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前行》第073课20200220

目录

  1. 名颂解释

  2. 三菩提果

  3. 不依止上师以自力能证悟吗[?]

  4. 上师法相

  5. 辨析

  6. 其余疑问

名颂解释

问:什么是别解脱戒?

答:别解脱戒律,就是别别解脱。什么是别别解脱呢?第一个解释的方法是谁守持这个戒律谁解脱,这叫别别解脱。第二个别别解脱,是说你受什么戒律,你就从这个罪业当中解脱,比如五戒当中,受了一个不杀生的戒,你就从杀生的罪业当中解脱。再受一个不偷盗,又从偷盗的罪业和偷盗罪业的果,它后面的一种痛苦当中解脱了。这个方面是别解脱。

而且你受了这个戒律之后,通过受这个戒律,以后你自己可以获得解脱轮回的果,叫别解脱,或者叫做解脱戒。

别解脱戒的本体是出离心,依靠出离心为它的因,然后以出离心摄持的不杀生、不偷盗,这是别解脱。如果没有以出离心摄受的不杀生、不偷盗,不能叫别解脱,而叫做善愿戒或者救畏戒。什么是善愿戒呢?善愿戒就是守这个戒律是为了升天的善愿。然后救畏呢?就是守这个戒,是因为怕堕恶趣,和解脱没有关系。那么什么时候才是别解脱呢?发起了出离心才是别解脱。比如刚刚学佛的时候,相续当中没有出离心,我们守的这个戒律能不能叫别解脱戒?不能叫别解脱戒。如果内心当中现在没有生起出离心,现在相续当中的戒体都不是别解脱戒,都是善愿戒或者救畏戒。那我们需要重新受戒吗?也不需要重新受戒。我们现在学习佛法,比如学四加行,哪一天在我们内心当中生起了出离心,相续当中的戒体就自动转变成别解脱戒。我们也不用操心,因为我们得到什么戒体是按照自己的一种条件得到的,出离心生起来之后它就自动转换成别解脱戒了,所以也不需要重新去受戒。(生西法师)

问:顶礼上师三宝!顶礼法师!阿弥陀佛!末学学习前行"解脱利益、依止上师",关于几个概念:高僧大德、成就者、圣者是一个意思吗?是都获得解脱的相应果位了吗?

答:高僧大德是一个尊称,不一定有严格的标准,其中可能有些大德是圣者,有些可能是凡夫修行人。成就者,成就有世间成就和出世间成就,有些成就者是圣者,有些是凡夫修行人。圣者必然是已经获得了解脱果位的成就者,已经超越了世间。(正见C1)

问:解脱和涅槃是一回事吗?

答:最究竟的解脱是大涅槃,在大乘当中,涅槃就是佛果。(正见C1)

问:顶礼上师三宝!顶礼法师!前行广释73课,依止上师部分,引用《功德藏》教言:"……三戒清净之大地……",请问,这"三戒"是指前面说的"外别解脱戒、内菩萨戒、密乘三昧耶戒"还是"戒贪、戒嗔、戒痴"?感恩法师慈悲开示!

答:别解脱戒、菩萨戒、三昧耶戒。(正见C1)

问:五道十地是什么意思?

答:五道: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十地:一地到十地。(正见C1)

问:98页密宗的"基、道、果",简单概述是什么?

答:基础(实相)、修道(修行的方法)、结果(修行获得的成果)。(正见C1)

问:"四、精通密宗:精通密宗基、道、果一切续部的意义。"基、道、果该怎样理解?

答:如果简单解释,基可以理解为万法的本性,道可以理解为修道,果可以理解为通过修道彻底现前了实相的境界。可以有很多解释方法。(正见C1)

问:请问前行广释73课有句话,基道果续义什么意思?

答:万法的本性是基,修道的方法是道,修道圆满之后得到的果位是果,抉择相关意义的密宗续部(佛陀所宣说的法)称为续。义是意义。(正见C1)

问:"无论获得声闻、缘觉、圆满菩提三者中任何一种果位,都是寂静清凉的,因为已脱离了轮回痛苦的狭道。尤其是如今我们遇到了大乘佛法和善知识,理所应当唯一希求圆满菩提,精进奉行十善,修四无量、六度、四静虑、四无色、二止观等一切法门。"文中所讲的"四静虑"是指什么意思?

答:就是四禅: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正见C1)

问:通过精进修行四静虑、四无色等法门可以得到,这四静虑和四无色又各是什么?

答: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四静虑);四无色,就是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正见C1)

问:阿弥陀佛!顶礼上师三宝!顶礼法师!73课88页第一段,何为"四无量、四静虑、四无色"?

答:四无量:慈悲喜舍;四静虑:初禅、二禅、三禅、四禅;

四无色:【四空定】

(名数)又云四无色定(梵名四空处之各名加Dhya%na),十二门禅中之四禅也。一空无边处定,行人厌患色笼如牢如狱,心欲出离之,舍色想而缘无边之虚空心,与空无边相应,故名空无边定。二识无边处定,行人更厌前外之空,舍其虚空缘内识为心识无边之解,心与识无边相应,故名识无边处定。三无所有处定,行人更厌其识,而观心识无所有,心与无所有相应,故名无所有处定。四非想非非想处定,前之识处是有想,无所有处是无想,至此舍前之有想故名非想,舍前之无想,故名非非想。又无粗想,故曰非想,非无细想,故曰非非想。行者于此如痴如醉如眠如暗,无所爱乐,泯然寂绝,清净无为,谓之非想非非想定。见法界次第上,俱舍颂疏世品一。是乃内法之修法也。若于外道则以六行观而修得之。于此四定复加四定为八定,于此加中间定与未至定(有部义),或加欲界定(成实义)为十定。凡禅定有味定净定无漏定三种((参见:禅)),此十种禅定中为非想非非想定之心想微细,故无无漏定,有味定净定也。未至中间之二定及四禅之六定,有见道之无漏定(有部),欲界中间之二定及四禅之六定与前相同,有见道之无漏(成实),下三无色有修道无学道之无漏定,味净之二定,通于十定,二宗相同。见俱舍论十八,辅行九之一。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编】】(正见C1)

问:佛陀在汉文《涅槃经》也说:我会在阎浮提示现为博士,为教童蒙令住正法。"博士"与"童蒙"如何解释?

答:可以理解为博学之士,童蒙有时可以理解为缺少知识、需要启蒙的儿童。(正见C1)

问:顶礼上师三宝!顶礼法师!请法师开示一下"五道十地的功德"感恩!

答:五道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十地就是菩萨的十地。通过修行,如果你圆满了所有阶段所需要的功德资粮就可以成佛。(正见C1)

问:《加行教材3》第86页,"名言中是善是恶",名言是什么意思?

答:有时可以理解为名言谛,或者世俗谛,在胜义谛当中没有善恶,名言当中是有的。(正见C1)

问:阿弥陀佛,顶礼法师:第73课,密宗上师的法相,第九条:精进修持中提到"来世",是什么意思?感恩法师!

答:比如追求来世的解脱。不贪执今生的荣华富贵。(正见C1)

问:73课中提到大释迦牟尼佛,请法师解释一下!

答:无量劫之前曾有古佛出世,佛号释迦牟尼(就是此处的大释迦牟尼佛),世尊(释迦牟尼佛)的前世曾经值遇过大释迦牟尼佛,并在其面前发愿,愿将来成佛,佛号与他一样。(正见C1)

问:第73课讲到传讲密乘甚深窍决的上师,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是"成熟相续"即要得过不间断能成熟的灌顶。这里的"不间断"如何理解?

答:可以理解为传承、加持不间断的意思。(正见C1)

问:请法师解释一下"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这一偈颂。

答:大概可以理解为,轮回当中业力所生的各种现象都是无常的,是刹那生灭的,我们要努力修行,获得解脱的果位,如果"生灭"灭尽了,也就达到了无生无灭的果位,那个时候的寂灭境界就是大安乐。(正见C1)

问:怎么理解"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答:诸行的"行"字就是有为法的意思。一切有为法都是无常的,是生灭法。既然是无常的,是因缘和合的,所以所有的有为法都是生灭的。既然是生灭的法,就是痛苦的自性。"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如果生灭的状态寂灭了,就安住在无为法的状态了。因为所有的一切有为法、因缘法,都是生灭的,生灭就会带来痛苦的、变动的自性。如果观修它的本性,涅槃寂灭之后,生灭的这个"灭已",生灭的这个有为法,生灭的自性灭了之后,就获得一种真实的寂灭的状态,这个寂灭的状态安立为"乐"。这种"乐"不是快乐,不是特别快乐这个"乐",这种"乐"是属于有为法,是属于前面所讲的这个生灭法,是无常法。寂灭为乐这个"乐"是把涅槃的状态假名为"乐",安立个名称叫"乐"。为什么呢?因为它离开痛苦的缘故,所以取名为"乐"。其实这个"乐"不是说那种很快乐的法,快乐的法是属于五蕴中的受蕴,受蕴的本性是有漏的,是属于有为法的,不可能说灭掉了这个有为法之后又得到一个有为法,安住在有为法当中这个不可能。(生西法师)

三菩提果

问:解脱利益中说到的三菩提之果——声闻、缘觉、圆满菩提分别是什么?

答:声闻阿罗汉,缘觉阿罗汉,佛果。(正见C1)

问:声闻和缘觉不都是阿罗汉果吗?为什么《前行》第73课在说到三菩提果的时候把声闻和缘觉各分为一果而不是统说阿罗汉和菩萨果?

答:声闻阿罗汉和缘觉阿罗汉,是不同的,境界不同,修行的方式也不同,是不同的发心,不同的方法,获得不同的果位。比如你可以说,初中生和高中生不都是中学生吗,为什么要区分初中生和高中生?其实初中生和高中生是不同的,虽然他们都是中学生。(正见C1)

问:在前行73课里面讲到"所谓的解脱是指脱离轮回的大苦海,获得声闻、缘觉、圆满菩提的任何一种果位都是解脱。"声闻有好几种,其中几种还需要再入轮回,这里并没有说部分声闻已经解脱,是不是即使是声闻的一果已经见道了,肯定不会退转,肯定最终会不需要再入轮回,可以这样理解吗?

答:个人理解,"声闻、缘觉、圆满菩提"这三者称为三菩提,如果是从声闻菩提的角度而言,严格来说,四果阿罗汉可以算得上,因为已经究竟获得了声闻乘的菩提果。而如果换个角度,前三果也可以称为是声闻的果位,虽然显现上暂时还是处于轮回当中,但必定也很快会获得阿罗汉果,而即使在获得阿罗汉果之前也已经拥有了超越一般凡夫的境界,绝对不会再退转为凡夫。(正见C1)

问:前三果阿罗汉会回小向大还是必定证第四果而入灭至无量劫再发菩提心?

答:通常来说,四果阿罗汉入灭之后,会在诸佛放光加持之下,出定然后发菩提心。很少听说前三果声闻直接发大乘菩提心的情况。(正见C1)

问:现在修行小乘法但说大乘经典是伪经的有过失吗?

答:如果是诽谤大乘佛法当然是有过失的。(正见C1)

问:这种过失会是证悟阿罗汉的烦恼障还是影响将来发菩提心和修学法无我的所知障?

答:如果是贪嗔痴等烦恼,那本身是烦恼障,而因为有三轮实执,本身也属于所知障。而诽谤正法本身会造下恶业,会阻碍获得增上生和决定胜的安乐。(正见C1)

问:在学习73课时,有道友提出:四圣中提到声闻、缘觉、菩萨,佛,而73课讲到三菩提之果,是不是指菩萨并没有获得解脱,请问该如何理解?

答:一地以上菩萨都已经获得了解脱,但还没有获得最究竟的菩提果(佛果),还处于道位。(正见C1)

问:末学再追问一下,何谓道位?

答:可以理解为还在修行的阶段,尚未获得最究竟的果位。(正见C1)

问:顶礼上师三宝!顶礼法师!关于73课里讲的声闻、缘觉、圆满菩提果位是否有高低之分?请法师开示!感恩法师!

答:有。后者比前者的境界更高。(正见C1)

问:73课解脱的定义中又说到,解脱是最终获得声闻、缘觉、圆满菩提中任意一种果位。这里的声闻都已经解脱了。我们平时也可以为饿鬼施食呀!这两处提到的声闻,怎么理解呢?

答:通常来说,(麟角喻)缘觉是出世在没有佛陀出世的时代,情况有所不同。声闻当中包含凡夫和圣者,有些声闻获得了解脱,有些还没有。(正见C1)

问:《前行广释》73课中"无论声闻、缘觉、圆满菩提三者中任何一种果位,都是寂静清凉的",此处为何没有提到菩萨果位呢?

答:因为在大乘当中,菩萨果位不是究竟的果位,究竟的果位是佛果。在小乘当中究竟的果位就是声闻阿罗汉。(正见C1)

问:寂静清凉与寂灭为乐的区别?感恩法师!

答:无论是获得了声闻、缘觉或者圆满佛菩提三者中任何一个果位都是寂静清凉的。寂静清凉的意思是没有集谛:没有我执、烦恼,没有投生轮回的业。也没有苦果:三善趣三恶趣的痛苦都没有。它的因没有了,果也没有了,所以这种灭谛的状态是寂静清凉的,这叫解脱。......我们无始轮回中每一生每一世都在想办法解决问题,但没有哪一世的方案真正是对的。这一世找到了一个彻底解决问题的方法,它的果就是寂静清凉。

"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如果生灭的状态寂灭了,就安住在无为法的状态了。因为所有的一切有为法、因缘法,都是生灭的,生灭就会带来痛苦的、变动的自性。如果观修它的本性,涅槃寂灭之后,生灭的这个"灭已",生灭的这个有为法,生灭的自性灭了之后,就获得一种真实的寂灭的状态,这个寂灭的状态安立为"乐"。这种"乐"不是快乐,不是特别快乐这个"乐",这种"乐"是属于有为法,是属于前面所讲的这个生灭法,是无常法。寂灭为乐这个"乐"是把涅槃的状态假名为"乐",安立个名称叫"乐"。为什么呢?因为它离开痛苦的缘故,所以取名为"乐"。其实这个"乐"不是说那种很快乐的法,快乐的法是属于五蕴中的受蕴,受蕴的本性是有漏的,是属于有为法的,不可能说灭掉了这个有为法之后又得到一个有为法,安住在有为法当中这个不可能。(生西法师《前行》第73课辅导笔录)

问:加行73课的问题:所谓的解脱就是指脱离轮回这个大苦海,获得声闻、缘觉、圆满菩提其中任意一种果位。那么,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肯定脱离轮回了,但是凡圣同居土的往生者未必已证得声闻、缘觉、圆满菩提,请问这能叫解脱吗?

答:从远离六道痛苦的角度,可以说是解脱。这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情况,虽然还没有获得圣者果位,但已经远离了六道轮回的范畴。(正见C1)

不依止上师以自力能证悟吗?

问:任何众生、有情不依止上师就可以成佛的例子是没有的,一个都找不到。怎么解释普贤王如来这个问题?

答:普贤王如来并不是那种意义上的"众生不依止上师成佛",按续部来讲他还没有成为众生之前,在临界点中就认识了心性,严格意义上他还不是众生,他是最利根者。所以他不是成为众生后,凭着自己的能力证悟、成佛,不是这样的。严格意义上讲他还没有成为众生的时候就成佛了。如果他没有认识心性、自性,就会成为众生,但是他没有变成众生的时候就认识了。这个是不是个例子?当然不是。——生西法师《前行》第73课辅导笔录

问:那缘觉又怎么解释,他没有依止啊?释迦牟尼佛不是也没有依止吗?

答:缘觉是那一世没有依止,以前依止过。释迦牟尼佛依止了两个外道,指点他修禅定、无所有定、非想非非想定,那是不是佛陀没有依止善知识?佛陀这一世没有依止,但他老人家第一个无数劫时依止了多少佛?七万七千佛;第二无数劫又是七万多;第三个也是七万,依止了这么多,我们就视而不见吗?有的说某某大德、某某禅宗的祖师没有依止。这一世没有依止而已,而且他也不是这一世才开始修行的。

所以有时我们只盯着这一世,认为他是这个因缘而开悟,我们就一概否认,说他没有依止上师,不是这样的。他这一世没有依止,但以前依止过。那么长的时间来积累资粮不依止上师是不可能的。所以所有的佛经中没有提到过不依止上师,自己可以成佛的众生的历史。——生西法师《前行》第73课辅导笔录

问:弟子对佛法不可能以自力来通达,依止善知识的必要性,有不明白的地方。一是因为释迦牟尼佛在树下悟道,好像并没有依止善知识。另外,玄策禅师虽然对永嘉大师说无师自悟是天然外道,但他毕竟是自悟了。

答:疑惑的地方就是,佛陀没有依止善知识,玄策禅师是没有依止善知识证悟的。其实我们看的时候,很多道友也有类似的疑惑。

从释迦牟尼佛的这一世来看,他只是依止了几个外道的上师,外道的上师不可能让他觉悟的。但是我们不要忘记了,佛陀修菩萨道已经三个无数劫了。不管是从小乘的思想来讲,还是从大乘的思想来讲,佛陀在悟道之前,他已经三个无数劫修持菩萨行。所以他最后一世不依止也可以,因为他在这三无数劫中,道本身已经在他相续中根深蒂固了。所以从这个侧面来讲,是不需要的。

还有从大乘的观点来看,其实释迦牟尼佛从兜率天下降的时候,他的身份是十地菩萨,他马上就成佛了,所以他所有的修行道,在内心当中已经超级圆满了。所以从那个侧面来讲,他显现上不再需要依止了。因为他本身来讲,十地菩萨的身份,那个时候不需要再依止了。

如果按小乘论典的讲法,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还是个凡夫,他上座之后,一座之上证悟佛果,没有一到十地的安立,因为小乘不承许一到十地所以从这个方面讲,他在三个无数劫当中,必定依止了无数善知识。我们看到他在三个无数劫当中,依止了很多很多的上师善知识,所以在以前他是依止过的。虽然在这世没有依止,但是他的道已经圆满了,所以从这个侧面来讲不需要。

玄策禅师也是一样的。这一世没有依止,不等于说以前没有依止,以前他是依止过的。虽然他是自悟,这一世,他自己看法本自悟的。但是第一,他在看法本之前,或者看法本的时候,他也有善知识。虽然他自己好像是因缘证悟的,但是他在出家,或者他的上师指点他读经、看书,这些事也有善知识的,只不过这里面没写而已。但其实他在看书证悟之前,还是有善知识依止的。即便是这样,在他前世,也是依止过善知识,他才有能力变成上根利智。以前依止善知识修行,成为上根利智,现在不需要也可以。但是对我们来讲,因为现在我们不依止善知识的话,什么都不懂,我们也不可能看懂《金刚经》就证悟了,是吧?我们没有证悟,然后必须要依止上师学习。所以我们的情况和释迦牟尼佛十地菩萨的身份,和玄策禅师上根利智的身份,不一样。六祖也是一样,他在听经的时候,"应无所住"而证悟了,所以上根利智就是上根利智,我们不是,所以必须要依止上师。

从总的侧面来讲,不依止上师成佛的,必定没有,他这世不依止,前世也有依止。独觉也是一样的,虽然这世独自觉悟,但是以前也会依止佛、菩萨们为善知识,他以前的修道,必须要依止善知识。从这个侧面来讲,必定还是周遍的。虽然显现上面,这一世没有依止,但是以前也依止过,这个还是可以成立。(生西法师)

问:《前行》中讲任何人都需依师而成就,但此处阿琼堪布、太虚大师、来果禅师均读经而开悟,并没有依师。但是如永嘉大师开悟需六祖认定,无师自悟不是属于天然外道吗?

答:其实这里面,阿琼堪布他是依止了自己的上师的,还有太虚大师、来果禅师,他们之前都依止过自己的善知识。还有一些,他自己今生当中显现上没有依止,但是在往世当中他依止过上师的,所以像这样,如果往世当中依止过上师的,也算是依止过上师。比如说独觉,独觉的开悟,他是在佛不出世的时候,声闻已经灭尽的时候,这个时候他自己一个人在这个世间当中显现觉悟,那么这种觉悟看起来是没有依止上师的。释迦牟尼佛他老人家在这一世开悟的时候,成佛的时候也没有依止过上师。但是我们在说有没有依止上师的时候,不单单是看这一世当中有没有依止上师,还要看他前世当中有没有依止上师。释迦牟尼佛在前世当中依止过很多很多的佛,无量无边的佛作为上师,然后这些开悟的大德在前世当中也曾经依止过很多很多的善知识作为上师。所以,从表面上看起来的时候,有些好像是没有,比如说永嘉大师好像显现上面也没有依止(上师),好像是自己看经开悟的,但是他其实在进入到寺庙学法的时候,他也是有自己的师父需要依止的,从这个方面我们说其实也是有依止上师的。但是即便是真正地他一个人自己剃度,或者他只是一个剃度师,没有人叫他学佛,他自己看经开悟的,这一世当中没有依止上师,不等于前世没有依止,他还是依止以前的上师进行开悟的,是这样的。所以《前行》当中说,"任何人都需要依止上师开悟的",依师成就的意思,它不单单是指今生当中,而且要指前世当中,前世他依止过上师,修行的力量延续到今世,因缘成熟时开悟了,其实还是依靠上师的指点开悟的。所以从这个意思来讲,就不是无师自悟了。当然无师自悟属于天然外道的,这个方面就不是无师自悟,因为他以前曾经依止过佛法的原因,所以今生当中他的开悟,是因为以前的这样一种依止上师的习气,善根成熟,所以不属于天然外道。是从这个角度来讲。更何况他后来依止六祖认定了,确定他开悟的境界,当然从这个角度来讲也不是属于天然外道。(生西法师)

问:释迦牟尼佛在苦行后成佛时,示现上并未依止上师,请问佛陀算是独觉吗?

答:佛陀不是独觉。佛陀在最后一世没有依止上师,他为什么不依止上师了?因为佛陀在成佛的时候,之前已经是十地菩萨了。十地菩萨在因地的时候,在一到十地乃至于在凡夫位时,已经依止了无数的上师,所以最后一世就不需要再依止上师了。力量已经够了,所以他不算是独觉,他和独觉的体性是不一样的。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释迦牟尼佛在苦行林安住的时候,他的心识到了净居天,然后在净土的佛面前得灌顶了,这样来讲,他也依止过上师。(生西法师)

问:善知识的引导虽必不可少,但我们常说,成就菩提道终归还是依靠我们自己的修行、觉悟来实现吗?佛性也是众生原有的、平等的,悟道是见到自己本来面目,本地风光,这不是自力吗?

答:众生本具如来藏,但是如何现前如来藏呢?这也需要善知识为我们开显这样的佛性道理,及修道次第,因此并非依自力就能成佛。六祖惠能大师如何利根,也是听闻: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开悟的,还有,佛经云:佛陀以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唯开示悟入佛的知见。(正见A)

问:缘觉的悟道又是怎么回事呢?

答:缘觉也非自力,他这世修行十二缘起而证果,也是因为前世听闻十二缘起法门,因此即便无佛在世也能证道。《中论》云:若佛不出世,声闻已灭尽,诸辟支佛智,从与远离生。具体解释请详见《中论释》——显密宝库16中18品288页,对方提的问题与你一摸一样,龙树菩萨以此颂作答。(正见A)

问:缘觉跟声闻的区别不是就在有无听闻佛法而悟道吗?这又如何解释?

答:缘觉与声闻的差别是:见、修、行、果四方面。(正见A)

问:佛法为什么不能通过自力来通达?

答:事实就是这样,如果自力可以通达,那佛陀就不用出世了,众生早就自己得到解脱了(正见C1)

问:上师在怎么样不佛中,曾经说过"佛法不可能以自力来通达,自古以来的佛教历史上,没有一个人能以自力证悟。"那释迦牟尼佛是不是以自力证悟的?

答:不是。释迦佛本身已经是佛,早已成佛,只是再次示现一次成佛的过程,据《妙法莲花经》云:"佛陀是久已成非始成佛"。另外,在释迦佛还没有成佛的时候,曾经依止过很多善知识,比如燃灯佛。(正见C1)

问:《前行》第73课中说:"通过学而生起五道、十地功德的人,确实一个也没有。",缘觉是不是自己修成的?

答:缘觉没有生起大乘五道十地的功德。而缘觉,前世也必定亲近过善知识,后世才会获得缘觉的果位。(正见C1)

问:从来没有"不依止上师而成佛"的历史,包括我等本师释迦牟尼佛,往昔也是在大释迦牟尼佛面前供养、发心,后于不同的地方依止善知识,获得许许多多教言后,最终才成就佛果的。那么请问法师最早的第一个佛陀是如何证悟的呢?

答:如果以后有机会进入密法班可以详细了解。从某个角度来说,本初佛普贤王如来从来没有轮回过,可以说,只要是轮回里的众生,没有不依靠善知识而成佛的。(正见C1)

问:请问法本中说佛法不可能以自力来通达,自古以来的佛教历史上,没有一个人能以自力证悟。末学想到六祖慧能大师是自己听到金刚经中的一句证悟的,请问慧能大师为何不是以自力通达的?

答:一方面六祖本身是菩萨再来,只是一种示现,另一方面即使当时他听闻经开悟,也离不开佛陀的加持,而且过后他的境界进一步增上,也离不开五祖的摄受。而从示现的层面,他在见五祖之前的体悟,和见五祖之后的体悟,境界也是不同的。(正见C1)

上师法相

问:顶礼法师!《前行》第七十三课依止上师中,上师法相相续清净,与密乘上师的法相成就相续有什么区别?

答:相续清净,就是说他的身语意或者身心都是守持戒律或者烦恼很少,从这个方面讲相续清净,没有很多烦恼的杂染。密乘上师的成就相续,成就当然标准就很高了。当然相续清净从高标准来讲也可以。但是在共同的上师和密乘的上师作比较的时候,成就相续是指相续中有很多很多成就的验相、成就的功德,从这方面也可以做比较。(生西法师《预科系学修指引(二)净土班》问答环节)

问:我们在学共同外前行六依止上师,在讲依止具足法相的上师第一条:相续清净的最后一句"最基本的、与解脱不相违的戒条也一定要守护。"这是指什么戒条?全部戒律都利于解脱,守护与解脱不相违的就是全部都要守了?

答:个人觉得在某些情况下至少要守护好根本戒,没有破根本戒,这是最基本的。(正见C1)

问:前行73课:《经庄严论》中提到的六种法相之一"一、相续清净:从来没违犯过外别解脱戒、内菩萨戒、密乘三昧耶戒。""从来没违犯过"的标准?——没有违犯过根本戒,还是违犯了后及时忏悔清净了呢?

答:有不同的标准,标准有严格宽松的差异,看你站在哪个角度说了。如果从别解脱戒的角度来说,有些时候如果犯了(出家戒)根本戒,戒体是无法恢复的,虽然可以忏悔。(正见C1)

问:顶礼上师三宝,顶礼法师,关于上师法相如果归摄为一句,四无量心和菩提心哪一个更合适呢?有师兄认为四无量心是菩提心的基础,有师兄认为菩提心包括悲心和智慧,第一种观点认为菩提心要求太高了,所以选四无量心。弟子有点不太确定,偏向第一种,请法师慈悲开示。

答:【在观察上师时,我们还要清楚,一般来说,需要是经典续部中所说的所有功德齐全的一位上师,尤其心相续中具有菩提心是必要条件。概括而言,观察上师归根到底可以包含在观察他是否具备菩提心这一条件当中。如果他的心相续中具有菩提心,那么从今以后不可能不成办弟子们今生和来世的一切利益,这位上师所传的正法也是与大乘道息息相关,无论如何也会令所有的弟子踏入正道。只要是一位不具有菩提心的上师,就必然有着自私自利的牵扯,这样一来,也就不可能很好地调伏弟子的相续,不管他所传的法多么深、多么妙,讲得再怎么天花乱坠,但到头来也只是落在了为现世利益的圈子里。因此说,观察上师的一切要点可以摄于观察具不具有菩提心这一条件中。】——《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正见C1)

问:尤其是密乘上师应具功德:要具足十二种法相之五:依修圆满:①见过本尊②没见过,也要在梦中或验相中见过③本尊心咒和验相,尽善尽美......"本尊心咒和验相,尽善尽美"啥意思?

答:个人理解,对于本尊心咒的念诵以及念诵所产生的验相(有时包括感应功德等等),这方面的修持质量很高(尽善尽美)。(正见C1)

问:"密宗上师"具体是具备哪些条件?

答:【尤其是宣说密宗金刚乘甚深窍诀要点的上师,必须具备一切续部宝典中所讲的下列条件:一、获得不间断能成熟的灌顶——成熟相续;二、没有违犯灌顶时所受的誓言和其他戒律——净持律仪;三、烦恼和分别念微弱——相续调柔;四、精通密宗金刚乘基、道、果的一切续部意义——精通密宗;五、面见本尊等依修之相都已尽善尽美——依修圆满;六、现量证悟实相之义——解脱相续;七、心相续周遍大悲心——唯求利他;八、断除了今生世间的贪执——琐事鲜少;九、为了来世精进忆念正法——精进修持;十、现见轮回的痛苦,生起强烈厌离心,并且劝勉他人生起厌离——厌世劝他;十一、以各种各样善巧方便摄受调伏弟子——摄伏弟子;十二、依照上师的言教行持,具有传承加持——具有加持。我们应当依止这样一位上师。如《功德藏》中说:"尤其宣讲窍诀师,得灌净戒极寂静,通达基道果续义,念修圆满证自解,悲心无量唯利他,精进念法琐事少,极具厌离亦劝他,善巧传承具加持,依如是师速成就。"】——以上是《前行引导文》当中的内容,可以仔细学习《前行广释》当中依止善知识的部分。(正见C1)

辨析

问:观察上师和观三宝所依的清净心、对三宝的恭敬心有矛盾吗?实际中怎样如理行持?

答:观察上师与观察三宝所依的清净心,这没有什么矛盾。观察上师的意思是,当你没有依止之前,要好好地观察,如果你觉得他不圆满,可以不依止。在依止上师之前,佛陀开许放开观察,你可以去观察,任何都可以观察,觉得从方方面面观察是一个具相的善知识,你可以依止。如果你觉得他不是具相善知识,就不依止,这方面不会有什么问题,是开许观察的。

与平时说观三宝所依的清净心、对三宝的恭敬心,这也不矛盾。因为佛宝肯定是清净的,法宝是清净的,僧宝本身圣者们肯定是清净的,这方面他已经明摆着了功德在这儿。但是这位上师是不是僧宝的体性?我要观察他。这个观察,不是说他已经是僧宝了,已经是证悟者了,已经是上师了,我观察他清不清净,不是这样的。这位上师是不是具有这样功德的,具不具有法相的,是不是真的可以依止的,这方面是开许观察的。这和观清净心、恭敬心没什么矛盾。因为对三宝的清净心是一个总相,它没有具体到某位修行者或者上师这儿。所以我对整个三宝观清净心这个没有矛盾。但是现在我要依止,对真的要接触、要依止的上师去观察,他是不是有这个功德可以去依止。(生西法师)

问:依止上师与依法不依人是否矛盾?感恩!

答:没有矛盾。

1,依止善知识本身是教法所要求的,本身是在依法。

2,善知识的示现就是法的体现。

3,善知识是法的来源,依止善知识也是为了得到法,并且让法融入心。

4,依止善知识才能真正通达法的奥义。

5,真正的善知识与法是无法单独分开的,所以依善知识与依法本身不是分开的。假设有一个人与法背道而驰,那么我们应该远离。

6,如果之前通过观察,不具备善知识的法相,那么就说明相关的人与法不相符合,这个时候就不能依止;而如果符合善知识的法相,说明与法的要求相应,就可以依止。

7,最究竟的法就是法性、佛陀的境界,善知识与佛无二。

8,十地菩萨需要诸佛灌顶而成佛,说明没有绝对自力的修行。

9,某种角度,佛也是示现为人,如果说一切人都不能依止,那是否连佛陀也不要皈依了?当然不是这样,如果没有佛,没有善知识,众生也就听闻不到佛法,也谈不上依法,所以,善知识是法的来源。(正见C1)

问:如果依止上师并没有违反"依法不依人"这个原则,那么"依法不依人"这个原则在其他方面还有什么可以适用的呢?

答:依法不依人,是指我们在依止的时候,应该以他所讲的教言,而不是这个人他怎么样,这个人是很差或者很好,像这样把注意力放在这个人本身,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法上面。所以这个方面就是依法不依人,反过来不能够依人不依法,大概是这样理解。(生西法师)

其余疑问

问:解脱利益、依止善知识和共同外前行、不共内加行之间的关联如何理解?

答:出离心是要对轮回生起厌离。当我们知道了轮回有很多过患而对轮回生厌离的时候,如果没有一个解脱道可以追求,这种厌离就会变成绝望。轮回有这么多痛苦、这么不圆满,同时轮回的善业引生善趣、恶业引生恶趣,而我们轮回的因和果现在都是圆满的(必然会导致轮回),如果没有解脱道,就会很绝望。但是解脱道的确是存在的,让我们厌离轮回就是为了让我们趋向于解脱,所以讲完厌世心之后,就要讲解脱利益,这是二者之间的关联。

......

知道了解脱的利益这么大,就明白的确需要获得,但是凭我们的自我造诣、自己的分别念绝对没有机会。因为我们无始以来根本没有串习过,不像世间八法中很多法已经串习多次了。即便是世间的禅定,得而复失、失而复得,从欲界定乃至非想非非想的禅定都得过很多次,都是有经验的。但是我们对解脱道没有经验,从来未曾获得过圣者果位,所以现在就不能轻车熟路地获得。是凡夫就意味着从来没有过圣者的经验,修行圣道对我们来说是全新的。也许以前串习过,但是真实的解脱经验是没有的,所以凭自我造诣获得解脱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因此我们就要依止上师。这样就知道了要获得解脱利益,必须要依止上师。

......

依止上师之后,就要进入不共前行了。依止上师,不是说我依止了、拜师了、上师点头了就完了。既然是上师,就必须要指明修行之道,第一让你修皈依,作为趋入圣道的第一步;皈依之后再给你讲菩提心,菩提心发了之后目标就确定了: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而发誓成佛。目标非常确定,而且心量非常广大,就把自己一个人皈依三宝而获得解脱的心去掉了;然后是成佛——成佛这个目标很大,违缘不去除不行,告诉我们要修百字明;顺缘不够也不行,告诉我们要修曼扎、圆满资粮。把该去掉的违缘去掉,该具有的顺缘具足,基本上就是个很好的法器了。福报、资粮有了,罪业也清净了,这个时候再修上师瑜伽。在这么清净的相续中修上师瑜伽,很容易就得到上师的加持而证悟。——生西法师《前行》第73课辅导笔录

问:依止上师中讲过要观察上师,为了让师兄们对此能明了地认识,我们以当地的一位出家师父为案例来讨论,这样做会不会有观察出家人过失的问题?会不会给自己来世的解脱带来障碍?如果有过失是不是应该忏悔弥补?

答:我们观察的时候,可能要说具有什么样功德的上师要依止,不具有功德的不要依止。但是在讲的时候,最好不要把某某人、某某师父作为实际的例子,来做观察的对境。这样有可能就变成了对人不对法,而且有可能让其他人产生一些不必要的分别念。如果观察时不注意,可能也会对这些修行者产生一些不好的想法,从这个角度来讲,最好观察的时候不要用我们知道的一些例子进行具体的案例分析,某某人就是这样的,他就是具有过失的、不能够依止的,最好不要这样。因为我们的心可能还没有达到那么强大的程度,一提某某人时,我们分别念自然而然就把他定义成一个很不好的人、坏人,都有可能。可以大概地、泛泛地讲具有什么过患不能依止就可以了。在观察过程当中,说到这些过患,其实还是有一定的过失的,需要忏悔。如果知道这个问题应该忏悔,念金刚萨埵、百字明等等,应该可以清净的。以后分析的时候,尽量注意一点比较好。因为不知道别人到底是圣者的示现,还是真的有过患。所以最好比较大概地说,具有这个过失的就不要依止,不要让别人对号入座可能好些。(生西法师)

问:请问修学净土的师兄,可以不需要依止上师,一心念佛就能往生吗?

答:和前面讲的一样,理论上讲是可以的。只要一心念佛,中间信心不变、不退,一直把佛念到底,当然可以往生。因为净土法门对其他的法的要求不一定很多,所以理论上是可以的。但是,不依止上师一心念佛,中间(出现违缘了),比如生烦恼了,被恶友、邪知识引诱了,出现种种问题的时候,自己不一定有能力去应对。但如果依止上师,或者依止上师听法,法义会讲念佛的关要,和念佛相关的内容,比如出现了什么问题,怎么样去对治,这样学修就更保险。到底能不能往生,我也不能一概说可以,或者不可以,这要看情况。如果具备了(往生的)条件,就可以,如果不具备这个条件,比较有把握的方式,还是多依止上师,一边依止上师一边念佛,是非常保险的,因为我们自己好不容易在修学佛法,有希望能够解脱的时候,不能够铤而走险,觉得是不是赌上一把,我自己努力奋斗,不要依止上师了。这个不好说。现在也许是信心满满,觉得一直可以坚持学下去,但是每个人的心在变,因缘在变,烦恼也在不断地变,魔王也不愿意轻易放一个人离开娑婆世界,他也会制造很多干扰,这些都是可能影响我们修行的因素。这种修行方法相当于一场赌博一样,押上了所有的身家性命而走这条独木桥。是不是只有这条独木桥?其实不然,还有其他很多的修法,比如有道场,有上师,有道友,都可以学习,有很多很多更保险地往生极乐世界的方法,为什么不用呢?所以建议:如果(有条件依止上师)还是要继续依止,继续听法,继续在团体中一起学修,这些因缘能帮助我们稳定念佛的心,这是非常好的一个选择。(生西法师)

问:关于加行教材第4册的73课当中"今世之因与来世之因有非常大的差别。"请法师开示今世之因与来世之因的差别。

答:如果你的目的是追求今生的利益,你所做的事情,就成了你获取今生(利益)的因;如果你的目的是追求来世的利益,你所做的事情,就成了你获取来世(包括解脱等利益)的因。(正见C1)

问:请教法师,如何理解73课中今世之因、来世之因、解脱之因,是否能理解成是因没修到生起出离心使所学的甚深法门,所做的善行变成今世之因,而与来世之因、解脱之因这三者间又有何分别?

答:如果以贪执今生时间八法的心态行持,所行的目的是为了轮回今生的有漏安乐,称为今生之因;如果是不贪执今生,所行的目的是为了来世安乐,称为来世之因;而如果能够以出世间的方便摄持,则会超越投生在轮回善趣的安乐,获得出世间的解脱果位。(正见C1)

问:什么才不是轮回的因?

答:出离心所摄受。或者包括菩提心、空性见解等等。(正见C1)

问:为什么说别解脱戒是外别解脱戒,菩萨戒是内菩萨戒?外和内是针对什么说的?

答:某些角度,有时可能有层次的不同,或者说逐渐深入。(正见C1)

问:什么是明咒,明是光明的意思,还是和密咒相对应的说法?即密咒需要上师传承才能读诵,而明咒不需要传承就能够读诵?哪些咒是明咒?(此名词在入行论33课中也提到,有同样困惑)

答:明咒和密咒是有差异的,以后有机会进入密法班学习《大幻化网》可以了解。(正见C1)

问:"生灭"灭尽了,是否能理解为业力散尽,没有业力跟随,清静自在呢?

答:包括消尽一切业力,也包括消尽业力存在的基础——识蕴。(正见C1)

问:解脱之因里讲到从共同外前行的引导直到圣道正行完全圆满之间的每个修法。后面讲记里又讲到前行是完整无缺的解脱之因,还有提到外前行和内加行就具足解脱之因了。弟子不明白按定义说得到正行才是全部的解脱之因,为什么又说前行也是呢?

答:个人理解,前行和正行都能够获得解脱,都是解脱之因,有的修行人修持正行获得解脱,有的修行人也可以通过修持前行获得解脱。(正见C1)

问:我们学员有书签,上师手书的,是"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73为"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两者一致吗?是翻译问题吗?

答:个人理解,这是两个颂词,角度有所不同。两个颂词在佛经当中都出现过。(正见C1)

问:学习四摄法,是在依止上师之观察上师的部分讨论的,是不是只有上师对弟子可以四摄呢?

答:包括你自己也可以努力尝试以四摄法利益众生。四摄法是饶益众生的殊胜方便。(正见C1)

问:顶礼上师三宝!顶礼法师!师兄们共修"依止上师"这一品时,讨论到皈依了上师是否相当于依止上师的问题,请法师开示这两者之间是否有区别。感恩!

答:个人理解,广义来说,皈依是一种依止的方式,属于依止的范畴。(正见C1)

问:既然灌顶能让众生相续成熟,堪为法器,那岂不是说不用修了吗?

我以前一直以为灌顶就是许可的意思,就是说灌顶之后,可以开许修这个法。所以灌顶能让众生相续成熟,这该如何理解呢?

答:《慧灯之光》里提到,灌顶可以有两个作用,一个是授权,一个是激活佛性(成熟相续),有很多行者在灌顶期间就可以获得证悟,乃至有的行者在灌顶期间当下成佛(确实不观待其他修行),一方面看你自己的根基、因缘等等。(正见C1)

问:什么是灌顶?灌顶有哪些功德?只有密法有灌顶吗?

答:许多时候我们所说的灌顶是密宗当中的(而有的显宗经典当中也提到过十地菩萨是通过十方佛陀灌顶而成佛的,此灌顶称为果灌顶),灌顶可以清净业障,成熟心相续,可以迅速获得成就,有许多功德,相关内容如果以后有机会学习《大幻化网》可以详细了解。(正见C1)

问:第280页中关于成熟相续的解释:"要得过不间断能成熟的灌顶。"请问这个是什么灌顶?一般灌顶具备这个要求吗?

答:个人理解,不间断的意思是圆满得到过灌顶,传承没有间断,"能成熟"是描述灌顶的作用,灌顶具有成熟心相续的作用。灌顶都需要传承,都具有成熟相续的作用。(正见C1)

问:修行的次第是贤善的人格、出离心、菩提心、无二慧,既然证悟空性需要菩提心,那为什么声闻等阿罗汉们证悟了,说他们是小乘呢?没有发菩提心就无法证悟,小乘证悟了的又说他们没有发菩提心,小乘不发菩提心是不可能证悟的啊,是不是有矛盾?请问法师如何圆融。

答:从大乘的标准来说,声闻阿罗汉并没有真正证悟远离四边八戏的大空性。(正见C1)

问:请堪布详细辨析:开悟、证悟、解脱。

答:开悟和证悟是一个意思。"证"就是我们体会到了自己内心的本质,意思就是说,这不是理论、推理,而是亲身体会到了。"开"就是打开我们的智慧,也就是证悟。打开的方法也同样不是学习理论,不是推理,而是自己亲身体会到心的本性就是佛教讲的如来藏、光明、佛性。我们把智慧打开后,就证得了心的本来面目,这就叫作开悟和证悟,实际上这两个是一个意思。开悟和证悟这两个词,平时汉传佛教、藏传佛教;显宗、密宗都使用。

"悟"字前面加个"顿",就是顿悟。这是禅宗比较常用的词,也是藏传佛教大圆满用得比较多的词。"顿"就是说不需要经过太多的、繁琐的仪轨,就是用一个直接的方法直指人心;用一种非常善巧的方法,一条快捷的路,立即就能恍然大悟,这就叫作顿悟。

顿悟就是立即、突然间就证悟了;还有一个词叫作渐悟,就是渐渐地,经过一段时间的修行才证悟。比如说我们先修四加行、五加行,一步一步这样修,最后就证悟了,这是不同的证悟方法。证悟和开悟是一个意思。

解脱这个词,大家对它的大概意思应该比较清楚,但要深入了解还是比较难的。简单说,解脱就是当我们内心中,所有的烦恼以及烦恼的根源全部铲除后,人就获得了真正的自由自在,这就叫作解脱。

对解脱这两个字的理解,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有不同的深度。我刚才的解释,是大家都认可的,再进一步了解,就会涉及比较深奥的东西。大乘佛教尤其是密法,对解脱的理解是什么呢?密法等大乘佛教非常深奥的佛经里,对解脱两个字的解释是,我们每一个人本来就是解脱的,从本来的面目讲,我们无始以来就是解脱的,所以没有必要再解脱。现在只需要我们明白这个道理。所谓明白,就是你开悟和证悟了,就能明白我们本来就是解脱的。从本质上讲,没有束缚自然也就没有解脱,所以烦恼、解脱都只是一个表面现象,它本质上是不存在的,这个是密法对解脱的大概理解。

我想,对于一般的学佛人来讲,前面的解释比较容易理解。我们把所有人的生老病死以及所有的烦恼,从本质上铲除就是解脱。实际上,让我们特别不自由、不自在的东西,不是一个外在的东西,而是我们内心的一个东西,永久性地不让我们解脱和自在。这个东西打破后,就能真正达到一个非常自在和自由的境界,这叫作解脱。无论是小乘、大乘还是密法,对这一点都是认同的。这样解释,大家可能也比较容易理解。(慈诚罗珠堪布-《慧灯问道》)

问:请教法师什么是无二慧?有人说是"人无我、法无我",有的地方说"离常断二边",弟子迷惑。请法师开示,感恩!

答:远离常断二边、没有能所二取的无分别智慧。(正见C1)

问:请问法师,"人无我、法无我"和无二慧,都是佛的境界?

答:阿罗汉已经证悟了人无我,一地菩萨也证悟了人无我和法无我,一地菩萨就具有无二慧。(正见C1)

问:那就是,阿罗汉和佛菩萨的境界差别是法无我。比如:目犍连尊者感受痛苦的原因是没有证悟法无我,可以这样理解吗?感恩法师。

答:有经典提到目犍连尊者是大乘佛菩萨化现,所以是一种特殊的示现。(正见C1)

问:顶礼上师三宝!顶礼法师!《前行》中"一切佛经、续部、论典中从来没有提过不依止上师而成佛的历史。"弟子对此句话的疑问是:第一个解脱的圣者的上师是谁呢?第一个成佛的圣者是佛的报身示现还是由凡夫成佛了呢?

答:如果以后有机会进入密法班可以详细了解。从某个角度来说,本初佛普贤王如来从来没有轮回过,可以说,只要是轮回里的众生,没有不依靠善知识而成佛的。(正见C1)

问:73课第88页,讲到修十善、四无量、六度、四静虑、四无色、二止观的法门是要次第修学吗?在前行实修第45法当中,大恩上师说"若未圆满此资粮,则不能成就佛果,"是何意?十善、四无量、六度、四静虑、四无色、二止观的法门是要想成就佛果必须修持的吗?

答:因为成佛就意味着圆满了所有的功德,所以说如果你成佛了,上述那些功德你必定会全部都具足。许多时候是要修持的,但有些特殊根基的众生可能有特殊的修法。(正见C1)

问:声闻、缘觉与六道里的阿罗汉分别是什么关系?哪个是断除了烦恼障?感恩法师回答!

答:声闻的最高果位叫声闻阿罗汉,缘觉的最高果位叫缘觉阿罗汉,阿罗汉都出离了六道,不在六道当中。阿罗汉都完全断除了烦恼障。(正见C1)

问:《前行广释》73课内容:暇满难得、寿命无常、轮回过患、因果不虚四种厌世心与四法印的关系?

答:有很多内在联系。比如无常可以对应四法印当中的诸行无常,轮回过患可以对应有漏皆苦等等。(正见C1)

问:"无论是什么人,很容易受环境影响,甚至有些经典中还说,登地菩萨也受环境和恶友的影响",请问凡夫为什么容易受环境影响?登第菩萨还有什么烦恼没有断,所以也会受环境影响?

答:个人理解,许多时候可能是示现,可以让我们了知恶友的可怕。而一地以上菩萨本身是不会退转的。(正见C1)

问:顶礼法师,之前辅导新班的时候,有道友发问,具体是这样的:首先我们说观察上师之前,自己要有闻思基础,才有可能有判断能力,但是也有教言说哪怕传授给我们四句偈颂的人都是我们的善知识。这两者是否有矛盾?因为要有闻思基础就要去闻法,闻法了,就是我们的善知识,这时候再观察不是已经晚了吗?请法师开示!感恩法师!

答:【藏地著名的阿旺彭措格西,于《菩提道次第笔录》中云:"是上师与非上师,界限并非以想象而定,而是自己以想依止之心,于其前听受一句以上的法,均安立为上师。】——《旅途的脚印》。自己有没有"得法"的心很重要,如果自己没有接受传法的心态,只是抱着观察的态度听一下不一定会建立师徒关系。要看具体情况。(正见C1)

问:经过细心观察依止上师后,要恒心依止,怎样才算是恒心依止?

答:长时间的如理如法的依止善知识,依教奉行。(正见C1)

问:顶礼上师三宝!顶礼法师!弟子学习了具相上师的法相,不知道怎么运用到生活中,感觉好像还是没有能力帮助他人找到具相上师?恳请法师慈悲开示!

答:"帮助他人找到具相上师"——要看具体情况,特别是这个"他人"自身的福报、善根如何。至少你可以把这些道理告诉对方,让对方根据经论自己观察。(正见C1)

问:就出离心而言有大小乘之分吗?

答:出离心本身是大小乘都要修持的,而在许多情况下,可以以大乘见解摄持,比如大乘希求的果位是佛果(小乘希求的是阿罗汉果),出离的目标和方式都可能有不同,相对来说,大乘的出离心可以说是究竟出离。(正见C1)

问:出离心的修法是什么次第?出离心、菩提心、无二慧关系是怎样的?

答:修共同四加行可以产生出离心。通常来说,出离心是菩提心的基础,菩提心是无二慧的基础。(正见C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