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前行》第034课20190819

目录

  1. 法相名词

  2. 噶当"四依处"

  3. 其余疑问

法相名词

问:34课中上师讲到:"作为一个修行人,修行务必要自始至终,保持不变......不然,你最初舍弃一切,最后又一一重新捡回来,身陷五欲不能自拔,在欲求不满的心态中离世,这是十分悲惨的。"这里的"身陷五欲"中的五欲是指那五种?

答:色声香味触(正见C1)

问:关于前行34课中:"尽管现在我们中的师徒、主仆、施主福田、道友、兄弟、夫妻等,彼此慈爱、和睦相处,但最终无论如何也无法不分离。"其中的"施主福田"如何理解?感恩法师!

答:施主有时可以理解为做供养的人,比如你供养僧众你就是施主。福田可以理解为所供养的对境,比如你供养僧众,僧众就是你的福田,可以让你积累福德。(正见C1)

噶当"四依处"

问:噶当四依"心依于法,法依于贫,贫依于死,死依于干涸之壑",如何理解?

答:【往昔诸噶当派大德,有所谓的四依处:"心依于法,法依于贫,贫依于死,死依于干涸之壑。"这是噶当大德留给后学的精华窍诀。

一、心依于法:心依于解脱法,而不是世间法。

二、法依于贫:修解脱法依于简单的生活。古来大德都是如此,是简单生活成就了他们的修法之旅,而非丰富的物质条件。

三、贫依于死:过这种简单生活直至死亡,不是求法时比较贫穷,成名后就开始过另一种生活。

四、死依于干涸之壑:保证贫穷一直到死,一定要死在山沟里。】

——以上是《大圆满前行广释·第一百零八节课》当中的内容。(正见C1)(注:还可以参考本课上师讲记与生西法师的辅导笔录)

问:前行广释第34课讲到了噶当四依处,弟子有个疑问:入行论等大乘经典中教诫我们要护持他人的心。背井离乡、岩洞中居住、与野兽相伴,这样的行为是否容易引发世人的邪见呢?我们当如何行持原文中的"彻底依止"呢?

答:要看具体的情况。包括自己的境界、条件、因缘等等,如果你这么做对自他有特别大的利益,那么即使有少部分众生生邪见,也不应该放弃,就像佛陀出家,也有很多人不理解,但佛陀还是出家了。衡量是否应该做某件事情,就看最终能否创造出更大的利益。(正见C1)

问:为什么华智仁波切在原文中讲完堆际必倒叫我们遵循噶当四依处呢?而不是在讲完积际必尽之后呢?弟子觉得法依于贫、贫依于死,法义上好像和积际必尽更近。

答:个人理解,堆际必倒当中有时也可以告诫我们不要以贪执心追求豪华的住宅,有条件的话应该依止岩洞等等寂静处。(正见C1)

问:法师您好:"一定要彻底依止噶当'四依处'——心依于法、法依于贫、贫依于死、死依于干涸之壑。"这句话出自加行教材第34课,最后一页的末段。原文的意思,讲记里有讲,扩展开来理解的话,能不能再详细一点?我理解的不是很透彻。

答:个人理解,心依于法,一方面是不依止外道,一方面也包括,心要远离普通世间的那种只追求今生享受的心态,要追求解脱,并为了这个目标而努力。法依于贫,目的是让心能够安住于法,能够比较高质量的修法,因为如果境界不够,就很容易被外在的各种局面所转变的(有时如果过于安逸,则心很可能失去对法的意乐,而沉湎于五欲),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有意识创造有益于修法的局面,为修行提供顺缘。如果有因缘完全舍弃就很随喜,而如果暂时没有因缘,保持知足少欲的同时也能够帮助我们修行。贫依于死,是强调持久性,我们要把这种状态保持到临终,一方面要有足够的毅力,一方面对应前一条,我们可以认识到,做相关决定的时候要善加估量自己的能力(特别是心力)等情况,作为普通修行人,有时我们需要一定的资粮才能够维生,包括为修行提供顺缘,所以为了修行的持续性,一定的平衡就很重要,如果在因缘不成熟的情况下,没有慎重观察,暂时舍弃一切物质,时间久了之后却因为自己的福报和心力不够无法坚持长期修行甚至退转,就很可惜。所以有时为了做到贫依于死,需要在行持法依于贫需要把握相关的"度",也要个人的具体情况。死依于干涸之壑,一方面也提醒我们,死亡时候的状态对于决定来世去处非常关键,如果处理不好,此生的修行有可能功亏一篑,为了保证一生的修行成果不被一时的违缘所障碍,需要提前为死亡的环境等做好相关准备。以上是个人的一些理解。(正见C1)

补充资料:

生西法师前行辅导笔录第34课: 环境好了之后,我们要依止噶当四依。噶当即是噶当派,阿底侠尊者进藏之后,仲敦巴尊者创建噶当派,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噶当派作为一个独立的教派。现在噶当派没有了但是教义还存在,各个教派当中都有噶当派的一些精神。噶当"四依"是真正想要修行人的一种标准装配。

作为我们修行人应该要这些,第一,【心依于法】,我们的心是要攀缘、找依靠的。我们的心可以依靠很多,可以依靠世间八法,依靠轮回,我们觉得吃喝玩乐很好,我们心还会依于其它的世间八法。但是要修行的话心要依止法,知道法才是真实的所依,心要和法建立一种关联,这叫心依于法。而不是心依于欲妙,这是不必要的一种财富执著,心依于非法就不对了。因此,心依于法是第一步,我们要想修法的话,就要把法作为我们心里依靠处,心依于法是很关键的。

第二,【法依于贫】,是递增的关系,既然心依于法,那么法怎么样才能修好呢?法依于贫,贫就是贫穷。但是这个贫穷的意思,如前面所讲,有些大德知道财富对修行者会造成很大的障碍。通过看些大德传记就知道,他在发愿的时候就说:愿我不要遇到这些食物,永远不要碰到这些,喝到这些饮料等等,通过这些修苦行。还有些人在上师面前发愿,愿我生生世世通过贫困来修道,不要富裕等等。有些大德在以前发过愿,所以在很多代中特别穷,虽然他是伏藏大师、大成就者,但他很穷,连吃饭的地方都找不到,连糌粑都找不到,穷到这个程度。

贫穷是大德们示现的,但我们要行于中道。现在也有些初学者,听了法之后很激动,然后也发愿生生世世当最穷的穷人。然而因为没有成就,当愿力成熟,在很穷的时候要修法就没办法了。为什么呢?因为要用大量的时间去找生活的资具,这时候要修行就没办法。因此过度富裕会成为障碍,过度贫穷也会成为障碍。有些大德就是想到这个必要性,虽然财富本身不会成为障道,因为是一般的初学者,这个就不确定的,有可能障道,也有可能不障道。关键在于修行者,有没有能力驾驭过度的财富。如果你的心力很大,财富很多但是不为之所动,可以有自主力。财富不能驾驭我,是我驾驭财富。虽然有很多财富,但是我耽著它,不会为财富所困,这就是能够驾驭财富。如果驾驭不了财富,没钱的时候很老实,因为没钱的时候走不了,东西也买不了,这时候就比较简单一点;一旦有钱想法就多了,钱越多想法就越多,然后慢慢各种各样的事情越来越多,这个时候就没办法驾驭,没办法驾驭还哪有心思修法呢?法依于贫的意思和原理是这样的。

有些大德有的时候是为作了一个表率,有的时候也是为了自己修行特别清净。华智仁波切是标准典型的法依于贫,什么都不要,有钱也不要,故意就把钱扔了。有次他在草地讲完法之后,有一个老人供养他一块很大的银子。供养的银子就放在那,华智仁波切也不管也不理,讲完法起身就走了。很多弟子都想不通,他会不会回去捡这个银块?结果一直没有去捡,一直放在那个地方。还有一个故事也是有人供养华智仁波切银子,他就放在那个地方,烧茶的时候拿来垫茶壶,然后烧开了就走了。有一个小偷就看见有个人供养他银子,他就跟着华智仁波切想要偷银子。翻来翻去没偷到,这时华智仁波切醒了,他就问:"你干什么?"小偷说:"你的银子呢?"华智仁波切说:"你找银子啊,就是在我白天烧茶的地方,当垫茶壶的石头了,你过去找就找得到。"小偷不信,认为不可能,怎么能把那么大一块当石头。他回去找就是在当做垫茶壶的东西。这些华智仁波切也没有什么执著的,的确是这样的表示。

有人会说你不要可以拿它做佛事,可以做这个,做那个,有的时候就为了说明,若执著过度的财富,会对修行者有伤害。有些人放不下是因为有借口,如果我挣更多的钱就可以供养,可以作福报,可以挣更多的钱帮助穷人。当然还是会拿一些出来,最主要还是对财富执著放不下。有些大德为了打破执著,故意这样示现。这种对后面人心里的引导,有的时候远远大于把这些钱拿去帮助众生,暂时产生的利益要大得多,所以这个教言留下来了,给我们有很大的震撼。的确这些大德的心态,他们对财富的态度,的的确确值得我们效仿的。假如华智仁波切就是把这些钱拿去给穷人了,那么留下的一个公案就是他把钱给穷人了,很多人都能做到的。那么完全对这个财富不执著的故事就留不下来了,对我们的启示作用不够。但是大德可以这样做也可以那样做,不管怎么做要对后面的人达到启示的效果。

以米拉日巴尊者修行的能力,可以在深山中也可以在城市中,对他来讲无所谓。但为了让后人知道,如果真正要成为修行者,在深山里修行容易成就等等。他要做出这样的表率,就示现这样,所以这个法依于贫,真正没有钱就叫贫。

还有一种贫叫知足少欲,这种贫就是修法要依于知足少欲。不一定特意地成为很穷很穷的穷人,但内心中训练到了虽然我有财富但我不执著,这个难度很大。我们刚才讲虽然我有财富,但我并不受这种所驾驭,控制的能力很强大的。但并不是你不能做到,训练之后生起了无常观你可以做到的。所以这个法依于贫的'贫'也可以理解为知足少欲的意思,所以要修法必须要在知足少欲的心态当中来做。

很贫穷的人不一定知足的,他们的欲很重,天天都想中彩票,捡钱包,想着挣大钱。他很穷是不是就安于贫穷呢?有的人很富他就是否满足了呢?不一定。穷的人一定就是法器,富裕的人一定就是耽著的,这个不确定的。法依于贫是心态知道知足少欲,这个方面是很重要的。

【贫依于死】,贫就贫到什么程度呢?要贫到究竟,并不是知足少欲两三年,贫了两三年,就开始爆发了,又重新开头找财富,不是这样的。一直要贫到死亡到来之前,安住在这种知足少欲心态。因为只有这种的状态,才能把修法的这种心态延续下去,贫依于死,就是要达到究竟的意思。

【死依于干涸之壑】,死于什么地方呢?死就依于干涸之壑。就是说非常干涸的山沟里面,完全没有人的地方,寂静处之意。死也要死寂静处,不能说心依于法,法依于贫,贫依于死,但是死在亲朋好友环绕中,或死在一个很嘈杂的寺院中。这个时候有可能一辈子的修行功亏一篑,最后因为这种环境产生一种留恋之心;或者修法的决心没有真实完全落实到底,最后一关死亡的时候,还是想死在亲朋好友的环绕当中,修法的决心还是不那么决然、透彻。所以死亡时要依于干涸之壑,没人的地方,寂静的地方,一个人死去。

死依于干涸之壑主要是针对在深山里的修行人,如果不是的话就死在寺院中,死在道友当中也可以。寺院中有人帮你助念,帮你提起正知正念,这方面是这样理解的。如果把这个四个做到了就能保证修法成功。

对于以上道理,我们应当诚心诚意思索、观想。

那么对以上的道理我们应该非常诚心诚意地去思维,思维之后以打坐的方式观想,慢慢去品味去深入的观想,逐渐把这些法修透了融入到心中,就可以放下对这些建筑等等的执著。不仅只是建筑的执著还有其他对于聚、合、积、生的执著,都会慢慢地放下。把这些障碍扫清之后就会更好地趋向解脱道,对我们修解脱道来讲帮助非常大。今天我们的课就讲到这个地方。】

问:顶礼上师三宝!顶礼法师!佛法修行时需要福慧双修,我们也研讨了培养福报的重要性。在前行中,有讲嘎当派的教言"心依于法、法依于贫、贫依于死、死依于干凅"。如何理解、圆融这两个教言?

答:个人理解,对于某些修行人来说,能够做到那四点内容,也是一种大福报的表现。福报不一定表现在很有钱等等,还可以以其他方式展现出来,就像我们说福报有世间福报和出世间福报一样,有些修行人不希望自己的善业以发财等方式展现出来,所以也专门这样发愿希望自己保持清贫,通过修行最终获得了解脱,得到了大安乐,这是真有福报的表现。(正见C1)

其余疑问

问:因为一切都是无常的,包括庄严的寺庙,而且真正的寺庙如果没有讲经说法,就不是一个真正的寺庙,那为什么要耗费那么多资源建漂亮寺庙呢?不管在哪里,只要有讲经说法就可以了,不是吗?请法师开示。

答:从道理上来讲,的确是哪个地方都可以讲法。虽然可能是无常的,但是寺庙如果没遇到大的灾难,它存在的时间相对来讲会长一些,寺院做为一个道场,也需要把它各方面的功能(发挥出来)。因为寺院一方面是讲经说法的地方,另一方面供奉佛像,这也是让大家集资净障。供佛、看到佛的时候,相应佛而发菩提心,比如看到阿弥陀佛说"我要往生极乐世界",看到观世音菩萨的时候"我怎么样发大悲心",每尊佛像对我们内心的善法都有提示的作用。所以很多寺院为什么除了讲经说法的地方之外,还要建那么多的殿,文殊殿、地藏殿、普贤殿等等。

其实当我们进入殿时,一方面可以和这些菩萨结缘,可以供养、顶礼,一方面还可以相应他们所发的誓愿力,文殊菩萨发愿给我们增长智慧,所以要祈祷智慧等等,它有提示的功能。还有一些刚刚开始修行的人,没办法理解修行的内涵,有时往往首先看外在形象,如果外在的形象,寺院很庄严,功能很齐全,很干净,他的心就舒服,愿意进去朝拜,如果有人讲经,他愿意听。如果寺院很破败、很脏,功能不全,他就没有这个兴趣,可能就不想求解脱道了。

如果修行很好的人,比如噶当派的传统当中,安住在对修心法要比较相应的(状态中),所以他们的寺院就很差劲的,没有修得非常庄严或很大的庙,柱子也是歪歪斜斜,甚至他们的柱头上用斧头砍的印记都很明显。如果修行人总体的水平达到这种高度的时候,的确不需要漂亮的寺院。

但是漂亮的寺院存在有它的必要,比如现在汉地,有些人就把寺院当成旅游的地方,所以寺院修得很大、很庄严、很漂亮,他就愿意去,不管他以什么样的发心去,他去了之后会怎么样,有的时候也要拜一下,看一下佛像,有时候烧支香,总之他在里面会结一些善缘,种下一些解脱的种子。

所以对有些善根因缘成熟的人来讲,漂亮的寺院里面也可以讲经说法,一般的寺院里面也可以讲经说法,对他们来讲可能差别不大。但是对这些不同状态、不同层次的人,大佛像、漂亮的寺院容易吸引他们去,如果吸引他们去了,多多少少就会就种下这样一种因缘,而且有些人拍图片视频上传之后,很多人看到寺院和佛像,间接也能种下一些善根。所以说这样还是有一定必要性的。(生西法师)

问:法越来越深的时候为什么违缘也会越来越重?

答:修法主要是让我们获得解脱。从外在的侧面来讲,你不修法的时候相应于这个世间的境界,从另外角度来讲,相应于以魔的境界。很多非人、魔也是愿意这些众生安住在这样不好的状态中,所以它不会做障碍。但是,当你修法越来越深的时候,也越来越远离魔的控制,越来越靠近利益众生,利益众生的人越来越多,就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会离开魔的控制,这个时候非人、魔会做障碍。当你修得越来越深的时候、认真修行的时候,魔就会感觉到威胁,它就会给我们做障碍。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修行,其实是和内心的一种习气和内心的障碍在战斗,不修行的时候看似很平静,就像我们内心有一潭水一样,里面有很多杂质,不去搅动它,似乎一切都相安无事。但是,如果你去搅动、想要清理这个水池的时候,很多东西就翻起来了。不修行的时候,习气是平稳运作,但是修行都是和习气背道而驰的,如果修得越来越深,相当于和轮回的习气背道而驰的深度越来越大。这个时候,我们内心中的很多习气会翻起来,这个习气翻出来之后显现上就变成了违缘。而且我们要对治这些习气,很多违缘、很多心理的外在的东西,都会受到我们内心的这些修法的影响,外面的一切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在显现上变成违缘的方式来障碍我们。了知这个道理之后,我们应该以祈祷上师、观空性、无常等方式来对治。(生西法师)

问:请问法师:《前行》目前的法本课程进度与观修引导文并非同步,弟子目前学到了34课思维各种喻义而修无常,讲到了无常四边,法师辅导的时候觉得非常殊胜,想在座上观修的时候就按照前行的原文进行观修,但是这周的观修进度是第16个引导文:观想骤然死缘而修无常。如此就会造成课本与引导文脱节的现象。弟子很想按照法师辅导的那样,对前行原文逐句逐字观修,但是这样一来,就会造成报数的时候不好报,请法师开示一下,两者如何圆融。

答:这方面你可以提前预习一下相关的内容。尽量按照学修安排来做。一方面你也可以咨询一下弘法教务处管理法师,因为和报数管理有关。(正见C1)

问:顶礼法师!有道友问起无常四际,争议比较大的就是高际必堕是否属于无常四际的一种?前行广释34课里面没有高际必堕,前行引导文117页就有高际必堕。敬请法师慈悲开示!感恩法师!阿弥陀佛!

答:【这些可概括为生际必死、积际必尽、合久必分、堆际必倒、高际必堕。高际必堕与堆际必倒若合为一体,这四者即是所谓的"无常四际",也就是无常的四种观察方法。】——《前行广释》三十三课。可以说是包括的,因为可以合并。(正见C1)

问:前行广释34课的第三题问," 143. 在你的身边,有没有什么事物能逃离无常之网?了知这一点后,你有何打算?"

弟子在想,一切世间的有为法肯定是无常的这个无可非议,但是最后证到的光明如来藏是无常的还是有常的?如来藏不是远离四边八戏的么?如果能说它是有常的,那"有常"这个词不也是戏论么?到底怎么评价如来藏?还有如来藏可以说是"事物"么?如来藏能逃离无常之网么?

答:"但是最后证到的光明如来藏是无常的还是有常的"——首先这句话的对象如来藏,不属于你前面提到的"世间的有为法",如来藏不是有为法,是大无为法,超越常与无常,因为超越了时间概念,可以说是大常。

如来藏本体远离戏论,但从无生无灭的角度可以说是大常,佛经里说如来藏常乐我净。(正见C1)

问:为什么要死在寂静之处,不能死在城市、医院里呢?

答:不是完全不可以。而是说在寂静处通常来说环境更好,比如你在医院里死亡的时候,一堆医生"抢救",插各种管子,那可能不容易安住正念念佛等。(正见C1)

问:如帕单巴尊者这样说道:"夫妻无常犹如集市客,切莫恶语争吵当热瓦。"法本中关于当热瓦的解释,弟子不是太明白。请法师进一步开示,感恩!

答:当热是一个地名,当热瓦是指"这个地方的人"。(正见E)

问:在《前行广释》‍第二册34课,援引了华智仁波切的教言,说"年轻人的实修和老年人的闻思,不一定会成功"。请问这如何理解?

答:有的年轻人如果缺乏闻思基础,见解不够,直接修行不一定有很大进展,有些老年人记忆力、思维能力下降,去闻思广大的经论,也可能有一定困难。(正见C1)

问:在学习34课时,上师讲到法王如意宝在桑耶寺回忆前世时,说到:"上师的前世是莲花生大士二十五大弟子之一——降魔金刚"。请问法师,一些资料记载的二十五位弟子中的"那南多杰敦珠"是否就是降魔金刚?

答:是。(正见C1)

播放列表 点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