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14结文(143-144)

目录

前行广释第143课

结 文

最后,在本论的结文中,华智仁波切以他卓越的智慧,对全论的内容――共同加行、不共加行以及捷径往生法,作了言简意赅的总结。

◎ 对《前行》的十二个引导文分别作概括

● 外共同前行的六个引导文

第一、通过思维暇满难得,使闲暇之身变得有意义。一个人要产生修法的意愿,是很不容易的,非常难。只有了知暇满难得,了知如《景德传灯录》所说的“一失人身,万劫不复”,才愿意踏踏实实地过一个修行的人生,不使人身空耗。

第二、通过思维寿命无常之理,来鞭策自己精进。如果这个人身能千年万年不失去,那么将来再修也不要紧,但人身的的确确是无常的。看看新闻媒体的报道以及身边发生的事情,相信谁都会发现生命的脆弱及无常。而作为修行人,只有对无常生起坚定的信心,才会时时鞭策自己“我不能睡得太多了,不能天天散乱,不能做无意义的事……”,从而成就真实的精进。

第三、通过了知一切轮回痛苦的本性,而生起出离心及悲心。如果轮回不是痛苦的本性,呆在轮回中流转也没事,但是,不管你转到哪一道,恶趣就不必说了,就算是天上人间,也是苦多乐少,终归要堕落。自己是这样,其他众生也是如此。明白了这个道理,谁还愿意呆在轮回里?谁不对可怜的众生生起悲悯?

第四、通过明确因果的差别,而如理取舍善恶。“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善的种子成熟的是快乐,恶的种子成熟的是痛苦,而且绝无任何欺惑。明白了这个道理,一定会如理取舍的。

以上就是所谓的四种厌世心。

第五、通过忆念解脱利益,而使自己对佛果满怀向往,并生起极大的信心。

第六、通过依止真正的善知识,来修学上师的意行。现在有很多人不重视依止上师,这就是没抓到根本。其实,即使是人身难得、寿命无常等这些看似简单的道理,离开了具相善知识的开导,也无法真实理解并修行。而且,所谓的修学佛法,无非就是修学上师的意趣和行为,所以一定要依止上师。

这以上是共同外前行的六个引导。

对每一个引导所作的简单概括,就像我们打的广告一样,希望引起修行人的重视。

其实,现在的修行人很可怜!说实话,对这么重要的引导文嗤之以鼻,而形象上的、对解脱绝对毫无意义的事,很多人却特别重视、特别有兴趣,遇到了也是心花怒放并极力宣扬。那这是什么呢?就是颠倒!

● 内不共加行的五个引导文

第一、依靠皈依三宝,奠定解脱道的基础。一栋建筑物有了地基,才会坚固,没有地基,到了一定的时候就会倒塌。同样,解脱道也要有基础,而皈依就是这个基础,只有具足真诚的皈依心,才能修成解脱道。

第二、依靠发殊胜菩提心,树立起佛子如海行为的框架。在稳固的地基上,便可以修建建筑物了,而修建时首先要建立的,就是建筑物的框架。有了框架,建筑就慢慢成形了。同样,作为一个大乘佛教徒,当你要修建佛法的大厦时,最初一定要发起殊胜的菩提心,并依靠这一菩提心,树立如海菩萨行的框架。这样一来,自利利他的佛果便会自在现前。

第三、依靠念修金刚萨埵,通过四力来忏悔一切过患之根本的堕罪。我们今生乃至无始以来所造的罪业,是无量无边的,如果不清净这些罪业,修什么法都不会成功。所以一定要念修金刚萨埵,通过四种对治力进行忏悔,令自相续得以清净。

第四、供三身曼茶罗,可积累一切功德之根本的福慧资粮。建筑物有了地基、形成框架之后,还要垒墙、装修,然后把里面打扫干净,陈设家具等等。同样,一个佛教徒,在皈依、发心之后,光是清净了自相续还不够,一定要积累资粮。而要积累资粮,供曼茶罗就是最殊胜的方便。

第五、一切加持的源泉――祈祷上师,可使自相续中生起殊胜智慧。上师的相续中有无量的智慧、悲心和功德,通过修持上师瑜伽,便可以一种强有力的方式,令自相续点燃智慧之灯。因此,修行人要作究竟的修行,就一定要祈祷上师。

以上是五种不共内加行的引导。

《前行》这内外十一种引导,是非常珍贵的修行方便,希望大家都要重视。不重视前行的人,对我个人无利无害,但我担心的是,他肯定修得不成功。好听的话容易说,两三天吹嘘一下,自己也觉得开心、有意义,但时间一长,结果会说明一切的。

这次讲《前行》的时间比较长,但在讲解的过程中,我详详细细地查找了很多相关的教证、公案、典故等,并很耐心地对每一个引导都作了力所能及的阐述。我只有这个智慧了,除此之外,也无能为力了。不过也还可以,我翻过以前藏地大德很多记录、笔记,多数都比较略,而我把这些藏文、汉文的众多资料都结合起来,也算是为大家作了一个我自己还比较满意的讲述。

讲述的目的,并不是我有了很多讲记以后,会赢得名声、财富、什么什么……这些我从来没想过。只不过我觉得,稍微广说一下,以后有重视前行的人,或许对他的修学是有利的。再说,这样的因缘和条件,以后有没有也不好说。

要知道,依靠上师如意宝和传承上师们的加持,眼下在这块寂静地方,能聚集这么多道友共同学习,是非常难得的,一定要珍惜、要利用好。对此,我本人一方面非常欢喜,一方面也觉得稀有,为什么呢?在末法时代的狂风如此猖獗之时,竟然还有这么多四众道友,在长时间地潜心研习大乘佛法,实在是不可思议。我想这一定是传承上师、护法神的加持,以及我们每一个人的善愿力所致,否则,怎么会有这样的壮观景象呢?

因此,希望大家珍惜这些引导文,不管是学院的人也好,城市里的人也好,我们要学佛修法,那就没有比人身难得、寿命无常、依止善知识、皈依、发心等更重要的事情了。如果对此一无所知,或者一知半解,那要修行恐怕是很难的。

● 不修便可成佛之往生法

如若修道尚未趋于究竟(未证悟以前),死亡便临头,则依靠不修便可成佛之往生法而往生净土。

死期是不定的,在修行中,如果即生没有成就,就应该运用颇瓦法(即往生法),趋入极乐世界。这是一个最快、最好、最方便的修法,是不修便可成佛的法。颇瓦法刚刚讲完,各班的法师们可以带着大家修一修。

加上这一往生法,总共就有十二个引导。

◎ 修行人要知道自己的身份

该传的法,我已经传了,传了以后,你们要自己修。修颇瓦的话,我觉得学院是最好的地方。

最近听说有些人要到别的地方去。当然,如果有更殊胜的传法者,也可以,从成就者那里得颇瓦法是最好的。不过,有些道友表面上信佛、学佛,比如学会里的道友,在学会也呆了好多年,但一听他提出的问题,就是根本没看书、也没学习,让我大失所望。学院的个别道友也是,呆的时间也不短了,但行为上也是各种各样,甚至有些事情都很让人费解。

过两天我们要休息几天,就在这个时候,听说有些上师邀请你们某些女众去开光。当然,请你们去为上师的佛像开光,这个我不反对,但是真正要开光,是大德们来开光,不一定要女居士、女出家人参加。这几年,学院也修了上亿元的经堂、佛殿,但没有邀请过汉地的居士或女众来开光,都是请僧众开光,

因此,当有些女众来请假,说她的根本上师请她去为他的什么建筑开光时,我就有点不理解。开光是可以,大米也带上,这个我不反对。但是,我希望你们,尤其是年轻的女众出家人,一定要注意你自己是什么样的身份!出家多不容易啊!说实在的,在这个时代,女众出家是不容易的,但出了家,弄不好的话,最后变成什么样子也很难说。

当然,也不管男众、女众,作为一个真正的修行人,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还是要明白的,正知正念就是用来观察这些的。否则,说得好听,实际上做起来都不如法,上师也好、弟子也好,一有过失就很难控制了。

◎ 《前行》涵摄一切显密修要

刚才讲的这十二个引导,进一步来说,其实已经涵摄了一切显宗的要诀。

● 其他宗派的显宗引导可包括其中

像共同加行里的四种厌世心――暇满难得、寿命无常、轮回痛苦、因果不虚,修持以后,便可生起无伪的出离心。宗喀巴大师在《三主要道论》中说:观修暇满难得和寿命无常,可以使修行人放下贪执,对今生生起厌离心;而观修因果不虚和轮回过患,则会明白无论转生何处,都不会有快乐,从而放下对来世的执著。当我们对今生来世都了无希求的时候,也就有了修行的动力。

而依靠观修解脱的功德,生起向往之心,可以开启诸道之门。诸道之门打开了,再依止一切功德的源泉――善知识,依靠善知识的指点,便可以创造圣道的缘起。

对一个修行人而言,如果他最初遇到的不是善知识,或者即使是个上师,但上师的方向不准确,那么缘起就坏了。而如果遇到的是真正的善知识,那么他的人生,也就有了真实的方向,有了善妙的缘起。

法王如意宝曾在一首道歌中说,他在年轻时前往石渠依止托嘎如意宝,并从上师那里得到最初值遇佛法的缘起,而这个美好的缘起,让他一生的修行及弘法都非常圆满。我想这里的很多道友也很好,因为刚开始遇到的上师是真的善知识,缘起非常不错,以后的修行也会很顺畅的。

如果最初的缘起弄坏了,转再多的弯儿,也进不了正道。有些人就是这样,二十多年了,一直遇到这个、遇到那个,该花的钱花完了,精力也耗尽了,而如今却一无所有。他也不是不想修行,也想正确地学、正确地修,但无奈缘起被破坏了,想入正途也做不到。即使去了正规的道场,呆个两三天,心又动了,又不由自主地走向了邪门外道,这种情况也是有的。

所以,上师是你学习佛法中最主要的缘起。而我自己的话,在1985年,那时候法王如意宝不像现在,有很多活佛、大德比法王还出名,但我依止了上师。现在想想,不管是前世的因缘也好,即生的福分也好,能遇到上师,遇到这个传承法脉,的确是非常荣幸的。

道友们也是一样,不管你最初遇到的是哪一位上师,只要是为你指点解脱道的上师,就是非常好的缘起,值得自豪。

在依止上师以后,应当以皈依作为基础,再经由发殊胜菩提心修学六波罗蜜多的途径,可以将我们引入遍知圆满正等觉的真实正道之中。

其实,像萨迦派的三现分、格鲁派的三士道、噶举派的大手印的显宗引导等一切圣道的要诀,都完全可以包括在这部《前行》的引导文中。这个道理,《前行》的序言里讲得很清楚。当时我要翻译《前行》时,先向上师如意宝请示了,请示以后,上师显得非常欢喜,后来在译的过程中,上师就作了这篇《序》:

大圆满龙钦宁提是集广大班智达派《龙钦七宝藏》及甚深古萨里派《四心滴》二者之密意于一体、即生可获得金刚持果位之甚深正法。

此《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不仅完全包括了三士道次第,而且具有殊胜窍诀要点。因此,诸欲解脱者必须实修。尤其是当今时代许多人不经过前行修炼,却首先高攀大手印、大圆满等正行法,以致正法与补特伽罗背道而驰。所以,诸位首先唯一实修此前行至为重要。

此深法摄集了藏地兴盛的萨迦、格鲁、噶举、宁玛派的引导文及广弘于汉地的净土、华严、禅宗等一切显密修要,并且具有持明传承殊胜之加持。祈请三根本、护法神赐予如理修行此法之具缘者加持并普降成就甘露妙雨。

本法传承:华智仁波切传与乐喜堪布公美,彼传给喇嘛罗珠仁波切,大恩上师罗珠仁波切传与我。

对于此次译成汉文、校订并传讲,本人由衷随喜。同时,祝愿弘法利生事业吉祥圆满!

释迦比丘晋美彭措勇列致

于藏历铁龙年神变月初三自寿六十八岁之际

公元二零零年二月八日

上师的《序》,是2000年作的。我是1999年翻译《前行》的,在去新加坡之前,先译了前面共同加行的一部分,回来以后就全部译完了。

《序》里面,法王如意宝有一句话是:“祈请三根本、护法神赐予如理修行此法之具缘者加持,并普降成就甘露妙雨。”这是最关键的地方,非常重要!因此,我希望你们都能如理如法地修《前行》。只要你如理地去修,传承上师、三根本及护法神就会恒时加持,有了这种加持的力量,修起来是完全不相同的,所以一定要重视。

我译过很多经论,但由法王如意宝作序的,一部是《直指心性》,还有一部就是《大圆满前行》,就这两部。如今看来,这两篇《序》对我非常重要。因为自法王如意宝示现圆寂以后,在我翻译汉文这件事上,有各种的说法,但上师如意宝当年在《序》里的这一句话,让很多人都哑口无言了。可见,智者对于未来,会提前说一些有密意的语言。

因此,希望四众道友们都能珍惜这部《大圆满前行》。法王的《序》语言不多,但很值得我们深思,能背的可以背下来。以前有道友发愿把整部《大圆满前行》背下来,但听说是背了,只是不太熟,说是“差不多了”。但“差不多”的意思,不知道是怎么样的?

总之,这次广讲《前行》,对我来说是第一次,应该也是最后一次。以后传的话,不可能像这次一样了,最多两三个月。因此,希望大家重视这部法!

● 念修金刚萨埵等是本派无上特法

这部法不仅能包括他宗的显宗要诀,而且,依靠念修金刚萨埵和曼茶罗的无上方便,可以净除罪障、积累资粮,还有甚深加持之密道上师瑜伽,以及不修便可成佛的往生法教授,这些引导都是本派的无上特法。

● 修完五加行才可以听受并修持无上密法

以上的这十二个引导,都是要修的。特别是五十万加行,现场的道友,或者以后听光盘的道友,都要修五十万加行。修完以后,各方面因缘具足的话,我想为大家传一系列的密法。没修完的人,不管你是什么样的身份,都不会传的。因此,每一个人都应该重视加行。

修完五加行以后,想步入宁提(即心滴)金刚藏圣道不共正行之门的人,先要修持大圆满中不共前行的三身引导,像《文殊大圆满》中就有三身引导的特殊修法,以及心识与觉性的引导(区分有寂)等以后,获得直指实相觉性妙用的灌顶,比如四灌顶或其他的大灌顶等,方可实修正行之义。

这个次第很清楚,希望大家不要搞乱了。也许有些上师是有密意吧,说有不用修加行、不用灌顶的特殊修法,对此本人并不反对。但我希望大家先要了解自己的根基,是顿悟者还是渐悟者?其实这一点也不难了解,自己是知道自己的。如果是次第性的根基,像绝大多数补特伽罗一样,那就一定要先修加行。这样修完加行以后,再进入密法的正行,是最可靠、最安全的。

在修密法的正行之前,还要修一些密宗的不共加行,像《文殊大圆满》里讲的,包括上师瑜伽等念诵文,还有像这里讲到的几种特殊加行。修完这些之后,再宣说本来清净、任运自成的正行引导文,就一定会令你的相续获得成熟。这就像打好基础的建筑一样,一定会非常稳固的。

而如果你不打基础,不按照传承上师们的传统去做,只是特别着急地修些高法,也是没有用的。就像你要修栋楼,再急也要打基础啊!打了基础,再一层一层地修上去――对建筑管多了,现在我也基本上知道,一层楼完工以后,至少要停个十五天,才可以修第二层。前两天我批评施工队的老板时,有人说我生气了,其实也没有,是真正的显现,显现时我说:“你这个工程的计划是怎么安排的?一层、二层,最后到第五层,你是怎么安排的……”

其实修行是一样的,也要一层一层的,这样比较稳妥,可惜很多人不明白。有些人特别心急,来不及打基础,来不及修加行,一上来就先“吃”一口正行。也许你觉得这样很好“吃”,不用打基础,以“开绿灯”的方式从上师那里得到,但实际上不一定真的得到了;即使得到一些,这种境界也不会稳固。

因此,希望大家一定要按照其他传承上师们所要求的那样,好好修加行,之后再修正行。

◎ 《前行》如实记录上师教言通俗易懂

华智仁波切在撰著《大圆满前行》时,并不重视文辞,就像我们学过来所感受到的,尊者在阐述每一个引导的过程中,没有着重在词藻华丽、文法精湛上。而后面的偈文中也说了,过多诗学方式的修饰,是毫无助益的。本来华智仁波切很擅长写作,看过《莲苑歌舞》的就知道,但在《前行》的写作上,他并不注重这些。

尊者说了,他是完全依照他的至尊上师的亲口教授记录的。

尊者在他的上师如来芽尊者面前,听受了二十五遍《大圆满前行》,就是根据这些,他记录下来,并整理成书。以前还有一位意科喇嘛,他的《大圆满前行口授》在整个藏地很出名,我以前得到过,讲得并不广。但是,不管是华智仁波切的《前行》,还是意科喇嘛的口授,当前辈上师们离开之后,他们亲口传讲的本派传承的教言,的确弥足珍贵。所以,华智仁波切在一五一十记录如来芽尊者的教言时,都尽量避免掺杂自己的言词。不过,即使是有,尊者的言词也不是分别念,应该是非常殊胜的。

《大圆满前行》,可以说是我最初学佛的缘起。刚从学校里出来,在德巴堪布面前听受的,就是这个法。学完以后就什么都不想了,一心想依止法王如意宝。这也是我人生的转变吧,是最难忘的一段。

现在法王如意宝已经前往清净刹土了,虽然在我的相续中,还有很多的业和烦恼,但我不为这些痛苦,我所痛苦的,就是除了梦以外,再也见不到上师的尊颜了。常常有这样的失落感。如果不是遇到德巴堪布、法王如意宝,我都不知道现在会是什么样子,未来人生的方向又是什么?应该跟我的同学,或者其他世间人是一模一样的,这些我是很清楚的。

那么,华智仁波切的《前行》,完全是本着通俗易懂、利益内心的原则而撰写的。这就是尊者的写作原则。而我的讲解,虽然说不上是如实记录上师的教言,但因为长期依止上师,长期对《前行》、对上师的教言非常重视,所以,只要是心里记着的,即便没有一个一个地讲“上师是这么说的,上师是那么说的……”,但也都尽己所能地在这次讲述中,为大家做了汇报。

理成文字以后,也许这一代的人不一定很重视,但不管怎么样,都在学。虽然有些不太情愿,只是为了考试、法本或种种待遇在学,我从“修学表”上也看得出来。但有些确实对《前行》有信心,是发自内心地在学,就像以前学《入行论》一样。对他们,我也很欢喜。

另外在这里,我也要特别感谢相关的发心人员:学院里面的人,像摄像、录音、做光盘、整理讲记;外面的人,印法本、管理、跟大家结缘……有很多工作人员。因为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让汉地相当一部分的人,对加行的次第有所明白了。在此,我以个人的名义,向诸位发心人员表示特别的感谢!

明天再讲一天的话,我这方面算是善始善终了。今晚应该不会死吧?但死了也没办法。后面还有些工程,大约要四五个月以后才出来,就看大家的发心情况了。发心人员也不容易,许多人遇到了种种困难,流下了眼泪,出了汗水……种种感受都尝过了。不过,这些都是有意义的,为了众生、为了解脱,是要付出一些的。

◎ 用《前行》的殊胜窍诀对治自心

刚才讲到,《前行》的言词易懂,但在这些易懂的言词中,却充满了修行的窍诀。

尤其是,许多有针对性、直言不讳揭露过失的上师教言,华智仁波切说,凡是他能记住的,都在相应的场合里,以旁述的方式罗列出来了。

当然,这种罗列,也不是处处“如来芽尊者说什么、说什么……”,这个我非常理解。因为我也经常讲到上师如意宝的殊胜教言,但讲的时候,不可能每次都“这里上师说、那里上师又说……”,总是这样的话,虽然会让大家生信心,但太多的重复,也许有人就生厌烦心了。

不管怎么样,对于这些言教,我们绝不能作为看他人过失的窗口,“这个人怎么怎么、那个人如何如何”,而要作为向内反观、观察自己过失的明镜。并详察细审自己到底是否有这些过失,如果有,就一定要正确认清、彻底断除过患,使心自然趋入真实正道,自己来改变自己的相续。

学《前行》就是应该这样,要针对自己,否则也就没有意义了。重视《前行》的人,我相信他的修行一定不错;不重视的人,听完了把法本一扔,这种人的修行,若不是佛菩萨化现的话,就很难讲了。

这次《前行》的讲记应该有八本,要全部看,可能谁都没有这个精力。前两天个别发心人员算了一下,六年以来,单单是我的讲记就有三十多本了。这些讲记,个别道友全都看了,但有些人可能一本都没看。讲记看不看也无所谓,但《大圆满前行》这本书不过四五百页,我希望你们一年能看一次,一年不行的话,两年看一遍也可以,或者三年也行。

下面是阿底峡尊者的殊胜教诫,这些教诫特别好!尊者亲口说过:“殊胜上师为揭露罪恶,殊胜窍诀为击中要害,殊胜助伴为正知正念,殊胜劝勉为怨魔病苦,殊胜方便为无有改造。”

最好的上师,他在讲课时能揭露你的过失和罪恶,天天说好话有什么用?要揭露罪恶。

最好的窍诀,就是击中你的要害。如果你每次听课,都感觉上师不是说别人,就是在说自己、批评自己,“怎么又说我”、“怎么天天批评我”,有这种感觉,说明你每天都得到了很多窍诀。其实作为修行人,只有接受这种点击要害的窍诀,才能认识自己的过失。

殊胜的伴侣是正知正念,正知让你时时观察自己的三门,正念让你不忘失善法,这才是修行人最好的朋友。

最好的劝勉,其实是修行中出现的违缘。当怨魔来危害你、敌人来危害你、病苦来危害你的时候,你就会立即提起正念,认真地修行。这一点我深有感触,比如,当我生病时,马上会想起死亡无常的道理,但病一好就没什么感觉了;一出现违缘,就想起三宝了,赶紧祈祷,但违缘一过又放松了。因此,违缘、怨魔、病苦,这些才是最好的鞭策。

最殊胜的方便,是无有改造。在所有修法窍诀中,直指本性,令心无有改造、自然安住,是最为殊胜的。无上大圆满中,有时是用水晶作表示,让人认识无改的心性。

前段时间,澳洲的人给我送来一个水晶,是八面的。以前这种水晶很难得,法王如意宝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等很多水晶店里都找过,那时候不多,但现在多了。我把那个水晶摆在桌上,今天来了个领导,他看到了,他说:“这个水晶放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我说:“这表示无改自性。”

“什么是无改自性?”

“大圆满最高的灌顶,就是通过水晶来认识心的本性。”

“怎么认识本性?”

我没法再讲了,只好说:“水晶能治心脏病,我的心脏不太好,所以喜欢水晶。”

他这次好像听懂了:“哦,原来‘无改’是这个意思啊!”

《前行》中有很多这样的教言,而华智仁波切将这些归纳起来说:窍诀击中罪过要害、正法融入于自心、恒常提起正知正念而将一切错乱归于自身、包括生起一个恶分别在内的念头也绝不能放任自流,而要以正法来调伏自相续,这是殊胜的要诀。

仁钦桑波闭关修行时有三道门,外面一道门上写的是:“在此门内若生一剎那的贪恋世间之心,则护法神劈碎我头。”中门、内门则是分别对“自利心”、“凡庸分别心”作的立誓,这种制止恶念的誓言,体现了一个真正修行人的修行决心。

对我们而言,前段时间我也讲了,可能我们的上半生都造了很多罪业,希望在下半生有些改变。即使不能变成一个十全十美的修行人,也不能再做恶人了,应当在自己的晚年信仰三宝,为来世做个准备。就算烦恼深重还要发点脾气、造点恶业,但是尽量地忏悔,尽量地行善,这样的话,得个人身也是有意义的。

如果能掌握上面的殊胜窍诀,用正知正念来护持自己并真实地修行,那么自己对自己实在有很大的恩德,对众生也有恩德,这样以正法利益自心,依止上师也可获得实义。

如阿底峡尊者说:“殊胜饶益乃令入正法,殊胜受益是心入正法。”

在一切饶益中,最好的饶益是什么?就是令他入正法。有些人认为,给我钱的人对我最好;有些人认为,对我有感情的人对我最好;有些人则认为,令我拥有地位、名声的人是我的恩人……诸如此类,每个人的价值观都不相同。但实际上,在你的生命中,如果有人让你趋入正法,让你皈依,让你学习大乘佛法,这才是最大、最长远的饶益。为什么我们说要感恩上师、感恩善道友,说他们的恩德远远超过了亲生父母?就是因为正法极为难得,而在这么短暂的人生中,他们令我们进入了正法。

大家常说“受益匪浅”,有些人看了小说、电影、电视,相续中生了烦恼,还认为受益匪浅。何“益”之有呢?其实,真正的受益,是我们的心融入了正法。比如,当你听了《大圆满前行》,这些道理自己明白了,明白以后,便如理如法地修持,这是真正的受益。

华智仁波切引用的教言,可谓一针见血,对过失击中要害,对正道也指示得清清楚楚,因此,希望大家都能掌握好这些窍诀,对治自心、圆满修行。

◎ 珍惜暇满人身精进断恶行善

总之,如今我们已经获得了暇满人身,有幸遇到了具相上师,得受了甚深窍诀,现在就具有实修九乘次第法门成就佛果的机会,可以说,未来生生世世的永久大业,成功在此时,不成功也在此时。

因此,大家一定要珍惜眼下的机缘。这并不是开玩笑,也不是在某些仪式上表表态,而是让我们真真正正地了解:遇着佛法不容易,修习佛法的确具有大义。

常有人讲:“现在是我事业最关键的时候,这几天我要搞个项目,非常关键,我的一生就靠它了……”同样,在我们漫长的生命旅途中,这一生是最关键的,生生世世也就靠它了。如果你这一生如理如法地修行,就为生生世世创造了殊胜缘起,这一世一过,未来就不同了;而要是错过了这一世,再过多少生世才能遇到佛法?很难讲。解脱就更不用说了!

这一点,相信因果、相信佛理的人,会明白的。如果将生生世世比作一生,孩提时代,六七岁到十几岁应该是读书学习的关键时间,但如果这个时候不学,那以后和知识、学问就无缘了,一辈子就荒废了。而如果你把这个时候利用好了,一生都会受益于此。

所以,修行人为什么重视这个难得的人身?其中有甚深的意义。这个意义,世间人是绝对不会懂的。不懂,所以他无所顾忌,但我们懂了,懂了就应该把握好。要知道,内心向善在此时,内心向恶也在此时,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所以一定要抓住这个多少劫都难遇的机缘。

我看有些人做得很好,他知道自己遇着佛法太晚了,实在不愿意浪费时间,一心想在修行中度过晚年。其实这是很明智的。几年、十几年,最多几十年的晚年,如果你真正用来修行、调整自心,一定也会有很大的收获;甚至,稍微有点能力的话,还可以度化众生,这样的人生,多有意义、多有价值!

否则,一辈子就是轿车、房子,成功、不成功……这些从长远来看,算什么成就呢?不算什么的。

要知道,如今就是计划永善永恶的界限,相当于一百生世中的一次食物。一百生世中只有这么一次食物,这种难得程度,不是每个人都能了解的。我们每天有课听,每天有修行的机会,所以很多人提不起正知正念,觉得“闻法修行并不稀有啊”,其实不能这么想。

《未曾有因缘经》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罗云出家以后喜欢玩耍,不喜欢听法,后来佛陀教诫他:“佛陀出世很难值遇,佛法难得听闻,人的生命也难保长久,而要得道就更难。如今你已经得到人身,又值遇佛陀住世,为什么要懈怠、不听法呢?”

罗云说:“佛法精妙,而我的心太粗浅,怎么能听懂世尊您的法呢?前面听法时听过就忘了,白费精神,没有任何的收获。所以我想,趁现在年少时尽情地玩一玩,年龄大一点的时候,自然会堪能听受了。”

佛说:“万物都是无常的,人身也难保长久,你能保证自己长成大人吗?”

“您说得对,世尊!罗云不能。但佛陀您难道不能保住儿子的性命吗?”

“无常是万法的规律,我连自己都保证不了,怎么保证你呢?”

“但我听法也是白听了,不能得道,闻法有何益处呢?”

佛陀告诉他说:“听法的功德,即使今生不能得道,但在来世于轮回五道中受生时,必定会有很多饶益。就像我以前讲的,般若智慧也叫甘露,也叫良药,也叫桥梁,也叫大船,难道你没有听过吗?”

听了佛陀的教诫,罗云从此努力修行了。

从这个公案中,一方面我们可以了解,对学法者来讲,应该有一定的纪律约束。出家人好得多,现了出家的形象,说明他至少愿意接受佛法。但在家人的话,外缘也多、烦恼也多,这样使得他的心态很不稳,修行上常常懈怠,所以,很需要一些纪律上的管束。

而另一方面,不论在家出家,自我教诫是最重要的。用什么来教诫呢?就是暇满难得、寿命无常,“人身太难得了,我不能用它造恶,一定要行善”、“我应该现在就修,不然过两天死了怎么办?谁都会突然死的,年轻人、老年人都会,我凭什么不会呢?”……

因此,我们要夜以继日精勤修法,恒时以死亡激励自己,断除追求现世利益之心,不惜生命精进修持,努力断恶行善。

当一个人真正开始这样修持时,再累、再苦、再怎么遇着违缘,也都是能坚持下去的。想想前辈的大德,他们就为了四句偈子,是如何不辞千辛万苦而努力的?因此,现在我们通过网络、光盘把佛法都送到你的面前了,为什么不好好听受呢?散乱是没完没了的,但这些都是解脱的违缘。

◎ 依止上师获得坚地度化众生

因此,我们应当依止具足一切法相的上师,之后依教奉行,全心全意皈依三宝。

在修皈依时要认识到:自己拥有快乐,是三宝的大悲所致;而自己遭受痛苦,则是往昔所造恶业所感。

认识到这一点,苦乐也就转为道用了。如无著菩萨在《快乐之歌》中说:如果患了病应当快乐,因为这样可以灭尽往昔所积累的恶业;如果无病也应当快乐,因为身心舒适可以增上善行。因此,真正的修行人,他知道苦乐都是三宝的加持,而且始终都有这种心态。

依止上师、皈依三宝以后,应当在修持心地善良、菩提心的基础上,精勤地积资净障。而在所有的这些修持中,上师瑜伽应该作为自己修行的核心和重点。比如,早上起来,你要修人身难得、寿命无常,之前先修一个上师瑜伽;修菩提心,之前也要修上师瑜伽,乃至像前面所说的那样,行住坐卧中都不离上师瑜伽。这样一来,最终便以恭敬诚信、誓言清净,而使自心与传承上师的智慧成为无二无别。

这里讲到了誓言清净,其实这是非常重要的。但有些人誓言受损,往往跟旁边的人说三道四有关。因此,作为修行人,不要天天看别人的过失、说别人的过失。现在有一种迷乱现象很可怕,有些人学着学着,就对道友、对上师、对三宝生起种种邪念,这些邪念,就是旁边有些人的言行不清净所导致的。他一旦生起邪念以后,又克制不了,这样便把自相续的真实善根毁坏了,相当可怕!

因此,从对自他负责的角度,就像华智仁波切刚才所讲的,不要往外看,要多反观自己。有些事是管理人员的事,其他人没必要参与。否则,有些人爱讲道友的过失,爱讲他人的过失,但你这样一讲,自己就成了是非、罪业的来源。本来是无中生有,但一传十、十传百,最后都变得没法收拾了。

真正的修行人是不爱讲人过失的,也不愿意交往那些是是非非的人,因为这种人什么事都编造得出来。所以,是修行人就好好地修行,修上师瑜伽,让自己的心与传承上师的智慧无二无别;修加行,不是为了暂时求大圆满法才修,而是修一辈子,只要永远不离开这些甚深的法,修行就必定会有进步。

而且,修这些法,一定会得到传承上师的殊胜加持,还有本尊、护法神等的无形护佑,这样一来,修行顺利不说,甚至即生就能获得像普贤如来一样永不退转的坚地果位。当一个人获得真实的道相感应或某种成就时,便不会贪著自我的快乐,而一定会肩负起度化众生的重担,救度一切老母有情摆脱轮回囹圄。

◎ 把这一节课作为《大圆满前行》的广告

《前行》结文的这一段文字,是本论的一个略义或总说,对此我也讲了一节课。如果把这个放在开头,也就成了一个广告。

现在人喜欢简单,如果你想以最简单的语言了解《大圆满前行》的所有内容,那就看这一段文字,想听的话,那就听这一节课。这一节课你听了以后,有信心的话,那就再学再听《大圆满前行》的所有内容。

总共我们讲了一百四十多堂课吧。这一百四十多堂课,如果能包括的话,就包括在今天的这几十分钟里了。像华智仁波切所说的:“这以上的文字,归纳总结了所有教言的要点。”

前行广释第144课

今天讲《大圆满前行》的最后一堂课,是结文中的颂词内容。

这个不广说,不然,每天讲三四个颂词,那要讲好几天了。所以简单从字面上过一下。

如是三传窍诀甘露河,传承上师口津精华液,

九乘次第修行精义要,无有错谬悉皆摄于此。

如来密意传、持明表示传、补特伽罗耳传这三大传承教言与窍诀的甘露江河,从无垢光尊者、智悲光尊者开始,宁提派本传上师口耳相传的窍诀精华液,乃至九乘次第――从声闻乘直至无上大圆满之间,所有修行的精义要点,全都无有错谬地摄集于这部《大圆满前行引导文》里了。

华智仁波切说得很直接,在这部《前行》中,无论显宗、密宗,一切修法的精要都有;而且,无论从传承上、窍诀上、次第上,都无与伦比,这样的一部论典,绝对值得我们修学。我平时常常劝大家看《前行》、修《前行》,也就是这个道理。

◎ 以比喻说明此《前行》为善说

下面以几种不同的比喻,说明《大圆满前行》是一部殊胜论典、美妙善说。

尽弃戏论言词之糟粕,调合极深实修要诀味,

烹调亲证口诀之精华,此善说如丰美之食物。

《大圆满前行》如丰美的食物。

就像做饭时要先清洗掉糠秕等糟粕一样,本论在撰著时,完全舍弃了空洞乏味的戏论言词;就像饭菜要调味一样,本论调合了极为甚深的实修要诀――从人身难得到往生法的一切美味;就像一道菜里要有精华一样,本论烹调了传承上师们亲自证悟的口诀,并以此为精要。所以,《大圆满前行》这部善说,如同世间无可比拟的美味佳肴一般,谁去享用,都会滋益身心的。

现在世间很缺乏佛法的真理,精神饥饿的人找不到食物,很穷苦。他们渴望真理,也强烈希求真实的修行,但可惜的是,长久以来,他们连基本的修行次第都不懂。对于这种人,我想《大圆满前行》就是你最好的食物,而且是美味,我希望你不要客气,立即享用它。享用以后,一定会遣除你心灵的饥饿和贫困。

三毒劣性粗犷荒野上,除过窍诀金刚犁开垦,

善巧灌溉真实妙法水,此善说如灵巧之农夫。

《大圆满前行》如灵巧的农夫。

我们的心野蛮粗暴,充满贪嗔痴三毒,就像一块低劣的荒野从未被开垦过,而《大圆满前行》里有很多窍诀,这些窍诀就像锋利的金刚犁一样,用它来开垦你心灵的荒野,能迅速除去无量的过患;心被开垦了之后,再用《前行》里的真实妙法水善巧灌溉,便可以生长善法的庄稼了,所以,这部善说就如灵巧的农夫。

灵巧的农夫是善巧种田的,再荒芜的田地,经过他的开垦、灌溉,都会成为良田。而《大圆满前行》就是这样一位农夫,再荒凉、刚强的心田都不怕,因为这里的犁不是普通的犁,而是窍诀的金刚犁;这里的水也不是普通的水,不是名相上的佛法,而是真实的妙法水。用金刚犁开垦,用妙法水灌溉,那不管你是如何贫瘠的荒田,都一定能成为沃土的。

华智仁波切很擅长诗词,他把《大圆满前行》比作美味,让大家品尝,尽情地食用。又比作灵巧的农夫,让我们开垦、灌溉自己荒芜的心田,以备将来播撒善法的种子。这些比喻很贴切,很多人听《前行》时,的确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欢喜;而且听完以后,以前再粗暴顽劣的人,相续顿时调柔了,因果取舍也非常谨慎,自己看看自己,也感觉是荒野成了良田。

可见,本论的确有强大的威力和加持。

出离心之肥沃良田中,巧妙播下菩提心种子,

以积净法生长功德果,此善说如丰年之庄稼。

《大圆满前行》如丰年的庄稼。

当心的荒野被开垦、灌溉之后,以四种共同加行成就了出离心的良田,在这片肥沃的良田上,巧妙地播下大乘菩提心的种子。种子有了,那如何让它生长呢?通过供曼茶罗积累资粮,念修金刚萨埵净除罪障,菩提心种子便可以发芽,并渐渐生长出种种功德妙果。所以,这部善说就如丰年的庄稼,五谷丰登、非常圆满。

这么圆满的《大圆满前行》,不管是谁,全部学完以后,我相信一方面他的相续会很成熟,了解了佛法的真谛;另一方面,在实地修持的过程中,也会真实生起出离心、菩提心,并通过积资净障让一切善法种子开花结果。

揭穿自罪且将其根除,以善巧语百般宣功德,

恒时精勤唯行饶益事,此善说如慈爱之乳母。

《大圆满前行》如慈爱的乳母。

乳母因为慈爱孩子,所以会严厉地断除孩子的恶行,告诉他这个能做、那个不能做,为他讲解做人的道理,让他学习,并且处处呵护他成长。同样,这部《前行》就像乳母一般,揭露我们相续中的罪业和过失,将其一一铲除;以善巧的语言,百般宣说种种善法的功德及佛理;同时对我们相续的成长唯一作饶益,所以,这部善说就如乳母一样。

乳母这个比喻很好。现在你们是学《前行》,以后也会讲《前行》,讲的时候,哪怕是一堂课,书中如慈母一般的教诲就会自然流入听者的心里,哪些事不能做、哪些事应该做,善法有什么样的功德……语言很简单,但会让每一个人都感受到真实的饶益。

因此,在藏传佛教中,刚入门的人也好,老修行人也好,都要学《大圆满前行》。《前行》的教言不像小学课程,学完以后,中学、大学就不需要学了,不是这样的。你刚入门的那一天需要学,你离开世间的那一天也需要它,为什么呢?因为这是一切佛法的修要。

当时我从学校“逃”出来的时候,首先学的就是《大圆满前行》。昨天有个道友说他从学校出来时,父母、老师、同学都劝他,心情很矛盾,其实那时候的我也有同感。不过学了《前行》之后,就踏实了。从那时到现在已经二十多个春秋了,但我一直觉得,自己也好,他人也好,只要你想好好修行,这部法是不能离开的。我是有这种强烈的执著。

不管是谁,不重视《前行》的话,我也只能尽量“观清净心”了。(众笑)

非仅词佳意义亦深奥,无等上师口气尚未消,

此善说如心中如意宝,诸获得者定入真实道。

《大圆满前行》如心中的如意宝。

《前行》的词句极佳。所谓词佳,不是说辞藻华丽,而是说语句流畅、言词恳切,谁都看得懂,智者也爱看,愚者也爱看。不仅词句美,更重要的是意义非常深奥,而且,在这部论典的字字句句中,他的无等上师如来芽尊者的窍诀口气尚未消失。所以,此善说不像外在的财富,或有利、或有弊,它是真正的内心的如意宝,任何人得到了它,听闻、学习、修行它,不离开这个法本,那此人必定直接或间接地入于真实的解脱正道。

入于解脱道的人,他的烦恼迟早会灭除的,这种力量,就是来自于上师的窍诀。华智仁波切以他的智慧,将上师的窍诀记录成文字以后,利益了无数的修行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上师的加持不可思议”。

的确,有些上师的加持特别不可思议。

◎ 《前行》易懂摄要义是无嗔阿阇黎

菩萨在弘法利生时有不共的特点,什么特点呢?

专行利他修持圣教典,并非依于声律诗韵词,

而以俗语方言示正道,此乃一切菩萨之特点。

菩萨唯一行持利他,他修持圣教典籍中的甚深佛理,他在弘扬佛法时,并不依靠世间的声律、诗学、辞藻、音韵以及艰涩难懂的词句,而是以浅显易懂老少咸宜的俗语方言开示正道,这就是一切菩萨的特点。

汉地的诗词是很美,一句一句的,句尾还有押韵,很多人喜欢。中国在唐代等时期有很多诗人,他们的诗文读起来很舒服,但是,这些能否消除相续中的烦恼、痛苦呢?很难说。

就像世间的老师,有的老师一开班会就说很多成语、诗词,学生们听着是很舒服,也觉得老师的口才好。但是讲完以后,好像也记不住什么,只是好听而已。但有的老师不是很会说,用的语言也很浅显,不过他直接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早上要做什么,晚上要做什么,现在的关键问题是什么……一周要做的事情都交代清楚了。语言很简单,口才好像还不如学生,但是学生们喜欢,为什么呢?因为他讲完以后,大家都知道以后该怎么做。

同样,华智仁波切撰著《前行》时,用词也很简单,藏文上谁都看得懂。以前郭元兴居士译过《前行》,不过有点难懂,据说法尊法师也译过,但我一直没有见到。所以,后来我发心翻译时,除了一些教证以外,也想尽量地让文句通俗易懂。但现在看来,还是藏文上更好懂,因为这是菩萨的特点,一般人是比不上的。

不管怎么样,《前行》译出来以后,还是让很多人得到了利益。中午我遇到几个佛教徒,他们问:“在所有的佛法中,我们应该看什么?”我说:“就看《大圆满前行》吧。”其实平常也是这样,一有人问看什么,我就推荐《大圆满前行》,因为它的语言的确很浅显。

因此,法师们讲经说法或为人开导时,用直接的语言好一点,如果你懂当地的方言俗语,那用这种语言来说明佛理,是最适合的。如《时轮金刚》也说:“若以方言便能了知真理,其他的语言有何用?”

所以,法师也好,辅导员也好,以后你们在讲课的过程中,不一定非要注重口才。太注重表达的话,可能有些甚深的窍诀,就挖不出来了。而用浅显、平常的语言来阐述,可能会更好懂。

论典词句虽繁极广泛,却难趋入愚者心室中,

深义见修虽用高调语,行浊慧浅之人难修持。

一部论典,如果它的词句太繁琐,内容太丰富广泛,就很难趋入愚者的内心。尤其在末法时代,一般人都喜欢浅显易懂的论典,词句越简单越好。大经大论,广大的教义,就很难接受了,甚至有人对我讲:“您以后不要讲大论了,好不好?给我们讲点简单的,像《修心八颂》、《佛子行》……”

还有,如果对于意义甚深的见、修、行、果,像无上大圆满、大手印、大威德,虽然以高深的语言来阐释,但智慧浅薄、行为下劣的人,却很难修持。

“您什么时候传大圆满?传大圆满要叫我啊!”

“我正在传。”

“啊,您正在传?”

“是啊,《大圆满前行》。”

“噢,那我不来了。”(众笑)

其实,像大中观、大圆满这些高深的法,虽然大家喜欢听,但听完以后,很多人却不修,有些也修不了。而《前行》的话,大都讲得很实际,能解决你的切实问题,修行甚至生活中都用得上,因此,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修得到。

有人说:“你们喇荣五明佛学院天天讲《前行》,不讲高法,太理论化了。”

但是我想,这样先从基础开始,有了一定的基础以后,再讲一些高深的法要,那时候你就能接受,而且能真实受益。否则,就像无垢光尊者在某些教言中讲道:一上来直接学习大圆满本来清净等深奥之法,一般人不但不能接受,反而会生邪见。

因此,希望大家先打好基础。基础不好,直接进入最高的法,不但不能证悟,反而会出现各种违缘,有这种情况。

是故此论易懂摄要义,如浅慧者心室具金宝,

劣慧者意暗处有明灯,妙义自现无嗔阿阇黎。

所以,华智仁波切撰著《大圆满前行》时,不仅词句浅显易懂,而且摄集了所有的修法要诀。而这样的论典,即使是智慧浅薄的人读了,也像是在他的内心中具足了珍贵的金银珠宝一样;即使是智慧下劣的人读了,也像是在他阴暗的意识深处燃起了明灯一样。因此,对任何人来讲,这部论典都是遣除内心无明、妙义自然显现的无嗔阿阇黎。

有人说:“以前我什么都不懂,还觉得学佛很可笑,但学了《大圆满前行》以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明白了。”

为什么这么快就明白了呢?就是因为这部论典有许多殊胜窍诀,通过这些窍诀,佛法中的深妙意义自然而然显现在你的心里。你看,你一翻开《前行》,不管是哪一章,业因果也好,依止善知识也好,往生法也好,所有的意义,就像有一位阿阇黎在为你讲解一样,很容易就明白了。

你到哪里找这么好的“阿阇黎”呢?如果你想找个当下能让你生信心的,那除非是独觉,他一下子跃入空中结金刚跏趺坐,身上燃火、降下甘露,你就产生信心了。但现在到哪里找这样的人呢?如果是其他上师,可能在你的眼里,怎么看也是个凡夫,“你看他说的是什么什么,看东西怎么怎么,吃东西也是什么什么……所以这个上师肯定是凡夫”,反而生了一大堆邪见。

这样的话,你不如看《大圆满前行》。看的时候,佛法的真实意义自然呈现在你面前,任你怎么看、怎么读,它都不会对你生嗔恨心,所以说它是“无嗔阿阇黎”,也就是没有嗔恨的上师。因此,如果你随身带着《前行》,其实就和依止善知识没有两样了。否则,有些上师太忙,而有些上师也不一定能满足你的意愿。

那天有个道友对我说:“我看见你就已经失去信心了。”

“为什么?”

“我每次想问个问题的时候,你就忙忙碌碌地走了,我以后再也不来了!”(众笑)

所以,不管是谁,如果你有些佛法上的问题想问,找哪一位上师、哪一位道友,也许都会有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像我这样性格不好、脾气不好、身体不好、心情不好的人,问什么样的问题,都不一定能满足你,因为我自己有很多的过失。但是《大圆满前行》是完美的,它是无嗔的上师,而我是有嗔的上师。

当然,我也不是真正的上师,有时候看起来,连弟子的法相都不具足。这不是谦虚,我心里的确特别惭愧,只不过已经坐到法座上,也就不得不装模作样了。但我非常希望,道友们都能把《大圆满前行》当作自己的根本上师,经常翻阅,这样它随时都会给你一些指点。

这就是无嗔的上师,是末法时代的修行人最值得信赖和依止的上师。

耽执推敲词藻之智者,诸论未知教授之大师,

饮此殊胜窍诀营养后,实修要诀精力定充沛。

世间有很多耽著华丽词藻的所谓智者,比如专门研究诗学、历史、文学等的一些人,他们只重视词句,不关心意义;还有一些口头上讲得很好的所谓大师,像研究宗教的博士、博导;或是通过治学、考证等方式从事研究的一些上师们,他们对于宗喀巴大师所说的“应将一切论典作为对治烦恼的窍诀与教授”这一点,根本就不了知。对这些“智者”和“大师”们,华智仁波切说,如果你们饮用了《大圆满前行》殊胜的窍诀营养之后,实修要诀的精力一定会充沛起来。

现在有相当一部分人,实修的精力是不充沛的,甚至可以说非常憔悴。为什么呢?每天都扎在干巴巴的理论上,口头上是会讲,然而却从来没有真正地实修过。比如“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万法皆空”、“为利益一切众生发无上菩提心”……这些道理,在很多学者或智者的眼里,似乎再简单不过了,也没什么可学的。但实际上,只是表面上了解还远远不够,缺少实修的话,是很难生起正见和正信的。

因此,那些对佛教有相当研究的人,我希望你们好好看《大圆满前行》,看了以后,相信你就不会单单把佛法挂在口头上、放在书本上了。否则,能写篇博士论文,能懂一点历史,就觉得自己高高在上,别人面前也是不一样的神态,这有什么意义呢?看看内心炽盛的烦恼,就知道自己学得怎么样了。

不过,对于这些人,华智仁波切一会儿批评,一会儿又鼓励。现在鼓励他们说:你们一定要学习《前行》的窍诀,并如理如法地实修,这样精力就会充沛的。

观空如暗投石大修者,装模作样修善之行人,

自不量力冒充成就者,若见此道则如钉刺心。

有三种人见了此论所述的正道,会像钉子刺入心脏一样痛苦。

首先,有些人天天闭眼盘腿坐着,说是观空性、什么都不执著,看上去也好像是一个大修行者。但实际上,他的修行就像在黑暗中抛石头一样,“咚”,不知道落到哪儿了,可以说,出离心、菩提心、无二慧等功德毫无增上,没有什么境界,只是盲修瞎炼而已。

其次,有一种人是装模作样地修善。在别人面前很会做这样的佛事、那样的佛事,跑来跑去;而且天天讲“我今天念了多少经,看了多少书,如何如何”,但是他从来不观察自己的内心,只是耽著在数字和形象上。

最后,还有一种是冒充成就者的人。这种人自不量力,自己有多少功德根本不知道,为了一点利益,对佛法、对自己都不负责任。

以上的这些人,如果他们有机会看《前行》,从人身难得、业因果一直到发菩提心等所有窍诀、公案全部看完,那他肯定会非常痛苦,就像心里刺入了钉子一样,“这里我犯错了,那里我也犯错了……”个别道友不敢听、不敢学《前行》的原因就是这样,因为他学了以后,感觉天天在挨骂,心里很不舒服。不过,如果能从此改正了,修行也就上去了。

而有些人的问题不是这个,他是深入不了。有个人说:“我看过您的《大圆满前行》,里面有一部分是讲故事,有一部分是说道理,也算是不错吧,还行!”――评价不算很高,“还行”!

不过真正要修行的话,还是要深入地学,要懂得对治自己的心。

◎ 依师教言撰著《前行》,所言无错谬

那华智仁波切是如何撰著这部《大圆满前行》的呢?

吾虽多闻繁冗词藻论,善巧绘画诗韵彩虹图,

然非大恩上师之言教,故此未杂自造之词类。

华智仁波切说:我本人学习过许多繁冗的有关词藻方面的论典,也善巧绘画、诗韵以及彩虹图等技艺,然而这些都不是大恩上师的言教,所以在写作《前行》时,我没有掺杂自己造作的词类。

从华智仁波切的传记中可以看出,尊者不仅是大成就者、大修行人,而且是学识渊博的学者、智者,是那个时代非常杰出的人物。尊者善巧绘画,尤其擅长诗歌,从他的《莲苑歌舞》就看得出来,他在诗词,也包括印度的诗词方面,是很有造诣的。假如《大圆满前行》全都用诗歌的方式撰写,从尊者本人来讲是没有问题的。但这里尊者讲了,这并不是以如来芽尊者为主大恩上师们的言教,所以,他没有掺杂这种分别念的词句,而是原原本本地记录了上师的言教。

所谓原原本本,也不是上师打个呵欠、咳嗽两下也写进去。像现在有些上师的弟子,他在整理上师的法本时,一点都不敢动,上师打个呵欠,就写上“哈”,上师咳嗽了,就写上“喀、喀”,很怕加上自己的分别念。其实也不是这样。

上师们在演讲的过程中,不一定每一句话、每一个用词都很圆满,形成文字时需要有些恰当的处理。因为演讲和造论毕竟是有距离的,如藏地有些格言中就说:“造论时要极为严谨,而传法时则应视情境而定。”因此,要一个演讲者在当场发挥的时候,遣词达意完全准确,远离因明三相推理中的所有过患,是不可能的。

那么,会整理的人,他既能不违背上师的本意,又能在遣词造句、甚至润色上做得相当到位。所以,对那些做文字的道友,我希望你们以后在对各位上师发心的过程中,尽量不要偏堕。如果只是描绘自己心里诗词的彩虹图,上师讲的是这个,你润色成了另一个,根本找不到上师的感觉,这样不对;如果你根本没有明白上师所讲的意思,误解了、写错了,这样也不对;但是,如果太拘泥的话,上师说什么,就一句一句原原本本地写上去,这样到了文字上以后,也不见得是上师的真实意思。因为上师在演讲的时候,有时候意思说清楚了,也不一定特别注意词句。

总之,现在有很多上师,尤其是藏传佛教的上师,他们都有一些得力弟子,由这些弟子为上师做书、做光盘乃至做很多方面的资料,通过这些,就把上师善知识的教言留下来了。其实这是很有必要的。

而且,这样的上师有一个不够,两个不够,一百个也不够。为什么呢?因为所化众生很多,而且每个上师的所化都不同。当这些上师们,尤其是有悲心、有智慧,真正有传承上师加持的上师们,他的教言留到文字上以后,一定会对将来的众生有利。你看华智仁波切,他把上师的教言理成文字之后,一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们还在受益。因此,如果现在也把很多上师们的教言做成文字、光盘,那么到了未来,不同层次的众生也必将受益。

当然,发心过程中也不容易。道友与道友之间的配合,思想理念上的碰撞等等,一做起事来就会出些问题。比如,如果是我整理的,你要修改的话,那我可能很痛苦,尤其知识分子,这种痛苦是无法对治的。有些道友甚至说:“如果还要某某再看一遍的话,我再也不会发心了!把我的稿子弄得面目全非……”很伤心、很痛苦,这个我是理解的。

但不管怎么样,如今的佛法也算兴盛,很多上师弘法利生的缘起比较好,所以道友们还是应该认真发心。当然,发心的时候要注意,不堕两边是最好的。

无等上师真佛出于世,雪域世间增上善妙矣,

圆寂之时逝去尚未久,健在金刚道友可作证。

尊者接着说:我说如实记录了上师的言教,这不是妄语。因为我的无等上师如来芽尊者是真佛出现于世,他为整个藏地雪域带来无比的欢乐和利益,增上了善妙,而圆寂的时间还不太久,那么,《前行》是否为上师的教言?是否掺杂了我自己的分别念?健在的很多金刚道友都可以作证。

从这里看,可能上师圆寂不久,华智仁波切就造了这部论典。因此,在上师住世或圆寂不久时,能将他的教言理成文字、做成光盘,是很重要的。

上师如意宝的教言,我刚来学院时天天都拼命记,但是到了后来,觉得“天天都有,没事吧,以后再写吧”,之后就再也没记了。这样一晃十几年就过了。但学院里有一个非常普通的僧人叫才让滚波,他把上师每天讲的全部记录了下来,上师圆寂以后,就理成了文字。后来丹增活佛作了校对,几年前印了出来,是藏文的,大概有两百页左右。

这一下,法王的所有弟子都特别地感恩他,特别欢喜。为什么呢?因为当时即使是上师的一个普通的语言,他也都记了下来。看了这些文字以后,自然就想起了上师的音容笑貌,以及各个方面的一些事情。同时,还有很多大家根本不知道的教言,也都形成了文字,特别珍贵!

而我看了以后,感觉自己最遗憾的,就是没能把法王的所作所为记录下来。也包括法王在国外弘法时的一些情形,很精彩、很感人,但那时候总觉得以后会想得起来,所以最多写几个字就过了,没有正式记录下来。而到了后来,甚至连当时的笔记本也找不到了;凭着记忆记住的片段,一段时间以后,也都忘得一干二净了。

可见,依止上师时,将上师的教言理成文字是非常重要的。

是故结集真实圣教言,于此精进之因依师恩,

我以敬信善意造此论,道友天众理应作随喜。

因此,华智仁波切结集了上师真实的圣者言教,而在这上面精进的原因,就是为了报答上师的深厚之恩。尊者说:我以无比的恭敬心与信心,同时满怀善心而写作此论,对此,道友、天众、护法神等理应作随喜及护持。

其实很多发心人员也是这样,一方面为了报答上师的恩德,另一方面,也觉得上师的教言对将来的芸芸众生肯定有不可估量的利益,就是在这样的善心中做事的。有些道友发心非常清净,自始至终不和人争什么,也不为什么其他目的,就是一心一意把法本整理圆满,这样的话,现世也好,未来的时代也好,应该能利益到很多人。

如果让我自己来弄,不要说一本书,可能连一个教证、一段话,要写好都是很困难的。其实一本书也是很大的工程,不是很容易的。所以,对于每一本书的完成,金刚道友们也都应该随喜,天众、护法神们也应该赞叹、护持。

我经常在想,前辈大德的确了不起,留下了这么好的教言,不仅是《前行》,还有很多很多的论典。而这些在当时,像无垢光尊者、麦彭仁波切住世时,可能不一定受欢迎,但过了那个时代,几十年、几百年以后,人们才知道他们的智慧和悲心,才更加生起景仰。

未来出世有缘诸善士,若见此文理当心生起,

亲遇师佛恭敬诚信心,自觉所言要诀无错谬。

尊者造论以后,希望当时的金刚道友和护法神都随喜、护持,而对未来的有缘善士――也就是我们了,我们肯定有缘,也包括来学院旅游今天到场的人,虽然你们不一定有学的心,但你来了,也应该是这里所说的“有缘善士”。当有缘善士见到《大圆满前行》时,理当就好像亲自遇到华智仁波切的如佛般的上师一样,从心里生起欢喜心、恭敬心以及诚挚的信心。而尊者他自己认为,在论中所说的要诀没有任何错谬。

以前,当我最初看到这个偈颂时,才真正明白如来芽尊者是什么样的人,华智仁波切是什么样的境界,他们的确是真正的佛陀,是佛以人的形象来到世间。其实,这从他们的所作所为,以及所留下的教言文字等各方面都看得出来,他们的确是特别伟大的修行人。因此,我们对作者及作者的上师们,对这部《大圆满前行》,都应该生起不共的信心。

现在藏地有很多活佛转世,华智仁波切有很多转世,如来芽尊者有很多转世,麦彭仁波切有很多转世,无垢光尊者也有很多的转世……世间有佛菩萨的化身,我们不否认,不要说是人,就连飞禽走兽中都有。但是,就像颇瓦法中所讲的,有些“转世者”在显现上,与昔日的大德是无法相比的。

因此,如果你要依止,要生信心,就对《大圆满前行》生信心,这是不会错的。假使你在当年见到了如来芽尊者,他对你饶益的方式,也无非是为你宣讲他的教言。因为他的教言是从大悲菩提心中流露的,是完全能利益你、利益众生的,而除此以外,也不会有别的了。那到了末法时代,如果你不会区分人,就在法上作个选择也可以。

我并不排斥任何的化身或转世,但是用智慧观察时,前和后,还是应该有一些相似性的。比如说六祖,他的法是经,人也是真佛,这是历史上公认的。但如果他的转世是个一般的和尚,甚至行为上也是颠颠倒倒,不仅没有给佛教增光,反而染上了污点,谁愿意承认这是六祖的化身呢?

所以,我希望大家对《大圆满前行》生信心,就像你遇到了真实的如来芽尊者、智悲光尊者一样。他们都非常了不起。在华智仁波切的传记中说,智悲光尊者有五位化身,而华智仁波切是其中之一。还有种说法是,华智仁波切的外相是寂天菩萨的化身,内是印度大成就者夏瓦热,密则与观世音菩萨无二无别,所以他是三重化身。

为什么华智仁波切特别喜欢《入行论》,天天带着?因为这是他的前世造的,比较执著吧。(众笑)

你们也可以,如果今世造了论典,后世就常常揣在怀里。

◎ 回向

如是从中所得诸善根,回向曾为慈母众有情,

皆为殊胜上师摄受后,依教奉行究竟证圣果。

尊者说:现在将造论等所得的一切善根,回向于曾经成为自己慈母的无边一切有情,愿他们在被殊胜善知识摄受以后,依教奉行,并最终证得无上圣果。

愿见无等上师圆满佛,其言甘露所育之诸众,

一同现前无上正等觉,踏上引导众生事业程。

尊者发愿:愿能现见依靠他与他无等上师的教言甘露所培育出来的所有弟子同时现前无上正等觉佛果,往生极乐世界或其他刹土,并且踏上引导无量众生走向解脱的事业旅程。他愿自己能见到这一切。

我们也应该发愿:愿能见到法王如意宝培育的所有四众弟子,自在往生极乐世界,圆满地道功德,成就佛果,利益无量无边的众生。愿所有这些精彩的场面,我们都能一一见到。当然,我们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员。

其实,这样发愿是很有必要的。

你看,极乐世界有这么多比丘僧众,他们都在共同修学,将来也都会走向利益众生的旅途。世间也是一样,在同一所学校一起读书的同学,共同完成学业之后,便各自进入社会,开始了自己的生活。

因此,在学院共同学习的道友也应该发这样的愿,愿能见到自己的同行道友一同成佛,以及利益众生的一切景观。

愿凡享用善说甘露汁,教言欢歌吸引善缘士,

大恩上师所有诸法子,彼等悉皆长久而住世。

华智仁波切发愿:愿凡是享用此《前行》善说的甘露汁,被上师的教言欢歌所吸引的善缘之士,以及大恩上师的所有法子(这里面包括一般的弟子,也包括活佛、堪布、法王等等),愿他们全都长久住世、常转F轮。

尊者当时为之发愿的这些人,现在肯定都圆寂了,但发愿的方式可以借鉴。比如,我们也可以发愿:愿法王如意宝(或你自己的根本上师)所摄受的弟子,以及在他的教言甘露滋润下成长的所有高僧大德、弘法利生之士等,全都长久住世、常转F轮。

愿我自此生生世世中,成为师尊随学之奴仆,

一切谨遵师言依教行,令其欢喜恒时得摄受。

尊者发愿(我们也可以跟着默默发愿):愿我从现在开始乃至在生生世世中,都成为如佛陀般上师的随学奴仆,一切时处都谨遵上师的言教,上师如何吩咐都依教奉行,令上师时时生起欢喜心,并恒时得到上师的摄受。

华智仁波切对上师有特别的、不共的信心和恭敬心,正因为这样,所以他在结文中的所有偈颂,提到的全都是上师,而并没有说某某佛或某某菩萨。如果一个人对上师有如此大的信心,那他的事业也一定会很广大。

愿我度尽轮回众生前,舍弃自身受用一切善,

甘为一切可怜老母仆,彼等受持圆满佛妙法。

愿我在度尽所有轮回众生之前,能舍弃自己所珍爱的身体、受用乃至一切善根,全部施于众生,心甘情愿地成为一切可怜老母有情的仆人,让他们享受圆满佛陀的教法和证法。

这样的发愿,我们应该也做得到。比如,当你在发心的过程中,稍微累一点、辛苦一点、有点烦恼不开心的时候,就可以这样发愿:现在我发心做事,就是为众生做奴仆,在服务众生时,即使我要感受各种的痛苦,要作出种种的牺牲,我也心甘情愿,愿我所做的一切,能让众生自在、无勤地享受佛法。

有这种大乘发心的人,是很了不起的。像有些道友就说:“我稍微累一点不要紧,只要其他人能好好闻思修行,为他们创造一些条件和因缘,我愿意付出一切。”

愿我暂时心中亦升起,传承上师加持璀璨日,

依止寂静之处度此生,究竟获得无等上师果。

愿我在获得佛果之前,心中暂时也能升起传承上师加持的璀璨日光,依止寂静地方度过此生,并于究竟上获得无等上师的果位。

其实我们很需要上师的加持。有了上师的加持,修行就会很顺利,不费力,也不会那么艰难,因为你始终会感受到上师的加持。不管是夜里还是白天,是修行还是做事,当你遇到再大的困难,身体出现再严重的疾病,甚至遇上世出世间最大的磨难,只要有上师的加持日光在,那种温暖、那种无形的力量,就会让你做什么都有动力,克服什么都能坚忍。所以,单凭着上师的加持,你也绝对不会离开修行或弘法的岗位。

而如果没有上师的加持(当然这是你自己不想祈祷、不想亲近),甚至背道而驰,上师说一句,就对着干,那缘起就破坏了,不可能得到加持。得不到加持,做什么都很困难。这是我从多年依止善知识的经验、体会中总结出来的。

当然,个别发心人员跟上师之间,偶尔有一些口角或者小的得罪,我想这个不要紧。比如,在管理上,上师让你这么做,而你有自己的考虑,没有这么做,这个不算得罪,也算不上是违背。但有些人因为这些小事,就不敢发心了,甚至连呆都不想呆了:“哎,天天让上师不欢喜,不如我走算了!”其实也不需要这样。一般来讲,在管理过程中,道友和道友之间,法师或管理者与道友之间,偶尔有一些摩擦,也不会构成罪恶的。

但有些人动不动就:“我给你传过法,你是我的弟子。你对我态度不好,就破誓言了,破戒律了……”这样是绝对不行的!事情本来很简单,弄得太严重了也不好。因此,我希望道友们都能和睦相处,平时大家在佛法上互相交流,如果有了什么事情,当面说出来比较好。比如你说“你做得不对”,我当时可能会生气,但过了以后就没了。

前段时间,慈诚罗珠堪布和我商量事情时,他说了一句话,我觉得这句话很好。他说:“虽然金刚道友之间不能互相生嗔恨心,但为了弘法利生和管理学院,有些事情上也不得不互相得罪,甚至生气。但事情一过,离开这个门以后,心里也就没什么了,谁也不会执著的。”

所以,有一点小摩擦也不算什么,不要放在心上。如果几年后还耿耿于怀,因为当时对方说了什么,所以到现在你还是有一种态度,这样就不好了。大乘佛子,尤其是金刚道友之间,千万不能这样。法师和道友之间也不能这样,否则,法师也就不具足法师的法相了。因此,如果不是有意去得罪,出现一些小小的问题,上师也不会不欢喜,也不算严重的罪过。

上师欢喜不欢喜,有时也要结合上师的密意来了解。比如,我自己在依止上师的过程中,有时上师确实是显得不欢喜了,是有这样的。但我始终认为,上师对我从总体上应该是欢喜的,应该是乐意摄受的,不会对我有什么看法。因为在我依止的过程中,上师的任何教言我都努力去做,可以说是依教奉行的。

因此,在座的每一个道友,以后在你们依止任何一位法师的过程中,一方面一定要好好依止,而另一方面,一个小小的事情,比如大家的见解不同,然后就“我现在完了,得罪上师了”,这样也大可不必。

回到这个发愿上来。总之,在我们修行的过程中,要祈愿上师的加持日光,能够照耀自己的相续,这样就不会天天散乱了。城市里的人,如果有机会的话,也应该依止寂静地修学。如《大宝积经》中讲:“若有在家菩萨,以一切乐具,在恒河沙数劫中供养一切恒河沙数诸佛及比丘众;而如果有出家菩萨,向阿兰若寂静地迈上七步,后者的功德胜过前者太多太多,为什么呢?因为后者必将迅速获得大菩提。”所以,来喇荣山沟以后,即使呆个两三天就下山了,功德也是非常大的。

而尊者在这里发愿:要依止寂静处度过此生,并最终获得无等上师的果位。上师是大成就者,得到上师的果位,也就是最究竟的果位了。

◎ 结文小字

华智仁波切说:此龙钦宁提共不共内外前行引导文,是依照我的无等殊胜上师之口传而撰写的。

当时撰写的缘起,是有几拨人来劝请尊者。首先是如来芽尊者的亲传弟子――精进持戒的卓玛泽让(我在看到、读到这些人名时,常会感到无常迅速),将自己所记得的内容,整理成笔记交与他,并诚挚地劝请说:“以此为基础,无论如何请您撰著一部完全遵照至尊上师教言的引导文。”

尤其是,继承至尊殊胜上师密法传承的法王子――大活佛普贤胜乘金刚(根桑特秋多吉),亲自为华智仁波切提供纸张等,并再三劝请。

以前藏地纸墨很难得,只要你提供笔、提供纸、提供墨,有些老上师就马上造论。像德巴堪布,前几天有些居士给他提供纸,好几本特别厚的日记本,请上师造论,上师也答应了。当时我开玩笑说:“现在纸都不稀有了,但在古代是很难得的,所以上师们常说‘某某弟子给我提供了纸,那我一定要造论,纸张很少,但智慧还是很多的’。”

相反,现在的话,纸张虽然很多,但能造论的上师不多,因为智慧少,没办法。像我桌子上就有很多纸条,都是请求写这个、写那个,翻译这个、翻译那个,但我也写不了。因为我没有智慧,只有纸。

后来,继承众生怙主尊师窍诀传承的意长子――圆满教法的主尊活佛利他无量(洋彭塔意)仁波切也说:“如果上师的口传教言写成文字,则有忆念上师,并起恭敬诚信的必要,因此,无论如何请您一定撰写。”如此赐予安慰。

这是第三位劝请者。确实,如果整理得善巧,一方面会有上师的感觉,一方面文字又不啰嗦,很精要,不会让人读起来觉得厌烦。

尊者接着说:此外,乃至获得菩提果之间必定犹如灯光与灯芯般和睦相处,或如双目般慈爱的诸多金刚道友,也给予了“善哉”的安慰及智慧的鼓励,使我深受鼓舞――“你在写《普贤上师言教》,不错不错,好好好!”这种鼓励很重要。如果反对的声音太多,写的人就没有力气了。

像我以前翻译《弟子规》时,藏族的几位法师都说:“可以可以,有必要!这个内容很好。”这样我就有劲儿了,很快译成了藏文。如果没有他们的安慰,我也很犹豫:“到底有必要吗?”所以,鼓励很重要。

说到自己时,尊者说:虽然百位成就之顶饰持明者无等菩提金刚,曾亲赐我邬金无畏法自在(晋美秋吉旺波)的美名冠冕,但事实上,自己只是一个五毒烈火炽燃、叫做啊哦舍波、行为下劣的人。当然,这是华智仁波切的自我谦虚。

那《大圆满前行》是在哪里撰写的呢?

此文撰写于邬金萨旦秋朗(禅定法洲)寂静处(佐钦寺附近),由完美无瑕的饰品庄严、雄伟壮观的大威德宫殿(是一个山洞)中。

此静处环境幽雅、景色宜人,各种各样的树、藤、条、段,顶端吸取和暖的阳光,根部吸收凉爽的甘露,枝繁叶茂、百花盛开、硕果累累,好似悬垂的璎珞一般,从中间缝隙中可见碧蓝的晴天宛如倩女一般展露笑颜(那里的森林特别茂密,洞口有很多树,从缝隙中可以看见蓝天,所以作者把蓝天比作美女),从而犹如为甘露滋润一般令人舒心悦意。

愿所得一切善根,成为无边众生依此胜道于本来怙主基界中得解脱之因。

译于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

二零零零年元月二十七日终

重校于二零零七年四月十八日

◎ 会供、感言及回向

至此,《大圆满前行》已讲述圆满了!

这部法我讲过几遍:刚开始译时讲了一遍,译完以后讲了一遍,2007年讲过一遍,这次就是第四次了。

按照上师如意宝的传统,一部大法讲圆满以后,要作一个会供,感谢所有的三根本、护法神、天地神等,同时我也非常感谢所有的金刚道友。这里有一些简单的会供品,网络上的道友虽然得不到,但依靠三根本的加持,你们可以观想享用会供品,如此,同样也能得到会供品的力量和营养。

除了会供以外,一般还要休息几天,一天、两天的都有。但明天我们继续上课,过两天再有放松和休息的时间。

总的来讲,《前行》讲了这么长时间,期间所有的发心人员都特别努力,对此我再次地表示感谢。《大圆满前行》的讲记――《前行广释》,应该有八本,第七本已经印出来了,刚刚有人放在法座这里。这个缘起很好!现在,我自己很努力地把《大圆满前行》讲完了,讲记还剩下一本,到时候做完以后,发心人员的发心也就圆满了。

这部法确实有很大的加持。所以,在座的也好,网络上收听的也好,以后学习光盘的也好,不管是谁,以后听到、看到这部法的人,我希望你们都能把《大圆满前行》的原文好好地翻阅。有时间的话,也可以看看讲记。

我在讲解中运用的一些上师的教言,一些藏地、汉地的教证,以及我自己平时的感受,都落到讲记上了。《前行广释》的文字、《藏传净土法》的文字,还有光盘,这些我基本上都看了,整理制作得都特别好。我是很爱挑毛病的,但对他们做的,我非常满意。不过我也希望,大家应该继续认真地发心,不要心情好时就认真做,心情不好了就随便做,这样不好。一旦几百年后这个成了历史,这些文字就成了我们的“形象代言人”,因此,发心人员一定要善始善终。

其实,发心的人也需要一些鼓励和支持,像刚才讲的,哪怕是一些精神的安慰,一句“善哉、善哉”,对他们也很有帮助。他们非常不容易。我的话,长年讲下来,讲什么课也都比较习惯了,但发心人员们还是需要道友的鼓励,你从旁边说一句“善哉、善哉”、“你做得很好,谢谢你啊”……一句话,他们也会觉得很安慰、很温暖。

当然,外面很多人能够看到、听到《前行》,也跟很多道友的努力有关。所以,对这些相关的发心人员,我也很感谢你们!

最后,再次特别地感谢:对我们讲闻佛法给予加持的所有三根本、护法神、天尊、地神,以及肉眼见不到的众多非人等各类有情!

同时,以此讲闻圆满的善根,回向于一切众生,愿他们真正生起菩提心,依靠传承上师们的加持,获得暂时的安乐与究竟的解脱!

并回向于现今正住世的所有高僧大德,愿他们长久住世、广转F轮!

愿佛法的甘露传遍于全世界!

愿无量无边的众生真正得到解脱!

2012年9月25日

完稿于虹身圣地喇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