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前行》第055课20200209

目录

  1. 名颂解释

  2. 求不得苦

  3. 不欲临苦

  4. 其余疑问

名颂解释

问:前行55课,无垢光尊者说:"有时观察自现之顺缘,了知自现觉受之助伴","自现"如何理解?

答:一切显现都是自己心的显现。(正见C1)

问:"有时观察四大之幻变,了知心性之中无勤作。""四大之幻变"如何理解?

答:许多时候,色法,例如外境的山河大地都是四大组成的,外境色法的变化就是四大的幻变。(正见C1)

问:"总之于诸种种显现法,观察自性摧毁迷实执","自性""实执"如何理解?

答:这里的自性是本性的意思,实执就是认为事物实有的执著。(正见C1)

问:顶礼上师三宝,顶礼法师,在55课第中无垢光尊者教言:"有时观察自现之顺缘,了知自现觉受现助伴。"看了上师的解释,弟子好像还是不能理解,自现和觉受是指什么?请法师开示,感恩法师。

答:自现就是自心的显现,觉受就是修行的感受。(正见C1)

还可参考生西法师《前行》第55课辅导笔录:【全知上师无垢光尊者说:"有时观察自现之顺缘,了知自现觉受现助伴;

无垢光尊者说有时我们要观察自现的顺缘,就是有些顺缘是自现的。从哪里自现?从觉性当中自现。"了知自现觉受现助伴",了知了这种自现的觉受之后就会成为生起觉性的助伴。因为我们知道,这些都是从觉性当中显现的,了知它是自现之后,就可以通过修行的顺缘了知它觉性的本性。】

问:本课中《窍诀宝藏论》"......有时观察四大之幻变,了知心性之中无勤作......"中的"无勤作"是什么意思?

答:没有分别心的辛勤、造作。(正见C1)

问:55课以无垢光尊者的教言作窍诀观察我们身边的事物,摧毁实执。请教几个法相名词:有时观察自现之顺缘,了知自现觉受现助伴。A、自现顺缘:通俗讲是什么意思?B、觉受现助伴:白话讲是什么意思?如何能让年龄大一点的学员一听就懂(不用法相解释法相);

答:对我们的修行有利的显现,都可以说是顺缘,反之是违缘,这些顺缘的显现都是心的自现,通过观察这些显现而了知显现的本性(本质)是自现,会成为觉受产生的助缘(助伴),帮助我们产生和增长觉受。(正见C1)

问:有时观察有害之逆缘,即是断除迷执大要点。大要点:怎么解释更贴切些?

答:大要点,就是非常重要,重大的要点、要诀。(正见C1)

问:有时观察四大之幻变,了知心性之中无勤作。A、心性之中无勤作:如何白话解释?B、无勤作:具体如何解释?

答:心的本性是没有勤做的,没有分别念,没有任何刻意的辛勤和造作。(正见C1)

问:总之于诸种种显现法,观察自性摧毁迷实执。这里的"自性"是"无常"吗?

答:这里的自性是本性的意思,也就是空性。当然也包括无常,但最终也超越无常,远离各种概念。(正见C1)

问:55课中,"有时观察自现之顺缘,了知自现觉受现助伴",请问法师"觉受的助伴"是什么意思?是指容易生起一些好的觉受、验相吗?

答:意思是可以成为觉受产生和增长的助伴(助缘)。(正见C1)

问:"暇满人身虽欲恒不离,长久留世然却定死亡。"有了暇满人身,就有了修行的机会,尽管我们很想长久留住,可是人生短暂、无常迅速,真正能闻思修的时间也不过几年。《杂阿含经》中云:"觉世无常,身命难保。请法师开示:觉世无常,身命难保。

答:察觉、认识到轮回世间是无常的,身体、生命都不稳固,很难保证长久。(正见C1)

问:前行55课《六度集经》云"所谓私财也,五家分着水、火、贼、官、命尽"。官和命尽应如何理解?

**答:

  1. 个人理解:**

1)、命,如果生命穷尽,财富还能归自己吗?

如《六度集经》云:"所谓私财也。五家分者:一水,二火,三贼,四官,五为命尽。身逮家宝捐之于世,已当独逝,殃福之门未知所之,睹世如幻,故不敢有之也。"

2)、官,如果国王或大官员发怒,财富全部充公,财富还能归自己吗?

2. 还可以参考《藏传净土法》讲记32课:"五家共享:王臣以法令取之,盗贼以非法夺取之,不肖后人以放逸衰败之,水火溺焚而毁坏之,由人共取由天没收之。"

3. 五家,不同经典,可能有不同观点:

1)、如《大智度论》又云:"勤苦求财,五家所共,若王、若贼、若火、若水、若不爱子用,乃至藏埋亦失。"

2)、【今天看《大藏经》时,发现了个特别喜欢的教证——《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云:"世间财宝聚还散,王官水火贼盗分,诸佛多闻妙法财,多俱胝劫不坏失。"意思是说,世间的财富辛苦赚了,也会离散,终被国王、水灾、火灾、盗贼瓜分;而听闻佛法的圣财,多生累劫也不失坏,这才是每个人应追求的!】(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微博)

3)、《佛学常见词汇》:"【五家所共】谓世间财物为王、贼、火、水、恶子等,五家所共有,以其不能独享,故无须强求。"

4)《佛光大辞典》:"谓世间财物为王、贼、火、水、恶子等五家所共有,以其不能独用,故无须强求。"(正见E)

求不得苦

问:在学到求不得苦时,有道友提出求往生极乐世界感受的是一种求不得苦,弟子不知道从哪方面来解释?请法师开示。

答:求往生极乐世界感受的是一种求不得苦,这是什么意思?应该不是感受求不得苦。求不得苦,是指在人道中,在轮回中,我们想得到一些安乐,这个时候求而不得。但是往生极乐世界,只要精进了、努力了,应该是可以得到的。没有说现在你求了之后,马上就往生。而是说当你在世的时候好好地精进,死的时候可以往生极乐世界,这应该不算求不得苦。当然,如果你换一个说法,我明天就想往生,我现在就想往生,这是不是求不得苦?那当然也算是一种求不得苦。但是咱们的往生极乐世界的修法中,很明确地说,只要你的条件、标准够了,一定可以往生。从这方面来讲,相当于阿弥陀佛把门槛放最低,其实也是一种保证,只要你真正地这样做了,一定可以往生,不存在求不得的问题。所以从这方面来理解,不是求不得苦,我们应该区别看待。(生西法师)

问:求解脱也是求不得苦吗?如何对治呢?

答:如果有执著,因此产生了痛苦,也可以说是一种苦,但这种是有意义的,可以清净无量罪业,最终可以超越一切痛苦。

就像说吃药的时候感觉苦,不也是苦吗?可以说是一种苦,但良药苦口是有意义的,比生病的苦要有价值。(正见C1)

问:在第55课中"求不得苦往往是源于狭隘的思想"中"狭隘"是指我执吗?

答:可以说是我执,一方面也包括对财物的过分执著,把安乐寄托在财物等外在事物上,没有调伏内心。(正见C1)

问:"虽然人们为了今生的幸福、受用得到满足而尽心尽力、勤勤恳恳地劳作,但是如果没有前世的福德因缘,甚至解除暂时的温饱也成问题,不仅自讨苦吃,而且连累他人,到头来,所得到的只是堕入恶趣深渊无法解脱。"怎么理解"甚至解除暂时的温饱也成问题,不仅自讨苦吃,而且连累他人,到头来,所得到的只是堕入恶趣深渊无法解脱。"

答:如果没有福报,今生想要获得温饱都比较困难,经常会做很多错事,让今生来世都受苦。(正见C1)

还可参考:

生西法师《前行》辅导笔录第55课:

这里讲"如果没有前世的福德因缘,单单靠今生当中努力的话,就会导致甚至连解决暂时的温饱也成问题。"很多时候,我们今生当中若要得到巨大的财富或丰厚的收入,也要观待前世是否造过这样的善根,是不是有这样的福德。如果我们自己相续当中有这种的福德,而这种福德又可以在今生当中成熟,那么只要找对了正确的赚钱方式,也是很容易的。

因为只要你有福德,你的眼光就会很独到,这其实也是因为你内心当中的福报就要成熟了,它要找一个缺口宣泄出来。当你的福报挡不住地往外溢,变成财富的时候,你的眼光看这个也赚钱、那个也赚钱;你一投资就赚钱,别人看不到的你看到了;别人觉得这个不赚钱,而你觉得可以并且赚了钱,你就有这个福德,挡也挡不住。但是前提是要有很深的福德。

如果有很深的福德,如我们说的富二代根本就不用去做什么。不是他运气好,所以我们不用去仇富,他也是靠自己争取来的,他前世做过善根,该得的。从现在世间人的眼光来看,他们会觉得命运不公、社会不公,凭什么我的父亲就不是什么?凭什么我就不是富二代?如何如何......就会出现很多的心理问题。但是从佛法的方面来解读,没有什么可嫉妒的。就是因为别人前世修过,自然而然转生到富裕的家庭去了,这是别人争取来的,我们没什么说的。

有些人生来根本就不需要去勤做,而有些人可能稍微做一些勤做,就可以找到赚钱的路子,而且赚得非常多;有的人投资股市就看得很准,买这个就能赚钱,等抛售之后就开始大跌,这种情况也有很多。他就是有观察的眼光,其实更深层次的是来自于他的福德,福德要成熟了,怎么样做都能赚钱。所以说前世的福德很重要。

是否完完全全都是前世的福德呢?这也不一定。在《贤愚经》、《百业经》等。很多经典中宣讲:如果遇到了殊胜的福田,有些善根今生造作,今生成熟。比如说在《贤愚经》里讲,给僧众供斋,通过僧众的威德力,善根也会今生成熟。法王如意宝、大恩上师也经常说:如果我们今生能够给僧众供斋饭的话,这个善根今生就会成熟。

但是我来理解"这个善根今生成熟"的话,我是这样解读的,不一定正确。"今生成熟"是指成熟到什么阶段?是完全成熟,还是可以成熟一部分?我的理解是可以成熟一部分,为什么呢?因为供僧的功德太大了。真正按照佛经当中的解答,完全成熟的话,的确福德是非常巨大的。但是我们说供了斋的人,善根成熟了,到底怎么成熟?比如说一般情况下,我们做一些善根,完全要等到后世,乃至于再后世才成熟。然而就是因为对境很殊胜,有时候供僧的善根,在今生当中就会成熟。

在今生当中成熟,我理解就是比一般的善根成熟要快。这是他所有善根当中的一部分,在今生中的部分钱财、财富是因为供僧而得到的。但是你得到的是不是供僧的全部呢?不是。因为供僧的福德比这个要多得多、大得多。现在得到的部分财富,是供僧的福德成熟,但只是提前成熟一部分,还有很多会在后面成熟。从时间角度来讲,一般的善根一定要在后世成熟,而它不一定在后世、也不需要在后世,今生就可以成熟,但不是说所有的都可以成熟,仅仅是一部分可以成熟。

而其它的善根可能一部分也成熟不了,只有等到后世去成熟。倘若你的善根很弱,可能拖得时间越长,而且成熟起来也不是那么多、那么大。供僧的这种善根,就会今生成熟,而且很大,成熟完之后,以后还会有更多。所以这样解读会好一点,否则的话,我们看经典中所描述的,供僧的功德那么大,怎么可能只是得到一点点,就没有了呢?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说可能是提前成熟一部分,对我们的分别念来讲可能更容易理解一些。

"没有福德的话就非常辛劳,就连暂时解决温饱也成问题。"有些人起早摸黑地摆小摊、卖很多的小商品或街边的饮食,有些时候通过这些才勉强维持温饱。还有些时候投资失败了,什么都没有了、连温饱都没有、血本无归的情况也非常多,就连暂时的温饱也解决不了了。不仅自讨苦吃,有的时候把他人也连累了,到头来,所得到的只是堕入恶趣深渊无法解脱。连暂时的温饱都解决不了,后世能得到什么呢?什么都得不到。因为这个过程本身不是善业,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若没有以解脱的心来摄持,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他的思想、烦恼以及所造的业,其实直接或间接和恶趣的痛苦是挂钩的。

如果我们在轮回当中,没有以正确的方式去积累善根,今生后世在轮回当中是得不到安乐的。如果我们在赚钱过程当中,没有以殊胜的善心来摄持,不管你今生当中得到还是没得到财富,在后世堕恶趣的可能性非常大。这就是轮回的过患。求不得苦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有表面的也有深层次的原因。

我们在观修的时候,不单单要从字面上来观,还要从它深层次的意义中去观。这里讲"堕入恶趣",凭什么堕恶趣?它和求不得苦有什么关联?这个方面就提到了和福德有关联。福德有有漏和无漏两种,如果是有漏的福德,今生当中可以很容易赚钱,但是即便是现在的首富、富二代这种很容易赚钱的人,他们在赚钱、使用的过程当中,会不会就没有烦恼、没有贪嗔痴呢?当然不会。因为他根本没有去对治贪嗔痴,贪嗔痴怎么会自动消失了呢?

所以他在受用财富的过程当中,不能保证所有用的财富是无罪的;不能保证这种幸福安乐是无罪、没有过患的。虽然说暂时得到了,但是长远来讲,只要在轮回当中没有解脱,还是会堕入恶趣深渊。而且有些时候相续当中若没有善心摄持,钱越多越没有办法驾驭。

有些人有福德,会拿很多钱去做慈善,他的想法比一般人要超前、先进一些。但很多人有了财富就挥霍,想办法去过最好的、最奢侈的生活。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把财富、福德挥霍的很快,另一方面也沾染了很多烦恼习气、造了很多罪业。一旦财富、福德、生命穷尽了之后,就会堕恶趣。】

问:总体上来说,为自己流泪的比比皆是,为众生流泪的寥若晨星,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其中的道理:因为"无我"是符合实相的,凡夫修空性见,可以一定程度断除我执,故而减轻烦恼痛苦;而修悲心、为众生做事,则是在"稀释"我执,故而也可减轻烦恼痛苦?

答:修悲心,确实可以减弱我执、对治我爱执,也可以减少烦恼痛苦。《入行论》提到:【所有世间乐,悉从利他生,一切世间苦,咸由自利成。】(正见C1)

问:第55课求不得苦。法本里提到"愿大力就大",和上师亲戚(为生计四处奔波)的公案,可不可以说"愿力决定了命运呢?"

"一亿里"的公案,如果只发愿不培福能不能转生富贵家?

答:个人理解,如果本身有福报,只是发愿,依靠原有的福报也可以获得安乐。而如果一点福报都没有,有的时候可能比较困难。当然如果是善愿,有的时候这种愿望本身也能够积累福报,要看具体的情况。(正见C1)

问:前行广释第55课正式讲解求不得苦的部分,讲到"愿大,力就大"时,上师说了这样一句话:"如果愿力很大,想帮助全世界的苦难众生,那力量和机会自然会具足,短时间内这种因缘也可以成熟"。请问这是什么原理呢?为何这样的愿,会出现"力量机会自然具足"以及"短时间内因缘成熟"这样的果呢?

答:具体的缘起已经超过我自己智慧的所及了,我只能说,这是成就者以智慧通达的结果。简单理解的话,万法都离不开心的显现,所以改变了内心,就有能力改变世界,看似距离很远的两个事物,内在(心上面)可能有紧密的联系,可以相互影响。(正见C1)

问:前行55课,求不得苦是否只针对外境的所求?如果是内心求慈悲出离,但总是得不到,算求不得苦吗?

答:个人理解主要针对的是轮回当中的对象,对普通事物的贪执导致的苦。(正见C1)

不欲临苦

问:请问《前行广释》的55课中,八支分苦里有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和不欲临。而观修中为何没有不欲临苦,而观修近取蕴苦。弟子想问不欲临苦、近取蕴苦的关系,需要多观修吗?

答:不同的教典中,观修的内容不一定一样。《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中的观修,和实修法《三处三善引导文》中的观修,个别的修法有点不同,但差不多都是一样。近取五蕴苦,是指只要我们有五蕴,就会有痛苦的来源,有这方面的观修。所以我们修什么法,就可以按照这方面去观。如果让我们观近取蕴苦,就了知什么是近取蕴苦之后,观近取蕴苦。观不欲临苦,我们也可以放在前面的几个修法中一起观修。如果没有要求,也可以不观。不管怎么样,最后都是让我们生起对轮回的厌离心,从这方面来讲也可以。如果都可以观,就把不欲临苦加到其他观修中。如果不观也可以,就只观近取蕴苦,不观不欲临苦也可以。这些修法都是让我们生起出离心,生起对轮回的厌离心。(生西法师)

问:我在其它地方看到的人生八大苦为:生、老、病、死、爱离别、怨恨会、求不得和五阴炽盛苦,有的地方把第八苦称为为五取蕴苦,为什么我们讲的八苦中的第八苦跟前两种不同?

答:第八种苦本来可以有不同的定义方式。而五阴炽盛苦和五取蕴苦是一个意思。(正见C1)

问:第55课不欲临苦,五戒和尚的公案,五戒见到红莲一念贪心,并因此破了戒。请问法师,五戒和尚破了什么戒?戒律是在身语安立,还是在意念安立?也就是五戒和尚可能是意念上破的戒吗?请法师开示,感恩。

答:从某些记载来看,是产生了贪心之后,后续又发生了一些亲密行为而彻底破戒。(正见C1)

问:55课的五戒和尚因羞愧而坐化,明悟想五戒下世可能会毁谤佛法这一段,为何五戒有生死自在的可以转世的能力,却还会毁谤佛法呢?

答:个人理解,这里的当事人五戒和尚并不是那种出世间的生死自在,之前也还没有真正调伏烦恼。自己可以坐化表达其有一定的禅定功夫,但不一定是获得了出世间的果位。(正见C1)

问:顶礼法师:阿弥陀佛。前行广释55课,苏东坡的前世五戒和尚犯戒后惭愧坐化而去,他能够主动放弃生命,他能坐化,是否已经生死自在?既然已经能够自己掌握生死,怎么还会投胎成为一介凡夫而感受百年的痛苦?

答:个人理解,仅仅能够坐化,还不一定代表获得生死自在,有的时候只是具有一定的禅定功夫可以随时终结生命,不一定真正获得出世间解脱。(正见C1)

问:苏东坡因贪念坐化一事,为什么他坐化而不忏悔呢?

答:观待当事人的心态和因缘,每一个念头的产生都是需要因缘的。那么多外道为什么不信佛呢?有的学佛人为什么懂了佛法还是会破戒呢?要观待因缘。(正见C1)

问:上师说苏东坡是活佛,活佛怎么还有贪念呢?

答:活佛这个词语有的时候范围比较广,有时指的是转世者(修行人、行者等),活佛当中有很多层次,有的是凡夫,有的是菩萨,有的是佛,如果是凡夫境界的转世修行人,还是有可能产生烦恼。(正见C1)

问:不欲临苦。苏东坡的前世五戒和尚对红莲生了贪心,羞愧之下坐化而去。请问是什么因缘红莲刚好被五戒和尚捡到?

答:个人也不太清楚,这方面可能要参考相关的史料。(正见C1)

问:既然五戒和尚不是一般的修行人,为什么他就不能坐化的时候往生呢?一般的凡夫通过助念有时候还能往生极乐净土呢!

答:他不一定有往生净土的信愿,本人的意愿非常重要。(正见C1)

问:前行中55课苏东坡的前世坐化而去,可以理解为他可以自行控制是否涅槃吗?如果是,为何不能控制投胎呢?如果不是,不知算什么成就?

答:个人理解,他的前世可能有一定的禅定工夫,但未必真正得到了解脱果位,有一定的禅定工夫让自己随时可以离世也是有可能的。(正见C1)

问:能不能理解为"怨憎会苦"在一定程度上果已经成熟了,比如说已经与别人产生过节,以后都不想见到他。

"不欲临苦"可不可以理解为,它的果还没有成熟,知道它的存在,也不愿意感受它,但又不知道它哪时成熟,比如车祸和一些未知的恶缘。

答:从苦的本身来说,都是对境已经现前的情况来说的,当下就是痛苦。(正见C1)

问:请问法师人类八苦最后一个苦为何是讲"不欲临苦",而不是"五阴炽盛苦"呢?

答:八苦本身就有不同的安立方式。(正见C1)

问:因为在汉地大家以往所听到的都是"五阴炽盛",所以前行讲"不欲临苦"是不是前行的独特性呢?

答:就像张三从小到大见过的水果只有香蕉,有一天你请他吃水果,递给他一个苹果,他很惊讶,大喊道:"这是水果吗?水果不就是香蕉吗?"(正见C1)

问:八苦中,有的经书上说是不欲临苦,有的经书上说五阴炽盛苦,这两种说法有何异同?

答:就是不同的角度。这些苦都是存在的。五阴炽盛苦有时是强调痛苦的根源,痛苦是依靠五蕴而存在的。(正见C1)

问:佛陀说,近取五蕴即是痛苦,怎么理解?

答:痛苦都是基于蕴而存在的,比如你腰疼,那就是因为有色蕴,蕴是痛苦的基础。(正见C1)

问:人类之苦中的八支分苦里面的不欲临苦,在上师讲记中是"不欲临苦",而在观修引导文中是"近取蕴苦",请问法师,这两者有何不同?

答:【戊八、近取蕴苦:

  经说色受想行识,近取五蕴有漏性,

  是故乃是诸苦处,苦依苦器与苦源。

  《中般若经》云:"须菩提,近取五蕴乃有漏法故为诸苦之处、诸苦之所依、诸苦之器、诸苦之源也。"意思是说,色蕴现量造成苦害的缘故是苦处;受蕴承受痛苦故是苦器;想蕴能生起分别妄念而成为最初之门故是苦依;行蕴与识蕴是作者与知者故为苦源。此等之理《般若八千颂广释》中也已如是宣说。】

——以上是《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当中对"近取蕴苦"的解释,从安立的角度来说与不欲临苦有一定差异,可以对照《前行引导文》进行理解。(正见C1)

问:法师好!法本中"八支分苦":第八苦叫"不欲临苦"意思是不想要的,偏到来。观修上又叫"近取蕴苦",其他法本还叫"五取蕴苦"。佛法词典上,第八苦又叫"五阴盛苦""五盛阴苦"

请问法师:①不欲临苦②近取蕴苦③五取蕴苦④五阴盛苦⑤五盛阴苦

这五个法相名词,是一个意思吗?都是指第八苦吗?

答:安立方式有所不同,近取蕴苦有时指的是因为五蕴而产生的各种痛苦,角度和内涵和不欲临苦有所差异。关于八苦本身有不同的定义方式。(第八种苦有不同的安立)②近取蕴苦③五取蕴苦④五阴盛苦⑤五盛阴苦这几个词语的意思差不多。(正见C1)

问:前行里面,华智仁波切讲的怨憎会苦主要是指财产方面的痛苦。但是广义上的怨憎会苦,个人觉得好像跟不欲临苦没什么区别。请教法师:怨憎会苦和不欲临苦,有什么区别?

答:个人理解,前者有时侧重于怨敌等,不愿意遇到的对象(人或者动物等),而后者有时侧重情境、状态、局面。(正见C1)

还可参考:

生西法师《前行》辅导笔录第55课:【怨憎会和爱别离是一对,求不得和不欲临是一对。这里是一对一对地来阐述的。爱别离,是喜欢的离我而去,而不喜欢的总是碰上,所以爱别离和怨憎会是一对。求不得和不欲临也是一对,一个是求而不得,一个是不求而得。求而不得、不求而得体现出来的都是痛苦。把它们分组来看比较容易理解,因为有些道友以及我们以前在观察分析的时候,比较容易混淆,感觉怨憎会苦和不欲临苦差不多。

到底差别在哪里?首先要把它们分开,怨憎会和爱别离是一组,求不得和不欲临是一组。分析的时候从主要方面来看,在前面学的时候也有这样的观点。

就主要的层面来讲,怨憎会和爱别离是针对人。爱的人总是生离或死别;怨憎即不喜欢见到的人总是遇到。主要从侧面观察其中的一个特点,就是从人方面体现的。求不得苦和不欲临苦主要是从事上面来讲的。求不得的是什么?安乐。想追求安乐却得不到,这里面可能和人有关,但主要还是讲安乐是得不到的。不欲临呢?即痛苦不想遇到,但是它总会不欲而临。如是分法不是绝对的,此处主要把爱别离和怨憎会从人上面来看,求不得和不欲临从苦乐上面来看,就比较容易把它们分开。

还有一种侧面可以把这四种苦比较清晰地区别开,前面提过爱别离和怨憎会,主要是喜爱的别离了,怨憎的遇到了,从这两个方面去将爱别离和怨憎会作为一组。求不得和不欲临作为一组,求不得是求而不得,不欲临就是不求而得。求不得苦换一种说法就是:欲而不得。欲而不得就是想要的得不到,不欲而得就是不想要的却得到了,也就是不欲临。一个是欲不临,一个是不欲临,换一下概念就比较容易理解。求不得就叫欲不临;欲就是想要得到的,不临就是没办法得到。不欲临是什么呢?欲就是想得到、求的意思,不想得到偏偏会遇到。求而不得的比如安乐,天天想、日日盼就是得不到,怎么样追求也得不到。而痛苦呢?不需要去追求、不想要痛苦,却天天碰到,这个叫不欲而临。一个拼命追求就是得不到,一个是根本不追求很自在就得到了,如此也可以解读求而不得和不欲临。

不欲临和怨憎会这样一分就比较清楚了。求不得和不欲临,一个是很勤奋地去追求得不到,一个是不追求便得到,和怨憎会是有差别的。怨憎会当中没有体现出这个意思来。所以第七个求不得可以说成欲不临。欲就是求的意思,不得就是不临,就是欲不临,想要的不降临。第八个不欲临就换一个字,不欲临就是不想去追求的、不想得到的就得到了。所以从这方面可以分得比较清楚一点。】

问:怨憎会苦指所憎恶的人或事,欲其远离,而反共聚!

怨憎会苦是否包括不欲临与求不得?(比如想见的亲人见不到——是指求不得)(不想见的怨敌却总是相见——指不欲临),这样理解是否正确?

末学总觉得八苦似乎从广义上讲都有相似的地方,对吗?

答:某种角度是可以这样理解的,从广义的角度来说,多种苦之间可以有关联。(正见C1)

问:我理解怨憎会苦意思是"不悦意的对境(人,事)来临了",爱别离苦是"悦意的人离开了";求不得苦是"悦意的对境够不到";不欲临苦是"痛苦降临,悦意的对境离开了"。不知这种理解是否准确?这里的不欲临苦从字面意思上看和怨憎会苦很像,但从《窍诀宝藏论》中"悦意的对境离开"的角度又和爱别离苦很像,有一点晕。

答:应该可以这样理解。有些时候怨憎会苦、爱别离苦侧重和有情相关的,求不得苦、不欲临苦有时侧重某种情境,境况。(正见C1)

其余疑问

问:请法师开示《前行》55课中引用无垢光尊者《窍诀宝藏论》的偈颂,"有时观察自现之顺缘,了知自现觉受现助伴;有时观察有害之逆缘,即是断除迷执大要点;有时观察道友他上师,了知贤劣促进自实修;有时观察四大之幻变,了知心性之中无勤作;有时观察自境建筑财,了知如幻遣除迷现执;有时观察他人眷属财,生起悲心断除轮回贪。总之于诸种种显现法,观察自性摧毁迷实执。"

答:大恩上师应该在法本中讲过,这里大概讲一下。

我们在观察的时候,"有时观察自现之顺缘",有些顺缘是通过自己相续中的善业自然显现的顺缘,通过这样自现的顺缘为缘,我们就"了知自现觉受现助伴",了知这是自现的,安住在自现的觉受中,就令顺缘显现为修道的助伴,把顺缘本身了知为"觉受现助伴",本身它是自现的顺缘。顺缘如果没有转为道用,有可能就变成让自己飘飘然、生傲慢的因缘了。但是如果有善巧方便,把所谓的顺缘了知为自现,自现的觉受显现为修道的助伴,增长功德。

"有时观察有害之逆缘,即是断除迷执大要点。"观察有害的逆缘,对我们显现上有害的逆缘,比如别人伤害我或者这段时间非常倒霉等等,这时候观察有害的逆缘,断除迷执。什么叫断除迷执?因为有时候我们内心中会有很多迷乱的执著,当我们观察这种自现的逆缘时,如果观察它本性空性,就会断除迷乱的执著。我们认为违缘就是障碍修行的,如果我们观察逆缘的本性,就知道是从迷乱显现、从迷乱执著产生的,根源找到了之后,它就是断除迷乱执著的一个要点。

"有时观察道友他上师,了知贤劣促进自实修。"我们观察道友的时候,有些道友、有些上师显现好的方面,有些显现下劣的方面,不管看到好的或坏的,都是促进我们实修的一种方便。如果看到好的方面,就随喜,发愿:我要达到这样状态。如果看到显现不好的,可能也是为了让我断除某种过失。这样不论如何都能够在了知贤劣之后,促进自己断恶行善,促进自己修行。

"有时观察四大之幻变,了知心性之中无勤作。"有的时候观察四大(地水火风)的变化,那么就"了知心性当中无勤作"。虽然四大有变化,在虚空中出现四大变化的,当观察四大的变化和四大变化的基础为空的时候,那么我们了知心性之中无勤作。我们产生的种种分别念好像四大的显现一样,四大地水火风的变化,就像我们的心在不断地变化。心在不断地变,但是在分别念的本性中,它是远离一切执著,本性没有勤作,显现上面有断恶行善,但在实相当中、心性当中没有勤作。

"有时观察自境建筑财,了知如幻遣除迷现执。"观察我们自己的环境中,自己的家庭、环境当中的建筑和财富,了知自己所拥有的这些建筑财富都是如幻的。了知如幻之后,遣除迷现的执著。我们认为建筑、财富是实有的,其实这都是迷乱的执著。如果了知它如幻的本性,就可以遣除迷现的执著。

"有时观察他人眷属财,生起悲心断除轮回贪。"有时候我们观察他人的眷属和财富,以此为缘生起悲心,断除轮回贪。因为他人的眷属和财富,的确是无常的,如刚刚讲的,所以我们对他生起悲心。有的时候耽着眷属和财富,也会让他生起很多很多痛苦,所以应该对对方生起悲心,然后自己断除对轮回中眷属、财富的贪执。

"总之于诸种种显现法,观察自性摧毁迷实执。"总而言之,对种种显现都观察它们的本性、自性,来摧毁迷现的执著、迷乱的实执。因为所有的东西如果我们不了解它的本性,都会处在一种迷乱的实执当中。如果观察它的本性,观察到自性之后,安住它的自性,这些迷乱的实执不会再扰乱我们。(生西法师)

问:《前行》55课提到了无垢光尊者的《窍诀宝藏论》,请问妙法宝库中的《窍诀宝藏论释》和显密宝库中的《窍诀宝藏海》是否需要灌顶才能阅读?这两法本也在智悲佛网上传,是否已经开许可以阅读?

答:《窍诀宝藏论释》是属于《窍诀宝藏论》的。《窍诀宝藏海》和《窍诀宝藏论》没关系,是另外一部论典,它是法王如意宝当年讲无垢光尊者的一些短小教言,之后编辑的一些文字,不属于《七宝藏》中的《窍诀宝藏论》,它只是取名字叫《窍诀宝藏海》。

一般来讲,如果在佛网上公开的,是不是就能够阅读呢?《窍诀宝藏论》属于大圆满的《七宝藏》之一,但是里面的内容,很多是属于显宗的,所以从某个侧面来讲,如果放在佛网上,应该是可以看的。如果不能看,或者它里面明确指出有部分属于密宗的,不开许看,你就不要看了,有开许的就可以看,或者它已经传到网上去了,基本上从大的方面来讲,应该说是可以看的,因为每个人都可以点击、下载。所以从这个侧面来讲,是某种意义上的开许。但是有的时候虽然开许了,有时是一部分开许,一部分不开许,这时只有靠自觉了。《窍诀宝藏论》后面有一部分是密法,属于大圆满。如果它有要求,我们就要注意。如果没有什么要求就可以看,因为已经在智悲佛网官网上传了,从某个角度来讲,说明还是可以阅读的。(生西法师)

问:"依靠知足少欲这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宝......"中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的理解:知足少欲是从我们断除对世间的贪著至生起真实无伪的出离心、菩提心之间的修行窍诀,还是在成佛后都要知足少欲?

答:如果成佛之后,肯定不会有欲望,也不可能欲壑难填。如果自己有很多欲望,那么努力做到知足少欲就可以让自己提升,如果自己已经断除了欲望执著,那肯定会具足知足少欲的功德。(正见C1)

问:全知上师无垢光尊者说:"有时观察四大之幻变,了知心性之中无勤作。"这里的四大指哪个方面?四大幻变指什么?怎么理解心性之中无勤作。

答:地水风火是四大。外在的物质是四大组成的,外在山河大地等物质的变化都可以说是四大的变化,是如梦如幻的,通过观察这些如梦如幻的显现的本质,可以帮助我们通达心的本性,心的本性是没有勤作、没有变化的。(正见C1)

问:南瞻部洲是业力之地,是不是可以理解其他三个洲就不是业力之地了呢?

答:个人理解,意思是:南瞻部洲是业力容易快速(比如今生)成熟的地方,今生前半生的很多行为会影响后半生的情况。(正见C1)

问:在55课中,世间人围绕"我"而求,故而往往感受求不得苦;而为众生有所求,其实也会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情况,那么这时候产生的感受,是不是也因为根源上执着"我"呢?

答:苦受是和我执相关的。(正见C1)

问:顶礼上师三宝,顶礼法师!弟子理解在前行引导文中对"求不得苦"和"不欲临苦"着重强调的是世间法的方面,但实际上修行中也常常面对类似的痛苦。"求不得苦"比如:想要清净的修行环境,但无奈工作生活压力重重,难以静心修持;想能少睡而多时间修法,却无奈精力不济无法坚持。又如引导文在"不欲临苦"提到的:暇满人身虽欲恒不离,长久留世然却定死亡;贤善上师虽欲恒不离,听受正法然却定别离;善良道友虽欲恒不离,和睦相处然却定分离。虽然追求名闻利养与追求正法产生的痛苦在发心上不同,但在感受上却有相通之处。对此需要如何圆融理解呢?是否是长远来说,追求正法所产生的违缘和苦受更有意义?而这样的苦也是为了根除痛苦本身呢,如"两木相因,火出木尽,灰飞烟灭"?或者若以大乘发心来摄持(愿大力大),修行中的苦受也会因我执的减轻自然削弱?

答:目的不同,方法不同,结果也不同。追求正法的目的是为了解脱,而不是贪执轮回;追求正法的方式是行持正法,而不是造恶业;追求正法的结果是超越一切苦,获得解脱,而不是在轮回里陷得越来越深。在追求正法当中所受的苦,具有积极的意义,可以清净很多罪业,积累无量资粮,也可以说是行持苦行。(正见C1)

问:55课中大恩上师有一句话:"这个时世会越来越污浊,劫时会越来越恶劣……"请问法师,这里的"时世"和"劫时"有什么区别?

答:个人觉得都可以理解为时代。(正见C1)

问:前行55课,"四大部洲世界的人类都无有安乐可言",娑婆世界与四大部洲的关系?

答:后者是前者的一部分。(正见C1)

问:人们有的说娑婆世界苦多乐少,有的说苦乐参半,哪种说法更合适?

答:对普通凡夫来说,前者更精确。(正见C1)

问:前行55课,"尤其是我们这些生在南瞻部洲的人们,如今正处在五浊恶世,没有一丝一毫安乐的时候,唯有感受痛苦。年复一年,月复一月,日复一日,朝朝暮暮,转瞬即逝,时世越来越污浊,劫时越来越恶劣"。"年复一年,月复一月,日复一日,朝朝暮暮,转瞬即逝"这句话通过对时间的描述主要要说明什么?

答:个人觉得可以理解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正见C1)

问:"劫时越来越恶劣"如何理解?

答:个人觉得可能和前一句有相似的地方,都可以形容时代。(正见C1)

问:前行55课,有时观察修行的顺缘,了知为自现之后,可以变成觉受的助伴…………有时观察四大幻变,见它一会儿显,一会儿无,自会通达心的本性…….这两句话不太理解。

答:通过观察各种显现包括外境的四大(物质)的变化,了知是自己的心的显现,进而努力通达心的本来面目。(正见C1)

问:无垢光尊者在《窍觉宝藏论》中所云:"有时观察自现之顺缘,了知自现觉受现助伴;有时观察有害之逆缘,即是断除迷执大要点;"这两句应该如何去理解呢?

答:个人理解,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外在的各种显现,了知一切显现都是心的自现(这种见解可以称为觉受产生和增长的助缘),进一步通达心的本来面目;观察那些对自己有害的违缘,通达这些显现的本性,就能够断除迷乱的执著,这是一大要点。(正见C1)

问:第55课中:【《窍诀宝藏论》"......有时观察四大之幻变,了知心性之中无勤作;"】观察观察四大假合人身之幻变,为什么能了知心性之中无勤作?无勤作是不是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净不垢;没有增损......之意?

答:某种角度可以这样理解,无勤作就是没有辛勤劳作没有动摇。(正见C1)

问:心识如何能控制和指挥四大假合的人身,也就是心识与身体动作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从世俗谛的层面来说,精神与物质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比如身体不好,心情也不好,是物质影响精神,心情不好发脾气导致身体生病,是精神影响物质,相互都可以影响对方。(正见C1)

问:顶礼法师,在讲人类八支分苦的时候,有位道友提出下面的疑问:生老病死苦的顺序有什么特殊意义吗?她也提出了几个思考角度:如从苦的程度递增;或者会不会两两对应,如生对应死,老对应病;再或者只是单纯的语言习惯?请问法师有相关的教证吗?感恩!

答:个人分别念理解,有可能是根据某些常见的现实情况,从发生顺序或者高发顺序的角度进行排列,生之后是老,老之后容易生病,最后是死亡。也可能有其他理解方式。(正见C1)

问:顶礼法师!"勤劳如山王,不如积微福","山王"是须弥山,勤劳如"须弥山","须弥山"在这里是不是指"很多"的意思?

答:须弥山是一座很大的山,形容量非常庞大。(正见C1)

问:顶礼法师!《前行广释》第55课:"依靠知足少欲这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宝,尽量过一种安贫乐道的生活。"请问:知足少欲为什么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宝"?该如何来理解?

答:个人理解:世间的财富拥有再多,也不一定会获得快乐,而一旦拥有知足少欲,则会轻易获得快乐。(正见E)

问:《窍诀宝藏论》云:"有时观察自现之顺缘,了知自现觉受现助伴……"上师解释是,有时观察修行的顺缘,了知为自现之后,可以变成觉受的助伴。我还是不大明白。请法师开示!阿弥陀佛!

答:可以参考生西法师笔录:"全知上师无垢光尊者说:'有时观察自现之顺缘,了知自现觉受现助伴;'

无垢光尊者说有时我们要观察自现的顺缘,就是有些顺缘是自现的。从哪里自现?从觉性当中自现。'了知自现觉受现助伴',了知了这种自现的觉受之后就会成为生起觉性的助伴。因为我们知道,这些都是从觉性当中显现的,了知它是自现之后,就可以通过修行的顺缘了知它觉性的本性。"(正见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