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前行》第112课20210625

《前行》第112课-答疑全集

目录

1. 名颂解释

2. 米拉日巴阐释十度

3. 阿底峡尊者讲解一切道法之最

4. 其余疑问

名颂解释

问:顶礼法师,112课《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云:"悲无大智,即成爱见......智若无悲,则多趣寂。"这里的寂灭是指什么意思?

答:可以理解为小乘的寂灭涅槃境界。(正见C1)

问:米拉日巴尊者阐释十度时说"……安住本性外,无余静虑度……..",请问此处"本性"的含义是?

答:心的本来面目,空性、实相、如来藏。(正见C1)

问:什么叫总相开悟?

答:在真正获得无分别智慧之前的某种层次的开悟(比如资粮道、加行道),这种状态超过了普通粗大的分别念,但因为总相仍然是分别心的范畴,所以还没有真正获得无分别智。(正见C1)

米拉日巴阐释十度

问:米拉日巴尊者:不畏深义外,无余安忍度。不畏深义,是指了知层面还是证悟层面?

答:证悟了空性,就会断除我执,我执是恐惧的根源。(正见C1)

问:对于米拉日巴尊者阐释十度中"安住心性外,无余静虑度",有师兄认为安住心性是缘真如的静虑,是一种止观双运的境界,弟子认为安住于心的本来面目的话无有任何分别,无有能观、所观,不存在止观双运。请问法师的观点是?

答:意义相同,可以有多种表达方式。一方面没有能观、所观,但也可以安立为殊胜的止观双运。胜观表达的是一种殊胜的智慧,在没有能观所观的同时,可以安立是胜观。如《般若经》云:【未见任何缘,是为最胜见。】(正见C1)

问:请问112课米拉日巴阐释十度中方便度、力度、愿度、智度的定义分别是?

答:【何为十波罗蜜多?①不耽著身财善根,即是布施;②不违背取舍之处,如理行持,即是持戒;③不为嗔恚等违品所胜伏且相续不被其扰乱,即是安忍;④对善法勇悍欢喜且再再行持,即是精进;⑤一心专注所缘而不移动之境界,即是禅定;⑥具有辨别诸法的智慧,即是般若;⑦能顺利成办自他的广大利益,即是方便;⑧不间断地摄受猛厉善根资粮,即是愿;⑨善根无有空耗且能胜伏违品,即是力;⑩按照大乘之密义相如何安立能彻底通达其究竟,即是智。以上十者是十波罗蜜多。】——以上是《辨中边论颂·光鬘释》当中的内容。(正见C1)

问:六度和米拉日巴尊者的十度,特别是最后十度里的四度跟六度有什么关系啊?包含或被包含的关系,还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啊?

答:十度可以对应菩萨的十地,后面四度分别对应7-10地菩萨。某种角度来说是一种拓展,可以说是在般若度的基础上的拓展宣说。(正见C1)

阿底峡尊者讲解一切道法之最

问:精进之最,就是抛弃琐事,这点也不太明白。可以理解精进就一定会抛弃琐事,但反过来,抛弃琐事不一定就是精进啊。比如画家喜欢画画,他也是抛弃了琐事,但这不算精进吧。

答:如果抛弃琐事就一定会精进。你所举的画画的例子,如果是世间普通的画家以烦恼心绘制世俗的图画,某种角度来说本身就是一种琐事。(正见C1)

问:圆满的持戒,为什么是自心寂静呢?这里的持戒是否指大乘菩萨戒?弟子觉得,自心寂静是持戒具有的一个相状,但反过来自心寂静不一定就是菩萨戒圆满吧?小乘行人也是自心寂静的,但是他们不具备菩萨戒。

答:内心的寂静有多种标准,圆满的寂静指的是寂灭分别念、我执烦恼。(正见C1)

问:阿底峡尊者说道:安忍之最,就是身居卑位。这是为什么呢?身居卑位就一定能圆满的做到三种安忍吗?如何圆满?

答:许多时候,身居卑位,或者说内心能够坦然接受处于卑位的状态,也是一种安忍。(正见C1)

还可参考:

生西法师《前行》辅导笔录第112课:

身心能够经常处于卑位,这就是安忍之最。因为把自己放在最低的时候,就没有什么不能够安忍的。我们不能忍的原因是什么呢?有的时候有点想不通或者放不下。如果把身心放在最低,就像大德一样——只有我是凡夫其他都是佛菩萨,如果达到了这种标准,就没有什么不能忍的。

当我们没有地位的时候,从世俗侧面来讲,一个刚刚进公司的小职员基本上是很谦卑的,因为他没有什么资历。但是后面时间长了,他的职位越来越高,这个时候他不安忍的心就越来越多了,开始有对比、有资本了。

修行者也是一样,以前没有修行、刚刚进入佛门的时候,可能没有什么资本。但后来时间长了,或者得到一些地位、得到一些智慧的时候,不注意的话傲慢心容易生起来。越傲慢的人安忍的心就越少。因为他很傲慢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所以很难去忍受。但是如果我们的身心能够居于卑位,这就是调安忍的基础,安忍之最就是处于低位。

就像文殊菩萨的发愿一样,我做一切众生的仆人为一切众生服务。这样的心发起来之后,这种心态没有傲慢,没有不安忍的因素,这种身份最高贵。本来是很高贵的身份,在众生面前不会显得很傲慢的样子。对我们来讲也是一样,如果我们要真正修行的话还是身居卑位是最好的。】

问:阿底峡尊者说,一切道法,可以归摄在六度中,又说证悟空性包含一切道法。这里证悟的空性是人无我+法无我吗?对于证悟空性的人来说,是否行住坐卧乃至一切琐事,也都是不离菩提心,具足六度的?

答:具足二无我。证悟空性之后,随时可以具足六度。(正见C1)

其余疑问

问:是否只有大乘种姓的人实修大悲的行为,才属于实修大悲如来藏?

答:当然了,真正在讲大悲的时候,大悲两个字在《大乘经庄严论》中是有专门的意义的,一般人的悲心不能叫大悲,只能叫作普通的悲心,就叫悲心或者普通悲心,或者叫有染污的悲心。大悲的"大"字一定是菩萨的。一般的人不能用大悲,也用不了,他可以有悲心,比如说小乘或者世间人,他也可以有悲心,但是没有大悲。大悲有六个体相,过段时间如果大恩上师讲《大乘经庄严论》,在讲大悲品的时候会讲这个四无量,菩萨的大悲心有六种体相,和小乘是不同的。具有这六种体相叫大悲,不具有的不叫大悲。

所以是不是只有大乘种姓的人实修大悲的行为才叫实修大悲藏?当然了。大悲如来藏是属于这种现前佛性的法,当然具有大乘种姓,具有修持大悲的行为,这个时候才可以叫严格意义上的大悲。如果不是很严格,我们把标准放低一点,其他也可以算相似的,接近的或者一部分,这些都可以理解,但是真正的实修如来藏的就是菩萨种姓的人修持大悲心。(生西法师)

问:菩提心的生起要靠六度般若波罗蜜多次第修行。从最初的布施修起,这里的布施凡夫很难做到无相布施,在实际对境中容易起分别心,怎么消除这种障碍?

答:菩提心的生起要靠六度般若波罗蜜多次第修行,是指入道之后的一种修行方式。六度主要是行菩提心。愿菩提心不一定依靠六度,愿菩提心是为度化一切众生而发愿成佛的心态。行菩提心需要六度,从布施度开始做。开始做的时候也是从比较简单的布施开始,无相布施是比较高层次的布施了。高层次的布施也不是不能做,我们首先要了知何为无相布施。比如通过学般若、学中观的方式,了知了无有能施、所施、施物,从道理上了解清楚,大概串习三轮清净的觉受,这时候我们就说大概安住在这个境界当中,也可以做到相似的无相布施。但是一般来讲,我们刚刚开始做布施的时候,主要是训练打破悭吝心,这是它的关键。我们做布施的一个主要功效就是打破执著、打破悭吝心,能够把悭吝心有效打破,我们就能够在布施当中做得比较好。

如果是在实际对境当中产生分别心,怎么消除这种障碍?就像前面讲得一样,首先是学中观的教义,对于能施、所施、施物的的确确是一种无相的本体产生定解,安住在大概的定解当中。安住在定解去布施就比较好一点;或者前面我们也讲过这个问题,如果我们安住在梦中,想现在我是在梦中布施,在梦中布施时所布施的对象是不存在的,我自己是不存在的,布施的东西也不存在,但是也可以圆满布施的善行。如果我们想这是在梦中布施,大概能够安住在一种无相的布施当中。这也是以前上师教的一种窍诀。(生西法师)

问:如何理解若证悟空性,无上六度皆可圆满。

答:从六度的本性是空性的侧面来讲,如果你证悟了空性,因为空性是六度的法性,周遍于六度当中,如果真实证悟了空性,从双运的侧面来讲也可以说是六度圆满的。但是证悟空性也有深浅,和所证悟空性双运的六度的反体显现也有深浅。所以,从总的侧面来讲,证悟了空性就圆满了六度。但是从另外一个侧面来讲,如果你证悟的是初地的空性,那么在出定位的时候,圆满的是布施度,然后再进一步是持戒度,再进一步是安忍度,从它的显像层面来讲还是有差别的。

所以证悟空性圆满六度是从它的法性、从它的本性无二无别的侧面来讲证悟了空性就圆满六度,而不能一概说只要证悟空性,所有六度就全部圆满。我们并没有在佛经中看到,初地菩萨证悟的空性和六地菩萨的般若度乃至于十地菩萨的智度都是一样圆满的,而是讲初地出定位圆满的是布施波罗蜜,二地出定位圆满的是持戒波罗蜜,显现上面还是有它的违品是否消尽的这个侧面。

所以要分开看,总的来讲是可以说圆满的;但从细微的侧面来讲,从反体的层面来讲,从它的显现上面来讲不一定,还是要观待它在显现的时候,世俗当中出定位的时候,布施度的违品悭吝是不是完全断尽了,持戒度的违品破戒是不是断尽了......真实在出定位的时候,违品全部断尽了才可以布施度圆满、持戒度圆满,乃至于到十地的时候智度圆满,佛地时所有圆满。(生西法师)

问:证悟空性、开悟、明心见性这三者是什么关系?是否有次第?若有次第,祈请法师开示次第。

答:这三种可以是一个意义的三个名词。证悟空性等于开悟,等于明心见性。但是证悟空性和开悟、明心见性本身可以有次第,并不是说证悟空性是第一个层次,开悟第二层次,明心见性第三个层次,并不是这样的。比如初地圣者开悟,这个圣者的开悟就是证悟空性。不证悟空性怎么开悟呢?初地的证悟就是明心见性。证悟了、初地开悟了,不明心、不见性也不叫开悟。如果从初地圣者的证悟来讲,这三种是一个意思,是证悟的三个不同的名词而已。但是证悟空性本身可以有不同层次,比如在加行道时的觉受,也是初步的证悟。初地菩萨的亲证、触证是一种真实的证悟,到了二地乃至于十地之间的证悟,层层证证,佛地的证悟,本身对证悟空性是有一种次第的;开悟也是一样的,刚开始的时候是小悟,或者初步的觉知叫开悟,初地的开悟,佛的开悟;明心见性也是一样的,就是总相的明心见性,或者偶尔通过一些窍诀能够见一下心性的这种明心见性,和初地菩萨的比较稳定的、真正的明心见性,乃至于佛地时的明心见性,是有次第的。这三个词之间没有一定说哪个是前,哪个是后。三个词本身上面安立不了次第。但是它们本身内部也可以有次第的。(生西法师)

问:112课上师讲到,空性大悲藏就是菩提心?为什么是菩提心呢?既然是菩提心为何又称为是空性大悲藏?为什么又说六度可以摄于空性大悲藏中?证悟空性大悲藏是不是就成就了呢?

答:菩提心本身包括胜义菩提心,指的就是证悟空性的智慧,可以对应空性,也包括世俗菩提心,为了利益众生发愿成佛,可以对应大悲。所以菩提心的内涵可以归纳为空性和大悲,六度也可以归纳在空性和大悲当中,有的时候,可以把六度归属在行菩提心的范畴当中。如果修行人现前了空性大悲藏,就可以说获得了成就,如果现前了最究竟圆满的空性大悲藏那就是成佛。(正见C1)

问:"发殊胜菩提心"这一引导文中讲到,将六度等,广大菩萨乘的一切经论正道进行归纳,则完全可以包含于空性大悲藏。空性大悲藏就是菩提心。龙猛菩萨也说"空性大悲藏,有者成菩提"。并讲到"慈悲与空性是一味一体的,有慈悲,就会有空性;有空性证悟,也自然会引发慈悲。"让我觉得,修好菩提心就可以证悟了。是不是这样呢?

答:如果世俗菩提心修得很好,就会很容易证悟空性。(正见C1)

问:在学习《胜利道歌》时讲到修行次第,菩提心上面还有"无二慧",那么菩提心里讲的空性与这个"无二慧"有什么不同吗?

答:无二慧指的就是证悟空性的智慧。(正见C1)

问:还记得上师讲过,证悟有两种途径,一是由悲入空,一个是由空入悲。是证悟的途径不同,还是有深浅之别呢?

答:修行人可以有不同的根基因缘,两种途径都存在,最终都可以成佛,佛果是无二的。(正见C1)

问:为什么一切圣道之加行、正行、后行都圆满包括在皈依和发心里?

答:个人理解,因为了义的皈依可以包含证悟实相,皈依自心的本性;发心也包括行菩提心,行菩提心可以包含六度等一切善法。另外胜义菩提心就是万法的实相。(正见C1)

问:阿弥陀佛,顶礼法师,112课原文内容如下:仲敦巴问:"那么,仅仅就证悟实义来说,单单依靠空性的见解修行就可以成佛吗?"尊者回答:"一切所见所闻无不是由心所生。证悟自心为觉空无二就是见;一心不乱持续安住在这样的见解中就是修;在这种境界中积累如幻的二种资粮即为行。这些证悟境界已经达到了完全领悟、得心应手的程度,那么在梦中就能达到这样,梦中能达到那么在临终时就可以显现,临终时能够现出这种境界,在中阴就可以显现,既然在中阴能够达到这种境界,那么必定获得殊胜成就。"针对这段原文,弟子有如下两个问题:

请问法师,此处"证悟自心为觉空无二","一心不乱持续安住在这样的见解中"及"在这种境界中积累如幻的二种资粮"是成就者能够达到的境界还是凡夫的暂时的境界?

答:个人理解,凡夫(包括资粮道、加行道)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达到。(正见C1)

问:如果达到了"这些证悟境界已经达到了完全领悟、得心应手的程度"是不是已经属于已经获得殊胜成就了?如果是的话为什么还要描述梦中、临终及中阴三种情况下的状况?

答:具体处于何种果位个人不太清楚。其中也可能有多种情况。有时即使当下还没有完成获得圣果,但通过相应的修持,在中阴身的时候也很容易获得成就。而佛经当中提到许多登地菩萨示现上也是会做梦的。《大宝积经》提到:【复次金刚摧。菩萨若梦中得信辩。此菩萨是初地三地。此菩萨是辩器。若远离三法疾得明。何等三。见他得利心生嫉妒。为利养故。奸诈亲近。如是三法当远离。然后趣向说少偈颂是初地。能说种种偈是二地。说甚深偈是三地。多说上地偈复次金刚摧菩萨。若菩萨梦中得经辩。是初地八地见。此有多功德因缘。当勤依修戒当修胜供养供养净行人。不应修智慢。如是梦中当受业障。少受苦报。彼出初地。四辩说方等经。是说二地。说种种经是三地。说前因缘是四地。说三世是五地。说波罗蜜是六地。说甚深经是七地。说一切决定是八地复次金刚摧菩萨。若菩萨梦中闻陀罗尼声彼是七地。此菩萨受诸烦恼少业障。应问智者修静默处趣解脱。如是趣向。梦在村中是初地。在房中是二地。在僧房中是三地。在阿练若处坐是四地。若梦坐是五地。若园观中是六地。梦在山顶是七地复次金刚摧菩萨。若菩萨梦中闻他方世界未曾闻如来名。此菩萨是受记初地八地。憍慢自在故。不趣向道多魔业。为供养故修不净威仪。然后趣向。修舍是初地。梦戒慢是二地。闻慢是三地。方便慢是四地。疑慢是五地。智慢是六地。所说慢是七地。受持慢是八地复次金刚摧。菩萨若梦中闻某世界某菩萨声。此菩萨是五地初地。此菩萨为菩萨所忆念。少烦恼应离憍慢。劝多人修智。如是相应得陀罗尼。是闻初地。梦出家是闻二地。梦苦行是三地。梦道场降魔是四地。梦觉道是五地。闻见上多闻见不定羸劣善心。是见初地。住于疑心是二地。退心放逸是三地。增上放逸是四地。多定是五地复次金刚摧。菩萨梦在海中。此菩萨精进是八地。见处处地。应修多闻精进慧解。若梦中无所依止是初地。若在海际是二地。若在船乘是三地。梦往去是四地。梦上船是五地。梦水中坐是六地。在船中坐是七地。梦船中满宝在上坐欲出海是八地复次金刚摧。菩萨若梦中集宝此菩萨是初地三地。见处处地。此菩萨多逢苦恼。应乐修净业不求人短。于说法者知恩。如是趣向。梦掘地中得宝初地。杂土得宝是见二地。杂草得宝是见三地。是不勤进相是魔业。若六地若四地。不勤方便。魔业业障复次金刚摧。菩萨梦中在须弥山顶。此人不退转。是见初地五地。彼有少功德。亲近恶友。因缘奸诈。无信亲近善知识。今应修不奸诈多修信解。如是趣向。若梦在须弥山。当知上六住。梦住须弥山是七地。梦四顾望是八地。梦坐者是九地。梦山动是十地。此初地乃至见五地。勤进修善心。在善知识手是魔业复次金刚摧。菩萨梦中自见上山。此菩萨是初地五地。害一切烦恼业障。于说法人不生恭敬。应修不谄曲净除业障。如是趣向菩提。初地增长三时勤进。二地勤修念佛。三地修空。四地修大悲。五地修慧。梦自上山是初地。在山中是二地。在山上是三地。梦观看是四地。坐者是五地复次金刚摧。菩萨若梦上山此菩萨见是七地初地。此菩萨少于业障。魔业增盛。应舍一切所爱物供养智慧者。于智慧人边。应自伏憍慢。若梦度七大山乃至须弥山是七地复次金刚摧。菩萨若梦中梦上树。此菩萨是初地四地。处处地见。应觉业障魔业。应亲近依止善知识。得于慧明。时时当决断法义觉知。如是趣向。见树枝叶具足阴凉是初地。见香树是二地。见花树是三地。见果树是四地。是勤进相若不勤进是魔业。若见高处树枝叶花果具足除业报复次金刚摧。菩萨若梦中见龙象。此菩萨是初地六地。处处地见。此菩萨行施不行慧。困乏善根。应当修信。当修善念如是相应彼初地。见不清净龙象二地。见白龙象三地。见六牙白龙象四地。见庄严象五地。见捉幡盖龙象六地。见欢戏龙象复次金刚摧。菩萨自梦上龙象。此菩萨是见初地七地。一生当得如来应供。有入法智。多希望应修恭敬劝发。菩萨离于幻伪奸诈。应处处知足修适意施。如是清净。梦上象是初地。梦自着白衣上象是二地。若梦染衣是三地。若梦种种色衣是四地。若梦香染衣具足庄严是五地。若梦着冠是六地。若梦捉庄严盖是七地。除魔业不勤进上地相。见一切具足】(正见C1)

问:加行第112课中:仲敦巴问:"仅仅就证悟实义来说,单单依靠空性的见解修行,就可以成佛吗?"阿底峡尊者回答:"一切所见所闻无不由心而生,证悟自心为觉空无二,这就是见。...修...行...果"请问这个"证悟"是哪个层次?

答:可以是资粮道加行道,也可以是一地以上。(正见C1)

问:有师兄就教言"悲无大智,即成爱见......智若无悲,则多趣寂。"理解说,这样的话修悲心你成就不了,修智慧最起码你可以获得果位,他这样理解可以吗?

答:要看具体情况,无法一概而论。要获得小乘的果位,基本的悲心也是需要的,小乘阿罗汉也有一定悲心,只是没有大乘菩萨的大悲心,如果说完全一点悲心都不具足,那想要获得人天善趣恐怕都有困难。(正见C1)

问:为什么离开悲心的空性见,不是殊胜道?是指它不具备菩提心的智悲法相,所以无法获得佛果吗?那么能获得小乘阿罗汉果吗?(这里的离悲空性见,是指完全没悲心吗?小乘阿罗汉是有一些悲心的。)只修空性、不修悲心,为什么会让人产生断见?(法本上公案里说到婆罗门之妻做梦的故事,里面讲到其中一个儿子,只修空性,后来以断见堕入恶趣。)如果修了悲心和空性,为什么就不会产生断见?

答:殊胜道就是大乘之道。如果具备了悲心,至少不会堕入一无所有的断见当中,因为断见当中什么都没有,也发不起悲心。如来藏同时具有空性和大悲两种功德,同时修持两者有助于相应实相。(正见C1)

还可参考:

生西法师《前行》辅导笔录第112课:

尊者讲离悲空性见,如果空性没有悲心就是非获殊胜道。非获殊胜道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离开悲心的空性只能获得小乘的解脱,这就离开了大乘,没有办法获得大乘的佛果,没有办法进入大乘道,这是一种非获殊胜道。

前面的意思是说,离开大悲的小乘修行者没有办法获得殊胜道,只能获得小乘的证悟。因为小乘修行者不强调大悲心,强调的是人无我空性和出离心。所以可以获得小乘道,没有办法获得大乘道。第二层意思是,作为大乘的修行者,离开了悲心只修空性,没有办法获殊胜道,也没有办法证悟。这个大乘道不完整,所以得不到大乘的见道,也没有办法获得真实的大乘道。】

问:只要布施就一定含有布施度吗?还是不一定。

答:不一定。(正见C1)

问:一般的施舍的时候光是同情心,算不算布施度?

答:布施度是大乘的修法,需要有菩提心和大乘空性见解摄持(正见C1)

问:讲到六度的布施,跟这种一般的没有学佛的布施有何区别?

答:度是到彼岸,布施度具有能够获得佛果,到达彼岸的作用。而普通的世间布施只能具有感得人天福报等轮回善果的作用。(正见C1)

问:因为上师在本课讲到"在财布施中,当我们布施乞丐食物时,所布施的东西、作布施的人以及所布施的对境,这三者具足而作施舍,就是布施度。看来这两种应该是一样的吧?因为一般的布施也具足这三种条件,能施、所施和施物。

答:一般的布施也可以具足三轮,但是否属于度(波罗蜜多)并非是以是否具足三轮为考察标准的。(正见C1)

还可参考:

【问:师父,我想问一下,行持六度的话,必须发菩提心才可以吗?

答:如果是六度的话,就应该有菩提心。如果不是六度的话,因为这个度是到彼岸,那么如果要到彼岸,你怎么才能到彼岸?必须发菩提心才能到彼岸。如果不是发了菩提心,只能叫六种善法,不能叫六度。如果你想要到彼岸的话,你必须要发菩提心。但是如果你不是想到彼岸的话,比如小乘也有布施,乃至于智慧的修法,这叫六种善业。世间人也有布施等等善法,这也只是布施的这种善法,不叫布施度。所以如果你想要度的话,就必须要发菩提心。(生西法师《亲友书》答疑)】

问:对于未入资粮道的凡夫人来说,只能造作发菩提心,行持善法是否只能具足相似六度?对于已入道的凡夫人,能生起无造作菩提心,行持善法所具足的六度,是否圆满?可否认为证悟人无我空性+菩提心摄持,行持善法就可以圆满具足六度?还是说一定要二无我空性都证悟才能圆满六度?

答:标准不同,结论也不同。如果从最严格的意义来说,证悟空性之前都可以说是相似行持六度。如果标准放宽,也可以有不同的结论。(正见C1)

问:梦中、临终、中阴,这些阶段有没有层次深浅的区别?比如醒时10分,梦中1分;梦中10分,中阴1分,以前听说有这样的讲法,不知道是否合理?请法师慈悲开示!感恩法师!!

答:通常来说,在中阴境界中自主要比梦中自主更加困难。具体的程度差别,可能观待不同众生的根基和因缘有不同的情况。(正见C1)

问:见修行果中的"见"和五道中的"见道",是不是都是一地菩萨的境界?

答:"见修行果"当中的见指的是关于修行的见解,比如你认为轮回是痛苦的,这是一种见解,你认为万法是空性的,这也是一种见解。小乘当中的见道指的是须陀洹果,大乘当中的见道指的是一地菩萨。(正见C1)

问:一地菩萨已经证悟了诸法实相,远离一切戏论的空性,也就圆满了六度,和成佛之间还要圆满十度,两种"度"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答:【由此愿故烦恼微薄能修精进。是故我说愿波罗蜜多与精进波罗蜜多而为助伴。若诸菩萨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为因缘故转劣意乐成胜意乐。亦能获得上界胜解。如是名力波罗蜜多。由此力故于内心住有所堪能。是故我说力波罗蜜多与静虑波罗蜜多而为助伴。若诸菩萨于菩萨藏。已能闻缘善修习故。能发静虑。如是名智波罗蜜多。由此智故堪能引发出世间慧。是故我说智波罗蜜多与慧波罗蜜多而为助伴】——以上是《解深密经》当中的内容,后四度是前六度的助伴。(正见C1)

问:请问明空无二与明空双运的意思有何差别?与113课中吉公仁波切讲下中上三根者见修行之不同的教言中,前者对应上根者,后者对应中跟者,这样理解是否合理?

答:要看具体的语境。在阿阇黎吉公的这段教言当中,明空双运可以对应中根者的境界。而在其他的场合当中,也可以用这个词语对应上根者的境界。(正见C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