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佛说稻杆经视频10


佛说稻秆经视频10

听课之前请大家发菩提心。因为发菩提心非常的重要,所以我们每天、每一次讲课的时候,都要提醒大家发菩提心。这是我们的传统,藏传佛教的传统上都是这样子。一代一代的上师们听课的时候,都要给大家提醒发菩提心。其实我们应该是不需要提醒的,大家应该懂的。我们闻思修行或者是包括烧香拜佛,凡是行善的时候都要发菩提心。这个大家应该知道。但是这个是我们一个传统的一个做法,所以我们每一次都要给大家提醒,要发菩提心。我们今天为什么要听课呢?就是为了成佛。为了成佛,我们来闻思修行。所以我们今天听课,就是要这样子发菩提心。

接下来我们讲《佛说稻秆经》的内容。

《佛说稻秆经》宣讲的这种方法,就像海浪一样一轮一轮的,意思就是说,先讲一个十二个缘起支,先讲一个稍微略一点的十二缘起法,这个讲完了以后,紧接着再讲稍微广一点的十二缘起法。讲经说法或者佛经的写作,这方面有很多的方法。尤其是密法传讲的方法有很多很多的方式,有很多的方法。这种方法就像波涛海浪一样,一轮一轮的,一个接着一个,前一轮没有讲到的,后一轮稍微再展开一点讲。这样就首先让大家了解一个概论,简单地了解。简单地了解好以后,大家都知道什么是缘起,知道什么是十二缘起支,然后紧接着又讲缘起之间相互的因果关系。比如说无明,它到底是什么样?然后这里面的十二个,它们的本质、本体是什么样?就这样进一步地去讲。有些时候就讲了它的名义,它为什么叫作无明?为什么叫作行?为什么叫作名色?有些时候就是解释它的名词,这些都有。

现在又开始讲十二缘起之间的关系。稍微展开一点地讲,但是比如说这里面的无明前面讲得比较多,在这个地方讲得不是很多,但是其他的,在下面这一轮当中讲得稍微详细一点。

“复次,不了真性,颠倒无知,名为无明。”

复次就是说,前一轮的十二缘起和它的名词解释完了以后,就开始讲另外一轮十二缘起。

首先是无明,无明它是什么?什么样子叫无明呢?前面也讲过了,所有的这些无知、愚昧、愚蠢,包括我们世俗的这些愚昧、世间的愚昧,除了从佛法的角度、从空性的角度、从胜义谛的角度讲的这些无明以外,我们现实生活当中的各种各样的无知就是愚昧,这都叫作无明。有些人觉得佛教是迷信,但根本不是,佛教要消灭的正好就是无明。

无明有一部分就是迷信,佛教追求的不是迷信,而是智信,佛教追求崇拜的是智慧。实际上我们学佛的目的就是学智慧,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十二缘起的源头是无明,这个无明用其他的方法,比如说烧香、拜佛、持咒、诵经还有祈祷,这些有没有帮助?当然有帮助,对我们的开悟和证悟有间接的帮助,但是没有直接的帮助。发挥直接作用、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不是烧香拜佛,不是磕头诵经,这些都不是,那是什么?就是智慧。有了智慧,智慧就可以把无明从源头上、从本质上断掉。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所有大乘佛教的修行,都完全可以归纳为六度——六波罗蜜多。其他的波罗蜜多,都是为了般若波罗蜜多——就是智慧波罗蜜多。六波罗蜜多当中的前五个,包括禅定,都是为了智慧,佛教最终要追求的、要达到的目标就是智慧。不是需要聪明,而是需要智慧。因为智慧它能够消灭无明。

所以我们前几天也讲过了,佛教追求真理,尊重所有的真理。包括除了佛教以外的其他宗教所讲到的这些真理,包括科学讲到的真理、哲学讲到的真理,以及我们世俗这些学问当中讲到的所有的真理,佛教都尊重,因为这是真理。但是佛教它自己有独特的所追求的真理,就是一个超凡的智慧,这是其他的哲学、科学都没有办法达到的深度和高度,这就是无我的智慧、空性的智慧,所以佛教不接受任何一种迷信,盲目的相信。

当然也可以这么讲,比如说佛教的四圣谛它本身就是真理。但是初学者他目前还没有能力去了解这个真理,所以他还不知道四圣谛是不是真理,因为是初学者,他的闻思还不够、不到位,但是这个时候,如果他很虔诚的心去相信,那他这样对他有没有帮助呢?有帮助,对这个阶段的他来说,虽然还不是很智信,因为他还没有得到这个智慧,但是他所相信的这个东西是没有错的,是事实。目前他还不知道是事实,但是实际上是事实,他的这种信心是没有错的。除了这种暂时还没有明白真理的这种信心以外,所有盲目的相信、盲目的崇拜,这些都是佛教所反对的,所以佛教不是迷信。

所以我们必须要分清楚为什么这么讲,就是因为无明,它这里讲得很清楚了。这个前面后面都讲过了,《稻秆经》里面提到的有几个个别的无明以外,还有其他的所有的这些无明,也都叫作无明,都包含在这个当中。所以所有的,不管是通过世俗、胜义谛从哪一个角度来讲,凡是盲目的,这些都是要被推翻、要断掉的,所以佛教非常的重视智慧。

所以我们经常讲,闻思修才是学佛的核心和重点。为什么这么讲?因为闻思修才能够得到智慧。《华严经》以及佛教的很多论当中都讲:我们去闻法,比如说我们这一次大家来听《佛说稻秆经》,那么光是听,也就明白了一些道理,这叫作闻所得的智慧;听完了以后,我们自己去进一步、深入地去思考,通过思考,又会明白更深层次的一些真理,这叫作思所得的智慧;最后打坐修行,把这些闻思上的内容全部转化为体悟、体会,或者是把文字上的理论最后转化为我们自己的感受,这叫作修所得的智慧。

闻思修才能够获得智慧,烧香拜佛当然可以积累福报,作为一个佛教徒应该烧香,应该拜佛,当然是可以的,但是重点不是烧香拜佛。烧高香、烧头香,这些都不能让我们增长智慧,如果不增长智慧,就没有办法推翻我们的愚昧,没有办法断除我们的烦恼。如果烦恼没有断除,我们永远永远都不能解脱,只能在轮回当中流转。

所以我们需要的不是其他,需要的就是智慧。但是智慧必须要有慈悲,带有慈悲才叫作大乘佛教的智慧,如果只有智慧没有慈悲,那就是小乘佛教的发心和它的追求。所以需要有慈悲,重点不是慈悲,重点是智慧。有了智慧,慈悲自然就会有;没有智慧,我们很多道理不明白,这样以后,我们也不懂得要有慈悲心,不懂得为什么要对所有众生发起慈悲心,所以最终最需要的就是智慧,非常重要。

所以我们要真正学佛的话,那就是想一切办法要证悟,要证悟空性,这是我们的最终极的目标。证悟智慧、证悟空性、证悟我们心的本性,这样以后,所有问题就解决了,这是最最重要的。

这里又开始讲无明,无明是什么?“不了真性”,真相,这里讲的是真性,真性是真实的本性、真实无伪的本性。它的真性是什么呢?是我们的心的本性。比如说小乘佛教它认为什么是本性,小乘佛教有一切有部,有经部,他们的层次不一样,它们是小乘佛教的不同的教派,不同的门派,那么他们所理解的真相也有所不同。大乘佛教唯识宗它认为的、它所理解的真相,真性是什么?本性是什么?大乘佛教的中观它理解的本性是什么?最后就是密法,密法的像大手印、大圆满,它们所理解的真性是什么?这个都有不同的层次,佛经里面已经讲得非常清楚了。

为什么有这么多的真性呢?实际上会不会有这么多的真性?不会有那么多的真性,没有那么多的本性。没有那么多的本性,那么为什么要讲这么多不同层次的本性呢?本性或者是真实的本性实际上只有一个,但是这一个本性,我们不同的角度或者是不同的阶段所理解的相对的本性有很多。

就像我们的眼睛,我们的眼根,它在正常工作的时候,我产生的视觉,它看到的都是真相,从世俗的角度,从现实的角度来讲,可以说它所看到的就是真相。但是它看到的这个真相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它根本就没有看到显微镜下面所看到的真相。

显微镜也有很多不一样的显微镜,功能不一样,它看到的结果结论不一样,所以显微镜也有不同的结果。那么这些结果,从它自己的层面来讲,这些都可以说是本性或者是真相,但是它们都不是绝对的真相,只是相对的真相,绝对的真相只有一个。实际上绝对的真相是没有真相的,就是这样,没有真相就是绝对的真相。

只要我们的语言能够说出来的,我们的意识可以思考的这些所谓的真相实际上都不是真相。我们的语言没有办法表达,我们的意识没有办法思考,超越了我们语言的范围和思考的范围的背后有一个未知的区域,我们从来没有进入到这个区域当中。这就是要突破很多很多的东西,穿越很多东西以后,最后可以达到这个境界,那么这个境界它才是真相,但是这个真相是没有真相的真相,这才是真相。还没有达到这种境界之前的,所有这些所谓的这些真相,只能说从它自己的角度看,从它自己的层面来说,这个也可以说是一种真相,但是这个不是绝对的真相,是这样子。

所以这个真相,真性就是真实的本性。真实的本性最后是什么呢?是我们心的本性,我们每一个人自己的心的本性。为什么说是心的本性?为什么不说我们身体的本性呢?为什么不说外面世界的本性呢?为什么只说心的本性呢?

佛教尤其是大乘佛教认为,外面的这一切实际上不需要去思考,不需要去思考外面的这些东西是真实或虚拟。为什么?因为它们都是我们内心的投影,所以不需要去追究它是真或假,也不需要去思考。只要明白了我们内心的本质,实际上就了解了万法的本性。

所以大乘佛教强调:我们心的本性了解了就可以。大家要去了解心的本性,那么心的本性是什么?只有一个本性,就是第三转法轮和第二转法轮最终的核心内容加起来。那它们的内容是什么呢?非常简单,就两个字:明和空。明就是光明,空就是空性,这是真性。

这里讲的真性就是我们心的本性。那么无明是什么呢?“不了”,不了解我们心的本性是什么,我们大家都不知道我们心的本性是什么,科学家也不知道,哲学家也不知道,人类历史上出现过非常非常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他们在他们的领域当中是非常优秀、非常伟大、非常有成就有贡献的,但是他们也不知道自己心的本性是什么。

我们学佛的人最终追求什么呢?实际上我们在研究我们自己,我们自己就是一个试验品,我们把我们的五蕴作为一个试验品来试验,然后最终发现我自己是什么。佛教育我们,首先要去了解我自己是什么。外面的这些各种各样的物质是什么,这个不是很重要,首先要知道自己是什么,彻底地明白了我们自己是什么,我们自己的本性是什么,这样以后,外面的所有的这些一下子就明白了,它们的本质都明白了,所以首先要研究自己。

比如说三年闭关、五年闭关或者一个月闭关,闭关干什么呢?就是把门关上,与世隔绝,把自己封闭起来,就是要研究自己,研究我自己是什么。不是研究我们的身体,是研究我们的内心,看我们心的本性。就像物理学家研究物质的时候用显微镜等这些仪器来研究,我们佛教徒研究我们意识的本质的时候,不是用这些仪器,而是用它自己,意识它自己可以明白它自己的本质,除了它自己以外,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东西可以看得见它的本质。我们的眼睛、五个感官看不见,我们五个感官的漏洞用各种各样的仪器来补上,最后也看不见我们心的本性,心的本性只有它自己才能够明白,所以这样闭关修行实际上是在研究自己,研究自己的心的本性。

为什么要这样呢?我们明白了心的本性以后,所有的问题解决了,所有的烦恼、生老病死的源头全部解决了,所以智慧是非常的重要。

智慧的对立、相反的是什么?就是无知,愚昧。用佛教的话来讲就是无明。无明本质就是不了真性,它不了解万事万物真实的本性。然后“颠倒无知”,它不但不了解本性和本质,而且它颠倒地把没有的东西当作有,不真实的东西当作真实,无常的东西当作永恒,痛苦的东西当作幸福或者快乐。它颠倒的这些想法全部都是无知、都是愚昧,无明的本性就是这样,所以我们必须要跟无明斗争,要断除无明,这个是最重要的。

不断除无明,它永远都不会让我们从这个轮回当中解脱。比如说放风筝的时候,这个风筝飞得再高再高,最后还是要回到地上,为什么?就是有一根线把它拉回来,它飞得再远飞得再高,最后还要回来。

无明就是这样,无明就是风筝的线一样,我们有些时候可以走到轮回的最高点,轮回的最高点是什么呢?天界,还有色界、无色界,无色界是什么呢?无色界的天人的身体是我们眼睛看不见的,它是物质,而且无色界天人的身体远远超过了我们普通人的身体,比我们的身体更大,但是我们的眼睛看不见。就像现在科学家发现的暗物质一样,它是看不见的,但是佛教就讲,有一种这样看不见的物质是存在的,他们的身体就是以这个物质构成,所以我们的眼睛看不见。这个是轮回最高的地方。

因为我们人的心、精神,跟我们的身体是相应的,相应的意思就是说,比如说我们现在这个欲界,佛教讲的三界当中的欲界就是我们这个世界,我们的身体就这么粗糙,外来所有的这些,比如说自然灾害、战争等等,随时都可以影响到我们的这个身体,非常的粗糙;我们的意识也是这样,任何一个不太好听的话等等,都很容易影响到我们的意识,所以非常非常的脆弱。

虽然色界的身体也是物质,但是比构造我们身体的这个物质更清净,清净的意思就是:比如说自然灾害或者是其他的任何东西非常不容易影响到他的身体,不容易伤害到他的身体。他的内心也是就在禅定当中如如不动,不像我们的意识这样容易动摇。

然后再上面就是无色界,无色界的身体非常非常的清净、透明,透明的意思不是像玻璃一样,就是它虽然是物质,但不是我们这个世界上的物质,也是非常不容易影响到他的身体。然后内心也是一样,一旦投生到无色界,投生的瞬间就进入了无色界的禅定,到临终死亡为止,根本不需要去修禅定,一生下来就是在禅定的状态当中。但是没有用,因为没有证悟,所以几万年在禅定当中,但是结束了以后还要回到轮回当中。这就是像放风筝,它飞得再高也没有用,最后还要回来。

同样的,我们到了轮回的最高点,几万年在禅定当中如如不动,但是没有用,最后还是要回来。为什么呢?因为无明没有断掉,所以走得再高,最终还要回来,所以世俗的禅定,像四禅八定这样的禅定,如果它没有菩提心的成分,更没有智慧的成分的话,那这个四禅八定没有太大的意义,只是当下心可以静下来。

当然,比如说我们现代人有些精神问题,当然可以通过这个方法来解决。比如说失眠的人、压力过大的人、抑郁症的人,这个当然都有帮助,但是不能解脱,最后因为他没有办法去破坏无明,所以都是没有用的。所以我们学佛必须要有智慧,智慧才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

所以我们要学佛的话,先闻、然后再去思、再去修,这样才能够断掉轮回、无明。如果有这个方法,那这个无明断掉不是很难。虽然无明从无始以来到现在已经是在我们的心里,在我们的意识当中已经占了上风。无明在我们的意识当中站在最优越的位置,一切都是它说了算,我们的智慧,闻思修的智慧,这些都没有位置,在我们凡夫人的内心当中就是这样。但是如果我们找到了正确的方法——闻思修的话,也有可能很快就能够断掉,为什么?无明毕竟不是我们心的本性,它是突然间发生的事情,是突然间发生的东西。

如果无明是我们心的本性的话,只要我们的意识存在,只要我们的心存在,无明也存在,没办法断掉,没办法分离。但并不是,我们心的本性跟无明没有任何关系,无明是因为我们没有看见我们心的本性,然后产生了一个这样的东西。它不是先天的,它是后天的产物,所以如果我们找到了心的本性,无明很容易断掉,因为它不是本质。

比如说我们衣服上肮脏的污垢,它是可以洗掉的,为什么呢?因为它不是我们衣服的本质,它跟这个本质没有关系,它是后天产生的东西,所以可以把它洗掉。

同样的,如果我们能够找到好的方法,比如说像大圆满、大手印,还有像禅宗的明心见性、中观的空性。如果找到这样的好方法,第一,我们掌握了这个方法;第二,我们用心去做、投入、努力的话,无明虽然是几百万年、几千万年一直到现在这样延续下来,但是有了瞬间的智慧就可以断掉这么长远来的无明,是没有问题的。所以智慧非常重要。如果方法找到了,但是我们自己不用功也没有用。

“颠倒无知,名为无明。”这就是无明。我们学了《佛说稻秆经》以后,我们才能够理解智慧最重要,其他的重不重要?重要,但是没有智慧那么重要。因为轮回的源头就是无明,无明只有智慧才能够断掉。

“如是有无明故,能成三行。”

有了无明以后,就开始十二缘起的第二个——就是行,这个有三种,是哪三种呢?

“所谓福行、罪行、不动行。”

就这三个。福行是什么?比如说我们去行善,比如说不偷不盗,还有六度的前几个,比如说我们去布施、忍辱、持戒,这些都叫作福行。然后罪行是什么呢?杀盗淫妄就是罪行。不动行是什么?不动行就是四禅八定。有些时候四禅八定是很可怕的,为什么这么讲呢?比如说我们既没有出离心又没有菩提心,在这个基础上,非常用功地去修四禅八定,不用功的话,四禅八定也修不起来。

非常用功专心地去修四禅八定,最后四禅八定修成了,修成了以后又怎么样呢?四禅八定分两种,一个叫因四禅八定,另外一个叫果四禅八定。因四禅八定是我们现在,就在这个地球上、这个世界上,人间可以修的四禅八定。修了以后四禅八定它有些时候会退失,比如说我们四禅八定修得特别好的人,然后因为他的环境,还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会导致他会退失。如果他临终的时候,这个四禅八定还没有退失,这样去世的话,那他一定会投生到色界和无色界,这个因果是不会动的,不会有任何的变化,他一定会投生到天界当中的色界和无色界。

四禅八定,从初禅到四禅——一二三四禅,这是四个禅定。如果拥有这样的禅定,到死的时候也没有退失的话,这个人如果出离心、菩提心、证悟空性,这些都没有的话,那么他的结果是什么呢?一定会投生到色界。比如说他修成了无色界的禅定,无色界的禅定也有从一到四的禅定,他修成了这个禅定,然后临终的时候也没有退失,这样他去世的话,一定会投生到无色界。

这个因果是非常厉害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任何东西都改不了,他一定会投生的,所以叫作不动业。唯一一个能够改变这个因果的就是大乘佛教的禅定。菩萨他可以修四禅八定,他修成了四禅八定。但是他的愿力不会投生到色界和无色界。因为在色界、无色界,尤其是投生到无色界,人与人之间没有办法沟通,他没有办法去度众生,没有办法去帮助众生,所以菩萨他们都不会投生到无色界。

但是因为他有了这个愿力,他就可以把这个因果改变。他虽然有禅定的功夫,临终的时候也没有退失,但是他不需要投生到色界和无色界。因为他的愿力,他还可以回到比如说像欲界,就像我们这样子的世界,有很多很多的苦难,有很多很多的受苦的众生,这样的地方他就会投生。

大乘佛教跟小乘佛教的静处不一样。什么叫作静处?静处就是没有人的地方,没有任何干扰的地方。

小乘佛教它认为的静处是什么?就是没有人的地方。没有人来干扰的地方、偏僻的地方,就像世外桃源这样子的地方,叫作小乘佛教的静处。没有人的地方去打坐、禅定,也没有人来干扰。

大乘佛教的静处是什么?城市、人非常多的地方就是大乘佛教的静处。为什么这叫作大乘佛教的静处呢?大乘佛教的目的不是他个人的修行,是利益众生。有人的地方才能够利益众生,有众生的地方才能够利益众生。所以城市、人最多的地方,就是大乘佛教的静处。

那么人最多的地方有这么多的人,为什么叫作静处呢?为什么这个叫作清净呢?有自私的地方就不清净。比如说我人的身体待在一个没有任何人的偏僻的地方,但是我内心当中全都是自私自利的话,外面的环境是静处,但我内心不是静处。最大、最严重的干扰不是这些人的干扰,是我自私自利念头的干扰。所以大乘佛教认为这个不叫静处。

如果人身处于一个非常热闹的城市里面,但是内心当中没有自私自利,这样子以后,这叫作静处。当然,这个是对有一定的修行层次的人而言,我们初学者还没有解决自私自利,还没有证悟的话,当然先要选择小乘佛教讲的这个静处才是静处。

我上个月发了一个微博,就是“纽约世代广场—大乘菩萨的静处”。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全世界最热闹的地方也最乱的地方就是纽约时代广场。这个可以作为一个菩萨的静处,不矛盾。全世界最繁华、最热闹、最乱的地方,从小乘佛教的角度来讲永远都不可能是静处,但是从大乘佛教的角度来讲,比如说一个人就在那个地方生活或者工作,如果他有一定的菩提心,还有大乘佛教的智慧,这样子的话,他可以说“我在静处”。

所以很多方面大乘佛教、小乘佛教都是有所区别的。比如说某一个人修了无色界和色界的四禅八定的话,小乘佛教是没有办法了,只有投生到这个地方,所以叫作不动业。但是大乘佛教有办法,他如果不愿意投生这个地方,他不会投生。

一般菩萨都不会投生到无色界,色界的话还可以修禅定,在禅定当中可以利益众生。色界这个世界里面,没有自然灾害,生和死有,但是没有老、没有病,这些痛苦都没有,所以帮助不了众生。所以大乘佛教菩萨投生的选择一般都不是这两个地方,一般都是在欲界。

欲界就是我们的这个世界,比如说地狱、饿鬼、旁生,还有人、天人的一部分,这些叫作欲界。这个地方既有幸福快乐,也有很多很多的痛苦;人与人之间会伤害,但是也可以帮助。所以他们一般会投生到这样子的地方。只有对大乘佛教的菩萨来说,这个不是不动业,他可以动,可以改变。但是一般的人,包括小乘佛教的修行人,还有世俗的、修行理念不属于小乘佛教的,比如像外道一些修四禅八定的人,这些人修了这个就一定会投生到那个地方,所以叫作不动业,所以叫不动行。

这个地方《稻秆经》的原文有问题,《稻秆经》的这个问题不是翻译的问题。藏文的佛经也经常有这样子的问题。最早的时候,佛经都是手抄本,手抄的时候或者是后来刻经的时候出的一些错误。我查了好几个《佛说稻秆经》的版本都是这样子,这地方有个顺序错误,还有漏了几句话。但是我们现在要改这些佛经的有些错字,还是要小心翼翼,不然的话,会说各种各样的话。小心当然是对的,应该要谨慎一点,这个没错。但是有问题还是要说出来。

这地方怎么不对呢?“从于福行而生福行识者”,比如说行善,行善了以后,这个善就产生下一世的比如说投生到天界的意识,这个没有错,善有善报,“无明缘行”。然后讲“从于罪行而生罪行识者,此则名为行缘识”。这个不对了,不是这样子。后面又讲“从于不动行而生不动行识者,此则名为识缘名色”。这个都不对,这些都不是这样子。正确的应该是什么样子呢?这个顺序有错,这样子理解不对,我们现在在文字上看都已经不对了。

首先应该是这样:

“所谓福行、罪行、不动行,此是无明缘行。”

此段应为“所谓福行、罪行、不动行,此是无明缘行”。因为有了无明,然后就有福行、罪行、不动行;因为有了无明,就会造罪行善,然后修四禅八定,所以就是从无明产生了行,“此是无明缘行”是这样子。

“从于福行而生福行识者,从于罪行而生罪行识者,从于不动行而生不动行识者,此则名为行缘识。”

后面的“此则名为行缘识”就加在这个后面,这个已经很清楚了。

上面讲有福行就是行善,就会产生行善的意识,投生到人间或天人。“从于罪行”,如果是造罪,就产生造罪的罪行识,就投生到地狱饿鬼这样子的地方。如果造了不动业的话,就产生不动识,不动识就是色界和无色界的意识,这个叫什么呢?这就叫作“此则名为行缘识”。这样子才能够讲得通。

然后在这个地方又漏了几句话,这里面应该应该加几个字。这完了以后应该说。

“与识俱生非色,四蕴及色,此则名为识缘名色。”

前面也讲过了,“与”就是跟我们的意识俱生,跟它一起的五蕴当中的四个,“非色”,就是不是色,五蕴当中有一个是色——就是物质,除了物质以外的受想行识,就这四个。“四蕴及色”,色就是怀胎时候的这个身体,这个加在后面,然后叫作“此则名为识缘名色”。这样子就通了。

这个地方你们可以看一下,网上有太虚大师的讲记,太虚大师他也说了这个地方有点不顺,他调整了一些,但是他调整最后还是没有解决问题。他发现了这地方有点不对,但他顺序没有调好。还有这个后面需要加的东西,他不知道要加这句话,为什么呢?我跟藏文的《稻秆经》对照了以后,藏文《稻秆经》里面就是我刚才讲的那样子,那样子就讲得通,是这样子的。

要不然的话,我们前面这样是不对的。罪行、善行、不动行都是业,都是从无明造的业。这个分开讲,一个是无明的缘,另外一个是名色,这样子去分开的话是没有道理的。这三行都是无明缘行,不是行缘识,更不是识缘名色。这样子大家清楚了吧。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要调整一下,要加一句话这样子就可以了。

“名色增长故,从六入门中能成事者。”

名和色这个阶段大概就是在怀孕以后四周,一个月左右,还没有心脏的跳动,还没有眼耳鼻舌身,这些器官还没有形成的之间的这一段的肉体,这一段的胎儿的身体叫作色。当时的这个胎儿他也有意识,他的意识也有感受,所以这些叫作名,名和色就是这样子。

然后胎儿从第一周到第四周、第五周,这样子逐渐逐渐地成熟,这个就叫作名色增长,增长就这个意思。“名色增长故,从六入门”,六入门就是五个感官形成了以后,再加上意识。这六个形成了以后,这六个就“能成事者”,能成事就是什么意思呢?能够成办一些事情。什么事情?耳朵可以听,这是它要成办的事情;眼睛,那个时候如果能睁开眼睛,其他的条件基本上具备了,也可以看得见;然后身体触摸的时候,他也感觉得到冷、热这些。

所以我们讲轮回的痛苦的时候,不是讲了很多胎儿的痛苦吗?就是因为他这个时候是有这些感受的。成事的意思就是他成办一些事情,意思就是说,他的感官能够感受到外面的声音、冷热等,这些就是依靠他的感官能够成办事情。

“此是名色缘六入”

色就是缘,然后产生了六入。

“从于六入而生六聚触者”

我们昨天也讲过“触”,这里比前面讲的还稍微广一点。意思就是说五个感官,还包括我们的意识,它都有六个触。比如说眼睛看到的时候,要有眼睛的眼根,外面的光,以及视觉接触,耳朵也是这样,最后我们的意识也是这样,所以触有六个。前面没有讲有六个,后面这六个稍微再展开一点解释。

“此是六入缘触”

六入作为缘,这个缘当中产生了触。六入就作为触的缘,应该这样解释。

“从于所触而生彼受者”

有了接触以后就产生了感受,身体接触了外面东西的时候,有热冷等等感受,然后身体、耳朵,还有听觉、视觉都有这样的感受。

“此则名为触缘受”

这个时候的触就成为缘,这个缘就让受产生了。

“了别受已”

然后我们的意识就感受识别了这个受,就是感受到痛苦快乐的时候产生什么呢?

“而生染爱耽著者”

前面没有讲这么清楚,这个地方就讲这是我们的一个过程。比如说我们的眼睛看到了某一个喜欢的东西的时候,首先我们的视觉看到这个时候叫作“染”,已经被染了,就这个意思。染之后是什么呢?就是爱。眼睛看到了它喜欢的东西,然后就染污了,这个之后,我们的意识就开始爱这个东西。贪就是欲望,最后耽著就是上瘾,上瘾了离不开,这叫作耽著。

三个过程:先是看到了,看到的时候就污染了;然后是喜欢了;最后就是上瘾了。这三个就是我们意识的一个过程。前面没有讲,这里讲得比较清楚。

“此则名为受缘爱”

这个时候,我们的感受作为缘,这个缘当中就产生了爱,这里讲的爱就是欲望。

“知已”

我们的意识或者是我们的感官的视觉、听觉,感受到、了别了这个受以后是什么样呢?

“而生染爱耽着故”

这个时候就开始“不欲远离好色。”

“不欲远离好色及于安乐”

好的东西,美丽的东西,这个时候我们就不想离开这东西,舍不得、放不下。“好色”就是美丽的物质,外面的风景也好,就是物质方面美丽的。“及于安乐”安乐就是内心的快乐。这时候就不愿意离开,不愿意放下,舍不得看到的这个美丽的东西和内心的安乐。

“而生愿乐者,此是爱缘取。”

“愿乐”的意思就是希望,就是心愿,希望不离开快乐这个意思。“而生愿乐者。此是爱缘取。”因为他不想离开,所以这个时候,他为了拥有,开始去做一些实际的行动。这个时候不仅仅是一种欲望,这个欲望已经上升到一定的高度,语言说话,身体做一些事情,这叫作爱缘取。

“生愿乐已,从身口意。造后有业者。”

愿乐就是希望拥有快乐。有这个心愿之后,“从身口意。造后有业者。”“后有”就是下一世,开始造下一世的业。

“此是取缘有”

这个时候取就称为缘,这个缘当中产生了有。实际上这个“有”我们前几天讲过。我们可以这样子理解:“有”这个字可以理解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因的部分,一个是果的部分。果的部分是什么呢?果的部分就是下一世的轮回,下一世的轮回就是果的部分。因的部分是什么呢?这一生的造业,比如说我们这一生杀生,那么他因为杀生就有因和果。因的这个部分是现在的有,这叫作有。这个果——下一世堕地狱,那么下一世的轮回也叫作有。两个都叫作有,那么这个地方讲的有,是指因的部分,还不是果的部分。因为它有这样子的果,所以这个因也叫作有。

比如说某一种花的种子就用这个花的名称来命名一样。实际上有是下一世的轮回。但是因为犯这个业,它有这样的果,所以它也叫有,产生了有,这个我们前几天讲过了,“此是取缘有”。

“从于彼业所生蕴者”

蕴是什么?蕴就是我们的五蕴,我们身体的里里外外,五蕴、身体和精神,刚才我们讲的“有”,意思就是说:造了业以后产生下一世的五蕴,下一世的身体、下一世的意识。

“此是有缘生”

“有”作为缘,这个缘当中就产生了生。生——下一世的投生,实际上下一世的投生跟我们前面讲的十二缘起的第三个“识”,这两个是一个意思。下一世投生的时候是什么投生了呢?是我们的意识投生了。所以前面不叫生,就叫作识——我们的意识。这个地方不叫识,就是生。实际上是一个意思。

我们的意识投生了。投生者是谁?就是意识。所以这个十二缘起是循环的,无明完了以后又从头开始,像一个车轮一样,没有头没有尾。所以这两个是一个意思。又重开始,又开始下一个轮回了,所以就叫作生。

“生已”

生了之后是什么呢?

“诸蕴成熟及灭坏者”

我们一个人的身体逐渐逐渐地成熟、变化、衰老,最后灭坏,这个身体就灭掉了、坏掉了,这叫什么呢?叫“此则名为生缘老死。”

“此则名为生缘老死”

这个时候生作为缘,然后这个缘当中就产生了老和死。

“是故彼因缘十二支法”

因缘十二支法我们已经讲过了,从无明到最后的老、死。这十二支法“互相为因。互相为缘。”

“互相为因。互相为缘。”

它们相互之间是因,相互之间是缘。这样就不断地循环。比如说第一个是无明,最后一个是老、死,那么老和死的果是什么呢?又是下一个无明,所以这个是循环的。所以它们十二个缘起相互之间是因又是缘。

“非常,非无常”

十二缘起从世俗的角度,从我们的现实生活的角度,世俗的意思就是说从我们现实生活的角度,或者可以说从我们感官所获得的结论的角度。第一个是世俗,第二个就是我们感官的结论,第三个是现实生活,这三个是一个意思。从这个角度来讲的话,十二缘起法就像一个车轮一样转动、循环,从无明到老、死,然后老、死结束了以后又是下一个无明,因为这个无明一直都没有被断掉,所以它存在。所以人死了以后,它又开始让我们去投生,然后投生了,转了一圈,最后又回到无明。

无明是原动力,它不会让我们停留在这个地方,它会让我们又去开始另外一个轮回,这样子一轮一轮一轮的、没完没了,轮回就是这样,所以轮回无始无终,中间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有无明。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十二缘起就是这样轮转不停。

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我们在这个地方不堕两边,全方位地去思考,全方位地去思考的意思就是什么呢?从我们世俗的层面来看,这十二个在不停地在循环,如果我们进一步地去了解一下它到底有没有循环呢?进一步去观察的时候其实是没有的。

所以从这两个角度去思考,从表面上看,从我们感官的角度来讲,十二个缘起相互之间成为因成为缘,因为它们相互可以作为因缘,所以除了这十二个以外,就不需要其他的,所以它永远都可以循环。但是从另外一个层面,再进一步深入地去了解的时候,它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我们会发现、会得到另外一个结论。另外一个结论是什么呢?不是这样的。

现在开始讲这十二个因缘,“非常”就是说十二个因缘不断在变化,所以它不是永恒的,这个我们大家都能够理解,它不是永恒,它不是常,常就是不变的。它不是不变的,这个我们当然知道了。这十二因缘都在循环,循环就是无常,这个好理解。但是紧接着又说“非无常。”从我们世俗的角度来讲应该是无常,不应该说非无常。不是常就是无常,常和无常两个对立的东西,这个中间不会有第三者。所以不是常就是无常,不是无常就应该是常,这中间不会有第三个,所以应该叫作无常,但是这里讲了“非常。非无常。”不是无常,没有变化。

不是无常,那这个十二缘起一直都在变化,为什么不叫无常呢?它会说从我们感官的角度来讲没有错,是在变,是在循环,但是我们得到的这个结论它不是真实的,这个后面还有其他的真相,实际上我们看到的十二缘起的这个循环是一种错觉。

这个就像旋火轮,大家应该知道。我们点一支香,然后快速转动的时候,这支香它就变成了一个环形的光,但是实际上这里不会有环形的东西,绝不可能有环形的东西。这个时候大家要好好想想,实际上存在的就点燃了一炷香的这么一个亮点,实际物质上存在的就这一点,但是高速运动的时候,这个点就变成了一个环形的光。

那么这个环形的东西,它实际上存在于什么地方?在外面还是在里面呢?外面是不可能的,我们的照相机可以拍的下来,照相机快门的速度调稍微快一点,一拍。当我们的眼睛可以看到环形的时候,照相机拍下来的根本不是环形,最多就只有一横这么长,这个跟我们照相机快门的速度有关系。如果调得特别快,那么只有这么一横;如果调得特别慢,就越长;如果调的特别慢,那跟我们的眼睛看到的一样是个环形;如果调得再慢,就五六个七八个环形。实际上照相机的记录也跟我们的眼睛一样,它也产生了错觉。当然它这个觉不是意识,但是里面产生了这样错误的记录。

我们眼睛看到的时候,这个环形的东西实际上是没有的,是我们的错觉,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东西。这个环形的光在我们的视觉当中,不在物质本身上面。这个属于什么呢?不属于外界的物质,而属于我们的视觉,在我们的视觉当中,不在外面的物质世界上面。

所以十二个缘起实际上也不在于外面的物质当中,而在于我们的错觉当中。所以它开始否定了。那要否定它为什么前面讲了这么多呢?前面就是解释我们世俗的现象,就是让我们明白,从我们感官的层面来看,正确的理解是什么?它就讲这十二缘起是这样相互之间的因和缘变成了这样。再进一步去了解的时候,它就开始否定,这个时候它会说,不是这样,实际上这个循环是不存在的。

实际上这个循环是不存在的,它不是常,也不是无常,常和无常都不是。“非常,非无常。”

“非有为,非无为”

有为和无为的区别是什么?佛教讲的有为:凡是有因有缘的物质——包括精神或者外面的物质,都叫作有为。有为不一定是人为的,人或者大自然的某一种因缘创造出来的都叫作有为。无为是什么呢?人或者是大自然的任何一个物质没有办法对它产生影响的,这样叫作无为。

这到底是什么呢?这个世界上有没有这样的东西呢?实际上没有这样的东西。简单地说,举个例子:天空、虚空,佛经里面经常讲虚空就是无为,但是说虚空是无为或者说没有无为这个东西,实际上都一个意思。因为虚空是没有任何东西,什么东西作为虚空呢?所以有为和无为都不是。

但按理来说,有为和无为也是对立的、也是矛盾的,这对立矛盾的东西中间不能有第三者,如果有第三者,那就不是对立的。但是这里面就讲“非有为”,如果是从我们世俗的角度讲,非有为一定是无为了;如果是非无为,那一定是有为。但它说“非有为,非无为”,都不是,这就是向本质上开始否定了,我们看到的根本不是这样,根本不存在这样一个循环的东西,原来是你自己的错觉,整个的轮回是自己的错觉。所以说“非常、非无常、非有为、非无为”。

“非无因、非无缘。”

那这个轮回或者十二缘起,它是不是无因无缘的呢?它也不是无因的,也不是无缘的。那是不是有因有缘的呢?那当然也不是。刚才说非有为,有为已经否定了,如果不是有为,那就没办法有因有缘;如果有因有缘,那就是有为了,这都不是。有因有缘也不是,无因无缘也不是,到底是什么呢?它告诉我们到底是什么呢?什么都不是,根本没有这样的东西,所以不需要去谈论这个事情,根本不存在。

比如说我们开始谈论我们看到的这个圆形的火光,它是有为?它是无为?它到底是什么呢?这么讲的话,那这个时候,一定会告诉我们,没有必要去谈论这个圆形的火光是什么,因为它根本不存在。如果它是存在的东西,我们可以去探索、可以去研究、可以去谈论它到底是什么。但如果它根本不存在,就没有必要去谈它是有为还是无为,就这个意思。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十二缘起、整个的轮回就像旋火轮一样,是无中生有的一个东西,根本不存在的一个东西,因为我们自己的感官被无明染污,所以它看到的很多东西都是不存在的。所以就是“非无因,非无缘。”

“非有受”

受就是我们前面讲的感受,它是不是有感受呢?前面讲过了,“非有受”,没有感受。

“非尽法”

比如说人的身体逐渐逐渐地衰老,然后人身体上的很多东西没有了,最后人的身体就毁灭、死亡了。从世俗角度当中,当然是这样,这是对的。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更高的层面讲,没有这样子的,这也是不对的。

“非坏法”

坏就是最后身体的死亡。从世俗的角度来讲,这个一点问题都没有,身体就是坏法,它可以坏掉。但是说不是坏法。

“非灭法”

灭,灭亡、灭掉。身体或者有些感官的功能等等,这些从世俗的角度讲,它是灭,它可以灭;但是从这个角度来讲,它也不是灭法,都不是。

这些说明什么呢?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讲了这么多,它的核心的意思、它的重点就是想告诉我们,上述这十二缘起是你自己的错觉。错觉也有错觉的规则、法则。法则是什么?法则就是这个十二缘起。但是从更高的高度看,没有什么法则可言,整体上都是错的,所以非常、非无常等等,就是这个意思。

但是它紧接着又说另外一个。

“从无始已来,如暴流水而无断绝。”

然后又开始讲:从无始以来这个是不断绝的,就像河流一样。那这两个难道不矛盾吗?不矛盾。我们可以这样讲,点燃后高速运动的一支香,让我们的视觉当中产生旋火轮,这个旋火轮在我们的视觉里面它是一个环形的,实际上它根本不存在。这两个不矛盾。实际上不存在,但是我看到是存在的。我们的视觉当中它是存在的,实际上外在的物质当中它不存在,它跟速度有关系。

这个我们大家都看到了,《超体(Lucy)》这个电影我们之前也讲过,电影里面这个道理讲得很清楚了。比如说我们眼前有一辆很大很大的卡车,这么大的卡车正常速度过去的时候,我们看得见,看得非常清楚;这个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快,快到一定的时候,我们的眼睛看不见它是一辆卡车。我们的眼睛看到的是什么呢?是一条横线。

那这个横线它到底是什么东西?我们看不见。就像流星,有些天气比较好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流星,半个天空中流星从东到西这样划过去。那么实际上有没有这么长的一条线呢?没有,但是因为它的速度很快,我们看到的时候,它就是这么长的一条线、一条光,但实际上它没有那么长的光。

同样的,这个旋火轮也是一样,我们刚才讲的这个电影里面,卡车速度快到一定的时候就是一条线,如果再快,连一条线都看不到,什么都看不到。确确实实一辆卡车过去了,但我们的眼睛什么都没看到,因为这个速度已经超越了我们感官能够捕捉的范围。

我们的感官能够捕捉的这个范围是很小的,所以我们因为我们的眼睛或者是我们的感官没有看到,我们就想否定,这是非常非常幼稚的想法,根本站不住脚。

但是早期科技没有那么发达,这时候很多人就相信感官没有看到的东西可以否定,但是佛教一直都不承认,佛教认为:我们的感官看不见根本不算什么,我们的感官感觉不到,但其实是存在的这种东西非常非常的多。后来科学家发现我们感官能够看到的所有的物质加起来也只占整个物质总数的4%,96%都是我们看不到却存在的。这样以后,我们就明白眼睛看不到就想否定,这种想法是非常幼稚的。这个时候,我们越来越不相信我们的感官。

大家必须要明白,这个我们已经讲过很多很多次:我们的感官作为一个在现实生活当中的一种工具是没有错的,是可以的,它有这个功能。但是如果说我们的感官要作为一个探索真理真相的工具,那就是用错了,它根本达不到这个标准,根本没有这个功能。它看到的都是假的,我们现在这样看过去的所有的东西都是虚拟的,都是假的。这不仅仅是佛教讲的,从科学的角度来讲完全也是这样。

但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就需要这样有错觉的感官才能够生活得下去,才能够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如果这些错觉都没有了,我们没办法生活。可能要换另外一种生活的方式,否则没有办法生活、没有办法生存。所以我们需要有这个错觉,有了这个错觉以后,在这个虚拟的世界当中才可以生存。

这个世界它本来是虚拟的,它需要一个相应的错误的感官,这样它们内外连在一个频率、一个频道上,才能够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面生存。如果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面,有一个特别特别标准正确的感官的话,这两个不相应,在这个世界里面他没有办法生存。

这所有的变化是我们刚才讲的无明它的变化,佛教里面很多时候就用“游舞”,舞蹈的舞。游舞的意思就是我们的意识给我们表演的一个舞蹈。比如说有些时候它用道具表演一种天人,有些时候用这个表演成鬼,我们把它当作真实的鬼和真实的神、天人来看,这叫作游舞。游舞,它的一个变化就是一种戏剧,就是演戏,我们当作真实。就像有些人在电视机前面掉眼泪一样,把这东西当作真实的了。这个世界里面,必须要有这样的错觉才能够内外相应,所以我们要知道这一点。这个地方就全部否定了。

但是全部否定以后,又开始说从无始以来,就像一个河流一样不间断,这个矛盾吗?不矛盾!不存在的东西,在我们的视觉当中存在。不管怎么样,我们看起来,从无始以来就像一条河流一样,到现在无数的时间过去了,但是轮回一直都没有停止,到现在也是,未来它也不会断掉。所以像一条河流一样,它不间断。

我们要把这两个结合,这叫作现象跟空性的结合,这叫作现空无别。现空无别的意思就是:我们看到我们视觉当中的这个火轮,我们看到的这叫作现象。真实从本质上讲不存在,叫作空性。不存在的东西在我们的视觉当中是一个存在的东西,我们的视觉当中存在的、看到的东西实际上不存在,这两个是一个东西。平时我们都用一个硬币来比喻,这两个像一个硬币的两面一样,所以叫作无别——现空无别。

这里面虽然没有说现空无别,但是它的意思就是现空无别。我们看到的整个十二缘起,从我们的角度来讲是存在的,从真实的角度讲它不存在。不存在的东西,在我们这里是非常真实的。在我们的感官当中非常真实的东西,从另外一个角度根本不存在,所以这两个不矛盾,这叫作现空无别。

佛教里面讲现空无别、明空无别,还有乐空无别、觉空无别,讲很多很多的无别,一般是讲四个不同级别的无别,其中一个就是现空无别。这个知道了以后,我们了解缘起的同时,也可以了解空性。

问答

问:顶礼上师,外境是心的投影,这心是否仅仅指阿赖耶识?

上师答:是,主要是阿赖耶识。

问:顶礼上师,请问上师,意识与精神,以及阿赖耶识、心识可以划等号吗?如果不能,那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上师答:意识、阿赖耶识、心识,比如说阿赖耶识它是海水,意识就是大海的波涛,海水跟海浪可不可以划等号?从心识的角度来讲不一样,本质的角度来讲一样。

问:顶礼上师,之前如果发愿终身守了八关斋戒了,可以改受为短期的吗?

上师答:他为什么要改成短期?最好不要改成短期,这样实际上就是开始退步了。

问:顶礼上师,为什么说心是光明呢?包括在《西藏度亡经》中也提到,人在死亡以后,在中阴身中看到光明的指引,请上师开示光明在佛教的具体意思。

上师答:光明在佛教中具体意思很多,光明有些时候叫作光,光也叫光明——明亮的光。心的本性是光明,这个就不是这种光,心的本性光明意思就是说:因为它本质上没有这些烦恼,没有任何的染污,是非常纯净的,所以叫作光明,这跟平时的光没有任何关系。

《西藏度亡经》里面讲的这个光,这两种都有,有些时候它讲的是心的本性光明,有些时候讲的就是光。人死了以后,他也会看到一些不同的光。

问:顶礼上师,这是一个现场的问题,我们现在的初学者发愿挣更多的钱来发心帮助更多的众生好,还是发愿好好修行,哪一个更重要?

上师答:这两个都好,但是自己修行比较重要。修行有一定境界的时候,可以更好地去帮助众生;如果没有修行,暂时去赚钱帮助人,钱虽然可以帮助到很多人,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也可能会产生很多的烦恼、自私自利,这个可能不能成为一个比较完美的利他,所以个人的修行先是最重要。但是这个也可以这么讲,所有的利他都是这样,不仅仅是赚钱。先是个人的修行最重要,然后这个阶段过了以后,利他最重要,这也有时间的不一样,时间的阶段。

问:顶礼上师,修五加行的时候,专心只修五加行,还是多闻思?有时候需要发心,但是想到加行的功课没有完成,又放弃了,很矛盾,还请上师开示,我应该怎么样平衡?

上师答:我们大部分的人可能是只做一件事情,比如说修五加行,跟五加行相关的闻思需要,除了这个以外,发心、其他工作都不需要做了,专修五加行,大部分的人应该是这样。

有一部分人还有其他的责任,比如说发心、还有其他的,因为修五加行不发心,可能也不对,因为发心不修五加行,这也不对。这两个时间怎么样安排,自己应该有一个比较妥善的处理,比如说发心发一两年,然后再去修五加行,或者是每一天的时间当中,有一部分用来发心,有一部分用来修行,这样也可以,这两个都非常重要,两个都不能放弃。

问:顶礼上师,这是网络问题。极乐世界的众生长相虽然无差别,但是彼此之间仍然可以互相辨认和区分,仍然有你,有我,有他的概念,这种情况和佛教无我的观点是不是相矛盾?

上师答:不矛盾,身体上、还有他们的思维、神通,从这些角度来讲,当然有很多生命的个体,但是他们的内心当中没有这些执著。比如说我们今天所有人证悟了,不会大家都变成一体,但是没有这些执著了,这个不矛盾。

问:顶礼上师,请问上师,极乐世界不是没有痛苦吗?上师在《慧灯之光》中说,极乐世界会有行苦,请上师开示其中的原因。

上师答:这个不矛盾,佛教讲三种痛苦,三种痛苦当中的苦苦,变苦,极乐世界不会有的。但是有行苦,实际上这个也不是一个痛苦,就是一个变化无常,变化无常在大乘佛教里面有些时候叫作痛苦,非常非常细微的痛苦,但它不是感觉上的痛苦,所以这个不矛盾的。

问:顶礼上师,请问上师,地水火风也是心的投影吗?如果这一世发了真实的菩提心,来世会由于胎障而忘记吗?那个时候应该怎么办?到时候有办法回忆起菩提心吗?

上师答:比如说我们发了菩提心,没有修好的话,这个基础不扎实那会忘掉的,胎障就会让我们把所有东西都洗得一干二净,但是下一世,跟没有学习、没有修行的人是完全不一样的,下一世的进步很快。或者因为菩提心的力量,下一世我们一定会遇到,比如说大乘佛法、大乘佛教的善知识,这是因缘,会遇到但是中间有一部分他有忘失菩提心,会有这样子的时候,所以像《普贤行愿品》以及很多大乘佛教发愿文里面都发愿,我们每次也都要发愿:生生世世不忘失菩提心!要发愿,否则会忘掉!但是修行到了一定的境界以后,永远都不会退失。

问:顶礼上师,佛教经常讲,定能生慧,无色界的众生天生就处于禅定的状态,为何不能断无明?

上师答:不是所有的定都能够生慧,有闻思的话,戒定慧当中定就可以生慧,因为他本身就有开悟,然后在这个禅定当中开悟,他可以上升,他可以提升。

或者有一定的闻思的话,那这个当中他也可以开悟。但无色界和色界的这些普通的众生,他们从来都没有听过空性,连空性的概念都没有,所以这种禅定时间再长也不能生慧,这两个禅定是不一样的。