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前行》第036课20191105

目录

  1. 名词解释

  2. 本课公案

  3. 心转为道用

  4. 其余疑问

名词解释

问:请问什么是格西、堪布、班智达?

答:格西就是善知识,很多地方翻译就是善知识,善知识就是引导者。还有格西指学位,通过考试的成绩、考试的级别,分别得到格西的学位。

堪布的意思就是亲教师,亲教师的原意是传戒律的。现在也是一种学位,法师也叫堪布,考试考到一定成绩之后就可以评为堪布。

班智达就是智者,大班智达就是大智者的意思。(生西法师)

问:这三者是什么关系?

答:格西、堪布是学位。还有一种意思,堪布是指方丈,有些退位的格西也是当堪布的,就是成为某个寺院的方丈,也可能是班智达。格西、堪布,有可能是班智达,它们各自的意义有不同的方式去理解,各是各的也有。(生西法师)

问:法本中"三门调柔"如何理解,意的调柔应该就是心的调柔还好理解,那么身和口的调柔怎么理解呢?

答:身语的调柔有时就是指的稳重,温和,让人如沐春风。(正见C1)

问:三门寂静调柔怎么解释?

答:三门:身语意。寂静调柔:温和,不粗暴。(正见C1)

问:36课唐巴比丘怎样解释?是地名还是职位名?

答:唐巴是他的名字,比丘是他的(出家)身份。(正见C1)

问:36课:在尚未断除我执,没有生起无我之智慧获得圣者果位之前,这里的圣者果位是指的什么?请法师开示。

答:大乘当中,圣者果位的最低标准就是一地菩萨。(正见C1)

问:请问加行36课中,"上至三有之顶,下至无间地狱",三有指什么?

答:欲有色有无色有,就是三界的意思。(正见C1)

问:风心获得自在。风心是什么意思?

答:如果以后有机会进入密法班可以详细了解。(正见C1)

问:顶礼法师!前行广释第36课,法本有这样一段"从前有一个人,因为密友成仇、众叛亲离而步入佛门,后来经过一番修行,成了一位了不起的唐巴比丘,风心获得自在,可以在虚空中飞行。""风心获得自在"是怎样的一种境界?

答:这些内容和密法有关,我也不太了解。将来有机会进入密法班可以详细了解,有些内容和气脉有关。(正见C1)

问:顶礼上师三宝,顶礼法师。小组师兄有问,36课小字中说直断本来清净的真正密意,指的什么?

答:可以理解为证悟大圆满。有机会进入密法班可以详细了解。(正见C1)

本课公案

问:顶礼法师!请问《大圆满前行》讲寿命无常中,唐巴比丘获得风心自在的公案,应该怎么理解?

答:风心自在有很多层次,佛法中有专门修风脉的修法,能控制自己的风,即气、呼吸,有时也会有神通等出现,风心自在是一种暖相,可以成为证悟空性的前行,但不决定是证悟了空性,凡夫人也可以达到。(生西法师)

问:唐巴比丘修行中肯定作了很多善妙的发愿与回向,因为一念没有转为道用,而即生还俗成为军队首领。我们每天也有很多想法,如对外面的房子、车、俊男靓女,都有贪执心,那会不会使善根在这些上面成熟,而无法修行了呢?

答:众生的每一个念头,都会有它的后续结果,但要看它的力量强弱情况。唐巴比丘是生起那个念头之后,没有马上遏制,转为道用,而是任其发展,后来此念不断加强,终于还俗成为军队首领。我们平时生起的那些念头,如果当下或者随后有所改变,它持续发展的相续被终止了,就不会变成那样。他在那种想法生起来之后,没有对治,越来越厉害,最后付诸行动,就像世人生起烦恼之后,越来越强烈,最后去杀人放火一样。

唐巴比丘只是暂时中断修行,以前的发愿回向以后仍然会成熟。学到这个公案,是提示我们要小心谨慎、持续修行的意思。这样我们才不会成为唐巴比丘那样。(生西法师)

问:第36课上师在开示苦乐无常时讲到一个公案:《佛教科学论》中也曾讲过一个故事:某地有位医术高明的医生,一天,他的诊所来了个四十多岁的妇人,她像鸡一样发出"皮鼓、皮鼓"的声音,同时身体猛烈颤动,两手像鸡翅膀一样向左右扩张......询问之下,她正是当地有名的贩鸡商的太太,于是他拒绝了她的求诊。这位太太听了以后,两手如鸡翅般颤动,叫着"苦呀、苦呀",回到家倒地便死了。

这名医生是一名虔诚的佛教徒,为何他会直接拒绝病人的求诊呢?弟子分别念理解:

  1. 从出世间的角度来说,看到他人痛苦,佛弟子应当发悲心来帮助他人脱离痛苦;即使从医学上无法医治她,至少也可以让她念佛、忏悔。

  2. 从世间法的角度来说,救死扶伤是一个医生的天职,他也不应当置病人于不顾。

答:个人理解,可能是这位医生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帮助对方,异熟果已经成熟,难以转变,而且对方当时的心态等等也不一定能够接受劝导等等,有很多细微的因缘我们不一定清楚。(正见C1)

问:法本36课中:"顺治皇帝在《出家偈》中也说:'黄袍换得紫袈裟,只为当年一念差。我本西方一衲子,为何生在帝王家?'他以身著黄袍的帝王之躯,换去了身披紫袈裟的出家之命,这也不是无缘无故的,究其原因,完全归咎于他当初的一念之差。"这里的"一念差"具体指什么?

答:【黄袍换却紫袈裟,只为当初一念差。我本西方一衲子,缘何落在帝皇家!

只因为当初的一念之差,便用黄袍换去了紫色的袈裟;我本来是西方的一名出家人,却为什么会转世投生于帝皇之家呢?

所谓"衲子",也即出家人的另一种别称。许多年老的僧人,常常以"老衲"自称。

所谓"西方",既可指被称为极乐世界的西方刹土,也可指唐玄奘西天取经的印度天竺之国。此处如果理解为极乐世界,虽然与顺治被世人共称为三大文殊化身皇帝(其他两位分别为乾隆与康熙)之一的身份相符,但乘愿再来娑婆世界,已经获得大彻大悟的菩萨勇士,是不可能有畏惧轮回的后悔之意的。即使偈颂中所流露的沮丧之情是菩萨的一种显现,也不可能出现一边自报家门说自己是来自西方世界的菩萨,一边悔恨不迭、懊丧不已地连连抱怨不该来此肮脏污浊之地的情形。因此,此处的"西方",应当是指印度。

能够投生为举世尊崇、万人敬仰的皇子,是多少世人朝思暮想、艳羡渴慕的地位啊!但在顺治皇帝的心目中,身着黄袍的帝皇之躯又怎能与身披紫色袈裟、尊贵神圣的出家之身相提并论呢?对于自己如今漂泊沦落到这步田地的境况,顺治的追悔、伤感与厌倦,也在此偈中难以抑制地溢之于言表之间。

至于"我本西方一衲子"的出处,究竟是顺治得受了高人指点,还是修得了宿命通,本人不得而知。但是,既然能生起如此难能可贵的强烈出离之念,多半是有前世出家之缘的结果。因此,顺治皇帝的这种说法,也不能说是平白无故的信口开河。

"黄袍换却紫袈裟,只为当初一念差",顺治皇帝将此刻所流落的处境,归咎于当初的一念之差,也并不是无根无据的。古人云:"一事不谨,即贻四海之忧;一念不谨,即贻百年之患。"对于修行人而言,如果没有对清净刹土生起信乐之念,如果没有在临终之际生起往生净土的意愿,是决不可能无缘无故而获得往生的。只有在真实意乐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往生净土、脱离轮回。

《极乐世界功德庄严经》云:"阿难陀,若有众生,甚至一发心随念如来,欲往生彼刹,于讲授甚深妙法时,苦行及不懈怠,不怯不畏,甚至一发心观想善逝阿弥陀佛,生起意乐者,彼等于梦中能见善逝阿弥陀佛,终将往生极乐世界,于无上真实圆满菩提道中不退转。阿难陀,彼诸善逝照见实相故,于无量无边十方世界中,皆已念诵如来阿弥陀佛名号,并称扬赞叹阿弥陀佛。"《无死鼓声总持经》云:"具信善男或善女,谁有信心、胜解及恭敬心,将往生净土。"《大乘无量寿经》云:"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无垢光尊者在《窍诀宝藏论》中,也以"获得解脱二种之六法",宣说了中阴解脱的窍诀。

由此可见,在汉藏的诸大经论中,都再三强调了意念——哪怕是一刹那之意念,在解脱往生的关键问题上,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顺治皇帝在此偈中,以自己的沉痛代价为教材,意在告诫后人:一定要吸取前车之鉴,千万不要因现世的一念之差而在无数个来世抱恨终身了!】

——以上是《顺治皇帝出家偈浅释》当中的内容。

https://zhibeifw.com/vba/zhbd——szhdcjjqs/(正见C1)

问:《前行》第36课,崇祯皇帝前世的公案:为什么要把他的尸体拖碎、拖没才能减轻他来世的痛苦?

答:应该是大德通过特殊的缘起方便让他消业。(正见C1)

心转为道用

问:前行36课提到恶念转为道用,具体应该怎么操作?

答:恶念转为道用就是当我们产生恶念的时候,把恶念转变成增上善心的方法,转成修菩提道的一种功用,转成修道的一种作用。比如生起嗔恨心的时候,就想嗔恨心不好,嗔恨心会伤害我的修行,所以我要断掉嗔恨心,这个时候就把嗔恨心转为修道之用了;有的时候生起贪心,就想这个贪心很不好,愿一切众生的贪心的过患我一个人承担,愿一切众生远离贪心的过患,这就把贪心本身转为修道之用,变成善心,变成利益众生的心。具体来讲以例说明就是这样的,当然还有很多可以去转为道用的。(生西法师)

问:如何将恶念转为道?

答:恶念本身是和道不相应的,要把恶念转为道用,恶念生起来的时候就想:"噢!这个是个恶念,我必须要清净它。"这个时候就缘这个恶念生起了一个善心,因为清净它的心就是个善心。或者"我生起这个恶念是障道的,所有众生生起恶念也是障道的,现在我已经生起这个恶念了,愿所有的众生不再生起,我一个人生就行了。"这个是以自己的恶念来发个善心,愿所有众生的恶念都不要再产生。如果没有生恶念,也可能不会缘这一恶念而愿众生不生恶念。因为自己生了一个恶念,以此为缘发善心说一切众生不要再生恶念了,这个就转为道用了。

还有一种转为道用,当恶念生起来的时候,观察恶念的本质是空性,恶念本身是无自性的,是空性的,把它转成修道之用。或者恶念产生的时候,它的本质是智慧,是五智,这也是转为道用。所以转为道用的方法跟随自己的修行程度的深浅,有不同的安立的。(生西法师)

问:36课中上师提到,唐巴比丘当时的恶念没有转为道用的问题,共修时师兄的回复是,以正知正念观察,及时忏悔。益西上师在讲三殊胜时,提到密宗里贪嗔痴各种烦恼也是清净的,都可以转为道用的。请法师解释一下如何将烦恼转为道用?

答:首先,什么是道用,道用的意思就是修道之用,把烦恼,把任何东西作为修道之用,这个范围其实很宽泛。

  1. 既可以制止了恶念,然后把自己就安住在正道,这也是恶念转为道用。

  2. 也可以正知正念观察,及时忏悔,这也是转为道用。

  3. 因为我终止了恶念之后,把恶念转为道用,缘这个恶念安住在修道的心上,这就是一种转为道用。

  4. 还有生起恶念的时候,比如贪欲与嗔恨,这时观察它的本性是清净的,把这个恶念本身转到修道上面,作为一种修道的作用,这也是转为道用。

  5. 还有恶念转道用,是以菩提心转为道用。当我生妄念的时候,想到还有很多众生也是处在这样的烦恼当中,愿一切众生都不要生起,不要产生像我这样的恶念,这也是以我生起的这个恶念为因缘,把它转变为愿众生不要生恶念的善道上。这也叫转为道用。

所以,烦恼转为修道之用,就是不管是对生出离心的道有用,还是对修菩提心的道有用,还是对密乘中的清净观、清净的一种等净无二的见解有用,只要能够把你的心转为修道方面的都可以,这就叫做妄念转道用。只要是把妄念转成修道方面,就可以叫做妄念转道用。(生西法师)

问:如果贪欲心比较旺,如何来对治?

答:贪欲心大的对治,在佛陀教言中讲,直接修不净观。如果是对于人的贪欲心大就修不净观;如果是对整个轮回的贪欲心大,就现在所讲的四加行,观想暇满难得、寿命无常、轮回痛苦和业因果就可以,因为它是修出离心。贪欲心强主要是对轮回当中认为有好东西可以贪,对人、物、感情、名誉、钱财等等也很贪。但是,如果把无常,比如今天讲的课,把这些东西想清楚了,真的观修到量了,这个时候自己看清楚它的本性之后,贪心就息灭了,会去追求解脱道。总的来讲,通过修出离心就可以把贪欲心消灭,分别来讲如果对人很贪就去修持不净观。如果有能力的话通过菩提心来息灭贪欲也可以。(生西法师)

问:唐巴比丘公案中"由于当时的恶念没有转为道用,导致他后来还俗成了军队首领。"对于这样的恶念应该如何转为道用呢?

答:可以理解为安住在正道。比如可以用善念对治恶念忏悔,等等,安住在善心当中,或者可以认识恶念的本性,通达烦恼即是菩提、证悟空性等等。有很多方式。(正见C1)

问:请问公案中提到"由于当时的恶念没有转为道用,导致他后来还俗成了军队首领"这里的"转为道用"是什么意思?是否及时意识到并且忏悔恶念?

答:个人理解,一方面是忏悔并且制止恶念;或者以积极的正念摄持,例如发愿以正法军队降服魔军等等。如果具有比较高的境界,也可以直接认识恶念的本性,安住于实相。(正见C1)

其余疑问

问:前行36课中讲到"有些人偶尔生起一点点出离心和厌世心,只是装模作样地修行似是而非的法",这里"似是而非的法"指的是什么?

答:似是而非好像是修法,但实际上就是修非法,就是形象上修法,好像是闻思修行,但内心中想"怎么样在今生中赚更多的钱,学好之后能够出人头地",没有和法相应,所以这个叫做似是而非的修行。(生西法师)

问:教材中提到一个人通过造罪而积累受用,造恶业是积累受用的因吗?

答:造罪而积累受用的意思,比如通过杀生赚钱,这个叫做造罪积累受用,通过造罪的方式得到钱,然后以钱来买好的资具来受用。造恶业不是积累受用的,这个不是因果,是通过造恶业的手段来得到钱财,然后通过钱财来受用,是从这个方面讲的。从暂时来讲,方式方法是这样的,不是通过合理的手段得到的,这叫通过造罪而积累受用。(生西法师)

问:文中说"贤劣的显现都是无常的,所以应该修习死亡无常、升起厌离心、思维轮回的痛苦、恒时处于强烈的信心和深深的厌离心之中。"这四点和贤劣有什么关系呢?

答:主要要对轮回的世间法产生厌倦。(正见C1)

问:"因为这些暂时的分别念都是无常的,所以无法确定将来会变成怎样"。"这些暂时的分别念"指的是什么?

答:可以理解为我们暂时的许多想法都是会变的。(正见C1)

问:加行36课,从出世间方面说明好和坏是无常的一节里,原文讲:有这样的俗话:"具证年老求学问,舍事年老积财物,法师年老成主人。"请问:具证年老求学问也是在说明从好到坏的无常变化吗?弟子怎么感觉只是修行次第的颠倒,没有明显好坏变化的无常呢?

答:个人理解,也许指的是某种情况下,有的修行人早年获得了一定的修行境界,后来这些修行境界退失了,境界退失之后所产生的一些情况。(正见C1)

问:《加行教材2》本课,"具证年老求学问",上师说"有些具有证悟的人......"这里的具证者是真的有证悟的人吗,还是指他的证悟的层次不高,所以到了年老的时候才会做出让人讥笑的事情?

答:这里可能是某种程度的证悟(或者这里可能是一种假设)。(正见C1)

问:本课中,"具证年老求学问"一句的解释中,上师提到:"有些具有证悟的人,年轻时一直精进闭关,好几年根本不跟人说话,可是到了老年时,反而不去修行了,开始拼命闻思,希求学问。"这个"证悟"是哪一个层面上的证悟?为什么还会成为"他人讥笑因"?这与本课中提到的"如果你已获得了圣者果位,则不必担心行为有什么改变"里的"圣者果位",境界有什么不同?

答:个人理解,这种情况还没有获得圣者果位。是在凡夫阶段获得的某些修行体验,这些体验有可能退失,退失之后有可能出现那些情况。(正见C1)

问:36课原文中讲"好与坏同样是无常的",但在后面又说"贤与劣",那么原文中的"好与坏"和"贤与劣"其意义相同吗?若相同,为何?若不同,不同在哪里?

答:有时是差不多的意思,而贤劣有时侧重在讲人的品格。(正见C1)

问:上师在讲记中说:"可是,有些人依靠上师等殊胜对境的加持,偶尔生起一点相似的出离心、厌世心......着了魔",在这段后面,上师开示说:"大家一定要注意,华智仁波切的前行全部是窍诀!",这句是何意?是专指其上句所说吗?

答:个人理解,一方面就是在这里强调大家要重视前行,要重视传承上师的窍诀,这样可以遣除魔障。(正见C1)

问:在理解"众生终有一死"时,弟子有个疑问:众生未脱离轮回时,死亡的是身体,而神识(还是叫灵魂)是依然存在并要轮回的,是吗?那么这个神识不就是"恒常存在"的了吗?

答:不是恒常存在。成佛的时候转识成智,心识已经完全不存在,转为智慧了。而且凡夫阶段,心识每一秒都在变化,上一秒的心识在这一秒已经不存在了。(正见C1)

问:学习到贤劣是无常的,分世间和出世间来说明,请法师开示,世间和出世间怎样来定义和区分?

答:轮回属于世间(六道),解脱的果位(阿罗汉、菩萨、佛)属于出世间。

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有时可以通过出离心等等见解来区分,同一件事情,如果以出离心摄受(也可以包括菩提心和空性见解),则成为出世间的法,如果以烦恼心摄持则有很大区别。(正见C1)

播放列表 点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