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答疑专题022——忏罪的原理

目录

1. 忏悔灭罪的原理

2. 四力忏悔的原理

3. 观想忏悔的原理

4. 能否忏净种子?

忏悔灭罪的原理

问:顶礼上师,请问罪业可否被灭除?如果可以,怎样才能够灭除罪业呢?

答:参考资料:

(1)【罪业不是实有不变的,它依因缘而生,故也可依因缘而灭。但灭罪的因缘,并不是我们想得那么简单,后悔、求饶就可以了。它需要对以往的过错真心忏悔,并发誓永不再犯,然后修持专门的灭罪法门,比如观修金刚萨埵,念一定数量的佛号或心咒......如此,未来的苦果才会减至最小,乃至不会出现。】(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微博)

(2)【就像衣服穿脏以后,可以洗得很干净,因为污垢不是衣服的本质,而是突然沾染到衣服上的。如果污垢是衣服的本质,则是没办法洗掉的。同样,我们的所有烦恼,都不是我们心的本性,所以可以清净、可以断除。如果烦恼是心的本性,那就无法改变了。】(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

(3)【在金刚萨埵还没有成佛的时候,就曾经发誓:如果将来任何一个罪业深重的人祈请金刚萨埵,念诵金刚萨埵心咒,仍然不能清净罪业的话,我就不成佛!如今金刚萨埵早就成佛了,他当初的誓愿也绝不会空耗,依靠他当初的誓愿力,必定能使我们清除一切罪障。】(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

问:我们可以把今生的命运理解为一种因果吗?如果是的话,命运是否可以改变,如果改变了,是否意味着因果对应关系发生了错乱呢?

答:任何一个因果,还没有到头的时候都可以改,完全是可以改的,比如,五无间罪是佛教里面最最最大的罪过,在显宗里面没有更大的罪过,虽然小乘佛教说这是没办法改变的,但是大乘佛教不这样认为,大乘佛教认为五无间罪如果忏悔的话,都可以忏悔得清净。五无间罪,如果不忏悔,是一定会堕地狱的,这是肯定的,但是忏悔了以后,也就不会堕地狱了。所以因果关系完全是可以改变的,但是任何一个大大小小的因果,任何一个因果到头的时候,就没有办法改变了,到那时再小的因果都没有办法改变。(慈诚罗珠堪布《问答摘录》)

问:通过忏悔可以消除过去所造的果报,这个原理是什么呢?是说加入了另外一个因果吗?

答:是的。它本来是一个恶的因和果,然后它在中间加入了另外一个因果,这个因果就破坏了原来的因果系统。比如说种地的时候,如果雨水等各方面顺利的话,那么它就有一个很好的因和果,它可以丰收,但是中间如果有另外一个因果来了,比如说干旱等等,干旱就破坏了原来的因果系统,从此以后原来的因果就不能继续了,地里就不会长出庄稼,就是这样的道理。(慈诚罗珠堪布《问答摘录》)

问:为何忏悔可以清净罪业?罪业是怎么清净的?

答:罪业是以种子的方式存在于阿赖耶识当中,通过忏悔,可以把种子摧毁或者摧毁其感果的能力。(正见C1)

问:忏悔灭罪的原理是怎样的?末学愚痴,以前造了很多罪业,在佛前当众忏悔之后,就不会再下地狱了吗?杀过的众生不用偿还命债了吗?我现在感觉忏悔不够真诚,真诚痛彻的心没有完全发出来,这是不是冤亲债主在干扰我,不让我忏悔?

答:我们的业是以种子的方式存储在我们的阿赖耶识当中,忏悔可以把种子摧毁掉,或者摧毁其生果的能力,就像种子烧焦之后就不会发芽了。观待忏悔的质量、条件不同,清净罪业的效果也有不同,原则上只要清净了恶业,就不会再感果。当然要彻底清净恶业,需要具足四对治力,如果只是泛泛口头忏悔,力量是有限的。

你在学习加行,这很好,通过学习,你会认识到罪业的可怕,前行当中也有专门宣讲忏悔的章节,你也可以提前阅读一下相关资料。(正见C1)

问:**"通过四对治力忏悔圆满,把罪业彻底地清净了。如果罪业清净了,业当然不存在了,果报就不会有,这是彻底地让果不再成熟,感果的功能完全消失,不会再成熟果报。但如果没有通过空性的方法摄持,业的种子还存在,就会成为证道的违缘,以后遇缘还会通过这个业因重新造业。虽然那一轮的感果功能没有了,但是种子还在,有可能在遇缘后还会造新的业,如果不对治还会成熟。"**这段话中,通过忏悔能将罪业的种子彻底清净,是说恶果的因都可以忏悔清净吗?弟子一直没理解。

答:是。(正见C1)

问:教理上,为何忏悔可以清净罪业种子?

答:《金光明经》:千劫所作。极重恶业。若能至心一忏悔者。如是重罪。悉皆灭尽。善业与恶业可以相互影响,并不是完全没有关系。比如嗔恨心可以摧毁功德,那就是恶业影响善业,比如忏悔可以清净罪业,那就是善业影响恶业。(正见C1)

问:罪可以忏净吗?连佛也要受报,可见罪是忏不净的。那我等凡夫更忏不了。如果罪可以忏净,何以佛还要受报?

答:罪可以忏净。佛没有受报,但佛在某些众生面前可以示现受报,佛陀自身已经清净了一切业,不会受报。

【我又示现大小便利出息入息,众皆谓我有大小便利出息入息,然我是身所得果报悉无如是大小便利出入息等,随顺世间故示如是;我又示现受人信施,然我是身都无饥渴,随顺世法故示如是;我又示同诸众生故现有睡眠,然我已于无量劫中,具足无上深妙智慧远离三有,进止威仪头痛腹痛背痛木枪洗足洗手洗面漱口嚼杨枝等,众皆谓我有如是事,然我此身都无此事,我足清净犹如莲花,口气净洁如优钵罗香,】【我又示现于阎浮提入诸酒会博弈之处,示受种种胜负斗诤,为欲拔济彼诸众生,而我实无如是恶业,而诸众生皆谓我作如是之业;我又示现久住塚间,作大鹫身度诸飞鸟,而诸众生皆谓我是真实鹫身,然我久已离于是业,为欲度彼诸鸟鹫故示如是身;我又示现阎浮提中作大长者,为欲安立无量众生住于正法;又复示作诸王大臣王子辅相,于是众中各为第一,为修正法故住王位;我又示现阎浮提中疫病劫起多有众生为病所恼,先施医药然后为说微妙正法,令其安住无上菩提,众人皆谓是病劫起;又复示现阎浮提中饥饿劫起,随其所须供给饮食,然后为说微妙正法,令其安住无上菩提;又复示现阎浮提中刀兵劫起,即为说法令离怨害,使得安住无上菩提;又复示现为计常者说无常想,计乐想者为说苦想,计我想者说无我想,计净想者说不净想,若有众生贪著三界,即为说法令离是处,度众生故为说无上微妙法药,为断一切烦恼树故,种植无上法药之树,为欲拔济诸外道故说于正法,虽复示现为众生师,而心初无众生师想,为欲拔济诸下贱故,现入其中而为说法,非是恶业受是身也。如来正觉如是安住于大涅槃,是故名为常住无变,如阎浮提东弗于逮西瞿耶尼北郁单越亦复如是,如四天下三千大千世界亦尔,二十五有如首楞严经中广说,以是故名大般涅槃。若有菩萨摩诃萨安住如是大般涅槃,能示如是神通变化而无所畏。迦叶,以是缘故汝不应言罗睺罗者是佛之子,何以故,我于往昔无量劫中已离欲有,是故如来名曰常住无有变易。】——以上是《大涅槃经》当中的内容。(正见C1)

问:那些证悟心性、远离四大损害、神通无碍的大成就者还受不受业报?如果已经不受业报的话,又该如何理解大成就者示现涅槃时的情况:如目犍连尊者示现被外道击杀、米拉日巴尊者示现被毒死、龙树菩萨示现被吉祥草割头等。还是说圣者同样也要感受业报?

答:从佛陀自身的境界来说,确实是超越因果,即使佛陀示现度化众生,其自身的境界也是超越因果的,安住于大平等大清净的状态当中无有动摇,众生或许会看到佛陀吃饭、走路等等,但对佛来说,这些都不成立,在《大涅槃经》当中提到:【我又示同诸众生故现有睡眠,然我已于无量劫中,具足无上深妙智慧远离三有,进止威仪头痛腹痛背痛木枪洗足洗手洗面漱口嚼杨枝等,众皆谓我有如是事,然我此身都无此事,我足清净犹如莲花,口气净洁如优钵罗香......】——这部经典里佛陀讲了:"然我此身都无此事"。《大涅槃经》还提到:【《大般涅槃经》提到:【譬如有人见月不现。皆言月没,而作没想。而此月性实无没也。转现他方,彼处众生复谓月出。而此月性实无出也。何以故?以须弥山障故不现。其月常生,性无出没。如来、应、正遍知,亦复如是。出于三千大千世界。或阎浮提示有父母。众生皆谓如来生于阎浮提内。或阎浮提示现涅槃。而如来性,实无涅槃。而诸众生皆谓如来实般涅槃,喻如月没。善男子。如来之性,实无生灭。为化众生,故示生灭。善男子。如此满月,余方见半。此方半月,余方见满。阎浮提人若见月初,皆谓一日(初一),起初月想。见月盛满,谓十五日,生盛满想。而此月性,实无亏盈。因须弥山,而有增减。善男子。如来亦尔,于阎浮提或现初生,或现涅槃。现始生时,犹如初月,一切皆谓:童子初生。行于七步,如二日(之)月。或复示现入于书堂,如三日(之)月。示现出家,如八日(之)月。放大智慧微妙光明。能破无量众生魔众。如十五日盛满之月。或复示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以自庄严而现涅槃,喻如月蚀。如是众生所见不同。或见半月,或见满月,或见月蚀。而此月性实无增减、蚀啖之者,常是满月。如来之身亦复如是。是故名为常住不变。

复次善男子。喻如满月,一切悉现。在在处处,城邑、聚落、山泽、水中,若井、若池、若瓫、若鍑,一切皆现。有诸众生行百由旬、百千由旬,见月常随。凡夫愚人妄生忆想言:我本于城邑、屋宅见如是月,今复于此空泽而见。为是本月,为异于本。各作是念:月形大小或如鍑口。或复有言:大如车轮。或言犹如四十九由旬。一切皆见月之光明。或见团圆,喻如金盘。是月性一。种种众生各见异相。善男子。如来亦尔,出现于世。或有人天而作是念:如来今者在我前住。复有众生亦生是念:如来今者在我前住。或有聋痖,亦见如来有聋痖相。众生杂类言音各异,皆谓如来悉同己语。亦各生念:在我舍宅,受我供养。或有众生,见如来身广大无量。有见微小,或有见佛是声闻像。或复有见为缘觉像。有诸外道复各念言:如来今者在我法中出家学道。或有众生复作是念:如来今者独为我故,出现于世。如来实性喻如彼月,即是法身,是无生身,方便之身。随顺于世,示现无量本业因缘。在在处处示现有生,犹如彼月。以是义故,如来常住,无有变易】——佛陀自己的境界是法身,超越一切相,在众生面前示现化身的时候,不同的众生根据自己的不同因缘可以见到不同的显现,佛陀自己已经超越了生灭,无来无去。如果是菩萨,也不会感受轮回的生老病死,即使显现上受报,也不会受苦。【菩萨如实知佛性,解脱生老病死等,离生等贫由证因,悲悯众生示生死。

诸圣者菩萨已从蕴新生之生、相续灭尽之死、能生痛苦之病以及相续变化之老中获得解脱,如实了知如来藏光明的自性或实相。彼菩萨既已了知,故能远离业惑生等贫乏的痛苦,虽是不变,然以如实了知法界为因,具慧菩萨对未能如是证悟的众生发起大悲而示现生死等,也就是为利他而以愿力等随欲投生于轮回中,并为断除众生的常执而示现死亡,或有必要而示现病老等安住于轮回中,故于其他所化众生前示现不清净及变化相。】——以上是《宝性论注释》当中的内容,由此可知,圣者菩萨不会感受轮回的生老病死苦,但为了度化众生可以示现。(正见C1)

四力忏悔的原理

问:为什么忏悔时必须具足四种对治力,如果只具足破恶力和恢复力够吗?我知道我以前做错了很后悔,并发誓以后再不犯同样的错误了,为何这样还不够?

我不是特别明白所依对治力的必要性,为什么我们以往所造的罪业要在殊胜对境面前忏悔才有效果?如果我对众生A造成了伤害,我在众生A面前忏悔为什么不足够?(百业经里很多公案讲,某比丘出言不逊,恶口骂了阿罗汉,后来他在阿罗汉面前忏悔,阿罗汉也原谅他了,但是果报仍然不虚。这是为什么呢?)如果在所伤害的对境面前忏悔也不足够的话,由于因果不虚,果报无论如何都要自己承受的,为什么在殊胜对境面前忏悔就可以清净呢?

答:个人理解,所依对治力的必要(许多时候包括皈依和发心):

一方面在于皈依发心是很重要的,皈依是修行一切法门的基础,发心是修持大乘法门的前提,在这个基础上修行忏悔法门则很容易获得圆满的验相,而皈依三宝、发菩提心等等本身也有消除罪业或者重罪轻报等等的作用。

百业经当中的许多公案,就是因为忏悔的力量不够;如果当事人能够发起菩提心,修持各种殊胜的法门效果会很不同,通常来说,无无间罪在小乘当中是很难清净的,但是在大乘显宗当中可以清净,许多大乘显宗当中比较难清净的罪业,在密乘当中通过金刚萨埵等等可以清净。

另一方面修持所依对治力的时候,许多佛菩萨的愿力也不可思议,例如金刚萨埵曾经发下清净一切众生罪业的大愿。或者说,圆满部分对治力的忏悔也是有作用的,但是如果具足所有的对治力则更殊胜,百业经相关公案当中,当事人一方面忏悔了,但是忏悔的效果还不足够,但是假设连那些忏悔都没有,最后感受的果报会比后来发生的还要严重。(正见C1)

参考资料**:【这个世上,谁都不想当坏人,但因为生存的需要,可能说过谎话;因为工作的缘故,可能伤害过别人;因为智慧不够,可能产生过邪见......对有些人来说,往昔的过错压在心里像一座山,让自己有强烈的负罪感。其实,若能默默在佛像面前,真诚不虚伪地忏悔,这会产生一种无形的力量,让一切罪恶渐渐清净。】**(上师仁波切微博)

问:金刚萨埵等佛陀,在因地时发愿,为众生清净业障、建立净土接引众生等。他们当初发的愿,在他们成佛之时,应该都实现了。为什么我们在他们成佛以后,我们继续祈请佛菩萨,仍能得到他们在因地许下愿力的加持?

答:因为成佛不是断灭,不是一无所有。打比方说,张三发愿赚一个亿之后会给乡亲们盖楼,后来他也做到了,因为赚一个亿之后张三还活着,不是消失了。(正见C1)

问:如果佛在因地时,许下的愿,在他们成佛时,都已经实现了(否则他们不会成佛),但为什么我们今天还漂泊在轮回中,并没有获得他们成佛前许愿的加持而获得解脱?

答:事实上有许多众生已经依靠佛陀的愿力而获得了解脱。而且许多愿力展现在众生境界当中也观待众生的因缘,比如阿弥陀佛发愿:凡是至心念诵佛号发愿往生就可以往生到极乐,但是如果一个众生张三没有做到"至心念佛、发愿往生"那就是众生自己的问题了,众生自己的因缘没有具足。(正见C1)

问:为什么说依三宝造的罪业,没有忏悔所依?是没法忏悔吗?

答:个人理解是在你内心没有扭转见解,没有调整发心,没有把三宝当作忏悔的对境之前是很难忏悔的。如果调整了最终是可以忏悔的。(正见C1)

问:现行对治力有何必要性?既然善恶各有报,善恶的果报都是分别成熟、不能相互抵扣,那么现行对治力的善业也是独自成熟,无法抵消罪业。这究竟是什么运作原理?

答:善、恶业在某些情况下不能抵消,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相互影响。例如如果产生严重的嗔恨心就会摧毁功德,这就是恶业影响善业;如果具足四对治力就可以消除罪业,这是善业影响恶业,同样修持许多善法重罪轻报,本身也是善业在影响恶业(消除恶业)。(正见C1)

问:善恶业可以相互抵消吗?

答:善恶业能不能抵消要看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善业和恶业不能够相互抵消,如果善恶业的力量比较守恒,没办法互相抵消。

但是,是不是任何时间都没办法相互抵消呢?也不一定。要看怎么抵消,比如恶业它能不能够消尽善业?当然可以。造了善业之后,有四种因可以让善业消尽的,如嗔恨心,很大的嗔心可以消尽善根;还有后悔心,后悔心这种恶业也可以消尽;不回向有可能消尽,当然不回向不一定是恶业,邪回向、颠倒回向,也可以把善业消尽。这是强大的烦恼、恶业消尽善业的一种情况。善业消尽恶业的情况也有,比如生起强烈的忏悔心念金刚萨埵忏悔;或者读诵大乘经典来忏悔罪业;或者通过顶礼来忏悔罪业。这些都是通过善业来消尽恶业的。这就是有意识地去消尽它。那么这种情况下能不能抵消呢?这种情况下,意义上可以叫抵消。

平常的互相之间力量都不是那么特别强盛的时候,善业和恶业是共存的,它们各自的力量都不足以消灭对方,但是那些大的善业或者恶业就有可能。(生西法师)

问:业力、忏悔是什么关系?

答:业力就是造了业之后感果的力量。忏悔就是把感果的力量消尽的能力。

如果不忏悔,业力成熟了就会成熟痛苦。如果忏悔就可以把成熟这个业的力量,通过忏悔的方式消减乃至完全消灭。他们的关系就是一个对治关系,就是一种能治和所治,所对治的是业力,能对治的是忏悔,所以,它们就是能治所治的关系。(生西法师)

问:请问因果与忏悔消业障有什么关系?

答:忏悔本身从某方面可以理解为借助因果的力量改变因果的过程,通过善的因果去消除恶的因果。(正见C1)

参考资料:【忏悔的原理是什么?忏悔和罪业二者之间是此消彼长。假如用高度来做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罪业的高度是一米,我们要把它完全消尽,就要看能够对治的忏悔的高度达到多少,忏悔的高度只能达十公分,那么我们只能灭掉十公分的罪业;如果忏悔的高度达到二十公分,那么就可以灭掉二十公分的罪业;如果忏悔的高度达到一米,就可以把一米高的罪业全部消掉。能够消多少业,关键是看我们在忏悔的时候力度有多大,力度够大就能够完全清净;力度如果达不到那么高,也许可以消一半,也就是可以减轻、延迟,这时候遇缘有可能感果,但感的也不是以前的果了,它已经减弱很多了;如果无缘忏悔的力量很大,有可能一下子就摧毁掉所有感果的功能,所以主要是看我们修行的时候,这些因素是否具足,力度是否大。我们在修金刚萨埵忏悔,参加金刚萨埵法会的时候,也是一样的,念40万遍心咒关键看是否具足所有好的因缘,具足的话就一次性清净完;没有具足可能清掉很多,但是否完全清净罪业,就不好讲。】(生西法师)

观想忏悔的原理

问:一些修法中的观想,比如变化、化光、融入,这样的观想修法之所以能起作用,例如忏清罪业、获得加持,甚深的"道理"在哪里?

答:个人理解都有合理性,要对这些文字理解准确,佛菩萨恒时在加持众生,而众生得到多少加持,关键看众生自己的心,这样观想本身是一种善巧方便,让自己和佛菩萨相应。(正见C1)

教证依据:

(1)《禅秘要法经》(鸠摩罗什大师译)云:"佛告禅难提,及敕阿难:佛灭度后,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欲忏悔者,欲灭罪者,佛虽不在,系念谛观形像者,诸恶罪业,速得清净。......见此事已,复还摄心,如前观一佛像,尔时彼佛光明益显,不可具说。复持澡瓶水,灌行者顶,水相光明,亦如上说。如是七遍。佛告禅难提:此名观像三昧,亦名念佛定,复名除罪业,次名救破戒,令毁禁戒者,不失禅定。佛告阿难:汝好受持此观佛三昧灌顶之法,为未来世一切众生,当广分别。佛说是语时,尊者禅难提,及诸天众,千二百五十比丘,皆作是言:如来世尊,于今日为诸众生乱心多者,说除罪法,唯愿世尊更开甘露,令诸众生于佛灭后得涅槃道。禅难提比丘,闻佛说此观佛三昧,身心欢喜,应时即得无量三昧门,豁然意解成阿罗汉,三明六通皆悉具足。佛告阿难:此想成者,名第十九观佛三昧,亦名灌顶法,汝好受持慎勿忘失,为未来世一切众生,分别广说。佛说此语时,诸比丘众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2)《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云:"佛告阿难:汝持佛语,为未来世一切大众欲脱苦者,说是观地法。若观是地者,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舍身他世必生净国,心得无疑,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此想成已,名为粗见极乐世界宝树宝地宝池,是为总观想,名第六观。若见此者,除无量亿劫极重恶业,命终之后必生彼国。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佛告阿难:如此妙花,是本法藏比丘愿力所成,若欲念彼佛者,当先作此妙花座想,作此想时不得杂观,皆应一一观之,一一叶、一一珠、一一光、一一台、一一幢皆令分明,如于镜中自见面像,此想成者,灭除五百亿劫生死之罪,必定当生极乐世界,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3)《释尊广传》之"日常禅修窍诀":【森林中一天尊了知大精进菩萨心态后就特意告诉他说:"朋友,你内心所生欲见如来身相之分别念实际已是如来身相,你目前所见之画像实际正为如来真身。若能意识到此点,则为已睹如来身体。"大精进菩萨闻言立刻想到:所谓如来身相实与画像无二无别。】(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译)

(4)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所以,我们观想释尊当下的念头,这便是真正的释尊,就是上师的真正密意。此乃甚深窍诀,也是我这次传讲《日常禅修窍诀》的原因,在其余显宗经论中很少有这样的窍诀。

(5)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最好的禅修就是观想佛陀,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金刚萨埵佛尊等均可。

(6)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微博:【现在很多人因为生活、工作的压力,内心焦躁不安,经常患得患失。若想调整这些不良心态,佛教中的禅修非常有效。禅修最简单的窍诀,就是先专注盯着一尊佛像,看一会儿再闭目观想,如此不断训练,直至观想得非常明显、清晰。这样做不但可调心养身,还可以开启智慧、消除业障,有诸多殊胜利益。】

能否忏净种子?

问:世俗中以四力忏悔而得以清净,这个清净怎么理解呢?是把它的种子摧毁了?还是说把它的缘断了?还是说这两种情况都有可能?

答:一方面来讲,世俗的忏悔有很多种理解,它不等于是凡夫的忏悔,菩萨也可以在世俗当中做忏悔。只不过是从世俗忏悔和胜义忏悔两个侧面来讲,真实的懂忏悔的菩萨、懂忏悔的人,都不可能只做世俗忏悔。他在世俗中忏悔,以四力对治的同时,肯定要引入空性见的,因为知道空性见,不可能不引入空性见。

如果初学者只懂世俗忏悔,那么他清净的方式是怎么样呢?按照有些大德的讲法,这种忏悔主要是把感果的功能消灭掉,就是说他造了业忏悔之后,相当于把这个业的引发后面痛苦、障碍的很多感果的功能消尽了。比如一个种子,如果我们用水把它煮熟了,或用火把它烧焦了,这个时候它不会再发芽,感果、生果的功能已经没有了,至少四对治力能够清净到这个程度,至少可以把感果的功能消除掉,这叫清净。如果没有达到这个状态,就可以部分清净,比如我们参加金刚萨埵法会,念40万遍金刚萨埵心咒,因为我们的发心、能力还不够,念完40万遍之后,可能可以清净掉一部分的感果功能,剩下的部分还会存在;有些人可能直接把所有的一切感果的功能都灭尽了,但种子还存在;有些时候通过这种真正对治力,可以把感果的功能和种子都灭掉,而如果要灭掉种子必须要引入空性的观点,没有引入空性见,单凭世俗的对治是做不到的。(生西法师)

问:忏悔罪业时,如果忏悔力量大的话,罪业就不会增长,那罪业的种子是否能够被销毁?

答:21遍百字明能不能把罪业种子彻底销毁呢?这个不是说数量多少,也不是说它是不是加持堕罪,关键是看你自己念百字明的时候证悟有多高。如果你有本来清净的那种证悟或有空性的证悟,当你在念百字明的时候,就不单单是限制它增长的问题了,也可以把它感果的功能消尽,不单单可以把感果的功能消尽,也可以把它的习气消尽。这个主要看你自己修行的程度。如果平时我们没有这个修行的程度,我们没办法把种子消尽,可能也没办法通过21遍百字明把罪业感果的功能(消尽)。什么叫感果功能?就是我杀生了,杀生之后,它的功能就能最后成熟为果报,这个叫感果功能。所以,忏悔的时候,这个感果功能我们必须要消尽掉,如果做不到,我们至少可以让它不增长。所以,到底能不能做到,要看自己的修行。如果能够有那么高的见解、证悟,当然是可以的。没有的话,至少可以不让它增长。(生西法师)

问:阿弥陀佛,顶礼法师!有问题请教法师:金刚萨埵忏悔的疑问:"若具足四对治力而诵念四十万遍'嗡巴札尔萨垛吽'心咒后,则破根本誓言罪,亦能清净也"。想请教法师,心咒所清净的罪业是恶因(种子),还是恶缘呢?如果是清净的是恶缘,那恶因会不会再次遇缘而生果呢?

答:不仅仅可以对缘产生影响,也可以直接消除恶业的种子(因)。(正见C1)

问:请问有因有果是不是一定建立在助缘上,如果没有助缘,因就一定不会有果对吗?有因必有果就不成立对吗?

答:是。(正见C1)

问:金刚萨埵等消业法门,消的是因,还是助缘?

答:都有可能。(正见C1)

问:(1)为什么我们一边说因果不虚,一边又说忏悔可以净障?是因为通过忏悔可以摧毁恶因的种子吗?如果"因"这个种子可以被摧毁,那么跟有因必有果不就矛盾了吗?(2)我们明白种子需要助缘来生根、发芽、结果,那么忏悔的作用究竟是在"因"上把种子给灭了?还是在助缘上——不让阳光雨露和风等助缘让恶种子发芽?或者忏悔可以无限地推迟"结果"的时间让我们暂时不受报?

答:可以理解为:通过忏悔,摧毁恶业的种子,或者摧毁其感果的能力。有因必有果,指的是,如果因持续存在,遇到合适的缘,就会成熟果报。如果种子被摧毁了,即使遇到缘,也不会感果,这恰恰是因果不虚的体现,如果种子都没有,凭空感果,那因果规律就不成立了。总体来说,忏悔可以摧毁恶业种子,有的时候也可以对"缘"进行干预,应该有多方面的作用。(正见C1)

播放列表 点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