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前行》第019课20200803

目录

  1. 名颂解释

  2. 五种他圆满

  3. 如来出世

  4. 其余疑问

名颂解释

问:顶礼法师。成,住,坏,空是什么意思?请法师开示感恩

答:产生(生成),安住(存在),变坏(毁灭),虚空(一无所有)。(正见C1)

问:加行第十九节课中"本智"如何理解?

答:最初简单可以理解为心的本性,无分别的智慧。 (正见C1)

问:什么是劫初?

答:一个大劫的开始阶段。(正见C1)

问:贤劫是什么意思?

答:四、【贤劫】(术语)过去之住劫,名为庄严劫,未来之住劫,名为星宿劫,现在之住劫,名为贤劫,现在之住劫二十增减中,有千佛出世,故称赞之为贤劫。亦名善劫。大悲经三曰:"阿难!何故名为贤劫?阿难!此三千大千世界,劫欲成时,尽为一水。时净居天,以天眼观见此世界唯一大水,见有千枝诸妙莲华,一一莲华各有千叶,金色金光大明普照,香气芬熏,甚可爱乐。彼净居天因见此已,心生欢喜,踊跃无量,而赞叹言:奇哉奇哉!希有希有!如此劫中当有千佛出兴于世,以是因缘,遂名此劫号之为贤。"悲华经五曰:"此佛世界当名娑婆,(中略)时有大劫名曰善贤,何因缘故劫名善贤?是大劫中有千世尊,成就大悲出现于世。"行宗记四下曰:"慈恩劫章云:即此住劫称贤劫,此界成后有千佛出世,既多贤圣,故名贤劫。"梵Bhadrakalpa。

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编】】

劫是一个时间单位,我们现在所处的时间段叫贤劫。(正见C1)

五种他圆满

问:五种自圆满和五种他圆满的界限似乎不太好区分,自圆满是依靠自身因缘而具足,他圆满是依靠他方的条件来具足,但是像佛陀出世、佛法住世、自入圣教、师已摄受等也可以说与自身因缘有关系呀,我不太明白这两种分法的究竟意义,请法师开示!

答:当然没有绝对意义的自己和他人,因为都要观待多方面的条件,但某种角度可以有所侧重。(正见C1)

问:《前行广释》五种他圆满中的第四个"自入圣教"这一个教言,感觉更接近于自圆满的内涵,但不知为何列为五种他圆满之一?

答:个人理解侧重自己被圣教所摄受,要有圣教存在,有圣教摄受自己。(正见C1)

问:顶礼法师!请教:为何"自入圣教"是归在五种他圆满而不是自圆满中?

答:个人理解,需要有圣教存在,安住,自己才谈得上入。(正见C1)

还可参考:

生西法师《前行》辅导笔录第19课:

【虽然佛法住世,但假设自己没有皈入佛门也无济于事,如今我们已步入佛门,因而自之缘份圆满;】

虽然时间还没有过,但是如果和佛法之间的缘分没有,自己没有皈入佛门,也是无济于事的。虽然现在佛法还在住世,但很多人对佛法没有信心,没有学习的缘分,佛法对他来讲起不了什么作用。而我们已经步入佛门,对佛陀生起了信心,对修行佛法有兴趣,这个就是"自之缘分圆满"。

这一条看起来很像是自圆满,因为自己要皈入佛门。但大恩上师在讲记中讲了,这一条其实主要是观待佛法住世,这里的重点是放在我们所皈入的佛门本身。也就是说如果有佛法,我们可以皈入;如果没有佛法就没办法皈入。虽然这里面有自己的因素,但重点是放在所进入的佛门本身的。皈入者是我,所皈入的是佛门,佛门和我之间的因缘是圆满的。虽然也有我自己的因素,但主要是佛法在住世期间,佛法和我之间的缘分已经成熟了。

世间上的这些不学习佛法的人,生在佛法住世的时间段中,我们敢肯定地说,这些没有学习佛法的人的相续中没有善根、没有缘分吗?不能这样说,只能说他的缘分还没有成熟。佛法虽然住世,但是他和佛法之间没有建立起一种因缘,他的种性、善根没有成熟。所以说佛法虽然住世,但对他来讲缘分没有圆满。这里讲的是我和佛门之间的缘分圆满了。"自之缘分圆满",就是说自己方面有一定的条件,还要所修的法和我之间的缘分是圆满的。主要是观待他方而安立的,因为有佛法住世,我才能趋入佛门。如果没有佛法安住的话,我就没办法趋入佛门。

前面讲导师、法还有时间都是具有的,我和佛法之间的缘分也是圆满的。因为有了佛门,我们才可以步入。所以说一定要观待佛门本身的他缘,佛门本身的他缘具有了,并且我也进去了,这个缘分就圆满了。因为这个缘分是两方面的,既要有我自己的善根,也要有佛门本身的外缘存在。此处主要是强调这个外缘是存在的。那么我的这个因缘,也是在这里面成熟的。所以说我和佛门之间连上了这个缘分,这方面叫做自之缘分圆满。看起来很像自圆满,但是理解重点是放在他圆满、放在我们所入的佛门、有佛门我们才可以入。可以这样去理解自之缘分的圆满。】

问:为什么殊胜悲心圆满是指善知识已摄受?

**答:**可参考:

生西法师《前行》辅导笔录第19课:

即便已经进入佛门,可是如果没有被顺缘的善知识所摄受,那么对正法的真理也将一无所知。如今已承蒙善知识慈悲摄受,所以为殊胜悲心圆满。】

虽然我们已经和佛门之间已经建立这样殊胜的缘分,已经皈依了,但是不是所有条件已经圆满了呢?皈依之后还不能说所有条件圆满,还要看有没有办法被顺缘的善知识摄受。如果进入佛门之后没有遇到殊胜的善知识、或者没有被顺缘的善知识摄受的话,我们没办法知道佛法到底是怎么样建立的真理。

所以过去也有,现在也有,未来还会有这样的人,对佛法有兴趣,皈依的仪式也参加过,也取了法名,但是只是顶顶礼、供养一下、朝拜一下寺院、做一点义工、做一点事情等等,仅此而已。不知道佛法中讲的内容,不知道自己所皈依的三宝是怎么回事,不知道自己皈依佛门到底是要干什么,佛法所讲的主要的核心思想是什么都不知道。这样即使皈依之后也没办法得到殊胜的利益和受用,所以这个条件其实是不圆满的。虽然他已经进入佛门,但是真正来讲要用佛法调服相续,要有完全的、圆满的机会修学佛法,这个条件其实并不圆满,这个"暇满人身"还有缺陷。

所以被善知识摄受很重要。后面我们讲第六品以及大恩上师现在在讲的《心性休息》中的"依止善知识"中也讲了上师的法相、是怎么样安立为善知识等。真实的善知识一定是有悲心来摄受弟子逐渐迈向解脱的。善知识自己对于佛法的教义要有所领悟、要非常熟悉,也愿意去引导弟子一步一步地接受修行佛法。作为善知识只有自己对佛法有了体会、有了解,才会把佛法的殊胜内容传授给弟子。如果没有人讲解,没有善知识摄受的话,我们对正法的真理将一无所知。即便是通过自学的方式了达一点点佛法的概念,学习到佛法的知识,但是如果要想实修调服烦恼,没有善知识的窍诀也是很困难的。】

问:《前行广释》第19课中,自入圣教为何属于他圆满思考的还不够透彻,想请法师开示。上师在法本中说,"这主要是从入教讲的,因为佛教存在,自己才能入教,故还是属于他圆满的一种。"末学分别念,这里的"佛教存在"是否是指"佛陀出世""佛已说法""佛法住世"和"师已摄受"之外的比如佛像存在,寺庙存在,包括最初入圣教之初机接引等这些外缘?

答:某种角度是可以这样理解的。自入圣教侧重的是是自己皈依三宝,为圣教所摄受,或者说皈依的相关传承、教授、仪轨等因缘具足。(正见C1)

问:法师,也就是说,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分析,就是首先,圣教摄受,自己入圣教,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同时,这也说明外缘都具足。对吗?感恩法师慈悲引领!

答:也可以这样理解。(正见C1)

问:阿弥陀佛,顶礼法师:请教:五种他圆满,最难具足的是?感恩法师!

答:你们可以思维一下,这五个事物,每一个事物是否需要其他几个事物做基础,如果某个事物需要其他四个做基础,那就是最难具足的。(正见C1)

问:五种他圆满最难具足的?为什么?

答:通常来说是第五种,因为第五者的成立需要前四者做基础。(正见C1)

还可参考:

生西法师《前行》辅导笔录第19课:

戊二(五种他圆满)分五:一、如来出世;二、佛已说法;三、佛法住世;四、自入圣教;五、师已摄受。

这里是递进的关系,一环扣一环,前前是后后的基础。如果前前具有了,还看有没有后后,如果最后都具有了,那么自己的因缘圆满了,他方的因缘也圆满了,这个人身就是最殊胜的人身,得到了之后就要精进。这样的人身并不好得到。】

如来出世

问:佛陀示现无常也是为了使众生对常有的执著生起厌离心,为何还会要出现佛法隐没的现象?

答:就是因为世间当中的众生的福报不够了,佛陀的色身先隐没,佛陀的教法住世,众生的福德越来越少之后,教法慢慢慢慢也会隐没,那时佛法就会隐没。主要是世间众生的烦恼很粗重,通过我们粗重的烦恼感召到的佛陀和佛陀的教法都会隐没。佛陀的法身不灭和佛陀的教法隐没,是两回事情。佛陀的法身是很细的,是永远不会入灭,是不生不灭的。佛陀的法身不灭,当然佛陀相续当中的智慧也不会灭的,但是教法是观待于具有粗大分别念的众生面前示现的,就是我们是具有明显生老病死的,佛陀的化身显现在我们面前,佛陀所讲的教法也是在我们面前针对我们来讲的,所以佛陀会入灭,佛陀的教法在这个世间上也会隐没。但是佛陀的教法在刹土当中,比如在清净刹土当中永远不会灭。因为报身常住,报身在不间断地讲法,这种法是不会灭的。佛陀的法身不需要讲法,佛陀自己不会给自己讲法,法身也不需要有隐没的情况。只是化身界当中的化身佛和化身的教法会隐没。(生西法师)

问:不是说佛法法身不灭嘛,佛陀示现无常只是为了众生,佛陀的法身不灭,既然不灭,即便显现无常,是不是随时显现应化呢?

答:佛陀示现无常为了众生,佛陀的法性是不灭的,的确是这样的。会不会随时显现应化呢?不会随时显现,只是随缘显现。哪个地方有了善根,佛陀的应化身就会在哪个地方显现。如果这个地方福德因缘散了,就没办法感召佛陀的化身。佛陀的法身就像"天月",天空的月亮一样。那么又说显不显现应化?是不是随时显现应化?关键要看什么呢?关键要看地上有没有感召水月的一种水器。佛陀的化身就像"水月"一样,佛陀像水月一样的化身能不能够随时显现呢?关键就看地上谁准备好了水器。准备好了水器,那么佛陀的化身就会在那里显现,没有准备好水器,佛陀的化身就不会显现。(生西法师)

问:八无暇中的佛不出世,贤劫中有千佛出世,释迦牟尼佛之后是弥勒佛出世,中间相距有56亿7千万年,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住世是5000年,那么,再过2000多年后,佛法隐没了,弥勒佛还未出世,这段时间是进入暗劫了呢?还是属于在贤劫里,只不过无佛出世而已。

答:个人理解,因为是贤劫当中,所以不算暗劫。暗劫、明劫通常是以整个劫为单位的。(正见C1)

问:另外,据地藏经所云,释迦牟尼佛和弥勒佛之间的空白时间,是地藏王菩萨在统领,能认为这段时间是地藏王菩萨住世吗?

答:期间佛菩萨会以各种形象度化众生的,有时在有些众生面前不一定很明显,即使是在暗劫当中,佛菩萨也会化现各种形象度化众生,只不过不一定明显示现三宝的形象。(正见C1)

问:贤劫就是明劫的意思吗?

答:贤劫属于明劫。因为有佛出世。(正见C1)

问:贤劫千佛,一尊佛与下一尊佛之间,可能有很长的空档期,但是不能算暗劫,期间佛菩萨会以各种形象度化众生的,有时在有些众生面前不一定很明显。是吗?

答:因为贤劫有佛出世,所以贤劫不是暗劫,空档期处于贤劫,所以空档期不是暗劫。逻辑就是这样的。(正见C1)

问:暗劫中,佛菩萨为何不出世?佛菩萨在暗劫中是否也在度化众生呢?相比起来,暗劫那么多那么长,明劫那么短少,这是为什么呢?

答:佛菩萨恒时的在度化众生,包括暗劫,只是因为暗劫时候相关众生没有具足相关的因缘,所以无法看到明显示现佛陀等的身相,而佛菩萨会以各种形象与众生结缘,度化众生。暗劫与明劫的多少是众生自己的业力因缘福报善根所决定的,就像天上的月亮一直是亮的,只要地上有清澈的水器就可以映现月影,而当相关因缘不具足的时候月影不一定显现,而月亮本身一直是亮的。(正见C1)

问:佛出世。出世是指出生还是指的示现成佛的时候?个人觉得,如果只是来到人世,还不足以利益众生,这种理解正确吗?

答:一方面佛陀可以化身无量以各种形象利益众生,即使没有显现佛身也可以利益众生(这点需要肯定),包括在暗劫的时候佛陀也通过各种方式利益众生,但是此处主要指的是佛陀显现八相成道,示现成佛广泛传法。(正见C1)

问:暗劫之所以为暗劫,明劫之所以为明劫,由何决定?暗劫有一万一千多个,明劫只有六七个,明劫出世的佛不在少数,为何不在每劫都有佛陀出世?

答:有正法的光明称为明劫,反之同理。随顺众生的福德因缘。(正见C1)

问:转生明劫或暗劫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答:福德善根。(正见C1)

问:中劫与中劫之间,前一中劫所出世之佛的教法已经隐没,后一中劫的佛陀还没出世,如贤劫第九中劫释迦佛教法已隐没,第十中劫弥勒佛还没出世这段时间,没有佛法的空白期是否也类似于暗劫?

答:某些方面是类似的。主要还是要看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情况。(正见C1)

问:有关"佛不出世的暗劫"的问题:暗劫时,十方诸佛菩萨、以及因愿力所现的而度化众生的化身去了哪里?

正如法本所讲,现在是光明劫,十方诸佛菩萨以各种示现、善知识等化身,讲经说法来度化众生。暗劫的时候,是否因众生业力,诸佛菩萨即使愿力不变,暗劫众生也无法得到加持?轮涅还会生生世世继续下去,如果我们为度化众生而发愿自他成佛,那到未来暗劫的时候,这些发了愿,有些成了佛的成就者,会去了哪里?

答:化身还是会有,只是不一定显现佛陀的形象,直接讲法等等,而是以各种形象和职业等等和众生结缘。(正见C1)

问:如果只是因为某些众生因业感召,出生在暗劫,而其他众生并无此过患,那此时暗劫与"边地"怎样区别?

答:从没有直接听法的因缘来说和边地类似。(正见C1)

问:对于有缘众生没有暗劫,也没有圣教空世,恒时有学习佛法和密法的机会,那我们可以算有缘众生吧?所以,实际情况比法本上说的要乐观一些。

答:一方面以暇满难得激励修行,同时发愿生生世世值遇善知识和佛法,也要发愿往生净土。(正见C1)

问:《前行广释》19课,讲到过去、现在、将来,过去有5个明劫、1400个暗劫,也就是说"过去"是可以数目衡量的,那么"无始劫"是另有所指吗?

答:个人理解这里的过去,有可能指的是一定的范围。之前还是可能向前推。(正见C1)

问:闲暇是本体,备忘录中好像解释是违缘,圆满是特法或者是顺缘,闲暇和圆满从内容上看只是一个正面一个反面,看起来有些重复,是否可以理解比如闲暇的地狱恶鬼及旁生无相天,一旦满足还有可能成为非天,所以在圆满中单独说获得人身?那么闲暇中佛不出世和圆满中的如来出世是否有重复呢?该如何理解呢?

答:角度不同,二者本身有内在紧密的联系是有关联的。(正见C1)

问:一个劫有80个中劫,每个中劫还有二十个小劫吗?

答:应该不包括,这里的中劫可以对应其他场合的小劫。(正见C1)

问:目前我们是住劫,本课前行19课中提到的贤劫中二十个小劫的排序是没有包括成那个阶段的,对吗?弟子明白劫是很长时间的寓意,只是想确认经论和传承中是什么说法,或者好几个说法,这样别人闻起来,不会因个人没搞明白让对方产生不必要的各种误解。

答:【庚二、成劫:

成劫即指从初风,至有地狱众生间。

所谓的成劫是指从最初的微风吹起至无间地狱一个众生出现之间。最开始一切成为一大虚空时形成世间的前兆和风吹起,当然仅以此也不足以形成整个器世界,只是使梵众天到离诤天形成了。在此之后,以前的风在数年中呼啸不止,从而使下基风轮到三十三天之间向上次第形成,这期间需要一中劫。随后,光明天的众生寿、福、业灭尽而转生到梵天无量殿中,因为最后灭尽就意味着最初的形成。自此向南赡部洲之间逐步形成。到那时南赡部洲的人类均是化生,以禅悦为食,身体发光,以神变行于空中,寿量长达无量岁,从此开始直至一个众生转到无间地狱之间历经十九个中劫。当时从无量岁下减到八万岁之间、一众生堕入无间地狱、成劫圆满与住劫开始是同时的。

庚三、住劫与大劫

中劫即从无量岁,直至人寿十岁间。最终上增为一次,彼等寿即八万间,如是已成此世间,存住二十中劫也。成坏空劫亦同等。八十中劫一大劫。

住劫有二十中劫。每一中劫的量:从人寿无量岁下减到八万岁之间,再到十岁之间为一中劫,之后上升到八万岁并下减到十岁之间也是一个中劫。如是上增下减算为一,如此有十八中劫,最后上增为一中劫,到底是如何上升的呢?是从寿量十岁到八万岁之间上升的。那么,初终二劫是单独的,中间是往返的,这样一来,不是有长有短了吗?无有这种过失,因为初终二劫时间过得缓慢、中间过得快速之故。如此形成的世间住存二十中劫。世间形成、毁坏、灭空也都同等有二十中劫。

八十个中劫称为一大劫。】——以上是《俱舍论释》的内容。(正见C1)

问:关于暗劫,末学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佛不出世的暗劫,并且为什么有的佛出世会不讲法,佛菩萨的愿力如此广大都是要救度众生的,为什么出世了不讲法呢?

答:佛陀的大悲心恒时在加持救度众生,而众生能不能得到救度要观待自身的福报善根和业力,从佛陀的角度,是恒时在传法的,但是许多众生不一定能恒时感受到,在暗劫的时候佛菩萨也恒时在都度化众生,包括以各种形象,但是众生不一定能看到明显的佛身等(因为众生没有相关的因缘)就像天上的月亮一直是亮的,只要地上有清澈的水器就可以映现月影,而当相关因缘不具足的时候月影不一定显现,而月亮本身一直是亮的。(正见C1)

问:《前行》第十九课中大恩上师的开示:"过去的现喜大劫是个明劫,有三万三千佛出世......"正如邬金莲花生大士所说:"往昔初劫普严劫时,先生王佛的圣教中已广弘密法......因为众生不能作为密法法器。"请问法师"现喜大劫"不是初劫么?而"现喜大劫"与"初劫普严劫"有何关系?

答:应该不是初劫;二者应该是两个时间段。(正见C1)

问:第十九课中按照《俱舍论》观点,从人寿无量岁减至十岁,又从十岁增至八万岁之间,算为一中劫。此处无量岁与八万岁是一个意思还是有区别呢?

答:个人理解,有的时候是开端从无量岁开始下降,而中间部分许多时候是八万岁为一个截点,有的时候最初和末尾的时候可能有些变化。(正见C1)

问:讲记19课,倒数第二段说总共有五个眀劫、一千四百个暗劫。最后一段说一千四百个暗劫结束之后,第六个眀劫贤劫出现,弟子有个疑问,是具喜劫后直接贤劫出现了,还是具喜劫后接着出现一千四百个暗劫,然后再出现贤劫的啊,请法师开示。

答:个人理解贤劫之前确实有五个明劫和一千四百个暗劫,这当中有可能第五个明劫与贤劫紧挨着,都是在一千四百个暗劫结束之后才出现的。(正见C1)

问:就是说贤劫之前没有暗劫,第五个眀劫结束贤劫就出现了,有的师兄也有疑问,不是眀劫暗劫交替出现吗?

答:有些时候是交替出现的,而有的时候也可能有连续的情况。(正见C1)

其余疑问

问:目前是否还是住劫?那么还有至少40个中劫,目前研究太阳已经46亿年寿命,还有10亿年寿命,是否说后面40个中劫仅有10亿年左右?

答:基本上来讲,现在是在住劫当中。住劫后面还有坏劫,坏劫还有20个中劫,当然空劫已经空了,都不算了,从这个方面来讲基本上还有这么多的寿命。至于对照现在的说法到底10亿年还是多少年,这个我也没有算过。反正大概至少还有一个坏劫的过程,坏劫有20个中劫,再加上现在的住劫,还有20多个中劫。(生西法师)

问:关于"成住坏空"四劫,主要是观待三千大千世界,还是仅观待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或者南赡部洲?"八无暇"中讲到劫,说如果我们这个世界是明劫,那么其他世界可能就是暗劫。

答:整个世界非常广大,有无数个三千大千世界。从我们这个世界的角度来讲,今天讲的内容主要是以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为主,说南瞻部洲也好,说咱们这个世界也好,就是四大部洲再加上一个须弥山,往上一直到初禅天,这叫一个世界。一千个这样的世界叫一千小世界,我们讲的主要是以咱们这个三千大千世界为主来宣讲劫的安立。之外还有无数个三千大千世界,他们的成住坏空和我们不一定是同步的。可以肯定的是,以我们这个世界为主,就是三千大千世界中这样一个世界,也不是南瞻部洲,南瞻部洲只是咱们这个世界的一部分,因为咱们这个世界周围是铁围山,中间须弥山,旁边四大部洲,须弥山上面还有三十三天,再往上到初禅天,初禅天以下就是一个世界。至少在一个世界里会有成住坏空的变化,其他的世界也会有,但不一定同步。(生西法师)

问:三界六道,在一个大劫结束以后,这些六道众生是不是都转生到其他的刹土里去了?

答:三界六道其实是一个总的概念,而且我们这个大劫结束,只是一个世界当中的大劫结束。三界六道它是一个整个范围,很大的范围,我们一个大劫结束,成住坏空,只是说这一个世界当中它的因缘尽了,会有成住坏空。是不是所有的世界它都是有成住坏空同时出现?不是这样的。有些时候这个世界正在"灭",另外一个世界正在"成",另外一个世界正在"住"。因为法界当中有无数无边的世界,其中一个世界的一个劫灭了,不等于所有世界的劫都灭了。所以三界六道是一个总概念,它有很多很多的世界,都属于三界六道的范围。只不过所谓的三界六道,有些时候在我们这个世界、这个刹土当中有体现六道,在我们这个世界当中有地狱、饿鬼、旁生,其他的世界它也有地狱、饿鬼、旁生,它是一个总概念。而成住坏空,一个劫到了"坏"时,世界会"坏",这个时候只是咱们这个世界的问题,咱们这个世界坏了之后它会转移到其他地方去,其他地方正在"成"或者正在"住",所以,如果业没尽,肯定还会转到其他地方去继续轮回。(生西法师)

问:上一课讲到就是我们在贤劫形成之前,整个三千大千世界变成一个大海洋,这个大海洋怎么样理解?我们整个三千大千世界由小世界组成,小世界之间有距离,它是立体的,不像海洋那样好理解,怎么样理解大海洋?是不是像云雾状的形状?请法师开示。

答:这在它们的状态当中,就是大海。因为在我们的世界当中,刚开始世界形成的时候,首先下面有风轮,风轮再形成水,在很长时间当中只有水,然后又开始在水当中形成须弥山、山河大地等等。刚开始这个世界形成之初,整个世界当中只是水。其实,很多种世界,众生有不同的业力、不同的福报,相互之间也不会互相干扰的。所以在咱们这个世界的最下面,其实是一个风轮,风轮的上面有水轮,然后水轮上面是金轮、大地等等。每个世界它都是这样形成的。这个不是什么寓意,它就是这个海。(生西法师)

问:明劫中佛出世数量、名称都已经授记,岂不是说现在修行者不能真正成佛?

答:可以成佛。贤劫千佛的数量和名称已经授记了,有些授记是说这些人以前修行已经达到标准的时候,他已经修成的时候,他即将成佛的时候,这时佛就给他授记了。因为他的修行不会再变化,一定会在这个时间成佛,所以佛就会提前授记。那么我们现在的修行者能不能成佛?当然可以成佛。我们不一定是要在贤劫千佛的数量当中,我们再去挤一个位置来成佛,这是不需要的。当我们修到初地或八地的时候,我们自己有一个修炼的清净刹土,然后我们在这个地方成佛,我们不需要和贤劫千佛去争这个位置,也不需要和已经授记的佛争名额。所以贤劫千佛只是在咱们这个世界当中,以前的修行者已经到这里修行成功了,次第成佛了,我们并不是一定像这样在贤劫千佛当中去成佛。即便我们成佛了,我们也可以显现为其弟子身份,比如文殊菩萨、观音菩萨等身份,来帮助他们做度化众生的事业。我们自己的刹土,可以在其他地方。再加上,其实即便是在这一刹土当中,不同的空间显现也不一样,《普贤行愿品》中讲:"一尘中有尘数刹",一个灰尘上面就有无数的刹土,我们也可以在这个地方成佛,这和授记过的佛没什么冲突。因为法无自性,其境界是不可思议的,所以虽然这些佛会出世,名称也已授记了,但是我们现在修行也可以成佛。(生西法师)

问:阿弥陀佛,顶礼法师!在上一课的时候,第九节上面写着:人寿一百岁释迦摩尼佛出世,为贤劫第四尊佛。我感觉这个期间,还有莲花生大士出世,还有我们的法王如意宝等这些佛。怎么理解这一阶段只有一尊佛呢?

答:刚刚咱们这堂课解释这个问题了。像莲花生大士、法王如意宝、大恩上师等等,他们是佛的本体,但是他们没有示现佛的功德。或者说没有示现像12相成道这种佛。莲花生大士,我们说他是佛,但是在描绘的时候,叫钨金第二佛。莲花生大士示现的时候,没有示现12相成道,示现上是释迦牟尼佛的传承弟子当中的一个祖师。贤劫千佛中,一个阶段当中只有一个导师,不会有两个。其他的佛出世,只能以佛弟子的身份,来安立他自己的定位。释迦牟尼佛出世的时候,有的地方讲维摩诘居士、文殊师利菩萨,还有这些很多的声闻弟子,其实他们都是佛的本体,来帮助佛弘扬佛法的。汉地也是有这样说法:一佛出世,千佛住化。那么,一佛出世,一佛弘法或一佛出世,千佛住化,就说是一千尊佛来帮助一个佛弘扬佛法,但会不会示现一千个像释迦摩尼佛的样子呢?不会。假如说是一佛出世有一千佛住化,那就是1001,这里面只有一尊佛会示现导师,示现12相成道的导师,以他为主,其他的佛的住化,示现的是他的弟子的身份。所以,虽然在一个佛的教法当中有无数的佛出世,但是真正示现12相成道的、示现导师的、示现一种32相80随行好功德的,就是释迦牟尼佛,其他的佛都是示现弟子的身份、其他的身份,不会示现像佛一样导师的身份。所以,我们说佛出世是指主要的这一尊,其他的就不算。(生西法师)

问:我认为如果没有佛法,人心会越来越恶,寿命应该越来越少。那圣教空世时期,人类的寿命是什么原因而增长的呢?请法师开示。

答:从总体的角度来讲,如果佛法在世,当然是学修佛法;如果佛法不在世时,佛菩萨化现成转轮王、世间的智者教导众生修持十善业道。圣教住世时,众生可以通过修持佛法、行善断恶的方式增长寿命;圣教空世,有善根的众生可以继续修持善法,从而增长寿命。有些劫当中,人比较善良,虽然没有佛法,但是十善还是有的,他们可以通过十善的方式增长寿命。还有以前造过善业,在圣教空世时,虽然没有明显地修持增长寿命的因,但其以前增长寿命的因成熟了,也会自然增长寿命。(生西法师)

问:如何观待修学佛法中着魔的现象?

答:有些时候是外在的一些非人;有些时候是我们的想法太多了,我们的执著太重,这些很重的执着就会变现成着魔。我们精神出问题了,好像看起来到处都是魔的样子。但是,其实除了我们的心识迷乱之外,没有其他的什么样的魔。所以,魔是一种迷乱相。迷乱相,有时是我们的业显现在外境当中的迷乱相,有些直接是我们心识的一种迷乱现象,心识的迷乱显现只是在我们的意识面前,呈现出一种迷乱的相而已。学佛法当中着魔的现象,有时候是因为以前伤害过众生;有时是因为我们修行时候的方法不当,太过于执着;有些时候,可能是缘起,是暂时的着魔,精神错乱,这些都有。所以,我们应该认认真真地按照上师的指引去闻思修行,这样基本上不会着魔。(生西法师)

问:上周共修时我们念诵"诸佛名号品"。有学员问这里面的佛都是哪个时间和空间的佛?我看第19课讲如来出世时,说到在贤劫之前有5个明劫,1400个暗劫,5个明劫中有千万亿佛出世。贤劫已经出了4尊佛,那么,"诸佛名号品"里面顶礼的,就是这些古佛吧?这些佛,是出世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还是包含了十方一切空间?

答:你应该有念过吧,当中很多都提到顶礼某某世界某某佛陀,很多时候某某世界指的就是娑婆世界之外的其他世界,至于哪个时间,佛陀可以有多种示现,很多佛陀示现现在就在住世说法,但佛陀自己的境界是超越时空的。(正见C1)

问:《前行广释》第4课"从密宗的角度而言,其实佛陀没有出世与涅盘,正法也没有兴盛与隐没,一切都是恒时存在......",《前行广释》第19课"(一)导师殊胜圆满:如果转生于暗劫,而未生在佛陀出世的光明劫,那连上师三宝、四谛十二缘起等殊胜法语的名称也听不到......",前一课说"佛陀没有出世与涅盘",后一课说"而未生在佛陀出世"是否矛盾,应该怎么理解?

答:矛盾肯定没有。个人理解,从实相角度来说,佛陀没有生灭,这是胜义谛的境界。从现相来说,在某些众生境界当中,佛陀可以示现入灭(与此同时,如果其他众生有不同的境界,也可以见到佛陀恒时安住)。所以,有时需要区分实相和显现,世俗与胜义。(正见C1)

问:"从实相角度来说,佛陀没有生灭,这是胜义谛的境界。",这么说来,弟子也就可以学佛不那么精进也可以了?因为佛陀一直在,这么理解行吗?

答:如果你没有足够的境界,虽然胜义谛一直存在,但是你见不到。实相当中你本来就是佛,但是你不认识,所以你还是在轮回里流转。所以要好好修行。(正见C1)

问:顶礼法师:加行预科系第19课:《虚空广界续》中言:"何人若对了义的密法生信,通达符合教理之义,即使微尘许多也没有修,但所得果位就是佛果。"对了义的密法和通达符合教理之义,该如何理解,敬请法师开示。感恩。

答:可以理解为只要能够信、通达受密法所诠释的甚深奥义,那就会获得解脱,密法所诠释的就是实相。(正见C1)

问:法本教证《虚空广界续》中言:"何人若对了义的密法生信,通达符合教理之义,即使微尘许也没有修,但所得果位就是佛果。"这句话如何理解,不是闻思修行果五个次第吗?

答:个人理解,可以有多种解释角度。如果是利根者,得受密法的同时当下就可以成佛,不观待专门修行,比如恩扎菩提国王。从另一方面来说,闻思修的目的就是和实相相应,如果对密法有信心,通达教理(相应实相),那就是趋向解脱的,与实相圆满相应就是成佛。还有一个角度,如果得受密乘戒之后,只要没有破誓言,很快就会成佛。也可能有其他解释方式。(正见C1)

问:据说在佛不出世的暗劫中就是靠地藏菩萨救度众生出地狱,是这样吗?

答:在暗劫当中,佛菩萨(包括地藏菩萨,也包括其他佛菩萨)都可以以各种形象度化众生。只是有些时候不一定明显地显现三宝的形象。(正见C1)

问:前行广释第十九节课中《大般涅槃经义记》"一佛出世难,二得人身难。"这里的"二得人身难",二是否应理解为再次获得人身?

答:个人觉得,这两句可以理解为"一、佛陀出世是难得的。二、获得人身是难得的。"(正见C1)

问:如今,我们正处于第九中劫,而弥勒佛是第十中劫才岀世,为什么现在我们就能听闻他的名号呢?也能见到他的形象呢?到第十劫时,佛陀的教法是否就隐没?

答:因为有授记,所以我们可以提前知道未来佛的名号。"到第十劫时,佛陀的教法是否就隐没?"——不太确定你的问题是什么,在某些众生的境界前,佛法可能暂时隐没,然后弥勒佛出世,佛法再度出现在世间。(正见C1)

问:先生王佛的圣教,具体是什么教?

答:个人不太清楚。(正见C1)

问:在这么多劫,这么多如来中,只有三尊佛弘扬密法。为什么这么少?有什么密意吗?

答:因为只有这三劫当中才具有大量的众生堪为密法的合格法器。佛陀传什么法是相应众生根机的。(正见C1)

问:大恩上师在第十九课——"己一、如来出世"时开示到:"通常而言,佛是在住劫人寿下减时才出世的。"

按照第三十二课引用《俱舍论讲记》中说:"住劫总共需要经历二十个中劫。其中第一个中劫与最后一个中劫比较慢,中间十八个中劫则十分快速。第一个中劫是人寿下降,即初劫人寿为无量岁,这样下降到八万岁,再从八万岁下降到十岁;最终一个中劫是人寿上增,即从人寿十岁增至无量岁;中间则是人寿上增到八万岁,再下减到十岁之间为一中劫,如此往返十八次,也即十八个中劫。住劫共有二十中劫。同样,世间的形成、毁坏、灭空都是二十中劫。这样的八十个中劫,即称为一大劫。"第二十个中劫是人寿上增,而胜解佛在这个中劫出世。

请问胜解佛在人寿上增时出世是属于特例吗?

答:胜解佛是在人寿无量岁时候出世,具体是在人寿数量到达峰值之后出世,还是在数量上升阶段出世,个人还不太清楚。(正见C1)

【注:有不同版本记载,人寿降至8万岁时,胜解佛出世】

问:关于在大劫、中劫、小劫中,生命的形态是如何?我们说生命是不会断灭的,在轮回中以不同的生命形态出现,但是在一个劫这么长的时间里,也会有没有人类出现的情况,例如世界都变成水时,那么人类又是如何产生呢?没有父母,中阴身也不能投胎转生。

答:这方面可能要依靠教证。有些经典提到,劫初时候的人类是从天界而来的。

【比丘当知。或有是时。水灭地复还生。是时。地上自然有地肥。极为香美。胜于甘露。欲知彼地肥气味。犹如甜蒲桃酒。比丘当知。或有此时。光音天自相谓言。我等欲至阎浮提。观看彼地形还复之时。光音天子来下世间。见地上有此地肥。便以指尝着口中而取食之。是时。天子食地肥多者。转无威神。又无光明。身体遂重而生骨肉。即失神足。不复能飞。又彼天子食地肥少。身体不重。亦复不失神足。亦能在虚空中飞行。是时。天子失神足者。皆共呼哭自相谓言。我等今日极为穷厄。复失神足。即住世间。不能复还天上。遂食此地肥。各各相视颜色。彼时天子欲意多者。便成女人。遂行情欲。共相娱乐。是谓。比丘。初世成时。有此淫法。流布世间。是旧常之法。女人必出于世。亦复旧法非适今也。是时。余光音天见此天子以堕落。皆来呵骂而告之曰。汝等何为行此不净之行。是时。众生复作是念。我等当作方便。宜共止宿。使人不见。转转作屋舍。自覆形体。是谓。比丘。有此因缘。今有屋舍,比丘当知。或有是时。地肥自然入地。后转生粳米。极为鲜净。亦无皮表。极为香好。令人肥白。朝收暮生。暮收朝生。是谓。比丘。尔时始有此粳米之名生。比丘。或有是时。人民懈怠不勤生活。彼人便作是念。我今何为日日收此粳米。应当二日一收。是时。彼人二日一收粳米。尔时。人民展转怀妊。由此转有生分,复有众生语彼众生言。我等共取粳米。是时。彼人报曰。吾以取二日食粮。此人闻已。复生此念。我当储四日食粮。即时办四日食粮。复有众生语彼众生。可共相将外收粳米。此人报曰。吾以收四日食粮。彼人闻已。便生此念。吾当办八日食粮。即办八日食储。尔时。彼粳米更不复生。是时。众生各生此念。世间有大灾患。今此粳米遂不如本。今当分此粳米。即时分粳米。尔时众生复生此念。我今可自藏粳米。当盗他粳米。是时。彼众生自藏粳米。便盗他粳米。彼主见盗粳米。语彼人曰。汝何故取吾粳米。今舍汝罪。后莫更犯。尔时。世间初有此盗心。是时。复有众生闻此语。复自生念。我今可藏此已粳米。当盗他粳米。是时。彼众生便舍己物。而取他物。彼主见已。语彼人曰。汝今何为取我粳米乎。然彼人默然不对。是时。物主即时手拳相加。自今已后。更莫相侵。是时。众多人民闻众生相盗。各共运集。自相谓言。世间有此非法。各共相盗。今当立守田人。使守护田。其有众生聪明高才者。当立为守田主。是时。即选择田主而语之曰。汝等当知世间有此非法窃盗。汝今守田当雇其直。诸人民来取他粳米者。即惩其罪。尔时。即安田主。比丘当知。尔时。其守田者。号为刹利种。皆是旧法。非为非法。尔时。世尊便说此偈,始有刹利种,姓中之上者,聪明高才人,天人所敬待。尔时。其有人民侵他物者。是时刹利取惩罚之。然复彼人不改其[億-音+(夫*夫)]。故复犯之。是时刹利之主敕作刀杖。取彼人而枭其首。尔时。世间初有此杀生。是时。众多人民闻此教令。其有窃盗粳米者。刹利主即取杀之。皆怀恐惧。衣毛皆竖。各作草卢于中坐禅。修其梵行。而一其心。舍离家业.妻子.儿妇独静其志。修于梵行。因此已来。而有婆罗门之名姓。是时。便有此二种姓出现世间。比丘当知。彼时由盗故便有杀生。由杀故便有刀杖。是时。刹利主告人民曰。其有端政高才者。当使统此人民。又告之曰。其有人民窃盗者。使惩其罪。尔时。便有此毗舍种姓。出现于世。尔时。多有众生便生此念。今日众生之类各共杀生。皆由业之所致也。今可来往周旋以自生活。尔时。便有首陀罗种姓。出现世间。尔时。世尊便说此偈,初有刹利种,次有婆罗门, 第三名毗舍,次复首陀姓,有此四种姓,渐渐而相生,皆是天身来,而同为一色。比丘当知。尔时。有此杀盗心。无复有此自然粳米。尔时。便有五种谷子。一者根子。二者茎子。三者枝子。四者华子。五者果子。及余所生之种子。是谓五种之子。皆是他方刹土风吹使来。取用作种以此自济。如是。比丘。世间有此瑞应。便有生.老.病.死。致使今日有五盛阴身。不得尽于苦际。此名为劫成败时之变易也。吾与汝说。诸佛世尊常所应行。今尽与汝说之。当乐闲居静处。当念坐禅。勿起懈怠。今不精诚。后悔无益。此是我之教诲也】——以上是《增一阿含经》当中的内容。(正见C1)

问:弟子学到前行19课时,知道在过去时一共经历的明劫和暗劫,都是交替出现的。但是讲到在第5个明劫具喜劫有6万佛出世之后就直接讲到了贤劫,那么具喜劫后面没有暗劫么?如果有是多少暗劫?恳请道友和法师慈悲开示。

答:此处宣讲明暗劫交替的目的是说明:明劫出现很少,佛陀出现于世间非常难,从而万般珍惜学佛的因缘。但也不是说一个明劫后,必定出现一个暗劫,也有可能出现明劫。只是说:明暗劫相比较时明劫出现太少了。所以此处不必追究太细。(正见B2)

问:大劫、中劫、小劫是怎么样的一个换算关系?

答:要看具体的语境和背景。如果从《俱舍论》的内容来看,当中80中劫为一大劫,没有小劫这个单位。(正见C1)

问:成、住、坏、空和劫有什么样的联系?感恩!

答:一次成住坏空属于一个大劫的范畴。(正见C1)

问:在前行广释19课中:邬金莲花生大士所说:"往昔初劫普严劫时,先生王佛的圣教中已广弘密法,现在释迦牟尼佛的圣教中也有密法出现,再经过千万劫以后,到了华严劫时,与现在的我姿态一致的文殊师利佛出世,他将广泛弘扬密法。因为只有这三劫的众生才堪为密法的合格法器,其它任何时候都不会出现密法,因为众生不能作为密法法器。"

为什么只有这三个劫的众生才堪为密法的合格法器?具足什么条件才是密宗合格法器?

答:观待的因缘可能是多方面的,个人难以细致的界定。(正见C1)

问:文中说"其它任何时候都不会出现密法,因为众生不能作为密法法器。"是指往昔普严劫道华严劫之间,其他佛陀时代任何时候都不会出现密法,还是说过了华严劫以后就在没有密法?是只有先生王佛,释迦牟尼佛和文殊师利佛这三尊佛的教法中广泛弘扬密法?其他佛陀时代也有密法不广泛弘扬,还是仅有这三尊佛出世有密法被弘扬?

答:【未来,弥勒佛在这个世界成佛时,莲师将幻化为卓敦佛子弘扬密法。同样,于此贤劫所有千佛的每一时代,也都各有一位莲师降临于世。或许有人问:"有些论典讲,密法只在三尊佛的教法中才会兴盛。而此处又这样说,两种说法是否矛盾?"实际上并不矛盾。那些论典所讲的内容,是指在那三尊佛的教法中,密法会得到特别广泛的弘扬;而贤劫其他佛的教法中,莲师也会以不同形象弘扬密法,但是比较而言没那么兴盛,应该从这个角度理解。总的来讲,乃至轮回未空之前,莲师始终会以无死金刚智慧身安住,而显现幻化游舞,饶益有情。】——以上是《莲师金刚七句略讲》第三课当中的内容。(正见C1)

问:请问法师可不可以这样理解,末法时代的众生烦恼最炽盛,只有依靠密宗的大圆满窍决才可以降服,因为这个因缘密法广弘,从这个角度讲,因众生烦恼最炽盛所以是密宗的根器,但是如果没有依靠密宗而降服烦恼,那因烦恼所造的恶业也足以让众生堕落到轮回的最低层(地狱),所以,我们今生已具足十八种暇满之人身,值遇密法,殊胜善知识也已摄受,必须以此跳出轮回苦海,否则,就会因烦恼没有得到对治而堕落三恶道,求出无期!所以没有后路,只有此生一次机会,必须抓住密宗和上师这根救命稻草而精进修持善法。不知道这样理解的对不对?

答:在某些情况下,从我们自身的方面,某种角度也可以这样理解。但不能说只有烦恼深重的人才能修密法(也有许多烦恼轻微的众生可以修密法)。一方面我们在因缘成熟的时候要好好修密法,同时也可以发愿往生极乐世界,祈祷上师加持非常重要。(正见C1)

问:加行19课,上师说让别人携带《般若摄颂》也是转法轮。我们组在共修时有一个争论的问题:如果我让张三带《般若摄颂》,是我在转法轮,这个应该没有问题。而张三只是带的话,他是在转法轮吗?

答:个人理解,从对外弘法的角度来说,张三自己不一定算。如果把对自己弘法也算在内那也许可以算。(正见C1)

问:顶礼法师,19课讲到过去劫只有 6. 7个明劫,1400多个暗劫。明劫中怎么没有庄严劫。在阿含经及千佛名经中都提到离贤劫近的明劫是庄严劫。阿含经中说离贤劫31劫前为明劫庄严劫,有1000佛出世。前行中为什么没提到?

答:个人理解,可能有不同的所指,或者说所针对的时间范围有不同。(正见C1)

问:现在我们是人寿百岁之时,以后是慢慢减到10岁吗?怎么减呢?是多少年减一岁?

答:通常来说一百年平均寿命减少一岁。(正见C1)

问:还是从100岁到8万4千岁呢?

答:到10岁之后再增加。(正见C1)

问:为什么说现在是末法时代?怎么理解呢?

答:因为事实就是如此,根据许多经典对末法时代的描述,我们现在距离佛陀住世的时候已经超过了正法时代和像法时代的年限,就是末法时代。(正见C1)

问:佛陀也出世,也说法了,怎么能出现佛法隐没的情况呢?

答:比如有一个国家,大家都不信佛,把所有的寺院摧毁,经书都烧毁,所有和三宝有关的都毁坏掉,那个国家的佛法就可以说隐没了。(正见C1)

问:人寿无量岁是什么意思?是指8万4千岁么?

答:有不同的解释,八万四千是一种解释方式。一种解释是更大的数量。(正见C1)

问:一中劫是指从8万4千每百年减一岁到10岁,再从10岁每百年增至8万岁,对么?

答:通常可以这样理解。(正见C1)

问:传密法的三尊佛:迦叶佛,释迦摩尼佛,文殊师利佛,对么?

答:法本提到的过去的一尊广传密法的佛是先生王佛。这里主要是从在此世界广泛弘扬的角度来说的。(正见C1)

问:是否天界在空劫时并未完全毁坏?

答:天界有很大的范围,有些欲界天会被毁坏,色界天无色界则有不同的情况,有时是观待众生各自的业力。(正见C1)

问:弟子请法师开示:法本中是说——学过《俱舍论》的都清楚,世间的成、住、坏、空四个阶段称为一大劫,每个阶段有二十中劫,也就是说,八十中劫合为一大劫。这里没提及小劫。为了帮助想像和思维,弟子想明白:劫、小劫、中劫、大劫这些时间的算法,查了一些和上师的不太一致。

答:{【小劫】梵语antara-kalpa。指提婆达多受地狱苦报之期间,或指释尊一劫之寿限。一小劫之长短,诸经所说不一,依俱舍论卷十二载,人寿自八万岁,每百年减一岁而至十岁,或自十岁每百年增一岁而至八万岁,一切劫之增,不超过八万年;一切劫之减,最短减至十年,如是之增、减劫,一一皆称为一小劫;然大智度论则合此一增一减为一小劫。又据立世阿毗昙论卷九载,一小劫又称一中劫,二十小劫即住一劫,为梵众天之寿量;四十小劫即成、住二劫,为梵辅天之寿量;六十小劫即成、住、坏三劫,为大梵天之寿量;八十小劫即成、住、坏、空四劫,又称一大劫,为天地之一始终。另据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之说,有四十里立方之大石,有一长寿天人每隔三年飞来,以轻仅三铢之天衣拂之,至此大石磨灭殆尽,称为一小劫。[起世因本经卷九、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五、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一之一](参阅'劫'2811)}以上是《佛光大辞典》当中对小劫的解释,由此可知劫的概念不同经典有不同的解释。【庚三、住劫与大劫 中劫即从无量岁,直至人寿十岁间。最终上增为一次,彼等寿即八万间,如是已成此世间,存住二十中劫也。成坏空劫亦同等。八十中劫一大劫。住劫有二十中劫。每一中劫的量:从人寿无量岁下减到八万岁之间,再到十岁之间为一中劫,之后上升到八万岁并下减到十岁之间也是一个中劫。如是上增下减算为一,如此有十八中劫,最后上增为一中劫,到底是如何上升的呢?是从寿量十岁到八万岁之间上升的。那么,初终二劫是单独的,中间是往返的,这样一来,不是有长有短了吗?无有这种过失,因为初终二劫时间过得缓慢、中间过得快速之故。如此形成的世间住存二十中劫。世间形成、毁坏、灭空也都同等有二十中劫。八十个中劫称为一大劫。】——这是《俱舍论释》原文。(正见C1)

问:贤劫有一千尊佛出世,这个贤劫是一个大劫的时间吗?如果是,长度应该有多长?如果按我的理解,一小劫等于(84000-10)*100*2=16798000年,一中劫等于二十小劫=16798000*20=3359600000一大劫等于四中劫=335960000*4=1343840000年,那一个大劫的时间只有13亿多年,而按有的说法,贤劫的下一尊佛即第五尊佛弥勒佛应世时间就是56亿年以后,这个贤劫的总时间不够呀,况且还有剩下的995尊佛要出世呀。

答:弥勒佛出世的时间可能有不同的讲法,有的也讲是五亿多年,有的讲一亿多年,个人没有专门研究过,也有可能是单位或者观待不同众生的境界有差异。(正见C1)

问:一般的说法,一大劫等于四中劫,一中劫等于二十小劫,一小劫又有增劫和减劫(人寿84000岁减为十岁,又从十岁增为84000岁,每百年减一岁),为什么索达吉堪布上师在前行广释中引用《俱舍论》的教言说一大劫有80个中劫呢?这个中劫就是一小劫的概念吗?实在不明白,敬请法师开示,感恩顶礼!

答:关于劫的安立有可能有不同的讲解方式,俱舍论原文当中就是八十中劫一大劫,《俱舍论释》当中提到:【

庚三、住劫与大劫

中劫即从无量岁,直至人寿十岁间。

最终上增为一次,彼等寿即八万间,

如是已成此世间,存住二十中劫也。

成坏空劫亦同等。八十中劫一大劫。

住劫有二十中劫。每一中劫的量:从人寿无量岁下减到八万岁之间,再到十岁之间为一中劫,之后上升到八万岁并下减到十岁之间也是一个中劫。如是上增下减算为一,如此有十八中劫,最后上增为一中劫,到底是如何上升的呢?是从寿量十岁到八万岁之间上升的。那么,初终二劫是单独的,中间是往返的,这样一来,不是有长有短了吗?无有这种过失,因为初终二劫时间过得缓慢、中间过得快速之故。如此形成的世间住存二十中劫。世间形成、毁坏、灭空也都同等有二十中劫。八十个中劫称为一大劫】(正见C1)

问:普严劫和华严劫是在过去出现和未来出现吗?321页到324页没有说这2个劫,感觉很乱呢!

答:是。(正见C1)

问:就是这些劫和劫的时间长短是谁给总结出来的呢?

答:佛陀所说。(正见C1)

问:关于劫的概念没有搞懂,请法师开示。明劫有佛出世,暗劫无佛出世,这里的劫指的是中劫还是(成住坏空一个循环的)大劫?

答:大劫(正见C1)

问:空劫以后,就会出现三大灾难,整个人类都被毁灭,也就是四禅天以下的众生不复存在。经过很多年后,又一个成住坏空形成。既然全部都毁灭了,那没有修行的众生和修行的众生有什么区别?

答:如果没有修行,那就随业力转,有些可能在四禅天以上,有些可能在他方世界,如果修行,也是观待修行的层次和果位,有的可能已经出离了轮回,有的可能在净土,有的也可能在其他世界等等。(正见C1)

问:上次听法师开示,说二禅要8大劫才毁灭,三禅要64大劫才毁灭,怎么说来我们平常说成住坏空一个大劫内,其实"坏"和"空"并不完全彻底,是吗?

答:某种角度可以理解为,一大劫当中毁灭的是一禅以下的范围。(正见C1)

问:按照《俱舍论》中讲的,成住坏空是1个大劫,每个阶段20中劫,每个中劫就是寿命从八万多岁到十岁的一个增减,这样的算法,算弥勒佛降生,好像距今800多万年,和经典中说的还有56亿7千万年,差距很大,不知道这个56亿多的数字是怎么算出来的?而且,按照《俱舍论》这个劫的算法,一个大劫也只有十几亿年,可是地球到现在年龄已经45亿年了,好像也解释不过去。

答:这些我个人倒没有具体去计算过,特别是你说的一个大劫相当于多少年,我还真来不及去换算。而第一个中劫和第二十个中劫的时间,要长于中间的十几个中劫,因为中间十几个中劫人寿数量是以八万多岁来封顶的,而那两个中劫是以无量岁来封顶的。当中有一定的差异。至于你说的地球寿命45亿年,个人尚不确定,因为某些世间科学家的观点也在不断变化当中。也许在过若干年,这个观点又会被推翻,很多时候还只是一种猜测,比如说一百年前物理学界的某些观点,在现在看来已经不被承认。所以个人理解,对这方面不必过于执着。(正见C1)

问:每个劫有成住坏空阶段,这里的"空"什么意思?是胜义上的大空境界吗?

答:这里的空就是没有的意思,不是指的空性(正见C1)

问:昨天我们学习了大恩上师的《前行广释》第19课,请问课文中开示的"导师殊胜圆满"的情况(即一万多大劫中仅有六七个明劫;整个三世只有三位佛陀传密法),是指娑婆世界的情况而不是说整个三千大千世界对吗?如果是这样的话,娑婆世界怎么理解?是我们现代人概念中的宇宙吗?祈请开示释疑,感恩法师!

答:娑婆世界包括三千大千世界。范围可能比宇宙要大一些,个人理解宇宙可能是其中的一个世界而已。有些时候不一定要和现代人的某些观念完全对应,因为后者也是在不断修正和改变的。(正见C1)

问:请问一大劫是指娑婆世界(即一个"大千世界")的一次生灭吗?

答:个人理解是一个小千世界的一次生灭。(正见C1)

问:"住劫"是什么意思,前天打坐时,突然想起来是这个意思,您看看对不对:"世间的成、住、坏、空四个阶段称为一大劫,每个阶段有二十个中劫",所以,住劫是成劫、住劫、坏劫、空劫中的第二个。

答:住劫的意思是,一个劫安住的时间,也就是存在的时间段范围内。(正见C1)

问:为什么佛总是在减劫的时候出世啊?增劫的时候众生的寿命虽然是在增长,但是仍然没有脱离轮回的苦恼之中,这个时候不也是需要佛的教诲?增劫的时候会有菩萨来世间度化众人吗?

答:个人觉得增劫的时候也有佛出世的情况。(正见C1)

问:顶礼上师三宝!顶礼法师!尊敬的法师:您好!我们在学习中遇到一些疑问,请法师慈悲开示。在前行广释第19课中,讲到我们现在处于贤劫第九中劫人寿百岁之时,在贤劫中的第一至第八中劫,无佛出世,这个中劫是暗劫吗?该怎样理解明劫和暗劫?‍

答:通常来说明劫和暗劫的安立是以大劫为单位的,虽然1-8中劫没有佛出世,但1-8中劫都属于贤劫这个大劫,贤劫本身是属于明劫的。也可能有其他解释方式。(正见C1)

问:学习《前行》第19课,在教言中讲到佛出世在明劫时,在过去的5个明劫中佛有出世,现在佛出世于第6个明劫中,即贤劫,这个贤劫是否也是教言中讲到的"光明劫"?二者是同一个概念吗?

答:贤劫是一个明劫。(正见C1)

问:在每个明劫的之间都要经历很多暗劫,那么在第5个明劫与第6个明劫中又经历了多少暗劫呢?教言中没有说明?那么可以理解为在第5个明劫和第6个明劫中没有暗劫吗?在教言中提到1400劫后第6明劫出现,这个1400暗劫和过去的1400暗劫是一回事吗?(教言中原文:这样算起来,总共有五个明劫、一千四百个暗劫。……一千四百个暗劫结束之后,第六个明劫——现在的贤劫便出现了。……)

答:个人理解贤劫之前确实有五个明劫和一千四百个暗劫,这当中有可能第五个明劫与贤劫紧挨着,都是在一千四百个暗劫结束之后才出现的。(正见C1)

问:加行第十九课中大恩上师的开示:"过去的现喜大劫是个明劫,有三万三千佛出世,......"

正如邬金莲花生大士所说:"往昔初劫普严劫时,先生王佛的圣教中已广弘密法,......因为众生不能作为密法法器。"

请问法师"现喜大劫"不是初劫么?而"现喜大劫"与"初劫普严劫"有何关系?

答:应该不是初劫;二者应该是两个时间段。(正见C1)

问:前行第19课中讲到了如来出世的时间,按照大恩上师讲的,从人寿八万四千岁减到十岁,再从十岁增至八万四千岁为一个中劫。我理解,这和汉地大德讲的一个小劫(人寿一减一增)是一样的,只是名称不同而已。但有个问题,释迦摩尼佛是在第9中劫人寿百岁时出世,弥勒佛是在第10中劫人寿八万四千岁时出世(按照佛是在人寿下减时出世的说法,应该是在第10中劫的开端时出世),中间只差了半个中劫多一点,按照人寿一减一增约为1680万年的说法,半个中劫(汉地大德说的小劫)才840万年左右,这和弥勒佛将在56亿7000万年后出世的时间相差甚远。请问法师,这该怎么理解?一个中劫(汉地大德说的小劫)到底是多少年啊?弥勒佛到底是多少年后出世?

答:具体多少年我个人没有算过。(正见C1)

问:贤劫第四尊佛释迦摩尼佛出世时,前三尊佛在哪里?

答:示现涅槃了。(正见C1)

问:"现喜劫"出了三万三千佛,贤劫才出一千尊佛,为什么说"贤秒"呢?

答:贤劫,有些时候是因为这个大劫当中,有很多佛陀出世,非常善妙。(正见C1)

问:如何理解"与现在的我姿态一致的文殊师利佛出世",怎样姿态一致?

答:个人理解可能是示现的形象等等。(正见C1)

还可参考:

生西法师《前行》辅导笔录第19课:

这里说文殊师利佛会以"我"的姿态出世,这个"我"是指莲花生大士。因为这个授记是莲花生大士讲的,"文殊师利佛和我的姿态一样。"莲花生大士是从莲花化身,不断地弘扬密法,说明文殊师利佛也是这样的。】

问:末学是11级12月加行班的。看上师翻译的《百业经》中看到"过去七佛"这个说法(《百业经*一只母狗》),是释迦摩尼佛前的七佛。《大圆满前行广释》中第19课讲到贤劫千佛,释迦摩尼佛是第四佛。贤劫之前还有5个光明劫,有多佛出世。

问:过去七佛中有三佛不是贤劫中的佛?但是过去光明劫中也不只三尊佛呀?

答:过去7佛的前三尊是上一个劫当中的最后三尊佛(并不表示上一个劫只有三尊佛出世)。(正见C1)

问:百度百科中说过去七佛是在娑婆世界度化众生的佛。那其他的佛不在娑婆世界在哪里呢?

答:佛的化身可以遍布一切处所,而其他佛显现12相成道的教主身份可以在其他世界刹土。(正见C1)

问:娑婆世界是指这三千大千世界吗?

答:是(正见C1)

问:贤劫千佛都是在娑婆世界度化众生的吧?

答:是,是从显现教主身份的角度,千佛的化身也可以遍布一切世界。(正见C1)

问:顶礼上师三宝,顶礼法师。《前行》第十九课,"按照《俱舍论》的观点,从人寿无量岁减至十岁,又从十岁增至八万岁之间,算为一个中劫。住劫共有二十个中劫。"从人寿八万岁再增至人寿无量岁,这个期间的时间,算什么呢,如何理解。

答:具体时间我也不太清楚,但大体上还是百年增长一岁的增速。(正见C1)

问:感恩法师,人寿从八万岁增至无量岁这个时间段,不算中劫的话,算什么呢。

答:个人理解应该是算的,总之一大劫就可以分为80中劫,都在这个范围内。(正见C1)

问:顶礼法师!前行第19课里面讲到,通常,佛只在住劫人寿下减的时候才出世的。请问法师,佛为啥住劫人寿上升的时候,佛不出世呢?

答:我不太清楚,可能是一种特殊的缘起吧。一方面,某种角度来说,众生越来越痛苦的时候,越需要佛法。(正见C1)

问:《前行》19课里说具喜劫之后,贤劫出现了?后面有说明劫暗劫交替出现?那具喜劫和贤劫之间有暗劫吗?(具喜劫出现前已有一千四百个暗劫,讲记中说,一千四百个暗劫结束之后贤劫出现)

答:个人理解,贤劫"之前"某些时候也可能指的是在某个时间之前的许多范围内,不一定是紧挨着的时间。(正见C1)

问:在《前行引导文广释》里有"世间的成、住、坏、空四个阶段称为一大劫,每个阶段有二十中劫,也就是说,八十中劫合为一大劫。"的说法。既1大劫=80中劫。

在介绍"现在的贤劫"时,又出现"第一至第八中劫:无佛出世……第二十中劫:胜解佛(楼至佛)出世,为贤劫最后一尊佛。"这个加起来应该是20中劫,那么贤劫仅是一个"中劫"是吧?不是一个大劫?另计一个角度来说,就是在"过去"和"未来"还有60个中劫与现在的贤劫共同组成了一个"大劫"?

答:贤劫是一个大劫包含80中劫。但你要知道,贤劫当中也不是每分每秒都有佛住世的,前面那些没有佛出世的中劫,本身也属于贤劫的范围,因为一个大劫的开端与结尾,自有其标准,有成住坏空,这个是既定的,在这个前提下,你可以讨论这个大劫有没有佛出世,如果有(只要在80个中劫当中曾经出现过一次),就可以说是一个光明劫。(正见C1)

问:在查询这个观念的过程中,发现在净空法师的《弥陀经疏钞演义》中说到"「劫」,是佛教计算时间的单位,有小劫、中劫、大劫。通常我们讲小劫,称「增减劫」。经上说,人的寿命最长时是八万四千岁,这是人寿命长的一个极限;从八万四千岁每一百年减一岁,减至十岁,十岁是人寿命最低的极限;然后再从十岁每一百年加一岁又加到八万四千岁,一增一减这叫一个「小劫」。二十个小劫名一「中劫」,四个中劫名一「大劫」。四个中劫名为「成、住、坏、空」,成、坏、空三个中劫裡没有佛出世,住劫才会有佛出世。"

即1大劫=4中劫=80小劫。

净空法师的说法"1大劫=4中劫=80小劫"与前行里的说法"1大劫=80中劫"的说法之间的不同,如何理解?

答:那是另一种传承的讲法,其中提到的小劫可以对应我们提到的中劫。(正见C1)

问:再追问一个问题:在成住坏空中,是不是只有"住"劫时才有佛出世?当然也不是一直有佛出世,但成、坏、空时,就根本没有佛出世是吧?

答:通常是这样的。成劫方面,个人分别念理解,如果因缘具足也可能有佛出世。(正见C1)

问:为什么会有没有佛出世的时候?是因为共业所感,众生要成受果报么?

答:因为许多众生没有那样的福报或者说缘分见到佛陀出世。(正见C1)

问:那么如果我发愿在没有佛出世时,我愿去渡化众生,是不是会违背因果?

答:不会。度化众生有很多方式,即使在没有佛出世的时候,佛菩萨也可以以各种方式度化众生,显现各种形象,只是不一定显现明显的佛身。(正见C1)

问:顶礼法师,弟子一直以来还有个疑惑:佛经说现在众生的寿命是在不断缩短,弟子的疑问是现在人的寿命总体来说比古代人长,比原始人更长,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感恩法师

答:个人理解有多个角度。堕胎的情况现在很多,每年只是中国就堕胎一千多万次,打个比方,我也可以说某某婴2个月就被堕胎了,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这个人的寿命只有2个月,《黄帝内经》提到:"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具体寿命的范围,计算方式我个人不是特别清楚,但如果包括堕胎灾难,平均寿命会比较短。有些时候总体趋势可能是上升或者下降,但在短时间内也可能有波动。(正见C1)

问:佛陀住世时人寿100岁,现在推算起来应是人寿70岁左右,但现代人的寿命有日益增长的趋势,似乎没有减短寿命,如何解释这个现象呢?

答:短暂的似乎有增加,特别是某个局部的范围,如果算上二战、一战、"三年灾害",再算上非洲的某些地方,则有许多情况可以分析。有时如果再把堕胎的数量算上则有更多的方面。(正见C1)

问:佛陀出世都是在人寿下降时期,但贤劫最后一尊佛,胜解佛,是在此贤劫住劫的第20中劫,人寿从10岁增长到8万4千岁时出世,那么说明胜解佛是在人寿上升期出世的喽?

答:【从所有众生的寿量达到无量岁一直递减到十岁之间的时期,是劫初长时,此后逐步递增,增长到八万岁,又再度减少到十岁之间为一个往返。这样增减满十八次以后又上增到无量岁,随后又递减一次时,人寿到了八万岁,胜解佛出世,是转短时期,这期间历经了二十个中劫。】这是《前行备忘录》当中的内容。(正见C1)

问:佛经上说人寿在不断递减,佛陀在世时,人寿100岁,现在人寿75岁。但据很多史料记载,佛陀所处时代人寿仅30多岁,请问如何看待?

答:"但据很多史料记载,佛陀所处时代人寿仅30多岁"——依据是什么?有没有依据?我说茶杯会飞,请问你如何看待?(正见C1)

问:按照佛教讲,我们现在处在人寿减少期,但按照历史教科书讲,从几十万年的历史看,在远古时期,由于人类征服自然环境的能力弱,或者部落之间的争战,一般寿命没有现在长,不知佛教如何解释?

答:现在世间的某些历史教科书有多少可靠性值得思考,不说远古,近现代史当中的内容有许多都是经不起推敲的。(正见C1)

问:关于无佛世,在11460个暗劫中仅有7个明劫;而以第六个明劫——贤劫为例,在八十个中劫中仅有四个中劫有佛出世;而佛法住世的圣教期比之漫漫长夜般的圣空期又极其短暂,如闪电一瞬。如此思维,真如《妙法莲华经》云:"诸佛兴出世,悬远值遇难"。然而《普贤行愿品》有:"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以及"一尘中有尘数刹,一一刹有难思佛"。《地藏经》中《分身集会品第二》中世尊作是言:"吾于五浊恶世,教化如是刚强众生,令心调服,舍邪归正……吾亦分身千百亿,广设方便……或现男子身,或现女人身,或现天龙身,或现神鬼身,或现山林川原、河池泉井,利及于人,悉皆度脱。或现天帝身,或现梵王身,或现转轮王身,或现居士身,或现国王身,或现宰辅身,或现官属身,或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乃至声闻、罗汉、辟支佛、菩萨等身而以化度,非但佛身独显其前"。我的问题是,诸佛菩萨智不住三有,悲不住涅槃,发愿"如一众生不成佛誓不于此取泥洹",故而,是否可以推断,从了义的角度来说,其实并无真正的"无佛世"、"暗劫"或所谓的"圣空期"?诸佛菩萨是恒常于此如梦如幻的娑婆世界拔济众生的?

答:某种角度可以这样理解。一方面佛陀本身的境界没有动摇,何处众生有因缘就在何处显现,例如天上的月亮没有动摇,地上何处有清净的水器就可以映现月影。佛陀的加持周遍一切,大悲心恒时没有离开众生,也会示现种种化身(不一定是三宝的形象,可能是普通人的形象等)。而众生根据自己的业力和善根,也存在是否能够明显见到的不同情况。而当很大一部分众生因为种种因缘,无法直接明显见到佛陀出世、圣教住世等等,在某些角度就可以安立为暗劫。(正见C1)

问:十圆满中哪个条件最关键?已得人身具根生中土,业际无倒于法生信心,值佛出世说法法住世,入道师摄又具十圆满,盲龟一百年浮上海面一次,犹如我们于六道轮回中一百年才偶尔从恶趣中获得一次善趣人身;然而获得暇满却犹如颈入三千大千世界之茫茫大海内一木轭孔,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得暇满人身,非由力强得,乃是积福果"。从普通人身到珍宝人身的跨越是巨大的。我一直在思考,究竟这一步跨越的关键在哪里?末学浅见,认为是信心。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与佛法近在咫尺却死活不学佛的人,并非因为生在边地无有佛法,而是因为"无少信",所以"不知善恶行非法,根虽具足相似身,纵然转生于中土,亦为边鄙野蛮性"。心决定我们在十法界的沉浮,边地还是中土,其实是与我们自己的心相应的。若有一颗清净欢喜恭敬之心,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也处处有佛法,反之,即便身处印度金刚座菩提伽耶,正觉大塔也只是个拍照游览的景点而已。但如何帮助身边的有缘众生,使他们从空过者、灾祸者、相似者升华成珍宝人身呢?我感觉非常非常困难,上师也说这个需要前世的因缘,比较难。

答:信心很重要。一方面信心许多时候也不是无因无缘的,需要善根。佛陀说过,能够遇到某部经典,是前世多次供养佛陀的结果,能够信受某种法义,也是多生累劫福报的显现。佛陀出世讲法就像降下雨水一样,有的植物发芽,有的开花,有的结果,同样,佛陀出世之后,众生根据自己不同的因缘和资粮,没有善根的人种下了善根,有善根的人善根增长,善根增长的人成熟相续,相续成熟的人获得解脱,都得到各种利益。我们尽量帮助身边的人,让没有善根的人种下善根,让有善根的人能够好好闻思修,等等。(正见C1)

问:《地藏经》中《阎浮众生业感品第四》中说得很清楚:"若遇毁谤三宝者,说盲聋喑哑报;若遇轻法慢教者,说永处恶道报;若遇邪见者,说边地受生报"。得人身并且诸根具足生中土的前提条件便是于三宝有清净的信心。如《中观宝鬘论》云:"由信离无暇,依戒生善趣"。而业际无倒的标准——舍弃今生,也与信心有莫大关系,若于佛陀量士夫教言深信不疑,了知轮回一切如梦幻泡影了无实义,并且如《法华经》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便会从根本上舍弃世间八法,寻求解脱道。而五种他圆满中,依止具德上师是关键。即便是圣空期,有缘众生依然可以通过缘觉示现神变的教化而得到善知识摄受从而获得解脱。另外,如果没有上师开示解脱道,即便皈依三宝(入道)也只是形象上的皈依,无法真正趣入正法。那那暗劫中还会不会有善知识的教化呢?这与我第一个问题有点联系。我认为还是有的,只不过可能不是以三宝的形象出现。

答:可能性是有的。佛菩萨也可能示现外道或者普通人的形象与众生结缘,总之根据众生的福德因缘,都会得到佛菩萨的帮助。(正见C1)

问:"遇殊胜上师,得王位难比",没有往昔无量劫来累积的善根福德便无缘得遇殊胜上师摄受,而这种善根福德中必不可少的便是过去生对上师的清净信心。按照《事师五十颂》中的教言,如果承侍上师无有恭敬心,不具足信心反生邪见,便会生生世世无法得到上师摄受,果报非常严重。那么什么人可以"值佛出世说法法住世"呢?应该是对三宝有清净信心的人,通过持戒发愿可以做到。但反过来,是不是对三宝有虔诚清净信心的人一定不会转生到暗劫,下一世一定还能再值遇三宝呢?那我就不知道了。

答:有信心,肯定能够帮助我们远离暗劫,特别是发愿很重要。总之我们要忏悔自己诽谤三宝等等的罪业,多发清净愿。(正见C1)

问:我的推论是,获得五种自圆满的关键是信心,五种他圆满里(依止上师更为关键)依然离不开清净信心的福德感召,所以可以说,十种圆满或者十八暇满里最关键并且最难具足的条件便是信心。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浅陋的思考,不知对不对?

答:某种角度可以这样理解。另一方面,这些种种条件当中,有许多,如果缺少了,则其他的某些条件也难以具足。(正见C1)

问:在十圆满中的导师殊胜圆满,上师开示了明劫与暗劫从数量和时间上的比较,从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世讲述佛陀出世的情况。

但诸佛菩萨名号集里面还有很多已经成正果的佛陀,他们是在三世以外成佛的么?

答:前行当中提到的主要是娑婆世界的情况。名号集里的许多佛陀是娑婆世界之外的其他世界的佛陀。(正见C1)

问:第19课讲记原文"对有智慧的人来讲,魔是无法左右的。记得《般若经》中说:"有菩萨着魔,有菩萨无魔。"发了菩提心的菩萨,有些会着魔,有些不会着魔。对此,无垢光尊者引用《宝积经》的教证解释道:有智慧、有精进的菩萨,因为通达了空性,安住于无我境界中,魔众不会有机可乘;而无智慧、有精进的菩萨,由于没有证达空性,表面上看似精进,实则希求自我利益,对此魔众可侵扰损害;无智慧、无精进的菩萨,是魔众最欢喜的类型,根本不会制造违缘。所以,没有智慧、不精进闻思修的懈怠者,做什么事都顺顺利利,没有任何障碍,可是一旦他精进起来,各种违缘往往此起彼伏,这说明他有精进而无智慧,此时若披上无我的盔甲,魔众便无计可施了。"

请法师慈悲开示:如果理解这里讲到"魔众",这个"魔众"是六道轮回里的众生吗?还是心迷乱的显现?

答:魔众有很多分类,有不同的情况。有些魔是众生自心的显现,不是众生。有些魔就是众生,比如魔王波旬,就是一个众生。(正见C1)

问:前行19课,有一句"可是一旦他精进起来,各种违缘往往此起彼伏,这说明他有精进而无智慧,此时若披上无我的盔甲,魔众便无计可施了。"无我的铠甲就能是不是指证悟了无我的空性,安住于无我境界中,魔众就无机可乘?为什么空性能对治魔众?

答:可以理解为证悟空性,有些时候即使没有证悟有空性的见解和感受也有很大作用。相应空性就是相应实相,实相当中一切概念都不成立,一切障碍、烦恼、业都不成立,实相也就是佛陀法身,具有智悲力的功德。(正见C1)

问:《前行广释》第19课,无垢光尊者引用《宝积经》的的教证解释道:有智慧有精进的菩萨,因为通达了空性,魔众不会无机可乘;无智慧有精进的菩萨魔众有机可乘;无智慧无精进的菩萨没有违缘,所以一旦他精进起来,各种违缘往往此起彼伏,这说明他有精进而无智慧,此时若披上无我的盔甲,魔众便无计可施了。

如何才能披上无我的盔甲呢?我们该如何做到呢?

答:要以空性见解摄持,有条件你可以闻思一些中观的法义,经常忆念空性,就可以和无我的实相相应,如果真正证悟了空性就不会受到障碍。(正见C1)

播放列表 点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