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专题045——一尘中有尘数刹
目录
如何解释、理解"一尘中有尘数刹"的境界?
问:佛教讲一个微尘中有很多世界,这怎么理解?
答:佛教《华严经》中讲"一尘中有尘数刹"——一个微尘中有微尘数那么多的刹土 。一般人对此很难接受,其实这没什么不可能,因为世界是空性的,每个法都没有实质,所以一个尘与无数尘的本体没有丝毫质碍,能够相互含摄。如果世界不是空性的,那么一个微尘中,不要说容下无数世界,即使第二个微尘也无法立足。
因此,一旦明白空性的道理,就会知道确实如佛经所说:一就是多、多就是一,显即是空、空即是显。(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大学系列问答《穿越千年的智慧》)
问:他们有种说法,佛陀初转法轮讲的是小乘佛法,二转法轮讲大乘般若,三转法轮讲了金刚密乘法,可以这么说吗?
答:从间接的角度,可以这么说。
一般的说法是,三转法轮着重讲如来藏光明和清净刹土,有些道理虽然不像密宗讲得那么明显直接,但以隐藏的方式也宣讲了。包括弥勒菩萨的《宝性论》、龙猛菩萨的《赞法界论》等,也是围绕这点阐释的。
因此,即使没有"三转法轮是密宗法轮"的说法,理解上也应该知道,它所讲的和密法是很接近的。尤其是像"一尘中有尘数刹"等这样的道理,一转、二转法轮中是根本找不到的。(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大《中国文化书院》现场问答(一))
问:你们佛教也说"一尘中有尘数刹,一一刹有难思佛",这难道不相违吗?
**答:这是从净见量的角度来讲的,并非观现世量。关于这个问题,大乘显宗和密宗有众多教证和理证。(**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释量论·成量品广释》)
问:《普贤行愿品》发愿部分中的"一尘中有尘数刹,一一刹有难思佛"的意思是什么?特别是什么叫一刹、一尘、数刹?
答:这里的刹是刹土、世界的意思,比如娑婆世界是 一个刹土。一尘是一个微尘。一个微尘当中具有大地微尘数量那么多的刹土,无量的刹土具有无量的佛陀安住。这是圣者的境界。(正见C1)
问:刹那、刹土在佛法中怎么理解?有哪几种解释?
答:刹那有时际刹那,成事刹那,前者可以理解为一种固定的时间单位,后者可以理解为完成一件事情的整个过程。刹土大致可以理解为世界,国土,有比较广大的意思。(正见C1)
问:在名言,"刹那"可以理解为组成时间的"1"吗?"刹土"可以理解为组成空间的"1"吗?"一尘中有尘数刹"又怎么理解的呢?
答:如果刹那指的是时际刹那当中的无分刹那,那么就可以理解为最小的时间单位,而刹土许多时候不能理解为最小的空间单位,许多时候是用微尘来对应空间单位,例如无分微尘可以理解为最小的空间单位。在圣者的境界当中,一个微尘(很小)当中可以有无数个世界(刹土)存在,那个境界当中,大小的概念都泯灭了,小中可以包含大。(正见C1)
教言
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维摩诘经》讲记第32课:【辽阔的大海入于一个微小的毛孔之中,并且大海并未缩小,毛孔也并未增大,这也是极其难以想象的。《文殊师利发愿经》中云:"一一微尘中,见不思议剎,于一一剎中,见不思议佛。"一个微尘中,可以现见不可思议的刹土;于一一刹土中,亦能现见不可思议无量佛。这与《普贤行愿品》中的"一尘中有尘数刹,一一刹有难思佛"意义相同。】
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金刚经》开示录第36课:【佛经云:"一尘中有尘数刹。"也说明了微尘非实有。佛说微尘多,是从名言中讲的,若以 圣者的入根本慧定或者离一切戏论的智慧来抉择,微尘的本体都不存在,又何谈微尘众多?经云:"一根发尖端,不可思议刹,各形皆不一,彼相无混杂。"假如微尘是实有,一根毛发上怎么存在无量刹土?正因为诸法是空性,空性中才有不可思议的缘起显现。】
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金刚经》开示录第15课:【《普贤行愿品》也说:"一尘中有尘数刹。"假如不可计数的刹土真实存在,怎么可能全部聚集在一个小小的微尘上面?故而,在迷乱的众生面前可以显现世界上有六十多亿人口,每天通过听新闻、看报纸了解各国状况,再深入一点,还有外星球世界的存在,但从胜义来观察,这些世界是不成立的。】
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大学演讲《佛教眼中的物质世界》:【有些科学家发现一些现象震惊世界,大家就觉得不可思议。例如前几年畅销的《时间简史》,是英国剑桥大学霍金博士写的,当时可谓轰动一时,成为关于量子物理学与相对论最畅销的书。霍金博士"还在《果壳中的宇宙》里"告诉我们:人类的肉眼只能看到三维的物质世界,但实际上宇宙还存在着多维空间,维数甚至可扩展至十一维。这就说明还有许多肉眼根本看不到的事物存在,我们如今的所见极其有限。这个道理,与《华严经》中提到的"芥子纳须弥,一念遍三千"、"一尘中有尘数刹,一一刹有难思佛",其实不谋而合。】
益西彭措堪布《教授雷音》第13课:【在妄执的境界里,手掌跟虚空根本不平等,我们在此处只能看到很小的范围,遍虚空界的无数法不可能在手掌里全部显现。但法性里没有这种差别,一切都是自在的。所谓"平等",就是没有差别,一尘中有尘数刹, 一身能入一切刹海等,没有大小差别。再者,时间上没有延促的差别,像我们一刹那间不可能见三世,而圣三宝能够一刹那间见无数劫。】
益西彭措堪布《入中论日光疏》——30"究竟佛地":【此清净行随欲转,尽空世界现一尘,
一尘遍于无边界,世界不细尘不粗。
佛陀的此等清净妙行随欲自然而转,尽虚空际的一切世界可以显现融于一微尘、一微尘亦能遍现于无边世界,同时世界既不变缩为细小,微尘亦不变增为粗大,微妙之极。如《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云:"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又云:"一尘中有尘数刹,一一刹有难思佛,一一佛处众会中,我见恒演菩提行。"又如米拉日巴尊者为方便调化弟子热穷巴的我慢心而示现希有神变,在一日飘降细雨之时,尊者钻入牛角中避雨,并唱道歌等皆能清晰见闻,极为奇妙的是尊者安住的牛角并未增大,而尊者的身体亦未缩小。如是巨细互不相碍,均各住本性而能随欲示现,故为欲境自在。《华严经》云:"如来一一毛孔中,一切刹尘诸佛坐,菩萨众会共围绕,演说普贤之胜行。如来安处菩提座,一毛示现多刹海,一一毛现悉亦然,如是普周于法界,一一刹中悉安坐,一切刹土悉周遍,十方菩萨如云集,莫不咸来诣道场。"】
生西法师辅导《定解宝灯论》第34课:【前几年和一些道友在讨论的时候,如果见解不圆满,我们观察的时候,很多人也会这样认为。
如果认为这些众生都是佛,比如说一尘中有尘数刹,就是不合理的,为什么呢?你坐在泥土上,相当于就是坐在佛的头顶上;你走路的时候,就是踩在佛的头顶上。这方面要怎么办?还敢不敢走路,你不走路不行,站在那里不行,坐下来还是不行,怎么样都不行,反正都是站在佛的头顶上,有这样一种观点,实际上这个观点和前面说的众生是佛,众生堕地狱佛也堕地狱是一个性质,这个问题出在哪里呢?就是不分实相现相。如果没有分实相现相,就会把现相实相混在一起,这方面就出现了所谓的抵触。】
此境界是圣者佛菩萨的境界
教言
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普贤行愿品释》第6课:【一地菩萨圆满了布施波罗蜜多,具有一刹那震动百世界、面见百如来、度化百众生等功德。对他们来讲,见到一尘中有尘数刹、一一刹有难思佛、一刹那含摄无量劫并不困难。可是对凡夫人来讲,要见到这些境界是很困难的,所以我们应该缘这些境界发愿:愿我获得一地菩萨果位,愿我现前此处所说的一切功德。发愿的力量不可思议。有些修行人本来是地地道道的凡夫,但因为他们的发愿力非常强,结果即生中就现前了菩萨的境界,获得了度化众生的威力。】
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藏传净土法》第13课:【当然,如果以净见量来衡量,也即在诸佛菩萨的境界中,一个小小微尘的西方也有极乐世界,那自然也就没有所谓的远近之别了。《华严经》云:"一尘中有尘数刹,一一刹有难思佛。"意谓:在一个微尘中,有微尘数的刹土,在每一个刹土中,有不可思议的佛陀。但这样的境界凡夫人很难想象,只有在学习了《华严经》、《大幻化网》等显密了义经论后才能了解;相关诠解《普贤行愿品》的论典还说,只有在得到圣者的境界时,才能真正明白这样的道理。】
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解义慧剑释》第5课:【大家也要清楚,为什么《普贤行愿品》讲"一尘中有尘数刹"?其实这就是圣者净见量的真正所见。而观现世量只能见尘,尘中的尘数刹则根本见不到。当然这也是量,就像因明所讲的那样,从不欺惑方面安立为量。但相比净见量,这也不算正量,不过暂时只有这样安立,这有点像眼翳者看见黄色的海螺就算见到了海螺一样。如果要求他看见白色的海螺,那在眼病还没有好之前则根本不可能。所以,真正的名言实相,并非我们现在所见的不清净显现。】
益西彭措堪布《定解宝灯论新月释》6:【见一尘中尘数刹,刹那亦能现数劫,诸法实空幻定解,入于如来之境界。
内心对不可思议法性义产生安忍之后,能在一尘之中现出尘数佛刹,然尘未增大,佛刹也未缩小,一刹那也能显现为数劫,数劫也可显现为一刹那,以这诸法本来空性、显现如幻的定解,能入于如来的境界。
如《普贤行愿品》中云"一尘中有尘数刹,一一刹有难思佛,一一佛处众会中,我见恒演菩提行。""一切如来语清净,一言具足音声海,随诸众生意乐音,一一流佛辩才海。"这在显宗而言,是登地菩萨才能真正行持的境界。
上面讲密乘修行方便中所安住的心性,并非是现基,而是现基幻化的佛智,以此安住后即能了知佛的境界。
如原子分裂爆发出巨大的能量,这就是幻化万法中的各种幻化作用,可惜人类把它制成了核武器,但咒藏中还有比这力量更为强大的咒语,瑜伽士因缘成熟,通过念诵那些密咒,即可使核武器失灵,一场即将发生的核爆炸悲剧得以避免,而证悟者的力量则更为殊胜。】
益西彭措堪布《入中论日光疏》24——"空性之分类":【如以色蕴为例,在观现世量的分别心面前色法不仅性为变异无常,亦是互为质碍的,比如宝瓶与柱子等法各住自位是互不相容的。然于净见量的境界中,亦有"一尘中有尘数刹、一一刹有难思佛"等稀有的微妙境相。】
益西彭措堪布《随念三宝经释讲记》(上)第4课:【如是应当了知,佛在因地做菩萨时的一切事业,唯一是以大悲力转入,在果地成佛时的一切事业也同样是以大悲力转入,不会以其他力转入。如是如来每个毛孔当中,十方三世所摄的所有轮回和涅槃的法,能够各各没有错乱、没有任何障碍地显现。而且,虽然周遍虚空的器世界和有情世界广大得无有边际,但可以没有任何剩余地纳入到一个微尘当中。而且微尘没有变粗,世界也没有变细。
以华严十玄门来讲,这是微细相容的境界,是指在无论如何的微细当中,都可以含容一切法,一尘当中可以含容无边刹海,一毛孔当中可以出现轮涅万法。《普贤行愿品》中说:"一尘中有尘数刹,一一刹有难思佛。"又说:"于一毛端极微中,出现三世庄严刹。"《楞严经》中说:"若能转物,即同如来,身心圆明,不动道场,于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国土。"】
生西法师辅导《贤愚经》第14课:【佛陀是怎样的功德呢?以前讲佛陀正见功德的时候,也是有大小无碍、宽狭无碍的殊胜功德,这里就是宽狭无碍。当时在祁树给孤独园当中显现一个四边各长二百里的宝池,而且大家互相之 间没有障碍,一方面能够目睹这个神变,一方面也不用挪动地方,完全是"一尘中有尘数刹"的殊妙神变功德。】
生西法师辅导《中观总义》第8课:【然而,除了真正现前一尘中有尘数刹的境界之外,这在观现世量的境界前是极其相违的。
一粒米大到无穷的情况不是没有,但是不可能在观现世量当中存在,"观现世量"就是凡夫人的境界。"一尘中有尘数刹"是圣者的境界、佛的境界,在一个微尘当中具有无量无边的刹土,这和极微可分完全是两个概念。
尤其是针对小乘或者一般人的根机来讲,跟他说一粒芥子当中可以容纳须弥山,是没有人敢承认的,也没有人想得通的。因为他的概念当中,小就是小,大就是大,一个是极小一个是极大,一个极大的东西怎么可以进入到一粒极小的芥子当中呢?这是不可能的。所以这种境界是净见量,属于圣者境界,下面还要介绍这个境界。但是在观现世量,一般的平凡众生的境界面前绝对安立不了。】
生西法师辅导《定解宝灯论》第43课:【相续清净的大菩萨就是八地菩萨,他对一碗水可以完全现见是无量刹和佛母。一碗水从世俗的角度来讲,有很多的水尘。"见水一尘",就是在一个水尘上面,也可以现见无量刹土,这是属于净见量。平时对于一尘中有尘数刹都是理解为微尘,或者地大方面所摄的,此处的水也是一个色法,水有无数水尘。在一个水尘上面可以现见无量的刹土。我们看到的是一碗水,你把一滴水拿出来,也还是一滴水,但是大佛子在看一滴水的时候,可以在一个水尘上面显现无量刹土。这就是净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