会出现昏沉掉举,即便如此,安住的过程中也不要扰乱,更无需辨别。虽然我们平常在讲法期间,稍微辨别了世间禅定与出世间禅定,但在刚开始修行期间,尽可能不要辨别,否则可能完全打破我们的修行。比如,一安住下来就开始辨别自己安住的到底是第六识还是第七识,是前五根识还是第八识等等,这就已经不是安住而是观照了。安住是尽可能让自己的心静下来,如果对安住有一些搅乱,基本上还是处于观照之中。

初学者的心识非常浮躁。由于没有定力,往昔也没行持过禅定等善法,很难一瞬间让心静下来。如同拿一块石头直接放在空中,如果下面没有一个支撑点,石头就没法在空中安放一般,初学者修行禅定,也要有一个所缘的对境,才能让心稍稍静下来。因此,我等大恩根本上师喇嘛仁波切告诫我们,初次修行要先从一切禅定的基础——有相定开始入手。虽然从某种角度来说,有相定称之为定,但是里面观照的成分很浓。当这种禅定越来越增上和熟练的时候,就会进入到另一种状态之中,接着修学下面的禅定就相对容易一些了。

三、见解不了义时以止观交修为宜

现前大部分弟子在修觅心法。由于我们平常达到便智一如的状态还是比较少的,因此我们强调在修觅心法过程中,不能轻视观照。可能很多人会有疑问:"我现前已经修到内相上师相应法,难道当前的禅定没有一点胜观的成分?我也可以在空性当中呈现一些明了,在明了当中稍许安住,这难道不能称之为一如吗?"

黄教《时轮金刚》中曰:"寂止如大海,胜观如一条鱼。"也就是说,在我们第一次开始修寂止世间禅定时,相对也有了了分明者,但这个明分相对空分而言很弱,没有达成圆满的平衡。就像很多修行者有这样的感觉:"座上我的明分很充足"、"我很清明"等等,但实际上,由于掺杂于意识的缘故,我们的明分和空分都不清净,相对而言都是很弱的。即便临时有明分和空分一如的感觉,也是不了义、不清净的见解。

我们在讲解乐、明、无念三种觉受时讲过,当时虽然尚未证悟,属于观照般若,但是这种智慧一旦呈现,明分能达到非常高的程度,如眼睛通彻,可以隔墙观物;意识通彻,可以知道别人在想什么。我们通常所说的神通神变都是来自于明分,是任运自成,见解本具有的一种功德。但觉受还不是真正的见解啊!所以觉受呈现的这种类似神变的现象并不稳定,过几天还会消失。反观自己,现前能做到吗?所以,我们现前即便自认为自己的明分有多么强,空分有多么清净,明空不二有多么殊胜,实际上还是掺杂很多意识成分,还需要长期去磨练。这时候,修行还是要以止观交修为根本,该观照的时候观照,该安住的时候安住。

四、观察修的目的

对初学者来说,观察修尤其重要。首先,通过观察修可以通达一切万法。作为初学者,我们对很多道理都不精通,虽然通过导师的教言和自己阅读书籍可以了解一些道理,但这种了解往往是表面上的泛泛了解,对于很深层的内涵还是不懂,这时我们凭借观照反复串习、修学,对这些道理的理解会越来越深。比如从共同法的角度,四厌离法、决断心之根本、寻觅心之过患等讲解的是一切乘法的根本法,从文字上不难理解,但要真正精通这些道理,需要依靠观察修。

其次,通过观察修可以将法融入于心。刚开始修行的时候,我们可能把导师提出的问题当作问题来解答,只要得到问题的答案,就万事大吉。但随着修行的增上,我们会越来越体会到,这不仅仅是一个问题,而是令法融入于心的一种引导方便。当我们反观自心,发现自己的内心与答案还有距离时,说明我们还不懂这个答案,还需要反复观修,直到答案与内心完全一如。因此,在平常印证修行是否增上时,我们很少直接询问弟子的禅定,而是观待弟子性格有多少改善。换句话说,就是观察法有没有融入弟子的内心。

相信每一位修行者在工作、生活之余都在学习教言,文字上的智慧可能也在日日增上。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在座上观修呢?要记住,佛法不是学术探索,也不是理论研究,我们学习佛法是为了把法纳入心相续,并籍此改变自己的内心。闻思确实能通达一切教理,但仅仅通达教法尚非解脱。我们从闻思教理入手,还需要把这些道理纳入心相续之中,把内心变成法,才算圆满。因此,在闻思修三种智慧中,闻思为实修的前行和基础,实修是闻思的落实和践行。从文字上了解道理,只要刻苦一点,倒也不难,但要把理解的道理纳入心相续,自己变成法,可不是短时间内能够成办的。现前我们所做的一切,既在学习理论,又在把自己变成理论,所以,我们的修法非常广阔。如是修学,不但能通达一切理论,而且能断绝实执性的妄念,更好地培养禅定。如今我们就要通过观照和安住交替而修的方式成办便智双运。......

六、禅定需长时间培养

初次修学时,我们的禅定是经不起辨别的,因为我们根本就不懂什么是真正的禅定。即便凭借导师的教言,稍许知道八识的状态和有念、无念之间的差异,这种了知也是一种观照。就像知道张三家有多少钱多大的房子,这有什么意义?你可没有这些东西啊!所以,仅仅能够讲出一些道理,但自己没有真实境界,还是非常糟糕的。我们现前的修行,就是要让自己真正呈现相应的禅定。

先不谈你的禅定到底清净不清净,在没有丝毫搅乱的前提下能安住多长时间?平常是否还有这么一种状态?总体的角度是在安住,但安住的同时还有种很细微的思维在漂泊,还可以起心动念。这种很细微的思维漂泊与我们通常的起心动念除了在感觉上有粗细之分外,没有丝毫之差异,属于意识范围当中的浮想意识。《自现续》曰:"浮想意识流连诸烦恼。"若不调伏浮想意识,时间稍长,就会产生更粗大的烦恼。所以,它是产生后面粗大妄念的引子,本质和妄念一如。由于浮想意识的飘动,你一点都没有安住,也谈不上定力。

定指的是什么?完全放下一切。如虚云老和尚正在煮红薯时突然入定,很多天以后从定中出来,发现红薯已经发霉了。虽然已经过了很多天,他的感觉当中完全处于一个定当中。我们先不去辨别这个定到底是世间禅定还是出世间禅定,这对我们当前来说没有多大意义,而是讲解定成立的条件是没有丝毫之搅乱。但这样的定我们又有多少呢?我们现前有的是非常非常脆弱的定,有时即便感觉到稍稍有些定,但还是有浮想意识在飘动,可以分别贤劣好坏,处于微细的能所对立中。所以修定需要长期去培养,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若仅仅停留在思维中,恐怕到明年的今天还是如同今天一般。(普巴扎西仁波切教言《禅定精要》之修觅心法内外观的真正目的)

教言

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定解宝灯论讲记》之观察修或安置修:【己三(真实宣说修行次第)分三:一、最初观察极为重要;二、中间观察、安住轮番而修;三、最终自然安住。庚一(最初观察极为重要)分四:一、观察引生定解之理;二、以次第观察之必要性;三、所引定解之相;四、摄义。

辛一、观察引生定解之理:

乃至未生定解前,方便观察引定解,

已生定解于彼中,不离定解而修行。

前面通过显宗方式引生定解的道理已经宣讲完毕。修密宗者同样需要定解,如果不具足定解,就不会生起信心,即使生起信心也不稳固,这方面的道理也已做过宣讲。下面说,这样的定解对显宗、密宗都非常重要,乃至对现空无二的究竟本义没有生起真实定解之前,应依靠各种各样的方便方法使自相续生起定解。

生起定解的方便方法非常多,比如依靠中观理念观察生起定解,像外国的一些科学家与心理学家,他们花了很多时间,利用大量的人力、财力专门研究学术,佛教徒如果能够长时间研究有关显密方面的教理,那一定会生起定解的。一般佛法方面的道理不像世间学问,世间学问越学越乏味,既得不出正确结论也不会产生很大意义,但有关佛教方面尤其中观、因明,若能花时间修学的话,一定会生起定解,这是通过观察的方法使自相续生起定解和智慧。

或者,通过忏悔罪障、积累资粮、祈祷根本上师的方式于自相续中生起定解,比如一边广泛阅读相关书籍,一边祈祷上师——愿我相续中早日对显宗密宗空乐无二的境界生起稳固不变的定解,这样在诸佛菩萨面前经常祈祷,自然而然会在相续中生起定解。不管怎样,相续中还没有生起坚固不退的定解之前,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或者通过安住祈祷的方式,或者依靠观察研究的方式,使真正的定解在相续中生起来,生起定解之后就没有必要再次去观察,自相续真正生起殊胜善妙的定解之后,于此定解中经常安住,不离定解而修持。

已经对现空无二产生定解后,应通过坐禅、修持使自相续的定解一直不舍弃,比如有些道友对密宗已经不间断修持五、六年了,这说明他相续中对密法有了一定的定解。定解的范围非常广,不管哪一种境界,有一个坚定不移的理念实际就是一种定解,这种定解时时刻刻都不应离开。

如果依靠像上师如意宝这样的具相善知识,在学院中如如不动地安住,无论如何都不会轻易离开殊胜定解的,一旦离开学院到了其他环境或大城市当中,相续中的定解可能很快就会消失无遗。定解不离开的首要条件,就像《札嘎山法》所讲那样:依止上师应如同孩童抓住母亲的衣襟一样,始终也不放开。现在我们刚刚起步,不管出家人、在家人,定解虽然会具足少许,但离开上师以后,可能很快就会被外面喧嚣城市中的烦恼之火焚毁无余,因此大家不要给自己找出许许多多的理由离开上师。......

所以在未生起定解之前,要想方设法生起定解,生起定解之后要尽心尽力地守护,使定解不要离开。

定解有很多含义,各位应从广义角度进行理解,比如对生死轮回的定解,对因果不虚、人身难得的定解,以及无上大圆满觉空无二的定解,定解的种类非常多,作为佛教徒,不能仅仅以信修学,不离定解还是十分重要的。

定解犹如明亮灯,能灭颠倒分别念,

于此应当恒勤修,若离复依观察引。

在四周充斥弥漫着外道邪教猫头鹰之狂叫声的五浊黑暗之时,对佛法生起的殊胜定解就如照亮一切色法的明灯一般,能够将暗世众生相续中的无明邪见一一遣除,比如对佛法的空性真正有所认识,则于外境或人产生的实执轻而易举即可斩断,因此,依靠定解光明可以无遗遣除无明愚痴之黑暗。

定解对修行人来说非常非常重要,真正的定解生起时,哪怕成千上万的邪道、邪师来到面前,自己也不会步入歧途;否则不要说外道,普通世间人对你说因果不存在、空乐无二的境界是虚假的,自己的见解行为也可能马上随之转变。

依靠定解可以遣除一切执著分别念,故应努力精进地生起如此殊胜的定解,如果离开了定解,就应再三观察、分析,想尽一切办法使定解生起来。在座有些人,以前定解确实非常不错,但后来以业力现前、恶友影响等各种各样的原因已经退失了。这些人还是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使定解之根复活,不然如此殊胜的定解还未开花结果就已经奄奄一息,马上成为枯木朽枝,那实在太可惜了!

辛二、以次第观察之必要性:

故修大乘见解时,最初观察极重要,

若未以妙观察引,岂能生起妙定解?

有些人认为修持大乘见解时不需观察而是直接笼统安住,这种说法明显不合理。最初时观察非常重要,不论修学宁玛巴或其他教派都是如此,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论》中再三说:"初学者首先需要有空的执著,否则无法得到双运离戏的境界。"麦彭仁波切在因明论典及《观住轮番净心法》中都讲到了观察的重要性。

依靠麦彭仁波切和上师如意宝的加持力,在学院的修行人修行过程中不一定会出现违缘和歧途,因为很多人首先已经对修行中的种种歧途、障碍有所认知,不然没有善知识引导,最初就开始安住修行,这样危险性确实非常大。因此,不论修习大圆满还是大中观,最初观察极为重要。

若未生起妙定解,岂能灭尽劣增益?

不论现空无二还是因果不虚,首先应以观察作为前提,以此引生定解,否则定解不会在相续中无缘无故生起来。

以世俗中"因果不虚"这一道理来讲,除具足前世极其殊胜的因缘、上师摄受的个别利根者外,在如此黑暗笼罩、邪见充满的社会环境中,未能进行如理闻思观察的人,对因果很难真正生起信心,信心没有生起来的话,定解如何产生呢?非常困难的。相似的定解或许有一点,但对于真正为什么因果不虚的道理却很难通达。

或者,"现空双运"的定解若未生起,怎么会灭尽现空双运违品之增益?认为"不是现"、"不是空"等邪见分别念如何能够灭掉?不会灭尽的。相续中的定解未生起来的话,违品增益不可能灭尽。

若未灭尽劣增益,岂能灭除恶业风?

恶劣分别念的增益如果未能灭尽,相续中必定会蔓延无边无际的邪见,这样一来,世间轮回之恶业风又如何能够停息?

"业风"是密宗术语,显宗称为业和烦恼,也即轮回之根本。此处"风"并非四大中所指的风,由于业力有动摇的本性,随着众生流转不停而再再转变,故将其动摇的一分称之为风。并不是外器世间的狂风,中阴身也有业风吹袭,但此处主要从动摇角度安立为"风",比如《句义宝藏论》中有"心骑着业风的野马"这一说法,也即由于心动摇不定,故将其比喻为骑着业风的野马。

若未灭除恶业风,岂能断除恶轮回?

恶劣分别念之业风若未断除,则依此业力必定显现轮回三有。

陈那论师说:除恶分别念外无有其他轮回。从因果侧面来讲,轮回之因当然是业和烦恼,但从本性来讲,除分别念外再没有其他的轮回。所以说没有断除恶业风,又怎能断除恶轮回?

很多人想要从轮回中获得解脱,真正欲求解脱必须通过观察在自相续中生起一个善妙定解,定解如果没有生起而一直放任自流下去,那在轮回中是没有办法获得解脱的。

若未断除恶轮回,岂能灭尽恶痛苦?

如果没有断除三界轮回,怎能灭尽相续中形色各异的痛苦?

众生只要在轮回中流转不息,必定会不断感受各种各样的痛苦,这一点在《四百论》中讲得非常清楚,即使感受少许安乐,也会马上变成痛苦之因。因此,乐受也是苦之本性,一切法都不离行苦,对此没有生起定解就无法从轮回中解脱,依此则会不断在三有中流转,从而感受无量无边的痛苦。

有些修行不好的人在生起痛苦的时候,认为"我这个人真是命苦",其实并不是你一个人感觉很苦,三界轮回中有无量无边的众生,他们一直都在感受难忍的痛苦。当然,因业力深浅不同以及修行好坏的差别,每个人对待痛苦的方式也各不相同,有些心比较堪能的人,不论遇到身体还是心里的痛苦,都敢于面对并且会精进对治,念经修法也非常容易安住下来;有些人却很难将各种违缘痛苦转为道用,遇到小小的感冒或者稍微有点不顺心就垂头丧气,痛苦得不得了。总而言之,三界轮回中的每个众生都非常痛苦,只是有些人可以将它转为道用,所以真正想要脱离轮回苦海获得解脱的话,一定要详详细细观察,以此引生善妙的定解,否则所谓的"离苦得乐"也会如同空中鲜花般虚无缥缈。

这部《定解宝灯论》非常殊胜,其中既讲到观察辩论的方式,也讲了实修的窍诀和次第,通过闻思本论,很多人相续中真正已经生起了定解。现在汉地有些佛学院也在招生,看了他们的课程安排之后,觉得能在这里闻思修行真的很有福报。虽然不能说学习地理、历史、音乐等世间学问绝对无有利益,但仅以《定解宝灯论》这一部论典来说,不论对人生道理的阐述还是有关修行次第的教言,所谓的世间知识确实很难与之一较短长,这一点有智慧的人必定会对之洞如观火,了了分明。

上师的摄受力确实不可思议,大家对此应生起欢喜心。虽然在如此恶劣的轮回中非常痛苦,外面天气也如是的寒冷,但内心真正对法生起定解之后,这些小小违缘很容易就会如同雨后日光驱散乌云般渐渐销声匿迹,不会有什么困难的。】

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网络开示《修心七要》第1课:【入定:

思诸法如梦,观心性无生,对治亦自解。

道体(有说本体)住普基,一切万法虽然从本体观察显现,但实际如梦如幻如水月般显而无自性,这是观察出来的,心是不是存在呢?观其本性,也是无生无灭无住,或者无来源......或者无颜色无本性无任何性质。

诸法和心都是一样的,对治的智慧也是自然解脱的。从来没有本体。

这三句是观察修。

道体住本基,住于阿赖耶,或者如来藏,自性光明。

这里的阿赖耶,有时说是无记的修法,这里是正面的名词,就是如来藏。这是修空性。安住修时,安住于光明如来藏中。前面是空性的修法,这里是三转光明的教义。

这是入定的修法。】

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译《中观宝鬘论释》:【分类:有闻慧、思慧与修慧三种。《宝云经》中说:"以胜观抉择后通达无有体性即悟入无相。"这说明依靠观察修生起定解,修行寂止、双运而悟入无相无分别。对无我的定解没有达到根深蒂固之前,观察修、安住修轮番交替,当断绝观察边之后唯一安住修,并且必须要护持这种无念自然安住的境界。

"如果以忆念追逐忆念,结果将如雪山降雪般增长分别妄念。如果忆念自然安住,就会像雪入湖泊般寂静。"这是论中解说的。《中观入慧论》中云:"无念心即自静住,无有识别无散乱,无有相状明了修。"在证悟之前应当通过斩断心与心安立的一切执著边的方式修行。获得圣道的入定中,二取、真实显现、相状、分别一切都将隐没,故称为无现,也并不是像无有五根的感受一样。所以,止观二者可涵盖所有等持,道梯的一切功德也归宿于此。为此一定要将定慧二者融合一起而实修。】

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中观庄严论解说》第17课:【实际上,作为真正的佛教徒,首先需要通过闻思断除自相续中各种各样的怀疑、增益、邪见分别念。之后,就如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第四个问题——"观察修或安住修"中所讲的那样,最初要如理如法地观察,中间观察和安住轮番而修持,最后安住于自己所得到的智慧当中。这是非常殊胜的一个窍诀。

因此,首先一定要通过有序的闻思,断除自相续中的增益怀疑。为什么很多论师对藏地的和尚宗非常反对呢?作为普通的凡夫人,连一般的佛教基本知识都不懂,一开始就"如如不动地安住",将一切世俗的积累资粮、修行善法全部都断了,这样肯定是不行的。作为凡夫人,[最初一定要通过闻思断除增益,中间在以闻思引发的定解当中自然安住,比如对]"轮回痛苦"、"寿命无常"等,通过闻思完全了知这一道理以后,就应该反反复复地观修轮回痛苦、寿命无常。观空性也是如此,首先依靠《中论》等论典中所讲的各种方法,将一切万法抉择为远离一切戏论的空性,然后就应该如理如实地再再观修。】

全知麦彭仁波切造、益西彭措堪布译《观住轮番净心法》:【今初者、如何修持:......

诸蕴乃为苦根本,三有所生皆痛苦。如是尽力作思惟,此皆蕴聚过患故。凡是漏法五蕴中,应知即使针尖许,无不皆为苦与患,诸蕴故为痛苦源。犹如不净污泥水,火坑以及罗刹洲,如是知此心安住。然此痛苦所依处,异体无常蕴聚中,何者乃为所云我。

设若观察我本空,河流及雨空屋般,如是知引定解生,乃至示散此中住。若散失时则复然,如前依次作观察,有时亦于无次第,种种观察任一思。于此数数作观察,有时观察他蕴聚,有时观察自蕴聚,有时观察诸所作。贪著何亦如此破,总之思察此四者。放置非理作意者,伺察之轮转不息,生定解如伺察量,于此种种所缘中,心能明确诸观察,应入相续不间断。如草一一燃火般。我于往昔诸时中,心生非理之作意,寂灭分别众相续,此位安置观察修。

设若生起疲倦时,对治伺察无力为,诸烦恼亦尚未生,于舍性中而休息。一旦倦消复原力,又复如前分别察,如是伺察之心识,正知正念而安住。设若忘失正念时,烦恼又复再生起,见敌应持兵器般,分别伺察再发起。如黑暗中现光明,如是伺察分别心,纵小于恼能妨害,大者治恼何须说。轮回有为诸过患,如是观知有多少,无为涅槃量亦等,当知无上寂清凉。

二者、彼于相续中生起之量:

何时修后于自他,五蕴及诸有为法,了达异体及无常,痛苦本性与无我。内心生起胜定解,勿须功用勤作中,诸法见如破烂相,时能摧伏烦恼矣。远离烦恼波浪故,此时无浊之意海,类似圣者自在境,获得寂止三摩地。心于安住寂止中,看视心性证胜观,此仍三乘所共许,亦为最初入门道。】

全知麦彭仁波切造、益西彭措堪布译《净心法要——别别观修之轮》:【今初,如何修习之理

......三有中具诸苦相,所有种类尽力思,见彼全为蕴过患,故于有漏法蕴中,纵使细如针尖处,不具苦患者亦无,故此蕴为众苦源,似不净泥如火坑,乃至于彼能忆念,即应不离而安住。

尔后此等苦依处,多体无常五蕴中,所谓我者为何法,设若观察我本空。若见如雨似瀑流,亦如无人之空屋,即应安住此定解,乃至未散此中住。倘若散失复如前,再依次第别别观。有时亦可无次第,诸法随意择一缘,种种观察而思彼,即于此义数数观。有时思维他者蕴,有时反观自蕴身,有时观诸有为法,于何贪执即遮彼。

总之此四观察门,舍置非理作意后,观察之轮无间转,如观察量定解生。于此种种所缘境,心识清晰而游履,应如烈火之燎原,相续不断逐一转。于我往昔诸时中,非理作意诸邪念,念念迁转之此位,其上安置观察修。设若久修而疲倦,对治之观无力为,烦恼诸敌亦不生,心应住舍而休息。一旦倦消力充沛,复应如前别别观,与此观察念同时,正知正念而安住。设若忘失正念时,烦恼又复重现起,见敌应需持利刃,别别观察当引生。犹如于暗现光明,如是别别观察修,纵少亦于烦恼害,大者破惑何须言。有为轮回诸过患,以心能见有几许,如其量于无为灭,了知清凉寂无上。

二、相续中生起之量

尽自他蕴有为法,多体无常苦无我,何时串习彼法后,自然而然心通达,由此勿须特意观,心无勤作任运显,诸现悉成破碎境,尔时当伏烦恼敌。远离烦恼波浪故,此时意海已澄清,似彼圣者自在境,触及寂止三摩地,心于安住寂止中,内观心性胜观起。此为三乘诸行者,最初共同入门道。】

益西彭措堪布《如何学修佛法》:【按照这样的思慧进行观察修和安住修,让思慧产生的分别智慧融入自己的相续,最终产生出能完整无遗呈现法义的分别妙慧来。

如果大家觉得效果不理想,没有产生三慧相应的作用。必然是没有如理按照闻思修的规律去学习,就应该重新检查学习的方法。】

生西法师辅导《前行广释》第14课:【有些人说打坐到底需不需要观想?打坐的内容有些是寂止,就是一缘专注地修,不用想其它的;有些打坐必须要作意,要真实地趋入所观修的法当中,这个叫观察修,通过观察来修。必须把暇满难得、寿命无常的每一个要点抓住,反复去串习,这个时候心就会转变。转变成什么?以前是耽著轮回的,现在通过修行之后,心就转变成了希求解脱。】

生西法师辅导《中观宝鬘论》笔录:【为什么要观察修,为什么要安住修?是为了通过观察修和安住修这种方便,让法融入心,让心变成正法的状态。当心变成正法状态之后,就会如理如法地取舍。比如我们的相续变成出离心,那么我们一切所作所为都会为了解脱而奋发;如果我们的心通过修行之后,变成了菩提心,完全转变成利他的状态;如果修空性,我们的心就与空性无二无别。以前我们的心处于有实执的状态,通过实执造很多罪业,通过修行之后,心就变成了空性,就会对一切万法的实相如理如实地安住。就像现在我们安住在一切贪嗔痴中一样,之后我们就会安住在空性当中。】

普巴扎西仁波切教言《禅定精要》:【修行从总体角度当中,主要包括观察修和安住修两方面。至于一座当中能安住多长时间,观察多长时间,则要根据妄念起现的程度或你的见解定力来定夺。比如你这一座当中心相对平静一些,安住修就可以多一些;如果昏沉和掉举多一些,则观察修可以多一些。根据妄念起现的多少、起伏的状态或你当时的定力来决定运用观察修还是安住修,就叫善巧运用。

修行不能变成一种死板、僵化的程序,行不行都按照一种方式去做。这样一、两天可能可以,时间长了,总有一天会让你的修行举步维艰。

......

比如我们修上师瑜伽,主要从两个方面宣讲——一个是观察修,一个是安住修。初始讲解止观交修,就是为了去寻找和达到一个平衡度。因为在我们现前的理解中,观察修过于紧张,安住修过于松缓,而既不紧张又不松缓的状态是止观双运。当止和观达成一如的时候,那就是真正的平衡,也就是止和观达到平等的时候,是最圆满的境界。

但是我们修行初始是做不到的,要不过于紧张,要不过于松缓,这时候观察修和安住修都不能搁置一旁,时时都要运用起来,目的就是为了寻找和训练一个平衡。这需要长期修行,可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做到的。历代传承祖师为了达到止观平衡,可是修了一辈子啊!】

普巴扎西仁波切《圣者言教》:【我们在修成熟口诀法的时候要依止观交修——止是安住修观是观察修。观察修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断绝实执性概念,安住修则是为了完全断除一切执著之根——习气。初次修行时,两者应该交替而修,最终达到合一。观察修对于断除实执性妄念是不可缺少的,所以不要仅仅因为有妄念而烦恼,认为自己的见解没有增上。华智仁波切在《三句精要注疏》中曰:"若能转为道用妄念越粗大,更形成解脱自性之功能。"如何将妄念转为道用呢?止观交修。**止观交修时无论寂止还是观想,都在调伏自己的内心。**

......观察修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后面的等持,虽然两者没有直接的关系,却有间接的关联。

......我们在修学成熟口诀法的整个过程中,初次修法时以观察修和安住修交替的方式调伏烦恼。作为密宗弟子,虽然平常着重安住修,但由于根机等一系列条件不成熟的原因,观察修也非常重要。华智仁波切曾经说过:"若无所观岂证悟。"初次修法中若不借助思维的辅助,如何能成办心的本性?虽然历代高僧大德也示现了一些不需要依靠思维而当下了悟的公案,但反过来问问自己的条件是否能与历代传承祖师相比?若不能与祖师相比,就必须要遵循方便教授的要点而修行。因此在平常的修行过程中时时铭记善巧运用非常重要。

......尤其修成熟口诀法的弟子们,平常都是以观察修和安住修来断绝实执和境执。当然,闻思可以断绝实执性的概念但是境执必须依靠实修来断除,否则永远无法完成这一点。我等历代传承祖师无垢光尊者曰:"胸中虽持十万之多法函,临终之时亦难获真实利益。"这里并不是说闻思没有功德,相反,闻思功德无量。但所谓闻思的功德大,也只能断绝实执,要断绝境执只有靠修行。我想,今生不能成办解脱的最大原因就是不做修行。

......如《海龙王请问经》云:"魔业者有二,离慧之方便,无方便之慧,当知为魔业。"

没有智慧的方便和没有方便的智慧,都称之为魔业。这也是告诫我们,无论是供曼茶还是行持一切善法,都必须具备便智双运。比如初次修成熟口诀法时,需要观察修与安住修轮番而修(止观交修)。即便临时无法做到止观双运,但观想称之为方便、安住称之为智慧,因此实际上就是在以不同的方式创造便智双运。

如今很多修学禅定的弟子认为,只要把心安住在空性状态,方便可以搁置一旁。这种想法还是有所不圆满。我们说过,即便当时你的智慧有多么圆满,仍旧无法证悟到佛的境界。也就是说,即便当时对空性有所认识,最终也只能达到寂静涅槃而不能成办不住有寂的佛果。若仅仅具有方便而没有智慧,最多只能得到人天善道,仍然无法证悟佛果。

如同以上所讲解般,鸟儿只有具备一双翅膀,才能在天空飞翔。如果只有一个翅膀,即便翅膀有多大,多好看,仍旧无法飞翔。因此,即便你自认为自己的智慧有多么圆满,若不具备方便还是无法成办解脱。这一点,我们前两天在讲菩提心的时候也说过,只具有大悲不具有智慧或者只有智慧而没有大悲,都无法成办解脱。现前福德资粮与智慧资料需要同时圆满也是同样一个道理。】

观察修与安住修的关系

问:您讲到禅修的时候,应该像平静的湖面,思维时就会起波浪,观修时也会思维很多的法义,这两者是否矛盾?

答:我们观察的时候,比如说有没有自我、这个世界是真实还是虚拟等这样的思考,它本来就是一种念头,所以这个时候是有念头,这时候没有达到一个没有念头的状态,这本身就是念头。但是这个念头通过观察,这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的结果是什么?通过这个观察发现自我的不存在,深深地体会到无我,这个时候就不观察了。观察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的结果是发现、体悟了这个状态。这时心静下来,安住在这种状态当中。所以前面的那一部分还不是真正的禅修,但是得到了结果以后,立即就安住在这个状态当中,这时候它就变成了一个比较标准的禅修。

前面的部分有念头,虽然它不是一个很平静的状态,但是如果没有前面的观察,那就得不到无我的结果,所以必须要有前面的过程,必须要依靠前面的思维的帮助,才能真正的禅修。思考过了以后安住在平静的状态,这才是它的结果和禅修。(慈诚罗珠堪布《问答摘录》)

问:我是华中师范大学心灵认知与研究中心的博士生。心灵哲学是分析哲学的一支,用的方法主要是分析。这种方法在佛教看来,应该是一种分别的智慧,而我曾听说佛教是一种无分别的智慧。请问,这两种智慧在您看来有什么样的关系?

答:**其实我们佛教徒在修行时,有分别、无分别两种状态。比如坐禅时先要观察,看我的心到底存不存在?心有没有颜色,有没有形状,安住在哪里?......一直用分别念进行分析,这叫做观察修。通过这种方法,让心慢慢寂静下来,就像个孩子睡着了一样,最后达到无分别的状态,这叫做安住修。当然,这种状态,跟真正的睡觉完全不同。**

我们在希求任何真理时,用分别心进行判断是有必要的,否则,一开始就直接安住于无分别中,这有很大的危险性。因为什么都不分别,好的也不想、坏的也不想,那跟鼾睡有何差别呢?真假难分。

因此,在修行的时候,最好先观察修,再安住修。你现在希求真理的心,虽然是分别心,但这种分别心很需要,只有到了最高的境界时,才可以把它舍弃。就像过河时必须借助船只,但上了岸之后,就不用一直背着它了。(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

问:观察修和安住修有什么区别?

答:观察修,是通过观察的方式来修。比如暇满难得、寿命无常,必须要观察暇满,闲暇是什么?圆满是什么?它的功德是什么?过患是什么?然后观想无常,寿命无常是怎么样安立的?每个众生必定要死,死期不定、死亡的时候只有正法才有利......通过这样思维、观察,再再观察,观察到每一个修法的要点、核心,把这个修法融入到我心中去,这个叫观察修。

安住修就是观察好之后,无常的就安住无常,再不观了,安住在一切无常、寿命无常的状态中,这叫做观察修之后的安住修。还有一种安住修,直接修寂止,不通过很多法义方面去观察,就是缘一朵花或者缘一个佛像,把自己所有的注意力放在这个上面,不观察,就是一缘安住而不动。这是安住修。这是二者之间的差别。(生西法师)

问:观察修和安住修是一个意思吗?

答:观察修与安住修是有所差别的,有的时候观察修是动用念头进行观察作意,而安住修是安住在某种状态当中不动摇。(正见C1)

问:大恩上师讲到前行引导的修行以观察修和观察、安住轮番修为主。什么是观察修,什么是安住修?

答:《定解宝灯论》当中提到:"乃至定解未生前,方便观察引定解,若生定解于彼中,不离定解而修习。"安住修是安住在定解当中。(正见C1)

问:静时修止动修观,是什么意思?可以理解为观修中的上座观修和座下观修吗?还是指座上观修的安住修和观察修?

答:个人理解,可以理解为修寂止的时候内心的不动的,保持"静止",遮止各种念头的产生;进行观修的时候,内心可以有"动",可以用各种与正法相应的念头进行运作。(正见C1)

教言

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微博:【什么叫修行呢?修行分为观察修、安住修。观察修是先听经闻法,再进行思维,以自己的智慧观察这些法义;安住修,是在寂静的环境中,断除粗大的分别念去观修。所以,不仅仅打坐是修行,听法也是一种修行。】

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入行论广解》第5课:【依噶当派的教言来抉择,修行可分为两种:一是观察修,一是安住修。"安住修"是指到一个寂静的地方,远离人群和嘈杂的声音,以毗卢七法的坐式安住下来观心;"观察修"是指将我们每天所听的内容反反复复地思考,尽量将思考的相续延长,这个过程也叫做修行。有些人认为修行就不能闻思,但实际上,闻思与修行是相辅相成的。】

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译、益西彭措堪布讲授《定解宝灯论新月释》:【关于观察和安置修,无垢光尊者在《上师心滴》、《胜乘宝藏论》及显密的一些经续中都有论述,而论述得最广的,当推《定解宝灯论》第四大问题。

观察修(观)和安置修(止)不能偏废,也不能认为互相违背。没有胜观的观察修,无法产生寂止的安置修,同样,没有寂止的安置修,也无法增上胜观的观察修。楚西降央多吉在《定解宝灯论》的注疏中总结第四问题的意义时说:比如一个容器,里面未装精华当然没用,而仅有精华没有容器也不行,正象如此,观察修、安置修、有自相、无自相都需要。】

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译、益西彭措堪布讲授《定解宝灯论新月释》:【从修法的次第而言,即初时应观察修,中间观察安置交替,最后安置而修:

乃至定解未生前,方便观察引定解,

若生定解于彼中,不离定解而修习。

在定解还未产生之时,应以各种方便进行观察,以产生出定解,在定解产生之后,则应安住在其中,不再观察,也不远离定解而修习。

初学者或通过闻思取得定解,或在上师解说心的本性时产生定解,这两者中至少应具备一个。然后继续修上师瑜伽,猛厉祈祷后,以清净稳定的信心去安住于定解中而修法。未产生定解前,出定时不但应积累方便的福报,行持六度万行等,而且应以教证与胜义理论来观察心的本性,这样就能使相续中产生出心的本性即是无生的大空性的定解。圣者瑜伽师在出定时也是不离定解,以如梦如幻的见解行持六度万行。】

益西彭措堪布《新广论讲记》第2册修习轨理:

【思择修与安住修俱需的依据

"又此二种修行道理,于诸经藏及续藏中俱说多种。"

而且,在各种显宗经典和密宗续部当中,都有宣说思择修与安住修这两种修行道理的。譬如:显宗经典的《三摩地王经》、《解深密经》、《梵天请问经》、《日藏经》、《海慧请问经》、《文殊游戏经》、《无贪子请问经》、《教王经》、《宝云经》等;密续的《金刚精华庄严续》、《金刚空行续》、《二观察续》、《时轮金刚疏·无垢光》、《金刚鬘续》等中,都有宣说。】

......"又如至尊慈氏云:"抉择分见道,及于修道中,数思惟称量,观察修习道。"此说大乘圣者修道,尚有数数思惟、称量、观察。思择此语,则知若说将护与修二事相违,是可笑处。"

又如至尊弥勒菩萨在《现观庄严论》中说:"加行道抉择分、见道以及修道这三者中,都有再三思惟、称量、观察的修习道。"这是说大乘圣者在修道位时,尚且还有再三思惟、称量、观察的修习。仔细思择这句话,就会了知,如果主张"观察后护持"和"修"这两件事相违,则成了可笑之处。

因为圣者在修道时,尚且需要思惟观察,如果说"护持观察"不是修,就有圣者修道非修的极大过失。具体内容可以参阅《般若二万五千颂》、《十地经·第六品》以及《般若八千颂》等。】

益西彭措堪布《醒梦辩论歌·幻化音乐注疏虚空藏》后善:【如果深入思维金刚句的含义(不是依靠凡夫自己的分别思维,必须祈祷三宝之总集的上师或上师所显现的本尊),于初时观察修,中间观察安住轮番修,最终安住修,就能获得解脱一切执著、遣除一切烦恼、远离一切痛苦、成就法身自在的殊胜大义。倘若未作观察则仅获得少许的听闻善根,于开悟成就则无多大的希望!此教言是在大喜乐地之圣地中所造,德者即智慧乃作者全知麦彭仁波切之尊名。】

益西彭措堪布《新广论讲记》第2册修习轨理:【我们了知修道包括思择修和不思择的安住修二种。但是,对何者应当思择修,又对何者必须安住修呢?

子二、对此答复分二:一、于何境应思择修 二、于何境须安住修......

丑一、于何境应思择修

"如于知识修习净信,及修暇满义大难得,死没无常,业果,生死过患及菩提心,须思择修。"

首先以六例说明,对何者必须思择修。例如:对善知识修习净信,修习暇满人身义大难得,修习死亡无常,修习业果,修习生死过患以及修习菩提心,这些都需要思择修。

下文宣说对此等必须思择修的理由。

"谓于此等,须能令心猛利,恒常变改其意。此若无者,则不能灭此之违品,不敬等故;起如是心,唯须依赖数数观察思择修故。"

因为对此类修习来说,必须能让自心猛利,并且恒常改变平庸的心念。如果没有这个量,就不能灭除所修的违品——不恭敬等,而要生起随顺所修的心,又唯一需要依赖再再观察的思择修。

这一段讲了两个根据,即"令心猛利"和"恒常变改其意"。其中,"猛利"是指心的强度,"恒常变改"是指时间的持续。若以修习对善知识的净信来说,就是要让信心猛利,并且要恒常改变平庸的心念,否则无法灭除净信的违品——不恭敬等,而要生起猛利、持续的信心,只有依靠数数观察善知识功德的思择修。如此即可成立,对此修习必须思择修。

下面再以比喻说明。

"如于贪境,若多增益可爱之相,则能生起猛利之贪,及于怨敌,若多思惟不悦意相,则能生起猛利嗔恚。"

譬如:对自己所贪执的对境,如果经常以非理作意增益可爱之相,就能生起猛利的贪心;或者对怨敌,如果经常思惟不悦意相,便能生起猛利的嗔恚。同样,修习信心、恭敬心、厌离心、菩提心等,也是这个道理。

"是故修习此诸道者,境相明显不明皆可,然须心力猛利恒常,故应观修。"

因此,修习这些道时,所缘境的行相明显、不明显都可以,但是必须让心力猛利并且持续无间,所以应观察修。

丑二、于何境须安住修

"若心不能住一所缘,于一所缘,为令如欲堪能住故,修止等时,若数观察,住心不生,故于尔时则须止修。"

如果心不能安住某一所缘境,为了让心能够随意安住所缘而修习四禅寂止等,这时如果再数数观察,心就无法安住一境,所以这时就必须安住修。

"修止等时"的"等",是指还包括了其它情况,比如修无想定、四无色定、灭尽定等。

......总之,思择修的必要,就是让心猛利,恒常改变自心;安住修的必要,即让心如欲安住所缘境而不动摇。须知,以上这些只是从主要的方面来说,不能一概如此决定。】

益西彭措堪布《中观四百论讲记》:【《中观四百论》的特点就是要瑜伽修行。瑜伽修行包括两个:一个是思维的方式,就是观察修;另一个是不必要再观察,而安住于定解中的方式,就是安住修。瑜伽修行就是不离开观察修和安住修。

只有按照法义明确地做到了,也就是如理思维及数数串习,才能叫瑜伽。如果没有这样做,再殊胜的修法也加持不到自己的心相续上。】

益西彭措堪布《辨中边论颂讲记(未定稿)》:【在进入修习奢摩他之前,道的观修着重在由观察修引起观慧。只有引起无误了知无常、业果、苦等的智慧,才能从根本上转变心态。三士道的许多内容,都是在首先由闻思引生定解之后,再以心串习断除过失、引生功德,这样不断地离过修德,调柔相续,就能成为奢摩他的法器。】

生西法师《开启修心门扉》笔录:【卓衮大师也鞭辟入里地指出:"与专注而修相比,阿底峡尊者对于妙观察的褒扬更甚于前者。"

卓衮大师说到了精要之处,说到很精要的地方、把问题说的很深刻就叫做"鞭辟入里"。"专注修"和"妙观察"就是我们平时讲的"安住修"和"观察修"。和"安住修"相比阿底峡尊者对"观察修"的褒扬更甚于前者。

就像前面讲的一样,对无常的法非常熟悉的时候,就安住在这个无常的境界中不动摇,这个叫做"专注修";然后"观察修"就是内心把无常的道理在打坐的时候反反复复的观察,观察完之后就生起殊胜的定解。对于初学者来讲,不观察修是完全不行的,虽然"安住修"最后也需要,但是宗大师也讲过,对于思维三宝功德、发菩提心、修无常、修暇满难得、修轮回过患这一类的法主要就是令自己的心猛励的修法,所以必须要猛励的观察而修。

如果你不猛励观察而修的话,心猛励不起来,它的违品就没办法遮止。无常的违品就是常执,就是对万法不能放手的过患,如果不反复观修它的过患的话就没办法任运遮止它的违品。如果反复观察,通过"观察修"修持很多次之后就能彻底了解,就能够生起猛励的无常之心,这在《广论》中讲的很清楚的。】

生西法师辅导《定解宝灯论》笔录:【前面有两种他宗,一种他宗说丝毫不需要观察,一种他宗说任何时间都需要观察,即最初需要观察,中间需要观察,最后也需要观察。如果在最初和中间可以观察,最后的观察不需要。为什么不需要呢?这个地方已经讲很清楚了,如果已经肯定了这不是蛇的时候,就不需要再去观察了。如果你的定解完全生起来了,又何必再去观察呢?不观察定解也不会忘失,这时不会有成为睡觉的问题。

前面为了让初学者通过观察引发最深的定解,上师想要始终把观察修根深蒂固地根植在弟子的相续中,以很多的语言说一定要观察修,让弟子铁了心去观察修持。弟子通过长时间的努力,相续中定解非常稳固时,不再观察定解也不会忘失,就不需要再观察了。此处也是间接对于第二种观点做了破斥。】

生西法师辅导《定解宝灯论》笔录:【观察修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就要轮番修行,首先观察好了安住在正见中,如果忘失了,又开始观察、安住,这样轮番修持,最后定解非常纯熟,不需要观察就可以任运产生正见,这时一直安住在正见中不散乱而修持,通过这样的方式逐渐可以趣入到究竟实相中,这方面已经作了观察。】

闻思与观察修、安住修的关系

问:请问妄念跟观想有何差别?心因为有念头而令平静的湖面泛起波浪,但为什么修胜观的时候却可以令智慧生起,这些妄念或念头跟智慧有何关系?

答:我们修行胜观的部分有两种:

一种是观察。那么观察为什么让我们产生智慧呢?因为平时的很多东西我们都不去观察,比如佛教讲无我,现实生活中我们认为有一个自我存在,但却从来都不去观察到底有没有自我的存在,而修行的时候我们去观察,观察后发现,没有这样的自我存在,所以我们就知道了一个道理,发现了一个真相。这个发现真相的心就是智慧,所以观想就可以产生智慧。

止观当中的另外一种观是什么?它不是观察,而是我们的内心把所有的烦恼让它自己慢慢地沉淀,沉淀以后就看到了本性。不是它去观察,而是它体会到了,体悟到了它的本性,这就是智慧。就是这样的关系。(慈诚罗珠堪布《问答摘录》)

问:一堂课听了以后,生起了无比的信心,然后天天听这堂课、反复去听,请问这叫闻思还是叫修,是最好的修吗?

答:反复去听还是属于闻思的范围,广义来讲反复串习叫修,但是闻思修当中的修,其实是一个狭义的修。这个狭义的修就是专指你在座上或者打坐的时候,这样去修。闻思修,每个阶段有不同的功能,尤其是在闻思结束了之后,修的时候所修的是闻思的结果,所以说思维的结果是定解。思维,虽然不停地思维,从广义来讲,这也是一种修。但这种修当中还有疑惑,还没有生起定解。狭义的修是什么呢?通过思维提炼出了非常纯净的正见,这个正见是没有怀疑的,专门串习你提炼出来的这个见解、正见,这属于修。

观察修和不断的思维有什么差别呢?观察修的修,它是一种修,这里面是没有怀疑的,正见是非常纯净的,只不过是缘这个正见反复观察去修,已经没有什么需要遣除的怀疑了,只不过就通过一个步骤,相对于安住修来讲,需要通过思维、观察的方式来修,但是他没有怀疑,没有疑惑;不断的思维,其实里面还有疑惑的成分,有疑惑的成分还不能叫观察修,只是叫思维,广义的修。但是严格意义上来讲还是放在思慧当中。

二者的差别就是有无提炼出正见。是修正见呢?还是在修的过程中不停地遣除怀疑呢?真正的观察修已经没有怀疑了,定解很纯正。不断在纯正的见解上去串习,这属于修;如果还有怀疑,那就是属于思维,因为思维就是遣除怀疑、争议、损减,生起定解,这是它的功能。主要是从这方面来区别。(生西法师)

问:弟子每天思维法义,这样算是修行么?怎样才算是真正的修行呢?是要打坐思维么?打坐思维和平时的思维又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弟子想要真正的修行,应该怎么做呢?

答:看你如何定义,广义来说,思维正法就是修行。如果从闻思修来说,修当中有观察修和安住修,思和观察修有所不同,思是遣除怀疑、疑惑,有可能你思之后,虽然道理上明白了,但串习不够,对治力不强,这个时候需要观察修,观察修可以有固定的模版和套路,就是对你已经想明白(思)的道理,反复练习,增加串习,增加对治力,当观察修稳固之后,可以安住在相应的境界当中。(正见C1)

问:我们都在说要好好的闻思修,师父您能给弟子讲讲闻、思、修三个字的意义行吗?这个"闻"难道就是看法本听传承听法师辅导吗?这个"闻"和佛经开端的如是我闻的"闻"是一样的吗?

答:闻就是接收法义,包括看书听课都算,接收知识,内心理解知识。思就是在前者的基础上遣除怀疑不仅仅是理解而且内心接受这些知识,认可、确认。修,包括观察修和安住修,在思的基础上,对已经认可的知识法义凡夫练习观察,加深印象,最后可以安住修。如是我闻的闻就是听闻的意思。(正见C1)

问:怎样才能成为如无垢光尊者所说的"闻思究竟"的人?什么是"闻思究竟"?如果在闻思的过程中,出现"为什么总是反复讲这个问题……我都知道……感觉讲来讲去还不都是这个问题?"这样的邪分别念该如何对治?如何对治闻思过程中的疲厌心?

答:需要有足够的思所生慧。你仅仅在知识上懂了某个道理,那只是闻所生慧,有的世间学者也看很多佛经。你需要在内心确实认可某个道理,产生确信,断除疑惑,那是一种思所生慧。虽然你内心已经确认,但缺乏串习,那需要反复观察修产生定解,并且安住在定解当中,那就是修行的一部分。如果仅仅以具有一定的闻所生慧为满足,内心还是麻木不仁的状态,没有思慧,更谈不上修行了。(正见C1)

问:观察修:以智慧分别观察诸法,即显教止观法门中之观法。安住修:心安住所缘而不散乱,即显教止观法门中之止法。——《藏传佛教辞典》

这里的止观法门中的观法指的是胜观,止法指的是寂止吗?胜观也是观察修吗?弟子糊涂,以为观察修是修寂止前的观察。是不是观察修也有层次问题,一开始初学者的观察修指的是粗大分别念的观察,由止入胜观后的观察修,是用智慧做观察。观察修与胜观、闻思、安住修的区别?

答:闻——听闻正法,知识层面了解,了知苦集灭道等。

思——听闻之后,意义上通达、扫除盲点疑惑,道理上认可。(虽认可,无疑惑,但不坚固,习气仍然很强)方式灵活,无固定模版。

修——观察修——对所通达的意义,进行串习。产生定解觉受。重点在增加串习。方式可以固定,有模版、套路。

安住修——安住在定解当中,延长定解觉受的安住。

其中的思与观察修,都可以属于胜观,广义来说。(正见C1)

问:请帮我区分"思维法义与观察修"有什么不同。在学习《入行论》的我们,虽在学习法本时得知这是一本实修的法门,可一直没有修持。今天看到上师的一句教言"一定要学,不仅要学,而且还要修,否则,仅仅依靠佛法的一些道理,想摧毁自相续中的烦恼是非常困难的。"

答:学佛可以分为闻思修,思维法义可以属于思,观察修可以属于修。有时如果只是知道了字面的意义,但是没有消除很多疑惑,没有深入考虑过许多问题,缺乏思维深度,则需要增加思维,通过思维想明白各种问题,主要是一个消除疑惑的过程,分析的过程,在道理上彻底明白,没有盲区;而观察修是在这个基础上,对已经没有疑惑的相关意义,在心里尽量练习、熟悉,印在心里,让法所诠释的意义在心中产生。比如无常,如果你还觉得世间有某些恒常的事物,那么通过思维就可以改变这种想法,思维之后你会确认没有恒常的事物,而进一步你反复观修无常的意义,最终就会产生进一步的觉受。(正见C1)

问:我认为,观修是让我们通过自身经历和逻辑思维,来思维法义的正确性,然后从道理上接受这个法义,这是第一步。第二步是靠不断串习来生起定解,打破相续中的邪见和非理作意。是不是这样的?

答:我个人的理解是,闻思修当中,观修属于修。观修和思是有区别的,思的作用是遣除疑惑,让自己内心认可,就像你说的那样,在这个基础上,虽然你对某个法义认可、接受了。但串习力可能很弱,这个时候需要观修,观修的作用,就是加深印象、反复练习,观修之前,你的疑惑应该已经遣除得差不多了。(正见C1)

问:闻思修中的修指什么含义?是在寂静处打坐还是通过闻思法义后在实践中修行,运用到实处?

答:广义来说让心安住善法(趋向实相)就是修,有时闻思修当中的修,指定是具足前两者的基础上,进一步让法的所诠义在心中生起,包括观察修和安住修。无论是打坐还是平时实践都是修。(正见C1)

问:佛教强调修行,请问修行就是指打坐吗?如果有,还有什么修行方式。

答:不仅仅是打坐。修行的意思就是让心安住在善法上。身语意都可以修行,行住坐卧都可以修行关键是心要安住在善的境界。(正见C1)

问:顶礼上师三宝!阿弥陀佛!在看限制性法本的时候,上师提到有禅定功夫的人在嘈杂的环境中也能安然做自己的事情,上师也提到一开始坐禅需要依止安静的环境,但在我所处的环境,晚上的时候有时候会有嘈杂声。对于如何正确系统地禅修,终究达到禅定的境界,佛教中有什么殊胜的方法吗?如果一开始的环境不是非常寂静,该如何着手禅修?恳请法师开示!

答:修当中有观察修和安住修,思和观察修有所不同,思是遣除怀疑、疑惑,有可能你思之后,虽然道理上明白了,但串习不够,对治力不强,这个时候需要观察修,观察修可以有固定的模版和套路,就是对你已经想明白(思)的道理,反复练习,增加串习,增加对治力,当观察修稳固之后,可以安住在相应的境界当中。比如你可以反复观修入行论的颂词,反复在内心里串习那些内容,产生一定的感受之后可以稍作安住。比如学会加行课程当中的观修也就是一种禅修。(正见C1)

教言

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入菩萨行广释》第6课:【修行有两种,一是观察修,一是安住修,我们每天听课、辅导就是一种观察修。有些人讲:"我现在不想听课,只想一心一意地专注修行。"这种说法简直孤陋寡闻,连修行的基本含义你都没有搞懂。要知道,修行不一定非要闭着眼睛坐毗卢七法,从安住修的角度,这样修也可以,但从观察修的角度来讲,我们的心每天都跟所说的法相应,这就是一种修行!

不管在哪个场合,我们都可以修行。即便是平时坐车,也可以用耳机听上师的课,表面上你在来来往往的人流中,实际上这也是一种修行。相反,如果你的心没有专注,纵然天天在黑洞或屋子里闭关,但一直胡思乱想,这是不是修行呢?肯定不是。比方说,一个人对佛法有很大的信心,虽然他很忙,但仍然边走路边听佛法,这就是一种修行;另一个人将门窗全部紧闭,在家里金刚跏趺坐,但心中一直打妄想"这个人欠我多少钱"、"以前有一个仇人,我有机会要找他算账,跟他打架......",边打坐边这样想,是不是修行呢?肯定不是。所以,修行从表面上看不出来,自己应该知道修了没有。

这部《入菩萨行论》,寂天论师在造的时候实际也是一种修行,这个问题一定要明白。】

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入菩萨行广释》第四品不放逸:【你们应再三努力,去听闻、思维,祈祷上师三宝加持,与道友们反复讨论......尽一切办法,如能将自己的思维方式转变为这种观察思维方式,那修行一定会与以往不同。如是观察修的中观法门,你们大多数人似乎都有一些了解,但此法门不只是一套理论,必须要运用到实际中去反复观察、思维,靠长时期熏习,使这种见解得到坚固,方能真实有效地断除烦恼实执。

无论用中观、密宗法门去观察烦恼,它确确实实没有实质存在。然而没有观察前,这个烦恼不断地困扰着我们,使我们大笑大哭、喧闹不休,与做梦毫无差别。我们在梦里也是如此,为了那些非真实存在的梦境而喜怒哀乐。】

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随缘开示《用生命证取圆满》:【很多人第一次修加行的发心是为了听密法,虽然完成了,但只是数量上的累积。进了密法班以后,如果有时间,还要继续修,努力在加行的质量上圆满。另外,我们念佛号、念咒语也是一种修行;参加共修,也是一种修行。从严格意义上讲,真正的修行是指打坐禅修,包括观察修和安住修。但对大家来说,随时随地将自己所学的佛法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这也是修行。】

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维摩诘经》第23课:【经常思维法义,实际上也是修行。许多西方人认为,只有打坐才是所谓的修行。其实,平时思维佛法的意义,也称为"观察修"。但西方人认为,思维法义不叫修行。其实不然,于行住坐卧当中经常想着众生、忆念空性,这就是一种思维的修行。以后一定要懂得,不要认为,修行只是一直禅修——打坐很好就是修行很好;如果只是修利他心(包括修菩提心),没有一直安住,那这个人则修行不好......其实并非如此。】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虽然思维本身是我们的分别念,是不需要的东西,但在没有到达无思维、无念头的境界之前,我们还需要有思维的推动。刚刚开始修行的时候,思维是我们修行的动力,思维就是修行,修行就是思维;到了修行的后期阶段,思维反而成为修行的一种障碍。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打坐前后的方法,在以前的开示里讲过,我们静下来开始修"人无我"的时候,不是依照禅宗所讲的什么都不执着,我们还没有达到这个境界,而是要通过语言最后到达"不可言"的境界,要通过思维,最后到达"不可思"的境界。如果刚刚开始修行,就抱着"不执着"这句话不放,那就不要修行了。

益西彭措堪布《新广论讲记》第1册教授殊胜:【主要诠说调伏内心的增上戒学的圣教,为律藏;主要诠说安住修的增上定学的圣教,为经藏;主要诠说观察修的增上慧学的圣教,为论藏。如此也可将圣教认定为无倒显示三学之教。】

益西彭措堪布《菩提道次第广论》第2课:【只有先作多闻,才会了解完整菩提道的走法,了解这条道必须具足哪些支分,以及小大密一贯体系的修心原理和方便等等。没有作广大的听闻,就不会出现广大的认识。这样对整个路径都没有看清,就草率地进入实修,可想而知,会有多少危险和曲折!

在整部道次第修法中,观察修占了很大比例,是极重要的部分,而要开展观察修,前提是必须具足多闻。没有以多闻取得上下各层法义,就没有观察修的素材,这样连燃料都没有,怎么能引燃观慧之火呢?而没有观慧的指引,怎么能破除颠倒心、引生无颠倒心呢?

再者,孤陋寡闻的人非常愚昧地去修行,就像断了手臂的人攀悬崖那样,极其危险。因为他对整个路线还没看清,他没有真正懂得该怎么圆满地修道,最多只是一知半解,这样就很容易误入歧途,导致轻则一生空过,重则堕入恶趣深渊。

好比一个人如果很无知,就会犯很多错误。假如他还自以为是,那就更糟糕。就像在大城市开车,必须得知道交通规则、怎么避免事故等,无照行车、胡冲乱撞,就会撞得车毁人亡,或者要受很多严厉的处罚。为人处事,很多方面都要了解,无知是我们做错事、入歧途的根源,它让我们吃尽了苦头。】

益西彭措堪布《新广论讲记》第2册修习轨理:【丑五、修与串习同义

"以是诸大译师,有译修道,有译串习。如《现观庄严论》云:"见习诸道中。"盖修习二,同一义故。"

因此,诸大译师有时译成"修道",有时译为"串习"。例如《现观庄严论》说:"见习诸道中",就是把"修"译为"习",因为修道与串习是同一个涵义的缘故。

不仅是《现观庄严论》,清辨论师在《分别炽燃论自释》中也说:"所谓修慈悲等,即令于慈悲喜舍串习。"该论也将"修"和"串习"作同一个意义解释。

故应了知,依靠"修"能成就修所成慧,而"修"就是串习的意思,串习什么呢?就是串习思慧所决定的法义,所以"思"和"修"的关系极为密切。而思惟的前提又是听闻,即依靠他力了知法义后,为了断除疑惑、稳固定解,而以四种道理等再三思惟,由此才能成就思所成慧。这样以果推因,就能决定三慧次第相生的密切关系。这个次第对分别心炽盛的初学者来说,尤其不可缺少,否则很难生起无漏慧,所以宗大师在此层层抉择。

"又如至尊慈氏云:"抉择分见道,及于修道中,数思惟称量,观察修习道。"此说大乘圣者修道,尚有数数思惟、称量、观察。思择此语,则知若说将护与修二事相违,是可笑处。"

又如至尊弥勒菩萨在《现观庄严论》中说:"加行道抉择分、见道以及修道这三者中,都有再三思惟、称量、观察的修习道。"这是说大乘圣者在修道位时,尚且还有再三思惟、称量、观察的修习。仔细思择这句话,就会了知,如果主张"观察后护持"和"修"这两件事相违,则成了可笑之处。

因为圣者在修道时,尚且需要思惟观察,如果说"护持观察"不是修,就有圣者修道非修的极大过失。具体内容可以参阅《般若二万五千颂》、《十地经·第六品》以及《般若八千颂》等。】

益西彭措堪布《新广论讲记》第2册修习轨理:【因此,对于所应修习的内容,首先必须从别人那里听闻,由他力的缘故引发定解,然后自己以圣教和四种正理如理思惟所听闻的法义,由自力的缘故获得决定。如果这样通过闻思获得定解、断除疑惑,再反复串习这个定解,就叫做"修"。因此,依靠再三观察而修以及不观察安住而修,这两者在正修时都需要,因为对于闻思所抉择的法义,现量可见不观察安住和以观察慧思择修这二种情况都有的缘故。所以,如果承许一切修习都是安住修,那么就像拿一种麦,却说一切谷物都唯一是这种麦一样。这不但没有任何道理,而且成了可笑之处。

总之,所修是闻思所抉择的法义,而对此法义的修习又有安住修与思择修两种,所以在正修时二者都需要,而不只是安住修。】

生西法师辅导《俱舍论》第83课:【义就是修所生慧,因为通过闻和思,这样一种定解已经引发了,引发这个定解之后就专注在意义当中,不断地观修,不断地串习就可以了。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讲,在修持这个意义的时候一方面可以有观察修,一方面也可以有安住修,观察修和专注修这两者都是拥有的,都是可以具有的。所以从这方面讲,严格意义上的修持一定是在定解的基础上。所以有的时候说看书算不算观察修呢?思维算不算观察修呢?严格意义上来讲闻思修它的次第是确定的,在观察修的时候它已经是属于修的范畴了。那么在思维的时候,反复观察这个算不算修呢?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如果要修它一定是在定解已经产生的前提之下,才可以缘这个定解,(以)观察的方式来修。观察修和通过思维引发定解二者是不一样的,因为在修的过程当中疑惑已经遣除掉了,那个时候已经属于没有疑惑了,就是反复观察的方式来修而已,内心当中的定解是非常稳固的;而在看书的时候是不一样的,看书的时候内心当中的疑惑还在,所以这个时候它主要通过看书思维的方式,思维的方式主要是来遣除怀疑、遣除增益、遣除损减,这个时候内心当中的怀疑还在,定解还没有引发。所以如果从这个侧面观察的时候,思维法义不算观察修。观察修一定是定解的基础上,安住定解反复去观修,它已经引发了一种定解了。但是如果从广义的角度来讲,如果把修行的意义放宽一点,像这样的话我们在看书的时候,思维的时候这个也可以是一种修行。但是有些提问,这样一种思维到底算不算观察修呢?那么就要分修是什么。修其实是在思维的基础上,定解的基础上引发的一种反复观修,通过反复观察来修行、来相应的一种方式。所以它一定有一个条件,它是什么条件呢?它的定解是已经有的,它的思维的阶段已经过了。思维的阶段是干什么的?思维的阶段主要是引发定解的,遣除怀疑,遣除增益损减,引发定解。有的定解,思所生慧生起的。思的过程结束了,然后再开始缘这个思所生慧的定解,反复观察地修。观察一段时间之后安住修。这个方面它的修的意义和思维有点相似,观察修和思维有点相似。但是思维是还有怀疑,还没有产生定解的阶段;修行,观察修它已经产生定解了,它的思维的阶段已经过了。所以这二者之间从侧面有一定的差别。这个方面就是顺便讲一讲。】

生西法师辅导《中观总义》笔录:【刚去佛学院的时候,没有很多发心的事情,上师讲课也少,下午觉得没什么事情就去转山、转经。转一转就转到上师房子耍一耍,那个时候还比较不太怕上师,上师的事情不多门随时开着的。我们去,上师说:"你们干什么?",我们很得意说:"转经",觉得上师要夸我们几句。"转什么经,回去看书去。"当时我们就想不通,为什么上师对转经好像不太赞叹?后来慢慢知道了,其实转经很容易,有脚、有心就可以转,但是看书引发定解是很重要的。转经可能对因果有点正见,但是内心当中要产生对佛法不退的信心,不去看书是生不了定解的,有很多疑惑打消不了。

每次上师每次都是说:"回去看书",后面就说看书就是让你去思维里面的道理,出现了疑惑就遣除它。慢慢看书、思考最后产生了定解,这种定解叫做思所生慧比较稳固,不是你出门就忘掉的。定解很稳固不会轻易的消失,但力量还不够强大,要完全颠覆内心的实执还不行。这个时候需要什么?按照闻思修的次第,这个时候需要修行。

定解已经产生定解,不动摇、不怀疑了,缘定解去修,比如很多人喜欢打坐,此时心跑来跑去,"空性是这样的吗?好像不是?应该是这样吗?"这样修什么呢?所修的都不确定,怎么去修呢?所以盲修瞎练或者修分别念没有用,首先修的前提是确定下来什么是空性。不需要怀疑这个是不是,修的对不对,修下去是不是浪费时间。你已经确定了就是修这个,不需要分心观察修的东西对还是不对。通过观察后的定解,确定没有丝毫的怀疑,就是这个,所缘境定下来了。然后训练安住所缘,在定解上安住的时间越来越长,力量越来越大,就生起了修所生慧。

通过修行产生的智慧可以对治烦恼,那个时候自相的贪欲、嗔心慢慢通过修行的力量全部消减了、融化掉了。最后修所生慧到量的时候就亲证了,证悟是修所生慧的结果。所以,有听闻引发的闻所生慧,思维引发的思所生慧,修行引发的修所生慧,最后是证悟。】

智圆法师《中观四百论讲记(一)》破常执品:【关于这无常四际的科判,都是说"思维......的法则而修习无常"。就是说修习无常,需要首先思维无常四际的法则,然后再数数地安住修。这里的思维是观察修,修习是指安住修。

思维是修习的前提,至少要符合下面三个要求:

思维的第一个要求,是要如理。

如理就是按照正理,不能胡思乱想,不能自己去增加很多无关的内容。正理也就是这里说的法则。所以要思维无常,首先要抉择好无常的法则,也就是获得正见。抉择好法则后,再数数串习,通过安住修,就可以真正安住在这个智慧状态中,不会被常有执著染污自己的心相续。这样修习无常的境界就会成就。

偈颂或者每一段所讲的内容,全都是用正理在作真实圆满的抉择,没有一句话是没有道理的。这些偈颂和科判,都是证悟的高僧大德从开悟智慧中流露出来的,都是能够开智慧的金刚句,有很大的加持力。所以科判、偈颂的字字句句都是如意宝,字字句句都很重要,字字句句都是符合客观实际的真实状况,不是我们一般的世间人的思考的结果而形成的文字。因此如理思维的过程,就是佛菩萨在用正理在给我们开示,给我们作抉择,从而让我们产生如实正见的过程。

思维的第二个要求,是要把法义和自己的状况结合起来。

思维不是仅仅看文字的词句,不仅仅是想获得一点对于无常的知识性的了解,不仅仅是耳朵里听进去得到了一个传承,或者上了一堂课,这堂课的修法内容就OK了。这就好像是看戏或者看电视一样,看完的同时,什么都没有留下。这些法义都是指导众生进行修行的,因此要把法义与自己的身心状态进行联系并对照,要如实地、如理到量地一一进行分析抉择,直到对自己的身心相续产生触动。这样的如理观修一定要到位,这是真正产生智慧的方法。

思维的第三个要求,是专注。

真正来说,每个人都要在安静的环境中,比如自己的精舍,或者家中的佛堂里,在打坐的威仪中非常专注,非常深入。仅仅积累一些无常的知识,泛泛思维了一下,这样虽然口头上是可以说一些无常的道理,但是对自己一点作用都不起,自己的身心状态还是老样子,仍然活在常执当中。

如果自己不这样进行有效的思维,别人讲得多好,学得多好,修得多好,对你帮助都不大。仅仅听一遍、看一遍是不够的。而且在平常的散乱心状态下是不能真正的集中精力,进行深入思维的。我们需要深入的思维,没有深入的思维,这样就永远不可能获得修行无常之后应该生起的功德,因而就不能安住于无常的状态中,就更谈不上解脱了。因此专注地思维,也非常重要。

这样思路清楚以后,就知道下面都是圣天菩萨为了给我们开智慧而进行的以理抉择,通过这样的如理思维,我们心里的种种未知、邪知、不符合真实义的颠倒的疑惑全部可以断除。这时心里会真正生起以佛法正理抉择的非常断定的定解。如果忽略了这个思维,正见就起不来,然后修习无常当中的修就是盲修瞎练,由无常正见引起的境界就不会现前。】

除了听闻,思维非常重要,思维的时候要学会归纳,学会有意识的把讲记当中的段落和句子归纳为一两句话,自己学着写总义,备课的时候做教案,归纳重点和难点。除了思维之外,观察修非常重要,思维是让我们对某个问题想明白,但有时想明白之后,善法的串习可能还比较弱,需要观修,观修是对自己已经想明白的问题,反复练习,加强串习,串习足够之后,对治烦恼的力量会增强。(正见C1)

观察修安住修与止观参话头等

问:平时的修行主要分为观察修和安住修,观察修是指在座上用分别念对法义进行反复思维串习,安住修是指在对法生起定解和觉受后,安住在这样的境界里。那么,"寂止和胜观"与"观察修和安住修"的关系是什么呢。胜观就是观察修吗?

答:个人理解,某种角度来说,观察修可以对应观,安住修可以对应止,而如果二者融合得比较好,就可以称为止观双运。胜观的范围比较广,包括观察修,也包括更高境界的证悟,究竟的胜观就是认识心的本性。(正见C1)

问:打坐分为安住修和观察修两种,菩提道次第广论中说修行是止和观两种,安住修是否对应"止",观察修是否对应"观"?我们现在做观察修也感觉到这个更适合我们初学者,那么如何理解定能生慧呢,难道是应该先做安住修吗?

答:第一点大概可以这样说,但通常来说,最初是先观察,中间是观察安住轮番,最后是安住为主。安住修有时指的就是安住在观察修所产生的定解当中,或者安住在相合实相的状态,如果你什么境界都没有,那有时可能就是安住在无记状态。(正见C1)

问:观察修和观照之间是否有很大的区别?

答:一样的,都是思维。

弟子问:我感觉观察修还要起心动念,但是观照的话,只是提一个念,还是有点不大一样吧?

大恩普扎上师答:观察修和观照,是谁在观呢?一切都是思维在起作用。所以,这个名称怎么树立都行。

名词只是一个指代。比如我看见一个石匠,可以称赞他"你很有智慧",看见一个木匠,我也可以称赞"你很有智慧",完全实证本性的人,还是叫做"你很有智慧"。那这个智慧指的到底是石匠、木匠还是成就者呢?前者的智慧即便如何机巧,还是在世间范围当中,后者才是圆满的境界,虽然都称为智慧,但还是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名词只是一个称呼,关键在于怎么运用。

同样一个道理,观照还是停留在意识造作之中。禅宗讲解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和实相般若。在没达到实相之前,都掺杂着意识成分,如果不细致分析,都称之为意识造作。但若细分,前面必然是文字观察,后面是观照般若,毕竟是两个不同的见解,而后者见解要更高一层。这是很自然的一种现象,没什么不好理解的。

所以在文字上面没必要去较真,词句上你怎么说都可以,怎么分都行!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要知道它的真正要义是什么,它是站在什么立场上讲解的。(普巴扎西仁波切)

教言

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喜马拉雅的灵魂》大学演讲第29册禅宗和大圆满的关系:【藏地历史上有一位努钦桑杰益西,是莲师的弟子,也是君臣二十五人当中的一位。他写了一本非常珍贵的《禅目灯》,有八品内容,其中前四品讲了禅宗的渐悟法门,第五品讲顿悟,从第六品开始主要讲密宗大圆满。从这个次第中可以看出,禅宗属于密宗的前行。

藏地历史上有很多智者,如无畏洲尊者和多智钦等,都曾讲过禅宗与大圆满的不同。麦彭仁波切曾讲道:"盲修无念和尚宗,未察直直而安住,无有胜观之明分,如石沉海平庸住。"禅修分为观察修和安住修,禅宗虽然直接采取安住修,但这只是寂止的修行,并不涉及真正认识心性的胜观部分,而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和无垢光尊者的《大圆满心性休息》中都讲到,寂止和胜观的修法必须要结合起来,否则就像海里的石头不可能浮出水面一样,没有胜观的禅修,也不可能令我们解脱、获得佛果。

虽然前面提到禅宗属于密宗的前行,但从究竟的见解来讲,禅宗的法非常甚深。无垢光尊者在《实相宝藏论》第一品中讲到,当年人们并没有明白摩诃衍的密意,其实摩诃衍讲到了超越黑白业的大圆满见解和誓言。】

益西彭措堪布《前行系列一·祖师传》晋美朗巴传:【胜观何现本空明,不流注于伺察境,自住明念于本性,无有惧散之作者,无修一味离所缘,舍心作舍垢未染,离彼错谬三险地,是即吾修掌握处。

(这里谈到胜观、自住、无修三方面的险地。

首先说胜观。任何显现本自空明就是胜观。这不是一般说的胜观,它本寂本照,不是修而新生的,如果心落到伺察所知上,就已经入了歧途。

在这里不必要观察修,心有一种拟议或趣向,想着"这是什么",伺察对面的境,就脱离了本位,发生了迷乱。也就是说,不必造作什么,或者刻意观什么,如果特别立一个境来观,就只是假立,实际已经跑出去了。尊者说:我在胜观方面,心不会流注在伺察对境或所知上。

再讲自住。"自住"是对自己的本性不忘记。已经见到了它,心里一直不会忘。就像人不会忘记自己的名字,因为就是自己,他不会忘,这时没有了害怕丢掉或散落掉的心,已经修到时时不忘本来人。不像先前要时时提醒:"我一定要看住它"等等,生怕丢掉。

第三是说无修。这也不是别的,就是一味地离所缘。如果特别提起一个"舍",把贪嗔等心舍掉,就成了有所缘。大圆满和禅宗都说对治是一种障碍。因为对治就有对象,有对象就有所缘。尊者此时,连以舍心特意来舍烦恼等都没有沾染。

尊者说:远离这三种错谬处,是我以修能把握到的。】

生西法师辅导《大圆满前行》第13课:【所谓的静虑度就是不散于他处。静虑有很多种理解,有时静虑可理解成一心不乱、专注一处。有人会说到底什么是静虑?应不应该想东西?觉得观察修应该不是静虑的修法。其实真正的静虑有很多种,比如我们在《入行论》第八品讲的静虑,是修持菩提心的一种前方便,比如远离不好的环境、远离不好的心态如贪著世间等。后面讲正行的时候,都在讲怎么样修自他平等、自他相换,没有在《静虑品》当中说应该一缘专注、什么都不想,安住在寂止当中。寂止是静虑的一部分,不同的名称体现不同的含义,这些都是禅定、都是静虑。静虑的修法当中有些是寂止,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专注、什么分别念都不生起,这个其实叫寂止。

所以静虑的范围是很广的,有时是指一心不乱,有时是指在修行的时候专注于所缘的法。通过修自他平等、自他相换,把自私自利这种粗大的分别、不符合解脱道的部分,通过观修慢慢去掉,这是静虑的修法。静虑的本体非常多,比如不净观也是禅定,还有数息观、慈悲观、缘起观,很多这种修法都是静虑的本体。此处的静虑是说,在听法时闭上眼睛什么都不想,上师虽然在讲法义,但自己不能执著法义,要在上师讲法的时候,安住在一心不乱的状态中,这是不合理的。】

生西法师辅导《前行广释》第112课:【安住本性外,无余静虑度;

所谓的静虑就是不离本性,安住本性,安住、相合于万法的实相,这个就是静虑,除了这个之外的静虑不是真实的静虑。比如说世间的四禅八定,因为世间的四禅八定没有安住本性,所以不能叫真实的静虑。如果能够安住本性是最了义的静虑,所以说安住本性之外无余静虑度。米拉日巴尊者给我们讲了,如果我们要修静虑,当然最究竟最圆满的应该是修持相应于本性的静虑,这个就是止观双运的静虑。

首先我们要了知本性,实相本性是怎么回事,然后逐渐通过禅修寂止去摄持胜观,逐渐可以去训练安住本性。在这个之前,就是我们该修的比如说寂止,该修的这些外加行的观察修,这些都应该修,菩提心也应该在打坐的时候修,但是最了义的,我们最终还是要达到一个相应本性安住的静虑。】

生西法师《前行之重要性》笔录:【共同前行前面大概提过,这里再看一下。我们在修共同前行时,主要是通过入座、打坐的方式来修。为什么要以打坐的方式来修呢?因为当我们看书思维的时候,心还没那么集中,打坐的方式就是把所有的事情放下,只是想着意义,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法义的观修上。通过入座打坐的方式观修,是把法义收摄内心当中最殊胜的方法。它比散心一边做其他事情,一边去思维,力量要大得多,因为他集中所有的精力,相当于把所有的火力集中之后,攻克一个堡垒一样。所以我们把所有精力集中起来观修加行,观修暇满难得、寿命无常,每天把所有的事情放下来集中观修,这种力量是很大的。所以很多大德都强调修法时一定要打坐,通过上座入定的方式来观修。如果因缘具足,首先要把自己的琐事全部做完、放下来,当然全部做完也很困难,但是打坐之前你要把琐事放下,为这一座打坐创造好的因缘。

打坐有很多种,有些是修寂止的,有些是修胜观的。这里是修前行,修前行就不能什么都不想,因为我们的分别心要再再的缘它的法义,内心当中要生起暇满难得等的感觉,所以必须要缘它的法义去观修。我们大部分时间都要通过它的法义去观修,这要通过分别念去观。这就是观察修,很重要。最后回向的时候,我们就什么都不执着,安住一会儿,这是可以的。在观修暇满难得等四加行的时候,必须让我们的思虑、心转起来去缘法义,了知它深刻的含义,内心当中要升起觉受,这还是必须要缘法义观修的。】

普巴扎西仁波切《禅定精要》:【佛教无论哪一个教派,都是为了成办解脱。尽管众生根机不同、心的显现不同,但成办解脱都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观察修和安住修——去创造条件的。无论哪个教派,都不会离开这两点。

汉传佛教的禅宗,为什么有一个修法叫参话头呢?它就叫观照,就是观察修,最终所得到的见解——疑情,是由安住修得到的一种境界。所以无论哪个教派,虽然树立的名词不同,实际上都是一个道理。

因此,你刚刚所说的多数还是一种观照,你还是需要多看看一些相关的教言,比如小乘教法关于破我的教言,以及大乘教法中观的教理。我们平常在修学过程中,应该多方面做得圆满一些。】

与前行相关的观察修和安住修

问:请问在前行实修中是否需要观察修与安住修轮番修持,安住修如何理解,怎样知道自己在此座上安住了?

答:两个都需要。首先要观察修,观察修就是缘法义,不断地观想、不断地观修,观到一定程度,比如说观无常,今天的这座无常我观的有一点体会了,就安住在这个无常的状态中安住一会,不再观察了。如果又生起了分别念的时候,再启动观察的程序,观察完之后最后得到一个结论,无常的结论,就安住。这样观察修与安住修来轮番修持。

安住的意思就自己不产生其他的念头,安住在无常中,这种无常的感觉是在观察修的时候找到之后就不散乱,也不观察其它的,然后就安住在这个状态当中,这个就叫做安住了。(生西法师)

问:恳请法师详细开示,该如何观修才能生起对止观的坚定信心呢?还有止观和加行一同修这样好吗?是否加行修完后也得修止观呢?

答:我有一些诧异,你居然认为止观是加行之外的法门。你知道观察修安住修吗?安住修就是止,观察修就是观,(修得好的话,则是止观双运),前行修法当中,还有很多个地方都可以对应止观比如上师瑜伽修法等等。(正见C1)

问:我月初时我开始读《大圆满前行引导文》,越看越喜欢,同时听堪布的传法课件,但我不知道正确的次第是什么样的?我是先听课件通读法本,再返回实修呢,还是每学习一个内容就进行实修?怎样做更好?

答:如果有条件,你可以一边听闻,一边思维,一边观察修,听到之后就可以深入思维,想明白之后就可以观修,通过观修增加串习力量,可以按照学会进度进行学修。(正见C1)

问:有资深师兄说:观修就是要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观看,而不是思考、不是想课本的内容。若是想的话,气脉会聚集在头部,不太好,应像看电影一样,观看到地狱等的景象",所以观修的观就是观看的意思。

而我不明白他的看法(其他师兄都很赞成),因为像5种他圆满,我们无法像看电影一样观看佛出世或不出世等的情景。

法师,这位师兄的观点正确吗?我的理解是观修就是观察修,就是反复思维法义的道理,并联系自己,联系众生。有时,甚至要感同身受,这样才能生起定解,而不应只以旁观的身份看。

答:个人认为,通常是用主视角的方式进行观想,当然也不排除第三视角,只是不应当否定主视角观想的方式,如果要这样讲,请举出教证,例如在观修菩提心的时候,看到一只待宰的羔羊,自己就观想成那只羊等等。(正见C1)

问:在讨论过程中,有师兄认为我们目前的观修不属于禅定,因真正的禅定的要求非常高,我们还没达到,只能是相似的禅定;末学个人分别念认为,禅定分安住修和观察修,我们现在的观修属于观察修,虽然没有达到真正禅定的境界,但也属于禅定的一种,就像《大圆满前行》虽然是前行,但也是正行一样。这样理解正确否?

答:前面的意义理解没错,但前行的比喻角度还是有点不同。禅定是分很多层次,目前我们串习的一心专注在某种所缘上,确实属于禅定的一部分。(正见B3)

问:观修的时候,可以采取听上师关于本修法的开示,以及法师的讲解吗?还是自己不停的思维为主?以什么样的方式串习比较好呢?就是说这一座30分钟,具体怎么做最好?

答:各种方法都可以因人而异。我个人有时喜欢反复品味引导文的原文,关键是你要把握每个引导文的方向,比如第一个引导文提到【如今已摆脱了八无暇处获得闲暇之自性,因此,我应当唯行正法,精进修持。】

——通常来说,只要有助于你产生"我应当唯行正法,精进修。"这个念头的思维方式都是可以鼓励的。黑体字当中的内容可以说是重点,你的思维应该围绕这句话的意义在你的内心当中产生觉受这一目标去努力。(正见C1)

问:观修人身难得时,可否在一座中,就把"八无暇,自圆满,他圆满,暂生缘和断缘心"从头至尾全部整合起来观修?我这样观修的话,差不多就是一个小时左右,正好是一座。

答:可以少量时间整体过一遍,重点还在进度所安排的内容上。(正见C1)

问:关于八无暇的观修,八个都观完算一座,还是说也可以观一个,时间达到了一座观修的时间。最后八个一起观。哪一种比较规范?

答:也许可以有多种方式。而个人建议,在每一座当中尽量将相关引导文完整地观修一遍,其中不同的部分根据自己的情况可以有时间长短的不同。(正见C1)

问:弟子想把观修多多串习,想请教法师,同一个修法,是一段时间里反复观修比较好呢,还是说几个相近的修法可以轮番观修?比如寿命无常11-22修法,是盯着一个修法反复观修到量,再观下面一个呢,还是可以一天观好几个不同的修法,但都属于寿命无常大科判下的。什么样的方式好呢?弟子时间暂时比较充裕,一天可以安排4-5次观修。

答:也许多种方式都可以,在完成学会学修安排的基础上,你可以自己看情况下安排,重点在自己薄弱的环节着力。(正见C1)

修菩提心

问:现在我们《佛教基础教程第一册》马上学完了,最后一课是《菩提心的修法》。关于这里面讲的四无量心的观修,大恩上师讲的比较简略,作为我们刚入门的学员,可操作性不是特别强。现在同学们有这样的疑惑,因为我们以前都是学净土或从未接触过佛法的,感觉观修对我们来说是挺难的一个修法,不知如何下行。这个是不是应该有一定的基础之后才开始进行的呢,比如说至少得有入行论的一些基础?现在我们只是有一个了解就可以了吧?

答:观修很重要,也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主要是我们自己要养成习惯,让相关的法义在心里反复忆念、串习。许多时候如果我们自己的心可能静不下来,那就需要一定的对治,在相关的环境当中,让自己的心专注法义反复观修,观修的过程就是调整内心的过程,让心变得堪能,有时候观修的内容不一定有很多文字,但我们需要扎扎实实去随文入观,重要的是去尝试、练习。让自己习惯修行(有时候并不是我们对于所观修的内容不明白,而是自己的习气等原因不愿意坐下来修法,多进行观修可以让我们更好的控制自己的心)。如果有机会,多闻思《入行论》等法门对我们生起菩提心是有很大帮助的。(正见C1)

问:真正观修菩提心时一定要打坐么?

答:有条件专门抽时间在座上修行,当然除了这个时间之外随时随地也要尽量观修。(正见C1)

修皈依

问:修上师瑜伽时,观皈依境和修觅心法,是属于观察修还是安住修?

答:当然是观察修。凡是在意识造作范围当中的一切修法都叫观察修,也就是说,凡在观照范围当中的一切修法,无论是观皈依境,还是我们在修正行期间的法——决断心之根本、寻觅心之过患、共同观察心之来住去,都是观察修。

我们把一切修法分为止和观两部分。在止观交修期间,前面的观照因为需要起心动念,都叫做观察修,后面的安住,从总的角度来说,其特点是要止息一切妄念。然而止息一切妄念还要分为世间禅定与出世间禅定:单单能止息一切妄念在无分别状态之中,若没有智慧成分,那就叫做世间禅定;有智慧成分,那就叫做出世间禅定。我们暂且不深入讲解世间禅定和出世间禅定,因为这里面还要细分很多层次,但从总的角度来说,安住修必须要止息一切妄念,这是它本身的一个特点。(普巴扎西仁波切教言《禅定精要》)

问:我观皈依境的时候,只想比较清晰地观出皈依境的局部,但无法清晰观想出完整的皈依境,该怎么办?

答:......这两天我们一再强调,之所以观皈依境不太清楚,主要是在观的过程中时间过于太短,次数过于太少,说白了就是不熟练!所以平常在起心动念观皈依境的时候,应该尽可能观的清楚一些。哪怕把一个小小的皈依境放在平常念诵的功课本之上,天天去看,随着你越来越熟练,皈依境也会越观越清楚。以后在修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往这方面发展。

比如说每一座修行期间,我们都是根据妄念起伏大小来树立不同的方便法的。妄念太多、昏沉太重的时候用剖析调伏妄念;妄念虽然有,但力量不太强,有昏沉但还可以控制,没到达到完全进入睡眠的地步,这时候就用持风的方式去调伏;没有昏沉和掉举的时候,用安住修去调伏等等。我们平常都是这样以不同的方法在调伏烦恼。如此,当有昏沉掉举的时候,无论是观皈依境,或是祈祷上师、念诵心咒,还是要把皈依境观得清楚一些为好,越清楚越好。

当然,每个人在刚开始修行期间都会有种懒惰的习气,就是一次观、两次观......时间长了以后,就不那么喜欢观了。这就是我们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气,我相信每个人都具有。按理说我们是信仰佛教的,做与佛法相关的事情应该是很高兴的,但当频繁去做一件事的时候,还是会出现懒惰的现象。

比如,我们平常做观察修的时候,无论以什么样的方式观察修,总是会在不知不觉中偏向安住修。因为安住修身心可以放松,相对之间不需要再去观照和起心动念。在自然安住和起心动念之间,自然安住当然比起心动念更轻松,不需要用力,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会不知不觉偏向于安住修。这不是由于我们定力太强,而是懒惰的习气在作怪,因为我们可能连一点定力都没有。

观察修必须要作意,但在安住修的时候,即便有起心动念,不是处于禅定当中,但这个起心动念相对是无意识的,不需要刻意去想,而是在大脑中冒出一个个念头,因此总觉得很轻松。但是前面的观察修需要刻意去做。比如你现前想的是今天要做什么事情,当发现这个念头要改变它的时候,就要去观皈依境,或者观共同外前行等等,这一切都需要刻意去做。刻意,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只要频繁去做,都会觉得辛劳,难免产生懈怠。

对于这种现象,我是有一些经验的。很多医生都告诉我,平常一直坐在一个地方不运动对健康不利,所以都建议我要多运动。最近也有很多人对我说,上师,你要在外面多走动走动。我就跟他们说,有意当中去走动,为了走动而走动是很累的,因为这件事情需要刻意去办。可能走着走着,不到一千步就不得不回来了,因为太累了!但若是无意当中走动,比如逛街或者旅游,当感觉到脚有点痛的时候,可能已经走了几千甚至上万步了。这就是有意和无意之间的区别。一个是刻意去做,一个是无意去做。无意当中这么做的时候,就会感觉很轻松。

平常在修行期间,很多人的思想也是如此。只要刻意去想,尤其是频繁去想的时候就会感觉很辛劳,不知不觉中就招来了昏沉。但无意当中,哪怕你在安住期间的妄念有多么炽盛,只要不是刻意去想的,这些妄念就不会让你感觉很累,甚至随着它漂泊多长时间也不觉得累。这也就是我们平常每天都打妄念,但并不觉得很累的原因。于此相反,在座上做了一阵观察修之后就会觉得很辛劳。这就是刻意和无意之间的区别。你们平常可以去感受一下。

那么我们现前应该怎么做,才能对刻意观想越来越感兴趣,而不是越来越懈怠呢?当然是要多了解这件事的重要性,尤其要时时陪伴着共同外前行——观人身难得,寿命无常,轮回过患与业之因果。(普巴扎西仁波切教言《禅定精要》)

教言

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译《前行备忘录》共同外前行:【地狱众生的寿量已经超越年数的限度,要感受长达中劫等的果报。寒地狱的处所是风雪交加、冰天雪地的雪山领域,寒地狱众生的身体与热地狱相似。他们遭受严寒的痛苦。寿量:需要在不可估量的年数当中受苦。反反复复考虑,不管是投生到热地狱还是寒地狱,有没有修行正法的机会,这是观察修。

当这样观察修之后会感到疲惫,全无思索,不回想过去,不迎接未来,不持续现在的妄念,在不加改造中安住修。当又准备起心动念时,再进行观察,不想起念时,再安住下来,这就是观察和安住轮番交替而修。】

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译《前行备忘录》不共内前行:【无缘的无量心,作为初学者,以如梦如幻等幻化八喻来修炼内心;如果是一个开悟者,那就以"无分别智行诸事"入定,修行它的妙力慈悲心等。

要修四无量心的人,如果一开始没有从舍无量修起,那么慈悲喜就不能成为无量。修法有观察修与安住修两种。"慈心与慈等持,悲心与悲等持,喜心与喜等持,舍心与舍等持"是指修寂止和胜观中的修寂止。修寂止也包括理论的修法和窍诀的修法,这里依照窍诀的修法,入座的所有前行法如前一样。

正行:把怨敌观想在自己的右侧,把亲友观想在自己的左侧。一开始要对自己的亲友生贪心,对仇人起嗔心。接着对此从三个时间来思维:敌人、亲人这两者包括我自己在内在辗转生死的过程中,没有不当过父母亲朋挚友的,如今的这个仇敌在以往做父母亲朋好友的当时,曾经给予过我不可估量的帮助,保护我免遭无量的加害。所以,他是利益我的亲人。】

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前行念诵仪轨·开显解脱道略释》睱满难得:【第一引导暇满难得在修此引导时,一切观修须以加行、正行、后行三殊胜来摄持,即:加行念诵加倍咒、八吉祥颂、供养偈、普贤行愿七支供、皈依、发心仪轨、摄受自在祈祷文、莲师七句祈祷文等;正行念诵"上师知"三次及本引导文的金刚语句,然后初时观察修、中间轮番修、最后安置修;后行串修后面引导文,继之回向,并且于一切威仪中,都摄六根、正知而行、饮食知量、精勤觉寤瑜伽等,具足三殊胜而修持。】

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前行念诵仪轨·开显解脱道略释》序分:【关于仪轨的修持方法,这里依次第作具体的说明。比如最初应修暇满难得,首先按仪轨词句念诵一遍这个引导的金刚句,然后再依靠观察修、轮番修、安置修而入座修持,等这一座修完时,如果时间充足,应该把第二、三、......九引导文的金刚文句简单地串修一遍,最后回向时,根据自己的见解,有缘或无缘地念诵《普贤行愿品》的偈颂部分,或者《入行论·回向品》及《极乐愿文》、《大圆满愿词》等回向文。倘若时间无多,只念诵回向文中的任何一种也可。不过无论如何,修法之后不能不作回向,特别是结束了一天的修法,在晚上临睡前,或最后一座法圆满时,一定要尽力作个总回向,这样对修行有绝大的利益。

如是当第一个引导已经如法修到位,接着就应当着重修持第二个引导,即:开始还是念诵加倍咒等然后进入仪轨,念"上师知"三次及第一、第二引导文的全部金刚句,接下来就应着重地依靠观察修、轮番修、安置修而入座修第二引导的法义,待此座修完时,如上串修后面的引导文,最后回向等。】

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前行广释》第28课:【下面所讲的观无常十分重要,大家在修学的过程中不要忘记祈祷和发愿,同时要把其中内容逐字逐句记得清清楚楚,然后再进行思维和观修,这即是所谓的观察修和安住修。作为初学者,刚开始肯定不能直接安住,所以在修每一个引导时,首先应该观察修,然后观察与安住轮番修,最后才能自然安住——修什么样的法都要这样,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中讲得很清楚。有些人做不到时时观无常,这说明你还没有达到安住的境界,此时应当再三地看书、再三地思维,这种字面上的分析探索,实际上也叫修行,是通过观察的方式深入内涵,故而也必不可少。】

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前行广释》第36课:【有些大德弘扬藏传佛教时,最好也能按照次第来,这样别人不容易生邪见。毕竟凡夫人的分别念特别恶劣,要改变它需要一定过程,只有按部就班、循序渐进,才能逐渐生起相应的觉受,最后有机会获得开悟。

因此,修学时务必要重视加行,这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要对每个道理观察修或安住修。在我们学院,以上的共同加行部分,许多道友已经修了一百多天,效果比较不错,但还要不断地修,时间越长越好。如果共同加行修得特别成功,大家在未来的修行旅途中,就会像意科喇嘛的传承弟子一样,不论遇到什么违缘,都肯定不容易退转!】

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维摩吉经》第44课:【作为大乘初学者,我们应次第修行,将观察修与安住修相结合。禅修时,可依据《大圆满前行》的实修引导逐一观察思维,如三宝的加持、观修人身难得、寿命无常等道理,直到内心生起坚固的定解。如果能这样修行,力度相较前者,自然有天壤之别。

如果只是理论上去理解"人身难得",可能会在暇满人身难得的道理上讲得头头是道,但内心不一定真正认为人身那么难得。只有真正在座上反复观修过这部分内容,内心才会对人身难得深信不疑,以至于泪流满面、汗毛竖立,出现许多不同的感应。

修轮回之苦、因果不虚也一样,都要一个个修持。对这些道理有了稳固的基础后,再修寂止,就较易获得稳固的境界,往后再进一步修持胜观,乃至进人大圆满密法的神圣殿堂,直至获得无上成就。】

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修心利刃轮释》第19课:【己二(以观察修广说)分三:一、抉择实相空性无我;二、实修现相无欺缘起;三、宣说甚深现空无别。

庚一、抉择实相空性无我:

这个科判着重抉择无我空性的实相。但这里所讲的实相,跟《中观根本慧论》所讲的实相,还是稍有差别。若按藏地某些论师的观点来解释,这种抉择方式,与中观应成派抉择菩萨后得位的见解或智慧近似。也就是说,并没有着重抉择远离戏论的不可思议境界,主要以虚幻的比喻来宣说现空无二。

诸位一切是缘起,缘起观待无独立,

转来变去妄相幻,如旋火轮是显像。

因为胜义谛极为甚深,需要精神高度集中才能领悟,所以作者提醒我们谛听:诸位!世间所有万法全部都是因缘而起。所谓缘起,即世间一切显现法全部互相观待而产生,比如智慧宝剑和无明烦恼,无我和我,怨敌和亲人,以及上下、左右、黑白等。在三界当中,没有一个法是无因无缘、独立自主的,全部都是转来变去的妄相,幻变不实,如旋火轮唯是显像。比如我们今世做人,下世转为旁生,再下一世转为天人等。又如一碗水,人看作水,地狱众生看作燃烧的铁水,天人看作甘露,持明者看作佛母等。

其实,整个世界一切万法,并非实有不变,不仅佛教这样承许,量子力学等物理学也已证实。当然,无论科学如何发达,也不可能揭示众生的心是缘起性空的道理,而对心外的事物,也不可能像中观应成派那样,全部抉择为远离一切戏论。......】

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梦中佛事》如何寻找大乘的方向:【在修加行的时候,为什么观修比较困难呢?这是因为,我们从小在人身难得、业因果等出离心修法方面,从来没有串习过。虽然光是在道理上明白也很好,但实际修行更重要,所谓闻法难、思维修行更难,就是讲的这个道理。因此,一定要像麦彭仁波切所讲的一样——观察修和安住修。比如观修"轮回痛苦",先要把文字看熟,直至心里能自然而然想起来,然后再三思维轮回的痛苦,产生疲倦心时就可以安住修。】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加行的修法都是一些思维,有些修法却不是这样。比如,禅宗修法时什么思维都不能有,什么念头都不能起,所有的念头都要放弃。这是另外一种修法,修加行时不能这样做,一定要有思维。因为,开始时不思维就没有办法建立正知正见,没有正知正见就不能建立修行的基础。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人身难得也有修法及禅定的分别,思维的过程叫做人身难得的修法;当觉得疲劳不想思维时,心就静下来,安住在什么也不想的状态中,这一阶段叫人身难得的禅定。

益西彭措堪布《祖师心髓-前行备忘录·三殊胜》第7讲:【"特别而言,作为初业者,从最初达到正行无缘很难,如同拉鼻子是否到口里尝试一样。因此,正如寂天云:"于法思维之大柱,按照拴那样未逸走"。"

这是说,作为初业者最初要达到正行无缘是太难了,就好像要拉着鼻子伸到口里去品尝一样,实在做不到。那就应当退而求其次,做不到无缘能够专心于法就可以了。这就是寂天菩萨说的:"对于思维法的大柱子,一定把心牢牢地栓在上面,不要让心跑掉了。"

意思是你要一心思维法,心住在法上,不要跑开。思维法好像一根柱子,正念就像绳子,一直把心栓在上面不让它跑到别的地方。也就是说,从早到晚一直住在思维法当中,不要去想非法的事就可以了。

"如是所说般,对于暇满难得等,要么作观察修,要么作安住修,要么作观住轮番而修,此至关重要。"

我们修正行的时候,如果空慧以上还不能相应,那就一心缘着法。也就是修正行的时候首先起动一下心:"为了一切众生远离苦因苦果得无上菩提而发心修行",然后就上路了。这时候正行无缘还修不上,那我们就思维法而修,暇满、无常、业果、苦谛等等,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思维,心一直住在法上面。或者观察修、或者安住修、或者观住轮番修等等。这就是我们这一座修正行时要做到的。它其实不是无缘,但暂时可以把不缘非法称为无缘。这一点至关重要。

修完了以后以回向来印持。让它全部回到一切种智的大海,使得善根辗转无尽地增长。这样我们这一座加行、正行、结行就全部做圆满了。】

益西彭措堪布《新广论讲记》第3册三恶趣苦:【以下士道而言,我们修苦的目的,是为了引发寻求后世安乐的下士意乐;修苦的方法,就是观察修,内心缘三恶趣的苦事数数观察、思惟、衡量;观察修的必要,即为了修心、转心,将内心转成恒常猛利的厌离心态。只有反复思惟恶趣苦相,内心才能生起热恼,发起猛利的厌离,继而以下士意乐摄持,遮住心缘恶法转动的势力。所以,宗大师强调:"度现在心,乃至未能转变心意,起大怖畏,应勤修习。若虽知解,或未修习,或少修习,悉皆无益。"这是要求作观察修,而且在量上要数数观察。】

益西彭措堪布《新广论讲记》第8册学菩萨行:【弥勒菩萨论中所开显的六度数量决定之理,并不是与修行无关的空头理论。实际上,这本是需要观察修的重要内容,要求学者自己作一番思考。为了能有坚定的志力,如理如量、如次第地投入六度修持,先要在认识上生起"六度是极殊胜教授"的深刻定解。学者若能遵循这些正理反复思惟,一旦引生定解,必定会执六度为殊胜教授。从此,不须他人劝励,将主动致力于六度的修行。】

益西彭措堪布《新广论讲记》第3册道次引导:【因此,若要对增上生和决定胜这二种胜利发起希求心,首先必须修习共中士和共下士的所有意乐,即:必须观察恶趣的过患和善趣的安乐,从而发起对增上生的欲乐;又必须观察轮回的过患和解脱的利益,从而发起对决定胜的欲求。此二者分别为共下士与共中士的意乐,而能够引生这两种意乐的因,就是共下士与共中士二道的观察修。】

益西彭措堪布《新广论讲记》第3册念死无常:【以串习无常观必定能转变心意,以数数思惟必定能让自心猛利、恒常地转动,由此心中发起决断。如果没有以观察修猛利、恒常地转变自心,则很难发起这三种决断。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对这三种根本的思惟。】

益西彭措堪布《教诲甘露明点讲记》:【修的种类

修包括观察修与安住修两种。它们都是不可缺少的,偏于哪一端都不全面,都是对修的意义不清楚的表现。一般人以为,打打坐、安住修才是修,其余都不叫修。其实不是这样的,前行的修法基本上都属于观察修,因为这些修法都需要达到心态上的转变。

观察修可以有效的转变心态

心态转变的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观察,重新认识万法的真相。这样一旦发现万法并不是原来自己认为的那样,就会从过去颠倒的心转变成反方面符合事实真相的心。

比如你耽著生死轮回,不愿意出离,这样是无法进入解脱道的。这就是由于认为轮回里有很多真实的安乐而导致的。后来通过如理的观察,发现轮回是纯一的苦性,就自然会从乐著轮回的心变成出离轮回的心。

或者耽著自私自利,认为只有事事供养、恭敬自己,才是对自己好。后来一经观察,发现利他才是利益、安乐的根本。只要观察得透彻,马上就会发生转变,他的心就会从过去的我爱执转向他爱执了。

诸如此类,对于菩提道上从一开始的对善知识修习清净信心,到修习暇满义大难得、死亡无常、业果不虚、生死过患,以及菩提心等等,都需要通过观察的方式来进行修习。

结果这些法义入到心里,就会发生内心的转换,这个内心的转换一旦达成,心念和行为决定会发生变化的。这样,就会把你的心从过去的恶趣道,安置在善趣道中;从生死道安置到解脱道;从小乘道安置到大乘道;从世间道安置到出世间无我之道。

观察修要使心猛利、恒常

这样的观察,必须要使自己的心发生猛利、恒常的变动。否则就转不过来,心念和行为还是老样子,不会有根本性的转变。因此在程度上不是少次、轻微的变动,而是要让它一次又一次地变动起来,最后使它的势力达到一种很猛利的程度。在持续方面,要从最初偶尔一、两次的转变,串习成相续不断地住于这种心态之中。也就是说,在强度上要达到猛利,在相续上要达到恒常。这样它才能够居于主导地位,才能引导着你入到真实的道当中。

观察的时候必须要把心调动起来。通过数数不断地串习,使得它由量变到质变,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最后它就能强化到逐渐胜伏反方面违品的程度。

否则,如果修心只是轻飘飘的浮在表面上,只发生一点点小的变化。而没有达到恒常、猛利的变动,就不足以消灭它的违品。

比如,没有深入的修习对善知识的信心、恭敬心,就不能转变原来没有恭敬、没有信心的状态。没有生起珍惜暇满的心,没有无常观念,就不能生起当下迫切修行的心,就会一直处于懈怠当中。或者,深信业果的心没出来,就不可能克服掉种种恶行。再者,修苦的心若是不到量,没有深信轮回唯一是苦,没有再再的串习厌患轮回、希求出离的心,也不可能转掉原来耽著生死的心。因此他的所作所为仍然会与烦恼相应,造作各种业,结果依然落在随顺生死的集谛当中。】

生西法师辅导《前行之重要性》:【打坐有很多种,有些是修寂止的,有些是修胜观的。这里是修前行,修前行就不能什么都不想,因为我们的分别心要再再的缘它的法义,内心当中要生起暇满难得等的感觉,所以必须要缘它的法义去观修。我们大部分时间都要通过它的法义去观修,这要通过分别念去观。这就是观察修,很重要。最后回向的时候,我们就什么都不执着,安住一会儿,这是可以的。在观修暇满难得等四加行的时候,必须让我们的思虑、心转起来去缘法义,了知它深刻的含义,内心当中要升起觉受,这还是必须要缘法义观修的。

生西法师辅导《现观庄严论释》第13课:【还有观察修的一种等持,观察修就是必须要观察。开动思维把自己的心引导趣向某一个所要达到的目标。比如说无常,我必须要通过观修让自己生起来。虽然这方面也是一种修行,但是一般来讲寂止就是让自己的心一缘专注。修法特别简单,不需要很多的知识,准备好之后,就可以去修了。这就是属于所依。】

生西法师辅导《前行广释》第31课:【所以我们要刻意地去观想,这就是观察修,在观察出离心时就是要励力地、反复刻意地观修。这个时候你就不能修禅定,不能去修寂止。必须把所有能够开动的都开动起来,然后相应这个法义,很深、很细、很广大地去思考:这些东西的确没有用。观想的法义越深刻自己才知道耽执这些没有用。这些都是无常的、都是要抛弃的,真正有用的就是修行正法。

这个时候观的越来越深刻,越来越强烈,所以慢慢地通过这样的观修放弃今生的耽执,真正开始用有限的生命修持临死有用的正法。而且所修的是不耽执世间八法的正法,那么这个时候修的质量就很高。这也是我们思维世间尊主而修无常和寿命无常的关联。】

普巴扎西仁波切教言《禅定精要》:【修行也分为上中下三种。下等的修,是不离上等的学所产生的定解,进行如实的观察修;中等的修,是观察修和安住修交替的过程,即通过观察修已经能够产生短暂时间的安住修,但在烦恼习气等的作用下,不久又退失,退失后再度在定解的摄持下进行如实的观察,并进入到安住修;上等的修,是在经过较长时间的中等修后,能够自在地以定解的力量安住在所缘之境中,并最终产生出修慧来。

如果只有下等的学的水平,这时如果去修持,是不可能修起来的,因为没有正见,心中都是无明、邪见、疑惑,怎么能修出佛法的功德呢?就像蒸沙子不可能变成米饭一样。如果已经产生了中等的学,则已经可以开始修行,但是因为理路不清,思慧还没有完全形成,因此修行会很慢,效果也不会理想,因此应该加强深入思维,融会贯通。如果已经产生了上等的学,具有了清晰无误的定解,这时就应该安排专门的时间进行修持,先从下等的观察修开始,慢慢串习成熟后,就能顺利进入到上等的修行。

有的人喜欢闻思,修行的意乐和习气都不够,在产生了上等的学后并不进行修行,这样时间一长,他心中的思慧就会被忘记了。

大家应该检验一下自己目前处在学与修的哪一个水平之中。

比如说学修皈依。下等的学是将皈依的原因、目的、重要性、利益、对境、生起的种种方便、体性、类别、学处等内容逐字逐句理解清楚;中等的学是联系自身和众生等等的实际,在心中显现出这些皈依的能诠句的所诠义;上等的学是将皈依的各项内容如理进行深入的分析、思维,最终获得皈依的定解。

下等的修,是在打坐以及日常的生活中,对自己或者其他众生,运用所获得的皈依的定解,一一进行如实的观察;中等的修,是已经能够安住在皈依的定解中,但是还不稳定,容易失去,因此再次在定解的摄持下,针对自己以及诸众生进行具体如实的观察,这样进行交替的观察修和安住修;上等的修,是在数数的交替串习后,能够自在地安住在皈依的定解之中,长时间进行这样的安住修后,最终生起永不退转、非常稳固的真正皈依心。

又比如学修念死无常。下等的学是弄懂三种根本、九种因相、三决断门的字面意思;中等的学是找到三种根本、九种因相所对应的实际含义;上等的学是再结合这些实际的含义,思维为什么要用这三种根本来揭示死无常,每种根本又为什么要用三种因相来说明,是否能找到除此之外的更有力的死无常根据。三决断门为什么能被称为是决断,除了三种根本、九种因相、三决断门外,还是否能找到证明死无常的根据。这些如实深入思维,就能帮助自己完完全全信受死无常的道理,对死无常产生确定无误的定解。

死无常下等的修,是运用这样的定解,无论在座上,还是在座下,对自己或相应的众生之寿命进行如实的观察修,可以专门运用某一种根本的某一种因相进行观察修,比如专门针对自己,串习"死主决定会来,而且无缘能令其退却",或者串习"寿无可添,无间有减",等串习熟练之后,再将三种根本连贯起来进行观察修;中等的修是在这样的如实观察修比较熟练之后,已经渐渐能够安住而修,一旦不能直接安住,再次地运用三种根本九种因相的定解重新对自他一切有情之寿命进行观察,以这样的方式交替修行;上等的修是对所有的根本与因相能够稳定地安住而修,并以这样安住修的力量,最终分别产生出"必须修习正法、现在就修习正法,以及唯一以修正法为依怙"这三种决断门,以及对今世产生强烈、永不退转的厌离心。

下面再来看看世俗菩提心的学修。下等的学,是字面上完全理解菩提心的体性、行相、殊胜的利益、七重因果和自他相换的具体内容,比如慈与悲的所缘、行相、利益、种类、生起之量等等,能正确地对这些文句进行消文;中等的学,是将这些能诠句与实际的所诠义进行对应,比如就知母来说,不是笼统地知道每个众生都是母亲这样模模糊糊的概念,而是要认识到能诠句所说的意思,是指周围的道友,同事,乃至路上遇到的陌生人,这一个个都是自己曾经的母亲;上等的学,是结合这些所诠义,找出七重因果和自他相换各自的合理性、必要性、内在联系等等,这样就会对世俗菩提心获得确凿无疑的定解。

关于世俗菩提心下等的修,是将自己、周围的人、旁生,乃至肉眼见不到的地狱、天人等等的众生作为观察的对象,以世俗菩提心的定解摄持,渐次地进行平等舍、知母等等的步骤的修持,每次可以只专注于某一个或者某一类的众生,对他们进行知母等的某一个环节的修持,慢慢可以增加众生的数量和修持的内容,最后能在一座之中,对于一切众生,完整地修完所有的七重因果或者自他相换的内容;中等的修,是在前面的如实观察修达到熟练,能够渐渐安住的时候,两者交替进行的过程;上等的修是完全能够安住于七重因果或者自他相换的定解之中,并且在长期这样的安住修行之后,心中真正产生出无伪、没有掺杂自私自利之心如纯金一般的世俗菩提心。

最后来看看般若空性的学与修。下等的学,是将般若空性的体性、类别、中观共同的五大因、应成派不共的四大因等等的内容在字面上弄懂;中等的学,是理解出这些能诠句所对应的实际所诠义,比如说自性、无自性、世俗谛、胜义谛等等的这些法相,需要在实际生活中的桌子、房子、城市、亲人、朋友、道友、上师、工作、家庭、寺庙等等事物上,找到它们相应的所诠义来,在心中一一显现出它们所诠义的总相,而不能只是在文字上滑来滑去,但是在闻思般若空性这样相对高深的法门时,这个步骤往往容易被忽略,导致学法者在思维和研讨的内容,其实是与实际所诠义没有联系的一些笼统的概念;上等的学,是在结合所诠义的基础上,深入、如理地思维这些法相和理论,遣除对于般若空性的未知、邪知、和疑惑,在心中产生般若空性的清晰定解。

下等的修,是根据般若空性的定解,在桌子、房子、人等的万法上进行如实的观察,也可以专门运用一个方法,比如说离一多因等,对具体的法进行观察;中等的修,就是在般若空性定解的摄持下,观察修和安住修交替的过程;上等的修,同样是在定解的摄持下,能稳定地进行安住而修,并且在经过长时间的安住修之后,最终证悟到般若空性。

这以上是针对初学者如何产生闻思修三慧的角度而讲的。对于初学者来说,对三乘教法的每个法门,都应该按这样的步骤,踏踏实实、按部就班地进行学与修,这样就可以把甘露一样的尊贵法宝真正地学到手,加持到自己的身心相续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只有在光明大圆满、禅宗等最为了义的法门中,正行的修行才是以无分别、无念的方式无修而修,在其他的法门里,无论是观察修和安住修,都需要运用善妙的分别心,在定解的摄持之下进行修持。那这和闻思时的思维有什么差别呢?它们的差别是:思维是遣除对法义的未知、邪知,和疑惑,是对法义的学习和掌握,最后产生出的是定解;而观察修和安住修,是运用定解,在相应的境上进行如实的深入思维和数数串习,对治掉心中与此相违的种种见解和增益,这是对法义运用的过程,最后产生出的是修慧。】

入行论相关的观察修和安住修

问:我们在学《入行论》、《前行》等法时,都需要我们去观修,请法师开示:观修的时候,如何做是比较如法的?

答:......从修所修的角度来讲,要看我们自己所修的内容是什么。如果修持的是出离心,就按照出离心的方法,一个字一个字地去观修。观修的时候,主要的、也是最保险的一个方法,上师法本当中所讲的意义,如果能够把文字背下来,那是最好的。如果不能够背诵文字,这一段主要讲什么意思,把这个意思记在自己心中,然后反复地从头到尾一遍一遍地去观想,一遍一遍地观修思维它里面的真实含义,思维它对我们修行带来的是何种启发?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它真正的意义是什么?与我们修行什么关联等等,这样一次次去观修,法义就逐渐可以融入到我们的相续当中。

这就是一种观修、一种串习。观修有观察修和安住修。前面我们所讲的是观察修,就是缘法义一遍一遍去观修;安住修就是不去观察很多,只是安住在一种禅定等等究竟的境界当中,就已经足够了。但一般来讲,对于初学者,麦彭仁波切讲最好是以观察修作为悟入。(生西法师《入行论》答疑)

问:请问如何对《入行论》的法义进行观察修和安住修?比如静虑品中这个小科判:丑二(与他罪相联)分六:一、获得身苦;二、阻碍解脱机会;三、以比喻说明过患;四、空耗暇满;五、痛苦无义;六、痛苦无法比拟。恳请法师开示应该具体怎么做,感恩!

答:修当中有观察修和安住修,思和观察修有所不同,思是遣除怀疑、疑惑,有可能你思之后,虽然道理上明白了,但串习不够,对治力不强,这个时候需要观察修,观察修可以有固定的模版和套路,就是对你已经想明白(思)的道理,反复练习,增加串习,增加对治力,当观察修稳固之后,可以安住在相应的境界当中。比如你可以反复观修入行论的颂词,反复在内心里串习那些内容,产生一定的感受之后可以稍作安住。(正见C1)

问:我们入行论学习的过程中,有结合禅定的修行吗?在我们修行的初级阶段,应该怎么思维比较好?

答:闻思修的次第是佛陀宣讲的,首先听闻了解法义,产生闻所生慧,然后详细思维,压制烦恼,产生定解,消除疑惑,产生思所生慧,最终修行彻底根除烦恼获得解脱,而修行也分为观察修和安住修,观察修就是对已经思维明白的法义反复练习。你现在学的还不多,很多见解都不清楚,不稳固,重点是闻思为主,将来课程圆满之后有很多选择,要做好规划,磨刀不误砍柴工。(正见C1)

问:请问什么是观察修?如果我们要对《入行论》的颂词进行观察修,应该怎么做呢?

答:观察修指的是对自己已经通达的相关法义,反复去观想、串习、熟悉。如果观察修到一定量,产生了体验和定解,安住在这样的定解当中不动摇就是安住修。观察修,有时是在遣除疑惑的前提下进行,之前对相关法义,你需要在内心认可,没有疑惑,之后就可以反复思维进行练习。(正见C1)

问:弟子曾经和已经学完《入行论》的师兄交流过,他们在学习的时候,只是停留于对法义的理解,基本没有做过观察修,更不用说安住修了。所以当弟子问她如何修菩提心和自他平等时,都回答不上来。弟子想,既然已经花了这么多时间学习法义,如果不通过观察修来融入自心,实在是太可惜了,因为过两年估计法义就会忘光。所以弟子很希望能带动师兄们,把观察修这部分做起来。

如果现在没有仪轨,那我们座上这部分怎么修呢?直接让师兄们在三殊胜的摄持下,就按照《璀璨日》那段文字来观想吗?但是《璀璨日》自他相换那部分的内容不多,就让师兄们天天重复吗(我们马上进入"自他相换"部分的学习了。我们想组织师兄们早晚都修)?

答:或许《璀璨日》今后有辅导。如果有时间你们可以学习一下《修心七要》,当中也有修法可以结合。

对少部分内容反复观修是很好的,观修的重要意义就是加强练习,有的时候某个问题你可能理解了、想明白了,但因为缺乏训练,力量就薄弱,观修就增加善法的训练。(正见C1)

问:末学现在正在学《入行论》学到第四品刚学完,由于最近烦恼很多,嗔心,嫉妒心,被人讽刺挖苦等等,不知道该如何调伏这些烦恼?

到现在,还没有学到比较明确的调伏烦恼的方法(可能学到后面会有),但是现在非常烦恼,所以末学请求法师教我几个方法。

答:一方面可以提前阅读一下入行论后面的内容。一方面观察修非常重要,我们如果仅仅在知识上了解了法义,缺乏练习,对治力就可能很薄弱,你需要反复观修所学过的法义。多修上师瑜伽也非常殊胜。(正见C1)

教言

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入行论广解》第130课:【修行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安住修,一是观察修。《入行论》讲的菩提心修法,主要是观察修。观察修对我们来讲很有必要,因为很多人的分别念非常重,邪知邪见也比较多,一定要凭自己的智慧进行破析,道理上想开了、明白了,心才会自然而然趋入正道。否则很多人的习气根深蒂固,一下子扭转过来,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大家一定要思维寂天菩萨讲的法义,经常忆念这些道理,这也是菩提心的一种修法。所谓的修行不一定要闭目打坐,什么都不想的话,是不是修行也不好说。麦彭仁波切在有些修法中,再三讲了观察修和安住修,刚开始的时候,与我们最相应的就是观察修,通过如理的观察,再猛厉的分别念也不堪一击。我们的心就像调皮的小孩,一下子让它安住非常困难,但如果让它自然放松、观一观,它就比较听话了。当今时代的人,乱七八糟的分别念特别多,这些分别念当中,真正有价值的很少很少,若能依靠这种观察,分别念就找到了真正的价值。】

与净土相关的观察修和安住修

问:我们从《入行论》开始,跟着上师学到今天的《藏传净土法》,请问上师:《藏传净土法》到底应该怎么观修?

答:《藏传净土法》主要讲了往生极乐世界的四个因,这是藏传佛教特有的窍诀。虽然在《阿弥陀经》等相关净土经典中说法不一,但藏地的高僧大德以不同窍诀归纳为四种因,这是需要着重观修的。(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

教言

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佛说无量寿经广释》上册第5课:【念佛当然非常好,但念佛的同时也要运用智慧对净土经论进行思维。其实思维就是一种修行。《定解宝灯论》说修行有两种,一是安住修,二是观察修。有些人说:"我现在特别伤心。"我问:"为什么?""因为我没有修行的时间,每天都要做法本和光盘。"其实这些人用不着伤心,做法本和光盘就是观察修,如果没有反复观察法义,怎么能做出法本和光盘呢?有些人说:"我听辅导很苦恼,一直没有修行的时间。"还有些人说:"我讲经说法很苦恼,因为没有修行的时间。"其实,思维法义就是最重要的修行。无垢光尊者在《七宝藏》中说:"末法时代,只有闻思究竟的人才有机会证悟我的大圆满法。"尊者之所以这样说,就是因为思维也是一种修行。

我们不能把修行的范围定得太小,认为所谓修行就是按毗卢七支坐势,一直闭着两个眼睛,什么念头都不生。如果闭着眼睛就是修行,那这个世界上修行的人就太多了;如果不生分别念就是修行,石头从来没有产生过一刹那分别念,那石头已经成大修行人了。所以,这些并不是真正的修行。

什么是真正的修行?最初要从观察修入手,想方设法生起对佛法的定解,然后稳固相续中的定解,最终令定解不退转,在此基础上再安住修,这才是真正的修行。否则,一上来就闭着眼睛打坐,不但眼睛紧紧闭着,甚至鼻子都不出气,用监测器检查的时候也许心脏都不跳......表面上看修行似乎很好,实际上满腹怀疑和邪见,一会儿生贪心,一会儿生嗔心,这样修行能进步吗?很难说。】

益西彭措堪布《新广论讲记》第2册修习轨理:【举例说明任何法门都不能缺少观察修

这个观察修的修轨并不是宗大师所独创,大师只是摄集了弥勒、无著论典的教授精华而着重弘扬。而且,这个修轨不仅仅是西藏某一宗派的修轨,它其实是任何一种清净的法门都不可或缺的修轨。

以净土宗为例,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中说:"信愿持名,一经要旨,信愿为慧行,持名为行行。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故慧行为前导,行行为正修,如目足并运也。"《阿弥陀经》的要旨就是信愿持名,其中信愿就是慧行,是持名念佛的前导。而这信愿的慧行就是观察修,即以观察修而出生信愿,由真切的信愿才能恳切念佛求生净土。所以,观察修对净宗行人来说,犹如眼目般重要。

佛在《无量寿经》中宣说往生正因时,也涉及到了观察修。佛说:"复次阿难,若有众生欲生彼国,虽不能大精进禅定,尽持经戒,要当作善。所谓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淫欲,四不妄言,五不绮语,六不恶口,七不两舌,八不贪,九不嗔,十不痴。如是昼夜思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种种功德、种种庄严,志心皈依,顶礼供养,是人临终,不惊不怖,心不颠倒,即得往生彼佛国土。"其中"昼夜思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种种功德、种种庄严"就是观察修,秉此密意,世亲菩萨归摄《无量寿经》之义而撰著了《往生论》,安立"五念门",其核心即五门中的观察门,占了全论的大部分。论中说:"彼观察有三种,何等三种?一者观察彼佛国土庄严功德;二者观察阿弥陀佛庄严功德;三者观察彼诸菩萨庄严功德。"而且观察阿弥陀佛国土庄严功德又分有十七种:庄严清净功德成就、庄严量功德成就、庄严性功德成就、庄严形相功德成就、庄严种种事功德成就等;观察阿弥陀佛庄严功德又分八种:庄严身业功德成就、庄严口业功德成就、庄严心业功德成就等;观察菩萨庄严功德成就又有四种观察修。

由此可知,观察修的范围非常广大,在净土很多经论、引导文中称它为慧行,其所生之果就是发起猛利信愿。真正数数观察净土的功德,见到净土的庄严、如来的法力、菩萨的功德、往生的胜利等,决定会让自己信心猛利,生起强烈往生净土的愿望。而且这种由观察修所成就的信愿,不会是泛泛肤浅的,决定会稳固持续。

世亲菩萨所说的二十种观察全部来自《无量寿经》当中释尊的至言,从这个角度对应《广论》来理解,就知道确实处处都需要作观察修。如果通达《广论》的修轨再转到《无量寿经》的闻思修,决定对修习净土有极大的利益。换言之,如果能领会佛的圣言都是修习净土的教授,就可以通过听闻经文而趣入思惟,思惟决定之后再缘经文数数串习、观察,使信愿不断增上。在这个基础上,无论修习何种净土行门,如念佛、持咒、观想或礼拜等,心力决定不同以往,因为通过观察修已经猛利、恒常地改变了心力,所以,很容易和阿弥陀佛相应而获得往生的成就。

在成就念佛三昧上,观察修也是修行的关键。明朝妙叶大师在《宝王三昧念佛直指》中说:"若人能具此智,不为世间一切邪解偏见诸恶知识之所回转,则当正观二土苦乐净秽,于其境上,生二种心,以为方便,非此二心,不能生彼。何谓二心?一者厌离心,二者欣乐心。于此娑婆生厌离故,则能随顺释迦所说折门;于彼极乐生欣乐故,则能随顺弥陀所示摄门。以此二门,精进修行,念佛三昧必定成就。"

这一段其实是开示观察修和成就念佛三昧的关系:如果有人能够具有信解"娑婆世界是苦,净土是安乐"的智慧,就应如理观察两种世界的苦乐与秽净,以对这两种境分别产生厌离心与欣乐心作为方便。这样对娑婆世界产生厌离的缘故,就能随顺释迦佛激发出离轮回的折门;又对彼方极乐世界产生欣乐的缘故,即能随顺阿弥陀佛开示净土的摄门。通过这折摄二门,而发起精进修行,决定能成就念佛三昧。

这一段和无著菩萨《瑜伽师地论》以及《广论》的开示如出一辙。以观察慧反复观察娑婆世界的过患,即思惟三恶趣、人天之苦,特别思惟三苦与人道八苦等,如是引发厌离心,对娑婆世界没有丝毫贪著,这个修行其实是下、中士道有关苦集二谛的观察修;另一方面,应以观察慧反复观察极乐世界功德庄严,即思惟忆念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果地成就、大愿成就和加持,这样引发欣乐心,身心完全趣入极乐,爱乐欢喜,这其实是有关灭道二谛的观察修。

如果能这样以如理观察引生两种清净心,决定会精进修行。就是以观修轮回的过患,发起猛利厌离,从而遮止一切缘轮回的散乱;以观修净土的功德,发起猛利欲乐,而能欢喜地趣入净土。这样万缘放下,一念单提,最后决定能成就心缘一境的念佛三昧。因此,观察修确实是成就念佛三昧殊胜的方便。

《念佛直指》又说:"若于此折门不能修行,厌离不深,则娑婆业系不脱;若于彼摄门不能修行,欣乐不切,则极乐胜境难跻。是以行人欲生净土,成就念佛三昧,当齐修二门,为发行最初一步也。"这是从反面而言,如果不能修行这个折门,就不能数数观察娑婆世界的过患,如此厌离就不会深切,也就不能解脱娑婆的业缚;如果不能修行这个摄门,就不能数数观察极乐世界的功德,欣乐就不会深切,也就不能趣入极乐殊胜的境界。所以,修行人想要求生净土,成就念佛三昧,就必须同时修这折摄二门,作为发行最初的一步。

因此,如果没有观察修的基础,就很难成就往生净土。即便想成就念佛三昧,但内心没有以观察修调顺,也就不能如欲而转。虽然念佛,却没有净治对轮回的耽著,仍不免转于轮回妄想中;另一方面,没有发起往生极乐猛利的欲乐,就无力一心欢喜地趣入。这样虽然想成就念佛三昧,趣入净土胜境,却因为没有观察修的基础,而很难成就。

上文是以修行净土法门为例,具体说明观察修的重要性和功德。】

益西彭措堪布《谈谈闻思修》:【很多人认为"闻思时才需要观察,实修时唯一应安住修,不必观察",这样自然便会认为:不闻思照样能修,或者闻思只是研究或为实修提供证据。

这种想法若不遮破,则始终不会重视闻思。

以下破除这种观点:

实修时必定有个所缘境,有个所修的内容,若不经过闻思,是不可能了知这一内容。就连炒菜这样的小事也要先听别人讲解怎么炒,之后还要自己考虑,观察到位,才能实际操作。同样,所修的内容首先要听别人讲解,由他力得到决定,再由自力思惟决定,然后再串习就是修。所以,修的内容是由闻思来决定的。

再者,闻思决定的内容本来就有观察和安住两种,因此修也就有观察和安住两种,不能说修唯一是安住。

譬如:修净土法门中求生净土的愿,即是修厌离娑婆和欣求极乐的心。对所修的内容,首先应通过听闻了解,否则就不知道修些什么、该如何修。所谓"听闻",就是以佛的教法、法师的开演和自己的耳根等因缘和合,而听到佛经中修欣求心和厌离心的内容。同时,必须明白所闻的法不仅仅是知识,更是所修的内容——实修的教授。

比如,听到讲解娑婆世界的三苦、八苦、五痛、五烧,这是修厌离心的教授;又听到讲述极乐世界种种依报和正报的庄严,这是修欣求心的教授。这样通过他力得到了知,就是由听闻决定所修内容。

之后,还要对此数数思惟,了解透彻。比如,娑婆世界的苦苦、坏苦、行苦,每个苦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把"苦"、"坏"、"行"叫做苦?为何要出离娑婆世界?娑婆世界有哪些过患?这些问题自己不思惟就决定不下来。所以,修厌离心的内容——三苦、八苦等,先要由思惟引发定解,之后再反复串习,就会引发厌离心,而且越修越强,越修越稳固,最后,会达到囚犯想出监狱、粪坑里的人想出粪坑那样迫切的心情,一刻也不想呆在娑婆世界。

反之修欣求心,就是观察极乐世界没有三苦、八苦,往生立即了脱生死、获得不退转果位,种种依报环境的功德、正报佛菩萨的功德等。但是,对此若不听闻、阅读净土经论,自己是无法了解的;若不思惟,也不能将所修的内容吃准、搞透。所以,首先应通过闻思决定修的内容,再如是反复串习,令欣求心增上、持续。相续中一旦具有欣求心和厌离心,便是成就了求生净土的愿。

由此可见,修不只是安住,闻思也不只是为修提供证据,不是和修无关的佛学研究。应切记"闻思的任务是决定修的内容"这一关要。】

邬金朗巴取藏、智圆法师译讲《极乐庄严赞浅释》(莲师伏藏法类):

【忆念极乐世界的庄严,实在是发生净土信愿的最根本要素。透过不断地观察,就能启发出真实的信心。如果舍弃了这种观修,就会遮掉很多积累净土资粮、与阿弥陀佛及西方净土相应的途径,这会成为我们一生摄取无量净土心要的大障碍。因此我们必须明确,缘念极乐世界的庄严,和赞叹、演说、思维、修习等一样,都是极重要的净土法行。

而且,如果能够长期熏修,不断地缘念极乐世界的庄严,心就会随之而转变。也就是,心里会常常缘念极乐世界,而且把现前的世界观成极乐刹土庄严,时时能想到极乐世界的水庄严、风庄严、宫殿庄严、光焰庄严等等,这都是在串习坚固时自然发生的。起初会感觉有些陌生,但只要不断地串习,心就会任运而转,自然会发生生菩提心、昼夜缘念净土功德、昼夜见佛、临终能够随念阿弥陀佛和西方净土而得以往生等许多殊胜的利益。

这就是观察修的原理。透过不断地观察,让心缘念在净土上,时间一久,心自然能住在上面。等到形成势力以后,就不再多想娑婆世界的事。吃饭会想到净土的饭,穿衣时想到净土的衣,看到房子想到净土的宫殿,触到风想到净土的风,看到光明想到净土的光明等等。这样不断地修习,正是与净土相应的要素。

如果我们能懂一点唯心变现的道理,就会对此生起很大的信心。就像"日有所思,夜有所梦"那样,我们的心常常缘念阿弥陀佛、缘念刹土庄严,久而久之,就能一心贯注在上面。这样好的会在梦中见净土、见佛,甚至白天禅观中也能见佛。即使没有见到佛,实际上心也会时时与佛、与净土相应。

再者,这样缘念会引发相应净土的菩提心。想到净土如此的功德庄严,菩萨就会发心成就跟阿弥陀佛一样的世界。

而且,行住坐卧间会常常发生对净土的欣乐之情:但愿我能生到如此的刹土!但愿我能成就无上的净土利益!

不仅如此,以清净的意乐,时常称赞极乐世界的庄严和阿弥陀佛的本愿功德,这样不断地修心,就能昼夜见到阿弥陀佛,因为有信心、有恭敬、有真实欲乐的缘故。

正如佛经所说,当我们以信心缘念佛的时候,佛就住在头顶上作加被。当我们以信心缘念极乐世界的庄严时,我们就与极乐世界相通。乃至处在病苦中,遭遇死苦时,也不退失念佛、念净土的心,这样就能往生极乐世界。】

普巴扎西活佛:【皈依境观想不清楚可以说是所有修行者的通病,每次在观的过程中,总是觉得观察修非常非常难,甚至有很多修学密宗的弟子,因为观察修太难,而转去修阿弥陀佛。但是修阿弥陀佛也需要观修啊!比如说净土宗讲解事一心不乱和理一心不乱。事一心不乱讲解持名念佛、有像念佛和有想念佛,还是有所缘的对境。】

与中观相关的观察修和安住修

问:大圆满和大中观修法之对比?

答:显宗大中观的修法主要是通过自己的分别念观察,即用善分别念对治恶分别念、空的分别念对治现的分别念、微细的分别念来对治粗大的分别念,或者引导我们的分别念逐渐息灭。依靠很多观察方式,比如轮番破四边、中观的四步境界等,引导我们的分别念逐渐消亡。

密宗大圆满主要是直接安住,或者通过信心祈祷上师而证悟万法的自性,或者有了大圆满的窍诀之后,直接安住在这样的智慧中。密显修行方式有所不同,显宗修行方法属于有勤的,必定要通过分别念再再去观察安住,而大圆满的修行方式,不需要很多观察、安住。一方面它是一种无勤道,另一方面大圆满的修行方法更难。为什么呢?无勤意味着我们不能用分别心再再去观察了,而对于一般的中下根基来讲,如果不使用分别心去再再地观察,怎么修行、悟入和安住?非常难以趣入。大圆满的法一定是上根利智者或者极个别修行者才可以直接修行的。

当你观修前行、大中观到了一定程度,对一切万法的空性了知得比较纯熟,或者对于智慧有所体会,直接安住才有点希望。否则只是因为大圆满是无勤法而不经过前行,也没有很殊胜的根性,虽然你不喜欢观察,但又不能直接安住大圆满法,就会出现很多问题。所以对于我们来讲,首先通过观察大中观生起正念,再再地修行,有了体会;修好了前行,通过对上师的祈祷认知了窍诀再去安住,就有了一个坚实的基础,那时大圆满的修法就成了一个真实可靠的修法。

并不是大圆满修法不殊胜,而是大圆满的法很高深,我们要观察自己的相续能不能和大圆满的法完全相应。在《开启修心门扉》中,有一位大德也是这样教诫的,他说:"虽然修的法是大圆满,但是我们的相续还不到小乘的阶段。"用这样的根性去修甚深的大圆满非但无法相应,也难以体会法的殊胜。大圆满法是九乘之巅,属于最高的法,加持力最迅猛。为什么我们听完以后,修持了一段时间,还是没办法相应呢?这不是法的问题,而是我们的相续过于低的缘故,出离心、菩提心没有真正生起来,也没有空性的感受和对上师的信心。

所有大圆满法的标准,我们一个都不具备,但是要求却很高,一定要通过大圆满的法很快证悟,这有点不太现实。我们了知大圆满修法的条件之后,也不能就放弃了,而是争取达到标准,通过努力成为合格的法器,就会得到上师的加持。

密宗既是直接安住,也要以信心祈祷上师,和中观观察修的方式不一样。大圆满很殊胜,超越了分别心,而大中观对于中下根基更能相应,这是必须加以分析的。(生西法师)

问:中观是一种见解,那么如何把这个见解融于实修中,是不是先思维如梦如幻,万法无有实义等之后,再进行发心皈依?之后在正行中,比如在念咒过程中如何在三轮体空中安住,同时而进行观想?因为三轮体空中无有概念,那么如何进行观想,还是两者交替而进行?感恩法师。

答:这样做是可以的。初期多数情况下都需要交替进行,如果进行得比较熟练,忆念空性的见解只需要很短的时间。观想自己正在做梦是一个好方法。(正见C1)

教言

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前行实修法》第91修法:【将因明跟中观的分析结合起来修大圆满,这是无垢光尊者比较推崇的。

我们学佛刚开始时,应该有个系统的闻思,先观察修,再安住修,这样邪见、怀疑才不容易产生。否则,没有一点闻思,就要安住在大圆满的境界中,这是不现实的。

对很多人来说,外境根本不空,柱子、瓶子都在显现;内心也不空,各种分别念此起彼伏。只有通过中观的观察,才会明白万法确实是空性,这个时候,对外境也没有什么执著,对内心也没有什么执著,能取所取全部消失,不得不安住在真正的空性中。

所以,这是一种特别强有力的观察。】

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释量论·成量品广释》第23课:【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中,讲了观察修和安住修两种修法。对初学者来讲,因为分别念重、智慧愚暗等原因,先应通过闻思因明、中观等理证,对人无我和法无我产生定解。有了定解,再安住修。或在入定位安住修,出定位观察修,两者轮番进行。这样的话,所有烦恼都会逐渐消灭。

因此,首先应尽己所能地进行观察,了知所谓的'我'根本不存在,就像昏暗时将花绳看作毒蛇,而明亮时发现无蛇唯绳一样,千万不能因为经论当中这样讲了,而放弃观察。世间论典会有与实际情况不合的错谬,虽然出世间经论不像这种论典,但自己没有下苦功夫反复观察和思维,真正的定解也不可能生起来,那就更谈不上修行转变心态了。这样的话,麦彭仁波切所说,依靠教证和理证的智慧光芒揭开心灵的深秘面纱‛也成了一句空话。】

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入行论广解》第166课:【大家应常观修无我法门。麦彭仁波切有一个无我的轮番修法,通过观察修和安住修,最终揭示所谓的"我"绝对不存在,这种不存在,并不是找不到而不存在,而是根本就没有。比如说一根针掉进垃圾堆里,说它不存在,只不过是找不到,实际上它就在垃圾堆里。而"我"并不是这样,它犹如虚空中的花园,是从来都没有过的东西,执著它只是众生的一种无明习气而已。】

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网络开示《中观四百论》传承及略释:【《中观四百论》是中观或者说是瑜伽派的修行法。对于《中观根本慧论》中龙猛菩萨的观点,月称菩萨进行了解释,而圣天论师在《中观四百论》中讲了如何修持。《中观四百论》的前八品主要讲世俗谛,后八品讲胜义谛的修法。当然我们在学习的过程当中,看不出所谓的修法,我们现在认为的修法是,我要心专注于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或者念咒语的这种有缘、无缘或者说有现、无现的生圆次第的修法。就像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里面讲的观察修和安住修,实际上《中观四百论》的这个修法是观察修,用自己的智慧对每一个道理进行观察,按照圣天论师的方法进行剖析,这个时候才知道万物的本性是什么样的。因此,他的这种修法与平时我们大家认为的修法,稍微有所不同。】

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修心利刃轮释》第20课:【己三、以安住修摄义:

今若入定于此中,定显现许亦有何?

有何有复有何无?承许是非悉何有?

无境有境之法性,离诸取舍离戏论,

本来性中无智慧,坦然安住成大士。

在入定于最甚深的般若空性之前,先要用因明和中观的观察方式来抉择,一切万法在显现许中,仅有梦幻般的明分,实际上连微尘许的实质也没有。因此,最好学习《入中论》和《中观根本慧论》,通过反复观察,内心就能生起稳固的定解。有了定解,就可依照定解而修行,就像《定解宝灯论》所讲的一样。我建议大家,每年都要学习《定解宝灯论》,因为里面不但有很多理论上的窍诀,还有很多修行上的窍诀。若懂得这部论典,很多理论和实修的问题,都可迎刃而解。

"今若入定于此中,定显现许亦有何?"现在如果入定于般若,显现许决定不会有。虽然在眼耳鼻舌等根识前,梦幻般的显现无欺存在,但若入定于般若的境界,什么都不会有。

"有何有复有何无?"说有,怎么会存在有呢?既然有都不存在,又怎么会存在无呢?因此,有和无皆了不可得。但现在有些法师,在讲《金刚经》时偏偏说:一切都没有,观为空性就可以了。若执著为空,想趋入现空双运就很困难,就像麦彭仁波切所讲的一样,会将现空双运理解为,如同黑色和白色的绳索搓在一起。

"承许是非悉何有?"若承许是与非,比如是这种智慧,不是这种智慧,这两者怎么会存在呢?根本不可能有。

"无境有境之法性,离诸取舍离戏论,本来性中无智慧,坦然安住成大士。"所谓法性,没有对境法界与有境智慧的分别,远离对善法等的取和对恶法等的舍,以及有无、常断、来去等戏论,也就是说,本来的法性中没有智慧。如此坦然安住,就像哑巴吃糖一样,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就成了真正的修行人,或大丈夫、无上士、佛菩萨。如《月灯三昧经》云:"诸法不可得,无有法可证,如是知于法,能解佛菩提。"

但这种境界,凡夫人是不可能获得的。因为凡夫人断除了有,就会执著无;遣除了无,就会执著有。不过若认真学习中观,也可获得相似的境界。若谁安住于真正的境界,他就证悟了法身。如《入行论》云:"若实无实法,悉不住心前,彼时无余相,无缘最寂灭。"因此,所谓的修行,就是证悟远离任何相的不可思议法性。若认真闻思修行中观或大圆满,就可达到这种境界。】

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译、益西彭措堪布讲授《定解宝灯论新月释》善巧分别入定时有无执著的问题:【修大空性的通常次第如何?凡夫若有真实稳定的定解,也可以有相似的殊胜修法,如大乘加行道是以修法为主,而且是以修相似的胜义为主,有出定与入定的区别。入定中不加分别,安住在资粮道中认识到的大空性,已安住后,则不需要再三去观察修或再忆念,犹如安住在虚空一样,相续中也不会产生疑惑,有不可思议的感受。这样不需要很长时间,便会对佛法产生不共同的皈依心与信心,对他人学法、积累福报也会产生随喜心。否则只会泛泛了知佛法不可思议的加持与殊胜,很难真实感受。如果不安住在分别心本身不可思议的空性上面,只是觉得分别心没动,没有忆念,很放松,而没有了达分别心的空性,则与外道不可思议我的修法成了一致。这样修上千万劫也不会增上证悟的功德。

在着手修大空性时,不能放弃前行修法。我们应常常修上师瑜伽,持诵佛菩萨心咒。比如念金刚萨埵心咒时,就要忆念将无始时来心中之无明业障烦恼习气,以此咒力极快清净;闻思前则诵文殊心咒,能令不知者知,知者更深,深者增广。

另外这里着重指出初修大空性的人所应注意的。初修者往往苦恼于心念没有办法安住,甚至打坐时烦恼反而更多,而不知从何下手。烦恼分别心是世俗谛中最究竟的怨敌,它到处乱跑,忽上忽下,好象故意去抓一个人时,却根本找不到。但有个窍门,如果了知心的本性即是空性,只要放松,分别心就不会再乱动,流转轮回备受痛苦。究竟的上师和本尊也就是心的胜义本性,而幻化本尊的本体就是自己的金刚上师,诚心祈祷就能得到加持,这些都要作如幻如梦想,若产生执著,认为外境的本尊是实有法,则反而会得到魔的加持。而真正的佛和魔也是在自己相续当中,不必向外寻觅,能如此理解,那么修行中就不会有什么违缘。

初学者刚刚契入法界本性,安住的时间不可能很长,顶多就是念一遍百字明的时间,出定时,又忆念、祈祷、重新安住,交替进行。圣者已得到出世的无漏智慧,则不必再观察忆念,能够始终安住。**荣素班智达的《入大乘论》云:初修者在抉择正见生发信心后,入定时有定解的感受,但出定时仍须忆念,否则仍会有凡夫分别执著的染污心发生,比如铁块虽然已在火里烧得通红,但是一拿出来,很快就变为黑色。华智仁波切亦说:有些初学者能在讲经、闻法、吃饭等的同时相似安住于法界本性,但时间往往很短暂,这是上师加持,自己勤修的结果,此时就应在寂静处精进修习,才能稳固,若处在热闹城市中,散乱心更多,修起来就很困难。**

安住于分别心的胜义本性,并不是把分别心强制压伏,而是了知分别心自性本空后,不再去分别执著,安住于其中而极放松,这是瑜伽士的了义修法,无垢光尊者的《七宝藏》、《上师心滴》等著作中作了详细的说明。有人打坐三四个小时犹如一刹那就过去了,这只是止观当中的止,与色界、无色界的修法类同,并不是真正出世胜义本性的修法。

我们闻思此章内容时,应再三观察自相续是否有类似的错误,如果有的话应及时改正过来,依善证之法精进修行,定能极快地解脱。】

益西彭措堪布《般若品释解义疏》甲二、正明般若波罗蜜多:【"虽然观察实相的凡夫以观察修并非同时遮四边,但若未做到以轮番而作的方式次第遮四边后,于无缘义双融法界了知而生起觉受,则圣智也不会如麦种生稻芽般无因生起,因此于资粮、加行道中为何不修?"这一段文是由果推因,即由"果位所证是离四边双融法界",推定因位资粮、加行道须修相应的因行,因为未修随顺因,则定不能得果之故。

具体言之,凡夫以分别心观察实相时,虽做不到一时同遮四边,但仍须渐次修习离四边,也就是以轮番方式,先串习空性遮除有边,随后抉择:以"有边"没有的缘故,观待有而立的"无边"也就没有;以有、无二边都没有的缘故,"亦有亦无边"也没有;"非有"即无,"非无"即有,"非有非无边"同于"亦有亦无",也不成立。这样次第遮除四边后,便对无缘义双融法界得到了知,随后由观察修和安住修引生觉受。即是现见双融法界的正因。

如果在凡夫地做不到这些,那么圣者的智慧并不会像麦种生稻芽那样无因生起。也就是说,圣者的智慧不可能由不相应的因生起,若是从不相应因生起,那就要承认麦种能生稻芽了。

所以,在大乘资粮和加行道中,一定要修持离四边双融法界。而且要作为根本来修,其余的修行都是为此积聚顺缘。资粮道位,主要须依圣教和正理抉择现空双融,即通过闻思引发正见。加行道位,要现出现空双融的总相而修习。

总之,在大乘胜解行地须修、而且能修离四边双融法界。】

益西彭措堪布《净心法要》净心法要讲记:【日常生活中要常提起正念。比如:我们说话时,如果没有安住在"无我"的见解中,立即会陷入迷乱,下意识地认为有个主体的我在说话。本来说话就如同风吹铃响,只是发音器官声带、舌头等随风推动而发出音声而已,不必再安立一个我。

行走时,也要觉知这只是四肢受心风的驱动,而如木偶般上下抽牵运转,应当安住在唯蕴无我的定解中行走。

用餐时,也要作观察修,觉知只有受用味尘的五蕴,而无受者的"我"。换言之,仅仅是舌根不断触及味尘而此起彼伏地引生各种感受,除此之外,在多体、刹那性的舌根、味尘、舌识、受心所上,并没有毫许常一自在的"我"。

看电视时,应及时警觉没有观众的"我",只是眼耳与色声的影相和合,不断地显现一个个虚幻的妄识,不必将"我"加入其中,随境界而贪嗔喜忧。

修行时,也要注意不能执著"我"在观修、"我"有功德,实际只有观修的五蕴生生灭灭而已。比如:礼拜时,双手合掌、四肢运转、口中称念、心中明观,刹那刹那都只是蕴的生灭。双手上无我,念诵时声带、舌头、气流、声波上无我,如理作意上也无我。所以,应当安住在无我的定解中做一切修行。】

生西法师辅导《现观庄严论释》第44课:【必须要把这个正见完完全全确定下来以后,修就是修这个,如果你把这个完全正见解释之后,你不管是用生圆次第来修这个空性也好,还是用人无我和法无我的一种观察修、安住修来修空性也好,还是用生圆次第来修空性也好,还是用大圆满的窍诀来修空性也好,这个空性的本体是不会变的,它的核心一直在这个地方存在的。所以如果你把这个问题掌握完之后,你要正观。正观就很多途径可以正观的,到底用什么样一种方式来正观,那你不同的一种,显密的法要当中,它有不同的一种正观的方法。所以于正性正观,一定要对正性而进行真正的一种观修,绝对不能够说你抉择到的东西到手不用这个,用别的,那肯定就是不对的。因为除了这个,你要现前究竟的一种实相、空性,如果你不用最究竟的见解,那怎么样才能相应呢?就没办法,有一个直接的一种,最直接的一种道路,你不用,你去用一个别的迂回之道,那就会非常非常耽搁时间。

所以我们所抉择的这个了义的一种见解,它就是通向于实相,证悟实相的一种最快的途径。所以你必须要用,大空性你抉择完之后,你要去想怎么样才能够去修这个空性,怎么样才能够用这个大空性,所以这里面,我们就会关系到这里面修人无我的方法,修法无我的方法,或者修这个生圆次第,它是怎么样帮助我们证悟空性的一种关连,我们也会在这个基础上再继续去观察,通达完之后,你再修这些的时候,就完全可以安住在这个状态当中去正观这个正性。于正性正观,因为你的见解是你的思想上面抉择出来的一个见解,就是一个总的方向,但是就必须要通过不断地观修,正观就是不断地观修,对于这样一种正性,真实的、正确的去做观修和观察。这样的话,你相续当中一个执著就会越来越少,越来越少,最后就可以证悟。所以这个就叫作于正性正观。这个就叫作道,前面就是基,基抉择完之后就是道,于正性正观,这个就叫道。】

生西法师辅导《般若摄颂》第18课:【不行之行境怎样安住、怎样修行呢?有些大德,如全知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第三品、第四品讲入定修、后得修等等修行的时候教导我们,首先要观察修,就是反复观察。有时候我们说修行时什么都不能缘,与修空性有矛盾,但是麦彭仁波切等全知的上师们在引导我们慢慢趋入修行状态时,首先让我们观察修。比如修五蕴皆空的时候,先修色蕴空,其中引用离一多因,即首先观察身体是整体的组成部分,它又分成很多分支,其中的一可以分成很多他体部分,这样一体分为众多他体,就打破了我一个身体的执著。然后再观察剩下来的头,头再成分眼睛、耳朵、鼻子、脑髓等等。这样分完之后,所谓的头的整体概念也没有了。

头破完后,再想眼睛是不是实有的?把眼睛分成眼球、角膜等很多东西。这样一个个分下去,慢慢越分析越小、越分析越少、最后分到微尘,分到微尘的时候就恐慌了,这个所谓的"一"到底存不存在?是不是实有的一?结论是:实有的一是不存在的。全知麦彭仁波切在《中观庄严论注释》当中说实有的一是不存在的,不可能安立一个真实的实有的一。因为它是个微尘,是个极微,所以它是不是所知呢?如果是极微又是所知的话,就具有了两个体性。从这个方面讲就不可能是实有的一了。它已经是最小的了,最小的方面都安立不了实有的一,哪里还能安立实有的一,所以只能说明实有的一是假立的东西。

我们只是举了一个例子来"破一",其他还有很多破法,如六尘绕中尘等。比如全知麦彭仁波切在《中观庄严论注释》当中讲,极微不是牛、不是马、不是这个那个东西,有多少种"不是",就有多少种反体存在,有这么多反体,就绝对不是一,无法安立一个实有的一。最后把所谓的一打破之后,就得到一个空的定解,那么这一轮的观察修就结束了。

通过观察粗大,再观察到最细微,修的前提必须对观察的对象非常熟悉,而且思维时已经生起了定解。不能观察修的时候,还在思维到底是不是空?这说明还没达到修的状态,还是思的状态,思就是打破怀疑。

思维到底是不是修?严格的讲不是修。广义的讲闻可以叫修,思也可以叫修,反复串习都叫修。但是真实的闻思修的"思"就是打破怀疑,打破怀疑到产生定解的过程叫做思维。在此过程中是不是修?严格的讲还不是修,只有思的状态过去了,真实产生定解,每一个环节都没有丝毫疑惑,再开始修,才叫观察修。

观察修一定是在定解的基础上,不再怀疑对还是不对。思维和观察修有点相似,有时我们会搞混,这到底是不是修?严格意义上讲这不叫修,因为修一定没有怀疑。他把体系中的一、二、三次序决定下来后,按照这个循环反复串习,这时他是没有疑惑的。

思维有疑惑的成分,未产生定解,还在一边思维,一边遣除是与不是的怀疑,还在摇摆,这时就不是修。真正的观察修和思维不一样,有时我们搞混了,觉得都是修。真正的修一定在思所生慧的基础上,思所生慧一定是定解。没有定解无法进入修的状态。观察修一定有定解,上座时一定要思,把前面的一切都搞定了,再自已安排一个次序,第一步观察什么,第二步观察什么,然后按步骤一步步观察,一直到观察完。比如我分五步,五步观察完之后,定解就产生了,这时空性的状态一定会引发出来。然后你不用再想了,就安住在空的状态中。如果又产生分别念,再开始修(而不是观察、引发定解、像思维一样遣除怀疑),一遍一遍之后空性状态又出来了,接着又安住。然后又生起分别念,再去修一轮,再去安住,是这样的。

这样观察修、安住修、观察修、安住修......一轮一轮修下来,空性状态会越来越稳固,越来越清净。刚开始修十分钟空性,其中九分半钟在观察修,最后半分钟安住,因为那时候安住的能力还不够,只能安住半分钟;再反复修之后就可以观察九分钟,一分钟安住;再修下去,可以八分钟观察,两分钟安住;慢慢的五分钟观察,五分钟安住;一直到一分钟观察九分钟安住;最后只要一想,反复思维一下马上就安住。这样就整个安住在空性当中。这样修的时候,证悟到的空性就越来越强烈,越来越坚定,这样修下去就可以证悟空性。

麦彭仁波切等大德在讲修空性的时候,观察修、安住修一定是轮番修持。我们没有观察的话,就引不出空性的状态,引不出空性状态怎么去安住呢?怎么修空性呢?根本没办法。所以刚开始听闻非常重要,听闻之后思维很重要,思维是遣除怀疑、产生定解的,不能修道的时候还在生怀疑,这说明还没有到修行的状态。最后你一定要慢慢的一遍一遍的观察修,观察完之后一定要引发空性的认知和状态,引出来之后你就不要想了,纯粹安住就行了。

所以刚开始观察,然后安住,是轮番的。轮番之后有些大德讲,你想一下,念头一起,空性状态就出来了,然后一直安住在这儿。安住的时间越长,力量越大,灭除烦恼、粗大实执的力量就越大。越来越这样修,单空的状态就引出来了。前面我们以色法、色蕴为例,心法也一样,随便找个心识然后观察它,最后观察为空性。最后安住在这种状态中。】

生西法师辅导《中论》第22课:【在第六意识上面有个很强的我执,现在我们就在第六意识上面去修"无我"。通过无我的智慧来对治我执。以前我们认为它有,现在要修它的直接对治。我的直接对治是什么?就是"无我"。我和"无我"是互绝相违的。以前因没有修"无我"的缘故,我执很深很厚,现在通过励力地修"无我",让相续当中第六意识上面的我执转变成"无我"的状态。

这是分别心去修,是第六意识使用诸根当中最敏锐的意根,或者诸识当中能够真正再再观察他的意识,通过这个去修持"无我"的空性。怎样修持"无我"的空性呢?首先通过理论反复观察、反复抉择,对我不存在生起了定解,生起定解之后再再串习。

为什么说观察修行?修"无我"的时候是观察修,通过这样的理论一遍一遍去修持"无我"空性,再再地强化"无我"的分别念。修了很长之后"无我"的力量增强,我执力量就会减弱。我们修的很成熟的时候,第六意识上面出现"无我"的功德、或"无我"的觉受。"无我"的觉受一旦生起来,因为"无我"和我是直接矛盾的,我执的力量就会非常的弱。

通过修持"无我"来对治我执。虽然"无我"的修法属于一种分别,是阶段性的修法,但是从对治实有我的角度来讲其力量非常强大。小乘也是在第六意识上面在修"无我",最后现证"无我"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对治我执,修"无我"是最殊胜的。我们一定要树立起一个信心:我执虽然非常强大,但是修"无我"成熟之后一定会产生效果。

另外,无始以来实执的习气这么强大,单单就修一、两次不一定能够出现很明显的效果。因此不能说我们修了之后没什么感觉,然后就放弃了,要抓住要点长时间观修,长时间观修之后效果才容易发挥出来。尤其是我们要对治第六意识上面无始以来所盘踞的这样一种恶魔,必需要下大功夫、下大力去修持。】

普巴扎西活佛:【用观察修得到的结果可以断绝实执性的概念,但要记住的是,这种仅仅走个形式的修法,远远无法对治烦恼。所以希望在座的弟子,平常还是要一步步修学为妙。

我等历代传承祖师昌根阿瑞仁波切曾经说,要将觅心法的力量纳入心相续之中。也就是说,通过观察修知道一切万法的本性为空、显现为虚幻的时候,无论现实起现何种相,都能知道一切皆为虚幻、空性,烦恼就不会如往昔一般炽盛。由于长时间观察修行的缘故,这个善妙的习气时时都具有,因此,无论晚上做梦时出现什么梦境,都知道一切皆为虚幻,这就是观察修的力量。

若安住修时能达到缘起性空之见解,即大中观之见地,如龙树菩萨曰:"我的见解没有丝毫之承许,因此我的见解最清净。"依靠这样的见解对治一切烦恼,当然是没得说的。所以平常修行过程中,应该要实实在在修行为妙。

现前很多弟子都在修成熟口诀法,若我们仅在共同方面讲解观察修,有些可能会觉得安住修方面没有得到很好的印证,所以还是会有些迷茫。现前我们同时传讲观察修和安住修,相信对大家平常的修行会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这不仅是我们讲法前要如是宣讲的目的所在,也是我们的传法风格。亚青寺的全名叫亚青邬金禅修圣处,是以修行为主的圣地,所以即便平常会从理论上讲解,但最终还是会将其纳入到修行当中。】

以观察修安住修的方式观心

问:请问"观心"到底怎么观?

答:观心就是用自己的心去观察自己的心。虽然一个人不会有两个心识,但是从观察的角度来讲的话,自心可以观察自心。

比如,当我们产生贪嗔痴烦恼时,依靠反观内心的方式,就能认识心性。证悟的成就者可以安住在这样的境界中,但对尚未认识心性的人而言,分别妄念炽盛,很容易放逸。

总而言之,依靠安住修、观察修,不断串习,你逐渐就会知道如何观心。(上师仁波切美国天普大学问答《喜马拉雅的灵魂》)

问:我是一名藏传佛教徒,每天都修上师瑜伽。请问:上师瑜伽是否相当于禅修?

答:禅修有两种,一是观察修,一是安住修。上师瑜伽中包括了这两种禅修。

修上师瑜伽时,在自己前方观想上师,把他当作三世诸佛的总集,并且虔诚地祈祷上师,这相当于观察修。之后,观想上师放光融入自身,上师的智慧和自己的心融入一体,安住在这样的境界中,这相当于安住修。(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

问:在上师瑜伽的实修中,如何细致辨别"意识的境心一如"与"本觉的境心一如"?我的禅定体会是,第六识意识的境心一如,好像心中时常起现与对境相应的文字和图像等,同时念头会马上不由自主地追逐这个外境;而有时在安住中,心仿佛同时可以感知眼耳鼻舌身的对境,但不起现关于对境的妄念,这是本觉的境心一如吗?这种体会对吗?下一步该怎么修?

答:这不叫辨别,这一点都没有进入辨别的状态。我虽然在讲法过程中会讲解辨别,但在见解没有达到一定地步之前,是不做辨别的。那为什么要讲辨别呢?因为听众里可能有能做辨别者。但我在讲辨别时,也会非常清楚地讲解在我们平常的修行中,进行辨别的分界线——以成熟口诀法来说,意识转为道用不做辨别,智慧转为道用才做辨别;以上师瑜伽导修来说,在剖析调伏妄念和直视调伏妄念阶段,不加辨别;到安住调伏妄念的时候才做辨别。

比如成熟口诀法总分为前行破除心房、正行直指觉性和后行护持修行之方便。前行破除心房又分为决断心之根本、寻觅心之过患、共同观察心之来住去和不共观察心之自性而抉择为实相大圆满。决断心之根本、寻觅心之过患、共同观察心之来住去属于意识转为道用,当时的见解还掺杂着意识成分,没有证到清净见解,这时即便加以辨别,也无法树立一个纯净的见解。如果仅凭书本的描述来树立见解,那还是观照出来的见解,更不纯净,所以这时不宜辨别。

那什么时候辨别呢?当意识转为道用达到极顶时,由于法融入于心,对见解有很深刻的认识和领受,这时加以辨别,同时配合一些方便法,能更有效地赤裸见解。但这是后期的事。

目前在座的很多弟子都在修共同观察心之来住去,这个阶段不做辨别。因为修法通常树立两方面:一个是观察修,一个是安住修,观察修是观照,安住修是护持缘起性空之见解。当这个见解没有达到很高的境界,仅仅凭借文字和观照,还不算真正的缘起性空。龙树菩萨曾说:"我的见解没有丝毫之承许,所以是最清净的。"喇嘛仁波切也说:"不是由于害怕下乘派反驳我的见地,而是由于见解本身已经超越一切意识。"从这些教证可知,真正的缘起性空是修出来的超越思维之见解,而不是观照出来的见解。所以在我们的见解还没有达到这个地步之前,我不会对辨别进行很细致的讲解,最多只是说智慧转为道用期间,有五种辨别、六种辨别、十二种辨别、十八种辨别等等。

辨别的目的是为了让见解更加赤裸、更加清净,就你刚刚所说的这两者之间的区别,从文字上看不出它们的区别,从见地来说,实际上一点见地都没有。这说明以你目前的状态,是不能辨别的,即使辨别也还是文字般若。文字般若即便辨别得多么细致,也不属于见解,只是一种诠释和比喻。

最真实、最清净的见解,如《金刚经》所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无所住"是真正实证空性,这时所起的心,是真心。而凭借观照得到的"应无所住",其实是"应有所住",这时生起的心,是妄心,还是掺杂意识成分。所以,真正的见解是修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凭借我们当前的能力、根机和见解,最相应的做法是依观察修和安住修继续修行,把辨别作为后面的境界。

为什么不过早进行辨别呢?因为这样有可能打破我们现有的境界。当我们知道自己当前的见解不了义的时候,我们很可能放弃这个见解,去寻找另一个见解。但由于各方面条件不具备的原因,即便找到另一个见解,也无非是意念造作的见解,还是不了义。想找到真实见解是不可得的,因为真实见解是修出来的。所以不要过早、过多进行辨别。(普巴扎西仁波切)

问:我按照上师您书上写的步骤,一步一步在修觅心法。先从外境寻找这个心从哪里来?再问所观的心有没有?是谁知道这个所观的心?知道这个所观的心又从哪里来?然后问能观的心,例如听到外面的声音,就问声音是不是能观的心?再问里面有没有能观的心?就是依照这样的方式,但是后面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答:若仅仅从观察的角度想得到一个很好的结果,那永远也不会达成。因为思维本身没有尽头,凭借没有尽头的思维,去分析另一个没有尽头的思维,最终得到的只能是一个没有尽头的结果。

我们如是观照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认清一切万法的本性。但是要真正断除妄念,凭借前面的观照是远远不够的。每次修行,我们都会讲解两个层面,一个是观察修,另一个是安住修。当安住修和观察修还没有真正契合到一体的时候,这个观察修永远是无止境的,无论怎么走都是这样。

问:我现在就卡在这里,该怎么办呢?

答:一方面要配合安住修,另一方面还要多学习一些资料,因为你对觅心法的一些程序还不是很了解,在方式方法上也理解得不透。至于结果,先搁置一旁,其实一点都谈不上什么结果的。

刚才说过,我们通常修法是站在两个不同的层面,一个叫观察修,一个叫安住修。虽然分为两个层面,但是在做的过程中,尽可能同时运用,两种运用得到的结果,才是我们今天所追求的目标。

当失去某一个环节,即便修得再好,还是一个无止境的境界。例如,当今科技应该算是从古至今最发达的时期,但是相对于一百年后,今天就是一个落后的科技时代。同样,思维永远没有尽头,即便今天已经观照到了什么地步,当继续再观照的时候,依旧会觉得今天的观照太浅了,还有更深层的。那这个深能达到什么程度呢?因为思维永远没有止境,所以这个深也不会有一个尽头,这时必须要配同安住修。对于这个方式方法需要多了解一些。(普巴扎西仁波切教言《禅定精要》之修觅心法需要配同观察修和安住修)

问:修上师瑜伽的时候,观察修怎么做才算是到位?

答:修上师瑜伽导修期间,观察修可以做到哪个程度,要根据个人的定力来定夺。

上师瑜伽实修分为安住修和观察修。安住修称之为智慧,观察修称之为方便。初行者的方便先从剖析调伏妄念开始,包括观共同外前行之人身难得、寿命无常、轮回过患和业之因果,以及祈祷上师、观皈依境和念诵心咒。由于刚入门的缘故,安住修时的定力并不足,哪怕懂得一些理论,甚至在词句上也知道"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等缘起性空的含义,但是终归没有这样的定力和见解,所以我们不得不从零做起,即从有相定开始培养智慧。很多人误认为,只要把心所缘到某一个相之上就是有相定。这是"有相"而不是"定"。定指的是一种定力,即如如不动地安住或长或短的一段时间。

有一次密勒日巴在修禅定时,有个放牛的小孩子看到了觉得很好奇,就祈请密勒日巴教他。密勒日巴看见小孩子很有善缘,就给他讲了一个禅定,小孩子一入定就定了七天七夜。他的家人到晚上看见牛都回家啦,却没看到小孩子,就组织全村的人到山上去寻找,最终在一个山洞里找到了他。小孩子从定中一出来就看见村子里所有人都在身旁,惊奇地问:"我该回家了,你们怎么全跑到这里来了呢?"在他的感觉中,七天七夜就像当天放牛一样。但这个定力不是很深。又如虚云老和尚有一次煮红薯时突然入定,出定时发现红薯都发霉了。有人认为这是开悟的象征,当然不是,因为这个定中最不圆满的是智慧,他虽然有定但没有智慧。

心性超越我们认知的时空概念,但它具有智慧,可不是这样无知的状态。禅宗实相般若讲解的是体用一如,"用"即《金刚经》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真心。一个禅定若仅具备"体"——"应无所住",而不具备"用"——"真心"的话,不能称之为实相般若。上文的小孩子可以入定七天七夜,但是他完全没有这个时空的感觉,处于一个无妄念的境界当中。由于没有智慧,所以一见到人的时候就问:"你们怎么来了?"

修行需要禅定,但很多人基础都没打牢就急于修很高的法。比如修有相定的时候,仅仅知道需要所缘一个相,然后稍稍安住一下,还没修到位就高攀更高的法。由于下面基础不扎实的缘故,越往后修就越困难。意识转为道用还可以靠思维分析,到后面智慧转为道用的时候,要完全抛弃一切思维,此时没有很好的见解,真是寸步难行。所以这就告诫我们什么呢?修行不能高攀。在有相定阶段,定力主要树立在寂止上,同时配同着方便,即剖析调伏妄念——主要是共同前行,使见解逐步增上。

无相定主要指没有所缘的对境,它还要分为迷惑和清明两种。迷惑无相定开始时多多少少能感觉到自己有个所缘的相,后来完全没有所缘的对境。"迷惑"是指它就像闷厥和昏睡状态一般,完全进入一种止息一切妄念的无分别状态中,完全感觉不到这个时空。但迷惑无相定没有时空的感觉,与智慧超越时空、没有时空的感觉完全不同。闷厥就像完全晕过去一般,当你从晕厥中醒过来的时候,你可能会问:"我是什么时候晕的?"这说明你一点也没感觉到晕厥的过程。我不知道你们以前是否动过手术,我是动过四次手术的。当动手术的时候,它是靠麻醉药让你进入迷惑状态,就如同昏厥一般。有一次,我在东北做胆结石手术,我的结石不多,只有一个,但是很大。那天我上手术台后,他们给我戴上一个呼吸面罩,告诉我那是氧气,只要深呼吸就可以。但是我早已经打听清楚了,那就是麻药。我想看看这个麻药什么时候能让我进入昏睡状态,想着想着,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晕过去了,醒来时手术已经做完了。这是凭借外力引起晕厥,在我的感觉当中完全没有时间的概念,但这不是来自于智慧,而是来自于无念。这就叫做迷惑无相定。

还有一种是清明无相定,在执受本体当中也能稍稍了了分明。很多人说,此中有稍许意识造作的成分在里面。这是特定的,因为你的见解并不了义,但它也是见解增上的过程。这个时候就可以讲解更高的方便法,因为方便和智慧必须要形成一个平衡,智慧过低方便过高,两者就无法平衡。你先前禅定在这个阶段,应该配同这样的方便去修;当禅定高一点的时候,方便也稍微高一些;禅定再高一点,方便也更高一点。所以方便和智慧必须平衡着修。(普巴扎西仁波切教言《禅定精要》之从定力谈方便和智慧应平衡)

问:我在修上师瑜伽的时候,观修的时间一长,就发现内心与外境好像混为一体了,变的不是很清晰,为什么?

答:这是一个过程。

问:怎么理解这是一个过程?我以前的观修会很深入和清晰,但是后来在观修发菩提心的时候,外境和内心就好像进入到一种不可分离、浑然一体的状态,感觉自己好像变得不存在了,这是什么原因?

答:这也是很多人在修行过程中常常出现的状况。刚开始观修的时候,观察修时观照方面是非常清醒的,也可以说有点执著,但修到后来,虽然没有开始时那么执著的感觉,但也不像先前那么清明了,主要原因是什么呢?因为你有点偏重于空性和智慧,偏重于安住修。

我们平常在修上师瑜伽的时候,正行主要是两个方面:观察修和安住修,也就是方便与智慧。我一再强调,观察修与安住修是平等的,同等重要!因此我也问过很多修行者:当你在修上师瑜伽的时候,有没有稍稍偏向于方便?或者有点偏向于智慧呢?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个修行者都会不知不觉地偏向于安住修,也就是所谓的智慧。这是绝对的。

我们的修行为何会偏向于智慧呢?原因多数来自于很多书本上关于空性的观点,并且强调成办解脱首先必须要认清万物的本性,所以我们在阅读了很多关于空性方面的教言后,自己就不知不觉地开始重视空性。即便目前我们提倡要多重视方便,但是很多人还是会自然而然地随着个人的观点而偏向于空性,也就是偏重于安住和智慧。

这样偏重于安住的修法到底好不好呢?从某种角度来说真的不是很好。我们不止一次强调修行要做到便智双运,止观交修,特别是在一开始修学的时候,首先要认识方便与智慧的关系:两者调顺烦恼同等重要,没有方便低智慧高或者方便高智慧低的说法,所以应该以平等心来对待。

正是由于我们的心已不知不觉偏向于智慧的缘故,难免产生你所说的这一系列感觉,观想也不像先前那么清楚了,包括皈依境,也会越来越模糊。你要是不偏重于空性,专注于观照的话,观出来的皈依境,以及念佛时心所缘的佛号,都会非常非常清明。就是由于你偏重于空性的缘故,想要在没有执著、没有改造的状态里静下心来,所以观照会大打折扣,观修变得不清明也就很正常了。

也许很多人都有疑问:这样的做法应该是对的啊?因为见解讲解明空不二,不就是明中有空、空中有明吗?我现前不就是在修这样的法吗?从某种角度而言,你是在修这样的法,但是你现前太偏重于"空",而所谓"明"的感觉,只不过是自己为自己的禅定贴了个"了了分明"的标签,实际上并非"了了分明"。细致观待,当你把心安住在平静状态之中,所谓的了了分明,能"明了"什么呢?只不过是和单纯的空性对比,好像"知道"一些,但是这个"知道"与我们平常意识当中的"知道"相比,已经差得太远了,也就是说,这个"明了"太弱了。我们意识当中的"知道"可以做很多事情,然而在修行上面的这个"明了",除了临时没有进入闷厥和酣睡状态以外,实际上什么事也做不了。所以,这样的"了了分明"只是自己给自己的禅定下的一个定义而已。

可能由于大家看到书本上一再强调心性的特点是便智双运、明空不二等,所以认为自己可不能把这个"明"丢掉,在汇报见解的时候,自然而然在自己的见解上面加个"明",但是个人的真正见解还是偏重于"空",因为你修行本身就偏重于"空"啊!

这就是我们一再强调要多看看上师瑜伽相关资料的原因。我们在讲解上师瑜伽导修时一再强调方便和智慧平等,不能将其中任何一者搁置一旁,要止观交修,然而我们在实际修行过程中,还是有所偏重,这也是目前修行最不圆满的地方。这些道理我们都要懂!不要天天为了安住而安住,只要心静不下来的时候,就不知不觉产生一些急躁、不愉快的情绪。只要你产生这一系列情绪及感觉,就充分说明你的正行还是不得力,若要是正行得力,就不会是这样的感觉

当然,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妄念呈现的起伏大小而树立不同的方便法,所以有时候侧重于方便,有时候侧重于智慧,但是这种侧重只是某个特定时间段的修行状态。如果我们的整体修行状态有偏倚,比如偏重于智慧或偏重于方便,就充分说明我们的修行已经脱离了正确的轨道。

无上窍诀大圆满可以在短短的时间当中获得成就,前提必须是如理如法。如果我们的修行在方便和智慧上有所偏重,就会脱离修行的正轨,导致见解在长时间修行后没有很好的进展。如果通过学习这一系列道理,能做到平等对待方便与智慧,止观交修,相信我们的修行就会越来越好。(普巴扎西仁波切教言《禅定精要》)

教言

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喜马拉雅的灵魂》大学演讲第29册佛教空性的禅修【教你一个认识心性的窍诀

认识心性的方法有观察修和安住修两种。首先讲一下观察修,比如观察心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心就不会再产生,如果不存在,心便没有产生的可能,诚如龙树菩萨在《中观根本慧论》中云:"有法不应生,无亦不应生。"

在藏传佛教中,人们还通过观察心的来龙去脉而了悟空性。比如,当你生起贪嗔痴的烦恼时,就可以借此分析心的本体是否存在。有些人觉得心存在,认为当下的分别作意就是心,但事实上,当下这颗心是无法成立的。这是密宗中的一种修行窍诀,因为各位没有得过灌顶、没修过加行,所以我只能简单做一些介绍,不能讲得过于详细:当我们作意时,观察心究竟是从哪里产生的——脑袋里、心脏里还是嘴巴里?当我们停止作意时,观察这颗心是飞到虚空,还是消于体内?经过详细的观察,我们会发现,原来身体的里里外外都找不到心。这样的观察方法称作"破心房",也就是观察心的来源、住处、去处皆了不可得,诚如《金刚经》中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过去的心,已经过去,所以不可得;现在的心也不可得,因为现在只是一个瞬间,连一秒钟也无法停留;未来的心尚未产生,因此也不可得。

未经观察时,我们都认为心是存在的,但通过真正地观察后才发现,原来心无法安立。

认识心性就像爬梯子

那心究竟是什么呢?有些人认为,"心不可得"指心不存在,以为这就是佛教所说的空性,事实上,这种"单空"只是空性的一部分。无始以来,我们在轮回中所沾染的无明、实执等习气非常深厚,因此,在刚开始学习时,也有必要暂时依靠单空。

印度非常了不起的智者清辨论师在《中观心要论》中说:"于此若无有,真实世俗梯,欲上胜义楼,智者非应理。"想要登上一座很高的楼房,就不得不借助梯子,不论是电梯、木梯还是铁梯,都可以帮助我们达到这个目的,如同我在1993年参观纽约世贸大楼时,就必须要借助电梯才能上去。同样的道理,要认识远离一切戏论的空性,也可以暂时依靠"单空"这个梯子——一切法都不存在,最后便可以到达楼顶——究竟的空性。这种对究竟空性的次第安立,是智者的所为。

由此看出,清辨论师认为,在认识空性的过程中,可以先安立单空,再安立单空不成立,最后再安立远离一切是非有无、执著的究竟空性境界,这就是心的实相,也是万法的实相,如《中观庄严论》中云:"真实中彼离,一切戏论聚。"

......《中观庄严论》的注释中也讲,在空性的大海中倒入实执垢染,对大海毫无影响,同样的道理,当我们真正无误地证悟空性时,烦恼也不会对我们产生任何影响。对当前来讲,我们之所以还过着苦乐参半的生活,就是因为还有实执,如果我们经常思维空性,那究竟的境界自然会现前,届时,生活中的烦恼都会消于法界。

以安住修认识心性

以上是从观察修的角度讲空性,接下来我们从安住修的角度,直接观心。

全知麦彭仁波切讲:"外观百法,不如内观自心。"其实做很多研究、写很多论文,都不如向内观察自心所带来的认识多。印度著名的大成就者萨绕哈巴曾说:"舍离思与所思,住无思如幼婴。"无有所思,也无有思者,如同刚出生的婴儿一样,自心观心,这样就会对心有所认识。

我们现在就可以观察自己的心,看它正处于内收的状态——昏沉,还是处于外散的状态——产生种种分别念?不论是什么状态,只要观察心的自性,心当下就会自解脱。

全知麦彭仁波切约在7岁时造了《定解宝灯论》,里面讲到:"尔时如视前虚空,自心正在动念时,亦为空性之定解。"当我们仰望虚空时,虚空就是空的,同样的道理,心在产生种种分别念的同时,就是空性,其本性从未被遮障过。比如,当我们产生嗔心时,嗔心的自性如同虚空一样,从来没有被遮障。

正如《定解宝灯论》中所说,当我们反观自心时会发现,其实既没有要遣除的烦恼,也没有要成就的智慧,用正确的见解去观察本体,可以现前不可言说的真正智慧。又如《现观庄严论》中云:"此中无所遣,亦无少可立,于正性正观,正见而解脱。"心中所产生的种种分别念,其实既没有可破,也没有可立,自心观察自心,就能认识实相本面。此外,《宝性论》等其他经论中也有类似的教言。】

堪布阿琼仁波切著、丹增嘉措活佛译《前行备忘录》堪布阿琼仁波切密传:【那一年,上师给索甲喇嘛师徒及阿旺丹增师徒详细讲述前行,我也趁此良机听闻了一次前行并作了笔录。此后的修行过程中,自觉内心随外境而转的状况有了(一定程度的)缓解,无论观察修还是安住修,都变得轻松自然。没过多久,自心即完全专注于禅定状态,观和住都荡然无存。于自性明空境界之中,自然放松,接着一切显现都变成了明点。再后来,明点也消失于禅定之中,任运现出无任何显法之境。】

生西法师辅导《中论》第44课:【既然通过心行言语无法了知万法真如,我们应该怎么样去修持呢?在经论当中讲到了很多方法。

第一种是属于顶层的大圆满的修法,通过自己对于上师的无与伦比的信心和上师的加持力,因缘和合之后,当下就可以了知一切万法的真如。就像华智仁波切和他的弟子纽西隆多仁波切一样,当时他们在佐钦寺的山上修法,华智仁波切就问弟子:"你说过,你不懂心性,是不是?"弟子说:"的确,我没懂心性。"华智仁波切说没什么难懂的,让他躺下来,"你看没看到天上的星星呢?""看到了。""有没听到佐钦寺的狗叫呢?""已经听到了。""这就是心性!"就是这么简单的一句话,纽西隆多就证悟了一切万法的本体,证悟了心的自性。后来,纽西隆多仁波切对他的弟子阿琼堪布解释:"趋入法性的方式很多,我的上师给我介绍法性,是通过根识趋入的,'你有没有看到天上的星星'是眼识,'有没有听到佐钦寺的狗叫'这是耳识,但是最主要的是上师的意传加持。"

既然通过简简单单的眼识耳识也可以趋入,这个地方不是说心行言语断吗?这里表达的意思是,通过眼识耳识作为所缘,然后趋入到一切万法的空性。心识也好,耳识也好,自性空性,或者说自性寂灭的状态,他是通过自己对于上师的信心,还有上师无与伦比的加持,二者因缘和合之后,顿时了悟一切万法的空性,是通过信心和加持力证悟的。

第二种是密宗当中修持气脉明点的修法,通过这种特殊的修法,打开身体当中的脉节之后,显现本来的智慧。这也是证悟心性的一种方式。

第三种是通过修持中观的方法,比如现在我们通过推理观察,了知一切万法的空性,在这个基础上生起觉受,进一步趋入离戏的空性。这就是中观的系统或者说传统的修法,通过观察修、安住修的方式逐渐息灭相续当中的分别念。

以上所讲到的是三种修行的方式。还可以加上第四种,就是前世的因缘非常殊胜,前世修持空性也好,修持福德也好,资粮非常雄厚,在这个前提之下,今生当中遇到一些特殊因缘,当下就证悟了。也有很多这种事例。

通过这些方式可以趋入实相,但是真正的诸法实相的本体是心行言语断的。诸法的实相,并不是你通过言语、思维就能真正得到的,通过言语去宣讲、通过心行去思维可以作为一个助缘,自己的心还是要安住在心行言语断的状态当中。通过很多方式,都可以帮助我们趋入于万法的实相,而万法的实相本身不是言诠的对境。】

生西法师辅导《定解宝灯论》笔录:【一方面如果要观察,一定是妙慧来做观察的。观察修是妙慧的阶段,在入门的时候需要观察而修持,最后不需要观察而修持。另一方面妙慧和智慧之间虽然有着如此大的差别,一个是心心所的本体,一个是超离心心所的体相,但是二者之间也不算是矛盾的法。因为具备了妙慧的正因一定可以产生殊胜智慧的果,所以此二可以成为因果。

对于凡夫人来讲,最初能够善巧地使用,妙慧不会成为最后遮障的因,不仅可以通过妙慧来抉择正见,而且在最后安住修持也是靠以前的妙慧引发定解而入定的,所以妙慧可以成为最后无分别智慧的一种殊胜正因。对于凡夫人来讲最初具备妙慧非常重要。】

普巴扎西仁波切教言《禅定精要》:【上师瑜伽的修法,主要是观察修和安住修。当昏沉太重,掉举太多,心思太散乱的时候,就用观察修。观察修有很多层次,这个是根据妄念起现的程度来树立的,比如剖析调伏妄念、粗直视调伏妄念等等,这个根据个人的见解来定夺。当既没有昏沉也没有散乱时,就继续护持自己当前所拥有的禅定,不用去辨别它有多明或是多么无念。因为此时的见解,可能还不够纯净、不够清净,这是很正常的。当时只需凭借安住本身的力量,配合着观察修令见解更加清净就可以了。只要努力修学,虽然初期的见解可能不是很清净,但只要遵照上师瑜伽导修、遵照传承的方式方法去调伏、调整,那么见解就会越来越清净。】

普巴扎西仁波切教言《禅定精要》:【在修法过程中我们时时要铭记这一点,心的本性是便智双运,所以我们即便暂时不能执受便智双运,也要在方便和智慧为主体的框架中行持善法,即上师瑜伽导修中的两个修法——观察修和安住修。】

普巴扎西仁波切《实修要义》:【大部分修上师瑜伽导修的弟子,都停顿在共同观察心之来住去觅心法上,认为对觅心法懂了。什么叫懂?仅仅作为一个研究者,凭借观照而了解文字般若,这并不难,不就是叫空嘛。那这就叫懂啊?就像乞丐知道富贵人家有金银财宝,他就能富贵了?不可能的。如果说懂得一切万物的本性是空性,那就问问:在梦里当一切梦境呈现的一瞬间,是否知道一切都是虚幻的?若是不知,那观察修还是没有到位。若连观察修都没有到位,就更别说安住修缘起性空之见解。当修行方法没有到位,修行时间也没有到位的时候,就必须在这上面反复串习、实修。】

以观察修安住修的方式修安忍

问:打坐观修对于修安忍有何助益?

答:其实,我们观修打坐,就是一次次在做这种应急演练——如果出现这些问题应该怎么安忍?应该怎么对治烦恼?如果我们多次演练,已经对整个操作规程很熟悉,训练得很熟练,事情出现的时候不用思维,马上就可以照着以前训练的方法去避险,成功的机率就很高。打坐的时候,就是这样一遍又一遍去观修、去熟悉。我们一遍一遍观修安忍,一遍一遍观想能够熄灭嗔心的方法,观想得很熟悉,在事情毫无预兆突然出现时,因为提前做了预演,我们就不会惊慌,就能通过所修习过的佛法去应对,不会对修行造成伤害。有时因为观修较多的缘故,可以观到嗔恨将要发生的预兆,这时我们就提前做准备;即便没有什么预兆突然发生,因为以前有训练的缘故,也可以从容面对。

在修行佛法的时候,学习论典和平时观修以对治烦恼,都是一种在灾害到来之前的演练。我们对这个演练千万不要随随便便,因为它的确关系到真正要使用的时候,你能应对多少烦恼。

比如我们在修行的时候,学法越深,修行的质量越好,应用的时候效果才越显著。如果学的时候非常马虎,观修也随便应付,平时也没有多去观想,通过这种很随便、松散、应付性的准备,要想在突发事件的时候,能对真正调伏烦恼、保全法身慧命起到真实的作用是很困难的。没有这个因,就没有这个果。

假如世间的军队在平时训练的时候只是应付一下,一旦遇到事情就没有能力去抵挡,没有完成任务的实力。世间有句话:"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所以我们平时观修的时候如果很刻苦,把该做的都做好,认认真真、保质保量地完成加行,不管是外加行,还是内加行都修好;菩提心的修法也认认真真、脚踏实地修好;该忏悔的忏悔好,该祈祷的祈祷好,这些因缘都做好之后,不管什么事情出现,自己都能游刃有余,有一种非常轻松的姿态去应对烦恼,这就是平时早做准备的好结果。以上通过世间的事例来告诉我们,我们应该通过不断地观修来养成坚韧的性格。(生西法师)

智圆法师《改造命运的窍诀(未定稿)》了凡四训讲记第二篇改过之法:【第四个思惟:思惟怒和不怒的结果。

又闻谤而不怒,虽谗焰薰天,如举火焚空,终将自息;闻谤而怒,虽巧心力辩,如春蚕作茧,自取缠绵。怒不惟无益,且有害也。

如果听到诽谤,心里不计较,即使谗言的火焰薰满天空,也像举火焚烧虚空一样,终究自己会止息下来。(从来谗言不会永住,就让它自生自灭!不必要再加一刹那的分别,何必自寻麻烦呢?)假如听到毁谤,怒不可遏,非要找诽谤者算帐,这是智识短浅的表现。因为自己用尽智巧,竭力争辩,也只落得个作茧自缚而已。

这就是两种作法,导致两种结果。前者是自动消失,不必起一念,就自然平息,这是高明。后者缘对境发怒,不但没利益,还有无量的损害。心里想着对方如何不好,身心当下失去平衡,服多少药都不解决问题,这不是伤害自己吗?再思惟嗔心的等流果,频繁的嗔怒会把自己的心串习成损害他人的恶心,这不是整坏自相续吗?后世还要以嗔心下地狱。这不是让自己沉沦吗?从破坏功德的方面思惟,一念嗔心起,百劫的福德资粮毁于一旦,何必这样摧毁自己?

所以,反复思维嗔怒的过患和安忍的利益,一旦道理上明白了,就能遮止嗔心。比如,一个人容易动怒,暂时从事上改一点,可是不久又见他嗔人,骂人,这是事上禁止,根上没有对治到。如果能把道理思惟透,等于釜底抽薪,嗔火就发不起来。

其余种种过恶,皆当据理思之。此理既明,过将自止。

上面举了两个例子,还有很多过失,怎么改呢?一定要如理思维,辨清功德和过失,道理上搞清楚了,过失自然能遮止。

其实,从理上改过,是一个大修法。前面说过"所谓修,就是身有过恶,都应当遣除。"过恶是粗粗细细的颠倒心,修法当中,观察修是很重要的方法,和这里的"从理上改"完全相同。

比如,要遣除耽著今生的颠倒心,就应思惟死亡无常和恶趣苦。认识到今生最终只是一死,死亡迅速,今天到来也不一定,死亡时,现世八法没有任何实益,不仅不能利益来世,反而以它造成漫长、苦难的恶趣。所以,以宝贵的人身追求现世八法,结果是让自己深陷恶趣,这是极不应理的。按这样具体思惟,就能改正执著今生的心理。

然后,要遣除杀生等的十恶业乃至种种恶业,也是先从道理上思惟,辨清什么是恶业,什么是善业,恶业有哪些过患,善业有哪些利益,一一如理观察思惟,就能对恶业深生厌离,即使对小罪也看作如毒一样深生恐惧。这样是从理上改。

修行的次第是:先思惟总的业果道理和特别的业果道理,然后才是"思惟之后,如理地行善止恶"。这里举的戒杀和戒嗔,不过是观察修当中的两个特例而已。大家应当举一反三,深刻认识到观察修是一种涵盖无量的大修法,能在在处处善巧地运用,就不只是改正一两种过失,方方面面都能扭转以往以错误认识所引起的邪行。

再比如修出离心,要改变耽著轮回的颠倒心,但这不是勉强就能改过来的。有的人一时冲动,口上说我要了生死,用不了几个月,对于轮回仍然和以前一样贪执。这是没有在根上对治到。

如果首先能思惟生死的本性是苦,一旦思惟透了,决定可以把耽著轮回的心改成彻底厌离的心。

总之,大家不要对这些教言生轻视心,应当从中生出智慧来。可以说,道次第从下到上的前行,重点是从理上改。】

教言

益西彭措堪布《安忍波罗蜜》忍之差别:【对大乘菩萨来说,起一百念贪心的罪过不如起一念嗔心的罪过大,因为嗔心是损坏菩提心、毁坏菩萨戒最大的怨敌,因此须主动通过不同的途径来灭除。以下从正反面说明:以妙慧观察修对于灭除嗔恚极其重要,故若舍弃妙慧观察修,极不应理。

正面:"能灭教授亦即上说佛子正理,要与烦恼而兴驳难,向内摧坏第一仇敌瞋恚之理即此等故,若能以观察慧善为思择,以多正理而正破除,则能遮止多类瞋恚,由众多门发生堪忍,能得坚固微妙习气,以是由其无垢正理,于正教义获定解故。"

能灭除嗔恚的教授也就是上述的佛子正理,要和烦恼兴起驳难、向内摧坏第一仇敌——嗔恚的正理,就是这些的缘故,如果能以观察妙慧善加思惟抉择,运用多种正理正确破除,就能遮止多种嗔恚,从多方面发起堪忍,能获得坚固、微妙的善法串习力。这是通过了知无垢的正理,而对真实教法的意义获得坚固定解的缘故。

反面:"有舍观慧思择修者,即舍此等菩萨一切广大妙行,当知即是自他暇身受取心要无上障碍,犹如毒蛇应当远离。"

若有人舍弃以观察妙慧思择修习,就是舍弃了上述一切菩萨广大妙行。须知,这是自他依靠暇满人身领受大乘佛法心要的最大障碍,犹如毒蛇,应当及早远离。这是说,如果舍弃以观察妙慧思择修(即舍弃对上述正理如理的观察思惟),就是舍弃了殊胜之道,因此要像远离毒蛇一样舍弃。】

观察修安住修中的困难

问:学《前行广释》要求每天观修一座,但我们组的学员观修得都不是很好(而十万大礼拜一年多就能磕完),因为坐不住,所以只好把上师讲的引导文看一看,背一背,根本展开不了观察修。请上师开示!

答:我这次去的地方,都是管理、学习、态度等方面比较好的,以后可能也会这样,因为这能让我生起信心。不然的话,会让我很失望。

在修加行的时候,为什么观修比较困难呢?这是因为,我们从小在人身难得、业因果等出离心修法方面,从来没有串习过。虽然光是在道理上明白也很好,但实际修行更重要,所谓闻法难、思维修行更难,就是讲的这个道理。因此,一定要像麦彭仁波切所讲的一样——观察修和安住修。比如观修"轮回痛苦",先要把文字看熟,直至心里能自然而然想起来,然后再三思维轮回的痛苦,产生疲倦心时就可以安住修。(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

问:请问上师:我听说修显宗的人有这样说,自己一个人在家里打坐,如果没有老师在身边指导的话,很容易走火入魔,我怎么样放下这个担忧,继续在家观察修?

答:这个担忧不能放下的,就是这样的。不仅仅是显宗,显宗密宗都没有区别,修什么都是一样的,必须要有人教。但是带是什么意思?这个带的人不一定要在身边,比如我们今天听了这个课,然后大家回去自己家里修就可以了。比如说这个修法,我们讲课的时候大家来听,听完了以后,一个月两个月,不到其他地方,就在自己家里修,这没问题的。不一定要旁边有什么师兄、上师,也都基本上不可能,也不需要。但是如果自己去看书,从来都不去听,这样的话,显宗也好,密宗也好,都不可以的。包括小乘佛教的戒律里面都说如果没有修行的诀窍,不允许打坐,它有这样明显的要求。(慈诚罗珠堪布《问答摘录》)

问:有的时候能听到幻声,在打坐的时候能听到、看到一些。昨天讲的,观修时候要安住和观察修,观察修我是按照法本、教证观察修。有的时候觉得没有念头,就坐在那。坐在那不知道去哪里了。但我清清楚楚知道是怎么一回事。有的时候我就发现那个念头好像是上师,又不像上师,有的时候也不知道怎么变出来的,什么样的境界都有。

答:这个不要紧。我们修法时遇到这些幻声、幻象,不管它是好的还是不好的,最好的对治方法就是不管它。反正它是个幻象,它是一个过程,本身并不说明什么,如果你耽著它有可能会出现一些违缘。不耽著它,第一,不会影响你的修行,第二,不会让你进入违缘当中。所以最好的方式是不管它,看到什么、出现什么,是上师也好,还是魔的形象也好,还是其他的形象、声音也好,不执著就可以了。你观你的法,其他的出现了就出现了,不执著的话慢慢慢慢就消失了,也不会对自己有什么负面的影响。(生西法师)

问:观察修时经常头痛,请问是方法有问题吗?什么问题?怎么解决?感恩法师指导!弟子合十。

答:可能性有很多,不好直接判断。1,有可能是注意力过于集中在上半身和头部,建议注意力可以调整到鼻尖,或者前方的虚空。2,有可能是从前打坐的时候吹过风,那可能就是顽疾了,比较麻烦。3,注意颈椎和肩膀放松,保证脑供血充足。(正见C1)

问:末学无论观察修还是安住修,心中都没什么觉受,好像这些事和自已没什么关系似的,行为上还是有进步,基本每天早上就能做完当天的修量,这种情况正常吗?应如何对治?

答:个人理解,一种可能是缺少资粮,觉受的产生需要积资净障做基础。应该努力积资净障。(正见C1)

问:阿弥陀佛,我是菩提学会新班会员,想请教法师一个问题:就是在闻思过程中都没有问题,但一旦开始进行实际修行,无论观察修还是安住修,一上座,很快就产生腿麻、身体也产生很多的酸、痛、痒等不适感,心也无法安住下来(当然,身体没有问题时候也安住不了多长时间,但身体不适时会直接影响心态)。请问是不是业力现前?有没有什么好地对治法门?

答:经常祈祷上师,修行上师瑜伽。这是一个清净业障的过程。(正见C1)

问:弟子最近观修的时候总是出现身体不由自主动作或颤动,有时能够作意一下能止住这些动作;有时这些动作能自动停下来,而自己随后会有整个身心都非常安静的感觉,心中也如进入无念的状态一般,但这种像静定的感觉持续时间不会长,很快身体又会出现前面的动作。弟子请问法师应该如何对治这样的现象?

答:个人不太清楚你具体是在观修哪些内容的时候出现这些情况,观察修非常重要,你需要努力确保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引导文的所诠义之上,随文入观,避免进入无记或者散乱状态。(正见C1)

问:弟子学的是加行,每天的观修,常常坐不到30分钟就坐不下去了,一是观察修的内容,在脑子里过了3~4遍了,再反复,就会嫌烦;安住修呢,又做不到什么都不想;可以在心里默念佛号吗?

答:坚持吧,就是需要一个过程,让我们逐渐适应修行。(正见C1)

问:弟子前些日子崴脚了,左脚到现在也不敢用力,打坐的时候会抻到筋不敢坐,礼拜的时候一只脚不敢使力,也拜不下去。弟子想问的是,散盘观察修可以么?我怕耽误的内容太多,想尽量跟上大家的进度。可是目前的状况,脚还是不敢用力。所以弟子想散盘上坐观察修可以么?

答:散盘是可以的。好好努力吧。(正见C1)

普巴扎西仁波切教言《禅定精要》:【上师瑜伽导修的正行主要是观察修和安住修,很多人都说修上师瑜伽并不太理想,观察修的时候,所观的皈依境不太清晰;安住修的时候,要么散乱,要么昏沉,心总是无法安住,这也是很多人觉得修不下去的理由。

我独自一人的时候经常想,弟子们修上师瑜伽存在的问题主要就是这两个方面,那么,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

第一、观想皈依境不清晰是因为观修的时间太短,观修不熟练。

假如让你观个苹果、香蕉或者桔子,我相信你会观得非常清晰,一说苹果,你心中就会突然呈现出苹果的形象,甚至可以把这个苹果观成是青苹果、红苹果,说到香蕉也是如此。说到你身边最亲近的人,只要一提到他的名字,他的形象就会自然呈现在你的眼前。但为什么观皈依境就观不清晰呢?即便强行去想,稍不注意它又消失了,主要原因就是不熟练。想想看,你们每天观皈依境的时间有多长?你们每天都修上师瑜伽,一座的时间可能是一个小时,一个小时中真正观上师瑜伽皈依境的时间有没有五分钟?可能念诵咒语的时间超过五分钟,但不一定是有像念佛,有可能是持名念佛,就是仅仅念诵莲花生大师心咒,并没有重视观皈依境。总之,一个小时里真正观皈依境的时间有没有五分钟?这么短暂的时间怎么能熟练呢?

平常我们强调不仅仅是座上观皈依境,而且座下也要观皈依境——行走时把皈依境观在自己的右肩上,右绕着上师走;吃饭时把上师皈依境观想在喉间,无论吃喝什么都在做供养;坐着时把上师皈依境观在头顶上,时时做祈祷;晚上睡觉时把皈依境观想在自己的心间,祈祷无论呈现什么梦境都能获得自在。时时都这么强调,但你们哪一天在这么做呢?这也是不熟练的原因。

刚刚说过,观察修观得不清晰的原因主要是时间太短,不太熟练,一旦熟练,观什么都很清晰。华智仁波切曾经说他在几秒钟的时间里能观出七百二十五个不同的本尊。弟子们都觉得非常惊讶:"我们平常不要说几秒,即便在很长时间里观一尊都要费很大的劲,很难观想出来,要在几秒钟内观出七百二十五个不同手势、面相的本尊,该有多复杂,别说是观出来,连数都数不过来,都分不清是哪一尊。"华智仁波切说:"你们听了觉得很难做到,实际上,当一个人修到一定的时候,这些都不是很难。我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把这么多的本尊观清楚,主要来自于长期如是观想的缘故,观到一定时间就很清晰、熟练了。"

第二、修行偏重于安住修,又因安住不了而心生烦躁,原因是缺乏善巧。

我们平常修行主要是观察修和安住修,也就是方便和智慧两方面。这两天我也在问很多修行者:"你这一段时间的修行有没有偏重于哪一方面?是偏重于观察修,还是偏重于安住修?"我相信每一个修行者开始修行期间都不知不觉偏向于智慧,偏重于安住,行不行都把心安住在平静状态,这是决定的。因为他最大的烦恼就是起心动念,就是妄想太多、昏沉太重,并因此心情浮躁,每次产生一系列情绪都来自于它——静不下心。虽然观想有些不清晰,但由于修行时间太短,也没太重视这方面,所以是否观得清楚倒不是特别在意,只把心静下来当成修行的唯一目标。多数都是这样,这是特定的。

是导师教你们这样做的吗?不是。导师是这么宣讲的:"我们当前修学佛法的目的是为了寻求解脱,解脱的特点是便智双运,方便和智慧达到平衡的时候就叫解脱。你们在修的过程当中,方便和智慧可能无法达成一如,有时候方便过高,智慧太少,有时候智慧过高,方便太少。即便达不到平衡,我们也应该尽可能往这方面发展。"但为什么你们在修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偏重于智慧,而对观察清晰与否并不太重视呢?当你们最讨厌的就是心静不下来时,这就完全不在我们这个传承法规当中了。】

附:

更多内容,可以参考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定解宝灯论讲记》的'观察修或安置修'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