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前行》第130课-答疑全集

目录

1. 名颂解释

2. 顶礼支

3. 供养支

4. 忏悔支

名颂解释

问:有讲到忏悔支的四重罪:1.居智者之首位;2.享用密咒师的财产;3.居比丘顶礼之前;4.享用修行人的食物。

祈请法师详细讲解一下,比如第

  1. 3条居智者、比丘之首位的意思是否不能站在他的前边?

答:居智者之首位:主要是指智者(出家人或上师或长者老师等)居低位,你居高位,此高低之分,不完全是尺寸的高低,比如说:你坐的高智者坐的低。还包括在不同场合中,要把握符合你身份的合适之分寸。

居比丘顶礼之前:主要指比丘等殊胜于你的对境在顶礼时,你不要站在他前面成为被他顶礼的对境。最好是不管谁顶礼,都不要站在别人前面成为他顶礼的对境。(正见B3)

问:顶礼时提到"金刚大地"、"金刚际",末学不知其义,特请教法师和各位师兄。

答:《业报差别经》云:"礼佛一拜,从其膝下至金刚际,一尘一转轮王位……"。所谓金刚际,多部论典中将此解释为"金刚大地","金刚地基"。《大圆满前行》云:"阿难尊者请问释尊他顶礼的功德,世尊答言:"他这样顶礼一次,将获得自己身下所压面积直至金刚大地以上所有微尘数量的转轮王位,然而这还不能达到其顶礼功德的边际。"又:《开显解脱道略释》:"顶礼一次将获得身下所压面积直至金刚地基以上所有微尘数量的转轮王位,然其功德,尚不可尽。"关于金刚大地,《心性休息》云:"初劫形成时,于空无所有、无阻无碍的虚空界中,形成了金刚不坏的金刚十字架风,其上形成了坚如金刚的水轮,在水轮上形成量同第一禅天具铁围山之金刚大地,在大地上,由于空中降雨而形成汪洋,翻滚的水泡分别形成高山与洲岛。"(正见B2)

问:何为近五无间罪?

答:【壬二、忏悔近无间罪:

杀害比丘与沙弥,污尼毁像塔寺等,

发露忏悔近无间。

近似于无间罪之业:即杀害具戒的比丘或沙弥,玷污沙弥尼、比丘尼等持戒的尼姑毁其戒律,以及毁坏、焚烧画像、塑像等佛像或绘画塑造的佛塔和经堂等殿堂,这些是五种近无间罪。(在阿弥陀佛及其眷属前)发露忏悔亲自所造、令他人造的所有极为严重的近无间罪。】

——以上是《极乐愿文大疏》当中的内容。(正见C1)

问:顶礼法师,前行广释130课,已二、供养支,以普贤云供而供养:去年我看到一个注释,说供养咒的功德非常大,能遣除违缘,能将供品变成无数,等等。其实这对我们很实用,在没有[等持]的情况下,通过咒语加持,将供品增多了以后,也同样能实现很大的修行。等持什么意思?

答:【等持】(术语)定之别名。梵语旧称三昧,译曰定,新称三摩地,译曰等持。谓心住于一境平等维持也。是通于定散二心也。假使在于散心而心专注于一境即三摩地。故译为定者不可也。唯识述记七上曰:"等持者平等持心等,但于境转,故名为等持。故通定散。(中略)三摩地,此云等持。"俱舍论二十八曰:"等持者为定,名异体同。故契经说心定等定,名正等持。此亦名为心一境性。"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正见C1)

问:130课里讲到:我们依止上师的目的,就是观察上师身语意的行为,进而效仿随学,正如世间的俗语也说:"一切事情即模仿,模仿之中能生巧。"自相续取受上师所拥有的内外密功德,需要像泥塔小像从印模中取出来一样。

这里,上师内外密功德,具体是指什么呢?

答:有很多个角度。参照一位大德的开示归纳:

外:博学

内:持戒精严

密:慈悲、证悟。(正见C1)

顶礼支

问:"要模仿的话,其实就是让自相续取受上师所拥有的一切外内密功德,"非常欢喜模仿上师仁波切的大悲智慧,但自己总是做得很差,该怎样提高自己呢?

答:长期闻思修行、多祈祷上师,不要急,稳稳当当的学就好。(正见B3)

还可参考:

生西法师《前行》辅导笔录第130课:

我们要模仿上师的"具德相"(这个很重要,具德相的上师就是佛菩萨的代表)。如果我们能够把具德上师的身语意模仿得非常善巧,其实就是模仿菩萨的修法,模仿成佛之道,模仿佛菩萨的清净行为和语言。

我们刚开始模仿时,怎样模仿怎样不对。比如我们学前行,模仿了三个月后学完了,再回头看模仿得怎么样呢?考试后,把前行法本对照,这个地方模仿得不对,那个地方还没模仿对,好像很失败、很沮丧。刚开始都是这样,没有一个人是一模仿马上就能很善巧。上根利智、非常有智慧或福慧很深,一点就透、一学就通的人特别少,显然我们不是这种人。

既然我们不是那种人,就知道需要长时间的模仿。学完之后不达标也没什么沮丧的,不达标我们再来。这个模仿的方法我们学了,剩下的事情是自己要去做,不管有没有人监督或要考试,反正就是觉得这个是我要做的,私下里要使劲儿练,把方法吃透,这就是闻思。吃透之后就在平时任何有机会的过程中都去训练它。自己有这种心,就会找一切时间去训练自己所要模仿的事情。如果有这种心不断地模仿,模仿之中能生巧,最后就模仿得特别像,基本上就是一模一样。

很多出类拔萃的舞蹈演员,他们都是模仿得非常好、非常优秀的。作为模仿得很优秀的佛弟子,也是通过模仿菩萨的菩提心、大悲心,最后模仿得非常善巧的时候,心完全就变成了大悲心、菩提心的状态,模仿就成功了。

智慧也一样,如何模仿智慧、抉择空性呢?刚开始这个地方不懂,那个地方也说不通,有很多地方不通的。但是逐渐模仿之后,对一切万法智慧的观察没有一点的阻碍,非常顺畅就可以抉择万法的空性。甚至最后都不用抉择,一看到法的时候当下就出来了,因为心已经变成了这种状态。所以,这些全都是通过模仿而来的。

对于我们来讲,依止上师之道的过程就是模仿的过程。要知道上师的身体、语言、相续安住在什么状态,了知之后就逐渐去模仿,也不要害怕。世间的经验也是这样的,比如学手艺,如果一个人性格很放得开、很大方,没有拘束,什么都愿意去做,不怕失败也不怕别人笑话,经常去模仿,成功得就快;如果这也不好意思,那也不好意思,很拘谨,内心放不开,有机会的时候也不去做,不去模仿,那成功的几率是很低的。对我们来讲也是一样的道理。

现在学完之后,在任何的时间里,我们都要按照上师告诉我们的去做,经常做,越做就越能得到熟悉的机会,做的时候也会非常善巧。原本佛菩萨告诉我们,遇到事情的时候应该怎么样去做,比如别人欺负你、说你坏话,你受到委屈的时候,你应该怎么做,但是讲了之后,这个事情不愿意去模仿,不做,那个事情也不模仿,就丧失了很多模仿的机会,最后想要很快地成功也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问:顶礼法师前行130课第一道思考题:你对依止上师即模仿,是如何理解的?这个问题的解答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是模仿依止的上师不用再观察,直接模仿。第二种意见是模仿依止的上师还要观察,如果是自己认为不合理的情况就不模仿。请法师开示这个问题是怎么回答才圆满。

答:原则上思考题此处不直接回答。道理上说,模仿,有时侧重是"学修上师的意行",意趣或者说内心的境界慈悲、智慧,这是最根本的。(正见C1)

问:第130课里提到佛陀的"无见顶相"。无见顶相有什么功德呢?为什么有的说它是最殊胜功德?

答:【由众多广大福德而形成的无见顶相,是指头上由骨肉累积而成的肉髻,除了从正面可见外谁也无法看见顶端】——《极乐愿文大疏》。也可以参阅《宝性论》。(正见C1)

还可参考:

生西法师《前行》辅导笔录第130课:

在佛陀的三十二相中,有一个相叫无见顶相,什么意思?佛陀的顶是肉髻,因为修殊胜的福德的缘故,任何人都看不到佛陀顶髻的顶。这是佛陀的殊胜的福德所形成的,叫做佛陀的无见顶相,不管从哪个方位都看不到佛陀的顶髻。】

问:顶礼法师!恭请法师开示,前行130课相关内容:顶礼支在讲记中有八个小科判,第7个小科判是求法者要随学上师行仪,第8个小科判是如法顶礼的功德,在第8个小科判中,上师讲到"与僧众共修的力量大",并且本课还有一道关于共修与独修的思考题。上师为什么在顶礼支这里专门讲到共修呢?

答:个人理解一方面参与共修容易坚持下来,另一方面也是一种增上功德的方法,法本提到:【一礼的功德尚且如此,那我们修十万,而且是在发无上菩提心的基础上修持,这个功德,肯定无法衡量。】——我们认识顶礼的功德之后,如果能够以共修的方式顶礼,那功德就更大。(正见C1)

问:前行引导文中的上师瑜伽。座上修七支供吗?那七支供中的顶礼是不是只是观想?

答:有时观想也是可以的。当然实际顶礼也可以。(正见C1)

供养支

问:这里讲到世间一切有主、无主的受用、财物都可以供养上师三宝,我们知道佛菩萨是福德智慧圆满的,而且宣讲佛法使我们摆脱暂时的苦恼并最终解脱轮回,所以值得我们去供养。

但供养的物品,如果是自己的真实财物供养可以供养,同时可以断除我们的贪吝心;如果是世间的无主物,比如《入行论》中讲到的"世间妙芳香,如意妙宝树,自生诸庄稼,及余诸珍饰,莲花诸湖泊,悦吟美天鹅。浩瀚虚空界,一切无主物",也可以供养;那别人的物品,即有主物用来供养是否有偷盗的过患?比如我走到商场中,看到琳琅满目的精致、昂贵的衣服等用来供养佛菩萨,虽然没有真实地取走,但这毕竟不是我买下来的,而是属于商场。

答:不会有偷盗的过失,一方面你要学一下居士五戒中禁止盗戒的几个条件,如果自己不具足将财物据为己有的发心,也没有真实的加行和最终将财物占为己有的结果,就不可能犯盗戒,佛陀制戒的根源是在于遮止自心的贪嗔烦恼。另一方面,在前行中我们都学过了菩萨为利众生在身语七个方面有开缘的道理,如大悲商主杀短矛黑人等,既然修行人以菩提心摄持,为利众生而偷盗也有所开许并且没有犯盗戒的过失,那我们通过意幻的方式将有主物供养佛菩萨并将功德回向一切众生离苦得乐更不会有任何过失。(正见B3)

问:第130课关于"普贤云供"里,二次提到"等持",说是凭借普贤菩萨的等持力(这时观想自己的身体变成普贤菩萨)......个人感觉应该是加持的意思,但查的资料说"等持力指永不散乱的心所之力",怎么理解呢?

答:等持大致指的就是禅定的意思。(正见C1)

问:末学是加行13届的学生,近期我们在学习《上师瑜伽》的相关课程,遇到了一些疑惑,恳请法师开示!

1.当我们面对一桌子菜,有荤有素,是否可以供养上师三宝(念供养偈)?2.因为美好的事物应该供养上师三宝,所以未开始吃素的师兄,在面对荤菜的时候,他们认为是美味的。那么这是否可以供养呢?

答:佛陀没有分别心,只要你内心清净,你可以观想供养其中的精华美味,总之以你认为清净的物品进行供养。(正见C1)

忏悔支

问:请问法师,上师瑜伽里面的忏悔支,它的现行对治力怎么理解呢?

答:个人理解当时这样念诵、作意、修持,就是一种对治力。(正见C1)

还可参考:

生西法师《前行》辅导笔录第130课:【

明观四种对治力来忏悔。我们念这个颂词就可以忏悔。本来通过观空性、念百字明可以忏悔,但这里面没有单独的咒语。七支里面的忏悔,一边念这个颂词一边作忏悔,就可以达到忏悔的效果。

这里的现行对治力就是念这个颂词,所以这里面四对治力都有了。】

播放列表 点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