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答疑专题041——菩提心的法相

目录

1. 菩提心的法相

2. 菩提心是心王还是心所?

3. 世俗菩提心与胜义菩提心


菩提心的法相

问1:179页中讲:所谓"菩提心",《现观庄严论》中说:"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也就是为利益他众而希求圆满正等觉佛果,这即是菩提心的定义。这里的"求正等菩提",是自己求正等菩提还是众生求正等菩提?

问2:《入行论》第10课"以智慧缘佛果",缘佛果是为了缘众生的佛果,还是缘自己的佛果?

答:"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有的时候我们容易理解成,好像是为了度化众生,让众生成佛。为了度化众生,愿众生成佛,实际上这个包括在利他当中。从圆满的角度来讲,他是为利众生发誓成佛,这就比较容易理解了。我为了利益众生的缘故,我发誓要成佛,也就是说,在所有能利益众生的方便当中,我自己成就佛果是最能够利益众生的一种方法,所以为了利益众生,我发誓要成佛,是这个意思。

那么愿不愿众生成佛呢?我愿众生成佛,但是我把它划在利他当中。为了利益众生干什么呢?一方面让他们得到快乐,一方面让他们得到佛果,这个是划在了利他当中。就是说以智慧缘佛果,主要是我自己发愿要成佛,因为我自己发愿成佛才能够更好地利他。(生西法师《入行论》答疑)

还可参考生西法师《大圆满前行》辅导:【前面也是说,我们想要觉悟的心,或者已经觉悟的心、要帮助众生觉悟的心,都是属于菩提心的范畴。我们在修菩提心的时候,不是安住在让众生觉悟,为了利益众生我要觉悟,这样的状态是觉悟的心,或者我自己要发誓成佛的心,也是觉悟的心。无外乎就是为了利他的心,还有为了利他我要觉悟的心。或者真实的利他是真实让众生觉悟的心,也是菩提心的本体。离开了这些之外的菩提心,可能不一定是真实的菩提心,只是相似的菩提心。】

问:菩提心的因体果各是什么呢?

答:菩提心的直接因就是大悲心,他的体是愿一切众生都能获得佛果,并以此断除利他的违品和自己获得菩提果障碍的善心。果从自已的角度是获得佛果,从利他的角度就无勤的利生事业。(正见D2)

问:遇到动物被杀的场合,怎么能够把这样的感受转为道用,增上相续中的悲心和菩提心?

答:菩提心的法相是缘众生、缘佛果,你在这种场合,可以激励自己努力修行,早日能够度化众生。(正见C1)

问:菩提心的定义是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解释是为了利益众生,自己而希求佛果。这是否只是符合国王式的发心?在牧童式发心中,菩提心的定义体现不出来?

答:牧童式发心也发愿成佛,只不过时间不同,发愿自己最后成佛。(正见C1)

问:顶礼上师!在观修旁生之苦的时候流泪了,出来的念头是我要救众生,这算是真实的菩提心吗?

答:我要救众生,如果这个时候我为了救众生,我要成佛,我要救,救到什么样的程度?我要让他们解脱,如果有这个,那就是菩提心了;如果没有这些,比如我们看到有一个生命很痛苦,然后我们特别地伤心流泪,我一定要救它,我一定要帮助它,这是慈悲心,还不是菩提心。(慈诚罗珠堪布《问答摘录》)

问:有利益广大有情的发心,但缺乏智慧善巧,往往弄巧成拙,这样的心算不算是菩提心?

答:可以说是属于菩提心的一部分。因为菩提心有两个体相:一个是要利他;一个是要愿成佛,愿成佛是以智慧缘佛果。如果只有利益众生的发心,没有善妙的智慧,这样的心可以说是属于菩提心的一部分。

我们再看利益众生的广大发心是怎么样一种状态?如果是属于将所有众生安置在暂时增上生、究竟决定胜的这样一种发心,这可以算是菩提心的自性。但如果只有一种部分利益众生的心就不一定是菩提心。

而且缺乏智慧善巧往往弄巧成拙。有的时候,我们在发心的时候,有利益众生的心,也有成佛的心。但是现在我们的智慧、我们的方便善巧不圆满,不圆满的时候弄巧成拙,发好心做些坏事,这个心算是菩提心吗?如果有大悲缘众生、智慧缘佛果的心,虽然事情可能显现上搞砸了,这种心也应该算是有菩提心。因为所有的佛子并不是说一发心之后就智慧圆满、功德圆满了,他有初发心的阶段和不断成熟圆满的阶段。每个菩萨发了菩提心之后,都有这样的阶段,因为他没有失坏菩提心,所以这样的心也应该是菩提心。虽然事情上面做得不是很圆满,但还算是菩提心。

从一个角度来讲,作为一个初发心菩萨来讲,真正要把所有的事情一样一样全部做圆满,这也是不现实的事情。只要我们不放弃菩提心、不放弃利益众生的心、不放弃求佛的心,这个心就算是菩提心了。所以我们就分了两个方面来进行观察的。(生西法师)

问:菩提心的体性是缘众生、缘佛果。可是我之前看到释迦牟尼佛在因地的公案,义成王子布施他的孩子,从公案中既看不出来是缘众生的悲心,也看不出来是缘佛果的智慧,完全就是一种出于修行,为了断我执而去布施。可以说明佛陀在因地的时候,他用的是胜义菩提心吗?

答:实际上每个公案中不一定都要把缘佛果给你点出来,然后再把缘众生点出来。在很多对话当中,佛陀在布施自己的身体或者其他方面时,他都是说我这次布施身体是为了成就无上道业,请你们不要阻碍我的无上道心。从这个方面讲的时候,他缘佛果的心是很明显的。

然后有些方面讲,其他的眷属说难道我们不是众生?你为了一个众生舍弃自己的身体,我们不是众生不需要饶益吗?佛陀说我通过这样一种布施的功德,圆满资粮之后,我会度化你们。他的利益众生的心态也是非常圆满的。

当然释迦牟尼佛在因地时,如果是在初地以上积累菩萨行,他是应该有胜义菩提心的。但是从义成王子圆满自己的修行角度来讲,还不是从胜义菩提心的侧面来凸显,主要是从布施度圆满的角度。

而且,这里面缘佛果缘菩提心,有些公案当中很明显提到,有些公案当中就不一定都给你讲一下:这一点是缘众生,那一点是缘佛果。对于佛陀的因地来讲,有些地方讲很清楚,有些地方不需要很明显地讲,但是我们要知道,在整个过程当中,他不是为了众生而修行的一个都没有,不是为了成就佛果、度化众生的特点的一个都没有。有些公案中讲了,有些公案中不一定很清楚地讲,但是我们要诚信一定是有这两个条件的。(生西法师《入行论》答疑)

问:请问我在上座观修时,一边观想阿弥陀佛的佛像,一边念诵佛号(出声念阿弥陀佛的圣号),这种做法算不算修菩提心?

答:这个我们要分开看。如果从菩提心的相来看,一边观想佛像,一边出声念佛号,这里面没有缘众生的心,也没有缘佛果的心,从标准意义上,不算修菩提心。但是有些汉地的大德有种说法"念佛即是发菩提心",当然这个是很广义的。只要你念了佛、念阿弥陀佛就算发菩提心,也有这样的讲法,这是很广义的,如果是这样,也可以算菩提心。这样分成两部分看。

但是从学《入行论》的角度,从严格的修法上讲,并不算修菩提心。我们可以在上座的时候,缘众生——为了利益众生我念佛,为了众生发誓成佛,我念佛。如果有菩提心摄持,可以算修菩提心。但是如果没有这两种心摄持,要把这个算在菩提心修法中,还是有点困难的。(生西法师《入行论》答疑)

问:小乘行人具有出离心,那有没有菩提心呢?如果有,和大乘的菩提心有什么区别?

答:小乘没有大乘的菩提心,这是决定的。大乘的"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很广大的利他心和求佛果的这两种心态,小乘都没有。小乘只是求阿罗汉,而且只是自己解脱。这两种条件都没有。有些地方说他有菩提心,只是一部分的菩提心,某些地方有一点支分的菩提心。真正大乘的那种菩提心是绝对没有的,否则如果有了大乘的菩提心就不是小乘了。阿底峡尊者讲得很清楚,内外道以皈依别,大小乘以发心别,内道外道是以皈依与否来区别的,大乘和小乘是通过有没有发菩提心来区别的。如果小乘已经有菩提心了,就不是小乘了。所以他既然是小乘,就是没有菩提心的。(生西法师)

问:发愿变成如意牛、四大、桥梁等来帮组众生,是不是愿菩提心?

答:愿菩提心的法相是,为利众生愿成佛。当然这样的善愿,可以是愿菩提心所摄之下的善行的一部分。(正见C1)

教言

阿琼堪布著、索达吉堪布译《前行备忘录》:【现在来讲广大意乐菩提心的本体:具备两个条件或两层含义,就是发菩提心的本体。弥勒菩萨亲言:"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其中,第一个条件或第一层含义,是以悲心缘有情,愿一切众生远离苦因及苦果;第二个条件或第二层含义,是以智慧缘正等菩提,必须想到获证圆满佛果。不正确的悲心和不正确的慈心:尽管想到"为了利益众生",但如果没有生起想把众生安置到佛地的心念,那就只是一般相似的悲心;尽管想到要获证佛果,但如果没有想到为了利益众生,那就只是一般相似的慈心。要想到一切有情都远离苦因及苦果,获证圆满佛果,才是广大意乐菩提心。】

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入行论广解》第15课节选:【当然,菩提心有不同的解释方法,《大菩提心经》中说:菩提心是如虚空般无有相状、本来光明的心。这是从认识心性本体空性、本来光明的角度来讲的。从世俗菩提心的角度讲,只要是菩提心,肯定有利他的心。当然,利他的层次有所不同,一般来讲,母亲对儿子的关爱虽然属于利他,但不是真正的菩提心,菩提心的利他范围相当广,这种利他所摄的一切心、一切行为,才属于大乘的发心。

〖而在此场合的发心本体,正如《现观庄严论》中所说:〗弥勒菩萨虽然还没有来人间成佛转法轮,但在兜率天已经给人间赐予了教言——《慈氏五论》,或者叫《弥勒五论》,其中的《现观庄严论》是这样说的:〖"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意思前面也讲过,发菩提心的本体是什么?就是利益一切众生、让他们获得如来正等觉果位的希求心,这个希求心才叫做真正的菩提心。无论愿菩提心还是行菩提心,都不会超离这种利他的心。】

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现观庄严论释》第5课节选:【

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

弥勒菩萨这一颂非常关键,凡是学习大乘佛教的人,几乎没有一个不会背的,一讲到菩提心,大家基本上都会引用这个教证。只有借助这样的金刚语,我们才能认知菩提心的体相。

现在有很多大学生喜欢问"菩提心是什么"这一类问题,但由于对佛教的理论和修证缺乏专业性的学习,所以他们的理解只是停留在词句上。

一般来讲,在介绍菩提心的法相、定义之前,要先分析菩提心是依靠什么身份、什么心态而产生的。

依据相关大乘论典所说,菩提心的身份所依不仅是人,乃至三恶趣众生都可以产生菩提心。地狱众生也有发菩提心的例子,比如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以前在地狱里拉马车时,就缘他的朋友生起了菩提心;饿鬼的情况,例如观世音菩萨传记中说,观世音菩萨到饿鬼界宣说佛法,有许多饿鬼相续中产生了菩提心;旁生界,比如佛经中龙女发菩提心的故事;阿修罗发菩提心的公案,在《大宝积经》中也有记载;天人的例子就更多了,佛陀说法的时候,经常有很多天人来听,听后生起菩提心。因此,菩提心与别解脱戒不同,在所有六趣众生相续中都能生起。

至于心态的所依,按照《经观庄严论》的观点,从对佛法僧的信心、对可怜众生的悲心、对真理的希求心等心态中都可以产生菩提心。所以,无论身依或心依,菩提心戒跟其他戒律都有所不同。

有人可能会问:如果是这样,那岂不是与阿底峡尊者《菩提道灯论》中"只有具足七种别解脱戒的身份所依才能产生菩提心"的观点相违吗?实际上并不相违,此中原因很多前辈大德都解释过:阿底峡尊者是从严格的层面来讲的,因为如果连不杀生、不邪淫等一分别解脱戒都不具备,那么要受持菩萨戒肯定是非常困难的。

那么,菩提心的本体是什么呢?无著菩萨和世亲论师认为菩提心是心所;解脱部和狮子贤则认为菩提心是心王;无垢光尊者认为,只要有心王就有心所,两者不可分割,犹如日轮和日光一般,所以菩提心既是心所也是心王。

下面就是菩提心的法相了——"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菩提心必须具足两种条件,即我们经常说的二利或二义:缘众生的大悲心(他利)和缘佛果的智慧(自利)。首先,发起的是愿利益天下无边众生的大悲心,这是第一个条件。其次,若仅仅以大悲心带给众生暂时的人天福报是不够的,还要令他们获得究竟的圆满正等觉果位("菩提"是觉悟之义,"正等菩提"就是真正的觉悟),这是第二个条件。总之,既要具足利他的大悲心,还要有利自的缘佛果的智慧,悲智双运,才称得上是菩提心。

若不了知此义,就会像很多世间人一样,把菩提心等同于普通的好心好意。前些天,有个人对我说:"雷锋就是菩萨,他发了菩提心。"我问:"为什么呢?""因为他做了很多好事,肯定是有菩提心的。"从广义上讲,雷锋的行为可能算是一种利他,不过他连什么是佛都不知道,距离菩提心的标准还太遥远了(现在也有很多人质疑雷锋,认为他做好事是一种形象工程,其心态并不是以前所宣扬的那样)。佛教徒中也有好多人分不清菩提心与大悲心、大慈心之间的差别,因此,学会从理论上建立菩提心的法相是至为关要的。

这样的菩提心,是弥勒菩萨自己讲的呢?还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在经中所说呢?是在佛经中有记载的,下面就对应经文来说明。

哦巴活佛著、索达吉堪布译《现观庄严论》注疏:【壬一、(真实法相):

发心为利他 求正等菩提

发心事相:资粮道菩萨相续中具备向往的心,即表示大乘发心。

发心名相:是具备两个法相条件之法。

(发心之法相):

(一)为了担负起无量一切他众之利益的重任,而以大悲心缘于他利;

(二)与希求[欲乐]追寻目标——获得真实圆满正等菩提——相应的殊胜之心。

此处所谓的"希求[欲乐]",是属于五别境当中的心所,并且是以因法希求欲乐的名称,来安立作为果法之发心[菩提心]的。

这样安立的原因,是因为一旦具备了向往善法菩提的本体——希求菩提之心,则可以生起作为果法的发心[菩提心];或者虽然生起的是心王(菩提心),但却是以助伴希求向往之名来命名受助者发心[菩提心]的。

其必要:是因为依靠助伴希求向往,就可以生起(受助者)菩提心;

以正理可损:因为希求欲乐这种心所,是菩提心的因法,如果菩提心是希求欲乐的本体,则因果成为了一体,这就像承许木柴与火为一体一样。

具有该法相的(愿)菩提心之所依:包括天、龙等等在内的,向往大乘并希求佛果的众生,都可以生起该发心;

行菩提心之所依:虽然在《菩萨地论》以及《菩提道灯论》中认为,生起菩提心需要有别解脱戒,但这是从殊胜所依的角度而言的,因为欲界天人与具备上界身份的众生也具有菩提心的缘故。

生起菩提心的因法:包括现见佛陀之身,见闻诸佛菩萨之威力,听闻大乘佛法,因眼见众生之苦而难以忍受等等因素在内,都可以生起菩提心。

如果将菩提心进行分类,则可分为愿菩提心与行菩提心两种。二者之间的差别为:没有以行为修持而摄持的,即是愿菩提心;以行为修持所摄持的,即是行菩提心。

菩提心的功德:暂时功德为清净罪业与增上福报等等;究竟利益则为成就佛果。

壬二、(法相与佛经之关联):

彼彼如经中 略广门宣说

(作为发心法相的)所求他利之彼法,与追寻佛果之彼法,并不是(作者)自己杜撰臆造而成的,而是符合[如]与《无尽慧经》和《华严经》等相一致的,广中略《般若经》中的提法的,因为经中也曾以广略的方式[门]就此而进行过宣说。

那么,佛经中是如何就发心而进行宣说的呢?

《中般若经》中云:"舍利子,菩萨摩诃萨欲圆证一切法一切相之佛果,当学般若波罗蜜多。"从而略示了菩提;

至于广说,则如"舍利子,菩萨摩诃萨以无住而住于般若,布施之行、布施者、受施者不可得故,而以无舍之理成就布施波罗蜜多"等等内容,从而宣说了修学六波罗蜜多。

另外,经中也略说了他利:"菩萨摩诃萨欲令十方刹土恒河沙数世间界之所有众生皆证无余涅槃,而修学般若波罗蜜多。""于众生之悭吝者以布施令入......于智慧衰败者以圆满智慧令入"等等,从而宣说了他利。】

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三戒要解》(上)第十四课节选:【世俗发心之法相:除开菩萨圣者入定本体的发心,为他利缘圆满菩提的大乘学处之发心。圣者入根本慧定属于胜义的发心,除此以外的利益众生之心就是世俗菩提心。】

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中观庄严论解说》第107课节选:【麦彭仁波切说:希求如此正道的诸位补特伽罗心中,首先需要具足菩提心,然后通过离一多因等善加观察内外万事万物的比量,生起确认万法无自性的定解。尊者的每一句金刚语都是特别重要。修行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具足菩提心,如果没有菩提心,就好像不清楚自己的方向一样。我们学佛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利益众生。因此,每位修行人首先应该想到:我现在学习中观、学习无上大圆满的目的,并不是我自己从轮回中获得解脱,而是要度化天边无际的一切众生。这就是大乘菩提心的本体。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节选:**【真实菩提心之本体:最后能对无量的众生生起猛厉的慈悲心,此时一心欲救度众生。而度化众生的殊胜方便,就是成佛转法轮,是故发誓成佛行佛道。这个"慈悲心"及"发誓",就是世俗菩提心。世俗菩提心要具备两个条件。一、对无边众生生起大悲心;二、为度化一切众生而发誓成佛。】**​​​​

生西法师《三戒要解》第13课辅导:【"若问:菩提心的本体是什么呢?菩提心的本体需要具足两个条件,一是对无量众生生起悦意的慈心以及不忍众生痛苦的悲心,"

"悦意慈"——是通过七果因果教授中的知母(无始以来一切众生都做过我的母亲)、念恩(做母亲时对我恩德很大)、报恩(我一定要报答)引发,如此拉近与众生的心。要通过不断观修,安住在这种状态,而不仅仅是词句上了知,内心却产生不了亲切的感情。有悦意慈心,就会对众生予乐拔苦,一点也不能忍受众生的痛苦,一定要想方设法拔除众生的痛苦。

"二是唯一为利益他众而以智慧缘圆满菩提欲求获得佛果。"

为利他众故,用自己的智慧去缘或想得到圆满菩提获得佛果,为利他故发誓成佛。

"也就是以智慧方便双运的愿行心所摄六度本体的特殊发心,断除利他之障碍以及自己圆满菩提之违缘三门罪业的相续心,这才是真正的菩提心。"

通过智慧方便双运的愿行菩提心所摄的六度本体的特殊发心,断除利他之障碍以及自己圆满菩提之违缘三门罪业的相续心,就是真正的菩提心,就是真正的菩萨戒。】

生西法师《现观庄严论释》第5课辅导:【到底什么是发心?发心就是一种名相。怎么样确定发心?有两个条件。通过"为利他"和"求正等菩提"两个不共的特征来安立菩提心的法相。

法相就是这个法最不共的特点,每一个法都有不共的特点,和别的不一样,叫做法相。比如说,因明当中,瓶子的法相是什么?大腹盛水就是一个瓶子的法相。肚子很大然后可以装水的就是瓶子,当我们看到大腹盛水的法相,就可以知道这是瓶子。柱子的法相是能够撑梁,人的法相是知言解义。把一个法最不共的特点描绘出来,就是法相。为什么叫菩提心?它最不共的特征是什么?菩提心有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为利他,第二个特点就是求正等菩提。真正的菩提心,一定具备两个条件;不具备这两个条件就不是圆满的菩提心。它也许是菩提心的一部分,但是并不圆满。菩萨真正的菩提心,一定会具备这两个条件。

第一个,为利他。菩提心一定是为了利益众生,"利他"的"他"就是除了自己以外,具有心识的所有众生,就是为了利益他们。怎么样利他呢?暂时的增上生和究竟的决定胜,即帮助众生获得暂时安乐的果位和究竟觉悟的果位。从暂时和究竟的方式利益众生。如果没有这个条件,只是为了利益自己,就不是真实圆满的菩提心。

第二个,求正等菩提。"正等菩提"就是佛果,"菩提"是觉悟的意思。正等菩提,也叫做无上正等菩提。这是正的觉悟,而不是邪的觉悟。有邪的觉悟吗?外道或者世间人突然觉悟了,这是不是正的菩提?不是。这是邪的。"正",简别了一些不好或者邪的东西。"等",就是完全平等的觉悟。还有不平等的吗?有一部分觉悟,有一部分没有觉悟,就是不平等了。正等菩提就是这样的。什么是"无上正等"呢?有些正是有上的,就是它上面还有,比如菩萨的觉悟,上面还有,就是有上。无上就是没有了。有些地方说无上正等正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讲到条件的时候,每个字都要体现出一个意思,而不是随便说无上正等正觉,在这个词当中,自然而然就简别、筛选掉了很多,和最究竟的果不一致的东西。正等菩提是略说,全称就是无上正等正觉。这是无上的,上面再没有了,达到了顶峰。菩萨的觉悟,虽然是正等,但不是无上的,还不能这样叫。有些可能是正的,但不是平等的,比如小乘。有些既没有等,没有无上,也不是正。这些方面要简别掉很多。把这些简别掉之后,我们要求的是正等菩提,求的不是外道的菩提、小乘声闻缘觉的菩提,也不是菩萨的菩提。严格来讲,菩萨还没办法安立安立菩提,有些时候安立菩提只是无学道。因为菩萨必定也有一些觉悟,所以应该也可以安立。就好像外道有邪觉,既然可以安立邪的菩提,当然也可以安立有学道的菩提。

一般来讲,真正的菩提就是三菩提,声闻菩提、缘觉菩提、佛菩提,但是和它有关的也可以安立。当我们说正等菩提的时候,一定是指佛了,只有菩萨道的无学道。我们所求的是这个。】

省庵大师著、智圆法师编述《劝发菩提心文讲记》:【菩提心以愿为体,也是一种希求心。但它和世间发愿在希求的目标上不同,它希求的是利他、成佛。所以,我们讲菩提心的德相是希求利他之心和希求成佛之心。《现观庄严论》云:"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所以,检查发心的真伪,就是检查希求利他和希求成佛的心是否真实。】

菩提心是心王还是心所?

问:菩提心是心王还是心所?是不是可以理解在菩提心不稳固时,它还是心所,具动摇性会间断;只稳固了才是心王,具主导力量?

答:按无垢光尊者的观点,世俗菩提心即是心王又是心所,与菩提心稳不稳固没关系。因为世俗菩提心是一种很强的善心,当这种善心生起时,与其相应的善心所也会一并生起;胜义菩提心则是无分别智。(正见D)

问:心王是什么意思?心所是什么意思?

答:【通过智慧衡量外境时,最初缘外境总相或本体之分称为心;尔后分别衡量它的别相,所以称为心所。尽管如此分别立名,而实际上仅是认识伺察外境之识而已。】——以上是《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当中的内容。(正见C1)

问:菩提心属于心王还是心所?

答:(1)解脱部与狮子贤论师认为:菩提心的本体是心王,也就是意识。

(2)据《大乘庄严经论释》,麦彭仁波切认为:菩提心的体相是缘二义的思心所,即愿我成就无上菩提果,缘无上菩提而思惟,且缘一切众生思惟作利乐,如是具足无上菩提以及众生之二义的心与心所相应,即是所谓的发无上

菩提心。

(3)无著菩萨在《菩萨地论》中云:"菩萨殊胜愿即是发心。"这证明他承认菩萨戒的本体是欲乐心所。

(4)世亲论师在《经庄严论释》中说:"缘二利之思乃发心。"很显然,世亲论师认为菩萨心的本体是思心所。

(5)全知大法王无垢光尊者在《七宝藏》的《如意宝藏论》,以及《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中说:心和心所就像太阳升起时光芒自然而然出现一样,所谓的发心,应具有心和心所。(正见D)

生西法师《三戒要解》第13课辅导:【"《现观庄严论》云:'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

所谓的发菩提心,就是为利他,二是求正等菩提。

"解脱部与狮子贤论师认为:菩萨戒的本体是心王,也就是意识。无著兄弟则认为是心所。"

解脱部论师与狮子贤论师在解释菩萨戒方面也是非常权威的,他们认为所谓菩萨戒的本体是心王,也就是第六意识,心王有六种,或八种,眼识、耳识......乃至于意识都属于心王,第七识、第八识都属于心王,也就是以第六意识为主。无著菩萨和世亲论师认为是心所。

心王和心所在大乘的阿毗达磨或小乘的《俱舍论》中都讲得很清楚,心王是总体了解,心所是支分方面了解,心所是心王所有法,好像大臣、人民是王所有,心所有,心王所有的这些其他心识就叫心所法。如在看一朵花时,心王(眼识)主要缘花的总体,心所缘细微的花瓣、黄色等等,更细方面分别,叫心所,心所有很多种,在大乘中讲51种心所法,有些地方讲有46种心所法,心所有很多细微差别,佛法在讲心识时不单单说眼识、耳识......乃至于意识等等,还要讲很多与眼识同时产生的心所,和耳识同时产生的很多细微的心所,它是同时产生的。虽然同时产生,但是我们没有学习佛法都不知道。如善心与很多种善的心所法同时生起,如果是个恶心,除了心识产生之外还有很多烦恼性、不善性的心所同时产生,这里有很多的辨别,以后《俱舍论》就可以了解。

云丹嘉措尊者著、索达吉堪布译《自性大圆满支分决定三戒论释》:【《现观庄严论》中云:"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解脱部与狮子贤论师认为菩萨戒的本体是心王,也就是意识。而无著兄弟则认为是心所,无著菩萨在《菩萨地论》中云:"菩萨殊胜愿即是发心。"这证明他承认菩萨戒的本体是欲乐(心所之一)。世亲论师在《经庄严论释》中说:"缘二利之思乃发心。"很显然,世亲论师认为菩萨戒的本体是思。全知大法王无垢光尊者认为,发心时心所自然产生,因而发心既是心王也是心所。】

世俗菩提心与胜义菩提心

问:关于菩萨出定位的发心是世俗还是胜义的问题,有的师兄认为不一定是胜义,而弟子认为一定是胜义,请堪布开示。

答:菩萨出定位的菩提心是世俗菩提心,因为首先出定位是安住分别心,没有安住离戏智慧,这是属于世俗的,胜义非心境,说心是世俗,再者出定有明显"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的体相,所以是世俗心。

世俗心不一定就是凡夫心,也没有退失轮回的过失。菩萨心有入定、出定位两种,入定安住胜义心,出定安住世俗心,只是两种心的转换,并不是退失。(生西法师)

问:密宗受胜义菩提心的仪轨真的能让凡夫生起胜义菩提心吗?还是只是让你不停地对它产生一种希求心,其实你并不可能真正得到胜义菩提心的戒体,这样理解可以吗?

答:不能完全这样理解。因为能修密乘时,他的根机已经是比较利的。密宗修行的特点和教义特点,都是直接把佛境界中的果做广大抉择后,让我们去安住,它有些不共的窍诀,如大恩上师殊胜的加持和自己殊胜的信心,在念这个仪轨时,虽然还不是圣者,但是在凡夫位的时候,胜义菩提心的某种(不是所有的)境界会在相续中短暂时间内生起来,或相似的方面会生起来。它不是完全让我们再再地忆念,好像完完全全与显宗一模一样,它的确有许多与显宗方面不共的很多殊胜的安住的方法、窍诀,还有针对他的根机、福报等等很多不同的地方,所以在安住的时候也不完全像显宗一样只是大概一个总相让我们去忆念,的的确确在安住于生圆次第、大圆满窍诀的时候,内心中有的时候也会现前心性,虽然是凡夫,有的时候也会现前殊胜的心性。所以我们不能说完全是一样的,还是有不同的地方。(生西法师)

问:那这时候的菩提心是界于真正的胜义菩提心和世俗菩提心之中的第三者菩提心吗?还是什么样的体性?

答:不是。一般来讲,大多数的时间都是世俗菩提心的状态,因为他有分别心,但他修行的时候,有的时候会现前真实的胜义菩提心。密宗的窍诀就是这样,虽是凡夫人,有时也会现前胜义菩提心,如果是这样,它不是第三品,要么就是世俗菩提心,要么就是胜义菩提心。只不过在凡夫位时现前的胜义菩提心不是那么稳固,现前后可能过一段时间又消失了,又被分别念盖住了,然后再去安住,再去现前,乃至于最后达到稳固之间都是这样。所以这不是一种相似的心,它是真实的心,密乘当中有虽然是凡夫也可以见心性的说法。(生西法师)

问:世俗菩提心是不是凡夫心中最细微最极致的善心?而胜义菩提心是泯灭了凡夫心的一种法界实相?

答:可以从这方面理解,但是单从凡夫心的角度还不能够说明世俗菩提心。我们应该这样理解,世俗菩提心就是心心所的状态,既然是心心所的状态,就不能说只有凡夫才有,圣者出定位也还是有心心所的。所以世俗菩提心就不单是凡夫心最细微的,而是所有的心当中最细微、最极致的善心。世俗菩提心有两个体相,一是利他,一是求正等菩提,如果具有这两种体性就是世俗菩提心,它是缘利益众生和缘成佛的一种心态。胜义菩提心不能单单说是泯灭了凡夫心,因为一地菩萨是圣者,他在出定位的时候还是有心的。真正的胜义菩提心是泯灭了一切心心所,了知、安住在一切心心所离戏的本体的一种智慧,称之为胜义菩提心。所以应该说胜义菩提心是泯灭了世俗心,离开了世俗的戏论的心,是缘取离四边戏论的法界智慧。(生西法师)

云丹嘉措尊者著、索达吉堪布译《自性大圆满支分决定三戒论释》节选:【胜义发心的法相:现量证悟无分别法性之智慧的菩萨圣者根本慧定以及佛陀入定出定无二无别之本体的发心。按照名言的观点来分,则显宗说胜义是法界,发心是现证智慧,得戒的方法也必须具备上师、修行、证悟三殊胜。《经庄严论》中云:"令圆满佛生欢喜,积累福慧二资粮,于法生起无念智,故承许彼为殊胜。"密乘则认为胜义发心的法相是远离二取、安住于本基中的光明智慧。《密集根本续》中云:"自心本无生,空性之自性。"如是发心依靠仪轨而受得到戒体的道理在《幻化网续》、《现前菩提普明续》、《五次第续》等续部中有宣说,由此可知,胜义发心依靠仪轨而受是密宗的观点,因为它为果智慧转道用提供了一个缘起,实际上是以相同于世俗的形式而生起的。假设依据《诸佛菩萨名称经》中所说的"当发胜义殊胜菩提心"而认为显宗对此也有宣说,那只不过是立宗罢了,胜义发心的法相正如前面所说,在资粮道加行道中通过反复修止观瑜伽的力量而于见道中才能生起胜义菩提心。

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般若摄颂释》节选:【而一切法无二的法界真实胜义,是依靠各别自证的智慧所了悟的,超越语言分别的一切行境,是入定的行境,诸法本来无生无灭、无取无舍,以平等性的本体如虚空界般显现,这是三世如来及菩萨的伟大佛母,是法界无生的实相,是自性光明胜义菩提心的本体,也是万法的究竟精华。

生西法师《大圆满前行》第100课辅导:【通过长期修心的威力最后在见道中现量证悟诸法实相真如、远离戏论的空性智慧,这个叫做胜义菩提心。胜义菩提心的本体是什么?胜义菩提心的本体是对远离四边八戏的法界证悟的智慧,这个叫做胜义菩提心,胜义菩提心是一种智慧,这个智慧是对什么了解的智慧呢?是对远离四边八戏的法界证悟的智慧。什么时候你获得了证悟诸法实相智慧的时候,这个时候就叫做胜义菩提心,这里面没有说我要发誓成佛,我要度化众生,这个方面没有了。因为它是离戏的,离戏状态当中并没有说我要发誓成佛这种心。它是什么?就是对远离一切四边八戏的法界真实的安住,真实的现前,这个时候就叫做胜义菩提心,这方面叫胜义菩提心。

生西法师《三戒要解》第15课辅导:【

"戊二、胜义发心由修力而得:"

胜义菩提心主要是了知法界的无分别智慧,初地以上菩萨具有的,是通过修力而得,不是通过仪轨而得的。

"胜义依轨而得受,此乃密宗之观点,

显宗若有如是说,仅是立宗修力生。"

所谓胜义菩提心依靠仪轨而得受的是密宗的观点,密宗中有直接宣讲通过仪轨得受发起胜义菩提心。如果显宗有依靠仪轨而得胜义菩提心的说法,仅是一个立宗而已,没有实际通过仪轨得受胜义菩提心的方法,仅仅是个说法,真正通过仪轨而得受的意义是不存在的。

为什么是修力生?因为通过仪轨而受主要是比较粗大的世俗发心,比较微细的法尔的胜义菩提心是通过现证、证悟而得到的。如果通过仪轨得到的不是很细微的胜义发心,而是比较粗大的一种仪轨而得到的世俗心。前面也是对这个问题做了宣讲。

最后一段的原文是这样的:

"胜义发心不观待仪轨而得戒的方法:认识胜义菩提心的本体。胜义发心的法相:现量证悟无分别法性之智慧的菩萨圣者根本慧定,以及佛陀入定出定无二无别之本体的发心。"

首先胜义发心不依靠仪轨得戒,怎样得到这样的胜义菩提心呢?"认识胜义菩提心的本体","认识"主要是亲证、现证。认识有很多种,有时我们通过听闻认识、思维大概了解、通过修行产生一种觉受而认识,在这个基础上亲证殊胜的胜义法界本体,叫认识了胜义菩提心的本体。

证悟之后发起胜义菩提心,胜义发心的法相具体是怎样安立的呢?"现量证悟无分别法性之智慧的菩萨圣者根本慧定,"菩萨以上有胜义菩提心。小乘阿罗汉有没有胜义菩提心呢?小乘阿罗汉他也证悟了空性。按照大乘标准来看,小乘人无我空性的证悟还只是一部分,还没有真正到达无分别智的状况,所以很多地方在讲胜义发心时首先是以一地菩萨以上,一地菩萨也分出定、入定。一地菩萨入圣者根本慧定时,泯灭了一切分别念,证悟了殊胜的法界,已经现前了胜义菩提心。如果一地菩萨出定了,在出定位没有再安住殊胜的无分别智,这时现前分别心,就没有这样一种真实意义的胜义菩提心了,只是世俗菩提心,出定位时通过愿心和行心进一步寻求佛果、发愿度化众生,为了这个目标开始积累行菩提心——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禅定、智慧,菩萨在出定位时主要以世俗菩提心积累入根本慧定的资粮。再入根本慧定时,入定的智慧就更深了,这时又安住胜义菩提心;再出定积累资粮,再入定......反复出定、入定,到八地时,他的出定入定之间的差别就很小很小了,但是还是有出入定的差别;到了佛地就完全没有出定入定的差别了。所以首先是圣者入根本慧定,这是胜义菩提心。

第二个是佛陀的境界,"佛陀入定出定无二无别之本体的发心。"佛入定出定没有差别,不像菩萨有入根本慧定与后得的差别,佛陀恒时没有出定入定的状态,已经圆满了。佛陀相续中的智慧也是胜义菩提心,而且是非常圆满、没有任何障碍的胜义菩提心。

192页第2段:

"按照名言观点来分,显宗说胜义是法界,发心是现证智慧,得戒的方法也必须具备上师、修行、证悟三殊胜。《经庄严论》中云:'令圆满佛生欢喜,积累福慧二资粮,于法生起无念智,故承许彼为殊胜。'"

按照名言观点宣讲时,显宗说什么是胜义、发心,此处把胜义和发心分别解释。显宗说"胜义是法界",所谓胜义就是"殊胜的意义",法界就是最殊胜、最超胜的。"发心是现证智慧",现证法界的一种殊胜智慧。合起来就叫作"胜义发心",即现证智慧已经完全证悟了殊胜的法界意义。在宣讲时,能证是智慧,所证是法界,这是讲的方式,必须要这样讲。但真实意义而言,安住时能证和所证是无分别的,法界是智慧,智慧也是法界,二者之间没有一个通过智慧去证法界的说法,在真实入定时,没有分能证所证,也没有分智慧与法界。

如何获得这样殊胜证悟的方法(得戒方法)有三种:

第一是"具备上师"。殊胜的上师。上师有很多种,有时上师是佛,有时上师是菩萨,有时就是显现凡夫样子的殊胜善知识,我们要得到胜义菩提心,要证悟胜义法界,第一个殊胜助缘是具备上师,他给我们宣讲取舍之道,加持我们遣除违缘,等等,上师是非常关键的。

第二是"修行"。通过不断积累福德和智慧两种资粮开始修行。

第三个"证悟",要生起殊胜的证悟。

有三种条件,三种殊胜,是弥勒菩萨在《大乘经庄严论》讲"令圆满佛生欢喜,"就是上师,此处"佛"也是上师的一种,所以"令圆满佛生欢喜,"也是依止上师的意思。

"积累福慧二资粮"就是修行,修行主要是积累福德资粮和积累智慧资粮。

"于法生起无念智"就是证悟,无分别念的智慧叫"无念智"。

"故承许彼为殊胜。"所以承许三种殊胜,这方面我们要了解。

下去2行:

"密乘则认为胜义发心的法相是远离二取、安住于本基中的光明智慧。"

密乘中认为所谓的胜义发心,它的法相是本来离开二取,没有能取所取。前面在讲的时候我们还说现证智慧是"能证",胜义法界是"所证",比较细的角度讲好像还有能取所取。在密乘角度讲,它的法相是没有二取的,在一切有情的相续中本来安住佛的圆满智慧,所以密乘发心就是这样远离二取、安住于本基中的现成的光明智慧。这个也需要了解。

因为在大乘中也分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说佛相续中的证悟是通过积累福慧二资粮慢慢得到的,三转法轮《宝性论》中也承许有情相续中本来安住佛智;在密乘中比较直接、广大的方式安立内心中远离二取的状态,然后安住于本基光明智慧,它的状态非常广大、清晰的方式宣讲,而且现证的方法也是非常多的。

"《密集根本续》云:'自心本无生,空性之自性。'"

一切有情的自性本来就没有任何相状、客尘,一切都是空性、光明无二无别的本体。有时佛陀以光明来说如来藏,有时佛陀以显现智慧来说如来藏,有时以二者双运的方式来说如来藏,不管从哪方面来说佛性,其实都是代表佛性。所以在《密集根本续》中所讲的空性的自性其实就是在讲如来藏佛性光明智慧。还有一些平时我们说的胜义发心,在全知麦彭仁波切《开显解脱道》当中也有,在其他地方也是引用一个颂词,发心时主要以发胜义菩提心,"我与一切诸有情,本来即是正觉尊,了知如是之自性,即发无上菩提心",平时我们念的这个偈颂其实就是胜义发心。密乘中的胜义发心就是念我和一切众生本来就是佛,了知这个自性之后就相当于发胜义菩提心。其他很多颂词中用这个颂词来说明这个是胜义菩提心,平时我们要念《开显解脱道》时也会念这样一种颂词。

"如是发心依靠仪轨而受得到戒体的道理,在《幻化网续》、《现前菩提普明续》、《五次第续》等续部中有宣说,由此可知,胜义发心依靠仪轨而受是密宗观点。"

胜义发心通过仪轨而受得到戒体是在《幻化网根本续》当中,乃至于密宗的续部当中有宣讲的。所以"胜义发心依靠仪轨而受是密宗观点。"

"这种仪轨为果智慧转道用提供了一个缘起,实际上是以相同于世俗的形式而生起的。"

真实竟来观察时,所谓得到胜义菩提心的仪轨是把果智慧转为道用。如前面念的颂词"我与一切诸有情,本来即是正觉尊",在显宗它就是一种佛果。但是我们现在是众生,我们把佛果现在拿来使用,把佛果智慧转为道用提供一个缘起。我们在念诵的时候,我们要现前是佛果。密乘与显宗修法最大的不同,密乘中主要是把佛果转为道用,显宗中主要是把成佛的因转为道用。把佛果转为道用,我和一切有情本来都是佛,了知这样,就是发心了,这样的仪轨是为了我们把果智慧转为道用提供了一个缘起,让我们忆念、安住它,提供方便,提供缘起。实际上是以相同于世俗的形式,还是以念诵、提醒的方式生起的大概的总相,有些利根者可以通过这样的念诵安住在本性当中,一般凡夫人就是以总相的方式安住。因为它还是念诵颂词仪轨,类似于世俗的形式而产生的一种把果智慧转为道用的缘起。密乘中有直接的这样的修法,密乘中都是把果转为道用,不管是修生起次第、还是修圆满次第,都是首先安住在佛的一种境界状态中,然后开始一步一步地观想,生起本尊、或念诵咒语、或修持圆满次第、修持大圆满等等,都是把果转为道用的一种方法。密乘和显宗在修行方式上还是有不一样的地方,所以若是以仪轨的方式得受胜义菩提心,一定是密宗的方法,显宗中是没有的。

"假设依据《诸佛菩萨名称经》中所说的'当发胜义殊胜菩提心',而认为显宗也承许胜义菩提心依仪轨而得,那只不过是立宗罢了。"

如果看到《诸佛菩萨名称经》中有说"当发胜义殊胜菩提心"而认为显宗也承认胜义菩提心可以通过仪轨而获得,只是安立了这样一种说法、安立了这样一种观点,其实显宗中没有依靠仪轨而得的。"当发胜义殊胜菩提心"我们也可以理解为现证无分别智慧,得到殊胜菩提心,而不是说是依靠仪轨而得的意思。

"胜义发心的法相正如前面所说,在资粮道、加行道中,通过反复修止观瑜伽的力量,而于见道真正见到胜义谛的本体,此时方才生起胜义菩提心。"

胜义发心的法相前面已经讲过,是菩萨入根本慧定的境界,是佛出定入定无分别的智慧。在资粮道、加行道中,通过反复修习止观瑜伽,资粮道主要是闻思而抉择,加行道主要是通过修行去感受,通过这样反复修寂止和胜观双运的瑜伽的力量,最后在见道的时候,见到一切法界的胜义,见道时真正见到胜义谛的本体,这个时候才发起殊胜的胜义菩提心。】

播放列表 点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